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剧演员徐玉兰辞世国家二级演员名单宋小美

越剧一级演员有多少人_百度知道【越韵风流】】(转)历届越剧演员梅花奖得主名单_张永梅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64贴子:
【越韵风流】】(转)历届越剧演员梅花奖得主名单收藏
按时间先后顺序
0基础电脑培训——变身高富帅!
茅威涛&&-------------&&茅威涛,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中国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浙江戏剧家协会副主席,生于1962年,祖籍浙江桐乡。她17岁从艺,1982年毕业于浙江省艺术学校,同年进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1984年年仅22岁时夺得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越剧小生第一人。&&&&&&&&茅威涛的扮相英俊,气度非凡,唱腔师承尹派,又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有所发展,唱做念扮皆达到很高的艺术境界。其表演潇洒飘逸,含蓄深入,溶内心体验与程式化体现为一体,使之角色的创造有较高的文化品位。&&&&&&&&代表剧目:《何文秀》、《孔雀东南飞》、《五女拜寿》、《沙漠王子》、《桃花扇》、《胭脂》、《西厢记》、《陆游与唐琬》、《寒情》、《孔乙己》等。&&&&&&&&所获奖项:1984年荣获第二届中国戏剧梅花奖;1986年荣获全国越剧演员广播大奖赛十佳之一;1993年荣获第十一届梅花奖“二度梅”、第三届文华奖和上海白玉兰奖主角奖;1994年荣获第四届文华奖和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金奖;1999年荣获第九届文华奖、第十届上海白玉兰奖和五个一工程奖等。
吴凤花&&-------------&&吴凤花,越剧范派小生1970年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绍兴小百花越剧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工小生。师承范瑞娟。先后随团两次赴台,两次晋京、四次赴香港演出,并辗转巡回演出于北京、天津、山东、四川、湖南、河北、江、浙、沪一带,足迹遍及半个中国。在十几年的摸索与实践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特色,文戏武演,武戏文演,得到了观众和行家的认可,被誉为越剧界难得的小生。几年来,吴凤花以其卓越的艺术水平和崇高的艺术品德赢得尊重。多年来无论出访献演,还是“下乡”巡演,都以对艺术的一丝不苟的精神,努力工作,以最完美的艺术奉献给观众。吴凤花一直以“德艺双馨”的品格,活跃在戏曲舞台上。
谢群英&&-------------&&谢群英 女,一级演员。浙江绍兴人,日出生。1972年进浙江桐庐中学艺训班学艺(京剧)。1976年进桐庐越剧团学花旦。1984年拜金采风为师。1994年调入杭州越剧院工作。从艺以来,主演了《盘夫索夫》、《美人鱼》、《春江月》、《桐江雨》、《月亮湖》、《深宫欲海》、《莲花湖》、《碧玉簪》及《谢群英折子戏专场》等。在戏曲艺术片《绣花女传奇》与《桐花泪》中分别扮演刘夫人和金夫人。在戏曲电视剧《梨花情》中饰演钱姐。1982年获浙江省戏曲小百花奖、1987年获浙江省第三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浙江省首届戏曲明星奖、1994年获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金奖,1998年获第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唱腔华丽,表演动情,扮相秀美。有盒带、录像发行。1999年当选为浙江省劳动模范
陶琪&&-------------&&陶琪,南京市越剧团旦角演员,生于1963年,祖籍苏州。1977年考入南京市越剧团。她扮相俊美,唱腔娓婉深情,表演细腻传神。宗袁(雪芬)派唱腔。擅演剧目:《莫愁女》、《红楼梦》、《宝莲灯》、《侯门之女》、《柳毅传书》、《汉宫怨》、《湖畔盲女》、《哑女恨》、《梨园天子》、《洞房文武错》、《李清照》等。所获奖项: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金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十四届白玉兰主角奖等。
陈辉玲&&-------------&&陈辉玲 女,一级演员。浙江海宁人,日出生。1977年考入浙江艺术学校越剧班学戏,工小旦、花旦,主教老师为张兰珠、陈天贶。1983年毕业后分配进浙江越剧二团。因在首届省小百花会演中饰《风雪摆渡》中的小姑娘获优秀小百花奖,被入选浙江省小百花集训班,后为浙江小百花越剧团演员。她宗吕(瑞英)派,唱腔富有韵味,表演很有灵气,加上功底扎实,很快成为令人注目的演员。在《陆游与唐琬》中饰唐琬获浙江省第四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在《西厢记》中饰红娘,获文化部第四届文华表演奖、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五届浙江省戏剧节演员一等奖;在1994年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参演《茅威涛艺术专场》获银奖;后又获浙江省第三届“戏剧名星奖”;在《寒情》中饰夏韵获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1998年演出《一生爱好是天然——陈辉玲越剧表演艺术专场》,获第十六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她另饰九斤姑娘等角,都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曾随团多次赴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并赴泰国、新加坡、美国、日本、西欧多国访问演出。
董柯娣&&-------------&&董柯娣,国家一级演员,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张(桂凤)派老生。第十七届梅花奖得主.&&&&曾多次赴京演出。在随小百花越剧团演出《西厢记》中,反串老旦饰演崔夫人;并受上海越剧院邀请演出新版《红楼梦》,在剧中饰演贾政。两个人物虽非主要角色,但她高超的唱功和演技,再一次说明了"没有小角色只有大演员"的道理。&&&&&&&&董柯娣21岁考进象山越剧团。1982年被选入浙江小百花越剧团,并拜著名的越剧表演艺术家张桂凤为师,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984年赴京演出,在《五女拜寿》中她成功地塑造了杨继康这一艺术形象,在《汉宫怨》和《二堂放子》中饰演的霍光和刘彦昌均征服了首都观众。之后她又随团出访香港、新加坡、日本、泰国及西欧等国家和地区,深受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及外国友人的欢迎。&&&&&&&&董柯娣扮相英武,嗓音宏亮,有力度,台风稳重大气,被誉为"最有魅力的老生"、"唱不败的金嗓子"。她曾先后荣获全国越剧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十佳演员"、全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老生组"最佳演员"、浙江省第五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第三届中国戏剧节表演奖。中国戏剧节表演奖、上海“白玉兰戏剧奖”。演唱高亢挺拔,感情充沛,素有“金嗓子”之美称,表演刚劲洒脱,性格鲜明。近年她又以《白兔记》中的刘志远获上海第十届白玉兰表演奖"主角奖",以《汉武兴邦》中的公孙弘获浙江省第八届戏剧节演员一等奖。&&&&&&&&董柯娣的演唱已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色,作为一名越剧老生演员,尤其难能可贵。
孟科娟&&-------------&&孟科娟 女,二级演员。浙江诸暨人,1966年10月出生。自幼喜爱越剧,1983年考入诸暨戏曲培训学校,工小生。1986年进入桐庐青年越剧团,在新编历史剧《潇湘情》中饰演辛弃疾一角,参加杭州市戏剧节调演获优秀演员奖。1986年进杭州黄龙越剧团,先后主演多部大戏和几十个折子戏,在《红丝错》、《三看御妹》、《何文秀》、《沙漠王子》、《狸猫换太子》、《打金枝》、《楼台会》、《前见姑》等大小剧目中,成功地扮演了一些性格迥异的小生角色。1996年,饰演《出宫回宫》中的唐明皇取得较大的成功,获全国第四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表演一等奖。1998年在《狸猫换太子·拷寇》中饰演陈琳,获1998“大自然杯”越剧新十姐妹大奖赛优秀演员奖。1999年《拷寇》一折参加中国民间越剧节(嵊州)折子戏大赛,获演员银奖。1999年在《唐伯虎点秋香》中饰唐伯虎,获全国第五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表演一等奖,2000年获第十七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是浙江首个获此殊荣的民间职业剧团演员。1997年成为范瑞娟的入室弟子。她在继承范派神韵的基础上,将尹派唱腔糅合运用,形成自己的演唱特色。唱腔音色甜美、韵味独特,表演细腻、感情投入,深受国内外观众的喜爱。曾随团赴香港演出。
舒锦霞&&-------------&&舒锦霞 女,一级演员。浙江新昌人,日出生。1978年进浙江新昌高腔剧团从艺。79年调入台州黄岩越剧团,工王派花旦。唱腔富有王派神韵,表演入情深刻。1986年进浙江越剧院三团(浙江越剧团)。前后曾主演《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梁祝》中的祝英台、《花魁女》中的花魁、《李师师》中的李师师、《叶香盗印》中的叶香、《状元与乞丐》中的柳氏、《金娥冤》中的金娥、《借红灯》中的金凤、《三看御妹》中的刘金定、《寻儿记》中的顾凤英、《桐江雨》中的桐花、《唐伯虎》中的沈九娘、《明月何时圆》中的三月、《项链》中的玛丽、《十字路口》中的周静芳、《一鸟九命》中的丁翠巧、《金凤与银燕》中的银燕等30余台舞台剧。参加演出的电视剧有《汉武之恋》、《光棍买新娘》、《党的卫士》、《大义夫人》、《珍珠塔》、《秋瑾》、《朱元璋巧访记》、《西施断缆》、《茶女情缘》等近40集的拍摄及主要配唱。拍摄的音乐电视有《红楼梦·焚稿》、《梁祝·蝴蝶恋》、《苏小小·游春》《钗头凤·走进沈园》《白蛇传·断桥的传说》、《舒锦霞MTV王派经典》专辑等20余首。录制出版的磁带有《舒锦霞越剧金曲》专辑、《借红灯》、《二度梅》、《四大美人》、《秦香莲》、《珍珠塔》、《柳毅传书》、《王昭君》、《最新小百花集》、《越剧明星》之三、《汉武之恋》、《中华大家唱》等。曾获1982年浙江省首届小百花会演优秀小百花奖、1985年台州市首届戏剧节一等奖,1994年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金奖,1995年中国第七届音乐电视赛金奖,1996年上海市首届TV邀请赛银奖,1998年浙江艺术明星奖,1998年浙江越剧“新十姐妹”称号,1998年中国音乐电视戏曲类金奖,1999年浙江省电视文艺一等奖(演唱《蝴蝶恋》、《走进沈园》两首)等。2001年饰演《白兔记》中的李三娘获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郑曼莉&&-------------&&郑曼莉,女,越剧生角。1963年3月出生,温州市人。一级演员。1977年从温州市少艺校初中毕业后考进温州市越剧团学馆,学习小花旦。第二年排演《追鱼》,被老师指定扮演该剧小生张珍。从而改工小生行当,并成为温州市越剧团优秀青年演员。先后在《二度梅》、《卖油郎与花魁女》、《金娥恨》、《仁义缘》、《蛟龙扇》、《胭脂》、《哑女告状》、《康王告状》、《丽人动》、《三看御妹》、《孟丽君》、《狸猫换太子》等大型剧目中担任小生角色。1985年剧团排演《浮生恨》时,其中有一老生配角缺少理想演员担当,便动员她饰演,在省、市戏剧节获表演二等奖,从此她改工老生。在剧团常演的《寒江雪》、《珍珠塔》、《三看御妹》、《碧玉簪》、《泪洒相思地》、《孟丽君》、《是我错》、《蛟龙扇》等剧目中担任主要老生角色,并成为剧团主要老生演员。1989年和1992年扮演《丽人劫》中的杨广和《寒江雪》中的正德皇帝,分别获浙江省第四届戏剧节和第五届戏剧节表演二等奖。1994年她自寻剧本,自荐参加了移植排演的京剧《斩经堂》,获当年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银奖。1997年起成功扮演《荆钗记》中万俟丞相、钱载和两个老生角色,受到专家和观众的一致称赞,并获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优秀表演奖;第六届中国戏剧节演员表演奖。2000年扮演新编南戏《白兔记》的刘知远,这是她担任老生行当以来第一部以老生为主角的戏。在导演杨小青指导下,根据刘志远人物特点,运用小生、武生和老生三种行当的表演,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新的艺术形象。2001年她以越剧老生行当突出的艺术成就,获第十八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越剧界第二位以越剧老生行当获得“梅花奖”的青年演员。
赵海英&&-------------&&赵海英 女,二级演员。浙江诸暨人,日出生。她长相秀丽、嗓音脆甜、聪敏机灵,从小受到越剧艺术的熏陶,9岁便登上越剧舞台。1990年进绍兴市艺术学校,工花旦,被吕瑞英赏识,并收为弟子。1992年进绍兴小百花越剧团。1995年以特招进入宁波小百花越剧团,为优秀青年花旦之一。先后领衔主演了《三看御妹》、《打金枝》、《梁祝》、《孟姜女》、《国色天香》、《窦娥冤》、《蝴蝶梦》等多台剧目。并在戏曲电视剧《孟姜女》和《红楼梦》中分别饰孟姜女、薛宝钗,获得观众的交口称赞。因她的不懈努力而在越坛频频获奖:1989年全国“佳音杯”越剧卡拉OK大奖赛获一等奖、1997年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获优秀青年演员奖及金艺奖、1998年浙江省“大自然杯”“越剧新十姐妹”大赛获一等奖、1999年“天衡杯”青年演员艺技大奖赛获一等奖、2000年浙江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获“十佳演员”称号。2001年6月,由宁波市文化局主办、宁波小百花越剧团承办,在宁波举行了赵海英专场演出,受到来自北京、上海和浙江的戏剧专家、领导的称赞。同年获第十九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赵志刚和周云娟的在审核
黄美菊&&-------------
萧雅&&-------------&&萧雅 女,演员。上海人,1964年3月出生。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1980年考入虹口越剧团。1981年入上海市戏曲学校培训,1982年结业后回团,不久即成为剧团头牌小生,宗尹派。曾主演了10多出大戏。其中《一枝梅》、《流浪王子》、《沙漠王子》等剧,由中国唱片上海公司和上海音像公司录制成音带出版。1989年,上海艺术研究所摄录了其主演的《绿林奇缘》;1988年、1994年、1995年,上海电视台摄制播映了由她主演的越剧电视剧《汉文皇后》、《血缘恩仇》、《玉蜻蜓》(获第十五届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三等奖)。她擅长演唱,是一位既能唱戏又能唱歌的两栖演员。对越剧传统唱法进行开拓创新,把通俗歌曲中的轻声、气声及西洋美声唱法融进其尹派唱腔中,在戏曲和歌的相互渗透上作了有益的尝试,缩短了当代青年对传统戏曲的欣赏距离,赢得了众多的知音。她曾受上海歌剧院之邀主演歌剧《请与我同行》。由她主演的音乐片《呼伦贝尔情》获全国民族音乐风光片特等奖。又先后获得第二届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二等奖、全国青年歌手大奖赛优秀歌手奖、华东六省一市戏曲演员通俗歌曲大奖赛特等奖、上海市第二届通俗歌曲创作演唱比赛一等奖等多个奖项。1988年,《新民晚报》、上海电视台等新闻单位,联合为她举办《萧雅演唱艺术专场》及研讨会。曾旅居美国,回国后常有演唱活动。2001年夏参加上海越剧院《早春二月》的演出,扮演萧涧秋一角。并自组“萧雅艺术工作室”,后改为“萧雅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成为上海地区第一个经济上自负盈亏的民间越剧团体。排演了新创越剧《状元未了情》,参赛第七届“映山红”民间艺术节,获奖12项,她获演员一等奖和第二十一届中国戏剧“梅花奖”。
陈飞&&-------------&&陈飞 女,一级演员。浙江上虞人,1969年7月出生。1983年开始学艺,为浙江绍兴小百花越剧团主要花旦。1987年成为表演艺术家傅全香入室弟子。先后主演过《劈山救母》、《主奴联姻》、《三看御妹》、《穆桂英挂帅》、《王老虎抢亲》、《狸猫换太子》、《秦香莲》、《吴王悲歌》、《将门之子》、《陆文龙》等10余台大戏和折子戏。曾获得全国青年越剧演员大奖赛“荧屏奖”、浙江省第二届音舞节“优秀表演奖”,主唱清唱剧《鬼冤》获全国第八次广播工作会议“优秀创新奖”,1991年浙江省第二届小百花会演获优秀小百花奖、“金艺奖”;1990年江、浙、沪、闽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获“越剧新星”称号,在浙江省第四、七届戏剧节中皆获演员一等奖,在1994年中国小百花越剧节中获金奖。
张小君&&-------------&&张小君 女,二级演员。浙江嵊县人,1974年6月出生。1989年考入宁波市艺校,三年中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师承表演艺术家徐玉兰,在徐老师和校内老师指导下,排了较多的折子戏,1990年演出《打金枝》获市小百花调演金奖。1991年演出《北地王》获宁波市小百花调演二等奖。被称为宁波艺校“小十姐妹”。1992年分配进宁波小百花越剧团任主要徐派小生。1993年《北地王》一折参加全国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获一等奖,并由中央电视台播出。此后曾饰演《孟丽君》中的皇帝、《彩楼记》中的吕蒙正、《追鱼》中的张珍。1995年饰陈世美一角获宁波市戏剧节一等奖,1997年饰《孟姜女》中的孟银一角获浙江省第七届戏剧节一等奖,另饰《招驸马》中的常荣华获1994年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铜奖,饰《周吴郑王》中的王瑞获宁波市五届戏剧节一等奖,1999年饰《小宴》中的吕布获宁波市“天衡杯”越剧艺能大奖赛一等奖。在《红楼梦》中饰贾宝玉,赴全国各地演出获广大观众赞赏。2000年在浙江省越剧青年演员大奖赛中获“十佳”之一。
方亚芬&&-------------&&方亚芬,女,一级演员,浙江宁波人,1965年2月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民进上海市委委员。原是浙江镇海越剧团青年演员,1984年11月考入上海市戏曲学校越剧班,工花旦。学习中业务拔尖,1986年9月,被入选《红楼梦》主要演员,赴法国参加巴黎秋季艺术节。1987年戏校毕业后,转入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挑梁演出。&&主演过《红楼梦》、《西厢记》、《梨香院》、《风雨大观园》、《莲花女传奇》、《桃李梅》、《风月秦淮》、《啼笑因缘》、《女皇与公主》、《紫玉钗》、新版《红楼梦》、《早春二月》、《蔡锷与小凤仙》、《木棉红》、《救风尘》、《千古情怨》等戏及越剧电视连续剧《蝴蝶的传说》。在继承袁派艺术上成绩显著,扮演崔莺莺、祥林嫂等角色,广受好评。不仅擅长花旦、 闺门旦、青衣,也能应工刀马旦、武旦,还能胜任泼辣旦(如饰《莲花女》中的九姨娘)和老旦(如饰老年祥林嫂)等类角色,堪称唱做俱佳的全才旦行演员。&&1988年获“宝灵杯”“三新”折子戏全国越剧大奖赛表演奖;1989年获江浙沪戏曲OK电视大奖赛一等奖;1990年在“霞飞杯”江浙沪闽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中获“十佳演员”和“越剧新星”桂冠;1992年跨越国界,获奥地利华裔颁发的鲁家贤文化基金奖;1993年获第四届“白玉兰戏剧表演艺术主角奖”;1994年获首届“十佳”演员称号,同时,获得宝刚高雅艺术奖;年度以及2007年被评为上海市劳动模范;2006年获第十六届 “白玉兰戏剧主角奖”; 日晚,在越剧《玉卿嫂》和《碧玉簪》中成功塑造了凄美玉洁的袁派玉卿嫂形象和金派大家闺秀李秀英的越剧名家方亚芬,以评委全票通过的佳绩在苏州中国戏剧节上喜获中国戏剧梅花奖榜首。多次赴泰国、法国、新加坡、香港、澳门、台湾等国家和地区演出,为弘扬民族戏曲文化和传播友谊作出了贡献。
李敏&&-------------&&李敏 女,一级演员。浙江德清人,1968年6月出生。1982年考入福建省芳华越剧团,1986年毕业于福建省艺术学校越剧班,工花旦,宗王(文娟)派。扮演过《盘妻索妻》中的谢云霞、《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玉蜻蜓》中的王志贞、《皇后易嫁》中的崇秀皇后、《何文秀》中的王兰英、《江姐》中的江姐等主要角色。唱腔上在继承王派的同时,根据自身嗓音条件加以发挥,具有自己的个性特色。在1993年第三届中国戏剧节中,因参演《玉蜻蜓》一剧获优秀演员奖。在福建省第十六届戏剧会演中,因参演《滕玉公主》一剧获演员奖。1987年获福建省第十七届戏剧汇演优秀演员奖和全省越剧青年演员广播电视大赛一等奖。1988年获首届全国青年越剧演员大选赛优秀演员奖。1994年获中国小百花越剧节金奖。2002年获福建省第二十二届戏剧节优秀演员奖。此外,还获得过各种卡拉OK和MTV大赛中的特等奖、银奖和铜奖。
还有陈雪萍和吴素英
周云娟&&-------------&&周云娟 女,一级演员。浙江杭州人,日出生。母亲马飞娥是越剧老旦演员,故又称她为小飞娥,父亲是乐队老一辈演奏员,使她自幼受越剧艺术熏陶,常随团上台扮演幼龄角色。1960年进杭州越剧团小科班学戏。1968年进浙江越剧团(时称省越改剧组)任花旦。她天生一副好嗓子,音质清亮甜美,音域很宽,极富表现力,主唱王派、傅派,兼收各家。真假音结合自然,唱法上自有创新。与作曲配合默契,为越剧丰富了新腔。表演细腻、富有激情,善于创造人物。作为浙江新秀,于20世纪70年代主演了《龙江颂》中的江水英、《红灯记》中的李铁梅、《刑场上的婚礼》中的陈铁军、《小刀会》中的周秀英等主角。20世纪80年代后主演了《盘夫》中的严兰贞、《陈三两》中的陈三两、《古墓香魂》中的冯香罗、《天之骄女》中的高阳公主、《柳玉娘》中的柳玉娘、现代戏《巧凤》中的巧凤、《商城真情曲》中的马翠花等。1980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族唱法独唱、二重唱会演获“优秀歌手”称号。1986年在全国现代戏唱段评选中获两个“演唱艺术奖”。1987年饰柳玉娘获第三届省戏剧节表演一等奖;同年又获省首届“戏曲明星奖”。1989年以《古墓香魂》选段参加省中年演员精英大奖赛获最佳演员奖。1991年饰演巧凤获省现代戏调演表演一等奖。1993年赴京演出《巧凤》,获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化部第三届“文华表演奖”。同年,主演的越剧电视剧《巧凤》获全国戏曲电视剧一等奖。1995年在越剧电视剧《血溅清风石》中主演凌君,该剧获中国电视“飞天奖”和戏曲电视三等奖。1996年获全国戏曲电视剧十佳演员荣誉奖。1999年她参加诸暨越剧团《花烛恨》的导演工作,与合作者共获省八届戏剧节导演一等奖。曾为香港文志唱片公司灌制电影《夜上海》的全部歌曲;电影《三笑》中唐伯虎、秋香两角全由她一人配唱。1999年受香港越剧院之邀,赴港饰演《打金枝》中的公主,深受观众喜爱。为中共党员。中国剧协会员、浙江省剧协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现为浙江越剧团副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周云娟&&-------------&&周云娟 女,一级演员。浙江杭州人,日出生。母亲马飞娥是越剧老旦演员,故又称她为小飞娥,父亲是乐队老一辈演奏员,使她自幼受越剧艺术熏陶,常随团上台扮演幼龄角色。1960年进杭州越剧团小科班学戏。1968年进浙江越剧团(时称省越改剧组)任花旦。她天生一副好嗓子,音质清亮甜美,音域很宽,极富表现力,主唱王派、傅派,兼收各家。真假音结合自然,唱法上自有创新。与作曲配合默契,为越剧丰富了新腔。表演细腻、富有激情,善于创造人物。作为浙江新秀,于20世纪70年代主演了《龙江颂》中的江水英、《红灯记》中的李铁梅、《刑场上的婚礼》中的陈铁军、《小刀会》中的周秀英等主角。20世纪80年代后主演了《盘夫》中的严兰贞、《陈三两》中的陈三两、《古墓香魂》中的冯香罗、《天之骄女》中的高阳公主、《柳玉娘》中的柳玉娘、现代戏《巧凤》中的巧凤、《商城真情曲》中的马翠花等。1980年参加文化部举办的全国民族唱法独唱、二重唱会演获“优秀歌手”称号。1986年在全国现代戏唱段评选中获两个“演唱艺术奖”。1987年饰柳玉娘获第三届省戏剧节表演一等奖;同年又获省首届“戏曲明星奖”。1989年以《古墓香魂》选段参加省中年演员精英大奖赛获最佳演员奖。1991年饰演巧凤获省现代戏调演表演一等奖。1993年赴京演出《巧凤》,获第十届中国戏剧“梅花奖”和文化部第三届“文华表演奖”。同年,主演的越剧电视剧《巧凤》获全国戏曲电视剧一等奖。1995年在越剧电视剧《血溅清风石》中主演凌君,该剧获中国电视“飞天奖”和戏曲电视三等奖。1996年获全国戏曲电视剧十佳演员荣誉奖。1999年她参加诸暨越剧团《花烛恨》的导演工作,与合作者共获省八届戏剧节导演一等奖。曾为香港文志唱片公司灌制电影《夜上海》的全部歌曲;电影《三笑》中唐伯虎、秋香两角全由她一人配唱。1999年受香港越剧院之邀,赴港饰演《打金枝》中的公主,深受观众喜爱。为中共党员。中国剧协会员、浙江省剧协会员、中国戏曲表演学会理事、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现为浙江越剧团副团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赵志刚&&-------------&&赵志刚 男,一级演员。上海市嘉定人,1962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1974年考入上海越剧院学馆,初习老生,后工小生。在学期间,勤奋好学,且能博采众长。唱腔上,徐(玉兰)、范(瑞娟)、尹(桂芳)、陆(锦花)各个流派都学,皆有所成,为各派宗师所赞许,尤以尹派见长。1980年从学馆毕业后,成为上海越剧院青年剧团主要演员。1982年正式拜尹桂芳为师,继承发展尹派艺术。主演了《何文秀》、《汉文皇后》、《玉镯记》、《让婚记》、《浪荡子》、《状元打更》、《陆文龙》、《沙漠王子》、《血染深宫》、《花中君子》、《杨乃武》及《疯人院之恋》等一大批剧目。1984年获上海市青年演员会演红花奖,江、浙、沪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奖赛一等奖。1985年当选为“上海市青年艺术十佳”,1986年获全国越剧中青年演员广播大奖赛优秀演员奖,名列榜首,同年又获上海市劳动模范和“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0年在“霞飞杯”越剧青年演员电视大赛中,被授予“越剧之星”称号。1992年获中国唱片总公司颁发的第二届金唱片奖。1991年获上海“白玉兰”主角奖。1983年至1996年四次赴香港演出。1987年由他主演的《沙漠王子》被上海电视台拍摄成越剧电视艺术片,1998年由其主演的9集越剧电视连续剧《两代怨梦》亦由上海电视台摄制播放。1996年,百家出版社出版了《赵志刚唱腔集》一书。中唱上海公司等音像出版单位多次录制出版了他的录音带和激光唱片。
还有么有啊?
快试试吧,可以对自己使用挽尊卡咯~◆◆
金杯银杯,不如口杯。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最受欢迎的著名越剧演员排行榜
投票主页(334363)&&
&&&&&&&&&&&&
&&候选项推荐(目前有0
个推荐条目等待审核中....)&&
候选项名称:
候选项图片:
导航栏中的搜索框可快速定位某候选项在榜单中的位置。
若榜单中没有您喜欢的选项,可填写以上表格予以推荐。
上传图片须小于200K,尺寸小于像素,且为jpeg格式。
您可通过【】了解您所推荐项目的收录情况。
若有疑问,请查阅【】或【】
收录条件:全国各地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越剧演员。
相关榜单:&&&&&&&&
│││││││
Copyright , LUCKCOM Co.,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越剧一级演员名单全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