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我跃马扬鞭 笛子意境用葫芦丝吹大家觉得什么感觉呢?

看我跃马扬鞭葫芦丝版 太好听了,谁有帮我发来了。谢谢_百度知道  一般可归纳为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腹式呼吸(混合式呼吸法)。目前被公认为最科学的方法是混合式呼吸法。其优越性表现在整个呼吸肌肉群的协调动作,形成运动整体,因而气息的吸入量多,气息较深,呼气时也容易控制。
&&&&&&& 现将混合式呼吸法介绍于下:所谓呼吸即包括
“吸气”与“呼气”这两个方面。吸气时,身体各部位放松,口鼻同时吸气,注意不可提肩和带出任何声响。混合式呼吸是把气吸到小腹、胸腹之间以及胸腔。提肩会阻碍气息的下沉,将气息存储到了胸腔中,那就成了胸式呼吸了。要避免。
  吸入的气尽可能多一些,扩张肺叶,胸腔中、下部和腹腔自然向外扩张使横隔膜下降。气后,气息下沉。这时腹部和腰部都充满气息的感觉,而胸部则觉得比较轻松。正确的气体贮藏部位应是胸腔下部和腹腔。因此,吸气时,腹部不仅不能往里收缩,/article_cat-6.html而且要微微向外隆起,腰部也随之向周围扩张。。
  吸气方法的练习,非常重要,管乐用的最多的就是气,若用气不对,不但不能演奏好,还会严重影响身体健康,这里提供几种方法:第一,先将胸腹内的气息全部吹出,然后在全身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吸气。如果这时胸、腹腔内有一种冷气进入的感觉,就说明吸气方法和气体贮藏部位基本正确。其次,还可以自己体会你在闻花香以及剧烈运动(如长跑、登山等)后的深吸气的吸气动作。葫芦丝吹奏时的吸气,要求在较短时间内吸入大量空气,因此,一般是口与鼻同时吸气,放松喉头。
  呼气时,要求腹肌、腰肌和横隔膜始终要有控制(即保持一定的紧张度),使气息在有控制的情况下有节制地、均匀地向外呼出。随着气息地呼出,腹肌、腰肌等有关肌肉群随之逐渐收缩,横隔膜也随之复位。这里特别需要强调一点:刚呼气时,切不可立即收腹(应略向外“顶”)。因为立即收腹将造成腹部往里挤压,迫使本来下降的横隔膜提前复位,从而把气息挤到胸部,增加胸部的负担。这样,不仅不利于控制呼气的速度,而且时间长了会影响演奏者的身体健康。当气息吹出约二分之一时,腹部分自然而然地往里收,这样的呼气过程是比较正确的。还有不要等到气息全部用完了才去吸。
  总之,吹奏中的呼气始终要在一定压力的推动下均匀地输送出来。气息要平稳,不可忽强忽弱。要达到这种要求,必须反复练习。可以通过吹长音来进行练习,也可以对着自己的手背呼气练习。通过练习,学习者将感觉到气息的速度、压力、稳定程度等,从而增强有意识控制气息的能力。
说明两点:长短、强弱等具体情况,灵活把握吸气量。 欣赏。
  吹奏中有“急吹”和“缓吹”。急吹者气压大,气速较快。缓吹便是气缓慢地呼出。一般情况下,吹奏低音时用急吹法,吹奏中、高音时用缓吹法。掌握和运用正确的呼吸方法,对于吹奏葫芦丝以及其他管乐器至关重要,必须引起学习者的高度重视。
转载自:[]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2-01-23 21:15  1、的演奏姿势分站姿和坐姿两种:
  ①站姿。要求是:身体自然站立,双脚略分开,呈外八字站稳,两腿直立,身体的重心点放在两腿之间(必要时可左右移动)。上身挺直,但不能僵硬。头部直仰,胸部自然挺起。目视正前方。双肩松弛平衡。两肘自然下垂,两臂不可夹住身体,要与腰间保持一定距离(约十公分左右)位于身体正前方中心线。乐器与身体形成45度到50度角。
  ②坐姿。其上身的要求和站姿相同,一般坐在椅子的前三分之一处,双脚分立踏地,一脚稍前,一脚稍后,但不可架腿或两脚交*。坐位高低要适当,以免影响呼吸肌肉的充分运动。
转载自:[]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2-01-23 21:13 葫芦丝,属簧管耦合振动类乐器,共有高、中、低音 3种类型,常用有C、D、F、G等调。各民族之间风土人情、地域环境的不同使得葫芦丝这种乐器在构造上也不尽相同。
  由于传统葫芦丝在制作上有七个发音孔(主管),一个发音孔一个音(不能象竹笛那样通过气息的变化在一个音孔上可以吹出八度音来),加上一个筒音一共可以吹出八个音来。所以一般传统葫芦丝通过移动宫音位置,改变原有的指法,理论上应该可以吹出五到六个调来,但由于受音域和音阶排列的限制,目前传统葫芦丝只能转四个调,而且常用的调只有两个,既筒音作低音“5”和筒音作“1”且本调(筒音作5)最为常用。以C调葫芦丝为例,除可以吹出本调(第三孔作1)还可以吹出
G调(筒音作“1”),它是民族调式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六声调式,在吹奏葫芦丝曲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不是所有乐曲都能演奏,要根据乐曲的音域情况适当的来选择,最佳调就是以第三孔作“1”演奏,若乐曲需要转调可通过更换葫芦丝来解决,一般常用葫芦丝有降B、C、D、F调等/article_cat-4.html
  葫芦丝音域不像大家熟悉的竹笛那样能达到三个八度以上,通常在9度以内,最多不超过11度,为民族调式音阶。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柔美迷人,极富表现力,深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乐,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动听的声音。
  葫芦丝常用于吹奏山歌、小调等民间曲调,最适于葫芦丝独奏曲旋律流畅抒情的乐曲,《月光下的凤尾竹》、《情深意长》等成为其代表性的经典曲目。葫芦丝在傣、阿昌等族人民中最为普及,是娱乐时助兴的乐器,在节日里,不论是在江中划龙舟或是在江边放
“高升”,还是在广场上“赶摆”或是在竹楼里饮酒欢宴,都可以听到其动听的声音。青年男女传情达意或人们走在路上以及在田间劳动,也经常吹响葫芦丝,为人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
转载自/?1134216[]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2-01-23 21:12  葫芦丝,傣语叫 “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当地汉语又称为葫芦箫。葫芦丝形状和构造别具一格,它由一个完整的天然葫芦、三根竹管和三枚金属簧片做成,整个葫芦做气箱,葫芦低部插进三根粗细不同的竹管,每根插入葫芦中的竹管部分,镶有一枚铜质或银质簧片,中间的竹管最粗,上面开着七个音孔,把它成为主管,两旁是附管,上面只设簧片,不开音孔(指传统葫芦丝),只能发出与主管的共鸣的和音。通常左面附管发/article-44.html
  这种乐器以葫芦做为音箱 ,葫芦咀做吹口,常见者以各自装有一片舌簧的3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入葫芦底部。通体长约
30厘米。亦有单管,双管或四管者。无论竹管多少,多以中间一根为主管,其余为副管。主管上开 7个音孔,前六后一,传统的葫芦丝副管上方不开孔,只在管身底部开通,用塞子堵住,塞子与管身之间有线连接,需要时则用小指将其打开。现在改良的葫芦丝则没有使用传统的塞子,而是跟主管一样在管身上方开一音孔。这样更方便于在演奏时对副管音的反复使用,而且控制自如,更加灵活。吹奏时手指控制主管的音孔以奏出不同音高的音,若主副管同时开启,吹奏时数管齐鸣,旋律只出自主管,副管仅以和谐持续的单音相衬托,通常是一管发a音,一管发e音,产生和声效果,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
  阿昌族的葫芦丝和傣族的相似,阿昌语称“拍勒翁”,用葫芦和金竹管制成。吹管长
6厘米 ,主管长50厘米 ,副管分别长 33和 17厘米 ,在两支副管*近主管的一侧,分别留有一条竹片,用细竹枝与主管捆扎在一起。 葫芦丝谱
  在西盟佤族,称葫芦丝为“拜洪廖”,3根竹管插入葫芦底部,用蜡封固,上端和竹制吹管仅长
两厘米。尤为独特的是:主管除开有 7个音孔外,在正面的最下方还开有两个气孔。主管演奏旋律,两根副管发出纯五度音程的持续音为旋律伴奏。如不需要持续音或需要单持续音时,还可将副管堵住。
转载自:[]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2-01-23 21:07  葫芦丝文化艺术的自然传承
  文革前,葫芦丝以“婚恋传媒物”的主要社会功能存续于德宏傣族民间,它跟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一样世代相传。作为民俗乐器的葫芦丝即民间传承制作的葫芦丝音列不正规,音域较窄,只有8个音(4
6 7 1 2 3 5 6),发音不够准确,葫芦丝主管的6个音孔的孔距均等,不规范。制作时,一般以一指腹为距。音阶排列的是否正确对傣族的民间演奏没有太大的影响,故与之相对应时期的葫芦丝音乐――傣族的“葫芦丝古调”和“古情歌调”具有民族专有性。“葫芦丝古调”傣语称“幸筚班陶”,“班陶”为老一辈的意思,“古情歌调”称为“喊班陶”。“幸筚班陶”只可用葫芦演奏,“喊班陶”可唱可用葫芦丝演奏。“幸筚班陶”和“喊班陶”是世代就传承下来的,跟葫芦丝的传承情况和传承方式相同。内容为情歌词,就是把思想情感借助葫芦丝的演奏外化和表现出来,吹奏形式相对稳定。“葫芦丝古调”长音较多,合音丰富,音色浑厚悠远。因吹奏者的情感、生活阅力、所处环境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韵味。所以,姑娘能听葫芦丝/article-74.html音乐识别对象。吹奏“葫芦丝古调”要用双副管和循环换气法,人们认为这样才能表现出复杂的思想情感。“葫芦丝古调”听起来哀婉凄切,故又被称为“哭调”。学习吹奏“葫芦丝古调”非常困难,主要表现在“循环换气法”的运用上,需要掌握技巧。傣族青年一般10来岁就开始练习“循环换气法”。练习方法是将一根竹管插入水中训练。 
  葫芦丝文化艺术的衰落
  文革时期是葫芦丝从民俗乐器到民族乐器的过渡时期,也是傣族民间的葫芦丝逐渐衰落的时期。“文革”时期(1966年―1976年),中国民族历史文化惨遭浩劫,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被严重破坏,一切与文化艺术相关的民族民间活动被迫终止。葫芦丝也被禁止制作和吹奏,再没有小卜冒拿着葫芦丝到小卜少窗前倾诉衷肠,只有少部份人冒着被批斗的危险把它偷偷藏起来,葫芦丝在民间的自然传承遭到破坏。  (三)葫芦丝文化艺术的复苏。葫芦丝曲
  “文革”之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提出了坚持文艺“双百”和“二为”方针。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因此得到逐渐的恢复发展,历经坎坷的民间乐器也得到了复苏,从新的起点上开始飞跃。
  在德宏傣族聚居区,葫芦丝文化艺术又悄然兴起,人们又开始制作和吹奏起久违的“筚朗道”(葫芦丝的傣语名称),但它的主要社会功能已从“传情媒介物”功能转变为“审美娱乐”功能。人们或在茶余饭后吹奏一曲,或人多聚众时表演一曲,葫芦丝/或在田间地头劳作休息时吹奏一曲或来一次小比赛赢一杯酒喝。他们常做的比赛是换气比赛,看谁能使音乐连绵不断的持续时间最长(因葫芦丝古调吹奏最讲究“循环换气”要一气呵成,不能张口换气,民间的艺人们经常做这样的比赛)。葫芦丝艺术爱好者开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葫芦丝吹奏和制作技艺。梁河县勐养芒蚌村的沙永兴说(生于1930):“经常有人到我弟弟(沙永明,)家向他学习葫芦丝制作和演奏技术”。葫芦丝演奏家龚全国,被誉为“葫芦丝王子”的哏德全,民族民间艺人冯绍兴(勐养帮盖村),专门制作葫芦丝销售为生的杜德光(勐养户养村)等都曾向沙永明取过经。沙永兴老人、赵德安老人(生于1932年,勐养户引村)、金常玉老人(生于1931年,勐养棒良村)则常常在一起砌搓技艺,搞葫芦丝换气比赛。就是这些爱好葫芦丝文化艺术的老前辈,为葫芦丝今天的发展埋下了种子。如果没有他们就没有今天葫芦丝文化艺术的繁荣发展。葫芦丝视频教程
  葫芦丝文化艺术的发展
  70-80年代,梁河县内一些在制作技艺和吹奏技巧上有丰富经验的民间葫芦丝爱好者,通过摸索,在制作与吹奏方面总结了一些相当宝贵的经验。一些从事音乐的工作者对葫芦丝作了进一步研究后,进行了初期改良和广泛推广,然后推上了舞台。葫芦丝由民俗乐器过渡成为民族乐器。主要社会功能由“婚恋传媒物”转向“大众艺术”。
  1949年出生于梁河县芒东镇那勐村的傣族青年龚全国,从小就受到葫芦丝文化艺术的熏陶,1970年中专毕业后参加梁河县文化工作队。1977年他开始研究葫芦丝,广泛吸收傣族民间音乐素材与著名的作曲家杨子玺共同创作出了葫芦丝独奏曲《竹林深处》,随即推上演艺舞台,取得了轰动效应,葫芦丝音乐从此响誉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  后起之秀被誉为“葫芦丝王子”的哏德全吸收借鉴了前人的经验,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研究在葫芦丝音阶排列和音域上做出了改良和扩展,而且总结和完善了葫芦丝的制作和吹奏技艺,形成了一套稳定的经验。使葫芦丝的制作和演奏达到了全所未有的高度,葫芦丝文化艺术再次获得新生。葫芦丝货到付款
  葫芦丝改良后的规范化,使葫芦丝音乐也走向规范化发展,作为舞台音乐艺术,因此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葫芦丝演奏曲。可以说民族葫芦丝音乐的发展以《竹林深处》为转折点,接着如雨后春笋般冒出。如:《节日德昂山》(龚家铭作曲)、《勐养江畔》(哏德全作曲)、《竹楼情歌》(李海鹰曲)、《湖边的孔雀》(杨正玺曲)、《傣寨情歌》(哏德全曲)等等。
如果认识这篇关于“葫芦丝文化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史”的文章有价值,大家可以收藏此文。同时也欢迎大家来葫芦丝专卖网投稿。
本文转载自:/?1134216[]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1-10-14 16:56&&& 葫芦丝是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有乐器,在近几十年,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葫芦丝音乐已经风靡全国,家喻户晓,各种葫芦丝演奏团体相继出现,葫芦丝音乐的专业创作也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这无疑是民族文化的进步,民族音乐的振兴。
&&& 意境美最初使用在文学中的,后逐渐到了美学领域,所谓文学艺术不分家,有共通之处,早在19世纪,音乐美学作为一门学科被规范下来,葫芦丝音乐作为音乐文化大家庭中的一部分,我们也应将其纳入美学范畴进行研究。葫芦丝独奏曲
&&& 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的不同之处之一在与中乐具有标题性,中国音乐从专业创作开始就具有这样的特点,这也就和我们讲的意境美结合起来。要有意境,必须有一个具体的形象,这个形象可以是描绘一种事物,一个场景,所以音乐材料就必须围绕这个形象进行组织。葫芦丝教学
&&& 《竹林深处》是一首经典的葫芦丝曲,乐曲一开始用柔板、恬静的手法将人们带入了一种意境,那就是一片广阔的竹林,/article-77.html之后用中速抒情的曲调来表现傣族小卜冒(小伙子)对小卜少(小姑娘)的爱慕表达,通过聆听乐曲,人们在脑海中就能够将这种具有浓郁情调的画面描绘出来,再加上葫芦丝特有的轻、柔、美的特点,更能够使人们产生种种联想。第三部分,用十六分音符来表达一种热闹的场面,再加上附管的持续音,体现了一种和声的感觉,将主题升华,将意境更加完美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 还有一首传统葫芦丝曲《小卜少》,这里的形象是傣家小姑娘,乐曲一开始用柔板的感情速度,将小卜少心地纯洁善良的性格描绘出来,在人们的脑海中似乎能够看到穿着傣族服装的小姑娘向你走来,之后进入快板用特有的八拍子摇曳节奏来表现跳跃的舞蹈,加上波音、断音、倚音等技巧的运用,更使形象具体化葫芦丝
&&& 由此可以看出,葫芦丝音乐所要表现的意境美,并不是能通过演奏者的演奏来表现更需要的失去揣摩,这样才能更好的将意境美展现出来,之所以艺术是为人民服务的,就是这个代理,用艺术的手段拉近听众的距离,才能得到人民的信任,这种艺术手段最重要的就是要展现一种意境,让听众融入到意境中去。葫芦丝曲
&&& 如果认识这篇关于“浅谈葫芦丝曲子的意境美”的文章有价值,大家可以收藏此文。同时也欢迎大家来葫芦丝报价网投稿。
本文转载自:/[]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1-10-14 16:53&&& 葫芦丝、巴乌是我国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器,相对于其他民族乐器而言,其轻巧便捷,容易演奏,尤其是它们独特的音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通过近些年的发展,已成为风靡全国的大众化乐器。葫芦丝、巴乌能够普及,除了自身轻巧的特点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乐曲的传播。本文从葫芦丝、巴乌独奏乐曲(一下简称“乐曲”)入手来探究其发展过程。笔者对现已出版的乐曲进行了分析综合,发现葫芦丝、巴乌乐曲的发展有一个系统的过程,并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对这些乐曲进行了分类研究。笔者认为这些乐曲从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也可以称为两个发展阶段,一是传统民间乐曲类,主要指专业创作之前的一些原生态作品;二是专业创作乐曲,主要是建国以后随着乐器的改革,相关专业人员的介入,葫芦丝网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创作的一些乐曲,这些乐曲,无论是从表现的内容,还是描绘的地域上都有了较大的发展,涵盖性强。因此,笔者又将这些乐曲分为三类:1、以地域特色为题材的乐曲;2、以风景为题材的乐曲;3、移植作品和通俗小品。本文通过以上的发展脉络对葫芦丝、巴乌乐曲做一下论述。
&&& 一、传统民间乐曲类
&&& 葫芦丝、巴乌作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乐器,表现的内容就是当地的民风,演奏的曲目多是当地民歌或经过民歌加工而成的乐曲,从民俗的角度看,葫芦丝、巴乌是男性追求女性的一种媒介,当男性追求女性时,常常演奏葫芦丝,用音乐的形式去表达对意中人的爱慕之情。由于云南地区的自然地理因素,山歌、小调居多,尤其是在少数民族中间蕴含着丰富的音乐文化,所以,一些演奏的曲目多是以口传心授的方式一代代流传下来,流传比较广泛的有镇康县南伞区德昂族民歌《串寨调》、孟连县傣族民歌《波岩那》、哈尼族民歌《傍晚的声音》等,这些乐曲以描绘人民的生产生活为内容,以传统的五声调式为基础,曲式比较单一,多为一段体,演奏方法以平吹为主,演奏技巧的运用还不完善。
&&& 此曲是一首简单的重复性四句体结构(aba1c),用连续的平吹方法描绘了傣家小卜少(傣族小姑娘)婀娜的身段和轻盈的舞姿葫芦丝独奏曲
&&& 在专业创作乐曲出现之前,类似的乐曲很多,篇幅较为短小,多表现现实的生活,表现手法单一,而这些乐曲,对传承地区文化却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也为专业创作乐曲提供了素材,多数创作乐曲就是以这些民歌旋律为母体,在出版的葫芦丝、巴乌曲集或考级曲集中,常被作为基础的练习曲,或者是级别较低的乐曲出现,也成为葫芦丝、巴乌初学者练习指法和气息的专用曲目葫芦丝教学
&&& 二、专业创作乐曲
&&& 新中国成立以后,为响应“双百”方针,加上政府的支持,葫芦丝、巴乌开始有了专业的创作演出团体,一批乐器改革家和有志之士投入到乐器的改革和创作中来,相继出现了各种类型的葫芦丝、巴乌。乐器的制作也更加科学合理,乐器改革推动了演奏水平的提高。这里面不缺乏相关专业人员的介入,一些笛箫演奏家也将大量的精力投入到葫芦丝、巴乌乐曲的创作和演奏中,把笛箫乐曲的创作技法和演奏技巧融入进来,推动了葫芦丝、巴乌文化的发展。葫芦丝附管的运用成为一种特色,在筒音为“sol”葫芦丝专卖的乐曲中,附管音为“mi”,在葫芦丝音域中,除了与“2”形成的大二度和与“4”形成的小二度,其余都是协和音程,在乐曲中加入附管音,从听觉上给人一种和声的感觉的立体音响,也使葫芦丝在一定意义上成为能演奏简单和声的乐器。这一时期影响较大的作品有杨正玺、龚全国的《竹林深处》(葫芦丝独奏曲)、严铁明的《渔歌》(巴乌独奏曲)等,这些乐曲开始运用“散板―慢板(中板)―快板―中板(慢板)―结尾”的中国传统民乐创作模式,与前者的传统民间乐曲相比,篇幅较大,曲式较为复杂,充分运用了乐器的音域,而且演奏技巧频繁运用在乐曲之中葫芦丝曲
&&& 这一片断中比较明显的运用了两种技巧,一个是上波音技巧,另外一种是虚指颤音技巧,两种技巧的结合给人一种悠远深邃的感觉,把竹林深处朦胧美妙的意境发挥到极致。
&&& 这是乐曲的第三部分片段,用快速的十六分音符表达小卜少优美的舞蹈,加上附管的持续音,烘托着主旋律,立体感增强,起到了绝妙的效果,把轻、柔、美的感觉紧密联系起来。
&&& 专业创作乐曲与传统民间乐曲相比,更多地注入了人的因素,包括作曲家要传达的思想感情,演奏家的演奏技巧和听众的听觉心理,将作者、演奏者、欣赏者联系起来,使创作―表演―欣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由于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对音乐的创作与传播起到了促进作用。
&&& 专业创作乐曲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从内容上又可分为三类:1、以地域为特色的乐曲;2、以风景为题材的乐曲;3、移植作品和通俗小品葫芦丝简谱
&&& 1、以地域特色为题材的乐曲
&&& 长期以来,葫芦丝、巴乌乐曲中所描绘的仅仅是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风土人情,葫芦丝在傣族、阿昌族、布朗族、德昂族中比较流行;巴乌在哈尼族、彝族等民族中流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音乐文化的传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其演奏曲目的狭隘已不能满足演奏的发展,再加上葫芦丝、巴乌的专业化和大众化,需要更多具有专业水平和大众水平的乐曲来促进乐器的发展和推广,因此,各地出现以地域特色为题材的乐曲,为葫芦丝巴乌的异地流传和扎根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葫芦丝巴乌的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的发展铺成了道路。在现已出版发行的乐曲中,有两个地方的乐曲比较有特点,一是以草原为特色的巴乌曲;另一个是以山区为特色的乐曲。以草原为题材的影响较大的巴乌曲有严铁明的《春到草原》和李镇的《牧歌》,用巴乌来表现草原风情是作曲家一个大胆的尝试,也是一次创新。首先,巴乌的音域较窄,而内蒙古风味的乐曲的音域比较宽广,作曲家就运用了不同调的巴乌解决了这个问题;其次是音色方面,巴乌较之葫芦丝,音色更加浓厚、凝重,这就与马头琴的风格相似,在带有长调民歌风味的巴乌曲中,运用气息和手指上的技巧把马头琴揉弦、擦弦的感觉表现出来,达到一种新的听觉效果。《春到草原》一开始运用长调音调,描绘了草原的辽阔,/article-78.html牧民牧羊的田园风光;第三部分用的是马蹄形节奏,把骏马奔腾的场景描绘出来了,表达了草原牧民歌颂家乡、歌唱新生活的愉快心情。
&&& 以山区为特色的乐曲较为著名的有刘瑞琪编曲的《太行欢歌》,刘凤山编曲的《沂蒙风情》,龙镇永编曲的《蒙山新歌》等,这些乐曲主要的特点就是根据当地民歌改编而成《太行欢歌》是根据山西左权民歌《打樱桃》、《土地还家》改编而成,而后两首的原型则是山东民歌《沂蒙山小调》,乐曲所要表达的是山区美丽的景色和老区人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 2、以风景为题材的乐曲
&&& 由于葫芦丝和巴乌独特的音色和地域特点,常常用来描绘一些地域的景色,它们的制作材料均取自天然,所以用它们来描绘自然的景色是最适合不过的了,而这类乐曲在描绘景色的同时,往往夹杂着感情的元素,可以是对自然的感情,对家乡的感情,男女之间的爱情等等,起到了情景交融的双重效果。这些乐曲中以竹林和山寨为意境的作品较多,以竹林位意境的乐曲有《竹林春晓》、《竹林深处》《竹楼情歌》《竹林抒情》《竹楼夜歌》等,以山寨位意境的有《山寨情歌》《傣寨情歌》《傣寨小夜曲》《彝寨篝火》等,这些乐曲都是来描绘当地的人文景观和风俗习惯,表达了对家乡的赞美
&&& 3、移植作品和通俗小品
&&& 这类作品在葫芦丝、巴乌演奏曲集中很常见,将其它地方和风格的乐曲(包括国外的和其他乐器的作品)进行移植对发展多元文化是一个很好的推动,移植乐曲中影响较大的有刘铁山、茅沅的《瑶族舞曲》、黄海怀作曲、李春华改编的《赛马》、劫夫、晨耕作曲的《骑兵进行曲》等。由于葫芦丝、巴乌的大众化、通俗性强,演绎一些通俗歌曲更是别有一番风味,只要是在其音域范围内的作品都可以用来演奏,这对葫芦丝、巴乌的普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影响较大作品有施光南的《月光下的凤尾竹》、朱里千的《姑娘生来爱唱歌》等。
&&& 综上所述,葫芦丝、巴乌这些少数民族乐器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已经走向大众化,社会的发展,文化的交流促进了乐曲的发展,乐曲的创作经历了由传统到专业、由简单到复杂、由一元到多元的发展过程。作为民族音乐工作者,有责任和义务去继承发展前辈留下来的优秀成果,有责任和义务为民族音乐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文转载自:http://blog.39.net/hulusi888/[]  人气: 跟贴:0 分类: 发表于:11-10-14 16:501 共 1 页
我的名片葫芦丝独奏ID  号:注册时间:11-10-14上次登陆:12-01-24个人资料这里是武汉市最新发表文章文章归档? (4)? (3)哪位大虾有西游记中的《看我跃马扬鞭》的葫芦丝曲?急需!_百度知道葫芦丝演奏的《月光下的凤尾竹》主要描写什么意境?_百度知道1、拍下二维码视频随身看
试试手机扫描二维码下,继续观看该视频!
2、下载移动客户端
扫一扫快速下载客户端!
3、关注微信
有惊喜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看我跃马扬鞭 笛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