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灯碟一盏,汉代的陶器值钱吗,能否值钱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古灯====这篇文档是我整理收藏的精品文档,是精品,经典,好文档,值得一看,值得下载收藏!!!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千年古灯,今燃投资收藏情 
千年古灯,今燃投资收藏情曾 艳
“一点分明值万金,开时惟怕冷风侵。主人若也勤挑拨,敢向尊前不尽心。”这是唐代诗人李c的《咏灯》。灯,伴着人类发展的脚步,一路从远古走来。灯下,红袖添香、挑灯夜读、缝衣纺线、为文作画……从古至今,灯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可是正是由于它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太广泛、太平常了,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它的收藏投资价值都被人们所忽略。现在随着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记载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古灯,其文化、历史、审美、投资价值慢慢彰显,在收藏市场上,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
承载文明记忆,古灯蕴涵三大投资价值
考古资料显示,距今约300万年前的原始早期,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170万年前人类学会用火,直到约1年前,人类开始懂得用灯。篝火在燃烧了一百多万年之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终于从烤肉滴落的油脂燃烧中得到启示,而最终发明了灯。灯的出现,彻底结束了人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传统,人类从此不再惧怕黑暗;灯的使用,让人类思考和活动的时间大大加长,人类的需求不再仅仅拘泥于填饱肚子,人类还需要娱乐和文化,于是,文明在灯下慢慢起步。作为见证和记载人类文明进程的灯具,自然具有极大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具有二十多年古灯收藏经验、我国首座古灯馆――昆山市千灯镇“千灯馆”的创建人之一殷小林先生从三方面介绍了古灯具的收藏投资价值。
第一,史料研究价值。灯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灯具出现之后,便与人类的生活紧密相联,正是这种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才承载着最多的人类历史文明发展的印迹。不同材质、不同工艺的灯具记录着当时生产力发展的不同水平。极具史料研究价值。
第二,文化价值。中国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中有很多都是在灯下“做”出来的。在古代没有专职的文人、没有专职的科学家、没有专职的学者,白天他们要种田、要上朝、要做工……只有晚上才有时间在灯下作文、研究、做学问。如此一来,灯就具有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殷小林就收藏着一盏民国粉彩瓷罩灯,灯上刻着:“夜半三更做灯前”,一个“做”字真切地反映了灯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第三,艺术价值。在实用的基础上,我国古代的工匠也不忘将艺术的元素注入进去。战国时期出现的形灯以及汉代出现的动物形灯,把一定的造型引入到灯具的设计中,使之增加了实用性之外的文化内涵,而且尺度适宜、结构合理、造型生动、富丽,无不包含了审美的意境。明清之际,把青花、粉彩绘画引入到灯具装饰中,又切合了时代的风尚。这样,精湛的工艺和精美的艺术便融合在一起,使灯具本身就成了一件艺术品。
价格低位,收藏正是绝好时机
尽管古灯具有那么高的价值,但是由于灯具在人们的生活中应用太广泛、太平常了,眼前的东西常常被人所忽略,所以长期以来,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收藏投资价值。直到近几年它的价值才渐渐被发掘。
殷小林告诉记者,10年前古灯具收藏还没有形成市场,还只是属于杂项收藏的一种,直到近两年才渐渐形成市场,但也还只是收藏中的一个小种类。作为一个新兴的收藏门类,市场价位也还偏于低端,目前收藏投资古灯具的人也还不是很多。但是随着人们对古灯价值认识的不断提高,古灯收藏开始得到越来越多的投资者青睐,古灯的价格也一路水涨船高。
一盏普通灯具的市场价格与10年前相比,已涨了3~5倍。如一蛇头柄盘灯,10年前市场价格仅为80元,现已升至400元左右。而中档油灯的价位则提高了5~10倍,精品灯具甚至涨幅在百倍上。10年前的拍卖场上,古灯具极少见,即使有,价格也不高,但是现在在拍卖会上,要价成千上万的古灯具也不少见,在2003年上海拍卖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套铜加瓷面烛台的估价为8000元,而一对民国烛台的估价则达到了15000元。此外,和国外相比,相同的藏品,国外要比国内至少高出10倍,随着国际交流的越来越多,国内灯具价格必将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殷小林说,从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古董油灯作为记载人类光明历史的藏品,既有收藏投资价值又有史料研究价值,其非常看好未来的发展前景,而现在正是进入灯具收藏的最佳时机。第一,现在此类收藏正处在起步阶段,收藏的人少,容易收藏到精品。第二,古灯的收藏价值才刚刚被挖掘,一般来说价格比较低,升值空间大。第三,由于目前藏品价格低,所以造假的少,买到赝品的几率小,这对一开始没有深厚鉴别经验的新手来说更是一个收藏的好机会。
摘自:   
更多关于“千年古灯,今燃投资收藏情”的相关文章
杂志约稿信息
& 雅安市网友
& 上海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天津市网友
& 广西柳州网友
& 哈尔滨市网友
& 太原市网友
& 广西网友
& 广州网友
品牌杂志推荐
支持中国杂志产业发展,请购买、订阅纸质杂志,欢迎杂志社提供过刊、样刊及电子版。
全刊杂志赏析网 2015临沂一市民收藏2800盏古灯_山东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10,058贴子:
临沂一市民收藏2800盏古灯收藏
《一千零一夜》神话故事中,有个叫阿拉丁的人拥有一盏神灯,每擦一次神灯,灯神就能帮他实现一个愿望。 在临沂市沂南县也有个“阿拉丁”,他的名字叫尹传宏,不过尹传宏收藏的不是什么神灯,而是各式各样古今中外的古灯。汉代青铜燕形灯、宋代青花瓷灯……11年来,尹传宏耗资近20万收藏了2800多盏古灯。&&&& 家里有座“千灯阁”&&&& 刚步入花甲之年的尹传宏在沂南县当地名气很大,因为他的手指画颇有功底,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曾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而且他的砚台雕刻、剪纸也小有名气。但是为外人所不知道的,老尹还有一个更大的爱好,就是收藏古灯。&&&& 尹传宏家有两个房间平时紧锁着,因为里面有他历尽心血收藏的宝贝,那就是各式各样、汇集古今中外的灯。走进其中一间古灯藏室,两个双层床当成展台,上面密密麻麻摆放着古灯,战国青铜灯、汉代陶灯、清代木灯、明代玉灯,甚至还有新疆马蹄灯、西洋教堂神像烛台。&&&& “很少有人知道我有这么一屋子的宝贝。”尹传宏自豪地对记者说。&&&& 农户家中淘古灯&&&& “我从1999年开始搜集灯具,现在已经整整 11年了。”尹传宏说。&&&& 提起当初迷上收藏古灯,尹传宏说这还源于一篇报纸上的文章。文章报道了一个四川成都的人喜欢收藏古灯的事情,尹传宏觉得很有意思。“以后电灯会越来越多,肯定那些老灯会被人遗忘,我何不也收藏这个呢?”说干就干,尹传宏开始在古玩市场留意各式各样的古灯,还时常骑车下乡,到农户家中购买各式各样已被老百姓扔进角落的灯。&&&& 开始的时候,尹传宏是看见灯就买,但后来发现样式重复太多,他开始有选择地收藏,只收藏没见过的或者历史久远的灯。&&&& 本地没有太多资源了,尹传宏开始奔波于外地古玩市场,北京、上海、西安、唐山、徐州等地都曾留下他的身影。&&&& 1700元淘盏“省油灯”&&&& 丈夫迷上收藏古灯,尹传宏的老伴起初非常不理解。“不能当吃,不能当用,弄那玩意做啥?家里弄点儿钱全让他给买灯了。”尹传宏的老伴说。&&&& 看到丈夫把灯如获至宝般捧回家,尹传宏的老伴起初坚决不让把灯拿进屋,后来发现灯越来越多,院子里到处都是,想想又都是花钱买来的,尹传宏的老伴慢慢也就默许了。&&&& 尹传宏突然提出要给记者看一样他最喜爱的宝贝,然后翻出旁边一个箱子,从里面拿出一个貌似碟子的瓷灯。&&&& “这个灯台叫‘省油灯’,下面是空心的并有个孔,把水注入孔里降低温度阻止油的挥发,从而省油。1700元淘的,怎么样,不错吧?”尹传宏把玩着手中的小玩意得意地说。&&&& 尹传宏说,10多年来具体花了多少钱收藏灯,他已经记不清了,但这些年他雕刻砚台和作画卖的钱几乎全部都花在了淘灯上。“应该差不多有20万,早些年这些老玩意便宜,三五十元就能买到,这些年不行了,有时候要花大价钱。”尹传宏说。&&&& 尹传宏说,据现在的记载,最老的古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因此他打算从收藏的2800盏灯里挑出100盏,详细叙述每一盏等的形态和历史。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战国青铜灯、汉代陶灯、明代玉灯、清代木灯……
老尹与他的2800盏古灯_新闻中心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战国青铜灯、汉代陶灯、明代玉灯、清代木灯……
老尹与他的2800盏古灯
  文/片本报记者季善文车少远
  《一 千零一夜》神话故事中,有个叫阿拉丁的人拥有一盏神灯,每擦一次神灯,灯神就能帮他实现一个愿望。 在临沂市沂南县也有个“阿拉丁”,他的名字叫尹传宏,不过尹传宏收藏的不是什么神灯,而是各式各样古今中外的古灯。汉代青铜燕形灯、宋代青花瓷灯……11年来,尹传宏耗资近20万收藏了2800多盏古灯。
  家里有座“千灯阁”
  刚步入花甲之年的尹传宏在沂南县当地名气很大,因为他的手指画颇有功底,是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曾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授予“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而且他的砚台雕刻、剪纸也小有名气。但是为外人所不知道的,老尹还有一个更大的爱好,就是收藏古灯。
  尹传宏家有两个房间平时紧锁着,因为里面有他历尽心血收藏的宝贝,那就是各式各样、汇集古今中外的灯。走进其中一间古灯藏室,两个双层床当成展台,上面密密麻麻摆放着古灯,战国青铜灯、汉代陶灯、清代木灯、明代玉灯,甚至还有新疆马蹄灯、西洋教堂神像烛台。
  “很少有人知道我有这么一屋子的宝贝。”尹传宏自豪地对记者说。
  农户家中淘古灯
  “我从1999年开始搜集灯具,现在已经整整 11年了。”尹传宏说。
  提起当初迷上收藏古灯,尹传宏说这还源于一篇报纸上的文章。文章报道了一个四川成都的人喜欢收藏古灯的事情,尹传宏觉得很有意思。“以后电灯会越来越多,肯定那些老灯会被人遗忘,我何不也收藏这个呢?”说干就干,尹传宏开始在古玩市场留意各式各样的古灯,还时常骑车下乡,到农户家中购买各式各样已被老百姓扔进角落的灯。
  开始的时候,尹传宏是看见灯就买,但后来发现样式重复太多,他开始有选择地收藏,只收藏没见过的或者历史久远的灯。
  本地没有太多资源了,尹传宏开始奔波于外地古玩市场,北京、上海、西安、唐山、徐州等地都曾留下他的身影。
  1700元淘盏“省油灯”
  丈夫迷上收藏古灯,尹传宏的老伴起初非常不理解。“不能当吃,不能当用,弄那玩意做啥?家里弄点儿钱全让他给买灯了。”尹传宏的老伴说。
  看到丈夫把灯如获至宝般捧回家,尹传宏的老伴起初坚决不让把灯拿进屋,后来发现灯越来越多,院子里到处都是,想想又都是花钱买来的,尹传宏的老伴慢慢也就默许了。
  尹传宏突然提出要给记者看一样他最喜爱的宝贝,然后翻出旁边一个箱子,从里面拿出一个貌似碟子的瓷灯。
  “这个灯台叫‘省油灯’,下面是空心的并有个孔,把水注入孔里降低温度阻止油的挥发,从而省油。1700元淘的,怎么样,不错吧?”尹传宏把玩着手中的小玩意得意地说。
  尹传宏说,10多年来具体花了多少钱收藏灯,他已经记不清了,但这些年他雕刻砚台和作画卖的钱几乎全部都花在了淘灯上。“应该差不多有20万,早些年这些老玩意便宜,三五十元就能买到,这些年不行了,有时候要花大价钱。”尹传宏说。
  尹传宏说,据现在的记载,最老的古灯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因此他打算从收藏的2800盏灯里挑出100盏,详细叙述每一盏等的形态和历史。
电话:010-
不支持Flash张灯结彩――记中华古灯收藏家张锡光
E-mail推荐:&&
  灯史溯源与锡光的璀璨“灯绩”  人类有史以来,先是天然取火照明,后来发明了灯具照明。最早的灯当为石制,后来又发明青铜、陶瓷、铁、锡、木、玻璃等不同质地的灯。在长达万年的历史长河中,各种质地繁多、造型各异的灯具,既是必备的生活用具,也是历代各具特色的工艺美术品,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观赏性。它自成系列数千年不断,所以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观赏价值,也是品位极高的收藏佳品。  张锡光先生多年来痴迷于中华古灯具收藏、整理与研究,颇有成效与收获。经过不懈努力,到目前为止,已收集各类灯具二千余盏,质地有青铜、铜、陶瓷、铁、锡、木、石、玻璃等。上至原始社会,下到民国年间,各朝各代都有,造型有高柄灯、人型灯、动物灯、壶型灯、杯型灯等,形成了中华古灯具系列,蔚为大观。  2004年、2005年中国淄博国际陶博会和2007年淄博“两会”期间,民主淄博市文物局的统一安排下,张锡光先生先后在淄博市博物馆、淄博市艺术博物馆和荣宝斋淄博市分店举办了藏灯展,灯展吸引了数万人参观。张锡光先生还积极主动与学校联系,组织学生集体参观,对学生了解中国历史、感悟中华文明,进行深刻的民族民俗教育,意义深远。  2005年就,张锡光先生在潘成集团董事长耿佃成的大力支持下,出版了《锡光藏灯》一书,引起各大媒体的关注和相继报道。中央电视台、山东电视台、齐鲁电视台、淄博电视台、淄博市各大报纸、中国文联主办的《民间文化》杂志、山东画报等都做了专题报道。特别是2005年中央电视台二台“艺术品投资栏目”以“收藏光明的人”为题播出专题节目。日,中国黄河电视台传送美国斯科拉卫星电视网以“收藏家张锡光”为题播出专题。2006年我国首个文化遗产日那天,淄博日报又以“藏灯、照人、亮世界”通栏红色大标题,刊登了关于张锡光先生一个整版的图片故事。2007年,中共淄博市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公仆〉〉党内期刊,也以〈〈明灯照我去收藏〉〉为题刊登长篇文章,并配以封三摄影画页《张锡光藏灯选》。这些都引起文物收藏界的极大关注和社会各界、各层面的强烈反响。  多学者、教授和书法家为张锡光先生藏灯和灯展泼墨挥毫,以表示祝贺与喝彩。山大博士研究生导师、山大美术考古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特聘当代书画名家、中国陶瓷学会常务理事刘凤君题字“藏灯、照人、亮世界”,并以此开头为《锡光藏灯》一书作了序;中国民族画院副院长,中国华勤书画院艺术指导,中国书画艺术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创作员,中国书画大学客座教授,日本国艺书道院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国家一级书法师启之先生,以力透三尺之笔力挥毫一气呵成丈二大的“灯”字;中共淄博市委常委、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淄博市书画协会名誉主席王行宏题字“灯是人类的希望,收藏光明,生机无限”;淄博市政协副主席、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山东省书协副主席王颜山题字“千年传灯,五蕴光明”;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一级美术师、淄博市书画研究会副会长、淄博市书法协会理事王法颜,2004年参观张锡光先生的灯展后,当即写下了“淄博藏灯第一人”......  张锡光先生一边收藏古灯,一边潜心研究古灯文化,并在刊物、报纸上发表论文。2005年10月《锡光藏灯》专著的出版更是填补了我国在专业古灯收藏与研究方面的空白。2006年10月,〈〈锡光藏灯〉〉一书获得淄博市优秀文学奖和淄博市优秀文学艺术奖,而且已陆续被国家及部分省、市图书馆馆藏。除此以外,张锡光先生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向母校和山东省莱芜市职业技术学院各捐赠了百余册〈〈锡光藏灯〉〉一书。  日,淄博晚报刊登了来自山东省文博会的消息,在淄博市重点文化产业项目签约仪式上,淄博市文物局和淄博潘成集团将投资建设中国古灯具博物馆,届时,张锡光先生的中华古灯系列将全部入驻其内,为繁荣淄博市的旅游业,促进“文化大市”建设进程发挥出巨大的光和热。  2008年,当张锡光先生得知为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建立向社会征集文物的消息后,他即刻找朋友跑市场,不惜高价收购并捐了七件文物,为中国妇女儿童博物馆的建立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年底被淄博市妇女联合会和淄博市文化局评为淄博市妇女儿童文物征集工作先进个人并获得荣誉证书。&&&日,张锡光先生被山东省莱芜市职业技术学院聘为兼职教授。  深情脉脉,“喜光”十年藏灯记&&&每当回顾自己的收藏经历时,张锡光先生非常感慨而深情地说:“亲情、友情是我收藏路上的一盏明灯”。  2000年时,退居二线的张锡光先生想要做些自己想干的事,“玩也得玩的有意义、有品位”。有一天,在路上碰到了淄博日报社的一位朋友,那人把张锡光领到家中。张锡光到他家一看,顿时惊呆了:桌子上、床底下,都是瓶瓶罐罐,各种造型各种胎质的文物散发出一种诱人而古朴的韵味。当时这位朋友就问张锡光先生“想玩吗”,张锡光先生立即回答“想玩,但不懂”。朋友说可以给“长眼”,慢慢就学会了。张锡光先生当即买下他七八百元的古董,拿回家左看右看,爱不释手。收藏伊始,是这位朋友将张锡光先生领进了收藏圈。后来,在淄博文化市场上,他又有幸遇到了淄博市总工会的周克森先生。周先生多年热衷于古文物的收藏,而且有研究和实践经验,张锡光先生对其便以老师相称,一起逛文化市场,一起鉴赏。那时,陶器、瓷器等他什么都买。  张锡光先生与古灯的缘分,还得从头说起。  有一天,驻济南的山东省武警总队一位朋友来看张锡光先生的藏品,他看了博古架上的几盏古油灯后很感兴趣,便让张锡光先生帮他代收古灯。不久,张锡光先生就给他收了二十余盏。而当张先生静下心来仔细端详把玩、欣赏品味时,发现它们有着各种造型,各种质地,各种颜色,确实都很美,更萌生了收藏的念头――他说,“说实在的,真的舍不得给朋友了”。于是,他从此开始了古灯具的收藏。  真是无巧不成书,有一天张锡光先生参加朋友的宴会,结识了一位走村串户收集文物的朋友,就向他流露了收藏古灯的想法,那位朋友当即表示,再看见古灯一定帮助他收来。过了一段时间,那位朋友果不食言,一次提回两大箱古灯,共二十多盏,而且品相很好,这对张锡光先生来说是不小的收获。万万没想到这位朋友是如此用心。从此后,这位朋友就默默无闻地给张锡光先生收灯。  特别令张锡光先生感动的是,2002年冬天的的一个中午,雪花纷飞,周老师将张锡光先生叫去,告诉他市文物局领导到各区县考察时的讲话精神,“文物收藏要么收藏精品,要么收藏系列”,周老师坚定地说,“我看,你收藏灯具系列,可填补淄博市乃至山东省收藏界的空白”。张锡光后来才知道,周老师当时说的这位领导即是市文物局副局长、研究员张光明先生。确定这一收藏方向之后,张锡光先生集中精力、财力,朝着古灯系列收藏不懈努力。为了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他以极低的价格卖掉一套住房和原始股票。他为得到一盏灯,可以不吃不睡。2003年3月,张锡光先生听说邹平县某村有位朋友手中有两盏汉代陶灯,二话没说就跑了去,找了一天一夜,终于觅到灯主。持灯人也被他的如此执着所感动,一文不收就将灯送给了他。张锡光先生双手捧着这两盏汉代油灯,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几年,张锡光先生跑遍了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地,花光了自己的积蓄,但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支持。2000年冬天,在北京市场淘到了一盏唐三彩灯,在返回淄博的火车上,他兴奋得睡不着觉,把这盏小油灯紧紧揣在怀里。凌晨四点半下车后,顾不及回家,顶着鹅毛大雪,打的直接赶到周老师家。周老师揉着惺忪睡眼,看见张锡光先生从怀了掏出来的好东西时,也欣喜若狂,连外衣都没穿,就拿起放大镜仔细观看揣摩。他俩一起沉浸在快乐之中。  有人问张锡光的爱人:“老张买这些古灯跟不跟你商量?”,她总是半开玩笑地说:“他在这事上很武断,没有民主。”张锡光先生也幽默地回答:“光讲民主,我什么时候才能将这些灯集中起来呀?”  由表及里,深入灯中探奥妙  他在痴迷地收藏古灯的同时,也热情地拥抱着学者,可以说是一边实验,一边研究。他不只满足于获取这些文物的表层,更着力挖掘这些“宝贝”深层的文化内涵,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感到“受益匪浅”。  在研究先秦到汉代的陶灯时,张锡光先生发现,东汉时期的绿釉灯,其质地是红陶胎,表面有斑驳的绿釉。探究后他得知,之所以用绿釉,是因为这样既可以避免渗油,又易于清理。汉代绿釉灯的出现,无疑在节油、环保方面较前代都更进了一步,为后来施釉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张锡光是位爱思考的收藏者,他在收藏灯的过程中常常想,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常说,某某“不是一盏省油的灯”,那么什么样的灯是省油灯呢?他有心收藏并研究了宋代、清代的省油灯。他发现,原来省油灯的构造,是两个浅腹碗状,其边沿粘合在一起,在沿上有孔接上小嘴,这样两碗之间的空间与外面相通。在实验时,他从藏灯里找了一盏容量大小与省油灯相仿的灯碟,首先通过小嘴向省油灯夹层注入30ml(毫升)清水,正好与小嘴沿水平齐,然后分别向两盏油碗中注入10ml(毫升)花生油,各放进同样粗、长的灯芯棉绳,同时点燃两盏油灯。结果,灯碟油140分钟燃尽,省油灯油165分钟燃尽,省油灯夹层水温上升到39℃,蒸发掉2ml,经计算省油灯比灯碟省油约18%,同样实验重复多次,其结果一致。经实验得知,省油灯就是利用水降温,减少油的蒸发,从而达到省油的效果。  张锡光先生感慨地说,在收藏灯具中,我获得了许多知识。算起来,我的收藏也有近十年时光了,在这个过程中喜怒哀乐均有之,但我看到今天的收藏成果时,心中是很欣慰的。人生就是有奋斗就有困惑。他深情地回忆道,在他收藏的关键时刻,曾得到了他四十年前的班主任李宗文老师的帮助与呵护。张锡光说,是他提供机会让自己结识了淄博市文物局的领导和专家学者;是他,送给我古灯具的资料和文物期刊。在遇到困难时,李老师送来了散文作家边侠的《华山读路》一文,鼓励我,不管遇到多大困难与挫折,都应当义无返顾,勇往直前。“四十年前,在学校经常得到李老师的教育和帮助;四十年后,在收藏界仍能得到李老师的鼓舞与鞭策。”张锡光先生每当想到这些,都感到无比的幸福和自豪。李老师送给他的文学巨匠巴金的名言:“亲情、友情是生命中的一盏明灯”,就突出写在《锡光藏灯》一书的首页位置,成为贯穿全书的灵魂。  日,刚刚进入收藏圈子半年时间的张锡光先生购买了《中国收藏》杂志创刊号,创刊词“体会收藏”,是一首体会深刻也非常优美的自由体现代诗,这首诗基本伴随张先生走过了整个收藏过程,他经常书之、读之、诵之,每每都收获新的体会,得到新的启迪,增添新的力量:  收藏,一种对历史、对文化、对艺术的独特体验  收藏,一种对价值、对市场、对财富的个性判断  收藏艰深却又简单,收藏经典却又平凡  收藏高居于阳春白雪之上,收藏流动在下里巴人中间  收藏似乎近在咫尺,仿佛又那么遥远  收藏,一种生存的方式,一次诱人的召唤  收藏,一方丰硕的热土,一位博学的侣伴  珍瓷、美玉、雕木、绝卷  秘藏百代  贵族气派,皇家风范  彩陶、奇石、古币、名画  流传千年  风情百姓,滋润民间  收藏追逐珍奇、追逐财富、追逐神秘、追逐惟一  收藏积累文化、沉淀传统、开拓市场、促进交流  收藏同时拥抱着学者与商人  同时经历着文化流与物欲流的熔炼  收藏是一道风景,交映着无数迷人的美丽  收藏是一种理想,丰富着无数藏友的生活  收藏是一部传奇,编织着无数遥远的故事  收藏是一个炽爱,凝聚着无数爱好者的情感  收藏将历史凝固  收藏使瞬间永恒  让我们一起  收藏昨天,收益今天  收获明天  收藏无止境&&美在收藏过程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张锡光先生清楚地意识到收藏是无止境的。他正在原基础上继续充实古灯具的收藏,并挖掘其文化内涵。近几年他已撰写出30多篇论文,陆续在报纸、专刊上发表,其中有两篇已在《管子学刊》等国际性专刊上发表,引起学术界人士的关注。  张锡光,像他的名字一样,是这样喜欢收藏给人们带来光明与希望的形形色色的灯具。那么最后,就让我们用他蕴含着生活哲理的一段话来结束这篇文章吧:小小油灯包括各种古灯,曾照亮了人间几千年,它是历史长河的印记,是茫茫黑夜的导航灯,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再现。看到这些小油灯,就会想起灯下古人伏案苦读或疾书的身影,看到家人围坐聊天或妇女飞针走线的情景,人间又有多少奇迹是在这古灯下创造出来的。收藏它,就是收藏古人的故事、智慧和古人的历史辙痕。(注:张锡光先生的部分藏灯精品图片,本视窗将在收藏栏目中刊发,敬请关注)  张锡光简介  张锡光,男,1946年生于辽宁省盖县,大学文化,中共党员。曾任中共淄博市直属机关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主任;淄博市直属机关工会筹委会主任;中共淄博市体育运动委员会委员;淄博市体育总会副秘书长、秘书长;淄博市体育馆馆长兼副书记;淄博市业余体校书记。中国文物学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山东省收藏家协会会员;淄博市作家协会会员;淄博市收藏家协会常务理事;淄博市张店地区收藏家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莱芜市职业技术学院兼职教授。  张锡光先生给人的印象是:健康之体魄,竞争之精神,文人之气质,军人之作风,雅量之心态,豁达之性格,广泛之爱好,新奇之追求,高端之品位。此乃大器者,大器必晚成。(查晓东)&&&
(责任编辑:淄博)
我要发表留言&&(现有留言:0条)
匿名发表&&署名:&&&&&&&
&&&&&&&&&&&&&&&&&&&&&&&&&&&&
&&&播客?视频
&&&今日精彩
???美女副市长咋扛昆明文化旗? 李荣堂咋"盯"上女下属?李荣堂为何爱玩"多夜情"? 仇和咋揭高房价背后巨贪?
&&&无线?手机媒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代青铜乳丁镜值钱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