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建立5年立好的暮碑多少钱

凤桥小学在民国二十一年立的建校十周年纪念碑
昨天去凤桥小学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督导,在校园内,看到了建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的该校建校十周年的纪念碑。现保存完好,被树立在学校的显著位置。
(碑的正面)
(碑的背面)
(碑在校园中的位置)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交易类别:
联系方式:
在这一背景下视觉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建设论坛’法国卢浮宫公共政策负责人现国家共同政策顾问丹麦文化中心主席以及韩国著名的九州美术馆馆长等人将针对我国视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次展览将展至月日
钱币近期成交记录供参考:
明·天启背星、大明背户一
第一版人民币“织布”伍圆
民国十八年(1929年)
早期“正德通宝”背八卦大
民国九年(1920年)热
清光绪年造丁未大清铜币当
咸丰柒年(1857年)大
第一版人民币“工农图”壹
中华民国壬子江西铜币当十
1945年(澳门)大西洋
有着2000多年历史的战国货币“明刀”价格已突破小百万左右。而一些“年轻”的货币如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发行的光洋即“袁大头”,有数大几百万一枚的纪录;太平天国时期的“天国通宝”,价格也甚至破百万。
原因主要在于“物以稀为贵”。存世量是影响古钱币的收藏价值最主要的因素。以太平天国时期为例,由于时期较短,刚试铸了一些样币即被下一时期的货币所取代,这类古钱自然“量少为王”,价值较高。而一些较强盛的王朝使用同一品种的货币时间较长、用量巨大,存世量多自然会影响到升值潜力。
现公司买家投资需求,面向广大藏友诚信征集
袁大头民国五年一枚,要求保真,到代。。价格绝不低于市场价值!!凡持有
袁大头民国五年的藏友想出手可以联系:
首席收藏讯 北京时间3月30日消息,SBP2015年香港春拍于今日在美丽华假日酒店上演,首日进行外国钱币、古钱银锭、W&B集藏、中央造机制币等环节拍卖,其中大清与民国中央造机制币作为压轴,在最后阶段上演。本环节共计拍品两百余件,Lot号,最终,户部光绪元宝一两以22万美元落槌,成为本环节的标王。
联系我时,请说是在列表网栏目上看到的,谢谢!
该用户其他信息
小贴士:袁大头民国五年可以拍卖吗信息由列表网网友发布,其真实性及合法性由发布人负责。列表网仅引用以供用户参考。详情请阅读列表网免责条款。
袁大头民国五年可以拍卖吗 相关图片
袁大头民国五年可以拍卖吗 相关广告
袁大头民国五年可以拍卖吗 相关分类
金牌店铺推荐
& 列表网&京ICP证100421号&京ICP备号-1&琼公网安备08民国十五年仲春碑文《万善同归》记述的什么事?_百度知道
民国十五年仲春碑文《万善同归》记述的什么事?
提问者采纳
您的问题,民国十五年仲春碑文《万善同归》,补充图片或者链接看看就知道!
其他类似问题
碑文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五节&&民国建筑
第五节&&民国建筑
【政治与军事机关】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旧址&&在湖南路10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清宣统元年(1909),江苏省成立咨议局,同年购丁家桥土地,∑谟梗伤镏梅路ü囊崭葱私ㄖ窖杓平ㄔ欤文昊就旯ぁC窆辏1912),中华民国成立,咨议局改为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参议院。民国26年至民国34年(),由汪伪政府占用。新中国成立后,江苏省军区司令部使用至今。旧址大院占地面积6300平方米,由前后两进及东西厢房组成四合院,前进通面阔10间73.6米,中间入口有突出的门厅,蒙莎式屋顶,中间耸起塔楼,前后有廊,四合院中央原有大厅,奉安大典时孙中山灵柩停于厅内举行公祭。“文化大革命”中大厅拆除。1992年,该建筑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办公室&&在长江路292号,省文物保护单位。原是清宣统二年(1910)两江总督张人骏建造的西式花厅,因在总督署西部,故称西花厅,西方折中主义建筑风格。孙中山曾在此召开第一次内阁会议,后曾作蒋介石办公室、国民政府参谋总部等。中间穿堂西间3间为大会议室,民国元年(1912)元旦,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又称宣誓厅。穿堂东边第3间办公室壁上挂有孙中山手书“奋斗”横幅。孙中山起居室在西花园东北,是1幢面阔3间2层中式小楼。楼下3间为卫士室,后改为孙中山眷属住房。楼上3间,西为盥洗室;中为餐室,壁上悬挂孙中山手书“博爱”条幅;东为卧室。办公室起居室均已按原貌恢复,对外开放。
中华民国国民政府与总统府旧址&&在长江路292号。中华民国总统府原为在天王府遗址上所建的清两江总督府。民国16年(1927),在此设立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民国17年(1928),为国民政府所在地。民国24年(1935),林森任国民政府主席时,在大院正中最北面增建1幢5层办公大楼,称子超楼(林森号子超)。第2层东南角1套3间是蒋介石的办公室,对面1套房间是李宗仁办公室。国民政府旧址占地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中轴线依次为照壁、门楼、两厢、大堂、二堂、暖阁、礼堂、办公室、子超楼,西部有西花园(煦园)、孙中山起居室等。民国37年(1948),改为“总统府”。今存建筑格局与原建筑基本一致。
大门&&原址为太平天国天王府的真神荣光门,清同治三年(1864),被清兵拆毁,重建木构大门,辕门。民国18年(1929),国民政府拆除后建西式大门,2层钢混结构,南立面有8根罗马爱奥尼亚式柱,开3座拱形门。上部有巴洛克装饰的线脚,大门对面建中国传统样式的大照壁,上端有西式装饰。
大堂&&此处原为天王府的金龙殿。位于中轴线正中,为主体建筑,后被清兵焚毁,按前两江总督署大堂原貌重建,面阔5间32.2米。民国元年(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就职典礼在此举行。
二堂&&是天王府内宫建筑,后为两江总督署二堂,面阔32米。民国时改建,加入部分西式结构,如西式拱形门廊等。
礼堂&&原为两江总督署的西花厅。在二堂之西,民国时扩建,宅内圆柱西式装修,地面铺拼花地砖,用于开会和接见外宾。民国37年(1948)5月,蒋介石就任总统的典礼在此举行。
会客室&&为一幢西式平房,系民国6年(1917)冯国璋任副总统时建。门前五级彩色磨石台阶,平房分东西两大间,分别为会客室和休息室。
政务局大楼&&2层西式楼房,建于20世纪20年代初。砖木结构,2层8间,有外廊,拱形落地窗。二楼上有一阁楼。初为民国政府文官处,后为总统府政务局。
国民政府办公楼&&又称“子超楼”。民国24年(1935)建成,主体5层、局部6层西式楼房,钢混结构,长33.33米,宽20米,南立面硕大玻璃钢窗。楼内有电梯,楼梯。台阶镶铜,橡木扶手。二层东南角大套房共3间,为主席(总统)办公室,因林森喜欢古董,办公室墙体布红木博古架。大套间对面小套间曾是副总统李宗仁办公处,三层正中大间为国务会议厅。
行政院&&在子超楼东,北楼建于民国22年(1933),为3层西式楼房,东西翼楼向南延伸。主楼建筑面积1950.12平方米,东西翼楼建筑面积分别为481.19平方米和412.68平方米。另有南楼建于民国23年(1934),亦为西式2层楼房,建筑面积1240.82平方米。第一任行政院院长谭延]曾在此办公,汪伪时期为汪精卫等占据。
国民政府图书馆&&在煦园北端。民国18年(1929)建成。西式3层楼房,砖木结构,红瓦顶。南北均有半敞长廊式阳台,拱形门。初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谋本部办公楼;民国35年(1946),做图书馆,并存总统府档案。
励志社旧址&&在中山东路307号,市文物保护单位。励志社创建于民国18年(1929)1月,其前身为黄埔同学会励志社,社长由蒋介石兼任。社址原在南京黄埔路中央陆军学校内,民国20年(1931)迁此。现存3座宫殿式3层楼房,钢混结构。
大礼堂&&在旧址西部,坐北朝南。建于民国20年(1931),主体钢混结构,梁、檐、椽为木构。高3层,重檐庑殿顶。平面呈方形,建筑面积1360平方米,可容500人就座,设有门厅、休息室等服务设施。
1号楼&&在大礼堂东南部,坐北朝南。建于民国18年(1929)。砖木结构,建筑面积2050平方米。中间高3层,庑殿顶;两翼高2层,歇山顶,东西对称,烟色筒瓦屋面,绿色屋脊,入门有门廊,红漆廊柱。
3号楼&&在1号楼东北部,坐北朝南。建于民国19年(1930)。砖木结构,建筑面积1846平方米。中间高3层,歇山顶;两翼高2层,庑殿顶,东西对称。由范文照、赵深等设计,陆根记营造厂承包。新中国成立后,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
国民政府考试院旧址&&在北京东路41号、43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明清时期,为文、武庙所在地,太平天国时部分建筑为战火所毁。民国20年(1931),在废址上陆续建造明志楼、衡鉴楼、公明堂、宁远楼、待贤馆、华林馆等建筑。占地10.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277平方米。建筑按东、西两条平行的轴线排列。主楼为清宫殿式歇山顶,2层钢混仿木结构建筑。今为南京市市级机关所在地。
泮池&&在东大门正前方,呈半月形。
东大门&&钢混结构,重檐歇山顶,覆绿色琉璃瓦,辟3个拱券门,下部须弥座。曾作汪伪外交部址。现为南京市政协大门。
武庙大殿&&曾作考试院铨叙部办公室,建筑详见“武庙”条。
华林馆&&考试院图书馆书库,坐东朝西,3层重檐庑殿顶,砖木结构,今为南京市市级机关行政事务管理局办公楼。
宝章阁&&在华林馆北面,建于民国23年(1934),为考试院的档案库。高3层,平屋顶,上建有塔楼,钢混结构。
西大门&&3开间牌坊式建筑,钢混结构,门前1对汉白玉石狮。今扩建为5开间牌坊式大门。为南京市政府大门。
明志楼&&考试院的主考场,建于民国22年(1933)。仿明清宫殿式建筑,钢混结构,中部地上2层,地下1层。两侧地上1层半,地下半层。今为大礼堂和会议室。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旧址&&在中山北路101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最高法院成立于民国17年(1928)11月,初在汉中路一所教会学校旧址办公,民国21年(1932)在此建新址。由东南建筑公司过养默设计施工,民国22年(1933)建成。坐西朝东,主楼正视、俯视均为山字形钢混结构3层西式楼房1幢,寓意执法如山。占地18923平方米,建筑面积9680平方米。楼内有法庭、议事庭等用房276间。楼前有立柱式喷水池1个,主楼正面原有大镜一面与喷水池相望,意执法清如水、明如镜。南京解放后为省级机关使用。
国民政府行政院旧址&&在中山北路252号、254号。市文物保护单位。占地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25万平方米。办公楼坐东朝西,为传统宫殿式建筑,钢混结构,主楼3层,两侧2层,另有1层地下室。重檐庑殿顶,琉璃瓦屋面,梁枋斗拱彩画。通面阔157米,通进深35米。建筑面积3604平方米,民国17年(1928),由建筑师赵深、范文照设计,民国19年(1930)竣工。民国26年(1937)前,为国民政府铁道部所在地。民国34年(1945),国民政府行政院迁入。新中国成立后,198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使用。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
孙科楼&&国民政府行政院办公楼后有数幢相同风格的西式2层楼房,做职员宿舍。另有红砖造花园式西式别墅,建筑面积529平方米。为孙科旧居,孙科在出任铁道部长、考试院副院长期间,着手兴建铁道部大厦时(民国22年〔1933〕),趁便建这座红砖墙面的3层大楼,时称“孙科楼”。该楼是由中国建筑师陈植、赵深、童等人设计,楼房左右不对称,正门左边2层,右边3层,正门上面是阳台,室内设施一应俱全。民国26年(1937),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后,该楼为侵华日军总司令西尾寿造大将占住。民国32年(1943)1月,汉奸周佛海因其西流湾9号寓所失火,全家也曾搬入居住年余。
国民政府交通部旧址&&在中山北路303号、305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16年(1927),交通部成立后在华侨路慈悲社一组平房内办公,民国21年(1932),购得今址115485平方米土地,民国22年(1933),建成(一说民国23年〔1934〕建成)321间的大厦。院内其他建筑尚有中式平房2座6间,汽车房1幢20间,花亭1间,门房2间,防空洞1个,地下室3个,合计354间,房屋面积为23963平方米;其中主楼建筑面积为18933平方米,中为4层楼,周围3层楼为附属楼,主楼与附属楼中有天井各一。一楼为舞厅(呈凸形,直径约20米),二楼之上为礼堂、会议厅。南楼的五分之一为中华邮政总局旧址。民国36年(1947),民用航空局成立,在大厦东又兴建西式3层楼1幢60间,活动平房三进6间,白铁房一进16间。新中国成立后,1999年,分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和江苏省邮政管理局使用。
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在中山北路32号,市文物保护单位。占地约为3万余平方米,计有中式平房24间,西式平房17间,中式楼房1幢11间,西式2、3层楼房2幢147间,厕所2间,合计201间,建筑面积8500平方米,其中主楼面积为5050平方米。此组建筑由上海华盖建筑事务所建筑师赵深、陈植、童3人设计,民国23年(1934)6月建成。外交部主楼坐北朝南,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平屋顶呈“T”形,采用中西合璧式手法,檐部为中式斗拱装饰,外墙用苏州花岗石勒脚,褐色泰山石贴面,镶以瓷砖檐板,形象协调美观;内部天花藻井,颇为典雅。主楼对面有两层小洋楼1座,色调与主楼相同。两楼之间为花园,主楼前有门厅。该建筑是中国新民族建筑形式的典范之一。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今为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办公用房。
国民政府外交部旧址(20世纪90年代摄)
国民大会堂旧址&&在长江路264号,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为筹备“国民大会”召开而建。由公利工程公司著名建筑师奚福泉设计,上海陆根记营造厂施工。民国25年(1936)5月竣工。钢混结构,2层,占地3400平方米,采用中国传统的对称形式,勒脚、墙身、檐部三段式构图,装饰简洁,仅在檐口、雨棚、门厅等处加了民族风格的装饰。
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办公楼旧址&&在中山东路313号,市文物保护单位。占地5.78万平方米,房屋12幢90间。大门为3间4柱式仿木构牌坊,钢混结构。主楼2层,该楼为中国传统宫殿式,重檐歇山顶,顶覆绿色琉璃瓦,四周布有花园、警亭。整个平面布置与建筑形式均与中国国民党史料编纂委员会近似,因位其东面,故两处俗称“东宫”、“西宫”。今为解放军南京军区档案馆。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旧址&&在后宰门路3号。民国16年(1927),设在广州的黄埔军校迁南京,校址在清朝陆军学校旧址,蒋介石任校长。民国17年至民国22年(),先后建西式平房62幢,西式洋楼17幢,共1075间,占地23499.8平方米。民国35年(1946),成立的国防部也设在这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建筑有1号楼、大礼堂、憩庐和122号楼。
1号楼&&在大礼堂正南方。建于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是清政府陆军部所建。东西长139米,南北宽11.5米,占地1504平方米,中间部分高3层,两侧高2层,屋顶铺水泥平瓦。为军校办公楼。
大礼堂&&位于学校的中央。民国17年(1928)建。坐北朝南,2层钢混结构,占地1530平方米。建筑式样受法国文艺复兴时期宫殿式建筑影响,中央入口处门廊前立4根奥尼亚式大圆柱,门廊顶部建有钟楼,两侧入口处墙壁之上各装饰4根爱奥尼亚式立柱,其上各建1座塔楼。民国34年(日上午,中国战区侵华日军投降签字仪式在这里举行。
憩庐&&蒋介石起居、工作的主要场所,亦称总统官邸。民国18年(1929)建造。占地300平方米,砖木结构,地上2层,地下1层。红砖墙,屋顶覆红板瓦。
122号楼&&位于憩庐东北侧。建于民国21年(1932),2层砖混结构,南北长59.45米,东西宽57.18米,占地3041平方米。有地下室。
国民政府宪兵司令部旧址&&在瞻园路126号,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址原为明中山王徐达王府一部分,清为江安粮道署,咸丰三年(1853)衙署毁于战火。同治八年(1869)重建,新造正署、花园、大小房屋183间,六角亭1座,半亭2座,前设工坊。民国初期,为省长官邸,一作省长官邸之一部。民国16年至民国26年(),首都戒严司令部、首都卫戍司令部、宪兵司令部先后设此。汪伪政府时期,为其首都地方法院。民国20年至民国34年()后,仍为宪兵司令部并扩建。1949年,南京解放后,为南京警备司令部306团驻地,后为装甲兵司令部、南京军区后勤部招待所。今仅保留清代殿堂(即大厅、轿厅,宪兵司令部时期为犯人“验明正身”之处)1座,面阔五间,前带轩,轩阔三间,进深七檩,总面积295平方米。另有宪兵司令部大门、门楼、礼堂。5号、10号、11号3幢楼房,审讯室5间,地牢1座在14号楼下。整个建筑群占地面积约1.74万平方米。
【科研、文教、卫生与体育机构】
中央研究院旧址&&在北京东路39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是国立中央研究院总办事处和地质、历史语言和社会科学3个所的所在地。中央研究院建筑群均为清宫殿形式,歇山顶,绿色琉璃瓦屋面,外部面砖贴面,抱厦出山,富有传统风格。该建筑为杨廷宝设计。倚山而建,错落有致,今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江苏省科委办公地。
总办事处大楼&&建于民国36年(1947),高3层,宫殿式,钢混结构,筒瓦,清水墙,梁枋、檐口有彩画,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今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分院、江苏省科委办公地。
地质研究所&&在总办大楼西北方,建于民国20年(1931),依山而建,2层钢混结构,楼前部建1座亭式门廊,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民国21年至民国26年(),李四光曾在此主持工作。今为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总办大楼正北面,建于民国25年(1936),3层钢混结构楼房,南门入口处建仿木构门廊。建筑面积1700平方米。今为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社会科学研究所&&在总办大楼东北面,建于民国20年(1931),坐北朝南,3层砖混结构楼房,红砖墙,人字顶。今为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原国立中央博物院旧址&&在中山东路321号,省文物保护单位。该院由蔡元培民国22年(1933)倡议创建,著名建筑学家刘敦桢指导,梁思成为顾问,由徐敬直、李惠伯设计。占地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其中陈列室面积4800平方米。文物库房及文物阅览室面积1万余平方米,图书馆库房及阅览室面积约800余平方米。其主体建筑人文馆的入口门厅为仿辽式庑殿顶大殿,外观仿自蓟县独乐寺山门式样,内部为2层,局部3层的西式楼房。建筑为钢混仿木结构,做工精细考究,是南京唯一仿辽建筑。今为南京博物院。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旧址&&在中山东路311号,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为中国传统形式,主体建筑四层宫殿式钢混楼房,重檐歇山顶,整座建筑沥粉彩画,富丽堂皇。民国23年(1934),杨廷宝设计。民国25年(1936)初完工。新中国成立后,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现为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
国立美术馆旧址&&在长江路266号,市文物保护单位。该馆与国民大会堂同时设计建造,民国25年(1936)竣工,为当年文化活动的重要场所。该馆由公利公司奚福泉设计,陆根记营造厂施工。占地4681平方米,建筑面积4455平方米。主体4层,展览面积1700平方米。其建筑形式、风格、结构均与国民大会堂相同,为新民族形式。新中国成立后,1998年,在楼正面两侧增建贴加3层,建筑面积增加1000平方米。
北极阁气象台旧址&&在北极阁2号,市文物保护单位。南朝刘宋时,在此建立司天台,明初徐达将元大都天文仪器运到此处。洪武十八年(1385),扩建观象台,成为钦天监管辖的国家天文台。清康熙八年(1669),将天文仪器运往北京。清咸丰三年(1853),北极阁毁于兵火。民国16年(1927),扩建为气象台,建成3层六角形钢混结构观测楼。今保存清康熙年间旷观碑1通,记载康熙南巡登北极阁一事。另有蔡元培的国家气象台图书馆奠基碑1通。
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旧址&&在紫金山西峰天堡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国18年(1929),在山上建立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开始筹建国立紫金山天文台。民国23年(1934),天文仪器安装完毕,为中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天文台。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改名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整体建筑与环境浑然一体,主要建筑有天文台本部、子午仪室、赤道仪室、变星仪室等6座。奠基碑文分别为蔡元培、汪精卫、戴季陶、于右任题。天文台牌坊横额为林森题。天文台保存明、清天文仪器。这些仪器原置于北京观象台,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攻入北京时,部分仪器遭抢劫。光绪三十一年,简仪从法国索回。民国9年(1920),浑仪由德国归还。新中国成立后,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
浑仪&&明正统七年(1442)复制,又称浑天仪,青铜铸,用于观测日、月、星、辰的位置。主体为圆形铜环三重立体交叉,下承四龙柱,一云柱,还有四角台、四云山作装饰。长4.7米、宽4.8米、通高3.1米。
简仪&&明正统七年(1442)复制,青铜铸。原为元代郭守敬创制,是对浑仪的改进,分赤道经纬仪、地平经纬仪等部分,因减去浑仪的圈环,其操作较简便,故得名。长4.42米、宽2.99米、通高2.65米。
圭表&&明正统七年(1442)复制,可测一年四季节气。圭原长4.46米、宽0.78米,表高3.56米、宽0.21米、厚0.1米。后人在北端另加铜皮做成立圭高1.5米、宽0.23米、厚0.07米。卧圭表面刻有度数,腰间有一横断槽,是八国联军妄图截断运走的锯痕。
天体仪&&东汉张衡创制,古称浑象或浑天象,今称天体仪。清光绪年间复制,由座架和圆球状仪体组成。仪体上标刻星宿300座1449颗星,用以演示天体运行情况。座架圆周长4.05米,刻有方位。仪体周长2.98米,通高1.19米。
地平经纬仪&&清光绪年间复制。用于测量恒星的地平坐标。由支架(二柱一梁)和仪体组成,长1.9米、宽1.79米、通高1.89米,置于石质莲花纹底座之上。
南京地质调查所陈列室旧址&&在珠江路700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2年(1913),在北京创办地质研究所;民国5年(1916),在北京丰盛胡同由丁文江等成立地质调查所并建陈列馆。民国22年(1933),在南京选址水晶宫(即今址)建陈列馆、大楼和图书馆等。建筑主楼为4层德式建筑,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童设计,今为南京地质博物馆。
汇文书院钟楼&&在中山路169号,市文物保护单位。书院是清光绪十四年(1888)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在南京干河沿创办的教会中学,宣统二年(1910),与宏育书院合并,改称金陵大学附属中学。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学校一分为二,去四川万县的称万县中学,留下的先后称鼓楼中学、同伦中学和金陵中学。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改称南京市第十中学。1988年,复称金陵中学。旧址占地面积4.9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原建筑今存钟楼、中楼、西楼、礼拜堂。钟楼是该校历史最悠久、最有代表性的建筑。钟楼四层四方亭式,悬大铜钟1口,原为宿舍,今为办公室。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
私立金陵大学旧址建筑群&&在汉口路22号,市文物保护单位。金陵大学是美国基督教美以美会传教士博罗在南京创办的最早的一所教会大学。清宣统二年(1910),由汇文书院和宏育书院合并而成,取名金陵大学堂。旧址原占地面积156公顷,民国10年(1921)第一批校舍建成,至民国15年(1926)形成一定规模。民国15年(1926),已有13个系,附设有医院(鼓楼医院)、附中(金陵中学)。民国17年(1928)5月改名国立中央大学,民国26年(1937),因战事迁重庆,这里曾被“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列为难民区难民收容所。民国30年(1941),汪伪政府在此开办“中央大学”。民国34年(1945),侵华日军投降,中央大学自重庆迁回旧址。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与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合并,改名公立金陵大学。1952年,更名南京大学。今存旧址建筑有北大楼、东大楼、西大楼、东北大楼、礼拜堂、图书馆和学生宿舍等十余幢建筑,一律青砖清水墙,歇山顶覆灰筒瓦。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
北大楼&&在校园中轴线最北端,为金陵大学主楼(时称行政楼)。建于民国8年(1919),地上2层,地下1层,建筑面积3473平方米。建筑手法中西合璧,在大楼南立面中部建1座高5层的正方形塔楼,顶部为传统的十字形歇山顶。该楼成为南京大学标志性建筑。
东大楼&&在北大楼东南侧,时称科学馆。建于民国2年(1913)。地上3层,地下1层,砖木结构,平面长方形。建筑面积3905平方米。
西大楼&&在北大楼西南侧,当时名裴义理楼。建于民国14年(1925),地上2层,地下1层,砖木结构,平面长方形,建筑面积3604平方米。
图书馆&&在北大楼的正南方,建于民国25年(1936),杨廷宝设计。地上2层,地下1层,钢混结构。平面十字形,建筑面积2626平方米。
东北大楼&&在东大楼的南面,建于民国24年(1935),高4层,卷棚顶,砖混结构,建筑面积1726.4平方米。
礼拜堂&&在西大楼的南面,建于民国7年(1918),地上2层,砖木结构,屋顶立跨为歇山顶,附跨为硬山顶。门廊为新中国成立后的1958年所加。
学生宿舍&&在校内北园,今为外语学院办公、教学楼。共4幢,分别名甲乙楼、丙丁楼、戊己庚楼和辛壬楼。建于民国14年(1925),砖木结构,卷棚顶。前2楼建筑面积均为755平方米,后2楼均为1685平方米。
国立中央大学旧址建筑群&&在四牌楼2号,市文物保护单位。其前身为三江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东南大学等。民国17年(1928)5月,改名为国立中央大学,今为东南大学。保存至今的建筑有体育馆、图书馆、中大院、大礼堂等。其建筑均为西方古典形式,除体育馆为砖木结构,其余为钢混结构。都是民国10年(1921)东南大学成立后建造的。
南大门&&今为东南大学正门,门楼由杨廷宝设计。建于民国22年(1933),由三开间的四组方柱和梁枋组成。外形采用简化的西方古典建筑式样。
大礼堂&&在校园中央,与南大门在同一轴线上。民国19年(1930)建,占地2026平方米,建筑面积4320平方米。钢混结构,3层西式建筑,属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建筑风格。南立面门厅上部立4根爱奥尼亚式圆柱。礼堂顶部为钢结构穹隆顶,高34米,外观如球状。球体顶部有八边形采光窗。礼堂内观众席3层,2300座位。曾作为国民政府第一届国民大会堂使用。新中国成立后,1965年,在大礼堂东西两翼加建3层教学楼两座,与大礼堂对称,由杨廷宝设计,占地面积848平方米,建筑面积2544平方米。今仍为礼堂,大礼堂及两翼这组建筑为东南大学标志性建筑之一。
图书馆&&在大礼堂西南侧,民国13年(1924)建成。地上2层,地下1层。钢混结构,是南京地区最为地道的爱奥尼亚式建筑。民国22年(1933)扩建,总建筑面积达3813平方米。
生物馆&&今称中大院,在大礼堂的东南侧。建于民国18年(1929),占地1350平方米,建筑面积4049平方米。立面造型和图书馆相似。
科学馆&&今称健雄院,民国16年(1927)建成。占地1748平方米,建筑面积5343平方米。砖木结构,中部4层,两翼3层,地下1层,入口处建有高大雨篷,用西方古典风格的立柱支撑。
中央大学医学院附属牙科医院&&在校园东北角,坐西朝东,建于民国25年(1936),杨廷宝设计。今称金陵院,占地1189平方米,建筑面积3560平方米。
体育馆&&在校园西北角,民国13年(1924)建成。坐西朝东,高3层,砖木结构,钢组合屋架。占地1185.16平方米,建筑面积2316.92平方米。入口门廊西方古典柱式,屋面红色铁皮覆盖。今仍做体育馆。
私立金陵女子大学旧址建筑群&&在宁海路122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4年(1915)9月,金陵女子大学由美国的基督教会、长老会、浸礼会、卫理工会、圣公会、复初会和英国的伦敦会等7个教会开办。校址最早设在南京绣花巷李家花园。民国11年(1922),开始在宁海路建校舍;民国19年(1930),改名金陵女子文理学院。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并入金陵大学。1952年,在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基础上建立南京师范学院;1985年,又改名为南京师范大学。旧址占地28.2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约11万平方米,主要校舍仍为金陵女子文理学院始建时的建筑,有文学馆、科学馆、体育馆、图书馆、礼堂、办公楼等,为民族形式大屋顶建筑群,总体布局采用对称式围合,建筑物之间以廊相连。主体建筑除2幢3层楼外,其余均为2层歇山顶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屋面覆黑色筒瓦。
私立鼓楼幼稚园旧址&&在北京西路4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12年(1923),由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创办,是中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基地之一。起初陈鹤琴利用自家房屋创建幼稚园,民国14年(1925),募捐33887元(银元),在宅旁头条巷27号购地2000平方米,建园舍,隶属东南大学教育科学实验幼稚园。民国21年至民国26年()又二次扩大园舍。后被侵华日军占用8年。新中国成立后,由市人民政府、教育局接办并改名鼓楼幼儿园。1952年,陈鹤琴将其私房、幼儿园资产连同4667平方米土地全部捐献给国家。旧址今存原西式平房1幢(即陈氏私宅),建筑面积40平方米。1991年,整修后,在房前竖陈鹤琴汉白玉雕像1座。
马林医院旧址&&在中山路321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清光绪十二年(1886),马林受美国基督教总会的委托,选南京鼓楼东南侧建教会医院。光绪十八年,拨款建西式楼房1幢,后又陆续兴建,马林任院长,故称“马林医院”。宣统三年(1911),美国教会办的金陵大学增设医科时划为实习医院。民国3年(1914),正式易名金陵大学鼓楼医院。民国31年(1942),侵华日军接管后改名日本同仁会南京诊疗班鼓楼医院。日本投降后复归美国人接管。至1949年4月,医院占地面积3.8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1.47万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从美国人手中接管,改名南京市人民鼓楼医院。今存光绪十八年(1892)年初建的2层西式楼房1幢,原作病房,今作办公用房。门额镌刻“光绪十八年”、“AD、1892年”字样。
中央医院旧址&&在中山东路305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18年(1929)筹建,时名中央模范军医院,民国19年(1930)改名中央医院进行扩建,民国20年(1931)由杨廷宝设计,民国22年(1933)竣工,隶属卫生部,是当时南京规模最大、设备最完善的国立医院。建筑面积7000平方米,有床位275张。主楼为一集中式病房楼,设有电梯。外观为平屋顶,浅黄色砖外墙,入口处门廊具有中国传统特色。此建筑是新民族形式的一个重要杰作。新中国成立后,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今为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
中央体育场旧址&&在孝陵卫,市文物保护单位。此体育场是国民政府为五届全国运动会建造,占地约1万平方米,主体运动场有500米一圈的跑道,是当时亚洲地区的创举。有东、西、南三面看台。同时还建有武术场、室外篮球、网球、棒球场、游泳池和跑马场等。民国20年(1931)设计;民国22年(1933)竣工,由基泰工程公司设计,利源建筑公司施工建造。主体建筑田径赛场,看台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部水泥粉饰,以民族形式的细部装饰为特征,其他赛场进出口均采用民间牌楼形式。
【公馆&&宅邸】
国民政府主席官邸旧址&&在中山门外小红山中山陵1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20年(1931)冬始建,原专供国民政府高级官员凭吊中山陵过境时休息之用。民国36年至民国37年(),蒋介石和宋美龄常来此休息、住宿,故称“总统官邸”、“美龄宫”。建筑师陈品善设计,新金康号营造厂施工。占地8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仿清宫式钢筋混凝土建筑。新中国成立后,1991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
汤山温泉别墅&&在汤山镇温泉路3号。原为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私人别墅。始建于民国9年(1920),后张静江将别墅赠与蒋介石。民国36年(1947)修复后蒋介石、宋美龄常来沐浴,俗称蒋介石温泉别墅。占地3208平方米,建筑中西合璧式。主楼2层,半地下室式,建筑面积160.38平方米。从客厅进入下层,依次为总统池、美龄池、卫士池、随员池,设有暗通道备用。
孔祥熙公馆旧址&&在玄武区高楼门80号,市文物保护单位。孔祥熙是中国官僚资产阶级的典型代表。他的住宅为典型西班牙风格的2层楼房,砖木结构,房内设施齐全,院内草坪,假山布置有序,环境优美宁静。
宋子文公馆旧址&&在北极阁1号,市文物保护单位。宋子文曾任国民政府财政部部长、外交部部长等职。宋宅为西方乡村别墅式,3层钢混结构,依山而筑,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黄色外墙,天然毛石基座,仿茅草屋顶与仿客厅木天花梁架,精细、逼真。民国22年(1933),由杨廷宝设计,陶馥记营造厂营建。住宅东北数十米处,有1座古典式双层建筑,与住宅以石径相连,是当年蒋介石囚禁爱国将领张学良的地方,俗称“囚张楼”。1949年南京解放后,在住宅西北侧与书房交接处加筑上下2层,上设平台,刘伯承曾在此居住。
汪精卫公馆旧址&&在今西康路46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汪精卫,抗日战争爆发后投降日本,在南京成立伪政府,任主席。住颐和路38号公馆,该公馆原为大汉奸褚民谊(汪伪政府外交部部长)的官邸,建于民国25年(1936),占地1542.8平方米,有1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3层楼房,两侧接有对称平房,建筑工艺严谨,内部装潢考究。院内有草坪、花木,环境幽静舒适。抗日战争胜利后,曾作过美军军官俱乐部。今由南京军区使用。
马歇尔公馆旧址&&在宁海路5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23年(1934)由建筑师童设计,占地面积为2779.8平方米,建筑面积748平方米。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民国34年至民国36年()任驻华特使,以“调处”名义,参与国共谈判。在南京期间住此。该建筑原名金城银行别墅,主楼1幢,另有平房6间。楼前有宽敞的绿地,和用红、黑、白三色鹅卵石铺成的鹰、狮、白虎和鸟4种图案的小路。今由南京军区使用。
李宗仁公馆旧址&&在傅厚岗30号,市文物保护单位。公馆始建于民国23年(1934)。民国36年(1947)以后,李宗仁、柏文蔚、王叔铭、徐湛、段锡朋、徐悲鸿、蒋碧薇等民国名人曾先后在此居住和生活过。李宗仁,民国37年(1948)曾任国民政府副总统、代总统。李公馆原为国民政府陆军中将姚琮住宅。1999年,公馆旧址占地4473.3平方米,建筑面积227.1平方米。今由省级机关第一幼儿园使用。
孙科公馆旧址&&在中山陵8号,市文物保护单位。又称延晖馆。民国37年(1948),由杨廷宝设计,馥记营造厂承建。2层西式楼房,砖混结构,外观采用西方现代派手法,楼房平面状如风车。占地2.5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今为东苑宾馆。
美国军事顾问团公寓旧址&&在北京西路67号,市文物保护单位。美军顾问团公寓,因分A楼和B楼两幢,故俗称AB大楼。民国35年(1946)2月,驻华美军顾问团在南京成立,在北京西路和西康路口征地2.4万多平方米建公寓,由上海华盖建筑事务所的建筑师赵深、陈植、童等3人设计,主体楼两幢呈一字形东西排列,建筑面积1.5平方米,使用面积8000平方米,共114套476间,以供美军士兵居住。今为南京军区的华东饭店。
浦镇车辆厂英式别墅&&在浦镇车辆厂山顶花园内,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别墅建于清宣统元年(1909),原为浦镇车辆工厂英国籍厂长奥斯敦私邸。民国17年(1928),蒋介石、冯玉祥曾在此会晤、居住。有英式建筑两幢,占地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3.3平方米,房屋19间,并有地下室。
约翰?拉贝旧居&&在广州路东口小粉桥1号。约翰?拉贝,德国汉堡人。民国26年(1937),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前后,出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主席。他目睹侵华日军在金陵古城犯下惨绝人寰的暴行,逐日记载中国历史上最惨痛的一页――《拉贝日记》。民国27年(1938)3月,被召回国。日逝世。拉贝寓所,原为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院长、中国农业改进所所长谢家声以其妻谢汤氏之名申请土地于民国23年(1934)兴建的,占地1905.2平方米。建筑为西式砖瓦结构的2层楼房1栋。民国26年至民国27年()3月,拉贝在此居住。
杨廷宝住宅&&在成贤街104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杨廷宝是中国著名建筑家、画家和教育家。早年留学法国,20世纪30年代,杨廷宝设计建造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实用性极强的优秀建筑,是中国近现代建筑教育的奠基人之一。50年代曾任世界建筑协会副主席。他的住宅是自行设计建造的,占地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64平方米。主体为西式三开间二层砖混结构,整体造型讲究简洁,经济实用,环境优雅。现保存完好。
童住宅&&在文昌巷,市文物保护单位。童,民国14年(1925)毕业于北京清华学校(清华大学前身),旋即公费留学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获硕士学位。民国33年(1944),任中央大学教授。南京解放后,历任南京工学院(东南大学)建筑系教授、建筑研究所副所长、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建筑学会名誉理事。他一生设计100多座优秀而富有个性的建筑,培养了一大批建筑人才。旧居建于民国36年(1947)6月,现存建筑为砖木混合结构2层西式楼,为英国别墅风格,占地414平方米,建筑面积133平方米。
【纪念建筑】
梅庵旧址&&在四牌楼2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3年(1914),纪念东南大学前身两江师范学堂校长李瑞清(字梅庵,号清道人),建3间茅屋,取名梅庵。门口挂有李瑞清手书的校训木匾,上写“嚼得菜根,做得大事”。民国11年(1922),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体会议在此召开。后茅屋改建为西式平房,仍称梅庵,面积210平方米,门上悬有柳诒徵民国26年(1937)的手书“梅庵”匾一方。解放战争时期,这里是中央大学美术系教室和宿舍,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大学支部所在地。
行知馆&&在白下路193号,市文物保护单位。行知馆原为安徽士绅修建上江考棚中的明伦堂。民国12年(1923),陶行知与姚文采在南京联合创办安徽公学,暂设登隆巷安徽会馆内。民国13年(1924),迁至此处,并改校名为安徽中学。民国36年(1947),陶行知逝世一周年,将大礼堂(明伦堂)改为行知馆以示纪念。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和南京市第六中学合并,取六中为校名。1981年恢复行知馆。并于陶行知90寿辰时,由许士骐题“行知馆”匾额挂于正门。行知馆占地312.72平方米,建筑面积292平方米。
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指挥所旧址&&为中华工会会址,在浦口区南门浴堂街34号。省文物保护单位。中华工会是中国早期工人运动领袖王荷波组织的浦镇机车厂工人团体,民国10年(日成立。民国12年(日,在此召开紧急会议,决定组织浦口港务处和浦镇机车厂工人罢工,声援京汉铁路工人“二七”罢工斗争,并设大罢工指挥所于此。旧址是当时新办的浴室,工会包租下来,中间仍为浴室,外2间作办公室。今存建筑占地192.4平方米,辟为“二七”大罢工纪念馆。
国民革命阵亡将士纪念塔&&在钟山南麓灵谷寺,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塔为国民革命阵亡将士公墓主体建筑之一,高60米,九级八面,钢筋混凝土结构,苏州花岗石贴面。塔底层直径14米,顶层直径9米,由建筑师墨菲及董大酋设计。塔作楼阁式,每一层都以绿色琉璃瓦作披檐,外有走廊,围以石栏。沿塔心柱有螺旋式扶梯,252级。每层设壶门8个,4隐4现,相间开辟。塔内外壁上均嵌有山东青石碑,镌刻名人题词碑刻。底层前门门额书“灵谷塔”3字,后门额镌“有志竟成”4字。
新四军一支队司令部旧址&&在高淳县淳溪镇中山大街薰门左侧吴家祠堂,省文物保护单位。民国27年(1938)5月,陈毅率新四军一支队由皖南向苏南挺进;6月4日到高淳,一支队司令部设在县城淳溪镇吴氏宗祠内;6月7日离开。吴氏宗祠为清乾隆年间建,布局三进,每进均面阔三间,第一进戏楼,中进享堂,后进祭堂,硬山顶。新中国成立后,1985年进行维修。
六合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在六合县竹镇镇北后街,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31年(1942)5月,“淮南行署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民国34年(1945)5月撤销。办公地为一坐东朝西四合院,四进,58间,占地1092平方米,内有小礼堂和舞台。罗炳辉、方毅、刘顺元等曾在此办公。民国35年(1946)遭破坏。新中国成立后,1983年修缮、恢复四合院,今存砖木结构房屋20间,占地546.2平方米。
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在江宁县横溪乡呈村,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32年(1943),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指挥机关设在呈村,办公地点在建于民国2年(1913)的1座“走马楼”内。今仅存门楼、大厅等14间,占地834.4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1991年进行全面整修。
八路军驻京办事处旧址&&在鼓楼区青云巷41号、高云岭29号,省文物保护单位。民国26年(1937)8月至12月,中国共产党为继续和国民政府进行谈判以及军务后勤需要,在南京傅厚岗66号(青云巷41号)组建八路军办事处,是中国共产党为团结抗战在国民党统战区设立的第一个公开办事机构。周恩来、朱德、叶剑英等均在此工作和居住过。新中国成立后,1987年维修。院内有砖木结构假3层建筑1幢,建筑面积270平方米。高云岭29号为1幢砖木结构2层楼,对外称“处长公馆”,叶剑英、廖承志等曾在此住过。
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梅园新村)&&在梅园新村17号、30号、35号,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民国35年(1946)5月至民国36年(1947)3月,周恩来、董必武等率中共代表团由重庆来到南京与国民党当局举行和平谈判,此处是代表团办公地。民国36年(1947),代表团离开后交民盟代管。新中国成立后,交文物部门保管。1953年维修,1961年对内开放。1977年,再次维修后建立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1978年正式开放。1988年至1990年在原址前建陈列馆并开放。30号院面积481.75平方米,是周恩来、邓颖超办公、居住处。为一西式2层小楼,建筑面积361.1平方米。院东、院西当年均为国民党特务监视站,为避监视和防破坏,代表团将院墙加高一倍,并在门前传达室、后部车库上加盖1层小楼。院内还保留当年的石榴树、翠柏、铁梗海棠等植物。35号与30号有小门相通,为1幢砖木2层楼,占地155.25平方米,建筑面积192.1平方米。院内小屋是代表团自盖的,一楼是董必武的办公室、卧室和廖承志的办公室兼卧室。二楼是钱瑛、李维汉的办公室兼卧室。17号是代表团办事机构的办公室和卧室,为2层砖木结构楼两幢,占地502.13平方米,建筑面积725平方米,房屋9间。北楼一层有小会议室,新闻组、新华通讯社南京分社的抄报室、第十八集团军驻京办事处。楼上为电讯室、外事组、军事组、党派组和妇女组。南楼是代表团自盖的,楼上是工作人员的宿舍,楼下是饭厅,代表团在此举行大型记者招待会。
《新华日报》驻京办事处旧址&&在中山北路258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新华日报》是中国共产党在国民党统治地区办的机关报。抗日战争胜利后,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共代表团到宁后,在代表团的领导下,建立重庆《新华日报》驻京办事处,开始筹备南京《新华日报》。《新华日报》驻京办事处旧址为四开间2层楼房,建筑面积536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1999年,一楼为中山路百货商店,二楼为商店办公室、仓库,一部分为民居。
【教堂&&塔&&寺】
太平南路清真寺&&在太平南路296号、298号,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寺始建于明代,原位于花牌楼(太平南路)故又名“花牌楼礼拜寺”。旧址在今太平南路256号左面后进,清咸丰年间毁于战火。同治年间重建,再毁。民国13年(1924),回族富商蒋彬兄弟移建于今址。全寺分南北两个部分。南寺于民国20年(1931)被拆除。今存北寺。坐西朝东,占地1265.5平方米,建筑面积881.5平方米,为穆斯林礼拜之处。
基督教圣公会圣保罗堂&&在太平南路396号,建于民国11年(1922),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堂由基督教圣公会教派美籍传教士季盟济主持筹建,金陵大学建筑师齐兆冒监造,陈明记营造厂承建,占地2000平方米,建筑面积1232.8平方米。主建筑大礼拜堂用料考究,下半部为古城墙砖,上半部是青砖且全部磨光。教堂的内柱脚、拱座、窗座、墙垛、读经台、讲经台、圣坛和栏杆望栏等,均采用镇江高资白矾石砌筑。钟楼的阶梯是螺旋式的,用水泥砌成40余级。钟楼内悬大钟1口,直径2米。民国26年(1937),侵华日军侵入南京,圣保罗堂的诊疗所、布道所、书报室、主日学课屋及部分宿舍被焚,主体部分幸存。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建大门、修缮房屋,始复旧观。南京解放后,“文化大革命”期间,被工厂占用,院内建1座6层楼,圣坛、讲台全遭破坏,1984年修复,1985年重新开堂。
道胜堂旧址&&在下关区中山北路408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4年(1915),美国人马骥出资为创办中华圣教会兴建,为基督教圣公会传道、礼拜之所,取“以道胜世”之意,称道胜堂。民国10年(1921),在该堂旧址设立道胜小学,民国29年(1940),增办道胜中学。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与惠民中学合并,改名惠民中学,现为南京市第十二中学。旧址建筑面积2173平方米,外观为民族形式。
莫愁路基督教堂&&在莫愁路350号,市文物保护单位。原在四根杆子(省中医院临汉中路一带)建中华基督教自立会汉中堂,后因扩路,将教堂迁至今址重建。工程由牧师孙希圣主持,工程师陈裕华设计,陈明记营造厂承建,民国25年(1936)开工,因战争缘故,民国31年(1942)建成。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为英国都铎风格建筑,入口门楼高达17米。墙角嵌冯玉祥于民国25年(1936)为建汉中堂题写的石碑,碑文为“因为那立好了根基的就是耶稣基督。哥林多前书三章十一节。”中间圣殿即礼拜堂,砖木结构,面阔七间33米,进深29米,拱形顶,堂内有10根人字形柱,屋顶覆以方形水泥瓦。
金陵协和神学院&&在大锏银巷13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清宣统三年(1911),由美国基督教会、南北长老会、卫理公会等4个宗教教会联合创办,司徒雷登曾在此任教。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该院与金陵女子神学院合并。1952年后,华东和北方地区的神学院又并入该院,今为全国唯一的神学院。神学院由3幢主要建筑组成,中央部分的教学楼建筑面积1560平方米,民国10年(1921)设计,次年竣工。主楼中央后部的小礼堂内部装饰具有较浓的宗教特征。
莲华精舍&&诺那佛塔&&在玄武湖环洲。莲华精舍俗称“喇嘛庙”,为纪念藏传佛教(红教)的普佑法师―诺那呼图克图而建,落成于民国26年(1937)。大殿面阔三间,歇山顶,内有诺那塑像。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此处撤去佛像改作他用。1993年,修复,但殿内格局已非旧貌,殿内诸佛像亦为新塑。诺那佛塔与莲华精舍同时而建。塔为八角九层仿木檐楼阁式,钢混结构,通高15米,唐宋风格,底座有居正撰并书《普佑法师塔碑铭》。
三藏塔&&在九华山顶,市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民国32年(1943),该塔5层4面,通高19.5米,为方形砖塔,仿西安大雁塔形式,内藏唐玄奘法师部分顶骨故名“三藏塔”。塔底层正中的须弥座上有一正方形石匣,边长0.6米、高0.45米,上刻“玄奘法师灵骨”6字,塔基上刻有“唐玄奘法师西域行迹图”圆形碑刻及碑记等2方,字已漫漶难识。史载,唐玄奘于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在长安圆寂后,初葬于白鹿原,后迁葬终南山之紫阁寺。宋仁宗天圣五年(1027),金陵僧人可政往陕西紫阁寺得玄奘顶骨,带至天禧寺(即明大报恩寺)东冈,建塔埋葬。明洪武十九年(1386)迁至南冈,民国32年(1943)2月,侵华日军盗掘得原三藏塔内石函,石函两面刻有文字,说明唐玄奘遗骨辗转到宁的迁葬经过,石函内的铜质小盒内装有放着玄奘的部分顶骨及宋天圣五年(1027)、明洪武十九年的葬志。后经汪伪政府交涉,日方允留一部分佛骨于中国,汪伪政府遂建塔重葬。
【使馆&&领事馆】
美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在西康路33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25年(1936),美国驻华大使馆设在上海路82号。抗日战争胜利后,民国35年(1946)7月,美国任命司徒雷登为大使,馆址迁今址。馆舍依山而建。为3幢2层西式楼房并有地下室,每幢大小、型制相同。建筑面积均936平方米。每幢楼房后面各有1幢西式平房。每幢面积96平方米。今为江苏省省级机关招待所。
英国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在虎踞北路85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24年(1935)6月,英国将驻华公使馆升格为驻华大使馆。馆舍建于20世纪20年代。由英国建筑师设计,占地19333平方米,有西式2层楼房9幢17间、西式平房10幢56间,总建筑面积5456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因拓宽马路等原因拆除大部分建筑,现仅存1座办公楼和1座住宅楼。办公楼为英国古典式建筑,正门朝南,2层砖混结构,建筑面积950平方米。住宅楼欧洲乡村别墅式,建筑面积750平方米。今为双门楼宾馆。
法国驻中华民国公使馆旧址&&在高云岭56-1号,市文物保护单位。今为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和省民政厅招待所。
日本驻中华民国大使馆旧址&&在北京西路1号。日本国在侵华战争前租用土地8493.6平方米建起日本式花园楼房1栋、西式平房2栋共71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作为敌伪财产没收,作为外交部宿舍。今为南京市消防支队使用。
【金融、工商及其他建筑】
交通银行南京分行旧址&&在中山东路1号,市文物保护单位。交通银行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由清政府邮传部设立于北京。民国17年(1928),总行由北京迁上海。南京分行于民国22年(1933)建立,为1幢西式3层大楼,钢混结构。日伪时期,在屋顶两侧增建1层。新中国成立后,1990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近代优秀建筑。
中国国货银行(南京分行)旧址&&在中山路19号,市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国货银行为孔祥熙、宋子文所创设,系官商合办,于民国17年(1928)开始筹备,总行设上海,民国19年(1930)在南京设支行,次年改为分行。民国23年(1934),筹建行址大楼,民国25年(1936)竣工营业。占地1920平方米,建有钢混结构的西式7层商业金融大楼等。今为南京市邮政局使用。
扬子饭店旧址&&在宝善街2号,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为南京下关开埠的产物之一,英国人柏耐登设计并主持建造,占地300平方米,为欧洲折衷主义建筑式样的一个典型实例。建筑面积2428.5平方米,共82间,3层砖木结构,地下1层。用明代城砖砌筑成英国中世纪城堡式样。
国际联欢社旧址&&在中山北路249号,市文物保护单位。民国18年(1929),国际联欢社或称国际联谊社成立,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外交界人士和各国驻华外交使团人员参加的旨在联络国际情感的团体,原在三牌楼将军庙。民国24年(1935),中国外交部在中山北路沿街购地1.13万平方米,由基泰工程公司建筑师梁衍成设计,裕信建筑公司承建;于民国25年(1936)建成一座具有西方现代派建筑风格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3层大楼。民国35年(1946),又由杨廷宝设计,承建此楼的扩建工程,扩建部分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的2层楼,建筑面积5129平方米。民国36年(1947)8月全部竣工。
首都饭店旧址&&在中山北路178号,市文物保护单位。该建筑按照豪华饭店标准设计,为国民政府军政要人及外国经济贸易宾客下榻之处。民国21年(1932),由华启顾工程师设计,大华复记建筑公司的联合成记营造厂建造,占地1376平方米,建筑面积926平方米。建筑式样为当时趋于流行的“国际式”,周围全部用名贵树木点缀园景。客房50余间,每间都有浴室,在每层的东南隅还备有特等房间。今为华江饭店。
福昌饭店旧址&&在中山北路75号。该饭店建于民国22年(1933)9月,由华盖建筑师事务所设计,顺源营造厂承建,建筑物主体6层,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具有20世纪30年代西方现代派典型风格。1949年前,福昌饭店成为南京已建成的层高最高建筑,也是豪华的饭店。
南京大华大戏院旧址&&在中山南路67号,市文物保护单位。该戏院建于民国24年(1935),杨廷宝设计。钢混结构,占地2300平方米,建筑面积3728平方米。门厅高大宽敞,有12根喷漆红柱承托屋顶,装饰富丽典雅。上下层设1070个座位,有冷暖设备。当时是南京最好的剧院。开业不久,梅兰芳就在该处演出京剧。南京解放后,一度称军人电影院。
日本神社旧址&&在五台山1号,市文物保护单位。为日式和风建筑,民国28年(1939)竣工。建筑面积480平方米。此建筑因童力主保留,得保存至今。
国民党中央军人监狱旧址&&在江东门。民国19年(1930),国民党在此建造中央军人监狱,又名军政部军人监狱或中央海陆空军人监狱。监房分东、西、中、南等处。其东监分天、地、人,西监分日、月、星,中监分智、仁、勇,南监分改、过、自、新等区。南监条件最差,人称“狱中狱”。另有水牢4间,水中设铁笼,被囚者只能站立。监内有杀人刑场处。墙高6.7米,上设电网,4角岗楼,墙外有深沟围绕。无产阶级革命家恽代英被关押在西监“星”字狱;民国20年(1931)4月在该处牺牲。
南京市现存民国优秀建筑一览表
原建筑物名称
地&&&&&&&&址
今使用单位
孙中山住宅楼
鼓楼区汉口路9号
南京大学财务办公楼
浦镇车辆厂英式建筑
浦口区浦镇车辆厂山顶花园内
浦镇车辆厂
总统府办公楼
玄武区长江路292号
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内
1912年~1914年
下关区宝善街2号
下关区公安分局
孙中山起居楼
玄武区长江路292号
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内
和记洋行建筑群
下关区宝塔桥西街168号
南京肉联厂
明德中学建筑群
建邺区莫愁路419号
南京女子中等专业学校内
金陵大学医科附属医院
1914年~1924年
鼓楼区中山路321号
鼓楼医院内
金陵大学建筑群
1916年~1937年
鼓楼区汉口路22号
八角亭邮局
孝陵卫西新村1-2号
中央银行大楼
下关区大马路66号
长江水源保护局南京监测站
江苏邮政管理局
下关区大马路62号
南京市邮政机械厂
金陵神学院建筑群
鼓楼区汉中路140号
南京医科大学内
鼓楼区汉中路140号
南京医科大学内
金陵女子神学院建筑群
1921年~1922年
鼓楼区大锏银巷13号
金陵协和神学院
金陵女子大学建筑群
1921年~1937年
鼓楼区宁海路133号
南京师范大学
秦淮区建康路146号
南京建康路邮局
1922年~1923年
白下区太平南路396号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群
1922年~1933年
玄武区四牌楼2号
白下区太平南路298号
1925年~1929年
中山门外紫金山第二峰南麓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国民政府铁道部建筑群
1928年~1933年
鼓楼区中山北路252号~254号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
国民政府考试院建筑群
1928年~1934年
玄武区北京东路41号
南京市人民政府
国民政府建筑群
1928年~1948年
玄武区长江路292号
南京中国近代史博物馆
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
1928年~1930年
玄武区北极阁2号
江苏省气象局
国民政府交通部
1928年~1934年
鼓楼区中山北路303号、305号
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教学区
陆军学校大礼堂
1928年~1933年
玄武区解放路2号
解放军南京军区
励志社建筑群
1929年~1931年
玄武区中山东路307号
江苏省会议中心
国民革命军阵亡烈士公墓建筑群
1929年~1935年
中山门外灵谷公园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永慕庐议政亭
紫金山小茅峰万福寺东侧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1929年~1933年
玄武区中山东路303号
解放军南京军区总医院
中央体育场
1929年~1933年
孝陵卫灵谷寺8号
南京体育学院
南京市立银行
20世纪20年代
白下区白下路81号
友谊时装贸易公司
道圣堂建筑群
20世纪20年代
鼓楼区中山北路408号
南京第十二中学
20世纪20年代
玄武区成贤街112号
国民政府教育部建筑群
20年代~30年代
成贤街43号
南京市园林局等
中山陵园内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华侨招待所
1930年~1933年
鼓楼区中山北路81号
江苏议事园
1931年~1933年
中山陵园灵谷寺东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1931年~1934年
栖霞区中山陵9号
南京金陵饭店
中山陵园音乐台东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国民政府外交部
1931年~1934年
鼓楼区中山北路32号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
中央研究院天文研究所
1931年~1934年
中山门外紫金山天堡峰上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
中央研究院建筑群
1931年~1947年
玄武区北京东路39号
中科院南京分院等
航空烈士公墓
紫金山北麓王家湾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中山陵园灵谷寺东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中山陵与藏经楼阁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中山陵园内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鼓楼区中山北路178号
1932年~1933年
中山陵园内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孔祥熙公馆
1932年~1936年
玄武区高楼门80号
中山陵园内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鼓楼区中山北路212号
生产资料服务公司
国民政府最高法院
鼓楼区中山北路101号
江苏省粮食厅等
南京珠宝廊
白下区白下路23号
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白下路分理处
鼓楼区中山路75号
交通银行办理处办公楼
白下区白下路155号
交通银行白下区分理处
宋子文公馆
玄武区北极阁1号
南京市科协招待所
新都大戏院
1933年~1935年
玄武区中山路82号
胜利电影院
交通银行南京分行
1933年~1936年
玄武区中山东路1号
新街口广场东北角中国工商银行南京分行
庚子赔款办公楼
鼓楼区山西路124号
鼓楼区人民政府
国货银行办公楼
鼓楼区中山路19号
南京市邮局新街口支局
中共代表团驻南京办事处
玄武区梅园新村17号、30号和35号
梅园新村纪念馆
李宗仁公馆
鼓楼区傅厚岗30号
省级机关第一幼儿园
中国国民党中央党史史料陈列馆建筑群
1934年~1935年
玄武区中山东路309号
中国第二档案馆
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会建筑群
1934年~1936年
玄武区中山东路313号
解放军南京军区档案馆
国民大会堂
1934年~1936年
玄武区长江路264号
南京市人民大会堂
国立美术馆
1934年~1936年
玄武区长江路266号
江苏省美术馆
藏经楼建筑群
1935年~1937年
中山陵园内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南京盐业银行办公楼
新街口广场西南角中山南路3号
大华大戏院
白下区中山南路67号
大华电影院
陈果夫、陈立夫公馆
白下区常府街30号
常府街改造工程指挥部
金城银行别墅(马歇尔公馆)
鼓楼区宁海路5号
公教新村小筑
1935年~1936年
玄武区北京东路51号
中央地质调查所陈列馆
1935年~1937年
玄武区珠江路700号
南京地质博物馆
国际联欢社
1935年~1946年
鼓楼区中山北路259号
板桥新村住宅
1935年~1936年
玄武区太平北路76号
汪精卫公馆
1936年~1938年
鼓楼区颐和路34号
基督教莫愁路堂
1936年~1942年
建邺区莫愁路390号
美国顾问团公寓大楼
1936年~1946年
鼓楼区北京西路67号华东饭店
中央博物院建筑群
1936年~1953年
玄武区中山东路321号
南京博物院
最高检察署
鼓楼区中山北路105号
军人俱乐部
诺那塔与喇嘛庙
玄武湖环洲东北角
玄武湖管理处
鼓楼区五台山1号
苏联大使馆
20世纪30年代
鼓楼区大方巷64号
法国使馆住宅
20世纪30年代
玄武区百子亭34号
江苏省出版局
英国大使馆
20世纪30年代
鼓楼区虎踞北路185号
双门楼宾馆
比利时公使馆
20世纪30年代
玄武区高楼门42号
法国公使馆
20世纪30年代
鼓楼区高云岭56号
加拿大大使馆
20世纪30年代
鼓楼区天竺路3号
美国新闻处
20世纪30年代
鼓楼区上海路82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幼儿园
日本大使馆
20世纪30年代
鼓楼区北京西路3号
南京市武警支队
20世纪30年代
玄武区中山东路237号
南京市政府办公楼
20世纪30年代
秦淮区金陵路1号
江南贡院明远楼、南京市中医院
陶庐温泉别墅
20世纪30年代
汤山镇温泉路3号
市级机关管理局
20世纪30年代
玄武湖翠洲通安实业公司
八路军办事处
20世纪30年代
鼓楼区傅厚岗66号
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
国民党少将住宅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玄武区梅园新村大悲巷7号
梅园新村小筑
20世纪30年代
玄武区梅园新村38号、39号等
日本宪兵部楼
20世纪30年代
鼓楼区江苏路39号
南京市文联、鼓楼区图书馆
白崇禧公馆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玄武区雍园1号
周佛海公馆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西流湾9号、中山北路150-1号
汤恩伯公馆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三步两桥12号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水佐岗35号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小粉桥1号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颐和路6号、7号、9号、13号、15号等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中山北路2号、40号、178号等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宁海路11号、15号、32号、38号等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上海路9号4幢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上海路金银街4号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江苏路25号、29号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莫干路10号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灵隐路2号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天竺路17号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琅琊路8号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牯岭路8号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鼓楼区傅厚岗32号
20世纪30年代~40年代
玄武区天山路2号
玄武区北京东路和平公园内
玄武湖梁洲
玄武湖管理处
1943年~1944年
玄武区九华山上
何应钦公馆
鼓楼区汉口路22号
南京大学内
美国驻华大使馆建筑群
1945年~1946年
鼓楼区西康路33号
杨廷宝住宅
玄武区成贤街104号
儿童福利站
玄武区太平路东马府街北侧太平公园附近
盐务总局办公楼
玄武区中山门南京某院校办公楼
下关火车站
1946年~1947年
下关区龙江路南京西站
1946年~1948年
栖霞区中山陵8号
招商局候船楼
下关区江边路24号
南京港务局公安分局
玄武区高楼门62号
祁家桥俱乐部
鼓楼区祁家桥8号、四卫头38-3号
南京资源委员会办公楼
鼓楼区中山北路200号
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办公楼
中山陵园内
南京市中山陵园管理局
1947年~1948年
鼓楼广场北角鼓楼饭店
粤军阵亡将士墓
建邺区莫愁湖公园内
中央研究院地理研究所
玄武区九华山下地理研究所
中央通讯社
1948年~1949年
白下区中山东路新街口附近
汪精卫办公楼
20世纪40年代
下关区中山北路中山码头对面
冈村宁次住宅
20世纪40年代
鼓楼区青岛路33号
司徒雷登住宅
20世纪40年代
鼓楼区青岛路35号
20世纪40年代
白下区文昌巷52号
国民政府司法院
20世纪40年代
鼓楼区中山路251号
南京供电局}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民国建立时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