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之星救援方案个人建议: 船体铝阳极周边捆绑大批小型气囊,让船体铝阳极缓慢上浮.谁能联系上救援专家?

& & & & & & & & &
& 您的位置是& :&>&&>&
【法云头条】专家解释“为何不第一时间切割船体” | 法云网:释疑沉船
&&&来源:& & 13:12:53
简述:【法云头条】专家解释&为何不第一时间切割船体& | 法云网:释疑沉船救援:切割还是扶正 现场救援专家解答:为何要切割船体?
  3日晚,救援人员开始对客船
【法云头条】专家解释&为何不第一时间切割船体& | 法云网:释疑沉船救援:切割还是扶正 现场救援专家解答:为何要切割船体?
  3日晚,救援人员开始对客船&东方之星&轮的底部进行切割作业。
  在现场指挥救援的海军工程大学专家李其修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方之星&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倾覆的,因此距离水面最近的船舱底层可能还存在气垫层,如果有乘客进入底舱,就有存活机会。&65岁的朱红美和21岁的陈书涵就是从船底的气垫层被救出的。&李其修说。
  李其修表示,在密闭的空间中,空气会越来越稀薄,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也会融入水中,拖延越久,幸存者生还的几率就越小。切割船体将为处于底层的幸存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但李其修表示,切割破拆存在很大难度。最大的困难是,切割会导致气垫层内的空气逃逸,浮力减少,引发船体下沉,影响船身稳定。
  为确保破拆措施的顺利进行,一个最为稳妥的方案是:将钢缆缠绕并承托船体,然后通过浮吊拉拽钢缆,以达到固定船体高度和稳定度的作用。
  &每救出一个生还者,就是对我们最大的鼓舞。&虽然嗓音略带疲惫,但李其修语气坚定:&抓紧一切时间,绝不放弃救援!&
  延伸阅读:
  专家解释&为何不第一时间切割船体&
  疑问一:为何不第一时间船底开洞救援
  据央视记者消息:现场指挥部成员连夜制定进一步的救援方案,目前考虑到的是两个方案,第一个方案,是要把这船体切割,然后再让潜水员下去。目前设计的切割点有三个:空气舱、污水井、首空舱。因为这三个位置是通道比较集中的地方,也就意味着可能是当时逃生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
  为什么未在第一时间进行切割船体救援?目前船处于倒扣状态,之所以船底还能浮在水面上,一个重要原因在于船内,特别是船的底层还存在空气,也就是形成空气舱。如果盲目在船底开洞,舱内气体泄漏后可能造成倒扣的船只浮态失衡或者快速下沉,那么整个救援就失去意义。
  因此,必须在破舱之前对船体进行固定。此前,央视公布的视频曾显示有人员在露出水面的船底进行焊接作业,实际上就是在焊接加固点,为对船舶进行固定或者打捞做准备。有了加固点,更关键的是要拥有对其进行加固的船只或者浮筒。
  目前,最常用也是此次救援计划采用的加固方法就是捆绑法,也就是将翻扣船只捆绑在一到两艘船上,或者通过浮筒进行固定。
责任编辑:言一
版权所有:北京在线您的位置:
长江沉船为什么选择切割方案 切割船体后救出来了多少人
来源:网易
导读:人民日报【#长江客船沉没#58小时:遇难人数升至39人】据央视报道,水下搜救彻夜未停,遇难人数升至39人。①昨晚,船体切割工作开始;但受大......
人民日报【#长江客船沉没#58小时:遇难人数升至39人】据央视报道,水下搜救彻夜未停,遇难人数升至39人。①昨晚,船体切割工作开始;但受大雨影响,今天凌晨暂停切割;②水下探摸救援不间断开展,202名潜水员分3个班次在水下循环搜救;③沿江搜索范围向下游扩展220公里,沿江地方政府和村民地毯式搜救。
&东方之星&客轮翻沉已超过了48小时,搜救工作也加速进行,截至今日凌晨,救援人员已发现29具遗体和14名幸存者。3日的救援工作也集中在地毯式搜救中,救援人员将在翻出水面的船底切割一个长方形窗口,以便让潜水员进入船内继续搜寻救人。
待打捞船到位后将实施打捞
3日一早8点左右,监利下起大雨,刮着大风。紧靠&东方之星&沉船的航勘201号救援船船头成了一个临时指挥部,北海舰队海上防险救生支队的指挥人员用水上电视、电话等指挥潜水员在水下开展救援,透过潜水员头顶的摄像头监看船舱内情况。潜水员在船内发现一个人就告知指挥人员,3日上午,用这种办法从沉船里打捞起5具遗体。
由于作业面有限,12时至21时,海军按照计划撤离现场,由长航系统等方面救援人员继续潜水施救。21时后,海军再次下水救援。海军现场副总指挥董焱12时许向记者表示,截至3日上午,海军已搜索了沉船一半左右的舱位,暂时没有发现其他遗体。救援人员将继续对舱内、舱外及周边区域进行地毯式搜索。
21时许,记者在沉船施救现场看到,救援人员正在对&东方之星&进行切割作业。根据现场指挥部提供的信息,救援人员将在船体底部中前部切开一个55厘米乘60厘米的长方形口子,以便潜水员进入舱体探查。
在科学施救方面,一直有三种方案可供救援人员选择。第一,切割船体。第二个是吊起船体。此外就是采取潜水员水下探摸搜寻。
在3日举行的第3场新闻发布会上,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徐成光介绍,经过搜救专家集体会商,决定先继续采取潜水员水下探摸搜寻的方式,开展沉船内被困人员的搜救工作。一个舱室一个舱室摸排。待调派的打捞船全部到位后,将实施船体打捞工作。
徐成光透露,截至3日下午,已有3艘打捞船赶到现场,还有两艘正在赶来的途中。现场救援指挥部已统一调度了180余名潜水员进行水下救援。与此同时,大量搜救人员正在事发江段下游220公里范围内开展拉网式搜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1. 下部打气法  这种方法,是想继续给船中被扣的幸存者继续提供氧气,以延长存活时间。  问题:  1.1 游船是有许多房间、许多层组成,下面的气体很难计入到各个房门的内部  1.2 气量太小没啥用;气量太大,会形成气体液体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的比重比水小,会减小浮力,船体会进一步下沉。  1.3 在船体下部集聚大量的气体后,会改变船体的受力情况,这会使得船体的姿态改变,而姿态的改变,会使得幸存者赖以生存的气穴游走,这会直接要了幸存者的命。  2. 放水法 (围堰取水、炸堤泄洪)  在不考虑时间、成本、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只考虑救人,也是不可取的。  2.1 水位下降后,船会慢慢抵到江底。  2.2 再进一步降低水位,会使得船内的水慢慢流出。船所受浮力改变,会产生姿态改变,气穴会游走,直接要了幸存者的命。  2.3 这种方法还有一个更致命的问题,水慢慢流出,会拉大气穴。这使得气穴中的气压慢慢变小,虽然水中会有部分溶解的空气溢出,但基本于事无补。当压力太小,气穴中的氧气就会非常稀薄,如果这个过程不能在几分钟内结束,会使得幸存者直接窒息而死。  2.4 如果幸存者没有完全支撑,水位下降,幸存者露出水面,浮力下降,要花费更大体力来维持体位。如失去支撑,甚至会随水位下降,直接被吸出,二次落水而亡。  3. 快速扶正  假设有这样的快速扶正的设备  3.1 扶正过程中,气穴会从底部变到顶部,如果顶部不致密,气体会溢出到别的房间,你认为幸存者能跟上吗?  3.2 扶正,会使得掉落的物体再次掉落,会把幸存者埋到下面  3.3 扶正过程中,如何做到水能快速排出?而且排水的过程中,如果防治幸存者不再次落水?  ====================================================  大家救人的心情可以理解,群策群力也是应该的。但这毕竟是一个非常专业的事情,相信专家的能力。大家可以讨论方法,但不要质疑现场的方案。现场实施的方案是经过多人讨论、反复取舍后的结论,自有它的道理。  人在船下扣着,即便无亲无故,只要还是正常的人,就想赶快救出来。  为船上的每一个人祈福。  为每一救援的人员加油,祈福。
楼主发言:5次 发图:0张
  补充 放水法对侧覆的船可用。
  说得好,很多人不懂乱说
  我沉痛地声称:这是一次失败的救援!无论怎么辩解都晓得是苍白无力!机会稍纵即逝的,天气不好,塞车,情况复杂,尼玛,没有效果,你过程再美也没用。!  
  我看到网友提的意见和方法:  用充满氧气的大号气囊,往船里塞.。可以增加浮力,还能输送氧气。塞进去几百个还是可行的。我觉得方法好啊,网上有人才  
02:11  我看到网友提的意见和方法:  用充满氧气的大号气囊,往船里塞.。可以增加浮力,还能输送氧气。塞进去几百个还是可行的。我觉得方法好啊,网上有人才  [来自UC浏览器]  -----------------------------  完全是瞎扯蛋!这么胡乱塞,你能保证船体平稳上浮?船体移动,气腔移位,人全死光了。对救援人员的安全问题就不说了。用气囊打捞一艘没人的沉船都要废尽周折,速度缓慢,何况你还想救人!  
  封闭的空间  不足以让一个人呼吸几天的时间吧  假如稳妥的方法  需要几天的时间  那就不如当机立断  马上采取最好的捞船方法  先把船复位  再救人  
  潜水员在系钢缆时很费劲  是否可以使用磁铁代替  方法:  使用绳索  两段栓系重量以及磁力合适的磁铁  将磁铁吊入水中  由潜水员负责把磁铁吸附到船体上  并把磁铁位置安排好  用足够数量的磁铁  保证磁力足够大  再把吊绳穿过这个绳索  调整吊绳长短  保证各磁铁受力均匀  这样  只要拉动吊绳  就可以把船复位  同时  船体两侧均如此安放磁铁  也可以把船体拉出水面  
  绳索两端栓系重量以及磁力合适的磁铁  
  @半卷素书看天下
21:30:26  绳索两端栓系重量以及磁力合适的磁铁  -----------------------------  国之殇,民之痛!斯人已去,存者自重!
  术业有专攻,打捞救人的事情让专业人士来做吧。我们能做的就是贼为船上的人员祈福,希望他们尽可能的都活下来。  
  现有救援方案太保守了,400多人估计只能救活十几人吧,大部分人都在船舱内缺氧憋死了,为什么不采用大胆救援方案呢?救活几十上百人没问题吧
02:11  我看到网友提的意见和方法:  用充满氧气的大号气囊,往船里塞.。可以增加浮力,还能输送氧气。塞进去几百个还是可行的。我觉得方法好啊,网上有人才  [来自UC浏览器]  -----------------------------  @血染盔甲狂笑当歌
02:26:20  完全是瞎扯蛋!这么胡乱塞,你能保证船体平稳上浮?船体移动,气腔移位,人全死光了。对救援人员的安全问题就不说了。用气囊打捞一艘没人的沉船都要废尽周折,速度缓慢,何况你还想救人!  -----------------------------  现有保守方案没救活几个人
  第一时间能把船拖出水最好。
  KO,咋不说把长江水抽干呢,一群傻X!啥智商。
  現場救援的人員缺乏實際經驗,只是按照所謂的書本理論在實施救援,並且找理由辯解,說什麼一開始不扶正是為了尊重死者,那麼請問:你們尊重生命了嗎?其實一開始就可以扶正的,只是他們沒有辦法而已。其實可以在臨岸方安裝幾台捲揚機,在臨水方採用浮吊,不需要兜底,可以利用船隻的纜樁,因為臨水方主要就是輔助扶正,沒有到起水階段,其負荷是很小的。這樣,捲揚機向岸方拖曳,起重船輔助,很快就可以扶正的。為什麼不能有這個方案呢?總而言之,缺乏實際救援經驗哪。
  @思维的复杂性 在船底打几个小孔,往里吹气.放探头.甚至可以想办法放点流质食物下去,还可以说话.气压压力应该不大,1个多大气压,可以算的到.如果能在水下切割那就更好了.
  @思维的复杂性 刚开始不是在船底有发现生命迹象吗?不可以在船底打几个小孔,往里吹气.放探头.甚至可以想办法放点流质食物下去,还可以说话.气压压力应该不大,1个多大气压,可以算的到.如果能在水下切割那就更好了.
  @baifei1209
01:27:00  现有救援方案太保守了,400多人估计只能救活十几人吧,大部分人都在船舱内缺氧憋死了,为什么不采用大胆救援方案呢?救活几十上百人没问题吧  —————————————————  倾覆速度太快,人员根本来不及往底部跑,底部应该不会有太多人。最多也就只能再救那么十个八个而已了,不可能就得了几十的。  
  @花随流水去
16:23:00  現場救援的人員缺乏實際經驗,只是按照所謂的書本理論在實施救援,並且找理由辯解,說什麼一開始不扶正是為了尊重死者,那麼請問:你們尊重生命了嗎?其實一開始就可以扶正的,只是他們沒有辦法而已。其實可以在臨岸方安裝幾台捲揚機,在臨水方採用浮吊,不需要兜底,可以利用船隻的纜樁,因為臨水方主要就是輔助扶正,沒有到起水階段,其負荷是很小的。這樣,捲揚機向岸方拖曳,起重船輔助,很快就可以扶正的。為什麼不能有這個方  —————————————————  按你的干法那连一个都救不到,幸好你不是现场指挥。  
  离岸边40米!  用浮筒支撑船,用10辆坦克拖,拖到浅水区或底层出水再救援。。底层的人存活机会大,我们要救可救的人。  我2日起一直呼吁这个方法,没人理啊。。  
  @花随流水去
16:23:48  現場救援的人員缺乏實際經驗,只是按照所謂的書本理論在實施救援,並且找理由辯解,說什麼一開始不扶正是為了尊重死者,那麼請問:你們尊重生命了嗎?其實一開始就可以扶正的,只是他們沒有辦法而已。其實可以在臨岸方安裝幾台捲揚機,在臨水方採用浮吊,不需要兜底,可以利用船隻的纜樁,因為臨水方主要就是輔助扶正,沒有到起水階段,其負荷是很小的。這樣,捲揚機向岸方拖曳,起重船輔助,很快就可以扶正的。為什麼不能有......  -----------------------------  不喜欢动脑只喜欢照本宣科,没办法,都给养成固定思维了,这个得理解,教育体制不一样哈
  @WASONXW
18:06:12  @思维的复杂性
在船底打几个小孔,往里吹气.放探头.甚至可以想办法放点流质  1.用带活接(有内外牙相接)另边连有球阀的铁管,拧开活接,把只有活结的一头焊接在船底,通过活结内孔钻透船底,连通船底气穴。取出钻头后,迅速连接好活结,关闭球阀。在船底中部及两边各焊接多个以上带活结连球阀的(用来进出气)管道后,其中一个连气压表,用来监测船底气穴压力。
2用带储气罐的螺杆空压机,通过船底中部球阀往内充气,参考压力表,调节船底两边球阀的开启程度,可据需调整船底气穴压力。在储气罐上装上流量计,可在船底部依据需要开通足够的进出气管道,使船底气穴有维持生命足够的氧气,为救援赢得时间。  另楼主所讲,气压不大。依我所理解气穴气压应为水深加大气压,此处水深最大应为船的型深3.1米所产生压力,最大0.3个大气压。若船高18米,水深15米,船底露出水面1米为实,船已硬触底,即使切开底部,依据连通器原理,内外液位一致。推算气穴最大气压1.3个大气压,若关掉以上球阀排气阀充气,理论上气穴液位会下降,直到气体从船弦溢出水面。用透明玻璃杯倒扣水中能做理论上的验证。在船底焊接多个铁钩,用绳固定在岸上或连接锚,能否起到固定船的作用
  @u_15-06-07 01:37:17  @WASONXW
18:06:12  @思维的复杂性
在船底打几个小孔,往里吹气.放探头.甚至可以想办法放点流质  1.用带活接(有内外牙相接)另边连有球阀的铁管,拧开活接,把只有活结的一头焊接在船底,通过活结内孔钻透船底,连通船底气穴。取出钻头后,迅速连接好活结,关闭球阀。在船底中部及两边各焊接多个以上带活结连球阀的(用来进出气)管道后,其中一个连气压表,用来监测船底气穴压力。
2用带储气罐的螺杆......  -----------------------------  1. 先说固定船只的问题。因为是在水里,固定遇难船需要别的船,而固定船也是浮在水上,如想完全固定,就要需要固定船坐底。  2. 关于气穴的问题。在遇难船的底部肯定有气穴。但其实理论上,每个房间的封闭上角落都有可能有小气穴。这里有可能有幸存者。  3. 你说的在船底部加注空气,让船上浮的问题,前提是必须固定船只。如果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加注空气,船的姿态随气体的变多,船体肯定会变化。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东方之星号客轮沉没#【动画演示:救援中的三件要紧事】①“船体拎起”:钢索绕过船体底部,要靠潜水员手工完成,难度大;②船体切割:3个切割点分别是空气舱、污水井、首间舱,但切割后皆未发现幸存者;③今天,开始在沉船水下部分焊接8个铁墩子,为船体扶正做准备。By央视http://t.cn/R2oKu2W
同时转发到微博长江沉船事故最新消息:东方之星船体已侧翻过来 不抛弃不放弃救援行动纪实-社会新闻-齐鲁晚报网
长江沉船事故最新消息:东方之星船体已侧翻过来 不抛弃不放弃救援行动纪实
核心提示:
湖北监利,长江大马洲江段——一场时间和生命的赛跑。1日晚,“东方之星”游轮在这里翻沉后,一场牵动各方的大救援紧张进行。党中央、国务院紧急决策部署,各种救援力量八方汇聚,无数普通民众积极参与……
湖北监利,长江大马洲江段&&一场时间和生命的赛跑。1日晚,&东方之星&游轮在这里翻沉后,一场牵动各方的大救援紧张进行。党中央、国务院紧急决策部署,各种救援力量八方汇聚,无数普通民众积极参与&&
记者在&东方之星&沉船施救现场看到,7时40分,&东方之星&船体已侧翻过来,露出&东方之星&四个大字,蓝色的船体也已露出水面。
争分夺秒,为了生的希望
4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召开会议,听取国务院事件救援和处置工作组关于&东方之星&号客轮翻沉事件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情况的汇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
&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负责&,&动员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争分夺秒&&&会议消息透出的语气急迫、坚定。
&&继续做好人员搜救和伤员救治,&坚持把救人放在第一位&;
&&深入细致做好善后工作;
&&严肃认真开展事件原因调查;
&&主动发布权威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加强对事件处置工作组织领导&&
五大措施环环相扣,指导着紧张进行的救援工作。
从1日晚9时许灾难发生到记者发稿时,救援工作在困难和挑战中加速推进。
江难,有着不同于其他灾害的特性,给这次大救援出了无数难题。
外部,天空暴雨不断,水面风大浪急。加上长江正值汛期,江水污浊,水下能见度几乎为零。
船内,舱室结构复杂,杂物倒扣,有些舱门被死死抵住。
最让人揪心的,是困在其中的400多条生命。
&救人是第一位的&。李克强总理一到达现场,就做出这样的明确指示,并迅即决定从全国各地调集最优秀的潜水员参加救援。
指挥船&航勘201&上,部长、将军、救援专家反复推演打捞救援方案。交通运输部救捞局副局长张建新说,复杂的环境、天气状况,更需要科学施救、精准施救、及时施救。
很快,三种方案提交讨论:切割船体;吊起船体;潜水员水下探摸搜寻。
方案一,可能最快实施,但可能造成气垫层漏气后船体下沉;方案二需要调集大型船舶,时间来不及;方案三是条件可能情况下,挽救幸存者最可行的办法。
2日起,海军东海、北海、南海三大舰队和海军工程大学等单位200多位潜水员被紧急抽调到现场。&一个舱室一个舱室进行检查。只要有半点希望,我们就要尽万分努力,绝不放弃!&总参谋长助理马宜明下达了这样的命令。
同时,救援指挥部紧急调派打捞船,待到位后实施船体打捞工作。
指挥一线救援的海军工程大学专家李其修告诉记者,&东方之星&是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倾覆的,距离水面最近的船舱底层可能还存在气垫层,如果有乘客进入底舱,就有可能存在存活机会。&65岁老太太朱红美和21岁的陈书涵就是从船底的气垫层被救出的。&李其修说。
3日,船体切割作业被提上日程。李其修表示,在密闭的空间中,空气会越来越稀薄,空气中的部分氧气也会融入水中,拖延越久,幸存者生还的几率就越小。切割将为处于底舱的幸存者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3日晚9时左右,第一次切割开始进行,之后是第二次、第三次&&
江底既有砂石杂物,又有暗流漩涡,整个钢缆穿绕过程异常艰辛。大连海事大学救助与打捞专业教授弓永军说,看似简单的起吊抬升工作背后相当复杂。首先需要救援人员根据船体情况、水流速度等情况找准&起吊点&,进而将相关钢制构建焊接,再准备相应钢筋贯穿、扣紧,进而逐步试吊。
李其修说,在潜水员的努力下,经过近20个小时的努力,钢缆已成功穿过搁浅在江底的船体。通过绑定钢缆的两侧浮吊,即可实现对船体的固定。
这一时期,打捞和搜救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来自海军、海事等部门的潜水员负责按船体图纸摸排船舱;水面搜索由海事及武警部队完成;岸上搜救主要由武警和群众联合完成。
参与救援的中国船级社武汉分社总经理王志刚说,在船体切割开孔是探测生命的最后一招。此前救援人员已通过生命探测仪反复探测,没有发现生命迹象,就只能开孔直接观察,确保万无一失。发现有生命迹象就立刻打开孔盖救人,没有生命迹象就马上封上。
按照切割方案,船体上3个切割点分别是空气舱、污水井、首间仓。这三处通道比较集中,可能是逃生人员比较集中的地方。
为避免伤及幸存人员,切割采取了氧割,每一步作业都十分谨慎。切割人员轮流作业,每切割几秒后,立即用水对切口进行降温。 &谁也不知道船里是否还有幸存者,我们必须反复研判。&现场一名指挥人员介绍。
两个探孔打开后,均未发现生命迹象,救援人员又迅速将其封上,以保证船体内遗体的完整性。这,同样是对生命的尊重。
4日晚,沉船扶正救助打捞方案开始实施。采用船舶整体扳正起浮方案,全方位对所有舱室进行排查。
监利,又将见证一个不眠之夜。
【换个姿势看山东-天天豪礼有惊喜-全新界面国际范儿】
壹点在你身边,欢迎下载体验
责任编辑:白丽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直接加微信号“qiluwanbao002”关注齐鲁晚报官方微信公共平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方之星 船体切割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