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家姚 书字辈后面少,从,日,龙后面是什么

[转载]全真龙门派百字辈谱系
全真龙门派百字辈谱系~历任掌教真人暨传戒大律师
全真龙门派百字辈谱系
太上混元全真龙门派百字辈
道德通玄静,真常守太清,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
至理宗诚信,崇高嗣法兴,世景荣惟懋,希微衍自宁,
未修正仁义,超升云会登,大妙中黄贵,圣体全用功,
虚空乾坤秀,金木性相逢,山海龙虎交,莲开现宝心,
行满丹书诏,月盈祥光生,万古续仙号,三界都是亲。
全真龙门派是全真道最主要也是最兴盛的一个支派,由全真七子之一的邱处机所创,因邱处机曾隐修陇州龙门(今宝鸡市)山,故取名“龙门”。龙门派奉其为开派祖师。
邱处机祖师像
&龙门派教义思想承全真道教祖王重阳之传,以清心寡欲为修道之本;至清代王常月中兴,力图恢复全真初宗,强调真功真行,以持戒为基,见性为主;闵一得进一步融摄儒佛,开“龙门方便法门”,以三教同修,修身寡过。“惩忿窒欲、融汇儒佛、遵行戒律、勤练内丹”,此四者大体上是现今龙门派最基本的修炼观点。
&&&&&&&&&&&&&&&&&&&&&&&&&
王重阳祖师像
&一、传承与影响:
1、宋金时期,全真龙门派祖师邱处机得王重阳之传,号“北七真”之一,王重阳仙逝后,他曾先后在陕西磻西和龙门等地苦修达十三年。邱处机继马钰、刘处玄后掌全真教,这是全真道进一步发展而渐渐壮大的时期,元初,邱处机被成吉思汗所尊重,尊为神仙,赐爵「大宗师」,掌管天下道教。
邱处机举善于兵荒马乱之际,传教于四海烽火之时,砺志布道,苦心经营,终让全真龙门,也是全真道的发展达至顶峰。羽化后,尹志平、李志常、宋德方等龙门高道相继裔全真掌教位,当时全真道继续保持鼎盛,宫观云立,信徒无数,与正一道并为道教两大派,而龙门是全真道的其中最重要力量。
2、元中、后期,龙门派的发展随着全真道的沉寂而显得较为低迷,入明代后,全真道都不大受朝廷重视,政治地位低落,故作为全真道支派的龙门道士,多隐修于山野师徒传承,或于民间嗣教布道但影响不大。此时期,龙门也出现了“龙门律宗”的传承,由邱处机弟子赵道坚,经赵德纯、陈通微、周玄朴、张静定、七传至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时已明末清初。
王常月以复兴龙门为己任,于清世祖十二年(1655)秋入京,次年(1656)奉旨说戒于白云观,开坛说戒凡三次,收弟子千余人。三次公开传戒,不仅发展了大批教徒,而且表明其已获清朝统治者的保护和支持。顺治帝赐其号为「国师」。康熙二或三年()王常月又亲率弟子詹守春、邵守善等南下,在南京、杭州、湖州和武当山等地开坛授戒。一时,南方道士纷至门下。由此,龙门派在当时整个道教日趋势衰颓的情势下,呈复兴之象,并成为全真道中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一个支派。闵一得在《金盖心灯》中称其"是我朝高士第一流人物."
龙门一时高道辈出,其中如伍守阳、柳华阳、刘一明等皆为有名的内丹理论家。其间支派繁衍,很多支系更流传至近现代,世有"龙门半天下"之说。
最迟至清末,各地龙门道士,也多兼行斋醮祈禳,从这也看出,道教的全真与正一两大派,在宗教行持方面以无多大的区别了。
3、至现代,龙门派几乎是全真道的代表,现北京全真祖庭之一白云观(亦为龙门祖庭),已传法至第二十二代王理仙律师。
( 一 ) . 惩 忿 窒 欲 ─ ─ 心 神 不 摇 , 不 管 肉 体 久 暂 , 只 求 精神永留
( 二 ) . 融 汇 儒 佛 ─ ─ 重 阳 祖 师 要 求 门 徒 每 人 必 读 《 心 经
》、《孝经》、《老子》以求通 悟 三 教 。
( 三 ) 遵 行 戒 律 ─ ─ 龙 门 派 有 三 坛 大 戒 : 初 真 戒 、 中 极 戒
、天仙戒,授戒过程有一百天, 戒 条 有 数 百 条 之 多 。
( 四 ) 勤 练 内 丹 ─ ─ 受 《 周 易 参 同 契 》 影 响 , 主 张
修炼内丹求水火相交以达长寿。
二、龙门派历代宗师高道:
龙门派是全真道分衍的支派之一。它承袭全真教法,处于道教衰落的明清时代。
该派尊全真七子之一的邱处机为祖师。尊邱处机弟子赵道坚为创派宗师。赵道坚(),原名九古,祖籍檀州(今河北密云),父任平凉府同知时,徙居平凉(今属甘肃)。李志常《长春真人西游记》载其事,《终南山祖庭仙真内传》列有其传。金大定十七年(1177)入道,十九年,师马钰于华亭(今属甘肃)。二十年,马钰还终南,命其往龙门山师事邱处机,易名道坚。元太祖十四年(1219),处机应成吉思汗之诏赴西域,选赵道坚从行,为十八随行弟子之一。途经一年余,于1221年五月渡陆局河,七月越阿不罕山,十一月至赛兰城。道坚谓尹志平曰:“我随师在宣德时,觉有长往之兆,颇倦行。后尝蒙师训,道人不以死生动心,不以苦乐介怀,所适无不可。今归期将至,公等善事父师。”①数日示疾而逝。邱处机命门弟子葬九古于东郭原上。观上述赵道坚行谊及其所处的时代背景,他似无创立龙门派的行为和打算;而龙门派以之为宗主者,恐系出于依托。
后世龙门派道士为了证实赵道坚为该派创建人,却另有一番描写。《金盖心灯》卷一《赵虚静律师传》曰:“师姓赵,名道坚,号虚静,南阳新野人。……闻七真演教,独携瓢笠,谒长春邱祖,诚敬精严执弟子礼。邱祖与语而奇之,曰:‘此元门柱石,天仙领袖也。他日续心灯,而流传戒法者,必此子矣。’遂侍祖游燕阐教,……祖乃传以清虚自然之秘,栖隐龙门者多载。复出侍祖于白云观,统大众。师于至元庚辰(1280)正月望日,受初真戒、中极戒,如法行持,无漏妙德。
祖乃亲传心印,付衣钵,受天仙戒,赠偈四句,以为龙门派,计二十字。……师谨识之,未敢妄泄。是为第一代律师。……
修持凡三十年,功圆行满,将示化,始以戒法口诀,于皇庆壬子年(1312),十月望日,郑重其礼,亲授河南道士张碧芝名德纯。”此传本之王常月《钵鉴》,其文稍简。将此传与《长春真人西游记》《祖庭仙真内传》比较,除改变籍贯外,主要是略而不提赵道坚的真实经历,而将其时代延后,着重叙写他在元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如何受邱处机传三戒,付衣钵等事。意在标榜龙门派的建立是出于邱处机的旨意,他所选定的赵道坚是邱处机衣钵的继承人,即龙门派的创建人。
但邱处机和赵道坚已分别于1227年和1221年逝世,怎会在此之后五十余年发生传授经戒、衣钵之事!而且即使他们在世时,因二人生当金末全真道尚处于发展初期,在那种历史条件下,他们也不会有另创支派的企图。因此《钵鉴》和《金盖心灯》的上述传记并无事实根据。
据《钵鉴》《金盖心灯》等所记,赵道坚下传第二代律师为张德纯,号碧芝,河南洛阳人。元皇庆元年(1312)受教,隐华山,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以教付陈通微,不知所终。
第三代律师陈通微,号冲夷子,山东东昌(今聊城)人,原为正一派道士,受教后,周游各地多年,隐入青城山,于明洪武二十年(1387)以戒法传周玄朴。第四代律师周玄朴,号大拙,陕西西安人,受教后,仍居青城。明景泰元年(1450)以后他适,不知所终。
此后,龙门派第五代分张静定和沈静圆两支传播。张静定,号无我子,浙江余杭人,受教后,还隐天台,于嘉靖元年(1522)以教传赵真嵩。第六代律师赵真嵩,号复阳子,山东琅琊人,于天台受教后,隐王屋山,后传法与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于崇祯元年(1628)逝世。
另一第五代宗师沈静圆,号顿空氏,江苏句容人,正统十四年(1449)受教,隐浙江金盖山,成化元年(1465)以教授卫真定,后无人见之者。第六代宗师卫真定,号平阳子,浙江嘉兴人,受教后,云游各地,至于蜀,传法与第七代宗师沈常敬,传说卒于清顺治二年(1645),住世二百有五岁。
以上第一代赵道坚为上托的开教祖师,第二代张德纯活到元末,其事迹难以全部凭信,第三代以后进入明代。据此,明代实为龙门派的肇建时期。在那个时期中,徒众甚少,还未形成独立道派。如第四代律师周玄朴于洪武二十年(1387)受教,其传记曰:“是时玄门零落,有志之士,皆全身避咎。师隐青城,不履尘世五十余年,面壁内观,不以教相有为之事累心,弟子数人,皆不以阐教为事,律门几致湮没。”②第五代宗师沈静圆于明天顺三年(1459)至金盖山,挂单于书隐楼,亦发出:“慨仙踪之不振,吊逸绪之无承”的浩叹,而“有终焉志”③其后,终明之世,不见起色。
明至清初,形势有所变化。清统治者为了笼络汉人,在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实行较为宽松的宗教政策,为道教的发展提供了较好的政治条件。加上当时民族矛盾尖锐,使一批怀着国破家亡之痛,又耻于剃发易服的明遗民,不愿事清,而愿隐居山林或遁入佛道,为道教的复兴扩大了道士来源。在上述情况下,龙门派第七代律师王常月从华山北上京师,挂单于灵佑宫,不久移住白云观,在那里传戒收徒,方使龙门派一度获得复兴,一改明代衰落的旧观。
王常月,号昆阳子,潞安府长治(今属山西)人。两遇赵真嵩传道,居华山多年。清顺治二十年(1655)离华山上北京。“丙申(1656)三月望日奉旨,主讲白云观,赐紫衣凡三次,登坛说戒,度弟子千余人,道风大振”。④康熙年间,王常月又率弟子詹守椿、邵守善等南下,先后至南京隐仙庵、杭州宗阳宫、湖州金盖山、湖北武当山等地传戒收徒。二十余年间,度弟子甚众,使久衰的全真道顿呈中兴之象。王常月被誉为龙门“中兴之臣”。
王常月死后,其弟子更在各地开山授徒,形成许多龙门小支派。如黄虚堂(派名守正)启苏州浒墅关太微律院支派,门下有孙碧阳。陶靖庵启湖州金盖山云巢支派,门下有陶石庵——徐紫垣——徐隆岩递相嗣传。金筑老人盛律师启余杭金筑坪天柱观支派,门下有潘牧心——王洞阳——潘天厓递相嗣传。黄赤阳(派名守圆),住持杭州大德观,下传周明阳,启杭州金鼓洞支派。吕云隐(派名守璞),启苏州冠山支派,门下有吕全阳、鲍三阳、樊初阳、翁朝阳、金玉衡,徐艮阳、邱寅阳、钱函阳、孙则阳、归南阳、邵悟真、徐鹤岭、潘无尽等,十分兴盛。其中邱寅阳又启嘉善长春宫支派,钱函阳又启无锡长春宫支派。另外王常月还有不少弟子,或云游四方传道,或隐居一地修炼。谭守诚(?~1689)则得王常月衣钵,住持京师白云观。后来吕云隐门下鲍三阳继任该观住持。
与王常月同辈的沈常敬一系,门庭亦盛。沈常敬门下有孙玉阳、黄赤阳,黄赤阳又从王常月受戒,合王、沈二系传承于一。孙玉阳住持茅山乾元观、下传阎晓峰、周明阳(派名太朗)、范青云(派名太青)。周明阳又从黄赤阳受戒,开杭州栖霞岭金鼓洞支派,一时影响颇大,从学者千余人。其中高东篱()晚年继范青云主持天台桐柏观,门下有方镕阳、沈轻云、闵懒云(派名一得),门庭最盛。
以上是龙门派传衍繁盛之区,集中于江、浙一带,是为龙门派传播的中心。除此之外,在全国各地,乃至东北、西南、西北等边远地区,皆有龙门派的传播。如东北辽阳道士郭守贞(?~1673),隐于本溪九顶铁刹山八宝云光洞修炼三十余年,为关东全真道始祖。康熙初,盛京将军乌库伦迎请至盛京,尊为师长,建三教堂以居之,后扩建,改名太清宫,即今沈阳太清宫。据《太清宫丛林历史法略》载,从道光三年至光绪五年,该宫就传戒四次,受戒者每次递增,前后凡数百人。
后有陈清觉(),道号寒松,又号烟霞,湖北武昌人。辞官去武当山太子坡,礼龙门第九代詹太林(名守椿)为师。康熙八年(1669),入川至青城山,后去成都青羊宫。康熙三十四年(1695),成都府臬宪赵良壁见而异之,捐银命建二仙庵,请其住持。后又得康熙帝召见,于康熙四十一年(1702)敕号碧洞真人。从此开龙门派碧洞宗支派。二仙庵成为龙门派著名丛林。从清初传至现在已历二十四代,成为近代四川道教的主要派别。
据《长春道教源流》卷七载,有龙门第十一代道士曾一贯,于康熙间入广东罗浮山。任冲虚观住持。其徒柯阳桂(),度弟子百余人。清末,有儒士陈铭珪(1824~?)嗣其传,派名教友,住持罗浮山酥醪观。撰有《长春道教源流》八卷,收集全真道史料颇富,为研究全真道史的重要资料。其卷七云:“今粤东罗浮及会城诸道观,询其派,又皆全真也。”
在西北地区,有龙门派第十一代刘一明(),号悟元子,山西曲沃(今闻喜县东北)人。出家后,云游晋、陕、川、甘一带,遇龛谷老人传丹术以后,隐甘肃榆中县栖云山修炼,并著书立说,所写丹书被辑为《道书十二种》,流传颇广,成为清代内丹学一大家。
在云南,还有被称为“龙门西竺心宗”的特殊支派。据《金盖心灯》所述,该派祖师鸡足道者,自云月支国人,名野怛婆阇,自印度来华,居鸡足山修炼。顺治十六年(1659),赴京师谒王常月,受其戒法,赠名黄守中,为龙门第八代。该派以鸡足山为活动中心,下传管天仙(派名太清)、大脚仙(王太原)。再传金怀怀(王清楚)、白马李等。
此外,湖北武昌长春观,在清末,“著屋千间,道友万数”,⑤与西安八仙庵、成都二仙庵等并称天下龙门大丛林。山东福山县道士张宗璿,为龙门派第二十三代,于光绪十年(1884)赴白云观传法,开霍山派。又有龙门派第八代徐守诚(),于清初去江西南昌西山,兼传净明道,成为当时净明道的重要传人。
综上可见,自清初王常月先后在北京白云观,以及南京、杭州、湖州、武当山等地传戒收徒以后,龙门派确有很大的发展。发展中心在江、浙,遍及全国许多省区。尤以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几朝为最盛。其间支派繁衍,不少支系更流传至近现代。因此它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最昌盛的道教派别,几乎成为全真道的代表。其盛况与佛教禅宗五家中的临济宗相类似,故世有“临济、龙门半天下”之说。
龙门派承其祖派全真道之余绪,以精于内丹学著称于世。
其门下拥有许多著名内丹理论家,如伍守阳、谢凝素、柳华阳、刘一明、闵一得,为其中的佼佼者。他们所著的内丹书,较其前辈,有承袭,也有发展,总的特点是功法更细致,更浅明。
龙门派传播的中心在江南(与初期全真道在北方不同),不能不受南方本位道教正一道的影响,表现出与正一道融合的倾向。如铁竹道人施亮,本从王常月受戒,为龙门第八代,后改宗正一,启苏州穹窿山支派。八代孙守一门下阎晓峰,住茅山乾元观,其所传后人改皈茅山派。八代徐守诚,参礼南昌西山净明道士孔玄微,兼传净明道,其徒张太玄亦兼师净明道士周德峰。十代王洞阳晚住余杭大涤山,济人作福无虚日,延请祈祷无不立应,《金盖心灯》谓其“名誉籍甚”。十一代徐嶐岩,后归正一道,法名汉臣,精于道法,其徒蒋雨庵、陈樵云、朱春阳,皆得正一法,蒋雨庵并传承正一派。其后还有沈一炳、闵一得、曾一贯、王来因、陈来干等等。至清末民初,各地全真派龙门道士,除内修性命,严持戒律外,大都于外兼行祈禳斋醮,以香火收入为谋生之一途,全真与正一在宗教行持方面渐无多大区别.
三、全真龙门历任掌教真人暨传戒大律师
龍門啟教真君長春邱祖師而下
第一代赵道坚
第二代张德纯
第三代陈通微
第四代周玄朴
第五代张静定
第六代赵真嵩
第七代王常月
第 八 代谭守诚(字心月)
第 九 代  詹太林
第 十 代  穆清风(字玉房)
第 十一 代 朱一和(字自明)
第 十二 代 袁阳举(字清举)
第 十三 代 王来怀(字却尘)
第 十四 代 白复礼(字照图)
第 十五 代 程本焕(字香岩)、张本悟(字寿山)
第 十六 代 張合皓(字朗然)
第 十七 代 张教智(本字合智,一宇慧生)
第 十八 代 吕永震(字乾初)、孟永才(字豁一)
第 十九 代 张园璿(字耕云)
第 二十 代 高明峒(字云溪)
第二十一代 陈至霖(字钟乾,号毓坤)
第二十二代,王理仙
第二十三代,傅宗天[1997年于四川青城山羽化归真]
第二十四代&&&
李诚玉清代时期由武当紫霄宫张宗填道长传武当玉虚宫李诚玉道长为龙门派第二十四代掌门.李诚玉道长生于大清光绪年间,
日凌晨仙逝
四、新中国成立后全真龙门派传戒记
&全真传授戒法&&&
道教早期传戒是公开的,魏晋以后转入秘密传戒。全真道兴起后,邱处机创立全真龙门派,又恢复了公开传戒。清初《龙门七祖》王常月在北京白云观传戒,其内容分初真戒、中极戒、天仙戒,道教称之为“三坛大戒”,广度弟子,风大振。 清末初,北京白云观、、、、成都庵等全真道都曾多次举办传戒活动。后来由于战乱,一度停止。1947年在二仙庵举行过后,一直未举行。整个过程要100天。随着时代的变迁,传戒科仪有所简化。
戒,亦作诫,原始道教便有所谓道诫,最早见之于《太平经》。《老子想尔注》中亦列有道诫。所谓道诫,即“道君”对人所降的劝诫、警告、文告,用以规范人心、约制行为。
&&戒律由道诫发展而来。所谓“戒律”,即托天神之名,用以约制教徒思想言行,防止“恶心邪欲”、“乖言戾行”的规定。道教教义认为,人的罪福、生死、贵贱等,都是行愿所得,非道非天非地非人所为,学道之人,必须积善,定念、修德、理身,有所禁戒而不恶行,精进为善、积德累功,以求正果,否则,学道不受戒则登仙无缘。因此,戒律是教徒必须遵守的行为、愿念的准则,违背了要获罪受谴。道教最早的戒律是据《老子想尔注》而制作的《道地尊经想尔戒》。戒律亦随时代有所变化,其内容与国家现行法律相抵触者,已大都自动取消,与法律不矛盾的,则依然沿用。
3、道士受戒具备的条件:
&(1)“道、经、师”,有传统的师承法派;
&(2)爱国爱教,,整洁,身心健康;
&(3)年龄须在20岁以上,具有初中以上文化,出家住观三年以上,蓄发、大领,能习诵《早晚功课经》,本人自愿,经所在考察同意;
&(4)必须持有身份证明和当地及所在宫观的推荐,由所在省级道教协会审核推荐。未成立道教协会的地区,可由所在宫观推荐,报上级道教协会审核。
& 4、新中国成立后历届传戒受戒活动情况,及其传戒律师、大师履历
&&&&&&&&&&&&&&&&&&
道教全真派在祖庭北京白云观传戒律师、大师合影
一九八九年十一月十二日至十二月二日,即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五日,道教全真派在祖庭北京白云观举行了隆重的传戒受戒活动。为了搞好这次传戒活动,中闰道教协会于一九八八年十一月召开的第四届二次理事会议便作出了恢复全真道传戒的决议,成立了以中国道协副会一长傅元天为首的传戒仪典筹备小组,一九八九年四月,又邀集全国著名宫观高道二十余人,在四川青城山召开了第二次传戒仪典筹备会,为这次传戒,做了充分的堆备。为了弘扬全真优良传统,有75名全真道士参加了活动,其中乾道占60%,坤道占40%,绝大部分为青年道士。
  通过传戒活动,使戒子们学到了道教知识,提高了道德素质,有益于个人修持和道风的弘扬。
第一届传戒 北京白云观
传戒律师:王理仙
传戒大师:
证盟大师:许至有
道名许信有,受戒时因大律师名故用许至有。山东蓬莱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1925年出家千山太和宫,1930年受戒于沈阳太清宫葛明星方丈名,1944年担任丰县道教会会长,后于哈尔滨正阳宫任监院。1960年回千山无量观任监院,1989年北京白云观传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中之证盟大师。
监戒大师:江诚霖
道名:江至霖,受戒时因大律师名故用名江诚霖。四川彰明县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年(1907)。1927年在彰明县三清宫出家,1929年在成都二仙庵受三坛大戒,得“天子第一名”。后常住该庵,学习斋醮科仪、法事音乐,是四川省著名的高功。精书法,刚劲有力。1989年北京白云观传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监戒大师。并负责给戒子们讲述戒坛礼仪。
保举大师:黄宗阳
道名:黄信阳,1989年因传戒关系,提前受王理仙方丈方便戒,故用道名黄宗阳。俗名黄福琪,浙江苍南县人,生于1962年,1974年在本地道观出家,1975年随师常住苍南县燕窠洞道观,1984年来北京白云观学习,1986年担任白云观监院,1989年募缘集资筹办白云观已中断六十多年的传戒活动,恭请王理仙大炼师升座为白云观方丈以及传戒大律师。戒坛公推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保举大师。
演礼大师:张信益
道名:张至益,受戒时因大律师名故用名张信益。四川大邑县人,生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1919年出家重庆水月庵,两年后随武林高手王明山道长在合川大益山中修炼,1927年于成都二仙庵熊诚斌方丈座下受全真三坛大戒。后又随传戒大师、武林高手朱永才大师学习内外拳术功法。五年后隐居大邑鹤鸣山,潜心修持,是道教界杰出的道家武术家。1989年白云观开坛传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演礼大师。
纠仪大师:李宗智
道名:李高智,1989年因传戒关系,提前受王理仙方丈方便戒,故用道名李宗智。俗名李忠海,辽宁丹东市人,生于1914年,1939年毕业于丹东市省立凤城师范学校,留校后教书多年。1947年皈依道教,为俗家弟子,1951年正式出家于吉林永吉县朝阳观,1952年常住沈阳太清宫,并担任知客。1980年太清宫开放被推举为监院,仙风道骨,持戒精严。1989年北京白云观传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纠仪大师。
提科大师:阎宗隆
道名:阎兴隆,1989年因传戒关系,提前受王理仙方丈方便戒,故用道名阎宗隆。甘肃天水人,生于清末,青年出家陕西陇县龙门洞道院,1980年被天水市玉泉观礼请为监院,并担任天水市道教协会会长、甘肃省道教协会副会长,1989年北京白云观开坛传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提科大师。1993年羽化于天水市玉泉观。
登籙大师:曹理义
道名:曹信义,受戒时因大律师名故用曹理义,河北肃宁县人,生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青年时曾参加东北抗日救国运动,东北沦陷后愤然出家,1937年于沈阳太清宫受三坛大戒,后常住辉南县龙潭宫,1983年常住北京白云观,长于全真内丹功法,著有《道德经注解》等丹道书籍,1989年白云观传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登籙大师。
引请大师:陈宗耀
道名:陈宗耀,俗名陈乃长,浙江苍南人,生于1922年,1939年出家于苍南县云台山三元观,1940年于浙江黄岩委羽山蒋宗翰律师座下受三坛大戒,并在该山进修三年,1943年到平阳县南山修茅庵苦修,1945年游方到天台山桐柏宫,担任经师,1947年募缘兴修三元宫,担任监院,“文革”时被毁,移住苍南麒麟山燕窠洞,1989年北京白云观开坛放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引请大师。
中国道教隆重举行全真道建国以来第二次传戒法会由中国道教协会举办的全真派建国以来第二次传戒活动,于1995年11月1日在青城山举行,玄都律坛就设在四川省青城山常道观(天师洞)。1995年11月1日(乙亥年九月初九)上午,在青城山第一峰上清宫隆重举行了传戒
第二届传戒 四川青城山天师洞
传戒律师:傅宗天
证盟大师:谢宗信
见上节《方丈谢宗信》条。
监戒大师:曹宗贞
道名:曹祥贞,华山派,因传戒律受龙门律宗,故以方丈王理仙法派名下改道名曹宗贞。生于日,系陕西省合阳县人,1947年出家于华山南天门,“文革”时曾隐居太白山,1979年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华山服务社恢复,担任组长、保管、出纳等职,1980年被选为中国道教协会理事,1984年华山道教协会成立任担任会长,1986年被选为陕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1989年于北京白云观受三坛大戒,道号瑞坤子。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在四川青城山第二次传授全真三坛大戒被礼请为监戒大师,是当代全真派著名的坤道修炼家。
保举大师:吴诚冲
道名:吴理冲,1995年因传戒关系,提前受傅宗天方丈方便戒,故用道名吴诚冲,四川皞县人,生于1954年6月,俗名吴菊林,1980年出家于青城山,先后担任青城山天师洞知客、副监院,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二次全真派在四川青城山天师洞传授三坛大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保举大师。
演礼大师:田宗启
道号:田诚启,因受三坛大戒于王理仙大律师名下,故改用道名田宗启。俗名田世春,生于1961年6月,陕西省山阳县人,于本县天竺山出家,1986年毕业于“中国道教进修班”,1987年被留校进修,1989年留中国道教协会工作,1989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一次全真派在北京白云观传授三坛大戒时考取第二名“地”字号,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二次全真派在四川青城山传授三坛大戒时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演礼大师。
纠仪大师:周宗清
道名:周至清,因受三坛大戒于王理仙大律师名下,故改用道名周宗清。生于1932年8月,3岁父母双亡,被重庆老君洞老道长收养,并在道院学习文化,1950年正式出家成为全真道士。“文革”时逼迫到重庆鞋厂工作,“文革”后,只身来到成都青羊宫,重新开始道士生活,1988年四川省宗教局、重庆市宗教局落实党的宗教政策,礼请周道长担任老君洞监院,主持工作。1993年被选为四川省道教协会副会长,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二次在四川青城山传授全真三坛大戒时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纠仪大师。
提科大师:吴宗真
道名:吴诚真,因受三坛大戒于王理仙大律师名下,故改用道名吴宗真。俗名吴元真,生于1957年3月,湖北省新洲县人,1984年3月出家于武汉大东门长春观,9月担任市道教协会出纳,1988年在中国道教协会举办的“道教知识进修(坤)班”进修,并担任辅导员,1989年被选为武汉市青年联合会委员,同年10月被选为武汉市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兼长春观民管会副主任,11月中国道教协会第一次全真派在北京白云观传授三坛大戒时受戒于王理仙方丈大律师座下,1994年10月当选武汉市道教协会副会长,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真派在四川青城山天师洞传授三坛大戒时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提科大师。现担任湖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武汉市道教协会会长。
登籙大师:韩宗泉
道名:韩仙明,嵛山派,因受三坛大戒于王理仙大律师名下,故改用道名韩宗泉。生于1915年8月,甘肃临夏县北原乡人。1928年4月出家于甘肃省兰州市金天观,1945年担任金天观监院,1957年担任兰州市道教协会会长,“文革”时逼迫脱离道教,1982年恢复宗教时继续担任兰州市道教协会会长,1989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一次全真派在北京白云观传授三坛大戒时受戒于王理仙方丈大律师座下,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真派在四川青城山天师洞传授三坛大戒时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登籙大师。
登录大师:江诚林
见《监戒大师江诚林》条。
引请大师:黄宗安
道号:黄至安,因受三坛大戒于王理仙大律师名下,故改用道名黄宗安,俗名黄正伟,湖南省长沙县人,生于1963年4月,1980年出家于本县河图观,1986年被调到南岳衡山玄都观,19988年参加中国道协第一届坤道知识专修班,1989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一次全真派在北京白云观传授三坛大戒时受戒于王理仙方丈大律师座下,1990年当选南岳衡山玄都观监院,1991年,调南岳大庙任道教主持,1992年当选南岳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并担任南岳大庙佛道教管理委员会主任,1994年当选湖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1995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真派在四川青城山天师洞传授三坛大戒时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引请大师。现担任南岳道教协会会长、湖南省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
中国道教协会第三届全真传戒大法会暨千山五龙宫王全林道长晋升方丈大法会,在2002年季秋辽宁千山五龙宫举行,历时20天之后,于9月11日圆满结束。
第三届传戒 辽宁千山五龙宫 传戒律师:王诚林
证盟大师:任宗玖
道名:任法玖,因受三坛大戒于王理仙大律师名下,故改用道名任宗玖。生于日,甘肃省天水县人,建国初出家于陕西省陇县龙门洞道院,后长住周至县楼观台十方常住,曾担任都管、巡照等执事,1985年西安市成立道教协会被选举为副会长,当代著名的高功法师,为中国道教培养出许多年轻杰出高功人才,1989年受三坛大戒于北京白云观,2002年中國道教全真派第三次“千山五龍宮玄都律壇”開壇傳戒被中國道協聘爲律戒八大師之一的证盟大师。
监戒大师:唐诚清
道名:唐诚清,俗名:学成,日出生于四川省都江堰市。1977年出家四川省都江堰市青城山天师洞,先后担任天师洞监院、青城山道教协会会长、四川省道教协会会长、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1995年受戒于青城山天师洞傅宗天方丈大律师名下。2002年中國道教全真派第三次“千山五龍宮玄都律壇”開壇傳戒被中國道協聘爲律戒八大師之一的监戒大师。
保举大师:王信道
道名:王崇道,黑龙江人,九十年代出家辽宁鞍山市千山无量观,后担任改
观监院,因2002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真派在千山五龙宫传授三坛大戒提前受方便戒于王诚林方丈大律师名下,故改用道名王信道。该次传戒被礼请为保举大师。
演礼大师:叶诚明
参照《方丈大律师叶诚明》条。
纠仪大师:赵信修
道名:赵理修,因2002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真派在千山五龙宫传授三坛大戒提前受方便戒于王诚林方丈大律师名下,故改用道名赵信修。生于日,吉林省吉林市人,1985年出家于山东泰山,1987年常住山东济南蓬莱院,多方筹资100多万元,恢复扩修了蓬莱院,1995年常住吉林辽源福寿宫,担任监院,筹资80多万元建设道院,2002年筹资1500万元,重建闻名中外的“中国玄门第一塔揪揪魁星楼”。2002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真派在千山五龙宫传授三坛大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纠仪大师。现担任辽源市道教协会副会长、福寿宫监院、市武术协会顾问。
提科大师:王信全
道名;王至全,因2002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真派在千山五龙宫传授三坛大戒提前受方便戒于王诚林方丈大律师名下,故改用道名王信全,俗名王道童,甘肃省陇西县人,生于日,1933年六岁出家,拜郭明礼道长为师,又拜著名高功田明喜道长为先生。1940年挂单陕西周至县楼观台,半年后常住西安八仙宫并担任知随,开始学习道规、经典、经韵、高功三年,后调至经堂当经师,1950年回到陇西北关祖师庙常住,1954年担任陇西道教学习小组组长,1958年任陇西县人大代表,秋季调到城关卫生所担任医生。1984年当选为陇西县道教协会会长,1985年当选为甘肃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87年安排为政协陇西县政协委员,1989年10月当选甘肃省道教协会会长至今。为陕、甘、宁、新等省著名高功大法师。2002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真派在千山五龙宫传授三坛大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提科大师。
登籙大师:任诚权
道名:任宗权,因受三坛大戒于傅宗天方丈大律师名下,故改用道名任诚权。生於日,陝西省蒲城縣人。湖北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武汉市道教协会副会长,八十年代出家爲全真道士,1992年於中國道教學院“高功班”進修,後先曾於河南省洛陽市道教經韻學習班、河南省道教經韻學習班、湖北省道教經韻學習班与高功音乐学习班、武当山道教教經韻學習班、湖南省道教高功學習班、雲南省昆明道教經韻班、陝西省華山道教經韻班及大連市道教知識學習班等主授全真韻學、齋醮科儀、章函符籙印篆等知識。2002年中國道教全真派第三次“千山五龍宮玄都律壇”開壇傳戒被中國道協聘爲律戒八大師之一的登籙大師,同年被選爲武漢市道教文化研究會秘書長。武漢市第十一屆青聯委員。2005年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美裏市三清觀傳授全真三壇大戒時被中國道教協會聘請爲傳戒演禮大師。
引请大师:王宗理
道名:王兴理,1989年因受三坛大戒于王理仙方丈大律师名下,故用道名王宗理。生于日,河北省塘沽县人。解放初出家华山,“文革”时隐居太白山,现任宝鸡市道教协会副会长等职。1989年受三坛大戒于北京白云观,2002年中国道教协会第三次全真派在千山五龙宫传授三坛大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引请大师。
第四届传戒于日至6月3日马来西亚国第一次
应马来西亚沙捞越州美里市莲花山三清观的邀请,5月28日至6月3日,我国道教界前往该观举办传戒大法会。马来西亚美里莲花山三清观设立道教全真玄都律坛,隆重举行乙酉全真传戒(初真戒)大法会。这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道教界首次在国外传戒,也是自白云观举办首次道教传戒法会后的第四次道教传戒活动。
中国道教协会派出以副会长黄信阳为团长,副会长刘怀远、唐诚青为副团长,包括大师、高功、经师和道乐团在内80余人的传戒代表团。来自美国、韩国、澳大利亚、文莱、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和我国大陆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行政官员、道教专家学者、艺术家、及高道大德300余人参加了这次法会活动。
黄信阳副会长在欢迎晚宴上代表中国道教协会致辞。他说,中国道教是一个热爱和平、崇尚自然、尊重生命的宗教。道教全派于12世纪创立教团,开始了传戒活动。中国道教界藉此次传戒法会在向海内外道众宣示太上金科玉律、接引道缘以及传播中华文化、促进世界和平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他强调,道教是中华民族固有的宗教,也是世界的宗教。天下道教是一家,都是太上道祖一脉相承。他希望通过传戒圆满的道友们提升综合素质,发扬道教优良传统和优秀文化,为社会和谐、人类和平幸福贡献才智和力量。
此次传戒以三清观弟子为主体,兼授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信道弟子,共39人被传授初真戒。
法会期间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道教文化交流活动。有三清观方丈升座庆典、灵官神像开光和监院升座科仪,祈祷世界和平大法会,道教国际文化研讨会,以及道教文化书画笔会、道教音乐晚会。整个传戒法会活动如法如律,庄严隆重,规模宏大。
&6月3日晚传戒法会结束时,三清观玄都律坛仙乐缭绕,九大高功登法台,50位经师齐诵和,放焰口,举办了一场庄重肃穆、气势恢弘的超度大法会,为去年印度洋海啸遇难亡灵超度,消灾增福,祈祷社会平安和谐、世界和平。
在传戒法会举办之前,三清观组成了以理事会主席郑其向为团长的请师团,于5月20日来到江西庐山,恭请中国道教协会理事、江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庐山仙人洞道院监院、马来西亚美里莲花山三清观监院叶至明道长南行,到马来西亚晋升三清观方丈暨乙酉三清观全真玄都律坛大律师,主持传戒法会。
马来西亚国第一次传戒活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美里三清观
传戒律师:叶诚明
证盟大师:唐诚清
监戒大师:李宗道
道名:李诚道,俗名:李光福,湖北郧县人,1955年6月出生,1984年6月入道,先后担任第二届、第三届武当山道教协会副会长;湖北省第一届道教协会理事、兼副秘书长,第二届省道教协会副会长;第五届中国道教协会理事,第六届中国道教协会常任理事;丹江口市第三届、第四届政协委员,第十四届丹江口市人大代表。1989年因受三坛大戒于王理仙方丈大律师名下,故用道名李宗道,2005年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美裏市三清觀傳授全真三壇大戒時被中國道教協會聘請爲傳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之一的监戒大师。
保举大师:郑信向
马来西亚籍华人,皈依于江西庐山仙人洞叶至明方丈名下,担任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美裏市三清觀道教协会理事会会长,2005年升任改观监院。同年传戒担任保举大师。
演礼大师:任诚权
参照第三次传戒《登籙大师》条。
纠仪大师:霍宗虚
道名:霍怀虚,金山派,生于日,山东平原县人,出家于山东泰山碧霞祠,先后担任会计、副监院,现担任泰山碧霞祠监院、泰安市道教协会会长、山东省道教协会副会长,1989年受全真三坛大戒于北京白云观,2005年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美裏市三清觀傳授全真三壇大戒時被中國道教協會聘請爲律坛八大师之一的纠仪大师。
提科大师:黄宗杰
道名:黄至杰,1989年因受三坛大戒于王理仙方丈大律师名下,故用道名黄宗杰。1956年10月生于河南省禹州市道教世家,俗名黄杰,自幼受父母影响信仰道教神仙思想。1980年父母双逝后出家于登丰市中岳庙,先后担任河南省道教协会副秘书长、秘书长、副会长。现担任中岳庙监院、河南省道教协会会长等要职。2005年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美裏市三清觀傳授全真三壇大戒時被中國道教協會聘請爲傳戒律坛八大师之一的提科大师。
登录大师:邹诚玄
道名:邹通玄,1995年因受三坛大戒于傅宗天方丈大律师名下,故改用道名
邹诚玄。甘肃兰州市人,1987年出家于陕西华山玉泉院,陕西著名的年轻高功。
现担任华山道教协会会长、陕西省道教协会副会长。2005年馬來西亞砂拉越州美
裏市三清觀傳授全真三壇大戒時被中國道教協會聘請爲傳戒被礼请为律坛八大师
之一的登录大师。
引请大师:王信道
见第三次传戒《保举大师》条。
第五届国内传戒法会将定于2012年6月份在四川省西昌市泸山玉皇殿举行大型受戒活动。&
&&&&&&&&&&&&&&&&&&&&&&&&&&&&&&&&&&&&&&&&&&&&&&&&&&&&&&&&&&&&&&&
&&&&&&&&&&&&&&&&&&&&&&&&&&&&&&&&&&&&&&&&&&&&&&&&&&&&&&&&&&&&&
&&&&&&&&&&&&&&&&&&&&&&&&&&&&&&&&&&&&&&&&&&&&&&&&&&&&&&&&&&&&&&&&&&
&本文责仼撰写
&&&&&&&&&&&&&&&&&&&&&&&&&&&&&&&&&&&&&&&&&&&&&&&&&
&&&&&&&&&&&&&&&&&&&&&&&&&&&&&&&&&&&&&&&&&&&&&&&&&&&&&&&&&
天山龙门大罗金莲廿六代传人崇星子陈琮御
&&&&&&&&&&&&&&&&&&&&&&&&&&&&&&&&&&&&&&&&&&&&&&&&&&&&&&&&&&&&&&&&&&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赵 纯字辈后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