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慢加快的鼓点强的纯音乐音乐名字是什么

跪求一首节奏越来越快的DJ
先始特别慢后来慢慢加速
再到极速_节奏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3,283贴子:
跪求一首节奏越来越快的DJ
先始特别慢后来慢慢加速
再到极速收藏
跪求一首节奏越来越快的DJ
先始特别慢后来慢慢加速
歌词只有呐呐呐
淘宝腰鼓节奏,节拍精准,声音响亮,买和自己合拍的乐器!淘宝网,一站式购物网站新体验,淘,你喜欢!
或者 hold on 一般我都不听有歌词的 仲要的是那种feel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小站会根据您的关注,为您发现更多,
看到喜欢的小站就马上关注吧!
下一站,你会遇见谁的梦想?
鼓点的声音,那大概就是青春的样子。
为&灵魂漂流记&作注——听鲁宾斯坦弹肖邦的玛祖卡
听肖邦的钢琴曲,我喜欢将玛祖卡和波罗乃兹对照着米听,这两种同样来自"钢琴诗人"祖国波兰的舞曲,非常巧妙地代表了作曲家审美思想中的阴柔之美和阳刚之美。
这两类曲子,历来就有一种说法,认为还是波兰人弹出来味道最正宗。其实西方人是崇尚多元化和创新性的,在音乐诠释上.从来就不缺少诸如德国人善弹德彪西、俄国人善弹贝多芬之类的事。对于肖邦,百余年来不服气的非波兰人不在少数。早在肖邦本人还健在的时候,李斯特、卡尔克布伦纳、希勒等"大腕"就不服,在音乐沙龙上轮番演奏玛祖卡,虽然说精彩得不得了,但最后不得不承认还是肖邦的演奏最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到了二十世纪,不服的人仍然很多,法国人(柯尔托和弗朗索瓦)、罗马尼亚人(李帕蒂)、俄罗斯人(奥波林和阿什肯纳齐)、意大利人(米开朗杰利和波里尼),甚至智利人(阿劳)、阿根廷人(阿格里希)、越南人(谭泰森)等等,都有弹肖邦弹得极好的。
笔者以为,波兰人弹肖邦是否具有天然优势的问题.还应当具体到曲目体裁的分类上来讨论。具体说来,他的练习曲、前奏曲、圆舞曲、即兴曲、协奏曲,也许还有夜曲和奏鸣曲,对于各国钢琴家来说大体上都还算公平。但要说玛祖卡、波罗乃兹、叙事曲、谐谑由以及其他一些单独的曲子,则必须承认民族、血统的作用。有很多的例子可以证明这一点,其中最有说服力的例证,莫过于阿图尔&鲁宾斯坦这位钢琴泰斗。他所演奏的前一类作品,虽属最佳.但终究还有人可以和他平列;至于后一类,简直无人望其项背(大概只在少数几首曲目上,米开朗杰利和波里尼师徒二人另辟蹊径,才达到了这样高的境界)。
在玛祖卡的意境里,细腻的、温柔的、暗淡的色调变化代替了丰富的鲜明的色彩。整个民族的统一的意志,被纯粹个人的各种各样的情绪所取代。这些创作灵感,来自祖国的命运和个人悲剧性经历两个方面。加上它多达 51首,贯穿了作曲家的一生,所以,这是一本肖邦反复寻找精神家园的"灵魂漂流记"。
我们曾经说过,鲁宾斯坦是一个会用钢琴讲故事的人。他现在向我们娓娓道来的,就是这本"肖邦灵魂漂流记"。困难的地方在于,这不是一本小说.而是诗,而且不是像荷马史诗那样连贯的、一气呵成的长诗,而是 51首短小而精致、微妙丽深邃的抒情诗。鲁宾斯坦的过人之处,正是他不以肖邦自居,而是把自己当成一个为这本诗集作注解的人,他用深入浅出的、心灵感应般的钢琴演奏技法,向喜爱音乐的人们展示这些抒情诗的美。这种美,李斯特称之为"阴柔的、可感激的"用以代替"动人的、可爱的"之类字眼。岁月的流逝、感情的蹉跎、思想的忧郁、爱情的坎坷,一首一首地发展着。鲁宾斯坦一直以一种高居局外的态度审视着一切,甚至有点"事后诸葛亮"的味道。听过这些之后,我有点明白为什么鲁宾斯坦的夜曲弹得那样动人,却没有其他一些肖邦演奏者容易有的神经质。直到最后几首玛祖卡,鲁宾斯坦才将自己也投入进去,可此时音乐己呈现一种极度哀伤坎坷之后的内心宁静,偶尔还幻化出一点儿时的童稚和顽皮,仅仅在最后显出更少的一点点弥留之际的感唱。这种境界.与巴赫最后的《赋格的艺术》、贝多芬的最后几部奏鸣曲和弦乐四重奏是类似的,不过他们所感啃的内容不一样。
从创作年代上我们可以知道:最后一首玛祖卡竟也是肖邦一生创作的终结。怪不得如此!&
(文:韩晓波)
听鲁宾斯坦讲故事——关于肖邦的夜曲
不论音乐迷还是发烧友,无人不知阿图尔&鲁宾斯坦的大名。这位活了 96岁、纵横世界八十多年的钢琴巨匠,关于他的趣闻和传说太多了,他给人们留下的珍贵唱片资料也太多了,应该先从哪儿听起呢?
很多人可能会选择他弹的肖邦作品。的确,他弹的肖邦是最"在辙"的,老一辈的音乐爱好者可能藏有他的肖邦作品集.那是一大套 13张密纹唱片。激光唱片问世以后,美国 RCA公司就迫不及待地将它们再版成 11张 CD,先是卖单张,后又卖全套,&赚老鼻子了&。
这些唱片都录于六十年代中期,当时立体声录音技术已经十分成熟,给音乐演奏家提供了广大的用武之地。然而这时,二战前成名的大钢琴家大半已经作古或是退出舞台,唯有鲁宾斯坦等极少的人依然活跃。鲁宾斯坦既是个神童,又属大器晚成。他虽然成名很早,但用他自己的话说, "40岁以前光想着酒和女人",肤浅;直至闭门思过到 45岁时,才真正达到了艺术的至高境界。我们如今听到的鲁宾斯坦的唱片,基本上录于五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初这十几年,此时他已是七八十岁的耄耋老者。然而,初昕者无论如何也感觉不到&&因为那琴声实在太年轻、太鲜活了!
鲁宾斯坦的琴音,如同一嘟噜一串儿的"音珠"和"音粒"个个晶莹剔透、五光十色,当它们哗啦啦倾泻而下的时候,你就会像三伏天里猛灌下一筒加了冰块的可口可乐那么痛快、舒服!但是,千万不要以为这点感官上的愉悦就是你从他那里所能得到的一切了,不,远远不止这些,鲁宾斯坦还是一个专门会用钢琴讲故事的人,他在那儿娓娓动听地讲着,你无法听清楚个字眼儿,可是你分明被那故事完全彻底地吸引住了!果真有那么神吗?你可以先听听他弹的肖邦夜曲,试试就知道了。
这是一个奇特的夜,什么繁星点点、月色胶洁、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之类的词儿,在这儿都显得贫弱。这与其说是一个自然的碗,还不如说是一个人们心灵里的夜。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一切都是美的,月光是至清至纯的,空气里带着一点潮湿的花香,温度正适合穿着最舒适的单衣单裤,轻轻的风则刚好把恋人们的窃窃私语掩盖住,让外人听不到,却不影响恋人们交谈。这就是肖邦早期夜曲的意境,正如美好的前半夜。然而,还高更长的后半夜,温度降低了,风加紧了种隐隐的紧张、紧迫,暗暗地向人们展示着它的力量,却不事张扬。人们慢慢地将体会到,那紧张感主要来自自身。度的气温降低,促使人的头脑变得兴奋而更富有理性.这些头脑在那有些寒意的后半夜,开始思考一些严肃的、重大的问题。尽管我们不能知道音乐里边的主人公在思考什么,但我们自己却尽可以充当那个主人公,思考自己的事情。终于,东方出现了一颗最为明亮的星,我们中国叫它做金星或启明星,西方叫 VENUS(维纳斯),正是那爱的女神的名字,她静静地出现在黎明前寒冷的夜空里,然而我们知道,她马上就会带来曙光!
鲁宾斯坦所弹的无数作品,都是上乘之作,而他演奏的肖邦作品选集.更是世界唱片宝库中的二大瑰宝,至于其中的夜曲集,则被很多人视为瑰宝中的瑰宝。夜曲是肖邦作品中最具浪漫抒情性的二类,一共青 21首,鲁宾斯坦弹了其中有正式编号的 19首。几乎所有的"发烧友"和音乐迷都拥有这套夜曲的唱片,很多人声称"简直不知道还有什么别的弹法"。
这话稍稍过了一点。
肖邦夜曲的唱片版本,大大小小的钢琴家录了无数,其中不乏极有特色的杰作,我觉得法国钢琴家弗郎索瓦的唱片是必须听的,特别是夜曲中较早期的作品,弗郎索瓦特有的法兰西式的优雅、浪漫,通过他极有层次和分寸的指触,一点一点地送进听众的耳朵里、心田里,那的确堪称天下绝响。波兰钢琴家哈拉谢维茨在飞利浦公司录制的一套夜曲加前奏曲合集,以及中国钢琴家傅聪在 CBS公司录下的夜曲,都是以各自民族的文化底蕴为强大依托"酿造"出来的,都非常有味道&&
不过,把所有这些夜曲,早期的、晚期的,加在一起,综合起来权衡起来,尚没有一种在所有方面都能和这个鲁宾斯坦版本媲美的。在这套唱片中,鲁宾斯坦那艳丽而不俗气的音色,严谨而不拘束的风格,潇洒而不放浪的神韵,无比敏锐而毫不神经质的艺术感觉,可以说到了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的地步!肖邦的音乐,诗意总是浓浓的,有些钢琴家,容易沉溺在这诗意中,使感情流于泛滥,从而导致神经质。鲁宾斯坦的过人之处,就是超脱了神经质,进得去,出得来,完全自如。所以说.他不单是个吟诗者,而是一个能用诗化的语言讲故事的人。
说起鲁宾斯坦掌握的语言.除了音乐语言之外,还精通 7门外国语,这样,加上他的母语(他出生在波兰),共掌握 9种语言。这有赖于他的惊人的记忆力。他开音乐会,从来都是背谱演奏,而平时并不太练琴。记谱的时间,基本上都在旅途中,坐在火车、飞机上,快速地浏览一遍就行了。这似乎有点难以置信。有人问他,记谱子靠视觉还是靠听觉,鲁宾斯坦的回答有点与众不同,他说"主要是靠视觉,我弹琴的时候,脑子里就浮现出谱子一页一页地翻过去,甚至能看见滴在纸页上的咖啡的污渍。"这就神了!这个人的记忆就像照像机一样,过目则一点不忘。
这样的记忆性质,表现在音乐上,就是鲁宾斯坦喜欢那种"一嘟噜一串"的演奏,而不是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抠。这样,鲁宾斯坦的演奏中,有时会出现一些错音。然而,这些错音总是无妨大局,因为他的曲式学知识使他知道,哪里能错哪里不能错。就连这种"错功",修养稍差的人也是休想玩得出来的。&
(文:韩晓波)
鬼才与最伟大的催眠曲——古尔德与《哥德堡变奏曲》
有没有不开音乐会的钢琴家?有。他就是世界闻名的音乐怪杰&鬼才&,巴赫键盘作品的权威诠释者,加拿大钢琴家葛力安&吉尔德。从 1960年开始,此公便过上了与世隔绝的生活,一心一意关在录音室里钻研"欧洲音乐之父"的作品,直至 1982年 10月以 50岁盛年溘然长逝。
所谓严肃音乐的"发烧友"们都知道.不论是英国的"企鹅唱片指南三星带花榜",还是美国的 "TAS榜",以及日本的"三百经典唱片榜"只要一提到巴赫的钢琴音乐,上榜的大半是古尔德的唱片,其中,最受行家推崇备至的,是《哥德堡变奏曲》那一张。"空前"是当然的,恐怕也是"绝后"的,因为再也找不出第二个象古尔德这样投入、这般"魔障"的人了。
几年前,曾有朋友送我一张激光唱片。我一看,正是梦寐以求的《哥德堡变奏曲》!我激动之余,花了两倍于唱片价格的钱请朋友吃饭,褒奖他的好眼力。回到家,正在怀孕的妻一把抢了去,钻进小屋进行她的胎教去了。过了好一会儿,她带着一脸惊异对我说"你听,里边好象有人在哼哼&&"侧耳细昕,果然,在那完美元瑕的琴声之中,确实有一个男中音在低声吟唱,时隐时现,念念有词。录音室里没别人,只有古尔德,只能是他!我忽然想起辛丰年先生在《读书》杂志上曾提到过:古尔德在录音室中弹到无我之境时,常常情不自禁地哼唱起来,而录音师为了"高保真",连同哼唱一齐录进去。
于是我告诉妻:这就对了,这个人爱哼哼,是音乐界的佳话美谈。
细看唱片的说明书,才知道这并非是 1955年录音的翻版,而是 1982年 6月重新录制的,还是数码录音。这时,离古尔德逝世只有 4个月的时间,所以这就是他的"绝唱"、"天鹅之作&, 1955年在美国华盛顿和纽约的演出,是 23岁的古尔德名声大噪的开端。尤其在纽约,他演奏了巴赫的《哥德堡变奏曲》全部,这打破了独奏音乐会的惯例,而且演奏得非常有说服力,因而哥伦比亚唱片公司 (CBS)马上邀请他将此曲录成唱片,唱片立即被抢购一空。他从此被视为演奏巴赫作品的权威。 1960年开始, 28岁的吉尔德不再举行音乐会,一头扎进录音室。我曾看到过 1955年他录制那张经典唱片的照片,是个极英俊的青年,看得出完全沉浸在音乐里。现在又看到了他 1982年录制同一个《哥德堡变奏曲》的照片,他还是那样佝偻着身子,鼻子快要贴上键盘.半张着嘴,仿佛念念有词;可是,如今鼻梁上架了副深度眼镜,眼角、额头满是皱纹,一副未老先衰的样子,全没了当年的英俊潇洒,然而更显得执拗和老练。
古尔德"怪杰"的名声,主要是他在曲目选择上有独特的怪癖,一是重巴赫,二是重现代音乐(包括爵士乐),曾经引起某些评论家的非议。但是真正听听他的演奏,在快速乐段的于指技巧、节奏、声部的力度层次以及对乐曲的理解等方面,并不给人留下怪诞和暧昧的印象。恰恰相反,他的风格是那样的清新,感情是那样的真挚,表情是那样的敦厚,思想是那样的忠诚!他弹的乐句是流畅的,但绝不平淡;他努力发掘巴赫的新教精神,却始终保持淳朴和明朗,与故作高深、故作神秘彻底绝缘。
这部《哥德堡变奏曲》,正是古尔德这种高超绝伦的艺术品位的集中表现。这本是一部非常艰深的作品,原先是为两排键盘的羽管键琴(一种古钢琴)而写的。"哥德堡"是当年一位叫凯泽林的伯爵于下的乐师,凯泽林伯爵令巴赫写一部长约一小时的曲子,由哥德堡在他上床后演奏,以便为自己催眠!不知为什么巴赫在这部超大型的催眠曲中倾注了这么大的心血,它由主题和 30个变奏组成,不论是从作曲技法、演奏技法还是音乐的意境来说,它都可以说是五光十色,精彩纷呈。古尔德的过人之处,主要在于他用一个现代人的眼光,重新照亮这块瑰宝,使它焕发出绚丽的光彩,巴赫的旋律是抽象和深邃的,古尔德使它们充满了探入演出的雄辩力;巴赫的复调、织体是严谨而复杂的,古尔德使它无比清晰而且均衡;巴赫的精神是虔诚而隐忍的,吉尔德使它变成了真挚和宽容&&
是的,没有一种着了魔一般的钻研精神和献身精神,如何能够再现"巴赫精神 "?&
(文:韩晓波)&
&嗦哆咪嗦啦咪&——关于《回忆》的回忆
记得是上大学的时候,同宿舍有一位富有浪漫情趣的同学,在我们这一群学理工科的男学生里,确实显得很特别。在他的柜底,珍藏着一盘磁带,是他过去的女朋友留下的(至于女朋友为什么离他而去,按他自己的说法是&出国了&),他只给我们极少的一两个要好的朋友听过。那里边录的是一个南方女孩的配乐诗朗诵,头一首就是舒婷的《致橡树》。女孩的音色、语调都妙极了,而且把诗里所有的结构助词"的"叫律按照唱歌的规矩,念成 "di"(时下的流行歌手大多反其道而行之,歌里倒全都唱成 de,别扭不别扭?),再有一点儿南方人的齿音字,让人一听就直往心里钻。
然而最精妙的还不在这里,而是给她的朗诵配的音乐。当她念出第一句"我如果爱你"的时候,加了弱音器的小提琴就"唱"一句"嗦哆咪嗦啦咪&&嗦哆咪嗦唏啦&&'与此同时,钢琴用颤音奏着微微波动的伴奏旋律,缓缓流动的思绪,立刻充满了无限的温情!我敢担保,此时听者心中的感动,绝对是来自直接生理刺激的那种反应!那音乐就像有一种点穴的功能,一子就让人瘫软掉了。
我至今清清楚楚地记得,我是呆愣了好一会儿的,然后走到水房里去洗脚。一月份冰冷的自来水,居然没让我唏嘘,我只是带着几分艳羡和嫉妒暗骂了一句"这小子,居然有如此..&"然后便是无法控制地搜索枯肠,想回忆起那首配乐叫什么名字。
其实都是瞎猜。事实上我那是头一回听到这首曲子。我这个人有个毛病,从上高中起,听音乐就专爱拣交响曲、奏鸣曲、协奏曲之类的大部头来听,很多小曲子反倒没听过,或者钻进过耳朵里,旋律有印象,曲名也听说过,但是两者对不上号。我的另一个毛病是不爱问人,不仅音乐上的事不问人,而且连到一个陌生城市的时候,宁可查地图或是走错路瞎撞,也不向别人打听道路。这两个毛病害苦了我,那与《致橡树》一块钻进我心里去的"嗦哆咪嗦啦咪一一"让我过耳不忘,又让我漫无边际地苦苦寻找她的来历。找啊,找啊&&这一找,竟然就是七年!
在我拥有了数百张古典音乐的 CD之后.为了对一岁的儿子进行早期教育,我买了一张收有 21首作品的通俗小品集,听到第 18首时,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来临了 "&&嗦哆咪嗦啦咪&!终于找到了!再看说明书,是德尔德拉的《回忆》。
德尔德拉,捷克小提琴家、作曲家.生于 1868年,死于 1944年,出名的作品只有这首《回忆》和一首《小夜由(第一号)》。在作曲家行列之中,这只能算是个十足的小人物。对于这首《回忆》.我认为到此不必再说什么了。
然而就是这么一首小曲子,让找们这种张口闭口全是巴赫、贝多芬、勃拉姆斯和瓦格纳,连柴科夫斯基都嫌"浅"的人们,结结实实地领教了一回"小的是美好的"。
也不知那朗诵《致橡树》的女孩是否真的出国了。真希望她没走。&
(文:韩晓波)
感激猎人合唱
韦伯《自由射手》
从大约十七八岁起,直到现在,我都保持着这样一个习惯:每当我晚上独自一人骑自行车赶夜路的时候,嘴里总要哼着一首歌,那就是威柏的《猎人合唱》,一遍又一遍颠来倒去,随着它富有弹性的节奏,脚下便越发有力,一路上只有不断地超过同行者,而没有被人超过的情形。就这样,寂寞的夜路对我来说从来没有显得漫长过。&
这首歌实际早就收在初中音乐教材里,不过老师没有教,是我自己按照谱子学会的。从教材上的区区几行注解里,我第一次知道有位名叫卡尔&马里亚&冯&威柏的德国作曲家,知道这首动听的男声合唱曲《猎人合唱》就出自他写的歌剧《自由射手》。听到这歌剧里的其他选曲是上大学的时候,听到全剧,则是工作好几年以后的事了。
在大学里,我和我的同学们与这首《措人合唱》有着一种挺可笑的不解之缘。我考上的是中国科技大学近代物理系,这所学校的男女生总人数之比,大约在七比一至八比一左右,其中尤以近代物理系最惨,全系五个年级 300来个学生,女生最多的时候也不曾超过十个。该系座落在校本部大门对面一个单独的院子里,它被校内的人戏称为"少林寺"。这里留给我印象最深的一道风景是:在那片晾晒衣服的空场上,有好几年我连一件色彩鲜艳的衣服都没见过。就这样一所学校,多则两年少则一年,还要举行一次隆重的歌咏大会,各系均必须派队参加。别的系虽说困难,但毕竟还能拼凑起一支合唱队.近代物理系怎么办?根本无法找到女声部。但是系团总支负责组织的那位老师(他也是合唱队的指挥)自有办法,他总是将老学生之中的骨干分子留下来,再从新学生中挑一些嗓门大、乐感好的.然后训话"本系唯一的保留曲目就是《猎人合唱》,因为它是男声合唱!新生里有不会唱的吗?&&还不少。你们跟老生学去吧,限一周学会,散会吧。"于是,新生跟着老生学,这歌就"生生不息"地一辈辈传下去。正式演出前,学校里担任钢琴伴奏的老师一看是我们近代物理系来了,就说"怎么样?今年又是《猎人合唱》?甭合练了,让我歇会儿行不行?你们放心,我闭着眼都弹不错."有一年,那位可爱的指挥兴冲冲地对我们宣布:弄到了《猎人合唱》的德文原词,今年我们要来个原文《猎人合唱》了!保证威震中科大!
就这样,这首歌伴着我们度过了儿年特别孤独和寂寞的时光。对现在的大学生来说,那本应是花前月下浪漫温馨的几年,但对我们,除了玄妙的方程定律和枯燥的实验数据,就只剩下音乐是浪漫的了。我们同学里边(包括我本人)很多人都有严重的周末恐惧症,一到周末就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怎么打发。我的办法就是骑着那辆花 50元买来的二手车,沿着合肥市环城路猛登一圈。一路上,总是这首《猎人合唱》与我相伴。&
最早听到真正高水平的《猎人合唱》,是从一盘国内翻录的磁带上听来的,那上边录了 20首歌剧选曲。我从说明书上记住了一个名字:卡洛斯&克莱伯.正是他.指挥着德累斯顿国家乐团和莱比锡广播合唱团演唱的这首歌。用现在的眼光来看,那是一盘质量很拙劣的盗版磁带。但由于原唱基础非常之好,所以当时还是感觉好得不行,带子听得次数太多,慢慢变得严重失真,没法再听了。直到 1993年,我在北京一家唱片店买到克莱伯指挥的《自由射手》全剧的激光唱片,才算终于寻到了《猎人合唱》的"正根儿",当时的心情,竟有点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经的感觉。
事后我总是在想:人在一生当中大概都会有一段孤独寂寞的日子。靠什么东西作为精神寄托,平安而且有利地度过这段时光,对于以后的人生旅程来说可能相当重要,凡有过孤独经历的人,大概都会形成某些嗜好,大多数终身性的嗜好都是孤独的产物。有的人,由于孤独寂寞而陷入了烟酒、麻将、跳舞或是女色之类的嗜好,这些东西很容易耗掉人在年轻时所特有的那点锐气或叫做真元之气,到头来仍旧摆脱不了孤独寂寞。即便是对音乐的嗜好,也有很大差别。当时正是邓丽君们的音乐大行其道的时候,现在我时常暗自庆幸,自己喜欢上的恰巧是《猎人合唱》这样的音乐,而没有喜欢上那些东西,它使我保持了一点孤军奋战的勇气。每每想到这里,再看看《自由射手》封面上那肉眼黑洞洞的枪口,心里竟是一股感激之情。&
(文:韩晓波)&
在现实世界做平民
在精神世界做贵族
——写在勃拉姆斯逝世 100周年之际
1997年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逝世 100周年,他那些严谨沉雄的作品将是这一年全球音乐界的重头戏,因此今年被称为"勃拉姆斯年"。&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开始觉得,在西方音乐家之中,要数勃拉姆斯的精神气质与中国知识分子的理想最为接近,以我个人来说,勃拉姆斯在我所崇拜的作曲家(巴赫、莫扎特、贝多芬、瓦格纳)之中是最感亲切的一位;同时,在我感到亲切的作曲家(德沃夏克、威尔第,也许还有格里格)之中又是最受崇拜的一位。对此我归结为:可能自己的天性接近勃拉姆斯。&
崇拜与亲切,最初都是从听他们的音乐的感受而来,没有考虑过音乐以外的原因。感觉到这种微妙之后,便不得不考虑.于是发现那竟是很有意思的事。&
我最崇拜的作曲家有五位,勃拉姆斯特殊在哪里呢?&
老巴赫那种漫透了路德宗基督新教精神的虔诚,那份宠辱不惊,那份&人不知而不愠&得需要多么深的涵养啊!我相信普通人极难拥有。莫扎特则像神不像人,他的音乐似乎主要是来自天赐的直觉,我常觉得自己有点像电影《莫扎特》里塑造的那个妒火中烧的宫廷乐师,只能埋怨上帝"只给我欣赏莫扎特的天分,却不给我效仿他的才能"。贝多芬与莫扎特相反,上天赐给他的东西很少,主要是耳聋、失恋和贫困,与音乐有关的宝物,都需要他汗流挟背地从坚硬冷暗的地层下去挖掘或到峭拔险峻的山顶上去摘采。上天只赐给他一样无比强大的法宝&&巨人与英雄的人格力量。仅此一种,就令我辈凡人不敢仰视了。至于瓦格纳,我时常觉得他和莫扎特在天赋方面可以媲美,尽管他们的艺术风格相差十万八千里。就说那必须连演四个晚上的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吧,在长达近十六七个小时的音乐里,用"始终处于灵感顶峰"来形容恐怕毫不过分,让你片刻不得放松,喘不过气来。何况十几部歌剧、音乐剧都由瓦格纳一人从写剧词、脚本、音乐直到舞美设计"一揽子承包"!单说精力、体能,凡人谁能这样充沛!所以.我对这几位音乐巨匠一直是崇拜多于亲切的。
勃拉姆斯却不同,他的音乐告诉我们:这始终是一个普通人、一个"布衣之士"的心声,有着"布衣"们的喜怒哀乐,有过胆怯和惶惑,但是凭着后天的努力,终于走出怪圈,寻到了人生的大智慧。他那高超绝伦的管弦乐技法.是可以从教科书以及前辈作曲家那里学习来的,只要不怕枯燥、勤学苦练,就可以掌握,不同于莫扎特或瓦格纳式的上天所赐或启示;他那质朴而耐咀嚼的旋律素材.都来自德国、匈牙利、奥地利或捷克的民歌,只要你下苦功夫归纳、整理、提炼,就应当得到:他那淡泊隽永或雄浑高远的意境及灵感,要么是徜徉于阿尔卑斯雪山或日内瓦冰湖吸取日精月华万物灵气的收获,要么就是固守书斋、终日默想、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所得。以上这些,并非轰轰烈烈,凡人要想做到,并非不可能。然而绝大多数人终究没有做到。我对勃拉姆斯其人、其音乐的崇拜,就源自这种缘故。&
我最感亲切的作曲家是勃拉姆斯、德沃夏克、威尔第,也许还有格里格。他们分属不同的民族,风格也大相径庭,不知怎么就分外地感到亲切。仔细一研究,发现他们竟有很多类似之处:都出身于平民,都是大器晚成、先贫后富,晚年生活安逸而有名望。德沃夏克是捷克屠户的儿子,按当地习俗长子应承袭父业,因此他 15岁之前主要受屠夫训练。威尔第是意大利农民的儿子, 18岁时还被认为没有音乐天赋;勃拉姆斯算是出生于城市平民之家,父辈是穷乐师,懂音乐,因此他虽然没被视为无音乐天赋.年轻时却不得不常在娼妓出没的小酒馆里弹琴助兴,其境遇可能还不如现在给大款和三陪小姐助消化的音乐学院学生。对于二个人来说,出身于老实本份的平民之家,可能是件幸事。我一直是这么认为,至少不会像官宦子弟那样从小就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优越感,长大以后反而可能由于比不上父辈飞黄腾运而产生自卑感。更重要的是出身平民的艺术家,有一种可贵的平民意识,这是一种很难说清的味道,在中国文艺作品里很难见到,但在西方很重要,而且常见。我经常被那种平民意识所感动,因为自己就出身平民,平民总是希望通过自己光明正大的个人奋斗,实现自己的理想。威尔第、格里格、德沃夏克晚年都被视为民族英雄,一举一动都有影响,都显得轰轰烈烈;相比之下勃拉姆斯的晚年生活极为平淡.或者叫平静。我喜欢平静胜过喜欢轰轰烈烈。
最好先听听他的《海顿主题变奏曲》,那很像是一个有良心的、老实的好人平实而富有启发性的人生履历,十个变奏就是他从少年直至最终升入天堂的十个人生阶段。那又是他后来那些不朽的交响曲的"种子",从这里,他树立了效法贝多芬的信心。谁都承认勃拉姆斯的音乐极其"耐嚼",但多数人认为一上来较难人耳,因此对他的音乐敬而远之了。我认为《海顿主题变奏曲》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好钥匙,拿了这把钥匙,再去听他的四部交响曲、四部协奏曲、《德意志安魂曲》以及其他精湛绝伦的作品,就会觉得越来越好听、越来越爱听,直至不能割舍。作品如其人,我相信勃拉姆斯是那种一上来并不讨人喜欢的人,但相处时间长了,越来越觉得此人可爱,直到变成崇敬。经验告诉我.这种人往往比初一接触就感觉特别好的人可靠得多。&
似乎可以这样认为:亲切感来自他的平民身份,崇拜心理则来自他的音乐意境、精神世界。这是一位现实世界中的平民,一位精神世界中的贵族。&
人,在现实世界中应当做平民,在精神世界中应当做贵族。这便是我们从勃拉姆斯的音乐中体会出来的第一要旨。&
(文:韩晓波)&
我家门前原是一大片老式平房住宅区,去年拆迁,变成了一百多亩的大平地。与此同时,好几支民工队伍开了进来,他们在这里挖下几个大坑,于是汽锤打桩的声音昼夜不停。&
工地边上,用苇席搭起大溜工棚,从席棚的缝隙中,我可以看到里边是两排用砖头和木板架成的大通铺,铺着稻草帘子和破旧的被褥。春天的风沙,夏天的蚊虫,都从这四壁漏风的席棚缝隙中往里猛钻.只有眼前这短暂的秋天似乎好过一点儿,至于马上到来的寒冬又将如何,我不知道。&
然而,从那暑热难握的日子起,直到现在,每个晚上,我都可以从那工棚方向听到一支竹笛的鸣响。笛声随着潮湿的夜风,飘进每个敞开的窗户,住在附近的人们便逐渐习惯了那高时欢快、有时忧伤的声音。那笛子吹得说不上有多好,显然没有受过专业训练,但听得出来.他吹得极其认真、极其投入,更值得注意的是,这笛声一天也没中断过。&
每个城里人大概都知道民工白天的工作有多么繁重,否则城里人自己就把这些活儿都包下来了,不会把挣钱的机会剩给乡下人。于是我猜想那个天天吹笛子的民工一定是个精力特别旺盛的小伙子,在与钢筋混凝土玩了一天命之后,收工的铃声一响,他拖起疲惫的身子,狼吞虎咽般吃下属于他的那份晚饭,遂又恢复了乐观和活力.便运足气力,吹响他那支从家乡带来的笛子。他从不跟着同伴去看电影或武打录像,也许他没有钱,也许有钱但准备带回去娶心爱的姑娘做媳妇,所以我们无一日听不到他的笛声。&
忘了是哪位作家讲过一个故事,说是在战争时期,某国某城的人民都在蹲防空洞。作家到防空洞里采访,发现在那终日缺少阳光和水分的去处,每一家的防空洞口竟然都养着一盆鲜花!作家说"我感觉到了一种伟大的东西,那种东西叫做信心。"&
还有比这更厉害的东西,不知道该叫做什么。那是在列宁格勒被纳粹军队久困长围 900天的日子里,在那个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冻饿而死的地方,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创作了他的第七交响曲。当它首演的实况经广播传扬出去,被围城的德军听到以后,一名德军军官在给家人的信中写道"面对着拥有这样的一种音乐的民族,我们要想打败它,根本没有希望。"
工棚里的笛声,防空洞的鲜花,被围孤城中的交响曲,里边竟都有这种东西!&
回想起来,这种奇特的东西在我的生活里其实也存在过,只是有点久违了的意思。那是在大约十年前,我刚刚考上大学的时候,上火车之前,妈妈给我 200元,说"这是咱家全部的积蓄,算你这个学期的生活费,用光了再来信要吧,到时候也许会有。"一到学校,我把这 200元存进校园里的小储蓄所,立了个活期存折,每到买饭票时取 10元出来。每次只取 10元,可以有效地节省开支。就这样,我没给家里写过要钱的信。四个半月的学期结束,假期回家时,那个小存折上居然还有 40元!特别有意思的是,就是在那段艰苦的生活中,我染上了一种日后最让我破财的嗜好&&听音乐,也就是现在人们常说的"发烧"。那时,我们一共四个人,每人每星期想办法从什么地方翻录一盘磁带。这样每逢周末,我们就能凑到一台"半头砖"录音机前,听四个小时的音乐。那时候主要听的都是莫扎特和贝多芬的作品,莫扎特使我们知道了天堂是什么样于,而贝多芬使我们知道了怎样攀登到天堂里去。&
如今,面对着满橱的激光唱片,听着"发烧级"的 AV音响,却怎么也找不回当年的那种感觉了。只有在听到民工的笛声之后,我才突然地找回了那种感觉!那种感觉是一种无法形容的激动,激动之余,是对那个吹笛子的小民工油然而生的一种敬佩!于是,每次从他们的工地前经过,我都禁不住按我的想象,在那些拚命劳作着的民工当中猜测寻找着那个笛子手,找啊找,终于无法找到,只看见那宏伟的大厦,在他们的汗水中一天一天地、缓慢而不可抗拒地向上长、向上长&&
(文:韩晓波)&&
感觉以色列
500元一张门票, 1万多观众, 11次谢幕,这就是中国人给以色列爱乐乐团的礼遇。&
人民大会堂比世界上任何一个音乐厅能够容纳的人都要多,因为这本不是听音乐的场所。但所有到北京来的世界第一流交响乐团,只能在这儿演出,因为中国太大,想听音乐的人太多。&
于是很多人只好坐在根本无法看清演出者的地方,真正地"听"这场音乐会。也有不满足于"听"的,他手里托着袖珍彩电,把音量关到最小,眼睛看着电视转播,耳朵却听着现场实况。此为 11月 23日北京一景。&
必须感谢近几年来的"发烧"运动,否则广大的音乐听众也许不会相信在那个弹丸小国以色列,竟有这么个与柏林爱乐乐团平起平坐的演奏团体。是"发烧"运动,让人们注意到音像商店的货架上摆着那么多以色列爱乐乐团的唱片,有那么多大指挥家、演奏家跟他们合作。拿回家一听,正应了一句老话"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以色列"并不逊于"费城音响"、"芝加哥之声"且有自己的特色。譬如它的弦乐组音色,称为世界第一并不过份。&
也许犹太人天生是拉提琴的料子,不然为什么世界上当代的小提琴大家,小小的犹太民族占了将近半数?胡贝尔曼、津巴利斯特、埃尔曼、西盖蒂、海菲茨、加拉米安、米尔斯坦、梅纽因、斯特恩、帕尔曼、朱克曼&&仅是这一连串闪光的名字,就足以保证以色列的弦乐树大根深、底蕴十足,非旁人可比。
500元的票价不是被"黄牛"炒上去的,而是明码实价。个中原因还有一层,就是刚才那串名字中的倒数第二位,帕尔曼先生,也把他的轮椅摇到中国来了。早年,此人叫&小提琴王子&,现在号称世界第一把小提琴。音乐评论界给他的评语是"一提起帕尔曼,就意味着誉满天下和众望所归"。当他拉完柴科夫斯基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的最后一弓,照例弯下腰去拾起他的双拐,并且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站起身来的时候,这个小儿麻痹症患者便无可置疑地成为众望所归。他拄着拐杖一次次步履维艰地谢幕时,有人感动之余,很自然地要问:为什么不让他坐个轮椅呢?这要从他的肩膀说起。有文章说:帕尔曼在演奏极强力度的高音时.肩膀上所"扛"着重力,可达到 40多公斤!这样的重量,很可能使坐着的轮椅挪动位置。猝不及防地一挪,就会影响演奏的音准,所以帕尔曼正式演出从不坐轮椅,而是坐一把极沉极稳的硬木大椅子。音乐爱好者们知道这个真相以后,对这位"小提琴王子",大概不仅仅是佩服他的技巧了,还要添上份对伟大人格力量的崇敬。
中央电视台著名节目主持人敬一丹女士,是个非常细心而且极为敏锐的人,那天她也去听音乐会,回来就给我写了一篇题为《不用搀扶》的杂文(她正在以报纸特约专栏作家的身份,在我所负责的版面上开着一个也叫"一丹话题"的专栏)。那篇文章她写得好极了,她数着帕尔曼谢幕时一共是四次架着双拐企图站起来,前三次都失败了,但他不用搀扶,最终还是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站了起来,在感叹大师了不起的人格力量之后,她想到了生活中那么多的&扶&:扶持、扶助、扶贫,等等,想到我们中国人能不能学学帕尔曼那种"不用搀扶"的精神。&
帕尔曼,一个残疾人,同时是世界第一小提琴手。满大街上都有他的唱片,都有他豁达的笑。这笑,是犹太人的一面旗帜。以色列爱乐乐团出访,经常带着这面旗帜。旗手则是一个印度人,叫祖宾&梅塔,乐团的指挥棒,自 1968年起一直攥在他的于中。此人是阿巴多的师弟,成名却比师兄略早一些,玩过纽约、格杉矶、蒙特利尔的大交响乐团,现在专心玩以色列。他和小泽征尔一样,是亚洲人或者说东方人的旗帜。他与斯特恩、帕尔曼、朱克曼、巴伦博伊姆这班犹太人的关系出奇地好。犹太人和印度人(还有我们中国人)相仿,都是曾经辉煌过,也被人欺压过的民族,所以心灵相通。&
但是,不论中国人还是印度人,现在似乎都应该向那个弹丸小国的兄弟民族学很多东西。我们不仅是没有一支以色列爱乐乐团这样的乐队.没有那么多的音乐家,我们更没有那么多的科学家,也没有那么多的资本家。中国有 12亿人,印度有 8亿多人,要是算一下人均值,就显得更加"那个"了。&
《圣经&旧约》比"新约"具有更高的文学价值,因为都是故事,是犹太人的历史故事。大卫和所罗门掌权时.是以色列最强盛的时候。大卫以抛石机出奇制胜时还是个孩子,足见其聪颖.而所罗门更是有名的聪明人。犹太人聪明的根儿在哪儿,这当然是很虚的东西。&
但是他们又有极实的东西。以色列是一片大沙摸,自然条件没法提。谁能想到,现在的以色列人能在那里创造农业奇迹。他们发明的灌溉方法是让水从地下直接滋润作物的根部,从而避免水份蒸发。干旱的土地,偏偏种出的都是鲜活水灵的玩意蔬菜、水果和花卉,以色列人用它们换来谷物,每年还净赚外汇十几亿美元。这令人想起当年那个"万里千担一亩田,青石板上创高产"的沙石峪。可惜,我们中国人只拥有这样一个生产队,而犹太人则拥有这样一个国家。&
音乐和种地,似乎离得很远。但是,一支交响乐团,凭借一场音乐会,就让听者感觉到了整个以色列,感觉到了犹太民族,感觉到了一种奇特的精神,不能不说他们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文:韩晓波)&
站长在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鼓点强的背景音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