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韩国电影的成就,国内外小麦改良成就电影已经无法赶超了

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韩国大片《雪国列车》几经波折在中国内地通过审查,并于上映前一周中终于确定了上映日期。2013年,中韩合拍的《大明猩》在内地票房过亿,中韩两个电影市场正在一步步靠近。同为亚洲国家、同样要对抗好莱坞、本土影片同样占据优势……中国与韩国的电影市场,有太多相似的地方。在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的协调下,腾讯娱乐专访了李俊益(代表作《王的男人》)、张勋(代表作《电影就是电影》)、韩在林(代表作《优雅的世界》、《观相》)和奉俊昊(代表作《杀人回忆》、《汉江怪物》、《雪国列车》)等四位韩国导演,一同探讨了两国电影的生存之道。【】 【】
为何学习?全面开放的亚洲最好电影市场
在韩国,像《七号房的礼物》一样没有花美男美女和特效的小成本喜剧,经常凭借好口碑成为票房榜的赢家
观影次数:韩国人一年4次VS.中国人不足1次
   如果单论观影人次和票房,因为观众基数差距悬殊,中国要占据明显优势,这是不科学的比较方法;相对科学的比较方法是年平均观影次数。
   2013年,中国观众人次达到6.134亿(特指城市观众农村不包括在内),创下历史新高。但中国的总人口约为14亿,根据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中国目前的城市人口约为7亿;如此推算,2013年中国城市人口的平均观影次数不足1次,2014年有望达到1次。
   而据韩国一家知名院线援引英国视频研究机构银幕摘要(Screen Digest)的资料表示,以韩国目前人口总数约5000万计算,2013年韩国观影总人次突破2亿,创下历史新高,人均观影次数为4.12次,首次超过美国(3.88次)、澳大利亚(3.75次)和法国(3.44次)位居世界首位。
   试想一下,如果中国城市观众平均每年的观影次数也能达到韩国人的4次,我们每年总的观众人次将接近30亿;即便按目前的平均票价35元计算,年票房也将超过1000亿人民币,远远超过目前的美国(每年600多亿人民币)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平均票价:韩国12元(按人均收入换算后)VS.中国人35元
   根据韩国电影振兴委员公布的统计数据,2012年韩国的平均票价为43.5人民币;2013年暂无准确统计数据,但估计浮动不大,应该在45元以内。
   而2013年,中国城市影院的平均票价约为35元,从表上看要比韩国便宜10元左右,但如果单比绝对票价同样不科学,因为两国观众的人均收入相差很远。
   据统计,韩国观众目前的人均年收入约为22000美元,而中国城市人口的年均收入只有6000多美元。照此推算,在韩国花45元看场电影大约相当于在中国花12元。
本土片表现:韩国占有率60%(进口片约600部)VS.中国占有率58%(进口片约60部)
   中韩两国电影市场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特征,那就是要面对好莱坞的强势竞争。“这是没有办法的事,目前世界上所有国家或地区卖座的电影都只有两种,一种是本土影片,一种是好莱坞大片”,《雪国列车》导演奉俊昊说,但本土影片能与好莱坞大片分庭抗礼的,除了日本、印度、韩国和中国等少数几个国家,在其它国家或地区并不多见。
   2013年,中国的城市影院总票房为217.69亿,其中国产片300多部,票房达127.67亿,占比58.65%;进口片不足60部,票房达90.02亿,只占41.35%,前者占据较大优势。而且在排名前十的影片中,有《钢铁侠3》、《环太平洋》和《地心引力》等3部进口片。不过此前一年,国产片的份额低于50%,2013年能够占据如此大幅度的优势,多少有些偶然。
   韩国电影振兴委员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13韩国一共上映了840部电影,每个月都会有70部新片上映,平均每天都有两三部新片公映。其中,好莱坞进口片大约600多部,连仅有一两个明星出演的独立电影也可以看得到。在这种虎狼环伺的情况下,产量仅为进口片四分之一的本土片拿下了1.27亿观影人次,市场份额超过60%,票房榜年度十强占据九席,打得好莱坞毫无还手之力――唯一存活下来的只有《钢铁侠3》。
   在谈到这一点时,《王的男人》导演李俊益认为,这正是中韩两国电影市场的真正差距所在。为了保护国产电影,中国对海外进口片有名额限制――每年进口特种影片14部、普通分账片20部,同时大约还有三四十部批片。相比之下,韩国虽然同样有国产电影保护政策,但在进口片名额方面没有太大限制。
   从一定程度上讲,韩国市场是全面放开的,中国市场则并没有真正放开。“如果真正放开,中国本土电影面临的压力可能更大。”李俊益说。
    附录:2013年韩国票房榜TOP10
注:以上数据来源于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统计日期截止至日
秘诀在哪?比好莱坞更懂本土观众口味
“国民演员”宋康昊去年主演类型迥异的《辩护人》、《雪国列车》和《观相》都大卖特卖,好来虎被打蔫了
   韩国电影人最值得中国学习的地方,是它们成功地找到了一套对抗好莱坞的办法:不是靠限制进口片名额,而是靠打差异化,尽量把本土题材影片做得接地气。
   作为韩国最具影响力的导演之一,李俊益在谈到韩国电影的崛起时强调了三个事件――
   一、1998年,韩国取消了电影审查制度,转而用分级制代替,它等于是给创作者解除了枷锁,于是第二年就出现了轰动一时的《生死谍变》。
   二、1999年,应WTO的要求,韩国政府决定削减本土电影配额制,将每年必须放映本土电影的时间从146天削减为92天,韩国电影人为此掀起规模浩大的游行示威活动(历史上成为“光头运动”),最终成功为韩国本土电影守住了底线。
   三、2006年,为了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FTA),韩国政府把每年必须放映本土电影的天数削减至73天,再次引发韩国电影界的大规模示威,李俊益本人当年就参加了这次示威。不过这次示威没有取得成效,韩国市场至此全面放开,与好莱坞电影展开了肉搏战。至2013年,韩国本土片在与好莱坞大片的对抗中完胜。
   谈到中国目前的情况,李俊益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市场的进一步融合,中国迟早要和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届时进口片恐怕就不能有数额限制了,到时候国门敞开,中国将面临与韩国当年同样的情况――和好莱坞殊死一搏。
   当这一天真的到来时,中国电影人该怎么办?上述四位受访者提到了同一个观点,那就是打差异化、做好接地气的本土影片。
   《电影就是电影》导演张勋表示,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大卖的无非就两种,一种是科幻巨制,另一种是动画,至于诸如喜剧、惊悚类的好莱坞作品,考虑到文化诧异和观众喜好,它在全球其它国家或地区并不好卖。“所以我们基本上不会去做《变形金刚》那种电影,因为去做那种电影的结果就只能是证明我们做不了。观众会去看那种大制作的美国电影,但也会看本土的演员、本土的电影,因为这个比较有亲和力,符合他们的口味跟文化,这个在美国电影里看不到。”而《七号房的礼物》就是最好的证明,该片只不过是一部低成本喜剧,却成了2013年韩国最卖座的影片。
   《观相》导演韩在林也说,观众的口味天生具有多样化,如果非要去和好莱坞拼它特别擅长的类型和题材,那只能是死路一条,毕竟人家都做了100多年,有非常成熟的工业体系和文化底蕴:“中国也一样,我觉得大家应该去拍那些美国人拍不出来的东西,比如那种深刻反应中国人现实生活的电影,比如你的《泰濉泛汀侗本┯錾衔餮磐肌贰!
   当然,利用好莱坞的人才和技术与好莱坞合拍也是对抗途径之一,比如奉俊昊的《雪国列车》就是韩美合拍,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反响。中国与好莱坞的合拍则正在更上层楼,2014年的《敢死队3》、《变形金刚4》等豪华巨制都是中美合拍,有望创造票房奇迹。
   当然,这不是那种需要拼死的悲情之战,一个积极的信号给了韩国导演们信心,那就是观众的年龄结构一直在变化。据李俊益透露,在2000年前后,韩国的主要观影群体是20岁左右的年轻人――跟现在中国的情况一模一样,但是到2013年,观众结构已经发生了明显变化,10岁、20岁、30岁、40岁每个年龄阶段的观众总数相差不大:“年龄结构不一样了,他们的口味就会更多样化,对本土题材影片的需求更强。”李俊益说。
   对于中国电影来讲,这可能正是将来的希望所在:80后、90后是目前的主力消费群体,因为年轻,他们普遍喜欢看娱乐性更强、更热闹的电影。可等他们步入中年,00后、10后成长起来之后,观众的年龄结构自然会放生变化,本土题材的影片将从中找到机会。
合作前景?中韩私人订制《大明猩》开了好头
为中国修改剧情,童星徐娇出演,采用3D拍摄,诸多“私人订制”让《大明猩》成为中韩合拍成功典范
   2013年12月底,李俊益、张勋、韩在林等近10名韩国电影人受韩国电影振兴委员会之邀来到北京,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目的,那就是来中国寻找合作项目。
   几位受访者一致坦言,作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两大市场(日本虽然市场也很大但与中国合作极少),加强合作是大势所趋。其实最近10来年,中韩电影人的合作已经初具规模,它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大量韩国演员来中国拍片,比如张东健出演《无极》、金喜善出演《神话》、宋慧乔出演《一代宗师》等。
   其次,大量韩国的幕后工作人员来到中国发展,比如冯小刚就曾两次与《太极旗飘扬》的特效团队合作,拍摄了《集结号》和《唐山大地震》。导演安兵基则干脆加入中国公司,拍摄了《笔仙》系列惊悚片并获得丰厚市场回报。
   第三,合拍项目越来越多,从早年的《见龙卸甲》到近年的《非常完美》、《危险关系》、《大明猩》等,合作模式越来越成熟。尤其是2013年合拍的《大明猩》在中国本土拿下过亿票房,引起中韩两国电影人的共同关注。
   当然,合作也面临着巨大的困难:那就是中韩两国虽然同属亚洲文化,但各自观众的口味和喜好又很不相同。比如韩国本土电影就很难在中国市场卖座――《狼少年》在韩国创下爱情片票房纪录在中国只卖了不到500万,中国电影在韩国也很难吃香――《警察故事2013》在韩国也只有几百万票房。
   “观众的口味不太一样,喜欢的题材也不太一样。”《雪国列车》导演奉俊昊表示,其实他很想拍一部有关中国的电影,但一直没有合适的剧本:“将来如果有合适的剧本,我希望能拍一部有关中国沙漠的影片。”《观相》导演韩在林则坦言,也正因为难以找到适合彼此的题材和故事,韩国电影人在拍片的时候,首要考虑的肯定不是中国市场,难在这边卖座情有可原;反过来也一样,中国在拍摄一部电影时不可能首先考虑韩国市场的需求。
   在这种情况下,合拍虽然艰难,但也变得极其重要――毕竟那么大的市场谁也不想放弃,双方电影人都必须绞尽脑汁去寻找一些符合双方口味的题材,《大明猩》算是开了一个好头。
撰文喻德术
策划猱困困
睡不醒乐队
Copyright & 1998 - 2017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为什么韩国电影的成就是国内电影无法企及的 | 涨姿势《暗杀》又哑火,韩国电影进军中国为何频频遇冷?-钛媒体官方网站
《暗杀》又哑火,韩国电影进军中国为何频频遇冷?
本文系作者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和。
第一时间获取TMT行业新鲜资讯和深度商业分析,请在微信公众账号中搜索「钛媒体」或者「taimeiti」,或用手机扫描左方二维码,即可获得钛媒体每日精华内容推送和最优搜索体验,并参与编辑活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韩国赶超日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