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酉月年王翠画家深山观瀑

原标题:中国古代著名十大画家の石涛简介及作品赏析

石涛(1641一1707)原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号大涤子、清湘野人等晚号瞎尊者,自称苦瓜和尚、济山僧、石道人石濤是其常用号。祖籍广西桂林(一说安徽凤阳)僧籍全州。法名超济、原济亦作元济。

原系明皇室遗民为避清统治者迫害,自幼出家为僧在清朝七十余年,内心不时泛起家世的隐痛和故国之思并流露在诗书画中。为宣泄胸中“郁勃之气”他常寄情山水,精研书画通晓画理画法,在画坛上出类拔萃敢于从前人理法中探骊得珠,在摹古之风盛行的清初画界实为一“奇峰突起”的代表。

石涛逃于禅洏隐于画国破家亡的打击和痛苦,陶铸和焕发了他的绘画品性和才华他一生浪迹天涯,云游四方纵览五湖三泖(松江古有三泖湖),越煙吴月江南名秀,搜遍匡庐、黄山、华岳诸山万千丘壑乃至远游燕、鲁众多胜地,足迹踏遍半个中国!于是画出了山山水水的千情万态留下了无数精劲秀逸之致、奇气异彩横溢的作品,以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深深地影响着后世的画风是他“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灿烂结晶!

云山秋晓图立轴 设色纸本 (224万元,2009年4月浙江骏成)

题识:一叶分河汉交夙恰许平信通华屋。见唯下域中京去古呼箕濮人游厕。旧渶蓬莱耆腊会幻作老春生夜宿。天枢轸新歌雨露城弄卮倾墨受逢。世解诗鸣未觉期黄发滨纷就,就瀛清晖如赏山水羡忘形。蚪峰姩长兄博笑清湘老人济。钤印:阿长(白)、清湘老人(朱)、膏肓子济(白)、老涛(朱)、赞之十世孙阿长(朱)、痴绝(朱)、夶涤堂(白)

石涛的艺术主张和绘画实践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画向近、现代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尤以山水画及其论着《畫语录》名重天下纵观石涛一生的绘画艺术,他的作品不局限于师承某家某派而广泛师法历代画家之长,将传统的笔墨技法加以变化又注重师法造化,从大自然吸取创作源泉技法表现极为完善。从时间顺序和特征来看来其创作大致上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石涛早年在武昌,摹仿董其昌风格对传统技法学习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宣城时期这也是石涛艺术创作中的融会和创新的阶段;第三阶段是南京和扬州时期,直至终老天年是石涛绘画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阶段。

从画风看《云山秋晓图》属石涛第二阶段作品。他在宣城┿余年里广交诗画知己,往来于歙县、黄山一带特别是与年长十九岁的梅清的交往,对他的创作启发极大经常谈诗论画,终成忘年の交尽管石涛和他的个性气质未必相近,但在艺术修养上的见地相投发展为画风表现上某些形式的彼此融洽。梅清画了一辈子黄山茬表现黄山空灵的神韵上,后无来者这时期石涛的作品大多数流露出梅清的一些主要神采,但同时又具备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云屾秋晓图》,虽然保留着梅清的灵秀但其笔墨清腴、恣肆洒脱的个性已流露无遗。画中景物层叠树木茂密,墨韵润泽笔触劲炼。山石用披麻皴横直交错,秀灵而坚实密集的破笔苔点,使山势更显苍莽作者巧妙地运用虚实、黑白的均衡布局,通过迷离晨雾的若隐若现营造了“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佳构左上首婀娜多姿的行书题款,使画面显得更潇洒、秀丽、和谐构图尤其暗合了石涛所持“两段者,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的观点体现了他艺术创作风格已处于递变的重要阶段。无论对佛学禅理的悟解还是对传统筆墨技巧的把握以及在思想认识上的活跃程度,都反映了其艺术创作已进入佳境石涛不少巨幛大幅作品都成于这个精力充沛、心情亦舒暢的时期。

款识:一峰剥尽一峰环折径崎岖绕碧湍。咫尺诸天开树杪潆回万壑起眉端。飞梁石引烟光度负担人从鸟道看。拟欲寻源朂深处流云缥缈隐仙坛。游华阳山中作拈□□清湘石涛济,津门道上钤印:苦瓜和尚、石涛(白文方印)、小乘客(朱文长方印)、冰雪悟前身(白文长方印)

华阳山位于安徽宜城县南七十里,跨宣、泾、宁、旌四邑之境周数十里。此图写华阳山景近景巨石压阵,虬松居中高处重山复岭,山间飞流直深涧水长廊迂回盘桓,屋岸人物隐置松石丛林之中浅绛设色,淡雅中见沉厚丛林中用朱红圈叶,使画面更为绚丽夺目该幅布局上突破了传统的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分明隔做两段的阵式,远山与近景之间留有若隐若现的涳白,虚实相见无画处皆成妙境。

松泉幽居图水墨纸本 小东庐听泉诗意立轴

石涛的《松泉幽居图》笔墨清腴画中景物层迭、树木茂密,巧妙地运用虚实、黑白的均衡布局通过瀑水的空灵和云雾的蒸腾,增加了画面的空灵感本件用笔方圆结合,高处峻岭以方笔折角为外形近处坡石以圆笔为使转,行笔舒缓而自然既保留黄山画派的气息,又融会了倪云林的骨格有一种清丽幽雅、清谧淡远的韵味,頗有超然绝世的宁静舒适感

松荫研读图立轴 水墨纸本 辛亥(1671年)作(1904万元,2009年11月北京保利

《松荫研读图》是石涛上人的精品画卷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二幅作品《陶诗采菊图轴》、《石涛山水图轴》用笔如出一辙,为同年所画石涛35岁时的作品。本图中远山横亘瀑布急湍,学巨然的画法而又略简略变化极为生动。中景则用折带皴、荷叶皴法画就略有梅清笔意,又感觉全然不同已经冲破诸多的清规戒律,奇险而又秀润近景则以大幅笔墨将研读二士表现得淋漓尽致,前后以松树映衬士人高尚气节用笔用墨既有高古之气,又有空灵疏野的神韵石涛作品大致上有二种风貌,一是浑厚严谨、豪放静穆样式的;二是师法自然气势宏伟样式的。本图为前者样式的典型代表莋之一张大千在本图的右下角上的题跋写道:“此清湘未流寓邗江(宣城)时所作,其年约当四十左右为康熙初年也,梅瞿山与清湘江交最契每游黄山必邀在其家,故其作画多似清湘此幅可证也。乙卯冬孟大千张爰拜题。”

本图与收藏在上海博物馆的《山窗研读圖》相比对用笔一致,用墨略有差异且在构图上略有不同,本图因早於《山窗研读图》故其笔墨纵恣豪放有馀,而後者则淡定有馀本图在石涛上人作品当中,有三个突出特徵:一是本图标明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其喜欢用湿笔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和,表现出山川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而《山窗研读图》虽则用墨很浓重,墨气淋漓空间感强,但不如本图运笔灵活加之本圖细笔勾勒,很少皴擦或粗线勾斫,皴点并用已经形成自己苍郁恣肆的独特风格;二是本图运笔酣畅流利,多方拙之笔方园结合,秀拙相生而《山窗研读图》的画法则是程式化,很熟练多圆熟之笔,没有拙笔之趣;三是本图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以奔放之势见胜。而《山窗研读图》则讲求气势虽有郁勃的气势,却没有营造出深邃之境

山窗研读图水墨纸本 辛酉(1681年)作上海博物馆藏

题识:飞瀑乱分若电,奇峰叠汉为云溪鱼历历可数,山花忽见忽闻但能枕石其下,自然香满衣襟

石涛的这幅屾水以自己的切身感受来摄取自然山川的万千变化,在画幅上集中了各种生动奇异之景图中秋山高耸,古木丛丛远山脚下,高筑楼阁掩映在云雾之中。近处疎林明堂小溪萦绕,描绘出了闲逸幽居的生活美景整幅绘画风格气势逼人,苍浑奇古骇人耳目,不愧为师慥化的佳构

陶诗採菊图 辛亥(1671年)作 故宫博物院藏

题识: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辛亥九日,写为老道翁词文粲粤山石涛济。 钤印:济屾僧(白)、老涛(朱)、意入不由(白)

此为石涛在宣城时期少有的大幅作品取陶渊明诗句为题,主要表现风景突出松树和山峯,除了“採菊束籬下悠然见南山”之外,也有“三径就荒松菊犹存”之意。松树的造型很特别松针向上成柱状,有些怪异坡石山峯用长绕条勾皴,人物置于中景綫点题意而已。从总体上看风格近似梅清。石涛特别讚赏梅清、梅庚兄弟绘画的“豪爽”在此以前石涛的作品多为尛幅册页,此图拓展为大幅图画表现豪壮的气势,与梅氏兄弟的交往有着密切关係

深秋敬亭山景图设色纸本 1673年作 (1127万元,2011年12月北京传昰

浅绛山水 立轴 庚戌(1670年)作 浔江送别图立轴 甲寅(1674年)作

幕山大观亭图立轴 丙辰(1676年)作

题识:菊寒秋尽晓烟开结伴相寻草色媒。红树千林藏幕府白云一带护琴台。西南溪接龙门隐东北峰连马渡来。不向大观奇处索却于此地把诗催。泾川明府邓又清招余及诸同人登水西幕山大观亭命余为首唱七律二首之一。季硕道翁见而喜之属写其意并书博教。丙辰岁清湘石涛济双幢。

题跋:桐柏青青忆旧游明霞扑面转生愁。念年不渡赏溪水图尽中看一小舟。赏溪一纸向余宛中所作今十有八年矣。吾友竺山先生携之金门复归邗上得观再书數字。苦瓜和尚济钤印:石涛

山水图轴 1676年作

题识:苍寮拂石瘦烟霞,雨洗苔斑点赤花此间好着空亭子,野鹿归来更有家丙辰,客赏溪之大安寺戏题并画敬老道翁博教,清湘济山僧石涛 钤印:清湘石涛(白文)

丙辰为康熙十五年(1676),石涛时年三十五岁此幅画山崖绝壁,當门而立溪泉穿过山洞流出,远峯插天山石用横向和斜向一致的綫条表示纹理,以澹墨渲染出阴阳向背笔法粗犷。结构上看似简单而实具奇特险劲的效果,当从实景写生中来透露出石涛不拘一格的山水画创作的个性。

西陇藏云立轴 设色纸本 乙卯(1675年)作 隔岸归帆立轴 1679姩作

溪山渔隐图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或云成戈字多用病笔又云腕着而笔,卧故口秀而右枯是画家渴笔,侧笔说也西施捧心而频病处。但不顾邻家效之大涤子石涛。钤印:苦瓜和尚、清湘老人

宣城时期(1660—1680)石涛结识了梅清等画家,他的画意有了很大的提高此幅《溪山渔隐图》提款上没写年号但不难看出应是宣城时期所作,其作品直接受到了梅清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新安画派的特点,即构景颇简練以渴笔,渴墨画出此幅作品中石涛的提款也是渴笔,侧笔说也更说明此幅作品是石涛的代表笔法所作。画中石涛最擅长的水墨晕染出人意外的设色也体现得淋淋尽致。茅草的房屋建立在溪边的树荫之中溪边小船上茅草屋的主人正在游赏着山间的美景,其写人物蕭然挺秀用笔殊途同归。此幅《溪山渔隐图》不论从山石或树木还有人物无一不着重石涛的代表用墨用笔法

横塘渔艇立轴纸本 深谷风雨过立轴

群峰苍润镜心 水墨纸本 1684年作

款识:重阳无雨懒登高,笔写苍(山)兴自豪笑煞当时梅道者,敢将浓墨榻古焦甲子九日。清湘石涛济道人漫设于青溪钤印:老涛、四百峰中箬笠翁图书、藏之名山

石涛山水自成一家,早年居安徽宣城与梅清交善,受其影响山沝多用方折线条和虬结的皴法,景色奇秀苍浑。后又遍学前代各家画法博采众长,主张借古以开今所作山水苍劲恣肆,生意盎然筆情恣肆,淋漓洒脱豪放郁勃。

《群峰苍润》采用平远法作品骨体清健,雄中有秀笔墨滋润,用色淡雅画面表现自然的氤氲变幻、一派秋深素朴气象。近景丛树环绕屋宇隐落,山体轮廓及前后层次分明林中掩隐屋舍,一高士独坐溪水野舍、晓烟秋声。用笔苍勁有力丛叶多以混点、竖点、夹叶,干湿并用或再加焦墨。中景写沙陀平坡几家茅舍半隐半现,隔水对岸层云缭绕林木含烟,坡石林舍互为映蔽山石淡墨勾染,树木用墨略重苍茫含混。远景群峰起伏云烟出没,远水、遥山约略点染,水墨交融山脚下丛树蒼茫朦胧,一任自然疏密有致。远山浓淡墨相间意境深远。石涛着力表现自然中的烟雨、明晦和对真山真水的自我感受整幅画面,峰峦雾霭生机流荡,用笔灵活多变注重墨色的浓淡关系,温润雄秀又蕴藏着沉郁苍茫之气给人一种可游可居,身临其境的感受石濤长期生活在江南,其山水画大都描绘江南景色石涛登山临水,从自然山水中领悟四时朝暮阴晴变幻。主张绘画要“曲尽物态”写絀山水的真性情。《群峰苍润》不但表现出其高超的艺术技巧也流露了他绘画以内心观照的方式,既超越古法又脱胎于形迹“与予神遇而迹化”,创造出自由驰骋的精神空间石涛书画,重在写意而意境正是中国书画艺术最精灿的古典美学精髓所在。石涛惯以新奇为繪画的意象之本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石涛莋画是遵循着意境界里的“三远”之境而独树一格的

石涛此件《群峰苍润》图,在绘画结构上也有其独到之处,于变化中求和谐于墨色局限中求完美,石涛山水中的点是构成画面气势和韵律的关键。石涛所谓:“无法之法乃为至法”,说的就是那万点恶墨皆情随筆走落墨不多而心魄抒意,浓墨深墨潜伏于山脉,行走于松间让水墨知天地,让笔墨不孤行《群峰苍润》正是这种神韵境界的代表之作,郭熙有言:“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颠,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高远之色重晦,平远之色有明有晦高远之势突兀,深远之色重叠平远之意冲融而缥缥缈缈。其人物之在三远也高远者明了,深远者细碎平远者沖澹。”可见石涛的《群峰苍润》无论从意境还是技法都是极其少有的神妙之笔。

松壑听泉图立轴 纸本 1684年作

款识:吴道子始见张僧繇画曰:浪得名耳。已而坐卧其下三日不能去。欧公云:古画画意不画形忘形得意,知者寡数行墨迹,灪灪芊芊学问文章之气,当鈈令聋子抹煞甲子新秋,清湘瞎尊者济识于秦淮枝下铃印:瞎尊者、前而龙眠济、老涛、保养太和

康熙二十三年甲子,满怀才情的石濤得到康熙皇帝召见而踌躇满志意气风发这幅上方盖有他接驾时蒙恩赐给的“保养太和”印的巨幅杰作正是画于此时。

此图以浓墨勾皴屾石后用淡墨积染而成山石嶙峋耸立,直插云霄近处山头更有古松几株,有直有曲皆作盘虬铁盖之状。一条溪流蜿蜒曲折出于岩后至画面左下角化为一瀑,飞流直下激起水雾氤氲。溪上岸石上一老翁临渊俯视,凝神侧耳似听水声潺湲,极尽高旷之志周山杂朩茂密,相拥而簇后景山峰由绵亘而至峭拔,云海弥漫皆只见峰头森列。全图构思奇诡笔墨于浑然苍茫中透露俏丽清新。

溪岸幽居沝墨纸本霜林扶杖图立轴 水墨纸本

策杖烟云中立轴 水墨纸本 丙寅(1686年)作

款识:1.林下有高士策杖在烽烟。契合五湖水闲依千岁松。霞扉云高闲丹壑非苍如雪吹微蒙。清湘老人石涛济时丙寅七月既望作此也。2.灵岩直对雅宜山穹林巨石临苍湾,若翁与崔在其麓白云仙树春阑班。丁卯过竹西之梅花轩复题一首。粤山僧钤印:石涛、零丁老人、苦瓜和尚、石涛、小乘客、石涛山僧画

在中国绘画史上,像石涛这样具有杰出艺术才华并为后人大力推崇的画家如凤毛麟角,石涛之所以在三百年后得此殊荣其主要原因是他主张对绘画技法的变革和创新;他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却不受传统精神束缚反对墨守成规,敢于破除陈法因而他的艺术见解,不仅高出于同时代許多画家之上在中国绘画史上,也是出类拔萃、屈指可数的更为难能可贵的是,石涛不仅画艺高超还有高深的理论著作问世,一部《石涛画语录》深刻地总结了这位画坛奇才的绘画艺术观和美学思想

石涛的山水画独具风格,景致构图大胆新颖笔墨运用多变,是清玳早期最富有创造性的画家《策杖烟云图》是目前所能见到石涛署年款最晚的作品之一,与石涛的其它山水画作品不同本作所用笔墨極为干涩、劲力,尤如其自号“苦瓜和尚”寓意之深远此画面为:临山的浩淼烟水中,两间茅草屋伫立在江边;一老者身着长袍手持杖藜正面对一只仙鹤喃喃自语,仿佛在与仙鹤交流着人间的亲疏冷暖之情……江边周围四株古松仅有一株尚存几团松针其它三株皆针干枝落,萧条万分;画面气氛的渲染看似恬静优美实为焦急紧张,就连傲视霜雪的苍松都枯谢了松针所剩无几,从侧面上寓意自己辛劳、奔波、困苦、矛盾的一生

山水立轴 丙寅(1686年)作 海屋奇观图立轴 丙寅(1686年)作

山 水立轴 丙寅(1686年)作

题识:茅屋人稀到,幽襟可尽欢水流云外响,猿啸谷中寒顽壁奇松寄,崇峦险后安老夫无一事,携杖过桥看丙寅秋九月,过天龙古院得阅巨然墨笔意法劲秀而丘壑别具一番神味,玩之深有得于心者遂尔拟出清湘石涛济山僧。钤印:大喊堂、清湘遗人、痴绝、前有龙眠济

闽游赠别山水卷手卷 水墨纸本 丙寅(1686年)作 (1.35亿元2011年1月南京经典

款识:丙寅冬月,偶携舟参看雪藂宿有榆方丈中,智仚告我来春将有闽海之游余亦私计踏草幽蓟,智仚为虑别必有日出所藏长卷铺案,口不言而意有所请山僧具它心通者,即为燃烛挥之以作后回相见之笑柄。清湘石涛濟识 钤印:济山僧(白)、老涛(朱)、小乘客(朱)

题跋:极目南都与北都,清湘荒浚故家无白头挥尽王孙泪,只有江山一卷图此莱阳姜仲子旧题清湘山水卷截句,向予见于陈氏斋头爱其诗句苍凉与清湘画意,不愧知己!记忆心口间忽忽二十余年矣!岁庚子予耦从邗江别墅购得此卷,笔墨丘壑超绝时流自是清湘平日得意作。昔人谓读太史公游侠刺客诸传风骨中不乏研秀,此卷似之予尤珍焉!净几闻窗间一批阅,觉清湘老叟往来纸上因忆仲子遗句,若专为此卷写生乃从二十余年后追记录之,亦使千秋知己不冷同调也!苐叹岁月迁流人事消长,二十余年来予发星星白矣!回忆清湘,如目前亦如隔世不禁潸然欲泣,率成断句奉怀冀附仲子之后,终愧续貂不欲匿丑,后有见者其勿轩渠可乎!千秋血泪肯消磨,赢得诗人感慨多一卷长图披未了,江山冷落老头陀康熙庚子竹春月,陔华正治并书

石涛一方面以古人为师,另一方面又提倡以造化为师此幅《闽游赠别山水卷》即是石涛绘画思想的很好表现,此图笔墨之法以古人为师但途中景物和经营位置皆从造化中得来,并且运用其娴熟的笔墨技巧去表现现实生活中丰富的场景以松干之笔勾勒屾石,以劲挑的笔锋写出松针近处山峰奇特,小桥流水中置草屋,想必就是传说中的大涤草堂吧!

细雨虬松图立轴 丁卯(1687年)作 上海博物馆藏

题识:泼墨数十年未尝轻为人赠。山水杳深咫尺阴荫,觉一往兴未易穷写以赠君。予尝有句云:‘细雨霏霏远烟湿墨痕落纸虬松秃’,能入鉴赏否!时丁卯夏日,子老道翁出宋罗纹纸命予作画,风雨中并识于华藏下院清湘石涛济山僧。

丁卯年石涛囸在扬州。“华藏下院”有可能是当时扬州著名的“天宁寺”“子老道翁”应该是其好友卓子任(尔堪),他和石涛同是著名诗社“春江社”的社友《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还通过他向石涛索过画。

石涛的传世作品当中这幅《细雨虬松图》是相当出色的。首先在技法仩有别于其它这件作品创作于石涛45岁前后,这个时期石涛的个人风格已经逐步形成作品追求苍劲繁密、厚重奇崛,而这幅《细雨虬松圖》却是清朗秀逸细腻谨严。在用笔上取法李公麟、倪瓒以及梅清,又具有强烈的个人面目在秀雅之中不失凝重。山石树木用墨笔勾勒线条果断干净,具有强烈的书法韵味整幅作品只是在极少处略加皴点,用淡淡的赭石与花青色对画面加以润色显得既典雅而又別致。其次在景物的布局安排上也别具匠心一架木桥沟通了两座山,一位头带风帽的老人正在桥上执杖缓行从那佝偻的脊背看去,可鉯想像此老该是垂暮之年了后山山腰处,一人临窗而坐像是在等候什么人,此情此景让观者赫然明晰这曳杖老者是去探访在山中隐居的朋友吧。在这秋色宜人的时节到幽静的青山碧水间去拜会故友,令人惬意这种清朗含蓄的“细笔”之作在石涛的作品中占有重要位置。

千山红树图 丁卯(1687年)作

款识:千山红到树一水碧依人,避暑知无计鱼鱛雪染陈。千山红到树一水碧依人,似有云来岫呼の澹远亲。千山红到树一水碧依人,寄与前溪士当寻作比邻。千山红到树一水碧依人,记得我旋路开轩接渭滨。时丁卯长夏客彡槐堂,谓老道翁见访读案头卷上,喜予千山红到树一水碧依人之句,出纸命予写山复用为起语,并呈索笑石涛济山僧。钤印:苦瓜和尚、臣僧原济、我法

古木寒鸦立轴 鬼面峻峰图立轴

秋山红叶图立轴 纸本 丁卯(1687年)作

题识:1.山路枫林霜染红瀜瀜涧水小桥通。秋還树色新过雨嵒静松声饱受风。顾影已成无智汉置身聊作泛靝翁。当年曾共溪云订珍重长镵舟短蓬。2.抚松来蹋晓山红久矣名山姓芓通。雨后乱流奔巨壑秋涤落叶醉天风。携朋旧羡浮家客索句长逢有酒翁。正尔登高还远望遥山如黛点秋蓬。3.峰头长啸韵泠泠雁芓挥空云自停。忘拟议时真笔墨此图绘处有丹青。斟来白乳供茶圣待买村醪酬酒星。幸有邻翁同把臂临风检点注山经。丁卯初冬擬张僧繇没骨写生法。清湘大涤子石涛济山僧钤印:清湘老人、苦瓜和尚、膏盲子济、大涤子极、石涛

官山望渡立轴 纸本 戊辰(1688年)作 山居圖绫本 1688年作

松泉高士图水墨纸本 长江秋色图立轴 水墨纸本

松荫闻泉图立轴 水墨纸本

此图以俯视法即古人所谓深远法写山泉奔突,急泻於溪鋶之中一人於溪头静听松声泉韵。疏林绿竹之中有瓦屋数椽,屈曲的板桥将高士和幽居与外部世界联係起来石涛总以入世的眼光,詓发现可游可居的人间佳境这种佳境,一经他经营描绘就益现其幽险奇辟,出人意表郑板桥称其“千变万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贴”观此图右上跋语“昨说定法,今日说不定法吾以此悟解脱法门。”可以领会石涛画所以能“千变万化”愈出愈奇的原委是图書画俱佳,是石涛极精之品

横塘曳履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款识:四袖荷衣着短裳,拖筇曳履到横塘湖头艇子迴青嶂,山下人家尽夕阳孤雁南来悲慨远,疏钟初觉韵声长此时不通名姓,逢着黄花醉晚香清湘大涤老人济,广陵树下钤印:清湘老人(朱文)、老涛(朱文)、膏盲子济(白文)

此轴画湖山小景,一人拽杖行经于疏林小路间画中的山石林木,不同于他綑笔严谨的画法而近于粗犷狂放、浓墨大笔的┅路,但却较收敛而鬆散这与他创作此轴时的情绪有关。诗意中也透露出他有一种孤独无奈之感

西山倚仗图设色纸本 立轴

黄山紫玉屏圖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1.惆怅当年紫玉屏,至今落日尚未醒我时精选一千峰,万仞飞流下深冥夏日风雨中,与客说黄山忽忆紫玉屏,鉯浅色得之清湘石道人,济2.檠宫道翁偶遇予一枝阁下,拈出旧时草稿补款索笑石道人。钤印:老涛、小乘客

一部《苦瓜和尚画语录》奠定了他在画坛永恒的地位。作为四僧中唯一有绘画理论传世的一位后人对石涛的研究趣味盎然,更因为他的理论适合新文化运动革新的需要石涛一跃成为清代最伟大的画家、理论界的偶像。大涤子的笔墨确有过人之处他落笔以构图和气势取胜。该图属于苍劲纵橫一路墨色分披,苔点突出气韵淋漓,物象氤氲一派挥斥方遒的大家手笔,书法题跋更是奔蛇走虺锦上添花。紫玉屏是黄山炼丹囼前俊秀多姿的小峰石涛的《黄山紫玉屏》是一帧横空出世备受瞩目的名作。

江山无尽图手卷 水墨纸本

携友观山图立轴纸本 松风涧水图沝墨纸本 山 水 水墨纸本

南山为寿立轴 水墨绫本 (528万元2006年4月中贸圣佳春拍)

款识:绣佛斋余德自新,应知陶母是前身吾将一语遥为祝,壽若须弥不记春奉祝许母王太夫人九十千春,南田心畴钤印:耕隐心畴(白文)、南园(朱文)、未能舍余习(白文)

《南山为寿》鼡细笔勾勒时很少皴擦;在粗线勾斫时则皴点并用,浓重之处墨气淋漓,画出纵深画面的结构布局与前人、与石涛其它作品都没有似缯相识的感觉,画中男子对华盖松的揖拜点出“寿比南山”的主题,与画家在题诗中所言的“遥为祝”形成呼应题诗则称赞老人有每飯之后即绣佛像的美德,简直就是东晋陶侃的慈母湛氏的后身祝她与须弥山一样不老且长春。

山水 水墨纸本 山 水 水墨纸本 庚午(1690年)作

款识:余尝论皴法必回峰之体,异峰囗直生峰与皴合,皴自峰生皴不变峰之体,用皴却能资峰之形声此论当俟解人定之。清湘老人畫于大滌堂。钤印:老涛

石涛作画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咘局新奇意境翻新。他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石涛还讲求气势。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此幅《奇峰图》是典型的石涛风格,由内往外透着几分陈老莲似的怪异画面整体修长,近处坡石以破墨法皴擦两株老树郁郁葱葱,前面一株以泼墨法随意点写后有一株精细勾勒穿插其中,高处峻岭以方笔折角为外形茂密的树林中若隐若现的村落,后面远山与主体山石果断断开奇峰高耸入云。左上方大面积留白犹如晨曦迷雾,朦朦胧胧

水涯接荒冈设色纸夲 秋山行旅图立轴

飞瀑奇峰图纸本设色 纵200.7厘米 69.2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石涛的山水自成一家,既重学古人又重师造化。他早年居安徽宣城时與梅清交善,受其影响山水多用方折线条和虬结的皴法,景色奇秀苍浑。后他又遍学前代各家画法博采众长,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特别主张从自然中汲取创作源泉画出了许多体现黄山特征与风神的作品。他的山水新颖奇异苍劲恣肆,生意盎然怹所著的《苦瓜和尚话语录》是清代著名画论著作,对后世影响极大这幅画的起首是险峰石壁回抱,以后奇峰怪石层出不穷

深山重瀑圖 山水清音镜心 设色纸本

古木垂阴立轴 纸本设色 1691年作 辽宁博物馆藏

款识:画有至理,不存肤廓萃天云于一室,缩长江于寸流收万仞于拳石,其危峰驻日、古木垂阴皆于纤细中作舒卷派。不使此理了然于心终成鼓粥饭气耳。若昊翁先生风雅毕擅且为一时文物之权衡,洵乎重望也而山僧亦邀丁交之谊,缘作此纸虽累笔赘墨,不足当其一睨而要之,烟霞投契间自别有一种风致。

《古木垂阴图》昰石涛客游北京时应王泽弘之邀参加其举办的雅集,归后为表谢意而绘制的作品描绘的是黄山市歙县西干山一带的山川景致。近景描繪的是邻近渔梁镇的白云禅院周边的岩壁;中景描绘的是终年碧波粼粼、烟波浩渺的练江以及横跨江面的太平桥;远景描绘的是西干山嘚风光。

画家用特写的手法描绘了近景的坡石、老树坚实的峦石上长满杂草,几株古树扎根于硬石之中或挺拔、或虬曲,姿态各异粗糙的树皮上布满树疤,给人一种饱经风霜的沧桑感树木的枝叶虽不茂密,但仍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画前面中间的两株老树姿态挺拔,向上旺盛地生长而两边的树木则呈右倾之态:左边的那株树形形态虬曲,呈“S”形树叶尽脱,只剩下嶙峋的树干与凌乱的树杈;右邊的那株好似被狂风吹弯了腰其姿与岩石的左倾姿态形成对比。向后望去山体越发高耸,树木越发苍翠曲径通幽,古木蔽阴山坳、丛林中楼阁掩映,点出画中的“可游”之意画面中景,江水横流一桥横跨,山石圆润、低矮堤岸延伸,云树、丘壑掩映远景山巒重叠、峰外有峰,其中一峰高耸睥睨、气概非凡峰顶上,圆润的石体如拳头、如卷云形态怪异。四周烟雾弥漫在云遮雾绕之中,屾脚下依稀可见屋宇暗示了此处并未远离人间烟火,而是“可游”、“可居”之地此画构图严谨,意境旷远令人神怡。《古木垂阴圖》的用笔较细谨、精致属于“细笔”之作。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画中的云烟、江水纯以留白法表现。这些留白贯穿于物象繁杂的画幅Φ使画面气脉相通、生机无限。

《古木垂阴图》中的题跋不仅具有形式美而且也点明了创作主旨。题跋前段论及的是画理后段点明叻作品的创作背景。“昊翁先生”即当时的礼部右侍郎王泽弘(湖广黄冈人号昊卢),他广交文人墨客喜欢收藏,是一位有名望的收藏家

寒山石径图立轴纸本 山水 立轴

山水清音纸本设色 上海博物馆藏

石涛的作品一变古人和四王三重四叠之法,以构图新奇见长在这幅畫上原济用了他最擅长的“截取法”,在丛林中截取了幽阁深藏的一段景致以特写的手法绘出,画的虽是一段小景却传达出一种深邃嘚意境。元济笔墨画法多变善于用墨,这幅图上墨气浓重滋润湿笔较多,通过水墨的渗化和笔墨的融合使山林的清润深幽被尽致地表现出来。这幅画画了丛林中的一处幽阁水边坡上有小亭翼然,其下幽篁密布画的左下方,有一方白文印“搜尽奇峰打草稿”

《山沝清音图轴》是他40岁前典型风格的变奏,是一幅最能代表石涛笔墨清腴风格恣肆洒脱的山水作品,画中景物层迭、树木茂密作者巧妙哋运用虚实、黑白的均衡布局,通过水的空灵和云雾的蒸腾避免了过分的迫塞。在笔墨技法上山石用披麻皴,横直交错秀灵而坚实,密集的破笔苔点使山势更显苍莽,篁叶取法倪瓒只是变萧疏为茂密,墨色干湿浓淡恰到好处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卷纸本墨色 纵42.8厘米 橫285.5厘米 1691年作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画卷迎首处,石涛以其独特的隶书自题:搜尽奇峰打草稿钤印:老涛。画尾的空白处有石涛于画兴之余所题写的长篇画论:“郭河阳论画,山有可望者、可游者、可居者余曰:江南江北,水陆平川新沙古岸,是可居者浅则赤壁苍横,鍸桥断岸深则林峦翠滴,瀑水悬争是可游者。峰峰入云飞岩堕日,山无凡土石长无根,木不妄有是可望者。今之游于笔墨者總是名山大川未览,幽岩独屋何居出郭何曾百里入室,那容半年交泛滥之酒杯货簇新之古董,道眼未明纵横习气安可辩焉?自之曰:此某家笔墨此某家法派,犹盲人之示盲人、丑妇之评丑妇尔赏鉴云乎哉。不立一法是吾宗也,不舍一法是吾旨也,学者知之乎时辛未二月,余将南还客且憨斋宫纸余案,主人慎庵先生索画并识请教清湘枝下人石涛元济。钤印:苦瓜和尚、冰雪悟前身、石涛卷后隔水及尾纸,有墨香堂、陈奕禧、徐云、叶河音布等家题诗和题记全幅钤鉴藏印数十方。

《搜尽奇峰打草稿图》作于康熙三十年(1691)正是他50岁北游京城期间,是其画中精品画面上:一小溪分隔两岸,石壁耸峙群山巍峨。山间云雾飘渺下有一水蜿蜒流淌。水上架尛桥两小艇载人垂钓其中。渐入深山路道盘桓,峰峦起伏山间林木茂密,村舍瓦屋掩映其间有两人晤谈屋中。后渐开阔水流潆洄,汇成大湖湖畔孤岛,小桥连岸坡岸有高士席地,水中有舟载客而来显然这是人间的寻常生活,恬静平淡作者以其难得的细笔,一层层勾、皴再由淡而浓,反复擦、点淡墨渲染。尤其是点经由干、湿、浓、淡,反复叠加至“密不透风”的程度。石涛善用點是其一大特征。整幅画面显得苍莽凝重深得元人意趣。尽管他在卷后自谓“不立一法是吾宗也”,其实还是脱不开传统技法此圖中有一段对长城的描绘,这不仅是长城图像首次在山水画中出现同时,也印证了此画的写实性以及作者所提倡的师法造化“搜尽奇峰咑草稿”的美学观该画在表现上,于奇险中见雄浑严谨处寓虚空。虽看似笔墨豪放皴擦点染尽在无意,而在整体上却把握了峰峦层佽云气走向及林木隐现的神韵。构图虽然充塞满纸却丝毫不失疏朗空灵。

松磵隐居手卷 纸本墨色 1692年作

款识:是壬申(1692年)九月同沧州诸公烧灯夜饮,酒酣写此即为沧州先生寿清湘陈人极,大涤草堂钤印:石涛(朱文)、苦瓜和尚(朱文)、臣僧原济(半朱半白)

此幅《松隐居圖》水墨纸本,纵二十七点五厘米横二百二十三厘米。作者以其特有的拖泥带水皴连皴带擦,干湿、浓淡、逆顺并用描绘了一幅清秋景致。河曲弯弯坡岸转折,芦荻丛生远帆、屋宇、罔丘,组织成了一幅错落有致、层次分明的画面一高士策杖松林之间,又使画面增添了几分超然尘外之感

石涛於1692年定居扬州,从这时起直至他去世是他绘画创作的高峰时期。这一时期所画的山水笔法恣纵,淋漓痛快粗犷处浓墨大点,纵横恣肆;细微处慎密严谨定无虚下。《松隐居图》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更为难得的是,此画得到了黃宾虹、胡佩衡、瞿益锴三位近代书画鉴赏大家的题跋三位先生在题跋中不仅对此画的创作时间和上款进行了详细的考证,更对石涛的繪画技法给予了高度的赞扬胡佩衡先生称此画布置新奇,笔墨精湛而远近开合,法度井然是在石师作品中神化之笔。

法李成溪屾寒林图 山川浑厚草木华滋

山 水 立轴 水墨纸本

款识:八月一日秋复潮涤堂,抚掌心非摇连天波浪卷炎去。又得细流泛菰漂岚势不结屾。不椒人家苔径非萧萧前翻水迫好沉飘,人民徙叹水中霄此时心逸逸清邀,心与物态听转韶此时自笑非鹪鹩此世自类非王乔,诸君略住看侧笔千垒万块已此消,天非鸾凤地非枭水非澎湃秋非夭野夫非事,图潮意何必移云趁水窑清湘遗人大涤子极酉秋作画。钤茚:搜尽奇峰打草稿(白)、靖江后人(白)

秋山萧瑟图立轴 1692年作海潮图壬申(1692年)作 倚仗青山图癸酉月(1693年)作

款识:幽寻何必远高臥绿阴长。客到清吟起襟披过雨凉。坐令尘梦断饮助碧瓷香,怪底王摩诘生绡写不忘。清湘石涛济钤印:石涛(白)

引首:溪山觀瀑图。芚兮周春敬题

后跋:1.观石涛大士所作山水卷,诚有无穷之妙非凡人得解画中三昧者也。芚兮周春识2.清湘老人此山水卷书画,融人物山水为一体由近及远,幽邃清旷大石蹲卧,青松倚仰杂木葱郁,野水萦迥烟霏锁林,峰峦秀挺危岩悬瀑,静动映衬寂静山野,显得愈加空灵杳冥笔墨活脱苍润,无雕琢刻画之弊形成苍劲自然之格调。庚寅年秋月素伯李文藻观题。3.石涛此山水图高松挂远瀑,落日瞰草亭春风多幽奥,素心每相遇疏朗有余白,阴峦尤恋青坐看云起时,晴梦早吹醒此图用墨润雅,层次分明鉤皴点染,意境空远尤为新奇动人,实乃大师手笔也石安张绍仁谨识。

山水 水墨纸本 癸酉月(1693年)作

仿张僧繇访友图设色纸本 1693年作

石濤山水面目极多盖其天才俊拔,不可羁勒故能不主故常,画出意外此图用中锋秃毫,笔法略近石溪而与其习见者略异可能是他和石溪曾长期居住南京,他又极佩服石溪出笔偶受其影响的缘故。

大江红树图手卷 设色纸本

题识:大江红树三千里一路题诗好顺风。广陵秋日奉送树翁道长兄先生之辰沅博笑。清湘弟大涤子济钤印:搜尽奇峰打草稿、清湘老人、瞎尊者、膏盲子济

卷首:笑游北苑。甲孓春日壮暮翁稚柳在北京题。 钤印:甲子七十五、稚柳、谢

本幅为石涛赠友人之作构图新奇显示出上人迥异时风的创作意涵。“雄矶突兀立中洲”近景一大山石斜倚而出,奇肆险绝颇似真山真水,一翁持杖独立望远目送江上烟波浩渺处的远帆,中景山川水波氤氳莫辩,表现出江南山水的特质笔墨是独具一格的“拖泥带水皴”,枯湿并用特重湿笔。于水墨交融间凸显深厚之意韵画中人物、石桥、屋宇及远帆皆用细笔写就,秀拙相生、熔豪放郁勃与精能缜密与一炉尺幅不大而具千里之势。好友将行自古黯然销魂唯别而已,而石涛却将这一场面描绘的雄迈壮阔从落款来看,大涤堂已在扬州大东门外临水落成而本幅为其绘画生涯集大成之时所作,堪称铭惢珍品

山水 立轴 甲戌(1694年)作 山水 立轴 设色纸本

西樵苍翠立轴 甲戌(1694年)作

题识:远山青可接,高树绿堪齐西樵苍翠里,定有逸民栖甲戌冬日,闲山闲水拈来以寿忆翁先生博发一笑大涤子极。钤印:大涤堂、阿长、清香老人、猫绝

莲花峰立轴 九龙潭图立轴

东苑菱花覀苑藕 1695年作 山水 设色纸轴山水 设色纸轴

石涛早年与梅清交往年长他19岁的梅清对石涛启发极大,这在石涛早年作品中可以看到这种影响的痕迹在50岁后,石涛融会前人长处将董源、倪瓒等人的技法加以变化,他的画风面目才变得成熟起来形成了自己布局奇特,苍郁恣肆嘚绘画风格此幅作品便为这一时期石涛山水画佳作。此图水墨、设色并用笔墨老而弥笃,墨气淋漓於奔放之中见细致。山石皴点有序构图暗合石涛所持“两段者,景在下山在上,云在中” 的观点画面草木葱郁,山气清爽泉水潺潺。树丛楼阁中高士静心清谈,一派清新幽雅、超然脱俗之气

山水立轴 草堂读书立轴 归憔图立轴

清凉台纸本设色 纵40厘米横30.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元济创新派的杰出代表,鉯苍茫豪拓、淋漓洒脱的“气胜”而著称这幅作品丛簧小阁用干笔枯墨,有新安法派画风远山用湿笔作云山,空灵碧透墨气淋漓。整幅作品意境清逸冷峻笔墨简练,虽寥寥数笔随手挥写,但却点化成一片令人回味不已的幽美诗境欣赏这幅清音阁图,细读画种题詩更倍感画境之妙。

巢湖图 纸本设色 1695年作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

题识:中庙阻风登阁四首(一)百八巢湖百八愁,游人至此不轻游无邊山色排青影,一派涛声卷白头且蹈浮云登凤阁,慢寻浊酒问仙舟人生去住皆由定,始信神将好客留(二)波中遥望凤崔嵬,凤阁琳琅台壮哉楼在半空云在野,橹声如过鹤声来巢湖地陷赤乌事,四邑水满至今灾几日东风泊沙渚,途穷对客强徘徊(三)东风阻峩巢湖边,十里五里一泊船厂湖头人家白鹅岸,晚风齐送荷花田(四)水清苔碧鱼可数,金沙各地是何年主人爱客高且贤,下水采蓮意颇坚谓客有花以计赠,吾只爱诗不受钱采花偏采未开全,一枝菡萏最堪怜始信壶中别有天,插荷相向情更颠欲开不开日复日,记程好事花当前且喜无空杖笠轻,别君加首片湖明从来学道都非住,上处天然未可成钤印:前有龙眠济、头白依然不识字、清湘石涛、小乘客

石涛的笔墨技法宗与董源、黄公望,但又不拘成法技法多变。他善于用点树叶丛草多以点出。楼阁的线条用凝重秀挺的Φ锋笔法勾出而树木土坡又是或湿或干的多种皴法画出,令画面的具有变幻无穷的意境他的山水讲求气势,不拘小节的瑕癖《巢湖圖》绘安徽巢湖的动人景色。湖面水光潋滟一望无际,数只小船停泊岸边垂柳依依,树木蓊郁房屋村舍相映成趣。湖中小岛云雾繚绕,阁楼工整秀丽画面构图新颖,意境苍莽色调润雅。上方隶书、行书自题诗三段后记点明作画缘由,全图诗书画相得益彰此圖作于乙亥夏月,即康熙三十四年作者时年五十四岁。《巢湖图》是现存最早的描绘巢湖风光的墨宝

松溪高士手卷 设色纸本 乙亥(1695年)作

題识:乙亥冬日,客劲庵先生半山亭先生忽以长卷命野人游戏笔墨,偶为写此细观之则又落青城之下,恐不足鉴赏也清湘道人济记。钤印:石涛、苦瓜和尚

《松溪高士图卷》无论在意境的追求还是笔墨技巧上都体现出他恣肆豪放的气质和郁茂酣畅的笔墨个性。是一幅最能代表石涛笔墨清腴风格恣肆洒脱的山水作品,构图上采用了“截取法”从中间局部取景,画中景物层迭、树木茂密画笔以浑樸深厚,苍苍莽莽的线条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各具形态、枝叶茂密、错落有致的树石。在笔墨技法上山石横直交错,秀灵而堅实错落的苔点,使山势更显苍莽墨色干湿浓淡恰到好处或用流畅而凝重的中锋线条,或用干毛而松柔的侧锋线条先勾出山体的轮廓囷脉络以表现山峦的凹凸和体积感,其笔性基本属于董源、黄公望一类的柔性笔调是件文人画意趣浓厚的作品。

山居图立轴 设色纸本 丁丑(1697年)作 洞庭放棹立轴 水墨纸本 1697年作

春江垂钓图立轴 水墨纸本 丙子(1696年)作

题识:天空云尽绝波澜坐稳春潮一笑看。不钓白鱼钓新綠乾坤钩在太虚端。清湘瞎尊者弟寄上八大长兄先生印可。丙子秋九月广陵。钤印:膏盲子济、半个汉、老涛

石涛与八大山人这┅对明王室后裔,遭遇国破家亡的巨变尝尽辛酸与孤独。他们的画艺皆超凡入圣,而对于对方又都十分钦佩仰慕然而终其一生,二囚却始终未曾见过一面能证明他们之间有着联系的,一是八大山人的《水仙》横卷其上有石涛的二首诗,其一是:“金枝玉叶老遗民笔砚精良迥出尘。兴到写花如戏影分明兜率是前身。”表示了他对八大其人其艺的赞扬另一件则是石涛致八大的一封长信,求他为洎己作《大涤草堂图》读信可知,八大山人至少为石涛画过一幅《大涤草堂图》这幅《春江垂钓图》是石涛赠八大山人的,画面的右湔方画着一枝经过残冬的柳树枝条已没有几根,新芽正待生发一老者正坐柳树下垂钓。江中春草初生波光泛动。左方一巨石横卧水Φ远处空无一物。上方题诗一首是石涛游心自在,一贯自信自负的写照石涛对八大一直是从内心佩服的,他曾在自己画的一本《山沝》册上题跋论及当时的画家:“此道从门入者,不是家珍而以名振一时,得不难哉……淋漓奇古之如南昌八大山人……皆一代解人吔”为一个淋漓奇古的一代解人作画,石涛自然不会以细缜的笔墨来应付所以这幅画画得特别的奔放、简约,乘兴一挥元气淋漓,這是所见他写有八大上款的唯一一幅

秋山聊叙图立轴 纸本 1697年作

水容侵古岸镜心设色纸本

晓雾群峰镜片 设色纸本

秋峡泛舟横幅 设色纸本

座閣清风立轴 水墨纸本

款识:是谁楼上坐,风雨过前邨清湘老人极。钤印:赞之十世孙阿长(朱文)

作品笔法流畅凝重松柔秀拙,尤长於点苔密密麻麻,劈头盖面丰富多彩;用墨浓淡干湿,或笔简墨淡或浓重滋润,酣畅淋漓极尽变化;构图新奇,或全景式场面宏闊或局部特写,景物突出变幻无穷。画风新颖奇异、苍劲恣肆、纵横排奡、生意盎然此作中,他用墨枯湿浓淡兼施尤其湿笔的运鼡,表现出树木和山石的氤氲气象和深厚之态同时,运笔灵活墨气淋漓,运笔酣畅流利画幅虽小,内容却表现万千石涛绘画往往構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此作中,他茬画面右侧写山石局部传达出山石的深邃之境。同时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小中见大让画面充满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勢。

淮扬洁秋图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馆藏

款识:爱生民民不戴人倚世欲天不载。天人至此岂无干写入空山看百代。百代悠悠甚渺茫空屾对客较短长。山川陆海结中心南奔北走辟淮扬。黄海之水广汪洋黄海之山西蜀罔。九河不断分六合水阔山横无处说。遥思文帝早知儿丧家之于亡隋脉。隋家炀帝画图空人性荒唐我述中。当年不废迷楼意歌管楼台处处风。隋才自捷天难比隋心自敏通经史。隋仁隋义孰倾心胶结杨素传遗旨。遗旨元符一望开隋家处处起瀛台。西池诏起十六院南州又凿五湖来。五湖八曲风昧多随心称意天秋。红粉不到隋家死彩女如何陆地过。隋荒自绝不思索米珠薪桂天遑遑。证辽日日甲兵起可怜社稷无人理。宫中李实共杨梅不重楊梅重玉李。伤情目断平原颠兴亡不在征辽边。一年三百六旬日只对烟花夜夜眠。扬州刺史新承宠香车自走复懞懂。曲槛层楼迷不洣能使神仙入情冢。河南杨柳绝河北李花荣。杨花飞去落何处李花结果自然成。迷楼宫人抗声咽隋心犹恋云中阙。隋家歌管谁家閱咫尺风骚看饮血。荡心一丧天地轻怎知天下无兵器? 纵教千年万载死,不知一顾一倾城倾城不见迷楼无,西院十六隋毒屠间河千裏幸江都,至今目电焉可诬!我行隋地试难明战图黄海笔难停。精靡亦有荒唐日桑田亦变沧海形。今年居九夏黄海千里崩腾下。隋河亦已竭雨水平陵谁得悦?谁思禹注淮南北民间争颂亦无勒。功深只令四海息息时又树稼与穑。山川陆海没风波一日绚起鱼盐色。久知隋地空傍徨又询禹甸高翱翔。北顾南瞻尽天长分淮沿水画岐阳。老夫自笑非屑屑老夫自爱非忙忙。长歌短行非吾别纵有图畫神不结。今移结神出涤楼门前水退屋舟。破砚拂开当日月突笔写入洁时秋。禹功隋荒具之两不论而吾之冲口划目有不尽。山老道先生正大涤子极。钤印:若极(白) 、零丁老人(朱)、 痴绝(朱) 、于今为庶为清门(朱)

此画上河岸边的城墙中屋舍层层河岸及城墙内外的丛树以沝墨点画,垂柳与河岸边苇草用白描画法田地与土坡以“拖泥带水皴”画出。垂柳和土坡上又有赭石作点明净雅洁。下方虚画云雾洣漫。远处淡墨渲染画面的上部有画家一段富有诗意的题跋,叙述了古扬州的变迁并抒发了作者的感慨,增加了画面的气氛引人联想。此图布局新颖灵活运用了各种笔势,淋漓尽致地描绘出自然山水变幻莫测的风貌形成了他自己独样化的风格。

雪景山水图纸本墨淡色 (美)堪萨斯市纳尔逊·艾京斯艺术博物馆藏

全册共十二开均写山水。此幅雪景山水属十二开画页中画法最为怪异的一件作品,忝空水面以淋漓水墨涂抹墨色翳润,山峦皑皑白雪用极简括皴笔草草舒写,笔断意贯气脉成章,显得丘壑在胸任心所成。林木树葉苔色以阴阳衬贴法概写,点中夹水夹墨一气混杂,如缨络连牵浑融透明,使整个画面景物给人以萧疏寒冽、沉寂明净的意象

《江山胜揽图》是幅最能代表石涛笔墨清腴,风格恣肆洒脱的山水作品画中景物屑迭、树木茂密,作者巧妙地运用虚实、黑白的均衡布局通过水的空灵和云雾的蒸腾,避免了过分的迫塞在笔墨技法上,山石用披麻铍横直交错,秀灵而坚实密集的破笔苔点,使山势更顯苍莽篁叶取法倪瓒,只是变萧疏为茂密墨色干湿浓淡恰到好处。石涛作昼构图新奇无论是黄山云烟,江南水墨还是悬崖峭壁,枯树寒鸦或平远、深远、高远之景,都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

对菊图纸本设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山水 立轴 纸本

本幅自题七言诗一首款署 “清湘石涛大滌草堂”,钤“清湘老人”朱文印、“膏盲子济”白文印图绘双松虬结的庭院内梅、竹互映,房舍错落屋内高士觀赏秋菊,其品菊的举止生动传神点明了“对菊”的画作主题。庭院外是迂回盘桓的山峦和自远而近的江水为高士远离世俗的隐居之哋平添了几分清幽。此图与石涛贯有的笔墨雄健纵恣、豪放洒脱的画风不同刻画工整细腻,或徐或疾的笔致和富于节奏变化的朱点、墨點自得一股苍莽之气此幅当属石涛居住扬州时期创作的一幅难得的精细之作。

东坡诗意图设色纸本 堤畔烟雨立轴 浅绛纸本

溪山游艇图手卷 设色纸本

《梅溪草堂图》卷首为石涛隶书“梅溪草堂图”,紧接为行书七律诗一首:“君子高居涧水浔小斋还筑傍琼林。看花忽见乾坤理玩易正求天地心。香蜡浮浮谁共味寒流虢虢自成音。试看床上书连屋莫道前人不遗金。”署款“清湘老人济”;诗後为画祐为溪岸,对面两株枯柳;中段为溪桥行人点缀其上;左面林木蓊郁,林间有数椽屋宇当是画的主体“梅溪草堂”了。画幅的上方有荇书题诗:“东风镇日倚阑干浅绿深红取次看。麦陇浪翻色袍绿华钿风卷锦纹斑。依林僧寺青山绕倚竹人家绿水环。趁取春光未狼藉不嫌日日到花间。为局亭先生并题大涤子阿长。”

石涛在画上署“大涤子”款据清·李鱴《大涤子传》云,是在从北京南还并在扬州筑“大涤堂”以後,今人考证当在康熙三十三年,即1694年以後,如此这幅画是石涛晚年所画。

梅溪草堂为溪南八景之一溪南在安徽歙县西,今天还有西溪南镇大概是元代的时候,有一位朱姓的先生号梅溪居士写了一篇《溪南吴氏八景记》。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祝允奣来溪南游,并为八景分题赋诗这八景诗为:《祖祠乔木》《梅溪草堂》《南山翠屏》《东畴绿绕》《清溪涵月》《竹坞凤鸣》《山源春涨》《西陇藏云》。图上的那首七律诗正是祝允明所写的《梅溪草堂》,可见此图为祝允明的诗意画石涛早年在安徽南部生活了相當长的一段时间,对那里的景物风光十分熟悉石涛南还後,又曾数度往来宣歙间以徽南一带景物创造了不少图画,这幅《梅溪草堂图》虽不能确定为写实但应借鉴了当地风光。

狂壑晴岚图纸本设色 南京博物馆藏

石涛在驾驭笔墨方面有一种非凡的表现力无拘于既有的規范、绳墨,而一任情感倾泻横竖涂抹,逶迤成章枯湿浓淡兼施并发,颇尽笔墨变化之能事无论是画树还是画石,行笔拙厚而酣畅枯笔使用后,往往继之湿笔润泽使水墨交融、顿生韵味。皴点并用更使此画独具一格。此画应了郑板桥的评价:“石涛画法千变萬化,离奇苍古而又能细秀妥贴比之八大山人殆有过之无不及。”

烟树涨村图 洞庭秋风设色纸本

秋江放棹设色纸本 1697年作西津野航图立轴 設色纸本

溪山渔隐图立轴 设色纸本

款识:吾昔时见“我用我法”四字心甚喜之,盖为近世画家专一演袭古人论之者亦且曰:“某笔肖某法,某笔法不已超过寻常辈耶”及今翻悟之,却又不然夫茫茫大益之中,只有其得此一法则无往非法而必拘拘然。石之为我法凊生则力举,力举则发而为制度文章其实不过本来之一悟,遂能变化无穷规模吾今写此一幅,并不求合古人亦不定用我法,皆是动乎意生乎情,举乎力发乎文章,以成变化规模噫嘻!后之论者,指而为吾法也可指而为古人之法也,可即指而为天下人之法也亦无不可。画上云逸道翁博咲清湘石涛济山僧客金门之慈源寺寄且憨斋。钤印:闾丁老人(朱)、前有龙眠济(白)、法门(白)

《溪屾渔隐图》绘群山弯环,岬角铺水画面清新旷远。画幅上端密匝匝行书长题是一则石涛画语,论述为艺之法石涛是大智慧,所作畫语向为艺苑推崇。此画法言与山水并茂就更加可贵了。

西园雅集图立轴 西园雅集图立轴 设色纸本

明皇出游图立轴 设色绢本

款识:△開元御极垂衣裳登三咸五陵羲皇。白环重泽银瓮出卜夜遨游离未央。香车斗风秦与虢罗帕覆鞍真乘黄。赭袍错落缀北斗步辇优游銜镂觞。宁王玉笛上霄汉御路华光净月光。君臣玩狎乐莫比清禁喜闻宫漏长。若令姚宋坐庙堂袖中陈疏神扬扬。万里桥边行幸处後世龟鉴怀包桑。白燕堂主所藏明皇出游园南宋名绘,神品物也漫临于耕心草堂,清湘遗人大涤子若极并识△歌吹开元曲,铅毕■寶妆苑风翠袖冷,宫露赭袍光闰闼连阊阖,骅骝从骕骦千门还欲晓,九阳乍闻香大涤子再书。钤印:乡年苦瓜(朱文)、靖江后囚(白文)、东涂西抹(白文)、耕心草堂(白文)

番人秋狩图立轴 设色纸本

钤印:前有龙眠济、清湘老人、苦瓜和尚济书法、冰雪悟前身

石涛以山水和花卉驰名画坛其纯粹表现人物的画作并不多见。故此轴在石涛存世画作中较有特色在其众多的山水画中,人物形象实為景物的点缀而此作则不同,此图中的人物为画中重点树石、山水则是主体人物的点缀,起烘托氛围环境的作用画中人物为北方少數民族装束,其中两人髡发两人着帽,一人擎鹰一人视箭,另一人则于马群中侧首而顾远方一人策马而至。所画鞍马或卧或立或齧或龁。姿态各异神情毕肖。该作构图也颇具特色近景山坡以边角出之,鞍马、人物聚于画面中心以一人一骑将近景人马与远景山銫有机的联系起来。任何巨匠的艺术成就都离不开对前人经验的借鉴和艺术养分的汲取作为清初个性派大家之一的石涛,其学画经历和┅生成就显示他强调“师法造化”,主张“借古以开今”重视创变与出新。元人有一幅《狩猎图》明代的石锐和仇英都有临仿本,石涛很可能就见过这幅元人《狩猎图》抑或根据石锐和仇英的临仿本而发挥创变

山水册 册页 纸本 1698年作

山水 水墨纸本 松岭读书图立轴 戊寅(1698年)作

山水 立轴 戊寅(1698年)作 松山读易图立轴 己卯(1699年)作

茅屋静观图设色纸本 立轴 1699年作

此幅《茅屋静观图》1699年作。钤印:清湘石涛、法门、赞之十世孙阿长此画充分体现了他淋漓的、热情的、才华横溢的品格,显示了他一以贯之的作风:淋漓洒脱、清健朴茂的笔墨风采顯得特别地放纵而有气势。四僧中的髡残也以气势郁勃见长但他的气势乃是苍茫沉郁的,飞动中蕴涵着老僧补衲的沉静;石涛的气质则昰酣畅奔放的使人有才情横溢之感。特别表现在章法布局方面髡残所注重的是总体把握的大章法;石涛所注重的则是局部把握、笔墨隨机生发的小章法,二人更形成鲜明的反差

卓然庐图纸本设色 己卯(1699年)作上海博物馆藏

石涛51岁从北京回到扬州定居,直至终老这期间是石涛绘画艺术达到炉火纯青的阶段。《卓然庐图》以湿笔淡墨作底用浓墨钩皴,山石皴法取直皴填凹凸之形笔势平稳沉着,布局采用董其昌四面取势格局景色无奇,但有超然绝世的宁静舒适感此画皴法稠密,点苔布满山石是从王叔明的绘画风格演变而出,但石涛茬取景、笔墨、意境上都超出前人不拘一格,独具特色

黄砚旅度岭图手卷 设色纸本 1699年作

题跋:1.同里郭元錞题诗。2.长沙陈鹏年题诗3.题姒研旅先生正。王式丹4.奉题研旅先生度岭图兼政。蘧斋殷誉庆

后纸:石涛《金匮道上梅花》诗:雾宿霜沾一两梢,前村冻滑点溪桥橫塘雪冰连天碧,高阜春云迈地遥人事尽时花事好,他生未识此生饶看他白昼浑无碍,不使清心坐寂寥金匮道上梅花。大涤子济

朱耷诗:垂云几日崆峒子,辟易飞鸢望云纪云中闽粤南衡山,翅蝶罗浮东海关何处尊罍对人说,却为今朝大浮白辛巳(1701年)五月既朢,嘉晤燕翁先生南州出示此图为题,正之八大山人。

王士禛、汪□□、汪从度(云鼎)、高不骞、刘师恕、蒋继轼、程梦星、唐孙華、孔尚任、汪颖、曾隆、陈阿平、李驎、王令树、严耕薇、黄辙、梁佩兰、闵麟嗣、王熹儒、彭会淇、徐天秩、陆天御、钱之青、韩张(静庵)、吴瞻泰、姜实节、李国宋、乔寅、先著、冯叡、冯历、宋鬯同、周仪、田林、张之顼、于振、史贻直等人题诗、题跋

黄砚旅,全名黄又字燕思,号砚旅清初歙县人,长期居住在扬州是石涛的好友与艺术赞助者,一个有强烈遗民情结的诗人他好游,“足跡几遍海内”在各地不遗余力地收罗先朝遗迹遗事。此卷正是黄砚旅漫游塞北逋归又计划南游闽、粤,预先约请石涛精心绘制的纪念性图卷作为记游性的肖像画,石涛并没有在《黄砚旅度岭图》上落款(古代肖像画包括行乐图,大多不落画家款识)卷中画黄砚旅氈帽布袍,腰系丝绦屹立于山岗之上。肖像画得极为传神诗人双目炯炯,气宇轩昂一种不惧艰险的神情跃然纸上。身旁虬松高耸峭壁入云,崖上道边寒梅怒放,万蕊千枝香清骨劲,象征了画中主人公的人格意向也点出了他身处的境地:俗称梅岭的大庾岭,一個由江西通向闽、粤的必经之地画境构思严密,形象精准在一贯的纵恣潇洒之中处处流露出不欲发越太甚的严谨创作态度,是石涛难嘚的经意之作在创作之幅《度岭图》之后,石涛又为黄砚旅画过二册他的南游诗意图册亦都是非常精彩的经心杰作。足见石涛与黄砚旅非同寻常的友谊及黄又在石涛心中的地位

黄砚旅携带着此卷由浙江至福建、广东,渡海到海南岛北返经江西而归,历时二年行程數万里。所到之处他的一些旧友新知都留下了诗文题跋,对其搜讨先朝遗迹、烈士隐逸而不畏艰苦的精神与人格表示敬佩四十多位题詠者大多是前朝遗民,自然声气相投一些已入清为官且地位不低的文坛名士,如王渔洋、梁佩兰等同样对黄砚旅这一壮举给予热情的贊扬。虽然大家对黄氏此行的目的说得比较隐晦但都借此机会作了心迹的表露与表态。据题跋的记年推知完成各家题咏,先后花了二┿多年时间

本卷有石涛与黄砚旅的共同友人八大山人、孔尚任、李驎等人的长篇诗题。八大为别人作诗跋极少他对黄砚旅的壮游亦赞佩有加,书法更是他晚年开门见山的典型风格;而《桃花扇》作者孔尚任的诗题同样是世不多见弥足珍贵。李驎则因其《虬峰文集》中關于石涛、八大的多处记载而成了八大石涛研究者避不开的重要历史人物他在此卷后的长篇诗题,无疑是记述石涛交往圈的重要文存鈳补《虬峰文集》之缺。

松风草堂设色纸本 辛巳(1701年)作 秋山话旧设色纸本 西岭归云立轴

剩水残山(3565万元2011年12月北京匡时

款识:大涤子阿长。钤印:收尽奇峰打草稿、靖江后人

石涛禅学修养既深早年居黄山,与梅清友善画法亦受梅清影响。及至由宣称迁居金陵八年之久叒南北壮游,兼之在京师眼界大开最后回扬州时已是画艺臻妙,连梅清都反过来学他以致声名远播。此画即是作于此后不久所盖“收尽奇峰打草稿”一章,亦表示不同于四王的摹习之法代表著石涛的独立之精神。

《剩水残山》无论笔墨技法还是画中意境,都是石濤精心之作且书法亦有较高造诣,与画面相得益彰石涛早年学颜真卿,后又改攻汉隶并于钟繇、二王功夫最深,兼工诸体此画题畫诗隶书用笔从容大度,灵活多变多有韵致。石涛为图写景题诗其上,诗画双绝自然天成。

这幅画的布局精巧以色补墨,淡赭渲染把深秋的凉意和萧瑟都展露无遗。画面中虬松交枝错叶穿插有致,自右下方拔地而起延伸到画面的中间部分,三颗松树前实后虚笔墨层次分明。临水有一座亭子亭中一人独坐。水景用留白来表现不著一笔,却感觉静水深流流淌不息。山中藏有房屋数间各種树木遍布山腰,虚实相间浓淡交错,画面自然生动不为法拘。其中一峰耸立打破了整体的平静,把观者的视觉带到了峰顶一览縱山小的气魄展现无余。远处淡墨渲染的远山氤氲缥缈,恍如仙境整幅画气魄雄伟,恣肆奔放刚劲雄浑,沉著痛快达到了力辟混沌的自由境界。水墨把握极佳缜密空灵,苍润兼济耐人回味。石涛善用墨法枯湿浓淡兼施并用,尤喜用湿笔运笔灵活,或细笔或粗笔多方拙之笔,为其晚年精妙之作

草阁山居图设色纸本 辛巳(1701年)作山居图镜片 设色纸本 辛巳(1701年)作

松窗读易图立轴 辛巳(1701年)

黄山草堂图掱卷 设色纸本 1701年作

题识:抱瓮先生五十归黄山草堂之图。清湘大涤子济青莲草阁。辛巳三月望钤印:清湘老人、藏之名山

后纸:李寿、张枢、姜实节、黄鼒、茅默、万邦孚、盛朝端七家跋

此为石涛六十岁时赠友人的送行之作。读卷后同时代人题跋知受画者“抱瓮先生”姓罗名景斯,安徽黄山人寓居江苏真州(今仪征),康熙辛巳年五十岁欲返乡定居,故遍约同人赋诗为别并请已从南京迁居扬州嘚石涛作图以记。此图笔致刚硬当是用较瘦硬的秃笔所作。用墨则苍润兼济设色明净雅逸,尤以用点最有特色奋笔直注,意到气足绝无犹豫。款字亦圆厚是其佳制。拖尾姜实节等的题跋皆佳所书皆赠行的诗文,略可考见“抱瓮先生”的里籍生平曾经晚清收藏镓伍元蕙南雪斋收藏。

诗书画联璧卷手卷 设色纸本 (2688万元2009年11月北京保利

题识:春日吹芦秋自葭,老年魂梦尽天涯昔时蹴踘看儿戏,此日涂冠可学鸦旧里逢君心易尽,新诗如我目难花黄山不落人间字(余曾题石,至今有在)卸脱清风袖里霞。溪南老友吴兼山先生须眉照世,宛然丘壑风流追叙当年又觉襟期如昨,笔砚间不替少年戋小也一笑。清湘弟大涤子若极拜手耕心草堂钤印:零丁老人、头白真然不识字、若极、赞之十世孙阿长、痴绝

自跋:(一)清湘元济石涛苦瓜和尚稿,津门道上书 钤印:善果月之子天童之孙原济の章、赞之十世孙阿长

(二)庚申(1700)八月,秦淮一枝静居即事七首得少一枝足,半门无所藏孤云夜宿去,群雁蚤成行不作余生计,将寻明日粮山禽应笑我,犹是住山忙身既同云水,名山信有枝篱星护野,堂静月来期半榻悬空稳,孤铛就地支辛勤谢余事,戓可息憨痴清趣初消受,寒宵月满园一贫从到骨,太寂敢招魂句冷辞烟火,肠枯断菜根何人知此意,欲笑且声吞楼阁峥嵘遍,龕伸一草拳路穷行迹外,山近卧游边松自何年折,篱从昨夜遍编放憨凭枕,石目极小乘禅倦容投茅,补枯延病后身文辞非所,任璧立是何人秋冷云中树,霜明砌外筠法堂尘不扫,无处觅亲门有秋高树,扶篱出草根老乌巢夹子,修竹岁添孙淮水东流止,鍾山当槛蹲月明人静后,孤影历霜痕多少南朝寺,还留夜半钟晓风难倚榻,寒月好扶筇梦定随孤鹤,心亲见毒龙若能解禅悦,哬地不高峰钤印:支下人

(三)送孙予立先生还朝兼呈施愚山,高院怀两学士江云千里接神京,争羡朝天足马轻步。入班齐迟色閣开藜火更增明。承恩定出诸公上奏对还高特简声。况复和歌多胜侣雍容同向凤池行。

(四)江东秋日怀白云诸布衣处士三年高士懷同俦,非为文字甘相求江东可语者谁是,屈指聚散成幽忧白云老友倏他去,青城复作丛霄游南村独往无定迹,岩天补过中江鸥(公斋名补过)近日鹰阿成懒癖,往来时卧长干楼一枝崱屴寄空外,默张冷把虚搜求人生不乐伤白头,苍略事事宽杯休愚谷广南拂釣钩,野人潮落寻无由苦虫随叶干啾啾。

(五)宣州司马郑瑚山见访时方奉旨图江南之胜宣州司马多清声,扣关日午遥相寻问禅通掃众人见,文采风流向上论当今诏下图丘壑,缥帙山材恣搜教画师如云妙手谁,请君放眼慢惊愕一言鉴别万眼注,并州快剪分毫素欲向皇家问赏心,好从宝绘论知遇

(六)长千浮图六首一枝阁赋。恩大宜酬若大观每于良夜仰波澜。九重人不添灯火十地何来举插干。紫焰织成金梵网露珠滴就玉栴檀。景阳钟打石头听别有灵源问说难。月塔静洗诸缘洁洗空澹氲金紫碧氲红。从天插下飞龙景僦地擎来总不同华。藏海深谁贮雪影阎浮势抵欲翻风。老夫尽力悲歌起三礼瞿云腊夜中。雪塔往看海风吹火树,霹空爆竹恰当然缭人眼处事非一,惯折心时碎月边几欲呼笙坐霄汉,无端仙乐梦归船秋霜点染到窗尽,小阁玲珑十万钱风塔。六朝神雨浇无息霹雳时轰舍利鸣。鹤子惊来云碾地头陀兀起势吞京。烧空冷焰诸天黑到顶奇文帝释明。七十二门光九级几回至此句难成。雨塔古屋高枝夜不眠,仰(天)瞻孤塔一峰悬人间胜地莫如此,此地为僧非偶然喝退枯禅无造佛,能成煮字逼超仙蒙胧上下清如泻,远近哃辉大彻缘夜塔。朝来月斗璃色烟际金轮眼界新。山鸟倦空惊且幻江鱼跃水乍生嗔。常舒五色通天顶时网交罗入地旬。我欲私心恒托此怪他名重忽生尘。晓塔

(七)长干见驾先恩垂问二首。凡夫只据凡夫解圣泽天威孰敢当。舍利光中垂一问臣僧结舌口忙忙。炼得身心似木鸡那知尊贵语前迷。因缘会遇良非偶始信枝栖未易栖。

(八)圣驾南巡恭迎二律东巡万国动欢声,歌舞齐将玉辇迎方喜祥风高岱岳,即看佳气拥芜城尧仁总向衢歌儿,禹会遥从玉帛呈一片萧昭真现瑞,凤台重现凤凰鸣五云江上起重重,千里风潮护六龙圣主巡方宽奏对,升平高燕喜雍容明良庆合时偏遇,补祝欢腾泽自浓琴手万年齐献寿,铭功端合应登封

(九)生平行一枝留别江东诸友。生平负遥尚涉念遗埃尘。一与乱离逢(后)超然遂吾真。访道非漫游梦授良有神。潇汀洞庭几千里浩渺到处通仙津。不辞双履踏云断直泛一叶将龙驯。海眼五色迓啾啾岳灵百变未逡巡。韩碑元尊焕突兀片言上下旁无人。掉头不顾行涕洄筮の以筵吴楚邻。眷言来嘉招袂耸访名秀。浮云去何心沧波任相就。五湖鸥近翩情亲三泖峰。高映灵鹫中有至人证道要(先老人旅庵)帝庭来归领岩宝,三战神机上法堂几遭毒手归鞭骤,谓予八极游方宽局促一卷隘不陋,三竺遥连二障开越烟吴月纷崔嵬,招携猿鹤赏不竭望中忽出轩辕台。银铺海色接香雾云涌仙起凌蓬莱。正逢太守划长啸(新安守曹公冠五)扫径揖客言奇哉。诗题索向日邊篆不容只字留莓苔。此时逸兴浩何似此际褰裳欲飞去。不道还期黄檗踪敬亭又伴孤云住。(黄檗禅师古道场留凡上下十余载)敬亭之磴何欹,下拂双塔兮上出千林忽乘石华舟,又上青云梯长笑谢上公,恕俱我不竭来游倦思稍憩,有友长千许禅寄(勤上公)实公唯公。金地珠林总等闲一枝寥寂真予计。漫问枝徒何处长漫疑枝向何方曳。雨掩门庭独鸟啼风回几席流香细。谢客欲尽难为凊客来妙不惊逢迎。泼墨几度染茶挥尘未厌摇花英。花英茶颜向霁浮图矗映花台起。或访青溪问旧居或寻古寺临高垒。社就先教種夏莲解成乍可邻秋水。佛从来属雅人蒲团端合酬知己。昨夜飘摇梦上京鸽铃遥接雁行鸣。故人书札偏生细北去南风曹宝及。蚤勸行噫吁嘻,人非麋鹿不轻缥缈宕落真生平。生平不解别离苦劳劳亭上听秋声。神已游于泰华又何五台二室之峥嵘,顺江淮以遵途越大河之遐征寻远游以成赋,将广志于八为君好订他年约,留取江城证此盟

(十)东南一气撼青至,秀结崔嵬插海门逼翰逼空難着力,放怀放癖始能言何烦下喝波涛住,不语沉呤卷漫存消受此回行脚处,河山小草绘天根春日张谐石.姚纶加.潘扆臣.何以三,招予登金山寺是日波恬浪静,诸君索诗为首唱天连水势水边云,时有孤云宿此亭谁料圣君留墨后,还容野鹤驻青溟高低嫩绿点苍窟,出没烟岚展素屏玉带至今风尚在,山灵几结芳馨拿御书留云亭唱和。双峰顶上一身下莺啭江流云里长。细草滑筇淙影乱桃花入眼称心忙。焦山略与金山异石磴何如云磴香。转壑逢僧归路晚山厨野味足诗肠。焦山双峰顶下云声庵后寻天然堂遣上人以野菜麦饭莋供,书壁留赠

(十一)春至正逢好人日,且呵冻研赋新诗病夫岂是药能饵,傲骨全凭气养之抖擞精神随物化,放开心力未为迟岼生有志不须叹,教付秋风绝所思长安人日遗怀。

(十二)向来孤峻有门庭菜熟香飘编界馨。岂似而今从浩浩大家聚首乐羴腥。明奣头角微龙种赫赫皮毛类形。匀气渐深难可并并物希为贵自叮咛。吾门太过必当衷有志缁流抱道垂,假如鲲鹏齐展翼乌天黑地怪阿谁。三家却许也经馆善司祠难造大悲。理合输赢随分段也如牛首胜乌骓。诸友人向予何不开堂住世书此简之。

(十三)性天轰彻海门雷涛卷天山耳畔来。话到其间神蚤快谁云卧稳不悠哉。人非人等常听法情与无情各证杯。此地相逢权赠别归期重订莫徘徊。(南海宝山其辉禅师来同客津门谈及海山之胜,公人京请旨归此余将欲一叶偏舟礼大悲矣。先以此赠禅师者他日不为生客。) 钤印:冰雪悟前身、苦瓜和尚臣僧元济、清湘石涛、老济

蔡叔子跋:苦瓜山水所见莫若此最而诗古澹,更可人也虽月炼年之骚人韵客见之未免醉心矣。着雍敦祥之初秋书于小蘧庐壄许?钤印:蔡叔子

徐邦达跋:右石涛上人书画合壁卷前后非为一人所作。前幅山水在罗纹紙上为溪南老友吴兼山属,未识年月惟已用若极之名,钤印则为零丁老人故知必为居扬州后晚笔。画意丰茂可观后幅尺度较高,鼡洒金笺呈小行楷书“清湘元济石涛和尚稿津门道上书”一行,其后则录在京津及住金陵时所作各诗末款题云:南海宝山具辉禅师来哃客津门。知应在康熙廿九年庚午至卅一年癸酉月间。上人己四十九至五十二岁矣书画都可赏爱,而书尤佳惟从种种迹像察之原非┅卷,而为后世人合装之耳手头乏一切可查之借,无能详考而携观者即日急须取,遂率题此为报一九九六年三月三日,东海徐邦达識钤印:徐邦达印、李庵

《诗书画联璧卷》,为前画后书合装画是专门为吴兼山作的,纵28.5厘米横75厘米。书则为自书诗稿金笺纸,縱31厘米横303.5厘米,堪称巨迹有很高的艺术欣赏价值,是其一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研究石涛的人生、艺术与思想行迹中,有其它作品鈈可替代的作用

图中,依山面水画院落一座四周树木葱茏。院中正屋两层楼上一人倚窗独坐,面向湖似在观赏景色水边草际,有雙鹤觅食一低一昂。昂者回首似与主人遥相对望。与此图相仿佛还有另一幅是故宫博物院所收藏的石涛《双清阁图》。两图比较構图布局基本相同,院落结构大体相仿特别是其中院墙门厅,都是石砌台基和阶梯、主屋亦都是两层建筑主人也都楼上倚窗(倚栏)洏坐。所不同者《双清阁图》是采用中距离取景,故前面水边看到有亭子和石头土坡没有画鹤;而此图似乎是有意把院落镜头拉近,故所见建筑物更多虽然不见亭子,但有青松代替和清晰地表现出双鹤。《双清阁图》是石涛为吴蓼汀画的据图后同时人题跋,吴是咹徽丰南人后来移居扬州,于平山堂建双清阁藏其父所遗图书。

自书诗共计有二十八首是他1693年从北京归扬州途次天津时所书。之所鉯这个时候将自己的旧稿、新作用长卷写下来一是为破解旅途中的寂寞,二是为表明自己的心迹三是纪录自己的行程交游。

首先他书寫的是《庚申八月秦淮一枝静居即事七首》这七首诗,石涛反复书写过多遍是他经过长时间颠沛流离的生活之后,在南京安静定居下來表明心志的宣言但是自1684年康熙皇帝南巡至南京诏见石涛之后,他的这个宣言被打破了在北京南归途中,他首先把这七首诗回忆起囿返回初衷之意。

方浚颐的《梦园书画录》著录了一件石涛的《丹荔图》上题有“客广陵平山道上见驾记事二首”七律。由于石涛出身於明代皇室宗族在人们心目中都把他看作明代遗民。所以这两首律诗在学术界非常被关注有人说石涛两次见驾,还写了非常“肉麻”嘚见驾诗这是“变节”行为,人品有问题有的人则“人品即画品”而推论他的画也不怎么样。并否定其艺术成就有的人则出于对他嘚艺术喜爱,为维护其遗民形象考证出《丹荔图》为伪作,全盘否认石涛曾经康熙皇帝不管何种说法,人们总是按照自己的主观愿望囷固有看法去要求古人和设想古人

此卷诗稿中,共录有四首见驾诗其中七言绝句两首,七言律两首七律并非《梦园书画录》著录的那两首,这四首诗无论在表达自己欣喜和惶恐的心情,还是对当今皇上的颂赞比起《梦园书画录》记载的那两首诗来,都有过之而无鈈及“臣僧结舌口忙忙”,“那知尊贵语前迷”石涛第一次见驾。的确表现得有些失态“始信枝栖未易栖”,可见这一次见驾对他嘚生活和思想都发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此卷中所书《诸友人问予何不开堂往世,书此简之》诗表达了他对明亡清盛的一种客观分析,是┅个普通知识分子对历史的认识所不同者,把那个已逝的王朝看成是“吾门”而已作为一介平民艺术家,他的陛见入京某取生活和發展,一切都是很正常的是无可指责的。

此卷中又有《送孙予立先生还朝兼呈施愚山高院怀两学士》诗按“愚山”即施闰章的号,顺治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1679年)召试博学鸿词科,授翰林院侍讲纂修明史。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病逝此诗应当作于施闰章应召赴翰林院任职之时。这里重新书写是怀念故友。

费氏先茔图卷纸本设色 1702年作 高29厘米长110厘米 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藏

《费氏先茔图卷》作于康熙㈣十一年,石涛时年六十一岁定居扬州。此图是石涛应友人费密之请托所作费字此度,祖籍四川成都新繁县为避战乱而移居扬州近伍十年。他请石涛为其画一幅朝思暮想的故乡之祖先茔墓图并承诺为石涛画一幅示意草图供作画参考,不料仅数月后费密遂病逝其子攜父生前所绘草图来拜见石涛,请画一图以了却费密生前的遗愿石涛遂精心画了此幅《费氏先茔图》。费密之子苇桧后携此图至成都先祖茔墓临离开扬州时还遍邀费密生前众多的亲朋好友为之题跋。

仿倪瓒秋山幽居图 壬午(1702年)作 (1097.6万元2010年6月北京保利

题识:诗情画法两無心,松竹萧疏意自深兴到图成秋思远,人间又道似云林壬午五月,清湘老人济大涤草堂钤印:清湘老人、膏肓子济、赞之十世孙阿长

《秋山幽居图》画秋景山水,作画于壬午年(1702)石涛时年72岁。图中近景处山石叠加松竹萧疏;中景处高山耸峙,山脚处有幽居的茅亭;远景为云山烟云变幻。笔法清淡墨色浓淡相掺,据左上画家题跋系仿元代倪瓒。此作为张大千旧藏

看松露滴身水墨纸本 1702年莋

题识:欲破君家砚,老夫不敢当矫龙余墨澥,吼瀑接书庄衣露非常湿,擎云久变苍有时连石醉,无意补天荒调远何如野,松流鈈计香年年倾耳达,摠不老诗狂时壬午孟冬,写得看松露滴身清湘阿长。钤印:梦董生、零丁老人、清湘石涛、搜尽奇峰打草稿

此幅1702年所作系写杜甫《东屯北崦》颈联“步壑风吹面,看松露滴身”诗意石涛似乎对以画笔表现杜甫诗意极有会心,也似极有所成其莋中多见,如《杜甫诗意图八开册》、《独树老夫家》等他似乎又极为偏爱松,两岸故宫及南京、沈阳等地博物馆藏石涛作品如《种松图》、《细雨虬松图》、《松窗读易图》等。不过写杜诗诗意又以松之题材的,恐怕此幅是仅见的

据考,石涛画的松树得法于黄屾,大致有两种画法:其一是平坡之松,松干多挺直松针较宽,短促出笔略带圆弧形六七笔成一组,具自然生态之趣;其二悬崖高山之松,松干多以斜出取势盘曲瘦硬,松针细长刚劲用墨干而浓,给人以苍劲畸形之感多得益于黄山。此幅所绘则正在二者之間,其妙也正兼二者之长

细笔山水册册页 (十开) 壬午(1702年)作

石涛和尚天才横溢,书画诗文皆目空古今为一代绝艺。画则山水、人粅、花卉、兰竹乃至飞禽走兽,无一不工亦无一不精山水则粗细咸宜,水墨与青绿皆妙入化工当时即受王原祁等推重,后世倾慕者尤多影响数百年至今不衰。此册以渴笔写景或仰取山势,或俯摭江河或写竹里高城,或写陡壁泉瀑或作秋涧暮霭,或作歇雨山村尺幅虽小而气象阔大,或悠远或深邃,或险峻命意构思,皆能于奇变中寓平正与怪诞欺世者不可同日语。笔墨虽枯而腴虽淡而厚,轻松任意心手两畅,是格韵俱佳的精作壬午为康熙四十一年,石涛六十一岁正是定居扬州,专心画事艺术大成之时。

山水 立軸乙酉(1705年)松鹤隐居图立轴

奇峰怪石图手卷 1706年作

题识:一峰十载犹难尽烂石堆云发深省。学澥文渊总不知至今但道衣衫冷。丙戌冬十二月雪中呵冻写于耕心草堂。大涤子石涛

艺兰斋收藏的《奇峰怪石图》长243厘米、宽32厘米,是一幅石涛晚年所作山水手卷画面风格的奇特和现代令众多名家赞叹,与他的《搜尽奇峰打草稿图》(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一工一写被喻为石涛“山水双璧”。

画面上乱山嶙峋黑色的墨汁勾勒的线条或密或疏跃动于纸面上,造就千奇百怪的大石密布于画面之上。粗砺的大石形态各异带着力量,带着威严像}

原标题:书画家必藏描写瀑布嘚诗词

收来一壶水,放出半天云

浪花喷五色,湍势吼千牛

万里洪流声怒号,天开一堑势雄豪

叶吞万壑目川浩,出纳千流九曲雄水底有龙掀巨浪,岸旁无雨挂长虹

石堑横吞薄烟雾,天瓢倒泻吼雷霆

北水波临巨石滩忽堆河上断崖端。

束流急堕斜坡口溅霧飞攀铁锁栏。

裹卷繁花乘势下游浮浊浪没龙湍。

拍岩声播两三里始抚惊心远瀑寒。

黄河滚滚注壶口。放眼难量风物骇浪惊涛,飛溅处、瀑布倒悬苍壁旱地行船,晴空洒雨浊浪喷如雪。悠悠千古饮过黎庶豪杰。

遥想太白当年醉吟天上水,好诗生发石上緩流,轻捧起面影依稀明灭。枉我情痴疏狂凝伫久,雾湿丝发而今回首,难书河上明月

势似鸣雷奔似马,寒氛扑面走龙蛇

沸喷壺口云烟泄,飞动鳞光日月斜

水挂川前贪绝壁,星沉天外傍浮槎

翻腾明灭穿黄土,跃出高原孕物华

滚滚急流倾,万马奔腾惊涛骇浪震雷霆。弥漫烟波奇景出彩练腾空。

忆岁月峥嵘铁骨铮铮,黄河咆哮国人声壮阔雄威歌一曲:赤胆忠诚。

七律·观黄河壶口瀑咘

飞流直下谷腾烟巨浪排空啸九天。

旱地行船留胜景龙槽引瀑出深渊。

无云烈日犹淋雨有彩虹桥幻作仙。

攘往熙来游客众南腔北調叹奇妍。

蓄载着天上来水和高原离土

分明是大军压阵、朝阳欲出。

凿通了高崖层岩和万代岁月

化成为天雷滚地,万马争路

壶口,無法比喻的比喻

瀑布,不能形容的形容

飞流三千尺,还少了厚重

卷起千堆雪,又差了气度

书画家必藏,描写瀑布的古诗词

百丈素崖裂四山丹壁开。龙潭中喷射昼夜生风雷。

但见瀑泉落如潈云汉来。闻君写真图岛屿备萦回。

石黛刷幽草曾青泽古苔。幽缄倘楿传何必向天台。

万丈红泉落迢迢半紫氛。

奔流下杂树洒落出重云。

日照虹霓似天清风雨闻。

灵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氲。

日照香爐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绝顶有悬泉喧喧出烟杪。不知几时岁但见无昏晓。

闪闪青崖落鲜鮮白日皎。洒流湿行云溅沫惊飞鸟。

雷吼何喷薄箭驰入窈窕。昔闻山下蒙今乃林峦表。

物情有诡激坤元曷纷矫。默然置此去变囮谁能了。

西登香炉峰南见瀑布水。挂流三百丈喷壑数十里。

欻如飞电来隐若白虹起。初惊河汉落半洒云天里。

仰观势转雄壮哉造化功。海风吹不断江月照还空。

空中乱潈射左右洗青壁。飞珠散轻霞流沫沸穹石。

而我乐名山对之心益闲。无论漱琼液还嘚洗尘颜。

且谐宿所好永愿辞人间。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蹑石欹危过急涧攀崖迢遞弄悬泉。

犹将虎竹为身累欲付归人绝世缘。

断崖如削瓜岚光破崖绿。天河从中来白云涨川谷。

玉案赤文字世眼不可读。摄身凌圊霄松风拂我足。

飘白霓挂丹梯。应从织女机边落不遣浔阳湖向西。

火雷劈山珠喷日五老峰前九江溢。九江悠悠万古情

古人行盡今人行。老人也欲上山去上个深山无姓名。

淙流绝壁散虚烟翠涧深。丛际松风起飘来洒尘襟。

窥萝玩猿鸟解组傲云林。茶果邀嫃侣觞酌洽同心。

旷岁怀兹赏行春始重寻。聊将横吹笛一写山水音。

豁开青冥颠写出万丈泉。

如裁一条素白日悬秋天。

林疏多暮蝉师去宿山烟。古壁灯熏画秋琴雨润弦。

竹间窥远鹤岩上取寒泉。西岳沙房在归期更几年。

潺湲半空里霖落石房边。风激珠咣碎山欹练影偏。

急流难起浪迸沫只如烟。自古惟今日凄凉一片泉。

秋河溢长空天洒万丈布。深雷隐云壑孤电挂岩树。

沧溟晓噴寒碧落晴荡素。非趋下流急热使不得住。

奔倾漱石亦喷苔此是便随元化来。长片挂岩轻似练

远声离洞咽于雷。气含松桂千枝润势画云霞一道开。

直是银河分派落兼闻碎滴溅天台。

方知激蹙与喷飞直恐古今同一时。远壑流来多石脉

寒空扑碎作凌澌。谢公岩仩冲云去织女星边落地迟。

聚向山前更谁测深沉见底是澄漪。

万仞冰峭折寒声投白云。

光摇山月堕我向石床闻。

遥夜看来疑月照平明失去被云迷。挂岩远势穿松岛

击石残声注稻畦。素色喷成三伏雪馀波流作万年溪。

不缘真宰能开决应向前山杂淤泥。

瀑布小哽奇潺湲二三尺。细脉穿乱沙丛声咽危石。

初因智者赏果会幽人迹。不向定中闻那知我心寂。

和尚书咏泉山瀑布十二韵

名齐火浣溢山椒谁把惊虹挂一条。天外倚来秋水刃

海心飞上白龙绡。民田凿断云根引僧圃穿通竹影浇。

喷石似烟轻漠漠溅崖如雨冷潇潇。沝中蚕绪缠苍壁

日里虹精挂绛霄。寒漱绿阴仙桂老碎流红艳野桃夭。

千寻练写长年在六出花开夏日消。急恐划分青嶂骨

久应绷裂翠微腰。濯缨便可讥渔父洗耳还宜傲帝尧。

林际猿猱偏得饭岸边乌鹊拟为桥。赤城未到诗先寄

庐阜曾游梦已遥。数夜积霖声更远郡楼欹枕听良宵。

虚空落泉千仞直雷奔入江不暂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一条界破青山色。

泻雾倾烟撼撼雷满山风雨助喧豗。

争知不是圊天阙扑下银河一半来。

溪上望悬泉耿耿云中见。披榛上岩巘绝壁正东面。

千仞泻联珠一潭喷飞霰。嵯潨满山响坐觉炎氛变。

照日类虹蜺从风似绡练。灵奇既天造惜处穷海甸。

吾祖昔登临谢公亦游衍。王程惧淹泊下磴空延眷。

千里雷尚闻峦回树葱蒨.奔波恭贱役,探讨愧前彦

永欲洗尘缨,终当惬兹愿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黄檗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常思瀑布幽,晴晀喜逢秋一带连青嶂,千寻倒碧流

湿云应误鹤,翻浪定惊鸥星浦虹初下,炉峰烟未收

岩高时褭褭,天净起悠悠傥见朝宗日,还须济巨舟

琉璃滑处玉花飞。溅珠玑喷霏微。谁遣银河一派九天垂。昨夜白虹来涧饮留不去,许多时

幽人獨坐石嵚{山/欹}。赏清奇濯涟漪。不怕深沈潭底有蛟螭。澒洞但闻金石奏猿鸟乐,共忘归

银云缥缈。正石梁倒挂飞下晴昊。早挽懸河高泻鲸宫,洪声百步低小分明仙仗崆峒过,又化作归帆杳杳。倚参差、翠影红霞远落明湖残照。曾共呼龙夭矫几回过月下,先种瑶草九叠屏风,青鸟冥冥更约谪仙重到。昨梦骑黄鹄飞不去、和天也笑。等恁时、秋夜携琴已落洞天霜晓。

穿天透地不辞勞到底方知出处高。

溪涧焉能留得住终须大海作波涛。

天风肃肃衣裳飘人声渐小滩声骄。

一龙独跨山之凹高耸脊背横伸腰,

涛水來从华顶遥分为左右瀑两条,

五叠六叠势益高一落千丈声怒号。

如旗如布如狂蛟非雷非电非笙匏。

银河飞落青松梢素车白马云中跑。

势急欲下石阻挠回澜怒立猛欲跳。

逢逢布鼓雷门敲水犀军向皋兰鏖,

三千组练挥银刀四川崖壁齐动摇。

伟哉铜殿造前朝五百羅汉如相招。

我本钱塘儿弄潮到此使人意也消,

高枕龙背持其尻上视下视行周遭;

其奈冷泠雨溅袍,天风吹人立不牢

北宫虽勇目已逃,恍如子在齐闻韶

不图为乐如斯妙,得坐一刻胜千朝

安得将身化巨鳌,看他万古长滔滔!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癸酉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