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越过山丘 李宗盛》的10年里,李宗盛究竟经历了什么02

李宗盛新歌《山丘》写人生 旋律十年前就写好
[导读]李宗盛透露《山丘》旋律早在十年前就写好,但是词是到前两个月才真正完成。“这是我人生的经验、生活感受,一点都不悲伤。”来源:腾讯视频
成都商报讯 日前,在各大唱片公司宣传、乐评人、音乐记者的微信朋友圈里,都在转发一个人的新歌———的。因为这是这位乐坛大哥十年来唯一一首录音室作品,让众人期待了太久。前天,李宗盛和爱徒在台湾地区出席活动,对于这首十年磨一剑的新歌,李宗盛很淡然,透露这首歌旋律早在十年前就写好,但是词是到前两个月才真正完成。“这是我人生的经验、生活感受,一点都不悲伤。”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读懂娱乐圈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娱乐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上搜索“腾讯娱乐”,获取更多娱乐资讯。
搜索华尔兹:
[责任编辑:kkliao]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李宗盛的新歌《山丘》歌曲创作幕后故事揭秘
李宗盛和他的《山丘》
  李宗盛的新歌《山丘》,这几天刷了好多人的屏。有趣的是,这首歌发布的同一天,林忆莲的专辑《盖亚》获得了台湾金曲奖的肯定。一个即将迎来自己55岁生日的老男人和他的前妻,不约而同地证明了,这不仅仅是“小时代”的时代。乐坛也不是有了“好声音”就能轻易改朝换代的。没有“好作品”,一切都是零。
  流行音乐是时代曲,在注重歌词的华语乐坛,更是如此。每一句切中彼时社会心态的歌词,均会成为人们对一个时代的最佳记忆。而李宗盛,或许是最擅长将都市人的细微情绪捕捉并表达的词作者。从早年的《阿宗三件事》《和自己赛跑的人》《寂寞难耐》到后期给莫文蔚写的《阴天》《12楼》,李宗盛用自己的人生体验入词,凝结成了一首首经典。
&&发送新闻线索至邮箱。关注微信公众号"麻辣未闻",直接对话记者,曝料线索。
编辑:段莹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客服电话:010-
看新闻不过瘾来这里吐槽写《山丘》的10年里,李宗盛究竟经历了什么 | 音乐故事
写《山丘》的10年里,李宗盛究竟经历了什么 | 音乐故事
文_傅踢踢日,上海,梅赛德斯奔驰文化中心。56岁的李宗盛身穿白T恤,在全场的Encore声中快步跑回舞台。3首唱罢,全场灯光点亮,投影屏幕开始播放演职员表。背景画面是大叔的哼唱,未见歌词,曲调隐约熟悉,仔细分辨,竟是《山丘》的雏形。关注华语流行音乐的人,很难不知道《山丘》。具有标杆意义的台湾金曲奖,将2014年度的最佳年度歌曲和最佳作词人两项大奖授予《山丘》。评审团的依据是,《山丘》“写出每个人心里深藏甚至尚未发现的部分,一举击中人心”。但未必为人了解的是,《山丘》这首歌,李宗盛写了10年之久。而这10年,恰是命运跌宕、感喟频出的岁月。2003年,李宗盛开始创作《山丘》,用他自己的话说,“当时是个悲伤的夏天,一个旋律进入脑海。”从台湾北投迁居上海已近2年,日子称不上精彩。在为《生活》月刊撰写的文章《我的三个家》里,李宗盛回忆说:“所有的线索显示,上海时期的我,是个拥有大量时间却无所事事的人。我跟那些蹲在桂平路上,吃西瓜解渴等待工作机会的民工并无二致。”是年,李宗盛事业上的亮点,或许只有两笔可写:担任梁静茹《美丽人生》和周华健《忘忧草》的专辑制作人。《山丘》的曲调初具,歌词却悬而未决。和文字同样未露迹象的,则是情感关系即将到来的暗影。2003年10月,李宗盛举家离开上海,扎根北京。不久之后,和林忆莲的婚姻,走到了尽头。弄不清东西南北,几乎没有朋友,盘桓在“大得让人心慌”的北京,李宗盛过得并不好。“奄奄一息的婚姻招来周刊的狗仔队,架起相机在小区院子里守着”,他则“躲在工作室,望着录音室全新的器材发愣。”历经这个“糟透了的开始”,戏剧性的高潮终于到来。日,李宗盛口中的“一个寻常午后”,两人协议离婚。李宗盛说,“虽然我对即将发生的事已经早有准备,可是当我签了字离开酒店,走进炙热阳光的那一刻,我仍然打了一个冷颤。”《山丘》的歌词仍付阙如,像样的创作也依旧成空,两度离异、育有三个女儿的李宗盛,做回了单身父亲。他决定留在北京,“看看人生能把我怎样。”原先投注在卧房的精神和体力,转移到了厨房。给孩子做饭,是乐趣,也是不至于垮掉的寄托。每周总有几个午夜,李宗盛会开一瓶酒,耐着性子“和需要时间的菜彻夜周旋”。而他心中最神圣的“法器”,琴与笔,也逐步展示出命运丰厚的美意。李宗盛的制琴事业开始了。在北京豆各庄的作坊里,他待的时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长,“世事越不确定,让我越想定下心来做琴。”原因很简单,制琴是李宗盛的“一次自我完成跟修复”。李宗盛写过一段煽情的文字。14岁那年开始弹吉他,学着用吉他和歌声表达心中的话,“琴在我14岁救过我,我肯定它在我46岁也能救我。”寄居北京的这些年,李宗盛把母亲接来同住,眼看着女儿离家念大学,“经过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人生,但是也走过来了。”但他还是没有填词。直到2010年,纵贯线巡回演唱会台北站,才推出《给自己的歌》。不写的理由也很简单:“我不知道几年颠簸的生活,要怎样去表达?又会怎样被理解?所以我打算再放一放,不着急写。直到哪一天也许更通透,更圆熟了,再下笔也不迟。”时针拨到2013年,“花了10年不停想,想用音乐沟通一下自己的人生经历”的李宗盛,终于完成了《山丘》。绵长时光里的积累,渐次流淌开来:想说却还没说的还很多攒着是因为想写成歌让人轻轻地唱着淡淡地记着就算终于忘了也值了终于忘了或者是美好的愿望,而一生的涓滴意念,也未见得就有汇成河的侥幸。可成与不成,总要学会嬉皮笑脸面对,人生的难。《山丘》是李宗盛另一首《给自己的歌》,言辞切切,都有现实的对应。但就像《给自己的歌》触动太多人的情事款曲,《山丘》也像投在波心的石子,激起对生命共通的感喟。“越过山丘,才发现无人等候,喋喋不休,时不我予的哀愁”,既是告慰心里活着的那个年轻人,也是给所有凡人的情书:无知地索求,羞耻于求救,不知疲倦地翻越,每一座山丘,恰是崎岖的跋涉。咒骂人生太短,唏嘘相见恨晚,也在多少次的无醉不欢里,成了回忆的章节。但那又如何呢?很多事,人力难以左右。甚至可以说,浮游天地间,能掌握的唯有自己。纵使如此,也要“不自量力地还手,直至死方休”。明白写《山丘》的十年里,李宗盛经历过什么,才更能领悟这首歌的真意。可资印证的,是《我的三个家》里的另一段话。李宗盛说:如今我喜欢将上海的生活解释成一种试探,当我事过境迁往回看,它揭发了我不愿承认的懦弱,或提醒了我从不自知的坚强。只是我当时不知道,这两者对我都是好的。南都周刊微信最新栏目「音乐故事」上线,每一首歌都有一个故事。
发表评论:
馆藏&24289
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宗盛 山丘 歌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