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周末 李嘉诚采访视频 视频

南方周末对话李嘉诚_中华城市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753,027贴子:
南方周末对话李嘉诚收藏
南方周末:财富对你意味着什么?你曾经表达过对内心的高贵的向往。
李嘉诚:多年前的一个晚上,我辗转反侧,难以入寐,内心萦绕着很多问题。思潮起伏,结果直至凌晨,直到一个答案涌上心头,令我豁然开朗:我顿悟了把基金会视作我第三个儿子的道理,这样我会全心全意爱护他,给他分配财产,使他获得所需资源落实一切公益项目,把我的心愿永远延续下去。
在财富要代代相传的传统观念中,将基金会视为自己的孩子,可以鼓励传承,期望这种想法能在中国人社会扩大和延续。
基金会并不向外募捐,捐款人只有我一人,资金的大部分是基金会现有已投资项目的固定收入,另有部分是来自我个人从香港和外国投资所获收入、缴完税后再注入的。我订明基金会所有收益,绝不惠及本人、家族或董事等等,也就是说他们都不能从中获得收入。
基金会已拥有我三分之一的资产,至今我已捐出145亿港元,如有良好的项目,将不断地继续支持,希望能对我们民族有贡献。2013年,基金会在内地及香港已捐付及承诺之数目达40亿港元,是历来最高的一年。
虽然我在全球不少国家经营业务,大部分收入都从外国赚取而来,每一分毫都是税后才注入(基金会)的。但我规定基金会80%以上的捐款用于大中华地区,不超过20%的用在海外。我在外国赚到钱,拿回中国,有什么不好?
携程品牌酒店2折起,比连锁酒店官网还要便宜的价格只在携程,随时入住,免费接站.
就是一只狗。以后我天天遛狗了
顶个遛狗就遛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你嘚瑟你MLGB不好意思。昨天艹他妈的时候忘记带套把这畜生射出来了[笑眼]
过街老鼠,人人喊打 你嘚瑟你MLGB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南方周末:李嘉诚,从“超人”到“万恶的资本家”
南方周末:李嘉诚,从“超人”到“万恶的资本家”
来源: 华尔街见闻&11-11 13:47
&&& 编者按:在香港的腾飞期,李嘉诚白手起家创立了一个庞大商业帝国,成为凭借自己的奋斗实现&香港梦&的典型代表,深受敬仰。但随着香港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拉大,掌控着港岛经济命脉并且深深影响公共政策的财团广受抨击,李嘉诚首当其冲。
&&& 李嘉诚们与香港,曾经互相成就,现在却开始彼此折磨。更糟糕的是,就在这个多年被称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的地方,这种折磨,还看不到尽头。
&&& 华人首富的一举一动,万众瞩目。更何况,最近一两个月来,85岁的李嘉诚罕见地动作频频,不仅事涉数百亿资产跨洋变动,而且关系到是否要撤离其发家与繁荣之地:香港。
&&& 1940年从广东潮州逃难到香港的李嘉诚,白手起家创立了一个旗下公司市值约1万亿港元的商业王国。爱他的人,视其为&超人&;而讨厌他的人,则将他称为&奸商&、&吸血鬼&、&万恶的资本家&。
&&& 他曾经坚称&爱国、爱港,永不迁册&(香港人将公司迁移注册地简称为&迁册&),但2013年7月底,李旗下和记黄埔发布公告出售百佳超市&&百佳陪伴了香港人40年,是他们最为熟悉的超市。不过,10月18日,和黄再次公告暂停出售。
&&& 10月9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已将香港嘉湖银座商场,以58.5亿港元的总价整体出售;国庆长假前,李旗下的另一家上市公司电能实业宣布,拆售旗下的香港电灯有限公司;在内地,他以60亿元人民币的底价叫卖其在上海陆家嘴开发的首个写字楼项目&东方汇经OFC&,同时宣布抛售位于广州的西城都荟广场。
&&& 故事的另一面,则是李家在欧洲的频频收购:
&&& 从2000年至今,李家父子布局&购买英国&&&他们已经或者即将控制英国天然气近三成的市场,约四分之一的电力分销市场,以及约5%的供水市场。此外,港口、机场与金融市场业务也在李氏收购范围之内。
&&& 在欧洲大陆上,李嘉诚还分别以13亿欧元和97亿港元的巨额出资,拿下了奥地利3G通讯业务,以及荷兰最大废物转化能源公司AVR35%的股权。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以来,长和系总共在香港和中国内地以外完成了11笔收购,涉及金额约1868亿港元。这其中,欧洲地区占比高达96.75%。
&&& 根据李家旗下主要平台和记黄埔2010年中报,公司息税前利润中来自香港的部分占到了36%,总额高达65.5亿港元;到2013年中报,香港资产贡献的利润却只占其中的17%,总额下降到49.8亿元。
(编辑:辛亚东)
【免责声明】银天下发布的资讯仅供投资者参考,不代表银天下立场。银天下对文中的观点判断保持中立,对该信息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内容的完整性不提供保证。请投资者自行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南方周末采访李嘉诚
  创业至今六十多年,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但没有一年亏损;自从1999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华人首富以来,15年间不管风云如何变幻始终稳居这一宝座。这就是李嘉诚。
  11月22日,记者来到位于香港中环的长江集团中心,李嘉诚的办公所在地。14:30,门打开,85岁的李嘉诚满面笑容地走进来,步子很快,没有任何搀扶。用带潮州音的普通话自我介绍:“李嘉诚”。
  准确预见危机
  早已做好了准备,等到危机来临时,集团不但安然无恙,还从中获得了扩张的机会
  85岁的李嘉诚,从早年创业至今,一直保持着两个习惯:一是睡觉之前,一定要看书,非专业书籍,他会抓重点看,如果跟公司的专业有关,就算再难看,他也会把它看完;二是晚饭之后,一定要看十几二十分钟的英文电视,不仅要看,还要跟着大声说,因为“怕落伍”。
  关于工作习惯,最为著名的细节是李嘉诚的作息时间:不论几点睡觉,一定在清晨5点59分闹铃响后起床。随后,他听新闻,打一个半小时高尔夫,然后去办公室。
  熟悉李嘉诚的人士表示,他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人,他每天90%的时间,都在考虑未来的事情。他总是时刻在内心创造公司的逆境,不停地给自己提问,然后想出解决问题的方式,“等到危机来的时候,他就已经做好了准备”。
  一个被广为传播的事实是,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而在这之前,李嘉诚已经准确预见,并早已做好了准备,等到危机来临时,集团不但安然无恙,还从中获得了扩张的机会。
  作为一个商人,李嘉诚对数字尤其敏感。
  从20岁起,李嘉诚便热衷于阅读其他公司的年报。除了寻找投资机会,也从中学习其他公司会计处理方法的优点和漏弊,以及公司资源的分布。他自称可以对集团内任何一间公司近年发展的数据,准确地说出其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看一看便能牢记,是因为我投入。”
  对于信息的重要性,李嘉诚常常一再强调。虽已85岁高龄,但他对新技术的了解,并不逊于年轻人。在李的办公室,左手边摆着两台电脑,实时显示旗下公司的股价变动。而在侧面办公桌上,则摆着他的笔记本,这是他日常工作所用的。
  每天早晨,李嘉诚都能在办公桌上收到一份当日的全球新闻列表。据一位跟随他十余年的人士透露,这份新闻列表并非摘要,而是一个又一个的新闻标题,多来自《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金融时报》等全球知名媒体。李会先浏览,然后选择其中想看的文章,让人翻译出来细读。
  李嘉诚的这个习惯坚持了十余年,并因此而专门设立了一个四人小组,负责这项工作。而他之所以看标题,不看摘要,是不想被别人误导。
  据另一位员工透露,以前,李嘉诚看新闻喜欢纸质版,iPad出来之后,他就只看电子版了。李现在用的是iPhone手机。
  这些习惯,让李嘉诚始终站在资讯的最前沿,也让这个老人投资了一系列高科技公司。
  李嘉诚旗下的维港投资,最近这两年,投资了六十多家科技公司,其中不乏很多明星项目,例如、Skype、Siri、Waze、Spotify、Summly等等,而这个团队总共不过8个人。
  “他并不是一个生活在象牙塔中的人,相反,他对潮流的把握远超很多年轻人。”一位下属透露。李嘉诚旗下公司无数,连很多下属都数不清,直接向他汇报的,就有200人左右。每个月,李都会跟海外管理层进行会议,每年会“出外巡检”三四次。
  李的多位下属向记者透露,李嘉诚非常善于问问题,遇到一个新事物,他总是会想,这和我、和我的公司有什么关系?他总是会将自己的问题交给专业的人去寻找答案。
  比如,在Facebook等社交媒体开始火起来的时候,李嘉诚曾经问过旗下公关团队一个问题:怎么看待其和平面媒体以及网上媒体对集团公关的影响?
  为了回答李嘉诚的这个问题,公关团队专门召开最高会议进行讨论,形成专题报告向李汇报。有趣的是,最后这个团队甚至开发了一款软件,专门用以评价不同渠道的公关效果。
  劝张子强洗心革面,做个好人
  长子李泽钜被世纪大盗张子强绑架,对方单枪匹马到李家中,开口就要20亿,李当场同意
  熟悉李嘉诚的人,也常说他们看不懂他。他几乎从不生气,见到所有人,都是一副标准的笑脸。
  “他真的没有生气过吗?他会因为什么事情而难过?他发过火吗?”面对一连串问题,几位跟了李嘉诚十年以上的下属一脸迷茫,他们实在回忆不起是否有过这样的场景。
  当你问起李嘉诚强势的一面时,其中一位跟了李二十余年的高层反问:强势怎么定义?
  在她这么多年的印象中,李决断非常之快,但并不是个咄咄逼人的人,他很会倾听下属的意见,“如果你是对的,他会听你的,而不是坚持他的”。
  在生活中,李嘉诚时常表现出单纯快乐的一面。走在香港的大街上,李就变成了一个念旧好玩的老头,总是和身边的人说,这里原来是啥样的。
  李嘉诚还每周为儿孙们亲任导师,自己准备课程、案例,据一位接近李的下属透露,3年来,他给孙辈们上的课,既有道德讨论,也有文化批评、世界经济。孙子、孙女年纪都很小,要演绎生动,难度很高,但李却乐此不疲。
  为了告诉儿孙们风险是怎么回事,李嘉诚甚至还专门花了8000
,去印出了四张股票。他把股票裱起来,标注了这个世界上最大的
公司在金融危机中破产的故事,并且写上“以此为鉴,可惕未来”。有趣的是,这时候他的孙儿们还不过几岁。
  另一位跟了李十几年的下属透露,李嘉诚喜欢看电影,而且,看电影时,他的“代入感”很强,每次都会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角色,然后随着剧情起伏,“过他们的生活”。
  在这位下属看来,李嘉诚其实是个感情很丰富的人,但他与众不同之处在于,他很懂得控制自己的情感。
  1996年,李嘉诚的长子李泽钜被世纪大盗张子强绑架,对方单枪匹马到李家中,开口就要20亿,李当场同意,但表示“现金只有10亿,如果你要,我可以到
给你提取”。
  李的镇静,连张子强都很意外,张问他:你为何这么冷静?
  李回答道:因为这次是我错了,我们在香港知名度这么高,但是一点防备都没有,比如我去打球,早上五点多自己开车去新界,在路上,几部车就可以把我围下来,而我竟然一点防备都没有,我要仔细检讨一下。
  李嘉诚告诉记者,当时他劝告张子强:你拿了这么多钱,下辈子也够花了,趁现在远走高飞,洗心革面,做个好人;如果再犯错的时候,就没有人可以再帮到你了。
  有趣的是,据李嘉诚透露,后来张子强又打来电话,李说,你搞什么鬼,怎么还有电话?张子强在电话中说,李先生,我自己好赌,钱输光了,你教教我,还有什么是可以保险投资的?李嘉诚答道:我只能教你做好人,但你要我做什么,我不会了。你只有一条大路,远走高飞,不然,你的下场将是很可悲的。
  11月22日,李嘉诚向记者回忆当时的情形时,语气平静,就像是在讲述一段别人的历史。其中的惊险和锥心之痛,似乎全都烟消云散。
  李嘉诚将这种冷静归于他喜欢看书,“我喜欢看书,什么书都看,这对我都有用,今天有用,明天也有用。所以,很多大事来的时候,我也能解决”。
  而一位跟了李十几年的下属则将这种冷静归结到他少年的成长经历上。
  李嘉诚出身于书香门第,爷爷是清朝最后一科秀才,两位伯父在民国初年,还曾跨海留洋取得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博士学位。而李的父亲,则是小学校长。但因为二战爆发,故乡潮州被日本侵袭,李和家人逃难到香港。
  没想到,1941年日本攻占香港,母亲只好带着弟妹回老家。更没想到,贫困抑郁的父亲染上肺结核,半年之后就去世了。14岁的李,独自面对父亲的死亡与埋葬,“一夕长大”。
  更祸不单行的是,年少的李嘉诚也染上了肺结核。
  “这是我一生中最艰难的时刻。”李嘉诚回忆说,“我告诉自己不能死,身为大儿子,为了母亲和弟妹,为了前途,一定要做好自己的工作。”
  没有钱去看病,李嘉诚便只能用自己发明的方法对付肺病,清晨到山顶呼吸新鲜空气,李替厨师写家信,以交换鱼汁与鱼杂汤,强迫自己喝下这平日最讨厌的食物,只因知道这些汤有营养价值……
  孤独是他最自然的常态
  “独处时,他脑海会开始做思想的挣扎,会不断自己抛问题、自己回答”
  “孤独感是他最好的朋友,也是他最自然的常态。”那位熟知李嘉诚经历的高层如此评价道。在她看来,经历过少年磨难的李嘉诚,早已习惯了孤独的感觉。
  回忆早年的苦学生涯,李说,“别人是自学,我是‘抢学问’,抢时间自学。一本旧《辞海》,一本老师版的教科书,自己自修。”
  李嘉诚自律惊人,除了《三国志》与《水浒传》,他不看小说,不看“没有用”的书。捡起教科书,李时而扮演学生,时而扮演老师,摸索教学和出题的逻辑,寻找每个篇章的关键词句,模拟师生对话,自问自答。
  “孤独是他的能量,也是他的朋友。独处时,他脑海会开始做思想的挣扎,会不断自己抛问题、自己回答。”李的一位友人说,“他现在的习惯,就是来自于此。”
  在创办长江塑料厂时,李又开始订阅英文《当代塑料》及其他西方专门的塑料杂志。与此同时,李开始将部分资金投资华尔街
股票,李从不按直觉投资,而是仔细研读公司财报,研究商业规则。华尔街财报是李的英文老师、商业教练,也是李的私人投资获利来源。
  而李的豁达和乐观,也皆来自于此。李的这位友人给记者举了个例子,2013年3月份,香港国际货柜码头发生罢工事件,工人们在长实门前扎起帐篷,拉起横幅抗议,李嘉诚的照片被画上魔鬼的红色双角和白色獠牙,额头上还被写上了“奸商”两字。因为要从门口进出,李嘉诚看到也非常不高兴,但几个小时之后,他就开解了,李和他们开玩笑说,哇,这个上面,把我的脸画得还是笑的。
  “工潮的冲击大,还是逃难到香港的冲击大呢?”这位友人反问,在她看来,早年的经历,早已让李嘉诚练就了百折不挠的心态,“他找到了平衡内心的秘诀”。
  在李嘉诚的办公桌上,有两块小玻璃,上面是李自己写的两段话,一段是:求百事之荣,不如免一事之辱;邀千人之欢,不如释一人之怨。而另一段则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建立在尊重之上的商业帝国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李就一步一步走向世界,且屡战屡胜,几乎从无败绩
  相比他内心的隐秘世界,普通人更感兴趣的是他的财富帝国。
  一个地产商告诉记者,李最让人敬佩的,不是他在香港的成功,而是他在世界上的成功。同为商人的他感慨,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成功商人很多,但一旦走上国际化道路,许多人就因不适应铩羽而归。
  但李嘉诚不同,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李就一步一步走向世界,且屡战屡胜,几乎从无败绩。
  而今,李嘉诚的商业版图遍布全球52个国家,从事的产业,横跨通信、基建、港口、石油、零售等多个领域。集团员工超过26万人。而员工中,中国人只是少数,大多都是英国人、美国人、加拿大人……他是如何做到的?
  “build on respect(建立在尊重之上)。”李嘉诚身边一位高管脱口而出。
  在李嘉诚身边的高管们看来,尊重所有人,是李嘉诚公司的核心文化,也是这么多年其能够驰骋全球的秘诀所在。“每个人都有很多选择,为什么要跟着你?你给我很多钱,但需要牺牲我的尊严,我不会跟着你;但如果你因为我有能力,尊重我,给我空间和舞台,我一定会跟着你。”
  一个可以佐证的事实是,在李嘉诚旗下公司,员工的离职率通常都非常低,多数员工都是跟着李打拼了数年的,这里当然也包括很多老外,“他们能留下来,更是因为如此(被尊重)。”
  在接受记者的采访中,李嘉诚时时处处都表现出这一点。李认真地倾听每一个人的问题,生怕没有回答清楚,约好了用普通话采访,李就一直用普通话,虽然潮州话对他来说更自如。
  李会照顾每一个人的感受,听问题时,专注如小学生;回答时,一定会看着对方。
  李给每个人都发了一张名片,但轮到摄影师时,名片派完了。让人意外的是,采访进行到一半,李突然向远处的助手要了一张,补给了摄影师。他的举动是如此自然。
  据《南方周末》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分享本文到:
在微信上关注24楼影院
movie24luo
资料图:李嘉诚 (新华社/图)
罗天昊,本名罗建法,国资委商业科技质量中心研究员,《别让李嘉诚跑了》一文作者。日,这篇转发在新华社&瞭望智库&的文章曝光,使得对李嘉诚撤资的关注热度达到近年来的最高点。
9月29日,李嘉诚及其公关部以一份长达3页的声明作出回应。李嘉诚说,&我明白言论自由是一把两刃刀,因此一篇似是而非的文章,也可引发热烈讨论,这是可以理解的,文章的文理扭曲,语调令人不寒而栗,深感遗憾。&
罗天昊接受了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我们同时摘录了李嘉诚公司的声明稿作为对照。
罗天昊:部分人曲解了那篇文章
1.当时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5年前就发表过,标题为《香港模式的瓶颈》,这次只是重新修订,开头加上了长实上海卖出地产的新闻做引子,以对香港富豪的建议为尾。
用李嘉诚做标题,利弊各半。媒体有其传播规律,跟李嘉诚本人的关系其实没有那么大,我关注的是根源、更深远的问题,但部分人曲解,甚至断章取义了。
有些话我不能说得太明白。很多人只看到两方面,官和商,说我批评商是不是为官说话。但被卷走的财富,其实是平民阶层、我们大众创造的。我在为谁说话?其实没有看懂。
2.是不是因为发表在新华社的&瞭望智库&上,被解读为官方的意思?
我不是&瞭望智库&的人,文章是8月份发的,9月份他们看到才转的。关于这件事,&瞭望智库&的总裁吴亮接受媒体采访时有个解释。(记者注:日,吴亮公开称,转此文的不止&瞭望智库&,但因有新华社背景被说是代表了国家意志,&其实我们也是躺枪的。&)
3.很多人批评这篇文章大量运用了&文革&话语,怎么回应?
这是因为很多人只是看了一个标题,我觉得正文没有什么&文革&语言,我主要是在说理。
我不是说李嘉诚的财富就不能转移,一定要拦下来。我着眼的其实是未来。以前的,非市场的财富创造不能揪着不放。但我们至少不能讳言,要明白这种财富产生的性质。文章中我也给了富商们三种建议,比如多做慈善。事实上李嘉诚也是这么做的。
其实我更多针对的不是商人,而是权力。主要不是警告商人远离权力,而是提醒权力远离商人,因为官商走得太近的话,受伤害最大的往往是公众的利益。
李嘉诚:我心本无乡,心安是归处
过去十年在香港上市的公司,有超过70%(包括国企)的架构选择离岸设立公司,我们做法相同,李先生个人在重组过程中,并没有减少持股比例,也没有从中套现,所谓&撤资&指控,完全不成立。
过去两年,集团对全球地产业务持审慎态度,加上内地房地产方面,部分城市出现供求失衡风险,故减少买入土地,但集团在内地的总楼面面积远高于2000万平方米。减少房地产的投资比重,不等于不投资内地。
习主席最近提倡&一带一路&政策,鼓励企业&走出去&,所以集团投资海外业务,与国家政策并无抵触。李先生并不相信文革式思维复苏;个别人士的言行,不代表国家方向,对中国充满信心,对习主席沉稳的领导能力深感佩服。
2006年,李先生宣布基金会是他的第三个儿子,把三分之一资产,即超过90亿美元投放于基金会。基金会致力推动奉献文化,至今捐出逾170亿港元,当中87%用于大中华地区,对有利于中华民族的事业,过去、现在、未来,宗旨不渝。
上一页1下一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李梁 姚忆江 苏永通 吕宗恕 何海宁 聂寒非 顾策 肖华 冯禹丁 冯翔 吕明合 朱又可 李晓婷 袁蕾 史哲
他是本年度热词中的两个人物之一。在当前香港经济不振、内地市场改革转型的背景下,他成了绝佳的...
《亚洲教父》一书作者乔·史塔威尔就对这个群体有过直白的描述:他们深谙人脉即财富的奥妙,除了...
日前,李嘉诚推动旗下企业重组,将长实及和黄的业务纳入两家新成立的公司长和与长地。两家新公司...
人民币在短期和中期内会更多呈现贬值的趋势。必须要有一些分散投资,就像李嘉诚一样。中国互联网...
码头工潮中工人们把他画成奸商和魔鬼。创业至今六十多年,虽历经多次经济危机,但没有一年亏损;...
理由之一:为自己留一个好名声。李嘉诚今年已经85岁了,处于这个年龄段,他不得不考虑后人对自...
简单税制和低税率是香港吸引全球资本和大量投资者的主要原因。无论是营商自由还是贸易自由,还是...热推高清 有话则短--本周声音李嘉诚-南方周末
方式一:扫一扫
支持各类二维码扫描软件
方式二:发一发
免费发送App到手机
看不清验证码不正确
该短信不收取任何费用
方式三:下一下
下载App观看
还有更多攻略和游戏礼包等着你
嵌入代码:
这个支持手机播放哦
专区热点·
大家都在看
手机看视频
宝贝陪你玩
畅游视频网页游戏YOYO手游
完美游戏台
网络视听许可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嘉诚采访视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