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孩子的心理了还一心想打游戏我怎么去和孩子谈心

欢迎关注我们更多音乐资讯、亲子教育与您分享!徐女士最近很焦虑,原本很听话的儿子读初二以后突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父母跟他说什么话,他都要顶撞回来,有时甚至干脆不搭理。学校老师也跟徐女士反映儿子成了个“暴脾气”,跟同学有一点小摩擦就大发雷霆。“吃饭的时候,我让他拿个东西,他不肯,最后竟然把筷子摔在我们面前!他以前完全不是这样的!”说起儿子的变化,徐女士是一脸的无奈和无助,“读小学和初一的时候很听我的话,成绩在班上排名前十,到了初二,经常和我顶嘴,我要他干什么事情,还要看他的心情,成绩也倒退了很多。”徐女士家的情况不是个案,上了初二后,许多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上都容易出现暴躁、焦虑的情况。初二是学生身体发育的第二个高峰,心理上也处于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转变期,加上学习负担加重,容易给学生的情绪、性格造成影响,这是学界所说的“初二现象”。这些变化要求初二家长既不能沿用小学时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初一时的教育方法,而应在教育理念、教育态度和教育方式上做出相应的调整。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针对全国六省一市的2万余个初中生家庭的调查显示,多数初二家长无论在亲子关系上还是教育方式上,都未能采取适宜的方式来应对子女的变化。你和孩子关系疏远了吗?“本来很听话的孩子,突然就难管起来,跟他交待事情得到的回应都是沉默,根本没法沟通,父子之间好像一下子陌生了起来。”张先生无奈地说,儿子原本是个乖小孩,到了初二却变得“油盐不进”,这让他有些难以接受。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调查数据显示,与小学相比,家长感觉亲子关系“变化不大”的比例在初二阶段明显下降。18.50%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初一12.52%,初二18.50%,初三17.36%),6.33%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初一5.32%,初二6.33%,初三6.19%)。步入初二后,有些学生开始反驳、顶撞老师、家长,越不让做的事越要对着干;有些学生还会有不同程度的叛逆、对抗情绪,甚至有闹事等行为,自然影响到青春期的亲子关系。18.5%的家长感到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6.33%的家长感觉亲子关系“越来越紧张”小编说:“初一不分上下,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在中学阶段,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初二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道重要的“坎”,孩子的变化要求初二家长既不能沿用小学时的教育方式,也不能完全照搬初一时的教育方法,而应该做出改变了哦。你的孩子还愿意和你谈心吗?初二学生更倾向于和同学朋友倾诉小张是一名北京的初二学生,她在同级学生中是一位佼佼者,学习成绩名列年级前茅,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演讲比赛、征文活动和体育比赛。小学时的小张与父母无话不谈,也会主动给父母看自己的日记。进入青春期的小张觉得自己跟原来不一样了,当有了心事后,小张说:“首先当然是跟好朋友聊。和父母聊一些话题,比如明星、电视剧,家长不仅不了解,而且还会批评我不务正业。如果不方便说出口的,就自己写完锁进日记本里。”逐渐进入青春期的孩子,渐渐将同学、朋友作为倾诉心事的首选对象。据调查,初中生向父亲或母亲倾诉心事的比例均在15.50%以下,跟朋友、同学交流心事的比例在48.07%以上。其中初二的数据明显高于初一。初中生向家长倾诉心事的比例均在15.5%以下跟朋友、同学交流心事的比例在48.07%以上孩子学校家里两个样,家长很苦恼孩子不爱与家长交流,家长也十分苦恼。不少家长抱怨:“孩子在学校里与同学、老师有说有笑,可一回到家里就变了样,许多事情也不跟家长说,经常把父母说的话当耳旁风。想知道他们的真实想法,就只能多方探听。”孙女士的儿子进入青春期之后特别抗拒父母的关心,孙女士就采取了“特殊”的措施:“我经常查看孩子的日记和手机短信,我不认为这是侵犯孩子隐私,我是孩子的监护人,我有权了解自己的孩子,可他们又不会跟我们说,我只能通过这种不怎么光明正大的手段来了解。”小编说: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应该成为孩子成长的陪伴者,给孩子一定的空间,让他们去想、去做自己的事情,在孩子的青春期阶段给予有的放矢的关心,切不可通过偷看日记等方式了解孩子;家长可以尝试着不去唠叨孩子,在孩子不求助时静观其变,当孩子求助时适时引导;想了解孩子,一个不错的办法是了解孩子喜欢的音乐、书籍、电影等。你更关注孩子的心理,还是学习?家长太重视孩子的学习正在读初二的小刘介绍,自己的辅导书有老师推荐买的,有家长自行购买的,还有学校发的,“感觉有做不完的题,一点个人时间都没有!”小刘抱怨道。也有学生表示,自己的学习任务已经很重了,根本没有精力再去做家长购买的教辅书,但家长还是热衷于买各种练习题,上个年度的教辅书“有的连看都没看就被当做垃圾卖掉了。”初二阶段是典型的学业成绩分化的时期。课程门类逐渐增加,各学科的综合性逐渐增强,难度逐渐加大,有的学生出现安于现状或懈怠的学习态度。很多初二学生将学习问题归因于客观性因素,如学习难度加大,但家长多倾向归因于子女的主观性因素,二者对学习问题的归因明显不同。这种对学习问题的认知不一,自然容易引发诸多亲子矛盾。而家长在选择如何辅导孩子学习时,更加偏向于“给他买学习资料,报辅导班”和“搞好‘后勤’服务”。59.45%和61.63%的家长认为子女学习问题是由“学习方法不当”和“学习不用功”所致孩子更希望得到精神支持但在调查中,学生表示更希望家长给予自己支持和鼓励,而初中生家长最关心子女的成长方面依次为“日常学习”“习惯养成”“健康安全”,而“情绪情感”的比例则排在倒数第二位。说明家长对子女成长的认识和精力投入仍然停留在小学阶段,未能清楚认识并及时满足子女教育需求的变化,错过了教育指导的机会。当问及学生最希望和爸妈一起做哪些事时小编说:家长不要只将注意力放在孩子的学业上,也不要对孩子过分苛责。应更多地给予孩子支持和赞赏,注重情感上的交流。孩子在任何方面取得成绩,都是他付出努力的结果,是孩子引以为自豪的成就,也是他希望父母认可并和他分享的。这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情感需要。你的孩子经常顶撞你吗?孩子越来越不听家长的话刘女士因为穿衣服的事,经常和上初二的女儿僵持不下,“这几天气温不断下降,我想让她多穿件衣服,可她偏不穿,每天早晨就是一场拉锯战。”刘女士的女儿小星却反驳道,“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我不觉得冷,而且穿太多体育锻炼反而不方便,根本迈不开腿。”刘女士无奈地说:“我怕她着凉,这是为她好啊,她怎么突然就这么倔了!”伴随着初二学生生理上的急剧变化,他们的心理也出现了飞跃式的发展。他们敢于质疑家长的权威,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对简单、粗暴的说教方式不盲从,甚至拒绝接受。同时,学生的个性也处在一个“暴风骤雨”式的发展时期,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成人感增强,要求别人尊重自己,渴望获得和成人一样的标准和评价。初二学生更喜欢反抗父母在此次调查中发现,当面对父母的压力时,初二学生选择“向父母反抗”的比例最高。当亲子之间对某件事情持有不同观点时,47.22%的初二学生选择“努力争辩,说服父母”;而当子女不赞同家长的想法时,半数以上家长都会“和孩子一起探讨”,30%左右的家长还会“想各种办法说服他”。这既与初二学生“自我调节”的希望相悖,也易与初二学生“努力争辩,说服父母”的方式产生冲突。出现矛盾时,47.22%的学生选择“与父母争辩”小编说:家长要注意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想法,积极引导。教育的目的不只是指出孩子的错误,更重要的是帮助孩子学会应对、健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可以适度表达自己对于孩子的关心和关注,尊重孩子的想法和个性,接纳孩子的现状,让孩子理解和接受家长的期待和希望,必要时,家长可以进行心理预演,模拟和孩子的沟通过程,选择合适的教育时机和方式。使孩子更多地从家长处得到帮助和关怀,减少对网络的依赖性。总之,家长要正确认识初二现象,心态平和。要注意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学习和成长中,激励他们培养本领、锻炼能力,规划自己未来的美好人生。家长对于学生的问题要保持冷静,接纳他们的不成熟和不完美,帮助他们树立榜样范式,正确认识真善美,培养积极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 End ~&??感恩阅读?如对您有帮助,请给它插上翅膀,在您的朋友圈|家长群飞过^_^◆&◆&◆&◆&◆长按识别二维码与iMusic Piano老师一对一交流开发孩子潜能,培养美好心灵IMUSIC PIANO 爱音乐钢琴教室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人气:35869 更新:
人气:33440 更新:
人气:29597 更新:
人气:24756 更新:
爱音乐iMusicPiano的更多文章
大家在看 ^+^
推荐阅读 ^o^
看完《海底总动员2》我想和孩子聊聊人生(深度好文)
家有老爸,什么都不怕!
今日10点开团,手快有手慢无!
家长若能想明白这6个小问题,你就已成功一半!
猜你喜欢 ^_^
24小时热门文章
微信扫一扫
分享到朋友圈211.141.247.*
候子成绩也不好????????????
211.141.247.*
permanentwei
orgInal gaNg$ter
你这种人必死
在做完作业临睡前玩电脑游戏降低孩子的智力,能使记忆力丧失80%左右。 所以小孩最好就不要玩电子游戏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大家还关注
可是我不知道怎么写!!!
提示:可以根据传统文化,财经人物优秀品质,个人良好的行为习惯;技能训练和成果;集体精神;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和目标;特长与爱好;专业学习等.我是学市场营销专业的.">让优秀成为习惯 演讲稿
我们学校...404错误-学大教育
关于学大教育查看: 4538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912 小时
金币:15032
<em id="authorposton12-10-24 14:23
同感!看来有这种情况的孩子不少,家长难!
用户等级:小学四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3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10-24 14:51
看来不仅是一个人的问题,就不知道怎么办的好。。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831 小时
金币:8138
<em id="authorposton12-10-24 15:21
我也有同感,孩子的心态还停留在小学阶段,急呀!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4 小时
金币:1163
<em id="authorposton12-10-24 17:26
深有同感!
用户等级:幼儿园大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0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10-24 21:51
好吧好吧,作为一个初二的学生,那么我也来谈谈我的见解。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升上初中开始成绩就下降,很大的原因在于初中的压力真的很大,做一个比较就知道了,小学只学三科,而初二呢就学八科,随着作业的增多,课堂的增多,很多人都会感到很茫然不知所措,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我也常觉得学习真的不够时间,顾得了这科顾不了那科,真的很烦。这一点我相信家长都不会理解的。我常就有一种想法,哎,这么烦,我干脆就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管,成绩见鬼去吧!但是我真的下不来,只要扣上了好学生就不得下来,因为成绩一下降就会有同学取笑你,爸妈批评你等等。怎么说呢,我的父母从来都没管过我的学习,其实人生中很多事情都是要自己体会过才知道是什么滋味的,才知道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别人终究是帮不了的。初二的孩子,该拿什么来爱?拿理解来爱吧!
带着光环前进会累点,但未来是自己的!加油.
金币 + 15&
理解万岁~!↖(^ω^)↗
用户等级:幼儿园中班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10-27 12:36
怎么和我儿子一模一样,不过我儿子还自闭现在,他不跟你交流,现在我和他爸急得就象热锅上的蚂蚁.
用户等级:小学五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87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10-30 15:56
怎么跟我儿子一样一样的
用户等级:小学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5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11-29 16:46
和我孩子很相似,心智上的不成熟,无目标,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短板。可又不敢过多的强调他的缺点,怕打击了他的自信。等待他长大。
用户等级:小学六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492 小时
金币:2063
<em id="authorposton12-12-3 14:06
看得我真想哭,这就是我儿子的翻版,而楼主就是我们夫妻的翻版,同样的家庭情况,同样的管理方式,连“养到十八岁”这句话都一模一样,可是小孩听的时候眼泪汪汪,一转身却忘得一干二净,这么大了还成天只看动画片,如何是好?
还真让人愁,我的情况也好不了多少……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296 小时
金币:1299
<em id="authorposton12-12-4 11:32
初二的孩子是个小大人了,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尊重她,爱护她,正确的引导他,是我们这一阶段要重视的
我同意楼上的说法,心情好,学习的效果好,要效率不要熬时间。
支持: 5 希望尊重和引导能等来收成
用户等级:初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69 小时
<em id="authorposton12-12-6 11:40
与我儿子真象!
有没有好的教育方法赐教一下?
用户等级:高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044 小时
金币:5826
<em id="authorposton12-12-18 10:30
莫信 发表于
某生:夜深人静,三更半晚,静悄悄地爬下床,蹑手蹑脚地打开电脑,全神贯注地投入到游戏的激战中.... ...
我家的就这样啊,被我罚一个月不能玩电脑。难怪这段时候他每天早早睡,但还是睡不够。
用户等级:高中一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562 小时
金币:7252
<em id="authorposton13-1-15 16:11
用户等级:初中二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391 小时
金币:1771
<em id="authorposton13-1-16 12:07
周六日家长可试试多安排时间陪小孩(带上他的小伙伴)一起运动,出出汗,放松放松。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下谈心是最有成效的。你对孩子的爱,孩子都懂。现他最需要的是理解自己的父母和朋友。
用户等级:高中三年级
注册时间:
在线时长:1970 小时
金币:10735
<em id="authorposton13-1-16 12:37
陪你一起长大 发表于
初中和小学是有差别的,是有了思想的小大人,从文中看,你的孩子初一 ...
扫一扫,轻松关注!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写给初二孩子的一封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