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青石桥白家肥肠粉的名小吃传统肥肠粉

【转】成都小吃攻略之必要篇
成都小吃攻略之必要篇
■夫妻肺片(凉菜)——关于夫妻肺片的由来曾经还有过很多的争执,目前大家比较认同的是解放前一对夫妻生活困顿,一直就靠把牛的肺片(如头皮/蹄子/心肺等)收拾干净,配上各种作料沿街叫卖,了以糊口。后来发展成一道四川名菜。成都最有名的夫妻肺片有两处,一处是在总府路上赖汤圆隔壁,肯德基楼下,10元一小份,麻辣鲜香,芹菜/辣椒油,红绿映衬,格外诱人/另外一处就是原来的老夫妻自己开的(好象婆婆姓曾),在红星路四段,不过红星路扩建应该也迁走了;根据朝阳多年的经验,只要是在成都的清真饭馆里的夫妻肺片都有很好的口味,大家有时间自然可以去总府路,没有时间可以就近找清真馆子,价格应该在16——20元/斤,其吃剩的作料加凉粉或者吃面条都是非常好的美味。
■兔头——在四川话里,把吃兔头叫成是啃兔头,变成了一语双关的意思(指的是KISS双方的动作),成都吃兔头已经成为了一种习惯。当初的兔头就象当初的夫妻废片一样,是边角废料,常常用小锅煮着,沿街叫卖,2毛钱一个,很是可以给大小孩子解馋的。后来漫漫随着生活的提高,兔头的做法和吃的方式已经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记得以前曾经听真正的老饕说过,吃兔头要用13种不同的工具才能吃出它的全部滋味来。呵呵,由此可见兔头文化在成都的蔓延及发展了。成都的兔头分三种,一种是由小家庭自己研制,售卖集中在其所在的小区,数量有限,外地朋友很难找到;一种就是成都几家靠拌菜/凉菜出名的商家,比如说廖记棒棒鸡/二姐兔丁/红星路兔丁等;一种是成都附近真正的兔头发源,比如说双流的(王?)兔头/广汉的热窝兔头/都江堰也有……,主要是分红味(麻辣)和白味(五香),吃的时候先后顺序非常讲究,不会吃的人一般都啃不干净,绿野的朋友有路过成都采购腐败物资时,建议可以到伊藤洋华堂的食品超市购买,晚上9点以后开始打则,特价基本是1。5元/个,绝对美味(其他大商场也差不到那里去的)。
■青石桥三绝——成都大名鼎鼎的青石桥三绝是:肥肠粉/荞面/糖油果子。成都提肥肠粉第一肯定是青石桥,那里肥肠粉是老字号了,肥肠粉是将红薯粉条在大锅老汤里面(基本是不停火,用十斤以上棒子骨熬制出来的)烫熟后加各种原料而成,最后撒上煮好的白味肥肠,是成都最有人气的小吃。青石桥的荞面是成都为数不多的可以吃到的荞面,也有很多年的历史了,以前店很小,机器现场压制荞面下锅,原来三绝之一的糖油果子就在荞麦面外,所以一般是买一串糖油果子吃一碗荞面,糖油果子记得应该是1元/三个,荞面应该是2。5元/碗(建议大家可以点鸳鸯——就是一半荞面一半粉条)肥肠粉大份应该是5元,如果加节子(就是肥肠肠头挽成的节子,十分好吃)0。5元/个。地址在成都小吃城的斜对面,春熙路走路大概十分钟就到。青石桥是成都的水产和花鸟虫鱼市场,有时间还可以吃完之后在市场里面逛逛看看,最近因为修建大型集贸中心,上面的几家位置应该有所调整,不过问问应该都不远。
■青石桥补充:在荞面店(市场入口)路口往东,有一家铺盖面,是用手工将面扯成面块,也是比较有特色的吃法;沿青石桥花鸟市场往南,除了可以看到很多的茶具,还有一家装修很古朴的面馆,面条也很棒,名字很怪,好象是可以听川剧的,呵呵。另外,青石桥附近是成都的老城中心,有一些小巷子穿行起来很有意思,建议可以走走看看。
■关于肥肠粉的专题:肥肠粉在成都已经成为仅次于面条的主要小吃,分布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其主要有名的以下几家。(1)成都肥肠粉的招牌无一列外都打着双流白家的名义,据说那是成都最早最有名的肥肠粉发源地。当年的高老爷子把小小的粉条调出成这样的美味。现在其高记肥肠粉已经成为了一座大型的酒楼,依旧供应着2。5元/碗肥肠粉,同时更提供更多的肥肠系列菜品,唯一缺点是离成都市区较远;(2)青石桥肥肠粉(大家应该已经可以在超市里面看到白家/青石桥的方便粉丝出售了)在上面已经有详细阐诉,略;(3)红星路四段,遂宁宾馆旁边,据说是当年高老爷子亲自授权的三家之一(不知道是否因为拆迁而改变,如果是,那么沿遂宁宾馆对面的小街前行50米,同样有一家,以前我以为后者比较正宗些,但因为前者当街,所以生意及口碑要好很多;(4)马鞍北路建工俱乐部门口,也是老字号的肥肠粉;(5)应该还没有写全,在大街小巷里,可以发现的美食太多了。
■关于早点的专题:成都的早点花样繁多,如果是真的要吃,应该到小巷里去淘,或则是清新的荷叶稀饭或者是十分可口的家酿泡菜,如果的只是品尝了解,建议以下选择(1)总府路后面的华兴街上,除了有上面介绍的华兴煎蛋面/炖鸡面(抄手)/梓桐桥肥肠粉刀削面八宝粥之外,还有国营老字号盘餐市的卤肉锅盔,盘餐市对面也是国营的老字号,具体名字忘了,盘餐市出名的是其系列川菜和特色卤菜,以经营正餐为主,对面那家以经营早点为佳,后来两店合并,菜价陡涨50%,但是早点一点没有变,其包子是成都市一绝,皮薄馅厚,十分好吃,豆浆也十分的地道,油条远远比永和的来的酥脆,包子0。5元/个,豆浆0。5元/碗,油条好象是1元/根,小菜0。3元/份,绝对物美价廉;建议在这里吃早点,如果要采购腐败物资再到对面的盘餐市购买卤菜;(2)总府路上还有的几家老字号:赖汤圆(曾经还拍过电视剧的)/钟水饺/早晨都有相关的小吃;(3)春熙路南口(靠近东大街的)龙抄手,也是一样;(4)青石桥的各种小吃,好象还可以喝到羊肉汤;(5)青石桥斜对面成都小吃城;(这些都可以点一些套餐来试试,基本就可以尝到所有的传统口味了,但有机会最好寻找小店,更美味)。
■另外成都包子出名的也有很多家,作为早点的选择也是非常好的,(1)太升北路的痣胡子包子,其包子和瓦罐鸡汤都很棒,包子好象是4元/笼(大概4—5个),一个人吃应该够了,瓦罐鸡汤好象是5元,不大,但味道鲜美醇厚;(2)韩包子(成都市包子出名的老店,原来在红星路四段,后来拆迁,不知道现在在那里了,只是它的分店比较多好象,比较好吃的鲜蘑包子等,价格象所有的国营餐馆一样非常实惠,一般喝汤是海带汤,好象也是1元/碗;(3)春熙路熙园,可惜已经没有了;(4)上面介绍的总府路盘餐市对面,不过注意一定要在早上9点以前去,否则包子豆浆油条都有可能全部卖完;
■午餐和晚餐形式基本接近,成都的饮食分两大主要结构:火锅及其派生出来的菜品(香辣蟹/连锅/麻辣烫/串串香等)/炒菜系列,包括川菜及其他菜系的菜品。
■火锅专题:火锅是重庆码头上的苦力发明的一锅煮,到现在经过不断的丰富与改良,已经呈现出非常多的口味和吃法,成都的火锅更强调各种味道的中和,重庆火锅则延续了重庆人的性格,燥辣干脆;相比而言,重庆火锅更注重麻辣本味,一定是辣的酣畅淋漓,用牛油,味道更重;成都火锅虽然绝大多数还是重庆人开的,但是也受到城市性格的影响,绝大多数用猪油,口感在麻辣的基础上强调更多的其他口味;成都出名的火锅有很多家,仅仅就有特色的几家做介绍;(1)皇城老妈/耙子火锅(耙子火锅的老板就是一位残疾人,耙子,在四川话里是指有腿部残疾的意思,)等都是点菜制度为主的,是成都市最好的火锅代表,底料醇厚,口感非常的舒服,各式菜品也保障新鲜精致,其在成都总店位于玉龙街,三个人大概200元以内可以吃的很舒服);(3)川王府火锅/等,成都自助火锅代表,自助菜品极其丰富,小吃糕点就有100多种,火锅底料口感也十分不错,场面非常巨大,应该可以同时供1000人同时进餐,是大家集体腐败的好场合,每人不超过40元,酒水另计(有些免费提供酒水);川王府地址(一环路东二段双林路口)(3)香辣蟹。
陈麻婆豆腐
在成都七中附近的怪味面也很好吃(有两家连在一起,一个叫徐老八怪味面,另一个就叫怪味面,两家都很好吃)如果有人想去就问成都七中在那里就可以了,大多数人都知道,七中是成都最好的中学了。
火锅那就太多了,在双楠小区的府河人家,那里的火锅很好吃,吃完了还送一坛洗澡泡菜(四川特产,意思就是昨天晚上泡进盐水里,今天早上就可以吃了,香,脆)有时送一坛香辣酱什么的,如果你带有小孩,还要送一些玩具,像铁环,蜡烛灯等。
还有几种火锅,一种叫鹅肠火锅,最好的是九尺鹅肠(九尺是四川的一个地名,那里的产的鹅是很有名的)还有一种叫鱼火锅,分了2类,一种叫冷锅鱼,还有一种就是一般吃法,直接那去锅里烫(一般是吃鱼头)。
冷锅鱼就是用火锅料调制,做好后端上,吃鱼的时候不开火,吃玩鱼后用剩下的汤汁烫青菜像现在很有名的三只耳,在半打啤酒馆的上面,半打啤酒馆是很有名气的,零点乐队,崔健最早都是在这里演出,然后发家的。
再来一个,在成都茶店子那里有一个铺盖面(铺盖,就是被子的意思)那里的面类似于面皮,很大,就像被子一样,但很好吃,有嚼劲,但有很软,里面还放了一些豌豆,用碱弄过(不知具体怎么做)所以豌豆的颜色是黄的,很糯,很软但面的味道稍辣,怕辣的就可以要一些清汤的,但没有辣的好吃
PS:如果喜欢辣的话,可以在碗里放很多醋,就可以让酸盖一盖辣的味道,附近还有一家铜锅面,顾名思义,就是用铜锅煮的,很好吃。俗话说:少不入川(其实老了也危险)。因为那里的美食和美女。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来成都有一个月了吧,先后去人民公园、郫县、地一大道、营门口,吃过肥肠粉,都不怎么正宗,求原汁原味!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双流县九江镇的肥肠汤只霸道。只是最近在修路,不方便
  双流白家
得行,记住啦,谢谢分享!  
  东光有一家肥肠粉,我想想应该开了差不多十年了吧,就不知道对你的口味不。
  一环里芳草街口的白家肥肠粉还可以,前几年那边上班经常吃·可以去试试·冒两个节子更巴适·
  双槐树街,就是水井坊那里面,有一家巴适得很,很久没切过了,不晓得拆没有哦
原来还有这么多好去除啊!照单全收!  
  成都肥肠粉最开始出名的就是双流白家,就在川大江安校区不远,白家镇上,白家肥肠粉,其它都是冒名,武候区金花镇有家郑老八肥肠粉也不错,不过过了早十点就不卖了,总之吃肥肠粉往双流县城地道得多,个人感觉现在的都不怎么好吃,除非你加结子或其它心肺或直接加肥肠。
  双桥子家乐福对面
  青石桥的老瓦房不错.不远的复兴也不错,就是绑臭,他家的冒菜也不错,也臭,但好吃,中和中学斜对面的口口香哇也不错,老子号了,白家镇的就不说了,双流一杆旗对面的也不错,特别是他的肥肠汤不摆了.....吃粉还是双流那边的84            
  白家肥肠粉。。。。    哈哈```要不改天约着一起啊```
  双桥子家乐福对面好吃
白家的不好吃了,还不如很多街边小店  
  我还是喜欢青石桥的···
春熙路那里  
  没人说甘记。。外地人不少啊。。
  37路双清中路南 还是 双清南路 来着,站牌后面就有一家肥肠粉,猪油打碟子的,很好吃。
  我也想说 怎么没人提甘记。。。
马鞍路甘记是最好吃的,啥子青石桥的简直怪难吃。  
楼上也喜欢马鞍路那家瓦'楼主'马鞍路那家真的好吃的很'店店西瞥'排起队等到吃'肥肠粉   
  簇桥那
看那个牌子老的
  双桥子那家不错的
  肯定是切白家三,你方向都搞错了
  推荐八宝街家乐福对面巷子的肥肠粉和牛肉米线,很好吃,去试了就知道。
  所有的肥肠粉,其实都是结子最好吃。
  西安路口子上的唐记,我知道就开了十多年了
回复第13楼,@cc熙児      白家肥肠粉。。。。        哈哈```要不改天约着一起啊```  --------------------------  好建议。,新浪微博账号新闻学人。    
马鞍北路的甘记    
  五脏六腑还是少吃为好。  你想人死亡大多数是由于五脏六腑坏掉后才死的,动物也是一样的,不信你去问医生。以前我和楼主一样喜欢内脏,现在我已经几年不吃了。
  @gspaita
22:56:00   呵呵··    
  1、新光路家乐福对面白家肥肠粉  2、玉林菜市场后面那个门,就是派出所旁边  3、西南民族学校斜对面,一环路边上哈  4、石人南路100号斜对面,撒子二姐肥肠粉哦,    其中第3家吃了2次了,味道不错,第四家吃了N次了,个人觉得比较巴适~~~
  在成都很久,吃过很多地方的肥肠粉,还没有发现哪家好,感觉成都肥肠粉的名气和实际情况不合
  一环路西一段!昌都宾馆附近有一家味道不错!两年前经常在哪儿吃!不知还在不在!
  华阳步行街上有家肥肠粉不错。
  @zz1645391
石人那家叫朱二姐肥肠粉,真的好吃!
  双流藉田有一家还是霸道的哇
  @成都名小吃
23:56:00    五脏六腑还是少吃为好。  你想人死亡大多数是由于五脏六腑坏掉后才死的,动物也是一样的,不信你去问医生。以前我和楼主一样喜欢内脏,现在我已经几年不吃了。  -----------------------------  老兄逻辑有点混乱哦。现在猪儿几个月出栏,全不到一岁,哪有那么多寿终正寝的?
  @成都名小吃
23:56:00  五脏六腑还是少吃为好。  你想人死亡大多数是由于五脏六腑坏掉后才死的,动物也是一样的,不信你去问医生。以前我和楼主一样喜欢内脏,现在我已经几年不吃了。  -----------------------------  @左耳插避雷针
21:10:00  老兄逻辑有点混乱哦。现在猪儿几个月出栏,全不到一岁,哪有那么多寿终正寝的?  -----------------------------  而且哈,问医生猪下水的事情?
  双流县西航港街道成白社区白家肥肠粉。  双流县九江肥肠粉。  双流县东升街道清泰路三妹肥肠粉。
  青石桥的肥肠肥他们都说好吃,我朋友们来成都必去那吃,话说,那东西有那么好吃么。。。没觉得多好吃,天天都有大堆人去,始终不能理解啊!
  泡小旁边那个朱记肥肠粉我吃了20多年了。至少是22年
  天回镇,九路车站旁
  马鞍北路甘记,我觉得最好吃,每天排队,几十年了,天天如此
  金沙那边有一家好好吃哦,离遗址不远,我忘记了什么路,星期一问下我同事,她带我去吃了好几次.
  @历史长枪
21:12:00    双流县西航港街道成白社区白家肥肠粉。  双流县九江肥肠粉。  双流县东升街道清泰路三妹肥肠粉。  -----------------------------  三妹我常去,没有白家好
  @牛冠军
8:40:00  ----------------  那是叙永味.特别是海椒.
  府河市场外有一家,自己觉得很巴适
  马鞍路的甘记肥肠粉好吃哈,青石桥的那家是名气大,怪难吃!
  @f1-9-22 19:44:00    一环里芳草街口的白家肥肠粉还可以,前几年那边上班经常吃·可以去试试·冒两个节子更巴适·  -----------------------------  请问这家店呢具体地址,我想接告一哈!
  新华公园后门对面,叫口口香的,开了十几年了,可以切尝哈  
  中午刚吃了一碗,马鞍北路,甘记肥肠粉,在电视上看的。
  作者:你在逗我笑
回复日期: 15:22:00    双流县九江镇的肥肠汤只霸道。只是最近在修路,不方便      啊,就是就是,以前去吃过        作者:vian__lee
回复日期: 19:13:00    东光有一家肥肠粉,我想想应该开了差不多十年了吧,就不知道对你的口味不    东光这家也巴适,就是在三分局前头那根巷子,进切滴点就看到了    还有一家马鞍路那边的甘记肥肠粉也可以  
  @惊风活扯叻
16:33:00    作者:你在逗我笑 回复日期: 15:22:00      双流县九江镇的肥肠汤只霸道。只是最近在修路,不方便            啊,就是就是,以前去吃过......  -----------------------------  是不是茅屋大酒店、还有老兵肥肠粉都是九江比较出名的
原来爱的那儿吃、味道安逸
  希望大家踊跃发言,我顶先!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合作推广机构:
山东凯萌世纪餐饮管理发展中心
重庆锐绮佳餐饮管理公司
特色栏目&&& &&
输入想要查找的菜谱关键字,如要搜索“东北酱骨头配方制作方法”,直接输入“酱骨”两字即可
四川名小吃:正宗帽结子肥肠粉制作技术详解(成都双流白家高记肥肠粉、成都朱记肥肠粉、青石桥复兴肥肠粉)?中国名菜网:新菜菜谱、配方秘方、旺菜流行菜、招牌菜、特色菜、名吃制作等
& 您当前的位置>>>>>>中华菜谱文字库_查看详细说明
& 网站客服QQ:&
&按菜谱名称搜索
四川名小吃:正宗帽结子肥肠粉制作技术详解(成都双流白家高记肥肠粉、成都朱记肥肠粉、青石桥复兴肥肠粉)
成都双流白家高记肥肠粉特色:粉丝晶莹剔透,汤碗红白分明,入口麻辣鲜香。介绍:成都双流县的白家高记肥肠粉粉,起源于清朝末年,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如今的店主张华林是高家肥肠粉的第四代传人。白家高记肥肠粉之所以会家喻户晓,享誉海内外,其形、色、味均有其独到之处:粉丝晶莹剔透,汤碗红白分明,入口麻辣鲜香,口味隽永。1990年6月在成都市第二届个体名小吃评展会上,高记帽结肥肠粉获“成都名小吃”称号。白家镇位于成都城南,从成都驱车前往只需半个多小时,镇很小,三条街道纵横相连,房屋精巧别致,主要以两三层居多,常有人在楼上楼下两两相望。这个只有不到2万人口的小镇,却有10多家白家肥肠粉店,店名大多以老板姓氏而取,如“徐记白家肥肠粉”“何记白家肥肠粉”等等。这些店各有特色,如徐家以“汤鲜”闻名,何家以“粉嫩”著称,虽然均只有几十平方米的店面,却都自称是小镇上最气派的肥肠粉店,能烹饪最好吃的肥肠粉来招揽顾客。去白家镇吃肥肠粉,应赶早不赶晚,去晚了要排队不说,还很可能空肚而归。关于白家肥肠粉的来历,小镇上的老人可以跟你话不停歇地讲上一天,大意就是清末年间,连年战乱,许多流浪者涌入天府之国避祸。一名外乡人漂泊到白家小滇,终因饥寒交迫,昏倒在一户人家门前。做粉丝生意的主人好心地救起这个外乡人,并以当地的红苕粉丝热情款待,粉丝晶莹剔透,麻辣鲜香,甚是可口。战乱中,外乡人离开了那座平凡的小镇,甚至来不及询问恩人的姓名,只是那碗救命粉丝的美味却永远留在了记忆里。外乡人在漂泊途中不断向人们讲述“粉丝救命”的故事,不少人因此慕名前往,一品美味。于是,白家粉丝逐渐在川西平原流传开来。由此可以判断,白家肥肠粉至少有100年历史,这也沉淀了成都人热情好客、质朴善良的性格特征。白家肥肠粉是小镇的生存方式、娱乐谈资,也是小镇之魂。白家肥肠粉源自双流,而现在几乎所有的肠粉店都打着“正宗双流白家肥肠粉”的旗号。如今白家肥肠粉在成都的店铺不下100家,装修也越来越漂亮,窗很楼阁、瓷砖玉瓦、灯红绸彩、顾客盈门、生意红火。但是白家肥肠粉始终是市井的、鲜活的,隔着餐厅大堂的玻璃窗,依然可以看清肥肠粉加工烹饪的全过程,这些过程100年没有变化,还是那个小吃的“味”:当街一个大锅,锅里漂着大把的葱以及肥肠,白色汁水在大锅里翻滚沸腾,几十步外亦可闻其飘香。肠肥的粉质亦是与其他不同,市面上出售的粉条是不合用的,须得自己做,一大盆的苔粉浆调到干湿均匀后向一个类似漏勺的大勺里倾倒,于是粉汁便从其中的小圆孔漏将下去,但见丝丝缕缕如下雨一般,下面是一口煮沸的大锅,粉条在其中成型、煮熟。工艺看起来是极简单的,但要把握好其火候绝非一日之功。但有顾客来时,只须在一竹篓子里放入粉条及肥肠,于当街大锅里烫热即食,甚是方便。这样煮出来的粉润滑、柔软,肥肠鲜美、熟烂,佐以炒豆、芹菜等调料,口感无比鲜美。如果一碗肠粉意犹未尽,可另外添加结子。所谓结子,指肥肠的一小段,因左右打结而得名,结子中的汁水无处逃逸,全都呆在结子的中空部分,一口下去,乳白的汁水四溢,美味无比。这时最好再来一个肉锅盔,咬一口饼,吃一口粉,真是两全其美。饱此口福价不可谓不廉,吃得你心满意足也不过几块钱。白家高记肥肠粉,1990年,获“成都个体名小吃”奖;1990年、1992年分别被评为“成都名小吃”;1998年、被评为成都市“著名商标”。如今的白家高记肥肠粉从最早的街边小摊发展成了现在的集小吃、中餐、茶艺为一体的大型酒楼。成都朱记肥肠粉特色:味酸辣,粉嫩滑,肥肠把香,汤味鲜美。介绍:朱记肥肠粉是成都市的一款知名度较高的传统小吃。与双流名小吃高记肥肠粉相通的特点是,肥肠的加工方法相同,都是用帽结似的小肠入馔;都以麻辣作为主味。不同之处在于,高记肥肠粉的粉丝采用红苔粉加清水调成,而朱记肥肠粉却在红苔粉内加少量豌豆粉、蚕豆粉搅拌揉和制成粉条。色泽略浅,粉丝尚带清香。高记肥肠粉的调料佐之有芽菜、麻油、鸡油,而朱记肥肠粉则佐有微醋、骨汤,各有优势,难分高下。高记肥肠粉和朱记肥肠粉,在成都多处设点,都拥有众多的食客。即使竞争对手多如繁星,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的风味独具,质量稳定,因此长盛不衰。朱记肥肠粉是成都的老字号。创业人朱京山,清代末年即悉得制粉技艺,从通江老家迁到成都市双流县城关开设朱记粉店,时至如今已三代。现由其子朱龙昌及孙子、孙女经营。年年花会,处处展销,朱记都大显身手,倍受顾客青睐。在长顺街就有一家,小铺子、大灶台。叫一碗红的,看小妹利落地抓一把红薯粉放入竹漏勺下肥肠锅烫熟,翻手倒入碗内,加上海椒、花椒、味精、盐、芹菜末(当季时也可以烫豌豆尖),最后舀上肥肠碎,浇上汤,就可以开吃了。再要豪华一些就加上两个帽结子(打成结的肥肠),叫上一个鸡蛋锅盔或肉锅盔,一顿饱餐也不过数元钱。朱记肥肠粉1990年6月,在成都市第二届个体名小吃展销会上获“传统奖”,1992年又被成都市人民政府授予“成都优质小吃”的称号。青石桥复兴肥肠粉特色:粉软滑爽,汤鲜味浓,肥肠吧香,久吃不厌,四季皆宜。介绍:青石桥是成都的一条小巷的名字,后来成都人一提起这个地名,一是联想起花卉(青石桥附近有成都花卉市场),二是联想起海鲜(该地拥有成都最大的海鲜市场),三是联想起肥肠粉。上世纪80年代初期,青石桥一下就出现了几家卖肥肠粉的小店,“复兴肥肠粉”店是最早在青石桥开店的一家。从1985年10平方米的小店起家,到如今的两层小楼,范氏夫妇开创“复兴肥肠粉”虽经历了风风雨雨,但始终顾客盈门,不少排不到座位的客人干脆蹲在街边吃。他们打出的品牌20多年来始终坚持了品质和口味,在当今市场中屹立不倒。复兴肥肠粉店在青石桥算是龙头老大,麻辣肥肠粉除特色辣椒油以外还有芽菜、干黄豆、芹菜粒等配料,白味肥肠粉突出的是白胡椒和花椒的咸鲜味。肥肠洗得干净,没有异味,软而不烂,有弹性有嚼头;粉丝劲道滑溜,粗细均匀;汤鲜而不腻,口味层次丰富;结子热烫鲜香。而由王修发先生创建“青石桥肥肠粉”店因店面地处成都市盐市口青石桥街而得名。因味道鲜美从众多肥肠粉品牌中脱颖而出,顾客为能吃上一碗肥肠粉经常要排长队等候,成为成都盐市口一道风景。1985年经国家工商局批准正式注册“青石桥肥肠粉”商标,同年被评为“四川名小吃”,并一直保持至今。经二十多年发展,“青石桥肥肠粉”现已成为在全国拥有三百多家分店的连锁经营公司。青石桥出售的肥肠粉所用的粉丝并非超市里方便粉丝或是袋装的红薯粉丝那样,而是手工“打”出来的。由于粉丝泡太久会变绵,所以当天用的粉丝都是早上才做出来的。将红薯粉调成糊糊,放在一个底部布满孔的平底大勺里,勺下面就是煮着汤的大锅。打粉的师傅一手执勺,一手用拳或手背大力拍打粉糊,粉丝便不断线的落到锅里,一旁还有一个伙计负责将锅里的粉丝再捞到凉水里。因为还要再加工,所以初做粉丝时只需煮不到一分钟,可成型即可。制成的粉丝和米线粗细相似。煮粉丝的汤是由猪棒子骨、肥肠、心肺等熬成的,锅里始终漂满了肥肠和结子。制作肥肠粉时,将柔韧半透明的粉丝装在竹篓里,配以切碎的熟肥肠、豆芽或豌豆苗,迅速的汆抖竹篓,让鲜汤反复通过粉丝及其他食材,很快便好了。连汤带粉倒入兑好调料的碗里便成。粉都是现做的,很有嚼头,汤汁麻辣味十足。店员端上来一碗红味肥肠粉,晶莹剔透的红薯粉盛在红油逸香之中,芽菜末星星点点,豆芽丝儿滋软留香。将粉丝吸入口中,既糯且软,有恋爱的味道。糯辣的香味荡气回肠,酸香麻辣顿时充盈五脏六腑。喝口汤,汗微沁。加两个帽结子,吃到最后汤都要喝了,再来一个牛肉锅盔,又油又酥,太安逸了。特注:在四川各类小吃中,各个店家在原料、调料及制作手法基本上均遵循常规,差异不大,但自制的辣椒红油和复制酱油却是各有千秋、风味独特,这也是能够体现独家秘制、招牌名吃魅力的主要因素。下面列举若干特色辣椒红油和复制酱油的配方制法,可以方便会员逐一参考制作,举一反三,在制作过程中根据当地口味和实际情况进行选择使用。---------------------------------------------------------------------------+注意: 以上只为简要介绍,完整配方及图片可进入本站《图文菜谱库》中详细查阅。
  所谓流行旺菜,多数可溯源到各地传统名菜,经创新改进、取精补拙,遂成为当今各菜系的代表之作、各餐饮机构的特色名菜、名店招牌菜等。其中大成者甚至在全国所有城市大行其道、久盛不衰。其强大生命力应归功于菜品自身的独到之处,或风味独特、或鲜美可口、或以独家秘方取胜、或以名优原料入馔、或以精良制作体现……
  本站“旺菜秘笈”栏目已收录全国范围内火爆旺菜、创新菜品、名店名菜及详细制作工艺配方配料等3000余款,今后还将会进一步添加、完善。
  栏目大部分内容均由本站特约名厨精心研讨,汇集整理成册。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解析详细,相信会对读者朋友们尤其是酒店经营者、厨房管理人员、专业厨艺爱好者以及名吃佳肴制作加工企业在菜品调整、新菜推出、经营思路等方面有一定的实用参考价值
&今日网站公告
&今日新增菜谱
&厨师精英推荐
&技术文章推荐
&菜谱查阅排行
Copyright (C) 2005
MCW</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 泰山中国名菜研究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 &
中国名菜网,新菜菜谱、配方秘方、旺菜流行菜、招牌菜、特色菜、名吃制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都甘记肥肠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