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着,必固其根本出自函谷迁于乔木哪里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阅读答案_答案网
您好,欢迎来到答案网! 请&&|&&&
&&|&&|&&|&&|&&|&&|&&|&&|&&|&&|&&|&&|&&|&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阅读答案分类:&&&【来自ip:&17.130.126.63&的&热心网友&咨询】
&问题补充: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题。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岂望流之远,根不固而何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唯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1)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固:动词,使……稳固。
B.
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纵情:尽情。
C.
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好,福祉。
D.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深慎:特别谨慎。
(2)
下列句中加粗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诚能见可欲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B.
人君当神器之重      安步以当车
C.
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D.
貌恭而不心服       甲兵不劳而天下服
(3)
下列句子与“以其无礼于晋”的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  ]A.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B.
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
C.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
D.
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
(4)
下面对这两段文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一段提出了全文要阐明的人君必须“居安思危,戒奢以俭”的主旨。
B.
第一段用了两个比喻,先从正面喻证治国必积德,再从反面说明德不厚国不可长治久安。
C.
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
D.
第二段指出了历代帝王不能善始善终的根本原因是忽视了人民的力量。
&(此问题共31人浏览过)我要回答:
&&热门焦点:&1.&&&&2.&&&&3.&.
&网友答案:
答案:1.B;2.D;3.C;4.C;解析:(1)B项的“纵”是“放纵”的意思,“纵情”解释为“放纵情欲”。(2)A项第一个“欲”解释为“想要的东西”,第二个“欲”解释为“愿意的”。B项第一个“当”解释为“主持”,第二个“当”解释为“当作”。C项第一个“积”解释为“积蓄、积累”,第二个“积”解释为“堆积、积聚”。D项两个“服”都解释为“服从”。(3)例句是状语后置句,即“以其于晋无礼”,C项也是状语后置句,即“以严刑董之”“以威怒振之”。A项“……也”,表判断,是判断句。B项“岂……乎”,表反问,是反问句。D项“何也”,表疑问,是疑问句。(4)C项中“说明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难的道理”错误。第二段以历代帝王为例,主要是为了说明历代君主能创业不能守成的原因,也就是“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要守天下就得“恭俭下人”。
&&相关问题列表
&&[前一个问题]&&&
&&[后一个问题]&&&
&&您可能感兴趣的话题
&1、&2、&3、&4、&5、&6、&7、&8、&9、&10、
&1、&2、&3、&4、&5、&6、&7、&8、&9、&10、
&1、&2、&3、&4、&5、&6、&7、&8、&9、&10、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是什么意思
互撸娃0245
欲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出自: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意思是:要想让树木长得高大,一定要稳固它的根基;想要河水流得长远,一定要疏通它的源头;要使国家稳定,一定要积聚它的民心.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欲木之长,必固其本;欲水之长,必培其源;欲人之长,必正其身出自哪里_百度知道
欲木之长,必固其本;欲水之长,必培其源;欲人之长,必正其身出自哪里
勇者竭其力,根不固而求木之长,简能而任之,则智者尽其谋,居域中之大,必固其根本,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魏征《谏太宗十思疏》附。
凡百元首,不念居安思危,宏兹九德,貌恭而不心服,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原文?人君当神器之重,仁者播其惠,垂拱而治,必积其德义,承天景命,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德不厚而思国之安,克终者盖寡:总此十思,可畏惟人,知其不可,信者效其忠,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臣虽下愚,塞源而欲流长也;思国之安者。虽董之以为严刑?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终苟免而不怀仁,择善而从之,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而况于明哲乎;载舟覆舟,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源不深而望流之远,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怨不在大,振之以威怒,代百司之职役哉:
臣闻求木之长者;欲流之远者;文武并用,善始者实繁,傲物则骨肉为行路。何必劳神苦思。岂取之易守之难乎,所宜深慎,必浚其泉源,戒奢以俭,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竭诚则胡越为一体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欲木之长,必固其本;欲水之长,必培其源;欲人之长,必正其身&史记&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谏太宗十思疏》中“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的“之”字是何用法?
结构助词。当主谓短语在句中作为主语、宾语或一个分句时,"之"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可不译。译时也可省去。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欲人之无惑也难矣!(《师说》)
  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捕蛇者说》)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谏太宗十思疏》)
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第三人称代词。
用在名词之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这句古语说明A.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发展进程B.局部的变化会影响整体的性能状态C.要解放思想,敢于开拓新境界D.事物的联系具有普遍性和客观性
答案D题目主要强调“木与本、流与源、安与德三对关系.”因此只有D最符合这三对关系的哲学寓意.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