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淮安市岔庙镇的刘晓庆是谁

淮安日报数字报纸平
第C1版:涟水新闻
岔庙镇积极组建非公企业党组织
  ■&谢观忠&张久仁    本报讯&“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中国共产党都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企业建立党组织能有效与政府沟通,是一个双赢的选择。”涟水县岔庙镇盛缘包装有限公司总经理叶峰表示。&  今年来,岔庙镇党委把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作为党建工作重中之重,采取“三步走组建”方法,稳步推动非公企业建立党组织工作。一是引导企业主动建。对积极性较高、组建条件符合、硬件设施齐全的盛缘包装等企业做好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主动、单独建立党支部。二是缺乏条件联合建。采取“企业联建”方式,协调不符合单独建支的企业成立联合党支部,对联合党支部进行跟踪培养,动态管理,按照“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的原则,及时督促成熟的非公企业单独建支,不断扩大非公企业的党组织规模。三是针对实际下派建。对正式党员不足3人,但硬件设施齐全的非公企业,选派党建指导员跟踪服务,通过党组织建设增强企业的凝聚力、行动力,继而提高党组织吸引力。  下一步,该镇将按照“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要求,打造集培训课堂、实践课堂、网络课堂、流动课堂为一体的非公企业党组织阵地,为党员提供一个“温馨之家”。涟水-岔庙镇
概况信息如下:IP:124.115.4.204 浏览器类型:Unknow browser 操作系统:Unknown
企业名称: 洛阳裕龙矿冶设备有限...江苏省企业有: 常州市忆玫服装店 涟水县岔庙镇赞轩商店 淮安市清浦区伯乐饭店 赣榆县海头镇缘松商店 赣榆县金山镇...
概况信息如下
工商注册企业名称: 重庆市开县星星建材总厂宜昌接洽处
工商注册地址: 夜明珠
...江苏省企业有: 常州市青美足浴店 金湖县陈桥镇前进商店 涟水县岔庙镇陈谷商店 赣榆县青口镇合兴饭店 南京根润五金...
涟水乡镇地名溯源及概况_涟水视窗 7、涟水经济开发新区(原麻垛) 223422 麻垛 ... 主席,香港金融界庆祝香港回归祖国...岔庙镇位于江苏淮安 ... http://www.lianshui.tv/gov/.html 城市规划 ... 县、全国平原绿化百强县、...
详细信息: 一、招标项目类型:服务 二、项目所在地区:江苏省苏州 三、标的概况: 投资金额:约2650万元 ... 江苏省无锡宜兴市宜北公交场站 室外附属(场..
江苏省淮安市涟水县岔庙镇张丁路工程中标公示
概况信息如下
企业名称: 黄石嘉达健身娱乐有限公司
地址: 市府路271号
...前进镇后圩村 前进镇闸口村 梁岔镇士流村 岔庙镇和平村 方渡镇南禄村 方渡镇前营村 灰墩镇灰墩村 灰墩镇万圩村
您查询的企业武汉天兴源商贸有限公司概况信息如下: 工商注册企业名称:武汉天兴源商贸有限公司 ...红窑镇金沙村 石湖镇外口村 灰墩镇陈沟村 陈师镇水连村 岔庙镇濒河村 岔庙镇荣锦村 灰墩镇蔡口村 灰墩镇韩庄 ...
概况信息如下
企业名称: 武汉市腾龙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地址: 武汉市盘龙经济开发区许庙村
...岔庙镇大兴村 平桥镇李前村委会 麻垛镇黄庄村 余圩办官庄村 时码办马老村 鲁渡街 高沟镇花园巷 ...
上海老板陆永康2006年3月份投资250万元,在岔庙镇兴办150亩提子园,获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涟水乡镇地名溯源及概况 涟水乡镇行政区划一览 涟水经济开发新区(原麻垛) 涟城镇 前进镇 涟水乡镇机关电话及邮编 ...
概况信息如下: 工商注册企业名称:北碚区宝元碚公司财源商行 成立注册日期:无 法定负责人:顾先强 ...岔庙镇岔河村 岔庙镇郝友村 涟城镇今世缘大道县医院宿舍 涟城镇大关路 涟城镇金城南路 东胡集镇小埝村 ...
江苏省企业有: 溧水县永阳镇龙兴饭店 溧阳市溧城丽尔服饰店 溧阳市溧城丽君理发店 溧阳市溧城林平服装店 溧阳市溧城吕锋鞋店 溧阳市溧城绿岛蔬菜店 溧阳市余桥曾凡云面店 涟水县岔庙镇井云商店 涟水县鼎鼎天天乐饭店 江苏省更多企业 ...基本概况/涟水县
涟水县地处北部,黄淮平原东部,淮河下游。辖31个乡镇、场、圃。2001年末全县人口达103万,其中非农业人口有21.58万境内有汉、回、藏、满、壮、朝鲜、侗共7个民族。总面积1676平方公里,
涟水县其中耕地面积130万亩,水面38.5万亩。交通非常便捷。苏307、苏308、淮高路等6条省道从境内经过,宁连(南京一连云港)高速公路纵贯全县47公里,并与同三(黑龙江同江一海南省三亚)、京沪(北京一上海)高速公路在县境内汇台。距亚欧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仅100余公里,距省会南京两个半小时即可抵达。新长铁路(江苏新沂一浙江长兴)北接陇海路,南接津浦线,货场距涟水县城20公里,苏北干线航道盐河贯穿全境49公里,500吨的船舶可四季通航。境内有6条区域性可通航河流,形成铁路、公路、水路交通网络。拟建中的淮安飞机场在县境内保滩镇,离县城区8公里。 优越。位于东经119°一119°35′,北纬33°45′-34°05′,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内,基本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年均气温5℃以上时间289天,年均无霜期213天。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年均降水量991.3毫米,雨日104天,年均相对湿度77%。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多为沙壤土质。县内现有3大排水系统和4大灌区,年入境水量20亿立方米,年均地表径流量4.18亿立方米,适应各种作物生长,特别适宜材质优良、适应性强的黑杨的生长,黑杨在涟水的生长速度、干型及利用率都很好,受到来涟参观的中外专家的广泛称赞。& 由于条件适宜,发展迅速,成片林面积、活立木蓄积量逐年递谱。1985年被授予“全国平原绿化县”,1995被评为全国首批“绿化造林百佳县”,拥有显著的优质杨木资源优势。十分丰富。全县现有黑杨成片林16万亩,其中庄台片林10万亩,四旁植树2600万株,仅黑杨就有2400万株,全县森林覆盖率15.3%,农田林网率 90%以上,现有活立木蓄积量200万立方米,其中黑杨蓄积量为180立方米。目前所保存的林木株数中,89年一以前栽植的约占5%,89年—92年栽植的约占20%,93—96年栽植的约占45%,97-98年栽植的约占20%。按照杨树正常的生长周期,从2000年进入全面采伐期。今后十年内可供采伐木材呈逐年上升趋势。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行政区划/涟水县
涟水县辖17个镇、2个乡:、高沟镇、唐集镇、保滩镇、大东镇、五港镇、梁岔镇、石湖镇、
涟水县朱码镇、、东胡集镇、、义兴镇、成集镇、红窑镇、、前进镇、、黄营乡;、、南禄办事处、小李集办事处、河网办事处、、北集办事处、灰墩办事处、余圩办事处、浅集办事处、蒋庵办事处、、工业新区。义兴镇地处涟水县最北端,东临盐河与灌南县大新集镇以及本县的五港镇为邻,西与灰墩办事处相望,南与红窑镇接壤,北与灌南县硕湖镇毗邻。总面积43.6平方千米,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2.2万人。五港镇地处涟水县城东北部,东与方渡办事处相连,西隔盐河与红窑、义兴两镇相望,南与时码办事处、东胡集镇交界,北与连云港市灌南县新集乡接壤,古盐河和涟新路穿境而过。总面积57.94平方千米,辖12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唐集镇位于涟水县域东部,距县城33千米。东与石湖镇接壤,南与黄营乡相连,西隔西官河与东胡集镇毗邻,北与南禄办事处交界。总面积约68平方千米,人口3.4万人。石湖镇位于涟水县东北部,地处淮安、盐城、连云港三市,涟水、响水、阜宁、滨海、灌南五县交界,327省道穿镇而过。总面积30.1平方千米,总人口1.8万人。前进镇地处涟水县城西北部,东以东张河为界与岔庙、高沟镇为邻,北隔南塘河与杨口办事处相望,西与县经济开发新区以南六塘河为界,南与梁岔镇相连。总面积50平方千米,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2.8万人。地处涟水县东南部,东依废黄河,与阜宁县和楚州区隔河相望,南与徐集乡相连,北与北集办事处、黄营乡接壤,涟南洋公路纵穿南北。总面积53平方千米,辖13个行政村,总人口3.4万人。梁岔镇地处涟水县城西北部,总面积69平方千米,总人口3.8万人。红窑镇地处涟水县腹部,东依盐河与东胡集镇、五港镇相望,西至宁连一级公路与岔庙镇为邻,南与浅集办事处接壤,北与灰墩办事处、义兴镇交界,涟灰公路纵穿南北。总面积62.75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5万人。高沟镇地处涟水县西北部,为淮安、连云港、宿迁三市交界处,省道326、236、宁连一级公路及东、西六塘河均穿镇而过。总面积56平方千米,镇区建成面积3.2平方千米,总人口6.6658万人。东胡集镇地处涟水县东北部,东隔一帆河、西官河、古盐河,分别和南禄办事处、唐集镇、黄营乡为邻;西依涟中总干渠,和时码办事处相邻;南与大东镇、马棚农场接壤;北与五港镇、方渡办事处毗邻,省308公路横穿东西。总面积67.97平方千米,总人口3.19万人。大东镇地处涟水县中部偏东,省道327公路横穿镇区。辖11个行政村,1个场圃,总人口2.69万人。成集镇位于涟水县西部,东与陈师为邻,南与淮阴区张集镇接壤,西与淮阴区的刘老庄乡、隔河相望,北与余圩办事处、梁岔镇交界,淮高路、涟麻路在镇区交汇。总面积41.17平方千米,总人口2.37万。
涟水县陈师镇地处涟水县城西南部,东临宁连一级公路与朱码镇毗邻,西与蒋庵办事处接壤,北与梁岔镇、河网办事处为邻,西依张河与成集镇隔水相望,老张河与贯穿南北,涟麻路横贯东西,构成陈师镇的水陆交通骨架。辖11个行政村,总人口3.1万人。岔庙镇位于涟水县城西北部,西与前进镇交界,北与高沟镇相邻,南与河网办事处接壤,东与浅集交界。总面积79平方千米。辖27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4.4万人。保滩镇位于涟水县西南部,地处涟水与楚州、淮阴三县交界处,距淮安市区15千米,东临废黄河,西傍盐河,309省道纵穿全镇南北长达26千米,淮江高速公路横跨该镇涟淮村。总面积39平方千米,辖9个行政村,总人口2.4321万人。黄营乡地处涟水县城东北部,东与阜宁县芦蒲乡、隔废黄河相望;南与南集镇、北集办事处毗邻;西与大东镇、东胡集镇接壤;北与唐集镇搭界。苏327省道、涟阜路、涟南洋路三条主干道在境内交汇。总面积69.8平方千米,辖14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3.8万人。徐集乡地处涟水县城东郊,废黄河北畔,南与淮安茭菱接壤,北与北集毗邻,东边与南集交界。总面积75平方千米,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4.0701万人。
历史沿革/涟水县
因水得名,汉元狩六年(前117年)设置,因位于淮河之滨。隋开皇五年(585年)
涟水县因县境有涟河(又名涟水,为沭水入淮的一支)而更名涟水。景定三年(1262年)升涟水县为安东州,后废州为县,因与辽宁省安东同名,1914年仍名涟水县。涟水境春秋时,先属吴,后越、楚、吴相争,时而属越,时而属楚,周赧王九年(前306)。楚灭越,属楚。秦时,涟水属东海郡。时期,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梁楚,地兼淮南,此时涟水属楚。汉初,汉高祖封韩信为楚王,此时涟水境属韩信封地楚。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降韩信为淮阴侯,分楚地为二国,以淮南为荆国,淮北为楚国,此时涟水属楚国。景帝时,吴楚反,国除。汉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分朐县南部地,始置淮浦县,属临淮郡。王莽时,改淮浦为淮敬。东汉光武帝时,将临淮郡并入东海郡。明帝永平十五年(公元72)封子衍为下邳王。章帝建初九年(公元84),以临淮故地为下邳国,领淮浦。三国时,淮浦属魏,划归广陵郡,西晋同。后,淮浦先后属后赵、前燕、前秦、东晋。南北朝时,淮浦先属刘宋。南齐建元元年(479),以东海郡属冀州,称,侨治连口(在今涟城附近),次年于北境置,属北东海郡。建武二年(495),并淮浦入襄贲。梁时,仍隶北东海郡。东魏武定七年(549),改北东海郡为,北齐改为海安郡,襄贲县先后属海西、海安郡。隋开皇三年(583),废海安郡,以襄贲县属海州。五年改襄贲县为涟水县,因境内有涟河而得名。大业三年(607),涟水属东海郡。唐初,改郡为州,四年(621)置,在县治北30华里分置金城县。贞观元年(827)废涟州,并金城县,以涟水县属泗州。总章元年(668)改属楚州。咸亨五年(674)还属泗州。乾宁二年(895),杨行密袭取滨淮诸州,涟水属杨吴,后属南唐。周(957),周世宗拔楚州,唐雄武军使崔万迪以涟水县归附于后周。
涟水县太平兴国三年(978)升涟水军,属河南道(《太平寰宇记》)。熙宁五年(1072)军废,仍为涟水县,隶淮南东路楚州(见《元丰九域志》)。元祜二年(1087)复为军。南宋建炎二年(1128),楚州宋臣朱琳降于粘没喝,涟水被金占领。三年(1129),宋将赵立守楚州,收复涟水。四年(1130)赵立战死,涟水又被金占。绍兴元年(1131)宋又收复涟水,以盐城为属县。三年(1133)又与盐城分隶楚州。五年(1135)降涟水军为县。十一年(1141)割予金。金皇统二年(1142)以涟水县属海州。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宋魏胜收复涟水县,次年复升为军。旋没于金。绍定元年(1228)归宋,改为涟水县,属宝应州。端平元年(1234)复为军。开庆元年(1259),涟水被蒙古军占领,景定元年(1260),夏贵破李松寿于城下,南宋收复涟水3城。三年(1262)改为安东州。魏胜以后,涟水时属宋,时属忠义军李全部,时属金,时属蒙古军,归属不定。元至元十二年(1275),安东州归附元,改立涟州。旋复称安东州。二十年(1283),安东州隶属淮安路,二十七年(1290)划归山东路。二十九年(1292),改隶淮安路。至正年间,安东州为赵君用和张士诚占据,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军下淮北,张士诚部将史文炳弃城去,安东州隶属淮安府。明洪武二年(1369)正月,降安东州为安东县,属淮安府。清因明制,仍叫安东县,属淮安府。民国初年撤府,直属省辖。民国3年(1914),因与奉天省(今辽宁)安东同名,改称涟水县。同年5月,江苏设五道,涟水属。民国16年废道,涟水隶属省。民国22年3月,江苏实行行政督察专员制,全省分为13个区,涟水属第十一区(淮阴区)。同年12月,全省改划为9个区,涟水属第八区(东海区)。民国23年8月,涟水从第八区又划归第七区(淮阴区)。民国24年,全省改划为7个区,涟水属第六区(淮阴区)。民国26年4月,全省又改划为10个区,涟水属第七区(淮阴区)。民国28年3月1日,日军侵占涟城,成立治安维持会,属伪江苏省徐州办事处。同年5月19日,伪办事处改为苏北行政专员公署。涟水属其管辖。民国29年3月18日,涟水成立伪政府,仍属北行政专员公署,民国33年2月1日,成立伪,下设6个行政督察区,涟水属淮阴督察区。民国35年12月16日至37年7月6日,涟水城及部分村镇被国民党占领,属国民党政权淮阴专区。民国29年(1940)9月,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涟水县民主政府在农村成立。同年10月
涟水县成立涟东行署。民国30年2月,以盐河为界,将涟水划分为涟水、涟东两县,分别属于、盐阜区。是年5月,淮阴县、涟水县撤销,成立淮涟办事处。12月,淮涟办事处撤销,恢复淮阴、涟水两县建置。民国34年7月1日,淮海、盐阜两行署合并,成立苏北行政区。涟水、涟东两县为其直属。7月17日,淮海、盐阜两行署改为专员公署,涟水、涟东分属之。同年11月1日,苏皖边区政府临时委员会成立,辖8个行政区,涟水属第六行政区(淮海区),涟东属第五行政区(盐阜区)。民国37年7月6日,涟城解放。民国38年4月21日,苏北行政公署成立,下设6个行政区(不久改专区),涟水县属第六区(淮阴区),属第五区(盐城区)。,涟水、涟东两县合并为涟水县,属淮阴专区。1970年,淮阴专区改为淮阴地区,涟水属淮阴地区。1983年元月,江苏实行市管县体制,涟水属。
地理/涟水县
涟水县地处江苏省北部,黄淮平原东部,淮河下游,地处连云港、、、宿迁四市交界处,北至西北与灌南、沭阳两县相连,西与淮安市淮阴区接壤,南与淮安区相邻,东至东南与盐城市的响水、滨海、阜宁三县交界,东西长60公里,南北宽51.5公里,县域面积1676平方公里,境内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多为沙壤土质。气候涟水县地处苏北平原腹地,境内平野广畴,盐河纵观涟水南北,故道(古淮河)沿县域东缘穿流而过。县城内涟漪湖、东湖、茵湖三湖相连。县城位于东经119°一119°35′,北纬33°45′-34°05′,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交界区内,基本属于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宜人,四季分明,年均气温14℃,年均气温5℃以上时间289天,年均无霜期213天。光照充足,雨水丰沛,年均降水量991.3毫米,雨日104天,年均相对湿度77%。
资源/涟水县
涟水县矿产资源发现的只有砖瓦用,原有各类轮窑39座,小土窑、小立窑一百余座,在2006年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中,小土窑、小立窑已全部拆除,四座不具备保留条件的轮窑被拆除,另有两座轮窑限期保留。
全县轮窑厂多数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分布在31个乡镇办事处,历经多年釆挖,粘土资源已十分贫乏,占地总面积约8000亩,年工业总产值约7000万元。
经济/涟水县
主要有医药化工、和“两肥"化工。涟水制药有限公司,水针剂产量在全国同行业位居榜首。涟水已形成食品酿造、、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农副产品、食品加工等10多个支柱性工业产业。主要工业产品有酒类、医药、服装、农用化肥、机械电子、建材、纱、布、塑料制品、人造板等。酿酒业系涟水工业经济的支柱,年产白酒6万吨,啤酒1万吨。江苏有限公司是国家二级酿酒骨干企业,年生产能力4.5万吨。今世缘系列酒以其上乘的质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畅销省内外,成为全国十大文化名酒之一,是苏酒的一大支柱。纺织工业基本形成了纺纱、织布、服装加工一条龙。民营经济方面,2003年全区新增个体工商户127户,达680户,从业人员升至3000余人。为加快等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大了集镇建设力度,开发了区政府门前及东侧办公楼,使集镇从事第三产业人员不断增加。2012年以来至11月份,新增私营企业7个,新增个体工商户66户,组织劳务输出6800人次。社会事业
2004年,新区紧紧围绕“三年换新貌”的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75万元,铺设17公里通村砂石路,同时投资65万元,兴建小学综合楼,卫生院防保楼,财税楼;集镇东大门进行了开发,为许多民营大户提供了宜商宜居的建筑用地。农民文化技能培训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1143平方米,上下四层,总投资48.1万元。培训中心于2003年11月建成并交付使用,为新区农民文化技能培训提供了良好场所。在淮安市交通局的大力帮扶下,2003年,经济开发新区先后铺设黄庄、中哨,西哨等村11条砂石路,全长共计30公里,总投资120万元&,使新区村村通上砂石路的多年愿望一朝实现。县交通局、帮扶新区乔洼村建成高标准水泥路3公里,总投资78万元。2003年,在市交通局大力帮扶下,敬老院新建厨房4间,填了废水塘,新增菜田4亩,铺设了水泥路,还新建两座点式公寓,可供16名老人居住,总计投入达45万元。
交通/涟水县
涟水区位独特、交通便捷。涟水地处沿海地区大开放、大开发的交叉地带,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位于四市八县区交界处,市场辐射人口2000万。公路方面,宁连、同三、京沪3条高速在境内汇合,5条省道、3条国道穿境而过;县城距连云港、南京、上海、北京分别仅需45分钟、2.5小时、5小时和8小时车程。铁路方面,贯穿我国东部地区的新长铁路(江苏徐州————淮安————浙江长兴)距县城仅25公里,仅需30分钟即可到达苏北重要的铁路客货运中心——淮安火车站;经停涟水的连淮扬镇高铁已经通过可行性研究,即将要开工,以及正在申报的徐宿淮盐铁路也经过涟水,在不久的将来,涟水人民将会在家门口就可以坐上通往、南京、北京、上海的高铁。水路方面,黄金水道—盐河贯穿全境,南连长江,北入黄海,正在进行三级航道改造,单体通航能力将达到1000吨,距欧亚大陆桥东桥头堡连云港港口仅100公里。淮安涟水港区盐河码头位于县经济开发区,一期工程岸线长410米,设计年吞吐量120万吨。9个泊位。航空方面,淮安涟水机场作为江苏三大干线机场之一,已开通北京、上海虹桥、上海浦东、、宁波、厦门、、重庆、武汉、深圳、温州等11条航线,2013年12月份还开通了深圳-淮安-哈尔滨的低调机票新航线,计划还将陆续开通成都、大连及直航台北。年客运量已达60万人次,货物吞吐量1万吨。
旅游/涟水县
涟水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妙通塔、月塔等佛教古迹。城内、、三湖相连&。五岛公园八景远近闻名。宋代著名诗人、书法家米芾于绍圣四年(1097),以太常博士知涟水军。守涟二年,惠政清廉,任满归,且涤墨笔于池,以示来清去白,后人建“米公洗墨池”,以示怀念。近代著名书画家吴昌硕于清末任涟水知县,留下“一月安东令”印的故事。历史上,美丽的涟水城,曾得无数墨客骚人留连忘返,诗兴大发,现存的历代咏涟诗词多达200多首。宋代大诗人苏轼《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中词曰:自古涟漪佳绝地,绕廓荷花,欲把吴兴比。
风土人情/涟水县
十二月最后一天叫"除夕",俗称"三十晚上一(无论有无三十日)·家家户户自送灶后开始"忙年",
涟水县买鱼肉食物,买鞋帽衣物,做豆腐、蒸馒头、蒸龙糕、、洗衣被、贴年画……,至除夕前一天,全部"忙。''好。在外地的人都要赶回来与家人团聚。除夕早晨,。染坊备"牲礼",点香烛,请祭缸神。中午,家家都以酒菜祭祀祖先,焚烧纸箔,叩首祷告。全家团聚吃"团圆饭".然后贴新对联和挂廊(红色刻纸)。家长还须到野外祖先或亲人坟茔上烧化纸钱;叩头祷告,尽其孝心德意。晚上,点烛放鞭,叩头礼拜后,将灶台上的供品全部撤去,贴的"跑灶''也撕掉,Ⅱ铲接灶",意即灶神已从西天回来,仍做一家之神。用松枝和扎"摇钱树'',架"聚宝盆"。炒花生、瓜子、葵花籽吃,全家围在一起谈天说地讲故事,直至子夜,叫"守岁",家长给孩子"压岁钱"。家长"守岁"通常彻夜不眠,上供的祭品有大枣、桂圆、水糕、茶、酒(满杯)等,放在堂上神像前。现时"守岁''活动大多是收看电视节目和全国人民共同迎接新年,鸣放鞭炮庆祝。岁时习俗里还有一些,旧时叫"社日"、俗称"庙会"。正月初八,相传为"祈年老爷''会,主要活动内容是祈祷丰年。由一些年轻壮汉将大王庙里的"祈年老爷''绑在木杠上,高抬过顶,快速跑步,游行四街,称为"冲祈年老爷"。这种活动没有香烛庆祝。正月十五,是"上元"日,就是三元宫的天官神寿庆的日子,叫 "天宫圣会"。道家认为,三元乃三宫别称,就是上元赐福天宫紫微大帝,中元赦罪地宫清虚大帝,下元解厄水宫洞阴大帝,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分别为三宫大帝生日。正月十四晚上,寺庙和尚和一些善男信女开始布置香堂,明灯高烛。次日早晨,远近进香的人接踵而至,其中有些人还抬着香案,撑起大红伞,用"马匹"引导,鸣锣吹打,送到三元宫(清代县境有三元宫、三官殿十数座)。庙内香烟缭绕·叩头礼拜,虔诚至极。庙外有卖香的,玩杂技的,叫卖零食的。也有一些乞丐或穿行人群或拦路跪地乞讨,其情亦惨然。三月二十八,传说是"东岳大帝"的生日。"东岳大帝"就是《封神榜》中的黄飞虎,死后被姜子牙赐封的。明朝万历年间,高沟镇建了一座天齐庙,正殿就供奉着东岳大帝。每年三月二十八,高沟地区都举办声势浩大的"天齐庙会"。庙会活动从三月二十六下午就拉开序幕。天齐庙正殿门前的大石鼎内焚烧着成封的条香、檀香,昼夜不停,香烟袅袅。由小和尚看管,烧香人给香火钱。一些僧道和崇信佛事的"善男信女",忙忙碌碌,布置会事,募化摆设寿面宴席,款待地方上的豪商太贾、地主士绅.既为庙会壮声色,又可借机募化钱财。二十八日上午庙会活动正式开始。首先是东岳大帝"出銮"。东岳有行;坐神像两荨,称 "行坛"、"坐坛''。"出銮"时,人们将东岳行坛请进轿内,叫"出坛" 轿夫抬着神像在四街巡行,前有,扛着"肃静''、"回避,,木牌,分头鸣锣开道。金瓜、钺斧:朝天凳、刀、剑、戈、矛,气焰森森;朱雀旗、、飞虎旗、黄龙旗,满空飞舞。一个前哨传报的"马匹,,, 下穿红裤,上身赤膊,鼻插钢针,手扶铁鞭,凶神恶煞地跳跃前进。 坐在木座上,身穿红袍,头戴乌纱,象征地方官吏,在"銮驾" 前引路。东岳大帝身着黄蟒袍,
涟水县头戴王冠,上撑一顶黄!罗伞,端坐木坛之上,伴随着几班文武乐工。,悠悠扬扬,款款而行.游街过坊。"銮架''后还有一个"假大老爷",骑在独木杠上,头戴关官帽,翻穿皮马褂子,由小差抬着随行。旁有一个小差挑着材茶食"担子,前担是粪箕,装着马粪,后担是尿桶,装着,供假大老爷憩息时充饥。另有"地保''时而向假大老爷回报地方案情。假大老爷听了,则不问青红皂白,喝令责打报案的二十大板,以显老爷威风。由高沟地方士绅和汪、郑、徐三姓祠堂精心准备的地方文艺"抬阁一和"优擎'',也在后面表演着精彩的节目。游行队伍中途休息的地点在高沟镇北圩门东南角的土台上,叫"鬼神台"。观看祝寿活动的人成千上万,尾随而行,前后涌动。整个活动延至日落方才散歇。高沟天齐庙会影响很大,北有山东、南有两淮、东有盐阜、西有沭宿等地观众。不辞跋涉,前来赶会。清光绪中叶的一次庙会,曾发生六塘河渡船翻覆、死亡数十人的惨案。在清朝末年、民国初年,天齐庙会已经很少举行了。最后一次是在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1939年,日军在高沟镇纵火焚烧,全街荡然。天齐庙会活动的一切道具也被焚烧净尽。其它庙会活动还有五月十三为关老爷(关云长)祝寿等。这些活动都带有鲜明的迷信色黟·均已早绎芋除。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对外经济活动增多,具有地方特点的大型经济文化活动,如 1992年4月举椭"高沟酒文化节,,),在内容、形式和声势影响等方面,都远胜于过去的庙会活动。当然,剔除庙会活动的封建糟粕, 作为民间艺术精华寡莽,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历史意义和借鉴价值。
特产/涟水县
鸡糕是涟水县城传统名菜,已有几百年历史。以鸡胸脯肉为主料.配以鳜鱼肉、鲜虾仁、、、豆粉、汁、精盐、味精等辅料,制作而成。其主要工序是先将鸡胸脯肉与鳜鱼肉放在清水中浸泡去血,捞起晾干后斩成肉泥(越细腻越好),然后放入辅料和水,用力搅拌到不动程度,按3厘米左右厚度均匀摊在蒸笼里,上面涂上鸡蛋黄,用小火蒸熟,即做成鸡糕。鸡糕可切块收藏备用。食用时,将鸡糕切成长方形薄片,开水下锅,一滚即盛盘上桌。其色泽艳丽,粉嫩如酥,味道鲜美,故又有“酥鸡”之称。萝卜干&清代即已擅名淮海间。萝卜干制作有生干、熟干之别。熟干临食用时,必须加以烹调,方德呈其美味。生干则不待烹调,即可为菜。其制作方法并不复杂。制熟干:将萝卜洗净去须,大者纵剖四瓣,小者二瓣。放入笼内,蒸至八分熟取出,晒干。然后藏之瓮中·味永不变。还可将猪肉等加入其中,则别呈风味。如果在食用时,将萝f、干中加入虾米进行烹调,其味更是鲜美。制生干:将萝卜洗净去须,切成手指粗长条,在阳光下稍作晾晒后,即放入缸中。先放至约l&5厘米厚,撒上一层薄盐,再放再撒,放一层撒一层,最上一层盐要撤得稍厚些。总计约生萝卜50公斤,撤食盐2~3公.斤,盐放入过多会减少萝卜干的风味。放好后,上以重物压之,过2~3天后,取出晒干,成为“原干’’。原干还不宜食用,必须经过调卤才行。即将其放入原卤中。仍用重物镇压,使之吸收原卤。如果原卤不足,可以另外添加。如欲增高品味,可将花椒、丁香等药料炒焦’捣碎,用布包好,放入缸中,也可以熬成汁水加入,然后用泥封口。十数日后,即可取出食用。色泽红艳,香脆可口。萝卜含有淀粉酶,干同样有帮助消化,理食顺气的功用。一方水土滋养一方生民,一方生民孕育一方物产。涟水的特产风味源流固有其长,种类固有其多,品位固有其名’,都是涟人世代辛劳,奋发创造的结果。它是丰厚而宝贵的文化遗产,将激励今之涟人创造出更多的奇迹来。捆蹄
捆蹄,是的特产,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相传在清朝道光年问,这里市场活跃,商家交往频繁,高沟镇熏烧师傅郑云福兄弟为了给客人多添一样下酒菜,便精制了捆蹄。当时,镇上只有四家能生产供应。捆蹄的主要成分,是肥猪蹄膀上瘦肉,配料讲究,制作精细。从开始到结束,要经过10多道工序捆蹄成品,色泽酱红,鲜嫩可口,咸辣香甜,食时细嚼慢品,回味无穷。称得上三餐美味,四时佳肴。
特点:(1)肉色鲜红,咸中带甜;(2)口感柔韧,芳香味浓;(3)多作冷盘使用。
捆蹄以精选的猪蹄膀瘦肉‘、干的猪小肠衣为主料,配以桂皮、丁:香、&八角、花椒、茴香、肉果、、橙皮、、豆仁、火硝、黄酒、冰糖、精盐、味精、葱姜、麻油、酱油等18种辅料,精心制怍而成。其工序&大体是先将新鲜的蹄膀瘦肉洗干净,切成长条,再将配料按一定比例配备并捣碎,撤在切好的肉片上,搅拌均匀。然后,放进酱油里浸泡数小时,捞起来用剪开的干小肠衣分别裹成网柱状.用绳子(草绳最好),密密捆紧,再放回原汤里煮熟,捆蹄就做成了。做成的捆&蹄每个重约400~500克,长约l&8~20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食用方法是用快刀将捆蹄横断切成薄片,扣于盘中,作为冷盘。或采&用其它方法亦可。其色泽酱红,层次分明,香醇味美,口感丰富,食之不腻,是下酒的好菜。并且,捆蹄还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和维生素、肌纤维,具有改善人体细咆的营养状况和新陈代谢的怍用。同时.还具有益精、补血、滋润皮肤、光泽毛发等功能。高沟捆蹄不仅家庭制作,以为风味之餐,而且高沟捆蹄厂早已开始规模化生产,1&988年即荣获全国优质保健产品“金鹤杯"奖和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牌奖。活珠子
活珠子是孵了十二三天小鸡的鸡蛋在人工中止其发育后形成的活体胚胎。“弘保牌”是本县保滩镇张渡村弘保禽业合作社生产的地方名特产品,畅销县内外,已成为各大中小饭店必备的上等佳肴,同时也是人们馈赠亲友的“时髦”礼品。经南农大营养学家鉴定,“弘保牌”活珠子尝后感觉鲜嫩无比,其、等营养含量极高,而且容易消化吸收。
历史文化/涟水县
涟水历史悠久,从和两处出土的文物看,在新石器时期,已有人类在涟水居住,
涟水县距今已有五六千年历史。汉武帝元狩六年(公元前117年)建淮浦县,是涟水建置的开始,距今已有2120年。 淮浦,就是淮河入海的地方,在交通、经济、军事上都具有重要的地位。2000多年来,这儿曾设过郡、州、军等较高的行政所,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隋开皇五年(585年)改叫涟水县,因县境北有一条河叫涟水(或叫涟河)而得名。&&& 涟水人好学,穷读书远近闻名。志书上记载涟水人好学,是一些都市里的人所不及的。 民谣有“沭阳财主宿迁庙,泗阳姑娘 出门不坐轿,涟水人讨饭上学校。”涟水人崇尚办学,目前已形 成高等教育、中等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幼儿教育五大教育 体系。是具有70多年历史的国家重点示范高中;郑梁 梅高级中学是省重点示范高中;涟水高级职业中学是国家级职 业高中;炎黄学院是全省5所全日制民办院校之一。
人物/涟水县
涟水每年为 国家输送本科大学生2000余人。涟水自古人才辈出。古代名人有陈登、王义方、徐有功等,近现代名人要人有顾祝同、、、、陈登科、、、翟虎渠、芮杏文、黄璜、、吴强、、蒋志平、、李连庆、徐新华、羊子林、、等。涟水名胜古迹众多。境内有妙通塔、月塔等佛教古迹。城内涟漪湖、东湖、茵湖三湖相连。五岛公园八景远近闻名。历史上,美丽的涟水城,曾弓l得无数墨客骚人留连忘返,诗兴大发,现存的历代咏涟诗词多达200多首。宋代大诗人苏轼《蝶恋花.过涟水军赠赵晦之》中词曰:自古涟漪佳绝地,绕廓荷花,欲把吴兴比。
经济概况/涟水县
工业产业: 涟水已形成食品酿造、化工医药、纺织服装、建筑建材、、农副产品、
涟水县食品加工等10多个支柱性工业产业。主要工业产品有酒类、医药、服装、农用化肥、机械电子、建材、纱、布、塑料制品、人造板等。酿酒业系涟水工业经济的支柱,年产白酒6万吨,啤酒1万吨。是国家二级酿酒骨干企业,年生产能力4.5万吨。今世缘系列酒以其上乘的质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畅销省内外,成为全国十大文化名酒之一,是苏酒的一大支柱。纺织工业基本形成了纺纱、织布、服装加工一条龙。化学工业,主要有医药化工、塑料化工和“两肥"化工。涟水制药有限公司,水针剂产量在全国同行业位居榜首。  民营经济:2003年全区新增个体工商户127户,达680户,从业人员升至3000余人。为加快等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加大了集镇建设力度,开发了区政府门前及东侧办公楼,使集镇从事第三产业人员不断增加。今年以来至11月份,新增私营企业7个,新增个体工商户66户,组织劳务输出6800人次。  社会事业:2004年,新区紧紧围绕“三年换新貌”的目标,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投入75万元,铺设17公里通村砂石路,同时投资65万元,兴建小学综合楼,防保楼,财税楼;集镇东大门进行了开发,为许多民营大户提供了宜商宜居的建筑用地。新区今年共新通自来水550户,新通有线电视180户。农民文化技能培训服务中心建筑面积为1143平方米,上下四层,总投资48.1万元。培训中心于2003年11月建成并交付使用,为新区农民文化技能培训提供了良好场所。  在淮安市交通局的大力帮扶下,2003年,经济开发新区先后铺设黄庄、中哨,西哨等村11条砂石路,全长共计30公里,总投资120万元,使村通上砂石路的多年愿望一朝实现。县交通局、建设局帮扶新区乔洼村建成高标准水泥路3公里,总投资78万元。2003年,在市交通局大力帮扶下,新建厨房4间,填了废水塘,新增菜田4亩,铺设了水泥路,还新建两座点式公寓,可供16名老人居住,总计投入达45万元。涟水支柱性工业产业及主要产品:&&涟水已形成食品酿造、化工医药、纺织服装、建筑建材、机械电子、农副产品、食品加工等10多个支柱性工业产业。主要工业产品有酒类、医药、服装、农用化肥、机械电子、建材、纱、布、塑料制品、人造板等。酿酒业系涟水工业经济的支柱,年产6万吨,啤酒1万吨。江苏今世缘酒业有限公司是国家二级酿酒骨干企业,年生产能力4.5万吨。今世缘系列酒以其上乘的质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畅销省内外,成为全国十大文化名酒之一,是苏酒的一大支柱。纺织工业基本形成了纺纱、织布、服装加工一条龙。化学工业,主要有医药化工、塑料化工和“两肥"化工。涟水制药有限公司,水针剂产量在全国同行业位居榜首。
地方特色/涟水县
①革命老区。涟水是全国著名的,无数仁人志士 为了人民的自由解放,
涟水县流尽了鲜血。著名的“抗日第一枪”、“高 杨战役"、“涟水保卫战”在这里打响。②历史名城。涟水历史悠久,建城的历史亦久远,涟水城文化底蕴深厚,城内古建筑和名胜古迹甚多,如妙通塔、状元桥、米芾洗墨池等。1996年开始,县委县政府对县城进行全面改造,现在的涟水已逐步变成一座街 道宽阔、绿树成荫、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城市。③生态大县。涟水一向重视,素有“绿肥之乡”和“”之称。绿化 造林工作多次获得国家表彰,是全国屈指可数的生态大县。④ 教育之乡。涟水自古以来就名人雅士迭出,素有“安东出才子” 之美誉。特别是近年来,涟水已形成高、普、职、成、幼“五大联 动”发展的教育体系,正在向江苏一流的教育强县迈进。⑤投资热土。涟水投资优势明显,表现在交通、资源、市场、政策、服务 等诸多方面,现已引来众多项目和客商,源通帽业、惠泰木业、锦轮集团、今世缘食品等大项目正争相抢滩县工业园区。& &
&|&相关影像
互动百科的词条(含所附图片)系由网友上传,如果涉嫌侵权,请与客服联系,我们将按照法律之相关规定及时进行处理。未经许可,禁止商业网站等复制、抓取本站内容;合理使用者,请注明来源于。
登录后使用互动百科的服务,将会得到个性化的提示和帮助,还有机会和专业认证智愿者沟通。
此词条还可添加&
编辑次数:18次
参与编辑人数:12位
最近更新时间: 22:22:27
贡献光荣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岔庙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