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见河水是什么意思官屯啥意思

宋官屯镇_百度百科
宋官屯街道位于德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中心地带,辖37个行政村,人口2.5万人,总面积57平方公里。宋官屯镇减河、岔河纵贯全境水源充足,农田水利设施齐全,有耕地48225亩,其中粮田29200亩、蔬菜11000亩,果树8025亩。京福高速公路、德宁公路、104国道穿境而过,与开发区规划区内“三纵三横”道路形成便利的交通网,规划区内供电、供水、供暖、通讯、排污、供气等基础设施完善。
宋官屯镇简介
宋官屯街道总面积70.5平方公里,德州经济开发区座落于该镇。减河、岔河纵贯全境水源充足,农
田水利设施齐全,有耕地48225亩,其中粮田29200亩、蔬菜11000亩,果树8025亩。京福高速公路、德宁公路、104国道穿境而过,与开发区规划区内“三纵三横”道路形成便利的交通网,规划区内供电、供水、供暖、通讯、排污、供气等基础设施完善。现有天元集团,同济厂、建材厂等21家集体企业,美达家具公司、美化家具厂等765家个体私营企业,年总产值2.88亿元,九八年实现利税2300万元,实现镇财政收入4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850元,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千斤乡镇竞赛先进单位”、“全市民营经济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为主体的精神文明工作成绩突出,多次被省、市授于“计划生育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全镇社会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1]
宋官屯镇社会发展
宋官屯街道在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宋官屯街道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速
宋官屯镇开发区交流会
,人民群众安居乐业。镇党委政府结合本镇实际,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加快沿街商贸楼和村级工业园建设步伐,按照“土地-货币-不动产-货币”的思路,走依靠不动产收益安民富民的路子。截止2005年底,全镇村级工业园建设及沿街商贸开发总计62万平方米,年租金总收入达2800多万元,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确实做到了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居,终身有保障。稳步推进城市化进程,2005年小申村、十二里庄、宋官屯村861户村民全部搬进楼房,在开发区率先实现了“平房楼房化,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的转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几年来宋官屯街道先后获得“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德州经济发展强乡镇”、“德州市民营经济1123工程先进乡镇”、“五个好乡镇党委”、“文明示范镇”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市计生工作先进单位”。
宋官屯镇建设方针
郑家寨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始终坚持“三篇文章一起做”(工业、农业、小城镇),“两个文明一起抓“(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思路,经济建设突飞猛进。该镇经济坚持“工业立
宋官屯镇农场
镇”的思想,狠抓和民营经济两大工程,逐步形成了以化工和加工为主的特色产业。规模以上企业达到了5家,年初投资5000万元兴建的向椿植物油项目即将投产。
宋官屯镇农业建设
宋官屯街道农林并举,农民收入大幅增长。以粮为主,又大力发展了、麦、蔬菜等经济作物,粮经比例达到了1:1,林业重点率达到了 15% ;小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年初,镇政府驻地通上自来水,道路全部重新硬化,三座危桥改造一新,综合楼、中心小学楼相继完工,大大提升了城镇形象。南市场商贸小区和供销工业小区正在建设之中,城镇功能进一步完善。
宋官屯镇基层组织建设
围绕开发区建设抓好服务工作,为开发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一切工作服务服从于开发区,为开发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加强“硬件”建设,实行无投诉工作管理,努力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使“支持开发区、服务开发区”“开发区发展我发展、开发区发展我受益,我为开发区搞服务”的思想深入到广大干部群众心中,并成为其自觉的行动指针。促进开发区快速发展,九九年力争总量突破17个亿,入区项目突破70个。
围绕集体增收、农民增收,抓好发展工作。农业方面,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基础上,立足高科技、新品种,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蔬菜、果品、畜牧养殖等多种经营,走城郊服务型路子,引导农民从事商贸、饮食、农副产品加工、运输等行业、转移劳动力。工业方面,瞄准开发区建设市场,以天元集团为龙头,带动全镇建筑,建材、运输等行业快速发展,走建筑开发型路子。本着放手发展,放开搞活、引导引进的原则,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九九年全镇争取1/3以上的村税收在5万元以上,努力建设好占地300余亩的个体私营工业小区。
围绕“两手抓的两手都要硬”,抓好稳定工作,计划生育工作坚持“三为主”,积极推行“三结合”,保证率、晚婚晚育率均达到100%,坚持执行一票否决制,绝对不允许出现计划外生育。加强法制宣传和普及,强化法制队伍和依法行政,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及时化解矛盾纠纷,保证社会安定。
抓好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帮助广大干部树立讲大局、讲纪律、讲服务的观念,树立廉洁勤政、克己奉公,求真务实、勇于开拓的作风,使广大干部成为人民满意的公仆,全镇发展的中坚力量。[2]
宋官屯镇向灾区捐款
发生后,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宋官屯街道党委、政府紧急召开党委会议,号召辖区机关干
宋官屯镇农村免费医疗团
部、群众、教职工以实际行动帮助灾区人民抗震救灾、渡难关。短短几天就捐款22余万元。
宋官屯街道积极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灾区人民的关心和惦念。在这里,没有多与少的概念,没有贫与富的差距,大家捐的是自己的心,一颗牵挂的心。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大家的心是相通的,也是相同的。截至日,宋官屯街道共捐款元。
.德州[引用日期]
.博雅地名网[引用日期]甘官屯乡_百度百科
冠县甘官屯乡东临040省道,西靠102省道,堠码路和桑甘路在乡政府驻地交汇。全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通讯发达,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完善。总面积64.56平方公里,耕地3600公顷,辖35个行政村,人口4.1万。甘官屯乡总面积64.56平方公里,耕地3600公顷,辖35个行政村,人口4.1万。区位优势明显。东临040省道,西靠102省道,堠码路和桑甘路在乡政府驻地交汇。全乡实现了村村通公路,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通讯发达,生产生活设施配套完善。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了永强钢球、东方煅钢、冠兴机电等一批龙头企业,冠兴机电有限公司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和地区。
甘官屯乡历史沿革
甘官屯乡域辛庄以南4村在明清时期属清渊乡,1937年前属第八区。其余为堂邑县柳林区,1956年归入冠县属柳林区。1958年始置甘官屯乡,同年秋分属柳林、清水公社。1962年分属柳林、清水区。1971年,由柳林区的甘官屯、布寨和清水区的连寨、王二庄4个小公社合并设甘官屯公社。1984年改称甘官屯乡。[1]
甘官屯乡行政区划
甘官屯乡下辖35个行政村:甘官屯村、侣庄村、赵郎寨村、岳庄村、张官寨村、东国寨村、西国寨村、梁村、前王二庄村、后王二庄村、前蚕姑庙村、后蚕姑庙村、大辛庄村、卢辛庄村、梅二庄村、东布寨村、中布寨村、西布寨村、东王信村、西王信村、前王二寨村、后王二寨村、刘贯庄村、连寨前村、连寨中村、连寨后村、东杏二庄村、西杏二庄村、许村、张八寨东村、张八寨中村、张八寨西村、邓官屯村、七姓屯村、南野庄村。[2]
甘官屯乡经济概况
2009年,实现生产总值9.7亿万元,比上年增长22%。实现财政收入1245万元,税收822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25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
小城镇面貌日新月异,以提升小城镇化水平为总抓手,实行市场化运作,全力建设以堠码路、甘桑路交叉为中心的现代化特色小城镇,实施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稳步
推进小城镇建设,共拆迁房屋8000平方米,新建楼房2万平方米,修建排水设施1600余米,道路两侧硬化绿化面积达20000多平方米,新开营业超市店铺200多家,城镇面貌日新月异,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小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
现代农业新格局呈现 通过凤祥集团签约“+农户”的新型养殖模式,先后建成了5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年可出栏肉鸡150万只。全乡新上畜牧养殖场387个,畜牧养殖已成为该乡的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8亿元,全年粮食作物总产31033吨;棉花总产639.59吨;瓜菜总产48949吨;奶类总产值3.2吨。新上冬暖式大棚200个,新发展露地菜5850亩,小麦良种繁育12000亩,林业育苗800余亩,超额完成指令任务,栽植树木10万余株。
民营经济异军突起 工业总产值38423万元,实现利税4730万元。该乡把发展民营作为富民强乡的战略举措,立足实际制定完善的发展规划,研究出台优惠政策,狠抓招商引资,实施重点带动战略,先后涌现出了一批龙头。2009年全乡协议利用外资4.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3.5亿元,其中过亿元项目2个,千万元以上项目6个。
甘官屯乡农业发展
农业资源丰富。年产优质梨4300万斤,苹果850万斤,樱桃、大棚杏等名优特水果20余万斤,是远近闻名的水果大乡。以邓官屯村为中心的万亩西瓜基地、以甘官屯村为中心的“鱼藕并养”享誉四方。畜禽养殖业发展迅速,全乡各类养殖专业户6500余户,其中“海兰灰”优质种鸡孵化厂1处,年孵化雏鸡300万只以上。以鲁花系列花生和美国抗虫棉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1.7万亩,农产品加工潜力极大。
甘官屯乡工业发展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涌现出了永强钢球、东方煅钢、冠兴机电等一批龙头企业
,冠兴机电有限公司产品远销东南亚各国和地区。制订优惠政策搞好招商引资,投资2800万元的冠县华瀚轴承有限公司已建成投产;投资3400万元的冠县锦华针织和投资3200万元的冠球轴承等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全乡形成了以钢球磨制、轴承加工制造、冶炼、花生购销加工等民营经济群体。
该基地创建于1996年,占地50亩,是经畜牧主管部门批准的大型獭兔养殖基地,主要从事獭兔品种推广、繁育养殖,种兔供应回收业务。存栏正宗法系,美系杂交品种獭兔0.5万只,其中法系獭兔原产法国,是世界著名的良种獭兔,本兔体形大,头呈方形,嘴巴平齐,耳朵短,前肩较宽与后臀几乎等宽,全驱体似乎呈长方形,被毛浓密平齐,分布均匀,粗毛含量小,毛纤维长度为1.8~2.0厘米,手感非常好,深受皮张用户的欢迎,法系獭兔的生长速度快,一百天可达2.5公斤,到了5个月体重可达到4公斤,特别优秀的可达6公斤,年出栏12万只,经过八年的发展,该基地已辐射德州、菏泽、邯郸、泰安、河南省地区十几个县市区,拥有养殖户1万户。
该基地常年供应种兔,回收商品兔。与农户签订供养回收合同,保底价每公斤10元回收商品獭兔,价格随市场浮动,惠顾农户利益。山东冠县甘官屯乡张东养殖场拥有稳定的外销市场,与北京、河北大客户签订回收兔皮,兔肉合同,产有基地,销有市场,确保养殖户养的起,卖的出。该基地拥有技术人员20名,为养殖户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指导,疾病防疫服务。獭兔皮用途广泛,国际国内市场供不应求,兔肉营养丰富,具有高蛋白、高赖氨酸、高消化、低脂肪、低胆固酸优点,被欧美国家称为“美容肉”,兔肉有利于心脑血管类疾病防治功能。养殖獭兔市场前景广,经济效益好。
甘官屯乡计生工作
甘官屯乡为不断适应新形势下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需求,广泛深入地开展计生优
质服务“四到家”活动,收到了良好效果。
婚育政策宣传到家。该乡计生工作人员与村计生管理员及育龄妇女小组长定期进村入户,把计划生育宣传资料发放到农户,把“关爱女孩”、晚婚、晚育等政策知识及法律法规传播到群众当中,力求达到户户知晓,人人明白。
生殖保健随访到家。坚持常规随访与重点随访相结合的办法,服务人员对使用药具、产生、术后及不孕不育妇女,按时走访,并指导她们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把温暖送到了育龄群众的心坎上。
健康查体服务到家。为了方便群众,他们邀请卫生院大夫及乡计生办专业技术人员,由他们深入到各村庄,为群众免费进行妇科检查,提供各种咨询服务,并为每个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及时进行诊断与治疗。
奖励政策落实到家。该乡千方百计兑现落实各种计划生育奖励政策,对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费、二女结扎养老储蓄金、特困家庭奖励等及时发送到群众手中,并为他们开设“绿色通道”,在生产、发展等方面优先给予扶持,促其尽快走上致富之路。
甘官屯乡招商引资
甘屯乡党委、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富民兴乡”的总抓手,采取政策招商、亲情
招商、以商招商、归燕招商、能人招商等五项招商措施,力促招商引资工作再上新台阶。2006年已新引进投资项目6个,协议投资4100万元,已到位资金1700万元。
政策招商。该乡规定,凡是到甘官屯乡投资办企业的客户,乡政府无偿为投资者提供建厂用地,确保通路、通水、通电、通电话、通电视光缆、通排水设施、平整厂区地面的“六通一平”政策的落实。同时无偿为企业办理各种手续。
亲情招商。号召全乡干部群众行动起来,为招商引资出力献策。乡政府为外出招商人员解决差旅费用。乡机关干部马克元利用亲情关系积极鼓动其在宝鸡经商的叔叔马庆贵回家乡投资,马庆贵了解到家乡的优惠政策后,在该乡工业园区投资500多万元建起一处轴承加工厂,现已投产运行。
以商招商。该乡通过召开客商投资企业厂长、经理座谈会,让他们发挥自身优势招商。该乡东方锻钢有限公司经理高其斌通过合作伙伴,引来湖北省黄石市锻钢厂资金300万元,进一步扩大了生产规模。
归燕招商。甘官屯乡在做好劳务输出的同时,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把握商机,利用返乡创业之机进行招商。后庙村农民张占海,1999年到河南洛阳打工,在招商政策的感召下,2006年初,他引荐洛阳市古城轴承厂厂长王晓亮,与甘官屯乡政府签订了投资1000多万元筹建洛冠轴承厂的协议。
能人招商。2005年,甘官屯乡选拔了18位头脑灵活、社交面广、业务能力强的年轻干部组成专业招商队伍,分赴全国各地招商引资。截至目前,已引进资金2800万元。
甘官屯乡妇联工作
妇女撑起“半边天”。冠县甘官屯乡妇联为全面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和致
甘官屯乡乡民在建设沼气池
富能力,念活妇女致富经,唱响妇女“致富曲”,积极协调乡科协、农技、计生协会等部门,利用举办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广大妇女进行技术培训,使全乡80%以上的农村妇女基本掌握了一到两门实用技术。该乡妇联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帮助妇女发展致富项目,使她们纷纷创办适合自身的经济项目,涌现了一批肯学习、讲科学、勇于开拓的致富带头人和技术能手。同时,该乡妇联还注重发挥妇女在家庭中的主体作用,组织开展了村与村、户与户之间的科技致富竞赛活动,在全乡形成了妇女争相科技致富的良好局面,使广大妇女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
甘官屯乡乡村特色
一、沼气点亮新生活
邓官屯村家家户户都在进行沼气池的建设,村支部书记孙汉增发挥带头作用,家里已经使用上了沼气。他介绍,一个沼气池建设下来大概需要1700元左右,乡里担负1000元,村里负担150元,如此优惠的条件使得全村650户群众积极报名加入生态家园的建设中来。农户家厨房中是白色的瓷砖和干净的灶台。农民们不仅用沼气做饭,还可以照明、取暖,沼渣、沼液还可以当成有机肥生产绿色产品。据测算,一口沼气池年可节煤1.5吨,提供10吨左右的无公害肥料,不仅为农民增收节支,还美化了农村环境。
二、变废为宝促增收
寻着机器的轰鸣声,一台大型粉木机连接着十几米长的传送带正在高速运转。周围堆满了废树根、废木枝,十几名农民朋友正在忙着把这些废木料放在传送带上,而传送
带的另一头则有几名农民在给碎木屑装袋。这里是赵郎寨村支部书记王树方建立的粉木屑加工厂。他说:这些废木料堆放在路边不利于环境的美化,当他得知它们还能再利用的时候,就下决心要办这个厂子。废木料加工成木屑后就成了高密度板的原材料,价值大大提高,每吨可以卖到400元左右。王树方雇佣了村里的十几名闲散劳动力,每天还能带动60多农户为他提供废木料。
三、高唱“渔歌”奔富路
该乡十分注重发展生态养殖项目,其中鱼藕混养项目获得了最大收益。一亩多的长方形鱼塘里,水面上矗立着藕叶,水中则有千条鲶鱼在游动,到了喂食的时候,数千条鱼一起露出水面,争抢食物,搅得水波荡漾,场面甚为壮观。到中秋时节,鱼就可以上市,而到春节前,藕便又获得了丰收。后庙村村民王清明算了一笔账:平均每亩水面投资1.2万元,年生产鲶鱼1200公斤,收入5000元;收获鲜藕3000公斤,收入9000元,每年都可收回成本并实现赢利。全乡有200多户农民发展了鱼藕混养项目,鱼塘达到了300多亩。
山东省冠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冠县志》.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104页
山东省冠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冠县志》.济南:齐鲁书社,2001年:94页顾官屯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由于只顾工业的发展,距离和谐生态社会,还相差很远,污染逐渐加重,农业收成增长缓慢。
顾官屯镇位于“阿胶之乡”的山东省西南部,西邻东昌府区的于集镇,南临东阿县的姜楼镇。
民风淳朴,勤俭节约,兢兢业业的创造社会价值。
地处华北平原,农作物主要是小麦,玉米,大豆,高粱,棉花;
经济作物有油菜,西瓜,苹果等;
生畜主要有鲁西黄牛,山羊,绵羊,猪,马,驴等
现在努力创建和谐的生态社会,正逐渐由农业转向现代工业。
鲁西化工也因此入住顾官屯镇。
2010年7月顾官屯划为聊城市经济开发区。冯官屯镇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冯官屯镇位于聊城市茌平县北部,总面积104.2平方公里,辖77个行政村、8.9万亩耕地、4.6万人。冯官屯镇是历史名镇,是春秋战国时期高士鲁仲连的诞生地,现有鲁仲连纪念祠;是太平天国革命纪念地之一,现有太平桥纪念址。105国道纵贯西部, 804省道横穿南部,济聊高速和济邯铁路在境内穿过,全镇村村通公路、电话,交通、通讯十分便捷。
冯官屯镇简介
冯官屯镇位于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县北部,总面积104.2平方公里,辖77个行政村、8.9万亩耕地、4.6万人。
冯官屯镇是历史名镇,是春秋战国时期高士鲁仲连的诞生地,现有鲁仲连纪念祠;
是太平天国革命纪念地之一,现有太平桥纪念址。105国道纵贯西部, 804省道横穿南部,济聊高速和济邯铁路在境内穿过,全镇村村通公路、电话,交通、通讯十分便捷。
冯官屯镇成就及荣誉
近年来,冯官屯镇党委政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财政增收和农民增收为目标,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巩固壮大集体经济,努力夯实执政基础。
2007年,民营经济固定资产投入5.01亿元,工商税收9152万元,财政收入481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986元。
先后荣获“全国婚育新风进万家先进乡镇”、“全国计生协会工作先进单位”、“中国蒜业十强乡镇”、“全省环境优美乡镇”、“全省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机跨区作业先进单位”、“全市经济十五强乡镇”、“全市财政增收明星乡镇”、“全市农民增收明星乡镇”、“全市民营经济十强乡镇”等荣誉称号。
农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持续加强了对镇内路、林、沟、渠的治理,实现了田成方、林成网,沟、路、渠、井、电、泵六配套;拥有各种农用机械1.3万台(套),农业机械化程度达98%以上。
冯官屯镇发展历程
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形成。确立了大蒜、西瓜主导产业,连续10多年种植大蒜4万亩以上;连续6年种植西瓜1万亩以上。积极培植龙头企业,建有蒜苔恒温库56座,蔬菜脱水厂36家,贮存加工能力达7000万斤;连续8年实施“订单”农业,与蒜农签订最低保护价收购合同;依托本镇小杨屯鸭业集团,确立以养鸭为畜牧业发展重点,发展专业村20个,专业户600户,形成规模养殖小区5个,年出栏量600万只。
冯官屯镇在全县率先实现了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工业经济突飞猛进。坚持抓大扶强,以蔬菜贮存及深加工、密度板加工,铝制品加工、纺织制造、食品加工、建筑建材六大支柱产业为重点,实施龙头带动战略,全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信乐味精、银一百铝业、华隆纺织、美达纺织、金迪织业等重点骨干项目运行良好。目前全镇民营企业已发展到300多家。
如今,由于茌平县的严重污染,距茌平县城冯官屯镇的环境也受到明显的影响,未来恐怕也难以适合人类居住。
冯官屯镇鲁仲连纪念祠
鲁仲连纪念祠。冯官屯镇是名士鲁仲连的诞生地。今望鲁店村建有鲁仲连纪念祠。旧《茌平县志》多版本数处有鲁仲连故居、墓及祠的记载。《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载:“在山东省茌平县东北二十里,相传为鲁仲连所居,今名望鲁店。”清康熙二年,茌平知县王画一曾对鲁仲连纪念祠进行复修。
1995年,纪念祠再次翻修,新牌匾由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云题写,著名画家黄胄,著名书画家柳青、欧阳中石等知名人士题字留墨,许多游客慕名前来游览观光。  鲁仲连(约前305~前245),又名鲁连、鲁连子,战国时齐(今冯官屯镇望鲁店村)人。风流倜傥,善于谋划。常周游各国,为人排难解纷,不受酬报。据《太平御览》载,稷下学宫有名的辩士田巴,曾“毁五帝,罪三王,一日服千人。”
时年仅12岁的鲁仲连以“堂上之粪不除,郊草不芸;白刃交前,不救流矢”的例子,阐明了处理事情要先急后缓的道理。提醒他,在国家危机四伏之际,那种脱离实际的辩论是毫无意义的。田巴听后心悦诚服。
据《战国策 齐策三》载,鲁仲连曾经列举在一定情况下,猿不如鱼鳖、骐骥不如狐狸、曹沫不如农夫的事例,告诉孟尝君,人各有所长,各有其短,用人的关键在于用其长而不用其短。
指出遗弃人才往往会树敌招祸,规劝孟尝君勿逐舍人。[1]
.山东省情网[引用日期]于官屯站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站址在省市于,邮政编码253032。建于1943年。离北京站382公里,离上海站1081公里,隶属济南铁路分局管辖。现为四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不办理行李、包裹托运。不办理货运营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官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