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是寂寥金烬暗烟暗打一动物

千奇百怪的趣诗欣赏 (第六部分)
千奇百怪的趣诗欣赏 (第六部分)
爱雅阁书馆欢迎您
第六部分:嵌字诗
 和竟陵王药名诗& 沈约
丹草秀朱翘。重台架危阙。木兰露易饮。射干枝可结。
  阳隰采辛夷。寒山望积雪。玉泉亟周流。云华乍明灭。
  合欢叶暮卷。爵林声夜切。垂景迫连桑。思仙慕云埒。
  荆实剖丹瓶。龙刍汗奔血。别握乃夜光。盈车非玉屑。
  细柳空葳蕤。水萍终委绝。黄符若可挹。长生永昭晳。
外出丈夫致妻药名诗:
牵牛织女知往年,安得鸾胶续断弦,
  云母帐空人不见,水沉香冷月娟娟。
  泽兰憔悴诸蒲黄,寒露初凝百草霜,
  不共玉人倾竹茹,茱萸甘菊得重阳。
妻回药名诗:
兔丝曾附女萝枝,分手车前又几时,
  清泪晴消轻粉面,懒将青黛扫蛾眉。
  落叶秋径满地黄,凝眉问锁玉金香,
  黄连未嚼心先苦,红豆相思恨更长。
华陀传》:“精于方药,处齐不数种,心识分铢,不假数量。针炙不过数种。”其时,针灸治病已通行世上。针灸经穴名目繁多,历代文人可将药名入诗,针穴名自然亦可入诗。以针炙名联缀成诗,始自梁元帝萧绎,后世仿作者甚少。
针穴名诗& 萧绎
金推五百里,日晚唱归来。(五里,归来)
  车转承光殿,步上通天台。(承光,通天)
  钗临曲池影,扇拂玉堂梅。(曲池,玉堂)
  先取中庭入,罢逐步廊回。(中庭,步廊)
  下关那早闭,人迎已复开。(下关,人迎)
 穴位即景 作者:明?医学家 李挺
 渔翁 (于太阴肺经)
 少商湖海一渔翁,鱼际太渊任转篷;
  漫道经渠不可测,还数尺泽起蛟龙
夜色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茅屋二三间,合谷阳溪第几湾。
  九曲池边云影谈,港天星斗浴波澜。
秋风 (足阳明胃经)
秋风历兑内庭西,陷谷冲阳过解溪。
  三里未知何日到,几番翘首歇思齐。
 野寺 (足太阴脾经)
隐白云中一老僧,大都离俗少人憎,
  几回太白商丘过,汲取阳陵泉几升。
 班师 (手少阴心经)
少冲少府把师班,兵马神门得胜还。
  灵道战书前日发,而今少海已归山。
观涨 (手太阳小肠经)
浮萍少泽任东西,前谷渊源统后溪。
  脆骨又逢阳谷涧,交流小海欲倾提。
 茅亭 (足太阳膀胱经)
茅亭结起至阴边,通谷浮云四望烟。
  束骨近同京骨峙,昆仑逐与委中连。
远眺 (足少阴肾经)
秋高闲眺涌泉边,然谷太溪豁眼帘,
  复溜一帆阴谷去,江山览胜碧连天。
 秋雁 (手厥阴心包络经)
中冲孤雁彻云霄,几度劳宫故寂寥,
  转过大陵来间使,深渊曲泽莫招摇。
 咏蝶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桃李掖门栽,中渚阳池次第开。
  花落支沟香满涧,一天井字蝶飞来。
  别恨 (足少阳胆经)
窍阴别后恨相牵,几侠溪临泣杜鹃。
  怀抱丘墟情未毕,烦君阳辅寄临泉。
迷途 (足厥阴肝经)
云霞烟锁大敦峰,忘却行间转太冲。
  坐望中封无路入,曲泉行水听踪踪。
赋得山卦名诗 作者:陈?张正见
蓬莱遯羽客,岩穴转蒙茏。云归仙井暗,雾解石桥通。
  影带临峰鹤,形随杂雨风。寻师不失路,咸欲驭飞鸿。
 题东坡村醪帖 作者:元?倪瓒
否困咸需讼,睽离垢蛊蒙,解颐履蹇遯,旅晋豫恒丰。
  临观革小过,师比震同人,大有随屯贲,中孚亦渐升。
星名诗& 作者:王融
眇叹属辰移,端忧临岁永。久渐入汉客,每愧遵河影。
  仙羽诚不退,蓬襟良未整。谁谓无正心?大陵有霜颖。
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 作者:黄庭坚
虎剥文章犀解角,食未下亢奇祸作。
  药材根氐罹劚掘,蜜虫夺房抱饥渴。
  有心无心材慧死,人言不如龟曳尾。
  卫平哆口无南箕,斗柄指日江使噫。
  狐腋牛衣同一燠,高丘无女甘独宿。
  虚名挽人受实祸,累棋既危安处我?
  室中凝尘散发坐,四壁矗矗见天下。
  奎蹄曲隈取脂泽,娄猪艾豭彼何择。
  倾肠倒胃行相知,贯日食昴终不疑。
  古来毕命黄金台,佩君一言等觜觿。
  月没参横惜相违,秋风金井梧桐落。
  故人过半在鬼录,柳枝赠君当马策。
  岁晏星回观盛德,张弓射雉武且力。
  白鸥之翼没江波,抽弦去轸君谓何。
& 045节气诗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长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籽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簪开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热风催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祥瑞,小雪鹅毛飞蹁跹。
  大雪寒梅迎风开,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忙买办,大寒就过年。
高嶢海岸"句用鸟兽字》,都将昆虫、鸟兽、鱼龟、水族名等汇于一篇。
鸟名诗 作者:萧绎
方舟去鳷鹊,鹄引欲相要
 晨凫移去舸,飞燕动归桡。
鸡人怜夜刻,凤女念吹箫
雀钗照轻幌,翠的绕纤腰
复闻朱鹭曲,钲管杂回潮
兽名诗 作者:萧绎
豹韬求秘术,虎略选良臣。
水涉黄牛浦,山过白马津
 摧锋上狐塞,画像入麒麟
果下新花落,桃枝芳树春。
王孙及公子,熊席复横陈。
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 作者:李商隐
韩蝶翻罗幕,曹蝇拂绮窗。
  斗鸡回玉勒,融麝暖金釭。
  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
  画楼多有主,鸾凤各双双。
鹧鸪天?高嶢海岸 作者:杨慎
鱼尾红霞海影摇,碧鸡腊信上梅梢。
  涂黄巧学蜂腰细,匀粉俄惊蝶翅飘。
  龙竹瘦,鹤松翘。相和兰麝暗香销。
  龟城春色添乡梦,相见枝头绿凤么。
草名诗 作者:梁?元帝萧绎
胡王迎娉主,途经蒯北游。(王即王刍,蒯)
  金钱买含笑,银缸影疏头。(金钱,含笑,缸即缸草)
  初控游龙马,仍移卷柏舟。(游龙,卷柏)
  中江离思切,蓬鬓不堪秋。(江离,蓬)
  况度菖蒲海,落月似悬钩。(菖蒲,悬钩)
蒯草,莎草科)、“金钱”、“含笑”(木兰科)、“缸”(缸草)、“游龙”、“卷柏”、“江离”(江蓠)、“蓬”、“菖蒲”(天南星科)、“悬钩”(悬钩子,蔷薇科)等,都是植物名。
树名诗& 作者:梁?元帝萧绎
赵李竞追随,轻杉露弱枝。(李、杉)
  杏梁始东照,柘火未西驰。(杏、枯、火)
  香因玉钏动,珮逐金衣移。(香、玉、金)
  柳叶生眉上,珠珰摇鬓垂。(柳、珠)
  逢君桂枝马,车下觅新知。(桂、知即菩提树)
 拟闺情用花名 作者:张嗣谢
  踯躅闲庭思悄然,合欢无计祗高眠。
  夜残子午迷蝴蝶,花谢长春怨杜鹃。
  流水空传桃叶渡,归人何处木兰船。
  抽将碧玉簪头凤,卜当金钱问远天。
&048姓名诗
南朝梁元帝萧铎
征人习水战,辛苦配戈船。夜城随偃月,朝军逐避年。
  龙吟澈水度,虹光入夜圆。涛来如阵起,星上似烽燃。
  经时事南越,还复讨朝鲜
 将军名诗 作者:萧绎
虎旅皆成阵,龙骑尽能甫。鸣鞭俱破虏,决胜往长榆。
  细柳浮轻暗,大树绕栖乌。楼船写退鷁,樯鸟狎飞凫。
  度河还自许,偏与功名俱。
老舍曾为赵清阁写过一首五言绝句,
清阁赵家壁,白薇黄药眠。
  江村陈瘦竹,高天藏云远。
作者:南朝宋?谢庄
山经亟旋览,水牒倦敷寻。稽榭诚淹留,烟台信遐临。
  翔州凝寒气,秋浦结清阴。眇眇高湖旷,遥遥南陵深。
  青溪如委黛,黄沙似舒金。观道雷池侧,访德茅堂阴。
  鲁显阙微迹,秦良灭芳音。讯远博望崖,采赋梁山岑。
  崇馆非陈宇,茂苑岂旧林。
 州名诗寄道士 作者:唐?权德舆
金兰同道义,琼简复芝田。平楚白云合,幽崖丹桂连。
  松峰明爱景,石窦纳新泉。冀永南山寿,欢随万福延。
年,魏废帝三年改东梁州为金州。
年建兰州,(隋开元年间)。
年改华州置同州,治所在武乡。
年改南营为道州。
个字的州名来历,提出来,咱们再探讨。
 奉和竟陵王郡县名诗& 作者:南朝梁?沈约
西都富轩冕,南宫溢才彦。高阙连朱雉,方渠渐游殿。
  广川肆河济,长岑绕崤千。曲梁济危渚,平皋骋悠眄。
  清渊皎澄澈,曾山郁葱菁。阳泉濯春藻,阴丘聚寒霰。
  西华不可留,东光促奔箭。望都游子怀,临戎征马倦。
  既豫平台集,复齿南皮宴。一窥长安城,羞言杜陵掾。
州名诗 作者:南朝梁?范云
司春命初铎,青耦肆中樊。逸豫诚何事,稻梁复宜敦。
  徐步遵广隰,冀以写忧源。杨柳垂场圃,荆棘生庭门。
交情久所见, 益友能孰存。
歌曲名诗 作者:南朝?梁元帝萧绎
啼乌怨别偶,曙鸟忆离家。石阙题书字,金烟飘落花。
  东方晓星没,西山晚日斜。縠衫回广袖,团扇掩轻纱。
  暂借青骢马,来送黄牛车。
从军行&:白日半西山. 清商曲:縠衫两袖裂;广袖:指乐府歌辞《小垂手》。团扇:《团扇郎》,属乐府清商曲辞。青骢马:古乐有《青骢白马》曲辞。黄牛车:古歌曲名有《官牛》。
北宋)田中行尝执一扇,书句其上云:'玉蝴蝶恋花心动。’语人曰:'此联三曲名也,有能对者,吾下拜。’”田中行扇上所书上字句,乃将“玉蝴蝶”、“蝶恋花”、“花心动”三个曲名巧妙地集联在一起。
曲牌名入诗《客中闲集》载舒芬诗云
为爱宜春令出游,风光犹胜小梁州。
  黄莺儿唱今朝事,香柳娘牵旧日愁,
  三捣鼓催花下酒,一江风送渡头舟。
  嗟予沉醉东风里,笑剔银灯上小楼。
鹧鸪天?集曲名 [宋]?无名氏
烛影摇红玉漏迟,鹊桥仙子下瑶池。
  倾杯乐处笙歌沸,苏幕遮阑笑语随。
  醉落魄,阮郎归,传言玉女步轻移。
  凤凰台上深深愿,一日和鸣十二时。
 戏目诗四首 作者:褚人获
文章用到女开科,胪唱三元四景多。
碧玉串垂金印佩,珍珠衫挂瑞霓罗
九华灯灿全家庆,六月霜寒易水歌
寄语西园折桂客,万年欢赏在南柯
种玉人归四喜前,软蓝桥畔钓鱼船
龙膏能续情灯影,狮吼休惊画舫缘
五代荣华长命缕,又冠诰敕永团圆
文心现显英雄概,河上盟情合镜年
金雀衔环义侠奇,赠书双捷报家知
香囊拟贮珊瑚玦,玉合还藏琥珀匙
孔雀屏开三桂候,芙蓉影畔四贤祠
锦衣归第满床笏,吉庆图成题塔时
盘陀山下醉菩提,祝发西厢忆小尼
 奇衫揾透胭脂雪,绿绮裁成芍药辞
漫把双鱼题扇赠,莫忘玉玦绣鞋期
 琴心微逗牟尼合,人兽关分五福兮
&051四季诗
四气诗& 作者:南宋?王微
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四时诗?神童诗 作者:北宋?江珠
 春游青草地,夏赏丝荷池。秋饮黄龙酒,冬吟白雪诗。
 四时诗?怕读书 作者:明?冯梦龙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过得秋来冬又到,收拾书箱度残年。
 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形,阳鸟吐清音。
秋夜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冬林叶落尽,逢青已复耀。葵藿生谷底,倾心不蒙照。
 清江引 作者:元?贯云石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拟古四色诗& 作者:范云
折柳青门外。握兰翠疏中。绿苹骋春日。碧渚澹时风。
  差池朱燕去。缤翻赤雁归。瀺灂丹鱼聚。联翻血鸟飞。
  素鳞扬北渚。白水杜南宛。献环润玉塞。归珠照琼辕。
  乌林叶将霣。墨池水就干。玄豹藏暮雨。黑豹凌夜寒。
六忆诗 作者:南梁?沈约&&&&&&&
忆来时,灼灼上阶墀。勤勤叙别离,慊慊道相思。
  相看常不足,相见乃忘饥。
  忆坐时,点点罗帐前。或歌四五曲,或弄两三弦。
  笑时应无比,嗔时更可怜。
  忆食时,临盘动容色。欲坐复羞坐,欲食复羞食。
  含哺如不饥,擎瓯似无力。
  忆眠时,人眠强未眠。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
  复恐傍人见,娇羞在烛前。
 六忆诗& 作者:明?柳如是
忆眠时,锦帐下头边。凤钗佯憨夺,桃衫倚醉牵。
  为怜婉转意,红烛不移前。
  忆起时,婉转月阶上。零妆斟意审,欢气自随向。
  神绪难久藏,因风托思想。
  忆坐时,溶漾自然生。习适久华会,方意徘徊成。
  形影春风里,窈窕共一情。
  忆来时,金剪阁妆台。渐听玉摇近,遥知绣帘开。
  步难花砌稳,香隔翠屏猜。
句。现存的以南朝沈炯的五古《八音诗》为最早。
八音诗 作者:南陈?沈炯
金屋贮阿娇,楼阁起迢迢。石头足年少,大道跨河桥。
  丝桐无缓节,罗绮自飘飘。竹烟生薄晚,花色乱春朝。
  匏瓜讵无匹,神女嫁苏韶。土地多妍冶,乡里足尘嚣。
  革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飚。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琼瑶。
赠无咎八音歌 作者:宋?黄庭坚
金马避世客,谈谐玩汉朝。石门抱关人,长往闭寂寥。
  丝虫日夜织,劳苦则以食。竹生罹斧斤,高林乃其贼。
  匏樽酌吾子,虽陋意不浅。土德贵重迟,水德贵深远。
  革能谈鲲鹏,晚乃得庄周。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
八音歌 作者:北宋?陈与义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石交少瑕疵,但有一麯生。
  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竹林固皆贤,山王以官累。
  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
  革华虽可侯,不敢践危地。木奴会足饱,宽作十年计。
八音体?和闺词 作者:许琛
金乌乍坠到窗西,石径清幽碧草萋。
  丝管谁家风细细,竹床深院月低低。
  匏尊灯下三更酒,土鼓声敲半夜鸡。
  革得尘心无一事,木棉花底听鹃啼。
句,每句首字都是按顺序分别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 戌、亥12个属性的字。我国古代术数家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种说法至迟在东汉已有,如王充《论衡?言毒篇》就有“辰为龙,巳为蛇”之句。后人即以出生的干支纪年作为生肖,也称属相。十二属诗出现,即把十二生肖顺序嵌用于诗中。
十二生肖诗 作者:南梁?沈炯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第三声,深远之意。
 读十二辰诗卷聊奉一笑 作者:宋?朱熹
夜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
  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
  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喔喔。
  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十二辰诗&& 作者:明?胡俨
 鼹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下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沭猴,祝鸡空自老林丘。
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东头。
天文训》云: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巳为平,主生;午为定,未为执,主陷;申为破,主衡;酉为危,主杓;戌为成,主少德;亥为收,主大德;子为开,主太岁;丑为闭,主太阴。古阴阳家曾以此建、除十二字搭配十二地支以定时日吉凶祸福。南朝宋代诗人鲍照有《建除诗》,共十二联二十四句,每联第一句开头分别冠以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等字,字意融于句中,形成杂体诗特定格式。因十二辰的头两个名称为“建”“除”,后人遂称此种诗为建除体。建除诗则是古时文人之笔墨游戏,该诗体首见于六朝鲍照,以宋黄庭坚最为多作。
 建除诗& 作者:宋?鲍照
 建旗出炖煌,西讨属国羌。除去徒与骑,战车罗万箱。
  满山又填谷,投鞍合营墙。平原亘千里,旗鼓转相望。
  定舍后未休,候骑敕前装。执戈无暂顿,弯弧不解张。
  破灭西零国,生虏郅支王。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成军入玉门,士女献壶浆。收功在一时,历世荷余光。
  开壤袭朱绂,左右佩金章。闭帷草太玄,兹事殆愚狂。
 建除诗& 作者:陈?沈炯
建章连凤阙,蔼蔼入云烟。除庭发槐柳,冠剑似神仙。
  满衢飞玉轪,夹道跃金鞭。平明尘雾合,薄暮风云褰。
  定交大学里,射策云台边。执事一朝谬,朝市忽崩迁。
  破家徒徇国,力弱不扶颠。危机空履虎,击恶岂如鹯。
  成师凿门去,败绩裹尸旋。收魂不入斗,抱景问穹玄。
  开颜何所说,空忆平生前。闭门穷巷里,静扫咏归田。
建除诗& 作者:唐?权德舆
建节出王都,雄雄大丈夫。除书加右职,骑吏拥前驱。
  满月张繁弱,含霜耀鹿卢。平明跃騕褭,清夜击珊瑚。
  定远功那比,平津策乃迂。执心思报国,效节在忘躯。
  破胆销丹浦,颦蛾舞绿珠。危冠徒自爱,长毂事应殊。
  成绩封千室,畴劳使五符。收功轻骠卫,致埋迈黄虞。
  开济今如此,英威古不侔。闭关草玄者,无乃误为儒。
效鲍明远体 作者:宋?黄庭坚
建鼓求亡子,元非入耳歌。除去绿绮尘,水深山峨峨。
  满堂悦秦声,君独用此何。平分感秋节,空阔湛金波。
  定夜百虫息,高论听悬河。执揽北斗柄,斟酌四时和。
  破屋仰见星,得子喜且多。危柱无安弦,野水自盈科。
  成道在礼乐,成山在丘阿。收此桑榆景,相从寄琢磨。
  开怀溟河阔,百怪出蛟鼍。闭藏愿自爱,惊人取谴诃。
发表评论:
馆藏&30156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千奇百怪的趣诗欣赏(三)
千奇百怪的趣诗欣赏(三)
千奇百怪的趣诗欣赏(三)& & 第四部分:顶真诗&  所谓“顶真”也叫顶针诗,或称连珠体,又叫绩麻、联珠,是我国传统的修辞手法,最常见的顶真诗是下句的首字与上句的尾字重复(我们玩的成语连珠就是这个意思)。上递下承,使得结构紧凑,语意连贯,声韵流畅的一种修辞格。  顶真体(联珠体)是诗、词、曲的一种体式。其构成是下一句的首字用上一句的末字,或下一句的开头部分用上一句的末尾部分。各句之间以同字符串连在一起,有如珠之联缀。顶针格与顶针诗的区别在于诗中广泛地使用顶针格这种句式的方能称之为顶针诗,偶尔使用顶针格的不能称之为顶针诗。& & 029一字顶针  一字顶针连环。前一句结尾最后一个字是后一句开头的一个字。当最后一个字又与首句第一个字相同时,就成为连环体了(见回环顶真诗)。  桃花冷落&&作者:清·华广生  桃花冷落被风飘,飘落残花过小桥。  桥下金鱼双戏水,水边小鸟理新毛。  毛衣未湿黄梅雨,雨滴红泥分外娇。  娇姿常伴垂杨柳,柳外双飞紫燕高。  高阁佳人吹玉笛,笛边鸾线挂丝绦。  绦结玲珑香佛手,手中有扇望河潮。  潮平两岸风帆稳,稳坐舟中且慢摇。  摇入西河天将晚,晚窗寂寞叹无聊。  聊推纱窗观冷落,落云渺渺被水敲。  敲门借问天台路,路过西河有断桥,  桥边种碧桃。  此诗选自《明清民歌时调集》,句句一字蝉联,末一句尾字也绕接第一句首字,将顶真与回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循环无端的反复,给人以流畅回环的美感。全诗通过飘、桥、水三字顶真,如行云流水般,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晚春江南小桥流水图,玲珑剔透,言淡意远,妙不可言。  小桃红·情 作者:元·无名氏  断肠人写断肠词,词写心间事。事到头来不由自。  自寻思,思量往日真诚意。意诚是有,有情谁似,似俺那人儿?  这支小令以自述口气,描写一个年青妇女对爱情的忠贞不渝。由于在修辞上运用了“顶针格”,句与句之间联绵而下,很好地表现了主人公缠绵不断的满腔柔情。本词近乎直白,无须解说。全曲贯空穿了顶真,除了诚志是两个字的词顶真,其他都是一个字顶真。句句相接而不失其自然流畅。  这样的连环是长连。而一个真正的连环体。诗或词的最后一个字同首句的第一个相同,组成了一圈的连环体。下面的两首可谓真正的连环体。  渔父辞 作者:清·万树  芦花菖叶满平湖,湖月泾风一钓徒。  徒有严陵匡世略,略无唐宪访贤图。  图书鸡犬闻歌棹,棹桨鸥静伴晚晡。  晡日欲斜聊作咏,咏成依样画戎芦。  尾句最后一字同首句第一个字是相同:芦。  谢池春漫 作者:清·万树  笑它蟾窟,窟中有谁来到?到晚阵风凉,凉遇霓裳老。  老桂如相隐,隐恨知多少?  少人间良会巧,巧缘佳景,景物同清照。  照人尊酒,酒一盏分倾倒,倒写鸳鸯字,字托传青鸟。  鸟宿同花并,并翼双栖好。  好粘将团扇小,小环争戏,戏扑流萤笑。  这首词从头到尾、从尾到头的一个大循环中,全是顶针,很难得。& & 030两字顶针  两字顶针连环。与一字连环形式一样,只是顶针由两字组成。有时不是每句顶,只要是每顶便是两字,也可算此类顶针。  拟青青河畔草 作者:南朝·沈纠之  漠漠床上坐,中心忆故人。  故人不可忆,中夜长叹息,  叹息想容仪,不言长别离。  别离稍已久,空床寄杯酒。  这首也是上下联之间都用了联珠格,而且每处联珠都是两字,我将其称为两字顶针。这首诗是描写弃妇思念故夫的复杂思绪。  杂体联锦 作者:唐·韦庄  携手重携手,夹江金线柳。  江上柳能长,行人恋尊酒。  尊酒意何深?为郎歌玉簪。  玉簪声断续,钿轴鸣双毂。  双毂去何方?隔江春树绿。  树绿酒旗高,泪痕沾绣袍。  绣袍紫鹅湿,重持金错刀。  错刀何灿烂,使我肠千断。  肠断欲何言?帘动真珠繁。  真珠缀秋露,秋露沾金盘。  金盘湛琼液,仙子无归迹。  无迹又无言,海烟空寂寂。  这首诗便是开始说的那种特殊情况,不是每句都顶,而且顶的两字顺序与上句也不尽相同。  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作者:唐·岑参  弯弯月出挂城头,城头月出照凉州。  凉州七里十万家,胡人半解弹琵琶。  琵琶一曲肠堪断,风萧萧兮夜漫漫。  河西幕中多故人,故人别来三五春。  花门楼前见秋草,岂能贫贱相看老。  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  这首也是较特殊的例子,不是每句都顶,只不过用到顶针的两字顺序与上句相同,这一点与上一首又是不同。  顶真诗·沙罗双树园  园成景备,景备双树唤沙罗。  沙罗花开,开到盛时花事了。  了无踪迹,迹循寒香踏残红。  残红舞风,风追晓梦泪烛摇。  摇碎落花,落花逐水幽怨长。  长歌如悲,悲芳叹麝对树影。  影动枝移,移入好梦惊缱绻。  缱绻情思,思绪重重愁万千。  千里孤坟,坟草萋萋埋忠骨。  忠骨成灰,灰飞烟灭泣荒园。  天下文章 作者待查  天下文章数三江,三江文章数故乡。  故乡文章数舍弟,舍弟与我学文章。  此诗妙就妙在不从正面立意,而用顶真辞格层层铺垫,节节映衬,最后水到渠成地显豁主旨:天下文章舍我其谁?就是从侧面吹嘘一下自己。&& & 031多字顶针  多字连环。如果把固定数量的多字连环画成图就是鳞迭连环诗、金花连环诗。  发狂吟·作者:明·罗贯中  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  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  此诗是塑造东吴大将周瑜的一首诗,在《三国演义》那个特定场合下,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 032句子顶针  句子顶针连环。这种连环是指整首诗词不是用个别字词将上下两句连接起来,而是用相同一个诗句将前后两首诗段连接起来。叫连环体诗,又叫首尾联环诗。  金陵三首 作者:宋·王安石  覆舟山下龙光寺,玄武湖中五龙堂。  相见旧时游历处,烟云渺渺水茫茫。  烟云渺渺水茫茫,缭绕荒城一带长。  蒿目黄尘忧世事,追思尘迹故难忘。  追思尘迹故难忘,翠木苍藤水一方。  闻说精庐今更好,好随残汴理旧艎。& & 033交错顶针  交错连环。这也是多字顶真,但这种连环字数不固定,根据诗词句的需要,或多或少,交错进行。另外不是每句都顶,就是说有时顶,有时不顶。下面这两首诗都是比较著名的交错顶针诗。  白云歌送刘十六归山 作者: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处处长随君。长随君,君入楚山里。  云亦随君渡湘水。湘水上,女罗衣,白云堪卧君早归。  李白对隐士是极敬慕的,在诗中,李白对即将归山的友人表达了诚挚的友谊:无论楚地还是秦地,天上都会飘动着白云,这白云时时随着你,伴你入楚,伴你渡湘水,伴你长卧山中,隐居世外。离别不免伤情,而李白则与众不同,“白云堪卧君早归”,却是希望友人能早日归山,那白云缭绕之处,正是你逍遥的所在。表现了积极的乐观情绪,显示出作者独特的心境与气质。  平陵东& &汉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劫义公,高堂下,交钱百万两走马。  两走马,亦诚难,顾见追吏心中恻。  心中恻,血出漉,归告我家卖黄犊。  这首乐府古辞,属《相和歌辞相和曲》,出自《乐府诗集》。每联都用了联珠格,或可看作联珠诗的初级形态。全诗控诉了贪官暴吏敲榨百姓的恶行,反映了汉代社会残酷的阶级压迫现实。&& & 034半字顶针  半字连环。这种连环,后一句为前一句最未字的半个字。如“愁”可分为“秋”“心”。第二句的头一字“月”,即第一字末字“期”的右半部。余此类推。这种连环如果头尾并没有连起来,就可排成实体的由中间顺时针或反时针旋读的正方形或长方形,一般称为石碑体。如果头尾也连起来,这种连环就是回环体了,也可以以图案形式而出。可以是头尾相连的圆形图案,也可以画成椭圆形、方形、长方形、菱形。这种连环原来叫藏头拆字体,后来因为嵌字格中的嵌头习惯被人们叫做藏头了,为了避免混淆,现在把连环的藏头拆字体称之为半字连环体了,这种叫法更能体现诗体的特征。  游紫霄宫 作者:唐·白居易  读法:第一句从“浆”字下面的“水”而起,最后一句用“浆”为韵。形成一个首尾半字连环。  水洗尘埃道味甞,甘于名利相相忘。  心怀天洞丹霞客,各诵三清紫府章。  早里采莲歌达旦,一轮明月桂飘香。  日高公子还相觅,见得山中好酒浆。&& & 035接字趁韵  接字趁韵连环。下句接上句中的头部或尾部,不断连环,不断变韵,多用于儿歌。下句接上句尾部的接字换韵连环例:  《北平歌谣老张》  老猫老猫,上顷摘桃。一摘两筐,送给老张。  老张不要,气得上吊。上吊不死,气得烧纸。  烧纸不着,气得摔瓢。摔瓢不破,气得推磨。  推磨不转,气得做饭。做饭不熟,气得宰牛。  宰牛没血,气得打铁。打铁没风,气得撞钟。  撞钟不响,气得老张乱嚷!”  再有一种接字趁韵的连环体是下一句接上一句的首部,再换韵。如:  《向日癸》:  向日葵,向太阳。脸儿圆,花儿黄。  什么花?油菜花。什么菜?桂花菜。  什么桂?月中桂。什么月?天上月。  什么天?艳阳天。什么艳?葵花艳。  什么葵?向日葵。”& & 036同音异字  同音异字连环。这种连环比较常见,多见于接龙。关于这种体裁的诗我还没找到,不过看到了几个网友的古诗接龙,就是这种形式,我把这几个接龙的诗列一下。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荷笠带夕阳,青山独归远。  等以后发现有这种体裁的诗我再给补上吧。               月出惊山鸟                       第五部分:离合诗& & 037人名离合  过去所说的离合,即指一个字拆开来,也指双音词拆开来。一个字拆开所形成的诗,我给算到拆字诗里,这里说的离合诗主要是指把一个双音词或多音词拆开,分别与前后各组成另外一个意思,清南在这里随便举个例子吧。“快马超飞车”,本意是指一匹快马,跑的很快,都超过了飞驰的车。可是这里却有一个三国时的人名“马超”,这个句子里用了马超的名,却把这个名的两个字分开后分别与前后组成了另外的意思。这就是离合诗的意思。  古人名诗就是像我举的例子那样用人名来拆。还有用中药名、地名、宋词词牌名等进行拆分的,后面都将介绍。  古人名诗 作者:唐·权德舆  藩宣秉戎寄,衡石崇势位。年纪信不留,弛张良自愧。  樵苏则为惬,瓜李斯可畏。不顾荣宦尊,每陈丰亩利。  家林类岩巘,负郭躬敛积。忌满宠生嫌,养蒙恬胜智。  疏钟皓月晓,晚景丹霞异。涧谷永不谖,山梁冀无累。  颇符生肇学,得展禽尚志。从此直不疑,支离疏世事。  诗中共嵌用了二十个古人姓名,每句一个,除末两句中的“直不疑”和“支离疏”两人名外,其他都位于句中二、三字。这样我们就很容易找到这些人名了,如第四句里的“张良”;第十一句里的“满宠”等。诗中表达了远离宦海、归隐田园的思想。  寒日古人名 作者:唐·陆龟蒙  初寒朗咏斐回立,欲谢玄关早晚开。  昨日登楼望江色,鱼梁鸿雁几多来?&昨日登楼望江色  该诗以寒食节为背景,抒发了诗人怀念友人的深情厚意。四句诗中暗嵌着东汉寒朗、楼望、梁鸿和东晋谢玄四位古人名。  奉和鲁望寒日古人名一绝 作者:唐·皮日休  北顾欢游悲沈宋,南徐陵寝叹齐梁。  水边韶景无穷柳,寒被江淹一半黄。  此诗为皮日休奉和前一首陆龟蒙《寒日古人名》而作,鲁望为陆龟蒙的字。虽是和诗,但诗意却不同,陆的诗是怀念友人,而这首诗却是怀古。诗人站在时代的高度,北眺南望,慨叹古今多少兴亡事。同样,这首诗中也嵌入南朝顾欢、徐陵、江淹和东汉边韶四个古人名。  古人姓名诗 作者:宋·王安石  老景春可惜,无花可留得。莫嫌柳浑青,终恨李太白。  这首诗以惜春为内容,说情色即将离去,那纷纷落花都已告别枝头,但从柳条看到了青翠,说明春还没太远,但也不会很快回来的,所以就因爱生恨了。这首诗后两句有两个人名,分别是柳浑青和李太白,虽是人名,可一点也不影响该诗的艺术性,因为从平仄到对仗,都还是那样的标准。  现代姓名诗·野望 作者待查  望道郭源新,卢焚苏雪林,烽白朗冀野,山草明霞村。&  梅雨周而复,蒲风叶以群,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  诗的五、六两句:“梅雨周而复,蒲风叶以群”,梅对蒲、雨对风、周而复对叶以群,甚至连虚词“而”、“以”都配上了对,果然是幅难得的无情对。最后两句:“素园陈瘦竹,老舍谢冰心”,对仗工整,有情有景,情景交流,亦是幅不可多得的妙对。三、四两句:“烽白朗冀野,山草明霞村”,据另一资料,似以“绛白朗冀野,山草明霞村”更佳,改后名对嵌入六个名人,且有罗绛、白朗,欧阳山、草明两对夫妻作家;有白、绛两种颜色;有冀、村两地域;有山、草、霞、野四物事;还有朗、明两两相对的形容词,实绝对也。&& & 038地名离合  地名离合诗也是这个道理,地名虽可相连,但是前一字与上句结合是一个意思,后一字与下句结合又是一个意思,不知道我说明白了没有。下面看两个例子便会比我说得更清楚。  怀鹿门 作者:唐·皮日休  山瘦更培秋后桂,溪澄闲数晚来鱼。  台前过雁盈千百,泉石无情不寄书。  十里松萝阴乱石,门前幽事雨来新。  野霜浓处怜残菊,潭上花开不见人。  这两首诗和以下那两首诗之独异之处,是在回定的位置上镶嵌入了地然,请看第一首第一处粉字“桂溪”,是唐代的桂溪县;第二处粉字“鱼台”是春秋时就有的鱼台县;第三处粉字处“百泉”是隋代就设的百泉县。作者把这三个县名分裂开,嵌进前后相邻的诗句的尾首连接处,我看就象两节火车连接处的大钩环,拖住前句,牵动后句。很有意思哈。  第二首就不用多说了,只介绍一下三处县名,“石门”春秋时齐地之石门县;“新野”县,看三国的人都知道有新野县;菊潭县是汉朝时改郦县而称菊潭县。这种趣味性的东西,不经提醒,一般是不易被发现的。  第一首诗是写秋天景色,也道出作者孤寂之情;第二首写冬去春来,可深念的人还不见面,更着急了。  和袭美鹿门 作者:唐·陆龟蒙  云容覆枕无非白,水色侵矶直是蓝。  田种紫芝餐可寿,春来何事恋江南。  竹溪深处猿同宿,松阁秋来客共登。  封径古苔侵石鹿,城中谁解访山僧。  袭美是皮日休的字,所以说陆龟蒙的这首诗也是上一首的和韵。这里的六处地名与皮诗的位置相同,分别是古代县城“白水”“蓝田”“寿春”“宿松”“登封”“鹿城”。在这里,陆龟蒙则是另一种风格,诗人尽情描绘了山林生活的乐趣,无忧无虑,逍遥自在,宛如仙境。看起来陆诗要豪放一些,不同意皮诗的不超脱。但愿现实中的人都能这样就好了。竹溪深处猿同宿& & 039药名离合  药名诗&&作者:唐·权德舆  七泽兰芳千里春,潇湘花落石磷磷。  有时浪白微风起,坐钓藤阴不见人。  此诗第一句嵌入“泽兰”,第二句“石磷磷”指“磷石”,第三句“白微”指“白薇”,第四句“钓藤”实为“钩藤”。这四个药名中有三个未按原字入诗,有的颠倒,有的谐音,有的会意,不因勉强嵌入药名而词不达意。&七泽兰芳千里春  药名诗 作者:南朝齐·王 融&  重台信严敞,陵泽乃闲荒。石蚕终未茧,垣衣不可裳。&  秦芎留近咏,楚蘅摇远翔。韩原结神草,随庭衔夜光。&  药名诗始于南朝齐,现存最早的即王融的这首诗。全诗每句诗中都嵌用了一个中药名。(重台、陵泽、石蚕、垣衣、秦芎、楚蘅、神草、夜光[锦草别名])&  满庭芳·静夜思 作者:宋·辛弃疾&  云母屏开,珍珠帘闭,防风吹散沉香。  离情抑郁,金缕织流黄。  柏影桂枝相映,从容起、弄水银塘。  连翘首,掠过半夏,凉透薄荷裳。  一钩藤上月,寻常山夜,梦宿沙场。  早已轻粉黛,独活空房。  欲续断弦未得,乌头白、最苦参商。  当归也,茱萸熟地,菊老伴花黄。&  南宋诗人辛弃疾以云母、珍珠、防风、沉香、郁金、黄柏、桂枝、苁蓉、水银、连翘、半夏、薄荷、勾藤、常山、轻粉、粉黛、独活、续断、乌头、苦参、当归、茱萸、熟地、菊花等24味中药名搭配在一起写了这首词。这首词,把一个深闺中的妇女,在战乱年代的夜阑更深之时,独守空房,思念远离家乡,征战在沙场的丈夫那种悲切凄凉的心情,抒发得淋漓致尽,情真意切,催人泪下。  生查子·闺情二首 作者:宋·陈 亚&  想思意以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事菊花时,犹未回乡曲。  小院雨余凉,石竹风生砌。罢扇尽从容,半下纱厨睡。  起来闲坐北庭中,滴尽珍珠泪。为念婿辛勤,去摘蟾宫桂。&  注:相思即红豆;意以深:谐中药名“薏苡仁”;白纸:谐药名“白芷”;苦参商:苦参药名;郎读:谐药名“狼毒”;当归:中药名;远至:谐药名“远志”;菊花:中药名;回乡:谐药名“茴香”;雨余凉:谐药名“禹余粮”;石竹:药名;从容:肉从蓉,药名;半下:谐药名“半夏”;北庭:谐药名“柏亭”;珍珠:研粉后可入药;婿辛:谐药名“细辛”;蟾宫桂:旧称进士及第为“蟾宫折桂”。蟾、桂均可入药。& & 040剧名离合  将戏曲名与戏剧名集中嵌入诗中,我们称之为戏名诗、剧目名诗。把戏名、剧目名称嵌入诗中,首先见于剧曲中。因为我们对古代的剧名了解不多,所以这里只举一个例子来说明有这么一种诗就行了,如大家想要多了解,提出来我们再探讨。  咏情(选段) 作者:元·孙季昌  鸳鸯被半床闲,胡蝶梦孤帏静。常则是哭香囊两泪盈盈。  若是这姻缘簿上合该定,有一日双驾车把香肩并。             胡蝶梦孤帏静  原诗共有十段,这是第一段。这一段描绘闺中怨情:深闺半夜,女主人孤孤单单,绣着鸳鸯的被子有半边无人用,连梦中也觉得这帷账冷清。常常是面对着定情的信物香囊儿泪光莹莹,假如是姻缘簿上早已洽注定,总有一天会双双驾着马车再不分离。全段五句,每句均有一杂剧名嵌入,除《鸳鸯被》的作者名氏已失传外、其他《蝴蝶梦》、《哭香囊》、《姻缘簿》、《双驾车》、四出杂剧,全出自元代杂剧大家关汉卿的手笔。这些剧名不仅与内容完全契合,而且还能兼顾形之美,如“鸳鸯被”与“蝴蝶梦”构成十分工巧的对仗,这显示了一种不因剧名入曲而害义的高超技艺。&                       第六部分:嵌字诗  嵌字诗不象离合诗,离合诗不是一个字,而且要在诗中拆分。而嵌字诗可以嵌一个字或一个词,不用将其拆分,不用改变词义,所以嵌字诗的的制作要比离合诗容易一些。这里说嵌一个字时(包括藏头诗),我再单独列一个贴子。041药名诗  和竟陵王药名诗&&沈约  丹草秀朱翘。重台架危阙。木兰露易饮。射干枝可结。  阳隰采辛夷。寒山望积雪。玉泉亟周流。云华乍明灭。  合欢叶暮卷。爵林声夜切。垂景迫连桑。思仙慕云埒。  荆实剖丹瓶。龙刍汗奔血。别握乃夜光。盈车非玉屑。  细柳空葳蕤。水萍终委绝。黄符若可挹。长生永昭晳。  这五首诗描写经过战争洗礼之后的深冬山夜的凄凉景象,令人愁肠千结;思绪万千。诗中含有射干、辛夷、玉泉、合欢、葳蕤等完整药名,还有隐伏药名。               寒山望积雪  夫妻互致药名诗  外出丈夫致妻药名诗:  牵牛织女知往年,安得鸾胶续断弦,  云母帐空人不见,水沉香冷月娟娟。  泽兰憔悴诸蒲黄,寒露初凝百草霜,  不共玉人倾竹茹,茱萸甘菊得重阳。&  妻回药名诗:  兔丝曾附女萝枝,分手车前又几时,  清泪晴消轻粉面,懒将青黛扫蛾眉。  落叶秋径满地黄,凝眉问锁玉金香,  黄连未嚼心先苦,红豆相思恨更长。042针穴名  针穴为中医治病之术,以针刺或以艾灼穴位。在我国医学史上渊源流长,早在《内经》中就有丰富的论述。《后汉书"华陀传》:“精于方药,处齐不数种,心识分铢,不假数量。针炙不过数种。”其时,针灸治病已通行世上。针灸经穴名目繁多,历代文人可将药名入诗,针穴名自然亦可入诗。以针炙名联缀成诗,始自梁元帝萧绎,后世仿作者甚少。  针穴名诗&&萧绎  金推五百里,日晚唱归来。(五里,归来)  车转承光殿,步上通天台。(承光,通天)  钗临曲池影,扇拂玉堂梅。(曲池,玉堂)  先取中庭入,罢逐步廊回。(中庭,步廊)  下关那早闭,人迎已复开。(下关,人迎)日晚唱归来  穴位即景 作者:明·医学家 李挺  这组即景诗是按十二经分布在四肢端部的穴位,按井、荣、腧、(原、)经、合的顺序而排列,其写作难度可想而知。  渔翁 (于太阴肺经)  少商湖海一渔翁,鱼际太渊任转篷;  漫道经渠不可测,还数尺泽起蛟龙  夜色 (手阳明大肠经)  商阳茅屋二三间,合谷阳溪第几湾。  九曲池边云影谈,港天星斗浴波澜。  秋风 (足阳明胃经)  秋风历兑内庭西,陷谷冲阳过解溪。  三里未知何日到,几番翘首歇思齐。  野寺 (足太阴脾经)  隐白云中一老僧,大都离俗少人憎,  几回太白商丘过,汲取阳陵泉几升。  班师 (手少阴心经)  少冲少府把师班,兵马神门得胜还。  灵道战书前日发,而今少海已归山。  观涨 (手太阳小肠经)  浮萍少泽任东西,前谷渊源统后溪。  脆骨又逢阳谷涧,交流小海欲倾提。  茅亭 (足太阳膀胱经)  茅亭结起至阴边,通谷浮云四望烟。  束骨近同京骨峙,昆仑逐与委中连。  远眺 (足少阴肾经)  秋高闲眺涌泉边,然谷太溪豁眼帘,  复溜一帆阴谷去,江山览胜碧连天。  秋雁 (手厥阴心包络经)  中冲孤雁彻云霄,几度劳宫故寂寥,  转过大陵来间使,深渊曲泽莫招摇。  咏蝶 (手少阳三焦经)  关冲桃李掖门栽,中渚阳池次第开。  花落支沟香满涧,一天井字蝶飞来。  别恨 (足少阳胆经)  窍阴别后恨相牵,几侠溪临泣杜鹃。  怀抱丘墟情未毕,烦君阳辅寄临泉。  迷途 (足厥阴肝经)  云霞烟锁大敦峰,忘却行间转太冲。  坐望中封无路入,曲泉行水听踪踪。  如果这首诗看细了,可能多知道不少的穴位名了。& & 043卦名诗  上八卦相传为伏羲所作,八卦又以两卦相叠演为六十四卦。卦名诗就是每句诗中嵌用《周易》六十四卦名中的一个卦名,联缀成篇。六十四卦名是: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履、泰、否、同人、大有、谦、豫、随、蛊、临、观、噬嗑、贲、剥、复、无妄、大畜、颐、大过、坎、离、咸、恒、遯、大壮、晋、明夷、家人、睽、蹇、解、损、益、夬、姤、萃、升、困、井、革、鼎、震、艮、渐、归妹、丰、旅、巽、兑、涣、节、中孚、小过、既济、未济。但是诗中用作的卦名的词,其含义却非《周易》“卦辞”所说明的要义,而是此词的通常意义。南朝诗人多有此作。  赋得山卦名诗 作者:陈·张正见  蓬莱遯羽客,岩穴转蒙茏。云归仙井暗,雾解石桥通。  影带临峰鹤,形随杂雨风。寻师不失路,咸欲驭飞鸿。  清南注:这首诗是写景之上品,而且每句里都有一个卦名,我找一下:遯、蒙、井、解、临、随、师、咸。影带临峰鹤  题东坡村醪帖 作者:元·倪瓒  否困咸需讼,睽离垢蛊蒙,解颐履蹇遯,旅晋豫恒丰。  临观革小过,师比震同人,大有随屯贲,中孚亦渐升。  清南注:我仔细看一遍,这首诗里所有的字(最后一句中的亦字除外)都是易经中六十四卦的名称。太神奇了,这一点很不容易。& & 044星名诗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把天空中可见的星分成二十八组,叫二十八宿,东南西北四方各七宿。东方苍龙七宿是角、亢、氐、房、心、尾、萁;北方玄武七宿是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是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是井、鬼、柳、星、张、翼、轸。印度、波斯、阿拉伯人古代也有类似中国二十八宿的说法。  星名诗,是将星辰名嵌用于诗句中。所用的星辰名,语意双关。现存星名诗数量不多,以南朝齐王融五古《星名诗》为最早。宋黄庭坚七古《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是现存篇幅最长、最有社会意义的星名诗。  星名诗&&作者:王融  眇叹属辰移,端忧临岁永。久渐入汉客,每愧遵河影。  仙羽诚不退,蓬襟良未整。谁谓无正心?大陵有霜颖。  这里的辰指北极星、岁指寓岁星、入汉客是传说汉代张骞曾乘槎至天河。遵河影错指牛郎织女。羽指羽林星;蓬指名王星、心是二十八宿之一、大陵也是星座名。  二十八宿歌赠别无咎 作者:黄庭坚  虎剥文章犀解角,食未下亢奇祸作。  药材根氐罹劚掘,蜜虫夺房抱饥渴。  有心无心材慧死,人言不如龟曳尾。  卫平哆口无南箕,斗柄指日江使噫。  狐腋牛衣同一燠,高丘无女甘独宿。  虚名挽人受实祸,累棋既危安处我?  室中凝尘散发坐,四壁矗矗见天下。  奎蹄曲隈取脂泽,娄猪艾豭彼何择。  倾肠倒胃行相知,贯日食昴终不疑。  古来毕命黄金台,佩君一言等觜觿。  月没参横惜相违,秋风金井梧桐落。  故人过半在鬼录,柳枝赠君当马策。  岁晏星回观盛德,张弓射雉武且力。  白鸥之翼没江波,抽弦去轸君谓何。              白鸥之翼没江波               这二十八句里每句有一个二十八宿的星名,你自己可以对照一下。045节气诗  我国古代历法,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把一年划分为二十四个段落,表明气候变化和农事季节。依次为: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节气名诗,杂体诗的一种,是将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名嵌用于诗中,联缀成篇。节气名诗不是简单的嵌名,作为节气的词语在诗中另有意思,或者是把一个节气词割裂来用,而节气诗则是纯嵌字诗,或是以某节气为主题的诗,属于一般的诗歌。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梅花分外艳,雨水红杏花开鲜。  惊蛰芦林闻雷报,春分蝴蝶舞花间。  清明风筝放长线,谷雨嫩茶翡翠连。  立夏桑籽像樱桃,小满养蚕又种田。  芒种玉簪开庭前,夏至稻花如白练。  小暑热风催豆熟,大暑池畔赏红莲。  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  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  寒露菜苗田间绿,霜降芦花飘满天。  立冬报喜献祥瑞,小雪鹅毛飞蹁跹。  大雪寒梅迎风开,冬至瑞雪兆丰年。  小寒游子思乡归,大寒岁底庆团圆。&&大暑池畔赏红莲  二十四节气歌  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立夏鹅毛住,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夏至不纳棉,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处暑动刀镰,白露烟上架,秋分无生田,  寒露不算冷,霜降变了天,立冬封了地,小雪河封严,  大雪江封上,冬至不行船,小寒忙买办,大寒就过年。& & 046鸟兽名  鸟兽虫鱼名诗为南朝梁萧绎所首创,它将禽鸟名和兽类名分别嵌用于诗中,或用本义,或用双关,或用别名,联缀成篇。后陆续有所作,唐李商隐《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明杨慎《鹧鸪天"高嶢海岸"句用鸟兽字》,都将昆虫、鸟兽、鱼龟、水族名等汇于一篇。  鸟名诗 作者:萧绎  方舟去鳷鹊,鹄引欲相要。(鳷鹊,鹄)  晨凫移去舸,飞燕动归桡。(凫、燕)  鸡人怜夜刻,凤女念吹箫。(鸡、凤)  雀钗照轻幌,翠的绕纤腰。(雀、翠即翠鸟)  复闻朱鹭曲,钲管杂回潮。(朱鹭、回潮)荷塘双凫  兽名诗 作者:萧绎  豹韬求秘术,虎略选良臣。(豹、虎)  水涉黄牛浦,山过白马津。(牛、马)  摧锋上狐塞,画像入麒麟。(狐、麒麟)  果下新花落,桃枝芳树春。(果下即果下马,桃枝句隐马)  王孙及公子,熊席复横陈。(王孙为猴子的代称,熊)  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 作者:李商隐  韩蝶翻罗幕,曹蝇拂绮窗。  斗鸡回玉勒,融麝暖金釭。  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  画楼多有主,鸾凤各双双。  鹧鸪天·高嶢海岸 作者:杨慎  鱼尾红霞海影摇,碧鸡腊信上梅梢。  涂黄巧学蜂腰细,匀粉俄惊蝶翅飘。  龙竹瘦,鹤松翘。相和兰麝暗香销。  龟城春色添乡梦,相见枝头绿凤么。&& & 047花草名  草木名诗是将草名和树木名分别嵌于诗中,而语意双关。现存的有南朝梁萧绎的《草名诗》和《树名诗》。语意双关是草木名诗这种诗体的关键,没有双关,即使句句有草木名也不算好的草木名诗,如果只有部分句子含草木名,那更只能算一般的嵌名诗。  草名诗 作者:梁·元帝萧绎  胡王迎娉主,途经蒯北游。(王即王刍,蒯)  金钱买含笑,银缸影疏头。(金钱,含笑,缸即缸草)  初控游龙马,仍移卷柏舟。(游龙,卷柏)  中江离思切,蓬鬓不堪秋。(江离,蓬)  况度菖蒲海,落月似悬钩。(菖蒲,悬钩)金钱买含笑  这诗中,“蒯”(蒯草,莎草科)、“金钱”、“含笑”(木兰科)、“缸”(缸草)、“游龙”、“卷柏”、“江离”(江蓠)、“蓬”、“菖蒲”(天南星科)、“悬钩”(悬钩子,蔷薇科)等,都是植物名。  树名诗&&作者:梁·元帝萧绎  赵李竞追随,轻杉露弱枝。(李、杉)  杏梁始东照,柘火未西驰。(杏、枯、火)  香因玉钏动,珮逐金衣移。(香、玉、金)  柳叶生眉上,珠珰摇鬓垂。(柳、珠)  逢君桂枝马,车下觅新知。(桂、知即菩提树)  拟闺情用花名 作者:张嗣谢  踯躅闲庭思悄然,合欢无计祗高眠。  夜残子午迷蝴蝶,花谢长春怨杜鹃。  流水空传桃叶渡,归人何处木兰船。  抽将碧玉簪头凤,卜当金钱问远天。&& & 048姓名诗  姓名诗是将姓名嵌入诗内,前面有一种离合诗中有姓名离合,是指名中的两个字可分开两用,那个难度更高一些。  南朝陆慧晓写第一首姓名诗。姓名诗的形式较多,这里转录的是直嵌,还有离合姓名诗、嵌字姓名诗、谜语姓名诗等。  作为一种体,首先应每句都含有姓名,如果只是部分句子含有姓名,那只是一般的嵌名诗。凡姓名诗草木名诗鸟兽名诗药名诗星名诗等嵌名体诗都应“要当字则正用,意须假借”,不能只是纯粹的嵌名。而后代写这类诗常只满足于句句嵌名,成为真正的文字游戏。  南朝梁元帝萧铎写出一首姓名诗。可惜的是,诗作到底嵌入了哪些姓名,已无从查考。然此诗既是皇上御制,其中蕴含的人物定非等闲之辈,笔者特录于下,愿聪明的读者能从中推究出来。  征人习水战,辛苦配戈船。夜城随偃月,朝军逐避年。  龙吟澈水度,虹光入夜圆。涛来如阵起,星上似烽燃。  经时事南越,还复讨朝鲜。  将军名诗 作者:萧绎  虎旅皆成阵,龙骑尽能甫。鸣鞭俱破虏,决胜往长榆。  细柳浮轻暗,大树绕栖乌。楼船写退鷁,樯鸟狎飞凫。  度河还自许,偏与功名俱。  这里的虎旅、龙骑、破虏、决胜、细柳、大树、楼船、飞凫、度河均为古代将军名称。  抗战时在重庆,据文化界知名人士赵清阁女士回忆,老舍先生做对联“既快又精,他还善于集人名为诗,很有风趣”。老舍曾为赵清阁写过一首五言绝句,都是用人名组成,既有意境,又琅琅上口,广为流传,诗曰:  清阁赵家壁,白薇黄药眠。  江村陈瘦竹,高天藏云远。&& & 049地名诗  地名诗:是将郡国名、州名、县名、道里名以及山川胜迹名等,嵌于诗中,假借词意成篇。如果没做到“假借词意”,虽句句有地名,那也只是纯粹的嵌名诗。  古代诗人为了显示自己知识渊博,技艺高超,创造了别致的“地名诗”。“地名诗”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双关的修辞方法,使郡县等地名暗含在诗句里面。这种诗在汉代出现之后,历代诗人都时有所作。但是,历代的地名诗,大多近于文字游戏,没有多大意思,这一点古人也认识到了,如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指出:“如此诗只成戏谑,不足为法也。”即使如此,只要应用得当,也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的。&  自浔阳至都集道里名为诗&&作者:南朝宋·谢庄  山经亟旋览,水牒倦敷寻。稽榭诚淹留,烟台信遐临。  翔州凝寒气,秋浦结清阴。眇眇高湖旷,遥遥南陵深。  青溪如委黛,黄沙似舒金。观道雷池侧,访德茅堂阴。  鲁显阙微迹,秦良灭芳音。讯远博望崖,采赋梁山岑。  崇馆非陈宇,茂苑岂旧林。  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地名诗,标题中的“都”指南朝宋都城金陵(今南京)。诗从游览山水的行前准备及计划落笔,描写沿途所见景色和对山川古迹的探访,寓涵着抚今叹昔之感。篇中涉及从浔旭至金陵间的稽榭、烟台、翔州、秋浦、高湖、南陵、青溪、黄沙、雷池、茅堂、鲁显、秦良、博望、梁山等十几个地名、山水名。诗以全篇对仗的五言古体写成,具有典型的南朝地名诗风格。  州名诗寄道士 作者:唐·权德舆  金兰同道义,琼简复芝田。平楚白云合,幽崖丹桂连。  松峰明爱景,石窦纳新泉。冀永南山寿,欢随万福延。松峰明爱景  首句写出朋友之间的友情深厚。中间两联写登高望远,天边的白云似散还聚,高耸的峭壁上丹桂朵朵相连,峰顶青松挺立在清明的碧空下,石穴深处不断地流入新泉。另以“云合”“桂连”象征友谊的永恒长存;蓝天、青松更加上清清泉水,对道士所居住的地方由衷的称赞。  此外,这首诗有它独特的值得称道之处,四十个字里,字字都是一个州名,无一例外。试写如下:  金:公元554年,魏废帝三年改东梁州为金州。  兰:公元581年建兰州,(隋开元年间)。  同:公无554年改华州置同州,治所在武乡。  道:唐贞观8年改南营为道州。  义:是义阳郡,在唐天宝时称义州。  我就不一一举例了,谁想了解其余35个字的州名来历,提出来,咱们再探讨。  奉和竟陵王郡县名诗&&作者:南朝梁·沈约  西都富轩冕,南宫溢才彦。高阙连朱雉,方渠渐游殿。  广川肆河济,长岑绕崤千。曲梁济危渚,平皋骋悠眄。  清渊皎澄澈,曾山郁葱菁。阳泉濯春藻,阴丘聚寒霰。  西华不可留,东光促奔箭。望都游子怀,临戎征马倦。  既豫平台集,复齿南皮宴。一窥长安城,羞言杜陵掾。  此篇所用的大都为汉魏县名,如西都、南宫、方渠、曲梁、平皋、清渊、阳泉、西华、东光、望都、南皮、长安、杜陵;也有古郡名,如戎、豫;还有古台、古塞名和山水名。  州名诗 作者:南朝梁·范云  司春命初铎,青耦肆中樊。逸豫诚何事,稻梁复宜敦。  徐步遵广隰,冀以写忧源。杨柳垂场圃,荆棘生庭门。  交情久所见, 益友能孰存。  诗中的地名只用了州名,如司州、青州、中(忠)州、豫州、复州、宜州、徐州、广州、隰州、冀州、杨(扬)州、柳州、荆州、交州、益州等。由于全诗以单音节入诗,故需仔细识别。& & 050曲名诗  歌曲名诗,是将乐府歌名、词牌名、曲调名等嵌用于诗词中,联缀成篇,而词义双关。现存歌曲名诗,以梁元帝萧绎之作为最早。此后宋代有无名氏的集曲名(主要是词牌名)词,元代有集曲牌名的套数,明清有曲牌名诗等。由此可见,一种新的歌曲名诗的出现,总是与当时流行的主要文学样式有关。这似乎是一种合乎规律性的文学创作现象。  我这里介绍三种情况,一首歌名诗、二首曲牌名诗、还有一首词牌名诗。  歌名诗  歌曲名诗 作者:南朝·梁元帝萧绎  啼乌怨别偶,曙鸟忆离家。石阙题书字,金烟飘落花。  东方晓星没,西山晚日斜。縠衫回广袖,团扇掩轻纱。  暂借青骢马,来送黄牛车。  将乐府歌曲名用于诗中,表达诗意,当以此诗为最早。啼乌:指《乌夜啼》,乐府清商曲辞。离:《离歌》,乐府歌辞。落花:即《梅花落》,汉曲名。西山,&从军行&:白日半西山. 清商曲:縠衫两袖裂;广袖:指乐府歌辞《小垂手》。团扇:《团扇郎》,属乐府清商曲辞。青骢马:古乐有《青骢白马》曲辞。黄牛车:古歌曲名有《官牛》。  曲牌名诗  集曲名的集句词体,是以曲牌名称联串而成的作品。这种方法在词曲中都有应用,最早也是出现在宋代。据南宋王灼《碧鸡漫志》卷二记载:“(北宋)田中行尝执一扇,书句其上云:'玉蝴蝶恋花心动。’语人曰:'此联三曲名也,有能对者,吾下拜。’”田中行扇上所书上字句,乃将“玉蝴蝶”、“蝶恋花”、“花心动”三个曲名巧妙地集联在一起。  曲牌名入诗《客中闲集》载舒芬诗云:  为爱宜春令出游,风光犹胜小梁州。  黄莺儿唱今朝事,香柳娘牵旧日愁,  三捣鼓催花下酒,一江风送渡头舟。  嗟予沉醉东风里,笑剔银灯上小楼。  这九个曲牌名分别是:宜春令,小梁州,黄莺儿,香柳娘,三捣鼓,一江风,沉醉东风,剔银灯,上小楼。  鹧鸪天·集曲名 [宋]·无名氏&  烛影摇红玉漏迟,鹊桥仙子下瑶池。  倾杯乐处笙歌沸,苏幕遮阑笑语随。&  醉落魄,阮郎归,传言玉女步轻移。  凤凰台上深深愿,一日和鸣十二时。  这首词汇集了十个词牌名“烛影摇红”、“玉漏迟”、“鹊桥仙”、“瑶池怨”、“倾杯乐”、“苏幕遮、”“醉落魄”、“阮郎归”、“传言玉女”、“凤凰台上忆吹箫”,充分运用语意双关的表现技巧,描绘了瑶池夜宴,仙子神女欢度良宵的热烈场面,将主人公夫妇恩爱的美满姻缘表现得淋漓尽致。  戏目诗四首 作者:褚人获  文章用到女开科,胪唱三元四景多。(文章用、女开科、三元记、四景记)  碧玉串垂金印佩,珍珠衫挂瑞霓罗。(碧玉记、金印记、珍珠衫、瑞霓罗)  九华灯灿全家庆,六月霜寒易水歌。(九华灯、全家庆、六月霜、易水歌)  寄语西园折桂客,万年欢赏在南柯。(西园记、折桂记、万年欢、南柯记)  种玉人归四喜前,软蓝桥畔钓鱼船。(种玉记、四喜记、蓝桥记、钓鱼船)  龙膏能续情灯影,狮吼休惊画舫缘。(龙膏记、情灯影、狮吼记、画舫缘)  五代荣华长命缕,又冠诰敕永团圆。(五代荣、长命缕、双冠诰、永团圆)  文心现显英雄概,河上盟情合镜年。(文心现、英雄概、河上盟、合镜记)  金雀衔环义侠奇,赠书双捷报家知。(金雀记、义侠记、赠书记、双捷记)  香囊拟贮珊瑚玦,玉合还藏琥珀匙。(香囊记、珊瑚玦、玉合记、琥珀匙)  孔雀屏开三桂候,芙蓉影畔四贤祠。(孔雀屏、三桂记、芙蓉影、四贤记)  锦衣归第满床笏,吉庆图成题塔时。(锦衣记、满床笏、吉庆图、题塔记)  盘陀山下醉菩提,祝发西厢忆小尼。(盘陀山、醉菩提、祝发记、西厢记)  奇衫揾透胭脂雪,绿绮裁成芍药辞。(奇衫记、胭脂雪、绿绮记、芍药辞)  漫把双鱼题扇赠,莫忘玉玦绣鞋期。(双鱼记、题扇记、玉玦记、绣鞋记)  琴心微逗牟尼合,人兽关分五福兮。(琴心、牟尼合,人兽关、五福记)&051四季诗  四季诗,也称四气诗、四时诗,为杂体诗中之“嵌字体”。五言四句(后来也有七言四句的),偶句押韵,是将“春”、“夏”、“秋”、“冬”四字顺序嵌用在一首诗中,或写其景色,或抒发感受。这与分咏四时、单独成篇的组诗四时诗不同。现存的以南朝宋王微的《四气诗》为最早,形式都是五言四句二联,各自对仗。&  四气诗&&作者:南宋·王微  蘅若首春华,梧楸当夏翳,鸣笙起秋风,置酒飞冬雪。  诗写四季,并把春、夏、秋、冬四字嵌入每句的第四字,足见机巧。字里行间,亦洋溢着闲适之情。  四时诗·神童诗 作者:北宋·江珠  春游青草地,夏赏丝荷池。秋饮黄龙酒,冬吟白雪诗。春游青草地  这首诗是比较著名的,很早就听说过。此诗亦是将四时嵌入句首,描写人们游赏四时之景,陶醉于美好的大自然之中,充满闲情逸致之趣。  四时诗·怕读书 作者:明·冯梦龙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  过得秋来冬又到,收拾书箱度残年。  以上每首诗皆咏春夏秋冬四季的内容,也有的将四时内容分于四首诗中,遂成四时诗体组诗。如据《子夜歌》变化而成的。  南朝乐府《子夜四时歌》:  春歌:  春风动春心,流目瞩山林。山林多奇形,阳鸟吐清音。  夏歌:  暑盛静无风,夏云薄暮起。携手密叶下,浮瓜沉朱李。  秋歌:  秋夜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冬歌:  冬林叶落尽,逢青已复耀。葵藿生谷底,倾心不蒙照。&& & 052五行诗  五行诗:就是将五字嵌入诗中,别行组词,别作他义,联缀成篇。古代称构成各种物质的五种元素水、火、木、金、土为“五行”。中国古代思想家企图用日常生活中习见的上述五种物质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和多样性的统一。战国时代,五行说颇为盛行,有“五行相生相胜”的说法。五行说对古代天文、、历数医学等的发展起了一定作用。  清江引 作者:元·贯云石  限金、木、水、火、土五字冠于五句之首,且每句各用春字。  金钗影摇春燕斜,木杪生春叶。  水塘春始波,火候春初热。土牛儿载将春到也。  此诗将五字冠于每句之首,每句中又嵌入”春“字,故又兼有复字诗的特点。  类似五行诗的还有五色诗。古以青、赤、白、黑、黄为“五色”,并用以配“五行”及东南西北中“五方”。大约这是一个文字游戏之作。五言四句,偶句押韵。每句诗嵌入任一种颜色的名称,因此叫做“四色诗”。也有分四段,一段描写一色的。  拟古四色诗&&作者:范云  折柳青门外。握兰翠疏中。绿苹骋春日。碧渚澹时风。  差池朱燕去。缤翻赤雁归。瀺灂丹鱼聚。联翻血鸟飞。  素鳞扬北渚。白水杜南宛。献环润玉塞。归珠照琼辕。  乌林叶将霣。墨池水就干。玄豹藏暮雨。黑豹凌夜寒。  此诗每首只写一种颜色,每句都点出,所用的同义词,或色彩稍有差别的词。这四首中,第一首写青色,包括绿色;第二首写红色;第三首写白色;第四首写黑色。& & 053六忆诗  六忆诗:每首以“忆”字开头,回忆聚、别、行、坐、食、眠六种情境,留连吟唱。“忆○时”三字领起,继之以五个五言句,格式定型。  六忆诗 作者:南梁·沈约  忆来时,灼灼上阶墀。勤勤叙别离,慊慊道相思。  相看常不足,相见乃忘饥。  忆坐时,点点罗帐前。或歌四五曲,或弄两三弦。  笑时应无比,嗔时更可怜。  忆食时,临盘动容色。欲坐复羞坐,欲食复羞食。  含哺如不饥,擎瓯似无力。  忆眠时,人眠强未眠。解罗不待劝,就枕更须牵。  复恐傍人见,娇羞在烛前。  六忆诗&&作者:明·柳如是  忆眠时,锦帐下头边。凤钗佯憨夺,桃衫倚醉牵。  为怜婉转意,红烛不移前。  忆起时,婉转月阶上。零妆斟意审,欢气自随向。  神绪难久藏,因风托思想。  忆坐时,溶漾自然生。习适久华会,方意徘徊成。  形影春风里,窈窕共一情。  忆来时,金剪阁妆台。渐听玉摇近,遥知绣帘开。  步难花砌稳,香隔翠屏猜。&& &&054八音诗  上古代称金、石、丝、竹、匏、土、革、木为八音,代表八种乐器。八音诗就是将八音的名称,依序冠于每句之首或每联之首。八音诗属杂体诗,也称“八音体”、“八音歌”,五言,共16句。现存的以南朝沈炯的五古《八音诗》为最早。  八音诗 作者:南陈·沈炯  金屋贮阿娇,楼阁起迢迢。石头足年少,大道跨河桥。  丝桐无缓节,罗绮自飘飘。竹烟生薄晚,花色乱春朝。  匏瓜讵无匹,神女嫁苏韶。土地多妍冶,乡里足尘嚣。  革年未相识,声论动风飚。木桃堪底用,寄以答琼瑶。  赠无咎八音歌 作者:宋·黄庭坚  金马避世客,谈谐玩汉朝。石门抱关人,长往闭寂寥。  丝虫日夜织,劳苦则以食。竹生罹斧斤,高林乃其贼。  匏樽酌吾子,虽陋意不浅。土德贵重迟,水德贵深远。  革能谈鲲鹏,晚乃得庄周。木雁两不居,相期无待游。&  八音歌 作者:北宋·陈与义  金张与许史,不知寒士名。石交少瑕疵,但有一麯生。  丝色随染异,择交士所贵。竹林固皆贤,山王以官累。  匏酌可延客,藜羹无是非。土思非不深,无屋未能归。  革华虽可侯,不敢践危地。木奴会足饱,宽作十年计。&  八音体·和闺词 作者:许琛  金乌乍坠到窗西,石径清幽碧草萋。  丝管谁家风细细,竹床深院月低低。  匏尊灯下三更酒,土鼓声敲半夜鸡。  革得尘心无一事,木棉花底听鹃啼。  琛字德瑗,号素心,福建侯官人,著有《疏影楼稿》。&& & 055十二时  十二属诗,即十二生肖诗,也称“十二辰诗”、“十二神诗”。这种体的诗12句,每句首字都是按顺序分别用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12个属性的字。我国古代术数家以十二种动物配十二地支,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这种说法至迟在东汉已有,如王充《论衡·言毒篇》就有“辰为龙,巳为蛇”之句。后人即以出生的干支纪年作为生肖,也称属相。十二属诗出现,即把十二生肖顺序嵌用于诗中。  十二生肖诗 作者:南梁·沈炯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开。  龙隰远青翠,蛇柳近徘徊。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跖引清杯。狗其怀物外,猪蠡窅悠哉。&  暮下来指日暮之后,牛羊自田野返回。兔月指月亮。龙隰指近水滨之泽岸,可代指平原。马兰是一种野草。羊负也叫羊角,是枣的别名。羞是献上。鸡跖指鸡爪。狗与苟同音,假如的意思。猪蠡指范蠡。“窅”读YAO,第三声,深远之意。  毫无疑问,这是一篇游戏文字,作者无意通过每一句诗抒发看书的感慨,然而就在尾联二句中,却也透露出作者追慕闲逸、淡泊免名利的情性:一心向往凡尘之外,像陶朱公那样遨游江海,多么悠闲自在。  读十二辰诗卷聊奉一笑 作者:宋·朱熹  夜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  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  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喔喔。  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作者为南宋大儒,哲学家和教育家。他曾强调“天理”和“人欲”的对立,要求人们放去“私欲”,服从“天理”。可见他那种要明天理、忘宠辱、安贫乐道的情志。  在本诗中,作者用明白通畅、饶有趣味的语言,描声绘色的实写,引发了读者的兴味。  十二辰诗& &作者:明·胡俨  鼹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下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忿嚏。  莫笑楚人冠沭猴,祝鸡空自老林丘。  舞阳屠狗沛中市,平津牧豕海东头。  此诗把十二生肖按顺序一一嵌于句中,几乎句句用典。首句“鼷鼠”即水鼠。二句的“牛女”即民间牛郎织女的传说。五句的“骊龙”是龙的一个种类,其颏下有宝珠一颗,故谓之骊龙。八句的“羝羊”即公羊,“触藩”指羊角触篱笆。十一句的“舞阳”指汉高祖刘邦封名将樊哙为舞阳侯,他曾在江苏沛县以宰狗为生。最后一句是指汉武帝丞相公孙弘,当年曾在东海放过猪。诗中说的,有的是办不到的事,如牛女相见、月中取兔、老马生角;有的是很困难的事,如赤手缚虎、骊龙有珠等;有和是多余的事,如画蛇添足、羝羊触藩等;有的是意想不到的事,如樊哙屠狗后为舞阳侯、公孙弘牧豕终封平津侯等,含有较强的警世意义。  古人记年、记月、记时都用这个办法。古时一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用地支划分,相对应的也是记年用的那些动物。为什么记时辰也要那样相对应?有人研究是跟这十二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有关:子时(23时至1时)是老鼠最活跃的时候,所以子时属兔。丑时(1时至3时)牛开始准备耕地了,所以丑时属牛。寅时(3时至5时)老虎此时觅食最容易伤人,而冥字解析为怕,人最怕老虎,所以把寅给了虎。卯时(5时至7时)传说此时为“太阴”(即月亮)的时间,月中有玉兔,卯时也就属兔了。辰时(7时至9时)传说此时正是群龙行雨的时候,所以辰时属龙。巳时(9时至11时)蛇最爱在此时利用青草作掩护,把巳时给了蛇。午时(11时至13时)阳气到顶,正是骏马奔驰的时候,此时就属马了。未时(13时至15时)是羊最爱吃草的时候,就把未时分配给羊了。申时(15时至17时)天快晚了,猴子们嘶叫跳跃最欢,此时就属于猴子。酉时(17时至19时)正当日没月出之时,古有“太阳金鸡”的传说,所以酉时属鸡。戌时(19时至21时)夜幕降临,犬开始守夜看家,戌时自然属于狗了。亥时(21时至23时)古人认为此时天地最为混沌不清,而猪是吃了就睡,睡了就吃,与此时的天象相近,亥时属猪也就理所当然了。不过这些说法,找不出什么科学根据,自然免不了有牵强附会乃至不当之处。比如猪固然是“混沌”的,但属猪的人,精明强干、明察秋毫者多得是。这是没法较真儿的。既然是这样流传下来,只当作趣闻,姑妄言之,姑妄听之罢了。& & 056建除诗  建除诗:杂体诗名,建除十二生辰诗简称。《淮南子"天文训》云:寅为建,卯为除,辰为满,巳为平,主生;午为定,未为执,主陷;申为破,主衡;酉为危,主杓;戌为成,主少德;亥为收,主大德;子为开,主太岁;丑为闭,主太阴。古阴阳家曾以此建、除十二字搭配十二地支以定时日吉凶祸福。南朝宋代诗人鲍照有《建除诗》,共十二联二十四句,每联第一句开头分别冠以建、除、满、平、定、执、破、危、成、收、开、闭等字,字意融于句中,形成杂体诗特定格式。因十二辰的头两个名称为“建”“除”,后人遂称此种诗为建除体。建除诗则是古时文人之笔墨游戏,该诗体首见于六朝鲍照,以宋黄庭坚最为多作。  建除诗&&作者:宋·鲍照  建旗出炖煌,西讨属国羌。除去徒与骑,战车罗万箱。  满山又填谷,投鞍合营墙。平原亘千里,旗鼓转相望。  定舍后未休,候骑敕前装。执戈无暂顿,弯弧不解张。  破灭西零国,生虏郅支王。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成军入玉门,士女献壶浆。收功在一时,历世荷余光。  开壤袭朱绂,左右佩金章。闭帷草太玄,兹事殆愚狂。  建除诗&&作者:陈·沈炯  建章连凤阙,蔼蔼入云烟。除庭发槐柳,冠剑似神仙。  满衢飞玉轪,夹道跃金鞭。平明尘雾合,薄暮风云褰。  定交大学里,射策云台边。执事一朝谬,朝市忽崩迁。  破家徒徇国,力弱不扶颠。危机空履虎,击恶岂如鹯。  成师凿门去,败绩裹尸旋。收魂不入斗,抱景问穹玄。  开颜何所说,空忆平生前。闭门穷巷里,静扫咏归田。  建除诗&&作者:唐·权德舆  建节出王都,雄雄大丈夫。除书加右职,骑吏拥前驱。  满月张繁弱,含霜耀鹿卢。平明跃騕褭,清夜击珊瑚。  定远功那比,平津策乃迂。执心思报国,效节在忘躯。  破胆销丹浦,颦蛾舞绿珠。危冠徒自爱,长毂事应殊。  成绩封千室,畴劳使五符。收功轻骠卫,致埋迈黄虞。  开济今如此,英威古不侔。闭关草玄者,无乃误为儒。  效鲍明远体 作者:宋·黄庭坚  建鼓求亡子,元非入耳歌。除去绿绮尘,水深山峨峨。  满堂悦秦声,君独用此何。平分感秋节,空阔湛金波。  定夜百虫息,高论听悬河。执揽北斗柄,斟酌四时和。  破屋仰见星,得子喜且多。危柱无安弦,野水自盈科。  成道在礼乐,成山在丘阿。收此桑榆景,相从寄琢磨。  开怀溟河阔,百怪出蛟鼍。闭藏愿自爱,惊人取谴诃。
发表评论:
馆藏&15204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卫杜夫金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