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湖北鹤峰县容美镇是1996年2月多少日撤县并乡的

|市政府/各区政府||||||||||||||||||||||||||||||||||||||||||||||||||||||||||||||||||||||||||||||||
鹤峰县人民政府
详细地址:鹤峰县容美镇广场路1号
营业电话:
提示:输入附近建筑物名称更容易定位哟^_^
正在验证该地点能否定位,请稍后……
恩…没有找到与您输入匹配的地点~~
* 是不是文字输错了?
* 换个其它的叫法试试?
地点不能为空
详细说明&|&
鹤峰因历史悠久而神奇。这里古称柘溪、容米、容阳。早在新石器时代,土家族的先民容米部落就繁衍生息于斯。唐宋以来,为容美土司领地,田氏土王世袭相承,雄踞一方,800余载,"在楚蜀诸土司中最为富强"。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土归流"废除了土司制度。清代文学家顾彩饱览这里的秀美笔撰《容美纪游》,称这里就是陶渊明向往的"世外桃园"。这里还是"虎门第一隘"抗英民族英雄"东方战神"陈连升的故乡。
&&发表评论(2000字以内)
·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导致的法律责任
·本网留言板管理人员有权删除其管辖留言内容
·您在本网的留言,本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多150个汉字)
| 客服热线:010- |
Copyright& 2016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地球城&&&&&&&&&& &&&&&&邮政编码:445800&&&&
容美镇附近单位:
容美镇附近村庄 自然村:
容美镇附近照片:
正在修建的鹤峰地标--长友大厦
步行街一景
杨柳湾建筑公司
海通大市场
容美镇人口: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家庭户户数
家庭户总人口(总)
0-14岁(总)
15-64岁(总)
65岁及以上(总)
65岁及以上男
65岁及以上女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容美镇简介: &&&&&&&&&&&&&&&&下辖单位容美镇土司遗址(18张)&&&&
  全镇辖白鹤井、杨柳湾、中坝路、车站路、容美、新庄、屏山、大溪、板凳台、官坪、八峰、核桃湾、彭家垭、张家坪、二果坪、吕坪、观音坡、石门、坪溪、长岭、庙湾、唐家铺、麻旺、七峰、祥台、板寮、山崩、龙井、朱家山、张家、康岭、鸡公洞28个行政村,5个农林场圃,160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494户,4.2万人。,现有耕地面积2.6万亩,人平1.36亩,森林覆盖面积为386477亩,人平21亩,其中用材林145531亩,经济林54122亩,人平2.7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9.29%。 &&&&&&&&
  “九五”期间,镇委、镇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调整产业结构,紧紧围绕“财政增税,农民增收”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城镇为依托,狠抓烟、茶支柱产业,突破性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使容美镇经济发展步入健康发展之道,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99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三届“楚天明星乡镇”称号。2000年被恩施州委评为“六好乡镇党委”。2002年被授予州级“文明乡镇”。2004年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先进“平安乡镇”,政府机关大院被县委授予“文明大院”称号。&&&&&&&&财政收入  多年来,镇委、镇政府把抓财政收入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坚持抓发展生财,抓征收聚财的工作思路,财政收入年年跨大步, 2000年实现本级财政收入728万元,2002年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096万元,2003年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294万元。2004年财政税收入1408万元,年度经济工作考核居全县第一位。&&&&&&&&乡镇企业民营经济  多年来,党委、政府把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策上予以优惠、政治上予以关心、经济上予以扶持、治安上加以保护,并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服务质量,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使其得到健康发展。到2004年末全镇已拥有产值过千万元大户3个,达500万元的大户5个,乡镇企业总产值41373万元,增加值完成8342万元,实现利税4613万元,自98年至2003年连续6年乡镇企业列为“全州十强”。&&&&&&&&农村经济  多年来,容美镇以科技为先导,以发展为主题,围绕“六大一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实施产业化建设,在加大粮油生产力度的同时,狠抓烟、茶、林、果的发展,突破性地发展畜牧业、特种蔬菜(薇菜、香菇)等为支柱的特色经济,念“山”字经,唱特色戏,走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专业化、规模生产,一体化经营的产业之路,并着力在“区域”化布局上下功夫,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以公司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相继建起了以烟草公司为龙头的烟叶生产、销售产业链;以胡玲有德畜牧公司和仁发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畜牧生产、销售产业链。五年间,在张家村建起了观光、休闲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经济在提高整体效益的基础上得到持续发展,到2004年末,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达到46738.8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实现2590.53万元,比上年净增819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1875元。&&&&&&&&基础设施  “九五”期间,党委、政府“农网改造”、“人畜饮水”、“路网建设”工程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从2002年以来,投入140多万元用于农村路网建设,共整修道路168公里,组织义务工新修村级公路18条54.6公里。自2003年开始,实施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到2004年底,已完成村级道路硬化11条46.3公里,总投资达400多万元,乡村道路状况有了显著提高,农村交通落后的现状得到根本改变;投资近千万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花大力气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共投入20多万元解决了22个缺水村近2500人的人畜饮水困难;总投资1450万元集灌溉、供水、防洪、发电、养殖、旅游于一体的新庄灌区工程项目已于2002年启动。&&&&&&&&城镇建设  “九五”期间,在城镇建设上以强化市民文明意识为突破口,坚持软硬件一起抓,长期稳定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对城区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环境卫生实行综合治理,增加清扫范围,纠查违章摊点,进行了划行归市,安装了一千多米的不锈钢扶拦,投资近20万元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城区脏、乱、差现状明显改观,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宽松、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合理规划城镇建设布局,城区主要街道进行了全面整修,道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兴建了海通大市场、城南大市场、城北水果批发市场,全面完成了白鹤井小区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启动了中坝小区开发,鸦来线改道,娄水河综合治理工程,市容市貌大为改观。&&&&&&&&社会事业发展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镇已拥有初级中学2所,实验小学1所,高级小学8所,初级小学6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自99年开始共投入385万元,兴建教学楼12栋7727平方米,维修校舍3900平方米,新建围墙1110平方米,彻底消除了学校危房,到2004年,初等教育完成率达100%,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5%,“普九”迎省检达标;广播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建起了10个有线电视前端, 6个村实现了“村村通”。全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达到了国家普及合格标准。&&&&&&&&扶贫攻坚  “九五”期间,紧紧抓住“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机遇,常年坚持开展百名干部包扶百名贫困户活动,使贫困人口由1995年的2025人,下降到2004年的150人,如期实现了整体脱贫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和土地管理  三大基本国策得到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人口出生率已控制在11‰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8%以上,被州人民政府评为计生工作“三为主”合格单位;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宣传力度,公民环卫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土地管理工作强化服务与管理,已走上了法制化轨道。&&&&&&&&依法治镇  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为经济建设保架护航。公安突出“打”,法庭突出“审”,司法突出“调”,加大了打击各种犯罪和地方恶势力,维护了城镇正常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社会保障事业  99年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经过几年扎实工作,到2004年,城区有474户73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年发放低保金四十多万元,对全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政治稳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文明单位建设  为树立单位的良好社会形象,不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镇内积极开展了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被州级命名表彰的文明单位:容美国税分局、容美财政分局,被县委命名的文明单位:教育站、城建所、工商所、派出所,有力地推动了全镇两个文明建设进程。&&&&&&&&主要景点屏山爵府  屏山,又名平山,距离鹤峰县城11公里,最高海拔1800米,
南北长近20公里,中部东西宽不到5公里,地形狭长,山顶较平缓,四周峰峦与河谷底部高差均在1000米左右,十分险峻。 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生态原始。&&&&&&&&
  屏山绝壁千仞,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屏山和蜀道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诗人、戏剧家顾彩曾受土司王田舜年之邀在屏山游玩,留下“蜀道难其难,未必如屏山”的浩叹。山势陡峭,上屏山没有大道直通山顶,要上屏山必须经过铁索桥。铁索桥是屏山最险处,架于两崖之间,远远看去,像架在天上,因而美名曰“天心桥”。站在桥上,向下俯瞰,下面是一泓幽深的碧水,幽邃恐怖,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屏山爵府是遗留下来的一座土司遗址。相传容美土司曾在此繁衍生息400多年,在楚蜀诸土司中最为富强。田氏土王世袭相承,在此经营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爵府建筑群,屏山爵府土司遗址已经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容美土司遗址。当代民族学专家向国平先生在其《平山爵府寻古》一文中告诉我们:“平山爵府,始建于明代,为土司田玄(田舜年之祖父)所构。屏山遗址中的爵府约1200平米,尚存司署、街道、大堂、中堂、“山高水长”摩崖石刻等建筑遗迹。万全洞
  万全洞位于屏山悬崖峭壁之上,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土王田舜年主持修建的。洞高60米,深约50米,内宽40米,洞口呈圆型,入口处有巨石砌成的台基、石门、石墙,洞口石壁上镌刻有田舜年写的“万全洞记”。右侧靠入口的上方像碉堡的石台,是守洞的关卡。洞内有各种形状的钟乳石,千姿百态,泉水细流从岩缝口渗出,积水而成一洼洼小井。洞内“可容千人,左边是就月轩,右边是爱日亭,中间为大士阁”。深处有“魏博楼”,立有容美土司先人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偶像牌位等。这些洞府建筑遗址依稀尚存。洞壁两侧,有很多人工开凿的石埒、石杵,应该是当年建筑亭台楼阁的佐证。据记载,康熙年间,容美土司田舜年带领土民建成亭台楼阁和入洞栈道,以此作为防守堡垒。雍正年间,清兵进入容美时,末代土司田旻如在洞内自缢。这里不仅是当年土司的防御工事,而且是土司藏书之处,也是末代土王田旻如自缢的地方
海拔高度(地图初始中心点):634.75米
容美镇到附近城市的距离
(115.03km)
(118.27km)
(132.43km)
(133.54km)
(135.83km)
(141.11km)
(137.77km)
(129.65km)
(128.12km)
(138.76km)
(134.32km)
(162.97km)
(149.11km)
(150.41km)
(147.12km)容美镇_百度百科
地处中国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古称柘溪、容米、容阳,清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改土归流”之后,被汉化为“容美”。容美镇是鹤峰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东经110度,北纬29.45度,其东部与本县燕子乡、五里乡接壤,南部与湖南省桑植县交界,西部和北部与本县太坪乡,北佳乡相邻。国土面积288.5平方公里,最高海拔为1953米(仓大坪),最低海拔为432米(沈家河)。[1]
容美镇概况
鹤峰县辖镇,县政府驻地。位于县境西南部。面积377.6平方千米。常住人口49631人(2010年六普)。辖4个居委会、31个行政村。镇政府驻中坝路。[2]
容美镇沿革
镇以容美自然镇命名。改土归流以前是历代土司驻地。1735年后为州署。民国时期为县城。解放前为容美乡,解放初期为一区(城关区)。1958年改红旗人民公社,后改城市公社。1959年恢复城关区。1981年更名容美镇。
1996年2月撤区并乡,原城郊区并入容美镇,面积367.2平方千米,人口3.7万人,辖石门、官坪、彭家垭、观音坡、大溪、麻旺、二果坪、坪溪、长岭、奇峰、祥台、板寮、山崩、太平、板凳台、桃花湾、沙塌、朱家、吕坪、龙井、美容、中村、康岭、张家24个行政村和九峰桥、鸡公洞2个居委会。?年,全镇设7个管理区,辖4个居委会、27个行政村,115个村民小组。
2005年,镇政府驻容美,人口3.9万人,面积377.6平方千米,辖白鹤井、杨柳湾、中坝路、车站路4个居委会和容美、新庄、屏山、大溪、板凳台、官坪、八峰、核桃湾、彭家垭、张家坪、二果坪、吕坪、观音坡、石门、坪溪、长岭、庙湾、唐家铺、麻旺、七峰、祥台、板寮、山崩、龙井、朱家山、张家、康岭、鸡公洞28个行政村。
【2013年代码及城乡分类】:~001 121百鹤井居委会 ~002 121车站路居委会 ~003 121杨柳湾居委会 ~004 121中坝路居委会 ~200 121张家村 ~201 121康岭村 ~202 121龙井村 ~203 121容美村 ~204 121新庄村 ~205 220屏山村 ~206 220唐家铺村 ~207 121庙湾村 ~208 220张家坪村 ~209 220官坪村 ~210 220彭家垭村 ~211 220观音坡村 ~212 220大溪村 ~213 220二果坪村 ~214 220麻旺村 ~215 220坪溪村 ~216 220石门村 ~217 220板辽村 ~218 220祥台村 ~219 220山崩村 ~220 220奇峰村 ~221 220长岭村 ~222 220核桃湾村 ~223 220朱家山村 ~224 220板凳台村 ~225 220吕坪村 ~226 121细柳城村 ~227 121中村村 ~228 220大坪村 ~229 220杨柳坪村 ~230 121八峰村[2]
容美镇下辖单位
全镇辖白鹤井、杨柳湾、中坝路、车站路、容美、新庄、屏山、大溪、板凳台、官坪、八峰、核桃湾、彭家垭、张家坪、二果坪、吕坪、观音坡、石门、坪溪、长岭、庙湾、唐家铺、麻旺、七峰、祥台、板寮、山崩、龙井、朱家山、张家、康岭、鸡公洞28个行政村,5个农林场圃,160个村民小组,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12494户,4.2万人。,现有耕地面积2.6万亩,人平1.36亩,森林覆盖面积为386477亩,人平21亩,其中用材林145531亩,经济林54122亩,人平2.7亩,森林覆盖率达到89.29%。[3]
“九五”期间,镇委、镇政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调整产业结构,紧紧围绕“财政增税,农民增收”目标,以市场为导向,城镇为依托,狠抓烟、茶支柱产业,突破性发展乡镇企业和民营经济,使容美镇经济发展步入健康发展之道,社会各项事业得到全面发展。99年被省人民政府授予第三届“楚天明星乡镇”称号。2000年被州委评为“六好乡镇党委”。2002年被授予州级“文明乡镇”。2004年被州委州政府表彰为先进“平安乡镇”,政府机关大院被县委授予“文明大院”称号。
容美镇财政收入
多年来,镇委、镇政府把抓财政收入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坚持抓发展生财,抓征收聚财的工作思路,财政收入年年跨大步, 2000年实现本级财政收入728万元,2002年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096万元,2003年本级财政收入达到1294万元。2004年财政税收入1408万元,年度经济工作考核居全县第一位。
容美镇民营经济
多年来,党委、政府把乡镇企业、民营经济的发展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政策上予以优惠、政治上予以关心、经济上予以扶持、治安上加以保护,并根据相关规定,结合本镇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措施,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提高服务质量,为他们营造良好的软硬环境,使其得到健康发展。到2004年末全镇已拥有产值过千万元大户3个,达500万元的大户5个,乡镇企业总产值41373万元,增加值完成8342万元,实现利税4613万元,自98年至2003年连续6年乡镇企业列为“全州十强”。
容美镇农村经济
多年来,容美镇以科技为先导,以发展为主题,围绕“六大一强”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努力实施产业化建设,在加大粮油生产力度的同时,狠抓烟、茶、林、果的发展,突破性地发展畜牧业、特种蔬菜(薇菜、香菇)等为支柱的特色经济,念“山”字经,唱特色戏,走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专业化、规模生产,一体化经营的产业之路,并着力在“区域”化布局上下功夫,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形式,以公司为龙头带动相关产业,相继建起了以烟草公司为龙头的烟叶生产、销售产业链;以胡玲有德畜牧公司和仁发牧业有限公司为龙头的畜牧生产、销售产业链。五年间,在张家村建起了观光、休闲的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农业经济在提高整体效益的基础上得到持续发展,到2004年末,全镇农业经济总收入达到46738.86万元,其中种植业收入实现2590.53万元,比上年净增819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到1875元。
容美镇基础设施
“九五”期间,党委、政府“农网改造”、“人畜饮水”、“路网建设”工程作为“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从2002年以来,投入140多万元用于农村路网建设,共整修道路168公里,组织义务工新修村级公路18条54.6公里。自2003年开始,实施村级道路硬化工程,到2004年底,已完成村级道路硬化11条46.3公里,总投资达400多万元,乡村道路状况有了显著提高,农村交通落后的现状得到根本改变;投资近千万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全面完成。花大力气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共投入20多万元解决了22个缺水村近2500人的人畜饮水困难;总投资1450万元集灌溉、供水、防洪、发电、养殖、旅游于一体的新庄灌区工程项目已于2002年启动。
容美镇城镇建设
“九五”期间,在城镇建设上以强化市民文明意识为突破口,坚持软硬件一起抓,长期稳定开展“爱国卫生月”活动,对城区交通秩序、市场秩序、环境卫生实行综合治理,增加清扫范围,纠查违章摊点,进行了划行归市,安装了一千多米的不锈钢扶拦,投资近20万元进行城市园林绿化,城区脏、乱、差现状明显改观,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一个宽松、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同时,合理规划城镇建设布局,城区主要街道进行了全面整修,道路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兴建了海通大市场、城南大市场、城北水果批发市场,全面完成了白鹤井小区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启动了中坝小区开发,鸦来线改道,娄水河综合治理工程,市容市貌大为改观。
容美镇社会事业发展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全镇已拥有初级中学2所,实验小学1所,高级小学8所,初级小学6所,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自99年开始共投入385万元,兴建教学楼12栋7727平方米,维修校舍3900平方米,新建围墙1110平方米,彻底消除了学校危房,到2004年,初等教育完成率达100%,初级中等教育完成率达到95%,“普九”迎省检达标;广播文化事业进一步加强,建起了10个有线电视前端, 6个村实现了“村村通”。全镇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初级卫生保健工作达到了国家普及合格标准。
容美镇扶贫攻坚
“九五”期间,紧紧抓住“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机遇,常年坚持开展百名干部包扶百名贫困户活动,使贫困人口由1995年的2025人,下降到2004年的150人,如期实现了整体脱贫目标,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和土地管理
三大基本国策得到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工作彻底扭转了被动局面,人口出生率已控制在11‰以内,计划生育率达到98%以上,被州人民政府评为计生工作“三为主”合格单位;环境保护工作,加大了宣传力度,公民环卫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土地管理工作强化服务与管理,已走上了法制化轨道。
容美镇依法治镇
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为经济建设保架护航。公安突出“打”,法庭突出“审”,司法突出“调”,加大了打击各种犯罪和地方恶势力,维护了城镇正常的工作、生产、生活秩序。
容美镇社会保障事业
99年城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经过几年扎实工作,到2004年,城区有474户738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年发放低保金四十多万元,对全镇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政治稳定起到了极为重要的积极作用。
容美镇文明单位建设
为树立单位的良好社会形象,不断提高职工整体素质,镇内积极开展了文明单位的创建活动。被州级命名表彰的文明单位:容美国税分局、容美财政分局,被县委命名的文明单位:教育站、城建所、工商所、派出所,有力地推动了全镇两个文明建设进程。
容美镇主要景点
容美镇屏山爵府
屏山,又名平山,距离鹤峰县城11公里,最高海拔1800米,
南北长近20公里,中部东西宽不到5公里,地形狭长,山顶较平缓,四周峰峦与河谷底部高差均在1000米左右,十分险峻。 这里的自然环境优美,生态原始。
屏山绝壁千仞,自古“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是屏山和蜀道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康熙四十三年,公元1704年,诗人、戏剧家顾彩曾受土司王田舜年之邀在屏山游玩,留下“蜀道难其难,未必如屏山”的浩叹。山势陡峭,上屏山没有大道直通山顶,要上屏山必须经过铁索桥。铁索桥是屏山最险处,架于两崖之间,远远看去,像架在天上,因而美名曰“天心桥”。站在桥上,向下俯瞰,下面是一泓幽深的碧水,幽邃恐怖,不禁让人毛骨悚然。
屏山爵府是遗留下来的一座土司遗址。相传曾在此繁衍生息400多年,在楚蜀诸土司中最为富强。田氏土王世袭相承,在此经营修建了规模宏大的爵府建筑群,屏山爵府土司遗址已经成为最具有代表性的容美土司遗址。当代民族学专家向国平先生在其《平山爵府寻古》一文中告诉我们:“平山爵府,始建于明代,为土司田玄(田舜年之祖父)所构。屏山遗址中的爵府约1200平米,尚存司署、街道、大堂、中堂、“山高水长”摩崖石刻等建筑遗迹。
容美镇万全洞
万全洞位于屏山悬崖峭壁之上,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土王田舜年主持修建的。洞高60米,深约50米,内宽40米,洞口呈圆型,入口处有巨石砌成的台基、石门、石墙,洞口石壁上镌刻有田舜年写的“万全洞记”。右侧靠入口的上方像碉堡的石台,是守洞的关卡。洞内有各种形状的钟乳石,千姿百态,泉水细流从岩缝口渗出,积水而成一洼洼小井。洞内“可容千人,左边是就月轩,右边是爱日亭,中间为大士阁”。深处有“魏博楼”,立有容美土司先人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偶像牌位等。这些洞府建筑遗址依稀尚存。洞壁两侧,有很多人工开凿的石埒、石杵,应该是当年建筑亭台楼阁的佐证。据记载,康熙年间,容美土司田舜年带领土民建成亭台楼阁和入洞栈道,以此作为防守堡垒。雍正年间,清兵进入容美时,末代土司田旻如在洞内自缢。这里不仅是当年土司的防御工事,而且是土司藏书之处,也是末代土王田旻如自缢的地方。清代诗人顾采,就曾自到洞中,会见土司田舜年,并写下许多诗句,如:“一磴悬丝下太空,巨鳌张吻白云中。”
容美镇万人洞
土王洞府,地处龙溪潭头,位于县城东北4公里处,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土王田舜年主持重修,是容美土司建的营“盘石重城”。洞檐高25米、宽20米,呈椭圆形。洞口象巨龙腾飞,腾云驾雾,阴风怒号,万人洞共有两道屏障:洞外筑有宽3米、高4米、厚约4米的一堵巍峨城门,为第一道屏障。城门为石条筑成,城墙把石洞封得很严密,上面刻有“万人洞记”碑文,是土王田舜年撰写的。过城门后向前5米处有一道封洞式的石墙,为第二屏障。洞内宽敞空旷,洞深数十里,洞顶有水滴常年滴落,如击钵之声,清脆悦耳。洞内有土王床、石板桥、挹泉轩、龙渊、七级石梯、十里画廊、四十八丘田、望水楼、水绕都城、老龙磨珠等景观。
容美镇细柳城遗址
细柳城遗址位于鹤峰县城东3.5公里,属县城郊区新庄乡。这里是田土王修建土王宫殿遗址,土司文化发源之地。土司迁中府后,这里便成了行宫,面积15000平方米。该城破坏严重,现仅剩城墙一段,长14米,高2.6米。墙外有护城河,河上有石砌小桥一座,长5.5米,宽2.6米,跨3米。桥东20米处为大慈阁,现仅存长6米,宽4米的天井。其东南30米为荷花堰,现周长230米。遗址依然风景宜人,护城河旁柳树成荫,柳丝随风摇曳,翠掩城楼;再有小桥流水,沁脾荷香,是游人撑船游玩的最佳之处。
.中国鹤峰县政府网站 [引用日期]
.行政区划网.[引用日期]
.容美镇信息门户网[引用日期]
企业信用信息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中坝路社区
您当前的位置: & 欢迎光临
  中坝路社区位于鹤峰县容美镇段德昌路5号,是一个大型的开发区域,有常住居民3460户,11733人,辖区内有学校7所,县、镇直单位44个,有12个网格,7个小区党支部,有14个改制企业,有高危人群精神病患者7人,有社区矫正对象5人,有流动人口1259人,有低保对象284户,425人,有60岁以上老年人600多人,社情复杂,我们的工作可以用“七多”来概括:会议活动多、检查考核多、硬性指派任务多、矛盾纠纷多、热点难点多、-多、疑难杂症多。我们面对稳控压力大,物业管理难的实际困难,克难奋进,锐意创新,建立社区服务体系,实现政府公共服务全覆盖,形成了小社区、大服务的格局,通过小网格,实施了城市管理的大和谐。社区共有12个网格,每个网格配备一名网格管理员,通过网格管理员把涉及居民劳动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保险、计划生育等七大类服务事项进行整合,同时依托社会管理综合信息系统,将辖区内人口、房屋、楼栋等基础信息与公安、计生、城管、环卫等部门进行联网,通过社区e通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零距离服务,据统计,社区录入人口信息130674人次,楼栋及房屋信息五千多条,解决各类矛盾纠纷40多起,网格管理员每年为社区居民提供咨询服务近万次。  
名称:湖北恩施州鹤峰县容美镇中坝路社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湖北省鹤峰县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