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弓弩用箭怎么选怎么把箭卡住

无标题文档
二.弓弩制造
弩的制作和使用
弩的发明当是弓箭改良的结果,先秦两汉时期,中国古代机械制造工艺在选材、结构设计、加工工艺、检测标准及理论认识方面很早就达到成熟的阶段。考古发现的弩机遍布我国江苏、浙江、四川、湖南、河南、河北、陕西等大部分地区,其年代始于春秋晚期,流行于战国、秦汉及魏晋时期,随后则改进巨型弩机――床弩、车弩和巨弩,成为世界军事史中最具威力的远程兵器、冷热两用兵器之一,在古代战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此兵法、战书如《六韬》、《孙子兵法》等对其用法、布阵等无不详加论述,以期将其功能发挥到极致,多以长兵强弩居前、或置左右、短兵居后。秦俑坑兵马坑军阵中,兵器配备以远射程武器为表、长兵器为里,把当时最先进的远射进攻武器―弩机放在主要的位置。汉代晁错归结匈奴之战中汉军之五种长技时,便将“强弩长戟”置于第二位。与此同时还以弩机之强来美誉将军之勇,出现了“积弩将军”、“强弩将军”之类的称号。
在世界范围来看,我国是最早制造和使用弓弩的国家,无论在东方,还是在西方,弓弩都曾是冷兵器时代最先进的武器。历史上的亚述人、克里特人、斯基泰人和罗马人均使用弓箭作战,其中罗马人虽也发明了弩,但却没有进一步改良,直到中世纪才改变这种情形。公元6~7世纪,拜占庭骑兵和阿拉伯骑兵始将弓弩作为致胜的重要手段;13~16世纪,11~13世纪,十字军东征时才较多地使用弩作战。在冷兵器时代,西方制作和使用射远兵器落后于东方。当成吉思汗的蒙古骑兵带着锁子甲、短弯刀、弓、弩和火器西征中亚和欧洲时,欧洲的城防工事挡不住“来自蒙古的旋风”,骑士们一败涂地……我国自夏商周时期广泛使用的弩器在历史上创下诸多的成就,显示出我国古代军事科学技术的辉煌。
1.弩的起源和功用
(1)起源。汉赵晔《吴越春秋》卷五《勾践阴谋外传》中记载:“弩生于弓,弓生于弹。弹起古之孝子……。”其中虽孝子作弹的说法不够确切,但“弩生于弓”确是完全有可能的。关于弩的起源,有些文献记载的很早,如《史记?五帝本纪》《正义》注引《龙鱼河图》说:“黄帝摄政,有蚩尤……造立兵仗刀戟大弩,威振天下,诛杀无道,不慈仁。”又引《帝王世纪》说:“黄帝梦大风吹天下尘垢皆去,又梦人执千钧之弩,驱羊万群。”《全上古三代文》也提到,周武王时已使用大黄参连弩。目前考古发掘中已发现的年代最早且保存相当完整的弩是1952年在长沙南郊扫把塘战国楚墓出土的弩机,该弩机制造得相当精巧,而且装有青铜铸造的机件,可以肯定这种弩并非是最原始的弩,由此有理由认为弩早在周代就已产生,并在2300年以前的战国中期就已广泛使用。因而在世界考古史中中国被公认为是最先发明弩的国家。
                      蹶弩射兽
(2)结构。对于弩的结构,《吴越春秋》载“横弓着臂,施机设枢”。汉代刘熙在《释名?释兵》写道:“弩,怒也,有执怒也。其柄曰臂,似人臂也。钩弦者曰牙,似齿牙也。牙外曰廓,为牙之规廓也。下曰县刀,其形然也。含栝之口曰机,言如机之巧也,亦言如门户之枢机开阖有节也。”
      
           
一般弩由弓和臂、机三个部分构成,弩的核心部分为弩机,弩机在古代长时间以青铜制作,分为望山、悬刀和钩心三个部分,以“”相连。望山高高直立,可以据此利用三点一线原理,调整弩的瞄向和弩箭的俯仰角度。张弩时,将弦拉开,同时扳动望山,望山前端的牙即上升,钩住弩弦。望山被扳直后,钩心即被带起,其后端的齿就会卡住悬刀上部的缺口,从而使弩机呈闭锁状态。然后将弩矢放置入弩臂上的凹槽中,矢尾顶住牙,便可瞄准。发射时,扣动悬刀,钩心松脱,牙即下缩,矢即因弩弦的回弹而被射向目标。
          
                        弩机
弩的特点和威力在于,能在臂和机的作用下将弓力集中于箭,并随意延时发射,这样无须在张弦的同时兼顾瞄准,将张弦装箭和释弦放矢分解为两个单独的动作,便于捕捉时机,提高命中率。这一结构使得单臂发射的弓箭几经演变就改进成为由人力和机械力合成发射且具备瞄准功能的弓弩。
(3)弓和弩军事功用对比。古代社会中,弓和弩被广泛应用于军事活动中,二者功用各具特色。弓的优势是构造简单,重量轻,制作容易,能够大量制造,操作简便灵活,携带方便,射击频率高,适合步射、骑射、车射等各种条件。但缺陷是以臂力张弓,力量相对有限,张弓后持久控制力差,不能长时间瞄准目标,须尽快放箭,由于力量条件,使得箭矢难以射穿防护力较强的盾甲,杀伤力也有限。
弩在汉代时便形成了手张弩、脚踏弩(蹶张弩)多种形制,其中脚踏弩只有借助腰臂的合力开弓,其张力是弓和手张弩所不可比拟的,此外弩还配备有用以瞄准的“望山”,使开弓后手臂便得以一定的放松,箭手精力能集中于目标,命中率更高,射程、贯穿力以及准确度均有较大提高。但弩制作复杂,成本较弓要高,射击过程时间长,单位时间内射击频率低。在使用方面弩不如弓箭方便灵活,特别是在骑射中,较弓箭次之。后期形成的巨弩,虽威力强大,但其体积庞大、灵活作战能力差的特点也是十分明显的。因而古代兵家对于弓和弩的使用也是十分灵活的,根据条件和环境的不同而分别使用,例如在骑射和运动战中多用弓箭,在步射和阵地战中多用弓弩。
(4)弩战要点。关于弩的军事作战功用,《武经总要》载:“弩者,中国之劲兵,四夷之畏服也。……若乃射坚及远,争险守隘,怒声劲势,遏冲制突者,非弩不充,然张迟难以应卒,临敌不过三发,而短兵已接。”因此,须采取其他措施,保证弩能连续射击,还要为弩兵提供掩护。克服弩张弓慢的方法是:交战时将弩兵编成数队,轮番张弦上箭和瞄准射击,保持射击的连续性,以遏制敌方密集兵力的突击”。掩护弩兵射击的方法是:依托筑垒工事和有利地形作掩护,如凭借高地和关卡居高临下射击,在平地则依托城防或车营实施拦阻射击。此外,还可合理布阵,为弩兵提供活动屏障:正面一线兵力配置长柄格斗兵器和盾牌,两翼侧部署骑兵,强弓劲弩部署在中央二线。弩兵也需装备格斗兵器和防护装具。
由于弩具有远距离精确杀伤敌人的特点,所以弩兵在这一时期也就经常配合车骑执行特殊的作战任务,在历史各朝代大规模装备于军队。在历史上也不断被改良发展,形制功用更是丰富多样,成为古代社会最具威力的的武器之一,历朝有关弩的兵著也是层出不穷。
2.先秦弩器
(1)弩器名制
先秦时期诸多古文献资料提及到弩的名制,对弩器的制造、使用进行规范和说明。如:《全上古三代文》提到,周武王时已使用大黄参连弩。《孙子?兵势第五》曰:“势如弩,节如发机。”《周礼?夏官》题:“凡弩,夹、瘦利攻守,唐、大利车战野战。”
                      连城弩
《战国策》题:“苏秦说韩王曰:‘天下良弓劲弩,皆自韩出。G子、少府、时力、距来,皆射六百步之外。”《墨子?备高临》对连弩和转射机作有详解。对连弩的解释是:“备临以连弩之车材大方一方一尺,长称城之薄厚。两轴三轮,轮居筐中,重下上筐。 左右旁二植,左右有衡植,衡植左右皆圜内,内径四寸。左右缚弩皆於植,以弦钩弦,至 於大弦。弩臂前後与筐齐,筐高八尺,弩轴去下筐三尺五寸。连弩机郭同铜,一石三十钧 。引弦鹿长奴。筐大三围半,左右有钩距,方三寸,轮厚尺二寸,钩距臂博尺四寸,厚 七寸,长六尺。横臂齐筐外,蚤尺五寸,有距,博六寸,厚三寸,长如筐,有仪,有诎胜 ,可上下。为武重一石以材大围五寸。矢长十尺,以绳系箭矢端,如如戈射,以磨鹿卷收 。矢高弩臂三尺,用弩无数,出人六十枚,用小矢无留。十人主此车。遂具寇,为高楼以 射道,城上以E罗矢”对转射机的描绘是:“机长六尺,一尺,两枚合为之d,车品长二尺,中凿夫之为道臂,臂长至桓。二十步一,令一善射者主之,佐一人,皆勿离。”
战国时期形成四弩:夹弩、庾弩、唐弩和大弩。夹弩、庾弩较轻便,发射速度快,多用于攻守城垒、唐弩、大弩是强弩,射程虽远,但发射速度较慢,多用于车战和野战。到了汉朝,除原有的“手张弩”(纯用臂力开弓的弩)外,也出现了“蹶张弩”(以膝或脚辅助开弓的弩)和“腰引弩”(以腰力辅助开弓的弩)。弩箭有4种,名e矢、A矢、A矢和痹矢。
(2)考古发现。据考古报告,在湖南、江苏、河南、河北、山东和四川等地的战国墓中出土有青铜弩机,但未发现《墨子》所载的连弩和转射机实物。出土最早的铜弩机是在山东省曲阜鲁城3号和12号墓发现的,而保存完整,数量较多的铜弩机则出土于湖南境内的战国楚墓中。1952年在湖南长沙南郊扫把塘138号战国墓中发现一把弩机、木臂和竹弓都保存完整的弩。该弩的木臂系用两段坚硬的木料合成,全长51.8厘米,表面涂黑褐色漆,弩臂前端稍向内凹,下底前伸并向上钩曲,正好承接弩弓;弩臂两侧还贴有一层薄木板,以防木臂断裂。弩弓是用两层竹材制成的复合弓,长120~130厘米,横置于木臂前端,表面缠丝上漆。弩机系青铜制,由牙、牛和悬刀三个部件组成。望山与牙连铸成一体,二者高度相差无几,而望山后缘弧曲度较大。拉望山可以连动锁机,扳悬刀则能连动发射。近距离平射时,可利用望山与机牙高度相平处作基准瞄准;远距离射击时,须将弩臂前端稍上抬,利用望山顶端作基准瞄准目标。弩机安装在弩臂后部的沟槽内,用键(栓塞)穿孔把各部件与弩臂连成一体。
                    先秦弩器组图
(3)形制演进。先秦时期的弩机均无廓。考古发现所见最早的弩机出于湖南长沙南郊扫把塘138号战国中期墓时代为春秋晚期。该机悬刀长6.7厘米、上端宽1.5厘米、下端宽0.5厘米,望山仅比牙稍高。且上部狭小、条形悬刀下部亦渐狭,显系弩机的原始形制。
战国时期弩机形制稍有变化,望山稍高,上部渐宽,悬刀渐作长条形,如四川涪陵小田溪、大邑五龙、河南洛阳中州路、河北易县燕下都、江苏武进孟河等地战国墓均有出土,其中四川大邑五龙、燕下都44号墓、小田溪所出形制仍较原始,与长沙扫把塘器接近,悬刀仍呈长条弧形、上宽下窄,如大邑五龙战国巴蜀墓所出一件,器通高10厘米、宽5.4厘米;而洛阳中州路、小田溪、武进孟河所出弩机悬刀已呈上下等宽的长方形,望山亦有所加高,如洛阳中州路战国车马坑所出一件。而武进孟河战国墓所出则更有改进,其悬刀上部有一凸出,已与西汉初期形制接。
(4)弩器战例。春秋战国时期弩广泛应用于军事,成为军事活动和军事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诸侯各国十分重视弩的生产,并创造了诸多以弩取胜的战例。
西汉天汉二年(公元前99年),骑都尉李陵率汉军5000步兵在浚稽山(今蒙古国戈壁阿尔泰山中段)与匈奴3万骑兵遭遇。李陵以大车为营阵,前卫持戟盾,后卫张弓弩,千弩俱发。匈奴骑兵应弦而倒,纷纷后退。汉军追击,歼敌数千人。东汉永平十八年(75年),汉军校尉耿恭用强弩发射毒箭,在金蒲城击退匈奴骑兵。《后汉书》说:“恭乘城搏战,以毒药傅矢,传语匈奴曰:‘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因发强弩射之。虏中矢者,视创皆沸,遂大惊。会天暴风雨,随雨击之,杀伤甚众。匈奴震怖,相谓曰:‘汉兵神,真可畏也艺’遂解去。”东汉永初四年(110年),虞诩率3000汉军,采用集中强弩抵近射击的战术,在赤亭(今甘肃陇西)击退万余名羌兵的围攻。《后汉书》题:“既到郡,兵不满三千,而羌众万余,攻围赤亭数十日。诩乃令军中,使强弩勿发,而潜发小弩。羌以为矢力弱,不能至,并兵急攻。诩于是使二十强弩共射一人,发无不中。羌大震,退。诩因出城奋击,多所杀伤。”
3.秦俑战弩
(1)秦弩形制。秦弩形制上与战国弩相似,改进之处在于加大加高望山,以利瞄准,设计方面更为细致。秦兵马俑坑内出土有许多青铜弩机,弩弓为木质复合弓,弓臂内侧衬有细木,外扎皮条,上红漆,全长117~140厘米,并用麻织物织成的韬保护弓干和弓弦。复原的弩臂长70厘米,前端宽3~6厘米,后端宽3.2厘米,由整木制成,通体涂黑漆;上部表面平直,并凿有放箭的凹槽;前端弯曲成弧形,用以承弓;臂之前部还有耳,可绕绳系弓。弩机为铜质,其下有半环形木板,张弓后可避免触动悬刀。
                    秦代车弩
秦代复合弓的制作技术已趋成熟,秦俑坑出土的弓,均系木弓,学者们多认为弓材可能出自秦“南山檀柘” 中的柘桑。弓长130~150厘米,与人的身体比例合宜,弓干上皆缠有皮条,当系复合弓无疑,弓淳洞衷3-5厘米,弩臂长约70厘米,比春秋末至战国初期的弓次郑蟊畚ぁH绾铣5碌律25号楚墓出土的木弓,弓虽长160厘米,但宽仅2.4,中厚1.8厘米 ,长沙南郊扫把塘138号墓出的竹弓,复原全长可能120-130厘米,宽仅2.4,厚1.2厘米。同墓出土的弩臂长仅51.8厘米。而弓只有在弓材优,弓创帧⒑瘢ざ仁手械那榭鱿拢涞浴⒂捕炔徘浚趴晌搅脊K运担刭缚映鐾恋腻蠊抗K孀佩蠊睦υ龃螅阱蠊闹谱魃弦灿行碌姆⒚鞔丛臁>萦泄刈叶郧亓暌缓磐德淼难芯浚⑾殖瞪献氨傅耐蟀沧坝辛礁裆餮耐浚渲幸桓笳鞴遥糜诘浼摺A硪桓舷傅呐嶙赐课挥诠夷诓9厘米处,叫作“弩腰钩带”。其功用是缓解弩弓的反张冲力,对弩弓起保护作用。这说明秦人对于弩弓的认识又进了一步。
            秦弩弩腰钩带
从秦俑坑出土的矢镞来看,形制有所变化。殷周春秋时期,多流行带有双翼的、扁平的三角形铜镞,有首无铤或短铤铜镞,长度一般为5.5~9.9厘米。战国中晚期以后,随着强弓劲弩的出现,铜镞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亦出现铁铤铜镞和铁镞,镞的形制以三棱形铜镞为主,镞铤变长,秦俑坑出土的铜镞,80%以上是三棱形做。三棱形铜镞具有导向性能好,穿透力强,加工容易等优点,置于弩身竖起的一棱起到准星的作用。还有少量的铁镞和铁铤铜镞。铜镞主要分大型铜镞和小型铜镞两类。前者主要出土于二号坑,后者多出土于一号坑。大型铜镞分两式,第一式全长41厘米,重约100克,镞首长约4.5厘米,重约50克,铤长36.5厘米。第二式全长33厘米,镞首长3.4厘米,铤长29.6厘米。更多的则是一些长度在15厘米左右,镞首长2.8厘米的小型铜镞。
                    出土秦弩镞
                     弩镞制作
秦俑坑出土的铜镞表明,俑坑当有两种型号的弩,一是流行于战国时期的臂张弩(轻型弩),二是战国中晚期以后出现的蹶张弩(重型弩)。臂张弩发射灵便,多用近距离射击,蹶张弩威力强大,则用于远距离射击,二者配合使用,则更能提高远射武器的杀伤能力。还有,从俑坑目前出土的弩机看,形制结构虽同于战国弩机,无廓、素面,由悬刀、望山、钩牙、牛、栓塞诸部件组成,但是与战国早、中期的弩机相比,也有变化。如长沙扫把塘138号楚墓出土的弩机,望山高3.6厘米,牙高3厘米,悬刀长6.7厘米、长沙东郊左家塘新生砖厂15号楚墓出土的弩机 ,望山高6厘米,牙高3.3厘米,悬刀长8厘米、而秦俑坑出土的弩机,通高16.1厘米,悬刀高10.4厘米、望山高8.1厘米、牙高4.3厘米。古代弩射时,瞄准点主要有二:一是利用望山与机牙相平处,二是望山顶端,前者用于近距离、后者用于弩臂微上扬时的远距离使用 。秦俑坑出土的弩机望山与高牙差较前代增加了一倍,表明其射程距离的显著增加。
(2)技术工艺。秦代,弩兵器的发展,已经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主要表现在秦俑坑出土的弩,无论弩弓、矢镞在冶金、制造工艺及性能方面均明显超越了前代。
在冶金技术方面,秦人在铜锡比例掌握合宜,已认识到铅金属具有的毒性,所以在制造远射兵器箭镞时,有意提高铅的比例,以增大箭镞的毒性。秦俑坑出土的铜镞,其合金比例是:铜占80.11%~83.06%,锡占11%~17%,铅占3~7.71%,锡、铅含量远高于殷周时代的兵器。尤令现代人为之惊奇的是,秦俑坑出土的青铜镞、青铜剑的表面都有一层致密的铬盐氧化层,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技术能提高青铜和其它金属的防腐抗锈能力、在青铜兵器的制作工艺上,秦代也有新的进步,秦俑坑出土的青铜弩机都是铸造成型,弩机机件制作规整,带有通用、互换性能,已达到规范化、标准化的程度,而规范化、标准化则是大批量生产的前提条件。青铜箭镞一般是首铤分铸,浇铸箭镞首时把铤接铸一起,铤部入苛部分浇铸粗疏,镞首二次加工工艺精细,经过锉磨、抛光和铬盐氧化处理,表面光滑平整,三棱镞的三个锋刃至今坚利无比。在秦俑坑中出土了4万余枚铜镞,其制作规正,箭头底面的宽度平均误差只有正负0.83毫米,轮廓误差不大于0.15毫米。4万余枚铜镞中三棱铜镞占99.85%,此三棱铜镞设计科学,发射中,三棱中的一棱起到准星的作用,并且其流线型的造型大大减少阻力,受力均匀,稳定性强。这种工艺使秦弩的整个质量和性能者有着显著的改进和提高。此外弩发展到战国末期,不但型号已有臂强弩、蹶张弩和连弩,而且已出现简单的带廓弩机。如河北燕下都44号墓葬遗址出土的带有铁廓底座的弩机。陕西汉中杨家山秦墓也曾出土一件带廓铜弩机,机部完整,由廓、牙、钩心、悬刀、望山等组成,廓长18.4厘米,宽2.8厘米,说明带廓铜弩机至少在秦代已出现。
通过兵马俑总揽秦军的武器装备。一号坑弓弩的比例较大,长兵器的比例较小。二号兵马俑坑左前方是一步弩方阵,方阵周围有立式俑172件,方阵中间有蹲跪式俑160件,共332件陶俑,其中292个作持弓弩状,并配有短剑,40个作持长兵器状,可以看出整个兵马俑坑的武器装备以弓弩为主。
此外秦朝很可能也使用巨弩,《史记?秦始皇本纪》曾载:“乃令入海者资捕巨鱼具,而自以连弩候大鱼至,射之。”由于秦始皇受方士蛊惑,误以为数次派人入海求仙不遇乃因海中大鲛鱼阻挡,用派兵以“连弩”射杀海中巨鱼。这与今天的捕鲸船靠发射筒发射带索标来捕杀鲸鱼的方式非常相似,虽此弩各类详情不明,但还可断定这是一种巨弩,是我国唐宋时期床弩和车弩的雏形。
秦代弩兵器质量、性能的改进与提高,直接推动了秦军的军事战斗力,发展了军事战略战术,为军队提供了较好的和更多的武器装备,促成了新的步弩兵种的产生,并引起战争方式发生变化,使战术运用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增强了整个部队的攻、守、战能力以及机动灵活应付各种复杂地形作战的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秦军统一中国,结束战国大分裂时期的步伐。
4.汉弩神器
汉代是弩的鼎盛时期。《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中记载,有多位将军被命名为“强弩将军”。《汉书?艺文志》有《强弩将军王围射法》五卷、《望远连弩射法具》十五篇。当时弩的种类很多,大体上可分为用双臂拉开的“擘张弩”,用脚踏的&蹶张弩&及床弩三大类,每一类下又可分为若干型。如“二石具弩“、“三石具弩”、“五石具弩”、“六石具弩”、“八石具弩”、“十石具弩”等,初步统计有二、三十种之多。在四川出土的汉画像砖、石中,有众多的蹶张图(插图引自《中国巴蜀汉代画像砖大全》)汉代弩器有三个方面的改进:一是弩机加装铜廓,二是望山增加刻度,三是发明腰引弩。汉代在弩机的外面加了一个青铜机匣,名为“廓”,铜廓呈匣状,两面有孔,与弩机各部件及弩臂上的穿孔相对应,可用栓塞连成一体,因此带廓弩机比直接装入弩臂沟槽中的弩机能承受更大的张力,强度增加,射箭射得更远,杀伤力更强。
               巨弩弩机
考古出土的铜廓长度为10厘米左右,最长达17.4厘米,后部装弩机,前部托箭槽。汉弩的望山由先秦的弧形改为直体,增加高度,表面标有刻度,射击时可随着目标距离的不同,从望山选择合适的刻度进行瞄准。这种带刻度的望山所起的作用,与现代步枪瞄准装置中表尺的作用是一致的。在河北省满城县的西汉中山王刘胜墓中出土有望山上带刻度的青铜弩机,弩机廓长9.5厘米,锁机时机牙露出廓面约1厘米,望山露出廓面高约4.5厘米。望山表面分刻5度,每度间又中分出半度,并分别用错金和错银刻出1度和半度的标线,度距从下往上递减,从每度7. 5毫米减至6.5毫米。在浙江长兴出土有东汉时期的弩机,望山尺寸增高,分度更精密,更便于瞄准。该弩机的机牙也露出廓面约1厘米,而望山露出廓面高达10.4厘米,刻度线错银,分作6度半,每度除标半度线外,又各设1/4和3/4度标线。从出土实物看,两汉并非所有的弩机都装上了标有刻度的望山。所谓腰引弩,是一种比撅张弩(臂张弩)还要强劲的弩,弩手需使用两腿和腰部的合力才能张弦搭箭,弹射力更强。《思辨录辑要》提到:“马隆腰间弩及宋之床子弩、神臂弓,皆铜牙弩也,其制大同小异。然腰间为尤妙,一夫之力,能胜八百斤,射可及五百步,真军中利器也。”汉弩以石为单位计算强度,有一石、三石、四石、五石、六石、七石、八石、十二石之分。三石一六石弩的射程在120~200步之间(约167~278米),其中六石弩最常用,射程达260米。汉弩的制作技术非常精细,廓工制廓,臂师作臂,牙师作牙,各有铜范。
至于汉代连弩和转射机,也有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李陵传》‘发连弩射单于’。服虔曰:“三十弩共一弦也。”张晏曰:“三十弩共一臂也。”这种连弩装有三十把弩弓,须由众人合力推动绞车才能上满弦,但不知其具体结构和形象。年在汉居延甲渠侯官、甲渠塞第四隧和肩水金关三处遗址中出土有《墨子》所载的转射机实物,由上下两横仿间竖装二立仿构成,形似状,中心有圆轴,上开一内高外低的斜孔,可以左右旋转,转射角达120度。将它砌在坞顶的谍上,把弩承装其间,则可以向外左右旋转发射。而敌方的箭难于射入。
因强弩张弦难度大,发射速度慢,因此,汉代就往往将强弩手编为三组:第一组瞄准射击,名“发弩”、第二组张弦后处于待发状态,名“进弩”、第三组张弦,名“上弩”。如此循环不断,以保证射击的连续性,这种射击方式成为了现代火枪的排射编队的原形。
在这样的强弩攻击下,所谓“强弩雷发,所中必倒”,汉即以此破匈奴的骑兵。汉末,袁绍破公孙瓒的骑射劲军――“白马义从”,也是用的强弩,曹操在官渡之战中,“绍射营中,矢如雨下”。由于弩器的完善和多样,关于弩射的兵法书籍层出不穷,仅汉代《汉书?艺文志?兵书略》的《望远连弩射法具》就有十五篇关于弩射的兵典。秦汉时期弩器性质、功用已较为成熟,制造技术也日益精湛,为后期弓弩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5.诸葛连弩
弩器演进至三国时期,弓弩制造中有两项成就,即普通弩器弩机的改良和诸葛连弩的诞生。
                     诸葛连弩
                     清代连弩
                  韩国连弩―龙头三矢弩
三国时期普通弩器弩机形制渐趋完美,功能臻于完善,其高大的望山、长阔的廓型、厚重的悬刀、前伸而下折的两级肩等,无一不透出力度、坚实和稳固的美。与东汉末期相比,此阶段望山更有增高、增阔趋势,刻度更为细密,常多至二十余道,并分格分档,有星、米号等用作标记;肩部前伸至键孔上部转折而下;悬刀大多于下半部整体加厚,呈梯形体凸起,并在前端握手处再行加厚,后者侧视呈半圆柱体;末端皆有小圆穿。这些改良大大提高了弩器的精度,并且增加了弩器的艺术美感。
这一时期弓弩制造中最具有突破性的便是诸葛连弩的产生,代表着当时制造技术质的飞跃。以外古书中记载的“连弩”大致分为三类:一为多枝弩臂连于一架弩床之巨弩、二为可一次发射多矢之劲弩、三为可连续发射之弩。这种可连续发射之弩又称诸葛连弩,又称“元戎”相传为诸葛亮所创,《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推演兵法,作八阵图,咸得其要。”注引《魏氏春秋》曰:“亮作八务、七戒、六恐、五惧,皆有条章,以训厉臣子。又损益连弩,谓之元戎,以铁为矢,矢长八寸,一弩十矢俱发。”这里的“损益”是增减、改进的意思,说明诸葛亮改进了以往的单发手动之弩,创制了可连发自动填充之弩。西晋镇南将军刘弘曾“观亮故宅”,亲眼见过“损益连弩”。称:“木牛之奇,则非般模,神弩之功,一何微妙。” 张云《咸通解围录》载:“南蛮有执旗者傅城发静塞弩,贯之。西蜀弩名尤多,大者莫逾连弩,十矢谓之群鸦,一矢谓之飞枪,通呼为摧山弩,即孔明所作元戎也。” 《三国志?杜夔传》注引傅玄序曰诸葛亮连弩:“巧则巧矣,未尽善也。费十寻之木,劳二人之力,不经时而是非定。国之精器,军之要用也。”
诸葛连弩其特点可概括为四点:第一“矢长八寸”,以往弓弩箭矢长取决于弩臂长度,矢是放在弩臂上发射,矢长不能短于弩弓到弩机间的距离。战国弩、汉弩所用矢长都在二尺以上,巨弩矢长为四尺左右,而诸葛连弩矢仅为八寸,是弓弩制造史上的一项重大变革。因连弩的结构的变化,如弩箭杆超过八寸,箭匣增长,机关互动就不畅通,且箭矢重量增加,影响到箭的射程、而箭长小于八寸,箭匣缩短,弩的弦臂张开间距小,发射力量就会减弱。所以“矢长八寸”是最佳尺寸。使诸葛连弩极为轻便,提高了步兵、骑兵的机动作战能力,也适合当时蜀国多山和丘陵的地理特点。
第二“连杆扣弦上箭”,诸葛连弩中新增了连杆,利用物理中杠杆原理来扣弦上箭,做到省力、快速和连发, “费十寻之木(古八尺为一寻),劳二人之力”说明通过连杆,三、四十斤的臂力便可拉开一百五十斤的弓臂。并且在扣弦下压的同时,利用箭匣下压的力量,压迫发射销,使其自然上弹,顶出弓弦,达到击发的目的。这取代了传统连弩上的弩机。铜质弩机几百年来一直是弩上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但它在诸葛连弩中被连杆的顺带的功能取替,可谓是早期的武器自动机。
第三“增设箭匣”,连弩中造有装有十矢的箭匣,是保证连发的重要装置。一般装十矢最为灵巧便利,箭矢过多则增加重量和体积,影响到携带、操作以及射击中的视线。同时箭匣底部附加磁石,使铁箭吸附在箭槽上,解决了连弩向上仰射时弩身倾角大于90度,箭匣里的矢脱离箭槽倒向反方向、或张弓向下俯射时箭枝滑落等问题,保证了连续供箭、连续发射。这一箭匣的设计成为现代枪枝弹匣的前身。
第四“增设箭管”,将过去的箭道改为箭管,作为发射箭矢的稳定通道。以较硬的木材制作,制作时精密度要求很高,为连弩工艺要求最高之处。箭管也是制约箭镞宽窄的瓶颈,故连弩的箭镞比一般箭镞窄得多。
诸葛连弩是我国古代首次出现的连续发射的弩,与此前的连弩有质的区别与飞跃。但可能由于其制造复杂、使用寿命短、箭匣阻碍瞄准视线的缘故,诸葛连弩并未得到进一步的推广,甚至一度失传,这有待于考古工作的进一步论证。但总体来讲,诸葛连弩中的箭匣、箭管是现代枪械部件设计的鼻祖,是世界上最早的自动武器,体现着当时兵器制造中最为先进的思想。
6.两晋弩器
两晋时期弩机与三国时弩机形制相近,无大的变化,一些晋墓中所出土的往往是三国弩机,如湖北汉川严家山西晋墓所出,悬刀前端护手上端似仍为圭首,其它如湖南郴州晋墓及江苏宜兴晋墓所出弩机皆为三国时器。相对而言,两晋时弩机廓型更大,望山均为长方体矩,悬刀以横栏为界分上下两部分,上部短且平阔呈长方形体,下廓凸厚且侈阔呈梯形体,末端皆有小圆穿,前端握手处垫托亦更增阔厚,截面接近半圆球柱体,如鄂城西晋墓所出,弩器廓周牙上皆有错银花纹,望山上有错银刻度;南京象山东晋王丹虎墓亦出1件廓长18.1厘米、宽3.8厘米,厚3.1厘米,可知这种悬刀的特征当为西晋晚期至本晋时期所有。
对比以往,弩机各部件相对以往各时代均呈现各自不同的特征,由于材料的改进,射程增加,其“望山”由尖首矮小形变长方条形,其前期刻度疏朗,而后期阔厚长梯形体,刻度细密,以增加射击精度,其廓型也由无廓转为斜肩形廓,折肩凸形廓转为凸形具二级肩、前端前伸后端后延之加长形廓,增加了射击频率、其悬刀由前期呈上阔下尖条形演进为上廓弧出、长条形叶阔厚长方条形,后又进一步改进,在前端握手处增有圭形护手垫托、末端有小圆穿,其后悬刀又上下分段、下廓侈阔增厚末端有小圆穿。
其它如箭槽、望山刻度、铭文体例等也相应有所变化。箭槽由一道增至一主二副至三道,槽由浅到深;望山刻度由疏稀到细密,且出现各种标记性的符号,分格分档……所有这些特征的演变无疑都是应增强矢发力度与射程远度,悬刀承力的强度、瞄准目标和精确度和命中率的需要而生产的,此外晋朝时出现称做“急龙车”的巨弩,“其弩张一大机则十二小机皆发。用连珠大箭,无远不及。 ”也反映出当时制弩工艺和技术水平的蓬勃发展。
7.西夏神臂弓
神臂弓是古代弩具中较为成熟和著名的一款。沈括《梦溪笔谈》载:“熙宁中,李定献偏架弩,似弓而施干镫。以镫距地而张之,射三百步,能洞重札,谓之‘神臂弓’,最为利器。”其质地,弩身以坚硬的山桑木,弩梢用檀木,“马面牙发”用铜制,弦是用麻绳。神臂弓是一种蹶张弩(以脚蹬弩之括机发射)。弩前端的圆环名为干镫,因为战士们射击后在装填往往必须弯下身子,射击数发之后就会疲劳,因此只要用脚踏住干镫,站姿也可以进行再装填。
洪迈《容斋三笔》载:弩身长三尺二寸(约一米),弩弓长四尺五寸八分(1.43米),两弭各长九寸二分(0.29米),y长四寸,两闪(y和耳之间)各长一尺一寸一分,弦长二尺五寸(0.78米),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箭 。
西夏盛产神臂弓,其原因之一是该国盛产牦牛,而牦牛角是制弓的极好原料。这种以牦牛角制成的弓不仅性能良好,美观耐用,并且堪称当时的艺术品。其都城兴州出良弓,每张弓价值数百千,常被中原购得。
8.唐宋巨弩
(1)巨弩初始。巨弩大概出现于战国晚期,早期的弩机为单个人使用的弩机,东汉前后出现了一大批具有特殊功能的弩机,如手张弩、蹶张弩、腰引弩、连发弩、床弩、车弩等,其中尤以床弩最为著名。《墨子?备高临》讲到,守城可用“连弩之车”。它有“两轴三轮”,可能以车为架,以辘轳引弦、箭矢长“十尺”,矢端连系绳索,如同弋射,可用辘轳卷收。《六韬?军用》又记有“绞车连弩”,应是同性质的武器。所谓“连弩”,连意为连属,均指箭矢上系有绳,可以回收。《汉书?李广传?附孙陵传》:“陵军步斗树木间,复杀数千人,因发连弩射单于。”服虔曰:“三十弩共一弦也。”张晏曰:“三十v共一臂也。师古曰:“张说是也。(v音去权反,又音眷。)”v,弓弩。潘岳《闲居赋》言:“异v同机”,说明此巨弩以多张弩连在一起。文中的“连弩”为连结、连合之意。
                     床弩
(2)冷兵器之冠 汉魏南北朝时期,巨弩使用渐多。王充《论衡?儒增篇》中称巨弩为“车张之弩”。《墨子?备穴》记载有一种装置在要塞、城堡、坞台、敌楼上面,可以环转射击的大型弩――转射机,这种弩装在弩床上,埋于地下或城上,“机长六尺”,可以环转发射弩箭。居延甲渠锌官、甲渠塞第四隧和肖水金关三处遗址中出土的这种遗物,由上下两横坊间竖装二立坊构成。形似Ⅱ状,中心有圆轴,上开一内高外低的斜孔,可以左右旋转,转射角达120度。将它砌在坞顶的堞上,把弩承装其间,则可以向外左有旋转发射。而敌方的箭难以射人。它的形制和功用类似一座活“射塔”。
《后汉书?陈球传》记,“弦大木为弓,羽矛为矢,引机发之,远射千余步,多所杀伤”。《北史?源贺传》记载,北魏成文帝时,源贺“都督三道诸军屯漠南……城置万人,给强弩十三床……弩一床给牛六头”。其弩安装在架子上发射,第一次把弩与“床”字联系起来,将一张弓或几张弓安装在弩床(发射台)上,或用数头牛拉张开弦,或以绞动后部的轮轴,利用轮轴的半径差产生强力以张弦,多弓床弩以几张弓的合力发箭,其弹箭射力远远超过单人使用的各类弩,被时人誉为“万钧神弩”。考古发现的实物仅见于1960年南京秦淮河所出土的巨弩,仅弩机便长39厘米、宽9. 2厘米、通高30厘米,其形制高大窥见一斑。此种巨弩开创了冷兵器重武器之最,经后期不断改进,其射程不断增加,达到近千米,甚至千余米,成为古代社会真正的远程重型武器。
唐宋时期,巨弩被广泛用于攻守城作战。唐人称之为“绞车弩”或“车弩”。杜佑《通典》卷一四九说:“今有绞车弩,中七百步,攻城拔垒用之。”在架安装“十二石”强弩,以轴转车(即绞车)张弦开弓,弩臂上有七条矢道,居中的矢道置一枝巨箭,“长三尺五寸”,“粗五寸”,以铁叶为翎,一次可射七枝巨箭,射程达700步。 “所中城垒无不摧毁,楼橹亦颠坠” 。
                        床弩
宋时,宋人通称巨弩为“床弩”或“床子弩”。《武经典要》载有双弓的双弓床弩、大合蝉弩、斗子弩和三弓的手射弩、三弓弩。其时一架床弩往往联装两张弓或三张弓,利用多弓的合力发射箭矢,劲力胜于前代。据今人的分析研究,多弓床弩的结构非常巧妙,弓弦的张设可能利用了滑轮。北宋的《武经总要》载,北宋军队床弩主要有6种:三弓床弩,又名八牛弩,7人张发,发大凿头箭,150步;小合蝉弩,7人张发,发大凿头箭,射140步。抖子弩,4人张发,发小凿头箭,射150步;手射弩,20人张发,发踏蹶箭,射250步;三弓弩,70人张发,发一枪三剑箭,射300步;次三弓弩,30人张发,发踏蹶箭,射200步。这些大型床弩,多用于攻守战中。其中最为强劲的三弓床弩(八牛弩),箭矢“木干铁翎”世称“一枪三剑箭”,状如标枪,三片铁翎就像三把剑一样。床弩也可发射“踏橛箭”,成排成行地将箭矢钉在城墙上,攻城兵士藉以攀壁而上。北宋开宝年间(公元968~975年),魏丕曾对床弩作了改进,射程又大为提高。《宋史?魏丕传》记:“旧床子弩射止七百步,令丕增造至千步。”宋代一步合1.536米,千步有1536米,这是古代射远武器所达到的射程最高纪录之一。宋代时期性对每种武器精雕细琢,而箭的样式也因之精细化,像铁脊箭、锥箭等,造型都已脱离扁平四棱形的单调,变得更为专业。
南宋时期也拉开了火器时代的帷幕,对金、元的连绵战争迅速使火器走向成熟,成为主宰战场命运的力量,不断改进弩,使弩逐渐由冷兵器转变为一种冷热两用冰器,巨弩及火箭等军事技术迅速发展。据《武经总要》记载,床弩以槌击牙发射,瞄准和击发都有专人负责。使用床弩的士兵,在宋军中是专门的一类,称为“床子弩手”。景德元年(1004年)澶渊之战,宋军在城头安设床子弩。辽军攻城,守弩兵士惊,匆忙中击牙发弩,箭矢雷动而出,不意正中辽军阵内的主将,瞬时毙命,辽人因主将殒命,无心恋战,遂与北宋议和。南宋时期,中国的床弩也传播到了印度枝那。今天在柬埔寨著名的吴哥窟中,我们还能够见到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占婆人使用床弩作战的石雕图像。占婆人的一个创造是把多弓床弩架设于大象的背上。
灭亡了宋朝的蒙古军曾大力使用宋军的床子弩手。当蒙古军西征的时候,他们就大量使用了汉族匠师制造而且也由汉人操纵的床弩。波斯史家志费尼在其名著《世界征服者史》中记叙1256年旭烈兀汗攻克位于厄尔布尔士山的坚固的穆斯林城堡麦门底司时,曾有这样的描写:“当无策可施时,契丹(按指汉地)匠人制造的一种牛弩,其射程为2500步,流星似的射弹烧伤了魔鬼般的异教徒的许多士兵……”阿拉伯人称床弩为牛弩,应是源于汉人固有的“八牛弩”一类名称。宋代兵书《行军须知》中就记载:“用床子弩放火箭及火炮烧填濠柴草。”说明宋代床弩用以发射在前端绑缚纵火物或火药球的火箭,使得远程打击能力大大提高。但到了明清时期,随着大型火器的发展,出现了各式重型火炮,逐渐取代了巨弩在战场上的主导地位,使巨弩在军事史上的发展划上了句号。
根据《梦溪笔谈?器用门》、《宋史?兵志》等史书记载,宋军在使用各类弓弩方面是较为灵活的。有着“弓弩互为表里”的说法,因宋朝多与女真、西夏、蒙古骑射兵团作战,而宋朝多为步兵,骑射技术和装备方面往往处于劣势,因而十分注重弓弩这一远程兵器的使用。在敌军在一千七百尺外时,以巨弩攻击,在敌军接近至一千七百尺以内就可以用神臂弩来进行攻击,敌军接近至八百尺(250米)左右就可以开弓射击。在不同的距离使用不同类型的弓弩,发挥出最佳的攻击效果,
此外宋朝时期除了进一步改进了大型的巨弩,在产生了新的小型单兵弩具――背弩,背弩属暗发弩,又名紧背低头花装弩。弩弓平缚于背上,用绳两条,分套于两后,另一条绳索从弩机连于腰上,弩背之出口处向上。临阵时贯矢于弩,扣弦于弩机之上。发射时,弩腰低头,将系于腰间之绳向下拉引,触发弩机,箭从颈后射出。弓长约8寸,箭长2寸左右。此弩曾经装备于宋军中。
9.弩机铭文
而对于研究弩机而言,其重要的一条线索便是弩机铭文。
弩机刻铭始于秦代。我国手工业自古以来就有一套严密的管理体制,其中最为简单便捷且行之有效之法便是于器上刻铭,即“物勒工名,以考其诚” ,“工有不当,以引其罪,以究其情” 。《秦律十八种?工律》载:“公甲兵各以其官名刻久之,其不可刻久者,以丹若髹书之……” 可知秦代之管理体制已臻完善,其军工生产达到了标准化的程度,秦弩各配件也具备如同今日枪械所具有的通用互换性。没有严格分工的制作流程,这种规整的是难以实现的,这种生产管理制度实现了各军队兵器性能的统一性,提高了战斗力。
                     弩机铭文
秦代弩机刻铭较其他兵器如戈、戟等较为简单、少见,盖系年代较早、器物较小之故。迄今所见秦代刻铭弩机仅一件,出土于陕西宝鸡凤阁岭,无郭,望山正面刻有“承广”二字。”器上只刻主管者之名的体例应属始皇十七年前。“广”为主造弩机的小吏,“承”是其官职。
汉承秦制。西汉弩机刻铭亦较他器简洁,仅做“xx工官”后接序号,如南阳工官、河内工官第xx显系承“丞广”之脉而来。《汉书?食货志》载:“边兵不足,乃发武库工官兵器以澹之。”武库、工官并提,可见地方上的工官还兼有保管、储存兵器之职,在中央一级则由考工掌管制造兵器,藏于武库。而弩则属例外,另由若卢专门保管。《汉书卷十九上?百官公卿表第七上》之少府条记载:“属官有尚书……若卢、考工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考工室为考工……”如淳曰:“若卢,官名也,藏兵器 (品令曰),若卢郎中二十人,主弩射……”臣瓒曰:“冬官为考工,主作器械也。”
东汉时期兵器生产已由考工令主持,由隶属少府转而隶属于太仆,造者称“郭工”,下有令、垂、掾、史等。《东汉会要?百官志》载:“考工令主作兵器、弓弩刀铠之属,成则传执金吾入武库。”其刻铭体例也较西汉完备,字数明显增多,字体粗大规整、排列有序。传世器较多,其中陕西汉中市铺镇砖厂汉墓出土一件弩机,其郭身一侧刻铭:“永元六年,考工所造、六石六钱,郭工田孙作,造工王山、太仆监工、掾口令恭丞霸掾珍史箴主。”
可见对于弓弩的强度,铭中已开始注明,如“六石六钱”等字样。
考工令主督造兵器的职能至东汉后期又转而移交尚方,《后汉书?志第二十六?百官二》载:“尚方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掌上手工作御刀剑玩好器物。”杜佑《通典?卷廿十七》又载:“汉末尚方为中、左、右尚方,魏晋因之。”文献记载则见于《晋书?职官志》云:“少府掌……中左右三尚方。”各分枝的分工可能与其性质的变化有关,左尚方主制弩机之属,中尚方主制装饰具,右尚方主制镜、架、釜,这一点在曹魏弩机所刻铭文上有确凿的证据。传世器中有太和年间左尚方督造的弩机,如《金索》所录,其铭为:“太和元年十二月三日左尚方治弩一具,监作史司马杨式臂师黑所置紫间”。
考古发现则表明至迟在景初年间弩机制造归中,左尚方主管,由监作吏、匠师等几级主造,如沈丘县沙河岸出土两件刻铭曹魏正始弩机,其一铭为:“正始五年一月一日中尚方造,监作乐吏宋膺,匠彭臣,师冯生作;臂吏任昭,匠□彦,师卫□作。”其二铭为:“正始□年□造,监作牙吏宋膺,匠彭臣师口作;臂吏口进,匠口师口”。
可见魏弩机刻铭体例基本是:年号十(中)左尚方造十监作(牙)吏名十匠、师名,与东汉相比更为具体,督造、监造、主造分工明确、权力集中,牙、臂铸作各有匠、师,分工协作。可知当时弩机各部件单独铸作,组装完成,较之前代更为专门化、系统化。
三国时期弩机刻铭体例各有异趣,这主要取决于各国官职制度有所不同。蜀由中作部主持弩机生产,体现在其弩机刻铭体例上即为:年号十中作部十吏名十工名十弩机强度十重量,如四川郫县出土景耀四年机,铭文为:“景耀四年二月三十日,中作部左兴业刘纯业,吏陈深,二杨安作十石机,重三斤十二两。”
与魏蜀相比,东吴弩机刻铭另成一体,除年号、匠师名外,不见督造、官署名,而有使用者之名,如江陵纪南城所出弩机,郭面后端刻“〔藏)□□□□枚黄武元年七日(匠〕作师陈香臂师(畲)李”,望山左侧面刻“校尉董嵩士陈奴弩”,悬刀左侧面刻“都尉董嵩士谢举弩”,悬刀右侧面刻“陈香”二字。这则铭文最大的特征是铭刻了指挥者和使用者的职务和姓名,即便是人事发生变动也在铭文上有所体现。这种标明指挥者与使用者姓名的做法,在出土东吴弩机上均能见到,如河南南阳出土“征北朱将军士王勇弩”弩机。这种体例通用于同时期生活用具之上,如安徽繁昌出土“将军严圭士吴”。镇江晋墓中所出一件东吴弩机,铭文本身字迹难辨,但所刻价格则是一目了然,文曰:“嘉禾六年十月(匠)陈太(臂)□生□直一万司马王口性平。”鄂城一西晋墓所出一件弩机,悬刀上刻有“相君吏彭维弩”。
我国西汉前期和中期主要将生前实用的各种器物纳人墓中,西汉中期以后,风气一变,增添各种专为随葬而制的陶质明器,弩机亦然。弩机之作为兵器,主要用途理所当然是为实战,生前随身使用、死后人机同葬。除实用器外。也有将特制明器弩机随葬的现象,只不过质地仍多为钢质,且部件俱全,形制较小而已,各地墓中皆有出土,时代跨度自西汉武帝以后至魏晋,但以西汉中晚期居多。如洛阳金谷园车站11号汉墓出5件,河北定县43号汉墓出2件。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有牛角制成的明器弩机,弩臂为木质髹漆且雕刻卷云纹,髹漆后又锥直云气纹,华丽精美。陕西咸阳马泉西汉墓出土4件有郭小弩机西安北郊汉墓出土11件,洛阳西郊汉墓出土7件;东汉器有灵宝张湾汉墓出土3件明器弩机,定县北庄汉墓出土1件鎏金小弩机(长4.8厘米)等;魏晋器如安徽省曹操宗族墓出土5件小弩机等。
由弩机刻铭述及自身价格可知弩机可作买卖、珍藏,后者在一些随葬弩机韵女性基中尤其得到体现,如北京西郊王浚妻华芳墓即出土件弩机、南京象山东晋王丹虎墓亦出一件弩机,这两位女性生前也可能使用过弩机。但终不至于是实战之用。随葬墓中多半是出于珍爱之故或缘于尚武之风。
10.弩器西传
欧洲用弩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世纪,但早期的材料极为零碎晦涩、约从公元10世纪开始,弩在欧洲才逐渐流行起来。许多西方学者认为,欧洲用弩乃受到了来自中国的影响的结果,而且,中国弩的西传可能有两个独立的过程:第一次发生在古典时代的晚期,但未能在西方世界中得到推广,故仅留下了一些模糊的印迹、第二次发生于公元9~10世纪,导致10世纪后弩在欧洲的流行。中国弩的第二次西传,很可能是经过了阿拉伯人的中介。拜占庭公主安娜?科穆宁娜(Anna Comnena,年)对弩曾有这样的描写:“脚张弦弓是野蛮人之弓,希腊人至今很不了解。它不是那种左手握持右手张弦的弓,它必须靠托架(弩臂)张紧弦,射者俯身用双脚踩住弓,同时用两臂的全部力量提拉弓弦。在托架中央,有一半圆形的槽,长度与一枝箭相当。发射物短而粗,搁于槽中,依靠弓弦的释放而被推送出去。它们能够洞穿最坚固的金属铠甲,有时击中石墙或其它类似障碍,便整个嵌入。总之,脚张弦弓是邪恶而凶狠的器械,它将人击倒于地,以致他们甚至不知道被什幺东西所击中。”
西方人对弓弩的这种畏惧心理,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公元13世纪,欧洲大陆上的大多数国家已经将弓弩从军队中取消了。罗马教廷一直下令禁止弓弩的使用,原因就是众所皆知的,“一个贱民用弩也能轻易杀死英勇的骑士”。在15世纪,十字弓(弓弩)在欧洲依然被禁用,原因是“最低贱卑怯的手可以夺走最英勇高贵的生命”。但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弩的实用性以及威力。在1139年的第二次拉特兰公会上,教皇英诺森二世甚至宣布弩为该诅咒之物,而禁止在基督徒之间的战争中使用它,但弩仍然不可阻挡在欧洲流行起来。后来不仅十字军用它来对付异教徒,而且欧洲人(基督徒)内部的战争中也越来越多地使用弩。当然,欧洲人很快也发现了这种武器在狩猎中的妙用,以致火器发展起来后,他们仍经常用弩打猎。
                 西方钢弩
在历史发展中欧洲人并没有完全照搬中国的弩,而是对弩作了独特的改造。将中世纪晚期的欧洲弩与中国弩相比较,可以看出三个主要的不同点:
第一,欧洲弩采用了不同于中国弩的扳机结构(弩机),它主要由一个圆柱形的滚转弦枕、一个弯曲舵柄和一个舵柄相连的弹簧组成,扣压舵柄,其前端的尖喙便脱离弦枕卡口,弦枕滚转,遂将弓弦释放出去。这种装置的灵敏度低于中国汉代的青铜弩机,因而扣发时用力较大,容易引起弩臂晃动,影响射击的准确性。欧洲人为什么对成熟、高效的中国青铜弩机弃而不用,而另行创制了这套并不特别突出的新装置?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问题,也许中世纪中晚期的欧洲人根本就没有见到中国汉代那样的青铜弩机,因为其时在中国本土,手持弩也有一定程度的退化,其突出表现就是古代青铜弩机的失传。北宋的沈括就是因为地下的偶然出土,才见识到了古时候的铜弩机。因此,公元9~10世纪传到欧洲的弩,很可能没有汉代那样的铜弩机,这也就难怪欧洲人会创出不同的扳机机构。
第二,欧洲人从14世纪开始用钢片制作弩弓,这是他们对弩的发展的最大贡献。也许是中国的复合弓技术极为高超、发达,使用复合弓的传统过于深厚,因而始终没有出现采用钢铁来制弓。虽然中国中古时代的冶铁炼钢技术远远领先于欧洲,但以“干、角、筋、胶、丝、漆”六材制弓的传统思路一直没有突破。
第三,14世纪晚期以后,欧洲人为解决张弩困难的问题,引入了多种机械装置,从而大大提高了张弩的效率。早期曾较多采用羊脚式拉杆、当重型钢质弩弓在15世纪普及后,便广泛使用了曲柄卷绕器和滑轮组、15世纪晚期,后者又为齿轨一小齿轨装置所取代。
弩在欧洲的广泛也某一方面也改变了欧洲的历史,十字军东征的时候,欧洲的骑士们受到蹶张弩的攻击,盔甲无法阻挡强劲的弩矢,惊恐中发现这个东方的可怕武器竟然可以把钢制的箭头射入石头里,于是开始大量的仿制和改进。甚至后期将蹶张弩的把箭改成大理石弹丸的弹弩,成为现代步枪的原形。中世纪欧洲,如果一个士兵能成为弩手,其身价不菲。
欧洲人之采用机械张弩方式,与文艺复兴也有一定的联系。这场伟大的启蒙运动引发了欧洲人对科学和技术的浓厚兴趣,试验、发明之风蔚成风气,欧洲人自然也把张发困难的弩作为他们旋展其机械学天赋的对象,于是就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辅助张弩装置和机械张弩方式,进一步发展了弩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狙击十字弓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