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有我自己喜欢刘德华的女明星的明星,才能有他们的日志

“驻外记者向来被看成是美国记者圈子里的精英,他们一般比国内记者要更年长和有经验,受教育程度也更高。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籍驻外记者的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平均工作经验为21年,96%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少数精英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对美国国内的社会舆论也有巨大影响力,由于对那些公众不熟悉的话题,媒体报道改变公众态度的能力要远远高于那些公众熟悉的话题。不少研究发现,媒体对外国的新闻报道越负面,公众对这些国家的态度也就越负面”&。。。。。。每次看书写论文了解了所谓的国际新闻记者的“平均”状况我内心就很奔腾!!!那些关于名校、国籍和性别的论文我就都当视而不见了。。。目前工作经验为0年的我,离45岁还有半辈子的我,真是还有a
long long long long way too
go!!!不是能力问题不是能力问题,是选的模式太艰难模式太艰难,要有信心要有信心!!!
Edmund&&O’Nell说:&从一切可能阻碍你成为想成为之人的事物中释放自己吧!从能力或梦想价值的不确定性中释放自己吧!从可能无法达成目标,或那些目标不是你想要的恐惧之中让自己自由吧!从过去之中释放自己,让你从悔恨和罪恶感中释放自己吧!让你从对他人的期待中释放自己吧!永远不要因为无法达到他们的标准而感到罪恶或羞愧,你对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用你感觉最好、最正确的方式来活,这样其他人才会尊重你的正直和诚实。昨日的美好仍存留在你的记忆中,你会忘记该忘掉的一切,而明日的到来只需一个日出而已--让自己自由
这些明星的绯闻八卦新闻,其实都是功力强大的”爱情的木马程式”,会告诉你什么星座的男人花心,什么星座的女人容易受伤……然后这些”模組程式’就会不知不觉地植入在大家的潜意识中,大量如病毒般复制着相似的悲剧,然后木马程式就因为复制案例多而变得更强大。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剧本要经历,其他意见声音都必须关掉,只听自己的心,只相信自己所见与所感觉的,不让别人的故事案例成为影响自己未来命运选择权的杂讯,自己只要对自己所选择的负全责,其他无法为其负责的人最好都不要出意见。----延
Riding the Globalisation
'Globalisation' is too fashionable a word to be ignored. The
first globalisation made Britain the first world super power and
then United States emerged after the 2nd world war. How the world
will evolve and what role will the Americans play in this new era?
With wide-open eyes we started this trip to New York and
Philadelphia.
New York, as one of my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described more
than 20 years ago, was the 'Capital of Capitalism', 'the place of
money and sin'. As it revealed itself in front of me, a place of
nice streets and parks, a place with Broadway shows and juicy
steaks, and a place of money and, the power of money. My reflection
about this trip includes 3 key points. Number one: it was so
difficult to adjust time difference, I am sorry to admit that I
dreamt through most of the late afternoon sessions ? the mental
motivation simply could not overcome the physical needs. Number
two: it was so nice to travel with the gro
懒得靠谱 懒得解释
&&&&&&&&&&&&&&&&&&&&&&&&&&&&&&&&&&&&&&&&&&&&&&&&&&&&&&&&&&&&&&&&&&&&&&&&&&&&&&&&&&&&&&&&&&&&&&&&&&&&&&&&&&&&&&&&&&&&&&&&&&&&&字与我
&&&&&&&作为一个热爱写字的人,我认为写字是指创作,一种需要创造性思维和生活经历、思想感悟、文化积淀为背景的事。而书法,应当称为练字。我从来没做过这件事情。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任何事情,我都是
&&&& I really really hate&any
tests!What the hell&are they?&
蓦然回首,突然发现托福考试不仅是一个英语的战场,同时也是一个心情的试验场。一个得与失的竞技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真的是很有道理。当我们刚开始准备这个考试的时候,不管你一开始是相信自己能够攻克这个考试,还是觉得自己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拿下这个考试,你都是在1个月之后,期望看到自己的提升的。但是由于现在的考试难度很大,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的考试。因此,很多考友经常会发现1个月之后的考试成绩没什么变化,甚至有的考友分数还降低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可以想象,在100米的远处放一个粗口的玻璃杯,然后向里面加入1毫升清水,我们会发现,我们根本都注意不到这一点点的变化。其实托福考试也是如此,也就是我们投入的一个月的时间,有的时候就像是那1毫升的清水,虽然是该有提升的,但是由于很小,因此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提升。这个时候,最大的可能,就是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学习方法哪里
流浪到印度
这是我第一次,想要回忆起那段日子。
虽然总是不自觉地会想起,但是从未回想。
或许你不会明白,
想起和回想,
是有着怎样的区别。
正如其实我自己也不甚了解,
是我更怀念他们,还是他们更会常常想起我。
去印度旅行之前,我问过自己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去洛杉矶读书前叩问自己心灵的。
“你不想流浪一下吗?你不想从现在的生活逃离吗?哪怕是一下下也好?如果这样的机会来了,你会不会真的去流浪?要换个什么样的身分?跟什么样的人做朋友?
要变得比较狡猾吗?还是比较天真?流浪完了要回来吗?还是直接转到下一个阶段?”
输完液回家看了冯驭龙的中国达人秀。
他只有16岁,他的眼神里却闪现着比60岁的人更坚定的目光。
世界没有改变他,是他企图改变世界。
他对炸药研究情有独钟,他省吃俭用终于建成了自己的化学实验室,对化学高能量的坚持,他坚信自己可以完成无线输电的梦想,他无惧那24次爆炸给他的伤害,无悔那400针缝合在他身上留下的伤口,他一只手再也无法正常使用仍然淡定自若,他面对哭泣的母亲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他提及往事的从
灵魂的自由——伊能静
滴下的眼泪落在水里,看见自己破碎的微笑。
我们必须把我们失落的一片一片都慢慢寻找回来。”
  即使那一片片破碎的自己,我们并不喜欢,甚至不愿意承认。但是,只有找回来,自己才能完整。
“驻外记者向来被看成是美国记者圈子里的精英,他们一般比国内记者要更年长和有经验,受教育程度也更高。2010年的一项调查显示,美国籍驻外记者的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平均工作经验为21年,96%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少数精英媒体的国际新闻报道对美国国内的社会舆论也有巨大影响力,由于对那些公众不熟悉的话题,媒体报道改变公众态度的能力要远远高于那些公众熟悉的话题。不少研究发现,媒体对外国的新闻报道越负面,公众对这些国家的态度也就越负面”&。。。。。。每次看书写论文了解了所谓的国际新闻记者的“平均”状况我内心就很奔腾!!!那些关于名校、国籍和性别的论文我就都当视而不见了。。。目前工作经验为0年的我,离45岁还有半辈子的我,真是还有a
long long long long way too
go!!!不是能力问题不是能力问题,是选的模式太艰难模式太艰难,要有信心要有信心!!!
Edmund&&O’Nell说:&从一切可能阻碍你成为想成为之人的事物中释放自己吧!从能力或梦想价值的不确定性中释放自己吧!从可能无法达成目标,或那些目标不是你想要的恐惧之中让自己自由吧!从过去之中释放自己,让你从悔恨和罪恶感中释放自己吧!让你从对他人的期待中释放自己吧!永远不要因为无法达到他们的标准而感到罪恶或羞愧,你对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用你感觉最好、最正确的方式来活,这样其他人才会尊重你的正直和诚实。昨日的美好仍存留在你的记忆中,你会忘记该忘掉的一切,而明日的到来只需一个日出而已--让自己自由,简单地做自己,答应自己要尽全力地活出每一天,你将会比梦想中飞扬得更高!
这些明星的绯闻八卦新闻,其实都是功力强大的”爱情的木马程式”,会告诉你什么星座的男人花心,什么星座的女人容易受伤……然后这些”模組程式’就会不知不觉地植入在大家的潜意识中,大量如病毒般复制着相似的悲剧,然后木马程式就因为复制案例多而变得更强大。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生命剧本要经历,其他意见声音都必须关掉,只听自己的心,只相信自己所见与所感觉的,不让别人的故事案例成为影响自己未来命运选择权的杂讯,自己只要对自己所选择的负全责,其他无法为其负责的人最好都不要出意见。----延伸自&爱情觉醒地图&
Riding the Globalisation
"Globalisation" is too fashionable a word to be ignored. The
first globalisation made Britain the first world super power and
then United States emerged after the 2nd world war. How the world
will evolve and what role will the Americans play in this new era?
With wide-open eyes we started this trip to New York and
Philadelphia.
New York, as one of my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described more
than 20 years ago, was the "Capital of Capitalism", "the place of
money and sin". As it revealed itself in front of me, a place of
nice streets and parks, a place with Broadway shows and juicy
steaks, and a place of money and, the power of money. My reflection
about this trip includes 3 key points. Number one: it was so
difficult to adjust time difference, I am sorry to admit that I
dreamt through most of the late afternoon sessions ? the mental
motivation simply could not overcome the physical needs. Number
two: it was so nice to travel with the group. The sharing of
thoughts and leisure time among classmates was such a great
experience. Number three...
Globalisation is about information. If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brought globalisation with industry revolutio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brought a new era with its technology, finance and
information revolution. Even before the US trip, we got full access
of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history and latest news of the nine
companies that we would visit. Information is easier to shop than
grocery. Imagine two hundred years ago Chinese could trade silk for
equal volume of gold, since nobody had a fair, global market value
for either. Now, nearly everything you can imagine is priced,
indexed and openly showed in front of you at home. Such information
transparency deprived many companies of the trading privileges but
brought in a lot more clever information surfers.
Why American Express can charge a premium commission to its
stores? The answer is information. By providing to stores the
shoppers behaviour and purchase information, American Express gains
an advantage that is not so easy to be copied by its competitors
like Visa. The information about the cardholders is definitely one
of the biggest assets of American Express. Why Harrah's can make
its top customers happy and come back again to spend more money?
The answer is information. By introducing the Total Reward Program
and analyse customer profile, it can launch promotions at the right
targets, and make sure it manage each individual's mood during
every gambling experience. It is interesting that Harrah's
mentioned "predictive value of data". We are very much used to the
historical performance measurement,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KPIs
that look at the same history from different angle. Here they are
using information to make the future, another competitor advantage.
However it is also worth noticing that this can be such a lean
advantage. In this open, fast world, your competitors catch up with
a blink. The only way you can do, as Harrah's put it, is "hopefully
by then we have another great idea that keeps us in the lead".
Globalisation is about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A lot of
companies that we visited are "old" with many years of history. The
most important reason that they still stay at the top is that these
companies never cease recreating themselves. It's amazing that
American Express started as a parcel delivery firm and J&J
started by doing baby powders. Looking back, their history is about
endless, acquisition, spin off, strategy revolution and evolution.
I question the prosperity of Saks Fifth Avenue, whose long time
successful "prestige" is has reached a comfortable status but a
dead end. When ABC wants to stick to the good old traditions on its
news section, we have to admit that this is not only a world of
value and pride, but also, maybe more a world of price and cost.
When we talk about innovation, we used to mean product innovation,
technology innovation, now it's the time for business model
innovation. It's not about displaying things better on the shelf
and getting more assortment shipped from around the world, it's
about a virtue market place called eBay. So what is next?
Globalisation is about focus on what you do well. The world is
getting too sophisticated for any single hand. Bigger size, higher
specialisation is unavoidable. Someone is good at branding, someone
good at manufacturing, and someone good at servicing. When the
whole world is moving into offshoring, Vanguard says that it will
keep the call centre in house "because this is not a priority since
our strength is not in low cost, but better, more professional and
focused service". You don't win because of no weakness or no
mistakes, you win because of your strength and a few, big
successes. J&J's decentralised operating model gives a lot of
pain: lack of global co-ordination, inconsistent culture, resource
wastage. However its attention has never been diverted from the
strategic focus: innovation, flexible marketing and portfolio
management. When LiuXiang won the gold medal in Olympics he
comments that "I just have better rhythm. We all know that African
athletes have the fastest flat running speed, I can never compete
in that, so instead my coach trained my rhythm and consistency".
Just imagine what if LiuXiang has been trying all these years
improving his running speed?
How can China compete with US? Today, China GDP per capital is
around 1,000 USD and the US is 37 times more. Assume that China can
grow at 8% year on year and US at 1%, it will take China more than
50 years to catch up. 50 years and nobody knows that far. China is
now becoming the "factory of the world", a good sign since this is
just where we lost the market. Before the Industry Revolution,
China account for one third of the world economy and Britain around
5%. With the Industry Revolution, which China failed to follow the
league, China became the "Sick Man of East Asia".
Back from US I learned how the Americans make the America. There
are something that we are far behind: business sense, innovation
capability, financial system, efficient system…and except for the
business part, the military power. Maybe the only thing that we can
compete is people. Big population, hard working and intelligent
people, and most important, they are everywhere. Don't forget that
people is also the market. A few Chinese businesses like Lenova and
Haier started to enter overseas market, acquiring foreign business
and setting up overseas factory. However in my view, the foundation
for Chinese businesses is still the local market, we have the
talent and technology and local support to win. Chinese government
has a long way to go, the success in past more than 20 years does
not make the next 20 years easy. In the contrary, unreasonable
industrial structure, ageing population, village area poverty,
environmental threat, immature financial market, social stability,
etc, etc. All such issues like land mines troubling the new China
leadership. We have a long way to go.
懒得靠谱 懒得解释
&&&&&&&昨天的纠结日志遭到了很多人的安慰,对于我这么懒而又极度电子产品依赖症的人来说,写日志获得安慰远比拨电话或者跑到哪边和谁一通诉说一通狂饮方便简单而又有效可行得多。。。
&&&&&&&长大以后,喝酒都是因为开心,不开心睡就好。。。
&&&&&&&梦里跟自己打架,或者狂奔,或者穿越回某一段醒来早已记不起回去已经不可能的时光,对于我这个和平主义、动手必输、运动无能、记性奇差的人来说,做梦实现了我对身体的无限想象。。。
&&&&&&&写字并不能解决我的郁闷,它不能换得一本金光闪闪的学历,也不能让我看到伊斯坦布尔的城堡,不能坐在窗边抱着吉他谈一首完整的曲子,不能多拿几个offer多找几个实习多赚点钱,我知道好多人这么觉得,觉得写字是无意义的事情。我只想说一句,非我族类。
&&&&&&&但是能让我觉得开心以及想继续把这种文字写下去的是,当有一些同样郁闷的人看到你的月门,会发现原来有人和我一样郁闷,原来我的郁闷不是这个世界上的稀有郁闷,原来我有资格有理由郁闷。这是我觉得写字的最好理由了。郁闷重复n次。。。请不要为此郁闷。。。
&&&&&&&我决定所有想做的事慢慢来,就先去美国念书好了。。。其它未竞的梦想就待人生慢慢去实现好了。
&&&&&&&我想人生足够长,我想我的心足够大,希望我的记性足够好,或者足够坏,永远记住或者忘掉这些曾经的冲动就好。
&&&&&&&其实我觉得好多青春里未完成的遗憾会变成一种情结和梦想。像我就有永远的环游世界的梦想和离家远走的冲动,至死不息,因为亲人的不舍,从未能够如此。。。而九把刀先生的青春里未有结果的爱情,嫁作人妇的沈佳仪使他说出“我喜欢曾经很喜欢你的我自己。”
&&&&&&提到九把刀不得不说,我问过了几乎所有看过《那些年》的人是不是回想起初恋是否怀念起初恋,所有人的回到竟然千篇一律的都回答是!为什么呢?我没有问。也没有人回答我。
&&&&&&努力想了很久,:因为初恋不再。是不再,不是不在。因为曾经那个你可能绝对想过和他就这么一直走下去别分开的人已不再是那个人。(初恋一直到现在的除外,没初恋的继续尽情期待。)
&&&&&&&你看见未竞的梦想有多么大的吸引力了么?!它客户以变成一部电影一部所有人都会静静回忆默默感伤掉泪悔恨或者追忆的电影!!!一句所有人都还无法轻易说不在乎了的答案!!!
&&&&&&&有时我发现,我们想念的我们难以忘怀的也许是那些誓言那些梦想,而并非回忆里的那个人。。。
&&&&&&&弗洛伊德说过,如果一个女人想放弃自己肚里的小孩,而最后小孩却顺利出生,那么这个小孩子是有感应的且有一辈子都有挥之不去的弃儿情结!!!他会不断一生中做各种事来证明自己是好的事值得被承认的是不该被抛弃的。一生,是一生的害怕被抛弃的感觉。你看到未被满足的心愿有多么大的驱使力了么?!
&&&&&&林夕说得最少且好,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
&&&&&&我想我之所以总是有恃无恐的原因就是,从小得到好多的爱。。。被偏爱的,都有恃无恐。。。林夕是个天才。
&&&&&&其实有时候得不到,才是最好。才有了那些年,才有了林夕的每一首动人情歌,倘若有个完美结局,九把刀还会有这么大的决心去写这一部剧么?我不敢想。
&&&&&&得到的终成惰性,熟悉的总是盲点。
&&&&&&你无法改变人类的本性,有些人去批判,我只想说句好吧,转身去寻觅那些反人类的美好。。。找到那些生命的奇迹。。。是我一生不倦的事情。。。所有本性的动物性的真相毕露的丑恶的真实的现实嘴脸,我不用看多也早已看腻。。。
&&&&&&我发现人初恋的时候总是会喜欢一个和自己很像的人,其实是最爱自己,其实原来自己那么爱自己。爱不靠谱的爱注定受伤的爱互补的爱那些最适合自己的直到最后发现爱不爱也无所谓的那都是后话了。。。
&&&&&&&我相信人生没有所谓的真正规律,只有不断的轮回,可见四季。
&&&&&&&我从小就觉得没有谁对谁错,也许因为喜欢拜伦雪莱的我没有道德底线,廖一梅说,别跟一个喜欢王尔德的人谈什么是道德底线,诗人都没有,喜欢诗人的,也一样。王尔德跟拜伦的感情世界,一样毫无伦理。
&&&&&&&我居然打了这么久开场白!!!!。。。怪不得我的日志阅读量没破过百,这是个浮躁的时代。。。已经绝少人爱看除了好莱坞以外的电影了。即使很多独立电影横空而出,仍然只是挽救了一批小众对物欲世界麻木的心,唤不醒这个时代的大多数人。人们需要的是比强烈更强烈的感官刺激,比甜美性感可爱更有冲击力的印象效果。。。
&&&&&&我想如果可以换脑,我还是想把我换成更麻木一点的,而不是更激烈。。。淡定让我的生活比天空白云更和谐。。。当然,有时它们也搅在一起。。。
&&&&&&&我不要快速闪过的浮光掠影,哪怕它是再美丽不可方物和震撼,我不要强烈的疼痛去刺激自己的心,虽然显然必然连强烈的疼痛都无法让我震颤。。。我记得那天去修理手指死皮的时候那个店员小心翼翼地告诉我,不好意思,你手指流血了。我居然确认了一下确实有血在涌出来才极其淡定地说了一句“咦
还真的。”虽然我对人的情绪变化极为不敏感但我也感觉到了那个店员小妹对我的无语,她至少认真的看了我5秒,然后什么也没说继续剪掉我死掉的细胞。我想也许她很想问“你确定你还是活着的么?”
&&&&&&怪不得时隔四年见到刘玉鑫第一眼,他对我说,祖姐,我感觉你比四年前更淡定了。天知道!我要以什么样的速度奔向着成熟与老去什么时候才能刹下车来?!。。。算了算了,反正,懒得甜美可爱。那天有人和我说,如果我去周游世界,回来就回变得又黑又瘦而且眼神浑浊不再清澈。。。我心想,我从小眼神就没清澈过。。。姐装不了纯!也不想装!
&&&&&&其实活着不需要用激烈来证明,就像我爱长颈鹿,不需要我每天拥抱亲吻它来证明。Love
is love。。。Stephon Marbury。。。最近很爱这个名字,念起来像Allen
Iverson一样好听。。。然后他还很洞悉我心意的把Answer请来表演赛。。。难道我爱过的新爱的人可以这样地相互GD在一起么?!我决定不管是买票还是威胁还是混进去我一定要去看这场比赛,但是。。。我不想把对任何人的感情混为一潭!!!他们俩在一起。。。我该看谁呢。。。我该去找谁先Say
Hello呢?!Life is full of
Choices。。。还好打篮球的,我也就爱上这俩了。。。再多点。。。Hold不住了!!!
&&&&&&&我好喜欢2012年的四月。我很想北京。北京是一座我并不热爱但是却很想念的地方。。。他有太多理由值得我一去再去。虽然它并不像Tiffany对于Holly的意义,是可以让她心神烦躁而去到那里就能立刻获得平静的地方。。。我在Holly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好可怕。。。但是。。。确实很像,像Paul说的那样,生活得乱七八糟自顾不暇连自己都保护不了,但是却企图保护那只可怜的猫咪,胆小怯懦根本不坚强无法面对现实,却又勇敢地在追寻着自己没谱的理想。。。她说那句“Like
Tiffany!Nothing bad will happen
there.”就像她倔强得抱着早餐看着Tiffany的橱窗吃下去的模样。。。这些种种,对幸福向往的固执,貌似我都有。最近真是中了这电影的毒了,梦里醒来都是奥黛丽赫本的那张脸。。。
&&&&&&于是今天去寻觅院子里那只常常偷偷出现在我身后的流浪猫,打算带它回家的时候,却遍寻不到它的踪影,也许它太多次祈求我的收留却被我无视它伤心了吧。。。也许它感应了我的心而它却渴望自由所以躲在别家门口了吧。。。
&&&&&小猫咪,你到底是喜欢流浪呢,还是渴望有个家,还是你有了家就想流浪,流浪了却好想有个家?
&&&&&&这世界没有所谓的真正规律,只有不断的轮回。
&&&&&&&&&&&&&&&&&&&&&&&&&&&&&&&&&&&&&&&&&&&&&&&&&&&&&&&&&&&&&&&&&&&&&&&&&&&&&&&&&&&&&&&&&&&&&&&&&&&&&&&&&&&&&&&&&&&&&&&&&&&&&字与我
&&&&&&&作为一个热爱写字的人,我认为写字是指创作,一种需要创造性思维和生活经历、思想感悟、文化积淀为背景的事。而书法,应当称为练字。我从来没做过这件事情。作为一个有独立意识的人,任何事情,我都是经过思考才决定做与不做的,我不会因为"别人让我"或者"当时不得不"这种理由去做一件无意义的事。我不觉得"看着比较好看"是一个能说服我的足够强大的理由。其一,我觉得练字的确可以修身养性,但我的心性已经由于读书变得足够平和,因此不需要用练字来磨练。其二,练字属于重复密集型劳动,其基础要大量无创新性的抄写,作为一个具有创造意识的人,要不断地重复地机械地做这样一件事,我认为仍然是无意义,不如去读书来得明理省人。其三,即使是为了锻炼一个人的耐性和毅力,我也不觉得只有此法可行。读完一本百页千页的书不半途而废完全可以足够锻炼我的韧性和毅力了。因此若有时间练字,对我而言也还不如去读书。其四,从很小开始,就被老师父母逼迫要练字,作为一个有反抗叛逆精神、经常藐视权威的年少的我,绝不会为了练字而向老一辈势力屈服,因此最终还是没有能做这件事情。
有时回想问自己会不会遗憾,又觉得大千世界能寻获一件自己能为之充满激情的事已是足够,又何必渴望事事完美呢。。。这个世界不需要那么多的通才,我也根本不相信有真正的通才。不断地追求广度而不求深度理所当然地会引发灵魂的浅薄和思想的贫乏。
所谓完美,本来就是一种病态的伪装,它所揭示的必然是人格上的某种不完整。
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I really really hate&any tests!What the
hell&are they?&
蓦然回首,突然发现托福考试不仅是一个英语的战场,同时也是一个心情的试验场。一个得与失的竞技场。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真的是很有道理。当我们刚开始准备这个考试的时候,不管你一开始是相信自己能够攻克这个考试,还是觉得自己有可能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拿下这个考试,你都是在1个月之后,期望看到自己的提升的。但是由于现在的考试难度很大,同时又是一个综合性的考试。因此,很多考友经常会发现1个月之后的考试成绩没什么变化,甚至有的考友分数还降低了。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原因很简单,就是我们可以想象,在100米的远处放一个粗口的玻璃杯,然后向里面加入1毫升清水,我们会发现,我们根本都注意不到这一点点的变化。其实托福考试也是如此,也就是我们投入的一个月的时间,有的时候就像是那1毫升的清水,虽然是该有提升的,但是由于很小,因此我们看不到自己的提升。这个时候,最大的可能,就是怀疑自己。怀疑自己是不是学习方法哪里有问题,继而不停地改变自己的学习方法。
&&&&&貌似已经说得很远了,但是如果一类比的话,你就会发现,当你看周围的人,痴人说梦,总是寄望于一夜之间中一个500万的彩票,继而咸鱼翻身这样的愿望不现实的时候,你又怎能怀疑自己勤奋努力的学习和耕耘,没有收获呢?其实,只要你努力,就一定有收获,差别只是在于单位时间之内的收获的多与少罢了。但是最可怕的就是换方法,因为每换一次方法,就等于拿起一次吸管,去吸水,但是还没等到谁放到你的水杯里,你就已经放弃,换另外一个吸管了,那么你的水杯里也就永远无法有新的水进来了。
考试是一种心情,当你热爱这一天的时候,你有24小时;当你厌恶这一天的时候,你也有24小时;当你相信这一天的时候,你有24小时;当你恐惧这一天的时候,你也有24小时。貌似都是24小时,但是当你热爱和相信这一天的时候,你可以有12小时在学习,12小时候在休息。但是当你厌恶和恐惧这一天的时候,你有6小时在学习,6小时在休息,还有12小时在厌恶和恐惧,甚至慌张中度过。
其实,我们很多时候,不是败给了考试,而是败给了自己,甚至是败给了自己的贪念和无知。我们总想马上就要一个很好的成绩,我们总是设立一个最后一次考试。但是我们从不曾问自己,我们给自己的时间是否充分。有得必有失,当我们想收获一个满意的结果的时候,我们是否问过自己,我们已经甚至接下来愿意付出什么。当你只想着结果的时候,你只有可能产生无尽的恐惧与慌张,因为现在和结果之间没有一条路,也就是没有一条清晰地可以到达自己所期望的结果之间的路。
但是如果我们反过来,也就是不去问结果,而是先去修路,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原来我们是这样走到终点的,有可能这条路需要3天,有可能需要3个月,甚至有可能需要3年。但是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看到了这条路,只要我们看到了这样一条路,其实我们就可以做决定,我们就可以取舍,看我们愿不愿意走完这样一条路。这时,不管你怎样做决定,你都会发现,你再也不会恐惧与慌张,因为,前路不再是迷茫的。
当看到这里,你应该可以明白,当你前行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先去注重结果,因为单纯的结果不会给我们前进的路,他只会给我们恐惧与慌张。中国有句老话说的很好:“但行好事,莫问前程”。说的就是这样一种心态。
当我们选择,准备托福考试,准备出国留学的时候,先去设计路,先给自己铺一条路。然后,进行取舍,看看自己是否愿意走这样一条路,不要轻易给肯定的答案。但是一旦给肯定的答案,就坚定的走下去。而且是快乐而坚定的走下去。因为一切的恐惧与慌张都只会拖慢你的脚步。当你厌恶和恐惧这一天的时候,你只有6小时在学习,6小时在休息,还有12小时在厌恶和恐惧,甚至慌张中度过。
今天的踱步与思考不是停滞,那是指引着你接下来的飞步前行。^_^
流浪到印度
这是我第一次,想要回忆起那段日子。
虽然总是不自觉地会想起,但是从未回想。
或许你不会明白,
想起和回想,
是有着怎样的区别。
正如其实我自己也不甚了解,
是我更怀念他们,还是他们更会常常想起我。
去印度旅行之前,我问过自己一些问题,这些问题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去洛杉矶读书前叩问自己心灵的。
“你不想流浪一下吗?你不想从现在的生活逃离吗?哪怕是一下下也好?如果这样的机会来了,你会不会真的去流浪?要换个什么样的身分?跟什么样的人做朋友?
要变得比较狡猾吗?还是比较天真?流浪完了要回来吗?还是直接转到下一个阶段?”
我记得我的答案是这样的:
我想流浪,哪怕是一下下也好。&&&&&&&&&&
只要机会来了,我就真的去流浪。
去哪里都好,反正不好就早点回来。
要跟我很不一样的人交朋友。我喜欢和我不一样的人。
流浪完了一定会回来。一直流浪的话,流浪就会变成我要逃离的另一种生活了。
恰巧也是那个作家的回答。
余秋雨老师说过,我们不能因为他人已经走在前面,就放弃向伟大的方向望去。
我坚信在我以前,已经有太多的前辈大师探寻过这个国家的古老文明,完整读完的一本是《印度——受伤的文明》,另一本是《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顺便读了一直未读完的E.M
Foster 的《A Passage to
India》,也有想再读《千年一叹》的冲动,最后还是决定先成行。最难忘的风景,永远都是在计划以外。所以我得到的,也似乎永远比想象得多很多。我想起马克吐温当年在旧金山说过的那句“最寒冷的冬天是旧金山的夏季。”从前我一直不懂,从印度回来以后我终于懂了。这一个月28天的旅行,这本来在中国北方大雪缤纷最寒冷的冬天,却让我在Indore收获了最温暖的春季
然而,去印度,并不只是为了流浪。
以下节选部分我在印度的日记,我在印度的实习生活便可见一斑。
“ 1月19日——到达印度的第一天。Order in
chaos.在飞往Delhi的飞机上杂志上的这句随随便便的广告,让我发现这就是印度的精确写照。这是我,第一天到印度的心情。有些人,注定你是不会对它一见钟情的。但不代表他不会让你难忘,不代表日后这种让你曾经无动于衷的风景不会侵略进你的灵魂。印度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我以为我与印度会在细水长流的相处中发生感情,没想到生活还是处处给我惊喜。我从电影里的旁观,走进了真实的印度。”
“1月20日——我来了!来到印度很好玩,她们不喜欢一切苦的东西,在工作交接过程中我喝了两次不同的咖啡,全部外形上看与奶已经分别不大,不过还喝得出确实是有咖啡的,但是咖啡与奶糖大概是1:8:10的比例,超甜。不想用任何东西苦着自己。是我对这一方式的理解。这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印度人吃饭用手不用筷子勺更不用说刀子叉子那一群繁文缛节。衣着上always不想束缚自己,拖鞋一登,布一围就是他们的style了,我忽然有一种理解了她们的心态。‘是别人不懂,说我们贫穷,其实我们懒得争那些肤浅物欲表面的东西,我们有着坚定地信仰和强大的内心。’这大概就是印度人的思维逻辑。”
“1月21日——我住的地方有wifi.
这和我之前预想的有线网络完全不同。其实之前我觉得印度应该是破败贫穷的,但我发现完全不是这样,他们贫富差距好大,但是富有得也别具一格。除此以外,一切都order
in chaos.”
“1月22号,今天是来到印度的第四天,我的生活里出现了Ritica和Gauav这两个神奇的人。Ritica是前aiesecer成员,在UJ
Campus念书,和Gaurav是同学兼情侣,来到印度的第二天,我们去做了一项神奇的事情,带Tracy去医院看病。早晨8:00准时吃早餐,虽然已经不早了,但是大家还都带着朦胧的睡意。然后Gaurav就出现在了宿舍的尽头,
Ryan说和他共度的一夜很开心。他十分体贴,还给他盖被子,给他穿他自己的衣服,Ryan说他简直想嫁给他了。Gaurav骑着可爱的机车小绵羊,带着他的挚友Om和我们一起来到了学校。他们用摩托给我们三个乘坐的小蹦蹦开路。场面还是挺好玩的。印度的医院比中国的医院还要慢,Tracy发烧感冒咳嗽,为了确定她的肺和血都没事,就要完成照X光和抽血两项任务,会不会太夸张?我不知道。但是相信确定没事我们都会比较放心吧。
印度的医院好奇怪,明明就只有两个病人,这些检查居然做了一个上午!Mum也陪我们来了医院,Sahib后来也赶来了,因为Sahib没有交通工具所以他每次都是在集会场所和我们会合。一般都不会到宿舍来找我们。检查结果一切大好。开了一系列复杂的药,神奇的是Tracy吃了药转天就全部都好了。不禁感觉印度的医疗也不落后啊…”
“1月23日——印度的Local
people是超nice的,喜欢对人微笑,谦让有礼,热情待客,热情,超热情!跟想象的不一样。我忽然想起我在飞机上漠视我旁边的许多印度人于不顾,觉得十分愧疚。其实他们真的都是超好的人。有着坚定的信仰,每天都祈祷,不欺骗,生活有规律而轻松自在。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逻辑。”
“1月24日——Gaurav是个典型的印度人,信印度教,吃素,不喝酒,充满激情,头脑灵活而又敏感热情,外向,自由且奔放。不管在医院、宫殿、学校、饭馆,他都是最好的协调沟通组织者。毋庸置疑的是他带给我们太多感动了。
Gaurav买酒的时候拿塑料袋把酒包得严严实实的时候其实才想起,印度并不是一个很open的国家,酒并不是一个能被所有人接受的东东。”
“1月25日——昨天我说想去探访古老印度的文明,Gaurav今天早晨9点准时出现在了我们的宿舍,我出门发现并没有摩托车,取而代之变成了一只硕大的越野吉普,我问他这是什么,他兴奋地说他找到了一辆车可以带我们去古宫殿。在100公里以外的Mandu——一个有1500年历史的古城。我问他他去过吗?他说从来没有,所以才好玩。我惊愕,他还真的是无所不能。你只要对他阐述你的想法,他就可以把一切安排好做到。还总是轻描淡写的说“it’s
my honor.”
去Mandu的路很好玩,先是农田再是Mandu村再就是曲折的山路,路上我们被羊群包围,被婚车堵截,经历了很多惊心动魄的颠簸。我几乎觉得我就在飞。半路上我们的越野大吉普居然爆胎了。可怜的轮胎在路上几乎让我绝望了,司机不会换轮胎,Gaurav带领他把轮胎外壳卸了下来,然后去求助,经历了大概一个小时的等待,轮胎重新装好了,我们又再度出发,Mandu
is amazing.”
"很多我们看起来冷漠的人,其实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无情,内心往往带着浓浓的温暖气息。虽然我已经厌倦且放弃去猜测那些深不可测的内心,但我还是觉得很感动。我们住的地方是由Mum掌管的,每天在11:30的时候她会准时出现。她会在早晨把涂满cheese和果酱的烤面包递给我,当时我都要哭了,这是我在家只有我妈才了解我爱吃的早餐,虽然没有的时候我也可以吃豆浆油条之类的。但是烤面包cheese果酱+coffee是我的最爱!我忽然想起在家我妈常常也把涂满Cheese和果酱的面包给我吃,我忍住没掉下眼泪,那时候,我觉得Mum是个超好的人。其实这天我们起晚了,厨房每天供应的早餐已经没有了,mum才把她的私人珍藏给了我们。Mum经常把我和Tracy叫到她的房间里吃各种各样的美食:上午茶、下午车和夜宵。正餐是厨房供应的。于是来到India以后我们变成了一天吃6顿的小猪。
我常常都觉得我真的再也吃不下了,但还是对自己说,不能辜负Mum的好意,因为她一脸都是慈爱的表情和坚持要我们吃下去的语气。所以我们还是吃下去了这样许多的东西。她每天来巡视我么三次,提醒我们要穿衣服盖被子锁柜子,用他的私人专车带我们去逛便利店吃各种好玩的小吃,我们和Mum相处的岁月里基本主要都是在吃,就像我和Gaurav相处的岁月里都是在玩和Om相处的岁月里全是音乐一样。我跟Mum说我只有带美金没有当地卢比,Mum就带着我们去找了她的朋友去一个私人旅行社换了钱。Mum真的给了我超多感动。”
“每当吃饭的时候我都希望我能隐形,我多么渴望Harry
Potter的隐形衣此时能借我一用啊,一开始我会吃的很慢,但很快我发现这样不行,这样他们就觉得我不够吃,然后不断地帮我添菜添饼,Jabati是一种类似于饼的东东,当我第一天已经吃了4张饼一碗饭他们还是不停给我Jabati的时候,我已经失去了任何饮食的欲望。然后我果断选择了放下盘子夺门而逃。后来我就开始变得吃得越来越快,吃完就逃是逃避他们热情的不二法门,但有时还是会被抓个正着,然后我就要被迫吃下更多的东西。到了这里,我才觉得,盛情难却是世界上一种很纠结的感情。”
其实此行还有一个重要任务。
去到印度中央邦城市印多尔,在威望国际商学院教研究生中文,我成了他们第一个外教老师。这也是我自己第一次当老师,我认为这是可以让我了解到世界各国的人都是怎样在说英语。所以我选择了这个项目。我的专业是英语国际新闻,任何生命的可能性,都是我所必须了解的重大课题,也是一个新闻人无法回避的责任。
这种教书的生活,给我带来了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念书的时候,也许有了病痛就可以请假。但是在异国他乡当老师,即使再疲惫也要坚持每天去上课。人一旦有了责任感就不再任性,一旦有了历练就懂得感激。从前离开家就会觉得害怕,而现在无论身在何方都随遇而安,因为住过了不同的宿舍、不同的homestay,因为和那么多不同肤色国籍,却又同样可爱善良的人们一起生活过,便对这个世界不再恐惧。人一旦勇敢,就会真正自由。
在印度的生活,我发现周围一切是新的,自己也可以是新的,生命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我推开它,它向我展示了一种古老而又生机勃勃的文明。一个有着恒河水、四周响彻着梵乐、人们穿着布纱的地方。人们说着奇怪的语言,吃着咖喱味的食物。
印度人常说,在印度,一切都可能发生。
&我遇见了很多跟我很不一样的人。我遇到了来自长沙的OGX
Tracy,我永远都记得她告诉我,Aiesec的魅力太大,她一做起合match有关的事就停不下来。她不知道这是一种怎么样的魔力,但是认识那些各种各样可爱的人,使她的生命变得不再孤独。我没有说过,但我深深觉得,认识了她,我的生命,也变得很丰富。我们遇见了非洲的EP,他的能歌善舞感染了我们,让我见识到了非洲人的热情豪迈。而俄罗斯的EP,听着他讲说自己是个工作狂,听到他对印度人的各种搞笑的看法,我从中听到了他不屈不挠的坚持。他们都让我看到,原来生命有着这么多的可能性,世界不是我所经常看到得那么简单。
我记得,我是在印度度过了我的春节。春节很热闹,校长帮我们开party,宿舍的MUM帮我们开party,宿舍的姐妹们和我们开Party,学校的朋友们和我们一起包饺子,她们学会了包饺子之后包得比我还迅速,搞得我退居二线。那时我的愿望很简单,只想在大年三十吃上一顿饺子,结果她们包好了饺子,煮好了,只是开心地看着我们在吃,而自己并不care饺子是否美味,那时我才知道,她们只是为了让我们开心,才那么用力地帮我们这几个完全陌生的人包饺子。
情人节那天在印度门,喝着我最爱的印度阿萨姆奶茶,淋着濛濛细雨,白天还在想这个民族的人怎么全部都不知道打伞,此时却觉得此情此景很是浪漫,在这个曾经宣告了印度独立的地方,我们享受着我们的精神自由,幸福地体验着国际间的友好和情谊。
在这里,我看到了很不一样的信仰。
每天晚饭前他们都祈祷,他们的眼神里有着坚定的信仰,他们相信他们的湿婆神永远与他们同在。我自然是个没有信仰的人,相信大家大部分人也一样。大部分时间我只信自己,我记得我问一个印度人,他们的神是不是时时刻刻都会保佑着他们呢?他很诚实地回答我,不是完全会的。神是他们的信仰,但一个人如果有梦想,梦想是不会自己向你走来的,你必须去追逐它。神不会帮你追逐梦想,但是在你追逐梦想的时候,神会与你同在。
我跟着他们做很多我一个人时不会做的事,我很少被轻视,大部分时间都在被重视,体验到了做一个外国人的心情,兴奋而又特别。
有时有很多误解,因为文化冲突,在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文明中,必然会存在的,我并不觉得愤怒,相反觉得理所应该,因为这些冲突告诉我,我的到来,是有多么的必然。他们不知道香港和澳门是属于中国,因为奥运会它们都是单独的队伍,我很耐心却肯定地告诉他们港澳都是中国的,台湾也是。印度人会承认自己的错误。他们确实不知道。我非常认真地告诉他们中国现在已经好强大,北京和上海已经美得可以超过纽约伦敦。他们以为中国人还很孱弱,我告诉他们中国人早已不是东亚病夫,中国功夫十分强大。他们也很喜欢成龙和李小龙。
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看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到深深依赖,这样的情绪变化让我渐渐开始不舍离开。
我知道有些人的流浪不快乐,有些人的流浪不得已。我的人生里,当然也有些小规模的流浪是不得已、不快乐的。但是在印度的这些日子,我都很自在。
&&&&&我很怀念那段日子、那些朋友,所在在此和你们分享我所得到过的感动。
&&&&&最初的感动发生在我抵达印多尔的那天早晨。我本来以为以印度人的慢慢性格会导致我一直在飞机场等人,等他们到天荒地老,谁知除了飞机场我们就看到了他。他身上穿着ric的衣服为了让我们一眼就能辨认出他。我们超兴奋,他们就这样拖着我们的行李把我们拉上了两辆印度taxi。
&&&&&我们和印度人一起坐印度的绿皮火车,它其实没有我想象中的拥挤破旧,甚至我们的名字还被印在了车厢上,有一种被尊重的感觉。在火车上看笔记本里仅存的已经看了十几遍的加勒比海盗,没有筷子用手抓饭吃,铺一块餐布随处都可以是餐桌,每天都唱歌跳舞,不跳舞无法表达感情的印度人。
如果不出去走走,你会以为你所在的就是这个世界的样子。
&&&&&其实不是的。
&&&&&印度之行让我知道这个世界的样子其实不是我所经常看到的这样。记得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吗?你无法改变生命的长度,但却可以拓展生命的宽度。这一次,我选择了把我的生命,拓展到了那个金砖四国中,叫作印度的地方。回忆的泥土,让生命有厚度。面对梦想,我们都要被迫坚强。我很感激过去所有的回忆和经历,因为是它们,让我们能够变得无坚不摧,心灵强大。
输完液回家看了冯驭龙的中国达人秀。
他只有16岁,他的眼神里却闪现着比60岁的人更坚定的目光。
世界没有改变他,是他企图改变世界。
他对炸药研究情有独钟,他省吃俭用终于建成了自己的化学实验室,对化学高能量的坚持,他坚信自己可以完成无线输电的梦想,他无惧那24次爆炸给他的伤害,无悔那400针缝合在他身上留下的伤口,他一只手再也无法正常使用仍然淡定自若,他面对哭泣的母亲仍然坚持自己的梦想,他提及往事的从容和无动于衷…
这些没有丝毫表演痕迹的“表演”都让评委和观众目瞪口呆,无数阅人无数的那些所谓“大人”,那些对理想对现实有发言权的人们都只是惊呆,然后周立波说“既然世界都无法改变他,那么就让他去改变世界吧。”然后伊能静依然小女生般激动地说“他才是达人!这是真正的达人。”
他是一个只有16岁的小孩,在那个我们还只会写写化学公式玩玩烧杯的年纪,他已经在用自己的短暂人生,证明了理想有多远,理想其实根本不远,如果你想,其实你可以做得到。那些说做不到的人,只是把各种借口作为不做的理由。
有人可以拿小别针换大别墅,这证明了没钱只是你不想赚钱的借口;
有的人活到30岁放弃自己的事业重新投入新的事业,那个摄影师,那个运动细胞为零的商业摄影师,不是开始了自己的高尔夫生涯之路吗?这堵住了那些说自己早已来不及、没有天赋所以无法成功的人的攸攸之口。
而20岁的普通中产阶级家庭的凯特,一个真正的比戴安娜还要真正平民的灰姑娘,用她的美貌和智慧嫁入了英国王室,为那些渴望着豪门梦的女孩树立了一个新的典范。
是为梦想而坚持?还是就是在坚持自己的梦想?
这不是个游戏,是要用自己的生命书写的传奇,成败是你人生的结局,或许你因此就怕了,所以宁愿做个大多数人看似正常的人,你宁愿就这么碌碌无为过自己的一生,或者你不甘平庸,就过着别人期待你过的人生。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已经无聊到开始过着别人给我们安排好的人生,就这样乐此不疲地做着那些我根本不屑做的一件件毫无意义的事?我们开始无聊到觉得那些无聊的事非作不可,无聊到无聊成为一种习惯?
&&&&我欣赏那些抗争到底做着自己喜欢做的事的人,哪怕他们再痛苦,再挣扎,看似过得多么不堪多么让众人鄙夷,我也都欣赏,因为我看到了抗争不堪之下那颗闪亮发光的灵魂,而不是那些看似过得正常阳光的人外表之下掩盖的那颗奴隶的灵魂。
其实奴隶制只不过是从终身制改成了8小时…这句话说得真好。它看透了那些被工作所奴役的人内心的不觉醒,做着自己不爱做的事,过着自己无所谓的生活,心里竟然还没有丝毫不快!竟然以按时上班下班为荣!?就这样日复一日地过了自己的一生?从来没想过自己要的是什么?这不是奴隶是什么?最可笑的是,给一个甚至都不是自己选择的奴隶主奴役?
也许有一天我也会这样去做,但是不代表我内心不痛苦,我无时无刻分分秒秒都心知肚明我是个不自由的奴隶,一有机会,我就想飞出这牢笼,我不会无知无觉到和那些得了斯德哥尔摩综合症的人一样,深陷这牢笼而不自知。
心的奴役,悲哀过身的奴役。
这个世界上的太多人,“谁赢了,他们跟谁走。”这是姜文借《让子弹飞》说出的世界观,是的,这个世界的大多数人向来是愿意相信强者,谁强,他们听谁的,谁强,他们说的永远是对的,谁强,他们就向着谁。
日本是个典型的例子,单就向海洋排放核污染物却对邻国隐瞒不报,被韩国媒体披露以后,才坦白自己已对美国报告。小人嘴脸,奴隶的脊梁。愧对自己经济大国的称号,我替他们汗颜,一国之大,居然领袖不懂得什么叫做廉耻?可叹可笑。
对于日本此民族,我已深深看清,亦如看清很多势利小人。坦白说吧,日本国民的素质确实高,在历史上以及此次福岛地震初期表现出的隐忍精神和克制自律让人感佩,但这也是他们的文化使然。在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花与刀》一书中,作者这样描述:“日本人非常介意别人怎么看自己。”更重要的是,日本民众特别相信自己的政府,有时甚至有些盲从,而这种特别自律的国民性,恰恰折射出日本政府的不堪来。
一群对不知廉耻的政府还能盲从的国民,素质如何可见一斑。
礼貌、卫生、经济都可以“修炼”出来,一个人的精神和脊梁,不是装装门面就可以伪装的。我想说的是我不屑,我永远不屑。
谁强,你就听谁的。谁强,你就在乎谁,你忘了强大和弱小它不是恒久不变的,你忘了曾经呼风唤雨的前苏联今日一盘散沙不复往日,你忘了曾经兴盛一时的大不列颠日耳曼法兰西今天早已沦为昨日夕阳,你今天所要膜拜的,明日你很快要唾弃,你今日不屑的,明日很可能踩在你的头上,何必。
世界都无法改变他,那么就让他去改变世界。
说得发人深省。我所听到的弦外之音是,一个人应该有所坚持,坚持到这个世界的纷纷扰扰都无法动摇你,坚持到你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和为难都无法动摇你。
我很庆幸我到现在还是个感性的人,还是在一如既往地“想太多”,还是在一如既往地对每一件事保持自己的思考。我始终坚持地写我所想,想即下笔,保留着我对文字的高度敏感和亲密。我是听着“文人无用”的教育长大的,小学初中几乎拿遍所有语文的奖项眼见所有理科生加分而我只是有着无用的荣誉。可能后来我也动摇过,我也思考过做个所谓“对社会有用的人”。
但现在我足够坚定了。一个国家无论经济多么发达,无论科技如何强大,文人始终该是国家的心脏,否则像日本活得那么不知廉耻不知所谓,那真是我等华夏儿女的悲哀。
我愿意坚信非理性改变世界的信念。像所有TED的鼻祖们的理念一样,理性的人看到的世界就是世界的样子,而我们看到世界,却可以想象成另外的样子,在此不想抨击他们的disadvantage,但我只想说,我们有我们的光芒!是你们不可以抹杀的。
冯驭龙让我看到,当你对一件事足够坚持,坚持到世界已经无法改变你,那么不会再有人来反对你,因为他们已经被你改变。希望有一天,世界没有改变他,是他改变了世界!加油!
你给了我力量,背单词去了…
灵魂的自由——伊能静
滴下的眼泪落在水里,看见自己破碎的微笑。
我们必须把我们失落的一片一片都慢慢寻找回来。”
  即使那一片片破碎的自己,我们并不喜欢,甚至不愿意承认。但是,只有找回来,自己才能完整。
失去你当然很痛,但因为失去你也跟着消失自己才是大伤。
当你是对的人,你才能遇见对的人。这世界上没有Mr.
Right,只有对的自己。就好像自己若是发霉的面包,即使来的人感觉充满爱,也只会被感染发霉。可是,我们的恐惧总是遮盖了爱,所以我们都失去了爱的能力。
  “被自己释放,然后自由。”
于是最早最早、最初最初,什么都没有,只有梦的我,渐渐地拿了满手,却再也没有空间去握着天空。现在,我放手了,摊开手才知道,抓住的比什么都多。
国内 (0篇)
国外 (0篇)
不用说什么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关于喜欢一个人的日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