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摩亚阿皮亚亚舞台艺术观点

关于APPIA(阿皮亚)电脑灯使用感想
关于APPIA(阿皮亚)电脑灯使用感想
&&&&&&&&&&&&&&&&&&&&&&&&&杭州越剧院&
2009年偶然的一个机会,接触到阿皮亚公司的电脑灯产品,开始并没有太多地留意,因为现在的电脑灯品牌太多了。在朋友的热烈推荐下,我试用一下,这一试用便用到现在。
从最初用灯那时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三年了,APPIA(阿皮亚)电脑灯和目前市场上的灯具相比有很多不一样、甚至有很多完全不同的地方。特别是2010年以后,APPIA(阿皮亚)又一次技术升级使产品的功能设计更加具有人性化和细节化,如果走马观花看一下,难免还会让人有几分疑惑,如别的厂家都在做1500W,而APPIA(阿皮亚)为什么还要坚持做1200W?别的厂家都推荐说电磁镇流器稳定,APPIA(阿皮亚)为什么要说最好还是不要用电磁镇流器?一旦深入了解APPIA(阿皮亚),真的会有意外收获。虽不能说所有的功能都让人超乎想象,但的确有很多让人惊喜、甚至诧异的功能。
电脑灯是当下舞台上重要的造型手段。作品的好坏,在艺术上取决于设计师的水准,在技术上取决于灯具是否给力。艺术上的标准可以商榷,但技术上的标准只能量化,由此来说现代灯具的质量标准有着严格的技术参数来评判,但由于实践中又需要很多感性的主观认识,下面我从实践应用的这个角度来谈谈使用APPIA(阿皮亚)电脑灯的感想。
1、&&&&&&&&&&&&
三年无维修的控制系统----高速运算的低温控制系统
APPIA(阿皮亚)主CPU运算速度达到市场上同类产品40倍左右,彻底改变传统的插件式驱动芯片安装方式,对整体控制电路进行了一体化设计,固定式安装,避免了因运输振动及灰尘等原因引起的发热、松动、静电等故障,是目前国内唯一的主板可以不用散热的控制系统,可有效增加主板控制力度及速度。LED显示器的显示模块采用高亮度的LCD液晶显示屏,内置中英文语言显示模式。采用可充电环保电池,在不通电的情况下可进行DMX地址码和其它技术特性参数的设置,在灯具只通电不通信号(控台)的情况下即可自行检测(可单列放在检测和维护中)。所有通道都具有复位光耦和步进驱动工作故障LED显示和反馈,一旦发生故障LED显示器自动显示故障位置。可设定自动检测显示故障和手动逐一检测每一通道状态功能,便于检修维护。并且在LCD显示器上可直接操作开、关灯泡功能。
2、绿色用电无干扰----电器系统是光线输出的唯一保证
APPIA3000系列电脑灯采用OSRAM
&HTI&&双端短弧金卤泡。针对OSRAM光源对镇流器、触发器等电器系统优化设计。这款量身定做的电源具有很高的可靠性,电能利用效率比普通电脑灯提升了20%,总谐波含量THD&20%,对电网绝对无电磁污染,功率因数高达99%。电源使用恒功率控制模式,就算是灯泡乳白化后,依然能保证恒定的输出功率不会导致过早地失效不亮或爆炸,延长了灯泡的有效寿命20%以上,保证了灯泡的电气和机械性能,降低了触点的阻抗和额外发热。能有效延长灯泡寿命,在不增加电流,输出功率稳定的情况下提高了灯泡的色温及亮度。
3、亮度让客户满意到惊讶-----突出的光学系统是亮度提升的加速器
APPIA3000电脑灯放弃了市场上常用的三透镜组合系统,采用了不同寻常的独特光学成像系统,这套光学具有极高的亮度和稳定的高色温输出。反光杯采用了现代流行的椭球格面,耐高温陶瓷玻璃基料可承受600度以上的高温,镀膜丛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金属利器都很难划破,并能承受一定强度化学腐蚀,光输出很高并且在电脑灯的有效寿命内可保持基本一致的光效输出,具备良好的UV反射能力。其1200
W灯具亮度远高于大部分同行1500W的亮度。
4、稀有的色彩-----全光谱色彩系统使灯光设计师如虎添翼
&&&&所有用过APPIA(阿皮亚)电脑灯的人都知道,色彩系统是阿皮亚的强项,任何稀有少见的色彩都调的出来。比如上海戏剧学院一位尊敬的老师在浙江做设计时特别喜欢用咖啡色,这个颜色如果用现在市面上常用的电脑灯来调,几乎就调不出来或调出来也没有达到这位老师的要求。APPIA(阿皮亚)电脑灯不仅把这位老师要求的色彩做出来了,而且还保证了非常好的色彩饱和度。演出结束后这位老师说,咖啡色是舞台上非常高级的颜色,但它属于的灰色系,同时又属于的暖色系,由于光源的特性这两个色系对于电脑灯来说都是弱项,用常规灯来做会相对容易一些,但也不是很理想,没想到APPIA(阿皮亚)电脑灯在颜色方面做得这么好。
四对经蚀刻并涂镀二向色性膜丛的滤色片,每对色片向窗帘一样,能沿着指定的方向打开、关闭或在任意位置停留,线性移动变位可产生非常柔和均匀的色彩效果。虽说任意颜色瞬间切换是阿皮亚快速度的展示,但柔和的慢润色更是目前市场上罕见的,色轮盘从一个颜色到另一个颜色绝无任何抖动,一个颜色来一个颜色又去,如同一缕清风迎面而来,拂面而去,若稍不留意,简直感受不到它的细微变化。
5、三年前的灯泡用到现在-----动态节能功能是阿皮亚的王牌
阿皮亚的宣传放弃了以强大功能作为自己口号的机会,而以
“节能电脑灯”为自己的宣传口号,因为节能减排是当今地球人共同的目标。节能,既是阿皮亚品牌价值的核心,也是阿皮亚产品开发的核心。
阿皮亚电脑灯的节能目标主要通过以下6个方面的技术来实现:1.亮度节能,既低功率高光效、高亮度,特别是室外大型演出,同样的布光面积用APPIA(阿皮亚)布灯量可减少50%以上;2.低温节能,即控制系统低温,直接降低单灯电能和环境散热电能;3.动态节电节能,即根据使用状态线性自动节能;4.延长灯泡寿命节能;
5.延缓系统老化节能;6.信号系统节能。
这里重点介绍一下信号系统节能,信号系统节能即利用信号双向传输功能自动判断灯的工作状态,根据灯的工作状态来调整电子镇流器的输出。当光闸关合闭后,自动开启节能功能,电流下降至55%,平均灯泡有效寿命可延长40%以上。此功能一方面可节省使用成本,最重要的另一方面是保护了光学,降低了灯具的热量,从而延缓了灯具老化,让电脑灯的有效寿命延长40%以上。还有在排练休息过程中,以任何方式切断信号,15分钟准时灭泡,此过程电脑灯维持所有的命令不变,信号恢复后不需要信号确认,更不需要自检,几秒钟即可进入工作状态。此功能大大降低开关灯泡工作门槛,做到了人人都有能力关灯泡,人人都有责任关灯泡。据粗略统计:使用APPIA电脑灯每个装台或排练工作日可减少灯具使用时间2个小时以上,那一年呢?三年呢?想一想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所以用了三年的灯泡到现在还能用,而且亮度还不错,甚至还远远高于其它品牌电脑灯的亮度。不过最近阿皮亚公司的技术部门来电提醒:要及时更换灯泡,不可过于节约。
6、排练不折腾人,演出放心-----超越常规使用经验的稳定性
稳定性是衡量灯具品质的最重要指标,甚至超过了对亮度和色彩的要求。从设计师的角度看,亮度和色彩可以从对比中产生,没有绝对的数值概念,而灯具稳定性却是绝对的硬道理。如果说亮度和色彩是对灯具品质的空间要求的话,那么稳定性无疑就是灯具品质的时间考量器。我们一般在灯光器材展览中看灯具,是看不到灯具的稳定性的,只有在实际运用中才能切身感受到。尤其演出中特殊定点的情况下,稳定性导致的极小差错都会影响到灯光的设计效果,甚至整个演出的效果。APPIA电脑灯有很好的散热系统,在灯具长时间使用的情况下,都不会出现死机、失步、跑位、或因温度保护而灭泡。这不仅保障演出进行,降低合成彩排过程中灯光工程的工作量,还有利于后期维护成本的降低,从而延长灯具有效寿命。如在杭州越剧二团越剧《花溪情歌》装台合成至演出近一个月的时间里,30台APPIA(阿皮亚)电脑灯零故障,保障了演出的精彩呈现,并一举拿下2010年第五届“西湖之春”艺术节包括灯光设计在内的十一项单项大奖,得到了导演和灯光设计的高度认可。
7、可以让表演者安静的灯-----三级噪音调节功能
不亮泡时有人误以为APPIA(阿皮亚)电脑灯真的这样安静,就站在旁边也几乎听不到声音,其实这是一种假象。风机强排散热产生的噪音是电脑灯绕不开的难题,APPIA电脑灯技术攻关的目标不是要消灭噪音,而是如何处理噪音。APPIA噪音处理上废除了传统的温控风机概念,全新设计噪音三级调节功能,即可根据演出需要自动做三级调节(特别适合对静音有一定要求的高端剧场高端剧目及演播厅使用),另外可延长风机寿命,减少风机故障率,从而有效提高灯具稳定性。
8、一灯多能,经济实用-----强大的跨界设计功能
所有APPIA3000电脑灯都具有不同程度上的功能延伸设计,也就是说有跨界功能设计。比如说染色灯具备以下功能:常规染色灯;探照灯,户外光束效果;AC灯,剧场光束效果;罗纹灯,剧场顶光照明及天幕景照明;回光灯,具备长距离投光的优势;远近程聚光灯;PAR灯(具备CP60/CP61/CP62的效果)。
一系列特性品质组成的绝对优势,让APPIA(阿皮亚)电脑灯成功地进入我的视线,进入我的工作,进入我的生活,我自己都佩服我的勇气,当时计划买一个大品牌的电脑灯,不知为何首选接触的APPIA(阿皮亚)电脑灯,使用过程中让我连连赞叹,事实证明了我的选择是正确的。
这几年APPIA(阿皮亚)发展很快,凭借绝对的技术优势成功入选为2010广州亚运会开幕式、2011深圳世界大学生运动会、2011中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开闭幕式等大型演出活动的专用灯具,听说使用过程中得到众多专家和设计师的高度称赞,这也算是众望所归吧!可以说,它已经成为当下优秀灯光设计师不可多得的首选灯具。
最后祝愿APPIA(阿皮亚)在舞台灯光领域,一手抓艺术应用,一手抓技术开发,让二者紧密结合,快速前行,在不远的将来能成为灯光行业乃至整个舞台演艺事业的风向标和推动剂。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谁认识舞台美术家adolphe appia(阿道夫 阿皮亚)我紧急需要他的详细资料_百度知道
谁认识舞台美术家adolphe appia(阿道夫 阿皮亚)我紧急需要他的详细资料
学舞台的大家帮帮忙了,我在法求学不易啊,现在要写这位先人的作品分析,谁能提供个作品分析或者介绍啥的
提问者采纳
在需要使用一个或者多个房间布景的时候 去掉了墙壁部分的设计。他们被迫要从前面来观看演出,成为百老汇和大多数美国城市剧院舞台的典范,这些传统的风格 被新型的剧院建筑设计彻底的摧毁了。所有的观众都是坐在固定安装在地面的观众座位上,这也很好的达到了美国戏剧演出新艺术的要求,他的布景的简单性确实赢得了观众的关注。Bel Geddes的设计开始打破这种传统的划分界线,他是以帮助别人计算非常冗长的数字来谋生的、神秘而又恐惧的感觉, Norman Bel Geddes 在欧洲设计师Adolphe Appia和Gordon Craig 的作品中找到灵感  戏剧是火苗。另外一位“新舞台技术”的设计师。虽然他一直坚持着这样的信条,我把第四种舞台设计风格叫做建筑舞台美术。当然,占据了一些观众的空间,例如当时的表现派作家埃尔默,他把他们的观点应用于独特的美国习惯用语。Bel Geddes在建筑上面的布置,垂直的舞台布置结构 加上灯光和阴影相互交错的效果 给人一种庞大、Moliere和他们的同行们的戏剧舞台上面都有见到过;在19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 ,布景中歪歪斜斜的墙壁和尖尖的角度非常形象的衬托了Zero先生在控诉的时候的手指。这是整个布景的图纸一部分。 Lee Simonson采用欧洲的表现主义手法为美国的表现派作家创造了非常有效的舞台布景。 [SLIDE] 这里显示的是The Miracle里面宗教裁判所的那一场戏,虽然他的布景很少偏离剧本内容和人物, [SLIDE] 为了这部道德剧,这种风格的舞台通过舞台的建筑结构 清楚的表现了演员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但总的来说,Zero爬到巨大的加法机器顶上的一幕。[SLIDE] 这里描绘的是戏剧的最后一场。[SLIDE] 这是关于审判这一场戏的图片,然后他为了报复谋杀了他的老板,这是引领我们进入第四种 也是最后一种舞台设计风格的预兆。通常舞台前面的拱形墙前面的乐队 进一步将演员和观众分割成为两个分离的空间。 [SLIDE] 这是 Jones为美国剧作家尤金.欧尼尔在1924年首次公演的《榆树下的欲望》这部剧的舞台设计,所有这些风格在以前的埃斯库罗斯, 这部剧讲述的是一个叫Mr.赖斯1923年的《加算器》The Adding Machine、莎士比亚;两种形式的布景 都成功的为他们的剧中人物 提供了现实和心理上的环境,在艺术博物馆里面的画也是同样的。这些舞台艺术方法都极好的吸引了观众对戏剧发生环境的注意。  Jones大胆的打破了很多设计师传统设计方式。如评论家Joseph Wood Krutch 在他的评论中说到, “Jones在舞台布景方面持有的观点是 用单一永久的场景来展示农舍的一端,后来这些风格被发觉出来 并且被20世纪的美国观众所采用,从单一的角度去观赏舞台上的表演。演员是从装饰华丽的舞台框架里面上台。这种设计是仿效参观艺术博物馆的方式,剧院的观众坐在像中世纪大教堂的聚会一样的区域里面。他最著名的恐怕是他在1924年为Max Reinhardt 的道德剧The Miracle设计的布景,但是后来由于出现了一部应用了最新技术的加算机器。” Mielziner后来为《推销员之死》的设计 明显是受Jones的影响,新的设计风格要求观众和演员之间形成一种新的空间关系,代替了他的工作. Zero的男人,然后向观众表演某一个艺术作品,画全部放在框架里面,Bel Geddes将座落在纽约的“世纪剧院”变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像大教堂一样的环境。  建筑舞台美术  传统的19世纪的剧院舞台风格,布景是使火苗燃烧更旺的空气”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舞台美术设计对戏剧演出的重要作用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要 舞台美术设计是戏剧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导演艺术构思中的造型艺术手段,是最直观的舞台表现形式,主要起到渲染舞台气氛,烘托戏剧冲突,塑造角色形象,强化戏剧演出对观众的情感共鸣等作用。本文从舞台布景、舞台灯光、舞台音效三方面论证舞台美术设计在戏剧演出中的重要作用。 中国论文网 /5/view-6633336.htm  关键词:舞台布景 舞台灯光 舞台音效   著名戏剧家曹禺说过:“没有舞台美术,就没有戏剧。”戏剧作为一门综合艺术,具有多种艺术形式,而舞台美术设计则是艺术形式的具体表现形式,可以看作是戏剧演出内容的外化手段。在戏剧演出中,舞台美术设计主要通过舞台布景、舞台灯光、舞台音效等技术方法,在保证戏剧本身风格完整性的前提下,在戏剧演出中起到渲染舞台的气氛,烘托戏剧冲突,塑造角色形象,强化戏剧演出对观众的情感共鸣等作用,舞台美术设计是戏剧演出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戏剧演出的前奏序曲,是戏剧演出中的斑斓色彩,是戏剧演出中抒发艺术情感的重要辅助手段,是戏剧演出产生情感共鸣的催化剂。   一 舞台布景在戏剧演出中的引导作用   著名舞台美术家阿道夫?阿皮亚曾说:“戏剧是火苗,布景就是使火苗燃烧更旺的空气。”舞台布景是舞台美术的核心内容,其创作主要遵循现实主义原则,营造真实的舞台环境,通过布景道具的布置将观众带入真实的戏剧规定情景中。   英国导演、舞台美术家戈登?克雷认为:“布景应该是一个戏的内在精神的视觉表现。”大幕开启,观众第一眼看到的就是舞台布景,它是戏剧情节发展的开端,是戏剧演出给予观众的第一印象,戏剧演出的时代感、年代感以及规定情境的营造、场景的变化、时空变化、地域变化等都是通过舞台布景来实现的,舞台布景是戏剧演出中先声夺人的前奏序曲,不仅仅是为表演者提供表演空间,同时对戏剧情节的发展起到了引导作用,是戏剧演出外化手段的主体。而且在强化戏剧主题方面,舞台布景艺术中的色彩变换、光线明暗变化、线条结构和透视等艺术造型方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舞台布景随着戏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戏剧演出形式的变化而变化,总的来说,舞台布景主要分为写实与写意两种形式。写实的舞台布景设计就是根据戏剧的情节内容营造真实的布景场景,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舞台布景融入到戏剧剧情环境之中。例如,《塞北的雪》舞美设计中,采用延伸舞台,缩短了舞台与观众的距离,舞台的后区平台是微缩了的大兴安岭山脉,在舞台前区装饰有大量的冰雪、人文景观,从而营造出塞北的苍茫雪景,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北京人艺经典的话剧《茶馆》、《骆驼祥子》中,舞台布景都是真实还原了老北京的风情街貌,还有《雷雨》中布景的设计,大小道具的真实再现了20世纪30年代资本家周朴园的家庭环境。但是,戏剧舞台布景是无法比拟于电影电视的真实场景,因此在戏剧表现手法上往往采用象征意义的方式,同样在布景设计上采用写意的方法,就是通过布景道具运用虚化场景的真实性,围绕戏剧剧情主要营造一种戏剧氛围,以此强化戏剧演出的象征意义。例如,《塞北的雪》在最后一幕戏中,随着演员的出现,在舞台后方利用气流吹动一大块白布,随风起伏,象征塞北的巍巍雪山,仿佛鲜活的生命一般在空中舞动,在最后戏剧高潮部分的舞台处理上,加入了新生儿嘹亮的啼哭声,白布换成了鲜红的绸缎,皑皑雪山幻化成为鲜红热血,新生命的诞生随着舞台布景的变化而强化了戏剧的象征意义。还有北京人艺的《蔡文姬》第三幕,舞台布景摒弃了写实的墓碑、石人、石马、凉亭等实景细节,而是用布条勾勒出墓地的树影,舞台前区仅有几块残破的墓碑,舞台后区则是一片漆黑,简单的布景营造出空旷幽静的氛围,与蔡文姬幽怨的心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这是写意布景的代表佳作。   不管是写实还是写意,舞台布景最终还是为戏剧演出而服务,为强化戏剧主题而服务。舞台布景在戏剧演出中的视觉冲击力决定了其在戏剧演出中起到了相当重要的引导作用。   二 舞台灯光在戏剧演出中的氛围营造作用   美国导演大卫?贝拉斯库认为:“舞台灯光对于戏剧犹如音乐对于一首抒情歌曲,在进入一出戏的演出要素中,再也没有什么比灯光作品必不可少的了。像音乐承受歌词那样,寻求用光和色彩来展现台词对话相同的作用,这才是真正的戏剧艺术。”舞台灯光是舞台美术设计的调色板,它能使小舞台产生巨大的空间感觉,灯光巧妙的变化可以给舞台变换一切戏剧色彩,“灯光”就好似舞台上无声的音乐。大量的舞台实践论证,舞台灯光最大的功用就是营造戏剧氛围,让观众的情绪随灯光色彩的变幻而产生戏剧共鸣,从而贴近剧情与角色情感。   舞台灯光的种类包括面光、侧光、泛光、耳光、脚光、顶光、定光、聚光和追光等,归根结底,种类再多灯光再亮还要看技术上的具体运用,怎么把灯光变幻的技巧与戏剧故事的情节发展相结合,更好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起到营造戏剧氛围的重要作用?这是舞台灯光设计创作中的关键问题。   例如,《常香玉》一剧最后一场,利用灯光颜色的变化抒发对常香玉舞台艺术的敬意,因为颜色是浪漫主义戏剧最直接的表达方式,通过蓝色和红色光束的变换,在戏剧叙事上对常香玉的艺术人生进行了总结,把常香玉凝聚一生的艺术瑰宝作为戏剧情感发展的重心。常香玉艺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戏比天大”,于是在幕后利用灯光营造星空感觉,为观众创造了一个浪漫的空间想象,浪漫的意象,这是常香玉一生的艺术写照――“戏比天大,艺大于天”。还有《雷雨》中周朴园等繁漪回家一场戏的灯光设计,开场便将灯光集中在沙发上的周朴园身上,其他光源皆暗,突出周朴园的孤寂之感和焦灼心情,当繁漪回来后,光影散开,但依然保留诸多的阴影与光线暗影,使得戏的气氛笼罩在清冷、凄凉的夜幕中,为戏剧矛盾冲突的发展做好了情绪铺垫。   在戏剧演出中,舞台灯光还常常通过配合演员心理、情绪等变化来起到对戏剧演出的氛围营造作用。因为在戏剧演出中,很多情况下需要表现角色细腻的心理变化,而此时因为戏剧的独特性,观众不能像看影视剧特写镜头一样的观察到演员表情的细微变化,那么就需要灯光、音效等舞台技术手段来起到辅助作用,一般来说,比较小的心理变化或是对比强烈的情绪变化常常利用舞台灯光来表现,以强化戏剧氛围。   例如,话剧《德龄与慈禧》中,光绪皇帝变法不成,随着慈禧摔下的奏折是光绪无奈的叹息,此时灯光渐渐暗淡,黯然的是光绪的心境还有国家灰暗的命运。又如,话剧《残酷的游戏》中,在卡伊收到了母亲冷冰冰的来信后情绪发泄的一段戏中运用了频闪灯制造强光闪烁效果,反映角色内心此刻极度的不满和烦乱。   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舞台灯光的科技手段进步最为明显,从蜡烛到煤油灯,从瓦斯灯到电灯,从各种聚光灯到电脑灯、激光灯,其光源、亮度、色彩还原、变化速度与操作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捷克舞美设计师斯沃博达利用光学科技,在舞台上运用幻灯、投影创造的光幕、光墙、光柱,发挥了光千变万化的特性,用四维时空给戏剧演出带来了情境灯光思维空间,使舞台灯光的戏剧语汇发生了质的飞跃。   由此可见,在未来的戏剧舞台上,舞台灯光的作用将会越发明显和重要。   三 舞台音效在戏剧演出中的情感共鸣作用   舞台音乐效果的最主要功用就是烘托戏剧情节或情感的气氛,它带有很强的情绪符号,通过强化紧张、恐惧、凝重、轻松、欢快等情绪色彩使舞台气氛得以延伸。由于音乐本身的特性限制,音乐无法直接构成完整的戏剧作品,但是当音乐的抒情性与戏剧情节发展相结合后,在情感抒发方面和情绪传递方面,音乐丰富了戏剧的表现力,具有超越戏剧台词表达的优势。约瑟夫?克尔曼在《作为戏剧的歌剧》中所说:“即使最富激情的念白也只能在受限的感情层面上发挥效用,而音乐却可以自然而然地超越这个层面,音乐能够极其直接、单纯地呈现感情状态和感情层次。”当音乐的抒情性与叙事性和戏剧情节发展节奏一致时,观众此时对戏剧不仅仅是产生直观感受,而是通过音乐的共鸣作用,感受到角色的内心情感和思想变化,此时,音乐效果对观众心理和情感的影响是远远超过演员肢体语言和台词语言的。而舞台音效的情感共鸣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戏剧冲突的强化和抒情气氛的渲染两方面。   1 舞台音效对戏剧情节戏剧冲突的强化作用   在话剧《德龄与慈禧》一剧中,第三幕与第四幕换场戏随着皇后隆裕上场愤怒的一声叱喝“都给我站住”,音效戛然而止,众人惶恐跪拜,形成戏剧节奏上一个鲜明的对比,以突出戏剧冲突。在第四幕中皇后隆裕的上场正是光绪与德龄相谈甚欢的时刻,为了强化此时的戏剧冲突,所以在光绪与德龄轻松谈笑间插入重重的一声鼓点,随着“咚”的一声重鼓点踏入场内的是一脸阴郁的皇后隆裕,德龄惶恐跪迎皇后,与刚才的轻松气氛形成强烈的戏剧对比。重锤鼓点音效还应用在第六幕寝宫前,开场德龄撞见荣禄夜宿慈禧寝宫时的惊愕,迷惑间,随着慈禧出场一声重重的鼓点,德龄惶恐跪迎敛声屏气,慈禧阴森静场身上透出浓浓的杀伐之气,这记鼓点伴随着强烈的戏剧冲突直接击入观众心中。   2 舞台音效对戏剧抒情气氛的渲染作用   萧瑟的深秋夜晚,凄风苦雨伴着祥子落寂的身影,这是《骆驼祥子》最后一幕的场景氛围,一声嘶哑的卖报声打破了秋夜的沉寂,淅淅沥沥的雨声更是增添了祥子愁闷忧郁的烦躁心情,而房檐的滴水,打在窗外的水桶上“滴答”、“滴答”,单调、凄凉地衬托着临终前的虎妞,在这一幕戏中,舞台音效很好地将凄惨孤寂的氛围渲染到了极致,同时将观众的思绪和心情也一并带入到了戏剧情节之中。话剧《德龄与慈禧》最后一场戏中,更是将舞台音效对戏剧抒情气氛的渲染作用体现地淋漓尽致,首先是虚化一切戏剧表现形式,避免任何的戏剧表现手段对观众可能产生的情感干扰,在舞台与观众之间间隔一道纱帘,同时要求演员将舞台动作简化到最少,而此时突出的是淡淡的、凄美的小夜曲,由音乐效果引导观众的情感,进行情感积累,随着慈禧生命的逝去,音效渐渐加强,最终纱帘内的慈禧与德岭定格成一幅剪影,给予观众最大的想象空间,而音乐效果带给观众的则是最大的情感宣泄空间。   同时在舞台音效创作中需要注意的是在戏剧舞台上切忌夸大了音效渲染情感的作用,以致出现音效遮盖演员表演的情况,音乐效果可锦上添花但绝不能喧宾夺主,这是舞台音效创作中的一个节点   四 结语   台上台下,演员与观众近在咫尺,但是真的要拨动观众的心弦,需要付出许许多多艰辛的努力,在这条漫漫长路之上,舞台布景、舞台灯光和舞台音效等舞台美术技巧正是连接演员与观众的一道七彩绚丽的桥梁。舞台美术设计的诸多创作实践,论证了在戏剧演出中舞美设计的重要地位,论证了其在戏剧演出中渲染舞台气氛,烘托戏剧冲突,塑造角色形象,强化戏剧演出对观众的情感共鸣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世雄:《简论俄罗斯戏剧学的历史与现状》,《戏剧艺术》,2004年第5期。   [2] 谢艳春:《二十一世纪戏曲生态形式》,《戏曲艺术》,2004年第2期。   [3] 刘章春:《〈雷雨〉的舞台艺术》,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版。   [4] 顾威:《〈骆驼祥子〉的舞台艺术》,文化艺术出版社,2008年版。   (李勋,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讲师)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阿皮亚古道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