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推荐几部旅程的电影,如《人在人再囧途之泰囧》《叶落归根》之类的

  [摘 要] 本文以对影片《人在囧途》和《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简称《泰囧》)的整体分析来探讨中国公路题材或者包含公路元" />
免费阅读期刊
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由《人在囧途》系列论中国公路电影创作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摘 要] 本文以对影片《人在囧途》和《人再囧途之泰囧》(以下简称《泰囧》)的整体分析来探讨中国公路题材或者包含公路元素的电影在题材选择、主题内容、创作元素、人物设计和表现形式等方面的实践性创作。将其置换在一个“类型电影”的背景下来思考,并历时性地与其他国家的公路电影创作进行比较,以新的角度观照中国公路电影的可行性创作,试图摸索出一条中国公路电影类型发展的可行性道路和属于其自身的生存空间。 中国论文网 /7/view-4929878.htm  [关键词] 《人在囧途》系列;公路电影;类型电影   一、公路电影   公路电影作为一种在美国孕育、发展、成熟的类型片种,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创作,已经形成了一个类型特征比较明显、内涵不断丰富的准电影类型。蜿蜒漫长的公路和星罗棋布的汽车旅馆成为美国公路电影演绎故事的最佳舞台。多年来佳作频出,如《邦妮和克莱德》《逍遥骑士》《末路狂花》等。同时,除了美国之外,其他国家也先后创作了许多优秀的公路电影,像德国的《德州巴黎》、巴西的《中央车站》等,这些影片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公路电影的发展。   反观中国的公路电影的创作则显得更为滞后,起初由于物质条件、文化观念、意识形态和类型题材等方面的限制,造成了公路电影理论和实践创作上的缺失且并未能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而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观念的演化、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电影类型意识的转变,中国公路电影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和某种程度上的类型生存环境。探索的道路总是充满艰辛的,目前中国电影银幕上的公路电影在创作上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范”和类型意义上的迷思。但集温情、幽默和众多社会热点问题于一体的“非典型类型意义”上的“喜剧+公路”影片《人在囧途》系列似乎为我们提供一种可以借鉴的创作形式,或者可以说开辟了另一条新的类型发展路径。   二、公路电影类型特征的“中国化”演变   (一)戏剧化叙事形态   一般说来,公路电影的叙事发展是以一段旅程为背景,通过一系列的戏剧冲突和矛盾的发展来建构整个故事。电影主人公在占电影绝对篇幅的公路旅行情节中,在与别人的或与自我的心灵交流过程中,完成生命体验、思想变化、性格塑造和情感升华。诚然,《人在囧途》系列的故事情节在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公路电影的基本叙事模式来进行展开的。无论从人物关系的发展,还是情节环境的架构、矛盾冲突的建置和演变等诸多方面而言,它还是有别于传统好莱坞类型意识和模式上的公路电影。同时,受中国传统“影戏”观念和西方电影(尤其是好莱坞类型电影)戏剧性叙述方式的长期影响,《人在囧途》系列在叙事形态和表现方式上呈现出一种戏剧化的情节叙事策略,以一种更为观众所接受的戏剧性结构来讲述故事。   《人在囧途》的主人公李成功与牛耿和《泰囧》的主人公徐朗和王宝都本是毫无关系的两对人,甚至可以说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人。然而就是这样的两对人,因缘际会,竟然撞在了一起,并发生了许多让人啼笑皆非的事情。也正是因为主人公们在旅途中遭遇的一连串千奇百怪的囧事,让两对人慢慢从“萍水相逢”到逐渐互相认知和帮助以致最后成为朋友。诸多的突发事件和人物矛盾冲突交织在一起构成潜在的叙事文本,让受众沉浸在一种戏剧式观影体验中。而从戏剧化结构的建构上来说,《泰囧》是对《人在囧途》的一种升级。叙事的节奏更为紧凑,笑料的制造更为自然,黄渤饰演的角色的掺入更加剧了影片的戏剧冲突,使得影片并不是靠笑料段子的拼贴来取悦观众,而是以喜剧化为手段,通过故事整体上的戏剧化叙事展现获得受众的认可。在当今中国电影普遍存在“不会讲故事”的状况下,《人在囧途》试图去探索一条真正适合中国本土受众观影经验的类型化叙事模式。正如徐峥所言“喜剧片不能把逗乐观众作为终极的目的,讲一个好故事,才应该是终极目的。”   (二)人文化题材主题   在美国公路电影的类型创作中,许多作品无论从人物性格特征、背景环境展现和主题表达方式等方面都带有一定程度上的反叛、对抗的情绪和批判的主题,除了政治、经济等客观因素的作用,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一种个人心理上的情感诉求和宗教自由主义的追求、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等多维度的历时性影响。由于文化传统和思想观念的区别,相比而言,《人在囧途》系列的主题既不同于美国公路电影那样以激烈的对抗、个性的张扬和情感的宣泄等形式来表达个人的“寻找与救赎”,也不像伊朗的《樱桃的滋味》式沉重的“叩问生死”的情感主题,更有别于巴西《中央车站》所要表达的“自我与迷失”的家国寓言,而更多的是展现出一种具有中国传统文化气质的影像美学和真切的人文关怀精神。   “任何电影类型的持续成功至少都依赖于两个因素:主题的号召力和那些不断重复又持续变化以适应观众和电影制作者观点的冲突的重要性。”[1]《人在囧途》系列在主题的诉求上最终的目的不是为了去寻找自我或逃离社会现实,在旅途中寻求心灵的解放。主人公们的行为目的很明确,对于继承中国传统社会文化和精神的中国人而言,无论他是老板、白领精英,还是农民工、小商贩,他们踏上旅程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回归家庭,“家”才是主人公们踏上旅途的真正意义上的终点。旅程中牛耿、王宝式人物的善良和纯真也唤醒李成功、徐朗式人物心底的真诚和悲悯情怀,这次旅程的经历可以说是他们的“情感救赎之旅”。尤其是在面包车翻车后李成功、牛耿火堆旁的直抒胸臆,又或是徐朗、王宝在意外落水后在溪水旁的促膝而谈,都表现了主人公心灵之间的一种直接的交流。《人在囧途》系列更多地体现的是一种“中国式”的幽默与温情,甚至可以说它是一种“治愈系”或是“情感体验式”的电影。它在情感主题的表现上更加趋向于以一种“草根文化”或者说是一种大众审美文化的视角去诠释影片的情感和主题。   (三)差异化人物设计   “在类型中,人物的叙事功能,观众对某个人物是否认同及认同程度,都是由人物的价值观和其在类型社区中作用所决定的。”[2]美国公路电影中的主人公多以“漫游者和旅伴”的姿态出现,影片多以社会边缘者为叙事主人公,这些人包括吸毒者、同性恋者、流亡者等,从《邦尼与克莱德》的“鸳鸯大盗”到《逍遥骑士》中的“吸毒贩毒的兄弟”,再到《天生杀人狂》里面的“冷血杀手”,无不以边缘化、叛逆性的人物形象呈现。他们大多都是被社会抛弃的人群,缺少关爱,充满孤独、困惑、叛逆和厌世的情绪。
  与美国传统类型公路电影的主人公选择类型不同的是,《人在囧途》系列的主人公选择上强调的是一种差异性和对比性而不是对抗性或反叛性。牛耿是小农场里的一个被老板拖欠工资的挤奶工,王宝是一个想要完成母亲夙愿的小商贩,而李成功是一个拥有一家文化集团的CEO,徐朗是一家科技公司的精英骨干。可以说从一开始,两对人因为身份、职业、视野和文化素养的不同,为接下来故事的戏剧性发展埋下了伏笔,奠定了情节上的基础。看似成功、事业有成的李成功和徐朗其实自身对于自我的认知是建立在一种深深的内疚和无奈的情感上的。直率淳朴的牛耿、王宝虽然只是一名普通的挤奶工人、小商贩,但他们由内心所散发出来的人性的真善美的一面,让观众领悟到一个人的成功或是失败,并不是由金钱的多少和地位的高低来决定的,而是一种对待家庭、生活和人生的态度。从社会文化的深层角度来理解,牛耿和王宝所代表的“草根文化”以一种“思想启蒙者”的姿态引领着李成功和徐朗所代表的“精英文化”,身份及使命似乎完成了一次颇具戏剧性的“角色置换和形式颠倒”。   (四)多元化类型糅合   “70年代之后,随着后现代主义状况的加深,好莱坞类型电影在一方面越来越精细化完美化的同时,也朝着类型间杂交的方式迈进,很多影片都包含了两种以上的类型片要素,有的甚至根本无法归类。”[3]而公路电影几乎可以说从一开始创作就包含了其他类型元素在里面,只是说其他“同构性”的元素特征在叙事时空中展现得相对来说不那么明显,或者说并不构成影片的实质性的主体内容,如《邦妮和克莱德》和《天生杀人狂》“公路+犯罪”、《末路狂花》“公路+女性主义”以及《关于施密特》和《史崔特先生的故事》“公路+家庭情感”的形式等。一直发展到今天,公路片中的类型融合化程度更高,表达的主题也更为深刻,《阳光小美女》“公路+喜剧”的糅合将公路片一以贯之的多元化精神延续了下来。   同样,《人在囧途》系列中除了“公路”这一叙事基础性元素外,还包含了喜剧、家庭伦理等电影类型的特征和样式,使得影片不仅仅是一段段公路上稀奇古怪的闹剧、一个个引人发笑的故事的拼贴和一群类型各异的小人物的展现,它带给人们的是一种基于对牛耿和李成功、王宝和徐朗在“公路”上的感知,在细节和语言上融入温情、幽默,让受众发笑的同时又为之感动,呈现出一种“含泪的微笑”式的情感表达。通过对多种类型元素的巧妙组合,在带给观众趣味性和思考性的同时,摆脱了以往众多喜剧片依靠矫揉造作的对白表述、生硬的笑料堆砌和多个故事的机械拼凑等旧习来达到喜剧化效果的影响,真正地迎合了不同层次的受众的观影需求。在结构上,旅途的“奇观性”、喜剧风格、家庭亲情和社会问题等交织在一起,虽然表达得不是那么的细腻,但以足够的诚意和真挚的情感打动了观众。来自于生活的故事、情感元素和电影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如果能贴切结合,是能够展现生活,更好赞美生活的。   三、中国公路电影“在路上”   《人在囧途》系列通过学习国外电影成熟类型机制的经验,并注重汲取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养分,在符合主流价值观念、大众文化审美视角的情况下,调动各方面的类型创作元素,创造了具有跨国文化经验的叙事文本空间,为公路电影在中国的创作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范例,同时也树立起了中国商业电影和贺岁片制作的新标杆。在欢欣鼓舞之时我们也应该同样看到,我们在公路电影的创作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类型观念模糊和实践创作滞后的情况,许多包含“公路”元素的影片在借鉴“公路”这一题材和元素时,并没有确立起影片主题思想内核和情感诉求,更多的只是在形式上与其他电影类型中的元素进行机械杂糅或盲目对国外作品进行简单的本土化“移植和改造”,致使公路电影这一电影样式至今仍未在中国创作出真正具有类型系统意义上的电影作品。   然而,我们对公路电影的探讨不应该仅仅停留在类型意义上或者电影文本上,应该从文化的深层次意义上去发掘其可行性创作的生命力和意义,积极主动地规避意识形态的影响,向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靠拢,以一种宏观的、历时性的文化观念和视野去看待公路电影的创作。任何有益的尝试总是好的,《人在囧途》系列或许仅仅是个开始,要形成一套稳定的类型系统和创作规律,公路电影在中国要走的路还很长,“任何观众对类型的熟悉当然都是一种累积的结果”[4]。希望一路上它能披荆斩棘,在类型发展的道路上向着光明走下去,创造真正属于中国自己并且具有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公路电影”。   [参考文献]   [1] 游飞,蔡卫.电影艺术观念[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2] 吴琼.中国电影的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   [3] 郝建.影视类型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4] [美]托马斯·沙兹.好莱坞类型电影——公式、电影制作与片场制度[M].李亚梅,译.台北:远流出版公司,1999.   [作者简介] 周勇(1989— ),男,湖南岳阳人,福建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戏剧与影视学专业2012级硕士在读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影像文化研究。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求介绍,谁能介绍几部非常搞笑的片子看下,如东成西就,人在囧途两部,就那种非常搞笑的片子_百度知道
求介绍,谁能介绍几部非常搞笑的片子看下,如东成西就,人在囧途两部,就那种非常搞笑的片子
我不知道你对韩国的电影有没有兴趣,但是《二十》确实是我认为最搞笑的一部片子。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人在囧途的相关知识
其他2条回答
心花怒放,一路惊喜
非狐外传,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第三方登录
后悔无期 公路电影《后会无期》观后感
[XCAR 用车 原创]算是赶上韩寒大银幕“处男作”的末班车,和爱人去电影院看了正在热映的《后会无期》。也许是因为韩寒在我们这代年轻人(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嘛,呵呵)心中的地位,再加上那首朴树的《平凡之路》吧,让我这个对国产电影已经相当失望的人走进了电影院。
说实话,看《后会无期》之前也看了影片片花和故事梗概,也知道片中主演的确有几个不那么“文艺”的人,比如冯绍峰,比如钟汉良、王珞丹,让我对韩寒的这部《后会无期》多了些隐隐的担心。《后会无期》以“文艺片”的形象示人显示出了韩寒对如今中国电影市场敏锐的观察力,这和当年《人在囧途之泰囧》狂揽几亿票房那种多少有些误打误撞的情况不同,如今商业大片泛滥、相当浮躁的中国电影多么需要一股清新的“文艺风”调剂一下早已口味单调的观众啊,而韩寒正是看到了这片空白,再加上他本身的“文艺范儿”和个人知名度,《后会无期》的票房成绩不错(相比同档期的其他电影)也在意料之中,甚至可以说,这几个月自诩“文艺青年”的人要是不看《后会无期》,简直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了。
106分钟的电影不长也不短,故事情节既不平淡也说不上离奇,讲的是三个从小在中国最东边的小岛上一起长大的人(男人),其中一个人到西部最偏远的山区当老师,于是他们决定开一部车横穿祖国,送这个人去学校报到的故事(档期已近尾声,剧透无妨了吧)。与其说《后会无期》是一部文艺片,不如说是一部标准的公路电影:三个男人一部车,还有延绵不绝的公路,每一段故事都发生在旅途中。公路电影的特点除了要有汽车和公路,最特别的是不需要故事情节环环相扣,也不需要一个逻辑完整的主线贯穿电影——本来在旅途中发生的事都是偶然随机的,如果前后因果连续反而不合逻辑。不过虽然公路电影里的故事随意性更强,但也不是说完全不合逻辑甚至是挑战观众智商底线的东西也能搬上大银幕,让我们来点(t&)评(c&o)《后会无期》里的一些片段吧:
1,故事开始是一个叫东极岛的小岛:东极岛——听名字怎么有点东瀛日本的味道啊,再加上三个男人合唱的那首“岛歌”,彻头彻尾的日本歌旋律,那雄壮的歌声仿佛让我觉得是在听日本军歌(虽然谱曲是Erran Baron Cohen,改编自好莱坞电影《柏特拉》里的一首插曲)。我甚至有下一幕就会出现日本鬼子占领小岛的幻觉了!
2,电影一开始,画外音的讲述者就是三兄弟中那个智力低下的胡生(高华阳 饰),这让我觉得至少胡生会贯穿故事的始终,就像《阿甘正传》里的阿甘,并且这个声音会一直让我们听到影片结束。可出人意料的是他们仨开始旅行的第一晚,另外两个人就把这个“主角”给丢了,并且再也没出现过,画外音也一同消失到最后!也许是韩导对车手高华阳的演技实在没有信心?要么就是嫌POLO车太小,坐三个大男人再加上后来遇见的王珞丹、钟汉良实在没地方安排机位?总之他被无情的抛弃了,并且是永远被抛弃了。我想不通的是既然设计了画外音,为什么不是那个贯穿电影始终的那个人在讲述?即便他不是主角而只是个旁观者。这种开始以画外音叙事,后来又莫名其妙消失的,我只能说:什么情况!同时我也真心无限同情高华阳,并且再一次证明做好观影前的功课,多看看剧透是有多重要!
3,公路电影,自然要有汽车,所以上海大众POLO的广告植入本人并不反感,并且看在韩寒常年开POLO赛车的份儿上我也就忍了,不过拜托开辆能合法上路的车真的很难吗?这辆改装了大号轮胎的POLO的确很有个性,可轮胎外沿突出车外十万八千里,任何一个有驾车常识的人都知道这是不合法规的,再加上这车没挂任何牌照,这辆POLO竟然能一路从祖国的最东边开到最西边,却没被各省、市、区、县、乡的公路执法人员截获、扣车加罚款,也太不可思议了吧?你以为你是法拉利、兰博基尼、马丁吗(你懂的)?也太小看我交警、路政的能力了吧?韩寒你这么做让交警叔叔怎么想?让路政稽查的同志们怎么想?让我们广大天天谨慎上路、安全行驶还保不齐被扣分罚款的普通驾驶员们怎么想?《红绿灯》节目你是白看了吧?
4,在GPS导航早已普及的今天,这三个大男人(后来是两个)开车出趟远门竟然没有导航!我不禁要问一句:手机有吧?手机里的高德、百度、谷歌、凯立德总还是有吧?OK,就算这三个屌丝没有智能手机,买一本公路地图总还是任何一个正常人出门都会想到的事吧?陈柏霖饰演的那个轻度社交障碍和自闭却连网上预订酒店都会的书呆子江河就没想到需要地图的事儿吗?
当然,也许在韩导看来,不走错路、不迷路,这接下来的故事就没法写了——无聊的高速和国道除了常见各种奇葩的司机、平淡的加油站休息区,就是令人提不起胃口的服务区食堂,这些完全让编剧找不着灵感嘛!但是拜托,光天化日就在山里迷路、大晚上闯进机场跑道(看上去还是干线机场呢)让我这个十几年驾龄、跑过好多回长途自驾游的人看来实在是挑战认知啊!
5,在荒无人烟的山路上竟然撞到一条狗,下车一看,尼玛!还是一条纯种阿拉斯加雪橇犬幼崽,关键是被撞出数米还竟然安然无恙。于是一路上这条狗各种卖萌,各种求安慰,引得电影院里的女士们各种被萌倒、各种求狗狗。两个男人一辆车变成了两个男人、一条狗和一辆车,标准的全家福啊!韩寒事后也坦承加入这条萌狗目的无非是取悦女性观众,特别是毛茸茸的东西会引起女性的怜爱心。可问题是,这荒山野岭的的,哪来的纯种雪橇犬啊,还是只幼崽!这几率跟在北极开车撞上同样萌萌哒的企鹅也差不多了吧!我开了这么多年车,怎么就没碰见这好事儿呢?而且我敢断言我未来也不会碰见这种事儿。如果说非要撞上条狗,拜托能撞上是只看上去象点儿土狗的行不行啊!
6,遇见阿吕(钟汉良 饰)这个流浪摩托车手,于是三个男人有了共同的目的地——祖国西部的国境线,不但江河老师的新学校就在那里,他们还会赶上境外某国的卫星发射,算是替阿吕的女人完成了梦想。也许你会说,电影这事儿,认真你就输了。可问题是眼见着国境线那边火箭发射的“壮观”景象,还有发射失败残骸落入我方境内,竟然完全无人搭理!你当火箭发射是放烟花爆竹吗?哪个国家会傻到把火箭发射场建在离国境线近在咫尺的地方?虽然我国疆域辽阔,但也不容境外火箭随意丢弃残骸吧?况且国境线连巡逻部队的影子都没有,也太小看我人民子弟兵保卫边疆的力量了吧?你当这是在你家后院儿?你当这是在你家后院儿学陌陌广告里玩儿纸火箭?点(t&)评(c&o)完毕,心情顿觉舒畅了好多,好多,好多了。还是那句话,电影这事儿,认真你就输了。电影本来也不是现实生活的复制,荒诞些离奇些都无妨,不过千万不要挑战人民群众的智商啊,要知道,在我国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那些被抓的明星们不都是“经群众举报”才被惩治的吗?
点(t&)评(c&o)归点(t&)评(c&o),借着这事儿咱们不妨顺便聊聊公路电影:公路电影(英语:Road Movie)或称为公路片,是一种将故事主题或背景设定在公路上的电影类型,剧中的主角往往是为了某些原因而展开一段旅程,剧情会随着旅程进展而深入描述主角的内心世界。(摘自百度百科)
公路电影的来源可以追溯到旅游文学,或是如《奥德赛》、《埃涅阿斯纪》等的史诗。现代公路电影的剧情铺排上,往往带有中古勇者探险故事的影子。公路电影的基本组成要素是公路、人和一辆车,因此毫无意外公路电影诞生在美国这个被称为“坐在车轮下的国家”。在二战结束后的几年内,汽车工业开始在美国迅速发展,汽车也因为成为当时繁荣和青年文化的象征而登上大映幕,即便如此,公路电影发展成为一种电影类型则是发生在60年代以后,《逍遥骑士》(Easy Rider)和《我俩没有明天》(Bonnie and Clyde)被认为是公路电影的源头。
公路电影的标准故事模式多半是讲述主角在经历生活上的挫折后,选择自我放逐的生活方式,之后在一连串的事件后,慢慢地开始学会成长和改变(看看《后会无期》是部有多标准的公路电影啊)。公路电影的结局在一般传统上有五个选择:一,主角达成了所希望的“胜利”,返回他们原来出发的地方,变得更聪明睿智。二,主角在最后的旅程找到一个新的家园。三,主角持续不断的旅程。四,主角因为他们的旅程而无法回家,要么选择死亡或被杀。五,主角在影片结束后进行一段没有任何意义的短途旅行。
韩导的《后会无期》表面上选择了第一种,男主角江河得到了普世意义上的成功:出了书、拍了电影,娶了路上偶遇却暗生情愫的苏米;浩汉消失了;阿吕开着他们的车再无踪影;胡生也许回到了东极岛,东极岛也被开发成旅游区,再也不是被世界遗弃的荒凉小岛了,而胡生或许会成为岛上的工作人员,过上“幸福”的生活。不过既然片名叫《后会无期》,电影的真正结局就一定不是这种大团圆式的结局——其实江河不可能回到内地娶到苏米,按照他的人物性格,他会一直坚守在那个偏远的边疆学校当老师,而浩汉可能继续他浪迹天涯的生活,追寻他的远大抱负……于是电影中的所有人都再未见面,真的成了“后会无期”。这条暗线倒是符合文艺片儿的风格,也算是韩寒对人生深层次的思考吧。PS:为你推荐几部经典公路电影:
《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由阿瑟&潘(Arthur Penn)导演的《邦妮和克莱德》(Bonnie and Clyde),无疑是亡命者公路电影的经典之作。这部电影根据真人真事改编而成。Bonnie Parker 和 Clyde Barrow是一对雌雄大盗,在30年代横行德州,持枪抢劫银行,最后为警方击毙,是耸动一时的社会新闻。《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尼古拉斯&凯奇(Nicholas Cage)现在红极一时,恐怕很少有人记得他在1990年演过的那部《我心狂野》(Wild at heart)吧?这部电影由大卫&林奇(David Lynch)导演,根据Barry Gifford的短篇小说改编。这部片在表现形式上诡异,本质上则不折不扣是个爱情童话。《末路狂花》又名《女人的公路》(Thelma & Louise)由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导演的《末路狂花》为公路电影开启了新的方向——成功地引介女性主义到这个一向为男性阳刚意识型态所主宰的电影种类。Thelma和Louise是一对闺中密友,Thelma是一个小女人,平凡的家庭主妇,Louise则是个长相普通(甚至有些丑陋),有些男子气概的餐厅女侍,两人相偕开车出游。这原本应是一次简单而愉快的旅行,但最后却成为两个女人对抗男性社会压迫的奋斗。《在路上》(On the road)电影改编自杰克&凯鲁亚克的同名原著小说,小说创作于1957年,表现了战后美国青年的精神空虚和浑浑噩噩的状态,被视为“垮掉的一代”奠基之作,主要写“我”同一个狂热的垮掉分子迪安&莫里亚蒂以及其他几个朋友三次从美国西海岸到东海岸的穿梭旅行。国产公路电影起步较晚,最近的几部公路电影《无人区》、《转山》、《过界》、《人在囧途》、《泰囧》都值得一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目前没有跟贴,欢迎你发表观点
图片,文字等缺失或错误
色情,暴力等非法内容
广告,重复文章等垃圾内容
我有话要说陈思诚包贝尔《一路顺疯》基情无限 似翻版《人在囧途》
来源:腾讯娱乐
[提要]腾讯娱乐讯 由陈思诚、包贝尔、蒋梦婕等主演的爆笑公路喜剧影片《一路顺疯》即将于9月29日在全国公映,影片由曾塑造2010年年度票房黑马《人在囧途》的金牌班底倾力打造,是导演叶伟信、监制文隽...
  《一路顺疯》剧照
  《一路顺疯》终极预告片 陈思诚雄风不振亲女难寻
  由陈思诚、包贝尔、蒋梦婕等主演的爆笑公路喜剧影片《一路顺疯》即将于9月29日在全国公映,影片由曾塑造2010年年度票房黑马《人在囧途》的金牌班底倾力打造,是导演叶伟信、监制文隽继《人在囧途》后的又一全新力作。陈思诚扮演的&高富帅&章开是一名医术精湛的妇产科大夫,同时也是有名的&花花大少&,秉着&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原则周旋在众多女人之间,却被突如其来的一封邮件打破了潇洒生活,从此踏上了一段笑中带泪的&寻子&旅程。
  新作化身帅酷花心医生 陈思诚处处留情惹&恶果&
  作为《人在囧途》的续集,《一路顺疯》延续了其&不癫狂不成活&的喜剧风格,陈思诚饰演的医生章开在一出场就左拥右抱,沉浸在万花丛中玩儿得不亦乐乎,桃花眼放电、耍帅、调戏美女&&这位新时代的精英一亮相就亮瞎了众人的双眼,潇洒不羁的形象完全打破人们心目中对&医生&这一职业的固有印象。而处处留情的后果就是,章开在某天突然接到一封邮件,向他揭开了一个惊天秘密:他居然有了一个未出生的孩子!由于巨大的冲击,处于极度震惊中的章开屡屡在征服女人的路途上&丢盔弃甲&,令他颜面尽失。为重振雄风,为此章开决定踏上漫长的&寻子&之路,沿着自己曾经风流一时的西南地区某路线寻找自己的历任前女友求证,彻底解开自己心底的疙瘩。这一安排也使得《一路顺疯》成为继《人在囧途》之后的又一部发生在路途上的爆笑喜剧电影,成为名副其实的囧途续集。
  陈思诚踏上&寻子囧途& 一路顺疯续写啼笑旅途
  寻子路上,迫于母亲的要求,章开不得不带上自己的弟弟章心(包贝尔饰)一路同行,而自幼患病的章心智商只有7岁小孩的水平。在路上章开一边要寻找自己曾经的女友,一边还要随时准备解决因为弟弟的天真无知惹出来的无数麻烦,甚至在参加前女友婚礼时被弟弟当众喊出&你跟我哥哥在床上打过架&的话弄得颜面扫地,这也成为影片的一大笑点。类似的搞笑桥段在日前曝光的片花中不断出现,使得观众充满期待。然而据知情人士透露,除去搞笑桥段外,片中还有许多令人潸然泪下的感人情节,智障的弟弟对章开无条件的信任和时时处处表现出来的正直、善良都是影片着重刻画的感人之处。一部充满荒诞的笑料、激情四射的喜剧电影如何展现让人泪奔的动情故事也让广大观众充满期待,究竟怎样的泪点会击中观众的心?陈思诚版本的&花花大少&能否抓住观众的眼睛?一切在9月29日可见分晓。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提供新闻线索。
[责任编辑:杨凡、赵宇光]
手机安装浏览更多山东资讯
齐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山东广播电视台下属21个广播电视频道的作品均已授权齐鲁网(以下简称本网)在互联网上发布和使用。未经本网所属公司许可,任何人不得非法使用山东省广播电视台下属频道作品以及本网自有版权作品。
2、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以及由用户发表上传的作品,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版权和其它问题可联系本网,本网确认后将在24小时内移除相关争议内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人再囧途之港囧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