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的gigabyte主板接线能玩大型游戏吗?

查看: 17231|回复: 9
游戏主板大变身 技嘉G1.Sniper Z97评测
前言:5月12日,随着Intel推出了新一代Haswell Refersh处理器及配套的9系列芯片组,技嘉也在北京正式召开发布会推出了全新9系列主板。会上,作为多产狂魔的技嘉宣布第一批上市的9系列主板就有33款,囊括旗下三大系列G1游戏系列、超耐久系列和OC超频系列。技嘉的发布会除了携手Intel外,还和腾讯游戏(LOL)达成了合作,G1游戏系列主板顺理成章的紧随潮流成为9系列主板中的重点。全新的技嘉9系列主板三大系列中,超耐久系列和OC超频系列基本上是正常的更新换代,视觉方面散热片的设计和配色继续更新(超耐久系列的主配色换成了金黄色);功能方面部分产品上添加了M.2接口和SATA-Express接口,音频部分也略略略有加强。(插一句,超耐久系列和G1游戏系列的部分型号多了个Black Edition版本,号称通过服务器级168小时高负载稳定性测试。)作为重点的G1游戏系列则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虽然主要卖点不变仍是主打优秀的音频网络设计,但包装宣传方面几乎重组。首先,主板的从之前经典的黑绿配色+枪刃子弹骷髅装饰元素变成了红黑配色+技嘉显卡大眼睛装饰,颠覆以往、接地气、不胜唏嘘。其次,G1游戏系列虽然中文看着好像还那样,但英文名称从G1-Killer变成了G1 Gaming,游戏主板做了许多年以后Gaming字样正式被加入了系列和产品名中。这次&重组&是见仁见智的事,留给大家评判。但有个问题是,&重组&+型号多产使得系列下产品的命名略显复杂,比如第一批上市的G1游戏系列9系列主板中,Z97就有9款,其中有延续之前名字的G1.Sniper Z97和G1.Sniper Z6,还有新型号的Z97X-Gaming 3/5/7系列和Z97X-Gaming G1/GT系列,对即便是主板编辑的我来说,都有似丈二和尚。这次评测的就是G1游戏系列定位居中的G1.Sniper Z97,主要设计均沿袭了上代G1.Sniper Z87的设计,主打Killer E2201网卡+魔音音频设计(创新Codec+软件+可更换运放+nichicon音频电容+分割线+专用USB接口等),以及良好的多显卡扩展性、板载主板调校区域、可满足游戏玩家需要的供电设计等。Haswell Refersh和Z97:5月12日,Intel推出了Haswell Refersh处理器和配套的9系列芯片组(Z97和H97),一年一度的更新换代正式到来。当然,大家基本都已知道,今年的这次升级完全就是在糊弄事儿,处理器只是一次例行提频,新品只是在原有的Haswell处理器的基础上将主频提升了100-200MHz;芯片组的新功能则只是增添了不能称之为新玩意的M.2接口,以及支持Broadwell(即第五代英特尔酷睿处理器)而已。Intel为了稍显诚意,在6月初的ComputeX 2014上将要发布改进散热界面材料、频率更高的新Haswell K系列处理器和20周年纪念版奔腾K处理器,稍微抚慰一下玩家的心灵。Intel Z97 芯片组结构图Intel Z97和H97的功能对比第一批Haswell Refersh处理器阵容(图片来自AnandTech)技嘉在送测G1.Sniper Z97的同时,还寄过来了一颗Haswell Refreesh Core i7-4790,亮亮相。Intel Core i7-4790,第一批Haswell Refersh的最高型号,Intel Core i7-的升级版,4核心8线程,基础主频3.6GHz,最高睿频4.0GHz,三级缓存8MB,TDP 84W,集成HD Graphics 4600核芯显卡。因为就是纯马甲,所以实物除了比我的Core i7-4770K亮一些,外观上和Haswell没有任何区别。(左)Core i7-4770K(右)Core i7-4790(左)Core i7-4770K(右)Core i7-4790包装及附件:&&G1.Sniper Z97的包装,全新设计,配色换成了G1.Gaming(G1游戏)系列的新组合——红与黑,材质从之前的光滑面变成了粗糙面,主视觉元素是个G1.Gaming的G字logo(很奇妙的和技嘉官网上的彩图不一样,官网上的主视觉元素是技嘉大眼睛)。行货和上代技嘉主板一样使用了全简体中文说明,无论是正面的型号、保修信息还是背面的主板特性介绍,再次鼓个掌。同样带有折页开窗设计,折页一侧是中文的主板几大卖点介绍,另一边就是开窗比比较大的主板露出。主板附件,比上代G1.Sniper Z87多了几样小玩意,还有一个附件发生了&重大&改变。附件包括基础的说明书、安装手册、驱动光盘、SLI桥接器和I/O挡板,以及新样式的G1.Gaming和超耐久贴标。这代多出来的一个是带有G1.Gaming标志的2根绑线带,另一个则是SATA线标识贴纸。有改变的是4条SATA线,配置依然是2条直直头+2条直弯头,但颜色换成了银色,有那么一点点安费诺的感觉,不过只是有点像,实际还是和以前一样的粗又硬。SATA线换成了银色,不知大家会不会喜欢。如果是技嘉老用户、老玩家的话,可以想想技嘉的SATA线已经换过几种颜色了?外观设计:G1.Sniper Z97的外观,主板配色&令人惊叹&的从之前G1系列传统的黑绿色,变成了&游戏主板&标准的红黑色,第一次看到谍照时唏嘘半天。虽然之前像隶属于超耐久系列的Z87X-UD4H也采用过红为装饰色,但技嘉能够将经营多年的一大系列重装上路,达成&游戏主板&四厂一心一色,着实有点意思。除去颜色,这代主板的散热片也经过了全新设计,在PCH散热片上我们能看到G1系列重装上路的另外一个变化,装饰用视觉元素从之前的枪、子弹、骷髅头变成了技嘉显卡标志性的大眼睛,技嘉显卡和技嘉主板终于走到了一起。在颜色和新视觉元素外,主板本体的设计则显得新意不大,布局、用料都和G1.Sniper Z87没什么太大的区别,Z97的&新货&M.2接口也没有出现。介于M.2的SSD还不算主流,种类价格接受度都不高,外加CPU和芯片组都是马甲,使得这点倒还能接受。G1.Sniper Z97的正面图,ATX板型,30.5cm x23.3cm,比标准ATX略瘦,只有7个安装孔位。主板只提供了4个4pin风扇插座,CPU插座旁的2个位置还可以,另外2个的位置个人认为有待商榷。G1.Sniper Z97的背面图,主板没什么元件被安装在背面,也就能看到音频部分的LED分割线G1.Sniper Z97的MOSFET/PCH铝散热片,没热管,式样采用了全新设计,红色为主色,PCH上有技嘉大眼睛装饰。MOSFET和PCH导热用的都是导热垫,MOSFET的白色导热垫不好拍,实物有明显压痕,结合的还算可以。接口设计:G1.Sniper Z97的背部接口,同样和上代没有什么变化,提供了1个PS/2接口、2个USB2.0接口、1个S/PDIF同轴输出接口、1个DisplayPort接口、1个HDMI接口、1个魔音USB2.0接口、4个USB3.0接口、1个RJ45接口、1个S/PDIF光纤输出接口和5个音频接口。接口部分主打的自然是音频输出,种类数量都充足,还给了个特色USB接口,包括据称使用了独立供电的音频和视频接口都采用了亮眼的镀金设计。魔音USB2.0接口的背后,设计有包括Richtek RTV 500kHz同步降压芯片和一颗贴片电感在内的供电电路。主板采用8pin CPU辅助供电、MOSFET双侧供电带散热片、镀镍LGA1150插座设计主板提供了1条PCI-E 3.0 x16、1条PCI-E 3.0 x8、3条PCI-E 2.0 x1和2条PCI插槽,PCI-E 3.0 x16和x8支持2-Way AMD CrossFire和NVIDIA SLI。以游戏玩家的目标定位来说,在主板提供了不错的音频设计基础上,这样的扩展槽布局和数量安排还算合理。主板下方的一排扩展插座,包括前置音频插座、两个机箱风扇4pin插座、2个USB2.0插座和1个COM口插座。磁盘接口部分就是Z97的标配,6个SATA 6Gb/s插座,24pin旁设计有前置USB3.0插座。4条DDR3内存插槽,最大支持容量32GB,最高支持频率DDR3-3000MHz(OC)内存插槽外侧的主板调校区域,提供了开关键、DeBug LED、CMOS清除键、重启键、BIOS切换开关和DualBIOS功能开关。Killer E2201网卡:G1.Sniper Z97的另一个卖点——Qualcomm Atheros Killer E2200网卡,技嘉使用的具体型号是E2201-B,其他家有用E2205-B。当然,我每一次都要写,我们要正视Killer,硬件上Killer的确是Atheros提供的一颗不错的网卡芯片,但要谨慎对待有些品牌主板在宣传Killer效果上的那略有夸张的表现,指望主板一下子变成游戏硬件外挂,不如去和网络供应商聊聊或者研究研究VPN或网游加速器是不是真有效果。Killer网卡经过两次换姓后,早就不是当年那副模样了,现在的产品只是Atheros的网卡芯片加上Killer独家的网络管理方案而来。Killer Network Manager应该才是Killer网卡精髓,对家庭娱乐/游戏玩家比较有用的网络优先级自动调整功能,及对需要随时掌控网络情况的高级玩家有用的各种网络状态监控、调整功能,还是很便于日常使用的。Killer Network Manager:随G1.Sniper Z97的Killer Network Manager版本号仍旧是1.0.30.1259,用了搭配Windows 8的Metro UI,所以这部分内容直接使用之前的评测。还是简单试用下新版的Killer Network Manager,(在已经联网的情况下)上来还是老样子要求进行速度测试。公司的网速,3.14mbps/29.95mbps,是20M光纤的普通水平Killer Network Manager的界面,分应用程序、网络、性能和Killer以太网(显示网络信息,网络速度、工作模式、Mac地址、IP地址等)四个模块。应用程序页面,即Killer网卡最核心的网络程序优先级调整功能,一方面管理程序会根据网络优先权来控制分配给各程序带宽,在开启下载时,网络影音和网络的游戏的优先权最高,以保证流畅。另一方面玩家也可以自动调整程序的优先权(显示一般的那个框,优先权共有最高、高、一般、低四档)、禁止该进程网络连接(点击阻止,禁止状态时阻止两个字是红色的)、手动调整进程最大上传下载速度(直接拉进程对应右侧上传/下载最右边的灰色块)等。用浏览器下个驱动,有实时流量时的应用程序页面,顺道调了下应用程序的最大下载速度系统性能界面,记得原来的版本叫“PC显示器”,新版程序功能差不多,主要是提供网络带宽使用情况的大体监控。具体功能里多一个“前5位的应用程序”,用饼图告知用户哪几个应用程序是最占网络带宽的,要想看当前是具体哪个程序在进行上传/下载,以及占了多大带宽,还需要回到应用程序界面,对应进程右侧的上传/下载框会实时显示数据。开了个下载,有流量变化时的下载带宽监控界面Killer网卡试用:Killer网卡的测试部分还是老样子,我暂时没找到什么好用的网卡测试方案,同时也不想写另一种玄学通过ping值的文字游戏给Killer网卡吹牛逼,所以还是找我的同事H某和J某实际拿游戏主观体验一把,不拖累游戏的网卡,就是好网卡。《英雄联盟》:本次英雄联盟的测试环节和之前有些区别,因为之后要测试CS:GO,所以一边玩英雄联盟一边拿Steam下游戏,后台的下载速度大约是1MB/s~2MB/s之间,而我们的ADSL网络是20Mbyte/s,所以还有余量不小的带宽。但是一般来说,只要开了下载,尤其是P2P的下载,不可避免的会对网络延迟(latency)会造成一定影响,所以我们在Killer Network Manager软件中将Steam手动调为低优先级,而LOL的优先级默认就是最高不用动,也借此来模拟出一个正在下载的应用环境来。我们选择了网通2的德玛西亚,这个区常年的ping值都在10ms以上,然后进行游戏。
在进入游戏之后,我在游戏前、中、后期多次查看ping值,一直稳定在11ms。基本上属于局域网级别的延迟,整个过程十分流畅,只是使用游戏截图会生成文件导致卡顿,所以截图一直在非战争的情况下进行。整场比赛基本在暴揍小学生的节奏下进行,而且是长期4打5,虽然多数靠的是我神一般的走位,和犀利的ADC操作,但是网络的流畅也功不可没。另外,G1.Sniper Z97的魔音设计,配合@rostock的破耳机飞利浦SHP9000果然大为不同,LOL这种游戏居然能听出很明显的距离感和方向感。很难评判好坏,毕竟在LOL里看比听更重要,而我经常会因为好奇分神来仔细聆听这种初次遇到的的音效,只能说,和普通的螃蟹卡比起来,真的让人耳目一新。如果实在不适应,还是通过软件来关闭,反正也不会阻碍我的超神之路。《Counter-Strike:Global Offensive》:FPS游戏我们使用了经典射击游戏CS的后继者Counter-Strike:Global Offensive来进行体验。在实际游戏中,G1.Sniper Z97的Killer E2200网络表现一切正常,在进行CS:go的过程中,网络环境良好,PING值稳定,这对于要求延迟小且PING值稳定游戏来说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魔音音频设计:G1.Sniper Z97的两大卖点之一——魔音音频部分,同样照搬了G1.Sniper Z87的设计,顶多有一点微小的变化就是主板带有LED的切割线,灯光颜色随主板主题变成了红色。这块魔音音频设计的组成,创新软硬件套装CA0132 Codec+ SBX Pro Studio、nichicon音频电容、预装有OPA2134的可更换式运放、走独立供电的音频用USB接口、带有红色LED的音频切割线。主板点亮后音频部分红色LED灯条的效果音频主控,在Creative Sound Core 3D字样的装饰用金属外壳下,是创新CA0132 Codec(不用拆盖,AIDA64里就能看到型号)。nichicon ES系列 22uf 50V 双极性音频电容nichicon MW系列 220uf 6.3V 5mm音频电容可更换式的运放,标配是一颗TI/BB OPA2134PA运放,因为主板不是顶级型号,所以没有附赠其他的运放芯片和更换芯片用的夹子。运放旁边的是两个音频增益调整开关,可以将左右声道(需要同时)的音频增益调整为x2.5或x6。魔音音频的部分供电单元Creative SBX Pro Studio:G1.Sniper Z97的音频部分使用的是创新完整的软硬件解决方案,软件部分提供了Creative SBX Pro Studio音效软件套件,我记得在评测G1.Sniper 3时这玩意还叫TruStudio PRO。主界面最上面的菜单是SBX PRO Studio(THX TruStudio PRO的马甲),提供SBX音效的开关,具体的可以开关和调节“环绕声(Surround)”和“晶化(Crystalizer)”两种效果。下面提供了Smart Volume和Dialog Plus两个功能,一个是为了调节在不同的环境下对声音的优化,一个是专门对语音进行优化。CrystalVoice,专门对麦克风语音进行调节,提供音量调节、麦克风增益、环境降噪、和回声消除等功能。另外,还有就是那个FX,是语音变声功能,可以将声音变成各种诡异的声调,可选的项目包括“北方人”、“精灵”、“曼切堪猫”、“外星异兽”等等等等。Scout Mode,一个在游戏中“优化”敌人动静、脚步等的功能,开启后放大中高频入脚步声等,降低环境声音和背景音乐,对游戏玩家来说还是有一定的帮助。音箱/耳机界面,常规的音箱/耳机选择、定位调节混音器,提供了6声道输出的单独调节均衡器界面,除了常见提供了多组内设配置高级功能菜单供电设计:拿掉所有散热片后,主板的正面全图G1.Sniper Z97的供电,4相设计,每相采用2上桥2下桥的MOSFET配置,总体规格谈不上豪华,但对游戏主板这个定位来说肯定是够了。供电的用料都是之前技嘉主板上用过的老件,主控是一颗intersil ISL95820,VR12.5规范的4相PWM控制器,内置3相MOS Driver(所以供电最左侧那相旁边有颗单独的Driver)。电容用的都是黑化版的日化PSC,16V 270uf ESR=11/6.3V 560uf ESR=8,电感则是不知什么品牌的R68封闭式电感。MOSFET采用每相2+2的配置,元件来自Vishay,型号都是SiRA12DP(30V 25A 4.3/6mOhm)内存的1相供电,主控一颗RT8120D,MOSFET使用1+2的配置,料件都是Vishay SiR428DP(30V 30A 4.5/10mOhm),电容和电感的料件和CPU供电相同。板载芯片:PTN3360DBS,DisplayPort转HDMI芯片NUVOTON 3941S-A 线性风扇驱动芯片ITE IT8892E PCI-E转PCI芯片ITE IT8728F,I/O芯片技嘉双BIOS芯片Intel Z97 PCHTI LM324 四路运算放大器测试平台信息:图形化BIOS:去年随着Z87,技嘉将BIOS升级为了高清图形化双BIOS,在传统的BIOS界面基础上另外提供了一个Windows Mode,主打特性是“高清”、“定制”和“实时生效”。这个模式下,BIOS支持分辨率,界面分为设置区域和四周的监控区域,设置部分调整可以通过鼠标滑动条完成,也可以通过键盘输入数字完成,调整完毕后在BIOS内通过on/off开关即可实时生效。
高清图形化BIOS虽然功能强大,非常值得玩家们把玩,但对那些对BIOS并不那么熟悉的普通用户来说“信息量有些过大”。于是,今年技嘉又在传统界面和Windows界面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Startup Guide界面,以方便那些对BIOS并不那么熟悉的玩家使用。
第一次开机会直接进入Startup Guide(高玩可以设置BIOS调整启动进哪个模式)Startup Guide的主界面,岩浆图案背景,通过九宫格样式来将BIOS的主要功能提供给用户,加上全中文的翻译,肯定要比之前的BIOS更简明易懂些。展示几个用的到的功能,第一个是开机顺序,连上的磁盘以图形形式显示,左下角有写怎么操作调整磁盘顺序,当然用鼠标拖过来拖过去。SATA控制器菜单,提供了2个选项,一个是开启或关闭SATA控制器,另一个则是SATA模式的选择,默认就是常用的AHCI模式。可以自选进BIOS的时候,以哪种模式显示,当然,通过F2可以在几种模式间切换F2后,就可以将BIOS切换到传统模式,可能部分技嘉的老用户以及部分高玩还是在这种模式下操作才舒心。当然,有个小问题是,以测试的F6a版为例,BIOS右下角的操作说明中的F5,是个翻译错误,正常应该是载入上次设置,而BIOS则写成了还原出厂设置。因为Haswell Refresh和Z97基本上就是马甲,所以BIOS的功能和上代Z87没什么区别。上图是频率设定菜单,测试时使用的是一颗Core i7-4790,所以倍频最高只能调至x40(可睿频到),而内存在插上一对海盗船统治者铂金DDR3-2666MHz的情况下,最高可调至DDR3-2933MHz。CPU进阶设置菜单,内容上和上一代的技嘉主板没什么区别,超频时关闭各种节能都需要在这级菜单下进行操作。CPU核心电压控制菜单,内容同样和之前没有什么变化,其中可能超频中最常用的选项VCore的可调节范围为0.5V~1.8V。在通过F2可以将BIOS切换到高分辨率Windows模式,这部分的介绍可以参见上代,顶多就是BIOS的背景和Startup Guide模式一样是岩浆(话说这背景和配色难道不应该是给OC系列用的么?)APP Center:随着上代8系主板,技嘉推出了App Center(应用软件管理中心),将自家的诸多主板捆绑特色软件统一的整合在一起,用哪个就装哪个,装好的都通过这个软件来进行管理和调用操作。以G1.Sniper Z97为例,在APP Center中可以安装的软件包括USB Blocker、Smart Recovery 2、Smart Time Lock、On/Off&&Charge、Game Controller、Fast Boot、EZ Setup、EasyTune、@BIOS、System Information Viewer共10个软件,阵容异常强大,把这些软件装齐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好像还是要是网上下载的话需要一个个装,通过驱动光盘装的话可以多选打包,不过打包装怎么有种流氓软件的感觉......)。上图是App Center的主界面,装好后就隐藏为通知区域的一个图标,使用时双击呼出。去年评测Z87-UD5H时,App Center还只能给所有程序设置三色皮肤(蓝橙绿),今年加上了新Gaming系列的主色—红色。EasyTune:(这一页因为要有超频测试,所以测试用CPU换成了Core i7-4770K)主要给大家介绍和试用EasyTune和Game Controller,其他的小软件买了技嘉主板的朋友可以自己试一下,有些还是挺实用的。新版的EasyTune,比去年评测时的软件少了很多东西,只剩下了有关超频调节的部分。其余诸如系统信息查看、风扇调节、状态监控等都被单独拿出做了一个单独的软件System Information Viewer。EasyTune的主界面就是Smart Quick Boost,也就是智能一键超频,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通过软件即可点击一下完成系统状态的切换。在G1.Sniper Z97上,可能软件还需更新,只有省电效能(主频降至0.8GHz)和预设效能两项能选。反正根据之前的经验,自动超频设置的电压都有些高,可以直接到Advanced CPU OC进行手动的CPU超频调节。Advanced CPU OC通过频率、电压和核显三个菜单,提供了只要不是极限超频基本上都能满足的频率和电压选项。最后一项是Advanced DDR OC,不过时序只能看,不能调,频率可调但需要重启,不会像CPU那些设置是实时生效的。4.3GHz烤机1小时超频测试:(点击查看大图)拿EasyTune试一下超频+烤机,先在BIOS里将内存直接读XMP,频率DDR3-2666MHz,11-13-13-35-2T,然后关掉各种节能,进Windows用EasyTune进行超频。不调的太复杂,最后能够经过Prime95烤机的频率是4.3GHz(100MHz,x43),超频的拦路虎主要还是在温度上。CPU VCore电压设置为1.175781V,CPU-Z和AIDA64都显示1.176V,EasyTune显示1.2V,CPU VRIN 1.9V。核心温度AIDA64显示为平均79℃,EasyTune显示为78℃,在LIQTECH 120X双风扇全转速下能够通过1小时的烤机。而再网上加频率,稍加电压的话,会蓝屏,电压加到1.25V左右,温度则有点扛不住,都会失败。Game Controller:Game Controller是技嘉在这代Gaming主板上推出的新软件,内含两个功能,一个是键鼠宏命令,另外一个则是键鼠速度调节。当然,如果有留心我评测的网友会知道,这两个功能并不是技嘉率先集成到主板上,但搭载这两个功能使得主板更加的符合游戏主板的主题。“速度”标签,提供了“鼠标狙击模式”和“键盘速度”两个功能,“鼠标狙击模式”设定好快捷键后,就可以设置该模式下的鼠标速度(也就是DPI比例,范围从1~20);而下方则是调节键盘的回报延迟(键盘这部分感觉没什么用)。因为功能是一样的,所以直接复制之前我的试用感受:我们实际拿《战地4》,配合没有DPI切换的鼠标——罗技G1,在单机模式下简单感受了下狙击键功能。狙击键功能的实现,是需要摁住热键,也就是说摁住的时候,DPI降低(也能升高)至设定值,松开就恢复默认。我们将Sniper速度设为4(默认10),在游戏里摁住热键就可以非常明显的感受到鼠标的速度差异,当然在低DPI下我们自然可以享受到更高的瞄准精确度。只不过,DPI模式的切换需要左手在键盘上摁住热键(还得给这个热键设定一个左手日常操作区域内,不被占用的键)这个操作,在实战中到底有多少场景适合,实在不好说。然后就是“快捷键”,这个很好理解,就是通过热键实现热键集和宏指令功能,以便在游戏中简单释放多种技能、简单完成连续操作等等,很多键鼠(包括技嘉自己的高端键鼠)的驱动面板都会提供这个功能。主板温度测试:主板测试平台先是普通的烤机测试,和主板关系不大但也有点关系,顺道看看Haswell Refresh Core i7-4790的温度表现。测试只进行高负载测试,项目为连续运行15分钟Prime95,In-place large FFTs。Core i7-4790在BIOS内设置为默认,主频测试时Turbo到4GHz,散热器使用安耐美一体式水冷LIQTECH 120X,双风扇使用调速器定速1200RPM(±10%),裸机平台无机箱风扇,测试室温26.8℃,比较考验主板。同时使用技嘉自己的EasyTune和AIDA64、CPU-Z进行CPU信息和温度信息的监控。(点击查看大图)CPU的核心电压,AIDA64和CPU-Z显示的电压都为1.246V,EasyTune的监控窗口显示的温度则为1.26V,技嘉的电压Auto档一如既往的还是比较保守。CPU的温度,AIDA64测得的四个核心温度可以见上图,平均下来是79℃,主板温度28度;而EasyTune测得的温度则是75℃,还有一个系统温度41℃,不知道指的是哪儿。反正,纯马甲Haswell Refresh依然是那么热,但不一直高负载烤机的话,问题不大,有超频基础的玩家还可以自行对电压进行下调节以平衡性能和发热(无论是不是K系列处理器)。
热成像温度测试:将之前在显卡评测里实验的红外热成像测试引入到评测里,可以很直观的看到主板的具体发热情况。为了更细致的主板的温度情况,只主要测量主板的两块发热大户——CPU供电和PCH部分,测试时背景温度26.8℃左右。CPU供电部分的两侧MOSFET上都安装有被动散热片,输出接口侧的散热片表面温度在58℃~62℃之间,而顶部一侧的散热片表面都在64℃左右。高温部分出现在供电部分的电感上,即便是最低的一颗表面也有75℃左右,剩下的全超过80℃,最高温值出现在顶部那侧的电感上,86.3℃。PCH就凉快多了,散热片表面只有39-40℃,当然这只是散热片顶部装饰用的盖子的温度,下面真正的散热片从边缘来看温度为大约48℃,图上的最高温点是PCH的供电部分MOSFET,54.5℃。主板整体的发热情况,最明显的发热区域还是CPU供电部分,从这个角度看最高温点82.5℃即在此。换负载低一些的游戏测试,测试《地铁:最后的曙光》(Benchmark,DirectX 11,,VeryHigh,AF16X,Normal,SSAA,VeryHigh Tesselation,no PhysX)来模拟游戏主板的实际使用。CPU负载变低,供电部分的发热自然也要好不少,两侧散热片的表面温度降到了45~48℃之间,两侧的电感表面温度也从80+℃降到了62~65℃左右,最高温点仍在电感表面上65.6℃。总结:G1.Sniper Z97是经过重组的G1 Gaming系列中定位偏中端的一款产品,外观脱胎换骨成了红黑配色,但硬件配置上却完全沿袭了上代G1.Sniper Z87,虽然没有加入M.2和SATA Express等新接口,但作为“游戏主板”主打的音频和网络两方面的设计都不含糊。G1.Sniper Z97的魔音音频部分,使用了创新的全套解决方案,CA0132 Codec+SBX ProStudio音效软件,然后加上可更换式运放、nichicon音频电容、增益模式开关设计。我不太玩音频,不怎么会写玄学,这两年的游戏主板我都不会写主观听感,但就简单的音乐试听和游戏试玩,以主板的定位来说,够玩、值得玩且诚意十足。网络方面则是成熟的Qualcomm Atheros Killer E2201解决方案,不需要神话,一颗不错的网卡芯片+好用的网络管理程序的组合。除了魔音和Killer网卡,硬件上的其他部分也是“游戏主板”的定位来设计,支持双显卡且布局合理的扩展插槽、数量种类适宜的接口、极限超频困难点但对付小超完全没问题的供电设计等。软件方面,主板的图形化BIOS在前代高清化之后,这代又加入了一个九宫格简易模式,解决了功能强大但不贴近普通用户的尴尬;而附带软件则在前代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Game Controller,键鼠宏命令和键鼠速度调节两个功能使得软件方面同样也更贴近了游戏主题。这两年热起来的“游戏主板”将是各家Z97的推介重点,同样也会是今年竞争最激烈的系列。价格并不特别昂贵的G1.Sniper Z97上集成和继承了很多针对游戏而生的经典设计,对音频和网络有要求的“游戏主板”目标用户,值得考虑。
莫非是传说中的沙发?
好吧我是来看螺丝暴打小学生的。
killer网卡 我第一接触是那个阿苏斯的 雷电拓展卡,亮点在于网络负载的均衡上
或者说智能网络数据包管理吧~ 有点作用,但不像广告吹水那么逆天
G1上没上M.2接口 也没看到SATA-E 10Gb/s 哎 不足
ROG还么动静呢,intel也开始卖期货了
本帖最后由 JKXANDWSJ 于
18:00 编辑
网卡感觉在国内这种网络环境下,加料的意义不大。
声卡方面能满足游戏需要就可以了,毕竟再强也是有限,听音乐的不依赖这个。
总之是款纯粹的游戏板,亮点不多。
PS:现在怎么都往ROG的配色上靠拢?来点新意吧。
ROG的评测6月出 3张一起
好的 坐等围观!
三张一起是 有华擎的EX?
还是 ATX MATX ITX三连发?
本帖最后由 waya 于
21:09 编辑
如果是技嘉老用户、老玩家的话,可以想想技嘉的SATA线已经换过几种颜色了?
印象中是橙色(AM2+及之前平台,775平台,LGA1366平台),天蓝色(AM3,AM3+,FM1平台,LGA平台,LGA2011平台),黑色(FM2平台,LGA1150平台)
<p id="rate_486" onmouseover="showTip(this)" tip="应该是黄&积分 + 1 分
" class="mtn mbn">
ITX肯定会晚些 M7I在ComputeX上才发布 有评测样品最快也得6月中下旬了
评测的是Maximus VII RANGER Maximus VII HERO和Maximus VII GENE
本帖最后由 lzf 于
09:13 编辑
我觉得没有m.2借口恰恰是这款主板不出彩的地方,就算是马甲也要有些新技术搭载作为卖点啊:L
我觉得还好吧 买游戏主板的 应该没几个愿意买个M.2 SSD当系统盘吧?
Z97X-Gaming 7倒是有SATA-Express和M.2 结果声卡是ALC1150 :$
m2 ssd应该和这个主板定位不符合
声卡还是不错。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gigabyte主板网卡驱动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