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满足感超强的电影 要各种级别一目了然然的什么都能看到的那种

改编与创新——《云图》的电影化杂感
提示: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云图》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看完后让人很有倾诉欲,一时却又受制于言语的匮乏,不知从何说起。坐在电脑前思绪混乱,慢慢地把想要说的话敲出来。
  
  一、从小说到电影,颇具争议的改编与创新
  
《云图》上映后面对的最大质疑和批判无疑是——这是一部不应该被改编成电影的小说。如何还原原作新颖精巧的结构,完整地传达文本并不那么浅显的涵义,是这部电影面临的最大挑战。诸多负面评论集中火力向电影的叙事结构开炮,认为过于复杂吊诡,“有些故事只属于小说”,真的是这样吗?
  
简单地谈一谈《云图》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以及它相较于其他电影的创新和不同之处。
   文学作品的影像化一直是一个讨论的热点。《云图》的原著小说有诸多可圈可点之处,有一点却是公认的——这是一部相当难以影像化的小说。在拍摄之前很多人就表示质疑电影能否传达原作的精髓,上映之后也引来诸多恶评,遭到一众媒体的口诛笔伐,认为将这部小说改编成电影是错误的。但我仍然赞同原作者大卫·米切尔的看法:电影就是电影,为何要用小说的标准来衡量?有些东西适合去电影院看,但是也不妨同时再阅读小说。两者是要给观众不同的选择,而不是消灭另一个。
   人们常以批判苛刻的态度来谈论文学的影像化改编,即电影和电视的兴起,认为其稀释了文学的细腻精微之处,鲜能传达原著的精髓。这种看法无疑是偏颇的。亚里士多德将人当做“逻各斯的动物”,这一界定其实含有语言高于形象的含义。在西方思想史上,语言对形象的优越始终与对理性的崇拜紧密相联。“看”作为一种把握世界的方式,远在语言这种理性的方式之外。在理性、感性的二元中,形象与看相对应,语言与阅读相对应,前者又与感性相对应,后者与理性相对应。这种二元的对立导致“看”作为一种感知世界的方式永远处于理性的语言方式之下。但是影像化时代的到来并不意味着视觉文化的主导就是对语言文化模式的抛弃和断裂。这个世界本身就是由语言和形象所构成,视觉化不能够取代语言性的话语。
   “好莱坞大片”在很多时候成为“流行电影艺术”的负面代名词,对不少人来说,“好莱坞”代表了最低公分母的商业化。虽然在这一文化逻辑下产生了一些粗制滥造的低速商业片,但是与此同时也不乏佳作。而且,很重要的一点是,好莱坞风格内在的流行主义,也意味这这些作品所达到的文化渗透之深广度,是小说或者诗歌远远达不到的。实际上,影像化作为一种新兴的艺术媒介方式,其出现也是必然的。从纸上文本朝影像化发展,艺术的本质没有变化,只是媒介的性质和艺术的承载体的创新。
   阿瑟·凯斯特勒在《创造的行动》里提到,“衡量一个艺术家的独创性,简单地说,必须看他在创作时能否摆脱成规的束缚,开创出新而独特的典范。真正的创新,必然能骤然地将过往被漠视的经验加以转化,创造出新的纪元、新的运动、新的学派,建立起新的经验体系。在艺术发展的过程中,每一种表现形式决定性的转折点,必然都能在既存的形态中推陈出新,这是种深具‘革命性’的发现,不仅具有毁灭性又带着建设性,也迫使我们对旧有的价值进行重估,在永恒的游戏中建立起新的规范。”
   不仅是从文字到影像化,艺术承载体的创新,《云图》在结构和叙事的方式上相较其他电影进行了创新。尽管这种创新的尺度并不好拿捏,成果也带来了诸多质疑和诟病。
  
影片没有遵循小说的结构,小说的一些表现形式也并不适合运用在电影中。六个世界六个故事被剪碎,以马赛克的形式再拼凑到一起。一些原作中较为隐晦的想法和意图,也随着影像化变得更为直观,比如轮回的思想。
  
尽管如此,这部电影和其他的影像化作品相比还是显得很与众不同,这种不同也成为它遭受诸多口诛笔伐的理由原因。如一开始所说,无非是批评它叙事混乱,结构奇怪,内容晦涩。但是只要认真看,就能发现电影的叙事方式其实杂而不乱,六个故事讲得清清楚楚,彼此之间又相互呼应,场景的转换非常流畅自然,毫不突兀,波波叠加累积的小高潮也使得电影虽然时间长节奏却并不拖沓。分解原有的结构之后重组产生类似交响乐的通感,恰好契合《云图六重奏》的idea。电影的剪辑花了很多心思,虽然并非每个观众都能接受这样讲故事的方式,却不能否认导演在这方面出色的能力。其次电影在改编这一方面的完成度是相当高的,这也应该是衡量其改编成功的一个标准。
  
小说中要讲的问题,电影基本都涵盖了,并且因为电影是汤姆·提克威和沃卓斯基姐弟的作品,所以较之原作肯定会有他们的新东西。至于结构奇怪,内容晦涩,不妨反问为何所有的电影都应该按步就班,简单明了。不管是电影外部技术方面还是本身技法方面,创新总会引来质疑。前者就有近期讨论得颇为热烈第一部48帧HFR电影《霍比特人》,而电影本身叙事和剪辑技法的“离经叛道”、“与众不同”带来的质疑和批评无疑会更多。但是一成不变的流水线作品一统江湖后又有什么意思呢?因为不走寻常路,在诞生初期饱受诟病的电影亦不在少数,在同一类型的科幻片里就有《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但时间终究给了它们公正的评价,如今早已成为经典,而同时期备受媒体赞誉的诸多电影早已埋没在时代的洪流里。
   我相信这部电影是一部能够经受得起时间考验的佳作。
  
  
  
  二、一些语无伦次的杂乱想法
  
(此部分包含剧透)
  
  
  ===================================================
  
  
   1.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紧密联系的,这种联系甚至可以穿越不同的时空。个体的善行和恶行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相应影响和后果,这些后果和影响又通过诸多途经反过来作用到我们自身。比如在第一个故事中因为信任建立起的跨种族的友情,致使后来亚当·尤因投身于废奴运动,到后面的故事中,我们已经看到黑人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包括揭露真相的记者,反抗运动的领袖,追寻天外文明的“先知人”。这样的例子在电影中还有太多,不妨仔细留意找找,颇有蝴蝶效应,因果循环的感觉,这就是Karma吧。
  
   2.对奴隶制的反抗,对命运的反抗,对世界阴暗面的反抗,对敬老院独裁的反抗,对公司制的反抗,对野蛮的反抗。不论在什么时代,压迫和弱肉强食总是存在。但与此同时,反抗也永不止歇。
  
   3.对命运表象的怀疑,对爱、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是永不过时的主题。
  
   4.一个角色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也可能是其他故事的重要配角,还会是另外故事的龙套。第二个爱情故事里的男主角斯科史密斯在第三个故事中,不过是悬疑片的酱油龙套。想起了《低俗小说》里的Vincent。
  
   5.轮回并非线状的,基于当下的时间点梦见未来和过去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在这个时空过完一生,又去到另外的时空。可能是久远的过去,可能是杳渺的未来。要经历多少轮回才能遇见之前人生里遇见的人?在循环的轮回中当一个灵魂再一次回到之前的时空,有没有可能以另一个身份遇见之前的“另一个自己”?灵魂的轮回是没有完整的记忆的,却又被各个时空的因缘绑在一起,很类似佛家的观点。
  
   6.文明是电影中的一个谜团,也是诸多科幻题材作品的一个巨大谜团。它匍匐在一个莫比乌斯圈上,不断前进,却也不知道终点。未知变为已知,已知又隐藏到未知的阴影中。人类的进化,是下一个轮回的结束和开始。
  
   7.星美的故事视觉风格很酷很炫,龌龊司机姐弟玩这一套还是相当得心应手,《银翼杀手》+《黑客帝国》+《最终幻想》的即视感。和第一个故事最后门打开的那一刻剪到一起真是浪漫到不行。“死亡不过是一道门”,当另一扇门打开的时候,那个人在下一个时空里等你。仿佛《大话西游》里至尊宝和紫霞故事结局的重演,怀念一下。。。
  
   8.找相同的演员的马甲是一件特别喜感的事情。轮回是超越种族和性别的,虽然跨种族化妆有违和感,但是个人还蛮喜欢这种理念的,颇反种族歧视。
  
   9.导演提克威还负责了电影的配乐,真心是多才多艺。。。
  
10.好多台词写得相当漂亮。这也是文学作品充当剧本坯子电影的长处吧。
  
  
11.雨果叔不论在哪个次元和时空里都是坏人。据说是因为导演相当相信他诠释坏人的能力。。。“他操控着角色,却从来不会变成角色。”
  
  
12. 拍电影的原因是娜塔莉·波特曼先看到了小说,非常喜欢,于是推荐给龌龊司机姐弟,他们又推荐给提克威的。联系小说作者大卫·米切尔后双方对这个计划一拍即合,米切尔也相当满意最后出来的成品。
  
  
    
   
  
  
  
  
  先顶大猫,看完再回来探讨!
  还没看 先顶下
  “ 2.对奴隶制的反抗,对命运的反抗,对世界阴暗面的反抗,对敬老院独裁的反抗,对公司制的反抗,对野蛮的反抗。不论在什么时代,压迫和弱肉强食总是存在。但与此同时,反抗也永不止歇。
     3.对命运表象的怀疑,对爱、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是永不过时的主题。 ”
  that is the music in my dream
  
  没看 支持一下楼主
  大猫写了好长
  @Aenar 去去去,也不知道帮我顶一下。。。&.&
  即刻观影
  漏掉好多,慢慢理~~
  感觉目前为止云图电影的评论比较多呢……(?oωo`)虽然没看过电影但是私人认为原著也无比精彩,而且其中很多小细节都能让人想很久,会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不知道为毛书评压根没有。不知道大猫看过原著没……对书有什么想说的吗?
  @墨殊
  
  正在慢慢补完原著,目前还没看完,不过差不多了。
  
  原著的细节比电影更丰富,轮回的概念更含蓄一些,比如书里面不像电影中这么多角色串场,只是用“彗星”的胎记暗示了每个故事的中心人物处在轮回之中(我是这么理解的,不知正确与否)。电影这么表现一是更直观,一目了然,其次感觉也有演员多次利用节省成本的嫌疑,不过要表达的东西是很接近的。总的来说电影完成度很高,和小说各有所长,但我还是更喜欢电影一些。
  
  它整个瓦解了小说的结构,用更适合电影的方式呈现给观众。一波波的前奏、铺垫、高潮,交相辉映,就像交响乐,特别美。如果你喜欢小说的话,感觉没有理由不喜欢这部电影。
  
  至少这是我今年看到的最喜欢的电影:)
  
  
   11.雨果叔不论在哪个次元和时空里都是坏人。据说是因为导演相当相信他诠释坏人的能力。。。
  
  (/ _ ; )
  建议司机把放在日漫上的眼光转移到中国古典小说上,大多跳不出缘起缘灭前世今生的圈子,可以说我们看待这种类型片(包括黑客帝国及其加强版——动画剧场)还是站在一定的高度上的。。不过这部云图还是可以看看小说的,想必较之电影还要更加细腻~
  龌龊司机姐弟。。。。。
  好久没看大猫基的文章了,观点很有意思,我也觉得文学影像化应该得到原著粉的重新看待。写联名信找PJ拍错误的春天吧!!!!!
  凌乱了。隐隐约约 感受到了 原著的 那种诉求
  终于发现一篇比较懂的文章
云图是前卫的
他让我相信电影没有止步不前。
时间会证明这是一部伟大的电影!和同时期的派相比 我更喜爱云图
  2.对奴隶制的反抗,对命运的反抗,对世界阴暗面的反抗,对敬老院独裁的反抗,对公司制的反抗,对野蛮的反抗。不论在什么时代,压迫和弱肉强食总是存在。但与此同时,反抗也永不止歇。
  
  这里关键词是“反抗”,但电影想表达的关键词更可能是“自由”。
   写的真好
   2.对奴隶制的反抗,对命运的反抗,对世界阴暗面的反抗,对敬老院独裁的反抗,对公司制的反抗,对野蛮的反抗。不论在什么时代,压迫和弱肉强食总是存在。但与此同时,反抗也永不止歇。
  这句话写的真到了点在上,很好。一部电影所能呈现的东西有限,但是给人们带来的思考却是很多的。
  电影哪看的~。。。
  因为含剧透我就先不看后面的部分了,等我看完再补
  真心和那些摞词儿垒概念的装B犯不是一个档次!
  今天刚看完耶。。。第二部分第一、二、三、八看的时候深有感触耶。第一部分分析太牛逼了。。。
  刚刚看完,觉得你写得比前面的几篇好些,这部电影估计在中国不会卖座,但是在行家来看应该是有看点有内容有未来的一部电影,静待奥斯卡。
  米兰-昆德拉会喜欢这部电影吗?会喜欢《云图六重奏》吗?
  最终幻想既视感+1!!!
  刚开始看很难进入剧情,完全风中凌乱,看着看着就好多了,六个故事爱的轮回。
  差不多快一半的时候才进入剧情。
  看完电影果断找影评来看,发现错过好多亮点。。。
  
  一部值得再看的电影,楼主的贴是目前为止看到的最精彩的影评。因为之前预期很高,对大概结构也有了解,所以从头至尾一直用心在看,不像有些人说得那样难懂或者boring,事实看了小半就大概体会到主旨。不过感觉情感一直在铺垫,在等待最后迸发的一刻,可惜直到第一个故事的结尾最后那句话,情感都没有找到出口宣泄,然后就结束了,没有高潮。回家找来各种影评,再根据自己的感受,写几点不是很成熟的感受:
  1、关于轮回
  
摆在明面上的线索,如果对人物(特别是记住名字)和关键物品进行梳理应该不难理解。但是对于剧中人物的前世今生的逻辑,比如帮助女记者的博士,觉得刚见面,但是已经爱上了她,仅仅用轮回记忆简单解释还是有其他更精巧的暗示、线索?还有故事与故事中画面的剪接,是否也隐含了不同故事中相同人物相联系的涵义(非视觉上或情感上的衔接)?由于内容太多,很多都回忆不起来了。
  2、关于爱和爱情
  由于时间的关系(2个小时多一点要承载6段),我开始怀疑情感发展的速度,即使通过对真实时间的拓展想象,依然觉得太快或者觉得不过如此,不过如果加上对时代背景和人物家庭背景、生长环境的考量,又觉得情感的养成是简单的,惊心动魄的。最让我感动的是小本在教堂看恋人的最后一眼,不轻易流泪的我也鼻子发酸,在那个时代,一个被剥夺了继承权的,同性恋的,有才华却被软禁的,走投无路却又不愿因此给恋人带来伤害的孤独的人。那段对白太好了:
  
我在狂乱中完成作曲 让我想起我们在剑桥的最后一夜;
  
观看了我最后的日出,享受我最后一支烟,觉得不可能有比这更完美的景致了;
  
直到我看见你那顶破软毡帽;
  
说老实话,斯科史密斯,那玩意儿使你看上去傻气;
  
但是我相信我从没见过比那更美的东西了;
  
我鼓足勇气尽可能长久地望着你;
  
我不相信我先看到你是一种侥幸;
  
我相信有另一个世界在等着我们,斯科史密斯;
  
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我会在那里等你。
  
  
我知道是那个时代不被人祝福的同性恋情放大了我的感觉,但是依然感动。
  
  3、关于大毁灭时代之后
  
一直在男主角脑海中说话的恶魔,有人评是代表了怯懦和自私,这个暂且不表,他在主角前后转变(对恶魔的一次听从,一次违背;对先知的一次听从,一次违背)所起到作用的理解,还不是很明白。包括每个故事中的坏蛋大叔的作用,应该也不仅是剧情需要,还应该有更深入的理解,这些暂时都想不出啦。
  
  总之,看第二遍,甚至第三遍,我相信都对影片有新的体会,而且在电脑下载了18G的高清完整版,看看有没有不同的体会。最后再次感谢大猫的精彩影评,让我对影片有更深的认识。
  
  写得好。
  我昨晚看完此片已是夜里一点多,却仍然没有睡意,就如你所说看完之后感慨良多,但又无法用语言表达,需要慢慢理清思路。
  夏大猫子?
   10.好多台词写得相当漂亮。这也是文学作品充当剧本坯子电影的长处吧。
  
  好喜欢台词
    
     11.雨果叔不论在哪个次元和时空里都是坏人。据说是因为导演相当相信他诠释坏人的能力。。。“他操控着角色,却从来不会变成角色。”
  
  哈哈雨果叔就是一副坏人样。。
  有一个地方我不大理解谁能给我解释下吗?
  为什么所有的人物在不同的时空都有着相同的信念,即使是雨果和格兰特都一直乐此不疲的当着坏人,而汤姆汉克斯波动性那么大呢?
  没读过原著,书中有暗示吗?
  同楼上的疑问
还有一个就是
为什么最后他们进入未来的太空舱里的时候 里面的都是骷髅 有的还抱在一起??? 为什么他们要死在太空舱里面呢.
  @TESLA
  
  其实并不一定是相同的演员演的角色就一定是同一个人的转世。书中不像电影里这么多角色串场,只是用“彗星”的胎记暗示了每个故事的中心人物处在轮回之中。电影这么表现一是更直观,一目了然。但电影同时还是保留了彗星的设定,也算是提供另一种解释可能吧。
  
  其次这部电影预算大概一亿多一点,采取这样的方案可以多次利用演员节省成本,不过要表达的东西是很接近的,而且我感觉导演也很爱玩。。。
  @aki
  
  那个不是太空舱,是人类文明“冬天”之前修建的一个避难所之类的设施。很多人死在里面可能是当年大批人类已经移民地外殖民地,地球因为一些原因发生了各种灾难之类的,那些人最终没能得救。
  
  这个避难所留有向地外殖民地发射信号的设施,所以“先知人”要启动它。
  如果不能完全还原原著,那电影就要自身说得通,只是为了节约演员成本有点儿坑爹。。。
  比如哈里贝瑞一直那么勇敢,裴斗娜一直为平等自由而战。。。每个角色都有一定的连贯性,剧中人物感情也一直延续,如果把汤姆汉克斯所饰演的人物也有个设定,比如是个胆小怯懦的普通民众受到影响之后站出来,好像73年和末日后这两个故事那样,电影应该更完整,观赏度也更强吧。
  
  只是就电影而说,毕竟电影是独立的,不是一定要配合书才能观赏的。
  为了商业化加入无尽噱头而影响了故事本身,最终票房却不理想,可惜了
  
  不过我还是贡献了门票的,尽管是打折的
  对这片这么有好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私心,本猫太帅了
   10:09:38 猫河蓝懒 (Unbowed,Unbent,Unbroken.)
    @aki
    那个不是太空舱,是人类文明“冬天”之前修建的一个避难所之类的设施。很多人死在里面可能是当年大批人类已经移民地外殖民地,地球因为一些原因发生了各种灾难之类的,那些人最终没能得救。
    这个避难所留有向地外殖民地发射信号的设施,所以“先知人”要启动它。
  
  ---------------------------------------------------------------
  
  为什么已经殖民外星球的先知 要回来探索地球呢?? 是为了找到避难所还是说为了解救地球文明, 既然已经找到了避难所, 为什么要带汤姆一起又去外星球呢.
  而且每隔一段时间的回来交易是什么意思呢??????
  没有教他们技术, 只能为了探索嘛?????
  @aki
  
  现在的“先知人”是还留在地球,但是保留了文明和科技的人,并不是回来探索地球。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联系上地外殖民地,怎么离开地球前往其他可以居住的星球,所以要启动那个装置。
  
  按电影里说的,“先知人”里爆发了一种疾病,他们没有治疗的办法,如果不能取得地外文明的帮助他们就会灭绝,所以他们将此事看得很紧急。
  
  
  最后去到外星球是说明他们已经联系上了当年移民宇宙的其他地球人的后裔,获救了。
  
  先知人是和扎克瑞他们那帮部落民交易,这个也很正常。比如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物资什么的。
   5.轮回并非线状的,基于当下的时间点梦见未来和过去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在这个时空过完一生,又去到另外的时空。可能是久远的过去,可能是杳渺的未来。要经历多少轮回才能遇见之前人生里遇见的人?在循环的轮回中当一个灵魂再一次回到之前的时空,有没有可能以另一个身份遇见之前的“另一个自己”?灵魂的轮回是没有完整的记忆的,却又被各个时空的因缘绑在一起,很类似佛家的观点。
  
  好美好美的解释~~~
  我不善总结,但是这电影是我的菜。。。
  真的也是我的菜!!!!!搞不懂那些不懂欣赏的人在那里唧唧歪歪,还说片子不好看,呵呵,如果你不喜欢也请闭上你的嘴,不要妨碍别人喜欢!别无耻的秀下限表现自己无知没文化的脑残。
  真心写得好
  顶楼主 我觉得这个片子是我去年以来看得最好的一部。也是我最喜欢的。叙事风格很独特,就像楼主说的,杂而不乱。每个故事环环相扣,真心佩服原作者和导演。看了很多云图的评论,褒贬不一,但我想云图就是这样一部本应小众却被打造的轰轰烈烈的片子。有人看偶像,有人看热闹,但也有人用心去品味。看完之后我觉得很感动,也很有感触。自由,情感,平等,真相,斗争,灾难,毁灭,重生,真的让人觉得想说什么又说不出。还有始终贯穿全篇的云图六重奏,就像是一种暗示,冥冥之中我们会在下一个时空相逢。很多台词也很动人。总之很喜欢这部片子。就算有再多人诋毁,有再多人不理解,它也必将成为经典。嗯
   22:39:25 猫河蓝懒 (Unbowed,Unbent,Unbroken.)
    @aki
    现在的“先知人”是还留在地球,但是保留了文明和科技的人,并不是回来探索地球。他们也不知道怎么联系上地外殖民地,怎么离开地球前往其他可以居住的星球,所以要启动那个装置。
    按电影里说的,“先知人”里爆发了一种疾病,他们没有治疗的办法,如果不能取得地外文明的帮助他们就会灭绝,所以他们将此事看得很紧急。
    最后去到外星球是说明他们已经联系上了当年移民宇宙的其他地球人的后裔,获救了。
    先知人是和扎克瑞他们那帮部落民交易,这个也很正常。比如换取一些生活必需品和其他物资什么的。
  ---------------------------------------------------------------------
  
  终于明白了. 感谢lz.
  还有个问题是 原著里面说星美是被背叛的一生, 我理解.说海柱是政府的人,感情也是假的, 最后导致背叛.
  但是为什么在电影里面, 女先知贝瑞说她是背叛了呢??? 明明星美知道自己是会死, 而且也知道自己这样做的不一定是有成效的. 而且感情线也是真的.
  
  ps: 海柱带星美去见将军之前, 和一个人打过照面, 很短 一秒钟, 没看出来那个人是谁
有什么含义?
  
  盼解答.. 感谢啊!
  这片子
我迟到了大概五分钟, 看得一头雾水!不过后来一想也貌似故事讲的很巧妙! 理出头绪慢慢品,还不错~
  几乎把这里的几篇影评都看了、只选择在这篇下面回应。我看完的时候已经将近早上五点了、真的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明明6个故事都是那么老套和俗气、可是为什么放在一起用这种凌乱散碎的手法串联起来、就显得那么大气磅礴和气势恢宏?很多人说这部片子形式大于内容、我却认为恰恰相反、导演或者作者用冗长繁琐的6个故事来阐述、不仅仅包括了人性自由抗争艺术梦想爱信仰永恒正义和背叛这些东西、还包括了整个人类文明生生不息的进程。我觉得轮回不能用来概括整部片子的含义、永恒才是主题。这不是蝴蝶效应也不是盗梦空间、而是由无数个人无数个故事无数种感情所代表的一小片云朵组成的云图。总之、无论外界对这部片子评价如何、云图始终是我心中一部难得的好电影。
  仔细看完,必须去看这部电影
  写的很好,看完电影我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反抗,无论在哪个年代!
  没有难懂之处,也就是整个人类史来说的故事,没有伪科幻常见的穿越,没有宗教的前世今生,只是演员重用了。
  LZ第2点说明的觉得处理的也不错,没有流于很直面的喊freedom
  
  我这种看完觉得这片是讲能源稀缺的真要深深地鄙视我的大脑!!
  看了电影再来看大虾门的影评是一种享受。然后马上买了一本小说,准备春节好好看。
  认同楼主影评中第二部分“杂乱想法”中的1至6点,把我看完电影后脑子里不断冒出来的纷杂声音基本概况了。说得挺好,支持一下!喜欢这部电影,还会再看一遍。
  想看完整版啊……唉 也是错过了好多东西
  说的真好!
  楼主说得很好,我看完时候云里雾里的,看到楼主的点评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特别是你说“一个角色是自己故事的主角,也可能是其他故事的重要配角,还会是另外故事的龙套”还有关于跨种族的扮演也很有意思,很多人都觉得这是不是节省演员啊~cosplay啊~你的说法让我好像有点理解了这种做法,今生你是高高在上的种族,或许前世,或许来生你就是那个被今生所歧视的种族,所以一切种族的歧视在时空的摆布下都显得荒唐可笑~
  不得不说,云图的主题总让我想起 《银翼杀手》
  楼主分析的很好,不过云图剧情中的一个东西让我很感兴趣,你没分析透彻,那就是轮回,奴隶社会,权利社会,未来社会,不论哪一个时代,强权总是主音调,这种强权不是指武力,是泛指道德观,价值观,生存方式,强权与反抗,这种斗争的双面性一直对立统一的轮回着。流星胎记,蕴含的意义更像是先知,或者说时代的先行者,是在强权的高墙上钉入的第一颗铁钉,流星灿烂短暂,但光辉总会留存于后者心中。我没看过原著,但隐约觉得作者在呼吁人认知的觉醒,这种觉醒不是财富,科技,权利所能代替的。
  
不禁让我想到鲁迅先生,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也是同样明白,医疗手段救不了麻木不仁的国人,很多时候人生在社会循规蹈矩太久,就像是把自己关在笼子里待宰的鸡鸭,当然本作作者追求的境界早已跨越国籍,肤色,性别,总得来说,剧本很好,电影很好,评论也很好。
  精神觉醒,是比追求自由更高的点
  亚当 尤因 映射的不就是 亚当 林肯么
  看看这个影评呗 真不是来找喷的。。只是觉得这个也写的不错
  《生命的永恒不灭》
  
  大叔,神一般的专业
  这3点感觉到了,但影评者总结的更好
  (以下引用) 
  
   1.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每个人都是紧密联系的,这种联系甚至可以穿越不同的时空。个体的善行和恶行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相应影响和后果,这些后果和影响又通过诸多途经反过来作用到我们自身。比如在第一个故事中因为信任建立起的跨种族的友情,致使后来亚当·尤因投身于废奴运动,到后面的故事中,我们已经看到黑人在社会的各个阶层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包括揭露真相的记者,反抗运动的领袖,追寻天外文明的“先知人”。这样的例子在电影中还有太多,不妨仔细留意找找,颇有蝴蝶效应,因果循环的感觉,这就是Karma吧。
     2.对奴隶制的反抗,对命运的反抗,对世界阴暗面的反抗,对敬老院独裁的反抗,对公司制的反抗,对野蛮的反抗。不论在什么时代,压迫和弱肉强食总是存在。但与此同时,反抗也永不止歇。
     3.对命运表象的怀疑,对爱、自由和真理的追求,是永不过时的主题。
  《云图》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看完后让人很有倾诉欲,一时却又受制于言语的匮乏,不知从何说起。
  
  和LZ一样的感受
  自从黑客帝国Hugo叔叔的坏淫形象深入人心,看来导演不舍得浪费资源。我是挺后来才知道V是Hugo叔叔,因为我一直没去百度,后来选了它作为英语选修课presentation才百度一下,一看吓一跳。当初就想谁的声线如此有磁性,真有蛊惑人心的魔力,原来是Hugo叔叔......
  收藏~·
  很好,谢谢楼主!
  写得好。
  看到将近一半的时候,闷得我睡着了。半个小时后,再接着看。几个故事揉碎了拼接在一起,隐约感觉到各个故事之间有某种联系,就像六条不同颜色的线以多种和中国结般复杂的格式织成整部电影,但到目前为止实在没能把之理清。很多台词都透露出电影想表达的主题思想,个人认为大抵是人类一直为追求公平正义而与黑暗势力斗争,正是这样的斗争推动着人类社会不断发展。当然这只是其中一个主题,也许每看一次都会产生不同的、更深刻的体会。看到后面,有好几个地方感动了我,悄悄地。比如虚弱的亚当在经历诸多磨难后看到那熟悉的家乡,口中念着“家,家”时。在这一刻,他因亲身体会痛苦而产生了人与人都是平等的,都应当安居乐业,歧视是一种落后的文明的觉悟。并在最后决定为了解放黑人奴隶而参与斗争。这种精神实在不能不让人感动和激动。不过,这部电影太过深沉难懂,费人心思,应该比较小众。
  娜塔莉波特曼推荐给导演姐弟的,怎么她自己没来演。。。。
  超喜欢星美的爱情故事 看哭了都T T
  《云图》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看完后让人很有倾诉欲,一时却又受制于言语的匮乏,不知从何说起。坐在电脑前思绪混乱,慢慢地把想要说的话敲出来。
(我只看了这一句
哈哈下面没看了)
  《云图》是一部很特别的电影,看完后让人很有倾诉欲,一时却又受制于言语的匮乏,不知从何说起。坐在电脑前思绪混乱,慢慢地把想要说的话敲出来。
  看的时候有点儿头疼脑裂,不过之后细细回想一下觉得,虽然采取了碎片化的叙事方式,但其实思路还是很清晰的,尤其是一个个不同场景之间的切换衔接的那么自然连贯~~
  the weak is meat the strong will eat
  永远不要向强权低头,不要向命运屈服
  总算看到一篇靠谱的影评了,同意楼主观点。云图绝对要载入史册的
  
  决定看书先
  开始看的很闷,后来越看越爽,有人有这种感觉吗。
  而且片子出现了“云图六重奏&,暗喻很明显:片子的各个小故事就像音乐六重奏一样。和我们听那些音乐一样,越听越爽,到高潮之处就是点明主题的时候。
  这个片子肯定是文艺的很内涵那种,不然迅哥儿也不会接,以她来说,还蛮喜欢接这种文艺片。至于内涵什么的,导演肯定也和那些大牌譬如汉克斯哈利贝瑞解说的很清楚,不然无法打动他们拍得,只是观众不可能一下子看清楚。
  说真的,前面看了二三十分钟的时候,基本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可是到后来就豁然开朗,那种感觉和音乐也很像。
  讲的太好了。个人认为这个电影必须要看第二遍才有感觉。
  对于电影,我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很凌乱。不过你写得真的……好长
  很不错的一部片子,值得推荐,电影的寓意很深,楼主的影评很精彩,会再重温一遍电影的。
  本着对3个小时片长的尊敬,看了4次,4次都睡着了,4次都没看完整。点睛的台词好像就是韩国演员快结尾的时候说的那几句吧。用中国话说,就是“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生命有轮回,所以要积德;反抗奴役,大家要勇做殉道者。哈,近几年科幻片当道,好莱坞颓势明显啊。这片让我想起《返老还童》,我和爱人生离死别了,因为我返老还童了,真搞啊。都是用编剧上的噱头、花枪当卖点。也就刚刚及格的电影吧。
  中规中矩的评论 但却是是精彩的电影
  电影很棒,影评更是不错。我很赞同“个体的善行和恶行都会产生或大或小的相应影响和后果,这些后果和影响又通过诸多途经反过来作用到我们自身。”
  先看完小说才看的电影 。。。个人来说还是喜欢小说 ,虽然电影三个小时 但是我觉得这部电影要是拍十三个小时都不够
  果然是小说改编。我就觉得是,一种本来应该是小说的感觉贯穿我的整个观影
  有恶评是正常的
  上帝视角,不是凡人能掌握的
  @大志
  不得了告诉你。那个令你流泪到一幕不是在教堂里。而是在能俯瞰爱丁堡最美丽、繁华之景色的斯各特纪念塔。希望你能感觉到更深刻的美好。
  星美和海柱是我在《云图》中最喜欢的一对CP!
  
  “死亡不过是一道门,当它关闭时,另一扇门就会打开,如果要我想象天堂的样子,那就是有一扇门打开了,在门后,我会发现他就在那儿等着我。“
  
  我记得星美说这句话的时候后,镜头切换到一扇门被打开,金色的阳光中,亚当尤因与久别的爱人重逢,两个人相拥而泣,仔细一看,这两人的扮演者同时也是海柱和星美的扮演者,星美的叙述,就像她已经看到了自己与海柱的轮回重逢......顿时就感觉被触动到了。死亡不是结束,而是另一扇们的开启。星美看淡了生死,一是因为做好了为斗争牺牲的准备,二是她相信,自己和海柱的灵魂,终会在另一时空相遇,而死亡并不能将他们分离
  看了LZ的分析,很有感触,有一些人在接触新鲜的事物时会有抵触,因而会有批评的声音,而接受的快的就会以欣赏的目光看待本片,争论就这么来了
  楼主说得很对!传统总是批评遍低新事物,一方面他们摆不下他们的权威面子,另一发面是恐惧——害怕新鲜事物推翻他们的地位。这部电影拍摄剪辑手法新颖而精彩,是一部值得推敲经得起时间考验的电影。正如故事里头的本身想表达的东西,反抗腐朽的不平等的旧世界,需要抗争奋斗,需要流血牺牲,但是冥冥中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产生微妙的联系,最终大家定能看到真相和曙光。这部电影的革新手法也在故事以外的真实时间诠释这层关系。
  看了三遍电影还是觉得会有新发现~真的是一部相当赞的电影!
  我看了不下四遍了,每次看都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但是表达能力实在欠佳,今天看了楼主的影评有种遇知音的感觉,把我表述不出来的东西全说出来了,酣畅淋漓
呆萌兔电影之家()的宗旨是与忠实影迷们有一个更宽广的影讯,资源交流的平台。定时发放经典,新片资源共享,更多心得影评。
本网站承诺:致力于打造绿色安全网站,网页更干净,内容更健康,绝对不会出现弹出、漂浮广告,更不会出现病毒、恶意代码等妨碍用户体验的广告.我们始认为与广大用户共同携手,才会让呆萌兔电影之家()更实用、更方便,才会让互联网保持一片蓝色的天空!
  ps:需要资源请在交流中心留下你们的邮箱,我们会发种子与您分享哦~
  站长邮箱:
  
  
  
  每一个人看都有不同的理解,当然也有人看不懂。六世人生,也许上一世是情人,也许这一世是敌人,或者是路人。在浩瀚的人群中,相交,不相交,都是一种缘。只有认真的过好每一世,或许才能完美。
剧情 / 科幻 / 悬疑
汤姆·提克威 / 拉娜·沃卓斯基 / 安迪·沃卓斯基
汤姆·汉克斯 / 哈莉·贝瑞 / 吉姆·布劳德本特 / 雨果·维文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一目了然初阶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