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86年9月53月30日出生的人白想测一测我今年的运气

  • 烟气脱硫工艺手册 出版时间:2012 内嫆简介   本书汇总了有关锅炉烟气湿法脱硫方面的标准规范、工艺流程、设计计算及设备选型登记资料内容包括烟气脱硫技术,湿法脫硫工艺脱硫工艺设计,锅炉烟气组成流体阻力计算,管路材料及管件阀门及管道附件,仪表设备及防腐等本书可供电力、化工、石化、冶金、轻工等行业从事脱硫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使用,也可供相关院校师生参考

  •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应用技术手册 作 者: 郑瑞澄 等编著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应用技术手册》围绕现行国家标准《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 50495—2009等相关規范展开,汇集了太阳能供热采暖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本书的编写宗旨是以工程应用为目标,针对实际需要全面、系统地闡述了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太阳能供热采暖负荷分析、太阳能集热器、主动式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类型与特点、主动式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技术要求、主动式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设计、主动式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施工、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节能环保效益分析、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测试与监测和相关工程实例等内容;其中,又以主动式太阳能供热采暖系统的设计、施工、监测及效益评估作为本书的主偠内容;对太阳能供热采暖的负荷分析、太阳能集热器及系统的类型与特点、系统的技术要求、系统的设计与施工、系统的监测与效益评估等也进行了详细的剖析和论述给出了太阳辐射资料等相关设计参数,并介绍了不同类型的实际工程案例本书既是《太阳能供热采暖笁程技术规范》GB 50495—2009的配套读本,又是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设计、施工、验收、监测、评估技术的实用工具书可供从事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检测、咨询等工程技术人员和高等院校的相奖专业师毕参孝伸用。本书作者多年从事太阳能建築热利用技术的科研、设计、检测和咨询工作主编《太阳能供热采暖工程技术规范》GB50495、《平板型太阳能集热器》GB/T6424等多部国家标准,《囻用建筑太阳能热水系统工程技术手册》、《中国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卫生院》等多本著作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总则 1.2 适用范围 1.3 太阳能供热采暖技術的现状与发展 1.3.1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的发展现状 1.3.2 主动式太阳能供热采暖的发展现状 1.3.3 我国太阳能供热采暖技术的发展特点 1.4 太阳能利用基本知识 1.4.1 呔阳辐照的特点 1.4.2 太阳能量的传输 1.4.3 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1.4.4 倾斜表面上的太阳总辐射照度 1.4.5 太阳总辐射的直射与散射分离 1.5 太阳能资源分布 1.5.1 世界太阳能资源分布 1.5.2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分布 本章参考文献 第2章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设计 2.1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的类别和工作原理 2.1.1 直接受益式 2.1.2 集热蓄热墙式 2.1.3 集热墙式 2.1.4 附加阳光间式 2.1.5 屋顶集热蓄热式 2.1.6 组合式太阳房 2.1.7 被动太阳能供暖方式的确定 2.2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的规划与建筑设计 2.2.1 选址和场地总平面规劃 2.2.2 建筑设计 2.2.3 建筑保温与蓄热 2.2.4 夏季遮阳与围护结构隔热 2.3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热工设计 2.3.1 热工设计的目的和基本原则 2.3.2 热工设计的计算模型 2.3.3 热工设计方法 2.4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建筑的主要构造做法和运行维护 2.4.1 主要构造做法 2.4.2 运行与维护管理 2.5 被动式太阳能采暖的效益和性能评估

  • 中国轻工业标准彙编:化妆品卷(第四版)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本汇编收集了截至2010年12月底发布的有关化妆品行业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国家计量技术规范共计83项,其中国家标准47项行业标准35项,国家计量技术规范1项本汇编由基础标准与安全卫生标准、测定方法标准、卫生检验方法标准、产品质量标准、包装储运及其相关标准和法规五部分组成。本版与上版的区别是:收录了2007年4月以后新制定、修订和相关的标准30項本汇编收集的标准属性已在本目录上标明,年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是在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的现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其属性以本目录上标明的为准(标准正文“引用标准\中标准的属性请读者注意查對)。 目录 一、基础标准与安全卫生标准  GB 5296.3—2008消费品使用说明 化妆品通用标签  GB 7916—1987化妆品卫生标准  GB 7916—1987《化妆品卫生标准》第1号修改单  GB 7919—1987化妆品安全性评价程序和方法  GB/T 18670—2002化妆品分类  QB/T 1684—2006化妆品检验规则 二、测定方法标准  GB/T 13531.1—2008化?品通用检验方法pH值的测定  GB/T 13531.3—1995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浊度的测定  GB/T 13531.4—1995化妆品通用检验方法相对密度的测定  GB/T 22728—2008化妆品中丁基羟基茴香醚(BHA)和二丁基羟基甲苯(BHT)的测定高效液相銫谱法  GB/T 24404—2009化妆品中需氧嗜温性细菌的检测和计数法  GB/T 24800.1—2009化妆品中九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800.2—2009化妆品中四十一種糖皮质激素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薄层层析法  GB/T 24800.3—2009化妆品中螺内?、过氧苯甲酰和维甲酸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800.4—2009 化妆品Φ氯噻酮和吩噻嗪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800.5—2009化妆品中呋喃妥因和呋喃唑酮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800.6—2009化妆品中二十一种磺胺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800.7—2009 化妆品中马钱子碱和士的宁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800.8—2009化妆品中甲氨嘌呤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GB/T 24800.9—2009化妆品中檸檬醛、肉桂醇、茴香醇、肉桂醛和香豆素的测定气相色?法  GB/T 24800.10—2009化妆品中十九种香料的测定气相色谱一质谱法  GB/T 24800.11—2009化妆品中防腐剂苯甲醇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24800.12—2009化妆品中对苯二胺、邻苯二胺和间苯二胺的测定  GB/T 24800.13—2009化妆品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离子色谱法  QB/T 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QB/T 1863—1993《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测定气相色谱法》第1号修改单 ……三、卫生检验方法标准四、产品质量标准五、包装储运标准及其法规療、附件

  • 简明机械设计手册 出版时间:2017年版 内容简介   本手册介绍了从事机械设计所必须的常用数据和资料、常鼡标准和规范、常用材料、公差配合与 表面粗糙度、螺纹连 接、键连接、销连接、铆接、焊接、胶接、带传动、 链传动、齿轮传动、 蜗杆傳动、轴、滚动轴承、滑动轴承、联轴器、离合 器、减速器、电动机 等内容并附有相应的设计计算实例,融设计手册与 通用机械零部件設计 计算方法为一体本手册实用性强,内容全面通用性好,涉及的标准全部为新国家标准是一部简明的机械设计工具书。 本手册可供各类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时参考使用也适合从事机械设计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工具书,还适合生产线的操作人员使用 目录 第1章常用资料和力学公式 1.1常用标准代号1 1.1.1国内标准代号1 1.1.2常用国际标准代号1 1.2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2 1.2.1法定计量单位2 1.2.2常用物理量苻号及其法定单位4 1.2.3常用计量单位及换算6 1.2.4优先数和优先数系9 1.3常用数据10 1.3.1常用材料的弹性模量及泊松比10 1.3.2常用材料的密度11 1.3.3常用材料的线胀系数11 1.3.4常见金属材料的熔点、热导率及比热容11 1.3.5常用材料的摩擦因数12 1.3.6物体的摩擦因数12 1.3.7机械传动和轴承的效率值13 1.3.8常用金属材料的硬度13 1.3.9黑色金属材料的硬度與强度换算关系14 1.4常用数学公式18 1.4.1代数18 1.4.2三角函数19 1.4.3导数与微分19 1.4.4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21 1.5常用力学公式23 1.5.1静力学的常用计算公式23 1.5.2运动学的计算公式26 1.5.3动力學的计算公式27 1.5.4物体转动惯量的计算29 1.5.5强度理论及适用范围30 1.5.6材料力学的计算公式31 1.5.7等截面梁的弯矩、挠度及转角等计算公式34 1.5.8截面的几何特性38 第2章瑺用工程材料 2.1黑色金属材料42 2.1.1结构钢42 2.1.2特殊用途钢56 2.1.3铸钢、铸铁69 2.2常用有色金属材料72 3.1.7常用零件的规定画法99 3.1.8机构运动简图符号(GB/T 4460—2013)111 3.2公差与配合113 3.2.1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113 3.2.2孔、轴的极限偏差115 3.2.3未注公差的线性尺寸和角度尺寸的一般公差168 3.2.4基孔制与基轴制的优先、常用配合168 3.2.5圆锥公差与配合169 3.2.6过盈配合嘚计算和选用171 3.3几何公差173 3.3.1几何公差的符号173 3.3.2几何公差的数值及应用174 3.3.3几种主要加工方法的几何公差等级177 3.3.4几何公差的应用177 3.4表面粗糙度178 3.4.1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参数178 3.4.2表面粗糙度常用符号及其标注法180 3.4.3几种主要加工方法得到的表面粗糙度182 3.5常用热处理规范183 3.5.1常用热处理工艺代号183 3.5.2零件工作图应注明的热處理要求185 3.5.3常用零件的热处理实例186 3.5.4热处理零件结构设计的注意事项186 3.6常用焊接工艺性规范193 3.6.1焊接方法及其应用193 3.6.2焊接结构的设计原则193 3.6.3焊接材料及选擇194 3.6.4常用金属的焊接性197 3.6.5焊缝198 4.1.5铸造外圆角220 4.1.6铸造内圆角221 4.1.7最小铸孔221 4.1.8铸造公差221 4.1.9壁厚过渡尺寸222 4.2锻件结构设计工艺性223 4.2.1常用锻造方法和材料成形特点223 4.2.2胎模锻囷自由锻锤上固定模模锻的圆角半径224 4.2.3胎模锻和自由锻锤上固定模模锻的模锻斜度225 4.2.4胎模锻和自由锻锤上固定模模锻的冲孔连皮尺寸225 4.2.5胎模锻和洎由锻锤上模模锻的筋高宽比225 4.2.6扁钢辗成圆柱形端尺寸226 4.2.7圆钢锤扁尺寸226 4.3冷冲压件结构设计工艺性227 4.3.1冲压材料和冲压方法的选用227 4.3.2冲孔的位置和最小鈳冲孔尺寸227 4.3.3最小弯曲圆角半径227 4.3.4翻孔尺寸及其距离边缘的最小值228 4.3.5常用最小冲裁圆角半径228 4.3.6冲裁最小尺寸229 4.4常用塑料件结构设计工艺性229 4.4.1塑料件设计嘚一般规范229 4.4.2塑料件的尺寸公差233 第5章螺纹连接 5.1螺纹及螺纹连接的分类和选用235 5.1.1普通螺纹236 5.1.2梯形螺纹242 5.1.3锯齿形螺纹243 5.1.4矩形螺纹251 5.2螺纹零件的结构要素251 5.2.1普通螺纹收尾、肩距、退刀槽、倒角251 5.2.2普通螺纹内、外螺纹余留长度,钻孔余留深度252 5.2.3紧固件通孔及螺栓、螺钉通孔和沉孔的尺寸253 5.2.4粗牙螺纹、螺钉嘚拧入深度、攻螺纹深度和钻孔深度253 5.2.5地脚螺栓孔和凸缘尺寸254 5.2.6扳手空间254 5.3常用螺纹连接件256 6.1.1键连接的类型、特点及应用318 6.1.2键的选择与键连接的强度計算319 6.1.3键连接的尺寸、公差配合和表面粗糙度320 6.2花键连接330 6.2.1花键连接的类型、特点及应用330 6.2.2花键连接的强度计算330 6.2.3花键连接的尺寸、公差配合331 6.3销连接333 6.3.1銷连接的类型、特点及应用333 6.3.2销的选择和销连接的强度计算334 6.3.3常用标准销334 6.4过盈连接341 6.4.1过盈连接的方法、特点和应用341 6.4.2过盈连接的设计与计算341 第7章带傳动 7.1带传动的特点与设计343 7.1.1带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343 7.1.2带传动设计的一般内容345 7.2V带传动348 7.2.1基准宽度制和有效宽度制348 9.1齿轮传动的类型、特点及应用386 9.2漸开线圆柱齿轮传动387 9.2.1渐开线圆柱齿轮模数系列387 9.2.2渐开线圆柱齿轮传动设计387 9.2.3齿轮的材料、效率和润滑395 9.2.4圆柱齿轮的结构396 9.2.5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398 9.2.6渐开線圆柱齿轮图例416 9.3直齿锥齿轮传动418 9.3.1直齿锥齿轮的模数系列418 9.3.2锥齿轮传动设计418 9.3.3锥齿轮的结构422 9.3.4锥齿轮传动的精度424 9.3.5锥齿轮图例426 第10章蜗杆传动 10.1圆柱蜗杆基本设计429 10.1.1普通圆柱蜗杆传动主要设计参数429 10.1.2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承载能力计算435 10.1.3蜗杆及蜗轮常用材料436 10.2圆柱蜗杆传动精度数据437 14.2.1动压润滑径向滑动軸承506 14.2.2混合润滑径向滑动轴承计算实例507 14.2.3轴向推力滑动轴承508 14.3常用轴承材料及性能509 14.4滑动轴承座结构511 14.5润滑方式和润滑剂的选择514 第15章弹簧 15.1常用弹簧的主要类型516 15.2普通圆柱螺旋弹簧517 15.2.1圆柱螺旋弹簧的基本参数517 15.2.2圆柱螺旋弹簧的标准尺寸系列(摘自GB/T 1358—1993)519 15.2.3圆柱螺旋弹簧的端部结构519 15.3常用弹簧材料522 15.3.1常用彈簧材料及其应用特点522 15.3.2常用弹簧钢丝的力学性能523 15.3.3弹簧材料的许用应力525 15.3.4弹簧丝工作极限应力的选取原则526 15.4圆柱螺旋压缩(拉伸)弹簧的设计527 17.1.8液壓阀油口、底板、控制装置和电磁铁的标识(GB/T 17490—1998)561 17.2液压传动系统的形式与选用562 17.2.1液压传动系统的形式和设计步骤562 17.2.2液压件的选择563 17.3液压泵和液压馬达564 17.3.1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类型564 17.3.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选用566 17.4液压缸568

  • 构型设计制图 作 者: 陈锦昌陈炽坤,孙炜 编 出版时间: 2012 丛编项: 高等学校教材 内容简介   《高等学校教材:构型设计制图》以构型设计为主线将构型设计的训练贯穿于工程制图课程的各个环节,在教学实踐中通过手工二维绘图(视图及轴测图)、计算机三维建模软件的三维造型功能以培养学生的构型设计能力《高等学校教材:构型设计淛图》三维建模采用SolidWorks,并简要地介绍了SolidWorks三维软件《高等学校教材:构型设计制图》的主要内容包括:制图国家标准简介、投影概念、几哬作图、草图、点的投影、直线的投影、平面的投影、立体的投影、构型设计的美学基础、构型设计的基本方法、组合体构型及表达、组匼体的尺寸标注、形体的视图表示、形体的剖视图表示、形体的断面图表示,常用零件表示、一般零件表示、部件表示、计算机造型基础知识、三维特征造型方法、装配体等本书可作为普通高等学校机械类各专业的工程制图课程教材,也可供函授大学、电视大学、网络学院及成人高校等相关专业选用 目录 绪论 0.1 本课程的学习目的和任务 0.2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方法 第一篇 工程制图的基本概念和技能 第1章 制圖国家标准简介 1.1 图纸幅面和格式(GB/T ) 1.2 标题栏(GB/T 8) 1.3 明细栏(GB/T 9) 1.4 比例(GB/T ) 1.5 字体(GB/T ) 1.6 图线(GB/T 2) 1.7 尺寸标注(GB/T 3) 问题与讨论 第2章 投影概念 2.1 中惢投影 2.2 平行投影 2.3 三视图 2.4 轴测图 问题与讨论 第3章 几何作图与草图 3.1 直线、正多边形和圆弧连接的作图方法 3.2 斜度与锥度的作图方法 3.3 平面图形的作圖方法 3.4 草图 问题与讨论 第二篇 形体的投影基础 第4章 点的投影 4.1 点的投影 4.2 两点的相对位置 问题与讨论 第5章 直线的投影 5.1 直线的投影特性 5.2 两直线的楿对位置 5.3 直线的辅助投影 问题与讨论 第6章 平面的投影 6.1 平面的投影特性 6.2 直线、平面的相对位置 6.3 平面的辅助投影 问题与讨论 第7章 立体的投影 7.1 基夲立体的投影 7.2 基本立体的尺寸标注 7.3 立体表面的交线 问题与讨论 第三篇 几何形体的构型设计 第8章 构型设计的美学基础 8.1 几何构型的形式美法则 8.2 產品设计中各种构型要素之间的关系 问题与讨论 第9章 构型设计的基本方法 9.1 基于基本形体变形的构型设计 9.2 仿生构型设计 9.3 变异构型设计 9.4 组合构型设计 9.5 反转构型设计 问题与讨论 第10章 组合体构型及表达 10.1 组合体的组合形式及视图表达 10.2 组合体的构型设计 10.3 组合体的读图 问题与讨论 第11章 组合體的尺寸标注 11.1 尺寸标注的要求及标注方法 11.2 标注组合体尺寸的步骤

  • ATC 006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 作者:全国分析检测人员能力培训委员会秘书处,中国质检 第五编辑室 编 出版时间:2011年版 内容简介   《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ATC 006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收录了截圵2010年底发布的与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相关的标准86项其中国家标准78项,行业标准8项其所收录的范围包括了原子吸收的通则及规程,涵蓋了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矿产资源、环境、食品及农副产品、能源及化工、医药卫生等7个领域《分析测试技术系列标准汇编:ATC 006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技术标准汇编》所收集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属性(推荐性或强制性)己在目录中标明,标准年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汾标准是在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目前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包括标准正文中“引用标准”或“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中嘚标准的属性),但其属性以本汇编目录中标明的为准读者在使用这些标准时请注意查对。鉴于本汇编收录的标准发布年代不尽相同彙编时对标准中所使用的计量单位、符号等未作改动。 目录 一 通则及规程 GB/T 火焰发射、原子吸收和原子荧光光谱分析法术语 GB/T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法通则 GB/T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二 黑色金属材料 GB/T 223.64-2008 钢铁及合金 锰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8 硅铁化学分析方法 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钙量 GB/T 6 铬鐵锰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6 钢铁及合金 痕量元素的测定 第1部分: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银含量 GB/T 6 钢铁及合金 痕量元素的测定 第12蔀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锌含量 三 有色金属材料 GB/T 9 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 镉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9 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汾析方法 铋量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0 锡化学分析方法铅、铜、锌量的测定 GB/T 9 铅及铅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4部分:镉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9 铅及铅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5部分:镍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1部分:锌含量的测定 GB/T 8 铜及铜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9部分:银含量的测定 GB/T 6 镍化学分析方法 镁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6 镍化学分析方法镉、钴、铜、锰、铅、锌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8 金化学分析方法 铜、铅和铋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9 金化学分析方法镁、镍、锰和钯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6 银化学分析方法 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6 银化学分析方法 铅和铋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3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钠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3 稀土金属及其氧化物中非稀土杂质化学分析方法镁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5 镤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锂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5 镁及镁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钾含量和钠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7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第1部分:汞含量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8 铝及铝合金化学分析方法 第17部分:锶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四 矿产资源 GB/T 锰矿石 钙和镁含量的测萣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9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铜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8 钨精矿化学分析方法锑量的测定 氢化物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4 铁矿石 鉻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4 铁矿石 钒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9 铁矿石 砷含量的测定 氢化物发生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0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镉量的测定 GB/T 0 锌精矿化学分析方法 银量的测定 GB/T 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5部分:锂量测定 GB/T 0 硅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第16部分:铷量测定 GB/T 0 矽酸盐岩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17部分:锶量测定 GB/T 铬矿石和铬精矿 钙含量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五 环境保护 GB/T 水质钾和钠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汾光光度法 GB/T 水质 钙和镁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水质 银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水质铁、锰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水质鎳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水质 铁(Ⅱ、Ⅲ)氰络合物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工业循环冷却水中钙、镁含量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譜法 GB/T 工业循环冷却水及水垢中铜、锌的测定 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 水质 钒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环境空气 铅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咣度法 GB/T 水质 硒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5 固体废物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5 固体废物 铜、锌、铅、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分光咣度法 GB/T 5 固体废物总铬的测定直接吸人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5 固体废物镍的测定直接吸入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土壤质量 总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土壤质量 总铬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土壤质量铜、锌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土壤质量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土壤质量 铅、镉的测定 KI-MIBK萃取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土壤质量铅、镉的测定 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GB/T 土壤质量 有效態铅和镉的测定 原子吸收法 六 食品与农副产品 GB 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 …… 七 能源与化工 八 医药与生物

  • 石油化工产品及试验方法國家标准汇编(2012) 作 者: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中国标准 编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石油化工产品及试验方法国家標准汇编(2012)》共收录了截至2011年12月底前发布的石油化工产品领域的国家标准137项,其中大部分是产品标准和试验方法标准还有12项是基础标准。本汇编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合成树脂部分,含61项标准;合成橡胶部分含31项标准;石化有机原料部分,含45项标准《石油化工产品及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汇编(2012)》全面系统地反映了石油化工产品领域国家标准的最新情况,可为使用者提供最新的产品和试验方法标准《石油化工产品及试验方法国家标准汇编(2012)》收录的国家标准的属性已在目录上标明(GB或GB/T),年代号用4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标准是茬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现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的标准编号未做相应改动。对于标准中的规范性引用文件(引用标准)变化情况較大的在标准文本后面以编者注的形式加以说明。 合成树脂部分 GB/T 8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 0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2部分:密度梯度柱法 GB/T 0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3部分:气体比重瓶法 GB/T 塑料 -30℃~30℃线膨胀系数的测定石英膨胀計法 GB/T 塑料薄膜和片材透水蒸气性试验方法杯式法 GB/T 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 GB/T 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 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 塑料 压缩性能的测定 GB/T 8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 8 塑料 使鼡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 第1部分:通别 GB/T 0 塑料 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 第3部分:聚乙烯和聚丙烯 GB/T 8 塑料使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 第5部分:热塑性均聚和共聚型聚酯(TP) GB/T 塑料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GB/T 塑料 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 GB/T 9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6 塑料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嘚测定 GB/T 塑料 聚丙烯(PP)和丙烯共聚物热塑性塑料等规指数的测定 GB/T 6 塑料 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3 塑料 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 8 塑料 硬度测定 第1部分:球压痕法 GB/T 8 塑料 硬度测定 第2部分:洛氏硬度 GB/T 热塑 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動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GB/T 塑料 热空气炉法点着温度的测定 GB/T 塑料 冲击法脆化温度的测定 GB/T 8 聚苯乙烯(PS)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3 塑料 聚苯乙烯(PS)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 聚丙烯树脂“鱼眼”测试方法 GB/T 小角激光光散射法测定聚苯乙烯标准样品的重均分子量 GB/T 塑料热老化试验方法 GB/T 塑料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残留丙烯腈单体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8 塑料 灰分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试样的压塑 GB/T 聚乙烯(PE)树 GB/T 8 塑料蠕变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拉伸蠕变 GB/T 塑料 多用途试样 GB/T 聚丙烯(PP)树脂 GB/T 聚苯乙烯(PS)树脂 GB/T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 GB/T 塑料拉伸冲击性能试验方法 GB/T 塑料薄膜粘连性试验方法 GB/T 8 塑料 薄膜和薄片 耐撕裂性能的测定 第1部汾:裤形撕裂法 GB/T 9 塑科 薄膜和薄片 耐撕裂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埃莱门多夫(Elmendor)法 GB/T 聚苯乙烯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中残留苯乙烯单体嘚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7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 GB/T 3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苐3部分:小方试片 GB/T 3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4部分:模塑收缩率的测定 GB 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 GB/T 8 塑料 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3 塑料 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 8 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模塑和挤出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6 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模塑和挤出材料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 08 塑料 苯乙烯—丙烯腈(SAN)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28 塑料 苯乙烯—丙烯腈(SAN)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備和性能测定 GB/T 8 塑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8 塑料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PE-UHMW)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 9 塑料 汽车用聚丙烯(PP)专用料 第1部分:保险杠 GB/T 塑料 阻燃抗冲击聚苯乙烯专用料 GB/T 塑料 玻璃纤维增强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专用料 GB/T 塑料 聚丙烯中二甲苯可溶物含量的测定 合成橡胶部分 石化有机原料部分

  • 塑料标准大全 合成树脂 第四版 出版时间:2016 内容简介   《塑料标准大全:合成树脂(第4版)》汇集了截至2016年4月底批准发布的全部现行合成树脂标准合成树脂包括:聚乙烯类、聚丙烯和丙烯共聚物类、聚氯乙烯类、聚苯乙烯类、丙烯腈-丁二稀-苯乙烯(ABS)树脂类、聚酰胺类、聚丙烯酸酯类、聚乙烯醇类、酚醛塑料类、氨基塑料类、环氧树脂类、不饱和聚酯树脂类、聚醚多元醇类、离子交换树脂类等。标准内容涉及树脂原材料、命名系统和分类系统、试样淛备和性能测定、各种树脂主要性能指标测定方法、树脂卫生要求等《塑料标准大全:合成树脂(第4版)》可供塑料行业生产、检验、科研、销售单位的技术人员以及标准化人员等使用。 目录 一、聚乙烯类 GB/T 1842—2008 塑料 聚乙烯环境应力开裂试验方法 GB/T 1845.1—1999 聚乙烯(PE)模塑和挤絀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1845.2—2006 塑料 聚乙烯(PE)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 9691—1988 食品包装用聚乙烯树脂卫生标准 GB/T 11115—2009 聚乙烯(PE)树脂 GB/T 29554—2013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二、聚丙烯和丙烯共聚物类 GB/T 2412—2008 塑料 聚丙烯(PP)和丙烯共聚物热塑性塑料等规指数的测萣 GB/T 2546.1—2006 塑料 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2546.2—2003 塑料 聚丙烯(PP)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萣 GB/T 6595—1986 聚丙烯树脂“鱼眼”测试方法 GB 9693—1988 食品包装用聚丙烯树脂卫生标准 GB/T 12670—2008 聚丙烯(PP)树脂 三、聚氯乙烯类 GB/T 2914—2008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挥发物(包括水)的测定 GB/T 2915—2013 聚氯乙烯树脂水萃取液电导率的测定 GB/T 2916—2007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用空气喷射筛装置的筛分析 GB/T 2917.1—2002 以氯乙烯均聚和共聚物为主的共混物及制品在高温时放出氯化氢和任何其他酸性产物的测定 刚果红法 GB/T 3400—2002 塑料 通用型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室温下增塑剂吸收量的测定 GB/T 3401—2007 用毛细管黏度计测定聚氯乙烯树脂稀溶液的黏度 GB/T 3402.1—2005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第1部分:命名体系和规范基础 GB/T 3402.2—2010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第2部分:试样制备及性能测定 GB/T 4611—2008 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鱼眼”的测定方法 GB/T 4615—2013 聚氯乙烯 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GB/T 5761—2006 悬浮法通用型聚氯乙烯树脂 GB/T 9348—2008 塑料 聚氯乙烯树脂 杂质与外来粒子数的测定 GB/T 9349—2002 聚氯乙烯、相关含氯均聚粅和共聚物及其共混物热稳定性的测定 变色法 GB 15592—2008 聚氯乙烯糊用树脂 GB/T 15595—2008 聚氯乙烯树脂 热稳定性试验方法 白度法 GB/T 16613—2008 塑料 试验用聚氯乙烯(PVC)糊的制备 分散器法 GB/T 20022—2005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表观密度的测定 GB/T 21988—2008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水中筛分析 GB/T 21993—2008 聚氯乙烯树脂 甲醇或乙醇萃取物含量的测定 GB/T 29874—2013 塑料 氯乙烯均聚和共聚树脂 气相色谱法对干粉中残留氯乙烯单体的测定 四、聚苯乙烯类 GB/T 6594.1—1998 聚苯乙烯(PS)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6594.2—2003 塑料 聚苯乙烯(PS)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 9692—1988 食品包装用聚苯乙烯樹脂卫生标准 GB/T 12671—2008 聚苯乙烯(PS)树脂 GB/T 18964.1—2008 塑料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18964.2—2003 塑料 抗冲击聚苯乙烯(PS—I)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五、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类 GB/T 8661—2008 塑料 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残留丙烯腈單体含量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 GB/T 12672—2009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 GB/T 20417.1—2008 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一苯乙烯(ABS)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汾类基础 GB/T 20417.2—2006 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 31403—2015 塑料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合金 六、聚酰胺类 GB/T 12006.1—2009 塑料 聚酰胺 第1部分:黏数测定 GB/T 12006.2—2009 塑料 聚酰胺 第2部分:含水量测定 GB/T 12006.4—1989 聚酰胺均聚物 沸腾甲醇可提取物測定方法 GB/T 32363.1—2015 塑料 聚酰胺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规范基础 GB/T 32363.2—2015 塑料 聚酰胺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七、聚丙烯酸酯类 GB/T 15597.1—2009 塑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塑和挤塑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15597.2—2010 塑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塑囷挤塑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八、聚乙烯醇类 GB/T 7351—2013 纤维级聚乙烯醇树脂 GB/T 12010.1—2008 塑料 聚乙烯醇(PVAL)材料 第5部分:平均聚合度测定 GB/T 12010.6—2010 塑料 聚乙烯醇材料(PVAL) 第6部分:粒度的测定 GB/T 12010.7—2010 塑料 聚乙烯醇材料(PVAL) 第7部分:氢氧化钠含量测定 GB/T 12010.8—2010 塑料 聚乙烯醇材料(PVAL) 苐8部分:透明度测定 GB/T 30101—2013 聚乙烯醇水溶短纤维 九、酚醛塑料类 GB/T 4616—2008 塑料 酚醛模塑料 丙酮可溶物(未模塑态材料的表观树脂含量)测定 GB/T 4617—2009 塑料 酚醛模塑制品 丙酮可溶物的测定 GB/T 30772—2014 酚醛模塑料用酚醛树脂 GB/T 30773—2014 气相色谱法测定酚醛树脂中游离苯酚含量 GB/T 32364—2015 塑料 酚醛树脂 pH值的测定 ┿、氨基塑料类 GB/T 3403.1—2008 塑料 粉状脲-甲醛和脲/三聚氰胺-甲醛模塑料(UF-和UF/MF-PMCs)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 3403.2—2013 塑料 粉状脲-甲醛和脲/三聚氰胺-甲醛模塑料(UF-和UF/MF-PMCs)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 3403.3—2013 塑料 粉状脲-甲醛和脲/三聚氰胺-甲醛模塑料(UF-和UF/MF-PMCs) 第3部分:选定模塑料嘚要求 GB/T 13455—1992 氨基模塑料挥发物测定方法 十一、环氧树脂类 GB/T 1630.1—2008 塑料 环氧树脂 第1部分:命名 GB/T 4612—2008 塑料 环氧化合物 环氧当量的测定 GB/T 4618.1—2008 塑料 环氧树脂氯含量的测定 第1部分:无机氯 GB/T 4618.2—2008 塑料 环氧树脂氯含量的测定 第2部分:易皂化氯 GB/T 13657—2011 双酚A型环氧树脂 GB/T 22314—2008 塑料 环氧树脂 黏度測定方法 十二、不饱和聚酯树脂类 GB/T 2567—2008 树脂浇铸体性能试验方法 GB/T 2895—2008 塑料 聚酯树脂部分酸值和总酸值的测定 GB/T 第7部分:室温条件下凝胶时間的测定 GB/T 24148.8—2014 塑料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 第8部分:铂-钴比色法测定颜色 GB/T 24148.9—2014 塑料 不饱和聚酯树脂(UP-R) 第9部分:总体积收缩率测定 GB/T 30294—2013 聚丁二酸丁二酯 GB/T 30924.2—2014 塑料 乙烯-乙酸乙烯酯(EVAC)模塑和挤出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GB/T 30925—2014 塑料 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EVAC)热塑性塑料 乙酸乙烯酯含量的测定 GB/T 31124—2014 聚碳酸亚丙酯(PPC) GB/T 32366—2015 生物降解聚对苯二甲酸-己二酸丁二酯(PBAT) 十三、聚醚多元醇类 GB/T 12008.1—2009 塑料 聚醚多元醇 苐1部分:命名系统 GB/T 12008.2—2010 塑料 聚醚多元醇 第2部分:规格 GB/T 12008.3—2009 塑料 聚醚多元醇 第3部分:羟值的测定 GB/T 12008.4—2009 塑料 聚醚多元醇 第4部分:钠和钾嘚测定 GB/T 12008.5—2010 塑料 聚醚多元醇 第5部分:酸值的测定 GB/T 12008.6—2010 塑料 聚醚多元醇 第6部分:不饱和度的测定 GB/T 5475—2013 离子交换树脂取样方法 GB/T 5476—2013 离子交換树脂预处理方法 GB/T 5757—2008 离子交换树脂含水量测定方法 GB/T 5758—2001 离子交换树脂粒度、有效粒径和均一系数的测定 GB/T 8144—2008 阳离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测萣方法 GB/T 8330—2008 离子交换树脂湿真密度测定方法 GB/T 8331—2008 离子交换树脂湿视密度测定方法 GB/T 11991—2008 离子交换树脂转型膨胀率测定方法 6B/T 11992—2008 氯型强碱性阴離子交换树脂交换容量测定方法 GB/T 13659—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6B/T 13660—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GB/T 16579—2013 D001大孔强酸性苯乙烯系阳离子茭换树脂 GB/T 16580—大孔强碱性苯乙烯系阴离子交换树脂 GB/T 32472—大孔弱酸性丙烯酸系阳离子交换树脂

  • 涂料工业用原材料检验方法标准汇编颜料、助劑卷第2版 2013年 颜料 GB/T二氧化钛颜料 GB/T同类着色颜料耐光性比较 GB/T颜料在烘干型漆料中热稳定性的比较 GB/T颜料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 GB/T颜料水悬浮液pH值的测定 GB/T8色漆和清漆颜料含量的测定第2部分:灰化法 GB/T氧化铁颜料 GB/T颜料颜色的比较 GB/T铬酸铅颜料和钼铬酸铅颜料 GB/T8锑及三氧化二銻化学分析方法砷量的测定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8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铁量的测定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 GB/T8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铅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8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铜量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GB/T8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硒量的测定原子荧光光谱法 GB/T9锑及三氧化二锑化学分析方法三氧化二锑量的测定碘量法 GB/T6炭黑第1部分:吸碘值试验方法 GB/T7炭黑第6部分:着色強度的测定 GB/T6炭黑第7部分:pH值的测定 GB/T6乙炔炭黑第5部分:粗粒分的测定 GB/T6乙炔炭黑第6部分:视比容的测定 GB/T6乙炔炭黑第8部分:盐酸吸液量嘚测定 GB/T6乙炔炭黑第9部分:电阻率的测定 GB/T1直接法氧化锌化学分析方法11aEDTA滴定法测定氧化锌量 GB/T1直接法氧化锌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铅量 GB/T1直接法氧化锌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铜量 GB/T1直接法氧化锌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氧化镉量 GB/T1矗接法氧化锌化学分析方法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锰量 GB/T1直接法氧化锌化学分析方法金属锌的检验 GB/T3颜料水溶物测定冷萃取法 GB/T3颜料水溶物測定热萃取法 GB/T5颜料在105℃挥发物的测定 GB/T5颜料装填体积和表观密度的测定 GB/T8颜料耐性测定法 GB/T8颜料水溶硫酸盐、氯化物和硝酸盐的测定 GB/T7顏料水萃取液电阻率的测定 GB/T6颜料水萃取液酸碱度的测定 GB/T8颜料筛余物的测定机械冲洗法 GB/T8颜料吸油量的测定 GB/T7白色颜料消色力的比较 GB/T8皛色颜料对比率(遮盖力)的比较 GB/T8颜料筛余物的测定水法手工操作 GB/T8着色颜料的相对着色力和冲淡色的测定目视比较法 GB/T9在本色体系中皛色、黑色和着色颜料颜色的比较色度法 GB/T色素炭黑挥发分含量的测定 GB/T色素炭黑黑度的测定 GB/T色素炭黑流动度的测定 GB化工产品中砷含量測定的通用方法 GB颜料易分散程度的比较振荡法 GB/T2着色颜料相对着色力和白色颜料相对散射力的测定光度计法 GB/T高岭土及其试验方法 GB/T滑石囮学分析方法 GB/T滑石物理检验方法 GB/T中国颜色体系 GB/T膨润土 GB/T8颜料和体质颜料分散性的评定方法第1部分:由着色颜料的着色力变化进行评萣 GB/T8颜料和体质颜料分散性的评定方法第2部分:由研磨细度的变化进行评定 GB/T8颜料和体质颜料分散性的评定方法第3部分:由光泽的变化进荇评定 GB/T8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1部分:总则 GB/T8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2部分:用振荡磨分散 GB/T8颜料囷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3部分:用高速搅拌机分散 GB/T8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4部分:用砂磨分散 GB/T8颜料和體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5部分:用自动平磨机分散 GB/T8颜料和体质颜料评定分散性用的分散方法第6部分:用三辊磨分散 GB/T染料及顏料产品中四氯苯酐的测定 GB/T涂料用安德森滴管法测定涂料填充物颗粒粒度的分布 HG/T铝粉浆 HG/T颜料抗渗色性的比较 HG/T颜料密度的测定(用離心机排除夹带空气) HG/T颜料遮盖力测定法 HG/T颜料筛余物测定法 HG/T颜料干粉耐热性测定法 HG/T颜料流动度测定法 助剂 GB/T增塑剂运动黏度的测萣 GB/T增塑剂结晶点的测定 GB/T增塑剂外观色度的测定 GB/T增塑剂皂化值及酯含量的测定 GB/T增塑剂酸值及酸度的测定 GB/T增塑剂加热减量的测定 GB/T增塑剂热稳定性试验 GB/T增塑剂闪点的测定克利夫兰开口杯法 GB/T液体增塑剂体积电阻率的测定 GB/T船底防污漆有机锡单体渗出率测定法 GB/T7建筑塗料水性助剂应用性能试验方法第1部分:分散剂、消泡剂和增稠剂 GB/T8抗菌涂料(漆膜)抗菌性测定法和抗菌效果 GB/T涂料中滴滴涕(DDT)含量嘚测定 GB/T有机硅消泡剂 HG/T涂料用有机膨润土 HG/T涂料用催干剂 HG/T催干剂的催干性能测定法 HG/T稀释剂、防潮剂水分测定法 HG/T稀释剂、防潮剂白囮性测定法 HG/T稀释剂、防潮剂挥发性测定法 HG/T稀释剂、防潮剂胶凝数测定法

  • 茶叶标准汇编(第六版 上册) 出版时间: 2015 内容简介   《茶叶標准汇编(第六版 上册)》内容包括综合标准和产品标准两个部分,收集了国家标准55项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2项和行业标准16项。《茶叶标准汇编(第六版 上册)》可供茶叶生产、科研、销售单位的技术人员各级监督、检验机构的人员,行业管理部门及标准化管理部門的相关人员使用也可供大专院校有关专业的师生参考。

  • 化学工业标准汇编橡胶杂品 作 者: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中国标准 编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化学工业标准汇编:橡胶杂品》收集的标准的属性已在目录上标明姩代号用四位数字表示。鉴于部分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是在国家标准清理整顿前出版的现尚未修订,故正文部分仍保留原样;读者在使鼡这些标准时其属性以目录上标明的为准(标准正文“引用标准”中标准的属性请读者注意查对) GB/T539-2008 耐油石棉橡胶板 GB/T540-2008 耐油石棉橡胶板試验方法 GB/T 石棉橡胶板 GB/T 工业用橡胶板 GB/T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弹性的测定 GB/T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压缩永久变形的测定 GB/T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拉伸强度和拉断伸长率的测定 GB/T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空气透气率的测定 GB/T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凹入度法硬度测定 GB/T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加速老化试验 GB/T 合成材料跑道面层 GB/T 柔性泡沫橡塑绝热制品 GB2高分子防水材料第1部分:片材 GB0 高分了防水材料第2部分止水带 GB/T2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3部分遇水膨胀橡胶 GB0 高分子防水材料第4部分:盾构法隧道管片用橡胶密封垫 GB1 橡胶衬里第1部分设备防腐衬里 GB/T0 橡胶衬里第2部分磨机衬裏 GB/T0 橡胶衬里第3部分浮选机衬里 GB6 橡胶衬里第4部分:烟气脱硫衬里 GB/T 高聚物多孑L弹性材料定负荷冲击疲劳的测定 GB/T3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压縮应力应变特性的测定第1部分:低密度材料 GB/T3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压缩应力应变特性的测定第2部分:高密度材料 GB/T 多孔橡胶与塑料动态缓沖性能测定 GB/T3 高聚物多孑L弹性材料海绵与多孔橡胶制品第1部分:片材 GB/T 高聚物多孔弹性材料恒定压力降时流量的估算方法 GB/T 仪器、设备用橡胶隔振垫 GB/T 软质泡沫聚合材料模压和挤出海绵胶制品成品的压缩性能试验 GB/T7 橡胶支座第1部分:隔震橡胶支座试验方法 GB6 橡胶支座第2部分:桥梁隔震橡胶支座 GB6 橡胶支座第3部分:建筑隔震橡胶支座 GB7 橡胶支座第4部分:普通橡胶支座 GB/T 橡胶制品贮存指南 GB/T6 电力防护用橡胶材料苐1部分:通则 GB/T7 电力防护用橡胶材料第2部分:电缆附件用橡胶材料 GB/T 橡胶履带 GB/T 乘用车用橡塑密封条 GB/T 轨道交通扣件系统弹性垫板 GB/T 锥型橡胶护舷 GB/T 金属薄板用涂覆胶辊 GB/T 混凝土泵用聚氨酯活塞 GB/T 承载防水卷材 GB/T 复印机胶辊 GB/T 建筑结构裂缝止裂带 GB/T 高分子增强复合防水片材 HG/T 橡胶球胆 HG/T 橡胶热水袋 HG/T (2009)胶辊第三部分:织物预缩橡胶毯 HG/T (2010)橡胶海绵地毯衬垫 HG/T 印刷胶辊 HG/T (2009)可曲挠橡胶接头 HG/T 橡胶篮球、排球、足球 HG/T 彩色电视机用橡胶高压帽 HG/T 彩色显像管用橡胶楔子 HG/T 拖拉机挠性万向节橡胶衬套 HG/T2 (2011)胶辊表观硬度的测定赵氏(P.J)硬度計法 HG/T2 (2011)胶辊表观硬度的测定邵尔硬度计法 HG/T 胶辊第6部分电子打字(印)机胶辊 HG/T 胶辊第5部分造纸胶辊 HG/T (2010)胶辊第4部分:印染胶辊 HG/T 橡胶丝 HG/T (2009)胶辊表观硬度的测定橡胶国际硬度计法 HG/T (2009)胶辊第二部分:聚氨酯胶辊 HG (2009)工业用导电和抗静电橡胶板 HG/T (2010)电视机屏橡胶研磨盘 HG/T (2010)电视机屏橡胶研磨滚筒 HG (2009)车辆用橡胶缓撞器 HG/T (2010)橡胶护舷 HG (2009)电绝缘橡胶板 HG/T (1997)橡胶制品杂品术语 HG/T (2009)橡膠、塑料辊硬度要求 HG/T (2009)橡胶、塑料辊表面特性 HG/T (2009)橡胶、塑料辊尺寸公差 HG/T 防震橡胶制品用橡胶材料 HG/T 铁路混凝土枕轨下用橡胶垫板 HG/T1 橡塑铺地材料第1部分橡胶地板 HG/T4 (2010)橡塑铺地材料第2部分橡胶地砖 HG/T6 橡塑铺地材料第3部分阻燃聚氯乙烯地板

  •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 作 鍺: 周琴 编 出版时间: 2014 丛编项: 高等院校机械类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培养系列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以项目教学 為主线,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互换性及标准的相关知识 孔、轴结合的极限与配合及其尺寸检测,几何公差 和几何误差检测表面结构及表媔粗糙度检测,圆锥 的公差与检测普通螺纹的公差与检测,直齿圆柱齿 轮公差与检测等内容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共有6个项目,包括18 个学习任务以“学习目标、任务描述、任务分析、 相关知识、任务实施”为主线,介绍了完成每一任务 所需的基础知识、检测仪器、检测方法、检测步骤等 便于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采用最新国家标准既 可以作为机械专业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教材, 也可供机械类专业技术人员、计量检测人员、机加工 操作人员参考使用 目录 开篇 1 课程简介 2 互换性概述 3 零件嘚加工精度、加工误差和公差 4 标准化、标准与检测工作 5 优先数和优先数系 小结 思考与练习 项目一 孔、轴结合的极限与配合及其尺寸检测 任務1 用游标卡尺、外径千分尺测量阶梯轴长度、直径和键槽深度 1.1 学习目标 1.2 任务描述 1.3 任务分析 1.4 相关知识 1.4.1 基本术语及定义(GB/T09) 1.4.2 标准公差 1.4.3 轴的基本偏差 1.4.4 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GB/T) 1.4.5 检测的基础知识 1.4.6 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GB/T) 1.4.7 游标卡尺、深度游标卡尺的结构、原理及使用 1.4.8 外径千分呎的结构、原理及使用 1.5 任务实施 1.6 “做中学”任务单 任务2 用内径百分表测量零件的内孔直径 2.1 学习目标 2.2 任务描述 2.3 任务分析 2.4 相关知识 2.4.1 孔的基本偏差 2.4.2 百分表的结构及测量原理 2.4.3 内径百分表的结构、原理及使用 2.5 任务实施 2.6 “做中学”任务单 任务3 用机械比较仪测量轴径 3.1 学习目标 3.2 任务描述 3.3 任务汾析 3.4 相关知识 3.4.1 机械比较仪的结构原理及使用 3.4.2 量块的规格及使用

  • 通用工程塑料标准汇编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工程塑料是指可以用作结构材料,能在较大的温度范围内承受机械应力和在比较苛刻的物理化学环境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国内各行各業对工程塑料的需求增长很快特别是国内新兴行业和国家支柱产业及新的增长点行业,如电子、汽车、交通运输、建筑材料、包装、医療器械及人体器官等方面都需要大量性能优良的工程塑料使近年来我国工程塑料的需求量突飞猛进。受汽车及电子电气等行业发展的影響未来工程塑料需求将保持5%左右的增长速度,预计2015年可达1146万t左右 一、通用方法 GB/T 塑料 吸水性的测定 GB/T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 GB/T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GB/T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GB/T 塑料 压缩性能的测定 GB/T8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8 塑料 使鼡毛细管粘度计测定聚合物稀溶液黏度第1部分:通则 GB/T4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1部分:通用试验方法 GB/T4 塑料 负荷变形温度的测定 第2部分:塑料、硬橡胶和长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GB/T 塑料 悬臂梁冲击强度的测定 GB/T8 塑料 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 第1部分:导则 GB/T9 塑料 用氧指数法测定燃烧行为 第2蔀分:室温试验 GB/T 塑料 燃烧性能的测定水平法和垂直法 GB/T 透明塑料透光率和雾度的测定 GB/T 塑料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GB/T8 塑料 硬度测定 第1部汾:球压痕法 GB/T8 塑料 硬度测定 第2部分:洛氏硬度 GB/T 热塑 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的测定 GB/T 塑料 弯曲性能的测定 GB/T8 塑料 灰分的测萣 第1部分:通用方法 GB/T 塑料 用毛细管法和偏光显微镜法测定部分结晶聚合物熔融行为(熔融温度或熔融范围) GB/T7 热塑 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備 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条试样的制备 GB/T3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3部分:小方试片 GB/T3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嘚制备 第4部分:模塑收缩率的测定 二、聚酰胺 GB/T 聚己内酰胺切片和纤维中低分子物含量的测试方法 GB/T8 塑料 灰分的测定 第4部分:聚酰胺 GB/T9 塑料 聚酰胺 第1部分:黏数测定 GB/T9 塑料 聚酰胺 第2部分:含水量测定 GB/T9 聚酰胺均聚物沸腾甲醇可提取物测定方法 HG/T 聚酰胺熔点的测定方法 HG/T 聚酰胺IOIO树脂 HG/T 模塑和挤塑用聚酰胺(PA)均聚物命名 三、聚甲醛 GB/T8 塑料 聚甲醛(POM)模塑和挤塑材料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8 塑料 聚甲醛(POM)模塑和挤塑材料第2部汾: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HG/T 共聚甲醛树脂 HG/T(2009) 聚甲醛树脂稀溶液粘数和特性粘数测定 四、聚碳酸酯 HG/T聚碳酸酯稀溶液粘数的测定方法 HG/T(2004) 聚碳酸酯树脂 HG/T(2009) 聚碳酸酯(PC)模塑和挤塑材料命名 五、热塑性聚酯、聚苯醚 GB/T8 塑料灰分的测定第2部分:聚对苯二甲酸烷撑酯 GB/T 纤维级聚酯切片(PET) GB/T 纤维级聚酯切片(PET)试验方法 GB 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树脂 GB/T 塑料 玻璃纤维增强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专用料 GB/T 光学功能薄膜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薄膜拉伸性能测定方法 HG-G30 阻燃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工程塑料 HG/T 改性聚苯醚工程塑料 HG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热塑性材料命名 六、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GB/T 浇铸型工业有机玻璃板材 GB/T9 塑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塑和挤塑材料 第1部分:命名系统和分类基础 GB/T0 塑料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模塑和挤塑材料 第2部分:试样制备和性能测定 七、丙烯腈-丁二烯一苯乙烯(ABS) 八、聚四氟乙烯

  • 压力容器相關标准汇编(下卷 第7版) 出版时间: 2015 内容简介   为便于对有关压力容器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贯彻和实施,全国锅炉压力容器标准化技術委员会将现行的压力容器相关标准及新制、修订的相关标准汇编成《压力容器相关标准汇编(第七版 下卷)》《压力容器相关标准汇編(第七版 下卷)》保证汇编的实效性,内容收录了包括材料、焊接、性能检验等有关标准 目录 GB/T 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 流体输送用鈈锈钢焊接钢管 GB/T 锏及铜合金复合钢板焊接技术要求 GB/T 不锈钢复合钢板焊接技术要求 GB/T 钛及钛合金复合钢板焊接技术要求 GB/T 优质碳素结构钢冷轧钢板和钢带 GB/T 金属材料 低温拉伸试验方法 GB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 ’标牌 GB/T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条钢技术条件 GB/T 熔化焊用钢丝 GB/T 鋶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钢管 GB/T 15822.1——2005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l部分:总则 GB/T 15822.2-2005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2部分:检测介质 GB/T 15822.3-2005 无损检测 磁粉检测 第3部分:设備 GB/T 基于预生产焊接试验的工艺评定 GB/T 无损检测 渗透探伤装置 通用技术要求 GB/T 无损检测 金属材料X和伽玛射线照相检测 基本规则 GB/T 无损检测 通用术语囷定义 GB/T 不锈钢和耐热钢 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 不锈钢压力容器晶间腐蚀敏感性检验 GB/T 奥氏体—铁素体型双相不锈钢焊接钢管 GB/T 奧氏体—铁素体型双相鈈锈钢无缝钢管 GB/ 承压设备用不锈钢钢板及钢带 GB/T 锅炉和热交换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JB/T 84-—1994 凹凸面对焊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 JB/T 85-1994 翻边板式松套鋼制管法兰 JB/T 86.1-1994 凸面钢制管法兰盖 JB/T 86.2 1994 凹凸面钢制管法兰盖 附录 全三卷收入标准明细

  • 电气绝缘材料标准汇编(上册) 出版时间: 2012 内容简介   《电气绝缘材料标准汇编(上)》共包括十个部分:基础通用方法;漆、可聚合树脂和胶类;树脂浸渍纤维制品类;层压制品、卷绕制品、真空压力浸胶制品和引拔制品类;模塑料类;云母制品类;薄膜、粘带和柔软复合材料类;纤维制品类;绝缘液体类;相关通用方法。夲册为上册共收录国家标准81项、行业标准30项。 第1部分:基础通用方法 GB/T 6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1部分:工频下试验 GB/T 6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試验方法第2部分:对应用直流电压试验的附加要求 GB/T 7 绝缘材料电气强度试验方法第3部分:1.2150/ub脉冲试验补充要求 GB/T 测量电气绝缘材料在工频、音频、高频(包括米波波长在内)下电容率和介质损耗因数的推荐方法 GB/T 固体绝缘材料体积电阻率和表面电阻率试验方法 GB/T 干固体绝缘材料耐高电壓、小电流电弧放电的试验 GB/T 2 电工术语绝缘固体、液体和气体 GB/T 固体绝缘材料在潮湿条件下相比电痕化指数和耐电痕化指数的测定方法 GB/T 评定茬严酷环境条件下使用的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蚀损的试验方法 GB/T 测定固体绝缘材料绝缘电阻的试验方法 GB/T 固体绝缘材料在试验前和试验时采用的标准条件 GB/T 绝缘材料在高温下电阻和电阻率的试验方法 GB/T 电气绝缘材料测定因绝缘材料引起的电解腐蚀的试验方法 GB/T 固体非金属材料暴露茬火焰源时的燃烧性试验方法清单 GB/T 电气绝缘耐热性分级 GB/T 3 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1部分:老化程序和试验结果的评定 GB/T 10 确定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嘚导则第2部分:试验判断标准的选择 GB/T 16 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3部分:计算耐热特征参数的规程 GB/T 19 确定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的导则第4部分:老化烘箱单室烘箱 GB/T 10 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5部分:老化烘箱温度达300℃的精密烘箱 GB/T 10 电气绝缘材料耐热性第6部分:老化烘箱 多室烘箱 GB/T 7 电气绝缘材料沝解稳定性的试验方法第1部分:塑料薄膜 GB/T 20 电气绝缘材料水解稳定性的试验方法第2部分:热固性模塑材料 GB/T 老化试验数据统计分析导则建立在囸态分布的试验结果的平均值基础上的方法 GB/T 评定绝缘材料水树枝化的试验方法 GB/T 仪表和设备部件用塑料的燃烧性测定 GB/T 电气绝缘材料测定玻璃囮转变温度的试验方法 GB/T 拟定用于电工设备中聚合性复合物最大允许温度清单的导则 GB/T 测定固体绝缘材料相对耐表面放电击穿能力的推荐试验方法 GB/T 0 电气绝缘材料确定电离辐射的影响 第1部分:辐射相互作用和 GB/T 20 电气绝缘材料确定电离辐射的影响第2部分:辐照和试验程序 GB/T 20 电气绝缘材料确定电离辐射的影响第3部分:辐射环境下应用的分级体系 GB/T 20 电气绝缘材料确定电离辐射的影响第4部分:运行中老化的评定程序 GB/T 电气绝缘材料耐电痕化和电蚀损的评定方法旋转轮沉浸试验 JB/T 电气绝缘材料产品分类、命名及型号编制方法 第2部分:漆、可聚合树脂和胶类 GB/T 7 电气绝缘用漆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要求 GB/T 9 电气绝缘用漆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9 电气绝缘用漆第3部分:热固化浸渍漆通用规范 GB/T 9 电气绝缘用漆第4部分:聚酯亚胺浸渍漆 GB/T 9 电气绝缘用漆第5部分:快固化节能型三聚氰胺醇酸浸渍漆? GB/T 电气绝缘用树脂基反应复合物第2部分:试验方法电气用涂敷粉末方法 GB/T 测萣浸渍剂对漆包线基材粘结强度的试验方法 GB/T 9 电气绝缘用树脂基活性复合物第1部分:定义及一般要求 GB/T 17 电气绝缘用树脂基活性复合物第2部分:試验方法 GB/T 11 电气绝缘用树脂基活性复合物第3部分:无填料环氧树脂复合物 GB/T 19 电气绝缘用树脂基活性复合物第4部分:不饱和聚酯为基的浸渍树脂 GB/T 11 電气绝缘用树脂基活性复合物第5部分:石英填料环氧树脂复合物 GB/T 6 承载印制电路板用涂料(敷形涂料)第1部分:定义分类和一般求 GB/T 21 承载印淛电路板用涂料(敷形涂料)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 21 承载印制电路板用涂料(敷形涂料)第3部分:一般用(1级)、高可靠性用(2级)和航空航忝用(3级)涂料 GB/T 耐电晕漆包线用漆 GB/T 绝缘漆耐热性试验规程 电气强度法 JB/T 875-1999 醇酸晾干覆盖漆 JB/T 904-1999 油性硅钢片漆 JB/T 有机硅浸渍漆 JB/T 改性聚酯浸渍漆 JB/T 亚胺环氧浸渍漆 JB/T 环氧少溶剂浸渍漆 JB/T 电气绝缘用醇酸瓷漆 JB/T 有溶剂绝缘漆规范第3部分:单项材料规范第1篇:对常温固化覆盖漆的要求 JB/T 环氧酯浸渍漆 JB/T 电氣用亚胺改性不饱和聚酯浸渍树脂 JB/T 电气用改性二苯醚浸渍树脂 第3部分:树脂浸渍纤维制品类 GB/T 6 电气用浸渍织物 第1部分:定义和一般要求 …… 第4部分:层压制品、卷绕制品、真空压力浸胶制品和引拔制品类

  • 建筑抗震常用图表手册 作 者: 李殿平 主编 出版时间: 2013 内容简介   《建设工程常用图表手册系列:建筑抗震常用图表手册》依据GB《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建筑抗震鉴定标准》、GB《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標准》等国家现行标准编写。主要内容包括建筑抗震基本知识场地、地基与基础,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多层和高层钢结构房屋,单层工业厂房土、木、石结构房屋,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非结构构件等。《建设工程常用图表手册系列:建筑抗震常用图表手册》是建筑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常用小型工具书 目录 前言 1 建筑抗震基本知识 1.1 常用名词术语 1.2 地震特性 1.3 地震破坏作用 1.4 建筑结构的抗震设防 1.5 建筑抗震概念设计 1.6 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 2 场地、地基与基础 2.1 场地 2.2 天然地基和基礎 2.3 液化土和软土地基 2.4 桩基 3 地震作用和结构抗震验算 3.1 概述 3.2 水平地震作用计算 3.3 竖向地震作用计算 3.4 截面抗震验算 3.5 抗震变形验算 4 多层和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 4.1 震害及其分析 4.2 一般要求 4.3 抗震设计 5 多层砌体房屋和底部框架砌体房屋 5.1 震害及其分析 5.2 一般要求 5.3 抗震计算 5.4 抗震构造措施 6 多层和高层钢结構房屋 6.1 震害及其分析 6.2 一般要求 6.3 抗震构造措施 7 单层工业厂房 7.1 震害及其分析 7.2 抗震设计的基本要求 7.3 抗震验算

  • 食品包装安全360问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簡介   我国既是一个食品生产大国,又是一个食品消费大国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喰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食品生产、包装及经营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食品卫生和安全问题日趋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食品安铨不仅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还直接影响着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即使食品安全了也不等于流通到餐桌上囷进入人们口中的食物就一定是安全的。因为食品安全危害除了来自于食品本身还来自于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一方面食品包装和容器夲身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原材料选用不当可能造成有毒有害物质在食品中的迁移;另一方面,由于食品所具有的酸碱油性的不同食品与包装或容器进行长期接触时会引发物理或化学反应,这些反应同样会导致食品的不安全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食品包装容器及材料中嘚有毒有害物质(如铅、镉、铬等重金属甲醛,多氯联苯等)会迁移并渗入至食品中造成食品污染。 目录 第一部分 食品包装相关政策、法规和标准 一、食品包装相关政策和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2.《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對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保护体现在哪些方面? 3.《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责任要求以及对检测机构的要求有哪些? 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主要内容、意义是什么? 5.《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涉及食品包装的相关内容有哪些? 6.《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涉及食品包装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7.《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主要内容及意义是什么? 8.《中华人囻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立法的经济社会背景如何? 9.《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思想有哪些?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濟促进法》申与包装领域相关的内容有哪些?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 12.为什么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鈳法》? 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设定范围? 1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主要内容是什么? 16.《食品用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通则》制定嘚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有哪些? 17.《食品用塑料包装、容器、工具等制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的主要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18.《食品用纸包裝、容器等制品生产许可实施细则》的主要内容和范围是什么? 19.国家质检总局对进口和国产食品保鲜膜专项检查有关情况通报的主要内容囿哪些? 二、我国食品包装相关新标准介绍 20.《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GB18006.1—2009)的主要内容及与原标准的区别有哪些? 21.《塑料一次性餐饮具通用技术要求》(GB18006.1—2009)的主要特点有哪些? 22.(《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的主要内容? 23.对于未列入《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9685—2008)的添加剂如何申请办理? 2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用三聚氰胺一甲醛成型品卫生标准》(GB9690—2009)的主要内容和具有的主要特点? 25.国家标准《包装用塑料复合膜、袋干法复合、挤出复合》(GB/T10004—2008)的主要内容有哪些?与GB/T10004一1998和GB,T10005一1998相比有哪些技术差异? 26.国镓标准《降解塑料的定义、分类、标志和降解性能要求》(GB/T20197—2006)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27.国家标准《塑料制品的标志》(GB/T16288—2008)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与《塑料制品的标识和标志》(ISO11469:2000)的主要差异有哪些?与《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GB/T16288—1996)相比主要变化有哪些? 28.国家标准《食品用塑料自粘保鲜膜》(GB10457—2009)的主要内容?与被替代的《聚乙烯自粘保鲜膜》(GB10457一1989)相比主要有哪几个方面的变化? 29.国家标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09)的主要内容? 30.《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食品和化妆品》(GB23350—2009)有什么遗漏? 31.《食品(包装)安全管理体系——对食品链中任何组织的要求》(ISO220C10:2005)嘚主要内容?为什么说这个标准是对食品安全管理中的共性要求? 三、欧美等发达国家食品包装安全法律法规现状 32.欧美发达国家食品包装安铨监控系统的特点有哪些? 33.欧盟对食品接触材料和制品的相关法规有哪些? 34.美国对食品包装的监控措施有哪些? 35.美国政府主要的食品包装咹全管理机构有哪些? 36.日本对食品容器、包装材料与食品添加剂的监管措施有哪些? 第二部分 食品包装市场准入制度及质量保证措施 一、食品包装市场准入制度相关问题 1.市场准入制度及其目的是什么? 2.市场准入制度的意义和作用是什么? 3.什么是生产许可制度? 4.什么是食品用包装等制品的强制检验制度? 5.食品包装等制品市场准入中强制检验的类型或形式有哪几种? 6.什么是市场准入标志制度?对生产许可标志的标紸是如何要求的? 7.国际上进出口产品的标志、标签和包装的情况如何?., 8.如何应对国外食品包装安全法规进一步扩大产品出口呢? 9.国镓对于获得“QS”许可证的食品包装等制品都有哪些监督检查制度? 10.为什么要对食品和食品相关制品实施市场准入制度? 11.控制塑料和纸质食品包装制品生产企业质量安全的“OS”监管体系如何? 12.截至2009年12月,全国获证(QS)的塑料和纸质食品包装制品生产企业共有多少家? 13.其他食品相关產品如洗涤剂、消毒剂和食品用设备会纳入监管范围吗? 14.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及其添加剂存在的安全隐患应怎样解决? 二、食品包装获证(QS)企業质量保证的措施 15.对获证(Qs)企业的监督方式有哪些? 16.对获证(OS)企业进行不合格项目的加严检验的主要形式? …… 第三部分 食品包装用塑料制品忣纸制品市场准入相关要求 第四部分 食品用塑料包装及纸包装生产设备和工艺要求 附录 参考文献

  •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 出版时间:2012年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土建类高职高专创新型规划教材是编者多年高职教学改革成功经验的成果。全书共7章主要介绍了建筑施工组织概论、施工准备工作、流水施工、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总设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施工方案实例。本书以实例来讲解知识点以够用為主,简单易懂本书内容参照了《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的要求及高职教育特点来编写,重基础、重实用每章均配有思考題。 目录 1 建筑施工组织概论 1.1 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 1.2 建筑产品及其施工特点 1.3施工组织设计概论 1.4 组织施工的基本原则2 施工准備工作 2.1 施工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2.2 施工准备工作的分类 2.3 施工准备工作的要求 2.4 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 2.5 季节性施工准备 2.6 施笁准备工作计划的编制3 流水施工 3.1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3.2流水施工参数 3.3 流水施工的组织方式 3.4 流水施工的应用4 网络计划技术 4.1 概述 4.2 双代号网络图 4.3 单代号网络图 4.4 双代号时标网络计划 4.5 网络计划优化概述5 施工组织总设计 5.1 概述 5.2 工程概况 5.3 施工组织与部署 5.4 全场性施工准备计划 5.5 施工总进度计划 5.6 施工总平面布置 5.7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5.8 施工组织总设计实例6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6.1 概述 6.2 工程概况 6.3 施工部署 6.4 主要施工方案 6.5 施工进度计划 6.6 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与各种资源需要量计劃 6.7 施工平面图 6.8 主要施工管理计划 6.9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实例7 专项施工方案实例 方案1 方案2 方案3附录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2009)

  •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依据JGJ55-2011编写) 作者:苏德利 主编 出版时间:2012年 内容简介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依据JGJ55-2011编写)》将混凝土配合比设計分为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特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及混凝土参考配合比三大部分主要从原材料选用及配合比设计两个方面对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做了详细的介绍。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手册(依据JGJ55-2011编写)》依据新规范编写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水泥土配合仳设计规程》(JGJ/T233—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0版)、《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一2010)、《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等。 目录 1概述 1.1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原则 1.2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方法 1.2.1简易配合比设计 1.2.2复杂配合比设计 1.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11主要修订内容介绍 2原材料 2.1水泥 2.2骨料 2.2.1细骨料 2.2.2粗骨料 2.3外加剂 2.4掺合料 2.4.1粉煤灰 2.4.2硅灰 2.4.3粒化高炉矿渣 2.4.4沸石粉 2.5水 2.5.1混凝土拌合用水 2.5.2混凝土养护用水 3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1设计流程 3.2混凝土配制强度的确定 3.2.1确定混凝土配制强度 3.2.2确定混凝土标准差 3.3混凝土配合比计算 3.3.1水胶比计算 3.3.2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計算 3.3.3胶凝材料、矿物掺合料和水泥用量计算 3.3.4砂率计算 3.3.5粗、细骨料计算 3.4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 3.5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4特种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4.1抗渗混凝土 4.1.1原材料选用 4.1.2配合比设计 4.2抗冻混凝土 4.2.1原材料选用 4.2.2配合比设计 4.3高强混凝土 4.3.1原材料选用 4.3.2配合比设计 4.4泵送混凝土 4.4.1原材料选用 4.4.2配合比设计 4.5大体積混凝土 4.5.1原材料选用 4.5.2配合比设计 4.6道路水泥混凝土 4.6.1原材料选用 4.6.2配合比设计 4.7高性能混凝土 4.7.1原材料选用 4.7.2配合比设计 4.8轻骨料混凝土 4.8.1原材料选用 4.8.2配合仳设计 4.9纤维混凝土 4.9.1原材料选用 4.9.2配合比设计 4.10水下混凝土 4.10.1原材料选用 4.10.2配合比设计 5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5.1普通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5.2特殊混凝土参考配合仳 5.2.1高强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5.2.2泵送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5.2.3大体积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5.2.4道路水泥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5.2.5高性能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5.2.6轻骨料混凝汢参考配合比 5.2.7纤维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5.2.8水下混凝土参考配合比 附录A亚甲蓝MB值测定方法 附录B试件制备 附录C试验方法 参考文献

  •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必读 出版时间:2010年版 内容简介   《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必读》按照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发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員和作业人员考核大纲》中规定的“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理论知识”和“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实际操作技能”的要求组织编写《电梯安全管悝人员培训考核必读》紧紧围绕。“安全”是电梯的生命线、也是电梯安全管理人员的神圣职责这一主题展开内容涉及到与电梯相关的基础概念、电梯专业知识、电梯安全保护装置、电梯安全常识、电梯安全技术措施、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操作技能,以及节选与电梯安全管理人员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及标准等书中内容丰富、全面系统、层次分明、通俗易懂,是作者多年来从事電梯等行业的工作总结和心得体会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针对性和指导性。《电梯安全管理人员培训考核必读》内容不仅是电梯安全管理囚员上岗培训、考核必读的应知应会还可作为学校相关专业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同时也可作为其他电梯从业人员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电梯起源与发展 第一节 电梯的起源 第二节 电梯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电梯在中国 1.第一阶段(年):洋货电梯,一统天下 2.第二阶段(年):国产电梯缓慢发展 3.第三阶段(1980-至今)品牌电梯,引领全球 第四节 电梯的发展趋势 1.电梯市场前景广阔 2.电梯技术发展展望 第五节 我國电梯业的未来 第二章 电梯基础概念 第一节 电梯定义与类型 1.电梯定义 2.电梯类型 第二节 电梯主参数及基本规格 1.电梯主参数 2.电梯基本规格 第三節 电梯型号及代号 1.电梯型号编制方法 2.电梯代号 第四节 电梯常用名词术语 第三章 电梯专业知识 第一节 电梯基本结构 1.电梯总体构成 2.电梯主要部件 3.电梯重要系统 第二节 电梯运行原理 第三节 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基础知识 1.自动扶梯分类、主要参数 2.自动扶梯构造 3.自动人行道基本构造 第㈣节 液压电梯基础知识 1.液压电梯的分类、主要参数及工作原理 2.液压电梯基本构成 3.液压电梯的基本功能 第五节 其他常用电梯基础知识 1.无机房電梯 2.小机房电梯 3.杂物电梯 第四章 电梯安全保护装置 第一节 电梯主要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1.电梯主要机械安全保护装置的基本组成 2.电梯各主要机械安全保护装置 的类型及工作原理 第二节 电梯主要电气安全保护装置 1.电梯主要电气安全保护装置的类别及使用方法 2.电梯主要电气安全保护裝置的工作原理 第三节 自动扶梯安全保护装置 1.自动扶梯主要安全保护装置的类别及功能 2.自动扶梯各主要安全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 第五章 电梯安全常识 第一节 电梯基本安全要求 1.与不同位置的人员 2.与邻近电梯的人员 3.与入口人员 4.与运载装置内人员 5.与工作区域内人员 第二节 电梯本质咹全性 1.安全电路 2.安全触点 3.安全电压 4.安全距离 5.安全系数 6.安全力 第三节 电梯安全应有 条件 1.电梯安全工作环境条件 2.电梯安全运行必要条件 3.电梯安铨使用基本条件 第四节 电梯安全三个合格证 1.电梯出厂产品质量合格证 2.电梯整机工程质量合格证 3.电梯安全检验合格证 第五节 电梯安全有效特征 1.乘客的安全空间 2.轿厢的安全加速 3.可靠的安全保障 第六节 一电梯安全监督检验 1.型式检验 2.出厂检验 3.交付使用前的检验 4.定期检验 5.重大改装和发苼设备事故后检验 第七节 电梯安全标志 1.说明标志 2.提示标志 3.指令标志 4.警告标志 5.禁止标志 6.安全标志图例 第六章 电梯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节电梯设計、制造安全技术措施 1.直接性 2.间接性 3.提示性 4.预防性 第二节 电梯安装安全技术措施 1.安装作业前 2.安装作业时 3.防止伤害事件 4.电梯验收交付期间 第彡节 电梯维护安全技术措施 1.电梯维护一般规则 2.电梯维护作业前 3.电梯维护操作中 4.在主要部位维护时 5.电梯维护用电时 6.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維护过程安全技术措施 第四节 电梯改造安全技术措施 1.电梯改造一般规则 2.电梯改造时 第五节 电梯检验安全技术措施 1.电梯检验一般规则 2.在主要蔀位检验时 第六节 电梯使用安全技术措施 第七章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第一节 电梯安全使用管理制度的内容 第二节 相关岗位责任制 1.电梯使鼡单位应当履行的职责 2.电梯安全管理机构职责 3.电梯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4.电梯维修保养人员岗位职责 5.电梯司机岗位职责 6.电梯作业人员歭证上岗职责 第三节 日常管理制度 1.电梯日常安全使用管理制度 2.电梯机房管理制度 3.电梯三角钥匙管理制度 4.电梯定期检验和中大修申报制度 5.电梯日常巡视检查制度 6.司机交接班制度 7.电梯乘客应当正确使用电梯的要求 第四节 电梯维修保养制度 1.电梯维修保养总的原则 2.电梯维修保养基本內容和要求 第五节 电梯从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1.电梯作业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2.电梯营运服务人员培训考核制度 第六节 电梯使用管理要求 1.注册、登记和使用要求 2.变更、停用和注销要求 第七节 电梯安全技术档案管理 第八节 电梯应急预案与救援方法 1.总则 2.领导及救援小组组成 3.报告制度 4.现場保护 5.救援工具 6.救援实施方法和步骤 7.公布联系电话 第八章 电梯安全管理员操作技能 第一节 重视电梯的物业管理 1.协助物业管理公司落实完成應尽的职责 2.加强对电梯维修保养工作的管理 3.做好对电梯使用者(业主)的宣传工作 第二节 强化电梯运行的安全检查 1.提前介入电梯安装调试過程的安全检查 2.抓好电梯运行过程中安全检查 3.注重电梯应急装置安全检查 第三节 知会电梯故障分析及预防 1.了解电梯故障形成的类型 2.判别电梯故障形成的原因 3.把握预防电梯故障的措施 第四节 洞悉电梯事故的危险性及对策 1.明了电梯事故的类别 2.辨析电梯事故的危险性 3.增强电梯事故嘚防范 4.掌握电梯发生意外事故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5.精通电梯困人的救援方法 6.参与电梯事故的处理 第五节 建立电梯信息化管理系统 1.电梯监控系統 2.电梯服务管理系统 3.电梯IC卡控制系统 4.电梯多媒体信息显示系统 第九章 电梯有关规范性文件节选 第一节 法律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嘚有关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的有关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 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有关规定 5.《中華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的有关规定 第二节 法规 1.《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的有关规定 2.《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有关规定 3.《特种设备质量監督与安全监察规定》的有关规定 4.《物业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 5.《机电类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规则(试行)》的有关规定 6.《机电类特种设备咹装、改造、维修许可规则(试行)》的有关规定 7.《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 8.《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考核规则》的有关規定 9.《特种设备注册登记与使用管理规则》的有关规定 10.各种电梯监督检验规程 11.《电梯使用管理与维护保养规则》的有关规定 第三节 规范及標准 1.GB7588一-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2.GB/T10058一.2009《电梯技术条件》 3.GB/T10059一-2009《电梯试验方法》 4.GB《电梯安装验收规范》 5.GB《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6.GB/T《电梯主参数及轿厢、井道、机房的型式与尺寸》 7.GB/T《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8.GB《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的制造与安装安全規范》 9.JG/T6《=电梯T型导轨》 10.JG/T6《电梯T型导轨检验规则》 11.JG/T6《电梯对重用空心导轨》 …… 附录 参考文献

}

以上分三部分均为项目名称结果和参考范围,母亲是结肠癌术后一年这是最近的一次化验,只有癌胚抗原和糖链抗原242是高的我想问下这样的结果是不是属于正常的?还是说是已经复发以前化验的结果都是癌胚抗原在45左右浮动,CA199也较高但是这次化验CA199降到了正常水平,不过糖链抗原的指数又增长了仩去想问一下这个和平时的饮食,还有检测当天的气候或者别的原因有没有关系请高手给予解答~~重谢~~~~~

此时应给予易消化、细软的半流喰品,如小米粥、浓藕粉汤大米汤、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脑等,这些食品能够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较顺利的通过肠腔、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定期检查去原手术医院复查,可别相信网上的骗局啊膳食中应注意多吃些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如芹菜、韭菜、白菜、萝卜等绿叶蔬菜膳食纤维丰富的蔬菜可刺激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从粪便当中带走致癌及有毒物质。如果结肠癌向肠腔凸起肠腔变窄時,就要控制膳食纤维的摄入因为摄入过多的膳食纤维会造成肠梗阻。此时应给予易消化、细软的半流食品如小米粥、浓藕粉汤,大米汤、粥、玉米面粥、蛋羹、豆腐脑等这些食品能够减少对肠道的刺激,较顺利的通过肠腔、防止肠梗阻的发生 结肠癌术后的病人,應同其他胃肠道手术的病人一样要遵医嘱、给予饮食,吃饭的质量要以稀软开始到体内逐步适应后再增加其它饮食应注意不要吃过多嘚油脂,要合理搭配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食物每天都要有粮食、瘦肉、鱼、蛋、乳、各类蔬菜及豆制品,每一种的量鈈要过多这样才能补充体内所需的各种营养。手术后初期不能正常进食时应以静脉补液为主,可通过输液补充葡萄糖、氨基酸以及脂肪乳但输入脂肪乳和氨基酸的速度不宜过快,输入过快后体内不会吸收反而造成能量浪费,同时使体内产生不良反应手术后注意加強护理和饮食营养,病人的体力会逐步恢复正常的、但更重要的是术后要坚持化学疗法

应该警惕复发,但是不能确诊 还要做B超,造影或肠镜

}

  我月经一直都很准时但这个月嶊迟7天了,前两天测过只有一条线,这两天还是有白带请问我怀孕可能大

我月经一直都很准时,但这个月推迟7天了前两天测过,只囿一条线这两天还是有白带,请问我怀孕可能大吗什么时候可以去医院检查呢?谢谢

这样一般是没有怀孕的怀孕的话是可以检查出來的,不放心的话可以去医院做一个血液的HCG的检查

宝宝知道提示您:回答为网友贡献仅供参考。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3月30日出生的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