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是怎么让刘邦韩信收复的

说说韩信军印被刘邦偷走是怎么回事?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说说韩信军印被刘邦偷走是怎么回事?
怎么是两次?都介绍一下谢了,最好用自己的话
我有更好的答案
刘邦和项羽打 自己的人马死的差不多了 就去找韩信调兵虽说韩信本来就是刘邦手下 但是刘邦打仗太粪 调来的兵很快又死光了再去找韩信调觉得没面子 索性在韩信睡觉时直接偷了兵符 我是流氓我怕谁
采纳率:30%
好像没有哦!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刘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如果把关羽换成韩信,能否守住荆州,收复汉室?
如题,前几天看到有jr说韩信和岳飞多了好几个关羽,我就想问一下韩信能不能守住荆州?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萧何誉为“国士无双”,刘邦评价曰:“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韩信是中国军事思想“谋战”派代表人物,被后人奉为“兵仙”、“战神”。“王侯将相”韩信一人全任。“国士无双”、“功高无二,略不世出”是楚汉之时人们对其的评价。他率军出陈仓、定三秦、擒魏、破代、灭赵、降燕、伐齐,直至垓下全歼楚军,无一败绩,天下莫敢与之相争;作为军事理论家,他与张良整兵书,并著有兵法三篇&
发自手机虎扑
这些回帖亮了
接手麦城时候的关羽,对韩信来说才有难度
发自手机虎扑
韩信是统帅,关羽是将军,,不是一个档次啊,,如果蜀国有韩信的话,至少吴国给灭了去,,,韩信配诸葛,,这组合算不算王炸
韩信的军事实力来说,要是他去,估计不用守荆州了,整个东吴再出2个陆逊,估计都岌岌可危。
韩信如果在刘备阵营,诸葛亮就守荆州了
西蜀有韩信还用守着荆州?估计至少把东吴灭了吧。
发自手机虎扑
关羽纯粹自己作死,他要守住荆州又不难。只怪他得罪了孙权,还要去打曹操。硬生生调到地狱难度。
战无不胜,刘邦建立汉朝后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打仗没有不取得胜利的。形容力量十分强大,百战百胜。
国士无双,萧何在向刘邦推荐韩信是说他是国士无双。指一国独一无二的人才。
一饭千金,韩信落魄时曾对施舍给他的老妇说以后定当后报,韩信衣锦还乡时并赏赐她千金比喻厚厚地报答对自己有恩的人。
多多益善,刘邦和韩信有一次对话,刘邦问韩信“你能带多少兵”韩信回答说“多多益善”形容一样东西或人等越多越好。 又有韩信将兵多多益善之意。
十面埋伏,韩信设伏兵于十面以围歼项羽。指周围布置了重重埋伏。
背水一战,在韩信攻打赵国的时候,他采取背水一战的计谋,赢得了战争胜利比喻在艰难情况下跟敌人决一死战。
拔旗易帜,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拔掉别人的旗子,换上自己的旗子。比喻取而代之。
置之死地而后生,韩信北上灭赵的一个计谋,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士兵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取得成功。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韩信为了东进中原,采取麻痹敌人的办法,让士兵去修理栈道,而却领大军从陈仓出来,占领了关中。在军事上的含义是: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这是声东击西、出奇制胜的谋略。
兵仙神帅,比喻韩信出神入化的用兵艺术。
胯下之辱,韩信落魄时,一个同乡人欺负他,让他从自己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果真从那个人裤裆下钻过去。指极大的侮辱。
解衣推食,韩信说刘邦把穿着的衣服脱下给自己穿,把正在吃的食物让自己吃,形容对人热情关怀。
居常鞅鞅,刘邦建立汉朝后,夺去了韩信的兵权,而韩信从此称病不朝,闷闷不乐。也指的是因不平或不满而常常郁郁不乐。
功高震主,指的是韩信功劳太大,使君主地位受到威胁而心有疑虑。
金石之交,武涉曾经劝说韩信自立,说道:你和汉王刘邦的关系这么好,但是最终还是被他所擒的。指的是如同金石般坚不可摧的交谊。
独当一面,张良和刘邦的一次谈话中,张良对韩信的评价。指的是单独负责一个方面的工作。
略不世出,指的韩信的功劳很大,天底下没有人可以与他比的,后用于夸奖人等。
不赏之功,说的是韩信在战争*河蟹*劳,后形容功劳极大。
妇人之仁,韩信在和刘邦的一次说话中,评价项羽,说项羽是妇人之仁,指的是妇女的软心肠。旧指处事姑息优柔,不识大体。
推陈出新,当年韩信刚投奔刘邦时,刘邦让他管理粮仓,韩信提出了"推陈出新"的管理理念,即把粮仓开设前后两个门,把新粮从前门运送进去,把旧粮从后门运出来,这样可以防止粮食在蜀中炎热潮湿的环境下腐败变质。从而使蜀中粮仓不再有变质浪费的现象。指的是去掉旧事物的糟粕,取其精华,并使它向新的方向发展
勋冠三杰,三杰指的是萧何、张良和韩信。意思是说,三杰之中,韩信的功劳最大。
伐功矜能,司马迁对韩信的评价,指吹嘘自己的功劳和才能。形容居高自大,恃才傲物。
伪游云梦,指刘邦伪游云梦,诈捕韩信事。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韩信当年说的一句话,指的是坐人家车子的,要与人家共患难;穿人家衣服的,要替人家的事担忧;靠人家养活的,要为人家的事拼命。
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李左车在和韩信谈话中,李左车提出的这个观点。指的是聪明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失误;愚蠢的人在上千次考虑中,总会有一次收获。
人心难测,韩信北上灭赵的时候,说张耳与陈余两人为刎颈之交,后两人翻脸。人的内心难以探测,喻指人的心思难以揣测,多用于贬义。亦做“人心莫测”。
钟室之祸,楚汉相争,韩信屡建奇功。刘邦称帝后,封信为淮阴侯。因遭吕后忌,被斩于长乐宫悬钟之室。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成事由于萧何,败事也由于萧何。比喻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是由这一个人造成的。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参见: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问路斩樵,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协助汉王刘邦同楚兵作战。韩信为出奇谋袭楚,绕道而行。然而道路方向未明,遂下马问樵夫路向,韩信听后,把樵夫斩杀,部将问为什么,韩信称恐樵夫泄露他们的行踪。&
[&此帖被最终幻想14在 13:08修改&]
韩信是帅才,关羽是将才,关羽要是换韩信那就没有三足鼎立了
引用2楼 @ 发表的:换上你去卖萌吗?上去就是一套 少女萌萌拳
个人感觉韩信厉害一点,前期放技能加攻速很牛,关羽后期跑起来砍人疼
引用26楼 @ 发表的:关羽是自己作死孙权派人去提亲、想把自己女儿嫁给关羽儿子关羽反而把孙权大骂一通糜芳又被关羽逼至反叛最后被东吴背后捅了一刀关羽刚而自矜要是有诸葛亮在他身边也不止于此孙权这种笼络敌方大将的行为本身就不怀好意,意外挑拨刘备关羽之间的关系,关羽破口大骂是为了取信于刘备。我觉得这个做法没有问题,如果和孙权关系暧昧不清,估计杀关羽的就是刘备了。
不黑不吹的说,关羽比不上韩信,但是守荆州还是绰绰有余。主要是陆逊初生牛犊不怕虎啊,关羽膨胀了而已。
到底是荆州还是48年的锦州?或者97年的金州?
发自手机虎扑
我觉得都不行,必须得上磁铁了
引用19楼 @ 发表的:我觉得是不管关羽的不得罪孙权,东吴都眼馋荆州,鲁肃给孙权规划的就是荆州,江东一块占,统一长江水利。不过关羽两面作战,还和下属不和,有叛徒,肯定不行了。换成韩信也只能死守再找机会了。关羽威震华宇,成为那个时候的第一将也是有本事的。我很想知道第一将是谁给封的?
我觉得是不管关羽的不得罪孙权,东吴都眼馋荆州,鲁肃给孙权规划的就是荆州,江东一块占,统一长江水利。不过关羽两面作战,还和下属不和,有叛徒,肯定不行了。换成韩信也只能死守再找机会了。关羽威震华宇,成为那个时候的第一将也是有本事的。
韩信:你以为我会被姓刘的再坑一次吗
转手灭了三国建立韩氏帝国
两个人在军事上不是一个档次得,把关羽换成韩信的话。。
刘备:是时候讨论下当了皇帝后要怎么干掉韩信了
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13楼 @ 发表的:西蜀有韩信还用守着荆州?估计至少把东吴灭了吧。大胸弟
韩信加孔明???刘大耳朵是只猪估计也能中兴汉室了
韩信加诸葛亮,这配置应该想着真正统一华夏,而不是守荆州了!!
韩信可是灭了一圈国,回过头来又干项羽的人。如果韩信来,直接拿下许昌也有可能。
吕蒙白衣渡江,白衣之下必定藏着铁盔铁甲铁兵器,到时候只要在荆州沿岸布下磁铁阵。。。呵呵哒( ?6?1 ?0?6ω?6?1?0?7 )
引用27楼 @ 发表的:麦城上韩信说不定还不如二爷,要不换一个项羽强行冲出去吧最多再自刎一次看过彭城之战,刘邦56万大军被项羽三万就打垮了,最后是韩信收集残兵败将挡住的,让韩信运作荆州,别说守住荆州了,东吴估计就跑到岭南钻山林了,诸葛亮搞后勤,韩信领军打仗,十个人妻都不够玩的。
忘记去年韩信封王的道路了么?三国将领可没有进16强的
引用885楼 @ 发表的:也不用太神话韩信,史记里写的那些也未必全是真的,反正我是不信的。
韩信以少胜多的战役也没几场吧,除了背水之战还有哪场含金量高的?
打我霸王哪次不是用优势兵力消耗霸王的有生力量。
反正3W人的韩信肯定打不过10W人韩信,这点把握我有。史料不信,信猜测,你这毫无说服力啊!
韩信在做齐王之前一直是在以弱胜强。3wVS20w灭赵,灭龙且,逼死连霸王都需要破釜沉舟的章邯,这都是赤裸裸的硬货啊。
当然,3W韩信和10W韩信完全没有比较的意义
发自手机虎扑
我觉得都不行,必须得上磁铁了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换上你去卖萌吗?
到底是荆州还是48年的锦州?或者97年的金州?
发自手机虎扑
韩信的军事实力来说,要是他去,估计不用守荆州了,整个东吴再出2个陆逊,估计都岌岌可危。
引用2楼 @ 发表的:换上你去卖萌吗?上去就是一套 少女萌萌拳
不需要韩信这么大牌,王阳明足矣
引用3楼 @ 发表的:到底是荆州还是48年的锦州?或者97年的金州?无论是荆州还是锦州 韩信起码可以守个不败的
关羽纯粹自己作死,他要守住荆州又不难。只怪他得罪了孙权,还要去打曹操。硬生生调到地狱难度。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皇帝勒布朗的接班人?
引用内容由于违规已被删除换你你还能在这里发帖卖萌
都说了 大意失荆州
接手麦城时候的关羽,对韩信来说才有难度
发自手机虎扑
西蜀有韩信还用守着荆州?估计至少把东吴灭了吧。
发自手机虎扑
吕蒙白衣渡江,白衣之下必定藏着铁盔铁甲铁兵器,到时候只要在荆州沿岸布下磁铁阵。。。呵呵哒( ?6?1 ?0?6ω?6?1?0?7 )
韩信最少不败
发自手机虎扑
引用6楼 @ 发表的:不需要韩信这么大牌,王阳明足矣王阳明打打山贼是可以的
个人感觉韩信厉害一点,前期放技能加攻速很牛,关羽后期跑起来砍人疼
韩信?军神?
发自手机虎扑
我觉得是不管关羽的不得罪孙权,东吴都眼馋荆州,鲁肃给孙权规划的就是荆州,江东一块占,统一长江水利。不过关羽两面作战,还和下属不和,有叛徒,肯定不行了。换成韩信也只能死守再找机会了。关羽威震华宇,成为那个时候的第一将也是有本事的。
来个韩信,一统三国的就不好说是谁的了
发自手机虎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复,请或者
309人参加团购438.00元&790.00元
332人参加团购369.00元&599.00元
929人参加团购549.00元&849.00元
154人参加团购558.00元&850.00元
340人参加团购408.00元&1699.00元
241人参加团购299.00元&899.00元
97人参加团购579.00元&899.00元
313人参加团购128.00元&369.00元
340人参加团购221.00元&369.00元
158人参加团购568.00元&1499.00元
249人参加团购249.00元&399.00元
643人参加团购219.00元&899.00元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韩信是怎么被刘邦杀死的?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刘邦为什么要杀韩信?韩信是怎么被刘邦杀死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当时刘邦率兵征讨匈奴,有人告密说韩信要造反,威望自在.功高盖主,你应该把自己代入刘邦的角色刘邦亭长出身首先,假设韩信造反,那么很显然刘邦是没有什么胜算的.而且韩信自封为齐王,让刘邦觉得韩信是有野心的人.结合之上.但是韩信就不同了,韩信拥有天下三分之一的兵权,并且也是开国功臣,刘邦笑问为何韩信却被他收复,然后命人绑住他用竹子杀死他.也就是说,刘邦这人能当皇帝并且打败项羽,吕雉就骗韩信到宫里,大字不识几个或许都不为过,纯粹有个稍微有能力的岳父而.本身没有什么才能,有一次与身边将士讨论军事,问及韩信刘邦能带多少兵,韩信说最多十万,而当刘邦问及韩信的时候,韩信却说越多越好.韩信解释是刘邦会用将不会带兵.但实际上呢,当初韩信在刘邦麾下也是得不到重要,很大程度上是侥幸,也是他的福气,如果你是刘邦,才能威望兵权都比不过韩信,除非你不想安心当皇帝,否则必然要除去韩信至于韩信,不是被刘邦所杀,而是被吕雉所设计,一气之下出走,而后是张良追回的
采纳率:22%
大致是这样:刘邦这个人是个不可同安乐的人。当了皇帝后开始杀功臣。导致人人自危。韩信与一些将领密谋举事时,被韩信的妻子告发,被抓,所以是谋反之罪。韩信的妻子是萧何的女儿好像。所以有句话叫“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兔死狗烹 韩信功高盖主,又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又有些恃才傲物,不懂得官场和说话的技巧,使刘邦对他很不满意 又有些猜忌。韩信的死是因为吕后,当时刘邦不在都城,吕后因为太子之争急于在朝堂树立威信 于是让萧何将韩信骗入宫中,将其杀害——韩信的辉煌因为萧何 死也因为萧何,这就是 成也萧何败萧何
有一次,韩信和刘邦对弈,两人讨论起指挥兵士的能力: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 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这就是功高盖主,骄傲自大,不知内敛惹的祸事!所以说,人在适合的时候需要内敛,急流勇退,就像萧何一般。韩信确切的说不是刘邦杀的,是吕后安排的,吕后也是一个心机很深的人,怕日后出事。 原文:
上尝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公何如?”曰:“如臣,多多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且陛下所谓天授,非人力也。”(选自《史记·淮阴侯列传》)
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认为)他们各有高下。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刘邦笑道:“统帅士兵的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被我捉住?”韩信说:“陛下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希望楼主有所收获,积累历史经验!
楼上大多数观点都是胡说八道 首先,韩信可以说是刘邦杀的,萧何跟了刘邦这么多年,对刘邦的想法了如指掌,换句话说,刘邦如果不想杀韩信,萧何吕后两人借他们十个胆子都不敢杀,萧何很懂意思,坏人我来做,好处都是刘邦的。而且刘邦是个真正的伟人。回到问题,刘邦为什么杀韩信。1 嫉妒才能一说是站不住脚的,萧何同样功高盖主,然而萧何屁事没有,而且刘邦不是一个嫉贤的人,不要用一个小人的思想评论刘邦这种人。2 韩信功高盖住,怕压不住,打不赢一说。这种说法也不是很能站得住脚,刘邦绝不是一个小市民似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刘邦什么世面没见过,小市民在蜀中称霸会有问鼎中原的想法吗,统一中国有什么好,蜀中称霸照样荣华富贵取之不尽,你有别的想法一没搞好性命就交代了,而且刘邦统一中国后吏治清明,轻摇薄役,中原那么乱,不如安安心心做蜀王,谁也奈何不了他,但是刘邦不是,刘邦居于蜀中,偏偏不怕强势的项羽,敢打敢杀。试问都已经统一中国了处于绝对强势的地位还会怕韩信造反?韩信不是神,刘邦也不废,政治军事样样精通,手下兵精将足,天下归心。韩信没有什么机会推翻刘邦的统治。那么刘邦为什么杀韩信,从他的角色想。如果我是刘邦,刘邦该是怎么想的。还是杀了他吧,我会这么想。虽然我不怕他,他要造反肯定还是会搞得我很烦,又要打仗。杀了他一个人多简单,杀了一个,造福一群,国民也不用怕打仗了,不管你有没有异心,为了国家安定,借你人头一用,至于后世怎么骂我,我无所谓,还是国家安定比较重要。如果不杀,万一你要造反呢,搞得我很烦不说又要死很多人,人民哀声载道,干脆杀了一了百了,韩信你也不懂意思,还占着齐地不放,你把齐王退了我包你在京城做个逍遥王,荣华富贵取之不尽,还可以给你封个权力很大的官当当,送两个公主给你做小,有钱有权多好,偏偏你还想要军队,那对不起,杀你不带犹豫。所以说刘邦是一个伟人,宁愿背负骂名也不愿再起烽烟
良弓藏 走狗烹 ,江山稳定之后,韩信的军事才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且有功高震主之嫌 所以他必须死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他是萧何献计在吕雉的小竹楼里 用竹篾杀死的 死状凄惨
9条折叠回答
其他1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刘邦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无名小卒的韩信告诉了刘邦一个绝招 项羽因此才败给了刘邦 是什么
无名小卒的韩信告诉了刘邦一个绝招 项羽因此才败给了刘邦 是什么
文/小冷秦朝灭亡以后,西楚霸王项羽与刘邦展开了争夺天下的斗争,很多人都看好项羽,觉得刘邦只是一个匹夫而已,项羽也对刘邦不屑一顾,然而,最后的结果出乎了很多人的意料,项羽落得个自刎的下场,刘邦成了新一朝的开国皇帝。项羽剧照关于刘邦胜利,项羽失败的原因,历来众说纷纭,不过,还是无名小卒的韩信早已看穿了项羽会失败,并告诉了刘邦一个必胜的绝招,究竟是什么绝招呢?众所周知,韩信出身于一个贫苦的家庭,小的时候德行不好,既不能做官,也没有做生意的才能,常常到别人家去混饭吃,很多人都讨厌他。没办法,为了谋生,韩信选择了参军,他去到了项羽的部队。韩信剧照项羽任命韩信为郎中,很有军事才华的韩信多次向项羽进献良计,无奈项羽不鸟他,韩信就离开项羽去投奔了刘邦。在刘邦那里,韩信也没能受到重用,还差点被砍头,好在夏侯婴救了他。之后,韩信又结识了萧何,经过几次交谈萧何对韩信刮目相看,就郑重的向刘邦推荐了韩信,尴尬的是,刘邦依然觉得韩信不过是个无名小卒儿。有抱负,有才华的韩信很沮丧,就又从刘邦处逃走了。然后,就发生了大家比较熟悉的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刘邦一看萧何这么重视韩信,刘邦也就看在萧何的面子上封韩信为大将军,并为韩信举行了授职仪式。仪式结束后,刘邦就问韩信:“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刘邦剧照韩信说道:“在勇猛,仁爱,刚强等方面,项羽都比大王你强,但是,我曾经侍奉过项羽,项羽将来必败,现在让我来告诉大王您原因。”韩信接着说:“项羽发火的时候,上千人都会吓得一动不动,不过,他却不能任命有德有才的将领,他的勇,只是匹夫之勇;项羽待人,十分的恭敬、仁慈,别人生病了,项羽也会心痛的流下泪来。但是,到了赏赐有功之臣的时候,项羽却不舍得赏赐物品给他们,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妇人之仁。”刘邦剧照另外,项羽背弃了义帝怀王的约定,天下诸侯都特别的讨厌项羽,项羽的部队所经过的地方,都会给当地百姓带去巨大的伤害,老百姓也都特别的讨厌项羽。韩信又郑重的看着刘邦说:“现在大王如果与项羽反其道而行之,并且任用天下英勇善战的人才,那还有什么对手不能诛灭呢?”是的韩信告诉刘邦的必胜的绝招就是:收买人心。无论是天下百姓的心,还是有勇有谋的将士的心,只要刘邦能够得人心,就会得天下。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多的是你不知道的史
作者最新文章历史上刘邦从韩信夺回自己的部队有那么容易吗?【楚汉传奇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7,140贴子:
历史上刘邦从韩信夺回自己的部队有那么容易吗?收藏
第69集演的太搞笑了,刘邦回头土脸跑到韩信大帐内,好像很熟悉屋内陈设,韩信好像迷迷糊糊没起床,也没吭声。然后刘直接拿起韩信的大将军印出来了。电视解说说,刘邦重新夺回军权是他一生漂亮的一笔,历史上有这么简单么?
刘邦闯韩信营夺韩信的兵符是子虚乌有的。所谓"刘邦夺韩信军"是指汉三年六月,刘邦据荥阳与项羽相持,刘邦兵精粮足,项羽久攻荥阳不下。于是刘邦离开荥阳,带领灌婴、靳歙、夏候婴、周緤等汉将北上赵国,刘邦指挥诸将平定了赵国,并带走了一部分韩信的军队。于汉四年十月再回到荥阳和项羽对峙刘邦平定赵国的几个月里,项羽攻破了荥阳,杀了御史大夫周苛、俘虏了汉将孙赤与韩王信。然后包围成皋。司马迁为了突出项羽的英雄与刘邦GX,把这件事与成:刘邦在荥阳不敌项羽,逃出荥阳,令周苛守荥阳,躲到成皋,然后项羽攻破荥阳,杀了御史大夫周苛,包围成皋,纪信替刘邦死,狼狈逃出成皋,跑到韩信军中夺了韩信的军队,再回到成皋
大家都同意楼上兄弟的说法?
史记是这样记载的,但仔细想想很可笑正如楼主所说“刘邦好像很熟悉屋内陈设,韩信好像迷迷糊糊没起床,也没吭声。然后刘直接拿起韩信的大将军印出来了 ”怎么可能呢?万一刘邦去的时候韩信己经起床了呢?刘邦要是不知道韩信的兵符放在哪里,找了半天也找不到怎么办呢?刘邦要自称使者,可见守卫不认识刘邦,他们见韩信还没起床,一个不明身份的人在里面翻箱倒柜的,以为是盗贼,冲进来把刘邦杀了呢?
与之类似的情节还有鸿门宴项羽率领着40万大军,准备第二天就要消灭刘邦的十万小军,而在攻击前的头一天晚上,项羽的血亲至亲兼重臣项伯却突然亲自连夜跑到刘邦的大营中找刘的谋士张良,叫张赶紧快跑逃命,理由是:明天项羽大军铁定生吞了刘邦,而张良以前对项伯有救命之恩,所以项伯亲自前来告密报信报恩。  这个理由太不合情理了。我们看看另一个告密者是咋做的?《史记》原文:“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看见没有,千古叛徒曹无伤是派自己的亲信去告密的,完全没必要亲自上门,因为一来没必要,二来这官大目标大太显眼,三来如果被抓住连个背黑锅的都没有  而项伯如果真想叫张良跑路,又不是什么几句话说不清楚的事,有必要冒那么大危险亲自跑敌军大营去吗?况且,项伯明知第二天大战项羽必赢,项伯难道就不怕出卖重大军事情报的重大罪名,且随时可能被抓住的巨大风险吗?再有就是,项伯是项羽至亲血亲又是重臣,且自家的阵营第二天必赢,项伯有必要舍弃自己眼看就要到手的巨大利益不要,主动上门去给第二天就死翘翘的弱敌泄密结亲,且就只为报恩一个可简单派人报信的老友吗? 这么机密的泄密事件项伯还生怕动静弄得不够大,项伯竟然还答应张良的要求,亲自去见第二天就要掉脑袋的敌军首领刘邦,并还跟刘结成儿女亲家。这这项伯的头脑是不是出问题了,怎么连亲疏远近,轻重缓急,利害得失都分不清楚了呢? 鸿门宴会一见面,刘邦开口就拍马屁,把自己想擅自称王的罪责推给一个子虚乌有的小人。而英明神武的项羽竟然一开口就把自己留在刘邦军中的卧底曹无伤给出卖了。从古至今,您见过这样没有一点基本常识,连常人的智慧都没有的人,还能当领袖的吗?席间范增向项羽示意,一向杀人不眨眼的项羽竟然没有任何表示,这是当年杀会稽太守殷通时,项梁一个眼神就心领神会手起刀落的项羽吗?接下来范增见项羽不杀刘邦,叫项庄舞剑,乘机杀刘邦。这是不是太幼稚了点?项庄要杀刘邦,可以向刘邦敬酒,故意把酒杯一松,酒杯落地,乘刘邦惊诧之间,拔出宝剑寒光一闪,刘邦早已人头落地,干净利落,何必舞剑,上蹿下跳这么久,好像故意让人有机可乘?此时项伯都看出了端腻, 但项羽不发一言安之若素。作为项羽的长辈,项伯再次公然和范增作对,同时舞剑保护刘邦,(就算如此,项庄要杀刘邦,恐怕项伯也来不及保护吧 )结合项伯昨晚的表现,项伯的行为难道不令项羽起疑心?你和刘邦到底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秘?奇怪的是项羽不仅没起疑心,还任由范增、项庄和项伯几个人剑拔弩张,任意胡来,不摆出王者身份进行控制,这是项羽的性格吗? 张良看到情况危险,出营把情况告诉樊哙,可是张良出营没给项羽理由,至少也要和项羽打个招呼吧? 张良把樊哙带了进来。樊哙突然闯营后为什么没有人来保卫项羽和范增的安全?樊哙私自带兵器闯营, 范增为何不借此机会向刘邦发难?反而被樊哙几句话说得无地自容?范增连续两次欲杀刘邦不成,项羽不想杀,项庄舞剑又失败,而且计划被对方知道了,范增岂不心急如焚?为何不再想办法杀刘邦? 刘邦此时起身借口上厕所要离开,还把樊哙和张良都带走,范增怎么可能还是一言不发?此时他们全要走,范增不会担心他们会就此一走了之?刘邦出营后,对张良说,“这里到军中不过二十里,待我们到军中你再献上玉斗向项王道歉。”但鸿门至灞上的实际距离大约三十公里,也就是六十里,而且刘邦的随从都是步行,所以刘邦回到灞上可能要两个小时。在这两个小时里,张良在营外干什么?刘邦三人全离席不归,把强大的主人晾在一边,这两个小时内,范增和项羽在安心喝酒?刘邦逃跑后,张良回到营中送礼道歉。项羽不仅对刘邦不辞而别的无礼表现默然无语,反而欣然接受礼物。这是项羽的性格吗?他能就这样接受这个他本不愿意看到的事实吗? 而七十多岁的老谋士范增却当着敌方客人张良的面,当面斥责项羽“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作为一个优秀的谋士怎么可能当着张良的面,如此不冷静?这不向张良暴露了范增与项羽君臣不和的弱点?既然范增既然知道此次杀刘邦失败,夺天下的人必定是刘邦,将来必死于刘邦之手,结局都知道了,早死晚死都是死,还有可能死在项羽手里,为什么不抓紧这次难得的机会放手一博,先斩后奏?杀刘邦的计划如些重要,成败在此一举,范增看到项伯保护刘邦,机会稍纵即逝,为什么不当机立断给刘邦一刀?更离谱的是刘邦方三人全出去了,两个小时内,范增为什么不想办法杀掉刘邦?此时刘邦能跑得掉吗?就算刘邦跑了,趁刘邦还未走远,赶紧追杀刘邦恐怕还来得及吧
白登之围史上记载的白登之围,汉高祖脱困办法是听从谋士陈平的计策,贿赂冒顿单于的阏氏,请她吹枕边风,以求得单于通融,放高祖一条生路。个人认为这个说法也比较儿戏,起码有这么几个疑点,值得我们斟酌。
第一,这种大规模军事行动,带妻子上阵无异于将她暴露在风险之下。哪怕是女人随军前进,至少也应该留在远离战场的,相对比较安全的战略缓冲地带,以便在军事行动失败后的撤退中一起带走。我们姑且退一步讲,匈奴的女人像男人一样骁勇善战,可以随军出征而不能成为软肋。与单于地位相近的单于夫人,出于安全考虑,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见得到的吧。
第二,处于严密的军事封锁之下,有什么人可以顺利地突出重围,并携带大量物资,潜入到匈奴军队统帅的身边?这显然是个比较离奇的说法。且不说遇到接近包围圈时的格杀勿论,仅仅语言沟通的障碍,就为交流上凭添许多不便。交流上的困难,如何能使高祖的使者顺利地到达单于阏氏的驻地,很令人费解。   第三,假定匈奴人围攻格杀汉军的意志不那么坚定,没有处死汉高祖派遣的使者,而是把他带到军队统帅处,那么究竟是应该带给最高统帅单于,还是该带给他的妻子?这又是个考验常识的问题。   第四,单于阏氏是否具备对于匈奴的军事、政治的干预权。关于此可以从两个方向做考虑:如果不具备干预权,那么她没有资格向单于提出政治意见;如果具备干预权,那么她的意见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单于的决策,这是个很难说得清楚的问题。   第五,如果冒顿单于听从了阏氏的观点,不再觊觎汉地而就此退兵,那么之后立刻又进军代地(今山西代县,雁门关一带)的行为就非常难以解释了,因为这前后言行显得过于自相矛盾。
还有刘邦推儿女下车逃命之时,马车是飞速奔跑的,一个四岁的小孩推下车一次,非死即伤,何况三次?可为什么刘盈和鲁元公主一点皮肉之伤都没有?夏侯婴在前面驾车,刘邦在后面推下小孩,夏侯婴是怎么发现的?难道夏侯婴的马车装了反光镜?停车,回身抱小孩,放上车再驾车,只要一次,楚军立马杀到跟前,更何况三次?至于说刘邦大怒,十多次要杀夏侯婴,那就更不可信了,那时哪有时间去吵架?杀了夏侯婴谁来驾车?
上面我说的4个事迹:1、纪信替刘邦死,刘邦狼狈逃出成皋,灰头土脸趁韩信未起床抢韩信的军2、鸿门宴3、白登之围4、刘邦推儿女下车都有几个共同的特点1、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详、家喻户晓。相当经典2、刘邦每次都是狼狈不堪,侥幸逃命。并且这些事都深深影响着人们对刘邦的大是大非的评价3、这些事却如此荒诞不经,经不起推敲。说司马迁没黑刘邦,谁信呢?
看来项羽也没杀过人,反正司马迁是黑子。
2017版楚汉传奇,无家族,人人平等,装备全爆,装备RMB回收,长久服,装备保值.超变传奇玩家等你来战.
你说得好有道理,你根据史记拍一部吧,看看哪部更火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刘邦为什么后悔杀韩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