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喜剧人作品吃蛋糕的作品叫什么

【快来吃下这盘导演主演的性喜剧大餐】欢乐喜剧人第二季看全集,
2015最新性喜剧,
中国喜剧人,
周星驰主演的喜剧作品-商丘信息港
【快来吃下这盘导演主演的性喜剧大餐】_娱乐_商丘信息港
您的位置: >
【快来吃下这盘导演主演的性喜剧大餐】
核心提示:
  7位导演拍摄的这7部独立小短片,组成了这部《不忠者》。
  海报一出,节操全无啊!
  7个独立小故事,讲述了男人出轨的7种形态,其中包括研讨会期间备受冷落的男主,想上一位又老又丑的女人竟然被拒绝及传唱;虽然男主有一位嫩嫩的大学生女友,但人家有人家的群体,这边刚上完床那边就跟年轻帅哥跑了;男主把女人带回家偷情,结果正牌夫人回家撞了个正着;男主玩SM过火,把女伴给抽死了,然后被妻小撞见……
  “偷吃一点都不好玩”,这是居中男人的心声,又何尝不是现实的真实写照呢?
  最后的二男真的会让人大跌眼镜,法国人真会让人脑洞大开。
  关于本片最喜欢的评价——
  谁敢把一部肉香四溢结婚出轨的短片集式基情暗涌的电影最后实打实的拍成基片!法国人敢!哪个影帝会在一部无厘头下三滥喜剧里耍贱装呆露屁股蛋(and菊花)还一副乐此不疲的样子!花园叔会!你们真是够了你们!卖萌也要讲廉耻的吖!最后结局那一出姐旁边的姑娘生生笑破音了有木有……有彩蛋。
  其实本片故事讲的一塌糊涂,但导演却能让人们把目光聚焦在男人偷吃这个普遍存在的现象上,看似嬉笑打闹,实则道理深刻。
  如果你想看本片,请加微信ybdy365,本文由一部电影原创,今日头条首发。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如何评价《欢乐喜剧人》?
按投票排序
105 个回答
开心麻花团队用小品的时间来表演话剧,令人赞叹。
决赛的评论参见在开头补两句吧。《欢乐喜剧人》这个节目我完整地看了三期,之后就放弃了,仅仅零零散散地看了个别节目。我觉得虽然有很多节目很用心,但是绝大部分跟我的笑点都并不大契合——这当然是我的个人原因。不过看完决赛之后,回味一下自己看过的这些节目,感觉这是一次珍贵的大浪淘沙——十二期节目的高密度创作不可能每次都是精品,但一定会有一两个经典的节目被我们记住,这就够了。现在第一季已经完结,我非常希望能有大神从喜剧的选材与技巧的角度评点一下这个节目。翘首以盼~(
,不知道您的文章写得如何了?)-------下为原文,日发布----------看完第一场之后思绪万千,看完第二场之后整理了一下思路就赶紧跑过来答题了!趁着人还少~先放结论:《欢乐喜剧人》清晰地反映出表演艺术是依托于表现媒体的,尽管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导演组通过镜头剪辑不断调和舞台与电视之间的矛盾,但这个节目依旧舞台感大于电视感。在开头再容我咆哮一句:李菁没淘汰,还有没有天理?!!!一眼就能看出,《欢乐喜剧人》这个节目的模式完全是在借鉴《我是歌手》——二线明星重混脸熟、团队创作拼创意、观众投票造气氛,甚至连台标都是一模一样的风格。但是由于喜剧与音乐的天然属性不同,导致这两个节目在气质上并不一致。歌唱比赛基本上是不需要观众互动的,我们在《我是歌手》中看到大量的观众对台上的音乐产生了共情,时而热泪盈眶,时而低声伴唱,但我猜想即使台下没有观众,台上的音乐水平依旧不会有太多变化;而喜剧不同,喜剧是不断需要观众反馈的,台下的效果对于台上演员的心理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进而影响接下来的表演。因此我们在《我是歌手》的平台上,看不到歌手把麦克往前一递,”大家跟我一起唱“;但在《欢乐喜剧人》的节目里,我们看到了演员与台下超高频率的互动,这也是我们在电视上很少能见到的。不同的表现媒体,所需要的表演技巧也是不同的。有的演员仅仅是在话剧、电影、电视剧之间跨界,也会让人感到别扭,原因正是因为如此。在一次小型讲座上,著名相声演员李伟建老师就谈到了,为什么大家总觉得春晚的相声小品声嘶力竭、动作浮夸——因为大家基本上都是春晚的电视观众,而春晚一次又一次的节目审查都是在一号演播厅这个超大的舞台进行的,不能通过声音和肢体放大在舞台上显得无限渺小的自己,就无法通过节目审查,而等到节目通过了层层审查终于要电视直播了的时候,节目已经定型了,所以大家看到的节目都往往难逃这个命运。《欢乐喜剧人》这个节目,没有这种超大舞台的拘束,更像是小剧场演出的气氛——台上台下的距离很近,演员与观众甚至可以面对面交流;台下的观众人数也很充盈,能够保证几乎每个笑点都能得到一部分人的回应——在这样对演员最为自由宽松的环境下,演员通过互动可以很容易地点燃观众群体的情绪,但我觉得演员也需要小心谨慎,因为这一情绪化的浪潮是不会传播到电视屏幕之外的。所以有时过度的互动可能会降低电视观众的观感。当然了,只有现场观众才能直接决定演员的去留,这也没办法。调动观众最好的前提,一定是粉丝效应。只要有粉丝效应,歌手就可以在演唱会上“跟我一起唱”;只要有粉丝效应,演员就可以发动观众一起高喊“抽烟、喝酒、烫头”。粉丝效应好像是舞台效果的“第一推动力”,它在演员与观众之间、观众与观众之间建立起了身份认同,而有了这种群体身份认同之后,观众们很容易在一次又一次的一致性行动中获得情绪化的高潮。我认为赵家班两次夺冠、杨金赐惨遭淘汰,都与粉丝效应脱不开干系。贾玲在这个节目中的表现始终很真诚,她最后在杨金赐被淘汰后说的话也非常的诚实:“我们大家大小也都算是腕儿,只有他一个平民老百姓来和我们竞争,第一次第五名,第二次第四名,在我心里已经是第一了。第二场有点评嘉宾也这样说道:“在现场的观众们眼中,一个演员的知名度是他最有效的武器之一。”杨金赐的淘汰,和他的知名度有很大的关系。而宋小宝、小沈阳每次露面,台下的山呼海啸大家也一定难以忘记。现场演出的粉丝效应,这大概是这个“自由”的舞台给我留下最大的遗憾吧。整体观感说完了,下面我来尝试着说说节目吧。1. 贾玲:《女人N次方》、《爱笑的女孩》 对于参赛的演员们,我起初全都抱有一定的成见——除了那个杨金赐,我实在不认识他。贾玲是唯一一个打破了我之前成见的演员,当然这也可能是我对她的期待值太低——我脑子里总会浮现出那个在绿箭广告中扭动着身躯的谜样女孩,而就在我写这篇答案的时候,这个广告又被乐视拨了一遍……总之,贾玲是所有参赛选手中节目完整性、成熟度最高的。《女人N次方》,这个节目不是首演,但是也已经做了修改。看第一场比赛的时候我觉得这个节目支离破碎,还不如我之前看到的版本,不愧是我心目中的那个贾玲……直到我刚刚发现,电视播出的版本做出了剪辑。我不知道别的节目是不是也被剪切过,但这个节目绝对是伤筋动骨级别的。但节目组居然又在网络上放出了这个节目的完整版,简直奇妙得莫名其妙。完整版本节目请戳:剪切版的节目简直令人摸不着头脑,阔太、主妇、女强人在自报家门之后就凭空消失了,随后又不明不白地客串在女主角的情境中。而在完整版中,这三个人每个人都有以自己为主角的一段故事,而其他人分别客串着故事中的其他角色——这一设定解开了我多年来的一个谜团!冯巩在春晚搞了那么多年相声剧我都没能看出头绪,冯巩的徒弟贾玲竟然让我看懂了!这种复杂的角色扮演、不断地跳进跳出,谁敢说这不是相声!特别是在不断的身份变换中,“贾玲”的“本体”采用方言进行交谈,这更是相声的常用技巧!当然,比起相声的凭空变身,这一节目中大家变换角色时不断更改又非常潦草的装扮确实很分散观众的注意力。而人物过于脸谱化,也是喜剧节目的通病。不过毕竟贾玲用一个相对积极的主题,在一定程度上洗脱了今年春晚带来的“性别歧视”的污名。如果说《女人N次方》像一段相声,那么《爱笑的女孩》绝对是不折不扣的一个戏剧小品,全部的笑料都通过情景的构建展开。随着情节的推进,舞台上有各种充满巧思的机关进行配合,虽然并不是哑剧,但绝大部分的笑料都并不由语言产生,都是情理之中的意料之外。不得不说,“误会”真的是最适合喜剧的题材,喜剧往往需要演员扮丑、装傻来产生效果,而“误会”巧妙地避免了“装傻”里“丑”的成分,把有色的“傻”转化成了“信息不对称”,这是高明的巧思。而《爱笑的女孩》这个节目最大的缺点,恐怕就是它的主题,本来女主角的形象是笨拙地可爱,但是通过“爱笑的女孩,运气一定不会差”这么一句反复重复的关键台词,使女主角重新落回了“有些傻”的窠臼,在一定程度上白白糟蹋了“误会”的设计。2.开心麻花:《热带惊雷》、《人生自古谁无死》说到节目的巧思与主题,就不得不提开心麻花的《热带惊雷》。我做个不恰当的比方,《热带惊雷》之于《欢乐喜剧人》的重要性,就好比韩磊之于《我是歌手》——总要有人去挖掘未知的无限可能。开心麻花居然敢把喜剧小品排成电影、居然敢反映战争与和平这么宏大的主题,《热带惊雷》在立意上绝对能得到满分。但是从喜剧比赛的角度来看,这个节目绝对不能令人满意——一个长达十多分钟的节目居然只靠“踩地雷”这么一个情节来制造笑料,这太单薄了,尽管这个情节非常地新颖、尽管其余的时间节目通过情节的深度以及舞台的效果也牢牢地抓住了观众。所以我有时候也在想:一个电影或者话剧,两个小时里可能只有一句笑话,但是观众就能把它记住并且广为流传;而一段相声或者小品,只要有一分钟没有抛出笑点,观众就不买账。好像挺不公平的。想要提高这个节目的喜剧性,也并不是没有办法。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要给战争双方一个身份交代。我们在观看战争情节的时候,总是希望正义的一方耀武扬威,邪恶的一方狼狈不堪。喜剧也需要这样的心态。而《热带惊雷》中,对于作战双方并没有明确的交代,观众无法代入自己的感情倾向,也就无法进一步产生笑点。当然,开心麻花是不是恰恰想要制造这种悲剧性的效果呢也未可知。《人生自古谁无死》这个节目就好评价得多。正如表演结束之后沈腾不断提到的,“节奏不好”。所谓节奏,我认为就是情节推进的详略与快慢。两次穿越三次劫狱中,三个人的人物性格都有所变化,特别是沈腾扮演的侠客,转变简直就在电光火石之间,几乎不给观众反应的时间,这样过分地高速推进,可能就会导致一场闹剧。3.宋小宝、小沈阳:《我是演员之偶像团》、《我是演员之武侠剧》不论是从现场实际效果,还是演员的自我认知来看,赵家班都是整个比赛中人气最旺的团体。他们也非常善于发挥这一个优势。当第一场比赛中,宋小宝向全场宣布他获得了超能力开始大杀四方之后,全场观众居然真的能在他的指挥之下“起立、坐下”,这简直不可思议!难怪第一场比赛下来,所有的演员都在夸赞“今天的观众真是太好了”。观众太忠诚了、太配合了!赵家班节目还有好多小细节也在不断与观众进行着互动,比如第二场的时候,拥有令人脱裤的技能的小沈阳用枪头指着观众、演员抛掉“葵花宝典”时对观众说“大哥你也看看呗”,都能够点燃现场的气氛。在驾驭观众这一点上,赵家班的确是大师水准。但是当感性的高潮退去,我们理智地审视这一团队的节目的时候,我们不得不对他们提出更多更高的要求。作为二人转演员,他们的比较优势就在于每个人身上的绝活,而如何把才艺展示巧妙地与剧情相融合,是非常考验编剧的能力的。但很遗憾的是,我们连续两场所看到的节目,我认为在本质上和八年前的《不差钱》没有区别,都是四个字——“节目审查”,所谓的戏中戏。而在《欢乐喜剧人》的舞台上,我们希望看到的是不断涌现的创意火花,即使不能达到《热带惊雷》的高度,起码也不能让人觉得单调。这是我一点小小的期盼。P.S.第二场比赛中,助演的篮球运动员孙明明表现得十分入戏,毫无笑场,难能可贵。4.李菁:《超级辩辩辩》如果让我用四个字来评价李菁这两场比赛的节目,我会说:在节目名称末尾去掉一字即可。如果说赵家班的因循守旧是因为《不差钱》珠玉在前,自己照猫画虎何乐而不为的话,李菁这两场节目的坚持就让我完全不明所以。也许他们自称并不想套用相声的形式,但是整个节目除了红口白牙在说话以外并没有让人看到其他的表演形式;而台上站着李菁和王磊这么两位捧哏相声演员,居然让一个语言类节目完全失去了流畅性,这恐怕是“辩辩辩”这个形式带来的唯一功效了。两场节目中,李菁都试图卖弄一段不快、不押韵、不动听、不抓人的小贯口,大概他真的不是在说相声。第一场比赛,用“该不该买日本马桶盖”这种傻子都知道谁会获胜的主题进行辩论,正反双方的力量就不对等,怎么可能对故事进行有效展开?最后通过观众的呼声进行投票,观众居然没有进行捣乱,真的是善良,恐怕演员自己都想不到吧。第二场比赛,李菁搬来了一个小孩儿来助阵,我认为不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这都是在试图通过讨好观众来进行垂死挣扎,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尽管镜头的机位切换在不断试图平衡几个演员之间的地位关系,但这个话都说不利索却擅长满地打滚小朋友绝对是整场节目的唯一主角。小朋友的可爱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甚至让观众忘记了自己在观看一段多么空洞无聊的节目;而另一方面,对于小朋友参与的节目,大家也是不愿苛责的——你看他台词不利索,多萌呀;你看他就知道打滚,多萌呀;你看他长得也不怎么样,多萌呀!如此看来,这个节目的效果也达到了。从创意的角度看,这一创新也并非没有收获——它告诉了我们,一个节目如果没有故事,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我希望李菁老师,下次别再搞这个辩论了。5.白眉工作室:《疯狂伐木累之生日快乐》、《疯狂伐木累之惊魂之旅》白眉工作室第二场节目结束后,点评嘉宾说道:“俞白眉的团队选择了一条很多人不敢走的路,他们的表演偏向于荒诞喜剧。这种表演形式的度非常难拿捏。”这个所谓的“度”在哪里?对比着看看话剧版与电影版的《分手大师》你就知道了。我猜想,白眉工作室的作品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们的风格和大学生校内晚会的喜剧风格太像了——只要我想出了一条台词,就一定要拼尽全力地把它展现给你看。《生日快乐》里面那句反复出现并且自带BGM的台词“枉我嫁给你十几年,枉我要给你生宝宝,枉我一起要陪你养我妈”就是最好的例证,这种程式化的意义甚至超过了台词本身,我猜很多人可能都没注意到第三句本身就包含一个笑料。《惊魂之旅》这个节目哪里都好,唯独是最后的爱情桥段,仿佛是天雷劈出来的一样惊人,之前全然没有铺垫,这大概就是所谓的荒诞吧。不过正如第一场的点评嘉宾所说,作为一个编剧,俞白眉极其善于调动观众。他的每一个节目笑点都非常的密集,不会出现李菁那样的窘境,甚至也超过了同处话剧界的开心麻花团队。不管你是不是喜欢他们的表演风格,总之他们通过开场几句话就甩出了一大堆笑点,特别是充满了神来之笔的老太太,让观众迅速接受了这些人物形象。《生日快乐》中“吃蛋糕”这个情节,更是调动观众到了极致,是吃还是不吃,节奏与悬念之间的变换非常巧妙。但是这种靠演员自毁形象甚至于“自残”来博取观众的笑声,在我看来总是难以接受,但是他们乐此不疲。6.杨金赐:《别惹蜜蜂》、《糊涂清洁工》刚才说了,二人转演员的立身之本就是自己的看家绝活。如果一个人两次表演都能在技术层面上得到宋小宝这种级别演员的称赞,那他一定不简单。从杨金赐的身上我们很容易看到憨豆先生以及金凯瑞的影子,特别是《糊涂清洁工》这个节目,明显是从憨豆先生那里提取的灵感。但无论是金凯瑞还是憨豆先生,都只是擅长面部表情而已,他们都没有杨金赐这样的肌肉控制力。杨金赐的节目是建立在他的街舞功底上的。我有一个在学校社团跳街舞的朋友
,他告诉我他们通常编排一段popping长度仅仅是一两分钟,还经常需要双人或者多人来撑时间;网上可以看到的很多popping大师的视频也通常不会超过五分钟,也经常是双人舞。这就说明街舞不论是动作上还是创意上,都并不丰富,想要在这样的基础上创编出接近十分钟的喜剧难度非常之大。但是杨金赐做到了,《别惹蜜蜂》简直就是一段放慢版的popping独舞,而《糊涂清洁工》又增加了更多的喜剧情节设计。不过正如李菁所说,杨金赐的哑剧并不具有“爆笑”的成分,再加上自身的知名度不够,难以取悦这个舞台的观众。其实,《别惹蜜蜂》中的“拉拽”、《糊涂清洁工》中的“擦玻璃”,这些街舞动作一直被喜剧界借鉴着,杨金赐之后是会继续“俗套”地玩玩扮演机器人这类的“老把戏”,或者是有着更新鲜的创意展示自己的街舞技能,都很令人期待,可惜这样的机会我们看不到了。说完街舞创意,再说说喜剧创意,其实喜剧的创意我个人认为也并不丰富。比如这一次《糊涂清洁工》就在一定程度上与贾玲《爱笑的女孩》发生了撞车。在创作资源本就匮乏的条件下,看看这些优秀的选手能不能独树一帜、不断迸发出新的火花,我认为这才是《欢乐喜剧人》这类节目的意义所在。最后,吴秀波的主持萌萌哒,笑话讲得也都很棒,但愿他第三场真的会刮胡子。本人利益相关(?):大学生相声爱好者
不管你们怎么看,反正我是快进着看。首先,贾玲春晚上的《女神和女汉子》刚被大家指出来抄袭韩国《寻笑人》中的《极和极》这才过去几个月啊,又在喜剧人上再抄一次《寻笑人》, 没看过的可以来对比一下贾玲《被冤枉的记忆》寻笑人《污名的回忆》还有白眉工作室的那个《不能说的秘密》,抄袭韩剧《外科医生奉达熙》就不说曹云金那个什么金老师课堂还在用着十年前就仅价值3块钱一段的段子了。好好说你相声多好,当初德云社年轻一辈的演员里你也算是挑得着的,个人认为黄鹤楼使得最好的,整个德云社也就你了,在这么飘下去,看最后还剩几个人捧吧。最后,恳求欢乐喜剧人节目的这些戏剧团队们,别再指着一只羊薅了,好歹也让我们看看欧美这两年有啥好的喜剧节目呗。
过百了过百了过百了!!!!!!自己混迹知乎一年多从来没想过自己第一个回答能够过百,严重感谢各位!虽然自己的本职工作是个演员,但资历尚浅很多专业方面的自己也一知半解,谢谢大家的鼓励!既然过百了自己就再瞎写几句,关于评论里探讨最多的“喜剧的高级和低级”说些自己的看法,如果不对请随便喷:1.我再再再重申一次,我所谓的“高级和低级”指的是表演手法,不是水平。高级手法可能大家看不懂而没人乐,相反低级的手法可能因为更接地气而引起大家共鸣。这是两个方面,请不要混为一谈;2.那么到底什么是高级什么是低级,拿宋小宝团队举个例子,我认为除了总决赛之前的那些期表演手法都是比较低级的,而总决赛你会明显感觉作品整体质感不一样了,用我们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不再一直顶个大状态”了,相对来说这就是高级的手法。当然很多人会感觉反而不那么搞笑了,这就是我上面所说的情况;3.下面我要说的可能会招来一片骂声,但我还是要说,哈哈哈。我想说的是其实以目前中国大陆绝大多数观众的喜剧欣赏水平是根本看不出来手法的高低级的,所以很多人觉得什么高级低级我乐了就是好作品。很多节目编导跟我们说的最多的就是,作品要接地气,不然观众根本看不懂。我相信都是喜剧,一个是用舞蹈来表达一个是两个演员互相扇大嘴巴子,一定是后一个现场笑果更好,“笑了”是很多人评判一个喜剧作品好坏的唯一标准,因为他根本看不到其他的标准。当然,对于一个单纯的观众,无可厚非。最怕的就是那些只在电视前看过几回小品,然后非要把自己摆在阅尽天下喜剧位置的“专业观众”,相信我,专业真的不是你那样。最后,看到这么多人真正关心喜剧,看来这行每个喜剧人都是有希望的,谢谢大家!==============================第一季完结,看完总决赛补充几句吧:沈腾团队无愧这个舞台上“喜剧之王”的称号,水平有目共睹。我想说的是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中途沈腾麦克风被马丽挂掉了以至于无法完全挂上这个意外,而就在整个过程中最最让我敬佩的是马丽发现情况之后与沈腾高度配合一直找各种契机为沈腾扶麦,甚至最后应该是把自己麦克风上的胶带撕下递给沈腾。这整个过程一直是在完全不影响剧情和表演节奏下进行的,可能有的人会说这不是一个演员最基本的素质嘛,但事实上没有一定的舞台经验积累真的是无法做到如此淡定从容的,这可是决赛。另外让我敬佩的就是宋小宝,说实话我也觉得宋小宝很可乐,但对于他的表演形式我个人觉得还是太低级,可以说就是宋小宝自己放到台上没有多余所谓的戏剧处理。但今天晚上我的确对于宋小宝看法有了很大的改变,虽然他的默剧有很多的不足,甚至我想一定有专业人士觉得那都不能叫默剧,但至少我看见了一个可以算是站在中国喜剧顶尖却仍愿意完全脱掉自己去改变的一位喜剧人,这真的特别不容易,佩服!其他团队可以说都是正常发挥,没有特别出人意料的东西。但不管怎么样还是期待第二季的《欢乐喜剧人》,希望更加出色!==============================-不请自来,这也是自己在知乎第一个回答,甚至写到这句都不知道能不能写完它,因为预感会很长,没有耐心的可以关掉了。因为看了全部的回答,好像都是从观众角度看的,正好《喜剧人》这个节目对自己影响相对比较大,所以今天就把想说的都说一下吧。先简单说一下自己的背景,演员一名,准确的说是舞台以及电视节目喜剧小演员一名。参加过之前江苏卫视《一起来笑吧》录制,那真的应该是个很好的节目,有机会单说。在东方卫视《欢乐喜剧人》中曾为某个团队助演。完毕。以下为个人观点以下为个人观点以下为个人观点。(顺序不分先后,想到哪组说哪组)一,白眉工作室之前自己很喜欢的一个喜剧团队,看过《翠花上酸菜》和《分手大师》,还曾经面试过他们的舞台剧《恶棍天使》。白眉不怎么参加电视节目,自己知道的只有芒果台的《星剧社》,但没看过。得知《喜剧人》有他们时还是很期待的。说实话,白眉里的每一个演员都是各有绝技的,能歌善舞会演戏会各种乐器这都是最基本的。从《喜剧人》的舞台上看就很明显,前几期最后结束总要跳个齐舞,总感觉他们是这个舞台上最闹腾最躁的。但说实话这十几分钟无法与话剧那两个小时相比,只有各种夸张肢体和舞蹈而没有很接地气或者很硬的包袱,十分钟下来还是有些煎熬的。可能后来白眉随着熟悉了这个舞台然后想要开始调整,但团队气质还是很难改变的。还有两点,第一,都说白眉有一期跆拳道抄袭,我想说白眉这个应该是点子相同,因为如果你经常看韩国喜剧节目就会发现韩国三大电视台各自的喜剧节目类似的点子都出现过,甚至我们自己想一些段子的时候都不止一次想过类似的点子,只能说这个点子其实算是喜剧里很老的了;第二,白眉的老板是邓超,但真不希望以后总是拿邓超说事儿,因为纯实力来说,白眉工作室绝对算是京城做喜剧前几位的了。二,贾玲其实贾玲姐人不错,那时候录制《一起来笑吧》,每次碰见她总是热情打招呼,至少让人感觉不到距离。但说实话贾玲在这个舞台上与其他人相比,她并不是一个喜剧人,准确的说应该是一个综艺咖。这点大家可以看节目除舞台表演外真人秀的部分,其他喜剧人像沈腾、宋小宝、乔杉修睿他们就真的是在做采访,因为他们觉得这是比赛,而贾玲不一样,她懂得怎么去做秀(注意,没有任何贬义),因为这是个综艺节目,进而你看她的舞台表演就比其他人更综艺。当然这很大原因也是因为她曾经录制过《一起来笑吧》,而这个节目想必大家都了解是copy了韩国的《寻笑人》,当时录制《笑吧》的时候我们都会大量观看韩国的此类节目,所以贾玲在《喜剧人》舞台上的表演有很深的韩国喜剧风格,所以很多人说贾玲抄袭韩国节目,照搬韩国喜剧梗,刚刚看有位朋友还列举了贾玲都有抄袭哪个,我看了一眼只能说,真的不止。甚至其它一些没有抄袭的几期也是大量用了江苏卫视《一起来笑吧》的很多老梗。我并不想站在什么道德的制高点去指责自己行业的前辈,喜剧是最难做的,但我真的希望既然站在了那个光芒万丈的舞台,每一位观众都为你鼓掌喝彩的时候,每一个喜剧人都能有自己的底线。因为自己一直认为,只有内心纯粹和真诚才能做出真正让每一个人的感受的到的喜剧。三,开心麻花沈腾团队这是出现在《喜剧人》舞台上我最喜欢的一组,麻花的戏自己本身就很喜欢,还曾经去面试过三次,可惜自己功力不过。至少我身边做喜剧的都对《喜剧人》的开心麻花和沈腾肃然起敬,每一期的小品都是原创,并且一直在创新一直在突破自己,不是把喜剧做出气势磅礴要不就是回归公益再者就是形式创新(最新一期的超级变变变)。我们要知道,这些东西可都是不到一个星期排练成型的。平时见到沈叔叔(编导都这么称呼他)永远都是话比较少但始终对谁都微笑,但有一次在后台的时候听到其对所有道具要求都是极其严格,不允许有半点马虎,也曾经因为节目组道具准备错误而大发雷霆。但我觉得这才是一个真正想做出好喜剧应该有的样子,虽然并不是每一期的作品都很搞笑,但至少我自己能够感觉到沈腾对待这个舞台和每一位观众的真诚。当我第一次知道沈叔叔有一米八多的时候吃惊了好久……四,宋小宝团队不得不说,这是最有观众缘的一组了,我们私底下曾经说过,没人能在这个舞台上干倒宋小宝,他只要站在台上就是第一。在每次录制的时候只要宋小宝们一上台,包括编导们都乐得不行不行的,我自己每次看也是很乐呵。但说实话我自己认为宋小宝们的喜剧方式终究还是偏低级,但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才得到光大老百姓的喜欢。这也是我们现在做喜剧段子时候头痛的一点,从专业出发我们想用一些更高级的喜剧方式,但老百姓看不懂,可如果你太低级电视台又有尺度问题。宋小宝毕竟只有一个,但对于目前中国绝大部分观众对于喜剧的观赏能力,宋小宝无疑是最合胃口的。至于说宋小宝一些小品也有抄袭,其实我们也说过这个问题,结论是对比原版,有一个宋小宝就已经把原版改的面目全非了,最后可能只是保留了一个框架而已,所有的包袱如果你仔细看其实都是宋小宝团队自己的东西。再说一件事儿,宋小宝摔伤之后回来那一期,在后台碰见他看见到哪儿都必须两人搀着,甚至走一段都要休息一会儿,但,你在舞台上感觉到表演的保留了吗?至少这一点,我对宋小宝老师真的非常敬佩!五,乔杉修睿爱笑会议室的元老,那个时候就比较喜欢他们的表演。但说实话在这个舞台上明显比“腕儿”是比不过那几位,所以表演之外的人气稍较他们不如一些。看过爱笑的都知道那是属于近景喜剧,格局相对较小,而《喜剧人》的舞台和气场我想大家应该从电视里能感觉的到。但就是在有这么多不利的因素下他们补位第二期就逆袭了个第一,我只能说除了打不死的气势就是真正的实力了。没有开心麻花那么大的团队和幕后,所有段子主要创作就靠他们两个人,就是如此还依然坚持着原创,这是对我最大的影响。据说沈腾私下对人说所有团队最佩服这两位,太不容易,但始终如一地原创。说实话,我自己作为一名很不知名的小喜剧演员,也曾在各方面压力下抄袭过很多国外的喜剧小品,虽然只是在一些不入流卫视播出,但也给自己找过很多借口,但录制过几期《喜剧人》见识了中国顶级喜剧人除了望其项背的表演功力,还有就是概括起来可以称为“艺德”的东西。两天从零创作剧本加排练第三天走台之后第二天录制,即使这么苛刻的条件都依然尽最大努力拿出最真诚的原创作品,我们还有什么理由再去抄袭照搬呢?我真的很庆幸参加了《喜剧人》的录制,它让我学习了很多东西。六,李菁曹云金高晓攀对于相声自己不甚了解,听过最多的就是老郭。不过这几位相声那几期全是老活确实让人提不起兴致,其他方面不发言。李菁的《超级辩辩辩》我想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想着演员得多强大的内心场冷成那样还能演下去。而高老板最新一期的小品个人认为真的很不错,再想想高老板是个说相声的就更觉得不错了,名次也印证了我的感觉。七,吴君如九孔身上有很多自己应该学习的东西,但真的水土不服。八,杨金赐曾经我的一位老师跟我说过一句话,你去看吧,但凡总是给大家带来快乐的人,他的内心一定是孤独的。从《笑傲江湖》到《欢乐喜剧人》他一直这么孤独着,我喜欢他身上孤独的气质,总觉得这才是能做出真正称得上“艺术”的喜剧。但很可惜在中国现在的社会,尤其是演员这个行业,不擅于社交,孤家寡人未必是坏事,但对于自己的前途却也一定不是好事。再加上他的喜剧形式对于老百姓太过高级,而且名气限制,淘汰是必然的。但我还是想说,目前中国的喜剧缺的恰恰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杨金赐的喜剧才是用来欣赏的。暂时也就这些了,没想到竟然写了这么多,这是近两年自己又写了这么多字(好丢人……)。自己能力有限,以上都是自己结合自己的经历以及专业经验的自身观点,一定有很多不足和片面,欢迎指正和讨论。最后,作为这个行业的后辈可能这样去点评前辈是不礼貌的,但我想说说是点评更多的应该是总结。在这个过程中更加明确与各位前辈的巨大差距以及努力的方向,在这条路上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希望有一天能够赶上各位前辈现在的路程。喜剧,我们是认真的。谢谢。-
对各位艺术家的作品和表演,我没什么资格去评价。我只是觉得节目组在筛选大众评审时真的要多花些心思。从某个角度上讲,《我是歌手》中各位歌手的作品和诸多广场舞神曲的区别不大,都是为了迎合市场,迎合观众。造成神曲越来越烂俗,《我是歌手》却一而再再而三地寻找突破的原因,就是他们要迎合的观众不同,五百位大众评审的筛选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节目质量。曾经在乱弹琴的专栏中看到,《我是歌手》的大众评审筛选非常严格:一是要平均分为5个年龄段,还要事先答题证明自己的音乐知识底蕴,而且要测试证实不单单是某一位歌手的死忠粉以做出公平的投票,等等。我个人还是对杨金赐老师的离开表示非常遗憾的。不得不承认,如张三的答案所说,粉丝效应在其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希望《欢乐喜剧人》栏目组可以用心、严格地筛选大众评审,希望更多类型的喜剧可以出现在这个舞台上。
目前我看过的喜剧类综艺节目的最佳。优点包括但不限于:选手大多数表现出色,而且大腕多,很有看点;有一个很棒的主持人。缺点也有:作为综艺节目少了些真人秀一类的内容,关于选手私下里的表现和选手间的关系并没有很抓人的地方,更多的只是单纯讲述演员的辛苦。事实上,上面所说的缺点多少有点吹毛求疵,大多数观众并不会像看《爸爸去哪儿》之类的综艺来要求《欢乐喜剧人》,我们只是单纯地想看谁表演节目,就够了。所以,评价《欢乐喜剧人》,其实就是评价参赛的选手和其带来的作品。沈腾(郝建)团队,也就是开心麻花,大多作品借鉴了话剧表演的方式,因为他们本身就是因话剧而成名,所以表演得心应手。虽然平心而论,他们有时并不能持续性地爆发高能笑点,甚至偶尔会不那么接地气,但这便是他们与众不同的地方或者说是卓尔不群的地方。每个人来这个舞台,都希望有所突破,但真正意义上几乎每一轮比赛都能做到突破二字的,只有他们。沈腾的题材广泛:小到戴绿帽、月光宝盒、西部小电影,大到反贪、公益、社会人文,乃至反战。表现方式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普通小品、小舞台剧、哑剧。说句良心话,我只是个对喜剧知之甚少的普通观众,可能打动我不算大本事。但他一次次给我惊喜,我想象到的他能演,我想象不到的他还是能演。他在这个节目一路走来,不仅仅是一场华丽的自我秀,还给我们这些观众做了一个喜剧艺术的普及,原来喜剧还可以这么玩!前面有答案,竟然说沈腾煽情。——开什么玩笑,他用不着。他没灵感的时候,随便拿出郝建来做点文章,马上就是一期节目,加上观众们习惯了他的春晚面孔以及比赛中经常有好成绩这一印象,稳稳地不会被淘汰。况且,他也并没有煽情。煽情是什么,是“强行打动你”,比如宋小宝扮演癌症晚期的老头的那个小品里,杨树林最后一大段话看着让人有点累,才有些煽情的嫌疑。我知道你在说拐卖儿童那一期,呵呵,我可不是被强行打动,我是真的发自内心的为自己小时候到处瞎跑没被拐卖而庆幸,也暗下决心将来在我的孩子身上我一定要在这方面上多下心思。诚心诚意地用一个节目,来劝你关注公益,防范危险,这也叫煽情?那鲁迅“救救孩子”实在算是无病呻吟了。宋小宝团队,则一如既往地延续了赵本山门下,包括二人转表演的主要风格。创作团队不算强大,所有的节目里,基本上有且只有上海滩那一期是最有看头,也是最下功夫的。当时我泪流满面,被沈文强跟程冯冯的感情打动。前面的铺垫是那么足,跟后边对比鲜明。十年后,许文强两兄弟西服有了补丁,鸡毛掸子没了毛,喝汤只用小狗的碗,扔混沌下锅,菜刀拍黄瓜。最感动的不是许文强替爱人挡的那两刀,而是他习惯成自然地收钱叫卖,俨然成了老板爷。为爱人改变自己,与为爱人飞蛾扑火,一样难,也一样值得感动。事实上,这个创意,完全可以扩展延伸为一个电影,它身上有《天下无双》的影子。几个亮点:杨树林的小弟演的实在是让人捧腹,动作、表情,乃至发音都是戏,至轻至贱之中,却又是满满的对许文强的兄弟之爱的真诚。那句“她家狗告诉我的”,和“你跺你也麻”、“你比她难看”,都是二人转延伸出来的,或者说赵家班喜剧艺术的真正精华。丫蛋直到文松来之前,都没有给过许文强哪怕一个好脸色,但是许文强要替她出头的时候,又拉住他的手,怕他有危险。前后一对比,小品人物有了性格,我认为这个很厉害。当然了,这个作品也有瑕疵,比如“搞笑我们是认真的”这句话出现太多,有点啰嗦。本来音乐用的很好,但是中间一首《十年》多少有点出戏。那个红衣服阿姨,话也有点太多了。但瑕不掩瑜,这依旧是《喜剧人》里,可以争前三的好作品。二人转这种表演形式和话剧不同,话剧强调事先有好剧本,更多时候是一种小型电影。所以话剧不能乱录像,否则大家都看过了话剧演员就没饭吃。二人转我就看过一场,可能是我看的档次比较低,不是刘老根大舞台,里面还是有人拿手机录像的。给我的感觉,二人转强调在老剧本的框架上再发挥,强调即兴表演。说白了,二人转作为田间地头起家的艺术,自然也可以出现在红白喜事,那么就要强调和观众互动。这几点整个宋小宝团队都做的非常好,正因如此加上本来的高人气,哪怕他们有哪一期并没有特别好的节目,也能凭借观众的喜爱获得很高的排名。当然了,这不能说是错误,喜剧能给人以人文关怀当然最好,但让人发笑愉悦是第一要务。虽然不是错误,但这确实可以映照出宋小宝团队的一些缺点。他们每个人都在赵家班早早获得了各自的舞台形象,所以如果要赶制节目的话,加上演员本身的基本功、与观众互动的能力、插科打诨的能力,可以很容易赶出来,却不容易沉下心做出精品。他们的作品有自己固定的套路,真正的好作品却需要“碰”灵感。包括宋小宝的收官作《人生》,表演的很好,但却说实话还是有些粗粝,剧情太过于常见,甚至比不上乔山修睿以一支舞作为支点的同类型作品。比起这种剧本演绎五五开的舞台,他们更适合二人转剧场,或是给充足的准备时间让他们等到好灵感的春晚。从这一点上来说,他们最终输给开心麻花,梆梆梆,Inside-Out,很合理。贾玲说实话不好评价,她和宋小宝有同样的优势,也有同样的缺点,那就是舞台形象、作品模式太过于单一。好多期节目,都是简单地找个古代女性-套进去-自黑-强行加个结尾这一套路。之所以说不好评价,是因为她一方面又抄袭和好作品少的硬伤,另一方面她的好作品却能打动我。最好的作品:《喜剧啊!喜剧!》,毋庸置疑。该作品剧情不算复杂,人物也简单,却有着非常大的张力。节奏、氛围都做的几乎完美无缺。前面看吃辣椒吃西瓜吹啤酒我以为又是一贯的“女孩子”套路,都不准备再接着看下去。没想到马上发生反转,这三样不再是自我摧残式的浴场搞笑,而是对追求理想过程中遇到的磨难的比喻。和戏中男友的对话一点不拖沓,但又交代得很清楚,最后《Here we are again》出来的时候,我已经被气氛感染了,谁曾想后面贾玲又接连放出了前辈们(包括冯巩)的经典画面,以及背对观众跑向他们这种直逼泪点的杀招。好作品,一个“生活蝇营狗苟,我心中自有星辰大海”式的好作品。我对她的理想充满敬意,但是却不能因此而完全欣赏她的才华乃至一些做事的方法。抄袭这事,因为我没看过前面提到的那个羊毛综艺,不提。但是很多包袱,太过于迎合一部分人的审美口味而变得有些无趣,让人喜欢不起来。我讨厌“女神和女汉子”,讨厌“裤衩衩裤衩衩”,哪怕《喜剧啊!喜剧!》再好再完美,也不能改变那几个小品都很差的事实。此外,经常提及自己是个姑娘不容易之类,听多了也有些腻歪。另外还有前一段时间的花木兰道歉事件,我个人认为,被一群傻逼黏上还是挺可怜的。诸葛亮最近成了鬼畜全明星,人民群众那么喜闻乐见,那么会改变诸葛亮的形象吗?就我而言,丞相依然是那个丞相,那些觉得改变了的,原本诸葛亮也对他们没什么影响,很可能他们连诸葛亮是干啥的都不知道。这种人少一点也好,免得一看三国弹幕里就有一群人为诸葛亮和郭嘉谁更厉害而撕逼。白眉工作室,用力是很用力了,但我个人觉得表演的方式更接近于春晚的那种大舞台表演,显得过于浮夸。而且,也没有一个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好剧本,基本上都是家庭琐事、你情我爱,最多也就是偷窃和绑票,不算有新意。俞白眉作为编剧,可能诸如小品这种以短小精悍见长的形式把握得还是不够,笑点有,不密集但是均匀。这一特点导致他的每一个作品都像是一个情景喜剧,最多是一台《分手大师》那样的爆米花电影。白眉工作室不差,但是比起他们的对手,就显得力不从心。乔杉修睿两个人我从爱笑会议室那时候就非常喜欢,在爱笑会议室那个创作强度很大的地方磨练过之后,起码在编段子这一项目上两人(或说是乔杉)是有一定优势的。一方面自己的创作能力大大提升,在节目录制期间乔杉还在拍戏,即便如此他还是在没有创作团队的情况下写出了几个不差的小本子。另一方面,他也可以采用曾经在爱笑演过的一些知名度比较低的小品现改编,比如致敬《吃面条》那一段就是曾经的老作品。他们的剧本能力介于沈腾和宋小宝之间,风格也几乎就是当年爱笑会议室的风格。简单粗暴、故事直接,靠演员的表演和气氛烘托来逗笑观众。最好的作品无疑是《我们》,如同前面所说,以”跳舞“这一细节为支点,不仅讲了一个长长久久的爱情故事,还在一定程度上通过音乐、布景、衣着、人物来体现时代的变迁。这也是胜过宋小宝《人生》的地方。因为一个小品想以高度的概括性来烘托“人生”这一主题实在是太过于艰难了,所以宋小宝的音乐看上去就会有些毛糙,并没有什么歌是可以同时代表所有人的某个时期的。《我们》里的音乐则有着鲜明的时代感,它没有想去写所有人的人生,而是仅仅写了一代人的人生,然后再以点及面打动我们所有的观众。这是它最棒的地方。《吃面条》非常干脆利落,某种意义上讲,并没有比它的致敬对象差很多,甚至很接近。故事还是那么简单粗暴,但节奏拿捏却非常精细。第一边吃面时,监斩官(狗官)、百姓,包括乔杉都要说完所有的台词,吃两回以后,百姓送面条时监斩官一挥手让他别说话,面条就直接被端到了乔杉面前。最后一次时,乔杉走过去刚要骂,监斩官就挥手拦住,替他指着自己说:“狗官!”然后做了一个鼓励的捶胸动作。里面监斩官每一次对唾沫的反应,乔杉每次吃面条时的表演都不一样,值得细细品味。这是一部可以反复观看的小品,舞台不是春晚有些可惜,不然它很可能成为群众心中的另一个经典。因为经典该有的东西,它全有了。其他几个段子就多少有些太赶工了,包括最后一个讲北漂的小品,结尾部分处理的也不是很好,没有达到好作品应有的“哀而不伤”的境界。做到这一点的,是沈腾致敬卓别林。高晓攀来这个舞台,是真的想要说点相声的。哪怕最后有些贩卖情怀,也无伤大雅。因为这样的贩卖确实会对曲艺的一些传承有正面的效应,关键是他贩卖的方式很不错。本来到了最后,几位老艺术家们在抒情之后,收尾眼看着就要奔无趣的主旋律小品而去了,他画风一转玩了几下扇子。伴着秋叶冬雪,吟诗作赋耍耍大刀,都是很让观众觉得有美感的。对于年轻人而言,尤其是中二病少年而言,你跟他说这东西有多么多么重要,不如让他看看这东西其实也很酷。另外除了他一开始的那个讲述他们两兄弟爱恨情仇的作品之外,其他的作品都也还不错。相声说得口齿干净,包袱也很利落。但是比较可惜的是,他们俩没能从头到尾地、不掺杂任何东西地说一段纯粹的相声。他们如果那么做了(当然是前期的节目),应该会更受观众喜欢一些。毕竟没几个观众喜欢曹云金这种大杂烩。九孔的台式喜剧我好像能get到一些笑点。比如“这位先生”,比如“舞台的错”,多少有一些当年台湾喜剧电影里的影子,我们虽然没看过台式喜剧,但是台湾流行文化还是多少接触过一些。再有就是那两位憨态可掬的师傅,长相一看就是闽南台湾那一块的人,很有特色。但是九孔,包括吴君如,都是有些水土不服的。九孔虽然排名低,但是至少观众看了会觉得是在演喜剧,吴君如的脱口秀则是完完全全跟这个舞台违和的。更为限制的是她的中文,我也曾经看过她、达明的几期综艺,用粤语谈笑风生的时候,他们完全不是这个鸡同鸭讲的状态。不过也没关系,她们来了名次我认为根本不重要,因为这些演员不论资历还是成就都比她差很多,就像牛皋打不过岳云一样,并不会对牛皋在《岳家将》这个小说里的地位有什么影响。杨金赐这位选手,早早淘汰是很可惜的。他名不见经传,背后没有团队,全凭自己一个人编导、表演,而且效果还很不错。两个节目,《捉蜜蜂》和《糊涂清洁工》(大概是这两个名字)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类似憨豆先生的喜剧里面,还加入了街舞的元素,配乐又是那么的Classic那么妥帖。他的节目,说实话,基本上是找不出来什么明显缺点的。实在要找的话,大概就是受众群体太小,以及表演形式有限制。街舞的动作,能应用在喜剧中的总归是有限的,再加上独自一个人的哑剧题材也不是那么广泛,所以他即使留下来以后的创作也会越来越难。我想这不仅对于这个节目,对他的整个生涯来说可能都是一个重要的挑战。但是我依然为他被过早淘汰而可惜。剩下的曹云金,他就是来秀的。可惜的是他肚子里没有沈腾的干货,虽然来来回回三板斧使了个遍,但毕竟是三板斧。表现平平的相声、毫无优势的小品,乃至于微博段子手水平的脱口秀。他自恋并不是错误,可是无论长相还是才华都撑不起这股自恋。曹云金,相声界的冯唐。李菁,完全不知道是来干嘛的。人这东西,得脸皮多厚才能在那种同情式笑声中面无表情的把节目演完。——事实上我不确定他是否演完,反正我没一个能看完。当然了,他在别的选手表演时,也毫不自卑,依旧面无表情,臧否天下人物。不过考虑到当年在春晚上都能演那么无聊的相声,有个大心脏也不奇怪。总之,评价这几位选手,只要看看他们在致敬时选择致敬谁就可以了。贾玲致敬大话西游,而且并无亮点。她综艺气质太重,插科打诨挺有意思,但是真刀真枪拼创作的时候,她是多少有些拼不过其他人的。《大话西游》这样一部电影,用十分钟的小品来致敬,实在是很不理智,最关键的是,角色扮演她做的太多了。高晓攀致敬相声前辈,这大概也能看出这位演员的野心:要做一个可以传承和发展相声的有代表性的相声演员。这一点我比较看好,只是希望他更火一些的时候,少做一些综艺和脱口秀。这个行业已经有了郭德纲,需要一个既出名又能专注于做相声的人。——当然,不论对谁,这都太难了。乔杉修睿致敬吃面条,结尾又提到了当年的爱笑会议室。作为粉丝,我非常希望他赶明儿阔了以后,能把爱笑会议室再组织起来。从致敬作品上可以看出来,他们的喜剧风格是向陈佩斯、朱时茂两位靠拢的,虽然在方向上已经离得不远了。宋小宝致敬二人转,这我认为是没问题的,关键在于致敬的方式上。我原以为,会穿着下地的衣服裤子拿个手绢上来唱一段,没想到一句二人转没听到。从头到尾,一,句,都,没,听,到。关键的是,在这个比赛的准决赛拿来推自己的小团体(多少有点这个意思)是对别的选手的不尊重。我不知道宋小宝今后还能走多远,但目前为止,他的身份地位还远远不到当年赵本山推小沈阳的水平。比起宋小宝并不成功的致敬演出,沈腾致敬的是卓别林,而且表演非常成功。这个致敬,我认为是对他前面每一期表演的一个总结和宣告。他几乎所有的作品,都是没有语言限制的。换言之,他的所有作品,都不仅仅是给中国观众演的。比起其他选手的致敬对象,这个差距大概就是致敬周杰伦和致敬巴赫的区别(当然没有黑周杰伦的意思)。所有的这些选手里面,沈腾是兼具才华与野心的,我个人认为,如果这几个人里未来能出一个卓别林这样的世界级的喜剧大师,那只能是沈腾。其他选手的致敬当然也不差,都算国内的老先生或是大师。如果李菁致敬的话,我想,他大概只能致敬周立波了。———————鸽—————————经专业人士的提醒,原来我很喜欢的上海滩,居然也是抄袭。不由让我感觉给宋小宝团队码的一堆字都有些喂了狗。不过即便如此,我还可以把赞美原封不动的送给原版的那个作品。只是宋小宝团队的档次,就又要掉一个档了。另:别看我在回答里沉着冷静,指点江山,事实上我对于喜剧本事是知之甚少的。从个人水平上来说,我其实并没有资格人五人六的写这样一个答案,这仅仅是一个普通观众对这档节目的一个看法。同学,我这里的很多浅显和幼稚的地方,都诚心欢迎前来指正。夏虫不懂冰,但是单纯地涨涨姿势,也是好的。
踩地雷真棒
随便拎一个上春晚 春晚都不至于那么难看..
不说别的,小沈阳那组的创意完全是抄袭(或者是买到版权或者雷同)之前江苏卫视《一起来笑吧》的《试戏》那一系列的节目。
想不通淘汰的为什么不是李菁,内容太无趣,包袱抖出来的都是石头吧,要多生硬多生硬。至于原因,相声演员的局限性?其他除了白眉工作室的荒诞喜剧欣赏不太动,其他各位都好评。-----------------------------------------------果然李菁和白眉都被淘汰了;其实不是很喜欢看贾玲的作品,但她确实很聪明,对于这种对创作素材消耗极大的赛制,她的创作思路就是把历史,影视剧中的经典女性套在自己身上自黑一番就妥了,简单、粗暴、卖票。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欢乐喜剧人沈腾作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