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屏.富通雅苑在街上看见了一个人,是老家的地主,是谁

The page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nginx error!
The page you are looking for is temporarily unavailable.
Please try again later.
Website Administrator
Something has triggered an error on your
This is the default error page for
nginx that is distributed with
It is located
/usr/share/nginx/html/50x.html
You should customize this error page for your own
site or edit the error_page directive in
the nginx configuration file
/etc/nginx/nginx.conf.&天气情况:
-今天白天到夜间,多云,有轻雾,西南风4-5级转3-4级,17-28℃。栖霞气象局25日6时发布。
欢迎访问山东栖霞政府门户网站&
您现在的位置 :
&& && 媒体看栖霞
牟家故事:人间正道是沧桑
发布时间    
牟家故事:人间正道是沧桑
&论牟氏庄园的经营管理之道
&&&&&&& 关于某些辩证关系和名词做一下解释
&&&&&&& 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易经》上的阴阳鱼,八卦图来解释世界上的万物关系,它们都是一半对一半,即各占百分之五十,万物平衡,这个世界就安宁,和谐。失去了这个平衡关系,万物之间就要出现各种&乱套&的坏事了。例如食物链的关系,昼夜相平的关系﹑生育上的两性关系,公与私的辩证关系和财主不过三代富等等。
&&&&&&& 1.我在这里首先讲一下&&对处事中的公与私的辩证关系
&&&&&&& 公与私,犹如一对孪生兄弟,是一种形影不离的又矛盾又和谐的统一关系,即,在某些方面他们的矛盾非常尖锐,而在另一方面,谁也无法分辩这个人做的事是公还是私。这是大自然偿赐给人类有文化的人一种平衡关系。谁能正确运用这种相生相克的关系,世界上的物质他就会得到的最多。反之就会最少。如果&全是为公&或&全是为私&都将产生一种无法生存的境界。全是为公,他将会是一个彪子;全是为私,这个人亦将无法生存。所以,正常化的人在公与私这种非物质东西上的占有量在表面上来看都是各占一半,可是在每一个人的灵魂深处,打出的小九九小算盘都是在为私。为私这是每个人的禀性。
&&&&&&& 造物的大自然为了控制人的这种私欲达到世界上的关系平衡,在某些事物上,又往往让你公私难分。按其容量来讲,公私的矛盾体可以划分成三种类型即&小公与小私&为一个矛盾上的统一体,&大公与大私&又是一个统一的矛盾体,这两个矛盾体产生的矛盾都好解决,唯有&中公与中私&才是一个不好解决的矛盾对立体。为了时间,我在这里只讲一个事例让大家仔细思考。即做了皇帝的人,也包含着我们的成功企业主,他们的&大私&是什么?我认为做了皇帝的人他的大私首先是如何设法&让自己的江山万万年&,那么,为了得到这个大私,他将使用什么样的办法才能保住这个目标呢?真正的办法只有一个,即用大公,让全国人都生活的好,都不造反,他的目的就达到了。反之,他的江山很快就要垮台。例如,隋朝的两代而亡,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我们做企业的也是这样。你要达到自己的&大私&,所使用出的办法也必需是大公。有些企业主拿着自己的职工当儿戏,在社会上横行霸道,老子是儿子的第一老师,好东西不易学,坏的一学就会,而且还会一代更比一代强,这样的企业他能达到三代富吗?
&&&&&&& 所以,在使用公与私这对矛盾体的理论关系时,凡想做大事的人,想得到世上最大便宜的人,他们都得使用大公的办法去夺取,谁这样做了,谁就会是个胜利者,反之,将是一个短命者。凡拿着自己职工当儿戏的人,他不但富不过三代&&即100年。如果遇上世界大变革,首先遭殃的也便会是他们的儿孙了。
&&&&&&& 2.那么财主如何才能达到三代富或冲过三代富呢
&&&&&&& 每一个物种的出生与生长、后果的好坏,将都表现在自己的根系上。根系没有病,果实长得就会好。根系是病态的,这棵植物它一定不能生长的好!财主要达到三代富或冲过三代富,首先的关键就在第一代人和第二代人身上。第一代如果懂得中国传统文化,他对子孙的教育必不会离格,只要第二代人不错样就一定能达到三代富。我接触过一家人,男的是地皮,媳妇好,在对孩子的教育上,女的想领正路,男的偏让孩子学坏,这个小孩又象他爸,这样的孩子谁能保护他也富过三代不出事!牟氏庄园为什么会长盛不衰呢?其秘诀就是&霜露兴思远,箕裘继世长&。牟家祖茔的山门上就是这副联子。&霜露&的意思我在这里简单的解释即谓对先人的追念,&箕裘&的意思是做父母的不要光顾自己去发财,还要为后代人做起表率让他们看到创业的艰难,即让下一代人不错样的照着长辈人的道路走下去,只要第二代人不歪,就会达到三代富。如果能达到代代人都不错样的走下去,他就会长盛不衰了。就像牟氏庄园的祖孙连富了十代,在这十代人中,除了第十代遇上了无法抗拒的天下大乱之外,那九代人代代都在那里拼搏。他们的生活也都在严格的控制之内,自己是无权随心所欲的。就像牟家的娶妻纳妾,都是有严格规定的,谁也不能违约。
&&&&&&& 3. &大强贵&与&小弱贱&
&&&&&&& 大强贵与小弱贱,这是两种不同世界观的人对事物的使用上两种不同态度。&大强贵&的人,即处处把自己看成是一个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做事不顾法律、不遵守道德,一切一切都是自己随心所欲。例如十月十九日《新华每日电讯》中报道富二代开车撞死了人,还哴我爸是李刚!(一个地方公安局的副局长)。这种人如果成了名主之后,忘乎了所以,感到世界上的人谁也不如他,那么,他的好日子是不是就快到头了?&小弱贱&的人即把自己永远看成是一个普通的人,做事讲遵纪守法,处世讲道德。在处世和与人交往之中,他也会处处表现&谦让&,那么,他的好日子就会永远上升。大自然赐给每一个人的机会都是一样的。李刚的儿子撞死了人,他能没有事吗?!
&&&&&&& &大强贵&与&小弱贱&是一种矛盾的辩证关系,谁要想使自己的家业永远上升,他就得使用&小弱贱&,即把自己看成&小弱贱&来处世。否则,他就升不动了。
&&&&&&& 4.向各位方家介绍一个名词即&攲&,什么叫攲?
&&&&&&& 单讲攲,&攲&的意思即为倾斜,所以,古代哲人便按这个倾斜的道理制作出了一种器具,名为&攲器&,即一种倾斜易覆之物。用这种攲器装水,当水达到七成满,它是正当的,如果将水加满,它就会倾斜,将多余的三成水泄出器外。古人借这种器具所讲述的道理是,当你成了大财主之后,自己只是可以留下七成收入,另将三成返还社会。所以,牟氏庄园的主人每天舍饭两石米,再加上荒年的赈灾,所付出的家财正好是他家收入的三成。他们运用这三成的付出,在全国的百年乱世之中,不但让他们太太平平渡过了五代富,而且,在那场轰轰烈烈的社会大变革之中,全国出现了二百万人命伤亡,栖霞死了八百口人,牟氏庄园的后代却没有一人伤亡,这就是牟墨林运用攲器的道理付出三成收入保护好了自己的巨大财富。
&&&&&&& 5.两幅楹联的解释
&&&&&&&& ①绍祖宗一点真传克勤克俭,教子孙两条正路曰耕曰读。
&绍,即接续;克即当&能&讲。这副联上句的意思是做子孙的要接受祖宗的一点真传,真传是什么呢?要&能勤能俭&。下句为&教子孙两条正路一是耕二是读&。耕即做工,读即读书。也就是告诉我们&要想家业长盛不衰,在勤俭的基础上,必需要做工,必须要读书,读书可以长知识,明道理,确保家中不出事,做工可以生产出物质上的成果来。
&&&&&&& ②墨守耕读呈陶富,林立懿德诏封翁
&&&&&&& 这是福山翰林牟荫喬的作品。作者使用这幅联子,对牟墨林一生做了全面的总结。中国成语上有段&墨守成规&的典故。这里将&成规&改成&耕读&,因为牟家的祖联上就有&曰耕曰读&。牟墨林通过耕读,使自己的家业达到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富翁陶朱公的标准,陶朱公即大政治家范蠡。他在经商上非常有一套,突出的故事便是《范蠡贩马》,这是一出标准化的双赢典范。范蠡现为中国三大财神(赵公明、比干、范蠡)之一。牟墨林的一生也是步步使用着这套双赢的办法,将自己的家业冲上顶峰。现在也有许多游客奉牟墨林为财神,由于他一生中做出的德行太多,不但得到了世界上最多的财物,而且还得到了皇帝的赏识,最后封了他一个有大德大行的五品老头奉直大夫。
&&&&&&& 这幅联子还藏头藏尾,即&墨林富翁&。
&&&&&&& ③其他的联子是不是牟家的,正在考证之中。牟氏庄园现在展出的物品,有好多东西都不是牟家的真东西了,我是搞历史的,假的我不想把它说成是真的。好!解词就到这里。
&&&&&&& 牟氏庄园的概况华夏五个第一
&&&&&&& 第一个第一,财产最多
&&&&&&& 牟氏庄园有六万亩土地,十二万亩山峦,五千五百间房屋,年收地租三百万斤。现在对其评述第次,南北方出现了两个不同的版本,但是他们都把它列入中国的三大庄园之内。南方人说:&中国有三大庄园,一是故宫,二是孔府,三是牟氏庄园。&北方人说:&中国有三大庄园,一是刘氏庄园,二是牟氏庄园,三是魏氏庄园。&笔者同意南方人说,其理由为:故宫是皇帝的住宅,皇帝是中国最大的地主头子,又是佃作财主的保护人,当为其一;孔府,是孔圣人居住过的地方,孔圣人则是培训地主读书的老师,怎么能不列入其中呢?四川刘文彩,论其权势,它比牟氏庄园是要大得多的,但是,论其财产他仅有八千亩土地,在四川也仅能排上三十几号。这怎么能与孔圣人学问的忠实执行者,又是皇帝的积极纳税人&&牟氏庄园相提并论呢?
&&&&&&& 那么,牟氏庄园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我将把这个题目插在这里。
&&&&&&& 9月29日那天,从烟台来的客人李先生问我:&牟墨林挖的第一桶金是什么?&这是现代人所使用的一句名词,在过去是没有这个词句的。牟墨林发家的第一桶金不在牟墨林身上,而是他父亲通过&霜露箕裘&这条发家的秘诀,经过终生的拼搏,积攒下了一千亩土地。而牟墨林这个富二代在其父亲的管教之下不但喜欢读书,而且还喜欢种地,他得到了这桶金之后,没有把自己看成是&大强贵&,整天昏昏然。而是仍把自己摆在&小弱贱&的位置上,使用着大公大德,去夺取自己的步步胜利。下面请看看我写的书《牟氏庄园三百年》中的那段&暴发史&。
&&&&&&& 过去的土地主人在发家史上,大致可分两种,一种是靠勤劳节俭,逐渐积累而富裕起来的,另一种则是&上天&赐与意外机遇,突然暴发。所谓逐渐富裕者,他们使用的办法是在霜露箕裘的基础上&开源节流&,世界上绝大多数财主,走的都是这条路。在开源上,他们的表现都是能吃苦耐劳、艰苦奋斗。即使一文小钱,该得的也不肯放过;在节流上,他们更知道&欲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所谓暴发,多数是指突然间得到外财。因此有句俗语叫&没有外财不发家&。而牟墨林的暴发,既非渐发也非突发,而是另有天意。他在继承父亲为他留下的第一桶金后,他没有把自己看成是大强贵,而是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艰苦奋斗,在创业的道路上,每走一步,都是用德行与广大贫民真诚合作,求得双赢,得到成功的家业。前几年,有人说他&心狠手辣&、&丧尽天良&,其实际,说这句话的人除了别有用心者外,就是一个十足不读书,不明理也不明真相的&知识盲&。一、他不了解当时灾情的大环境是什么,如果让他遇上,他将如何面对?二、在他的心目中,人类终生是处在阶级斗争中,再好的人一旦有钱就变坏,好人坏人永远用穷富来分,根本就不知道中国传统文化为何物?!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其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一片阳光&&一块沃土&&三棵大树&。一片阳光是指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主要观点有:天道自然,天人合一,五行生克,阴阳和合。一片沃土是指中华民族的文化沃土。三棵大树是指儒、道、佛三个思想文化体系。如,儒家的仁义礼智信,佛家的行善积德,老子在《道德经》中所宣扬的道德至上等等。儒家财主正是这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脊梁,没有他们就没有中国传统文化;行善积德,以德聚财,这是他终生奉行的座右铭,是闯过三代富财主的必备条件。道光年间,在栖霞拥有千亩土地的中型财主并不鲜见,如黄夼河南村的高振基家,那老先生既不心狠手辣,也没丧尽天良,就是有点&有道无德&,不肯赈灾,其结果,家业被饥民们一均而光。牟墨林的成功,却恰恰与他们相反,自己富了,灾民们还称他为行善人家和活菩萨。究其原因是什么呢?就是有文化。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与普通人已不是一个档次了。他不但有几百年家庭文化的熏陶,而且,通过读书还让他更明白了大自然对一个成功者所要求的行为是什么。老子在《道德经》中写得非常明白:&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冲,即虚。这句话在这里可解释为如果某人投资修建了一座水库,储水七成,多了让它流出,与溢洪道保持相平,水源不但充足,坝堤也牢固,他可长用不衰;他如果贪财,将流入的水不但不去泄,反而加上闸板,将水储到十成,看起来财产是多了,却不知紧接而来的便是坝塌水库完,他马上就会变成一个一无所有的穷汉。所以承载七成,照佛学来说,这是一种玄机,也是你确保家业永远兴盛的财产极限,物极将必反。牟墨林就是因为精通这个道理,面临先人留下的财产,运用中国传统文化去进行操作,在发家四大关口上,一路过关斩将,一路顺风,终于暴发成中国的佃作第一大财主。
&&&&&&& 1、身怀深厚的文化底蕴,闯过读书取仕关。
&&&&&&& 在明清两朝,栖霞人通过科考共出了文进士26名,牟氏家族独占了10名。
&&&&&&& 牟墨林身处这样一个已历八代,科名累累,又居栖霞四大望族牟、林、郝、李之首的书香门第,祖上的传统是读书取仕,而他自己却非要耕读世业,这将如何进行运作呢?他在博览群书中读懂了商祖范蠡。范蠡贩马的故事对他的启发非常大。在过去,中国农民非常贫穷,其生活为半年糠菜半年粮,一到青黄不接季节或灾荒年,大部分农民都要四处讨饭,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牟墨林有了文化之后,便试想建立一个主佃双赢的小社会,便暗暗拚弃了读书取仕的文化路子而将所学到的文化运用到自己所喜爱的&耕读世业&上去了。
&&&&&&& 2、闯过财主不过三代富关
&&&&&&& 牟墨林父亲牟綧,原生长在一个已历五代,较为殷实的家庭里,兄弟五人,分家后得了60亩土地,一时成为一个富裕的自耕农。后来,遵照先祖的霜露箕裘的遗训,经过几十年的艰苦创业,逐渐发展成了一个拥有千亩土地的中型财主,即我们所说的第一桶金,为牟墨林后来的事业成功奠定了雄厚的财力基础。而牟墨林接到这千亩土地的家产之后,没有像其他财主那样把自己看成大强贵,到处横行霸道,把这份财产看成是&盈&整天昏昏然。而他暴发后仍然把自己看成是小弱贱,把这份财产看成是&家业还未成功,尚需继续努力&的本钱。这就是他与他人最大的不同之处,使他闯过财主不过三代富的关。
&&&&&&& 3、抓住天赐良机关
&&&&&&& 清道光十六年前,栖霞连续三年大灾,特别到了十六年春,不但出现了饿殍遍地,民不聊生,粟贵如珠,斗米数千钱的悲惨局面。而且还出现了人相食,吃人肉卖人肉者比比皆是,有活人吃死人肉的,还有将老人或孩子杀死一点一点而吃掉的。这不是危言耸听,也不是天方夜谭,这是胶东历史上的真实。各地方史志均都有记载。
&&&&&&& 这时,牟墨林家所积存的粮食全部无偿的&赈了灾&,即全部赈给灾民吃了;整个栖霞境内已无粮食可吃了,过去的道路不好走,交通不便,运输上全靠人挑、牲口驮,有五百里不贩粮之说,即一个人挑着一百斤粮食,来回各走五百里路,这一百斤粮食就吃光了,所以,大粮贩子没有搞陆运的。
&&&&&&& 灾情已经发展到如此地步,官仓也无粮食可赈了,难道都要坐以待毙吗?饥民们为了活命,经过商议,由乡绅出面,乞求他们最可信赖的大财主牟墨林,请他动用钱财,将死钱变成活钱,到关东贩运活命粮。那么,他们为什么不求别人出去贩粮,而求牟墨林出去贩粮呢?!财主大致可分三种:一种是标准化的儒家财主,这种财主由于明白道理,会保护自己,每当大灾之后,都会将全部存粮赈给灾民。这种财主,不但名声最好,而且还会受到灾民们的保护;第二种财主,即那种&有道无德&的财主,他虽然亦属好人的范畴,但是由于吝啬,救灾不及时,粮食也会被饥民抢光;第三种,即那种无道无德的财主。社会需要他无偿赈灾,他们却是坚决不干的。这种财主最后的结局是,人不仅受伤,粮食也还会被饥民一抢而光。牟墨林属于第一种财主,他办事,饥民们放心,这就是饥民们为什么会去乞求他贩运粮食的缘由了。交易条件,也不能白贩,叫饥民们用土地相换,一斗粮换给一亩地。在当时,一个孩子只值一顿饭钱,一斗粮食可换几十个孩子。从饥民这个角度来说,对这一亩土地人家所付出的一斗价钱可真是天价了!牟墨林也有这种打算,但他父亲临去世的时候,曾有遗嘱,漂洋过海太危险了,千万不能过海贩粮,他老人家只有这么一个儿子,怕断了根苗。今经乡亲们提出,怎么办?救命要紧!牟墨林不计个人安危,在灾民中组织了一个运粮班子,便上了路。到关东贩粮,需经三次装运,一是到产粮地采购粮食运到海港码头,二是装船过海再运到登州海港,三是雇佣骡子与脚夫从登州港运回栖霞。三次装卸的运杂费,我们就可以看到从关东到栖霞贩运粮食,也实在是不容易的了。
&&&&&&& 虽然上天赐与这次良机,像这样艰难的事,在当时的栖霞财主中,也只有牟墨林一人敢为。如河南村高家,牟墨林曾组织他一起去贩粮,而他却不敢。这时,牟墨林看到栖霞灾民的惨状,回忆嘉庆十七年,父亲赈灾时,虽有慈心,却财力不足。如今家业虽然发展了,但他却又遇上了比那次更大的灾难。连续三年的大灾,广大饥民在&易妇而食&&易子而食&,他敢再想下去吗?!为了解救广大灾民于水火,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踏上了去关东贩粮之路。
&&&&&&& 4、闯过艰苦奋斗关
&&&&&&& 有了办法,有了财力,又有了天赐良机,如果自己不能吃苦,成功也是枉然。牟墨林非常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在发展家业时的一切活动中,总是事必亲躬。他如果不亲自去,到了那里的购粮价花多少钱?粮食成色又是如何?再是,那时海运条件实在不佳,海难极多。栖霞的财主也不少,又有几个人敢搞海运的?还有,他人贩粮为了减少风险,都是运到登州海港批发出去了。没有陆运这段麻烦。而牟墨林却承诺必需把粮食运到栖霞。谁知,麻烦的是回到栖霞,当&交易&刚刚进行,那些原先没有&合同&的灾民亦都大量涌入,不给不行;为了兑现&诚信&,这倒让牟墨林犯了难。由于粮少(只有20万斤)人多,这部分没有协议的人怕换不到粮食,便出现了互相打斗现象并起哄,将粮价由一亩土地哄到二亩,最后哄到八亩,也就是将地价由一斗粮降到半斗,最后压到一升。中国的石、斗、升都是十进位,牟墨林为了让饥民多得点粮食,便当场拍板将一斗十升改成一斗八升,牟墨林看着互相斗打的现象,心中实在难过,便用恨自己无能来安抚饥民。就这样,即是一升粮食,由于同时接受了代灾民补缴官府田赋之责,不但救活了大量准备要吃孩子的饥民,而且,也救出了大量因欠赋而被关押在监狱里的穷苦百姓。所以,饥民们将土地换出去了,还称牟墨林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当时有歌谣传:大清道光十五年,栖霞连年起灾难。秋雨连续四个月,涝的庄稼没睁眼。大风又刮三日整,地里庄稼连根掀。百姓饥饿相继死,官府钱粮也暂缓。过了年,到春天,年头更是让人寒。一斗米二千钱,一斗胡秫四吊三。水中瓜菜戥秤称,屋上烂草上磨研。线串黑豆沿街卖,十七八的大闺女不值半吊钱。小孩更是倒了霉,两家相换当饭餐&&。牟墨林就是在这等环境下为拯救栖霞大量灾民,以大慈大悲,大公大德之心,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畜力和财力,承担着生命的危险,跨越150里山路,几百里海路,到关东贩来了救命粮。在救灾济民的同时,也使他自己在呼佛声中暴发起来了。
&&&&&&& 以上是牟氏庄园的暴发史,也是中国财产最多的佃作大财主。
&&&&&&& 第二个第一,庄园面积最大
&&&&&&& 牟氏庄园占用的土地面积最大。&庄园&这个名词,是外国进口的,中国的名称叫做&田庄&。它们所述说的内容则是一样的,即有庄有园,或有田有庄。牟氏庄园这里,现在能向广大游客提供的景点,按其实际情况来说是称不上&庄园&的,它仅仅是牟氏庄园中一个小小的住宅部分。&庄&指房子,&园&指田园。要说牟氏庄园为最大,它仅在其居住地古镇都村这一处田庄,就有30万平方米,比山西王家大院最兴盛的时候25万平方米还要大出六分之一。过去的人对牟家的称呼是不叫牟氏庄园的,而称&古镇都家&或&古镇都牟家&。现在能向游客开放的&景观&仅是占地两万平方米的480间住宅房而已,其他的部分都在历次改造中给破坏掉了,最后的一次改造时间是在2003年,拆了真的,盖了假的。而真正的牟氏庄园除了现有的两万平方米之外,在大门外这整片整片的房子都是其中的组成部分,它们是油坊、粉坊、木匠铺、石匠铺、药铺、草园、菜园、场园和花园,还有两个佃户村。除此之外,老栖霞县城有一半是牟氏家族的,新城区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土地原是牟氏庄园的,在四乡还有150多个佃户村,20多处大粮仓。如果将这些下属田庄都计算在内,那可有200多万平方米啊!牟氏庄园是不是中国民间最大的一处地主庄园?!
&&&&&&& 第三个第一,连富十代达356年
&&&&&&& 大自然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安排都是平衡的。例如男女之分、昼夜相平,还有财主不过三代富等等。而牟墨林庄园,由奠基人牟綧开始,截止到公元1947年的土地改革中止,其本身就富了五代,前后共达十代,历时356年。牟氏庄园为什么会这么长盛呢!他们十代人都有哪些较大的作为呢?牟家前后十代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 第一阶段,由赤贫变大富。牟家在前七世上,基本上是赤贫,后来通过第七代人牟时俊付出终生的努力将&邻家日演一部戏,儿曹每课三篇文&设为座右铭换出了第八代人的兴旺。原先牟家很穷,我们第七代先祖,不甘心这样穷下去,经多方努力后,在明白人的指点之下,一个家庭要想兴旺起来,必需读书。就这样,他将八个儿子,七、八个孙子,全家二十余口人分成两个组,即以婆婆为首的及四个儿媳妇再加上第四子牟道远为做工组,通过做工,养活全家。其余的七兄弟和几个下辈人为读书组,他们排出了社会上的一切干扰,通过近十年的发奋读书,一下子考出了四个做官的,靠读书取仕牟氏家族兴旺起来了。
&&&&&&& 第二个阶段,富起来的牟家人时隔不久,又赶上了明清改朝换代,让牟家又遭受了沉重打击,例如公元1643年(明崇祯十六年二月十二日),清兵将栖霞城攻破,不但将牟家洗劫一空,还害死了两条人命。十八年后,又遇上了栖霞于七造反,将牟氏第十代人八兄弟捉去了七个,关押在济南监狱里,多亏他们在监狱中读了三年书,才逃出了性命。命是逃出来了,可是家业却全部垮塌下来了,连吃饭问题都解决不了了。作为一般的家庭,在这次大变革中,就会这样垮下去了,可是这时候的牟家人,财产是穷了,可是脑袋里不穷,有文化,遇到这种情况,最知道自己该怎么办。于是,兄弟八人和衷共济兄长自拟先祖遗命,通过发奋读书,将别人需要三代人才能解决的沟坎问题,而牟家仅用了不足十年的时间,便把这段厄运冲过去了。兄弟八人考取了两名进士,同时还有一名子侄牟恒也考中了进士,并且代康熙帝做出了许多不平凡的事。
&&&&&&& 为了长久兴盛下去,他们又拟出了牟氏家族的正式家训,并通过修祖茔将牟氏长盛不衰的秘诀&霜露兴思远,箕裘继世长&,修在祖茔的山门上,让每一个去茔地的子孙都能看到。最后还被牟国珑书成家训联,挂在大厅之中。这幅联子还有,现在挂在牟氏庄园里。牟氏家族在整族上步入了鼎盛。达栖霞牟、林、郝、李四大望族之首。
&&&&&&& 第三个阶段,即到了牟墨林的祖父牟之仪这个时候了,家业虽然仍有长进,却一下子生出了五个儿子来,将一个非常殷实的家业又分&穷了&。牟墨林的父亲牟綧是老五,由于他父亲的早逝,书没有读好,分家时只分60亩土地。一般的家庭,到了这个时候,又得经过长期奋斗,才会取得一些进展,而牟綧因有几百年的牟氏文化底蕴,为了重振家业,他又走上了艰苦奋斗的道路,通过终生的拼搏,将家业由60亩土地扩充到1000亩上,为牟墨林的发家提供了第一桶金。
&&&&&&& 牟墨林由于有文化,接到这千亩土地之后,没有昏昏然,它不但自己继续拼搏,对儿孙也不放松,所以,到其六个孙子辈时也都在那里努力,只是晚期碰上了社会大动荡,才致十七世人没有表现出什么大的作为,便遇上了土地改革。
&&&&&&& 牟氏连富十代的轴即核心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即&一片阳光&&一块沃土&&三棵大树&!使用的手段是&霜露箕裘&。所以我们的企业家要想长盛不衰,一定要将中国的传统文化学到手,有了传统文化,即是临时遇到了麻烦,也会想出办法,很快冲过去的。霜露箕裘即承传关系。父兄付出了那样的艰辛,做子弟的也不准错样。
&&&&&&& 第四个第一,年舍饭千石谷百年不变,活菩萨牟墨林华夏第一
&&&&&&& 牟氏庄园的大门口上,每天都在那里向天下的饥民舍施三顿救命饭,早晨与晚上舍的是大饼子,中午舍的是小米干饭,还有一勺熟菜。牟家的大饼子,每个都是四五斤重,由七成小米面和三成豆面做成的。舍饭时,将一个大饼子一切四块,每人发放一块,提供给那些没有饭吃的贫寒之人以供活命。牟家每天舍饭使用去的粮食是两石小米,折1200(市)斤,占他家总收入的20%。如果再加上赈灾,每年都得耗去牟氏庄园三成收入,即1000多石谷子。牟家就是这样一天三顿,一年365天,没有任何变动的向外舍饭,一直舍了一百多年,这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是没有第二家的呀?我们都看过电视剧《乔家大院》,乔家那么富裕,他才放了几顿饭(粥)?!现有许多游客当得知牟家这个真实的舍饭信息之后,都夸牟氏庄园的主人有学问、有内涵,懂得做人的道理,怪不得牟氏庄园会长盛不衰呢。
&&&&&&& 牟氏庄园家族自第八代中兴后代代都有舍饭济民之义举,不过前六代人做的都是季节性赈灾,自公元1836年(清道光十六年)牟墨林暴发后,牟家的赈灾史又发生了一个翻天地覆的大变化。树大招风,自栖霞暴发出这么个大财主之后,便以即墨为中心的胶东饥民都纷纷涌到栖霞来了。牟墨林是个非常有文化的人,面对这种现实,他更知道自己走错一步,将会是个什么样的结局。在八仙中为什么让张果老倒骑毛驴,因为事物总是向反面发展的,为了维护自己家业的兴旺,他便向灾民展开了全面赈济。前五十年凡是求上门的灾民都是随来随开付。公元1855年黄河大决口改道山东之后,近千万灾民外逃,牟家的赈灾史又出现了一个大变化,担子更重了。以乐安(今广饶)为中心的鲁北灾民也都涌到栖霞来了,最高时日达千人,数日不散,直到光绪年间才逐渐减少。据史书记载,灾民们为了生存,或流离他乡,或沦为&盗贼&,因此酿成了咸丰、同治年间屡扑屡起的山东民变。牟家为了安宁,牟墨林下令全面赈灾,本村佃户全部出差做饭。就这样,从道光十六年到光绪元年,由于栖霞出了这么个体恤贫民的大财主,每天面对四五百乃至近千名灾民,对重复领饭者也无法控制,牟家始感事态严重,长期这样下去,家业会被饥民吃光,后经当家人牟振与众兄弟商议,便从光绪元年开始,采取定时定量舍饭,平时付出两成,即一天三顿,每天用米两石。遇上大灾年再随时增加,年均量控制在总收入三成上。按这个亏盈率他们一直延续到1947年土地改革方告结束,前后历时112年,总付出量约有一亿多斤粮食。
&&&&&&& 关于牟氏庄园为什么要把舍饭与救灾量控制在三成上,在过去,我一直把这个数字看成是个谜,后来,看到了一篇《禅道成就韩国首富》文章中说:石崇大师送林尚沃一只杯子,杯子中的水如果倒满了,水就没有了,如果倒七成满就会一点不少,文字示为&戒盈祈愿&。现在思考起来,古代哲人造&攲&器遵循的七,也就是满了,再多了,会物极必反。牟墨林在临终之前,召诸子立床前嘱子曰:&吾生平无丝毫浪费,扶贫济厄,终身无懈,尔兄弟须记我言,继吾志者乃吾子,否则,不汝血食也。&牟墨林的这段临终之言,在他灵魂深处就是教儿孙们扶困济厄吗?我在前面已经说过了,每个人在其灵魂的深处,都是为私的,那么牟墨林这个私是什么呢?&&他已看到天下即将大乱,一个经营土地的财主,在大乱中怎样才能保护住自己呢?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思考一下,再还有什么办法能比牟墨林这个办法更高明?!整个民国时期,全国也是大乱,而牟氏庄园能在这一片大乱中创造出一个和谐小社会来,来保卫自己,这又是多么高明的创举啊!即是到了土地改革中,全国死了那么多人,而牟家却没有一个人命伤亡,这些事是不是都与牟墨林这段话有关呀?!牟墨林的一段遗言,不但保护住了自己的家产,而且还保护住了自己儿孙们的性命。中国传统文化值不值钱,这值不值得我们去做思考?
&&&&&&& 从牟墨林的遗训与后果中,我们应该悟出个道理来。
&&&&&&& 第五个第一,牟氏庄园,没有一个保安家丁,百年不招土匪。这又是牟家的一大&奇冠&
&&&&&&& 牟氏庄园这么大的财主,周边没有圩墙,家中也没有专职家丁看家护院,从1812年牟墨林亲主家政起,到1927年栖霞政局大乱之前,百年不招土匪,这太传奇了。那么牟家都是用了一些什么奇招,将这个全开放式的庄园摆弄的这样长久安宁呢?
&&&&&&& 原来,在牟墨林亲主家政之后,他就认识到了这个问题,要想长治久安,家业永远牢固,就要按道的规律去进行运作,前边已谈,按虚无与实在的办法去抓防范。所谓&虚无&就是要抓社会和谐,让自己有广阔的活动空间。所谓&实在&即是社会再和谐也要有真土匪出现,那么面对这两个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所谓和谐社会就是要对饥民全面赈济,不制造民变,缓和与各种人的矛盾。
&&&&&&& 关于防真土匪,开始的时候,牟墨林将爱习武术的堂侄牟英奎从栖霞城里聘到古镇都来,让他专业习武,暗做牟氏庄园的保护人。后来分成四大家到六大家了,他们家家都雇有大量长工。这时候,如果再雇一帮保卫,这两帮人的矛盾谁也调和不了的,浪费了钱财,制造了矛盾,牟墨林的办法是合二为一。让长工兼保卫。这样做不仅让东家节省大量工钱,又没有矛盾。牟家的长工屋就设在大门旁侧,晚上还设有一人巡夜,这一夜无事则罢,若真有了盗贼,巡夜人将锣一敲,所有长工摇身一变,立刻都变成保卫了。白天,东家不用长工头大把头上山,整天就在大门口转转,他是不是一位&保卫科长&?牟家的这个合二为一的做法,既无矛盾又省钱,谁能说它不高明呢?反长毛的时候,成立过联庄会,后来,胶东王刘珍年又搞过一段联庄会,这样,在战乱时又出现了全民皆兵,连丐帮都成了保卫。
&&&&&&& 有人说了,牟氏庄园在1927年和1939年不是遭过两次抢劫吗?要论事实,也是真的。不过那是在中国天下大乱之后出现的兵匪所为,他们都有几百人或几千人,政府军都打不过他们,何况只是一个地主家庭?天下太平,社会和谐,这是每一个中国人都希望得到的美好前境。
&&&&&&& 三、牟氏庄园的经营管理之道
&&&&&&& 第一,首先讲牟家的经营之道
&&&&&&& 干什么得讲什么,这是传统中国人常说的一句话。牟氏庄园是一家经营土地的财主,那么,他在发展家业之中都使用了一些什么&法术&,来令破产农民和破产地主都愿意把土地卖给他们的呢?又是如何使广大佃农高高兴兴的来无偿出差事,又为他们家白做工的呢?为了自身的发展,又是如何在天下大乱之中让他们在这个小社会中保持和谐与稳定的呢?这是决定牟氏庄园生存兴衰的三大要素,具体情况简述如下:
&&&&&&& 1、首先让我们看看,牟氏庄园是如何让破产农民和破产地主在相同的价格上愿把土地卖给牟家的吧。
&&&&&&& 这是每一个想要做大财主的人,在迅速发展家业的过程中,都会将其放在第一位上来考虑的问题。对破产的人来说,他们要破产了,把土地卖给谁都一样,甚至是谁的价格高便会卖给谁。可是,作为收购者来说,价格也不是没有限度的。那么,牟氏庄园的主人在相同的价格上他们都是采取了一些什么方式与政策,将破产人的土地竞争到自己名下的呢?
&&&&&&& ① 首先让我们看看牟家是怎样购买破产农民的土地的吧。
&&&&&&& 牟墨林这个人对社会学甚有研究,特别对破产农民研究的更为透彻。牟墨林最知道,他们在破产之后最希望得到的&东西&是什么。在过去那个封建社会里,农民破产之后,最关心的便是如何&活命&了。社会上活命的办法很多,一是&再就业&,即当佃户,当长工,挑八股绳。对没法&再就业&的就是当乞丐、闯关东和做土匪兵了。一个佃户家的收入是两到三个长工的收入,是4&6个挑八股绳人的收入。头些年把佃户说成是农村中最受压迫、最贫穷的人;其实,则不然,当佃户好似今天在国企里的正式职工,不是谁想去做就能做到的。长工只是个临时工,挑八股绳的人则更可怜,如同今日里的收购破烂者或小商小贩。牟墨林抓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之后,为了将土地竞争到手,在购买他们土地的时候,首先使用的一个办法就是安排他们&再就业&&&做牟家的佃户,即,自己出卖的土地可以继续租种。所以,破产农民在破产的时候都愿意将土地卖给牟氏庄园。
&&&&&&& ② 如何与破产地主打交道。
&&&&&&& 破产地主在破产之前均有大量的佃户,当他们破产之后,对已破产的地主来说,他们本人的利益也就是谁给钱多就把土地卖给谁了。可是,有些新地主,在购买大量土地之后,将会大幅度的更换原有的佃户,引起佃户们的不安,造成了局势紧张。可是牟家人却不这样做,为了社会稳定、长治久安,他们对原有的佃户,凡是愿意继续租种的都可以继续租种下去,既不裁员,也不乱更换土地。多年的主佃关系,对破产地主来说,他们大多数人还是有情有义的,都不希望出乱子,牟家这样做,不但得到了破产地主原有佃户们的感激,也省去了破产地主不少心事,所以,破产地主都很愿意将土地一起卖给牟家,这不但保证了他的现金收入,而且还代他送给了他原有的佃户最后一份&恩德&。
&&&&&&& ③ 对典当土地者,一律实行无息典当。
&&&&&&& 在过去,有许多小地主因家中需要钱,会临时性将土地典当给他人,换出现金以应急用。在收典时,有些贪财地主,会趁对方危机之时,压低当价付钱,在赎出时又会抬高价格作为利息贴补。但是牟家人不做这种缺德之事,牟家人说,典当土地与典当其他东西是不一样的,其他东西是不可使用的&死物&,而土地则年年可以耕种,是有地租收入的&活物&。当典当人要赎回土地时,也都是原价赎回,谁也不吃亏。所以《牟墨林传》中云:&翁非乘坚策肥人也。&
&&&&&&& 2、牟家又是如何让广大佃户高高兴兴的来为自己无偿出工白做差事的呢?
&&&&&&& 牟氏庄园进入高速发展阶段,需要有大量的人力来给他们做工,为了得到这些劳动成果,若是使用有偿付工资的方法是无法实现的,因为&佃作&非同&商贾&,资金周转太慢,没有50年是收不回成本的,所以,牟家是拿不出那么多的钱财来的。如果没人干活,又会影响庄园家业发展的进程。那么,牟家都是使用了些什么&妙法&,来让佃户心甘情愿的来为自己白做事呢?牟墨林是个将书本全读透了的财主,这点问题实在是小菜一碟。牟家使用的第一步办法,即在招收佃户的时候,每招一户佃户,都是无偿的向佃户提供一套住房。这个&圈&非常有效,一下子便把佃户们的心套住了。然后再拿出第二步的策略,再向广大佃户宣布,我家的佃户在吃食上并不是都很宽裕,在农闲的时候我再搞搞&以工代赈&。过去的人最关心的就是解决吃饭问题,只要有了饭吃,他们什么苦活、累活都可以去做。何况自己还白住着东家的房子,欠着人家的恩情。就这样,佃户们为东家白干活的默认关系就达到了。对于这件事,牟家叫做&以工代赈&,佃户们则称&打差顶房租&。在干活时,牟家为了让出差人高高兴兴的为自己白干,又想出了一个更为巧妙的办法。牟家有的是山岚,若是没有人去山上把松柴砍下来就是废物,牟家还有的是粮食,一时也难以换出钱来,因此,牟家让佃户来为自己干活时,便会将自己用不完的东西随之分给了出差人。例如:到东山上打松柴,实行三七分成,自己留三,东家七个。一个劳动力打一个冬天的柴火,都可以得到属于自己的一大垛松柴,会卖很多钱,比发工钱都合算;抬大树时,可以分树墩树头,这都是东家用不着的而恰恰又是佃户家中需要的烧柴;在家里打差的人,每天都可以往家中带一个五斤多重的大饼子,过年时,还可以半公开的往家中&偷面&,可抵那时几个劳动力的工资;打内差的人,家中有适龄的孩子想读书,都允许他们的孩子到自己家私塾中与自己的子女一起读书,不收学费还供饭,长大之后直接进东家账房和作坊里&当差&&&比如师古堂崔老妈子的儿子崔玉松,古镇都吴福田、牟吉升,邢家疃邢作霖、邢元文、吴洪章,牟家村的牟凤阁,上刘家村刘文芳等他们都是这样读上了书或当上牟家账房先生的。这些人当上账先生之后,都会念念不忘牟家的供养之情,终生留在那里报恩。
&&&&&&& 3、牟氏庄园又是怎样建设&和谐与稳定&的社会的呢?
&&&&&&& 社会是否稳定,会直接影响到财主家业的发展。财主想保一方安定,古训中留下的箴言就是&社会、个人三七责任分成&,这在很多古老文化中都有所表述。即,当你成为大财主之后,自己只可取用七成收入,将其余三成返还社会。凡懂得这个道理的财主,他们的家业都会兴旺发达、长久不衰,社会上的便宜也都让他们占尽了。例如:1947年土改时造成了全国地主大量伤亡,仅栖霞就死了八百多口,而牟氏庄园的后裔七八十口人却没有一人出事,这就是个奇迹。为了当好儒家财主,牟家的具体做法是:
&&&&&&& ①对社会上的贫民,每年都要拿出20%的收入来进行常年的舍饭。如果遇到荒年和其他自然灾害,牟家还会拿出平均一成的粮食来进行救灾。他们这样做看似损失了三成收入,但他们得到的收益更大:一没有土匪抢劫,二有全民皆兵来保护,三遇社会变革时都会逃过灭顶之灾。
&&&&&&& ②对佃户中的困难户均实行无息欠租制。佃户欠多少都行,从不追讨逼要,保证了绝大多数佃户过上中农生活。所以,土改运动在牟氏庄园的纯佃户村里很难发动,一直搞了两年多。
&&&&&&& ③对花钱聘用的雇工,在执行合同期间凡因天气影响而不能出工的天日,均照常付给工资并供饭吃,根本就不会出现今天的那些坏天放工制。这些人,在天好了之后,都会争先恐后的为东家&卖命&。
&&&&&&&& 牟家的三成损失,在清末和民国年间的大乱中换来了一方社会稳定,这在发展家业中也让他们占到了不少便宜。我们中华民族的古老文化底蕴深厚,老祖宗为我们留下的&敧&,便是非常有力的证明,南朝鲜大财主林尚沃得到老和尚送给他的那只&戒盈祈愿&杯也很说明问题。
&&&&&&& 牟家的经营之道,一切都是讲双赢的,除了上述事例之外,还有许许多多的例子。比如:对佃户出租土地数量上的改革,对老妈子及开除的账先生一律实行养老制,还有巧妙的粮食仓储法等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需要我们去研究去领会。牟家的长期行善积德,表面上看是做了善人善事,其实际上也是最高明的自我保护方法了,凡不是 &三季人&的人,都应该明白这个道理。千言万语概述为一句话:&人间正道是沧桑&啊!
&&&&&&& 第二,再讲一下牟家的管理方法
牟墨林庄园主人,自公元1812年(清嘉庆十七年)由牟墨林亲主家政,至公元1928年(中华民国十七年)到其六孙尚主家政的116年中,为了使其人财永远两旺,一直坚持着一种独特的经营管理方法。归纳起来其指导思想为&执严政施厚德,扬主佃共乐业&。其方法为&以反求正&。在内、上、外、下四个方面共立有八项措施;内外运转和谐社会。
&&&&&&& ①& 运用供给制制约子孙,发奋读书,当儒家财主
&&&&&&& 牟墨林庄园,按其直系,前后共历十代主人。前五代是八至十二世总根。这里仅从十三世,牟墨林的父亲牟綧开始,他们又是五世。在这五世中,在前四代人身上,更严格说在1925年以前,没有一名纨绔子弟,他们都能够严格遵守祖训,做儒家财主。到了最后一代人,虽然出现各种陋习,全与各种社会问题的影响不无关系。如,偌大一份家产,即便仍是严格遵守祖训,勤俭持家,其家财也会被兵匪抢去,官府捐去;因为原由孔孟道统思想统治的政治局势已经大乱,垮台是迟早的事情了。
&&&&&&& 中国的儒家财主(地主)亦称佃作财主,他与中国的儒商(资本家),亦称商贾财主,本是一母双胎,其精神特质,均为力图构建一种儒化的经济伦理观念体系,就是在国家政策法令允许范围内,按孔孟道统提出来的&财自道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思想,走个人发家致富之路。其原则有四,即仁政管理,诚信待人,和气生财和勤俭戒侈。牟家在按孔孟道统思想制定出来的家训&开源节流&,也很起作用。所以,当牟墨林已发展到拥有四万亩土地的大财主时,还是布袜青履,无丝毫浪费,亦无昏昏然,仍然像不是财主一样,同长工一起上山劳动,同佃户一起抢修村前大坝。在财产利用上却一分为三,一边严格控制生活开支,不去炫耀地位,一边对社会饥民和贫民实行全面赈济和救济,另一边,则通过幸勤劳作选准契机,再余三余九,日益充盈,其方法是&以反求正&。到了第三代,即儿子代,除了两位有病和早逝者之外。老三牟振、除主管家政之外,亦如父亲一样,经常同脚夫一起不畏艰辛,步行到烟台赶脚做买卖。老四牟擢,比父亲更不逊色,不但常年参加劳动,而且到了麦收季节,还会将辫子盘到头顶上与长工一起比赛割麦,戴着八角苇笠,比赛打场、扬场,诺大的麦堆,他用脚步围着步量一圈,再用木锨柄一插,随即知道这堆麦子有多少石多少斗。他不但力大无比,善武术,会耍铁鞭,能扛一布袋细沙,还有一手精高的小炉匠手艺。西忠来大门及其一切家具,全是他自己一手镶制而成的。他对吸毒极力反对,他常对人说,牟家的子孙是不准抽大烟和赌钱的,佃户家谁抽谁赌,也要马上抽地封门。所以,截止到民国十几年,牟家人没有一个抽大烟的,也没有一个人敢公开赌钱的。第四代,即孙子辈,老大牟宗植英年早逝,由其夫人鹿氏当家,这鹿氏非常会干。将佃户们照顾的头头是道;老二牟宗朴,他是一个读书人,酷爱书法与医学,三十岁当家理财,一直是遵守祖宗遗训,对账房的账目,均亲自过目,无错后盖印,想严格看守好祖上为其留下的&宝马&,使其家财仍有上升。他每日多用小楷抄写医术方书,研究中国医学,他对治疗精神病有一特方,一剂便瘉。民国中期,因政局大乱,家财遭受巨额损失,方感到内疚,对不起祖先,他便开始恐惧打雷,怕受天公惩罚;有时还会做恶梦,梦见遭受其父厉责,谴责他没有看管好宝善堂,将&宝马&让人抢去。堂兄排行老三牟宗夔,含其子牟煜,亦继有父风善小炉匠手艺,不但制作自用的家器,而且对佃户的家器(具)亦喜欢修修补补,做到主佃共乐业。其弟牟宗彝则喜欢研究法律,想用法保护自己。南忠来牟宗榘,因是老大喜欢乐善好施,做一个让人人喜欢的&大爷&,他研究京剧,曾想自己组个戏班为中国京剧做出一番事业。师古堂牟宗梅,与其长子牟烔则是铁匠,喜制烙铁与菜刀馈赠友人,常受友人称赞。牟家家规规定,子孙除读儒书和学习管理家政之方术外,一律不准在社会上横行胡为。在生活方面,也都不得越雷池一步。他们的饭食全是在中灶就餐,自己没有自由。宝善堂牟琨的同学城关村李景恕,到牟氏庄园后观看清末中国书法四小名家之一牟所的碑文。中午饭都是由牟琨个人用自己月金到账房领取饭牌,在中灶就餐。他们的穿衣花钱,亦均有定制;某某公子月钱多少,某某小姐月钱多少。据宝善堂正账先生刘同舟提供,宝善堂的眷属,除供给制的吃穿之外,每人每年另给半匹小布,十吊铜钱,作为零用零花,余者归己长用不支,全受长辈或账房制约。五代传人牟烔,因已生有两男,欲娶一妾,家庭都不允许,最后得了相思病而死。庄园主牟墨林曾有规定,为了人财两旺,正妻生有两个男孩以上者,都禁止纳妾。当他们主家政之后,也不能随心所欲,必须严守祖训,按孔孟道统思想,仁爱互助守信重义,先立己后立人,做一儒家财主,否则会被视为不忠不孝,要受族人谴责。
&&&&&&& ②& 设置管理机构,聘用正账先生全面负责制,进行全方位理财。
&&&&&&& 牟墨林庄园六大家,由于家大、业大,均立有堂号,如日新堂,取名&日新月异&之意,宝善堂取名&财宝大户,积善人家&,三个忠来堂取名&忠诚于人,福来不断&,师古堂取名&师从古人,振兴后人&。他们均在家内设有账房,在佃户村安有庄头。账房,即家政实施机构,因设有管账台子(柜台),所以亦称柜上。如日新堂俗称&老柜&,宝善堂俗称&后柜&。东忠来俗称&东柜&,南忠来俗称&西南柜&。每一家的柜上,一般有四五人组成,领头者为正账先生,即总管家。他在这个家是一人之下,几十人之上。对上要执行主人的旨意,按主人规章制度办事,保证东家的计划打算都能顺利完成;对下,还要做好各名账先生的管理工作,使他们都能完成东家所交给的&具体任务&。另外,还要代管各方把头及买卖字号的经营人等。东家好似董事长,这正账先生就是全面负责制的总经理了。账房其他大小先生,亦均有分工,各司其职,好似今天的部门经理。家中还雇有多名长工耕种土地,饲养牲口等,在长工中设有大把头、二把头各一人。对喂养牲口的饲养使用人员,亦称把头。油坊、粉坊也均设账先生一名。在佃户村安庄头一人,称管庄的。他们三层组成牟氏庄园管理机构,代理牟家主人实施全方位理财。
&&&&&&&&在用人方面,亦非常慎重,对聘用的账先生、教师、雇佣的长工、老妈子等全部人员,不仅要求他们老家即前三代有德,个人有才,而且还要有中介人作保,保人必须可靠。如日新堂正账先生尹同善,他是莱州人,因祖上几代有德,他本人儒家思想也很浓厚,20几岁便经人介绍来到日新堂,一直干到八十三岁,病故于牟氏庄园。日新堂主人按其家属规格予以殡葬。师古堂正账先生曲志林,亦是如此,在牟家一直干了近30年,牟家人一直离不开他,1998年正月,96岁寿辰,师古堂最后一代主人牟仁田还去为他祝过寿。
&&&&&&& 在工资待遇和生活待遇方面,皆尊卑贵贱、泾渭分明,规定的等级制度谁也不得超越、违犯。如宝善堂正账先生刘同舟,经人作保,来到宝善堂后,第一年在账房内打杂工,年薪制钱20吊,第二年30吊,第三年45吊;以后换做管家工作,每年增长50吊钱,至顶峰达500块大洋,可抵二三个把头或六七个长工之工资。在生活上分小中大三灶制。小灶,主人独享,设有固定资金标准,在年收入百分之一之内,但没有固定饭菜,多为按主人临时所好而开灶。如南忠来牟宗榘,他一人一个小伙房,个人的食用油都是每十天,自己提着瓶子到油坊提油一次,每次一斤,到月末年头,再到油坊一笔一笔的结算清楚。老婆孩子、账先生们所享受的是中灶,饭食全为固定标准。平常日早晚两顿吃白面馒头和炒菜,中午吃小米干饭和大锅熟菜,每逢节假日,都改善生活,如端午节,每人可吃四个鸡蛋,全桌四个炒菜,也有老黄酒,饭食全吃粽子。中秋节每人一斤月饼,全桌四个炒菜,也有老黄酒。过年对不回家的留守者,每人发给辞岁钱一吊,除夕夜和初一早晨,吃炒菜和饺子,喝好酒,初一中午至初三日晚饭,每顿饭四个炒菜,喝黄酒吃饽饽;初四日以后,每顿饭换成两个炒菜,一天三顿吃饽饽,直到正月十五日,吃上元宵和饺子之后,便开始更换平日饭菜了,私塾先生跟账先生同吃。下农田的把头、长工,还有丫鬟老妈子,他们吃&大灶&饭。大灶也是固定标准,平常日早晚两顿吃小米饼子和咸菜,中午同中灶饭,逢年过节,亦如账先生们相同,享受改善生活。庄头的工资待遇,是每年免缴一定数量的地租,也就是用地租顶工钱;凡柜上的账先生下乡办事,亦均在庄头家吃饭,每顿饭交粮食一升;在大刘家,牟家建有重点粮仓,庄头年薪五石粮食。
&&&&&&& 账房里管账制也很严。账簿分为大流水账、浮流水账、分类账,地亩册和出租账五种。而大流水账又分正本和副本两套,正本存账房,副本交东家。粮食收支及日常生活流水账都要三五天结算一次,每次结账,正账先生都要亲自唱账,事后,还要亲自向东家汇报说明。
&&&&&&& 佃户,必需按规定要备有完整生产工具,要有牛、驴、骡,在没有荒年的情况下,必须保证粮食丰产丰收,保证能交上地租,否则,不予租种。对懒惰之人也不予租种。牟家的地租,在前期与中期上,均比其他地主略低,最高2.5成,平均不足2成。到了后期,由于军阀的各种捐税和土地减少,他们与整个社会一样才逐渐长到四五成。如果逢到特殊灾年,还可以减租和欠租。但是正常年景,对抗租、抗差者,轻者处罚,重者抽地封门。牟家两千佃户一百多年来,一共开除了八九户,不足千分之五。
&&&&&&& 牟氏庄园因土地较多,为保证有众多农民为他当佃户,(即今企业职工)庄园主在多数佃户村都盖有房子或买有房子,均都无偿提供给佃户们居住。凡居住牟家房子、租种土地又在四十亩以上者,都要雇请一个长工和饲养一头骡子以备外出打差。30亩土地以下者,不强调养骡子和长工,但是也要打差。每年两个月左右。
&&&&&&&& 牟氏庄园的工商业均是单独立账的,由各工商号自行管理,一年结账一次,每三年缴纳一次利润。
&&&&&&&& 对各种雇员的要求,必须做到行为上端正廉洁,对财物不动心,在账目上日清月结。否则,便会被东家解雇,打发回家。
&&&&&&& ③花钱买官,严防官府敲诈
&&&&&&& 在过去的社会里,有许多无钱无势的土财主,因社会地位低下,常常受到官府敲诈。牟墨林庄园各代主人,虽然在祖辈上有做官的,可是,早已时过境迁,从兄弟之间也有为官的,毕竟自己家里全是空白。但是,他们不是土财主,由于他们出身于书香门第,广通世事,深知光做没有头衔的土财主不行,不在上边设道屏障,上头来了事,会无法招架。因此,便开创了代代捐官之先例;一边守法,一边严防官府敲诈。如牟振捐候选直隶州知州、正五品同知衔;牟擢捐正六品衔,相当于普通州官;牟採捐知府衔,从四品,相当于今天的地级市市委书记,牟宗朴因考场犯忌,一下子花了一万八千两白银捐了个正三品加三级兵部车驾司行走侍郎中。郎中本是正五品,正三品是副省级,又加三级即为从一品,相当于今天的国务院副总理。他们个个都比正七品知县官衔大得多,只有牟宗榘捐了个正八品盐课司提举,牟宗梅捐了个从八品训导。有这样的背景,官府岂敢随随便便敲诈他们呢?!
&&&&&&& ④支援国难,求取官府保护
&&&&&&& 牟墨林庄园,每当朝廷和县衙门有了困难,都是带头捐款支援。如清道光26年,栖霞知县方传植要创办霞山书院,因无钱无房,便找牟墨林商议。牟墨林说:&是我夙志也,吾恨不能独立举,吾家科名累累,种豆得豆,过河拆桥可乎?&随出制钱五百千,闻者风起响应,不月而事成。又比如1859年,英法美借口率军舰到大沽口。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向大沽口进攻,各州县奉朝廷之命筹饷抗敌,牟墨林得知后,速命儿子牟振,首先书簿捐银二千两,支援国家困难。牟墨林家的义举,均得到地方官的好评。让地方官员感到来栖霞做官好做,有了困难不用犯愁!
&&&&&&& ⑤不设专职家丁,提高雇员工资,让长工兼保卫。
&&&&&&& 牟氏庄园没有专职家丁,都是对雇员实行高工资制,由他们兼任。如长工,他们的年薪均高30%,他们的宿舍均在大门两侧,到了晚上由更夫巡夜,长工睡觉。没有情况,一夜无事,有了情况,锣一敲,狗一咬,他们摇身一变,全是保卫;白天,东家照顾大把头不用上山干活,整天价就在大门口转转,他是不是个保卫科长?!这在前边已经讲过,这里不再重复。
&&&&&&& ⑥满足丐帮生活要求,杜绝土匪抢劫
&&&&&&& 丐帮,由于来源多途,身份、社会背景及其人品又各不相同,成员结构非常复杂,可谓五色杂处,人鬼混杂。栖霞这里的丐帮,大致可有三种,一是坐丐,二是叫街,三是一种行丐。坐丐,以老弱病残为主,长年累月住在这里,让牟家养活着。叫街的,则是露着胸膛,拿着两把菜刀,沿街吆呼,如果不开付,大有死在你面前之势;行丐,即沿门乞讨者,谁不开付,他便会把手指中夹的刀片,先照自己脸上一划,就会流出血来,看你开付不开付!
&&&&&&& 自从栖霞冒出了这个大财主之后,登莱青的丐帮多集中到栖霞来了。牟墨林对丐帮也很有研究,知道他们这伙大要饭的是一伙不怕死的危险分子,治又没法治,赶又没法赶,便不得不宽容他们,与他们和平共处;除了像对待其他灾民一样,全面施舍,而且还向他们提供某些方面的生活救助,如临时住所啦等等。就这样,这些丐帮依靠牟氏庄园的财势,不费吹灰之力,就有了生活来源,所以,他们便把这块宝地占为己有,把牟家看成是他们的养济院。外地小偷小摸,不加入他们的团伙,都不敢在这里插上一脚。无意之中,牟墨林庄园又多上了一层保护网。
&&&&&&& ⑦主人造枪,佃户持有,主佃形成了共同防御保卫体&&联庄会。
&&&&&&& 清咸丰十一年,听说长毛军要打到栖霞来,便出现了土匪闹事。为了对外防御,牟墨林便纠合庄佃,联络邻疃,饮食器械皆牟承办,助饷成团,遥为声势。禀官设炉,制造火器,匪为胆寒不敢动,远近赖以无虞。公元1930年,天下又乱,胶东王刘珍年又搞了一次由富人造枪,佃户持有,主佃共同协手看管整个村庄的联庄会。
&&&&&&& ⑧广行善事,缓和与各种人的矛盾,运转和谐社会。
&&&&&&& 牟氏庄园,在内无蛀虫,上无奸官,外无劫匪的情况下,其余全是在下&&与广大饥民及当地佃户打交道了。财主最怕政局大乱,其根源主要在百姓之中。因此,如何处理好与他们的关系,创造一个和谐社会,又极为重要了。在这方面,牟家采取的办法是&广开善路,广行善事&,以贫民为本,缓和与各种人的矛盾。《牟氏家训》云:待人处世,惟睦是亲,宗党族姓,闾里同邻,接之以让,施之以仁,咨尔小子,和睦如春。小人女子,为下最难,情不上达,劳苦多般,赖我生养,每病饥寒,咨尔小子,御下以宽。为善最乐,世徳堪师,济人利物,排难扶危,矜(今)言茕(穷)独,衣解食推。咨尔小子,随分施为。以上三条讲的是修睦、恤下、为善。佛经上还有一言:&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牟氏庄园就是以此为&理论根据&处理与广大百姓特别是与佃户之间的关系。例如1929年,因无极道造反&牵扯&,官府说牟家与无极道有勾连,将牟家在古镇都的大油坊纵火,都是古镇都佃户自发性的帮予扑灭,感动的老主人牟宗榘对扑火佃户全部请他们吃了一顿饭。
&&&&&&& 对外地来的灾民亦均给予施舍,如即墨饥民、广饶饥民,都是来多少施舍多少,另有广饶某些饥民,每到秋收结束,便来庄园住下,吃上一百天,次年开春再回去种地,年年如此。所以,在清代与民国时期,山东的饥民都愿意来古镇都谋生。民国时,有一名外地叫花子,每到冬天都是在牟氏庄园的油坊里过冬,这里有吃有睡,春暖花开,他又到北海岸去了,因为那里有鱼吃。原古镇都与邢家疃村民除古镇都衣姓、邢家疃邢姓之外,其他姓氏均是从外地逃荒或投亲靠友当佃户而来的,这叫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东家也更明白,他这个庄园主的&企业&,如果没有稳定的&职工&来给他耕种,他这个财主就会当不成。所以,东家一直以贫民为本,在特殊情况下,对佃户均有一定照顾。如:土地被大水冲毁,东家都会主动为佃户减租。遇上荒年,均可不同程度的允许欠租。对欠租不加利息,到年底不行追讨,只是在秋天收租时按惯例询问一次,能还则还,不能还又累积到新账上去了。宝善堂,是六大家中管理最严格的一家,欠租数量较少,但是,仍有很多佃户欠租。牟家村牟春田,因无法生活,找牟振欲卖房子,牟振聘他为看山的把头,生活马上好转。再是逢到兵灾,还可以全部得到赈济。如清咸丰十一年,牟家村全部被长毛军放火烧光,致使村民呼天号地无法生活,经协商牟氏庄园同意,村民一次性转为佃户村,才得以活了下来。1929年官兵打败无极道之后,借口邢家疃与无极道有串联,放火将邢家疃全部烧光,村民全部得到了牟氏庄园的赈济,才得以活了下来。
&&&&&&& 就其生活水平而言,庄园的80%以上的佃户均超过自耕农的生活水平。只有那些租种土地不多的三等佃户,或有天灾人祸的佃户,他们的生活稍差。
&&&&&&& 一等佃户,可占佃户的10%,他们的生活均为富农生活水平以上,乃至小地主。70%以上的为二等佃户,他们的生活都很好过。
&&&&&&& 1925年以前,牟氏庄园的主人,按其儒家道统思想,妥善处理了与上下内外的各方面矛盾关系,不但在这里创建了一处和谐社会,而且,将自己的庄园也保护的有条有理,完好无损,堪称百年和谐社会真正的典范。牟氏庄园是中国传统文化集中化的&模型&表现,让世人看到了牟氏庄园,也就看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牟家的长盛不衰,是读透了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不但让他们得到了世界上最大的便宜,还被人们称为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 第三,牟氏庄园的经营理念
&&&&&&& 前边,由我讲述了牟氏庄园的概况、发家及其经营之道管理方法。最后,我再把牟家的经营理念,使用典型的事例做以下说明,也就是最后的总结了。
&&&&&&& 牟氏庄园的经营理念,全是来自中国的传统文化。前边,开头所介绍的&攲&,&戒盈祈愿杯&,它都告诉我们的财主,有了财产,必须要拿出三成来返还社会,否则,物极必反。我们现在的财主们,要想事业大成,必须读懂中国的传统文化。要像牟墨林那样,不但看到了自己的晚年,而且还要看到了身后之事,要保护好自己,也要保护好后代子孙。牟墨林在临终前,将三个儿子召集在床前那段训话,哲理非常深远。牟墨林的子孙后代,如果不遵听老爷子的训话,我们想一想他能达到五代富吗?!土改之中能没有人命伤亡么?!我们的企业家们,要为自己的企业考虑,要为自己的儿孙们考虑,这是我们每个企业家不得疏忽的&大私&。我前边讲了,谁要得到这个&大私&,所付出的办法必需是大公!违者将很难取胜!
&&&&&&& 最后,让我再讲几个双赢的事例:
&&&&&&& 第一,牟家的粮仓怎么看管?
&&&&&&& 过去的粮仓就类似于今天的银行。现在的银行取现金的时候都有武警保护,而牟家的二十多处粮仓,大多设在四方。那么,牟家的粮仓又是怎么看管的呢?
&&&&&&& 牟家人特明白,对保护粮仓是不能使用专职人员的,使用专职人员不但浪费了东家的钱财,而且仍存在看守不住的可能。例如,你两个人看,人家四个人来抢;你四个人看,人家来八个人抢,反正打不过人家。牟家的办法是让全体佃户兼职当保卫。具体情况是,牟家对佃户都要无偿的提供住房,例如张家泥都佃户村,他把20多户佃户的住房修成了一座东西一百多米长的长方形大院,周边一圈房子,让佃户们在那里居住,粮仓就设在大院中间、佃户头住宅房旁边,晚上将大门一关,谁也进不去?!
&&&&&&& 第二,将出租土地的数量一变,主佃双赢。
&&&&&&& 古代的人,称40亩土地为&一张锄&,其意思为,一个劳动力要耕种40亩土地。庄园主牟墨林,通过自身务农,发现这种广种薄收的规定已不合乎时宜了,种地人出力多,庄稼的产量也不高。牟墨林一生中最大的一次改革便是,将应租种40亩土地农户改成了30亩。仅此一改,这在当时也是一个重大的改革。佃户们赢的是,一个劳动力耕种了30亩土地。由于投工数足,粮食总产并不比那40亩土地收获的少,而交租也只是按30亩土地交,一下子节省出了十亩土地的地租来。东家赢的是使用着每三户佃户少租的30亩土地又能多安排一户失业的农民,这不但减少了上门讨饭人的数量,而且社会也更加稳定了。
&&&&&&& 第三,关心主佃生活,解决民生问题(王瑞亭家、王守亭家、南岩子口一家缺粮的、一家缺房子的&&)。
&&&&&&& 牟家共有2000多佃户,几乎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天灾人祸。凡被东家知道了的,东家都会采取一定措施,帮助佃户度过难关。小的方面,水灾、逢事。如果遇到水灾,东家都会减租。逢事,也会帮着你解决困难,仅在南岩子口就有这么两码事:一户是户主为儿子娶媳妇费了些粮食,在交租时花了很大力气才把租粮凑起来,这情形被东家知道了,便将他这年的谷租全部免除;另一户是三兄弟分家,缺两处房子居住,东家知道了,马上让他们两兄弟迁到邻村去,因为在那里还存有两处闲房子。
&&&&&&& 另外,古镇都有两户在大灾年中,男劳动力均去世。一个农户,家中没有了男人,在过去就叫塌天了,全家人就没办法活命了。这两户佃户家中出现的事,让日新堂女当家人鹿氏夫人知道了,鹿氏也是失夫之人,最能知道失去顶梁柱的痛苦,便对这两家的女人安排,佃户要继续当,千万不能退佃,没劳动力种地,可雇个长工。关于到庄园里打差,男人差就免了,你们每家来个女人,可长年在这里干,咱家有的是大饼子,可往家中多带一些,活命问题不就解决了吗?!这两户佃户就是这样接受了东家的安排,他们的生活水平不但没有降低,而且过得都很不错。
&&&&&&& 第四,牟家在处理一些不宜保留的人员时,也都会为他们安排好后事,例如:
&&&&&&& ①西忠来总管家郝志谦,因违犯了庄园的规定,提前私自预支了一百块大洋的工资款,被东家开除。但在开除之后,东家也对他尽了养老之责。
&&&&&&& ②小姜家有一对夫妇,原属日新堂当差,因违犯了庄园的规定,被东家开除。开除之后,东家对他们是怎么安排的,现已无人知晓,只是知道他们直到晚年,在任何场合下,全是颂扬牟家的话,没有一句诽谤之言。
&&&&&&& ③再说一个故事,名叫&牟振巧逐牟锡恩&。
&&&&&&& 牟振,是牟墨林的三子,牟墨林家业的接班人,他有两个儿子。牟墨林长孙牟宗植娶妻鹿氏不生育,想过继在日新堂当账先生的近支人牟锡恩的儿子牟若做继子,遭到了牟振的反对。为防财产外流,驱逐牟锡恩,牟振绞尽了脑汁终于想出了一个让人人都来赞扬他的办法,他对牟锡恩说:&当账先生永远也发不了家,臧家庄那里咱有房子、有粮食,你去开个点心铺不就发了吗?&牟锡恩一听老三叔说的非常有道理,就举家迁到了臧家庄去,从点心铺&红来顺&入手,住着庄园的房子,用着庄园的粮食,赚了钱是自己的,后来也真发了。牟振这也放下心来,他儿媳妇也不会再过继他儿子了,外人却也都说牟振为自己办了一件大好事!
&&&&&&& ④有些常住庄园的外地灾民,为了保证他们的活命,牟家的荒地都允许他们去开荒种麦子,所以,让庄园又多加了一层保护网。
&&&&&&& 第五,土改中没有一个人命伤亡,让牟氏庄园的后人占了一个最大的便宜。凡在庄园住地居住的牟氏后人,文革中均受到一定的保护&&
&&&&&&& 最后,希望企业家们,均要象牟墨林那样不但要占尽世界上最大的便宜,同时,也要得到活菩萨之称。这是我对你们的最大祝愿。
&&&&&&&&&&&&&&&&&&&&&&&&&&&&&& (牟日宝、樊军)
【编辑发布:综合信息中心】&&
稿件来源:旅游局
栖霞市人民政府主办 Copyright
2013 中国栖霞 版权所有
栖霞市综合信息中心维护 烟台市综合信息中心技术支持
欢迎提出您的宝贵建议 邮件地址: 鲁ICP备号-1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翠屏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