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千本作业歌词写一首八小节的歌带歌词

请写出一首你最熟悉的歌颂母亲的歌曲名和其中的一两句歌词,并加以品析_百度作业帮
请写出一首你最熟悉的歌颂母亲的歌曲名和其中的一两句歌词,并加以品析
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
世上只有妈妈好
亲,对我的回答满意的话,就给个好评吧。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跟我继续交流哦。
你的回答完美的解决了我的问题,谢谢!
作业君找到的参考例题:
【问题】:请写出一首你最熟悉的歌颂母亲的歌曲名和一两句歌词,并对歌词加以品析.歌名: 歌词【答案】:1基本信息歌曲:《母亲》歌手:阎维文作词:张俊以、车行作曲:戚建波2歌词你入学的新书包有人给你拿你雨中的花褶伞有人给你打你爱吃的(那)三鲜馅有人(她)给你包你委屈的泪花有人给你擦啊,这个人就是娘啊,这个人就是妈这个人给了我生命给我一个家啊,不管你走多远无论你在干啥到什么时候也...
世上只有妈妈好
歌词你知道的钢琴入门教程(1-18),钢琴入门自学教程,钢琴入门基础教程,钢琴基础教..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钢琴入门教程(1-18)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查看: 3200|回复: 5
小调的黄金八小节!!!加上歌曲创作,跟转调学习!!!
在线时间 小时
感觉不错,推荐大家看下,台湾老师教学视频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在线时间 小时
半天都打不开&&是我的电脑的事?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在线时间 小时
这么好的视频,,没有人顶呀,有很多免费的视频教程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在线时间 小时
正在看,谢谢LZ啊。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在线时间 小时
可惜网页打不开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在线时间 小时
视频打不开啦,管理把这个帖子删 了吧。
温馨提示: 发帖标题请概括内容,回帖请勿使用无意义字符或纯表情。积极参与发帖回帖交流能提高会员等级(提升下载权限)
站长推荐 /2
CNKEYBOARD
微信号:cnkeyboard2004
-----------------------------
期刊号: 键盘中国中文期刊
微信号: CnkeyboardMag
Powered by其实泛音是用手在泛音点轻微制音,全震动被制了分震动没被影响所以就只剩分震动,即泛音。&br&&br&五分之一和之二都是五分之一长度的泛音点,就都能留下五分之一的分震动&br&&br&&img src=&/b44bdc911db_b.jpg& data-rawwidth=&184& data-rawheight=&1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84&&如图,弦会以整数倍分之一长度进行分震动,这些分震动是泛音。&br&实际震动的时候,所有的震动会组合成一个复杂的波形&br&类似这种&br&&img src=&/0cdbe4daf41da27f3d664f00_b.jpg& data-rawwidth=&377& data-rawheight=&205&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77&&&br&&br&&br&然后再说制音:&br&琴弦震动的时候,如果你用手触摸琴弦的两端,显然是很难让琴弦停止震动的。&br&&br&如果你用手触摸正中间,则对于第一泛音的两个分震动来说,短时间的碰触是没什么大影响的,他们会继续震动,而全震动则被手阻挡了震动而削弱了。&br&&br&那么,用手触碰1/3或2/3两个点中的任意一个,都会削弱琴弦上除了 3分琴弦之外的其他分震动。其他的被削弱了,3段3分之一的分震动没怎么受影响,此消彼长,剩下比较明显的震动就成了人们说的第二泛音。&br&&br&同理,用手碰触1/5或2/5 3/5 4/5中的任何一个点之外,都会削弱基音和其他分震动,而对5个5分琴弦震动的泛音几乎没有影响。
其实泛音是用手在泛音点轻微制音,全震动被制了分震动没被影响所以就只剩分震动,即泛音。五分之一和之二都是五分之一长度的泛音点,就都能留下五分之一的分震动如图,弦会以整数倍分之一长度进行分震动,这些分震动是泛音。实际震动的时候,所有的震动会组…
你学的这个叫数学
你学的这个叫数学 不叫音乐
来自子话题:
就是曾經覺得聽起來很棒的一個效果一直不知道怎麼弄,現在終於知道了,挖哈哈哈,老子總算會了,可得往死裡用一頓爽爽啊!&br&&br&原先聽J-Fusion對七和弦和轉調簡直迷戀到了一個病態的程度,自己做的曲子必須有七和弦和轉調;Hans Zimmer 的Spiccato用法被披露出來之後,我恨不得每首曲子都給做成電子管弦樂;發現VI ONE里的一個失真電吉他mute可以當重金屬節奏吉他用,簡直是每首曲子都得塞進去一段電吉他锃锃扎。。。&br&&br&等那個爽勁兒過去了,還是覺得一首曲子該怎麼做就怎麼做才對,並不用刻意炫技,總是反反復復用這一種技法只能說明自己的段位也就那樣,還沒達到高手想用啥風格就用啥風格、想使啥技法就使啥技法的程度~~
就是曾經覺得聽起來很棒的一個效果一直不知道怎麼弄,現在終於知道了,挖哈哈哈,老子總算會了,可得往死裡用一頓爽爽啊!原先聽J-Fusion對七和弦和轉調簡直迷戀到了一個病態的程度,自己做的曲子必須有七和弦和轉調;Hans Zimmer 的Spiccato用法被披露出來…
来自子话题:
记忆的话敲门不多,调式练多了里面的各级就自然反应得过来了。&br&&br&至于推导,要好几个知识的结合:&br&&br&1. 和弦构成&br&&b&C-E-G-B-D-F-A-C&/b&&br&&br&这是乐理书里面都会提到的3度循环圈,学过五线谱的话应该觉得很熟悉:从任意一个字母开始能够条件反射出后面两个(五线谱里面任一线/间往上的两个线/间)。这样和弦构成就没问题了。&br&&br&2. 自然调各调里面的音名序&br&CDEFGAB / GABCDEF# / FGA bB CDE .....&br&&br&根音顺序序列就是级数,取一个做根音然后对照1里面的循环圈。&br&&br&3. 正副级别&br&正和弦(一四五级):大调里面都是大和弦,小调里面都是小和弦&br&副和弦(二三六七级):和上面相反(除了B做根音时候变成减和弦,这个联想钢琴键盘就明白)&br&&br&&br&也就这么多了,然后你要记忆的话,比如你要练习G调,就算好一六四五(G Em C D)、一六二五(G Em Am D)、三六二五(Bm Em Am7 D)等常用进行,多做一会练习,这样7级和弦都记住了6个了……(吉他里面7级不常用、不好按经常被二/三级7替代)
记忆的话敲门不多,调式练多了里面的各级就自然反应得过来了。至于推导,要好几个知识的结合:1. 和弦构成C-E-G-B-D-F-A-C这是乐理书里面都会提到的3度循环圈,学过五线谱的话应该觉得很熟悉:从任意一个字母开始能够条件反射出后面两个(五线谱里面任一线/…
来自子话题:
谢邀.&br&大一的时候还 是青葱小女子一个, 当时要准备学期末钢琴系音乐会。 我们准备的是 皮亚佐拉的“冬” 。 (钢琴+巴扬)&br&但是, 问题是....我们木有谱。 &br&那会儿真心是, 听这个4分多钟的曲子, 一天 不下听4个小时的东, 只是为了确定我听得到是不是对的. 简直对耳朵, 脑子, 手 的马拉松。&br&而且, 最烦人的是, 我是习惯了固定音高, 我的室友(室内乐友)是听首调的(谢谢 &a data-hash=&03a2ecaa5c41d2bf8d6d4& href=&///people/03a2ecaa5c41d2bf8d6d4&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03a2ecaa5c41d2bf8d6d4&&@BigD&/a&&a data-hash=&b32b028d3ca73e7c47ca42& href=&///people/b32b028d3ca73e7c47ca42&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tip=&p$b$b32b028d3ca73e7c47ca42&&@彭任氏&/a& 纠正) 我说 D F# A, 他说C E G。
我一直很崇拜首调的同学们。。我就ORZ.&br& 不过挺好玩的。 对耳朵是种锻炼。
谢邀.大一的时候还 是青葱小女子一个, 当时要准备学期末钢琴系音乐会。 我们准备的是 皮亚佐拉的“冬” 。 (钢琴+巴扬)但是, 问题是....我们木有谱。 那会儿真心是, 听这个4分多钟的曲子, 一天 不下听4个小时的东, 只是为了确定我听得到是不是对的. …
我想说...这完全是人从心理角度给“调”这个东西所赋予的不同特性,这样的描述有多少意义呢?&br&扯远点,“调”不光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这些个大小调体系,古希腊的一些调式在当时也有被人为赋予一些伦理特性。自大小调这种调式体系建立和完善以来,很多人似乎就很热衷这样的“游戏”,明显的是大家基本上都认同大调是积极的、快乐的、刚强的,而小调是柔弱的、忧郁的、伤感的。但我个人认为,这种做法本身的意义不大,所给“调”赋予的性格也是理所当然地有争议。至少我觉得,这得结合某一时期的作品或者某一作曲家的作品来看,还得结合音乐作品的实际应用,在什么场合用,怎么用,或者针对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色,给“调”以多为的“性格”才感觉稍微有点意义。&br&&br&在这里举几个例子吧,比方说在歌剧的配乐方面,格雷特里对不同的调性在“调的性格”上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C大调是天真烂漫的、高贵气质的,c小调是壮烈的,D大调是辉煌的而d小调是忧郁的等等。柏辽兹在小提琴演奏不同调性乐曲的时候,给出了自己的一些感觉,他认为C大调是庄重、冷漠并有点迟钝的,c小调是阴暗的、哑的,D大调是华美、热闹的,而d小调是悲伤的。&br&&br&此题为受邀题,我不是针对这个问题本身而是对于给“调”这么一个东西去试图给些“色彩”啊“性格”啊之类的,我是觉得没啥意义,也没啥感受。&br&&br&补充一句,&b&“调性”是音乐的一大要素,这样的要素脱离音乐作品本身是不能起到任何作用的,或者说,是没有性格的、没有色彩的、没有气质的、没有生命力的。&/b&
我想说...这完全是人从心理角度给“调”这个东西所赋予的不同特性,这样的描述有多少意义呢?扯远点,“调”不光是我们经常所说的这些个大小调体系,古希腊的一些调式在当时也有被人为赋予一些伦理特性。自大小调这种调式体系建立和完善以来,很多人似乎就…
更新一下哈.感觉之前的回答有所不妥.其实五线谱最重要的优点是可以进行多声部思维 并且直观反应.它可以在密集的地方同时写出多个声部 并且纵向思维.这一点上简谱确实无法做到.简谱表现得一般是单声部乐器 并不是不能表示多声部 但是直观性就没有了 而且写起来也会很麻烦 五线谱就会很方便 多密集 哪怕八个声部也能在一小节里直观反应.当然一般是没有八个声部的 四组乐器嘛 四声部比较常见.&br&&br&&br&&br&&br&&br&&br&自以为是的来答一个.&br&
简谱和五线谱 从客观来说都可以反应音高和节奏 这个不存在任何争议.但若是说简谱能替代五线谱 我觉得根本不可能.&br&
首先 不聊任何专业知识 五线谱的记谱法就是西方记谱法一直发展到今天的一种成熟的记录方式 发源于规多达莱佐 一直发展到今天.而简谱 其实我真是没有过多了解 但以之前和各方面老师 朋友交流所得到的信息 其实发展时间很短.&br&
大家都公认的事实 是现在世界上不存在任何一种记谱法可以完美表达作曲家的情感 能够完美还原作曲家的意愿.所以就有了指挥和演奏家的二次创作 在当代 还应该加上录音师和音响师的二次创作.而相对完美的记谱法 我想应该是五线谱.它可以从直观上反应音高的高低 也可以通过图形的不同直接反应节奏的形式.从谱号 调号 和拍号三个方面反应音高 调性和节奏律动.并且通过各种表情记号和符号 来呈现具体的奏法和句法.甚至于说 是各个乐器一些需要注意的演奏方法.小提琴谱上会明确标明哪些地方需要拨弦和揉弦 钢琴谱许多都会告诉演奏者在弹奏某些音的连接时建议的指法 管乐谱在很多情况下更是会标明需要使用的指法.我以为 这是一种比较客观而完整的记谱体系.&br&
简谱的话 反应客观音高和节奏 调性自然没有任何问题 但是却缺少了读谱时候的直观性 你看到的是数字 而不是音高.会多一个 反应 的步骤.五线谱上比如&br&a音和e音 你可以明显看到a音的位置比e高 所以自然而然就得出结论 它一定是上行的.诚然简谱也具有这个功能 6自然比3高 但是却失去了直观性.节奏也是一样的道理 五线谱能直观反应 而简谱却不行.当然 若是多声部 或者是钢琴谱的话 可以同时表示多个音高 那自然就可以看出来和声的功能走向.这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简谱不具备这个功能.和声学还是比较复杂 在此不多说 简单的说 例如知道是属功能 那就知道要解决到主 因为其不稳定.这个在演奏上是非常重要的技能和素养 若是不明白音乐的内在 那如何做出讲究的音乐呢?&br&
在表情记号上 五线谱加上许多的记号 而演奏者并不觉得繁琐 因为在谱面的标记 直观的去看 并不会觉得很多 很复杂.而简谱却并没有这个特征.&br&
当然 这不是说简谱没有优势.其实简谱有许多优势.最大的就是易于普及 并且方便书写和记谱.所以有许多作曲家 在采风时 偶然想起什么或者听到什么 要求速记 那自然是用简谱啦.转瞬即逝的灵感和只能够听一遍的民间小调 自然需要快速的记录.&br&
不过这不代表 他是一种成熟的记谱法.西方沿用几百年的记谱 相对成熟 稳定 更能够表达作曲家的思想和情感.这个当然和移调或者固定调没有任何关系.任何一种乐器都能够用简谱或者五线谱记谱 但是哪一种更完善 哪一种更方便读谱 在我看来 一定是五线谱.&br&
此乃一家之言 如和各位大神观点不同 不妨一笑~
更新一下哈.感觉之前的回答有所不妥.其实五线谱最重要的优点是可以进行多声部思维 并且直观反应.它可以在密集的地方同时写出多个声部 并且纵向思维.这一点上简谱确实无法做到.简谱表现得一般是单声部乐器 并不是不能表示多声部 但是直观性就没有了 而且写起…
来自子话题:
既然都把勋伯格搬出来了那么所讨论的与“作曲”的关系中这个作曲对应的应该不仅仅是写旋律什么的了。&br&&br&和声学是一门研究和弦的结构以及和声进行的学科,是根据人们长期的探索而形成一套体系很多项规则的学科。和声学的学习不仅是专业作曲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学习配器与曲式的必经之路。&br&&br&强调了和声学的重要性之后来说说与作曲是什么关系,&u&和声既是作曲的基础,又制约着作曲&/u&。&br&&br&创作多声部的音乐,和声学的学习是关键,&u&因为你依据的不再是写旋律那样的单一思维,而是要去考虑多个声部相互配合均衡又限制。&/u&所以和声是多声部音乐的骨架,因此我才会说为什么对它的学习是专业作曲学习的必经之路。&br&&br&&u&作曲呢其实是一项均衡音乐中各要素组织发展音乐材料的创作形式&/u&,这里面的各要素就包括主题发展逻辑、曲式结构、配器方面的音色搭配均衡以及和声&调性布局等等。&br&&br&因此和声虽然是多声部音乐的骨架,但同时它也限制着音乐的发展。和声单方面追求音响效果的最佳化,饱和&均衡,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学习的是四声部和声,如书上的示例。然而音乐追求的不仅仅是音响效果的最佳化,上一段已经提到过。&br&&br&所以实际的音乐创作并不完全符合和声学上的所有规定,一般来说除了平行八五度其他规则在适当的时候都可以使用,而且不也有不少大师的作品同样会用到平行八五度嘛。&br&&br&&u&所以一定要记住和声学的学习是训练,作曲是创作。在经过过严格的训练之后知道如何写作规范的音乐片段之后才能真正地发挥自由的想象力。&/u&&br&&br&而楼主可能是因为学习的程度不够所以感觉写旋律吃力,其实真正吃力的还是当你学到一定程度之后开始器乐曲创作的那段时间,当然我是从斯波索宾开始学的,勋伯格的和声学只是看一看其叙述。&br&&br&所以就写作旋律来讲,还是先安排好和弦再进行写作比较好,楼上的两位答案都可以参考。具体的还可以阅读勋伯格的《作曲基本原理》。
既然都把勋伯格搬出来了那么所讨论的与“作曲”的关系中这个作曲对应的应该不仅仅是写旋律什么的了。和声学是一门研究和弦的结构以及和声进行的学科,是根据人们长期的探索而形成一套体系很多项规则的学科。和声学的学习不仅是专业作曲学习的必经之路,也是…
即兴伴奏对于技巧上没有硬性要求,就算你弹奏100速度以下的16分音符都困难的话,你依然可以根据现有水平编伴奏出来。只是技巧的高下的确可以带来更加丰富的听觉表现力(比如和声色彩的浓郁,多元的节奏,复调式思维)。知道这些就不会轻易掉入死磕练习曲的窘境了。&br&&br&接下来,练习的内容就要加点料了--------即兴更多的是种本能,越早培养越好。怎么理解呢,599内容虽浅显,但短小简洁的乐句框架;主属和声最基本的转位运用;和各种常规技巧清晰的使用都是初学者可以最大限度消化的了的。&br&&br&这样一来,练琴的时候就不是再单纯的以弹顺某个曲例为结束点,这时候恰恰才是刚开始接触这首曲子:我是建议是,背会该曲左手伴奏部分,背会四小节或八小节这个框架,背会该曲调的完整音阶!再来,就是即兴旋律部分了,你还别不信,这就是本能培养的根本,从原曲旋律中提取听觉上的直观养分在自己手底下重新排列。当你可以从容的弹奏三拍子或四拍子八小节乐句时,就一定要开始认真学乐理了,选择这时候开始学乐理是因为我相信你会从这种简单即兴的宽松氛围里找到钻研乐理的动力。&br&&br&这是目前能想到的,较贴合实际的练习建议,说再多也就是提供个思路給你而已,刚开始踏踏实实把基础课程都修了再说吧
即兴伴奏对于技巧上没有硬性要求,就算你弹奏100速度以下的16分音符都困难的话,你依然可以根据现有水平编伴奏出来。只是技巧的高下的确可以带来更加丰富的听觉表现力(比如和声色彩的浓郁,多元的节奏,复调式思维)。知道这些就不会轻易掉入死磕练习曲的…
Zion T,歌手兼制作人,很多人拿他跟方大同做比较,确实音乐上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从现场来看,他的外在表现跟音乐风格毫无违和,而方大同明显就是音乐骚人呆萌,两个人瘦得倒是挺像的。&br&&br&
这货89年的,之前上网搜他的资料,被冠了个韩国嘻哈男歌手,不过那些官方图看起来也确实像个跳街舞的。这样看来对音乐的区分哪里都一样,唱几个转音就会被说是r&b音乐人,唱几句rap被称之为嘻哈歌手也就不奇怪了。&br&&br&&p&关于音乐风格,Zion t的核心那肯定是neosoul,而且玩得相当漂亮,他的音乐里面元素很多,混杂了各种音乐元素包括“hiohop”“r&b”“soul”“jazz”等等,live做起来也是骚翻天,即使我一句棒子语也听不懂,还是被他的groove搞得一摇一摇的。不信可以看下下面两个可以让你摇头晃脑的视频。&/p&&br&&br&&p&&a class=& wrap external&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jk1OTIzNjky.htm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n stage 】176th. Zion.T&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a href=&///?target=http%3A///v_show/id_XNjk1OTI2MTY4.html%3Ffrom%3Dy1.2-1-95.3.2-1.1-1-1-1-0&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On Stage] 176th. Zion.T&i class=&icon-external&&&/i&&/a&&/p&&br&&p&
哦忘了说这种类型的音乐歌词都喜欢写“你好看”“你屁股好看”“来我们聊聊”“来我们认识一下”。&/p&
Zion T,歌手兼制作人,很多人拿他跟方大同做比较,确实音乐上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从现场来看,他的外在表现跟音乐风格毫无违和,而方大同明显就是音乐骚人呆萌,两个人瘦得倒是挺像的。 这货89年的,之前上网搜他的资料,被冠了个韩国嘻哈男歌手,不过…
这个得从最基础的泛音说起!咱们人耳听的乐音都是复合音,也就是很多个声音堆积起来的,那每个个体音就是泛音,听的最明显的就是基音,很多泛音个组成泛音列。就像歌唱家和普通人,同样唱一个音,但是歌唱家的就圆满,普通人就干瘪,这就是这个音中泛音的多少决定的。泛音列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则 基本规则是这样:基音1——泛音2——泛音3——4——
以基音 C为例
C 高八度 C 高五度 G高四度C大三度E小三度G
&br&声音是由震动产生的,在震动的过程中整段震动就是基音1,在基音的1/2处发声就是泛音2也叫2分音,以此类推,那就是说 基音咱们唱DO 那 2分音就是高八度的DO 3分音就是再高五度的.......&br&知道这些秘密我们就可以通过一个能掌握它震动规则的物体来定出音高,这就是律法。&br&
五度相生律是比较古老的方法了,也叫三分损益法。顾名思义就是重点在这个“三”上。通过上面的了解我们知道2分音和3分音是纯五度关系,这是这个律法的精髓,比如说,一根琴弦 的 3分之一处发出的声音肯定是2分之一处发出的声音的上方纯五度,找出这个纯五度 保留它的长度 在这个长度上再找它的3分之一处 又得到一个纯五度,以此类推。就会得到以C为例 C-G-D-A-E-B-#F-#C-#G.......12个音就多出现了。因为他们都是一个“妈”生的所以在横向的,单声部的音乐中非常和谐。但纵向上泛音列出入太大不是很和谐。所以多声部音乐不适合。&br&
如果你能搞清楚五度相生律 那纯律就很简单了,就是在2分音和3分音的基础上加入第5分音,那就是在五度相生律的基础上 找完3分音继续找5分音以此类推 :C-G-E G-D-B D-A-#C 以此类推。。。12个音也可以都推算出来,他们从一个家族分离成各个部落,正好组成咱们知道3和弦,所以这种律法在纵向结合上非常和谐。&br&
最后一个是咱们都在使用的12平均律,概念非常简单,把上述的线段平均分成12分就可以了,没各部分都是相等的,具体算法就不说了,但是要记住 最早用科学方法计算出来的 咱们国家明朝的朱载堉,但咱么没实践,也就是说作曲家没瞧起他,没作品。 但是被誉为西方音乐之父的巴赫比较有远见,直接为此律法创作了两部钢琴套曲《平均律钢琴曲集》被誉为钢琴圣经中的旧约,用此来证明12平均律的实用性,对西方音乐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这种律法和向上就和不自然,纵向上结合也不和谐,唯一一个好处就是能转调!这也为键盘乐器的发展有着决定性的作用。&br&&br&综上所述,五度相生律 以前在亚洲比较受欢迎,因为咱们的音乐大多是单声部的。 纯律在欧洲还是被应用的很广泛,但是现在都被12平均律打败了。这三种是最常见的,还有人在用的。被历史淘汰的律法还有很多。
这个得从最基础的泛音说起!咱们人耳听的乐音都是复合音,也就是很多个声音堆积起来的,那每个个体音就是泛音,听的最明显的就是基音,很多泛音个组成泛音列。就像歌唱家和普通人,同样唱一个音,但是歌唱家的就圆满,普通人就干瘪,这就是这个音中泛音的多…
来自子话题:
T=Tonic 主&br&D=Dominant
属&br&S应该是Subdominant
下属&br&也有的和声教材将下属用Predominant来命名
简写就是PD
T=Tonic 主D=Dominant 属S应该是Subdominant 下属也有的和声教材将下属用Predominant来命名 简写就是PD
判断有没有走音是不需要听过某个「未走调版」的。&br&走调就是偏离了当前的「调」,也就是偏离了这段乐音的中心点,只要出来的音符够多就可以开始判定了。流行歌曲的调式比较简单,所以基本上听到某个你觉得不和谐(舒服)的音,就很有可能是走调。&br&然而判断是否走调的能力归根结底是音准感知的能力,人对音准的掌握有高有低,有的人天生 perfect pitch,有的人一辈子五音不全。在这个问题上争论是不会有什么建设性的,找个公认耳朵好的人来裁判就是了。&br&&br&比如下次你可以把声音录下来,拿到知乎上来让大家判断。&br&&br&补充一点讨论是提到的:&br&一段音乐的音符出现足够多后,首先可以判断的是这段音乐是否有调性。如果好多好多不和谐的音,那么也许它是无调性的。无调性音乐还是有规则——不是乱来,但不是依据调性的规则,所以无法判断是否走调。
判断有没有走音是不需要听过某个「未走调版」的。走调就是偏离了当前的「调」,也就是偏离了这段乐音的中心点,只要出来的音符够多就可以开始判定了。流行歌曲的调式比较简单,所以基本上听到某个你觉得不和谐(舒服)的音,就很有可能是走调。然而判断是否…
正是由于各种良莠不齐的流行乐的衬托,才更显得古典乐的牛逼&br&&br&快感?古典乐里包含了人类情感的一切:狂喜,痛苦,顿悟,忏悔,虔诚,有年轻人朝气蓬勃的冲劲,有老年人看淡一切坦然,从神话中山崩地裂的宏伟,到世俗生活中的点滴,包罗万象&br&&br&流行乐呢。。除了你爱我我爱你之外还剩下些啥?&br&&br&创作技巧什么的就不说了。。拿流行和古典比是侮辱古典。&br&&br&流行倒也不是没有经典,但是太少了。&br&&br&流行音乐没有提高快感的阙值,反而降低了。很多人听着流行,看个Billboard top 100就以为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音乐了,从不知道自己到底错过了些什么。
正是由于各种良莠不齐的流行乐的衬托,才更显得古典乐的牛逼快感?古典乐里包含了人类情感的一切:狂喜,痛苦,顿悟,忏悔,虔诚,有年轻人朝气蓬勃的冲劲,有老年人看淡一切坦然,从神话中山崩地裂的宏伟,到世俗生活中的点滴,包罗万象流行乐呢。。除了你…
明天要考视唱了顺手回答个问题,希望考个好成绩嗯。&br&&br&五线谱最规范和专业的角度应该使用固定调唱法。但是没有调号的尚且容易,两个以上的调号对非视唱练耳以及相关专业的同学就是个挑战了。于是乎,为了便于推广,在五线谱中也有引入首调唱法,例如,两个升号调的sol=do,依次类推。&br&&br&五线谱的首调唱法在音准上更容易找也更容易唱准。特别是使用了传统音阶的中国作品,用固定调一定是唱不出调式的感觉和味道的,此刻首调唱法就有绝对优势。但首调要求读谱反应迅速,并且再细化下去其实也就是各种音程的构唱,比如两个升号调第二线的音到第三线的音,我们的第一反应可能不是do到mi,而是,它们是一个三度的关系。&br&&br&固定调和首调相反,它对读谱和反应速度的要求不高,但不容易找到调式感,因此在调号多,调性复杂的情况下容易跑偏。&br&&br&两种唱法没有高端低端之分,普通爱好者,选择适合自己的就好了。但对专业学习音乐以及准备系统学习音乐的,给出如下建议:&br&&br&1.除去天生的固定音高以及自幼学习钢琴、小提琴等乐器的,剩余大部分人应该是首调听觉,所以固定调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是相对艰难的。&br&&br&2.中国作品用首调,外国作品用固定调。&br&&br&3.准备学习提琴钢琴以及相关读五线谱的乐器请使用固定调。&br&&br&4.国外的音乐院校一般用固定调,准备出国留学的同学请多加注意。&br&&br&5.如果你实在纠结的不行,就都不要了,唱wu 或者a或者o,反正固定与首调唱起来只是唱名的区别,音乐是不变的,那就索性抛开唱名,用其他东西代替,只要能唱准就可以了。这亦可极好地锻炼音程的构唱能力。&br&&br&6.视唱是练出来的。&br&&br&7.视唱是练出来的。&br&&br&8.视唱是练出来的。
明天要考视唱了顺手回答个问题,希望考个好成绩嗯。五线谱最规范和专业的角度应该使用固定调唱法。但是没有调号的尚且容易,两个以上的调号对非视唱练耳以及相关专业的同学就是个挑战了。于是乎,为了便于推广,在五线谱中也有引入首调唱法,例如,两个升号…
以理工科视角看,其实事情很简单。&br&&br&&br&&b&首先介绍下大小调的区别:&/b&&br&&b&一个八度&/b&可以被分为&b&连续的12个音阶。大调&/b&和&b&小调,&/b&其实就是&b&从连续的12个音阶中,&/b&按照&b&不同的选音规则&/b&,选取&b&不同的7个音阶,&/b&用来编曲子。&br&&br&然后是c大调和a小调:&br&那么c大调和a小调有什么区别呢?&br&c大调是以c为do,按大调的选音规则来选音的&br&a小调是以a为do,按小调的选音规则来选音的&br&那么用简谱表示的话,&br&大调的&a href=&///?target=tel%3A123456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234567&i class=&icon-external&&&/i&&/a&和小调的&a href=&///?target=tel%3A1234567&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1234567&i class=&icon-external&&&/i&&/a&其实是不同的音!&br&因为do的位置不同!&br&&br&但是细心的lz发现,这两种选音规则选出来的琴键是一样的!&br&&br&没错。除了do不同,没区别。而do只是个参照物而已。do其实就是坐标系的原点。而c大调和a小调只是原点的平移而已。具体来说a小调的do是c大调的do往左移动3个琴键而已。&br&&br&所以一首曲子,用C大调表示和A小调表示,是完全可以互相转换的。&br&&br&但是习惯上,人们会在一首音乐里设定一个主音,也就是这首曲子中出现最多的音,其它都是陪衬。&br&&br&而人们一般把这个主音叫做do。&br&&br&所以a小调和c大调,你可以找出这个主音,然后就可以忽悠别人是A还是C了。&br&&br&&br&&br&&br&下面是一些背景知识,有兴趣可以看看&br&&b&~~~~~~~~~~~~~~~~~~~~~~~~~~~~~~~~~~~~~~~~~~~~~~~~~~~~~~~~~~~~~~~~~~~~~~~~~~~~~~~~~~~~~~~~~~~~~~~~~~~~~~~~~~~~~~~~~~~~~~~~~~~~~~~~~~~~~~~~~~~~&br&&br&I.&/b& 通过&b&十二平均律&/b&,人们在中音&C&和高音&C&之间插入了12个&b&等&间隔&/b&&的音。(注:高音C的频率是中音C的2倍,所以怎样等间隔插入12个音,它们的频率分别是多少,同学们可以想一想)&br&
好了,直接给结论,它们的频率关系可以写为:&br&&br&1.0~~1.06~~1.12~~1.19~~1.26~~1.33~1.414~~1.5~~1.59~~1.68~~1.78~~1.88~~2.0&br&&b&C------------------D--------------------E-------F-----------------G------------------A------------------B-----高音C&/b&&b&
大调&br&&/b&
C------------------D---------E------------------F-----------------G--------A-----------------B----------------高音C
&b& 小调&br&&/b&上图也顺便标出了大调和小调所对应的音阶,后面会提到。&br&&br&&b&II&/b&.
但是&b&人们写曲子时总喜欢抽出12个音中的某几个&/b&音编曲,而不是全部。&br&
比如&b&中国人&/b&就喜欢抽
1.68) ;&br&
而如&b&日本人&/b&就喜欢用
1 3 4 6 7 (1 1.26
而其它的音都扔了,这就是所谓的&b&调式&/b&。(PS,所以说,调式只是一种取音&b&习惯&/b&,而已)&br&&br&
那么欧洲人喜欢用的是12个中的哪几个呢?他们只有两种习惯,叫做&b&大调&/b&和&b&小调&/b&。&br&&b&&br&大调&/b&已经在&b&I部分&/b&的图中标出来了。这7个音对应的频率为(1.0
1.88)。对照上图大家看一下, C和D之间其实还隔了一个音。【相邻的两个音就叫做&b&半音&/b&,相隔一个&b&半音&/b&就叫做&b&全音】&/b&。 所以C------------D是全音,D------------E是全音,而E---F是半音。所以大家明白&b&大调&/b&的&b&全全半全全全半&/b&是怎么回事了吧? &b&其实调式就是一种选音规则&/b&,从一个音开始,依次按照&全全半全全全半&从12个音里抽出几个音罢了。&br&&br&&b&小调&/b& 就是另一种欧洲人的选音规则,按照&b&全半全全半全全&/b&选音。以1.0为基准音阶,怎么选出7个音呢?同学们自己做一下。&br&&br&其实就是
1.78 ) &br&明显,大调的七个音和小调的起个音有所不同。 &br&&br&总结下,&br&C大调,就是以C开始,按照大调的选音规则选音,其余的音扔了。&br&
C小调,就是以C开始,按照小调的选音规则选音,其余的扔了。&br&&br&就这么简单。以上。&br&
年终没写出论文居然上知乎,这是拖延症晚期么 T-T&br&&br&&br&~~~~~~~~~~~~~~~~~~~~~~~~~~~~~~~~~~~~~~~~~~~~~~~~~~~~~~~~~~~~~~~~~~~~~~~~~~~~~~~~~~~~~~~~~~~~~~~~~~~~~~~~~~~~~~~~~~~~~~~~~~~~~~~~~~~~~~~~~~~~&br&&b&&br&十二平均律&/b&(伪史)&br&&b&&br&A.共鸣:.&/b&&br&历史上人们发现了很神奇的东西,就是两个音的音调虽然不一样,但是人们发现这两个声音唱起来很和谐。这是因为,这两个音的频率相差1倍。比如第一个音1000Hz,第二个音2000Hz,你听起来就很顺耳。那么,用不同的高低音你就可以写出一首很好听的曲子,比如&u&1 &/u&1
1 1(i是高音1,&u&1&/u&是低音1)&br&&br&但是人的声带只能发出几个这样频率差一倍的音。百度一下,&a class=&internal& href=&/?target=http%3A///answer/615029/&&人的声带能发出多少频率范围的声音?&/a&成年男子的声带发出的基频范围是70-200Hz,成年女子是140-400Hz,婴儿可以达到400-600Hz。也就是说,对于男人,如果从最低的70Hz开始发音,到140Hz是一个八度,到280是2个八度, 撑死了也就能发3个八度,这样编出来的歌太单调啦!&br&&br&&b&B.十二平均律&/b&&br&为了解决乐曲过于单调的问题,人们想了些点子,在 &u&1
&/u&和 1 之间插入很多&b&渐变&/b&的音。这样我们可以写出更丰富的歌。那么人们在 &u&1&/u& 和 1 之间插入了多少个音呢?(经过漫长的历史,人们终于形成了共识)&b&12个!&/b&不是13个,也不是11个。并且&b&这其中任何两个音都是均匀分布的。&/b&也就是说,任意两个音之间,人耳所感觉到的高低差距,都是一样的(人的大脑会对从骨膜传过来的声音信号进行傅里叶变换,从而能比较音调,即振荡频率的高低,而且能感觉出这两个音的振动频率差多少倍,太了不起)。这就是所谓的&b&十二平均律。&/b&现在,所有的乐器在制造的时候,都必须遵守这一准则.
用物理语言来讲,也就是&b&下一个琴键的频率,是上一个琴键频率的 2的(1/12)次方倍。 &/b&
以理工科视角看,其实事情很简单。首先介绍下大小调的区别:一个八度可以被分为连续的12个音阶。大调和小调,其实就是从连续的12个音阶中,按照不同的选音规则,选取不同的7个音阶,用来编曲子。然后是c大调和a小调:那么c大调和a小调有什么区别呢?c大调是…
练耳神器: EarMaster &a href=&///?target=http%3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EarMaster 6 - Ear Training and Sight-Singing Software&i class=&icon-external&&&/i&&/a&&br&包括音程旋律和节奏。
练耳神器: EarMaster 包括音程旋律和节奏。
来自子话题:
个人认为,视唱练耳方面老师的作用没那么明显,当然坏老师还不如自己练呢!&br&视唱练耳应该是一体的,能唱好视唱的听辨不会差尤其是和弦。模唱和弦熟悉音的准确位置是最佳方法,音阶的练习也很重要。&br&听记旋律节奏主要还是侧重考验节奏方面(假如你都能噼里啪啦听开放排列和弦了难道还会被低音难住么),这个真得多听题去训练你的敏感度,记忆力甚至你快速记谱的能力。曾经听闻过但没使用过的一种方法是为各种节奏型编号,在记谱时记编号最后再整理。老实说和听辨和弦相比我的节奏一直稀烂(&_最后想说的就是如果为了应试去训练视唱练耳付出很多时间是应该的,但是过后会发现实际作用没那么大在音乐实践中(当然你基本水平都达不到就别说了)。个人认为视唱练耳的练耳应该加入对音色的考量(哪怕只是把钢琴换成别的乐器听和弦),以适应一些专业的要求。
个人认为,视唱练耳方面老师的作用没那么明显,当然坏老师还不如自己练呢!视唱练耳应该是一体的,能唱好视唱的听辨不会差尤其是和弦。模唱和弦熟悉音的准确位置是最佳方法,音阶的练习也很重要。听记旋律节奏主要还是侧重考验节奏方面(假如你都能噼里啪啦…
计算机世界只是由0和1组成&br&&br&----------补充-------------&br&例如限定一首曲子有4个音符,每个音符取钢琴的88键之一,都有88的四次方种情况,等于。&br&更别说一首曲子可以有N个音符,也就是可以组成88的N次方,外加上节奏的变化,基本可以说音乐的创作是无穷无尽的。&br&&br&同理,计算机虽然只有0和1两个状态,但是只要位数够多了,2的N次方也是个天文数字。举一个众所周知的故事&br&&blockquote&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有什么要求,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上1颗麦粒,在第2个格子里放上2颗麦粒,在第3个格子里放上4颗麦粒,在第4个格子里放上8颗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的2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粮食来实现上述要求。国王觉得这并不是很难办到的,就欣然同意了他的要求,结果国际象棋64格还没放完,需要的麦粒已经超出了全球的产量。&br&&br&2的64次方是&/blockquote&
计算机世界只是由0和1组成----------补充-------------例如限定一首曲子有4个音符,每个音符取钢琴的88键之一,都有88的四次方种情况,等于。更别说一首曲子可以有N个音符,也就是可以组成88的N次方,外加上节奏的变化,基本可以说音乐的创作是无穷…
来自子话题:
首先,协和和弦和不协和和弦是相对的概念。属七和弦相对大三和谐更不协和,但是相对九和弦就更协和。十三和弦看似很不协和,但是放到一堆音块中间就会显得很协和。&br&&br&其次,紧张度(和谐程度)的变化是推动多声部音乐流动的一个重要手段。正如小说的情节要有起伏变化,电影情节要有情绪的波澜。音乐同样需要不时的营造紧张度,然后有选择的解决这些紧张度或者营造进一步的紧张。使用和弦紧张度来推动作品并非当代作曲家的专利,古典作曲家使用各种和弦形式的案例屡见不鲜。其中增减和弦,复合和弦,四度叠置和弦等早已是家常便饭。&br&&br&第三,将音乐的基本紧张度放在哪一个层次,与音乐的风格有关系。遵循基础四部和声的规则写出的作业多为“圣咏式”的合唱风格。爵士音乐则以七和弦为最基本材料。&br&&br&最后,真正创作的时候是不必管规则的。学习规则是帮助人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判断力。一旦建立了良好的判断力,结合自己的审美情趣,创作的时候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材料而不必拘泥于形式。&br&&br&高水平的创作者并不体现在他会使用大量新奇的材料,而体现在他能否真正控制手上材料并让这些材料为作品服务。
首先,协和和弦和不协和和弦是相对的概念。属七和弦相对大三和谐更不协和,但是相对九和弦就更协和。十三和弦看似很不协和,但是放到一堆音块中间就会显得很协和。其次,紧张度(和谐程度)的变化是推动多声部音乐流动的一个重要手段。正如小说的情节要有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作业抄歌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