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清波的后台最新消息

中技系成清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判刑_新浪新闻
  原标题:中技系成清波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被判刑中技系实控人成清波。资料图片
  中技系非法集资案出现最新进展。4月17日,新京报记者获悉,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对中技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做出一审刑事判决。法院判决书称,成某某(即成清波)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但鉴于其有自首、立功,又尽了主要退赔义务,可依法对其减轻处罚。故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成清波判罚“已执行完毕”
  成清波是中技系实控人。其一手打造了以深圳中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核心的包括5家上市公司的资本集团。2014年5月,因资金链断裂,中技系旗下公司“国创能源陷“募资迷踪案”,成清波被上海市公安局经侦总队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为由羁押。日,成清波被上海警方正式逮捕。
  昨日新京报记者得到的判决书显示,被告人成某某、田盛为、杨智琴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数额巨大,其行为均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法应予惩处。
  判决书显示,该案公诉机关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指出,2011年,被告人成某某为了进一步优化中技集团资产,于同年3月前往美国收购煤矿,此后,再通过其控制的香港宝港国际公司(以下简称TPI公司)通过收购获得美国田纳西州煤矿(下简称美国煤矿)。
  国内方面,成某某也通过中技系进行了系列大手笔资本运作,如包括先后重组上市公司成城股份、国创能源等。
  由判决书表述来看,成某某国内外资本运作时间节点、运作能力与中技系实控人成清波完全吻合。可判断“成某某”就是“中技系”非法集资案的主要涉案人员成清波。
  对于成清波被判一年一个月,判决书显示“已执行完毕”。北京市大禹律师事务所李长青律师对记者解释称,按照如此表述,成清波已经被释放,“因为法律规定,有期徒刑的刑期,判决前先行羁押的,羁押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若在判决前已经羁押了足够时间,说已执行完毕是没有问题的。”
  判决书显示,成某某辩护律师之一为徐丹,新京报记者致电徐丹,称“想了解其代理的成清波一案情况”,其并未否认“代理成清波一案”,但表示不方便接受采访。记者再追问“成清波是否已经出狱”时,其以“我不知道你是谁,没有必要回答你的问题”为由挂断电话。
  成清波等人非法集资逾12亿
  通过法院判决书,中技系非法集资线路浮出水面。
  2011年,成清波为优化中技集团资产,通过重组方式投入上市公司成城股份,此后,通过其控制的香港宝港国际公司(简称TPI)收购美国THC煤炭公司100%股权,以此获得美国煤矿,后由成清波委托其朋友陈世达代持上述股权。
  2011年,上市公司国创能源重组,帝奥投资成为第一大股东,2011年5月,帝奥投资委派周剑云担任国创能源董事长兼总经理。2012年,周剑云向成清波提议购买其持有的美国煤矿,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募集资金,成清波表示同意。2012年7月,国创能源发布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募集资金用于收购和增资TPI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成清波要求周剑云支付收购前期费用,补充公司流动资金,周表示通过私募的方式先期募集资金。
  周剑云通过朋友结识被告人杨智琴及刘永盛,口头约定由杨、刘二人分别为成城股份和国创能源定增项目募资。同时,周剑云与优道公司负责人田盛为商议,使用优道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先后设立了6家企业募资。
  2012年7月起,杨智琴通过销售团队及第三方中介机构,利用国创能源、成城股份非公开发行股票以及虚构岳阳恒立非公开发行股票,承诺9.5%-13.5%的高额固定回报为诱,募资8.6亿余元;而刘永盛等人以银行工作人员等身份,承诺8.5%-11%的高额固定回报为诱,通过虚构上海市闵行区动迁安置房、上海市徐汇区尚海湾房产等投资项目,募资3.1亿余元。二者募资方式均与优道公司深度绑定。
  2013年8月起,上述项目陆续到期,因资金周转问题无法按期兑付,周剑云要求杨、刘二人向成清波汇报,解决兑付问题。成听取杨、刘二人对外募资方式后,为解决资金缺口,仍同意其以新项目为名,继续募资0.7亿元。
  截至案发,成城股份、国创能源上报证监会的行政许可申请均未获得批准。
  检举他人,成清波被从轻处罚
  经审计,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被告人杨智琴、刘永盛实际募集资金12.5亿余元。其中直接划入成城股份账户的资金1.5亿元,直接划入国创能源账户7.46亿余元。成清波实际使用4.36亿元。
  上述募集资金中,成清波等人向579名不特定社会公众吸收存款共计11.24亿元。案发前兑付4.3亿余元,案发后兑付3.4亿余元。
  判决书显示,被告人成清波、田盛为、杨智琴主动配合公安机关调查,如实交代了上述犯罪事实。
  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认为,成清波对周剑云募资只有概括性了解,但事后明知系向不特定公众募集,仍指使他人继续公开募集的行为,应认定成清波对所参与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承担刑事责任。
  判决书指出,成清波等三人均有自首情节,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成清波在案发后检举他人违法犯罪事实,有立功表现,同时,成积极筹措资金退赔投资者,尽了主要退赔义务,避免了投资者的经济损失,可以酌情从轻处罚。
  为此,法院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成清波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已执行完毕),并处罚金人民币二万元;杨智琴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判处优道公司负责人田盛为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三万元;而刘永盛则另案处理。 新京报记者 徐伟
  ■ 人物
  成清波:
  从中学教师到亿万富豪
  作为“中技系”舵手的成清波,其个人经历颇具传奇色彩。成清波在湖北恩施的大山中长大,因不甘于做一名教师,通过努力考上研究生,进而通过熟练巧妙地运用“资本术”,缔造了一个庞大商业帝国,最辉煌时,成清波曾登上胡润富豪榜第97名,掌控资产多达200亿元。
  福布斯当时使用的照片中,戴着眼镜的成清波,面白无须,温文尔雅。
  空手套白狼衍生中技系
  1962年出生在湖北恩施鹤峰县的成清波,大学本科修数学,毕业后回老家当数学老师,后又考上中南财经大学统计学研究生。
  1994年成清波进入深圳市蛇口招商局工作,后来又在深圳市金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任财务经理。
  成清波的事业发轫于1996年。这一年,他成立了深圳中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技实业”),注册资本100万元,成为中技系雏形。
  此后,成清波用这家公司,在资本市场演绎着一个个空手套白狼的故事,并由此衍生出“中技系”谱系。在市场低迷时期,买入公司法人股,是成清波的早期买壳手法。
  和所有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各系资本集团一样,成清波操控中技系的手法也极为隐蔽。股权代持、股权变动极为频繁、股权结构设计复杂是成清波控制企业运作的共同特点。成清波的目标是那些股权相对分散的上市公司,以低价拿到刚好足够实际控制的小比例股份,继而向上市公司高价转让资产套现。
  资金链吃紧,非法集资
  与同一时代德隆系通过控制股价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倒塌不同的是,成清波不坐庄,或者说他并不像德隆系那样通过高比例的控盘实现对股价的控制。
  因此,成清波自然没有必要将过多精力放在实业上,这导致中技系控制的上市公司经营状况都不好。例如,2008年至2014年,*ST国恒多年亏损,最多一年亏损2.72亿元;而在同期的*ST国创(现为*ST新亿)连续两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到0.63亿元。
  2009年前后,有媒体报道称成清波的资金链已出现了问题,由于大量债务违约,通过资本市场腾挪,愈发艰难。
  仅在年3月期间,中技实业共有12笔债务纠纷被法院强制执行,涉案金额高达21.74亿元,未执行完毕的有17.91亿元。
  在成清波资金链吃紧的时候,其迫切需要能够拉来大量资金的掮客,而围绕周剑云引发的上海优道投资的非法集资事件,成为中技系大厦坍塌的导火索。无法偿债的压力下,成清波拱手让出其上市公司控制权。
  财新网报道称,在昔日友人眼中,成清波并不是一个品质恶劣的人,或许是外界某些环境,纵容了他性格中的某些缺陷。 新京报记者 徐伟
科幻是新现实主义,在于对于现实主义的不满。《三体》就是新现实主义的。超新现实主义,是新的一代作者,对很多,一笔带过,有的比《三体》还残酷,他们本身的状态,就是现实,而不一定是要写出来的东西。
作为父母,如若扮演好了家庭角色,治理好了自家这一亩三分地,那么千家万户的“清正”家风也就自然水到渠成。
在中国的城市,土地也属于国家,市民的房屋只是建在了租用来的国家的土地上。开发商从政府那里购买的土地,其实购买的只是一定年限的使用权。这个年限,20年到70年不等。
“这种结论随便到街上找个人问问就能得到,何必如此大费周章?”既然我们已经有了“常识”这一认识世界的工具(且认知成本极低),社会科学研究究竟在什么层面上增进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资本狂人”成清波被定罪(图)_网易新闻
“资本狂人”成清波被定罪(图)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资本狂人”成清波被定罪(图))
*ST新亿日K线图  羊城晚报讯 记者吴海飞、实习生郭雅星报道:日前,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对中技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作出一审刑事判决,判决书显示,成清波等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但鉴于其有自首、立功,又尽了主要退赔义务,可依法对其减轻处罚,故对其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2万元。
  非法集资数额较大
  仅用10年时间,中技系大佬成清波就控制多达5家上市公司,自2014年6月因涉嫌非法集资在上海被警方带走调查,此后一直没有更多消息传出。
  早在2011年,成清波通过重组方式投入上市公司成城股份,并通过其控制的TPI公司收购美国THC煤炭公司100%股权,后由成清波委托其朋友陈世达代持上述股权。
  2011年,国创能源(现名“*ST新亿”)重组,帝奥投资成为第一大股东,周剑云出任国创能源董事长兼总经理。2012年,成清波同意了周剑云购买其持有的美国煤矿,通过定向增发方式募集资金的提议。同年7月,国创能源发布39.44亿元非公开发行预案,募集资金用于收购和增资TPI公司。
  2012年6月,周剑云通过朋友结识被告人杨智琴及刘永盛,约定由杨、刘两人分别为成城股份、国创能源定增项目募资。同时,周剑云与优道公司负责人田盛为商议,利用优道公司作为融资平台募资,先后设立了6家企业募资。自此,周剑云等人利用优道投资进行非法吸储,这成了压倒中技系的最后一根稻草。
  经审计,2012年6月至2013年11月,杨、刘两人分别打着定增及动迁安置的幌子,总计募集资金约12.5亿元。其中直接划入成城股份账户的资金1.5亿元,直接划入国创能源账户7.46亿余元。成清波实际使用4.36亿元,周剑云实际使用资金共计3.53亿余元,刘永盛等其余参与方均得到了数百万元至数千万元的返还。
  上述募集资金中,成清波等人向579名不特定社会公众吸收存款共计11.24亿元。在本案的审理过程中,成清波、杨智琴、刘永盛及其关联公司对本案款项已完全兑付完毕。
  债务规模或超百亿
  和所有游走于“灰色地带”的各系资本集团一样,成清波操控中技系的手法也极为隐蔽。通过构筑迷宫式的股权结构,隐身幕后操纵,是成清波资本运作的主要手段。成清波的目标是那些股权相对分散的上市公司,市场低迷期买入,取得相对控股地位,市场繁荣时继而向上市公司高价转让资产套现。
  自成清波身陷囹圄,中技系巨额债务也被曝出。本报此前曾报道,截至2014年6月成清波被捕,“中技系”所涉确定未能清偿的债务就高达近38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若不考虑重复计算和其定增资金,加上上海优道部分,中技系已知债务规模已经超过110亿元。如何处理这些债务,相关上市公司并未及时予以披露,而随着成清波等人被定罪,规模庞大的资金流转及债务流向也有望揭开谜底。
  吴海飞、郭雅星
本文来源:金羊网-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技系”成清波:资本狂人遭遇滑铁卢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6月20日,证监会公开表示,、和三家上市公司,已被立案调查。
  这三家上市公司的背后,闪现着同一个魅影。过去十年间,“资本狂人”成清波大展财技,编织了一个涉及多家上市公司的“中技系”。上周,成清波被上海公安部门拘捕。
  如之前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的“德隆系”、“涌金系”,资本狂欢之后,“中技系”土崩瓦解。无独有偶,上周,玩转资本多年的申达系,亦被爆出正在走向末路。
  城头变幻大王旗。旧人逝去的同时,又一批新进玩家,站了出来。他们或低调,或野蛮。A股轰轰烈烈的“造系运动”,仍然在继续。今天的他们,是否还会重复昨天“前辈”的故事?
  “德隆搞一个空中楼阁的东西,迟早会有问题。”五年前,成清波反思了德隆系崩溃的原因。
  如今,成清波导演的“资本大戏”,也重蹈了前人的覆辙。6月,这位昔日的福布斯富豪,因涉嫌非法集资被上海公安部门拘捕。
  “玩火自焚。”有股民点评道。过去十多年间,教师出身的成清波,在资本市场上打造出了“中技系”,涉及、*ST国恒、ST成城等多家上市公司。
  此间,成清波在资本市场“长袖善舞”,获益颇丰:他通过疯狂减持套得巨资,又能把低价资产高价注入上市公司;他又通过信托合法或非法地募集资金,但均告违约。
  据统计,“中技系”目前面临的债务规模,接近40亿元。信托的兑付危机,最终成为了成清波这位资本狂人的“滑铁卢”。
  从数学老师到资本玩家
  6月的第三个周,成清波被证实已遭到上海市公安局经侦部门的拘捕。这个现年52岁的“资本狂人”,疑涉非法集资。
  6月18日,上市公司国创能源发布公告称,因公司信息披露违反证券法律法规,公司已被证监会立案调查。稍早之前,证监会以违反证券法规等原因为由,对ST成城、*ST国恒和恒立实业立案调查。
  这四家上市公司背后的“掌门人”,均指向了成清波。舆论认为,随着成清波的被捕,这个被冠以“中技系”之名的资本系,末日将至。
  据传,鼎盛时期,整个中技系的资产规模超过200亿元。借此,成清波近年来频繁成为各类富豪榜的常客。比如,2013年,成清波身家43亿元,列福布斯富豪榜的第303位。
  福布斯当时使用的照片中,戴着眼镜的成清波,温文尔雅,笑容可掬。而这位出生于湖北恩施的“知名富豪”,最初的职业是一位中学数学老师。
  《中国企业家》的报道说,1991年,29岁成清波考入中央财经大学攻读会计学硕士。读研的原因是,成清波不满教书的现状,“决定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命运”。
  研究生毕业后,成清波前往深圳。1994年,他开始了一段与财务打交道的职业生涯,“干了一段时间,我觉得给别人赚钱没什么意思,还是要给自己赚钱”。
  成清波曾自述,他的第一桶金来自于编书和开发商业地产。“我自己盖商铺,长期持有收租,待到时机成熟再卖出去,收益非常高。”成清波曾经说,他的第一个商业地产项目就赚了近3亿元。
  另有一种说法则是,成清波的发迹,其实是“崛起于股市”。有报道称,2002年,成清波曾从物华股份借款4000万元,用于炒股及相关运作。一系列腾挪后,成清波被指以“空手套白狼”的手段,拿下物华股份的大股东之位,随后减持套现。
  随后数十年间,成清波的投资范围不断扩大。他旗下的产业,一度涉及水电站、铁路、高速公路、矿产开发、文化产业、金融业等。成清波解释他的投资逻辑称,他多选择“变现能力强的项目”。
  “有什么意思呢?每台空调才赚几十块钱。”《中国企业家》的报道中,成清波说,他不喜欢做产品和品牌。最终,这位原来的数学老师,渐成在国内市场兴风作浪的“资本玩家”。
  “财技”造出中技系
  外界认为,成清波以深圳市中技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为母体,通过关联公司,至少控制或入股了4家上市公司。
  2002年,成清波取得了物华股份(现改名ST成城)21.57%的法人股;2004年,中技系关联企业深圳国恒,斥资3.42亿元成为*ST国恒二股东。
  2008年和2011年,中技系的关联企业,又分别入股*ST国创及控股恒立实业。至此,近10年时间内,成清波完成了“中技系”的铺设。
  “大多数的造系者构筑资本系,看重的是上市公司的直接和间接融资功能。”四川农业大学的刘新民在一篇论文中写道,造系者会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通过上市公司获得资金。
  成清波的做法,恰好诠释和佐证了上述论调。数据显示,“中技系”旗下的上市公司,业绩均不算景气。
  例如,2008年以来的6年间,*ST国恒4年亏损,最多一年亏损2.72亿元;最近两年,*ST国创连续两年亏损,累计亏损额达到6307万元。
  成清波本人,却在此间实现了个人财富的暴增。2007年,成清波减持物华股份3000万股,套现2.5亿元;2009年,成清波控制的深圳益峰源公司,累计减持*ST国创5800多万股,疯狂套现5亿元。
  减持之外,成清波还把其他的“高超财技”展示得淋漓尽致。其中,最明显的一例发生在*ST国恒重组时。
  2006年11月,*ST国恒的前身天津宏峰发布公告称,拟受让大股东深圳中技所持有的罗定铁路59%的股权,交易额为4.11亿元。就在这笔交易的三个月前,深圳中技刚以4186万元受让罗定铁路83.44%的股权。
  短短三个月,成清波即通过“低买资产,高价注入上市公司”的方式,赚得3亿多元。
  去年2月,ST成城抛出了一份定向增发方案。方案显示,ST成城拟非公开发行12亿股,每股发行价不低于3.75元,募集资金约45亿元。而这部分资金,将被用于收购贵州盛鑫矿业100%的股权、偿债和补充流动性等。
  但随后媒体就爆出,这笔收购的资产评估“弄虚作假”,存在人为造假痕迹。盛鑫矿业下属的9个煤矿,净资产总和仅为363万元。
  按照方案,成清波在这次增发中将认购5亿股。有媒体援引知情人士的分析称,成清波的认购资金可能来自过桥资金,“如果增发成功,股价持续攀升,除了归还过桥资金外,成清波还会大赚一笔”。
  信托违约成起火点
  信托是成清波获取资金的另一个通道。据报道,2011年前后,中技系先后通过国联信托、中航信托等公司融资22亿元,其中有14亿元来自国联信托。
  其中的7亿元,被中技系用作天津铜锣湾项目的开发;此外,中技系还以其在*ST国恒的股票做质押,通过国联信托融资3.4亿元。而这总计10.4亿元的融资,均来自于扬子江船业。
  同样是在2011年,上市公司拿出2.5亿元的自有资金,在国联信托成立了一款信托产品。该笔资金流向了湖北华清电力,用于溇水江坪河水电站项目的建设。而华清电力正是深圳中技的子公司。
  但上述信托产品,最终均宣告违约。成清波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信托违约始于天津铜锣湾项目,但交易对手“恶意不付租金也不付利息”,“这个债务担保一出事,导致所有中技实业的担保都出了问题”。
  无法偿债的压力下,成清波拱手让出了两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权。今年1月,深圳国恒所持有的1.8亿股*ST国恒,被强制划转给了扬子江船业方面;4个月后,中技实业持有的2580万股ST成城,也被国联信托“接盘”。
  这一系列的变故,使得成清波打造10年的“中技系”走向解体。此番成清波被拘捕,诱因则是上海优道的兑付危机。后者是“中技系”的融资平台,多次爆出“定增未批”即为上市公司募资的情况。
  去年底,多位投资者购买的理财产品无法兑付。媒体报道称,这些原本承诺投向保障房项目的产品,最终却通过上海优道流向了*ST国创董事长周剑云的账户。周剑云被指与成清波关系密切。据报道,该理财产品未兑付资金超过了7亿元。
  6月19日,“中技系”上市公司ST成城收到了吉林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吉林省证监局称,ST成城在2012年6月与中技科技、中技实业和上海优道签订了《股份认购框架协议》,约定由上海优道为ST成城募集定增认购资金。
  2012年8月,ST成城收到转入资金2.58亿元,其中2095万元转至中技科技,2.37亿元转至深圳博润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有猜测认为,博润电子为成清波设立的壳公司。广为报道的事实,成清波设立了大量的壳公司用于倒账。一位深圳中技实业的员工称,中技系旗下存在大量的壳公司,她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家”。
  《第一财经(微博)日报》报道称,加上债务纠纷和逾期信托资金,中技系的债务总规模已近38亿元。
  一位深圳当地的人士,近期走访过中技实业的办公室。她告诉记者,目前中技实业总部仅有四五名员工,“员工还被拖欠了薪水”,不时有债权人上门讨债。点击进入参与讨论全国咨询热线:400-096-0053
三胜咨询 - 中国领先的投资咨询机构
解密中技系掌门人成清波非法吸存被判刑
   10:22:49    /
  [卷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成清波,今年3月底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一个月目前成清波虽已出狱,但上海优道案的种种谜团却并未因此得以解开]
  [判决书显示,上海优道实际募集12.5亿元,有11.24亿元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存款,共涉及579名不特定社会公众,案发前实际兑付4.3亿余元,案发后实际兑付3.4亿余元,未兑付金额3.8亿元。]
  [判决书显示,上海优道案募集资金中,成清波及其关联公司兑付了4.93亿元;杨智琴等人兑付了510万元;募集资金中回流兑付金额约为3.7亿元,加上中间人兑付的2000万元,四者合计约8.68亿元,尚有2.37亿元未说明兑付主体。]
  销声匿迹近两年之后,曾在资本市场掀起滔天巨浪的“中技系”掌门人成清波,悄无声息又回归公众视野。
  2014年5月,卷入上海优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海优道”)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的成清波,被警方立案调查后,在资本市场销声匿迹,直到今年3月底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一个月。但早在2015年7月,成清波就已取保候审。这一年零一个月的刑期,也已通过羁押时间抵扣执行完毕。如今,成清波已恢复自由之身。
  判决时,法院认定成清波具有自首、退赃、“重大立功”等情节,而被从轻判决。《第一财经日报》获悉,成清波被立案调查后,组织部分资金兑付了上海优道案中部分募集资金。此外,成清波其间曾举报他人,被法院认定为有“立功”情形。
  成清波虽已出狱,但上海优道案的种种谜团却并未因此得以解开。虽然上海优道案涉案资金已部分兑付,但围绕上海优道案,成清波及其掌控的中技系,与正在重整中的\*ST新亿收购美国THC煤炭公司100%股权,以此获得美国煤矿。2012年,时任国创能源董事长的周剑云向成清波提议,向其购买上述美国煤矿,用于国创能源重组,并以定向增发方式支付收购款项。
  2012年5月,国创能源发布定增预案,拟定增募资约39亿元用于收购TPI,周剑云的关联方盛晖投资拟认购不低于25%的发行份额。在成清波要求支付收购前期费用的情况下,2012年6月,周剑云与上海优道时任总经理杨智琴、“资金掮客”刘永盛约定,通过上海优道募集资金。
  很快,事情就变得一发不可收拾。杨、刘二人分别打着定增及政府动迁安置项目的幌子,总计募资约12.5亿元。其中,流入成清波、周剑云个人控制的账户中的资金合计超过7.9亿元。
  尽管成清波后来正式获刑,但从2013年8月上海优道案案发至公、检、法先后介入长达两年多时间里,这名曾经的资本大鳄遭遇的经历,至今仍鲜为人知。
  根据自称为上海优道现任股东、负责人的尹立群的表述,这段时间成清波前后大致共经历了三个阶段。日,成清波被上海警方刑事拘留;当年6月被检察院批捕;2015年1月,警方完成刑事侦查后,将案件移交检察院。
  上海优道兑付危机爆发,迅速引发市场高度关注,但从2013年8月到2014年5月,长达8个月的时间内,成清波一直未被采取强制措施。直到2014年周剑云失联,才成为成清波被刑拘的直接诱因。
  “刚开始,成清波并没有被采取强制措施,连杨智琴都被取保候审,但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周剑云失联的事情,成清波才被警方刑事拘留。”尹立群说,除了周剑云失联,当时一个重要国际会议即将在上海召开,也成为成清波被警方羁押的一个原因。
  尹立群称,审判阶段,成清波案件前后开庭四次,第一次是交换证据的预备庭,另外三次是正式庭审。其中,预备庭没有公开开庭。2016年3月,上海静安区法院正式作出前述判决。
  不过,正式获刑前成清波已通过取保候审,获得部分人身自由。多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日,成清波就已取保候审,而当时法院尚未开庭审理,案件仍在检察院侦查阶段。
  成清波之所以能够取保候审,筹集上海优道案兑付资金是主要原因。上述知情人士称,当时兑付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如果对案件的解决有所帮助,可以进行取保候审。
  判决书显示,上海优道实际募集12.5亿元,有11.24亿元被认定为非法吸收存款,共涉及579名不特定社会公众,案发前实际兑付4.3亿余元,案发后实际兑付3.4亿余元,未兑付金额3.8亿元。
  罕为人知的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成清波方面可能还进行了系列运作。一名接近成清波的知情者透露,案件移交检察院后,还有部分投资者联名“请愿”,要求对成清波取保候审,以便其筹集兑付资金,可提供“请愿书”为证。尹立群亦称,确实发生过投资人向司法机关邮寄“请愿书”之事,但他本人不是当事人,手中并无“请愿书”。直到发稿,记者未获得上述知情者所称的“请愿书”。
  “从被警方刑事拘留到取保候审,成清波一共被关了一年零一个月,羁押一天抵刑期一天,刑期现在已经执行完毕了。”上述接近成清波的知情者称,成目前已经完全恢复自由。
  “从量刑上看,成清波的判决是很轻的。”上海明轮律师事务所律师王智斌对《第一财经日报》说。
  除了如今已更名的*ST新亿,成清波曾经控制的大多数上市公司,均被监管部门立案调查。根据上海静安区法院判决书,成清波仅被判处一年一个月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人民币2万元,涉及其他上市公司的则未追究。
  不仅如此,在上海优道案中,成清波被追究刑责的,也只是案件金额的极小部分。判决书显示,在上海优道募集的12.5亿元资金中,有1.5亿余元直接划入*ST成城账户,剩余的7.46亿余元、3.08亿余元,被分别直接划入国创能源、中间账户。事后查明,上述资金中,成清波实际使用4.36亿余元,周剑云实际使用3.53亿余元,刘永盛等其余参与者均得到了数千万至数百万的返还。
  上述案件所涉金额中,绝大部分并未被认定为犯罪。而判决书显示,成清波等人非法吸收存款,数额巨大,其行为已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依法应予惩处。虽然成清波只是对通过成立有限合伙企业对外融资,解决增发和项目资金的方法只有概括性地了解。但事后明知是向不特定公众募集,仍指使他人继续公开募集,应认定其对参与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承担刑事责任。
  而所谓明知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指的是2013年8月上海优道兑付危机爆发后,杨智琴等人受周剑云指示,向成清波汇报后,经其同意募集的7032万元。这意味着,上海优道此前募集的金额未追究刑责。
  法院认定,成清波有自首、退赃、“重大立功”等情节,因此酌情从轻处罚。
  记者获悉,法院判决前,上海优道案募集的12.5亿资金中,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11.24亿元目前已经兑付完毕。而为了获得轻判,成清波还检举了他人,即判决书所提及的“重大立功情节”。
  另一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成清波曾试图通过某“领导”帮其办事,并且“给了钱”。但收了钱之后,对方却并未为其办事。为此,上海优道案发后,成清波随即检举了对方,在判决时,这一行为被法院认定为立功。
  “从判决书来看,非法向公众吸收的资金,法院已经认定兑付了,就没有什么好说的。但如果从影响来说,上海优道的社会危害性很大。”王智斌说,如果上述行为未被发现,或发现后归还,就可获得轻判,将会导致以极低的犯罪成本,从而对类似行为形成“反向激励”。
  根据法院判决,上海优道案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资金11.24亿元的兑付共分三个阶段,案发前的第一阶段,已经兑付4.3亿元;案发后兑付了3.4亿元,其中来自成清波控制账户及其关联公司共计3.2亿元,中间人兑付了2000万元;起诉、审理之后,又兑付了剩余的部分。
  尽管如此,11.24亿元的兑付资金中仍有约2.37亿元的兑付主体没有明确,判决书也没有给出说明。判决书显示,上海优道案募集资金中,成清波及其关联公司兑付了4.93亿元;杨智琴等人兑付了510万元;募集资金中回流兑付金额约为3.7亿元,加上中间人兑付的2000万元,四者合计约8.68亿元,尚有2.37亿元未说明兑付主体。
  而按照尹立群等人的说法,未明确兑付主体的2.37亿元,正是来自*ST新亿。资金来源为该公司重整时公积金转增的股份。
  *ST新亿2015年12月披露,当年12月4日,上海优道设立的富义投资、芮嘉投资、纯优投资、乾灏投资等四家合伙企业,向其申报共计10.2亿元的债权及衍生利息、违约金。随后,*ST新亿控股股东新疆万源稀金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企业,时间大约在2014年七八月间。
  工商登记资料显示,赛伯乐绿科成立于日,注册资本1亿元,股东为北京东方绿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赛伯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业务包括投资管理、资产管理、投资咨询、项目投资、企业策划等。
  赛伯乐绿科此前已在中技系资本运作中露过脸。2014年5月,深圳中技实业在国联信托的两笔信托借款违约,导致其用于质押的*ST成城2580万股被强制划扣给国联信托。当年8月16日,*ST成城公告称,作为两笔信托计划的原委托人、受益人,江阴顺元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公告称,周剑云在未提交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的情况下,以公司的名义,与陈世达、贵州阳洋矿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阳洋矿业”)订委托融资协议,陈世达委托阳洋矿业进行融资,由当时的国创能源提供监管账户并监管;阳洋矿业随后委托上海优道投资融资,同样由国创能源提供监管账户,但阳洋矿业、优道投资之间因融资产生的责任、义务,均与国创能源无关,且无需对任何协议外第三人承担责任。如因与阳洋矿业、上海优道的商户协议被协议外第三人追责,阳洋矿业、优道投资应对其承担赔偿责任。
  日,国创能源再次公告,否认了上述7.46亿元债务。公告称,此事是周剑云未经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审批,公司不是融资主体,也未召开董事会或股东会为上海优道的融资提供担保。此外,年报信息显示,截至2015年9月底,*ST新亿的负债14.71亿元,并不包含上海优道申报的债权。
  但在日,上海优道向*ST新亿申报上述10.2亿元债权时,迅速得到了确认,并由该公司进行了偿付,导致其重整债务总额由14.82亿元,骤然增加到21.74亿元,增加了近7亿元。
  对于*ST新亿在债权问题上的态度反复,该公司现任董事长黄伟对《第一财经日报》称,出现这种情况,是公司前任董事会不负责任。作为后任者,必须要把这些债务清查清楚。如果在重整完成后再出现债务纠纷,对该公司的影响将会更大。
  法院判决书也认定,相关资金部分被用于偿还当时的国创能源的银行贷款,但并未提及具体金额。5月19日,*ST新亿发布回复函,对上证所此前问询函中提及的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复。
  “我本人此前一直从事矿业,对资本市场并不熟悉,2013年才开始筹划进入资本市场,2014年正式进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与很多家上市公司接洽借壳,最后才找到*ST新亿。”黄伟称,他此前并不认识成清波和中技系的人员。
  按照黄伟、尹立群等人的说法,成清波组织资金兑付,一个隐含的目的是为了保住*ST新亿这个上市公司的壳资源。
  黄伟称,如果成清波不偿还涉案资金,上市公司将会构成单位犯罪,一旦构成刑事犯罪,重整将无从谈起。
  “上海优道募集的资金有7.46亿元流入*ST新亿账户,但没有追究责任,是出于综合考虑的结果,如果追究公司责任,最终的结果就只能是退市。”尹立群称,将*ST新亿置于刑事犯罪之外,也是对该公司的保护。
  代偿了2.37亿债务后,*ST新亿与成清波、上海优道之间,似乎已经不存在任何关系。但事实上,上海优道、成清波与*ST新亿之间,可能仍然是未了之局。
  按照尹立群的说法,募集的资金中,流入周剑云控制账户的资金部分,已涉及职务侵占,*ST新亿代偿后,仍要向其追讨。
  “肯定要向成清波、周剑云追讨,否则这个钱怎么能拿回来?”黄伟说,目前,已向成清波个人发送律师函,追讨由*ST新亿、其本人代偿的资金。
  此前有消息称,为逃避责罚,周剑云早已避走海外。*ST新亿能否追回相关资金,存在极大的悬疑。*ST新亿、成清波、周剑云以及上海优道之间隐秘的未了局,仍有待时间来“破解”。
  附表 国创能源募资去向
  表面去向划入国创能源7.46亿
  进入成清波控制账户4.36亿
  真实去向周剑云控制账户3.53亿
  刘永盛、杨智琴、田盛为使用资金8600万余元
  回流兑付投资人3.7亿余元
免责声明:
1、本网转载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我们不对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有效性和适用性等作任何的陈述和保证。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一贯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并遵守中国各项知识产权法律。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马上与本网联系更正或删除,可、可电邮()、可电话(1)。
时代进步,生活方式逐渐发生着改变,这其中的影响因素,包括手机、包括网络、包括电子商务,甚至包括我们的支付手段。...
一、我国酒庄建设情况中国的葡萄酒市场蓬勃发展,酒庄建设如火如荼。除了在国内投资建设酒庄外,部分投资者走出国门到...
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其蕴量巨大,全球的风能约为2.74×10^9MW,其...
定制家具是指机械化、规模化生产的个性化家具,也就是家具生产企业借助现代化信息技术及柔性化生产工艺,为消费者量身...
全国演出市场总体情况(1)演出场次2013年国内音乐类演出总场次1.65万场,票房总收入达43.06亿,占演出...
我国不锈钢行业市场规模我国目前的不锈钢生产能力和规模远不能满足当前和未来的消费需求,而我国不锈钢行业有极好的市...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400-096-小时) 客户服务专线:8 09
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8 市场调研、营销策划:6 IPO咨询专线:9 客服邮箱:
在线咨询QQ:
媒体合作、广告合作:6 网站合作QQ: 招聘邮箱: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 三胜咨询TM 旗下网站 粤ICP备号-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清波出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