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的单反标志录的视频翻看的时候会有这个标志?以前没有的,怎么解?b

对于新手来说,在按下“REC”键时,往往会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到液晶屏中显示的画面上,而忽略了对于相机的一些基本设置。这些基本设置看来起来似乎并不太起眼,好像也并不影响你的拍摄,但其实在每次按下“REC”键之前,你都应该仔细检查它们,这也是每个职业的摄影师开拍之前都会做的工作。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功。花上一两分钟,检查以下这几项设置,会让你拍摄的画面拥有最佳的视觉效果,并且符合专业制作的技术要求。一、设定分辨率、帧速率和扫描方式现在我想没有人在拍标清了吧,所以我们这里只谈高清。高清的标准分辨率有以下两种:1920 x
x 720。对于大多数新手来说,制作的影片最终多是通过网络传播,其实使用720的分辨率就足够清晰了。而且720由于数据量较小,对于存储卡的容量、存储速度以及后期制作的电脑硬件的要求都会低于1080,可以减少入门者的经济投入。帧速率有以下几种:60帧/秒(实际为59.94帧/秒,为方便起见,记为60帧/秒)、50帧/秒、30帧/秒(实际为29.97帧/秒,记为30帧/秒)、25帧/秒、24帧/秒(实际为23.98帧/秒,记为24帧/秒)。60和30是NTSC制的标准,50和25是PAL制的标准。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影片要在美国等NTSC制地区的电视台播出就要使用60或30的帧速率;如果要在中国或欧洲的电视台播出就要使用50或25的帧速率;而24的帧速率最接近电影的视觉效果(电影胶片拍摄的标准速率为24格/秒)。如果我们的影片是在网络传播,那么选任意一种帧速率都是可以的,我建议选择24。我们都见过影视剧或广告中的慢镜头。这些镜头是用高速摄影机拍摄,然后通过后期制作实现的变速效果。简单的说就是:使用更高的帧速率来拍摄,然后使用正常的速度回放,就得到了慢动作效果。比如:我们用50P来拍摄一个镜头,在后期软件中将它变换(在Final Cut Pro里叫做“符合”,在Premiere里叫做“解释”)为25P,那么原来50帧的画面还是50帧,但这个镜头画面的时长却从一秒钟变成了两秒钟,于是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相当于原来速度50%的慢动作画面。所以,如果你在拍摄之前做好了详细的计划,那么在需要慢动作效果的时候,你可以通过设定帧速率来获得。大多数的相机需要我们在后期软件中来制作变速效果,但有的相机则可以自动完成。扫描方式有两种:隔行扫描(用i表示)和逐行扫描(用p表示)。不同的播出平台对于扫描方式也会有不同的要求。对于网络视频来说,我建议选择逐行扫描的方式,在电脑显示屏上可以获得更好的视觉体验。另外采用逐行扫描拍摄的视频素材,在某些后期特效的制作中可以获得比隔行扫描更好的效果。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方便,我们通常会把分辨率、帧速率和扫描方式这三项或其中的两项合在一起,用一些缩写来描述。比如我们常见到的一些专业术语:1080p、50i、720p60等等。下面这张表,为我们列出了各种视频格式的技术术语缩写。当然,目前的相机并没有以上全部的格式,而是只有其中的几种。不同的相机,所具备的格式往往也不同。二、设定白平衡在进行数字图片拍摄时,RAW格式的图片可以让我们很方便地在后期制作中根据需要来改变色温,但视频就不同了。由于相机目前只能记录高度压缩后的视频画面,所以在后期我们改动的余地是非常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前期必须尽可能地设定合适的白平衡。如果光源的色温统一,通常机身自动白平衡就可以获得不错的表现。但如果碰到拍摄环境光线比较复杂的混合色温,就比较麻烦一点。视频相机通常都支持手动白平衡的设定,我们可以根据机身内置的模式(如:太阳、阴天、钨丝灯等等)来设定,有的机身还允许我们直接以数字的形式来精确调整白平衡。下面这张表,为我们列出了不同类型光源的色温。新手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将白色的物体准确地还原为白色并不是我们设定白平衡的标准。为什么?想像一下:在绿色荧光灯下的一张白纸,我们是应该把它拍成绿色,还是白色呢?显然,绿色更符合大多数人认识。另外,白平衡的设定还是调整影片色调的重要手段。再想像一下:同一个场景,同一顿晚餐,同一对情侣,他们是悲惨凄凉的分手?还是浪漫温馨的初次约会?不同的故事表达,可能也会影响到白平衡的设定。如何设定白平衡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所以是一个相对较为复杂的问题。新手需要多练习、多思考,才能熟练掌握。关于设定白平衡,我的建议是:可以根据场景中人物的肤色来设定。对于人的肤色,观众是有习惯性认识的(显然,你将一个黄种人的肤色拍成红色,观众就会很不适应),将人的肤色调整到符合观赏习惯的色调会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选择。当然,如何调整画面的色调并不仅仅依靠白平衡,还有很多其它的方法(比如:灯光),通常需要全盘考虑,这个我们以后再具体讨论。三、设定光圈和ISO如何设定光圈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明白的。不过视频拍摄时,对于光圈的设定有时候与图片拍摄是不同的。图片拍摄时,我们通常只需要考虑单副画面,而视频拍摄时,我们需要考虑前后几个镜头的衔接问题。比如,我们拍摄一组两人对话镜头(即正反打)时,可能两人所处的位置导致环境光线不同,这时我们不能轻易地通过改变光圈来控制曝光。因为光圈的变化会导致景深发生变化,而当你把这样的两个镜头剪辑在一起时,会觉得很不舒服。所以,像这种情况时,我们通常会在分别拍摄两人时,保持同样的光圈,以保证同样的视觉效果,而使用其它方法来控制曝光。以上只是一个普通的例子,在视频拍摄中还有许多类似的情况。在较暗的拍摄环境中,提高ISO,可以帮助我们将画面的曝光控制到合适的程度。现在的视频相机大多提供了很高的ISO值,让我们在很暗很暗的环境中,也可以拍摄到可见的画面。但如果ISO值过高,就会让画面产生大量噪点,影响画质。所以当光线不够时,我们并不能一味地提高ISO值,而是应该把它控制在一个合适范围内。而这个所谓的合适范围,并没有标准。不同的拍摄项目,不同的相机,范围都不同。比如一些新闻或记录性质的影片,正在发生的事件是不可再现的,我们当然需要以“拍到”做为第一要旨,所以即使损失画质,也会提高ISO来保证曝光正常。而电影或广告这类的作品,通常对画质的要求会更高。对于最普及的视频相机——佳能EOS系列单反相机,在网络中许多专家和摄影师普通公认的一种说法是:由于160为它的原生ISO值,所以在160的倍数时,画面的噪点较少,画质最高。我建议的ISO值为:160、320、640、800、1250,不要在佳能单反上使用高于1600的ISO来拍摄视频。四、设定快门速度快门速度的设定有三个作用:1、调节画面运动(机身运动)和画面内运动(画面内人或物的运动)的视觉流畅感。2、调整曝光。3、避免频闪。1、调节运动的流畅。有图片摄影经验的朋友都知道,快门速度越快,捕捉到的动作就越清晰。但在视频拍摄时,如果快门的速度设置的过高,会导致视频中的运动(包括画面运动和画面内的运动)变得不流畅。我的建议是将快门速度设定为帧速率的两倍。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帧速率设定在24或25,就把快门设定在50;如果你的帧速率是30,就把快门设定为60;如果帧速率是50,就把快门设定为100;如果帧速率是60,就把快门设定为125。从以下的图片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快门速度所形成的不同的视觉效果。2、调整曝光。快门速度越慢,进光量就越大;快门速度越快,进光量就越小。所以,快门还可以调整曝光。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我建议还是按照上面的两倍原则来设定快门速度,依靠其实手段(光圈、ISO、滤镜或灯光等)来调整曝光。但如果用尽了别的手段还是曝光不足,那么我们也可以考虑适当的降低一点快门速度,来获得更大的进光量。但要注意,快门速度最低不能低于30。如果光线太强,却不能通过提高快门速度来降低曝光(不过,如果你只是用固定镜头来拍摄没有快速运动物体的风景,其实提高一点快门速度也不会对视觉效果产生什么影响)。3、避免频闪。我们平时使用的某些人造光源(比如日光灯等),其实是一直在以一定的频率闪烁的,只不过我们的肉眼可以自动调节来适应这种闪烁,会让我们觉得光是持续的。但相机却会把这种闪烁忠实地记录下来。表现出来的状况是:拍摄的画面中会不停地出闪烁的条纹。如果我们在供电频率为50Hz的地区(比如:中国和欧洲)用NTSC制来拍摄,或是在供电频率为60Hz的地区(比如:美国和日本)用PAL制来拍摄,都极有可能遇到这种情况。通过调节快门速度可以简单地帮助我们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只需要将快门速度设定为当地供电频率的倍数即可。比如在50Hz的地区,将快门速度设定为50或100;在60Hz的地区,将快门设定为30、60或125。五、设定风格档这个东西在不同品牌的相机里有不同名称,比如佳能称它为“风格档(Picture Style)”;松下管它叫“胶片模式(Film Mode)”。在这里为了方便起见,我们就用佳能的名称“风格档”来称呼它吧(因为,佳能的用户最多,而且佳能单反的此项功能最为强大)。风格档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知道,原来的胶片摄影中不同品种的胶片拍的画面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彩、对比度、锐度和色调,也就是俗语说的“不同的味道”。风格档的作用也是如此,通过使用不同的风格档,让我们不必经过复杂的后期调色,就可以轻松地让我们的影像实现不同的“味道”。大多数相机都内置了几组风格档供我们在拍摄时使用。有的相机还允许我们在内置的风格档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调整对比度、饱和度、色调等参数,并可以保存成自定义的文件,方便我们随时调用。而佳能还为用户提供了风格档的编辑软件,可以让我们在电脑中按照自己的喜好,精细的制作出独一无二的风格档。风格档千变万化,没有一定之规,我们要因题材、环境和个人的喜好来自行决定。那么该如何确定要使用什么风格档呢?我们从两个方向来考虑。我们可以通过风格档、色温和色彩偏移等功能的配合,在前期拍摄时就实现想要的色彩和影调。也可以在前期尽量让画面保留更多细节和更大的宽容度,为后期调色留出最大的空间。佳能相机因为支持自制风格档的导入和使用,所以有一些专业的公司和个人用户为它开发的独特的风格档文件。其中最有名的就是Cinestyle了。使用Cinestyle可以明显地提升佳能相机拍摄的视频质量,方便用户制作出更具有“电影感”的视频画面,我强烈推荐佳能用户使用它。六、设定音频音频功能一直是视频相机的薄弱环节。大多数的相机不能允许用户手动控制音频电平,没有实时显示的音频表,没有XLR的音频输入接口,没有可供监听使用音频输出接口。如果你有外置的其它录音设备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如果没有,那只能尽力而为了。如果你的相机可以手动控制音频电平(比如:Canon 5D Mark II),那你需要先根据拍摄现场的实际声音状况调整好电平,最好先录制一段,然后回放,听一下。如果你的相机可以在屏幕上显示实时的音频电平(比如:Panasonic GH2),那么确认此项功能已经开启。相机上的内置话筒基本上是不能满足我们声音采集的需求的,大多数人都会选择一支外置机头话筒来提高录音效果。使用外置话筒时,千万要记得打开话筒的开关。我在使用5D Mark II拍摄时就曾经犯过这样的错误。关于这一点,我很喜欢GH2的贴心设计,当插上外置话筒时,它会在屏幕上显示一句话,提示你打开话筒。七、检查电池和存储卡的剩余容量在开拍之前,记得检查电池和存储卡的剩余容量。这是一个极为简单但又极易被忽视的操作。这在拍摄一些新闻或现场演出等不可再现的场景时尤为重要,因为一旦错过,就无法弥补。在采访、广告或影视剧的拍摄中,如果因为电池或存储卡的剩余容量不足而造成拍摄中断,虽然可以更换后再接着拍摄,但也会打击到被拍摄对象、摄制组其它成员甚至你自己的创作情绪,还会给别人留下不专业的印象。其实,我们只需要在开拍前花上几十秒,检查一下,就完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开拍前,花上一点点时间,做好以上的几项设置,可以让你专注于创作,避免技术上的失误,也会让你的拍摄水准也变得更专业。电影摄影师电影摄影师(微信号:pmovie_sheyingshi) 每天推送精品摄影与电影知识更多精彩文章电影摄影师(pmovie_sheyingshi)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大不六文章网立场
的最新文章
现场直播,犹如亲临现场传说中“中国第五代导演”的摄影老师亲授摄影课,你不想享受下真正的大师指点?传说中其90年代出版的摄影著作被北现在知道还不晚不一样的拍摄手法没有这点,拍不出好片子无论是院线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是在移动端播放的小视频,摄影师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摄影师的能力和水平直这些照片拍摄期还不是库布里克的时期,那时他还只是斯坦利(Stanley)。照明是电影设计中最关键的组成部分之一赶快报名吧,机不可失哦用小方法拍摄大片你看怎么样?赶紧下单吧该好好思考下自己了网上摄影杂志COOPH分享了9个简单的DIY拍摄小技巧,成本极低、大部分都是容易入手的生活用品,让你用新角度24KDJI Phantom 4售价是普通款近20倍的价位,大概8000杯咖啡的价格M4/3 25mm T0.95大光圈电影镜头如何营造电影感?日本 Entaniya 推出视角可达250°的超级鱼眼镜头 Fisheye 250 MFT,号称世上最广。《电影青年说》NO.8——专访摄影师李炳强用好眩光出效果哦做好一部真人CG电影,摄影师该做些什么无论是院线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是在移动端播放的小视频,摄影师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摄影师的能力和水平直有了它,带着手机走遍全天下不必纠结实践技能等你来值得参考期待第一部影片的上映作为一款单轴电子稳定器,它的稳定效果如何呢?多多比较,选择最适合的镜头周末来实战测试最新的GoPro Hero5 Black及Hero5 Session,并同时与Hero4、Hero4 Session及garmin VIRB Ultra 30对比。赶快来买升级版吧微距镜头总有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它使我们能观看肉眼难以观察的东西,可以看到那些令人难以自信的景象。以下是由M超实用的长镜头布光技巧《长江图》全面解析索尼又出新:旗舰微单α6500、微单α6000、黑卡RX100 V、防水壳MPK-URX100A发布赋予每一个画面意义关于影片的摄影,你想知道的都会告诉你他们居然都好这口无论是院线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是在移动端播放的小视频,摄影师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摄影师的能力和水平直大师依然注重对经典的学习从技术到设备,说的很详细……无论是院线电影、网络大电影、还是在移动端播放的小视频,摄影师都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关键角色。摄影师的能力和水平直索尼大法又来了松下又出新,看样子要完胜Sigma 推出三支全画幅镜头:85mm f/1.4、12-24mm f/4、长焦定焦镜头500mm f/4终于等到你考虑好了么,以后运动带着它作为一名在片场忙碌的电影人,有时经常会被突如其来的小事故困扰。下面介绍十种小工具,虽不能说不可或缺,但可解决打好光这事很重要pmovie_sheyingshi拍电影网电影摄影师服务平台热门文章最新文章pmovie_sheyingshi拍电影网电影摄影师服务平台&主题:拍单反视频的注意了,怎样得到流畅的视频效果?
泡网分: 9.757
注册: 2008年10月
我是转载的
怎样得到流畅的视频效果?
总听见有网友抱怨即使使用了高清的视频设备仍然抱怨影视画面不够流畅,为什么:“都用到100Hz了还是觉得画面颤抖,怎么回事呀?”
在这里我抛砖引玉的谈谈希望大家能加入到讨论中来。
重放视频信号时每秒画面更新次数太少就会使人感觉闪烁的厉害,长期观看甚至会有眼晕、恶心、发吐等症状。每秒更新次数到48次时大多数人已经可以接受。我国的PAL制电视每秒刷新频率是50次/秒,既是我们说的50帧/秒,报纸上的“健康顾问”还会不断的提醒我们看电视时最好开个小灯减弱电视屏幕给人的跳跃感和闪烁感,这样利于长期观看电视而眼睛还不容易疲劳。
对于需要高度集中精力的画面来说我们需要更高的刷新率才能感到舒适,比如电脑刷新率75Hz就会让人感觉比60Hz舒适太多。现代电影每秒24幅画面,采用2 : 2 Pull Down或3 : 3 Pull Down插帧播放对一般人而言已足够流畅,但对高动态的电子游戏,尤其是第一人称射击游戏来说,少于每秒30幅画面的话,游戏就会显得不连贯。同时应该注意到液晶显示器的刷新频率和CRT显示器的刷新频率是不可比的。
视频记录格式和视频重放格式的关系请参看图一,图中是各种格式一秒钟内的变化。如果图太小那是论坛附件上限所致,请到我的博客看清晰的图片
A、日本漫画最低18格每秒(18格/秒),要知道以前的漫画都是一张张手画的呀!向一丝不苟的艺术家致敬!!!
B、每秒24幅画面(24格/秒)的记录方式,大部分电影都是采用这样的记录规格。
C、每秒25幅画面(25格/秒)的记录方式。
D、每秒30幅画面(30格/秒)的记录方式。
E、每秒60幅画面(60格/秒)的记录方式。
F、中国大陆用的PAL制电视格式播放每秒有50帧(50帧/秒),在播放24格/秒记录的电影时采用2 : 2 Pull Down的插帧处理将电影的播放速度稍微调快一些,也就是让原本要在1秒钟走完的24格图像,在24/25秒的时间内走完。电影的总长度也会减小本来25分钟的片子24分钟就放完了。因为放映速度快了4%,人物动作也会加快,电影声音音调会变高,男女的声音都会更尖,说得好听点是声音显得更年轻。由于这些原因这种方式现在比较少用了。
G、50帧/秒的PAL制电视播放24格/秒记录的电影时的另一种方式,
把一秒钟24格的其中一格播放两次,这一格画面播放了4 帧而不是其它画面的 2 帧,这样在2 帧→4 帧→2 帧的转换会使播放跳跃不流畅。
H、50帧/秒的PAL制电视播放25 格/秒记录的画面时会更流畅,而且速度也不会出现不正常的变化。如果你拍摄的目的是为了在国内电视上播放,比如用尼康D5100或佳能“无敌兔”单反相机拍摄高清电视广告时选用25 格/秒的记录格式当是首选。如果是拍电影就要用24格/秒,因为在电影院里播放的大部分都是这样的格式,这点必须和电影院的实际情况接轨。
I、60帧/秒(准确的帧速率为29.97fps )的NTSC制电视播放电影24格/秒采用3 : 2 Pull Down的插帧处理时2 帧→3 帧→2 帧的转换会使播放跳跃不流畅。
J、 60帧/秒的NTSC制电视播放30格/秒记录的画面采用2 : 2 Pull Down的插帧时很流畅。
K、一些体育台如Fox体育台,ESPN以及ABC都以60p格式进行电视播放,因此不需要帧插值。画面流畅程度NO:1,当然能够再进一步用2 : 2 Pull Down的插帧处理成120帧/秒把画面进一步做稳就更让人震撼了。
L、将普通电影24格/秒采用3 : 3 Pull Down的插帧处理成72帧/秒,够流畅,不闪烁。
看到这里有网友问了:是不是将普通电影24格/秒采用4 : 4、5 : 5、甚至更高的Pull Down插帧处理就能得到流畅的画面呢?结果要让大家失望了,更高的Pull Down插帧处理只会使画面看起来更稳定,而不是更流畅。也就是说3 : 3 Pull Down插帧处理成72帧/秒和5 : 5 Pull Down插帧处理成120帧/秒插帧处理在画面流畅程度上是没有明显区别的,而是5 : 5 Pull Down插帧处理的画面会比3 : 3 Pull Down插帧处理更稳定,没那么闪烁仅此而已,原因是原始画面格数并没有增加。
总体比较过后大家心里可能会有些遗憾,电影格式的24格/秒不能和PAL制电视完美契合也不能和NTSC制电视完美契合,要有完美的流畅地画面必须在拍摄以前就确定好在哪种媒体里播放然后选择相应的拍摄模式。
现在结论变得很明显:
主要在电影院放映采用24格/秒记录,这样在PAL制和NTSC制电视里播放会有些不流畅。用真正的24P功能使用3 : 3 Pull Down的插帧处理成72帧/秒或更高的96帧/秒是个好办法,这样对片尾字幕有抖动有明显的改善,但这样不能让地貌飞行类镜头有所改善,比如《后天》片头中镜头快速掠过大片浮冰的场景,冰块看起来颤动、模糊、有些晕眩。如果对此并不满足那么你只有寻找每秒记录格数更多的片源了。
主要在PAL制电视播放采用25格/秒记录,这样在NTSC制电视里播放会有些不流畅。
主要在NTSC制电视播放采用30格/秒记录,这样在PAL制电视里播放会有些不流畅。
主要在60P体育频道播出采用60格/秒记录,这样在NTSC制电视里播放也很流畅。但是在PAL制电视里播放会有些不流畅。
在2011年的今天我们来憧憬下视频重放的未来,首先是彻底的数字化,画面有更高的分辨率,每秒有更多的画面记录格数。说到这些不得不提及詹姆斯· 卡梅隆(James Cameron)这个伟大的天才。他的每一部电影都像在还原一个梦,除此之外还在不遗余力的推广更清楚、更真实、更让人身临其境的电影拍摄方式。全球迄今为止最卖座电影《阿凡达》(Avatar)史无前例的推动了3D数字电影技术的发展,而现在卡梅隆又宣布他将为《阿凡达2、3》研发新的电影拍摄技术。在卡梅隆看来,“24格/秒”这个格式已经跟不上观众“做梦”的需求了。他希望能够在预计年上市的两部《阿凡达》续集中增加拍摄和电脑渲染格数,达到每秒48 格或更高的水平,毕竟格数越多,对动作过程的描述就会更细致。此外,目前流行的3D放映设备也让一秒放映更多帧数成为了可能。
作者相关热贴:
微信扫一扫分享
&浏览:6851&&回帖:27 &&
注册: 2011年12月
能简短说明吗?
泡网分: 27.665
注册: 2003年09月
我说实话,我看不懂。Pull Down是啥呀?
泡网分: 8.213
注册: 2009年08月
原文由 摆拍 在 12:30发表
可能很多菜鸟没看懂。
楼主说的很对,比如有人要用5D2拍电视广告,想的是更多的记录信号选用30格/秒拍,结果出来效果还没上电视台就给卡掉了,要在中国电视台放的广告就得25格/秒拍才行。
你要用在哪里就有个最佳的记录格式很多人不懂这些。认为胶片就最好了,胶片才有很多毛病呢。 30格的不能放,24格的电影是怎么放得。
5D2没有24P,美国卢卡斯照样用它拍电影。
绞死萨达姆的视频是手机拍的,大概只有15格,照样放!
泡网分: 9.757
注册: 2008年10月
原文由 摆拍 在 17:19发表
各种不同类型格式太多要有要求还是得高清。 高清也不是那么流畅。
泡网分: 13.452
帖子: 1439
注册: 2008年09月
你没用过24p。用过就有体会。
泡网分: 11.852
注册: 2008年10月
原文由 冏 在 12:38发表
24P的也不行 24P是不是该淘汰了,可是新的格式在哪里?
泡网分: 10.18
注册: 2008年10月
原文由 上啥 在 11:57发表
大部分的高清都不够流畅 24P的也不行
泡网分: 9.757
注册: 2008年10月
原文由 katerren 在 09:56发表
不单单是单反。很多高清电视播播放高清电影时候也不够流畅。
这是我开启了电视机的24P模式后的最直观感觉,明显就流畅多了。但是感觉声音和画面的匹配度下降。 大部分的高清都不够流畅
泡网分: 9.757
注册: 2008年10月
原文由 摆拍 在 10:17发表
在银行看汇率的时候很明显在抖动。
很多人对视频并不在意,也许就无所谓了。 今天到银行看了一下,看汇率这些字幕的时候就是明显抖动,看其它推广片的时候好很多。
泡网分: 9.757
注册: 2008年10月
现在高清的视频效果要说个“好”字比较难啊
泡网分: 11.852
注册: 2008年10月
各种不同类型格式太多要有要求还是得高清。
泡网分: 11.852
注册: 2008年10月
原文由 mythplayer 在 13:12发表
攝像機的快門大多是定速的 胶片摄像机的是,DV、单反视频都可以调。
泡网分: 19.238
帖子: 6117
注册: 2008年01月
原文由 顿河渔夫 在 00:43发表
要想达到流畅,多用固定镜头拍摄,一个场景一个镜头里不要变焦。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走。一般25帧/秒PAL,或30帧/秒的帧速率是流畅的,放心吧。但是假如拍摄的人物在运动中,那用相机拍的视频会卡的,呵呵,因为什么呢??
攝像機的快門大多是定速的
泡网分: 11.242
注册: 2008年10月
现在的数码照相机上的规格标的有点乱,一会50P、60P,一会30帧、25帧/秒,其实在中国大陆就是PAL制 25帧/秒,500D的20帧/秒肯定是不流畅的。在全高清(1080P、1080i)、高清(720P)没有什么,但是在标清640*480这个规格上是有意做了限制,DVD和DV摄像机的规格是(标清)720X576,所以我在用佳能A610小DC拍摄的视频(有时图方便),与DV拍摄的进行编辑时(或制作DVD时)就需要转换。
泡网分: 11.852
注册: 2008年10月
原文由 katerren 在 09:56发表
不单单是单反。很多高清电视播播放高清电影时候也不够流畅。
这是我开启了电视机的24P模式后的最直观感觉,明显就流畅多了。但是感觉声音和画面的匹配度下降。 在银行看汇率的时候很明显在抖动。
很多人对视频并不在意,也许就无所谓了。
泡网分: 13.452
帖子: 1439
注册: 2008年09月
原文由 fiu 在 10:33发表
说了等于没说
不管怎么狡辩
电影院里放老电影就是一点不晃很流畅
现在高档数码单反拍出来的视频不管技术规格多高就是不流畅 不单单是单反。很多高清电视播播放高清电影时候也不够流畅。
这是我开启了电视机的24P模式后的最直观感觉,明显就流畅多了。但是感觉声音和画面的匹配度下降。
泡网分: 11.852
注册: 2008年10月
中国用的是PAL制,在拍摄的时候就要用适合PAL制的格式拍摄。
泡网分: 11.852
注册: 2008年10月
原文由 顿河渔夫 在 16:43发表
说场序新手都会糊涂的,且,标清高清,有的交错有的是逐行。不说那么多了。
要想达到流畅,多用固定镜头拍摄,一个场景一个镜头里不要变焦。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走。一般25帧/秒PAL,或30帧/秒的帧速率是流畅的,放心吧。但是假如拍摄的人物在运动中,那用相机拍的视频会卡的,呵呵,因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相机是相机 ......&&电视台!
拍的东西要考虑到电视台播放就没那么简单了。
当然你自己家里爱怎么玩都可以。
泡网分: 0.018
注册: 2010年12月
说场序新手都会糊涂的,且,标清高清,有的交错有的是逐行。不说那么多了。
要想达到流畅,多用固定镜头拍摄,一个场景一个镜头里不要变焦。一个镜头一个镜头的走。一般25帧/秒PAL,或30帧/秒的帧速率是流畅的,放心吧。但是假如拍摄的人物在运动中,那用相机拍的视频会卡的,呵呵,因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相机是相机,DV是DV,咳,简单的说就这么理解吧。
泡网分: 43.483
精华: 1帖子: 8139
注册: 2007年01月
原文由 FSAA 在 10:54发表
比如说30fps的1080视频
如果你在拍的时候快门是1/600 出来画面会有跳帧情况
最好调节到响应的1/30拍摄
因为过高视频帧速是固定的 他在一个周期内把影像集合到一起
1/600的快门 剩下的 19/600秒内就是空档 播出来会有“跳帧”的现象,当然眼睛钝钝的就没问题啦 单反拍视频,电脑播放或者DVD播放的话,用何种视频制式问题都不大。但要注意的是,如果与其他素材混合剪辑,那就最好统一制式,并在剪辑时将项目设置为该种格式。因为目前大多数剪辑软件对于N-P之间素材的转换都处理的不太好。
我拍视频往往都是为了一些片子做素材,所以肯定设置为国内的P制式。(N制的30帧其实是个约数,实际上是29.97帧/秒,剪辑软件在P制式项目中插入N制式素材,最终输出时N制式素材部分会出现每秒钟跳一跳的情况)
根据我的使用经验,单反拍摄视频,最流畅是带有P的机型。而5D2出来的基本上都有闪频的感觉。
快门速度方面,50P时,控制在1/60-1/120之间都无所谓,但如果用了灯,高色温镝灯是有频闪的,超过1/80画面会闪。这与月经贴“在日光灯下用高ISO出现画面上下不同色彩”一个原理。
如果是,快门速度控制在1/50-1/60左右是最好的。
所以,一般的摄像机都内置了ND滤镜,如果使用单反拍摄视频的话,最好也带上ND镜,主要是控制快门速度。
泡网分: 11.852
注册: 2008年10月
中国大陆用的PAL制电视格式播放25格/秒的画面就能将抖动减小,在同样情况下用24格/秒和30格/秒记录的视频抖动就大流畅感就差。这是格式决定的。
泡网分: 11.852
注册: 2008年10月
可能很多菜鸟没看懂。
楼主说的很对,比如有人要用5D2拍电视广告,想的是更多的记录信号选用30格/秒拍,结果出来效果还没上电视台就给卡掉了,要在中国电视台放的广告就得25格/秒拍才行。
你要用在哪里就有个最佳的记录格式很多人不懂这些。认为胶片就最好了,胶片才有很多毛病呢。
[本版禁言]
泡网分: 12.263
帖子: 1486
注册: 2009年02月
比如说30fps的1080视频
如果你在拍的时候快门是1/600 出来画面会有跳帧情况
最好调节到响应的1/30拍摄
因为过高视频帧速是固定的 他在一个周期内把影像集合到一起
1/600的快门 剩下的 19/600秒内就是空档 播出来会有“跳帧”的现象,当然眼睛钝钝的就没问题啦
泡网分: 4.702
帖子: 3196
注册: 2010年10月
说了等于没说
不管怎么狡辩
电影院里放老电影就是一点不晃很流畅
现在高档数码单反拍出来的视频不管技术规格多高就是不流畅
泡网分: 21.11
注册: 2003年05月
流不流畅除了每秒多少帧之外还和快门速度有关,PLA制每秒就25帧,每帧有上下两场就是50场。
泡网分: 8.451
注册: 2009年08月
目前单反能拍多少P或者多少i,又不是随意的想多少都可以。机器性能本身限制了,如果单反能拍到60P,谁还会说不流畅。
泡网分: 18.116
注册: 2006年01月
没看懂.....
&版权所有:&&桂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快速翻看以前的朋友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