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工资软件资

“去年,国务院对完善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和养老保险制度出台了政策,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日前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确定落实时间表。
这意味着,在今年6月底前,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将得到调整。根据人社部此前透露,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为300元左右。
涉及人数近4000万
今年1月14日,国务院公布《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确定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要缴纳基本养老保险。同时,官方明确,配合这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机关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也将同步调整。
随后,有媒体曝光了公务员工资制度调整的方案。人社部副部长胡晓义在1月份证实,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三个实施方案,一是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调整。这些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但是,至于公务员工资调整具体何时落地,此后并未有明确消息。“什么时候涨工资”也成为广大公务员群体关心的问题。
现在,这个问题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在5月12日召开的全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职能转变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要求:今年6月底前,各地工资调整一定要落实到位。
随着这一时间表的明确,中国近4000万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的工资,将在今年6月底得以调整。
人社部称实际增资幅度并不大
据了解,现行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是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时确立的。公务员实行国家统一的职务与职级相结合的工资制度,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实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从2006年至本轮调整前,公务员基本工资已9年未涨。
那么本轮工资调整到底会涨多少?对于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每个月的工资条虽然会增加养老保险、职业年金的缴费,但由于基本工资的上涨,最终实发工资的数字则将会变多。
今年1月,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透露,这次调整基本工资标准,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同步进行,增加的基本工资大部分是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个人缴费的改革成本。考虑这些因素,实际增资幅度并不大。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
李忠指出,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基本工资实行全国统一标准,而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因各地工资水平的不同存在差异,对工资收入水平较高地区的部分人员,这次增加的工资可能不足以完全弥补个人缴费,当期收入还会有所下降。
调整的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
在5月12日的电视电话会议上,李克强还指出,现在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基层公务员工作很辛苦,收入也不高,既要坚决堵住“偏门”,解决公务人员以权力参与分配、牟取不当利益问题,也要打开“正门”,建立健全正常的工资增长机制,使其收入随着经济发展不断提高,保障他们的合理待遇和应有的尊严。
事实上,“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是本次工资制度调整的突出特点之一。根据李忠透露,中国机关事业单位近4000万在职人员,有近800万人在乡镇工作,将通过建立乡镇工作补贴制度,适当提高乡镇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认为,基层公务员长期工作在一线,条件相对艰苦,工资水平普遍相对偏低,工资待遇向基层倾斜有利于调动广大基层公务员的积极性,稳定基层工作队伍,鼓励人员向基层流动。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明确,在完善工资制度的同时,冻结规范津贴补贴工资增长,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水平和调整津贴补贴标准。今后要通过建立基本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等措施,逐步实现基本工资在工资中占主体。
在专家看来,合理的工资结构应该是基本工资占主体、其他工资项目为补充。随着本轮工资制度的调整,“基本工资低、津贴补贴高”的不合理工资结构将得到优化,而这也有助于平息公众对公务员福利待遇高的争议。
来源:华商报&&编辑:
&|&&|&&|&&|&&|&&|&&|&&|&
Copyright& 西部网(陕西新闻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联系电话:029-257538 商务:029—
本网站法律顾问: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2706142||||||||||
全国购客服务热线:09:00 - 24:00
2015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养老金改革
来源:新东方在线
摘要:6月底前机关事业单位4000万人工资涨到位。此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三个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一是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调整,这些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
  据人社部称,按全国平均水平计算,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左右。引人注意的是,下一步要建立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原则上,今后公务员基本工资标准将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  离退休人员待遇先涨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工资调整确定了落实时间表,这意味着,在今年6月底前,将有接近4000万名机关事业单位在职人员、1500多万离退休人员因此受惠。  总理提出,6月底前机关事业单位4000万人工资涨到位。此前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三个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一是公务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二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的调整;三是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的调整,这些文件已经发到各单位。  事业单位和公务员的工资比重将是&一增一减&,即减少津贴补贴的额度转给基本工资,从而增加基本工资的占比,而此前所述的月人均实际增资300元的额度属于绝对的增加额。
更多  针对机关事业单位&涨工资&的消息胡晓义作出回应,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改革已经转发了机关事业单位公务员工资调整的三个实施方案。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本身需要改革,有不完善的地方。如果简单地理解成为了这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而增加工资,是不准确的。
()2015年事业单位工资改革最新消息:机关事业单位工资/养老金改革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推荐阅读:
责任编辑:zhangna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新东方在线"上的内容,包括文章、资料、资讯等, 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在线"的,其版权 均为"新东方在线"或北京新东方迅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所有 ,任何公司、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得到 "新东方在线"许可 的媒体、网站,在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新东方在线" 未注明"稿件来源:新东方"的 文章、资料、资讯等 均为转载稿,本网站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 " 稿件来源:新东方 " ,本网站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见稿后在两周内与新东方在线联系。
公务员网络课堂
公务员公开课
公务员热报课程
国家公务员时间表
11月2日至7日
11月24日至29日
2015年3月下旬(预计)郎新颖/中共桐庐县委党校
【摘 要】行政事业单位工作审计主要从应付工资的正确性、工资总额的合规性、工资的合法性、发放的合理性以及分配的客观性这几个方面入手,如果对工资审计的力度不够,就容易让不法分子有机可乘,给行政事业单位造成巨大的损失。本文从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入手,就如何强化工资审计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审计;注意事项
&&&&&&& 工资是作为劳动按酬按期付给劳动者的货币或实物,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更是体现了我国按劳分配的原则,将个人的知识、能力、贡献与责任的大小具体反映在工作当中。作为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资审计是行政事业单位款项支出的敏感环节,而且是福利费用提取的基础,它涉及到行政事业单位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和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因此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 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审计中发现的问题
&&&&&&& 具体说来,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一)虚领和冒领工资。有的行政事业单位虚增掉入员工,扩大应付工资;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删除调出员工姓名,增加应付工资;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故意不删除死亡职工,虚增应付工资;甚至有的行政事业单位干脆虚列员工姓名,无中生有;有的行政事业单位捏造临时工用工人数和虚报加班天数等,串通舞弊扩大工资。
&&&&&&& (二)代扣代缴的款项不扣不缴。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将代扣款项占为己有,有的行政事业单位给职工垫付的医药费和房租等款项从不代扣,而是将其作为一种福利分发给职工。
&&&&&&& (三)管理中容易出现问题。行政事业单位的员工队伍比较庞大,不同员工其享受的政策待遇不同,而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人事部门自己都弄不清楚,在人员变动、职务变动和工资录入中容易出现问题,财务部门在发放时操作上也很容易出现失误。
&&&&&&& 二、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审计的注意事项
&&&&&&& (一)准确掌握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渠道和银行开户情况
&&&&&&& 如前文所述,个别行政事业单位资金渠道广,很可能出现重复列支员工工资来套取资金的情况,虽然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在2004年联合发文对行政事业单位开户作了详细的规定,使得资金来源渠道广的单位多头开户现象有所遏止,但这并非意味着行政事业单位利用专用账户做文章的事情就此结束。在这种情况下,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审计的重点之一就是去当地的各个银行核对被审计单位的开户情况,根据核对情况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开户许可手续。掌握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来源渠道,再通过各渠道资金的列支方向一般就可以发现是否有重复列支工资的现象,这也是了解行政事业单位是否偷逃个人所得税的一个主要方法。
&&&&&&& (二)加强工资审核并完善工资管理软件
&&&&&&&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审核:设立专职工资审核人员, 每月对工资银行账户进行核对调节;完善审核环节,尤其在工资录入和套改这些容易出错的关键时期,更要特别关注。对于一些长期由出纳财会人员代领的工资,要加强监督。
&&&&&&& 随着工资改革的不断深入,原始的EXCEL表格已经远远不能满足行政事业单位工资管理的需要。例如个人所得税的管理、住房公积金的管理、医疗保险金的管理和养老金的管理等,这些都要求有一套全新的、完善的工资管理软件的出现,因此行政事业单位要结合自身的实际需要,构建一套完善的工资管理软件。
&&&&&&& (三)对相关文件进行严格审计
&&&&&&& 首先,要求被审计行政事业单位提供上年度决算、人员编制的批复文件、临时工合同等能说明行政事业单位实有人数的相关文件。核对年度决算中填报的编制人数是否与人员编制的批复文件中规定的人数一致,查阅临时工合同,核对有无超合同期限使用或合同未到期辞退的,再通过走访了解确定行政事业单位的实有人数。
&&&&&&& 其次,检查行政事业单位的工资档案,核对工资标准,要求被审计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工资项目中国家规定以外的补贴津贴的相关批文。个别行政事业单位为了提高职工个人的待遇,自行规定工资项目或者参考上级单位、其他行业或地区的规定执行,按国家的有关规定,中央驻地方单位工资待遇全部行驻地的标准。
&&&&&&& 最后,要求被审计行政事业单位提供工资表中扣除项目以及扣除比例的相关文件。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将扣除的医疗、养老、失业等资金没有全部入账或上缴有关部门,而是以福利的形式与实发工资加在一起发给了职工,因此要对这部分进行严格的审计。
&&&&&&& (四)核对差旅费补助有无超过标准
&&&&&&& 个别行政事业单位可能通过差旅费补助的形式分发补助,这样做还可偷逃个人所得税。人事部和财政部对差旅费补助是有标准的,&高手&们可能还会将补助分摊到差旅费补助标准以内,对这一点我们可以通过查明出差原因来解决。现在一般要求会议出差报销差旅费要附会议通知,其他事由出差要附领导批准的批条,会议通知或领导批条上一般会明确出差期间食宿费用的处理等,超过出差时间加上在途时间的差旅费补助期间应是不符合标准的,至于出差期间接到新的任务应区别对待。通过认真核对出差原因可以发现差旅费补助超标的蛛丝马迹。
&&&&&&& (五)加强工资审计人员的日常审计
&&&&&&& 1、工资审计人员要经常检查人员工资明细表,对于工资表上个别人工资出现的临时性补贴与临时性扣款要及时与工资操作人员沟通,弄清增减原委;核算人员对工资明细表要每月定时打印两份,一份备职工查阅,一份存挡;审计人员对其工资数据及工资报表结构也要定期复制,以防止数据的丢失。
&&&&&&& 2、工资审计人员要随时记载对于平时有些职工提出的问题和由于错误操作而需要在下月修改的数据,这些都需要及时以文字形式记录下来。
&&&&&&& 3、工资审计人员要及时与有关部门的行政管理人员和人事部门批准的相关人员做好沟通,不能总是一味按照自己部门的规定执行,良好的沟通既可以便捷地查找出问题所在,亦能够吸取其他部门先进的工作理念。
&&&&&&& 4、工资审计人员应掌握一定的人事工资常识,比如级别工资的配比、特殊岗位的补助等,以便于配合人事部门进行常识性纠错,且这样又能为工资的准确性增加了一道后场大闸,为完善工资的管理,顺畅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保驾护航。
&&&&&&& 5、工资审计人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素质,认识到工资的客观公正和真实准确对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加强自身的职业道德,时刻以严格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 三、小结
&&&&&&& 工资支出在行政事业单位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由于各地及各行业的补贴和津贴不一样,无法规范工资项目,加上单位级别的差异,造成工资项目差别很 ,给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位套取财政资金创造了机会。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审计比较复杂,这就要求我们的审计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把好工资审计的每一道关,从而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树玲,任诚.行政事业单位工资和津贴补贴会计核算浅见[J].财会月刊,2007(11).
[2]沙沅芸.事业单位及其有关人事劳资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1(19).
[3]郑婉婷.行政事业单位国库支付的实施现状及改进[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1).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站长推荐
&&期刊推荐
&&原创来稿文章
&&网络读者服务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邮件地址:
写信给编辑
您的邮件地址:鄂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薪方案出台_楚天时报_多媒体报
&第A01版 封面
第A01版 : 封面第A02版 : 要闻第A03版 : 锐点第A04版 : 特别报道第A05版 : 综合第A06版 : 经济?生活第A07版 : 市井第A08版 : 黄石警务
?鄂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薪方?七峰山村民投诉山场被开挖?将下发通告要求4月1日前拆除?爱喝牛奶黄石金贝乳业品鉴团等你?黄石搭建微信“一站式”求职平台?黄石2015年电影票房逾八千万?鄂州发布多条踏青赏花推荐线路?鄂州荣获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称号?投资65亿鄂州实施十大工程?律师来了免费咨询
鄂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薪方案出台
基本工资占总工资比例涨至50%
&&&&楚天时报讯&□楚天时报记者刘彦&&&&昨日,鄂州市《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实施方案》正式对外公布,增加基本工资占比、冻结规范津贴补贴增长等成为方案的亮点。基本工资占比涨至50%&&&&据了解,此次调整并非简单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普涨工资,而是着重体现对于工资结构的优化,提高基本工资比重,规范津贴补贴的发放。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比重将是‘一增一减’,即减少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将部分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的额度转给基本工资,从而增加基本工资的占比,基本工资占比从原来的30%左右增长到50%左右。&&&&调整方案显示,机关单位中最低级别的办事员,基本工资标准由630元提至1320元;事业单位中最低级别的工人,基本工资标准由610元提升至1280元,最低级别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的基本工资标准由630元提升至1320元。&&&&同时,这次工资调整将冻结规范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的增长,方案指出,各地各部门不得自行提高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水平,不得自行调整津贴补贴和绩效工资标准,严格按纳入基本工资后剩余的额度执行,对违反规定的,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工资标准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现行工资执行的是2006年的标准,已经将近有10年没有进行调整了。”在某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了多年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为此,方案明确将建立基本工资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方案指出,今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标准按国家、省政策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近期每两年调整一次。这次工资调整时间自日开始。&&&&对于此次工资调整所需资金,方案明确,机关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所需财政资金,按行政隶属关系和现行经费保障渠道解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所需经费,根据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不同类型,按现行经费保障渠道解决。工资调整与养老保险改革政策相衔接&&&&另外,此次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并非是孤立进行,而是为了配合即将落地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调整方案指出,为做好与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政策的衔接,在兑现增发的工资时,养老保险费和职业年金个人缴纳部分,由各单位代扣代缴。对在职人员预先兑付的增资,按照多退少补的原则予以抵扣。其他人员工资也有调整&&&&据了解,鄂州市在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的同时,也适当调整了机关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工资标准,同时将部分规范津贴补贴纳入技术等级(岗位)工资。各类学校毕业生中录用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试用期、见习期和初期工资标准,以及机关事业单位新参加工作的技术工人学徒期、普通工人熟练期工资标准也适当提高。&&&&另外,聘用在副厅局级事业单位正职岗位的管理人员,其岗位工资标准在四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基础上提高150元,聘用在副厅局级事业单位副职岗位的管理人员,其岗位工资标准在五级职员岗位工资标准基础上提高120元。■链接&&&&机关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津贴补贴(工作性津贴+生活性补贴)、奖金。&&&&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构成:基本工资(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绩效工资、津贴补贴。事业单位工资不再看行政级别
发布时间: 06:17
&&&&&&&&荆楚网消息 (楚天都市报) &&&&
本报记者梅军 通讯员王素玲&&&&&&&&
核心提示&&&&&&&&
●长期以来,我省事业单位职工大多按行政级别享受工资待遇,具有浓厚的“机关味”。从今年起,我省130万事业单位职工拿工资将不再看行政级别,而是看其所处工作岗位,岗变待遇就变。&&&&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共分十三级,一级为最高级别,工资待遇将略高于正部级。&&&&
●一面从事行政管理,一面兼任专业技术工作,我省事业单位今后原则上不设这样的“双肩挑”岗位。&&&&&&&&
王先生是省直一家事业单位副处级干部,近几年来先后在单位两个部门工作过。不管工作部门、岗位如何变动,他一直拿副处级的工资――扣完公积金等项目,每月能拿两千多元。“都说‘行政级别是个宝,工资待遇变不了’,我深有体会。只要行政级别不变,谁也不能降我的工资。”昨日,王先生对记者说。&&&&
我省现有近4万个事业单位、130余万职工,事实上,绝大多数职工都像王先生这样根据自己的行政级别领取工资。然而,这一沿袭几十年的老传统今年将要终结――昨日在武昌召开的全省人事工作会议暨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工作会议宣布,今年将实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事业单位职工拿多少工资,关键看他处在什么岗位,岗位变待遇随之也会变,与其行政级别不再挂钩。&&&&&&&&
1 “机关味”影响积极性&&&&&&&&
事业单位是各项社会事业的主要承担者,是为全社会提供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专业化机构和骨干力量。但近些年来,相对于机关、企业而言,事业单位改革无论是速度还是力度都比较滞后。比如,在用人和分配机制上,事业单位一直比照机关单位实行职务等级工资制度,把待遇与人结合在一起,待遇随人走,由行政级别“说了算”。这不可避免地使一些职工产生了“谋事不如谋官”的想法,影响了事业单位的活力。&&&&
今年初,人事部正式要求在全国事业单位推行岗位设置管理,变职务等级工资制度为绩效工资制度,即把待遇与岗位结合在一起,待遇随岗定,不再由行政级别定。这项制度体现了事业单位的特点,有利于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
事业单位岗位将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三大类,其中管理岗位分为一到十级,事业单位现行的正部、副部直至办事员与其分别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分为一到十三级,其中一至七级属于高级岗位,八至十级属于中级岗位,十一至十三级属于初级岗位;工勤技能岗位中的技术工分为一至五级,另有普通工,不分级。事业单位职工将分别被聘用至相应岗位,并享受相应工资待遇。&&&&
比如一名正处级的学校校长,当他担任校长时,他就拿五级管理岗位的工资。一旦他不再担任校长,改而从事教学工作,他就拿专业技术岗位的工资,比如专业技术四级或五级的工资。而按传统办法,不管工作岗位如何变,他都拿正处的工资。&&&&
据悉,我省事业单位岗位设置工作将用一年左右的时间完成。&&&&&&&&
2 技术岗位跟职称不一样&&&&&&&&
有了职称制度,为什么还要对专业技术岗位分为十三个等级,这是不是“多此一举”?很多人有这样的疑惑。省人事厅法规处负责人指出,这是一种误解,专业技术岗位分级与职称并不是一回事。&&&&
他介绍,职称分为高级、中级、初级,高级职称又分为正高、副高。职称是对人才的一种评价制度,是一种任职资格、入门条件,并不是岗位设置。实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后,有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要被聘到相应的、十三个等级的专业技术岗位,谁到哪个岗位,职称是重要的凭据之一。&&&&
比如,正高职称的人,可以被聘到一至四级专业技术岗位,副高可聘到五至七级,中级可聘到八至十级,初级可聘到十一级至十三级。职称较高的人可“低聘”到较低的专业技术岗位,比如有的单位正高职称的人太多,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比例,一些人就会被聘到五至七级专业技术岗位。职称较低的人不能“高聘”到较高的专业技术岗位。&&&&事业单位岗位等级表&&&&管理岗位
相当的行政级别
专业技术岗位
工勤技能岗位&&&&一级
一级&&&&二级
二级&&&&四级
三级&&&&六级
六级&&&&七级
四级&&&&八级
中级&&&&九级
九级&&&&十级
普通工&&&&
十二级&&&&
十三级&&&&&&&&
3 “专业一级”工资高于正部级&&&&&&&&
省人事厅厅长张兆本透露,实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一级岗位的工资待遇将略高于正部级。&&&&
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共分十三级,一级为最高级别。该岗位是国家专设的特级岗位,由国家实行总量控制和管理。省人事厅法规处负责人介绍,能被定为一级的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是全国杰出、具有国际影响的人才,比如院士等。&&&&
我省最高的专业技术岗位为二级,要报省政府批准,由省里统一控制和管理。&&&&
哪些人能被聘到专业技术二级岗位呢?据介绍,除了拥有专业技术岗位一些基本条件外,还应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第一,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或“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中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第二,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社会科学领域取得重大成就和重大突破,为促进我省科技发展、社会进步做出重大贡献,创造出重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第三,其他业内公认的,为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
专业技术二级岗位的工资待遇将低于副部级、高于正厅级(以下类推)。市州原则不设二级岗位。&&&&&&&&
4 编外人员也纳入管理范围&&&&&&&&
省人事厅厅长张兆本介绍,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的实施范围包括: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设立的事业单位在册的正式工作人员,以及经机构编制部门批准使用事业编制的各类学会、协会、基金会等社会团体工作人员。其中,经费来源主要由财政拨款、现主要承担行政职能或主要从事公益服务的事业单位,应在核准的编制范围内设置岗位。同时,对部分因事业发展需要,经县级以上组织、人事和劳动部门批准办理相关手续的编外人员,也纳入实施范围。&&&&
张兆本说,有少数事业单位特别是高校、医院、报社、电视台等事业单位,由于事业快速发展和改革进程加快,原核定的编制标准已经不能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编外用人的情况比较普遍,有些编外人员已经成为业务骨干。这种情况全国普遍存在。解决这个问题最终要靠国家深化事业单位机构编制改革。如果将这部分人员不纳入岗位设置管理范围,势必影响这些事业单位的正常工作,不利于社会稳定。&&&&&&&&
5 “双肩挑”告别事业单位&&&&&&&&
一面从事行政管理,一面兼任专业技术工作,在教育、科研、卫生等事业单位,这种“双肩挑”的现象颇为普遍。但实行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后,我省事业单位今后原则上不设“双肩挑”岗位。&&&&
人事部认为,“双肩挑”不利于建设一支专业化的管理人才队伍,要求对此严格规范、从严控制。昨日的会议提出,我省对事业单位“双肩挑”问题将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原则严格管理。现有因行业特点需要兼任的,按人事管理权限审批。“双肩挑”人员必须是领导班子成员,必须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并实行双重考核。&&&&
在首次岗位设置工作完成后,事业单位原则上不设“双肩挑”岗位,特殊需要从严控制。对于事业单位内设机构中一些承担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岗位,比如医院的科室主任、高校的院系主任、教务处长、中小学的部分中层岗位,直接定为专业技术岗位,减少“双肩挑”人员数量。&&&&
编辑:admin
多媒体报纸:
更多关于的
请进入“”发表评论>> [新用户注意!在东湖社区发表评论必须]
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为 荆楚网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
主管: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 湖北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主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行政事业单位工资软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