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柳丁歌词为什么这么出名

在明朝末年那个年代只要有人能力挽狂澜,不管是什么人都能得到拥护。在太平岁月孙露不容易当女皇,但现在可以说是天下人望,在这朝不保夕,大厦将倾的时代,不管是商人官员农民读书人他们最关心自己的生存,谁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当皇帝。      其实书中的杨会长他们只不过是傀儡,身家性命都在孙露手里,不是孙总兵要他们的支持,而是他们依附于孙露啊,巴结讨好还来不及,怎么敢逼婚呢?而且朱候爵他们只不过在乱世找一个靠山,保住他们的身家性命,就像田国舅巴结吴三桂一样,朱杨等人是很软弱的在政治上没什么野心,也没什么实力,无论是政治经济都是依附于孙露的,而朱对孙露的只不过商业客户,杨不过是在孙手下打工的掌柜。       荷兰东印度公司是荷兰国王的,不是荷兰商人的,明朝特色的香江商会是孙露的不是广东商人的,至于资产阶级,不好意思,他们没那个觉悟,看看历史上的郑之龙,颜思齐的情况就什么都知道了,无论同时期的郑家,杨家,朱家,陈家,颜家都是封建家长制,哪来什么资产阶级萌芽。孙露怕的是拢不住手下将领(那些人可都成军头了)官员,而不是杨朱等商人不支持(敢不支持,还要不要脑袋),孙露的大树是军队,香江商会是枝叶。      香江香会是孙露一个人的,不是杨的也不是朱的,也不是陈和罗的。孙露随时都可以宰了杨会长,另立个萧会长,他们有什么资格指手划脚,他们不是支持孙露而是孙露在罩着他们,而孙露一口一个杨叔叔真是别扭,杨朱就只商人的小算盘,政治能力野心决不如沈冒,孙露在广州成立商会时对杨那样说,他肯定怕的不得了,但也不敢告密(怕被干掉,呵呵),只能被逼无奈 。      其实商人都很软弱,杨陈朱等人不过是想在乱世找靠山,保住身价性命,在政治上没野心,眼光才干也没过人之处,比不上汤沈等当官的,将陈圆圆送给吴三桂的田爵爷是怎样向吴讨好乞怜的,孙露军事上诸将很忠心,香江商会各地商行工厂械饷粮草也都控制在孙露手中,两广的官员都依附于义勇军马士英也要笼络孙露地盘商会管理靠的是陈邦彦,罗胜等人,根本不需要商人的支持,陈杨不过傀儡,现在商会已不重要,就像郑芝龙的武装商业集团,当然生意也可以照做,但军队才是孙露的实力,就像郑芝龙的军队一样 。      中国的商人历来有强烈的自卑感,而且从中国的文化传统来看商人被认为是德行最低贱的。从来就没有商人领导农民起义的!所以最大的担心不是商人作乱,而是怕商人们没有政治野心!当然不排除那些商人就有可能投靠满清。商人投靠满清对孙露也没什么不利,就怕军队,地方官投靠满清。       那些商人投靠满清能做什么,也就捐一些银子,还能帮满清做什么,满人也不见得会要他捐的钱,直接来抢不更多。读书人不支持,秀才造反,三年不成,他们也就会议论朝政,发发牢骚,造反是没那个本事的,也不敢的,商人比读书人更不如,从古到今就没商人造反。读书人商人不支持孙露对孙露也没什么不利啊,满清到处屠城,士农工商都不支持,还不是赢了,大家讨论下孙露的统治基础是什么,是商人?进步份子?农民?官员?我看都不是,孙露的统治基础就是军队,是那一帮手下,就像郑芝龙高杰李自成,张献忠的军队,部下一样。      中国历史民间敢造反,也能造反的基本只有一种人,那就是“豪杰”,也就是侠客,黑社会,绿林好汉,流氓亡命,宗族帮会首领,大豪强地主。至于正经的商人读书人对官府都是怕得不得了的,一个知县都不敢得罪,更何况造反,孙露当了女皇,他们会乖乖的趴在孙露的脚下,满清胜利了,他们也会乖乖的趴在满清的脚下。      不是要商人支持(他们也没能力支持),是孙露自己在支持自己,他们只是在自己家里当他们的股东,等着孙露给他们发利息,香江商会的运转靠的是桃源山庄,可不是那些商人。历史上山西的商号也是股东制,但由于股份分散,实际做主的是掌柜,股东除了定期分红利,对经营,人事,管理没一点发言权,实际是山西的商号已成了掌柜的,东家都要讨好掌柜的。 香江商会就是孙露的,被孙露完完全全的控制啊,怎么还“对于商会她不可能完完全全的从头控制到尾。不要将她同纯商会的经营者相比”呢?难道说陈邦彦罗盛和王兴萧云不同,不是孙露的部下。      实际上,香江商会牢牢的控制在孙露手中,即使她将那些股东都下到大牢,或者停止分红利,将他们的股份没收,也没人敢反对,对香江商会也毫无损失,香江商会仍然照常经营。 香江商会是股份制的商会,现在世界上股份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美国式的,股东在分红利的同时以股东的身份取得对企业的人事经营管理支配权,另一种是日本式的,股东只负责提供资金和根据提供的资金分红利,而对企业毫无影响力,香江商会是后一种形式的啊,在历史上山西,安徽的商号都是后一种形式的。 但如陈邦彦,罗胜背叛了孙露,恐怕香江商会会起不小的风波,但孙露仍能控制局面。香江商会也不都需要孙露治理的,可以让手下治理的(难道军队也都需要孙露什么都管的),陈邦彦,罗盛,香江商会培养那么多人才,学校那么多学生都干什么的啊,如果孙露要阶级支持,与其要那“新安财阀”,不如用香江学校学生。      其实说了半天,就是想告诉柳丁:那些商人根本帮不了孙露什么,也不需要他们的帮助,当然,他们也没能力与孙露作对,即使作对对孙露也没什么损失,只不过多了些发牢骚,议论孙露的人而已。孙露需要那个朱爵爷的支持?支持什么,商业上,军事上,政治上,都不需要啊。当然孙露要搞资产阶级那一套,可以扶植一下商人,但我看他们是烂泥扶不上墙。 而且当前任务是平定乱世,发展生产(农业),可不是商业。表面上孙露走的是荷兰东印度公司的路子,但实际上走的是颜思齐,郑芝龙的路子。      杨开泰,陈文豹也太拽了,那些股东能干预香江商会的经营(历史上徽晋日本商会的股东都只分红利不参与经营)?如果是香江商会拿钱支持北伐,干那些股东什么事(红利还不是一分不少的给他们,红利是从收入中提成的啊),如果是摊派给他们,他们不敢不给,但也不会情愿的,一定是被逼无奈。他们如此不堪和软弱,孙露还需要听他们的?难道说孙露还要依靠那些股东们?孙露只将自己当作新安财阀,那还得什么天下?失望啊失望,现在这几章就感觉yy呢!写架空小说给人yy(不真实)的感觉就差劲了,孙露能不能和唐王含蓄一点,这样感觉可就太不真实呢!       除非大规模占领殖民地,否则资本主义根本走不通,首先粮食就不够,年产很低,北方基本不能种水稻,不管从东南亚还是高丽日本运。美国俄罗斯多少人口多少耕地啊,根本不能比的,土地,自然气候呢更不能比的!中国怎么能走美国那样路子呢?新安财阀?不过几十上百爆发户能成阶级?孙露要依靠他们就完了,依靠是要依靠具体的人,可不是什么抽象的阶级,难道说地主阶级支持刘邦,不支持项羽,朱元璋是地主阶级的代言人,叶卡捷林娜得到了资产阶级的支持才能坐稳皇帝。其实现在搞议会真的不合适,无论是长远和现在来看,这是最次要的,最不需要干的,现在很多迫切的问题都没解决,去搞最不重要的议会真的很失策。      在乱世搞“原始积累是残酷的”,天下人心必失,军心必散,天下有识之士都会不将希望寄托于你,四方豪杰也不会来投靠,部下官员也会对你失望,对统治者而言,人望是最最最重要的,这是权力的来处,形势顺逆是权力的保障。 其实人望不是讲阶级的 ,人望,就是指在农民,商人,地主,官员,读书人,军人等等全部大明百姓中的人望啊 ,得民心者得天下,可不是得地主心,得官心,军心,商人心者得天下。柳丁说:“商人,地主,官员,读书人”可以概括为一种人就是乡绅”。这句可不正确,寒士在读书人中占多数,清官可不是乡绅,商人和地主其实也没什么区别的,都是封建家长制度,哪来的什么资产阶级萌芽?其实商人,地主,官员,读书人”可以概括为一种人就是有钱人,也不恰当,不如说——想做官的人或可能做官的人。      其实独裁,君主专制才是正理,满情那么快就控制全国就在于全面抄袭明制,如果他们搞什么议会,民主,财阀,商业,早玩完了,明朝的制度对控制国内是很厉害的,满清能得几百年江山,就在于明朝的制度,建议柳丁先仿照明制,等以后在慢慢改税制,只要孙露控制中央,用明制,示群臣,将士,天下以形式顺逆,顺应天下人望民心,当女皇是很容易的,当权皇巩固后,天下安定,百姓归心,在慢慢的发展科技,技术,思想,文化,道德,社会风气意识(不用什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也不用什么制度,这些都不过拔苗助长),自然就会经济发展,国家富强安定,社会民主自由公正,也不用一定搞什么资本主义的啊。      如果八旗损失惨重,汉八旗,蒙古八旗,吴三桂,姜襄,投降的大顺军会不会造反? 现在好像正黄,镶黄,镶白三旗都差不多完了。       《钦差大臣僧格林沁等奏英军来扑迎击失利退守八里桥折》中说:“至该夷于午刻马步各队进前扑犯,经我兵枪炮齐施,毙贼无数。正分拨马队抄击,该夷火箭数百支齐发,马匹惊骇回奔,冲动步队,以致不能成列,纷纷后退”,这招孙露也可以用啊,就是电影《边城英烈传》攻城时用的那一捆捆的火箭,许多火箭绑在一起,点燃引线,依次发射,对清军骑兵队很不错的。 也不需要在火箭前端加爆炸火药,只是起“马匹惊骇回奔,冲动步队,以致不能成列,纷纷后退”的作用。清初的八旗和僧格林沁的队伍可不是一个档次,而且当时的八旗部队大多能将箭开到几百步远。而且当时有挡鸟铳的盔甲,好象是纸甲或藤甲,哥萨克征服了许多蒙古人,但哥萨克都是骑兵,他们中许多也都精于骑射。柳丁,想想什么高招,呵呵~~       “僧格林沁在八里桥与英法联军作战,僧格林沁命令蒙古骑兵冲杀,他们用长矛、马刀和弓箭等落后武器,齐声呼喊杀敌。一部分骑兵一度冲到敌军指挥部附近,距敌人四五十米远的地方,短兵相接,激战一时许,毙伤敌军千余人。随后,由于南路法军第二旅将大炮炮弹倾泻在八里桥上,清军遭到重大伤亡。但守军与法军第二旅在桥边进行肉搏战”可见以线膛枪方阵对数量众多的骑兵不是很轻松的。其实孙露的战术还是比较险的,不知道义勇军骑兵配备了盔甲没,不然和清军打会吃亏的,如果清军只以少数骑兵拉开间隔绕着孙露的方阵几百步外,一边跑一边用强弓硬弩放箭,怎么办了(义勇军的方阵可是很密集的),清军不和孙露决战,到处烧杀抢掠,以战养战,利用骑兵的机动性,避开和孙露的正面作战,不断展开袭击和骚扰,怎么办呢?       其实江北现在到处都无主之地,只要许诺将士打胜后给他们土地,在加上江南的北方难民,征召部队很容易的,士气也会大振,将士也会勇于北伐,只需一部分土地抚恤给阵亡将士家属,一部分土地奖励给有功将士,军心可得啊,其实历朝历代很多都这样干的,唐代从龙入关的将士都在关内分了土地的,用分配土地来振奋将士,鼓舞作战,稳定军心的。      呵呵,明主与帝猎于城东,,驰逐如飞。都督王兴后呼曰:“天子莫走马,大将军怒。”帝尝侍饮,举大觞曰:“臣露劝陛下酒。”明主不悦曰:“自古无不亡之国,朕亦何用如此生!” 帝默然而出,旁梁权可殴之三拳。寻遣权可入谢。明主赐权可金,权可未敢即受,启之于帝,帝使取一金。明主以四百金与之,曰:“亦一金耳。”      架空小说为什么都要走资本主义道路呢?为什么都要民主自由选举议会呢?为什么都要让主角那样的思想高尚完美呢?为什么都要成功而不是失败呢?为什么作者都认为可以用一种制度思想就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中国社会的问题呢?为什么作者都觉得商业和民主制度能保证中国的富强昌盛呢?难道资本主义,民主选举就能够让中国的人们都富强幸福,不论是明朝还是现在的人们。    
“明末在中国的江南和南方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本的萌芽,也就是说如果在这个历史时期中国人的命运不再是按历史的走向遭遇到落后的满洲人的屠刀,只要给他们一个推力,资本的原始积累就可以启动了。而资本的原始积累一旦启动就再也没有力量可以阻挠他的发展,任何挡在他面前的势力都将被他碾得粉碎。”明末在中国的江南和南方沿海地区已经出现了资本的萌芽乎?呵呵,如果大大看仔细了,就会发现这种萌芽也在宋朝,清朝,唐朝都出现过,大大也可以看看海湾国家,那些独裁专制的国王统治下资本都是很发达的,也没成立什么议会,也没什么资本主义制度啊,其实法国的资本主义革命到底是资产阶级发动的经济革命还是贫富分化,民不聊生导致的老百姓造反还不好说的,要知道许多次革命的对象不是国王而是革命领袖和政党,而且英法还都复辟了,可是顺应民心的哦。呵呵,其实真正让欧洲觉醒的是文化复兴,可不是什么资本!革命,靠那些发财的商人干的起来乎?不过是先民主思想深入人心才让大众(可不只资本家)觉悟和要求权利,而大众(基本是市民农民,大都是穷人,也很恨资本家的)由于贫穷和压迫起来反抗而已。组织反抗的大都是思想激进的革命分子街区领袖,大都是无产者哦!有钱有势,生活安逸谁会去革命呢?      大家想想民国初年的革命,哪有大财阀商人的参与,革命领袖(大都很穷,基本上不是有钱人出身)可能接受了资本主义的思想(如果当时西方盛行另一种思想,革命领袖也会另一种政治观点),但宣传的可是驱除靼虏平均地权实现共和(可不是迎合资产阶级的,),依靠的是哥老会(他们可对资本主义不感兴趣的)等帮派组织,(可不是资产阶级,当然有海外华侨,不过华侨可不都是资本家,也不是出于经济目的支持革命),(其实资产阶级有钱有势,生活滋润的很,也发动不起来,资本家都说革命党是乱党的),不能成功,最后发动新军(那些人可不是资产阶级,倒是他们干掉的老爷们大都是资本家的)才胜利了,其实当时中国人只是不满满清的统治,如果当时的封建王朝发奋图强,国泰民安,谁会造反,谁能造反?      柳丁,扶植资本商人资产阶级是次要的,而且会拔苗助长,不利于中国,人民,和经济的发展,孙露真正要做的是发展科技,技术,思想,文化,道德,社会风气意识(不要搞什么自上而下,自下而上,也不用搞什么资本主义制度,议会,民主),自然就会富强民主自由安定,也不用一定搞什么资本主义的啊。美国之所以富强,是它的制度吗?不是制度,是人心,是社会意识,是在于美国人面对政府,社会,人际,经济,工作,不公平,道德的时候,心里和行动上与中国人不一样的地方啊!      其实这也是现在的中国真正需要的,而不是建立什么制度,发展什么资产阶级自由经济。      其实政府对于经济和商业,既不打击也不促进,既不压制也不扶持,才是真正发展经济,有利于经济商业的做法啊!      
柳丁,关于孙露同商会的关系可以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我同意,商会本来就是孙露的,如果别人伤害了商会,那孙露的脸面何在,作统治者,面子是很重要的哦!可孙露可以自己卖断商会,和商会划清界限啊,这是孙露称帝前偶觉得必要做的,这样做能产生非常好的形势和利益。其实“商会不但是孙露发家的基础”是正确的,“更是日后一些列改革的道具”则是错误的,如果孙露将商会还做自己的重要部分,是得不偿失的(当然军工和情报系统要抓住),而且一旦出现商会和政权相混融,则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呢?当然钱孙露很需要,但如果靠商会而不靠税收不是正确的做法,其实孙露应当将商会拆散(香江商会过于强大呢,不利于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资本的发展),而交出商业领导权,无论直接干预经济,还是扶植商人,地主,农民都是不可取的,孙露要做的只是做中国的保护者和监督者,而不是建设者。      中国走向何方,孙露是否有权和能力决定,尽管已经权倾天下。对于“孙露依靠商会是要改变下层结构。因为对于尚未构成“民族国家”的地区。企图独立创设民族国家的时候,其领袖人物通常以民主自由解放、维新等名目为号召。然则在各人人身经验之外,这些口号及运动要不外在政治体系中树立一个各种经济因素都能公平而自由交换的原则,于是新型的法律,不倚赖人事关系、不低头于社会阶级的权威,即能广泛地推行。在资金全面的流通、人才不分畛域的雇聘,和技术的支持因素全盘活用的三个条件之下,范围只有越做越大,资本也愈积愈多。其间虽有程度之不同,任何一个“维新”的国家,无法完全脱离上述我们认为资本主义这一套技术的安排。倘非如此,其社会的下层结构即无从全面自治,更谈不上自主的成长。”这是否应当是孙露所要做的,孙露这样做真的能让中国富强昌盛呢?      柳丁误会我的意思了,我不是要孙露用苏联与中国的革命的方法去建设国家,我是要——孙露不去建设国家。    作者:谢静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bbsx/forum_main_list_readchapter.asp?flid=1344659&fbid=43    评书交流四室:《命运的抉择》      书名:《命运的抉择》      类别:历史       作者:黑色柳丁      内容简介:      “英国的商业需要英国战船的保护。”      ——伊丽莎白一世      “阳光照在别人身上,也照到我的身上,如果亚当的遗嘱有剥夺我参与分割世界的权利这样一条,我倒很愿意拜读拜读。”      ——法国国王      “欲国家富强,不可置海洋于不顾,财富取之于海,危险亦来自海上。”      ——郑和  
  从远洋贸易和殖民经济看“命运的抉择”      虽然个人对柳丁的“命运的抉择”一书存在一些不同的意见和看法,但毕竟是本期书目中我唯一熟悉的一本,而且通过与作者的交流感觉到这是一个保持着认真的创作态度的好作者,就写一点关于本书的文字吧!      一、书评界前辈尝言,评书无外乎思想、情节、人物、文笔几大要素。      思想方面,柳丁的“命运的抉择”主要还是走的架空历史、工商立国、改造思想、民主政治这样的强国之路,作者的特别之处在于选择了一位女性来作为主角,在众多此类架空历史作品中可谓独树一帜,有所创新。在与作者的交流互动中,作者更言明:正因为女性存在着不易被社会所接受、不易被拥戴为帝王这样的先天障碍,更有利于颠覆君主制度,从而引发民主制度变革。且不论其是否存在可行性,至少不得不说这样的想法颇有一番新意。      情节方面,作者柳丁的安排相对而言比较注重作品本身的逻辑完整性,较少发生自相矛盾的问题。而且作者认真查找了相当多的历史资料,在此背景下演绎传奇,相关的重大历史事件基本的被有机地融合在故事的情节发展中。但是由于架空历史本身的难度以及选择了女性主角,为了让故事能够顺着作者的思路发展下去,在历史环境和情节发展的真实性、可信性方面不得不作出相当大的牺牲,虽然作者极力地自圆其说&如果不以真实历史来考究,算是圆得不错的了&,但多处硬伤还是难以避免的,评之为YY过度也不算过份。如果想要从这一方面给作品挑刺,必定可以轻易地找出大量的问题,不过今天我意不在此,就不在此类问题作过多纠缠了。      人物刻画方面,主角与主要配角的性格特征和人物形象还是塑造得不错的,心理活动变化和外在行为表现的吻合度较高,这也是女性作者思维细腻、注重细节的一种体现。基本避免了网络作品中常见的“千人一面”的毛病,当然由于出场人物众多,临时演员(NPC)的模式化终究是难以避免的。      作者的文笔风格可以用平实朴素来形容,没有华丽辞藻的堆砌,没有似懂非懂的艰涩,也没有刻意追求无厘头式的搞笑。能够用平实的语言将作品表现到如此程度,作者的写作功力可见一斑。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具有一定可读性和思想性的架空历史作品,还不错。      回头看一看上面自己写下的评论,基本是让我看不下去的——看来我的确不擅长写行文流畅且华美的书评,照搬他人的风格终究还是“画虎不成”的。      二、幸而我意不在此,只是想就经济政策方面的一个问题与作者探讨一番。      1)“命运的抉择”中的远洋贸易和殖民政策      在 “命运的抉择”一书中,作者柳丁在经济发展方面主要参照的是西方文明的发展模式,走远洋贸易和殖民经济的海上发展道路。作者宣称自己最崇拜的是英国的伊丽莎白一世,因为她开创了英国的大航海时代,为日后的日不落帝国打下了基础,从书中的各个角落,我们都可以体会到作者的海洋情结和海洋野心,第一章第十节中,“孙露只觉得自己一阵心潮澎湃。忍不住对着大海大声喊道:‘大海我来了!’”大约就是最佳的体现吧!      我今天之所以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谈,就是觉得作者柳丁对远洋贸易和殖民经济的理解还不够深刻与彻底,在执行其海上发展道路过程中,并没有抓住其实质。好在作品的发展到目前为止,这个问题还不突出,适当的修改并调整以后的思路是很容易修正过来的。      从作者柳丁在书中所写的远洋贸易和殖民经济情节,尤其是其外篇“古代十大暴利贸易”来看,主角的远洋贸易政策主要根据“暴利贸易”的原则来进行,但是其中鸦片贸易和奴隶贸易两项是主角所拒绝涉足的,而所谓的殖民经济政策则主要在于成立海外贸易机构,垄断区域市场。      我们先来看一看这 “十大暴利贸易”吧      1.鸦片贸易:印度:鸦片----------中国       2.三角贸易:西欧:玻璃球,廉价玩具----------东非:奴隶----------北美:烟草,蔗糖,咖啡,甘椒----------欧洲       3.丝绸之路:中国长安:丝绸制品----------拜占廷:君士坦丁堡       4.香料航路:摩路加群岛:丁香,胡椒,豆蔻,肉桂等香料----------印度:白檀香----------波斯湾:麝香,乳香等----------欧洲       5.海上瓷器之路:中国泉州,广州:瓷器,茶叶等----------南洋,波斯湾,东北非       6.黄金航路:拉美:韦拉克鲁斯:黄金----------伊比利亚,西北欧       7.私盐贸易:中国各大产盐区:食盐----------中国各不产盐地区       8.染料贸易:腓尼基推罗港:染料----------地中海各地       9.刀剑贸易:近东:大马士革剑----------西欧,阿拉伯世界       10.洋布贸易:英国:机器织布----------印度:棉花       其中鸦片贸易和奴隶贸易由于作者的洁僻被排除,私盐贸易属于国内贸易可以排除,其他暴利贸易估计都在主角的考虑之内,当然洋布、染料和刀剑&武器&贸易,肯定都会将产地迁入中国了。      2)“命运的抉择”中远洋贸易和殖民政策存在的误区      然而我不得不说,黑色柳丁MM,你对西方远洋贸易和殖民经济的实质了解太少,暴利贸易是对商人而言的暴利,但是站在国家经济的层面上,暴利贸易带来的并不一定是富裕和强大,至少不是如你的作品中表现出来的富强。尤其是在你的仁慈和洁僻影响下,你的远洋贸易和殖民经济政策恐怕并不能够带来一个富强的中国,因为你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经济原则——货币与商品的关系。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国家经济以及西方远洋贸易和殖民经济在国家经济层面的作用和价值。      看一看作品中的远洋贸易和殖民经济实施情况,商人将中国的瓷器、茶叶、丝绸,南洋当地的香料,大约还有洋布、染料、武器等新兴工业产品等,通过南洋的殖民贸易公司销往欧洲、美洲和中东等地;另一方面,也打开了日本、朝鲜市场的大门,可以倾销其产品。通过这些贸易活动,中国赚取了大量的金钱。      但是柳丁MM似乎忘记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又应当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社会生产产生社会产品,局部的社会生产剩余形成可以进行交易的商品,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决定商品的市场价格,社会商品总量与社会货币供应总量决定货币本身的价值。      大量的对外倾销商品,其结果是国内商品总量的减少;也许作者会说远洋贸易一定会带回来西方的商品,但是历史告诉我们,远洋贸易的商人只会带回来一些奢侈品,如香料、珠宝首饰、工艺品等,在本书内,中国的机械技术水平基本已经超越了西方,机械产品类得从回流的商品类别中删除掉了。这些商品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不过是将金钱从部分富人手中转移到远洋贸易商人和国家财政手中而已,并不能带来社会整体资源的丰富。而大量货币的回流,却会导致货币贬值的后果。      3)“命运的抉择”中远洋贸易政策与西方国家的比较      在这里,大家不尽会问,为什么西方国家通过远洋贸易和殖民经济政策富裕强盛了,而中国就不行呢?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部分西方国家的情况,与中国的不同之处,以及中国应当采取的策略。      首先欧洲大陆不像中国是一个庞大强盛的区域性帝国,而是由诸多经济发展程度近似的国家组成起来的。针对某一个西方国家而言,国内市场有限,单一品种社会商品的缺乏或过剩的情况是很容易出现的,所以欧洲大陆存在一个跨国的大市场环境。通过远洋贸易和殖民经济获取的金钱,可以很容易地在大市场环境下换来国家所需要的社会商品。即使出现了货币的贬值,受到伤害的是其他欧洲国家,一个海洋帝国的强盛往往带来其他欧洲国家的衰落也是历史的事实。而中国恰好缺乏这样的大市场环境,周边的国家普遍比中国更加落后、更加贫乏,金钱的效果无法体现,而后果也只能由中国自己承担。      因此在远洋贸易这个问题上,我们不可以只看到它所带来的巨大利润,这种利润站在国家的立场上并不一定能产生好的社会效果。虽然对于商人本身而言,这利润是无比诱人和不可抗拒的。      发展远洋贸易,我们应当更多地把它作为一种新经济模式的引子,把它视为推动社会变革的其始动力来看待,而不能以为远洋贸易的发展本身可以带来中国的富强。      就本书而言,主角在商社发展时期,依赖远洋贸易可以获取巨额的利润,从而使主角的势力迅速强大起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主角的实力发展是以破坏中国其他地区经济,掠夺中国其他地区社会产品为代价的,当主角的势力范围发展到一定程度,远洋贸易总量超过一定规模时,继续依赖这样的手段就是不合理的了。此时,提高远洋贸易税率,适当控制远洋贸易的规模是应当采用的手段了。      其次,远洋贸易依赖于航海科技、造船技术、武器技术,并促成外贸产业本身加大投入,提高劳动生产率水平,以此为契机可以促进相关科技的进步,促进相关行业的工业化进程和工艺技术的发展,这才是远洋贸易推动社会进步的正面效果。      第三,国家从远洋贸易中可以获取大量的金钱,一定要将其投入到国内的基础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中去,只有社会生产力发展、社会基本商品的丰富才是国家富强的真正标志。要立足于国家科技水平的提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通过政府投资拉动国内市场的繁荣与成熟。没有国内市场的繁荣,过渡地发展远洋贸易有害无利。      第四,国内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工业生产的发展必然带来对资源的掠夺,如果想要控制资本主义发展对资源的过渡掠夺,以及资本主义发展原始积累期对社会的伤害,恐怕就只有通过殖民经济转嫁危机了。      4)“命运的抉择”中殖民经济政策与西方国家政策的比较      我们还是先来分析一下西方国家到底从殖民经济中得到了什么利益?      西方国家的殖民经济政策与书中主角以贸易和市场占有为目的的殖民扩张政策是有截然区别的。      西方国家的殖民经济从大航海时代开始,最初应当是印度,在发现了印度的软弱可欺后,开始了其殖民统治。印度存在着面积广阔、农业发达、人口众多的特点,存在着巨大的消费市场和社会生产能力,因此才会出现“洋布贸易”模式,从印度收购生产原料,倾销加工产品,殖民帝国从印度获得的是农业资源和人力资源,印度士兵也成了殖民帝国武力扩张的帮凶。      对于南美洲、北美洲、澳洲包括南洋群岛,由于当地的土著居民人口较少、经济发展水平更加落后,作为市场予以占有是产生不了多少经济价值的,殖民帝国采用的就是杀戮与掠夺式政策了。最初是劫掠原始部族、抢夺金银珠宝,后来发展到规模化移民,屠杀清洗原住民,强占土地、矿产、森林、草原等一切有用的资源,劫掠到的这些自然资源才是殖民帝国所获得的真正财富。      至于非洲大陆,可掠夺的自然资源并不足以满足殖民帝国的胃口,而殖民帝国恰好拥有一个急需劳动力资源的新大陆,以掠夺廉价劳动力为目的的“黑奴贸易”产生了。      正是由于殖民经济的存在,西方国家的远洋贸易和殖民经济并不是如书中的中国一样,只能收获金钱而不能提升国力。西方国家在殖民经济中得到了大量的原始资源、战略物资和劳动力,因此西方国家实现了其资本主义的发展,其富裕与强大是建立在无数殖民地国家人民的鲜血和苦难之上的。      而以自由贸易形式为主体的市场占有,只有当该地区的社会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达到一定高度时,才存在其实际价值——例如印度、中国和经济发展后的北美。      就本书而言,主角所谓的殖民经济政策是相当无价值的,因为作者所选择的南洋、日本和朝鲜等地经济发展水平过于落后,市场规模太小,可供掠夺的资源太少,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而言杯水车薪,根本承受不了中国资本主义发展所转嫁的压力和危机。      5)中国可以采用的殖民经济政策      其实中国与西方国家相比,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资源优势。中国的土地、矿产、人力以及其他自然资源,以及中国本身的巨大消费市场基本可以保证中国资本主义的正常发展,殖民经济政策可有可无。      如果作者真的想要按照殖民经济的发展模式把中国发展成为一个扩张性的恐怖帝国,唯有完全抛弃自己的仁慈和洁僻,采用以下殖民经济模式和手段:      1、对中国的周边地区,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殖民政策。对于朝鲜、越南这样的落后农业国家,以扶植其经济发展、培育其市场规模的政策来对待。当然吞并掉也未尝不可,不过需要承受其原住民反抗的压力,可能需要采用种族灭绝式的手段来掠夺其土地资源,然后实施大规模的移民。      2、对南洋地区,由于其地理和自然环境特别,且处于重要的贸易通道地位,与其原住民的冲突可能得不偿失。采用相对温和的殖民政策,提高当地的生活水平,以保障贸易通道的安全,并获取当地的战略物资(南洋的橡胶是当时尚未发现的重要战略资源)为主要战略目标。      3、海外殖民地将以澳洲和南、北美洲为主,所采用的方式估计只能与西方国家完全一样,因为没有任何民族是可以容忍自己的土地被外人强占的。      4、日本是一个鸡肋式的殖民地,人口不少、资源贫瘠,可掠夺的东西太少了。想了想还是把日本当非洲一样对待比较合适,让人类文明史上再增加一项赚钱的“倭奴贸易”吧!(此建议纯为YY)      5、至于印度、中东等地,就留给西方帝国去糟蹋他们吧,中国只需要他们的市场,可以进行自由贸易就可以了。另外在中东划那么几大块租界地,偷点石油的主意也不错,反正那个时候谁也没有意识到石油的重要性,中东地区的价值基本与荒漠等同。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黑色柳丁 胡彦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