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音与根音构成增二度的转位七和弦转位是什么和弦?

中国音乐网欢迎您!北京声乐、舞蹈、器乐知识普及培训学习中心网站
音乐基础知识与概念入门
1.乐音体系
音乐:通过生动的艺术的艺术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它可以让我们快乐,也可以让我们忧伤。它满足人们审美的需求,陶冶着人们的情操。它是世界上人们共同的语言。* l# z4 Z$ y( z& j2 i9 s+ I9 H
音乐语言的要素:包括旋律、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音色、和声、调式、调性等。
&&&& 旋律是指长短、高低、强弱不同的一连串乐音有组织地进行。它是音乐的基础和灵魂。
&&&& 是指组织起来的音的长短关系。
&&&& 是指时值相等的强拍和弱拍有规律地交替出现。
&&&& 速度是指音乐进行中的快与慢。
&&&& 力度是指音乐进行中的强和弱。
&&&& 音区是指人声或乐曲在某个作品中的音域范围。通常分为高音区、中音区和低音区。
&&&& 音色是指不同人声或乐器在音响上的特色。
&&&& 和声现代是指音的同时结合及其连续进行。
&&&& 调式是指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体系,并以其中的某个音为中心(主音),该体系即称为调式。
&&&& 调性是指调式所具有的特性。
乐音:振动规则,听起来高低明显的音。
噪音:振动不规则,听起来高低不明显的音。
乐音体系:音乐中使用乐音的总和。
音级:乐音体系中各个音叫音级。它包括基本音级和变化音级。
半音:在钢琴键盘上,任何相邻两个键的音高关系为半音。
全音:在钢琴键盘上,任何隔开一个琴键的两个键音高关系为全音。
音名:音的名称。用C、D、E、F、G、A、B表示。
唱名:唱谱时使用的名称。用do、re、mi、fa、sol、la、si来唱。
音组:七个基本音级循环重复,产生了许多音名相同而音高不同的音,于是可以分成若干个组,这些组称为音组。
音律:音乐体系中各音的绝对高度。目前世界各国广泛采用的音律是十二平均律,另外还有纯律和五度相生律。
十二平均律:把八度分成十二个均等的部分。
基音和泛音:琴弦振动发音时,不仅全弦振动,它的二段、三段、四段&&也在振动发音。全弦振动产生的音,即听得最清楚的音叫基音;其它各段振动产生的音,不易听清楚,叫泛音。
音域:指乐音体系、人声、乐器或某首作品的音 高范围。
2.节奏与节拍
节奏:组织起来的长短关系叫节奏。
节奏型:音乐作品中,具有典型意义的节奏。
节拍:时值相等的强拍和弱拍有规律的交替出现。
拍子:表示节拍的单位叫&拍&,将&拍&按照一定强弱规律组织起来叫做&拍子&。
:计算乐名、乐段和整首乐曲长度的单位。(拍是组成小节的基本单位)。
小节线:乐谱中强拍之前垂直于五线谱的线称&小节线&。
段落线:乐曲分段时用&!!&。
结束线:乐曲结束时用&!&。
拍号:表示拍子的记号。
拍子的种类:1、单拍子:每小节有两拍或三拍的拍子。
&& 2、复拍子:两个或两个以上同类型单拍子的组合。
&&& 3、混合拍子: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类型单拍子的组合。
&&& 4、变拍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拍子交替出现。
弱起:乐曲不在强拍开始叫弱起。
切分音:一个音从拍子的弱部分开始,持续到后面较强部分,这个音就叫&切分音&。
节奏的特殊划分:1、三连音:将基本拍子均等的分成三部分。
&&& 2、五(六、七、九)连音:将基本拍子均等的分成五(六、七、九)部分。
音程:两个音之间的高低关系叫音程。
旋律音程:两个音先后奏响叫旋律音程。
和声音程:两个音同时奏响叫和声音程。
冠音、根音:音程中,高的音称冠音;低的音称根音。
音程的度数:音程在五线谱上所包含线与间的数目叫度数。
音程的音数:音程中所包含全音和半音的数目叫音数。)
自然音程:纯音程(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大音程(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大七度)、小音程(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小七度)、增四度、减五度叫做&自然音程&。
纯一度:音数为0的一度。 小二度:音数为1/2的二度。
大二度:音数为1的二度。 小三度:音数为1 1/2的二度。
大三度:音数为2的三度。 纯四度:音数为2 1/2的四度。
增四度:音数为3的四度。 纯五度:音数为3 1/2的五度。
减五度:音数为3的五度。 大六度:音数为4 1/2的六度。
小六度:音数为4的六度。 大七度:音数为5 1/2的七度。
小七度:音数为5的七度。 纯八度:音数为6的八度。
变化音程:除增四度和减五度,一切增、减、倍增、倍减音程都叫&变化音程&。
增音程:大音程和纯音程增加半音时,叫增音程。
减音程:小音程和纯音程减少半音时,叫减音程。
倍增音程:增音程和纯音程增加半音时,称为倍增音程。
倍减音程:减音程减少半音时,称为倍减音程。
单音程:不超过八度音程叫做单音程。
复音程:超过八度的音程叫做复音程。
等音程:两个音程孤立听时,音响效果相同但写法和意义不同的音程叫等音程。
音程的转位:音程根音与冠音位置的互换。
音程转位的规则:1、转位音程的度数=9-原音程的度数;2、纯音程转位后仍为纯音程;3、大音程转位后成为小音程;4、小音程转位后成为大音程;5、增音程转位后成为减音程;6、减音程转位后成为增音程;7、倍增音程转位后成为倍减音程;8、倍减音程转位后成为倍增音程;9、增八度音程转位后不是减一度,而是减八度;倍增八度音程转位后应是倍减八度。
协和音程:1、极完全协和音程:即声音极为融合的纯一度和纯八度。2、完全协和音程:即声音融合的纯四度和纯五度。3、不完全协和音程:即声音不十分融合的大、小三度和大、小六度。
不协和音程:听起来不融合的大、小二度,大、小七度,以及所有增、减、倍增、倍减音程。
和弦:三个或三个以上不同音高的乐音,按照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称这为和弦。
三和弦:三个音按三度关系叠置起来叫做三和弦。三个音自下而上称作根音、三音和五音。三和弦包括大三、小三、增三和减三和弦。
大三和弦:根音到三音为大三度,三音到五音为小三度,根音到五音为纯五度。
小三和弦:根音到三音为小三度,三音到五音为大三度,根音到五音为纯五度。
增三和弦:根音到三音、五音均为大三度,根音到五音为增五度。
减三和弦:根音到三音、五音均为小三度,根音到五音为减五度。
七和弦:四个音按三度叠置起来的和弦叫做七和弦。四个音自下而上称作根音、三音、五音和七音。七和弦包括大小七、小小七、减小七、减减七、增大七、大大七、小大七和弦等。
大小七和弦:以大三弦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为小七度的和弦。
小小七和弦:以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为小七度的和弦。
减小七和弦:以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为小七度的和弦。
减减七和弦:以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为减七度的和弦。
增大七和弦:以增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为大七度的和弦。
大大七和弦:以大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为大七度的和弦。
小大七和弦:以小三和弦为基础,根音与七音为大七度的和弦。
原位和弦:以和弦的根音为低音的和弦叫原位和弦。
转位和弦:以和弦的三音、五音、七音为低音的和弦,叫做转位和弦。
三和弦有两种转位,七和弦有三种转位。
六和弦:三和弦的第一转位,以三音为低音。
四六和弦:三和弦的第二转位,以五音为低音。
五六和弦:七和弦的第一转位,以三音为低音。
三四和弦:七和弦的第二转位,以五音为低音。
二和弦:七和弦的第三转位,以七音为低音。
5.调与调式
调式:几个音按照一定的关系组成一个体系并以某个音为中心(主音),这个体系就叫调式。
主音:调式中最稳定的音。
大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组成一个大三和弦。简称&大调&,包括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
自然大调:大调的基本形式,应用最广。
和声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Ⅵ级音降低半音。
旋律大调:将自然大调的第Ⅵ、Ⅶ级都降低半音。
小调式:由七个音组成的一种调式,其中稳定音合起来组成一个小三和弦。简称&小调&,包括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
自然小调:小调的基本形式。
和声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Ⅶ级半音升高半音。
旋律小调:将自然小调的第ⅥⅦ级都升高半音。
调:由基本音级所构成的音高位置,叫做调。
C调:由七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调,主音为C,叫做C调。
G调:由七个基本音级所构成的调,主音为G,叫做G调。
D调:将G调中所有的音都升高五度,主音为D,叫做D调。依次类推,可得到A、E、B、#F、#C调。
升号调:G、D、A、E、B、#F、#C、#G、#D、#A、#E、#B调的调号都用升号表示,所以叫做升号调。
降号调:F、bB、bE、bA、bD、bG、bC、bF调的调号都用降号表示,所以叫做降号调。
调的五度循环:将各调按纯五度关系排列起来所构成的循环。
网友评论  加载数据可能慢,请耐心等待!
评论列表(网友评论仅供网友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站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最新开班信息
杨丽萍,1958年生于云南,洱源白族人,自幼...
徐琳是90后,而且几乎所有的愿意学习钢琴的...
家乡是一个小山村,那里最大的财富就是一望...基础和声编配
和声基础部分
&&& 当只用三个正三和弦为歌曲伴奏和声时,为不使音响过于单调、板正,我们来了解并应用一下和弦转位。
&&& 转位和弦是和弦通过变更低音位置上的根音为和弦其它组成音而构成的另一种形式的同一和弦。三和弦有两个转位,以三音为低音是三和弦的第一转位,因低音与根音成六度关系,所以叫六和弦;以五音为低音是三和弦的第二转位,因低音与上方音构成四度六度关系,所以叫做四六和弦(转位和弦 此讲解中用罗马数字后加阿拉伯数字来标明,如Ⅰ级第一转位为Ⅰ6 ,第二转位为
, 常见吉他实用谱上多用和弦音名标记法,如C调的Ⅰ为C,Ⅰ6 为C/G,
为C/E;D调的Ⅰ为D,Ⅰ6 为D/A,
为D/#F。参阅 )。
&&& 转位和弦其稳定、完满程度要逊于它们的原位和弦,第一转位和第二转位相比,和弦第一转位的稳定、完满程度又略强于第二转位。根据转位和弦音响上的特点,我们先来了解与掌握第一转位六和弦的应用。
&&& Ⅰ、Ⅴ、Ⅳ级六和弦可以作为它们原位三和弦的延续或替代者,自由地运用于三个正三和弦之中,但须把握以下几点:
&&& 1、 六和弦应尽量于结构内部与各种原位和弦配合使用,以增强和声结构的动力,使低音声部的进行更富于旋律的美感;
&&& 2、 Ⅰ、Ⅴ、Ⅳ级六和弦均不宜作为结束终止的结构成分,因为它们会影响终止的完满性;
&&& 3、 同一和弦的原位与转位连接,若不是出于低音旋律化进行的合理需要,六和弦一般宜置于原位和弦之后,以形成和声紧张度的良好增长;
&&& 4、 弱拍上的和弦,不能以转位的形式在强拍上延续,以免形成节奏切分。&
&&&Ⅰ、Ⅴ、Ⅳ第二转位的四六和弦其性质发生了一定的迁变(如Ⅰ级四六和弦偏离其主功能而迁变为属功能和弦。Ⅰ级四六和弦多用在真正的属功能前作终止,所以也称为终止四六和弦),稳定性更差,可把其作为色彩性和弦来运用。四六和弦多以经过或辅助形态用于正三和弦之中(抛开声部进行不说,在时值上,经过、辅助四六和弦都是以较短的时值在相对弱拍上用于两个相同的和弦之间,用以活跃节奏,增进和声动力。同一和弦的根音、五音在低音声部交替运用,以活跃节奏,增进和声动力的表达形式在歌曲伴奏中运用很广,由此构成的相对弱拍上的四六和弦,从属于前面它的原位和弦,不必分开看待)。
&&& 正三和弦原位与转位的综合运用,使得低音选择逾趋自由,和声表现更加丰富。请用不同的伴奏音型,在不同的调上,试着把正三和弦的原位与两个转位以Ⅰ-Ⅳ-Ⅰ-Ⅴ-Ⅰ-Ⅳ-Ⅴ-Ⅰ的和声进行在琴上弹出,注意低音的流畅。
&&& 在后面所讲的副三和弦、七和弦都有其转位形式,转位和弦因失去了根音的泛音列包容,降低了和弦上声部与低音的融合性,使转位和弦的不稳定性增加,紧张度变强,转位和弦的恰当应用可使和声进行更具流动性。转位和弦在现在讲解一番,一来是为了适应现阶段的需要,二来是说明和弦排列的自由。对于和弦转位我们总结如下:转位和弦虽为原位的派生,但拥有自身的独立性;转位和弦的应用主要是为了低音旋律化的需要;副和弦的转位形式在应用上多于正三和弦转位。和弦转位通晓其应用是目标,在名称上不必费心深究。和声、旋律大小调的特色音程有哪些?怎么算的呢?
和声、旋律大小调的特色音程有哪些?怎么算的呢?
09-10-15 &匿名提问
我是06级声乐的,管弦的要求我不知到,这是从招生简章上复制下来的,你看看吧。。 2.西洋弦乐演奏、键盘乐器演奏专业方向:    ⑴音程听写:旋律音程、和声音程;⑵和弦听写:三和弦原位及转位,七和弦原位;⑶节奏听写:基本节奏、切分音、三连音等;⑷旋律听写:一个升降记号以内(含一个升降记号),长度为八小节左右。下面的这个网址是招生简章,有什么不懂的,自己看看。。。挺详细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共同音保持在同一声部的连接,叫做和声连接法,这楼主应该知道。接下来就是怎么应用,其实本人对和声连接法的理解也比较泛泛,所以一直没上来回答,这几天重新看了看原来的书,觉得这个说的比较有道理,和楼主分享:    和弦在单独听的时候,并不代表任何音乐上的意义。只有一个个和弦在乐曲中连接进行的时候 ,才显示出它的个性和音响效果。  为什么同样简简单单的几个和弦,有的人用起来就觉得很好听,有的就觉得很一般或者有点怪呢?是什么造成了这样截然不同的效果?  和弦本身的调性特性,紧张度,听觉上的倾向性造成了这些差别。  我就最简单的几个在同一调里的三和弦连接进行简单分析,对于初学者在运用中有点帮助。  可能在流行音乐的伴奏里大家就已经了解了最最经常出现的和弦连接模式,就是 1-6-4-(2)-5-1,这个和弦进行模式被反复使用了无数次,至今还有很多人用这个模式进行写作,并且写出了好作品。  在这个简单的模式里,有什么值得讨论的东西吗?  从和声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讨论我想还是必要的。  首先我们要搞清楚和弦连接的力度问题。  单个的和弦只有谐和不谐和之分,但和前后的和弦发身联系的时候就存在另一种情况,就会感觉到这个和弦好听或不好听,有时候会强烈地感觉到某个和弦对另一个和弦有很强的倾向,就是说后面这个和弦必须出现才觉得舒服。那么这种倾向就包含在和弦进行的力度里,如果倾向性越强,和弦进行的力度就越大,反之就越小。经过无数人的反复试验和听觉的检验,总结出和弦连接在听觉上产生的效果特性 。我就简单说说这些连接的特点。  1。上行4度(或者说下行5度)  例如和弦 c进行到f,或是d-g, 或者bB-bE....了解音程的人就明白了,这些进行就是每个和弦的根音做向上方纯4度的进行。这种进行被认为是最具有力度的进行,大家会在几乎所有的歌曲或乐曲的结尾找到他的踪影---最后两个和弦很少例外的就是5-1的终止进行,5级和弦进行到1级。在结尾处的这种进行也被称作正格终止,最后的这个主和弦在前面这个属和弦(5级)的对比下显得特别稳定。在转调的时候这个进行就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新调的主和弦前面大多数时候摆上了下方4度的和弦 ,也就是这个调的属和弦。在终止式上,如果前面这个属和弦是七和弦的话,这个进行就变得特别有必要,也叫属七和弦到主和弦的解决。如果乐曲被打断在这个属七和弦上停了,你会觉得有东西吊着没有落地。  在乐曲的当中也可以用向上4度的进行,不一定是5-1,可能会是1-4,或3-6 ,或2-5等等。  有一点我不得不说明,这个进行虽然是强进行,但带有很深的古典气质,你如果用得实在太多,就会有点老气横秋的感觉。  2。下行3度  和弦C进行到A,或者G-E,或F-D,根音下行三度的进行。  这种和弦进行在流行音乐中用得比上一种更加频繁,因为这种进行增加了一种稍稍柔一点的效果,不像往上4度那样强烈。这种特性刚好适用在流行音乐中,顺应听觉,又不显得强硬。  下行3度的两个和弦中有两个共同音,比如135和613,461和246,就古典的功能和声理论上说,他们彼此之间有类似的功能,613带有主功能,246带有下属功能,有时候可以代替这个功能和弦,613就经常被用在了135的位置,但又确实是在大调里并没有转到小调里去。  这种进行带有很深的流行音乐的印记,稍稍分析一下简单的流行音乐,就会发现很多和声都是架构在这种进行上的:1-6-4-2。。。。。。低音进行相应的加上经过音,那么低音线就变成了1(7)6-(5)4-(3)2-5-1.  3.上行2度  这个进行也是强进行,典型的就是4级到5级。如果用功能和声理论来分析(功能和声理论虽然老了点,但还是有它的指导意义),这样的进行刚好是顺着功能的。比如1级到2 级,就是主到下属,2级到3级,即是下属到属。  但是这个进行不像3度进行可以一连串的用,连着用的话就觉得有点.....土。那么,剩下的就是弱进行了。上行5度(就是下行4度),上行3度,下行2度。这些进行在古典音乐里被认为不佳的进行,但也不是绝对,实际上很多音乐家都在用。  上行5度,比如1-5,5-2,刚好是反功能的。但是有的5度进行却并不在弱进行之列,比如1-5,从1级和弦你可以进行到任何一级和弦,因为1级和弦是调式最稳定的和弦,他不管进行到什么和弦上,都是打破了这种稳定,推动音乐发展,当然进行到5级没问题。6-3也是上行5度进行,也是可行的,情况类似于1-5,因为6级带有主功能倾向。有一个进行却确实在听觉上效果不佳,就是5-2的进行。  上行3度,比如3-5 ,4-6等。这些进行实际上也是在同功能里的进行,理论上没有禁止,但效果不理想,特别是4-6,6-1,3-5 ,听觉上没有张力,音乐走向弱势。  下行2度,用的较少,但也有例外,特别是4-3,这里是把3级当作了5级来用他的属功能倾向,就好像是4-5。但是5-4,3-2的进行反攻能,也不动听。  但弱进行并不意味着不能用,有时候还可以利用它制造一种特别的效果。  音乐没有绝对,所以理论上不可用的有些东西实际上也可以用,只要你用的好。但是在你的经验和能力没有超过前人之前,还是借鉴前人总结的经验,这是一条捷径 。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是06级声乐的,管弦的要求我不知到,这是从招生简章上复制下来的,你看看吧。。 2.西洋弦乐演奏、键盘乐器演奏专业方向:    ⑴音程听写:旋律音程、和声音程;⑵和弦听写:三和弦原位及转位,七和弦原位;⑶节奏听写:基本节奏、切分音、三连音等;⑷旋律听写:一个升降记号以内(含一个升降记号),长度为八小节左右。下面的这个网址是招生简章,有什么不懂的,自己看看。。。挺详细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是06级声乐的,管弦的要求我不知到,这是从招生简章上复制下来的,你看看吧。。 2.西洋弦乐演奏、键盘乐器演奏专业方向:    ⑴音程听写:旋律音程、和声音程;⑵和弦听写:三和弦原位及转位,七和弦原位;⑶节奏听写:基本节奏、切分音、三连音等;⑷旋律听写:一个升降记号以内(含一个升降记号),长度为八小节左右。下面的这个网址是招生简章,有什么不懂的,自己看看。。。挺详细的。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音程、曲调音程、 和声音程 在音乐体系众多的音。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叫音程。(实际上就是两个音之间的“距离”)。 音程中的两个音,各自都有自己的名称,低音叫做“根音”(也叫下方音)、高音叫做“冠音”(也叫做上方音)。 一 曲调音程 “根音”与“冠音”先后发出的关系,叫做“曲调音程”(也叫旋律音程)。 谱例1: 曲调音程分别有“上行”、“下行”、和“平行”。在谱面上书写要根据发音的先后次序来书写。 谱例2: 二 和声音程 “根音”和“冠音”同时发出声音叫做“和声音程”。 谱例3: 和声音程在谱面上标画的时候上下两个音一定要对齐。(注:二度音是不能对齐的,也对不齐,只能错开写,但是应该低音在左边,高音在右边。) 三 音程的读法 上行的曲调音程与和声音程都要从低读到高(也就是从根音读到冠音)。而下行的曲调音程和平行的的曲调音程一定要读出走向。比如说:从G到下面的B,或者是从E平行到E,等等 。 第二节 音程的度数 音数 1 度数 在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的计量单位。比如说量长度的有公里、米、厘米、尺、寸,重量单位有斤、两等等。 音程同样也有一个度量单位,这就是“度”,也叫做“度数”。 其中还包含着“音”也叫做“音数”。音程的大小名称都是由“度数”和“音数”决定的。 五线谱上的每一条线和每一个间都是一度。两个音同在一条线上,或者同在一个间里的时候,这两个音的音程关系叫做“一度”,或者叫做:“同度”。 如果两个音,一个在线上,另一个音在紧挨这个音的间里,那末这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叫做:“二度”。 如果两个音都在线上,而且是最近的两条线上,或者是两个音同样在两条最近的间里,这两个音之间的音程关系就叫做:“三度”。就是音程的度数。也就是两个音中间相距有多少个音级。 谱例1: 2 音数 音程的构成,除了“度数”还包含有“音数”。 音数是指两个音级之间包含着多少个半音。 音数是由分数来表示的: “1”表示是全音、“1/2”表示是半音、“1.1/2”表示一个全音加上一个半音。 辨别音程的关系,就是要根据两音之间的“度数”和两音之间包含的“音数来确定,为了音程的完整性,我们还需要在“度数”和“音数”的前面再加说明性的五个字:大、小、增、减、纯,分别用在不同的音程上。 下面举例说明: 音数是0的“一度”叫做“纯一度”它们是同度。比如:C-C D-D E-E F-F G-G A-A B-B 。 谱例2: 下面面紧接着是“小二度”,它的音数是1/2的小二度,而音数为1的二度叫“大二度”。在自然音阶里 E - F 、 B - C 是“小二度”(半音),其它两音相邻的音程关系都是“大二度”。 谱例3: 下面总的列表来说明: 3 音程的标写 音程的度数要用阿拉伯数字标写。音数用大、小、增、减、纯、倍增、倍减来标写。比如:大六度就要写程“大6”,小二度要写成“小2”,纯五度就写成“纯5”,依次类推有这样一个规律:凡是二度、三度、六度音程,都用“大”“小”两个字来区分;而一度、四度、五度都用“纯”字。 第三节 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1 自然音程 纯音程包括:纯一度、纯四度、纯五度、纯八度。 大音程包括:大二度、大三度、大六度、大七度。 小音程包括:小二度、小三度、小六度、小七度。 增四度、减五度 也叫“自然音程”。 2 变化音程 变化音程是由自然音程变化而来的。 大小音程是可以互相转换的。举一个例子:大六度音程,如果把把冠音降低半个音,或者将根音升高半个音,那末这个音程就从大六度变成了小六度。由此可以看得出,音程的度数是由两个音之间的距离来决定的,音程的性质(大、小、纯、增、减)是由它所含的音数决定的,这就是变化音程。 谱例: 第四节 协和音程和不协和音程 音乐在人听起来由舒服和不舒服的区分。这是由于同时出现的音(也就是和声音程)有协和与不协和之分。协和的音程人们听起来就悦耳,而不协和的音程人们听起来就刺耳、很难听,有一种压迫感。听起来悦耳的音程是协和音程,听起来是刺耳的、不融和的音程就叫做不协和音程。 下面我们先谈谈协和音程: 协和音程一共有三种效果: 1 极完全协和音程:纯一度、 纯八度。 2 完全协和音程: 纯四度 、 纯五度。 3 不完全协和协和音程:小三度、大三度、小六度、大六度。 以上这三种音程的音响效果各有不同: 极完全协和的音程,听起来是一个音,或者是几乎是一个音的效果。(纯八度有一点空洞的感觉)。 完全协和音程,听起来是互相包容的,很舒服的感觉. (不完全协和音程,听起来有一点跳的感觉,虽然如此却还可以容忍,所以也算在协和音程之内)。 4 不协和音程听起来就十分刺耳了,这种音程包括大二度、小二度、大七度、小七度、以及增减音程。 不协和音程使人的听觉受到刺激。但是在特定的情绪和条件时经常使用到这种不协和音程的,我们在音乐作品会常常听到它们。 第五节 单音程和复音程 单音程比较简单些,它是指在一个八度之内的音程,叫做单音程。超过一个八度之外的音程叫复音程。 单音程的称呼比较容易一些,是几度就可以直接称呼。比如大三度、纯八度、增二度、小七度等等。 复音程相对来讲就比较复杂一些。简单的办法可以用“加七”或“减七”的办法来算。 用“加七”的办法算是这样的:把现有的度数加上七度,然后一共是几度就直接称呼它的度数。(请看谱例1里的1、3、5、6) 用“减七”的办法算是这样的: 减去八度但是要称为“隔八度的多少度。下面举例: 谱例1: 第六节 音程的转位 音程的转位:就是把音程上下两个音的位置颠倒过来(根音和冠音互相倒置)上方音成为下方音,下方音成为上方音。这就是音程的换位。 音程转位可以在一个八度之内,也可以超过一个八度。 音程的转位可以单独移动根音和冠音,也可以将根音和冠音同时移位。 谱例1: 音程转位以后出现的现象: (一)音程通过转位以后,除了改变它们之间的度数以外,还改变了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种类。 1 首先是大音程经过转位以后,都变成了小音程,而小音程却成为了大音程。 2 增音程和倍增音程经过转位都变成了减音程和倍减音程。 下面我们看一个图表: (二)音程转位以后改变了度数,计算的方法如下: 原位音程的度数和转位音程的度数的总和相加起来是九度。要计算转位音程的度数只要在九度里将原位音程的度数减掉,就是转位音程的度数。 还有一个办法是反过来。将原位的度数与转位的度数相加等于九,也是可以的。 依次类推。 (三) 音程转位以后不改变它们的性质,也就是说:协和音程经过转位仍然是协和音程,不协和音程还是不协和音程,不完全协和音程同样也是依旧。 (四)音程经过转位以后,单音程变成了复音程,而复音程则变成了单音程。
请登录后再发表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和弦根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