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移情的名词解释名词 幼儿游戏

移情与反移情
800) this.width=800" border=0>
您现在的位置:&&>>&&>>&&>>&文章正文
移情与反移情
在电影《异度空间》中,章昕爱上了她的心理医生占(张国荣饰)。占也爱昕,但是,他知道,与病人谈恋爱是违反职业道德的,因此犹豫不决。这时,章昕的姐夫说了一句话:“她已经不再是你的病人。”这一句话令占“醍醐灌顶”,不再犹豫,心安理得地接受了章昕。
心理医生与病人谈恋爱,这样的镜头在中国香港和美国影片中经常见到。譬如《无间道》中的女心理医生与梁朝伟,譬如《爱德华大夫》中的女精神分析师爱上了一个男精神分裂症病人……
很多刚入门的咨询师对遇到移情问题的束手无策,我觉得,作为一名合格的、优秀的心理咨询师必须学会妥善处理移情问题,利用好它,而真正处理好、利用好移情,也真不容易。
心理治疗“契机”:爱上心理医生
病人很容易爱上心理医生吗?心理医生能接受病人的爱吗?
“来访者爱上好的异性心理医生几乎是必然的。”广州向日葵心理咨询中心的胡慎之治疗师说。他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lily(化名)今年33岁,有过一次婚史:结婚半年就离了婚。去年来咨询前有一个男友,还有一个办公室情人,她还不断出入酒吧,有过多次一夜情。之所以来看心理医生,是因为她有多次严重的自残,几次自杀未遂。她还有严重的暴力倾向,曾一耳光将办公室情人的一只耳朵的鼓膜打穿。
从去年春天到今年夏天结束,lily一共在胡医生这里做了80次心理咨询,每周一到两次,现在治疗已经结束。胡医生回忆说,每次来咨询,lily的穿着很普通,从不化妆,“甚至有点蓬头垢面”。但治疗做到了30多次的时候,她再来咨询室,令胡医生感到眼前一亮。胡医生发现,她打扮得特别漂亮,穿了新衣服,做了头发,还化了妆。
当lily躺在治疗椅上后,胡医生很自然地赞了一句:“哇,你今天很漂亮!”
lily的脸有点红,她像一个小女孩一样问:“胡医生,你看我的发型好看吗?我的衣服漂不漂亮?”
“很漂亮,”胡医生回答说,“我注意到了,你还化了妆。”
&lily的脸更红了,不再说话,只是手里反复折叠一张纸巾。
沉默了一会儿后,她忽然问道:“胡医生,你看,这张纸巾像不像一朵花?”
哦,你想用它做一朵花?”
“是的。我想把它折成一朵花送给你,你不怕吗?”
“为什么你觉得我会害怕呢?”“因为我感觉,我爱上了你。”
lily是中文硕士,读过不少临床心理学书刊,知道心理医生不能和来访者谈恋爱,因为这违背心理医生的职业道德。所以,她才问胡医生“你不怕吗?”
与病人谈恋爱违背职业道德 
lily这种发生在心理治疗中的爱,被称为“移情”。弗洛伊德提出了这一概念。他指出,这种情况下,来访者并不是爱上了治疗师,而是将对父母或以前恋人的感情转移到治疗师身上。但来访者不明白这一点,所以将对异性治疗师的这种感情视为爱情。
并且,在很多情况下,治疗室中不仅会发生来访者对治疗师的移情,也会发生治疗师对来访者的反移情。即治疗师将来访者视为自己的父母或者过去的恋人。
治疗中还会发生微妙的投射性认同。譬如,一个女心理医生在治疗一个女来访者时,有一次感觉到她非常有魅力,甚至产生了“心跳的感觉”。但治疗师很清楚自己没有同性恋倾向,于是和来访者探讨了这一现象,来访者坦陈自己有同性恋倾向。这个过程中,女来访者发生了移情,即将自己的感情投射到治疗师的身上,而治疗师最初也认同了这种投射,于是产生了“心跳的感觉”。在坦然地探讨了这一问题后,女来访者不再故意吸引治疗师,治疗师也不再有心跳的感觉。
移情、反移情、投射性认同,都既是治疗中的契机,也是治疗中的陷阱。成熟的治疗师会利用这个契机,将治疗向积极的方向推进,而不成熟的治疗师或者陷进“爱情”中不能自拔,既妨碍了来访者成长,也违背了职业道德,或者简单地否认并排斥来访者的感受,从而伤害来访者。
胡医生是她理想中的老爸  作为一名成熟的咨询师,胡医生懂得lily“爱的意思”,也懂得该怎样处理。他温和地对lily说:“你是爱上了真的治疗师,还是爱上了你心中对治疗师的感觉?”
听到这句话,lily突然从治疗椅上坐了起来说:“我想坐起来跟你说。”
显然,lily想和治疗师平等地面对面,但又害怕看他的眼睛。于是,尽管坐了起来,但仍低着头,像个初恋的小女孩,对胡医生说:“我特别希望你能够拥抱我一下,我想那种感觉一定很舒服,很安全。”
“我能体验到你的感受,你的需要。”胡医生说,“但是,你也知道,病人爱上治疗师是怎么一回事。”
“我知道,这可能是移情……”lily停顿了一会儿,又鼓足勇气说,“但我又很想这样做,表达出自己的感觉。”
&&&&&&&&&&&&&&&&&   
胡医生说,他在治疗笔记中用“像个初恋的小女孩”这样形容lily,说明他对lily也产生了轻微的投射性认同。产生这种感觉是非常自然的,因为治疗师也是人。但不同的是,这个人知道移情、反移情和投射性认同的含义。
&&&&&&&&&&&&&&&&&   
lily是“多余的女儿”
&&&&&&&&&&&&&&&&&   
接下来,胡医生坦然地表达了自己的感受,也告诉lily,他对lily爱他的理解。
&&&&&&&&&&&&&&&&&   
lily是将他当成了她的理想爸爸。她的爸爸严厉、苛刻,而且重男轻女,更爱大lily三岁的哥哥。在爸爸眼里,lily完全是一个“多余的女儿”,他和妻子并没有想要一个女儿,但一次意外的怀孕后不得不将她生了下来。在家中,lily一直觉得爸爸只是远远地向她提出各种各样的苛刻要求,只有当她取得好的学习成绩时,他才会夸奖她。lily就是在这种高要求中一路拿到了名牌大学的硕士学位。但是,当爸爸希望她继续去考博士时,她拒绝了。
&&&&&&&&&&&&&&&&&  
lily从小就憧憬有一个理想爸爸,无条件地爱她、宠她、理解她,接纳她的缺点,一如接纳她的优点。经常拥抱她,和她一起玩游戏。在治疗室里,她之所以“爱上”胡医生,就是觉得,胡医生正是她要找的理想爸爸,能设身处地地站在她的角度上,感她所感,想她所想,理解她的一切感受,总是耐心地听她倾诉,从不粗暴、简单地打断她。
&&&&&&&&&&&&&&&&&   
所以,她忍不住向胡医生提出“我特别希望你能够拥抱我一下”的要求。
&&&&&&&&&&&&&&&&&   
这种要求,从潜意识来讲,lily是把自己当成孩子,将他当成了爸爸。但从意识上,lily和所有人一样,只将与爸爸的爱当作天伦之爱,而将与其他男子的这种爱当作爱情。所以,从意识上,她渴望与治疗师建立恋爱关系,而且这种希望有明确的**意味,所以她将自己精心打扮了一下。
&&&&&&&&&&&&&&&&&   
在和lily的探讨过程中,lily也逐渐认可了治疗师的认识。更重要的是,lily重新放松地回忆了过去与爸爸的关系,她记起了当时的许多受伤害感、被遗弃感,还有很多愤怒。在治疗室里,她安全地、不加掩饰地回忆了这一切,并将它们宣泄了出来。
&&&&&&&&&&&&&&&&&   
在整个过程中,她时哭时笑,就像一个小女孩那样。她这是在重新体验过去的感受。在平时的环境下,她做不到这一点,因为在平时的环境下,别人不会理解她,只有在治疗室里,治疗师给了她无条件的关注,让她感受到,无论她说什么,无论她表达什么样的感受,治疗师都一如既往地关心她、理解她、接受她。她不需要达到什么条件,就可获得这种无条件积极关注。
&&&&&&&&&&&&&&&&&   
这种感觉积攒久了,她就会彻底相信,无论她说什么,都不会被嘲笑、被打断、被误解。于是,她放下了心理防卫,真诚地将自己过去的感受重新展露出来,并在治疗室这种安全的环境下获得新的体验。
&&&&&&&&&&&&&&&&&   
而这,就是心理治疗发挥作用的最重要机制。
“修通”技术解心结  在这次咨询快结束的时候,lily又问了一个问题:“这次治疗结束以后,你会不会再一次去听我们的治疗录音?”
&&&&&&&&&&&&&&&&&   
胡医生还没有回答,lily抢先自嘲了一下说:“啊,我的要求太理想化了吧。”
&&&&&&&&&&&&&&&&&   
对她的这个自问自答,胡医生没有作语言上的回复,只是对她微笑了一下。
&&&&&&&&&&&&&&&&&   
这次微笑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次很重要的“修通”。所谓修通,就是打开潜意识和意识中间的一个结。本来,潜意识和意识之间有一个通道,但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形成了心结,堵塞了通道,于是就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冲突,而修通就是要解开这个结。
&&&&&&&&&&&&&&&&&   
具体到这个情境,lily的要求是移情的继续,再听一次治疗录音,对于治疗是没有意义的。lily希望胡医生做这样无意义的事情,就是希望胡医生能把她当作独一无二的,而不只是一个普通的来访者。通常,我们会对恋人或父母做这样的要求,目的就是要确认,他们会无条件地爱自己。
&&&&&&&&&&&&&&&&&  
刚提出这个要求,lily又说“这太理想化了”。这里面包含着两个意思:意识上,她明白了移情的意义,知道这个要求是女儿对父亲、女人对男友的要求,对治疗师提出这样的要求并不合适;但潜意识里,lily仍然抱着一丝希望,希望治疗师爱上她。
&&&&&&&&&&&&&&&&&  
但治疗师的轻轻一笑,既表示了对她的潜意识感受的接受,又表示了对她意识的肯定。这种修通会让来访者一直保持着潜意识与意识之间通道的畅通。
电影都曲解了移情  这种修通是至关重要的。
&&&& &&&&&&&&&&&&&  
如治疗师带着批评的态度对她说:“你不是已经明白了移情的含义吗?为什么还向我提出这样的要求?”那么,lily就会再次关闭通向潜意识的通道,而向治疗师保证,她不会再提出这样的要求。
&&&&&&&&&&&&&&&&&   
如治疗师简单地接纳lily的潜意识感受,并因此答应lily的要求。那么,治疗师陷入了“投射性认同”的陷阱:lily希望他扮演“爱人”的角色,而他接受了。
&&&&&&&&&&&&&&&&&   
第一种情形不断发生,lily会继续生活在虚假意识中,将潜意识感受压下去,但潜意识的力量非常强大,仍会不断“骚扰”她,令她不断产生莫名其妙的感觉,做出令自己和他人都难以理解的行为。
&&&&&&&&&&&&&&&&&   
第二种情形不断发生,治疗师就会“爱上”来访者。于是,两个人一同沉浸在lily潜意识的深井中,无法爬上来。那样对lily的心灵成长没有任何价值。
&&&&&&&&&&&&&&&&&   
《异度空间》、《无间道》和《爱德华大夫》等影片描述的都是第二种情形。《异度空间》中,治疗师占看上去很伟大,但实际上修为不够,他不懂得去修通,只能和女病人一同在潜意识的深井中爬行。
&&&&&&&&&&&&&&&&&   
所以,心理医生的职业道德―――“不能和来访者谈恋爱”―――并不只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一个治疗问题。爱上病人的治疗师是不可能很好地治疗病人的。
她不再玩一夜情  在后来的治疗中,移情仍会继续,lily“爱上”胡医生的情形还会发生。但在治疗师的无条件积极关注和一次次的修通下,lily的人格力量变得越来越强大,她慢慢地从潜意识的深井中爬了出来。
&&&&&&&&&&&&&&&&&   
治疗到50次左右的时候,lily告诉胡医生,她开始准备运动了。她已三年没有做过运动了,这是一个好迹象,意味着lily开始爱惜自己的身体。
&&&&&&&&&&&&&&&&&   
到60次左右的时候,lily明白,她在办公室情人前是“投射性认同”:情人希望找到一个无微不至的妈妈,他将这个希望投射到她身上,而她认同了这个角色。但这不是真正的她。在她明白这一点后,这场办公室恋情也结束了。
&&&&&&&&&&&&&&&&&   
lily也不再去酒吧寻欢。其实,她并不是很享受**,她之所以一次次去酒吧寻找短暂的恋情,是因为她的潜意识认为,要想得到男人的爱,她必须先达到男人设定的一个条件,那就是性的付出。其实,每次一夜情或短暂的恋情结束时,lily都觉得特别难过,觉得好像被男人抛弃。
&&&&&&&&&&&&&&&&&   
lily已经明白,这其实是她对自己与父亲关系的一次次复制。
&&&&&&&&&&&&&&&&&   
在父亲那里,lily知道,如果想得到爸爸的夸奖和关怀等积极关注,就必须先满足他对她的期望―――取得优秀成绩。
&&&&&&&&&&&&&&&&&   
在男人面前,lily认为,如果她想得到男人的爱,就必须先满足他们对她的期望―――性的付出。
她不再恨爸爸  但现在,lily发现,她什么都不做就获得治疗师的积极关注。本来,她“爱上”胡医生并引诱胡医生,就是因为她的潜意识认为,要想得到他的理解与接纳,她应该去做性的付出。但胡医生的行为让她明白,她不需要去达到任何条件,就可以获得关爱。
&&&&&&&&&&&&&&&&&   
体验到这一点之后,lily的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她知道,有很多男人“关爱”她,是想获得她的性。但有的男人是无条件地关爱她,而她的男友就是这样一个男人。
&&&&&&&&&&&&&&&&&   
这时,她结束了治疗,和男朋友结了婚,准备去她丈夫的那个城市工作。并且,她和父母的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和谐。她不再恨爸爸,她明白是“潜意识的小女孩在恨爸爸,怕爸爸”,但她现在长大了。
名词解释  移情:在心理治疗中,来访者将对父母、恋人等的感情转移到治疗师的身上,并在潜意识里将治疗师视为自己的父母或恋人。移情有正性移情,也有负性移情,前者是将对父母或恋人的积极情感转移到治疗师身上,后者是将消极情感转移到治疗师身上。
&&&&&&&&&&&&&&&&&
反移情:心理医生将对父母、恋人等的感情转移到来访者身上。  
&&&&&&&&&&&&&&&&&
无条件积极关注:顾名思义,即一个人没条件地鼓励你、爱你,欣赏你、喜欢你……不设任何条件。一般情况下,我们从别人那里得到的都是有条件的积极关注,即,我们只有满足了某个条件,别人才给我们鼓励、爱等积极关注。
&&&&&&&&&&&&&&&&&   
无条件积极关注是治疗中的重要因素,是治疗发挥作用的重要机制。移情的发生则意味着治疗的契机,优秀的治疗师会利用这一点将治疗推向积极的方向。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
全国客服①
全国客服②
全国客服③
最新栏目推荐
&&&&&&&&&&&&&&&&&&&&&&&&&&&&&&&&&&&&&&&&
最新文化精华
学校地址:南京市白下区常府街85号新大都广场写字楼乙幢27楼A座 客户服务 电话: 025---
中华心理教育网 心理咨询师官方QQ群 ①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中华心理教育网(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各..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教育心理学——名词解释——各章重点5868332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心理学 名词解释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心理学 名词解释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以下试题来自:
名词解释移情说 参考答案
是西方美学中有广泛影响的美的本质论。它夸大移情的作用,把美的根源和本质归结为人的移情,否定美的客观存在。它盛行于19...
为您推荐的考试题库
您可能感兴趣的试卷
你可能感兴趣的试题
1.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物质感性世界不存在美或美的属性,美与某种超现实存在的神秘的非物质性的精神实体紧密相...2.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美的本质的一种说法,认为美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生活才是美的本质。它是由俄国19世纪现实主义美学家、革命民主主义者车尔尼...3.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是西方关于美的本质的一种学说,认为美存在于客观事物本身包含着的某种关系中,这种&关系&才是美的本质。这是...4.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是德国古典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提出的著名命题。他从客观唯心主义出发,认为只有理念才是美的,而且美的理念要获得一种感性...5.名词解释 参考答案
想象是人们在外在对象和事物的刺激下,在头脑中对原有的记忆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精神活动过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戏名词解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