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知道丰田牌双烟筒的汽车是哪一款赛车带射击的游戏吗?外形有点像赛车

查看: 回复:25
告诉你汽车众所未必知的一面,条条都精辟!(转)
自动加载图片
楼主 电梯直达 楼
我是从事汽车服务行业的,接触汽车是每天必做的事,说白了就是一工作。不敢说有多专业,但要说出点门道来,倒还是可以说上个两三天的。好了,废话不多说了,直接进入主题。&汽车呢大家都知道,按产地来分呢,不外乎就是进口车和国产车两种而已。国产先放着不说,咱们先聊聊这进口车。&进口篇:&进口车呢优点不少,第一个优点是国人最认同的,就是质量普遍比国产的要好。第二个优点是车款普遍較国产同款车型要新,也就是早上市,通常会比落地国产要提前半年甚至是一年有多。所以普遍比较爱新款车的玩家(有米之人)都会在新车发布以后马上购买该款车型的进口版。第三个优点就是面子问题了。通常开进口车的人和开国产车的人心理是不一样的,至少他们会觉得他们的品位和档次要高一些,他们看不上许多国产车,开口就会说这些设计和用料国产车根本比不上进口车。&当然,还有许多的优点我就不一一说了,既然要告诉大家汽车众所未必知的一面,那么我要说的就是缺点。只有大家都了解了汽车的缺点,才会懂得选择与取舍一台自己想要的车。&进口车虽然优点很多,但也不是没有缺点的。比如说价格昂贵,由于关税的缘故,还有一些进口配额和车厂产量的问题限制,导致了价格普遍贵出国产同款车型许多。配置上也并没有增加许多,相反有许多原装进口的配置是进入国内以后不适用甚至是不能用的。比如说德系车型部分高端车配备的GPS导航系统与车载无线电话系统是无法在国内正常使用的,需要升级或者是更换。进口车国内的维修网点不是很健全,虽然目前大部分的国际车厂都在华兴建了合资厂,而合资厂下属的4S点网点也都可以提供相当部分的维修与售后服务,但是个别品牌的国际车厂依然没有完全进入中国市场,比如说法系的雷诺、英系的路虎、美系的悍马、日系的斯巴鲁就是例子,更不用提那些顶级车厂了,那些就算是特特例了。&既然没有能提供完善的服务网点,也就是说售后的维修服务可能是一个潜在的问题了。另外还需要知道的一点是,不少进口车型是不在国内生产的,那就意味着该车型的零部件不与国产车兼容,意思就是需要从国外订货购买。要等件不用说,零件的价格自然不菲,但不换又不行啊。此等痛是国产车主不曾体会得到的啊!!&喜新厌旧是人之本性,也是人之常情。进口车买的时候贵,賣的时候当然也相对贵些啦,但是出手就没有那么容易了。但凡懂行的人都知道买车容易养车难的道理。养车养车,说的就是保养与维修。因此,进口车在二手买卖时,占不了国产车多少优势,相反部分车型还处于劣势。&因此,我个人的建议是,购买进口车虽好,但不要贪偏哦!这里的偏意指冷门。真的有能力购买进口车的同学,我的建议如下,仅供参考,勿喷!&1,购买的车该车厂在国内有合资厂,有相当规模的4S店做为依靠。就算是要找人修,起码也要找熟悉该品牌的车的4S店修好啊,不说别的,出个故障码,找台电脑起码也能对得上插口,看得到数据消得了码吧。&2,勿选冷门车型,虽然能给你在街上带来不少的回头率为你挣足了面子,但是需知道换块玻璃都要订货等上几个月的日子不好过啊。当然手头上有几部车代步的可以忽视我的建议。&3,勿选冷门颜色。另类的颜色的确很吸引人,但最好别蹭到刮到,否则光是调色做漆就要比别人要等得久些。因为国内车系的颜色配方不一定与国际接轨。&4,真要购买了绝对冷门的车型,切勿跑长途出远门。就算是跑远了距离应与该款车型维修点保持一定的半径距离。否则爆个胎就有你好受的了,更别提出什么故障问题半路抛锚了。拖车队一来看到你的爱驹,马上给个“特惠价”你,理由是怕弄坏了,赔不起啊。不收贵点这么对得起你的爱驹呢?&进口车部分呢,我暂时说着这么多先,后面的文章里我还会按车型来举例说说该车的优缺点。
[本主题由 繁华落寞 于
09:32:31 最后修改]
[本主题由 郑州分站 于
09:15:38 设为精华,原因:分享好帖]
我是村里一朵花~PCauto河南车友互动群&&
申请精华帖
您的申请已经提交,请耐心等待审核
1、审核通常是1-3个工作日
2、审核结果我们会通过系统消息给您答复
申请精华帖
您已经超过申请限制,不可再申请
您的申请连续三次被驳回,已经无法再申请精华帖,谢谢你对我们的支持!如有疑问,可以
申请精华帖
您有发现精华的慧眼,赞一个!
1、我们会在1-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申请精华帖
此贴已经申请精华中,谢谢您的支持!
1、我们会在1-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申请精华帖
您好,该帖子经过审核后,发现内容不符合精华要求,无法申请成为精华,谢谢你的支持!
申请精华帖
抱歉,帖子还没达到精华标准
精华帖至少要有15张图片,文字不少于200个字!您的帖子未达到要求,不能申请精华。
说起这国产车,主要也是分两种,一种是半洋半中的合资品牌,另一种是“正宗血统”的国产品牌。先说这半洋半中的合资品牌。不少品牌是国际上响当当的牌子,像日系的本田、丰田、日产、三菱。德系的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美系的通用、福特等等,数出来都是世界五百强的名牌。为了不宜偏概全,下面将为大家逐个说说这些大品牌生产的车型。  丰田凯美瑞:一个老品牌“佳美”——由字译改为音译换汤不换药的车款。国产以后一度曾卖断货创下车坛佳话,但经事后事实证明只不过是车厂的“饥饿营销手段”与4S店的变相加价手段而已。该车型根据众多使用车主描述,只有2.4排量的相对好跑一些,2.0排量的基本就是小马拉大车——跑不起。起步前段波箱的顿挫感较强,高速方向发飘严重。隔音偏弱油耗偏高,保养维修成本較高于日系其他两大车厂的同级别车型。总体质量较原进口佳美车型差。优点就是外型够成熟大气,能够得到30岁至55岁的稳重型中年人的亲睐。&本田飞度:一款非常畅销的小车。时尚外款、出色的节油、超多的改装件使得它是年轻人的挚爱。可是飞度(两厢、三厢包括思迪)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生锈。在内陆能开个5~6年都没事,但到了沿海地区就不行了。1年内就开始起点,2年开始起包,敲开里面就会发现生锈了。这生锈的问题个人认为主要有几个原因在里面。第一,钢材质量问题。板材薄就不说了,关键都是没有使用大众车的双层镀锌技术。当然啦,主要是成本问题。要说捷达也没有使用该技术,同样面临生锈的问题。第二,使用环境问题。刚说了在沿海地区使用生锈速度是非常的快,主要是因为沿海地区的咸气较重,这酸碱盐都是腐蚀钢材的。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也很难怪会生锈。第三,设计问题。为什么说是设计问题呢?因为生锈的部位都集中在前后叶子板与下裙的位置,该部位一来长期容易接触到水汽,二来是除了前叶子板外,下裙和后叶子板是2张甚至3张钢板汇合焊接的地方,加上后叶子板是L型设计,容易藏泥沙,而泥沙又容易吸收水分。时间久了水分与盐份自然渗入到2层钢板之间,锈呢就会在2层钢板之间生起来。要知道表面的锈一磨就没了,但夹层中锈怎么磨啊?许多车到了生锈掉渣的时候,就只能是割掉在焊接回来,然后刮灰喷漆。但焊接上去的是单层镀锌板,原装的是双层甚至是多层钢板,怎么能替代的了呢?况且大家知道烧过火的钢铁是很容易生锈的,因此焊接口又会在不久的将来从新长出锈来。所以说这车生了锈就好比得了癌,是无法根治的。  当然,最新款的飞度我发现已经改进了许多。虽然没有将后叶子板L型改良为l型,但在钢板接口处已经加多条密封条。可别小看这密封条,丰田车系都是用这个密封条来杜绝生锈的。如果只有雅阁和智跑选的话,我会选雅阁!为什么呢?第一韩国车的工艺水平一项都低日本车一截,而我们国家的自主车型就不用说了,又低人家韩国车一截。第二论发动机而言,雅阁的发动机入选全球十大最佳发动机,而智跑呢?其次,在日常与日韩车打交道过程中发现,韩国车的通病就是发动机不耐用。韩国设计的发动机除非你一落地开始就用全合成的机油,否则你会发现发动机的声音一年大过一年,越来越响,主要是气门声,哒哒哒的很明显。日本车的发动机没有发现这种问题。以此看来,多是发动机的润滑设计问题。第三,雅阁是一款发展了多代的车型了,有成熟的市场,有成熟的客户,有成熟的口碑。而智跑是一款新研发出来的车型,是否能被市场接受还有待考证,而且其使用的外观是有点过于新潮,难于被相当部分人群所接受。第四,我觉得也很重要。就是日后转手买卖的问题。众所周知,二手车市场一向都是以日本车为主导,原因就是在于二手车客户倾向于购买一台好开耐看又省油的车。韩国车虽同为亚洲车系,但却一直无法与日本车抗衡,的确有说不清的原因存在。  其实你所说的两款车不应拿来比较,因为一台是轿车,一台是SUV,不是同一个平台和竞争价位的,拿来比较不合适。如果是雅阁与索纳塔,那还说得过去。但是索纳塔依然不是雅阁的对手,不说别的,就看同年款出产的两台车,现在二手市场卖的价格就知道了
我朋友年前刚买了一台二手甲壳虫2.0,不过年份比你09年的要早一些,购买的价格估计你猜不到。8W多不到9W吧。  其实价格不是最主要的问题,国产大众车虽然有着德国车的牌子,但质量却没有德国车的口碑那么好。我朋友的帕萨特,04年产,一年的维修保养费过万,年年如此长期下来我们当地的4S店给了他张VIP卡,以资鼓励再接再厉的去4S店那里修车。想想看,按6年车龄算,一年不多1W5,6年下来的维修费就够你买台飞度包上牌了。  同样是04款的雅阁2.4和帕萨特1.8T,如果走的里程一样的话,那么雅阁二手市场作价大概在13~14W左右,而帕萨特只能去到11~12W。平均低一至两万块钱。  另外,甲壳虫是一款冷门车型,虽然许多人都喜欢,但不见得许多人都肯买。毕竟中看不实用。所以建议你按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吧!&天语SX4,呵呵又一个小众车型。铃木不仅在国内,在国际上都是一个小众车厂。我发现一个很怪的问题,就是这样的外形居然还获得不少车主的喜欢。可能是我保守吧。天语根据客户的反馈意见是仪表台塑料感太强,内饰较为简陋。排量偏小就容易造成夏天开空调后,动力不足的现象。其最大的特点就是省油!其他的都很中规中矩,后排空间偏小一点,坐久了脚容易累。保养维修也还算便宜,许多零件可以与羚羊雨燕共用,降低了成本。思域,一款潮车,一款年轻人比较青睐的车型。仪表台非常动感时尚,就是方向盘小了点,这点是学了人家F1赛车的。发动机和波箱配合不错,油耗还行,后排空间比天语好一点,仅仅是一点而已。不过售价对于国人来说偏贵了点,要知道这车放老外那,也就是中学生上学开的而已。潮车的特点是改装件特别多,喜欢玩改装的朋友最喜欢这些车了,可以用点钱改装成街跑,不用开就是停在那里也是很吸引人眼球的。所以说,思域是改装发烧友的挚爱。当然你不喜欢改装的话也没问题,只是没改的样子外观有点像央视著名主持人李咏,就是“下巴”长了点。  卡罗拉,也就是改版花冠。丰田著名的全球车,外观有点像缩水版凯美瑞。家庭用车是不错的选择,价格适中,配置呢就是比台湾版缩水了一些。可惜就是丰田近年来丑闻不断,皇冠漏油门、锐志凯美瑞断轴门、汉兰达爬坡门还有致命的刹车门,都让许多人不敢购买丰田品牌的车了。所以为什么卡罗拉拼命降价促销就是这样啦。在思域与卡罗拉之间选择,那就看配置与价位了。两者好像都没有太大领先对方的优势,还是那句:改车玩车选本田,居家自用选丰田。虽然丰田也有改装件,但因卡罗拉的外形设计已经决定了改装后的外观不甚思域理想,所以作为玩家是不会选卡罗拉的,当然接送小孩、上下班,出门旅行游玩的还是选卡罗拉好点,毕竟空间相对大了些许,坐着舒服。真要改装好看又多件改的目前就是雅力士与锐志这两款车型。  经过多辆不同品牌车款的实际使用反馈,发现1.6与1.8与2.0与2.4的自动波油耗并无太大的差别,高低只有1~2升的浮动而已。特别是夏天开空调后的油耗,几乎是可以持平的。或许有人不信,或许也有人试过有特别低的油耗情况出现。但可以说都是少数现象,毕竟不是每个车主都是懂得滑行、遛档,做到稳加油、少刹车的技术水平的。&捷达车,国内的捷达与国外的捷达可是差一个天一个地那么远啊。省油、易修是它的优点。大众长着“大众”的脸可是它最大的缺点。如果你选了台红色的,很容易就在回家的半路给人当的士给截了,你不理人家还骂你拒载呢~呵呵,开个玩笑。所以说捷达已经深入民心到了这个地步,选他当公司车还行,当私家车就有点没个性了。这个年代除了公司用车与出租用车,基本上很少人会选捷达(按南北差异来说,因为大众的产地在东北方,而日系车的产地又多在西南方,所以南北群众对自个附近生产的车多有好感)雪佛兰新赛欧,算是彻头彻底的改貌换新颜了。不仅换了发动机波箱,外形上还采用了家族脸谱,整体时尚了许多,内部空间也变大了。只是内部的设计和用料依然是那么的简陋,车身采用的钢板不如老款的硬朗,轻轻一按,就能出个小坑,估计油耗会因此而降低,没有老款的那么“惊人”。算对得起它的价格,再怎么说也是款合资品牌。  新凯越,我发现这带“新”字的车款有不少改得不是那么好看,最起码没有老款的那么耐看,新凯越就是这样的一款车。而发动机、波箱等关键部件一般改款的车都不会跟着改的,多是用“改善了排放标准、燃油水平”等词来带过。新凯越我个人了解不多,给不了太多的建议。但是老款凯越还是可以说说的。老凯越挂的是通用的牌,用的是韩国大宇的芯。发动机油耗高,波箱顿挫感明显。由于发动机用的是塑料顶盖,因此许多凯越都出现了顶盖密封垫渗油的现象。再有就是凯越的排气管尾端生锈现象严重,保修期内就开始生锈,当然可以免费更换,可保修期过了以后就要车主自掏腰包了。内饰真皮座椅用料差劲,为什么这样说呢?只要车主内饰皮座脏了,去汽车美容店清洗内饰,只要一用泡沫清洁剂一洗,真皮就会掉色。一块一块的掉,很难看。居然换这样一套真皮4S店报价要5K,真是坑爹的玩意!新凯越我留意看了下皮座,好像已经没有再用那款真皮材料了。算是有改进了吧!&
要说10W块钱的车,选择可以很多。本田的飞度、风范。日产的骊威;骐达颐达;丰田的雅力士、卡罗拉;铃木的雨燕、天语;大众的新宝来、朗逸、新菠萝、新高尔夫;福特的新嘉年华、福克斯;别克的新凯越;起亚的赛拉图、福瑞达;现代的I30、伊兰特悦动;雪佛兰的科鲁兹、新乐风;标致的307;雪铁龙的世嘉等等紧凑车型都是10W左右的价格。细心的人会发现,我写的都是合资品牌,而没有把国产自主品牌给写进去。说实话,不是说我不爱国,但是面对那些标榜着拥有着“自主知识产权”的“国轿名牌”,我是不敢恭维的。因为通过日常对这些车的拆解,我发现国产品牌在外表设计上的确是下了些苦功,比如说奇瑞A3、比亚迪的G3等外形已经打破了国人对自主品牌设计功力的看法,而且这些车也获得了不错的销量。但实际上内部的设计仍然是最大的短板。比如说在固定前保险杠的螺丝位设计上,不少车的问题基本是一样的。  我先说说各种车系的前杠固定设计是怎么样的,日系车是中间中网2~4颗螺丝,两边固定边角叶子板各一颗螺丝,下部基本多数是胶扣固定。这样有助于防锈,但缺点是碰撞后保险杠容易脱落变形甚至是断裂。老款的美系车相对硬朗一些,用的螺丝比较多一些,而且前杠用的塑料材质较厚,就算是碰撞后多数是变形却不易断裂。新款的美系车有像日系车看齐的方向,用料都薄了许多,而且也是多用胶扣少用螺丝。德系车就基本是用内六花的螺丝来固定,螺丝多胶扣少,前杠用料也后厚,所以比较皮实。最后说说我们国产品牌的设计,固定采用80~90%是螺丝剩下是胶扣,这种螺丝没有像合资品牌那样经过防锈处理,经常是生锈了就扭不下来,硬扭下来都是断头的,要不就是滑牙的。螺丝位的设计也不合理,有时拆颗螺丝许多地方是手都伸不进去,长的工具用不了力,短的工具没有用力的行程。还有许多设计是让人哭笑不得的,一些螺丝位是没有焊接螺母的,需要一只手在上面压着一颗螺丝,另一只手在下面扭,不好用力不说,手卡在车架中间很容易受伤。有些车为了保险杠硬朗一些,设计了许多暗丝,就是正常角度看不到,要用手摸才知道那里有颗螺丝,不拆还卸不下保险杠呢。另外,采用的胶扣,多数是很便宜的次货。属于一次性胶扣,也就是装上拆下来就断头的那种,根本无法再次安装使用。要不就弹性不够,装上去等于没装一样,松松垮垮。  拆合资品牌车的前杠一般需要30分钟左右,通常不超过40分钟就能完成,而且一般一个人可以独立完成拆装工作。而拆国产品牌车的前杠,通常需要1~2个小时,安装所需时间也是一样的。而且需要2个人以上同时协同工作,否则无法在1~2小时呢顺利进行。我试过拆一台车的前杠,完了一数螺丝乖乖还真不少,大大小小20多颗。可以说我们的厂家在设计的时候,完全没有考虑到车主用户日后要维修的问题。只是想到如何把一台车拼起来,卖了完事。当然用户真的要修的话,也不可能是自己去动手维修,车的结构如此“复杂”对客户本身也没什么影响。  国产车目前总体来说只能说是刚刚及格,说白了就是一台能开得动的机器而已,没有太多的竞争优势。为了争取市场份额,通常做法就是在同价位合资车身上没有的东西,我加进去。比如说7~8万的车可以配DVD,10万不到的车可以加配导航。但是用料永远是内涵没有外表那么好,为什么内饰让人看了就觉得塑料感强呢?就是因为使用了便宜的塑胶原料。为什么关门声那么难听呢?就是因为使用了又薄又没有做防锈处理的廉价板材。为什么车内按钮开关总是容易坏呢?就是因为选用了二三流的小厂货,要么就是一流的副厂货。需知道这些零件的寿命与厂家的保修期大致相同,也就是说好命一点的话,车的保质期刚过零件就开始出问题了。手气差的话,通常保修期内就要到维修店“潇洒”走几回。随车安装的零件再怎么说也是通过出厂质检的,如果是事后损坏维修更换的,一般就没有那么“好的”质量了,寿命通常较“原车件”要短些。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想说的是,我想爱国货,但国货不爱我。&雪佛兰景程,一款挺特别的车。外形、车体、空间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大。价格呢也的确很便宜,10来万的车身价,让许多人感觉同样的价钱买台这么大的车,那才叫划算呢。仿宝马5系的鹰眼大灯,仿奥迪的大嘴进气,将近5米的车身长度,典型老美的内部空间。可就是这样的车,销量好像也没见好到哪里去啊?只因一切显得太平庸,就好像一位将近50岁的中老年人,没有任何活力,虽然什么都有啦,可让人就是感觉毫无激情。开着这样的车给人一种老里老气的感觉。如果是为了彰显个人成熟稳重,景程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有朋友问,20W买什么车好?  迈腾,较B5采用了全新的地盘,全新的变速箱,发动机也改成了TSI缸内燃油直喷,好像说这样的喷油方式省油了些许。我没有真实数据可以供参考,但据说由于采用这种燃油方式,发动机对于燃油的品质要求尤其高,但国内的汽油普遍都存在杂质较多这个问题,所以想要有迈腾在国外那种动力水平是没有办法的事。另外,帕萨特B5的汽油滤清器更换一个,配件费大概是100多左右,而迈腾呢,4S店的报价就很离谱,要到1500多左右。因为采用全新的过滤系统,更换时不仅仅是更换一个滤清器而已,而是更换一“套”滤清器。维护费用之昂贵是大众车众所周知的“特点”。  天籁,东风日产很聪明,在市场份额战略上采用了田忌赛马的招数。本来在天籁没上市之前,20W的市场是雅阁、蓝鸟与帕萨特、宝来等为数不多的几款车在争,天籁一上市,就让蓝鸟降价,后来轩逸也就是新蓝鸟上市以后,就把它弄到了紧凑车型去打市场。而留天籁去站原来蓝鸟的岗。这样一来用高一个级别的车款去和别人斗,胜算自然就会高了。天籁是我喜欢的一款车型,主要特点是隔音是同级车(20W)里最好的,发动机和波箱算是绝配吧,3.5排量那款还是全球10大优秀发动机之一。只是CVT的波箱在起步时感觉有点慢,中后段才开始真正发力。乘坐的舒适感较好,就是采用的避震偏软,后排坐满的情况下,车身明显下垂,屁股都快拖地了,要走在乡村的路上很容易刮到地盘。在日常的保养里,总体费用中等,不算贵。  锐志,家轿里的隐形跑车。不用改发动机,马力就可以达到200多匹。动力非常强劲,油门反应灵敏。轻踩油门,车子马上像箭一样飚出去。内部空间只能乘坐4个人,因为它采用了前置后驱的驱动模式,所以在车厢内部中间有一道拱。那就是传动轴的位置。它与2.5的皇冠是采用同底盘同发动机的配置,可以说其实就是一台不同壳的皇冠而已。这样说可能让自己觉得舒服许多。毕竟两者价格上还是有些差别的。锐志的低速操控手感不错,但到了高速就感觉方向太轻了,有点发飘。至于断轴门与漏油门事件对锐志也算是件打击,但我感觉好像对喜欢它的人并没有太多的影响。维修保养方面,好像丰田是日系里收费最贵的一个品牌,不知道为什么。  君威,新君威的确摆脱了过去老气的外款,同时内涵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显得整个年轻了许多,充满了轿跑的气息。可惜的是只有气息,没有实际。动力不足是它的缺点。虽然有2.0T的发动机可配,但却被车身的整体重量拖累了。君威内部的设计就像个飞机舱,充满动感,但也充满塑料气息。油耗依然是典型的美国佬特征——粗!车身钢板好像不如旧款坚硬,保险杠等塑料件也比老款要薄,这点有点向日本车看齐了。  让我选车,我的选择是天籁》锐志》迈腾》君威。别说我是日托,其实我是全托!&现在许多车刚上市20W,第二年加配置了但却降价了——18W,第三年改款了——16W。这样一看,好像车厂都是在为我们客户着想,拼命的加量不加价。可有谁知道这里面有许多道道呢?  举个例子,04年雅阁2.4款上市,初上市的头批车,量很少所以4S店就“配合”着加价来卖,一台平均加2~3万。我看了下配置,该批车原车就带铝合金顶吧(原厂配的,不是加装的),加装MP3读碟机和负离子氧吧,外加一条尾翼。现在看来这些东西都不值钱,但按04年来说还是不错的啦。再后面接下来的几批车,全部没有了这几样东西配置。价格不变,提现车一样要加2~3万。直到现在还许多人说买车就买头批车,进口件多,质量好。  在我看来这车款生产了几年,虽然车外形还是那个车,但许多东西都已经变样了。比如说刚开始用的是1000块的前挡玻璃,到了后面的批次就改用800块的了。那塑料件原来用的是1W块一吨的原材料,现在改成用7~8K的原材料了。那钢板原来是0.5MM的,现在改用0.4MM的了。那合资牌子的轮胎也改成了中资牌子的了。  大家别小看这一百两百,0.1MM的差距,人家车厂一年生产个几百万台车,那整数就是不得了的,都是成本啊。反正用的都是一个模具,生产出来的大小、距离、吻合度都差不了多数。差别就是寿命不一样而已。所以,我看到不少人老说新车雨刮用半年就刮不清了,钣金没用多久就生锈了。其实问题就出在了这里。  要不怎么说,这车年年都降价,那玻璃还是玻璃,车门还是车门,轮胎还是轮胎,内饰还是内饰。可为什么质量就大不如从前了呢?大家细想就会明白了。&
KMR高速上160确实飘,但是你不超速的话120开起来非常的稳当和开80基本没区别。小毛病很少,除了正常保养基本不会让你跑4S。(适合稳重的人开)  马自达3&有个朋友开的进口2厢版。高速路上避让动物翻车了,头下脚上的滑行了几十米,最后车基本报废,但驾驶室没事,人没事,运气不错。过了段时间又买了辆睿翼。(小年轻开不错)  迈腾也是一朋友买的,顶配。雪天路滑,开的有点快前面堵车没刹住钻货车屁股了,他命好低了下头躲过一劫,车变敞篷,其他事不大质量也不错。(顶配就是顶配啊,提速真不错。)&国产品牌在外形上通常都采用“借鉴”的方法去设计,比如说最“著名”的F3,前面看像是花冠,后面看却是三厢飞度的屁股。吉利的金刚,刚上市的时候我怎么看也不觉得像是“借鉴”的,但自从看到了欧宝的雅特前脸以后,我就知道吉利抄了个偏冷门的车款,挺欺负人的啊。比亚迪的F6,前大灯采用的是新景程的外形,整体流线就是抄完了雅阁的款,屁股尾灯仿足了奔驰S系的款。所有的这些,其实都是为了迎合市场不同人群的需要,不可否认有那么些客户是喜欢这些三合一,甚至是多合一外形的车型,不仅可以是外型上满足了面子虚荣,而最关键是从价格上满足了需求。但我觉得这样的四不像车型只会让懂车的人反感。当这些不懂车的人买了以后再到他们成为老手的时候,照样会有反感情绪。  国产品牌里,奇瑞、吉利、比亚迪也算是做的比较大的企业了。其实他们都是可以生产出好的汽车的,只是由于合资厂靠着国际品牌的优势去占领了市场高地,所以逼着国产品牌从设计到上市,都是用“赶英超美”的速度去完成的。不仅设计上不够严谨科学,而且在选料用料上都没有严格把好关。另外通常国外新车路试的时间都将近1年多,短的也要6个月以上,以便测试不同的路况对汽车性能的影响。这点国内的车厂估计比较难做到。  如果大家有留意,国产品牌车的内饰通常都是塑料感很强,这是因为大规模大面积的使用工程塑料。而合资品牌通常是在内饰仪表台喷涂皮纹漆这种材料,使得塑料的表面拥有类似真皮一样的质地与纹路,以提升整个内饰的档次,而摸起来不像国产品牌那么硬朗、粗糙、颗粒感严重。如果国产车采用了这样的做法一样可以提升档次,但是成本上会增加,导致售价与合资车没有了太大的竞争力。可能有人说,就那么点皮纹漆又能增加多少成本?对啊,但如果国产车整车用的材料完全与合资车看齐的话,那完全不用去看输赢了。  不是我们没有生产这种材料的能力,要说生产能力连波音747这样高科技的产物35%的零部件都能生产了,生产一台车用的材料有多难。只是我们的厂家更多的是从成本、利润、市场份额去考虑问题,不是更多从使用手感、质量、寿命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国产307与进口307有什么区别?我就试过,用手去扳仪表盘上方,是软的!柔软程度是可以对折的,那是因为厂家考虑到了碰撞时驾驶员的头部会碰到这个部位,导致头部受伤。但国产307别说对折了,就是弯一点都不行,当然也厂家也有考虑到头部碰撞的问题,所以在内饰填充了一些高强度海绵,仅仅是一点而已。  同时有开过合资车与国产车的同学,或许都能感觉出两者波箱的区别。特别是手动档的车型,合资品牌入档时很柔顺,基本上不会发出奇怪的声音,档与档之间很清晰分明,不容易挂错档。但国产品牌入档时通常会伴随一些很涩的手感存在,有时还时不时挂不进档,挂档时偶尔会发出齿轮不咬合的声响。如果是自动波的话,合资品牌的波箱入档位明确,走起来顿挫感较小,甚至是没有。国产品牌的自动档,档与档直接比较模糊,比如像比亚迪G3的所谓CVT波箱,N档与D档的距离很接近,以至于行驶过程中一不小心碰到就会跳到N档去了。顿挫感较强,起步像是突然间跳出去,然后换2档时感觉明显顿了一下。  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想说这国产品牌与合资品牌其实就是差那么“一点”,可往往就是那么“一点”差距就是让人又爱又恨。总想愤青一次爱国一把,可想到见到这样那样的问题与差距,又不得不把刚迈出去的脚给缩了回来。  哎,等吧,希望消灭差距的这一天早日到来,让国人也把腰硬上一硬,那时可以真的说是“赶英超美灭日了!”
如果最近有同学想买福克斯的话,建议先等等吧,因为新款的福克斯已经准备可以上市了,发动机与配置都有所改善和提升。买就不如买新嘛。  宝来呢,我觉得已经是不如老态的车款了,虽然外表已经有所不同了,但毕竟只是国内的改款产品而已,没有实质性的改善与进步。不值得购买!  这里说说国内车厂惯用的伎俩,通常2010年没过几天,众车厂就会发布所谓的2011款了。所谓的XX款其实就是用最少的钱,改头换屁股、翻新瓶装旧酒的的货色。  一般做法如下:最省钱的方法就是改中网,由横格栅改为竖格栅(代表车型:君威、伊兰特),要不就再由有格栅改回网格栅(皇冠)。因为改了中网,涉及到前杠就需要改了。改前杠通常就是没雾灯的加雾灯(骐达、马自达3),有雾灯的就圆改方(天籁),方改长方,长方改LED(奔驰)。另外前杠下部原来是不带漆的就改成全带漆的(日产系)。接着要加点成本,就要改大灯了。改大灯省钱的做法就是把大灯里各灯泡的位置移个位置(新宝来),又或者是没有鱼眼的加装鱼眼(蒙迪欧致胜),这样的做法可以使得大灯的整体模具不变又可以使人看起来感觉不太一样了。如果不是这样做的话,就需要改到前杠与左右两边的叶子板甚至是前盖来配合整体的外观了。好了,改完前脸了,接着就是改车身,车身通常不会做很大的改变,因为这样涉及的成本太高,所以都是用最省钱的方法去做。做法是把原本门上没有饰条的加上饰条(飞度),有饰条的再拿下来不要(雅阁、蒙迪欧)。原本下裙是不带漆的改为带漆的(轩逸)。原本后视镜没有带转弯灯的加上转弯灯。最后是改屁股,做法与前脸一样改尾灯,尾灯里灯泡的位置换个地,外壳也换个花样,圆变方、方变条,条变LED。但灯脚螺丝位是不变的。接着是后杠,原本带雾灯的改为不带雾灯,原本不带的加上雾灯。原本不带漆的喷上漆,原本不带电镀条的加上电镀条,原本有电镀条的再拿下不要。  经过这样改脸换屁股的一折腾,就可以从新上市,成为20XX款最新设计的新车了。而真正意义的改款其实是国外车厂进行全面换代了,只有等国外出来车型了,国内车厂现有的模具才跟着改了,这样生产出来的才是真正意义的新款车。&凌志老款的ES240其实就是佳美2.4,只不过换了个壳加了点料又贴了高档标上去。现在的ES240我估计也是这个套路,日系经常这样做的。如果是这个价格一定要买进口车的话,它也可以,只不过你不要心理作怪就好了。如果是我选这个价位的车,我宁可选A6L了,外形那是绝对的够流口水的,而且整体质量比大众靠谱多了,2.4的油耗10点多升。算是厉害的啦。
新阳光,我觉得日产高层在战略布局方面真的不知道怎么说好,原本老款阳光是与蓝鸟同底盘同发动机同波箱的,只是外形上有所不同,而定位呢也是稍低于蓝鸟半个档次那种。现在新款出来了,整个车身的定价横跨了骐达、颐达和轩逸三款本厂车的价位。这样一来让车主很难做出选择。新阳光此次采用了新发动机和波箱配置,据说是专门针对中国市场开发的。1.5升发动机+CVT波箱,看着是挺省油的,我也有看了下内饰配置,比较简陋。说白了,简化了所有的设备外观,走的就是毫不掩饰的简单、实用之路。外观上前面看还挺大气,侧面看和后面看就不行了,缩水感较强。但人家厂家主打的就是实用家轿路线,关键是价格让人看了就会打算盘了。精打细算、看着口袋过日子的人是挺适合的。希望新阳光能秉承日产的做工优点,简单简约别减工减料就好。&要说女同学(同志)开什么车好看。我的建议是开SUV,首先坐高一点视线要好一些,比较好掌握方向;其次柔软的女子开着阳刚、肌肉型的SUV,这种视觉反差足以让旁人抓狂。  价格便宜有的逍客和三菱ASX劲炫,再往上可以IX35和途观。当然有米的同学可以选奥迪的Q5和宝马的X3,喜欢吸引人眼球要另类的可以选宝马的X1。如果女生再往上选开Q7、X6或者是ML350的话,就有点过了。  轿车的话,可以选一些轿跑款的车型,开出去同样可以是城市亮点之一。马六翼睿、帕萨特CC甚至是MINI和SMART都是不错的选择。千万别为了招摇过市而选择敞篷类的轿车,哪天忘记关敞篷了,那就危险了。因为国人有乱丢垃圾的坏习惯!&逍客,日产推出的中低端城市型SUV,价格很实在。动力基本是采用和轩逸同款的配置,也算是够用了,毕竟车身重量与同级车相比,算是比较轻量级的了。就是后排空间有点让人沮丧,1.74的身高坐后排就差1个拳头的位就碰到头顶了,同时坐满3人在后排就显得偏挤了,而且座位设计没有骐达和轩逸的座位那么舒服,包裹感不好。尾箱的空间也小得可怜,如果出去旅游行李估计只能放3个箱就满了。&说真的,我就是读书时没用心,光顾着玩了。所以才没上大学,在这个大学生满大街的年代,自我感觉也算是挺无知的。既然没本事拿到文凭本子,自然找不到高薪的好工作。只好自己开店给自己打工,一把扳手从拆车装完多螺丝出来找不到地方装到现在是原带的螺丝不够用要加螺丝。  我看报纸多数看民生、时事和财经版,不看汽车版,本身工作就是干这行,天天看真车还不够啊,看报纸?至于汽车之友我还真没怎么看,个人觉得它没有汽车杂志好看,起码人家书都厚许多,多东西看不说,看完拿去卖称斤起码也能卖多几块钱嘛。  说到试车,4S店哪里有什么车好试的啊,来来去去还不是那几个款。我自己店里天天都有得开,什么款什么牌子都有。国产的合资的进口的,来了在我眼里都是车一台,没什么好特别的,都是要修。有人认为我是在吹牛,一个修车店怎么可能什么品牌的车都能修呢?对啊,机修我不做,我专做油漆的。机修可能会分车型品牌来修,而我做油漆可没有分的,底子做好颜色没调错一喷OK,没什么车是修不了的。那几十万的奔驰宝马奥迪这些常做的普通货色就不说了,过百万的X6、A8、凌志LS460、途锐、保时捷、宾利倒是做过不少次。既然都说到蹭车这份上了,我就“勇敢点”承认了吧。  再次说清楚,我只是来发帖发牢骚而已,不是给人支招,更不是托。如果有侵犯到贵地托哥、砖哥们的权威地位的,大可无视小弟的唾沫涂鸦。因为本人的墨宝纯属脑袋便秘后的排泄物,让哥等看了伤了眼睛笑抽了筋就不好了。罪过&
新锐志。好看,好开,实惠,多东西改,新款。就这么多就够了!思铂睿,虽然原型是本田高端品牌阿库拉(也叫讴歌)的TL系列所改款过来国产的,国产后虽然价格很平民化了,但鉴于知名度不高,而且外形来说还是没有雅阁大气。其实都是同底盘同发动机的货色,我不太买它的账。不喜欢就是不喜欢,说不出太多所以然来。&老话都说男坐BENZ女开宝马,一点都没有错滴。特别宝马近年来出的车型都古里怪气的,够特色也够新潮。女人开着宝马坐里,带上一个够遮住三分之一脸的大墨镜,那就是十足明星派头了。B200呢,感觉像接送小孩上下学的保姆车多一点,短小精悍。其实两者差别不大,关键是你们当地经销商的价格给力啊,所以做个精明消费者应该不会错滴~&既然谈到了V3菱悦,我就不得不说了。这款车的设计,呵呵好垃圾的哦~  之前修过一台换前杠的V3,拆了半天拆不下来,原因是前杠在大灯的下面有块折板,上面装了两颗胶扣用来固定前杠的。不拆大灯是拆不了那两颗胶扣的。但是不拆开前杠又大灯又拆不下来。呵呵,够复杂的设计吧。这一拆一装就折腾了几个小时。后来又修一台需要换大灯的,也是碰到同样的问题。我在拆的时候就在想,这车的设计师是不是脑袋被驴踢了,搞个这样的设计出来,也太为难一线的组装工人了。  另外钣金非常薄,用手能按出坑来。隔音也不行,走起来路噪和发动机声音不断在耳边轰鸣,若喜欢开跑车的人估计比较喜欢听。  戈蓝呢,倒是挺实在的车,排量够空间够配置也不算少价格还挺实惠。就是知名度不高,居然没有蓝瑟那么好卖,也算是车坛里被冷落的车型之一了。中年人开比较适合戈蓝,至于V3菱悦呢,建议你就别想了。&我和几个开标致307的车主聊过,他们都和我提过307都有什么小问题,我发现居然惊人的一样。比如说前后轮轴承异响,都换的是法国原厂件了,换上去1年多又开始响个不停了。空调的蒸发器故障、冷车启动故障、怠速死火故障、发动机渗油故障。就不知现在新款的307还是否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存在。&
锐志我之前已经说过了,我就说雅阁好了。  在20W~25W的家轿市场里,雅阁可以说口碑是不错的,市场份额也挺大的。它用的2.4升发动机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点油就飙,初次开它的人需要有个短过程来掌握学习右脚的用力加油程度,否则停车和转弯的时候很容易撞到。  曾经有两个车主在广州一人买了一台雅阁,另一个人买了佳美2.4进口版的,同时开高速全程跑120时速,400公里路程后发现雅阁的油耗比佳美2.4要高15~20%左右。这是实例,当然当中有人为操作误差在里面,大家且当故事来听就好了。不知现在的雅阁和凯美瑞哪个更省油了。但如果要我在凯美瑞和雅阁之间选,我就选雅阁。但如果用锐志和雅阁比的话,我可能选锐志,毕竟锐志是前置后驱较雅阁的前置前驱要好玩一点。如果你喜欢玩车的话,就会知道这两种配置有什么区别了。  雅阁、天籁、凯美瑞、锐志其实各有各的市场,雅阁较有商务气息,天籁就像是老板的座驾,凯美瑞适合小资等成功人士,而锐志就适合年轻一代的玩车一族。顺带说一句,雅阁的隔音工艺是4款车里最差的一款,不相信的大可去试试,试车的时候不仅仅是跑好路,要跑点沙路泥路烂路,跑些缓冲带。跑的时候试着急加油、急提速、急刹车、急转弯。那就可以试出不同的车在相同的道路,路噪、风噪、胎噪、发动机声有什么不同。&1.6升的发动机如果按市区使用的话,是足够的了,毕竟比它排量小的车型多去了,还不是一样跑得欢。只是要看1.6升的发动机需要带动多重的车重。如果是1点4吨以下的车身重量,跑起来还没那么费力,相对来说还是能省油的。如果超过了1点4吨的车身重量,那就比较吃力了。你想想这还只是车身净重而已,人还没上车坐呢,满载的话就是用尽吃油的力去跑了。大排量的车和小排量的车其实最大的区别就是在同样的路程里,加速用的时间长短不同。人家一脚油门下去,就能轻松带走你身边的云彩,而你还在盯着发动机转速到2000转才能换下一个档,等到你5个档挂完了速度上来了,人家连个屁股都没给你看到就没影了。  车厂为了让自己生产的车符合1.6升以下购置税5%的优惠政策标准,纷纷推出1.6T、1.4T的小排量大马力车款,都说带“T”的车有多有力,反正我是没试过动力有多澎湃,但是我知道这些车如果不在车重上“减负”的话,车主想体验推背感是有点难,至少推背感的感觉只有短短的一瞬。需知道涡轮工作是设置在一个指定的转速才启动的,要想享受涡轮提供持续、强而有力的推背感,就必须让发动机保持在那个转速才行。如果是这样,我宁可选1.8升以上的发动机,毕竟发动机舱里多了个涡轮,维修起来的费用可不是讲笑的。广东人有句俗话说的好,叫做“多个香炉多个鬼”,意思是什么我就不说了。涡轮通常与烧机油是并存的,帕萨特1.8T、老款的奥迪A4&1.8T&A6&1.8T都是用同款发动机同款涡轮,所以我经常看到这些车的车底都是湿的,机油从涡轮那里渗出来。因此每次换机油,它们都需要把机油加到机油尺的上限刻度,否则很快机油就会明显的少。&
低于10W块或者是以内的SUV,可以供大家选择的还真的是不多。像奇瑞的瑞虎,长城的哈弗、双环的CEO、长丰的猎豹奇兵、还有像陆风、黄海、北京吉普等等,其实大家的售价都是在10W块以内,质量做工大家能想象去到哪个级别。都是国产品牌,没有一款是合资品牌。我不是说国货不好,只是相对来说还是偏弱一些,如果真的要选,我觉得还是选一些本身是从事做SUV起家的车厂好的,应该说他们的技术较做轿车然后转做SUV的车厂要成熟一点吧。外形上我比较倾向哈弗,因为碰到过不少瑞虎生锈的情况,比较排斥瑞虎。  再说明一下,我说的生锈情况,在我们沿海地区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在内陆相对来说比较少,如果有主要都是使用环境导致的。如果你的爱车没有出现生锈,应该庆幸才对,而不是去质疑我说的是真是假。我不是在危言耸听,事实就是事实,难道我不说,事实就不存在了吗?对于选车,我的看法是如果心理价位在25W以内的话,避免不了选日系的车型,如果是25W以上的话,换我也是选欧美车不选日系。欧美系也是到了那个级别,配置方面才不打折扣。日系到20W以后,增加的配置相对花哨一些,欧美系则是属于完善(之前不足的)配置性质。经常看港剧的人就会听到一句话,很经典。某些女人在评价某位成功男士的时候,都会说谁谁开欧洲车的,不像谁谁开部日本车……从中可以说明,欧洲车在香港人心目中的地位是高于日本车一截的。但由于香港受日本产品的影响很大,所以走在街上,多数都是看到日本车多。开一部欧洲车此时成为了身份的象征了。其实,现在国际上的大的车厂也就是那么几间而已。话说回新君威,有人它是欧宝的某款车改款,对啊,新君威就是用欧宝的车款。为什么?因为他们都是一个“妈”——通用生的。欧宝是通用旗下的品牌,别克是,雪佛兰是,大宇是,还有之前的悍马都是。还有,日产不仅仅是日本的品牌,它还是法国雷诺集团旗下的品牌。马自达不单纯是日本的品牌,而李书福收购前的沃尔沃品牌也不单纯是瑞典的品牌,它们两都是福特集团旗下的品牌。像林宝坚尼、奥迪、斯柯达、保时捷等都是大众集团旗下的品牌,还有起亚品牌是归属于韩国现代集团。等等的一切,让大家不难明白,自己家族里面的,关上门就是一家人,相互“借用”有什么问题呢?所以借壳上市这样的手段,在车市上面是屡见不鲜啦,没什么好稀奇的。就好比不同的人穿不同的衣服、化不同的妆而已。所以就有了君威用欧宝的壳,S40、马自达3和福克斯共底盘,途锐、卡宴、Q7共底盘、IX35与智跑共底盘等现象出现咯。说到油耗,其实我看来都差不多。说日韩系比欧美系省油,其实都是在化油器年代的一些过气新闻了。现在大家都采用多点电喷系统、先进的多档变速箱、高强度、轻量级复合材料车身等技术,实际的油耗差距并不是很大,当然排量要一样才能做比较。同样排量不同品牌的日韩欧美系车型,差别几乎在1~2升以内。有较大差别的主要在于驾驶人员习惯、城市道路拥堵程度。&
如果一个人想买车,你认为能引起他(她)购买欲望的是什么条件呢?是品牌?是外观?是价格?还是配置?我不会专家,我不会拿那些厂家的数据去和我的朋友说,它好啊,用的是什么牌子的ABS、用的是什么WRC赛车型的底盘、用的是多少功率的发动机、是鬼子的品牌还是棒子的品牌、是用多少毫米的钢板。如果他(她)不懂车,那么你跟他(她)说的一切都是扯淡、对牛弹琴。你这样说,不是显得你有多渊博,而是显得你像一本汽车杂志或者是字典而已。当然,你和专业人士聊这些话题,给他们的感觉又不一样。  我只会和我的朋友说,我的哪个客人、哪个朋友买了哪款车,多少钱,配置怎么样,好不好开好不好看之类的话。如果他们有兴趣的,自然会去上网查数据,网上数据多如牛毛,哪里用我说啊。到了他们真的买了,开上段时间后,我又会问他们,感觉怎么样?好不好开,有什么问题或者是特点没有。就这样,我是一点一点积累下来的。如果我什么车都开过,什么车都了解透彻了。那我就是台测试仪+电脑词典而已。如果大家问我什么问题,我都是用一个无比正确、标准、分毫不差的答案来回答,那估计就没有这个帖子了。而众托哥、砖哥、装哥们就没有了攻击的目标了。有种爱叫恨铁不成钢。评价国产车用词刻薄一点,不是说鄙视、看不起国产货。而是想厂家好好反思自己的设计、用料、细微之处的不足,不是看到有点销量了就拼了命的去生产,想着如何去占领市场份额。不从客户的使用角度去考虑问题的厂家,有几家能做大做长久的。一年生产几百万台车,难道说都卖出去了就叫成功了?有许多车有质量问题的,车主们不是不知道,只是他们有许多人不懂打字不懂上网发帖不懂在网上广而告之。他们第一台车“领教”过,下一台车还会选同一个品牌的吗?细小之处看真功夫,但愿国产车被我“骂”的日子是越来越少。大家都在评价法系车的时候,多数都谈到了一句,就是雪铁龙不懂的市场营销之类的话。其实,我看来不是不懂营销,是不看重你的市场。如果你看重的话,为什么不把你的最新车系引进来卖呢?为什么不懂得说一句“专门为中国市场而设计的一款车型”去讨好我们的消费者呢?一个车厂拥有少得可怜的车款在销售,居然里面还有一款是已经退市了又把它从新包装再来卖的。如果是看重市场的,为什么就不像日系车、德系车、美系车那样定期出新款呢?注意不是我在前文说的那种改款,而是真正的升级换代产品。旧瓶装新酒的做法只会让人觉得你有再多的所谓“内涵”,也不会有人去欣赏。就算给你拥有最先进的电子设备、优秀的底盘、著名的血统之类的“内在美”,但给你个“芙蓉姐姐”般的“花容月貌”,估计懂得欣赏的人也是寥寥无几。谈到车辆的安全设计问题,日韩两系的车型设计的确采用了较为轻薄的板材。类似一按就能见窝之类的车型是可以数出来不少的,前不久我拆了最新款的凌志ES240,后杠居然比凯美瑞的还要薄,按照这样的价格我买奥迪A6L都够了,起码安全感相对强许多。美系车我觉得最硬朗的应属别克新世纪,几年前一次追尾事故,让我至今难忘。一台全新没上牌的BMW5系在后面追了我开的新世纪尾。我下车只看到宝马前杠整条掉了出来,水箱、前盖都凹了。而新世纪只是屁股上有两条不明显的擦伤,抹掉灰尘完全没有看到变形痕迹。  我想说的是,对于每台车来说,它们不同的角度能经受的冲击力都不一样;还有之所以出现所谓的断两截、变敞篷、分两半之类的事故,完全是因为驾驶者的问题,与他们驾驶的车的品牌无关。要想拿日系车断车门说事,首先看看欧系车、美系车是否都完全没有过类似的事件发生过。如果大家都有就别五十步笑一百步了。说白了就是超速驾驶惹的祸。要说日系车的断车事故概率高与欧美系车,我相信!但大家做人是不是应该公正点呢,别把豆大的一些事情都牵涉到了政治的高度去了,要知道咱们只是些老百姓不是阿扁~我觉得只要是做到安全驾驶了,什么门之类的就不会让咱们给遇到,大家说是不是这个理啊?&
又一些“道听途说”。爱听的听,爱看的看啊。  本田汽车早年本来在国内没什么知名度的,只因其制造的摩托车质量好,经久耐用。时间长了人们便对本田这个品牌有所了解了,到了本田生产汽车了,许多曾经是本田摩托的忠实用户,因为对于本田摩托质量有深切的体会,所以转换成了本田汽车的用户。本田汽车其实是由摩托车打开国内市场的。  80年代末时期,在广东沿海的大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的人群几乎都购买过和使用过本田品牌的摩托车。当时国内还没有禁止进口摩托车上牌,街上跑的基本上都是日本品牌的摩托车,而其中本田和雅马哈占了大头,其他的就是铃木与川崎。那个时候一台进口摩托车要到2~3万块钱,所以有一台日本摩托车也算是身份的象征了。  那个年代最早进入国内的进口日本小轿车几乎是丰田占了很大的份额,其中不乏大家现在熟悉的皇冠,还有基先达也是现在锐志的前身原型,另外还有科罗娜(不是卡罗拉,但基本接近同级别)等丰田品牌,此外像日产的公爵(也就是现在的天籁公爵),日产的MAXIMA千里马(不是只有起亚才有叫千里马的)。本田也有,像耳熟能详的雅阁和思域等品牌,均能在路上看见。直到目前,在我们当地,我还能看到不少那个年代的老车还在跑,不少车虽然外壳已经残缺不齐了,但发动机基本没有怎么动过,车内的胶扣、胶条依然弹性十足。可见当年的用料的确不是当今能比的。  前两年发生一旦双方交通事故,一位车主是我的客人,他把我带到现场。只见他的颐达后车撞到一台停放在停车场的92款皇冠后杠,大家同样是后杠碰撞,他的颐达后杠已经凹进去了,而老皇冠的后杠一点都没有破损的痕迹坚硬无比。在场的人都感叹不已,同是日本车,怎么好像一代不如一代了。  根据国内车厂的分布,在长江以北,是欧美系车型的厂家根据地,而长江以南,特别是广东地区是日系车厂的根据地。站在地理环境说话的角度,没有几个人会说自家孩子不如别家孩子的。何况对于广东人来说,说自己熟悉的车型车系肯定是自己经常接触、碰到、用过、了解的日系车了。这个是由于历史的缘故造成的,不要总是把人家说的那点真话当成是厂家派人无间道天涯的托词。如果你是东北人,你家里有人在一汽上班,那你所说的一切有关一汽的话别人都可以当你是德系托呢?如果你是上海人,你的朋友都是开别克开上海大众的,那你所说的一切有关上海汽车集团所生产的合资品牌车型的话题,我都可以当做你也是个托呢?清醒点吧某些人,别人说个话,你们总能从中听出些弦外之音,听出些普罗大众听不出的所以然来,不能证明你有多厉害,只能证明你的耳朵有问题,心理有毛病!&速腾,其实速腾是大众拿来当“驾驶者之车”宝来的接班人的,速腾刚出来的时候,同样是配备了1.6升、1.8、1.8T三款发动机,其实说白了就是原来老款宝来的发动机配置。1.6升的发动机同时还为捷达(在美国捷达就是国内的宝来,只是国内又分多一层而已)所用,因此按我来说这样其实只是换壳不换芯的,因为国内大多数车厂都是这样做法,所以也算是市场“潜规则”了,不敢说是不地道了。速腾后来厂家换了1.4TSI发动机+DSG双离合离合器后,才算是真正的有“技术含金量”的车型。从外观来看,我觉得它就像日产的轩逸一样,显得窄而长。两只“大眼睛”显得中网特别的小气。另外,速腾在目前的汽配市场有不少东西可供玩家改装,在这方面它也算是完全继承了老宝来多改装件的优点了。需知道大众车系(除奥迪品牌)里可供玩家全方面改装的车型为数不多,当中就属高尔夫与速腾的件较多些,其次是迈腾。至于操纵方面我开得比较少,而且距离比较短,也没试出什么特别之处。  斯柯达明锐、昊锐,其实斯柯达品牌是个老品牌,但在国内却是一个最近几年才上市的品牌。可供选择车款不多,车型外观设计偏向事业有成的中年成熟型人群。虽然外壳挂着斯柯达的品牌,内部配置几乎就是一台帕萨特。因为是同个PQ平台,发动机波箱基本上是资源共享的,车舱内许多零部件直接就打着奥迪、大众的标志,充分显示了它的血统。但很奇怪的是,经过不少客户的反应,他们普遍都说斯柯达的小问题没有同档次的帕萨特多,总体质量较帕萨特有进步。难道是生产线的问题?又或者是零件供应商的问题?让人搞不懂~&
合资车,其实有一半甚至以上的零件都是国内生产的了,说白了就是国产车。而国产自主品牌轿车,其实内部也有相当部分的零部件是打着国际品牌国内生产的。无论怎么说,大家都是国产车,论质量其实都不差。但论品牌就是要矮一截了。比如说,同样是前挡风玻璃,原产地是福建福耀生产的,福耀会根据车厂的需要,在边角上打上该车厂品牌的LOGO,以显示是“原厂件”。如果这个厂家是丰田,那这块玻璃就叫&TOYOTA&,如果这个厂家是福特,那这一块玻璃就可以叫“FORD”,如果这个厂家是奇瑞,那同样一块玻璃就要换叫“CHERRY”了。所以,大家不要以为自己的车子是国际品牌,那玻璃就是进口货了。以此类推,钢板、橡胶等材料装配在不同品牌的车身上后都有了各自的“名字”,而这些材料就因为跟了不同的“爹”,身价就有了区别了。当然,有些关键的零部件,国际品牌的还是掌控着关键的技术和配方。像我们国内生产的钢材、玻璃、轮胎等材料质量都是相当过关的,与进口的差别不大。但像工程塑料、发动机、离合器、电子零件等关键部件和材料,人家就是不给你掌握数据、配方。因此他们宁可全部进口,又或者是进口关键部件然后国内组装,也不会在放国内生产。一旦在国内生产了,他们很清楚后果是怎么样的。  有人担心车子在维修时,更换的零件不是原厂件,没有那么好了。其实呢,这样的说法对了一半。为什么是一半呢?因为更换上去的零部件是“原厂件”但不是“原车件”,这两个词就差一个字,但我觉得还是有差别的。毕竟原车件装车后,经过了层层、道道的反复质检才跟随着车子出厂的,而原厂件虽然是车厂指定的配件供应厂所生产的,但由于没有装车后跟随测试质检,就算是出厂前也经过了质检关,我个人认为这样的质检没有车厂的质检管卡严格。但由于它是按照车厂指定的标准制造的,所以质量上还是较那些没有通过车厂认证的中小厂的有保证。所以我说这样的说法说对了一半。&铃木利亚纳,真的是很小众的车。这个车型生产的量不多,市场上也算是“非主流”了。不过说实话,质量不是很好。两个前大灯没用多久,就会出现“脱皮”现象,其实就是灯外壳的塑料质量不过关,经受不住大灯的热量,塑料老化了于是就要么脱皮一样的一块块的脱落,要么就发黄龟裂。影响美观不说,还影响大灯的亮度。金黄色款的利亚纳,我就碰到过不少车身外部塑料件自然褪色的情况。另外,车内装饰偏老气,用料档次不高,外观上也没有时尚的外形,因此销量一直不行。  另外,此款车型,有个别保险公司还将其列为加保费车种,因为它属于倒挂车型。所谓的倒挂就是车身价格低导致保费价格收不高,但由于车身零部件价格较同等价位的车型价格要高,所以赔钱要比别的车型要多。因此,如果不保费不加价,保险公司就要亏钱了。&关于大灯“脱皮”的现象,不少车型都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我遇到过的除了上面说到的利亚纳以外,还有吉利车系包括美日、华普品牌(不是现在的帝豪、全球鹰、英伦)大部分车型,菲亚特的派力奥和西耶那,奇瑞的A5,海南马自达福美来等车型。几乎都是外壳龟裂和发黄,然后就有一小块的胶膜脱落。我估计造成的原因都是因为采用的塑料原料不过关,需知道夜晚开大灯的时间并不会很长时间,如果这样的热量都无法抵受得了,那真的是没什么用了。&
非要买二手的话,雨燕是不错的选择。二手市场雨燕很少有货,是因为比较好开,外形嘛有点像MINI(我觉得不像,但有人说像),关键一点还是省油,零件也不算贵的那个,所以在我们这里的二手市场很少有卖的。许多车主还不用开二手市场卖,只要开口说卖就有人马上买去了。&新车的话,4~5W净车身家,估计很难买到合资牌子的车型啊~新赛欧我觉得也还可以,三厢好看过两厢款的。关键这次改款后的赛欧搭配了新的发动机和AMT波箱,估计可以摆脱老款赛欧烧油粗的阴影了。  不过,我觉得这次改款虽然有长足进步,但也有不足的地方。钣金用料就没有老款那么足了,明显薄了许多,像门那里和发动机盖那里,轻轻按下去都能感觉快起坑了。估计厂家是想通过降低车身重量来达到省油的目的,毕竟这次采用了小排量的发动机,如果太重了,就小马拉大车了。轩逸,我现在开的是09款最后一批没改款的2.0,很中庸也很家庭化。买它是因为家人都比较大块头一些,就我瘦一些,所以为了家人坐得舒服一些,就买了它。因为它在同级车里有最大的后排脚部空间,座位的包裹感很舒服。虽然配备了CVT无级变速波箱,但是我觉得不算很省油,夏天开一箱油走到灯亮只能走到330KM,全程市区开空调。冬天好一些,几乎能多走将近100KM。另外,CVT波箱起步偏软绵绵,转速起来以后,才好像反应过来了似的,在红绿灯等变灯后再由N档换D档,明显感觉波箱滞后半秒钟。还有就是后避震偏软,满载后和天籁一样下垂。所以我四个避震都加了减震胶,避免屁股拖地。  外形偏老气些,灯大中网小,显得整体窄而长,不够大气。没有太多的改装件可供玩家选择,也没有太多的操控乐趣,说白了就是为了家庭而生的一款车型。&如果在科鲁兹和英朗之间选择的话,我选择英朗。个人感觉英朗较具时尚感,特别是两厢款,设计线条和高尔夫6有得一拼,内饰设计科鲁兹较英朗简陋了些。另外,在国内,雪佛兰品牌主打中低档车型市场,而别克品牌是主打中高端市场的。从品牌上来选择的话,我也是这样选的。个人意见,仅供参考。思域,其实我也一直有留意它。但是经过对比以后,发现本田车系的隔音是通病,基本都是比同级的要大,我对车内噪音比较敏感,所以特别留意了这一点。另外,后排的空间不是很够,当然,这是因为它是运动款得紧凑型轿车,轴距长短对于操控有很大的影响。当时买车的时候,翼神没有上市,所以在思域和轩逸两款车上面我也有犯过难,但是最终我还是从家人的角度去选了轩逸,而放弃了可供改装的思域。不过从现在的使用情况看来,我也没为当初选了轩逸觉得后悔。&日系车没有防撞梁是许多车的“通病”。日产从骊威开始到轩逸,后杠都是一块四方泡沫顶着中间,两边都是不设防的。所以不难见到这几款车在后方被侧面撞击以后,都是凹进去很深的。至于铁皮的厚度,我也知道较薄,所以我全车自己做了隔音工程,大能的。以至于后来一次车祸,一台摩托车侧面撞击我的右侧两个车门,我才发现隔音材料还是很起作用的。被撞的两个车门凹陷不大,如果不做隔音,我估计是要换门才行了。  至于说到车辆安全的问题,我个人认为与车身重量、铁皮厚薄、安全装备没有直接的关系,而是与驾驶人的技术、速度、操作还有当时的实际情况有关系。要说出车祸、安全事故,我相信是全世界都存在的问题。在德国司机们开的几乎都是德系车了吧,难道就没有出安全事故的情况吗?在日本国内都是开日本车的多,但也不见得出车祸挂人的案例比欧美的多到哪里去吧?所以说司机的技术与素质很关键。F1赛车全车采用轻化材质,赛车手们也不见得安全到哪里去,但F1里还是依旧英雄辈出,靠的是什么呢?马路上拉集装箱的半挂车,够大也够硬了吧,可不出事故而已一出都是要命的案子多。可见看问题不能太片面了。&
选车来说,一般大家都从最基本的看起,就是外观(包括颜色),接着才是价格、内饰和配置。不是每个人都是熟读车评杂志的,能做到什么车都能从性能、操控、配置、价格来选车的。因此,我个人的选车方式是,先看外表。这是必然的,买车和娶老婆差不多啦,付出去的都是白花花的真金白银,不好看,谁会带回家啊,谁会看出去啊。只有看好了外款,选好3~5款合眼缘的车款,再做下一步的选择。  接下来,在自己所选的3~5台车里先对比价格,价格上有优势的,可以优先选出。同等价格不同车款的要先对比配置。配置较多或者高的,也优先选出。一般来讲,我选车一般都是选最低配再往上一个到两个配置的车款。不选最高配,如果最低配的配置符合我要求的,基本上就直接选最低配。太低配置性价比不高的就否决最低配。比如说XXX款车,如果我想买自动波版本的,那么就直接看最低配的自动波是什么价格什么配置,其他的像天窗可以不要,因为使用率不高,出问题维修费增加,还会有漏水之类的潜在风险(凡带天窗款的车型都有这个风险);真皮座也可以不要,绒布座也很舒服冬天不冻夏天不热,有需要的话可以在使用一年后脏了更换成真皮座套,市场价远便宜过4S店价格;DVD+导航可以不要,市场上可供选择太多了,最便宜的直接买个便携式的就好;还有一些类似前大灯清洗啊,大灯自动转向,伴你回家(大灯延时熄灭功能)电暖座椅、按摩座椅、车载电话、车载电视、车载冰箱等等花俏类配置,都是可以不要的。这些配置的存在直接影响到了购买的价格。但是类似一些安全辅助系统类的配置就必须是要有的,而且最好是一个都不能少。什么安全气囊、发动机防盗系统、ABS(防抱死制动系统)ESP&(电子稳定装置)&EDS(电子差速锁)&TCS(牵引力控制系统)&ASR(驱动防滑系统)之类的,总之有配就是最好的,省什么都不能省这些配置。  还有就是对比油耗了,这个问题是国人最为注重的一个问题。其实我在前文有说到,就是我留意看了下市面上1.6~2.5排量的车,基本上市区油耗都没有很大的区别,除了个别油王车款。通常差别就是1~2升油,也就是说同样1.6排量的同一款车,有人能开到8升,也有人能开到10升。同样是2.5排量的,有人能开到9升,但也有人能开到11升,甚至是更高。节油与否不在于车的排量,多在于人的问题。所以想节油,还是需要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才行。因此,不要太过于关注油耗问题,因为买了车,就得付出代价。没有马儿跑得快又不用吃草的,就算是神马也是传说是浮云,那西游记里神仙们的座驾还吃人呢,喝点油不算什么大事。  接着就是对比看日后保养维修方面的便利了,如果有些车款是4S店销售的,有的车款是二级经销商甚至是三级经销商销售的,那么服务上还是有区别的。如果该车所属的品牌在当地拥有的4S店越多,那么保养维修费越有优势也越低。这是因为多家经营可以保持市场有序竞争,东家贵那就选西家做。这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至于许多同学在买车之前都会上一些汽车论坛(比如说爱卡、天涯之类的论坛)去看一下有没有心仪那款车的评论,看到一些好评就很开心,看到一些差评就会泄气甚至是想到放弃。那我倒是觉得没有这个必要,如果一款量产车能做到只有好评没有坏评的,估计它还没有面世。人尚且无完人,何况车还是人生产出来的,车无完车也是正常的现象,大家不必为此耿耿于怀。当然,一些致命性问题(类似刹车门)的车款,大家在选择上谨慎点还是有必要的。&荣威与MG其实是一个牌子,但是分开来市场运作的。MG原来是南京汽车集团先收购了罗孚汽车的一部分,而荣威是上海汽车集团收购了罗孚汽车的另一部分后再加工出来的品牌。虽然后来上汽拉拢了南汽,打算把两个一半给凑成一个完整,但目前的市场运作看来,是分开两个品牌来攻占市场的。这是厂家的市场策略,我们不予评论。可从市场热卖程度来说,可以看到上汽运作荣威系是比运作MG系要积极得多,这就是亲儿子与养子的区别了。  从价钱来看,408就比较从容一点,排量方面准备了1.6和2.0两个排量,厂家再细分一下配置,价格区间自然就拉大了不少。而MG6呢,虽然同样也有1.8和1.8T两个排量可供选择,但低配的比408贵,顶配的比408的就更贵了。这样一来,408就占了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只是,在我看来,两者的市场人群定位还是有所不同的,MG6外观太过时尚潮流化,摆明就是冲着年轻白领人群而来,而408则更多的是倾向家庭使用者,少了点锐气多了点沉稳。因此说两者在同一个平台上竞争,应该不存在吧~应该怎么选,你自己看着办吧!&
新阳光、威驰、锋范三款是日系三大品牌主打10W块家轿市场的主力车型。新阳光最新,全新配置,是停产的颐达的替代车型。优点就是省油,空间够。缺点是配置简陋、外形和颐达一样缩水,用料省省省……。新威驰是丰田的改款换代产品,优点同样是省油,空间刚刚够用(我发现日系车都这个特点,不知是好还是坏)。缺点是外形虽采用家族脸谱,但整体搭配不够卡罗拉协调,同样给人感觉是缩水版的卡罗拉,但其实它是三厢版的雅力士,因为两者是共用底盘的。无操控乐趣可言,一切都很中庸,人有它皆有,人无它也无。锋范,其实就是思迪,也就是三厢飞度。改个名字就可以卖个好价钱,是中国车市的特色。前头长屁股短,有点想向轿跑方面发展的意思。虽然动力是够了,毕竟车身较轻。但是采用窄胎的配置,想跑快容易跑稳有点难,抓地力不足。好在是本田的牌子,什么不多,改装件最多,年轻人比较追捧个性化,买了回来改头换面的,开出去会赢得不少回头率。本田车也有明显的缺点就是隔音不行,发动机噪音、路噪比新威驰大,比不比新阳光大我就不太清楚了。&对于所谓的原厂机油,我是抱怀疑态度的。打个比方吧,这个世界上有奔驰牌宝马牌、奥迪牌、本田丰田日产……等大家都耳熟能详的汽车品牌,但又有谁听说过奔驰牌机油和宝马牌机油的呢?只有听说过美孚机油、壳牌机油、嘉实多等牌子吧,那么我们4S店里的原厂专用机油是哪里来的呢?又是什么厂家生产的呢?别说大家,就连我也不知道。因为它们身上标着“原厂专用”四个字,就让许多不懂的人不明就里的就专程跑4S店换这些“三无产品”。我不一竿子打翻一船“油”,但我就真的见过这些所谓的原厂机油一无厂名品牌,二无生产厂家,三无生产地址。除了标出粘度5W30\5W40还有注明专为某某品牌汽车使用机油等字样之外,再无其他能表明身份的说明了。国内目前没有相关方面的油品检测可知这些机油的品质是否达到它们所标注的等级,因此我对它们是抱不信任态度的。宁可选择知名品牌的低端产品也不选择不知名品牌的所谓高端产品。&
楼主实在辛苦写的那么多。
Re:[自己的精彩1869,18楼]&以下是引用&自己的精彩1869&于&16:37:51&在18楼的发言:&楼主实在辛苦写的那么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回复成功!积分+2
请输入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款赛车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