关于古都洛阳的排名,为什么南京会在洛阳前面

中国十大名城衰落指数排名:西安、洛阳、南京前三-中商情报网
中国十大名城衰落指数排名:西安、洛阳、南京前三
来源:九个头条网 责任编辑:tiankun
在朝代更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出现的名城不下数十座,如盛唐故都长安(现西安)、“神都”洛阳、“十朝都会”南京等等,它们曾因经济繁荣、昌盛而声名鹊起,为世人所神往。而随历史变迁,这些名城却日渐衰落,辉煌不再,只留下昔日古迹供今人凭吊。
NO.10长春:衰落指数8.2
上世纪30年代,长春成为当时伪满洲国的都城,号称“国都新京”。其城市建设起点很高,由日本人规划设计、仿照当时法国首都巴黎而建造,到1942年,长春人均占有绿地2272平方米,超过华盛顿1倍,是日本大城市人均绿地面积的5倍,为世界大城市之冠。此外,长春还拥有多项亚洲第一:1934年建成亚洲最大的新京无线电台、率先普及抽水、率先全面普及管道煤气、率先实现主干道入地、率先规划地铁、主要街道的和电讯线路率先采用地下管线等等。建国后,长春有两个厂在全国鼎鼎大名,长春制片厂和第一制造厂,“电影城”和“汽车城”风光一时。
衰落迹象:改革开放后,长影制片厂名存实亡,汽车工业大幅度滑坡,汽车也是靠国家引进外资,勉强维持。而在1938年规划的120公里的环城地铁和道路到现在还没有影子。
NO.9徐州:衰落指数8.4
徐州地处中国南北方过渡地带,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京沪铁路、陇海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战略地位非常重要,素为兵家必争之战略要地。历史上,从楚汉争霸,三国争雄,南北朝对峙,到近代抗日的台儿庄战役和国共一战定乾坤的淮海战役主战场都在此地,光十万级以上的大战不下数十场。
衰落迹象:清朝将徐州划入省边远地,不受重视,加之地处黄河故道,黄河一泛滥,徐州必受冲击。如今,徐州的地位十分尴尬,城市的支柱产业以制造、、煤炭、、重工装备业等高污染高耗能行业为主,经济发展水平居于省下游,名声一落千丈。
NO.8哈尔滨:衰落指数8.6
哈尔滨兴起于20世纪初,由俄国人主导设计,全城遍布俄式,号称"东方莫斯科"。民国初年哈尔滨就成了中国的超级都会城市,20年代末30年代初发展成为号称亚洲第二的国际大都市,34家外资银行在哈埠开设分支机构,与巴黎、纽约等国际中心直接业务往来,哈埠的金融动态左右远东的金融形势,在哈尔滨的外国商业机构达1809个。
衰落迹象:随着东北地区整体的大衰落,哈尔滨也悄然黯淡了,今天很多人在谈论中国十大城市时根本都不会想起哈尔滨。
NO.7武汉:衰落指数8.8
武汉自清末洋务运动以来就是中国最大的几个工商业城市之一。清末张之洞主政湖广期间,汉阳铁厂、汉阳兵工厂、芦汉、粤汉、川汉铁路这些著名工业设施的兴建,使得武汉凭借其地处中国中部中心,又有长江这样的水道,良好的区位优势立刻显现,“九省通衢”的可谓名副其实,这时的武汉,工业、、金融、交通、商贸等方面取得长足发展,城市迅速进入了早期现代化,号称“东方芝加哥”。
衰落迹象: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水货”成了武汉的代名词,赫赫有名的汉正街便是“水货”的祖庭老巢。如今,武汉不但经济没有发展的很好,还把城市的水质给污染了,武汉这个“百湖之市”已经变成“白湖污市”,比西湖条件要好得多的东湖也没有逃脱宿命,给污染的不像样子。今天的武汉GDP总量已经10名开外,人均收入在全国大城市中只能居于中游。
NO.6泉州:衰落指数9.0
泉州是国家公布的第一批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我国“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代时,泉州是一个大港,宋元时期,更是全国对外贸易的中心,在马可波罗的笔下以“刺桐”称呼,赞其为“东方第一大港”而享誉世界。
衰落迹象:现在的泉州,GDP在全国排名30名左右,平均值却不及厦门的一半,即便拥有“世界不多、全国少有”的深水海港—肖厝港,港口贸易也没发展起来,经济在全国除了晋江的制鞋和石狮一些零敲碎打外竞争力不强,难复“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和“东方第一大港”之勇。
NO.5开封:衰落指数9.2
开封是中国八大古都之—,号称七朝古都。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而开封是北宋首都。当时,开封繁荣兴旺,风光旖旎,人物荟萃,城郭恢弘,经济发达,富丽甲天下,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大都市之一。
衰落迹象:1954年,省省会移迁郑州,开封成了地级市,经济更是惨不忍睹。在最新的河南百大企业中,开封一个都没有,其经济总量排在河南排名10名开外,而河南并非经济强省。
NO.4扬州:衰落指数9.4
自春秋战国时期到近代的2000年时间里,扬州是中国经济领域内的一座“永恒之城”。春秋时代,扬州依靠盐业成为发达城市,西汉时期,吴王刘濞定都扬州,成为“东南第一大都会”,当时天下银钱有一半出自吴国,隋炀帝更是着迷于江都繁华而死在扬州,唐朝末年更有“扬一益二”之称。明清时代的扬州盐商更是把这座城市辉煌推向了“雄富冠天下”的顶峰。
衰落迹象:1853年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1855年黄河改道,京杭大运河淤塞,取代扬州成为新的粮盐集散。1908年沪宁铁路和1912年津浦铁路修通,彻底结束了京杭运河的历史使命,也彻底结束了扬州经济在中国的优势地位,扬州从全国性经济文化中心沦落为普通的地区性城市。
NO.3南京:衰落指数9.6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又被称为“六朝古都”甚至“十朝都会”,在中国的着名古都中,南京的"山川形胜"可谓独一无二。
衰落迹象:日军侵华,南京大屠杀大创南京元气,经济一蹶不振。时至今天,南京的GDP总量也被省内的苏州、无锡超过,更南和相提并论,北京的GDP几乎是南京的三倍,以至于江苏竟有要把首府迁往苏州或无锡的声音。
NO.2洛阳:衰落指数9.8
在中国古代,洛阳是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即具有法定天然国都地位。而洛阳的影响不止于国内,在日本明治维新以前的首都京都,其别名就叫洛阳。
衰落迹象:建国初期1954年,河南省在讨论将首府从开封迁往洛阳还是郑州时拿不定主意,但经过综合评定,郑州凭借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的枢纽优势胜出,洛阳沦为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但洛阳作为国家重工业基地,GDP长期占据河南省第一的位置。然而,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后,郑州凭借强大的交通商贸因素和占据省会的行政资源优势迅速超过洛阳,自此,洛阳丢掉了河南老大的地位。
NO.1西安:衰落指数10
一千多年前的西安(古称长安),面积是现在西安老城的十倍;其一座大明宫,是北京紫禁城面积的三倍。盛唐时代的长安城,人口过百万,东罗马从贞观到开元年间五次派使者到长安,波斯仅在开元、天宝年间就十多次派使者前来,日本派出的遣唐使共有十三四次之多,每次前来的人数多时达到五百人左右,在长安居住的时间长的住到二三十年。可想而知,当时以长安为代表的中国文明,影响着其他国家的政治、经济、建筑、文化、生活习惯等各个方面。
衰落迹象:自唐以后,西安的地位就没有高过地区行政中心。建国初期,西安还是中国十大城市之一,为一五期间重点发展的城市。如今,西安不仅GDP总量在全国40名左右,人均GDP和人均收入更是一泻千里,西部开发时,打出“西部最佳”的口号,但实际上与、成都的差距越拉越大,GDP也只有成都的一半多一点。
相关内容阅读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5 邮箱:
热门调查榜
热门资讯榜
大家都爱看
今日凌晨,Riot正式公布了英雄联盟最新的4.18补丁改动内容。在本......
北京时间10月9日,美服测试服(PBE)补丁更新。排位奖励:胜利女......
我们将于日2点-8点(开机时间会因工作进度推迟或者......
6日凌晨,南充市西充县一对7旬左右的老夫妇在家中被杀害,......
中商情报网声明:中商情报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
中国指数研究院10月1日发布报告,中国指数研究院报道:根据中国房......
从9月初至今,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已消失30多天,所有人......
宁江机床总工程师刘雁(左四)和他的团队承担了精密卧式加......
前几日日本举行“第一届写真偶像自拍选举大赛”,既有青春的小萝......
&&&&&SM裁......中国八大古都
我的图书馆
中国八大古都
  实际上,"中国八大古都"的说法只是近些年的事情。“八大古都”是指由中国古都学会通过并经国内史学家承认的古代都城。原来的、、、南京、、安阳、杭州七大古都,后来加上郑州。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有文字历史已经有数千年。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我国辽阔的国土上,出现了不少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尤其是历代的国都。由于中原地区不仅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而且长期是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八大古都中,多数位于今河南。
2 说法来历
  早期周朝、汉朝至唐朝有东西两都之称,后来经过《两都赋》、《两京赋》的传播深入人心,即是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这是中国古代最流行的古都说法,包括正史、皇帝诏书、大臣奏章、文学研究都认同此说法。不过到了明朝的出现了南北两京,即南京应天府和北京顺天府,此说法流传也很广。  由于宋朝定都东京开封府、元明定都北京顺天府,明朝嘉靖年间的陈建在《建都论》中说:“古今天下都会有四,然论时宜地势,尽善全美则皆不如洛阳。夫建都之要,一形胜险固,二漕运便利,三居中而应四方。必三者备,而后可以言建都。长安虽据形势,而漕运艰难;汴居四方之中,而平夷无险,四面受敌。惟洛阳三善咸备。”从中可以看出在明朝关中、洛阳、开封和北京被陈建的《建都论》评为“古今天下四大都会”。  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著《历代宅京记》,其卷1卷2总序引举自伏羲至元代历代首都陪都凡46处,卷3至20列为专篇者凡关中、洛阳、成都、邺、建康、云中、晋阳、大名、开封、宋州、临安、临潢、幽州、辽阳、大定、会宁、开平十七处。这个名单一方面不限于首都,也包括了陪都;不单是信史时代,也包括了传说时代;另一方面则仅限于三皇五帝、夏、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两宋、辽、金、元一系列正统王朝的都城,而于先秦列国、五胡十六国、五代时十国等中原分裂时代大小政权,自匈奴、鲜卑以来至后金、准噶尔等各边区民族政权的都城,多付阙如。  1920年代,中国学术界开始出现将中国著名古都成为“大古都”并将为几大古都的说法,并形成五大古都的说法:西安、洛阳、南京、北京、开封。  30年代,将杭州加入,列为“六大古都”,但是并未被大众所接受。  1983年陈桥驿在《中国六大古都》一书中将杭州列入大古都,自此六大古都被大众接受: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  1988年由于谭其骧的鼎力推荐,安阳被认定为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七大古都之说: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  2004年11月,中国古都学会认定郑州为大古都,因此就有了八大古都之说: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  2010年9月,中国古都学会在大同召开年会并发表"大同宣言"认定大同为大古都,因此就有了中国九大古都之说:西安、南京、北京、洛阳、开封、杭州、安阳、郑州、大同。  按历史建都时间和建都政权数量来排名,则排名顺序为: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安阳,杭州,郑州  相关文摘   谭其骧《长水集续篇-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到了20世纪20年代,学术界才有些论著将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并列为‘五大古都’;30年代,又将杭州加入,列为‘六大古都’。此后,六大古都即成为普遍流行的、大多数学者认可的提法,一直沿袭到80年代,如1983年中国青年出版社还出版了《中国六大古都》一书。”  史念海《中国古都和文化》:“距今60年前始有五大古都的说法,所谓‘五大古都’乃是指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和开封。约略过了10年,又有六大古都的说法,这是在五大古都之外另加上一个杭州。这样的说法历时较为长久,似已成为大多说学者认可的说法。”  记者采访陈桥驿之后的报道:“陈桥驿教授又谈起了古都文化研究。早在上个世纪初,学术界曾将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并列为五大古都。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应中国青年出版社之邀,陈桥驿教授着手主编《中国五大古都》一书,经过再三思考,陈教授建议将杭州列入其中,因此于1983年又出版了他主编的《中国六大古都》一书。1986年,中国几家电视台联手拍摄《中国六大古都》系列片,当时安阳政府提出能否将安阳列入古都的想法,著名历史地理学者谭其骧认为可以考虑。之后由河南省委宣传部牵头,陈教授与摄制组一起在安阳进行了为期10天的考察,最后同意将安阳列为古都。随后,陈桥驿又主编了《中国七大古都》一书。”  李纪祥《历史上的京畿观与天下观——五大古都论议》:“中国历史上,向有五大古都之称,此即:长安、洛阳、汴京、燕京、金陵。吾师王恢先生为近代史地名家,曾为钱穆《国史大纲》及《清史稿校注》中手绘舆图,图中蝇头小字皆出其亲笔。其所著《中国历史地理》上册,即以秦汉长城、唐宋元明运河、及历代之五大古都作为表述之重点,至下册方为历代州域建置之沿革。”  古都增加的原因  史念海对中国重要古都的积年(7张)谭其骧《长水集续篇-中国历史上的七大古都》:“20年代之所以提“五大古都”,是因为西安、洛阳、北京、南京、开封都曾经做过全国性的首都,而其他古都没有。30年代之所以要加上一个杭州成为“六大古都”,是因为注意了杭州尽管只做过半个中国的都城,其城市的繁雄昌盛程度,却不亚于甚或有过于全国性的五大古都,并且和五大古都一样,到今天还是一个大城市。但既然提了杭州作为大古都之一,那就不该不提安阳。安阳之所以30年代长期以来没人提起,一则当由于偶然的疏忽,再者则由于殷、邺久已为废墟,近今的安阳又不是一个著名的大城市,一般人往往着眼于今天的大城市谈古都,就难怪数不上安阳了。而我们现在之要改提包括安阳在内的“七大古都”,这是因为谈古都首先应着重历史上的实际情况。不应以古都的后身今天的城市的大小为取舍的标准。在6世纪以前的二千年中,殷邺安阳应该属于第一等古都。由于近一千四百年来没有再成为都城,所以在整个中国史里便只能列为第三等古都了。但它的重要性应仅次于五大古都,比只作为南宋偏安江淮以南政权的都城杭州应略高一等。都城是一个政权的政治中心,所以每一个古都应否列为“大古都”之一,主要得看以此为都的政权疆域有多大,历史有多久?以此为标准,衡量历代古都,则无疑此七大古都所统治的地域最广大,历年最悠久。这七个古都在历史上的重要性又有差别,西安、北京、洛阳曾经连续几个王朝长期作为统一政权的首都,应列第一等。南京、开封作为统一政权首都的时间较短,属于第二等。安阳、杭州则仅作过较大的地区性政权的首都,属于第三等。当然前面两类城市也都或长或短作过大小地区政权的首都。”  虽然谭其骧先生将安阳列为第三等,但是周伟民先生却将安阳列为第一等,放在开封前面,商朝虽然没有统一现在的中国本部,但是当时中国就这么大,所以史家承认商朝是统一王朝,宋朝现在一般不认为统一了中国,但是传统史家承认北宋是统一的,《宋史-地理志一》载曰:“至是,天下既一,疆理几复汉、唐之旧,其未入职方氏者,唯燕、云十六州而已。”所以宋朝算统一王朝。
3 都城选址
  有充足的水源,以满足生产和生活的用水需要;地区经济繁荣,交通便利,故多位于平原、盆地;具有可防可攻的地理优势,如古都西安背靠秦岭、面临渭水“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尤其是隋唐时期长安城,是古代世界最大的都城,是古代都城形制的典范。洛阳河岳山川拱带,“形势甲于天下”,南京有“龙盘虎踞”之势,北京有“背山带海”的形胜等。我国古代都城建设都有周密的整体规划和施工法度,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正朝夕”,“水地以县”,天子之国应“方九里”,“旁三门”,“有沟树之固”,“前朝后市”,“左祖右社”,“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市朝一夫”,“王宫门阿五雉”等。这一系列要求正是在我国历史上长期发挥了重要作用的“礼制”的体现。根据这些要求所营建的都城,一般具有方正严谨,左右对称,棋盘式布局等特点。帝王深居宫中,远离市,幽静、安全,又足以体现帝王之尊严与天下归一的愿望。商业集中,便于贸易;百姓居小巷之内,既安静,又便于治安管理。如北京古城,中心有一条庄严、笔直的中轴线,中轴线两侧是堂堂正正的对称街区,城中部有层层叠叠的紫禁城宫殿群。整个北京犹如一个完整的协调的艺术品,结构严整,层次分明,布局井然,设计匀称,棋盘状街区格外古朴、完整、协调,还有大量方便舒适的传统住宅四合院与静谧、优美和凝聚着古老历史的胡同。北京的这一古都风貌,被丹麦城市规划学家S·E·R·休森称为“世界奇观之一,是一个卓越的纪念物,一个伟大文明的顶峰。”美国城市专家E·贝康称它为“地球表面上人类最伟大的个体工程。”西安的汉、唐都城,也具有上述北京古都特点,只是在宫廷、街区布局、古城设施等方面因经过几次迁址,遗址破坏较严重。但城区及其附近地下仍保存了非常丰富的文物古迹。
4 一、西安
  简介   西安,古名长安,陕西省的省会,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陕西关中平原的渭河南岸。背依秦岭,面向秦川,北部是著名的黄土高原,泾、渭、灞、沣、涝等水流经径内,号称“八百里秦川”。[1]  历史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西安,古称长安,又曾称上都、西京、大兴城、京兆城等。举世闻名的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是我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的古都。从奴隶制臻于鼎盛的西周,秦汉帝国的大一统到封建社会达到巅峰状态的唐朝,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三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200余年之久。又曾为赤眉、绿林、大齐(黄巢)、大顺(李自成)等农民起义政权的都城。自公元前约11世纪至公元9世纪末,西安曾长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中心,并历来为地方行政机关----州、郡、府、路、省和长安、咸宁两县的治所。在多数朝代,西安属于郡、府级建制-京兆府(郡)辖区,元代改京兆为安西路(后改奉元路),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废奉元路设西安府,西安即由此而得名。1928年,在西安首次设市,1948年由省辖市改为国民政府行政院辖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市曾经是陕甘宁边区辖市、西北行政区辖市、中央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从1954年以来,一直为陕西省省会所在地,现属副省级城市,辖新城、碑林、莲湖、灞桥、未央、雁塔、阎良、临潼、长安九区及蓝田、周至、户县、高陵四县。[1]  西安地处中国中、西两大经济地域结合部,是西北各省通往中原及华东的门户与交通枢纽,第二条欧亚大陆桥陇海兰新线上西部最大的中心城市,在全国经济总体布局上具有承东启西、东联西进的重要地位。优越的地理区位和深远的历史渊源,使西安成为中国北方西部的商品流通中心与物资集散地。悠久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人文资源,使西安居中国六大古都之首,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安迅速发展成为中国重要的工业尤其是国防工业基地、科技研究基地和高等教育基地。 重大历史事件 西安是一座具有六千余年文明史的都市,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曾经发生过无数次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公元前约11世纪,周文王在沣河西岸建立丰京,武王继位后伐纣灭商建立西周王朝,并在沣河东岸建都镐京,开创了 大雁塔西安长期作为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历史地位。公元前841年,镐京“国人暴动”是中国历史是最早的大规模群众暴动驱逐国王事件。西周初期的“成康之治”标志着中国奴隶制社会进入鼎盛时期。秦孝公时的“商鞅变法”是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重大社会改革。汉代的文景之治、隋代的开皇盛世。唐代的“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顶峰时期,汉唐时期,长安是世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公元582年,隋文帝颁令在汉长安城东南的今西安城址营建新都大兴城。唐王朝建立后更名长安依然定都于此。隋唐长安城的建设,自隋文帝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开始,至唐高宗永徽五年(公元654年)基本就绪,历时72年。城市面积84.1平方公里,布局规划整齐,东西严格对称,分宫城、皇城和外廓城三大部分。城市结构布局充分体现了封建社会巅峰时期的宏大气魄,在中国建筑史、城市史上具有划时代影响。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西安人民为推翻腐朽反动的清朝政府奋起战斗。清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军陈得才部围攻西安,于三兆、杜曲等地大败清军,在西安地区播下武装起义的火种。清同治五年(1866年)西捻军入陕,在西安东郊十里铺大败清军。这几次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同南京的太平天国起义遥相呼应,震撼动摇了清王朝在西北的统治。[1]秦始皇陵兵马俑  在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华民族和东方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11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人类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西安有60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年的国都史,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从西汉起,西安就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和友好往来的重要城市。“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西至罗马古城。“长安文化”代表着中华文化的主干。明洪武二年即公元1369年改奉元路为西安府,西安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西安是全国最早响应的省会城市之一。日,这里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事变后,设在这里的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为延安革命根据地输送了大批青年知识分子和军需物资。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邓小平、叶剑英等都在这里领导过革命斗争。  日西安解放。新中国成立后,西安曾是中央西北局和西北行政委员会所在地,中央人民政府的直辖市;1954年改为省辖市;1984年被国务院列为计划单列市;1992年被批准为内陆开放城市;1994年被批准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和副省级城市。经过5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西安已形成门类较为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城市服务体系,成为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国防科技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及辐射北方中西部地区的金融、科技、教育、旅游、商贸中心。  西安建都的王朝 西安是中国建都最早,建都最久(1200多年,不计入陪都),建都朝代最多的城市。西安浓缩了中国历史的精华:从奴隶制社会的顶峰西周王朝、中国第一个大一统帝国秦、中国第一个盛世王朝西汉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唐朝,从成康之治、文景之治、汉武盛世、昭宣盛世、开皇盛世、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西安书写了中国历史最华彩的篇章。在中国历史上,有21个政权被认为在西安建都。但其中哪些应该称为王朝,是一个众说纷纭的问题。这是人们对于什么是“王朝”、“首都”和“建都”等概念理解存在的差异,导致对有哪些王朝在某地建都产生了分歧。目前被官方和史学界公认的说法是13个王朝。此外14朝和17朝等等不同的说法。 [1]  13朝说:西周、秦、西汉、新、东汉、西晋(愍帝)、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个王朝在这里建都达1200余年之久。 13朝是目前官方和史学界公认的建朝数。  16朝说 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西汉末年由刘玄建立的更始政权、由樊崇刘盆子建立的赤眉政权和黄巢建立的大齐。  17朝说 分两种情形:(1)在14朝第1种情形的基础上加上武周,大齐和李自成建立的大顺;(2)在13朝的基础上加上更始政权、赤眉政权、大齐和的大顺。  其他影响力较小的政权或者陪都不计入。  注释:  1、权威的史学界公认的中国四大古都按照建都时间和建都数量为西安(1077年)北京(960年左右)洛阳(885年左右);这是史念海计算出来的,以殷墟为肇端,之前的不考虑,西安1077年,洛阳885年  2、史学界公认的西安为十三朝古都,这其中不包括陪都和行都;古代的王朝普遍存在“陪都现象”,例如西周的首都为西安,陪都为洛邑;隋唐时期的首都为长安,陪都为洛阳,唐朝还设置陪都太原。明朝北京是首都、南京是陪都,清朝北京是首都、盛京是陪都;严格意义上说,陪都不能算是首都。所以说西安是中国建都时间最长、建都数量最多的古代都城;史念海计算的时候隋炀帝、武则天算给洛阳,并且有解释。  3、西汉汉高祖开国根据娄敬张良的建议定都长安,东汉光武帝时期定都洛阳,公元190年东汉再迁都长安,195年献帝东归。所以说从西汉开国到东汉灭亡,两汉时期长安一直作为都城存在。  4、中华民国时期西安是陪都,但是未形成正式建制。  定都朝代   朝代 & 名 称 & 都城位置 & 所居帝王 & 建都时间 &   西周 & 镐京 & 丰镐遗址 & 周武王-幽王,共12王 & 前1046年-前771年 &   秦 & 咸阳 & 秦咸阳城遗址 & 秦孝公-子婴,共6帝王 & 前350年-前206年 &   西汉 & 长安 & 汉长安城遗址 & 汉高祖-孺子婴,共12帝 & 前200年-9年 &   新 & 常安 & 汉长安城遗址 & 王莽 & 9年-23年 &   东汉 & 长安 & 汉长安城遗址 & 汉献帝 & 190年-195年 &   西晋 & 长安 & 汉长安城遗址 & 晋愍帝 & 313年-316年 &   前赵 & 长安 & 汉长安城遗址 & 刘曜 & 319年-328年 &   前秦 & 长安 & 汉长安城遗址 & 苻健-苻坚,共4帝 & 352年-385年 &   后秦 & 长安 & 汉长安城遗址 & 姚苌-姚泓,共3帝 & 386年-417年 &   西魏 & 长安 & 汉长安城遗址 & 元宝炬-元廓,共3帝 & 534年-557年 &   北周 & 长安 & 汉长安城遗址 & 周闵帝-周静帝,共5帝 & 557年-581年 &   隋 & 大兴 & 隋大兴城遗址 & 文帝-恭帝,共3帝 & 581年-617年 &   唐 & 长安 & 唐长安城遗址 & 唐高祖-唐昭宗,共19帝 & 618年-904年 &
5 二、洛阳
  简介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中国四大古都之一、华夏第一王都(国务院社会科学院树立华夏第一王都石碑于洛阳二里头遗址)。中国佛教诞生地、道学及道教首创地、儒学肇始地、理学滥觞地。有3000年文明史、850年建都史。是我国建都较早、朝代最较多、跨度最大的千年帝都,通达南北的隋唐大运河中枢、连贯中俄的茶叶之路节点的三位一体的大都市;是历史上唯一被命名为神都的城市;是唯一的女皇武则天的定都地。是集合了山水人文的牡丹花都;是“中国”一词的诞生地;  历史   洛阳黄河中游南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古称豫州,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因地处洛河之阳而得名。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 洛阳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以“河图洛书”为代表的河洛文化是华夏文明的源头。文明首萌于此,道学肇始于此,儒学渊源于此,经学兴盛于此,佛学首传于此,玄学形成于此,理学开山于此。洛阳是中华姓氏主根、闽南、客家 洛阳龙门石窟之根。中华民族最早的历史文献“河图洛书”出自洛阳。被奉为“人文之祖”的伏羲氏,根据河图和洛书画成了八卦和九畴。从此,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班固在这里写出了中国第一部断代史《汉书》,司马光完成了历史巨著《资治通鉴》,陈寿完成了著名的《三国志》,程颐、程颢开创宋代理学,著名的“建安七子”、“竹林七贤”,“金谷二十四友”云集此地,谱写华彩篇章,左思一篇《三都赋》,曾使“洛阳纸贵”,“洛阳才子”,“汉魏文章半洛阳”。张衡发明地动仪,蔡伦造纸,马钧发明翻车……以洛阳为中心的河洛文化和河洛文明,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核心和源头,构成了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定都朝代   朝代 & 名称 & 都城位置 & 所居帝王 & 建都时间 &   夏 & 斟鄩 & 偃师二里头遗址 & 太康-夏桀 & 不确定 &   商 & 西亳 & 偃师商城遗址 & 商汤 & 不确定 &   东周 & 洛邑 & 涧河两岸 & 平王-赧王 & 前771年-前256年 &   东汉 & 雒阳 & 汉魏故城 & 光武帝-献帝 & 25年-190年 &   曹魏 & 洛阳 & 汉魏故城 & 文帝-元帝 & 221年-265年 &   西晋 & 洛阳 & 汉魏故城 & 武帝-愍帝 & 265年-311年 &   北魏 & 洛阳 & 汉魏故城 & 孝文帝-孝武帝 & 493年-534年 &   隋 & 东都 & 隋唐故城 & 炀帝-恭帝 & 605年-619年 &   唐 & 东都 & 隋唐故城 & 中宗=哀帝 & 904年-907年 &   周 & 神都 & 隋唐故城 & 武则天 & 690年-705年 &   后梁 & 西都 & 隋唐故城 & 太祖-末帝 & 909年-913年 &   后唐 & 西京 & 隋唐故城 & 庄宗-末帝 & 923年-936年 &   后晋 & 西京 & 隋唐故城 & 高祖 & 936年-938年 &   中华民国 & 行都 & 洛阳市 & 林森 & 1932年 &
6 三、南京
  南京是中国著名的四大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长江不仅孕育了长江文明,也催生了南京这座江南城市。南京襟江带河,依山傍水,钟山龙蟠,石头虎踞,山川秀美,古迹众多。早在上个世纪30年代,著名文学家朱自清先生游历南京后,写下的《南京》一文中就有这样一段评价:“逛南京像逛古董铺子,到处都有些时代侵蚀的痕迹。你可以揣摩,你可以凭吊,可以悠然遐想……”  国父孙中山先生在其《建国方略》中评价南京的地理环境时说:“ 其位置乃在一美善之地区。其地有高山、有深水、有平原,此三种天工,钟毓一处,在世界之大都市中,诚难觅此佳境也。而又恰居长江下游两岸之最丰富区域之中心,南京将来之发达,未可限量也。”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且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南京是汉人一次次的反抗外族的根据地,维系华夏文明的复兴之地。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故朱偰先生在比较了长安、洛阳、金陵、燕京四大古都后,言“此四都之中,文学之昌盛,人物之俊彦,山川之灵秀,气象之宏伟,以及与民族患难相共,休戚相关之密切,尤以金陵为最。”  南京一带在100万年至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至60多万年前就有猿人在南京地域生活,汤山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了南京猿人化石,是目前已发现最早的南京的人类生活遗迹。约7000年前,出现了以北阴阳营文化为代表的新石器时代原始村落。在市中心的鼓楼岗北阴阳营、江宁区陶吴乡咎庙等地,发现200多处6000多年前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出土大量的陶器和石、骨制成的生活用具。3000年前,相当于中原的商周之际,秦淮河流域出现了密集的原始聚落,被称为湖熟文化。春秋战国时,在这些聚落的基础上形成了南京地区最早的城邑。  3100年前,南京是西周周章的封地。周灵王元年(公元前571年),楚国在今六合区已设有棠邑,置棠邑大夫,为南京有历史记载的最早的地方建置。春秋末年,吴王夫差在今朝天宫一带筑冶城,开办冶铸铜器的手工业作坊。周元王四年,越国灭吴后,范蠡在今中华门外的长干里筑越城,距今已有2484年。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于石头城筑金陵邑,金陵之名源于此。后来秦始皇南巡时改金陵邑为秣陵县,并以金陵地区起,筑建穿越今江苏东南和浙江东北部的驰道。  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改秣陵为建业(后于公元282年改建邺)。吴都城以今太平路一带为中轴线,南拥秦淮,北倚后湖,周长20里19步(今8.5公里左右)。公元230年,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等率兵万人,航行到夷洲(今台湾),又派将航行去辽东、高句丽。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今南京图书馆保留有六朝建康城遗址。六朝建康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人口达百万,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其经济发达,文化繁盛,在江南保存了华夏文化之正朔。以建康为代表的南朝文化,六朝时期的南京城和古罗马城并称为“世界古典文明两大中心”,在人类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六朝都城建康金迷纸醉,佛寺穷极宏丽。唐朝杜牧有“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咏叹。公元589年2月,隋军攻入台城,从景阳楼下的井中活捉了陈后主和他的两个妃嫔。隋文帝下令将城邑和宫殿“荡平”改为耕地。  隋唐两代金陵处于建都于北方朝廷的刻意压抑、贬低和经济、文化不断发展强大的矛盾之中。政区建制在唐代有130年降为润州属县,李白、刘禹锡、杜牧、李商隐等大诗人都在这里生活、游览过。  隋唐之后五代时的中国,诸雄相争,战乱不断。而南唐国建都金陵府,偏安江南,自杨吴始,70多年境内没有发生大的战争。秦淮河两岸集市兴隆,商贾云集。经济繁荣伴随着文化的发达,诗词、书画都开一代之风。南唐皇帝李璟、李煜都是著名的词人。“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李璟),“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都是千古传颂的名句。  宋元时期的金陵依然保持南唐的城市规模,作为东南地区的经济重镇而闻名。著名的北宋政治家王安石曾3次以宰相之位担任江宁知府,并定居、终老在这里。南宋名将岳飞在南郊的牛首山一带大败金兵。元代,城内设有东、西织染局,组织丝织品大量生产,专业工匠有6000多户。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创建大明王朝,南京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明朝南京城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历时21年修建了35.3公里长的都城城垣,是世界上第一大城垣。鸡笼山麓的国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还有日本、朝鲜等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  清代,康煕、乾隆皇帝都曾6次到南京巡游视察。鸦片战争,清政府于1842年在南京下关江面英国军舰“康华丽”号上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拉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帷幕。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建立太平天国,改称天京,建都11年。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君主统治。日,起义的17省代表在南京选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建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孙中山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1927年,北伐军节节胜利,4月18日在南京成立国民政府,定南京为首都。  1949年南京解放,成为中央人民政府直辖市,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全国13个直辖市之一。1952年9月与苏南、苏北行政区合并,成立江苏省。11月15日,南京改为省辖市。日,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成立,南京为省会。1990年,国务院定南京在国家计划中单列,赋予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1993年,中央决定撤销省会城市计划单列。1994年2月,中央明确南京的行政级别为副省级。
7 四、北京
  历史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北京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北京最早见于文献的名称叫做蓟。公元前十一世纪时,蓟国是统治中国北方的西周王朝的一个分封国。春秋(公元前770年-前476年)中期,位于蓟国西南面的另一个封国燕,吞没了蓟,并迁都于蓟城。从这时起,直到公元前226年燕国被强大的秦国所灭,蓟城一直是燕的都城。据考古学家考证,当年的蓟城就在现北京城区的西南部。公元938年,蓟城成为辽的陪都。辽是崛起于中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契丹人建立的。因为蓟位于它所辖的疆域的南部,所以改称南京,又叫燕京。一个多世纪以后,另一个少数民族女真人建立的金朝将辽灭亡,并于1153年迁都燕京,改名中都。1214年,金朝因受到新兴的蒙古族军队的进攻,被迫迁都汴京(今河南开封),第二年蒙古铁骑入占中都。1267年,蒙古族首领忽必烈下令在中都城的东北郊筑建新城。[1]  北京——故宫四年后这位首领即在兴建中的都城内登上皇帝的宝座,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的元朝。1276年新城全部建成,这便是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游记中称之为“世界莫能与比”的元大都。从此,北京取代了长安、洛阳、汴梁等古都的地位,成为中国的政治中心,并延续到明、清两代。日,中国爆发了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第二年二月清帝被迫宣告退位。至此,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溃亡,北京作为帝都的历史到此结束。在此后的30多年里,北京历经苦难:先是连年不断的军阀战争,使当年的帝都变得衰微破败;1937年日本侵略军侵入,古城在血与火中苦熬了8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政府接管这座城市。苦难、屈辱、血泪,终于使人民起而抗争。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生的共和国的首都,蕙芷为国花。古城的历史揭开了新的一页。一座城市的历史就是一个国家的历史。作为几代帝都和今日中国首都的北京是中国历史和现状的缩影。北京是古老的,但同时又是一座焕发美丽青春的古城,北京正以一个雄伟、奇丽、新鲜、现代化的姿态出现在世界上。  定都朝代   朝代 & 名 称 & 所居帝王 & 建都时间 &   燕国 & 蓟 & 燕易王-燕王喜,共8王 & 前323年-前226年 &   前燕 & 蓟 & 慕容儁 & 349年-357年 &   北辽 & 南京析津府 & 辽宣宗-辽英宗,共4帝 & 1122年-1123年 &   金 & 中都大兴府 & 海陵王-金宣宗,共5帝 & 1153年-1214年 &   元 & 大都兴元府 & 元世祖-元顺帝 & 1267年-1368年 &   明 & 北京顺天府 & 明成祖-明毅宗,共14帝 & 1403年-1644年 &   清 & 北京顺天府 & 清世祖-溥仪,共10帝 & 1644年-1912年 &   中华民国 & 北京 & 袁世凯-张作霖,共8总统 & 1912年-1928年 &   中华人民共和国 & 北京 & 从毛泽东开始 & 从1949年开始 &
8 五、开封
  简介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开封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开封,简称汴,现为河南省辖市,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和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位于中国版图的中部,地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摇篮的黄河之滨,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在中国的历史上,开封曾被称为大梁、汴梁、东京、汴京等。自建城至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战国时期的魏国,梁国,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以及北宋和金七个王朝曾先后建国都于开封,七朝古都,故称“七朝都会”。开封与中国的洛阳、安阳、郑州、西安、北京、南京、杭州、并称八大古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开封地理位置优越,气候温和,物产丰富,交通便利,文化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繁荣,是中国中部和中原地区重要的历史文化旅游城市和对外开放城市。  历史   开封——铁塔开封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地处中原腹地、黄河之滨的开封,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迄今已有2700多年的历史。春秋时期,郑庄公在此修筑储粮仓城,定名为“启封”,取“启拓封疆”之义,后避汉景帝刘启之讳改名为开封。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均定都于此,素有“七朝都会”之称。尤其是北宋时期,从陈桥兵变到南宋偏安,历经九帝168年,“人口逾百万,货物集南北”,是当时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国际性的大都会,有着“琪树明霞五凤楼,夷门自古帝王州”、“汴京富丽天下无”的美誉。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生动地描绘了古都开封当时的繁华景象。这一时期的开封,涌现出了清正廉明的包公、满门忠烈的杨家将、民族英雄岳飞、图强变法的王安石等一大批具有重要影响的历史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开封”一名是由“启封”更名而来。 春秋时期,诸侯林立,列国争雄。当时的古城村一带为郑国的东北边陲。羽翼渐丰的“小霸”郑庄公出于战略上的需要,命大将郑邴在这里屯兵筑城,并取“启拓封疆”之意名“启封”。西汉景帝即位,因避景帝刘启讳,改“启”为“开”,启封也就改称为开封。  定都朝代   名称 & 都城位置 & 所居帝王 & 建都时间 &   夏 & 老丘 & 开封市东偏北 & 帝杅(宁)、帝芬、帝芒、帝泄、帝不降、帝扃、帝廑(胤甲) & 公元前十八世纪初叶至公元前十七世纪末叶 &   魏 国 & 大梁 & 开封市 & 魏惠王罃、魏襄王嗣、魏昭王速、魏安王釐、魏景湣王增、魏王假 & 公元前361年—前225年 &   后 梁 & 东都 & 开封市 & 后梁太祖朱温,后梁郢王朱友珪、后梁末帝朱有贞 & 公元907年至公元923年 &   后 晋 & 东京 & 开封市 & 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 & 公元937年至公元946年 &   后 汉 & 东京 & 开封市 & 后汉高祖刘知远,后汉隐帝刘承祐 & 公元947年至公元950年 &   后 周 & 东京 & 开封市 & 后周太祖郭威、后周世宗柴荣、后周恭帝柴宗训 & 公元951年至公元960年 &   北 宋 & 东京 & 开封市 & 宋太宗赵光义、宋真宗赵恒、宋仁宗赵祯、宋英宗赵曙、宋神宗赵顼、宋哲宗赵煦、宋徽宗赵佶、宋钦宗赵桓 & 公元960年至公元1127年 &   大 齐 & 汴京 & 开封市 & 刘豫 & 公元1132年至公元1137年 &   金 朝 & 南京 & 开封市 & 金海陵王完颜亮,金宣宗完颜珣、金哀宗完颜守绪 & 公元1161年,公元1214年—公元1234年 &
9 六、杭州
  简介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杭州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杭州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全市总面积16596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3068平方公里。辖上城、下城、拱墅、江干、西湖、滨江、萧山、余杭8个区,临安、富阳、建德3个县级市,桐庐、淳安2个县。以香樟为市树,桂花为市花。  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情系天下众生。  杭州——雷峰塔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的杭州还是我国八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观同样丰富多彩,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清水秀、风情万般,尤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龙井、虎跑泉等最为著名。“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定都朝代   朝代 & 名称 & 都城位置 & 所居帝王 & 建都时间 &   吴越 & 杭州 & 杭州市 & 钱鏐-钱弘俶,共5王 & 907年-978年 &   南宋 & 临安 & 杭州市 & 宋高宗-宋恭帝,共7帝 & 1129年—1276年 &
10 七、安阳
  简介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安阳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安阳,又名邺城,简称殷、邺,七朝古都,有3300多年的建城史,500年建都史,是早期华夏文明的中心之一,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级园林城市、中国航空运动之都,是甲骨文的故乡,《周易》的发源地,中国文字博物馆、红旗渠、曹操高陵所在地。被考证的华夏文明最早使用的文字——甲骨文、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在这里出土。安阳殷墟是世界公认的现今中国所能确定的最早都城遗址,同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遗址,因而殷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2]有“洹水帝都”“殷商故都”“文字之都”之美誉。[3]。  早在2.5万年前旧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就在此生活。 安阳殷墟远古时期的颛顼、帝喾二帝先后在帝丘和亳建都,并葬于此(均在内黄县梁庄乡)。公元前1300年,商王盘庚迁都于殷(今安阳市区小屯一带),在此传八代十二王,历时273年;三国、两晋、南北朝时,先后有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等六朝在此建都,故安阳素有“七朝古都”之称。1986年国务院公布安阳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与西安、北京、洛阳、南京、开封、杭州并称中国七大古都,殷都安阳排在中华古都之首[2]。在“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评选中,安阳殷墟商代晚期都城遗址的发现与发掘名居榜首。另外,著名的大禹治水、文王演易、妇好请缨、苏秦拜相、西门豹治邺、岳母刺字等历史故事都发生在这里。  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安阳文物古迹较多,境内共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32处。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为安阳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1952年11月毛主席视察安阳,对我们提出了殷切希望。1956年9月郭沫若先生留下了“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的著名诗句。江泽民总书记也于1991年2月和1996年6月两次视察安阳,并亲笔题词:“弘扬民族文化,建好古都安阳”、“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红旗渠精神”。  安阳人杰地灵。盘庚迁都殷、商王武丁中兴、奴隶傅说拜相、女将军妇好请缨、文王拘而演周易、武王伐纣灭殷商、西门豹投巫治邺地、 安阳邺城蔺相如降生古相村、信陵君窃符救赵、项羽破釜沉舟、曹操邺城发迹、起义军雄踞瓦岗寨、欧阳修作赋秋声楼、三朝宰相韩琦三治相州、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等名人逸事层出不穷。殷都废而邺都起,邺都衰而相州继,相州改而彰德立,古都文明的薪火,在安阳这片土地上传承不断,安阳成为“七朝古都”。  历史   上古时期  自古以来,安阳就是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摇篮之一。安阳西部的小南海原始人洞穴,是25000年前旧石器时代一处人文景观,这里出土了7000多件人类使用过的石器工具,还有动物骨骼化石等。著名历史学家郭沫若先生称之为“小南海文化”[4]。  大约4000多年前,中国上古时代“三皇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位帝王在安阳境内建都,分别在位70多年,是中华民族先民们所崇拜的君王。在今安阳市内黄县南三杨庄一带保存有颛顼、帝喾的二帝陵。  殷商时期  早期的商民族是一个迁徙不定的民族,据史料记载,他们一共经历了13次迁徙。约公元前1300年,商代第20位国王盘庚带领他的臣民从山东“奄”西渡黄河,来到当时称为“北蒙”的安阳。他们在洹水岸畔建立了稳定的都城,并在此传8代12王,历273年之久,安阳发展成为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有着稳定疆域和长期定居的都城,所以安阳有中华第一都之称[5]。安阳殷墟  西周时期  周武王灭商后,将殷都之地分封给纣王之子武庚,以续殷祀。同时,把商的王畿分为邶、卫、庸三个封区,分别由武王弟管叔、蔡叔、霍叔统治,以监视武庚,谓之三监。武庚叛乱后,周公将殷人强制迁徙到洛水北岸,兴建了一座成周城,殷地从此成为废墟。和兴建成周城的同时,周大封诸侯,全面建立新的统治秩 序。卫是周武王之弟康叔的封国,整个西周时代,殷都旧地属卫国。[4]  春秋战国及秦朝时期  邺城初建于春秋时期,相传为齐桓公所筑。春秋时期,晋国打败了卫国,占有了殷都旧地,称之为义阳,亦称东阳。战国时代,韩赵魏三家分晋后,这里始归魏所有,公元前439年,魏文侯封邺,把邺城当作魏国的陪都,西门豹、史起先后治邺。后又属赵国,称宁新中或新中。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五十年),秦将王龁(乞应为气)攻克宁新中,改名“安阳”,从此,安阳之名见于史册。后秦军围攻邯郸,魏国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元前246年(秦始皇十一年),命大将王翦等攻克安阳后,开始修筑城墙。秦统一六国后,分天下为36 郡。安阳分属上党、邯郸二郡。公元前207年(秦二世三年),群雄并起,楚王项羽与秦将章邯在“洹水南,殷墟上”结盟,史称“洹上之盟”。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东汉末年直到两晋、南北朝时期,以邺城为中心的安阳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6个王朝的都城,达126年,造就了安阳历史上的又一次辉煌。  公元204年,曹操攻克邺城。公元213年曹操封魏公,建魏国。公元216年曹操晋魏王,邺城成为曹魏王都。公元219年曹操死曹丕为魏王,仍以邺城为都。至265年,邺城作为三国之魏都,历曹丕、曹睿、曹芳、曹髦、曹奂诸王,共52年。曹魏时所建北邺城,东西长7里,南北长5里,外城有7个门,内城有4个门。曹操还以城墙为基础,建筑了著名的三台,即金凤台、铜雀台、冰井台。曹操和他的儿子们在这里宴饮赋诗,造就了著名的三曹七子,为后世留下了“建安风骨”的美誉,是为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6]  公元335年,石虎建立后赵,迁都于邺,共15年。公元350年石闵灭后赵自立为帝,仍在邺城建都,共3年。公元357年,前燕迁都邺城,历慕容隽、慕容(日韦),公元370年,为前秦所灭,共13年。公元401年,北魏在邺城立相州,取河澶甲居相为名,是为相州名称之始,邺城属相州治理。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孝静帝迁都邺城,共17年。公元550年,东魏亡,高洋在邺城称帝,史称北齐,历高洋、高殷、高演、高湛、高纬、高延宗、高恒诸王,至公元577年,共27年。公元580年,北周灭北齐,邺城被焚,邺民全部迁至安阳。安阳遂称邺城、邺郡,亦称相州。隋、唐、宋都沿用相州一名。  隋唐时期  隋炀帝大业七年(611年),翟让在瓦岗(今河南滑县东南)聚众起事,国号为“大魏”。郡人单雄信、徐世勣从之;起义军多渔猎手,勇敢善战;瓦岗军初期在永济渠沿岸劫夺江南向洛阳运粮的船只,大有收获,势力日大。不久,瓦岗军被王世充击溃,李密率残部投唐。轰轰烈烈的瓦岗寨农民起义至此失败。八年的浴血奋战,终始腐朽的隋王朝灰飞烟灭,为唐王朝的建立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作为隋末起义军中最大的一支,瓦岗军的作用不可忽略。[7]安阳滑县瓦岗寨  清朝之前  公元1192年(金代),升相州为彰德府。此为彰德府名称之始。明、清一直沿用,直到民国初年。  近现代时期  1913年,废彰德府,置安阳县。清末军机大臣袁世凯不得意时,名“回籍养疴”,实未回原籍,而隐居安阳洹上村。其后,他东山再起,窃取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宝座,进而又复辟帝制,做了83天的皇帝,最后在全国人民的唾弃声中下台。袁世凯死所葬之地袁林现为安阳市博物馆。  民国以后,在豫北设河南省第三行政区,治所安阳,下辖安阳、汤阴、临漳、内黄等11个县。1949年置平原省,安阳为省辖市,仍保留邺县。1952年平原省撤消,邺县、安阳县属河南省。1954年,安阳县、邺县合并为安阳县,属安阳地区。[6]  定都朝代   朝代 & 名 称 & 都城位置 & 所居帝王 & 建都时间 &   夏(早期) & 鉏 & 安阳滑县 & 羿 & 不确定 &   夏(中期) & 西河 & 安阳东南 & 廑-发,共4王 & 前1643年-前1590年 &   商(早期) & 殷 & 洹北商城 & 不确定 & 不确定 &   商(后期) & 殷 & 殷墟 & 盘庚-纣王,共12王 & 前1300年-前1046年 &   曹魏 & 邺 & 邺城 & 曹操-曹奂 & 216年-265年 &   后赵 & 邺 & 邺城 & 石虎-石祗,共5帝 & 335年-351年 &   冉魏 & 邺 & 邺城 & 冉闵-冉智,共2帝 & 351年-352年 &   前燕 & 邺 & 邺城 & 慕容俊-慕容暐,共2帝 & 357年-370年 &   东魏 & 邺 & 邺城 & 孝静帝 & 534年-550年 &   北齐 & 邺 & 邺城 & 高洋-高恒,共6帝 & 550年-577年 &   大魏 & 瓦岗 & 安阳滑县瓦岗寨 & 翟让-李密 & 611年-619年 &
11 八、郑州
  简介   ? 2013 Baidu - Data ? NavInfo & CenNavi & 道道通郑州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郑州是河南省省会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她偎依在黄河南岸,崇山峻岭之东,与开封和洛阳东西相临,是我国第八大古都,东南面向黄淮平原,辖12个县(市)、区,其中县1个、县级市5个、区6个。据2005年的统计资料,全市总面积7446.2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1010.3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62平方公里;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 71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24.1万人,乡村人口297.1万人。非农业人口257.6万人。郑州地处中原腹地,为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是新亚欧大陆桥上的重要城市,是国家开放城市和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   郑州——北宋皇陵郑州曾为夏、商都城之一,为郑、韩等藩国的首府,为隋、唐、五代、宋、金、元、明、清8代为州。 辖区内发现有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距今5000年的大河村、秦王寨等多种类型的仰韶文化与龙山文化遗址。据史籍记载,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为“有熊氏”生于轩辕之丘,部分学者认为轩辕之丘指现在郑州下辖新郑市(该观点未得到国家权威机构和中国民间学者的普遍认可)。部分学者认为夏代曾建都于阳城(今登封市)。春秋战国时期,郑、韩先后在新郑建都(为当时周帝国的二级行政单位),长达500多年。秦汉时期,郑州地区始置荥阳、巩、京、新郑等县。之后,历代先后在郑州地区设置荥阳郡、北豫州、荥州等。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将荥州改为郑州。隋开皇十六年(公元596年)置管州治所,州治位于今天的管城区。北宋建都汴京后,郑州属京畿路(今开封市),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建为西辅,成为宋代四辅郡之一。金代,隶南京路(今开封市)。金贞祐四年(1216),管城更名故市,后复名管城县。清雍正二年(1724)郑州升为直隶州,隶河南省。明初,郑州划归开封府。清代,郑州为两次升为直隶州。  本世纪初,由于平汉和陇海铁路在郑州交汇,郑县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23年,郑州爆发了“二七大罢工”。这次大罢工,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和反动军阀,显示了中国工人阶级团结战斗的伟大力量和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为了纪念这次大罢工,在京汉铁路总工会旧址建有“二七”纪念堂;市中心建有“二七”广场和“二七“纪念塔。这是这座英雄城市的光辉象征。因此,郑州就以“‘二七’城”著称。现在市中心已经形成‘二七商圈’,是郑州市内商业活动最发达的地区。1913年改郑州为郑县。1928年改郑县为郑州市。1931年撤市复改郑县。1933年为河南省第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地。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郑州,设郑州市。1954年河南省人民政府由开封迁入郑州,郑州成为河南省省会。  悠久的历史给郑州留下了丰富的文化积淀,全市有各类文物古迹1400多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6处。嵩山风景名胜区是全国44个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天下第一名刹”少林寺就坐落在嵩山脚下,威震海内外的少林功夫从这里走向世界。这里还有我国最早的天文建筑周公测景台和元代观星台、中国宋代四大书院之一嵩阳书院、我国现存最大的道教建筑群中岳庙等。在郑州周围,还有星罗棋布的古城、古文化、古墓葬、古建筑、古关隘和古战场遗址,著名历史人物列子、子产、杜甫、白居易、高拱等出生在郑州。  定都朝代   朝代 & 名 称 & 都城位置 & 所居帝王 & 建都时间 &   夏 & 阳城 & 登封阳城遗址 & 大禹 & 约前2070年  商 & 西亳/嚣 & 郑州商城遗址 & 商汤-太戊/仲丁 & 不确定 &   郑国 & 郑 & 新郑郑韩故城 & 郑繻公-郑康公,共2王 & 前403年-前375年 &   韩国 & 郑 & 新政郑韩故城 & 韩哀侯-韩废王,共8王 & 前375年-前230年 &&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西安洛阳谁是第一古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