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全部家谱

《中华古氏》第8期
当前位置: &&
&& 《中华古氏》第8期
古新民:凉山彝族姓氏简介
来源:中华古氏网 作者:古新民 日期: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四川民族类别和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地区。全州总人口511.78万,其中彝族人口264.78万、占51.74%。1956年实行民主改革后凉山从奴隶社会一步跨千年飞跃到社会主义社会,社会经济文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笔者长期生活在凉山地区,耳濡目染其文化和习俗,了解一些姓氏方面的知识,兹介绍给大家以供茶余饭后消遣。
凉山彝族的姓氏与汉族大同小异,只是历史和内涵没有汉族悠久和丰富,但也有其特点。
凉山彝族的姓是家支(宗族)系统的称号,是严格的血缘关系的标志,也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彝族姓氏发展历史悠久,重视家谱。一般的家支都保存有家谱,极少遭到毁坏。多的记载九十多代,少的也有四、五十代,据此推测姓氏存在已有两千多年。是姓氏和社会研究的直接依据。
姓,彝语称“措施”。彝族文献说普莫尼依是英雄先祖支格阿鲁的母亲,是彝族的始祖之一。许多彝民都供奉支格阿鲁的神像。直到石尔俄特与兹尼施色结婚后,凉山才进入父系氏族社会,再由氏族社会进入宗族社会制度。随着生产、生活的需求及社会的发展,由早先的一、二种部落的姓(或名)变成若干种姓。《美姑县志》记载:古候、曲涅两大部落的后裔繁衍生成若干个“家”,分住多地。“家”下派生若干个“支”。“支”又分为若干“房”。“房”以下为一夫一妻制家庭(户),形成多户血缘群体—“家支”。据彝族学者统计,现有1100多个姓,仅布拖县就有近三百个姓。大姓如沙马(沙、马)、吉克(黄、吉、陈、杨、李)、曲木(曲、王),尼勒(石、沈、谢)等有上万人,多的上十万人。有的小姓如贾斯仅几百人,或一、二千人。
彝姓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以部落为姓。有记载的最早的部落古候和曲涅,分离出许多宗支,分别冠以姓,成了新的家族。古候,曲涅就是最原始的姓。
二、以先祖名为姓,彝语称“措米措西吉”。阿候、甲拿、阿陆、吉克、苏呷等姓都是先祖的名。古候系中的彭伙家支是用24世祖彭伙名为姓。阿候、吉狄各以23世祖名为姓。曲涅系的阿陆家支用31世祖名为姓。
以祖名为姓的基础是彝族中盛行的“父子连名”谱。每个家支都以共同的男性祖先起始父子连名谱系,彝语称“措茨”。姓可以用于名,反之名也可以用于姓。如“阿候马日—马日乌哈—乌哈古觉—古觉……”。阿候是宗支的姓,马日是先祖的名,又是其子的姓。乌哈是马日的儿子,又是儿子古觉的姓。著名的甘洛县煖带田坝斯普兹莫岭姓家谱,先祖属乌蒙“古候”部落。近代世系:勿竹—勿竹阿吉—阿吉阿假—阿假木基—木基洛裸—洛裸阿鄙……
父子连名不管经过多少代其姓或家支名称是不变的。彝族特别重视家支的声誉、力量和关系,比汉族的宗族关系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在旧社会,家支起着政权和行政机构的作用。家支成员从小接受谱系教育,成年后能熟练背诵自己的家谱(世系)。无论何时到何地,只要背出自己的家支世系,就会受到尊敬,被视为亲人,受到热情接待和保护。反之被视为外人,甚至沦为奴隶。
三、以他人的姓为己姓。沙马石一的伙伙支系阿尔阿低家支,阿低第八代“巫年”家支,跟着“阿莫第九子支系的曲涅木氏家姓。阿贝欧觉家支欧觉第六代“比克”家支跟着“勒主第三子”的“孙子世家”姓。著名的云南王龙云,是凉山金阳县人,彝名纳吉(姓)乌沙,就跟着舅舅姓龙。
彝族非常重视血缘的传承,成年男子视无子女为终身最伤心的事。在有女无儿时可招赘,入赘者必须跟女方家姓。并且其婚后子女无论多少代,永远不准改回原姓。招赘对象优先选择姑舅表兄弟,这源于旧时的婚姻制度—姑舅表兄妹通婚优先。姑家的女儿未得到舅家的许可,不能外嫁他人。反之姑家的儿子要娶舅家的女儿是理所当然,很容易娶回。而姨表兄妹是禁止通婚的。彝族视姨母与母亲一般大,是自家人。当然,这种落后的制度已被《婚姻法》遏制住了。
四、赐姓。土司,是彝族的统治者,是元明清朝设在少数民族地区分封部落首领的可世袭的官职。土司给所属百姓(含奴隶)赐姓,可赐彝姓,也可赐汉姓。被赐姓者感觉很荣耀。
奴隶主给所属的奴隶赐以姓,是广泛性的,带有强制性。奴隶不能自己选择姓,必须跟主子同姓。奴隶有了姓名,等于有了身份,他人知道了奴隶的姓名,不敢轻易侵夺。如阿来、甘宗等姓。
许多奴隶在解放前就从汉区流落或被劫持到彝区被变卖为奴隶,其中大部份为汉族。在民主改革时,奴隶主被推翻,解放了奴隶,不再跟奴隶主姓。有的由于幼小就沦为奴隶,不知自己的籍贯和姓氏,就自己选择一个汉姓。有的由民改工作干部为其指定一个汉姓,沿用至今。
五、以地名为姓。如俄奇、布兹、挖若等姓都是地名,最典型的是沙马姓。源自沙马兹莫。兹莫,汉语意为土司,沙马是封地名称。该地的彝民就以沙马为姓,引以为幸。
&&&&六、以汉姓为姓。彝族姓名大多为四音节,少数三音节或多音节。在汉区使用或用汉字记录不方便,往往出错,于是改汉姓就盛行起来。民主改革后取汉姓逐渐增多。据不完全统计,现有汉姓100多个。一种形式是将吉克、孙子、曲木、沙马、罗洪等彝姓简化为吉、孙、曲、沙、罗。另一种是选择,如曲木、尔古、阿达、俄木等都选汉姓王。阿足、瓦渣,阿札、巴且、勒者选汉姓张。解差、阿苦、阿批选汉姓罗。也有选古姓的,很少。如甘洛县吉米地区就有二、三十户。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甘洛县则拉地区彝族恶霸臭名昭著的彭俄(姓)乌甲,自称子莫乌甲,杀人无数作恶多端,1934年被彝藏群众猎杀消灭。彭俄乌甲就取有汉名古永富。古字的读音在彝语里是数字九,亦有久的意思。其名寓意永久富裕,还有傍我们田坝古氏势力之意。因为他人品太差、本质太坏,古氏家族不予承认,拒绝依附。因此,古永富这个名字叫不响,尽管后来其势力日盛,也极少有人知道古永富是谁。
彝族的氏,是姓的分支,氏的出现晚于姓。远古的部落经过长期的发展,人口增多,不得不分出部份人和奴隶及生产资料另辟基业,形成新的族系。这分出去的支就命名为氏。
彝语称氏为“加”、“布”等。同姓的各个氏族在持续发展中又分出许多新的支系,形成新的氏族。新氏族以祖先名或居住地名,或以官爵、职务、职业为氏名。这样,原本是一姓的,不断分化为若干姓。如石一世家,分出了沙马、体衣、克其、孙子、苏呷、甲巴、王、吴、李、杨、石等姓。但都属于石一世家。
姓经过长期的分蘖,现很难区别姓还是氏了,姓氏逐渐融为一体。
上一篇:下一篇:有血的雪族(14)_凉山彝海_天涯博客
阿福所著的《有血的雪族:追述凉山彝族头人斯兹伍各的一生》。书名解释:彝族史诗《勒俄特衣》称世界最早的高等生物是雪族十二子,它们分无血的、有血的两种,人类属有血的。。
今日访问:[$DayVisitCount$]
总访问量:186
开博时间:
博客排名:暂无排名
追述凉山彝族头人斯兹伍各的一生
著者:阿福
●&对凉山彝族有兴趣的朋友,不妨联系作者(QQ&),索取书稿全文
6 十二名杀手
就像一场风暴的骤来骤去,岭镇荣死后,安宁场又恢复了以前的安宁。摄政的丙尔嫫吉吉有勇有谋,刚柔相济,使土司衙门一度恢复原有的威严。而其衙门武官孙奎武在保护土司的同时,亦扩展了自己的势力,使他所住的靠近礼州镇的大堡子,成为当地彝人寻求保护的首选之地。
大堡子的门楣上,刻了一个醒目的&忠&字,以铭记安宁场孙氏始迁祖孙忠、孙忠礼二人。遵循已故的洛合老祖母所要求的&永不反目、永不分家&之家训,孙奎武兄弟三人成家后,都住在一个院子里,其子女均统一排行,不分彼此。
谱名为孙绍德的老二,其彝名为母乃斯裴,他娶了汉姓为王氏的曲木阿牛为妻,生了六男二女,除生于1922年的孙学勤外,其余皆夭折。他是这个大家族的大管家,在家谱上有名无字,这怕是不大外出应酬之故。家谱对他的简述是:&孙公绍德,高大魁梧,为人厚道,孝敬父母,友爱弟兄,关心子侄。在几十口人的大家庭里,且每天都有来来往往的客人,他负责安排生活、农事及家中一应琐事,还要检查督促卫生及花园的管理&&&
这时候,老大孙奎武已娶了沙氏、池氏、罗氏三房太太,她们分别是沙马、惹兹、博史三黑彝家支的女子,生了一子三女;一子为孙学陞,三女为满凤、保芝、学仙。家谱对他的简述是:&清末民初,正值国家内忧外患,饱受战争创伤,宁属处于边远山区,当政者鞭长莫及,因而地方民族矛盾突出,冤家械斗,盗贼四起,社会秩序十分混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奎武出生名门,生性聪颖,智勇过人,沉稳干练,性格刚强。他利用在地方衙门任武官之职的机会,尽量化解民族矛盾,打击盗贼,抑强扶弱,维护一方治安。他文武兼用,恩威并济,讲究信誉,以诚待人,常使干戈化玉帛,让冤家变朋友,深得地方百姓信赖&&&
当年安宁河之西昌、礼州、泸沽一线的白彝家支,都尊彝名为斯兹洛德的孙奎武为白彝头人,八姓四十八家听命于他。而这个隐姓埋名四代人的木武斯兹家族,即使到了民国时期,对其隐秘家世仍缄默不言,不讲他们的祖先是土司,不在乎黑彝白彝之别;只有喝酒喝多了,才有人信口背几句家谱:&打山伙普德,木武斯兹令,勒支安抚令,尼木利利兹&&&外人听了莫明其妙,本家支的却心领神会,心中油然升起家族自豪感,感觉什么人也不会怕。
孙奎武是一名职业衙门武官,他的恪尽职守是来自祖辈、父辈的言传身教,而他本人被众星捧月尊为彝族头人,是地方形势使然。不过他的土司祖先、在清朝道光皇帝上谕中称马林的马龙,其揭竿起事而义无反顾的狂野豪放之气,在他的身上很难看到。而这种男性彝人的粗犷气质与气概,则更多传给了他的幼弟孙子汶。这兄弟二人感情深厚,但思维迥异。一山不容二虎,当年孙子汶出门从军闯世界,既有博取功名之心,也有避让兄长之意。
斯兹家支的姻亲,多数是周边的黑彝家支,因此每当土司与黑彝发生争执,或黑彝欺负白彝,或白彝间彼此争斗,若请孙奎武出面调解,鲜有不成功的。不过孙奎武对汉人始终有隔膜、敌意与戒备,不会像弟弟孙子汶那样跟礼州汉人称兄道弟,甚至入了汉人的袍哥会。而汉人的势力,汉人的思维,常使他忧心忡忡。这时他已看出甘相营(今喜德县城)那边的邓秀廷是汉人中的雄才伟略者,一面鄙视邓秀廷的阴毒手段,一面佩服这个汉人的胆量、大气与聪慧。
这时孙家对汉人的礼州,已有试探性的渗入。早在孙子汶从军之前,这兄弟二人就在礼州边上的石桥头开设文星马店,一个院子里有十几间客房,配有马匹、草料,并有武装彝兵守卫,还安排了给牲口看病的兽医,以及钉马掌的工匠,接待南来北往于零关古道的马帮商人,且因食宿方便,为人称道,有口皆碑。
明朝嘉靖年间,礼州守御千户所迁至楂村,自筑城壕以御敌扰,令军民凡入楂村赶集者,须缴筑料。这不外乎一砖、一石、一箕土,但工效极为低下,工期极其漫长,百姓不胜其烦。据说忽一夜,城垣骤然筑就,不知何人所为。于是百姓焚香跪拜,祈望天神告之,据说最终竟有一张纸条由空中飘来,纸条上写有&仰赖贞武神&五字之答复。于是百姓在贞武神所筑的最后一担土上,即本镇的最高处,建贞武观供真武祖师菩萨;清朝光绪年间,其修缮者海山法师将其改名为祖师庙。
而楂村筑城后被改名为礼州,成为零关古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其祖师庙内的正殿屋脊正中筑了灯阁,每夜有庙役将油灯点亮,&上照谢天庭,下照度苍生&。此灯被称为长明灯,夜间二十里外就能看到。马帮客商于寒夜中见到这盏长明灯,顿时备感温暖。孙氏兄弟将他们的马店取名为&文星&二字,亦含长明灯之意,使客商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1922年,孙奎武突然恶疾缠身,一病不起。他叫人唤幼弟孙子汶回来,在病榻上给弟弟交代一宗宗后事,要弟弟辞了军职回家主事,不然家里就没了顶梁柱;见弟弟一口答应,才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最后,他讲出一句心里话:&子汶,交朋友要交邓秀廷这样的人。&
邓秀廷是冕宁人,原名文富,虽是汉族,却有一个彝人名字木呷克底,意为乖巧听话的狗儿。他从小生活在彝人村寨里,成日赤脚裸臂,酷似彝家孩子。十九岁从烂坝迁至甘相营,二十一岁当了本地团总。清末民初,小相岭一带的果基、祝尔、八且、瓦扎、巴久五个黑彝家支曾于零关道分段设哨保护行人,收取保哨费。因彼此有利害冲突,劫案仍不断发生。邓秀廷任总团后,召集这五个家支的头人会商,建议联手保哨,但未能成功。于是邓秀廷亲自肩扛步枪,率团丁护送行人。每逢农历三、六、九日,自冕宁的冕山起,经深沟、登相营、九盘营、三板桥、相岭顶,到越巂的小哨,次日又将小哨那边的行人一站一站送到冕山。其间虽常遇劫匪,但多为有惊无险。后来邓秀廷又在险要地段及制高点修筑碉堡,并设流动哨,使这条古道畅通无阻;他本人因常年武装护送行人走零关道,亦名声大振。
这条古道上的三板桥是一个险要去处,它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四百米长的狭窄平坝,南北两端的隘口仅容一人通过,平坝内灌木丛生,阴森可怖。1918年,越巂县被划为川军第四师刘成勋的防区,该师的王铭章营驻扎该县。到了当年岁末的一天,王铭章派出一个连的兵力,护送商人过小相岭。这一行数百人刚进入三板桥,两头的隘口就被滚木礌石堵死,埋伏在草丛中的一千余名彝人手执大刀长矛,见人就杀,见枪就抢,不到半个时辰,就有三百余人尸横荒野。政府和部队闻讯后,于次日前往出事现场,在路旁挖了一个大坑,将死者草草掩埋;后来有人在坟堆旁竖了一块石碑,其碑文是&行客遇害之墓&。此事惊动了省府,省里派员下来调查。经谈判与彝人达成协议:政府不追究此事的肇事者,彝人交出被俘的士兵、商人和机枪,今后小相岭的交通安全由彝人负责。据说行劫的彝人让被俘士兵教他们使用步枪和机枪,感觉机枪消耗子弹太多,不爱用它,故愿意退还机枪,步枪则得心应手,不肯交还。自此以后,行人途经此地无不毛骨悚然,不由得加快脚步,迅速走过这个危险之地。这桩惨事,出在不谙彝区的外籍部队手里,因此更显出邓秀廷的厉害来。
1919年,邓秀廷被四川第二路汉军前五营统领蒋安廷带往乐山,归编于四川陆军暂编第八师,为该师十六旅三十一团二营营长。后因升团长受阻,于1922年借省亲为名,带了一个排回甘相营,再度干起武装护送马帮的老行当。
由孙奎武的临终嘱咐可知,当年孙子汶与邓秀廷尚未结金兰。这二人同在川军第八师期间,可能不在同一个营,甚至没见过面,无私谊来往。也是1922年,孙奎武病故,孙子汶也是借省亲为名,也是厌倦了军阀间的你争我夺,看不到从军的前途,便带了自己的一帮堂兄表弟回来,接替其兄长经营安宁河中游的孙氏势力。
正是那一年,北山李子乡度加村的黑彝头人列额麻达,常率彝人下山,对锅盖梁(今西昌安宁镇)一带的汉族村镇烧杀抢掠,汉民屡次告至官府,竟不被理睬,于是有性情刚烈的汉民,于列额麻达去锅盖梁赶集之际,在蛇尾巴村一枪将他击毙。列额麻达有女无子,其家支成员要瓜分他的白彝娃子。得知此事后,那些白彝娃子分头求助于两位白彝头人,一是北山乡吉胡地莫村的吉伍老五,一是李子乡洛乃格村的甲甲惹洪。而这两位白彝头人,又求助于孙家的孙子汶,最终因孙子汶出面,那些白彝娃子才摆脱了其黑彝主子的奴役,成为白彝八姓四十八家的第一批&自由民&。而当地汉族乡团头目跟白彝头人打鸡打狗,喝血酒,赌咒结盟,订立&彝保汉、汉保彝&条约时,也请孙子汶为主持人,出面见证这样的重要事件。
孙氏兄弟所住的大堡子在礼州东北角,有居高临下之势;其村寨彝族称之为久落地贡,意为鹰之巢,仿佛暗示孙家的凶猛与蓄势待发。自筑城起,礼州就是一个孤零零的汉人聚居点。它有坚固的城墙、悍烈的乡团、官府的分县衙署,以及组织严密且以维持地方治安为己任的袍哥会,一如西昌县城,历朝历代都排斥周边的彝人,不许赶集的彝人在城里过夜;而赶集的彝人,也怕夜里睡不安稳,也没地方落脚,必须赶在日落前出城回家。
且一如汉区的集镇,设驿站的礼州自古繁华热闹,大户人家的深宅大院鳞次栉比,且画梁飞甍、木雕砖刻,均张扬恣意,其著名者有胡氏、杨氏、康氏、谌氏等家族的高大屋宇。这里的名门望族,都是经商起家。传说做酱盐生意的杨家祖先,是入赘胡家才立住脚跟的。一次在旷野中遭几名强盗拦路打劫,这个杨家汉子竟不慌不忙,抱起驮了盐包的骡子,先将它搬到大树底下的阴凉处,再回头对付那几个坏家伙。没想到见此情形,那些强盗全傻了眼,从没见过有这么大力气的汉子,全掉头转身跑了。由此可见,礼州的汉族商人,常年穿行于彝家村寨,行走在荒山野岭中,靠的是勇武机敏,其体格之强壮,性情之悍烈,不输于抢他们的彝族强盗。
礼州西街多为胡家的府第,北街多为杨家的,南街多为康家的。胡家有大宗祠出名,杨家有水阁凉亭出名,康家创办了著名的亮善书院。当年胡家的胡光晋留学日本入同盟会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杨家的杨绍伯&性鲠行直、读书不成,去而学武&后任把总&驭夷治盗,宽猛相济,闾阎依赖&,康家的康敷鎔为光绪癸卯举人、甘肃补用同知、民国国务院简任官员且编纂《青海志》为《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由此可见,身处牦牛徼外的礼州汉人,在清朝末叶的眼光、学问及所作所为,不输于中原地区或沿海地区。
礼州城内有八街五巷,居中的钟鼓楼为三层六柱八角,楼内悬钟架鼓,顶阁置木雕魁神,该楼有&魁联璧络&、&苏示古县&、&亮善遗踪&之木匾,悬挂于楼体的东南北三面;其&魁&字为主文运的魁星,暗示本地为笔墨之林、文士辈出,而&苏示&指西汉于本地置苏祈县,&亮善&指北周于本地置亮善郡,皆指本镇汉人历史及汉文化之古老。南北城门外半里许,各有撰文竖碑、迎来送往的接官厅,南门校场旁又有三层六面、惜字焚纸的字库塔,且更有气势恢宏的文昌宫、初建于明代万历年间的祖师庙,此外还有忠烈宫、张爷庙、禹王宫、南华宫、王皇庙、关岳庙、川主庙、城隍庙、观音阁、灵祖殿、南寺、北寺等寺庙林林总总。亦由此可见,礼州汉人于凉山彝族地区保持古汉人传统的惯性、财力及持之以恒的意志,是何等的非同凡响;他们于彝族世界的孤悬、独立且自行其是,亦令人为之叹绝。
在那个年代,除白天前来赶集的彝家男女,礼州城内看不到任何彝族痕迹,这就像它周边的彝族村寨看不到汉族痕迹一样。然而,这种沿袭了三百八十余年的封闭局面,却被一个读过汉人私塾、晓得汉文化的彝族军人所打破;这个自幼习武的孙子汶,先是入了礼州袍哥会,然后在礼州开文星马店。就像邓秀廷缠英雄结披察尔瓦讲一口流利彝语谁也看不出他是汉人一样,孙子汶穿长袍戴礼帽讲一口流利汉话,谁也看不出他是彝人。所以,孙子汶对礼州的介入,于一般汉人是不知不觉的,而他本人也从未留心因这种介入而引起的深刻敌意。
有一天早上,晨雾浓重,孙子汶在家门口刚跨上他的白骏马,要去西昌会朋友。刚踩好马镫,就听到一声枪响,子弹擦过他的左耳飞过去。这时他本能地滚下马鞍,知道来了杀手。他的十二名随从立刻散开,其十二匹马却挤在一起,把他团团夹在中间。这个突如其来的枪声,使堡子里的男人都手持武器跑过来,甚至周边村寨也来了人。枪战持续了半小时之久,两边各有伤亡,但十二名杀手没一个跑掉。
孙子汶叫一名随从去西昌跟朋友打招呼,抱歉家里有事无法赴约,明日必登门谢罪。然后吩咐家人槌牛备酒,给没被打死的杀手全松了绑,设宴款待他们。席间孙子汶给杀手把盏压惊,讲了川军官兵常挂在嘴上的一句话:&放下枪就是兄弟。&认栽的杀手供出了雇他们行刺的雇主后,孙子汶讲出他的一个处理方案。这方案是,要么今日受死,要么远走他乡,并保证日后不在凉山出现。活着的七八个人都不想死,孙子汶当即叫来他的二哥孙绍德,给杀手每人一份盘缠。然后又款待晚宴。然后又吩咐卫队长送他们到漫水湾,出走礼州地界。
就像没事一样,第二天早上,孙子汶再次于晨雾中踩镫跨鞍,去西昌会朋友。这马鞍镶了好几种颜色的玛瑙,据说是他的曾祖孙忠传下来的,而他腰间那把镶了祖母绿的红柄短剑,则是孙忠的父亲、叛变朝廷的马龙的遗物。如今这把短剑是孙子汶本人的吉尔,本家支的人个个认为这是吉尔保佑,使孙子汶面对十二名杀手仍安然无恙,否则很难解释枪响后马匹没有本能地散开逃走,而是围着孙子汶情愿自个吃枪子。
而且,孙子汶照常去礼州赶集,去马店查看,见了胡姓镇长打个招呼,甚至站在街头聊几句。除孙子汶本人外,只有三两个亲信知道雇杀手的就是这个胡镇长。随后的一个月内,礼州胡氏家族有三十余名壮年男子被人暗杀,全是吃了枪子被打死;一向强势的胡家,顿时蔫了下来。对于此类事件,官府早司空见惯,麻木不仁,既不敢管,也管不了。坊间则议论纷纷,人情汹汹,但谁也不晓得事情的真相。惟有孙子汶跟这个胡镇长心照不宣,后者是有苦难言,虽有心复仇,却无能为力。
木武斯兹家族孙忠礼一支的孙正安,彝名为斯兹古瓦,是孙子汶的重孙辈。每每提及孙子汶,他都毫无例外地称其为孙仿将军。他陪我们去了孙家祖先的故乡汉源清溪,边走边聊,给我们详细讲了这起连锁暗杀事件。他说这是听他父亲、彝名为阿角瓦达的孙国祥讲的,而他的爷爷、彝名为木嘎约哈的孙学成,就死于那天早上的枪战中。他父亲的两个藏族舅舅,都是孙仿将军的贴身保镳,也是在那场枪战中受了伤。后来他父亲本人,成了孙仿将军的内务警卫。
查木武斯兹家谱得知,孙学成的藏族妻子,是汉姓为薛氏的藏女左托阿支禄秀,她的家族是西昌汉人所称的西番,乃吐蕃时期自藏区迁徙而来,在那场短暂而激烈的枪战中受伤的两个西番人,都是她的兄弟。&那些送走的杀手,&古瓦面对红果累累的樱桃林对我们说,&全消失在漫水湾那边的黑夜里&&都给干掉了!&而当时我们看到的大相岭山脉的最高峰,就是木武斯兹家族所称的&打山伙普&;若把它直译成汉话,&打山&即泥巴,&伙普&为很高的山,即&高耸的泥巴山&。
多种文献均指出,在处置敌手时,相较于手段凶狠的结拜兄弟邓秀廷,孙子汶一向以温和、义气且有节制而著称。恰恰是他的家族内部给我们提供的这起谋杀及反谋杀事件,显示了孙子汶性格狂暴的一面。似乎其祖先马龙的狂野基因,始终蛰伏于他的内心深处,惟于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才智慧而酣畅地展示出来。面对杀手的行刺,他的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则更凶狠而效率更高。他对杀手的欺骗,显然有违于袍哥的&义气&二字,亦有违于他本人一向说一不二的作风,而他之所以这么做,不是对杀手不必讲信用,而是兵不厌诈;处死胡家的杀手,是为了不走漏风声,以便他本人的杀手干得顺利些。在他看来,胡家对他的暗杀,是有效防止彝人进入礼州的一个极致手段,而他要在礼州站稳脚跟,惟有彻底铲除胡家的势力才有可能。这个突如其来的被袭,不但关乎他本人和他的家族的生死存亡,而且涉及到当地整个彝人群体的安危。于是他的决断和伪装相辅相成,他的整个反暗杀行动在第一时间就已确定,而他平日于汉族、彝族的好口碑,也很难使人相信他是谋杀礼州胡氏的幕后指使者,所以事成后亦鲜为人知。在那个军阀混战的险恶时期,在那个官署形同虚设的边远之地,相较于邓秀廷的擅长暗杀,似乎孙子汶更胜一筹,只是后者只偶一为之,且极为隐蔽罢了。
也是自此以后,孙子汶就格外谨慎,虽表面上轻松自在,实际上则时时刻刻防范有杀手杀来;这一点跟邓秀廷相仿。而孙子汶跟邓秀廷称兄道弟,这二人合作二十余年之久,是每时每刻都明白邓秀廷会对他下毒手。据孙家讲,那个雇了十二名杀手要杀孙子汶的胡镇长是邓秀廷的姐夫,暗示这个暗杀事件是有邓秀廷撑腰的。
据当年之统计,凉山的黑彝与受制于这些黑彝的白彝之比例,通常是1:10,有的甚至达1:40。
他的父亲就是孙家的吉伍管家。
《礼州杨氏家谱》语。
民国《西昌县志》语。
我们在礼州街头寻访时,有个年轻的女店主讲她家有孙子汶的一个马鞍,孙家愿意出三万元将它购回,但她家不肯,说那个马鞍是玛瑙的,嫌赎价太低。
这对应于孙子汶平日的十二名武装随从。凉山彝族十大家族
凉山彝族十大家族
黑子惹所、阿莫惹古、尼乃惹所、俄木惹古、日格阿鲁惹石、帕查惹石、拉俄惹额、火火惹石、尼波惹石、木古惹古。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略论凉山彝族的等级及其演变
下载积分:999
内容提示:略论凉山彝族的等级及其演变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7|
上传日期: 17:43:0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略论凉山彝族的等级及其演变
官方公共微信【彝族】关于有些凉山彝族彝姓的来历问题_彝族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6,132贴子:
【彝族】关于有些凉山彝族彝姓的来历问题
很多人奇怪,比如果基家的家谱中没有果基这一代,倮伍,罗洪,挖扎等等这些,都家谱中并没这个名称,其他家谱中没有该姓的还很多,这姓是如何来的呢?
最早就曲涅 古火 相互开亲。时间久了,通婚越来越难,越来越受局限,对人口发展也很不利,老规矩也不能随便和藏族、、苗族等开亲。
危难之际,由比摩主持分支仪式,宣布可以开亲,并由比摩命名支系名称。以后形成7代可以分支,8代可以开亲(也就说分支后的下一代才开亲)。严格来说,由比摩在庄严仪式上命名的支系名称,应该是比较传统比较正规的。
据说分支仪式上,场面很是悲壮,尼莫惹莫些(女的)哭的死去活来,哭唱道:今天我们都还是兄妹,明天就是表兄妹,今天还是家族,明天就是姻亲,今天我们还一致对外,明天我们可能就相互对付,今天还是自己人,明天就是外人,如何如何,场面感人。
但有少数是用聚集地地名命名,比如补余,就是用昭觉地名,不知是否比摩赐予过其他姓没有,但后人就只记住补余这个名字,延续下来。当然,也有用某代人人名名称的。
IKEA宜家-汉尼斯系列85折优惠!
学习历史,尊重历史。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四川大凉山彝族吸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