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部电视剧或电影有巫婆、法师或我是个算命先生3装神弄鬼骗人,后来被人用科学方法识破的?

你的位置:
&& 详细内容
2009年度最值得一看的50部蓝光大碟(下)
时间:日 09:38
《广告狂人》——品味广告狂人 品味寂寞人的六十年代就像我们的八十年代。有很多人怀念,但是不知道为什么。 《广告狂人》还没有在艾美奖上获得十六项提名时,就已经在一家我常去的碟商那里出现了。我被封皮上那个落寞的男人背影所吸引。介绍只有寥寥几句,六十年代,纽约,麦迪逊大道上的广告人的故事。我对广告业没什么知识,但时间是个足以让我掏钱的理由。我在的八十年代开始了解美国的六十年代,先是《伊甸园之门》,然后是《光荣与梦想》,肯尼迪,金斯堡,凯鲁亚克,鲍勃迪伦……有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找《答案在风中飘》这首歌,那时候没有电脑,没有,我找的很艰难。我用将近一个礼拜断断续续看完了第一季。艾美奖终于尘埃落定,《广告狂人》获得了剧情类最佳剧集,但是我知道它注定不会火,只能在某一部分圈子里默默流传。所谓闷骚,那骚是藏在闷后面的。& 剧中主角丹•德瑞伯身上有一种老派英俊男人如加里*格兰特和格里高利*派克的味道,穿袖扣衬衫,三扣西装,戴顶软呢帽,外套是开司米大衣。他是广告公司的创意总监,即将成为合伙人,有漂亮的老婆和孩子,情人一个是艺术家,一个是百货公司的继承人。这看上去是很多男人梦想的生活注定不快乐。虽然他以为自己明了幸福的定义并且一直振振有词:广告是以一件事为基础的:幸福。你知道幸福是什么吗?幸福是一股新车的味道;是远离恐惧的自由;是一个路边的广告牌,上面写着让你放心做自己正在做的事的话语……我在夜里看碟,失眠的夜里,一切安静下来,我看这个男人内心的挣扎。在不动声色的外表之下,他总是在挣扎。在幸福的生活里,他总是在挣扎。看上去才高八斗,目标明确,方向坚定,其实找不到路。窗外夜色如墨,偶尔有机动车轮胎和柏油路面的摩擦声打破寂静。只有这样的夜里才适合看这个剧集,六十年代宛如家里你从小坐着的老沙发的皮革味道,不知不觉中沁入心中。而剧中那个男人,是你和你周围的朋友。他想把过去深深埋藏起来结果总是无法如愿。他有一个老婆两个情人,生活富足蒸蒸日上,但是没法和谁说说心里话。唐麦克林唱到,“我曾碰到一个唱蓝调的女孩, 我向她打听令人快乐的消息, 她只是笑了笑,转身离去……”& 在首季的最后一集,黑暗的会议室里,丹用公司新开发的轮盘幻灯机,给客户一张张放家人的照片,“我的的第一个撰稿人老师是个希腊人,特迪,他告诉我说,人与之间的深层纽带是怀旧之情。怀旧之情,在希腊语中意指旧伤口的隐痛,比回忆更为有力的心中刺痛。这个机器,并非太空船一般的高科技,它是一个时空机器,往返于过去与现在,带我们去到一个勾起痛楚的地方。这不叫‘轮子’,它叫做‘旋转木马’,它让我们用孩子的方式来旅行,一圈又一圈又回到了家,回到那个我们被爱着的地方。” 他那么安静地说着,却像眼角有泪光的样子。一个同事真的哭了,跑出去。在《光荣与梦想——年美国实录》的结尾,威廉曼彻斯特引用了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最后一句话:“所以我们掉转船头,逆潮流而行,不间歇地向过去驶去。”IMDB:8.9&《鬼妈妈》——是回到被父母漠视无聊的现实世界,还是留在甜蜜如梦的幻境& 女孩卡洛琳在新家里发现了一扇神秘的门,通过那扇门,她进入了一个与现实平行的世界。她还碰见了自己的“赝品母亲”。& 我并未读过尼尔·盖曼的原著(这位帅哥的作品我一本也没有读过),所以只能从影片的角度来谈谈个人想法,不过影片一旦被创作出来,也就具有了相对于小说的文本独立性,我们不必总是拘束在原著的窠臼里去评判一部电影,对吧?总的来说,这是一部相当值得一看的定格动画,而且对我国的儿童奇幻类文艺创作不无启发,那种打通各种壁垒——这些壁垒往往是被臆想出来的——后所呈现出独特的风格在华语电影中是找不到的。& 影片的怪诞风格使我下意识的联想起蒂姆·波顿的《僵尸新娘》,不过这类风格在《鬼妈妈》的编剧和导演亨利·塞利克那里似乎更加源远流长——1993年他导演的《圣诞夜惊魂》基本上可以看作是《鬼妈妈》的一次预演(蒂姆·波顿是《圣诞夜惊魂》的制片人并提供了影片的整体故事创意,从而使这部作品更多的被冠以“蒂姆·波顿作品”的名头)。哥特式的美学风格贯穿于《鬼妈妈》的始终,从头到尾女主角卡萝琳都生活在一个雾气氤氲、终日不见阳光、处处神秘诡异的小镇里,连她家的房子都有着一个多世纪的古老历史——老宅几乎是鬼片的一个基本元素,这个小镇很容易让人与《无头骑士》里的那个“沉睡山谷”相提并论,不过我在看片时眼前却浮现出了《寂静岭》里那个总在飘落着如雪余灰的小镇——《鬼妈妈》中的浓雾进一步的加深了我的这一印象,特别是小男孩瓦比在浓雾中抓“香蕉鼻涕虫”的那场戏。不过《鬼妈妈》并没有着力打造一个恐怖故事,当卡萝琳发觉墙角的秘密门道通向一个更加诡异的世界时,影片其实营造出某种温馨的情调——在这里,小卡萝琳的一切梦想都得以实现,她的父母甚至都有了复制版,而复制版的父母对卡萝琳百依百顺。& 《鬼妈妈》对我童年记忆的勾则引来自于卡萝琳楼上的那位“B先生”(Mr. Bobinsky),B先生是对卡萝林的超自然经历有认同感的成年人,他甚至直接充当了卡萝琳与会跳舞的老鼠之间的传声筒——当然B先生总是像算命先生一样闪烁其辞、故弄玄虚。在我看来,这位长相与螳螂类似的B先生无疑就是美国儿童文学中的《怪老头》——还记得美影厂的那部木偶剧吗?在郑渊洁的《舒克和贝塔》以及《旗旗号历险记》等作品被搬上银幕就被迅速的庸俗化以后,《怪老头》成了我童年记忆中难得的珍宝。细究下来,《怪老头》与《鬼妈妈》一样具有难得的独特气质:没有把儿童读者(观众)当成头脑愚笨的白痴,从而放弃了虚假的道德说教和对外部世界简单粗暴的高、大、全正面描绘——这种描绘被道学家们一致认为会对儿童建立真、善、“正确认识”起到强大的建构作用,但实际效果往往相反,那种夹杂在恐怖与怪诞之间的似是而非的人生体验,对孩子们才有着更为致命的吸引力——这个世界不正是这样的吗?而且一旦当创作者这么做了以后,作品的吸引力就会连带性的波及到成人,从这个意义上讲,把《鬼妈妈》仅仅框定在“儿童文艺”的范畴内本身就是不公平的,而我国的动画片总是停留在“低幼阶段”的原因恐怕也正是源自于此。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本就是截然不同的,孩子们总会发现神秘的未知力量所在,一般这些力量都来自于某个被大人们不屑一顾的地理空间——记得在《樱桃小丸子》里也有一集《小丸子的秘密基地》吧,那个神秘的大宅无疑将成为小丸子长大成人后永远无法理解同时又难以忘却的生命经验,而《鬼妈妈》开头时卡萝琳寻找的那眼古井也有着同样的意蕴。& 值得注意的是,当卡萝琳爬向那个怪诞世界时,她通过了一个冗长的人类器官式的管道,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来看,这应当是象征着母体的产道(所以外滩观光隧道的设计十分傻X),也就是说,卡萝琳的内心有着某种对“童年”的向往——尽管她还是个孩子,但在某种意义上说,卡萝琳拒斥长大(或者说对长大不适应):长大意味着她无法再像婴孩时一样为所欲为,而且不会再被父母捧在手心里呵护,长大后的卡萝琳对父母提出的要求多半会被拒绝。由此,把《鬼妈妈》做心理学层面上的解读,其实跟大卫·芬奇+布拉德·皮特+菲茨杰拉德的那部奥斯卡提名作大差不差,只不过塞利克比芬奇做得更成功而已。《鬼妈妈》中的性别设置也饶有趣味。最大的魔头居然是卡萝琳的母亲——女巫的控制只不过是障眼法,内里诉说的还是母性亲情缺失后母亲这一形象的迅速妖魔化。从年龄上来讲,卡萝琳应当处于青春期将来之时,按照弗洛伊德的教导,埃勒克特拉情结导致的“恋父憎母”倾向成为此时卡萝琳的潜意识,所以,父亲在片中是个被母亲控制下的傀儡,尽管父亲也常常拒绝、忽视卡萝琳的感受,但卡萝琳会将之归结于强势母亲在作祟——用父亲的话来说,母亲才是家里的“Boss”。而拒绝给卡萝琳买漂亮衣服和手套,又可以解读成对卡萝琳女性形象(性的吸引力)的粗暴压制——于是乎,母亲被改头换面成女巫,卡萝琳与复制版母亲的战斗也象征着她性意识的成长。此外,两位肥胖美人鱼的形象也印证了这一点,她们回复青春的那一幕完全可以看作是卡萝琳潜意识里对性成熟身体的渴望——事实上,当这一幕出现时,卡萝琳马上被二人请上了舞台与之共舞。IMDB:7.9&《冷血惊魂》——一个处女的噩梦世界变成银幕前令人震惊的事实& 故事描述比利时少女卡洛雷杜与姐姐一起往在伦敦,在她不苟言笑的美丽下隐藏了性混乱的意识。姐姐把已婚的情人带回公寓幽会,他们的性关系使卡洛困扰不已。当姐姐与情人外出度假时,一直在追求卡洛的青年到访。卡幻想他是来攻击她的,于是用烛台把青年打死,接着又用剃刀把意图侵犯她的房东杀死。&一个处女的噩梦世界变成银幕前令人震惊的事实,当她的安全感得不到满足时便会尽量依赖得以庇佑她的空间,拒绝任何外部力量入内,在身体与情感上为防止入侵,实行双重幽闭。波兰斯基在《冷血惊魂》里完美的实现了处女的噩梦,在104min里,他是个具有绝对压制性的魔鬼,让我无法呼吸甚至有压抑到破窗纵身下跃的冲动。凯瑟琳-德纳芙饰演的漂亮的卡洛在一家美容沙龙里上班,她的工作是将厚厚的脂粉涂抹在上了年纪的客户的脸上。她被描绘为脆弱而又内向的处女,而她的冷淡的美貌引起男友些许的畏惧。当她的姐姐与一个有妇之夫一起到罗马共度一周时,这段时间里卡洛对被进入的恐惧显现出来,而这既是城市的,也是她身体上的。& 影片以卡洛空洞美丽的眼睛进入画面,其冷淡残忍的态度以及相似的构图不免让我想起《一条安达鲁狗》,可见波兰斯基从没打算让我们安然度过此次观影之旅。接下来平静的20min影像里,展现的是一个内向而保守的处女的琐碎生活。这让我稍觉无精打采,毕竟大半夜看年轻姑娘为男友一个吻而伤心欲绝这样的情节实在是有些让我沮丧。看完全片细究细节,我才恍然意识到这段颇具风味的片段如何起到重要的铺垫作用:卡洛经常失神,厌恶在盥洗室看到姐姐情人的洗漱用具,忘记与男友约会,害怕与其单独相处,半夜听到姐姐的叫床声极度不安,这正暗示着卡洛苟言笑的美丽下隐藏了性混乱的意识。她被掩盖的混乱的性意识和被害妄想的神经质,在姐姐与情人外出罗马幽会后,如火山爆发,最终导致了她意识的崩溃。凯瑟琳-萨菲德指出:我们要想理解一部电影中建筑向我们所召示的涵义,就必须在它所缺失的地方考察它作为电影艺术所最擅长于表现的主题:性与浪漫。影片的拍摄年代正处于欧洲性解放运动的高潮,片中某些男性之间的对话透露出,当时性作风的开放和男人对女人潜意识的热爱和蔑视。实际上,卡洛的疯狂正是来源于对男性侵略性的恐惧。& 公寓构筑的隔绝外界的空间才能让卡洛稍感安全,外面的世界都是对她不同程度的入侵。对于卡罗尔,当她必须在大庭广众下被人的视觉侵扰时上街是一种折磨。她因此总是埋着头走路。德纳芙紧张不安的神情,包围她的男人的世界,每一个人几乎停止的动作,以及镜头不断延伸简直像要把她穿透的感觉,让我几乎真实的体验到了卡洛内心觉得被视觉强暴的感受。全身毛孔都要直立起来。每当卡洛害怕倚墙的表现,更是表现出四周包围她紧实伫立的墙乃是她精神依赖之物。当她杀了男友,第一反应则是马上堵住门,企图用空间的牢固来构筑她内心的安全感。当墙出现裂缝时,便是她不安全感开始从体内渗透的伊始。墙的裂缝逐渐扩大,她的精神也逐渐步入疯狂之境。她的第一个受虐之梦,入侵她的男人就是从一道墙里直入。先是一道光射入,接着是男人毁掉整片墙抢去直入她的空间。当她的保护墙没有了,她所遭受的结果可想而知,就是身体上进一步被入侵。 卡洛将墙看作是自己面对威胁的一道屏障,她抚摸墙壁而墙竟然在她的指尖下融化。至此,墙随着她精神崩溃的升级已经异化了,墙在她的意识里已经成为了有生命的个体。同时逐渐与她对等起来,也就是成为了入侵她的敌人。这表明卡洛的不安全感越来越强,她觉得已经没有任何一个独立的空间能再保护她。当然,墙上突然伸出的双手也可以解释成波兰斯基对男性入侵的另一种表现手法。& 影片不止是影像风格别具一格,波兰斯基调动了一切元素来丰富,而每一种元素的配备又相当完美,极大的展现了电影独特的魅力。从此,我对波兰斯基吊诡的才华五体投地般膜拜啊!IMDB:7.9&《呆呆向前冲》——很有个性的老妈很帅的女主角很无聊的剧情& 傻傻的大男孩,有些口吃,被取笑和欺负了18年,没有朋友,家里只有妈妈保护着他。也许他会一辈子当个送水工,直到被发现了打球的天赋。& 这是部喜剧片,也是励志片,有些让人想起了阿甘。但本片中的男孩,智力并不低下,从他仅仅几天温课就能通过高中毕业就可以看出,甚至是个高智商。他对世界的认知,应该是停留在受过伤害的妈妈的灌输上,再加上口吃怕事,更是到哪都被欺负了。当然,任何人都会有闪光处,就看怎么去发现了,幸运的是他碰到了个同样倒霉的教练。之后的剧情么,就显而易见了。& 本片是亚当·桑德勒早期的片子,真的感觉他很会选片,这些年扮演的角色可以说是涵盖了各色人物。每次出演不同的角色,都能尽心尽力的完成好。喜剧来源于生活,更来源于普通人物,就是在各种人物的扮演中,展现出让人快乐的成分,很赞!& 就像影片中的丑角所说,亚当所扮演的角色是给那些没有魅力、运动天赋、甚至没有健全大脑的人以鼓励,也是那些不英俊、不迷人、不够酷的人的精神支柱。通过影片,在快乐中更能振奋和激励许多非常普通的人,做到这样已经做了足够好了。& 这部影片的票房收入已达到1亿美元,非常受欢迎。个人认为这又是一部阿甘式的影片,也许好莱坞的“英雄、美人”实在是太多了,观众已经厌倦了。于是一些描写平凡人的影片应运而生,阿甘的成功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IMDB:5.7&《寻找伴郎》——作为一部伪基片它的压力很& 为了寻找合适的伴郎,皮特试着和希尼成为朋友,结果两人实在太臭味相投,却冷落了未婚妻祖伊。朋友和老婆该如何兼顾呢?& 男人和女人,只有对待爱情才不同么?非也,对待友谊,二者也是全然不同的态度。但是果真如此么?非也非也,各位看官,请跟着这部电影细细看来!男人永远不能理解为什么女人那么喜欢凑在一起叽叽喳喳,家长里短,每一件小事,都可以无限放大并展开八卦;也永远不明白为什么女人就那么喜欢联络感情,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男人更不能理解女人那爱分享的天性,愉快的、难过的、感动的、震撼的,甚至私生活的每一处细节,都巨无细靡的上报给组织,字典里永远缺少隐私的概念。而男人最不能理解的就是为什么女人可以跟同性表现得那么暧昧,亲密无间到肢体语言都透露着暧昧的亲昵与亲密。实话说,连身为女人的我都不能解释,所以片中的皮特就更不能理解了,因为他是个压根儿连朋友都没有的人,于是当皮特向祖儿求婚后,婚礼列入日程,他才发现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妇女之友,却连个可以当伴郎的男性好友都没有。这在亲缘不近的老美眼里,同性关系太近不是好事,但没有同性关系也同样不是好事,于是在尴尬自卑和女友督促的双重压力下,皮特开始踏上了寻找伴郎之路。& 踏破铁鞋无觅处,无心插柳柳成荫,皮特在经历了同事、熟人、怪人、同性恋等数次失败的经历后,终于偶遇一良师益友,杰森·席格尔扮演的大块头的西德尼,无所不知、无所不聊,更是无所不做其极,但这却渐渐释放了皮特心中的雄性野兽,使他做回自我,甚至得其相助还搞定两个问题,一是让老婆为他服务,二是想明白为什么要结婚,甚至看似没谱的西德尼还成为他的左膀右臂,助他事业节节高升。但是,对待这个突如其来地好朋友,皮特自己对待生活的态度也发生着根本的转变,以致和未婚妻出现间隙,然后又迁怒于这位准伴郎候选人,但是喜剧么就是喜剧,最后一定皆大欢喜。& 所以这整部影片还是那种典型的喜剧,主要角色不多,噱头事件不大,但是切入点却很别出心裁,就是友谊和爱情都是一个道理,男人找男朋友和找女朋友也没什么不同,所以片名才叫《I love you, man》,片中也多次使用boyfriend 和man-date这些词,也就是说,女人在一起有够暧昧,其实男人也是。皮特找伴郎的时候,简直和相亲毫无两样,这个词甚至遇到西德尼,开始紧张得连话都不会说,在交往的过程中,他的重心也不自觉地从未婚妻身上转移到西德尼身上,连一直支持他出去找朋友的未婚妻都出现危机意识,开始争风吃醋,尽管皮特最后选择了未婚妻,但和西德尼的分手还是令他闷闷不乐,直到未婚妻邀请西德尼参加婚礼,他才由衷地对未婚妻说,“我太爱你了”。尽管该类喜剧往往是主角正儿八经,配角疯疯癫癫,但我还是不得不说,饰演皮特的保罗路德绝对是本片的惊喜之源,因为长得人畜无害,保罗基本走的都是威尔法莱尔的路线,温柔细腻的表演极富真正的喜感,这里更是完美诠释了一个普通男人在初次交友时那种期待尴尬无奈的小心理。而片中和保罗路德搭档的杰森·席格尔却长着一张头号贱人的嘴脸,生得大只,偏偏又娘,这里基本还是延续了以往娘里娘气的表演,和西德尼这个另类又酷的朋友有一定距离,也许是对角色的定位没有找好,没决定是酷还是贱,总之最后出来的效果就是行为是酷的,表演是贱的,因此不时有做作之感。& 其他配角则是过于疯疯癫癫了,搞笑基本卖力到乏力,譬如皮特未婚妻的两个闺蜜,每次出场都不遗余力的搞笑,其他配角也都有此迹象,并且戏份比例还不少,但是和剧情全然是脱节的,所以整部片子下来剧情和笑点其实有种割裂的感觉,而且摆脱不了搞笑生硬的感觉。抛却配角当道的那些无厘头,主线部分的笑点还是可以的,甚至有些生动有趣,很是可爱,譬如皮特的几次约会,譬如皮特和西德尼友谊的最初阶段,笑点频出啊。而且虽然贴近日常生活,但本片有些地方还是夸张的够味,譬如皮特喝酒后喷射女友闺蜜的男友一身,这个在屎尿屁喜剧里,当然见怪不怪,但是在这样一部小片里却带来夸张的邪恶。IMDB:7.4&《双面法医》——每当黑夜降临时,他就释放出内心那头嗜血的怪物& 本剧改编自杰夫•林赛的小说《暗夜噩梦戴克斯特》。剧中的主角戴克斯特•摩根白天是迈阿密警局的一名快乐的法医,但是这份职业只是他真实身份的一种掩护。每当黑夜降临时,戴克斯特就释放出他内心那头嗜血的怪物,去追捕那些自以为可以逍遥法外的罪犯……& 很久以来都想提起笔来写写《Dexter》,喜欢这部剧的原因有点莫可名状。说起来,原著的名字倒是更贴近故事的核心——《Dark Dream》.生活是奇妙的,它有太繁复的多面性,很多时候我们对真相感到恐惧或是无力,更多的人选择了逃避。抽离这部作品中关于serial killer身份的设置,你会发现这就是一个关于不断认识自我、认识生活的故事。故事是建立在“惩恶扬善”的基础上的,只不过Dexter更像是一个冷酷的复仇天使,因此该剧的另一个译名《嗜血判官》其实远比前者更为精辟(《嗜血法医》这个译名真的就逊掉了)。这种设定本身就极具争议。时至今日,法律没有完善到可以圆满解决所有问题,我们也怀疑其是否有终极进化到完美状态的那一天。而这类似我国古代侠士(非执法者)惩奸除恶的侠义行为,以现在的眼光看,仍是一个极为严肃的道德拷问。Dexter毫无疑问是正义的化身,但是正义并不一定有剥夺生命的权利。然而,就这部剧来说,本身叙述的就是传奇人物的传奇故事,如果喜欢这部剧的话只需接收这一点作为故事的“游戏规则”,毕竟故事的主题不在于探讨这个道德问题。& Miami的阳光照耀着一望无际的海域,人们在沙滩上尽情的享受着生活的惬意,这个世界看似洁白无瑕。然而每到夜晚,Dexter就化身为dark angel,hunting the evil.这部剧最奇妙之处就在于,整个第一季说的是“redemption”的故事,整个第二季说的是“break prison”的故事;只不过这里的“prison”有两个:一个是法律机器妄图track Dexter的天罗地网,另一个是他对自己嗜血欲望的恐惧。作为一个推理迷,我难以描述刚开始看这个剧的那种兴奋之感。但是,很快我就发现,无论是剧中或诙谐、或深沉、或充满了隐喻的梦呓般的旁白,还是带有强烈宗教审判和救赎感的叙事风格,抑或是导演巧妙独特的拍摄视角,都让我深深为之着迷。& 片中出现最多的景物就是海。这不但因为Miami的地理位置处于美国东海岸,还因为“海”象征着人性中最隐秘的所在,因为Dexter把所有结果掉的恶人都打包藏尸于海底。每个人都有小心翼翼埋于内心最深处的秘密,乃至不可告人的秘密,这是人性的最有趣的特点之一。很多时候,Dexter会驾着他那艘小游艇飘荡在海面上,注视着宁谧的海面,或者干脆整个身体浸在水中。因为他在开始时有太多解不开的疑问,他不断的审视自己的内心,希望得到答案。早期的他更像一个刚刚变身的吸血鬼,谨慎的按照“尊长”(Harry)的准则行事。在故事刚开始时,因为Harry的教导和他自己嗜血的事实,Dexter认为自己本身就是个,对这个世界毫无知觉,所有的与之的联系都是cover,包括Rita和孩子们,如同变色龙的保护色。随着他对自己身世之谜的调查,他越接近真相,就越接近真实的自己。正与他之前的认识相反,他内心深处埋藏着human的部分。他与Rita一家的牵绊日益加深,他与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Debra相依为命至今,还有身边的朋友Angel等,他发现他离不开这一切,他要守护他们。所以他才亲手了结了唯一的血亲,他的哥哥Briny(Rudy),尽管他们相认时Dexter还象小时候一样叫他“Biny”,看到这时我几乎要流泪了。孤独了好久的Dexter,终于找到了他的亲哥哥,甚至跟他有着一样的嗜血习性;可是为了保护他身边他爱的人们,他必须亲手送他下地狱。这与道德无关,这与Harry的准则无关,就像每一个普通人会做的一样,拼尽全力保护心中所爱。只是这份爱来得太沉重,需要牺牲他唯一的至亲。& 喜欢极了第一季的最后一段,那是Dexter的一段无比阳光瑰丽的梦境。他梦见人们排成长队在海滩欢迎他,像迎接一个真正的英雄一样为他呐喊欢呼,而他也满面微笑的、幸福的接受了象征荣誉的花环,陶醉在阳光之中。这个梦暗示了Dexter内心深处已不再把自己看作残忍异化的野兽,而是把希望寄托于人们,希望他们能理解他的所为,他认为自己某种程度上是个dark hero。当然,这段情节也暗示了后来第二季令人惊心动魄的故事发展。跟垃圾剧的“狗尾续貂”截然不同的是,越是精彩的电视剧越到后面更加精彩纷呈、吊人胃口。第二季的故事开始于警官Doakes对Dexter的骚扰全面升级。第一季里Doakes作为一个典型的爆裂刑警只是对Dexter处处看不顺眼外加言语嘲弄而已,到了第二季Doakes越来越认定他背后隐藏着巨大的秘密。他的全天候跟踪和挖地三尺的调查让我每看一集都是一颗心悬在嗓子眼。最糟糕的是,没几天由于海潮受阻,Dexter的“秘密”竟然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了。FBI的介入,“海湾港杀手”的全面撤查,都让故事惊险到了让人心脏病突发的境地。而Dexter的周旋,也因为Lila这个女人的出现显得有心无力,犹如困兽之斗,让人揪心。第二季的Dexter可谓受到内外夹击,没有一刻是轻松的,在面对外面的一对烂摊子时他还面临内心的巨大波动。怀疑,是摧毁信念最可怕的武器,使人性最致命的弱点之一。最后那个还像往常一样面对着梦魇微笑的Dexter,必然是浴火重生的Dexter,他在火焰中看到了那个真正的自己,于是他不再怀疑。然而,我们都知道,支持他战胜命运的不是别的,正是Rita、Debra和孩子们对他的需要和他守护他们的信念。Dexter的故事,首先是一个关于勇气的故事。我们往往迷失在生活中,看不清自我。其实多少是出于懦弱作祟,当我们鼓起勇气、坚定信念时,认清真正的自己,接着才能把握命运;生活也不是孤立的,没有人是孤独的,那些关心你的人就是永恒的救赎力量。IMDB:N/A&《十日拍拖手册》——爱情就是如此好糊弄美女专栏作家安迪接到一个棘手的任务:写一份关于女人如何用十天甩掉男人的资料,于是她决定亲自上阵来收集第一手材料。& 佛经有云:有情皆孽。直白的说,就是有爱情的地方就有麻烦。好来坞的原则是:如果没有麻烦,就给它制造些麻烦。总之,不能让爱情来得顺顺利利,一定要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方显得苦尽甘来,真爱可贵。小可一向对此嗤之以鼻,因为整个弄得恋爱的人就是受虐狂似的。从这点来看,《拍拖十日谈》里的男女主人公是典型的吃饱了饭没事做:一个是应承老板的要求,想以亲身经历完成“十天踹掉一个男友”的报道;一个是跟朋友打赌,要十天之内泡上一个女生。两个心怀鬼胎的家伙撞到了一起,也不知是谁骗了谁。但观众们是不用担心的,这样的浪漫喜剧永远容不得你有道德批判的机会,编导肯定是要安排这两个家伙经受真爱的洗礼的。经由开始的游戏心态,到中途的不经意爱上对方,到后期的良心冲突,再至结尾乏味的真爱理解万岁,一出出这样速成的真爱故事就在好来坞浪漫编剧们吃多了麦当劳的脑子里生产出来,并继续让同样吃多了麦当劳的小子小妞们趋之若骛。& 最不幸的是,小可出于生计还是不免要吃那么几顿麦当劳,所以也不免要带入到这种麦当劳爱情喜剧中去看一看。如果抛开速成的因素,类似《十日谈》这样的爱情故事,反映的就是老美们简单直接的爱情理念。偶然呀,巧合呀,这样的爱情因素被突出到了最大的限度,无非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爱就是爱,无论有多少借口,不管事先有什么目的,感觉到爱了,其他的一切就土崩瓦解了。所以老外对于爱情大多比较痛快,很少见到类似琼瑶阿姨笔下要死要活哭了几十集还不见尾的情形。老外的爱就是这么简单而直接:喜欢的话,就抱成一团;不喜欢的话,就拍拍屁股成了好朋友。而且大伙心理上还真能转换过来,不象我们自己的爱情小说或影视剧里面,说好了做朋友,一会儿又开始痛苦流涕地陈述心中的爱恋。所以我们的爱情剧男女主角都要求能哭,而老美的浪漫喜剧男女主角最要紧的是能笑。& 看看本片的两位主角吧,马修康纳利在《火龙帝国》里凶巴巴的,这里一笑起来还真有点阳光的味道,加上那么一点略显怪异的磁性嗓音,看起来就是比较爽郎;女主角凯特虽然没多大名气,这个……这个女人的“资本”也不是很丰厚,但同样的,笑容还是那么给人以云开日现的感觉。除了变态人士,没有人是要去主动寻找悲伤的;好来坞类似《拍拖十日谈》这样的浪漫喜剧,虽然有糊弄爱情的嫌疑,但好在银幕下看的观众也不是那么认真,大家戏里戏外齐糊弄,都没有什么损失的说。不过还是奉劝喜爱较真的同胞们,看看老外们的浪漫喜剧当当开心果还可以,千万不要在自己的女友或男友身上试验;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咱天生就是深情款款的种,不要跟老外一般见识。IMDB:6.2&《勇敢的心》——给我一滴JY,我帮你征服英格兰& 在威廉华莱士还是孩子的时候,他的父亲,苏格兰的英雄马索·华莱士在与英军的斗争中牺牲了。幼小的他在父亲的好友的指导下学习文化和武术。光阴似箭,英王爱德巩固在苏格兰的统治,颁布法令允许英国贵族在苏格兰享有结婚少女的初夜权,以便让贵族效忠皇室。王子妃伊莎贝拉是个决断的才女,她知道这道法令会让英国贵族有意于苏格兰,但更会激起苏格兰人民的反抗。年轻的华莱士学成回到故乡,向美丽的少女梅伦求婚...& 本着对主旋律电影的深恶痛绝,本人对一向出演美国主旋律的梅尔·吉布森大哥一向敬谢不敏,具体请参考《ef=/key_search_new.asp?key=54 target=_blank&爱国者》——如果你从老梅的片子里看不出主旋律来,就当我没说过。这部《勇敢的心》同样主旋律得令人发指,高大全的完美主角、无产阶级的先进代表威廉·华莱士同志,脸谱化的大反派国王、残忍奸诈而且有严重扒灰倾向的长腿爱德华,还有那句喊得震天响的“FREEDOM”!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了数年的影迷同胞们,看到这样高喊革命口号(或者说是反革命口号)的镜头居然还能感动得起来,当真是脑子进水的可以。但极其讽刺吊诡的是,在中国,居然有N多人把他捧成经典!一边对国内主旋律嗤之以鼻,一边对美国主旋律顶礼膜拜,对于这帮人,偶只能送他们一个单词:ASSHOLE!老梅的恶心之处在于打着颠覆历史的旗号大搞美国快餐文化,整得好好的电影和肯德基一个味:先说威廉同学起义的原因,老爹、哥哥等一大帮苏格兰哥们被弄死了,威廉同学却擦干脸上的眼泪和鼻涕,掩埋大伙的尸体,跟着从天上掉下来的有钱叔叔跑路了,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只带走了小女孩送给他的一朵鲜花,按说“上山学艺,下山报仇”这种戏码,小时候听书都听腻了,对威廉同学的王者归来压根提不起任何兴趣,但威廉同学回来之后的终极目的就是盖房子娶老婆?拷,再买头牛整个跟《天下无贼》里的傻根一个理想,看到这里鼻子就先气歪了,这哪是叱咤风云的威廉·华莱士?整个一小富即安的家居小男人!与此同时对美丽的女主角的性命产生了极大的担忧,因为众所周知,在美国电影里,爱情永远是摆在第一位的,能够刺激拥有“农妇山泉有点田”远大理想的威廉同学揭竿子,恐怕只有从男女关系上下手了。事实证明在下的确有去美国从事编剧这份很有前途的职业的潜质,美丽的女主角在和威廉同学打完一场野战后,顺理成章地被帝国主义反动派……不好意思,说顺口了,是被英格兰鬼子(不好意思,又说顺口了,就这么着吧)给割喉了!没办法,为了让威廉起义和电影继续演下去,只好牺牲你了!然而,这并不是第一滴改变历史的JY,电影一开头,长腿爱德华一世在跟贵族们讨论怎样统治苏格兰时,当提到土地和税收时,众贵族一脸难色老大不情愿,但当长腿提到“初夜权”,也就是英格兰贵族有权在苏格兰人的婚礼上占有新娘的初夜时,众贵族一个个双眼圆睁欢呼雀跃,就差没跪下来吻长腿的大长腿了,然后在表现英格兰人在苏格兰的残酷统治时,没有出现任何横征暴敛,只是用一个极其煽情的慢镜头表现了一个苏格兰少女如何为了保护自己的丈夫而自愿献身给英格兰贵族。而点燃英雄威廉小宇宙的,不是怒火,而是想强暴威廉同学妻子的英格兰老鬼子那股无处发泄的欲& 所以,整个苏格兰人民的抗战史,便在一股浓重的JY味道下展开了。说到这里,有人一定要质疑本文的题目了:“就算如你所说,这也只是苏格兰而已,为什么要说英格兰呢?”列位有所不知,看球要看后半场,看电影同样如此,电影的前半段,只是英格兰种的JY在发威,到后半场,该轮到主角的JY上场了!为了让威廉同学的JY有个好的归宿,美女中的美女苏菲·玛索出场了,说到这里,真的要佩服编剧大人的用心良苦,为了让苏菲·玛索扮演的法国公主伊莎贝拉出场和威廉同学肉搏,编剧让这位本来应该在长腿爱德华死掉一年之后才嫁过来的美女提前N年来到英格兰,联想到电影的第一句话“历史本来就是战胜者书写的”,编剧这种自打嘴巴的篡改历史行为真有点黑色幽默的味道。而按照美国电影的逻辑,这样的美女不跟男主有一腿,实在是太不符合逻辑了,于是公主大人克服千难万险,终于和威廉同学有了“一夜之情”(写到这里,不得不再顶一下张艺谋大人的造词功力,这个“一夜之情”实在太雷了……跑题了,打住),然后在电影的最后,伊莎贝拉趴在长腿爱德华的耳边得意洋洋地说了一番话,大意是:我肚子里的种不是你儿子的,是俺们家小威的,你们英格兰人头顶的帽子都在冒绿光了,以后这江山可就姓苏了,哇哈哈哈……出轨都出得这么荡气回肠,真女中豪杰也!而威廉同学泉下有知,当含笑九泉:“老子虽然没能打败你们,但老子的JY打败了你们!”但事实上,伊公主肚子里的孩子,也就是爱德华三世出生的时候,威廉同学已经死了八年了,于是乎我悟到了《勇敢的心》的另一个译名《惊世未了情》的真正含义,原来是这么个“未了”法啊,果然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啊!& JY横飞、漏洞百出、故事单薄、打着修正历史的旗号篡改历史,各位,下次再说这部片子经典前,先问问自己:除了近乎完美的和让男人穿上看上去更男人的苏格兰短裙,你还看到了什么?IMDB:8.4&《梦之安魂曲》——只有胸大的她才能拯救绝望的你& 通过一对母子各自的“瘾”,表现了生活中存在的形形色色的不良追求。导演达伦·阿罗诺夫斯以其大胆探索的表现方式闻名,本片令人大开眼界。& 影片的题材涉及吸毒方面,并且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同类型影片《猜火车》。片中充斥着糜烂与颓废的吸毒场面,也许是题材过于敏感,又无限放大了吸毒者在吸食毒品时的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快感、意识的迷失和行为的失态,《梦之安魂曲》成为全球禁播的影片。不过,这并不影响影迷们对于本片的挚爱与推崇。因为,本片要彰显的喻意就是通过这群毒虫的龌龊生活来表现的。本片描述三个吸毒青年与一位减肥老妇人的故事。夏利,片子的男主角和女友还有他的黑人朋友泰伦,三个年青的瘾君子,生活就从吸毒开始让他们一步步迈向歧途。他们通过各种渠道买卖毒品,荒淫又坠落的混日子。等待他们的是夏利坏死的一段手臂被截肢,女友为了一包毒品去参加滥交派对出卖肉体,黑人泰伦在戒毒所忍受着非人的折磨。夏利的母亲,莎拉,那位可怜的寡居老妇人,接到一家电视台的电话,声称她中奖了,可以参加一台节目。狂喜的老人将柜子中那件年青时候最钟爱的红色晚礼服拿出来时,发现早已是衣不合身,不复当年的风采,于是,开始了疯狂地减肥塑身,直至精神恍惚,身体被减肥药物的副作用严重损害,被送到精神病院& 影片采用分线叙事的步骤,一条分线是夏利和他的朋友们,别一条则是夏利的母亲。情节设置得干净利落。而且,别具匠心的影像拍摄风格是本片最拿人的地方。夏利三人买卖和吸食毒品的时候:他与女友接吻、和泰伦一起去做毒品交易再到收钱,这三个动作,镜头是以不断的变换和快速地重复来拍摄完成。在吸毒的时候,人的瞳孔都因为那种腐骨的快感而变得扩张和涣散起来,放大的镜头来予以表现瘾君子的丑态。这些画面都是很短促地一划而过,如同流星闪过夜空一般,一道美丽的弧线,属于那种短暂停留的影像。此时会让你回味不已,却又有些意犹未尽。而在镜头拍摄夏利母亲的时候,更是将炫目的光影组合发挥到了最佳水平。老母亲因为减肥走火入魔,将减肥药象吃糖豆一样,边看电视边往嘴里送。眼前出现了幻觉、幻听。导演将她内心臆想出来的景象都通过镜头的虚实交替完美得再现出来:会移动的长开血盆大口的冰箱,眼前的屋子都开始模糊走形,看到电视中自己穿着红色晚装参加节目,显得那么光彩照人。老妇人的意识终于崩溃,当她行走于街上的时候,导演又用了快慢交替的镜头去完成拍摄;形销骨立的老太太的动作被放慢着,周围人的行走则被快速运动着,突出了老妇人处于精神临界的那种目然与悲惨无助。其实我认为老妇人也是一个瘾君子,心瘾太重,无形中过于依赖那些减肥药物。但是绝对能够理解她为何近乎玩命地减肥:从她手中握着她与丈夫、儿子的全家福照片,从她怀旧的眼神,再注意到她痴情地望着当年风采迷人的自已,就知道这是她的一场梦。她要去重温昔日美好又温馨的感觉。只不过,代价太大了,当看到老妇人被送到精神病院用那种电击疗法,一次次受到电击,还带着牙套,(防止她咬舌伤到自尽吧)她痛苦又面容扭曲的表情,这个场景,看得我心都要碎了,突然胡思乱想着,就想到这是自己的母亲在受罪。& 而那一边,老妇人的儿子夏利也在受罪,为自己的自甘坠落同样要付出一生的价值,失去半条胳臂,以后这就是他心中的一个伤痕,永远也挥之不去。夏利女友则被迫充当了一个妓女的角色,任人玩弄,为的是那一小包“顶瘾”的海洛因。影片的结局意味深长,三个青年和那位老妇人竟然摆出相同的躺在床上的姿势,一如婴儿在母体蜷缩的姿势,四人是否因此得到最终的解脱呢?痛苦经历了,终于可以长吁一口气,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心中自吟“梦的安魂曲”。IMDB:8.5&《卡萨布兰卡》——一段已经远离现代人价值观的爱情故事 1941年。卡萨布兰卡。在纳粹的铁蹄之下,要从欧洲逃往美国,必须绕道摩洛哥北部城市卡萨布兰卡。这使得这座城市的情势异常紧张。里克夜总会的老板里克是位神秘的男子。这个偏僻的小城现在突然变得热闹起来。人们从法西斯铁蹄下的欧洲各国来到这里,因为在这里能弄到出境护照,取道里斯本到美国去。不过,代价极高。为了出境证,这儿每天都在发生悲剧。 一架德国飞机载着秘密警察头目司特拉斯少校降落在卡萨布兰卡。当地的法国警察局长雷诺上尉前往迎接。原来,前不久,两个德国信使被杀,他们身上带的两张德国元帅签发的通行证被人取走。司特拉斯此行为追查此案;同时还有更重要的任务:跟踪一个捷克左翼运动领导人——维克多·拉斯罗。雷诺向他报告,凶手已查明,今夜将在一个饭店当众逮捕他。司特拉斯命令雷诺决不能使拉斯罗离开卡萨布兰卡,这对德国政府来说是头等重要的事情。卡萨布兰卡机场附近,豪华的里克饭店。顾客盈门,欧洲人,非洲人,亚洲的土耳其人。黑人乐师山姆坐在钢琴前,边弹边唱。寻欢作乐者们的议论却仍是护照。一个漂亮女人:“以往我想要一所戛纳的别墅,现在我只想要一出境护照。”一个男人:“弄不到护照,我只有死在卡萨布兰卡。”只有饭店的主人里克,显得那样冷静淡漠,独自坐在桌子边。专事倒卖出境护照的犹加特来到里克跟前,取出了装有两张通行证的信封,要里克代为保管。他告诉里克,两个德国信使是他杀的。今天倒卖出去,发笔横财,他就离开这里。里克尽管不喜欢此人,但还是默许代他保管,并把通行证丢在山姆还在弹的钢琴里。& 犹加特刚离开,雷诺来了。他告诉里克,拉斯罗已来到卡萨布兰卡,要里克不要做感情主义者。司特拉斯知道里克在欧洲和北非都参加过反法西斯战争。他要里克这次能站在德国一边,阻止拉斯罗离开这儿到美国去。里克拒绝了:“你们的职业是政治,我的职业是开酒店。” 犹加特被警察抓走后打死了,在他身上,没有搜到那两张护照。 拉斯罗和妻子依尔沙走进饭店。依尔沙发现正在弹钢琴的山姆很脸熟,仔细地打量了一会儿才收回目光。一个男人随之而来,以要拉斯罗买下一枚戒指为掩护,与拉斯罗接上了头,约定见面地点。接着,司特拉斯和雷诺也来到他们桌边。拉斯罗拒绝与司特拉斯多谈,雷诺只好以地方警察局名义邀他去一次警察局。 此两人走后,拉斯罗应约去会卖戒指人,知道犹加特已死,护照无指望。 依尔沙独自一个留在餐厅,听着山姆弹琴。终于,下决心上前与山姆打招呼。山姆没料到会在这儿碰上依尔沙。在依尔沙的请求下,山姆和依尔沙一起边弹边唱起《时光流转》。 忽然,山姆的琴声停下来了,原来,里克听到了歌声,脸色骤变。 深夜,漆黑的饭店里,顾客都已离去。山姆轻轻地弹着《时光流转》,里克陷入了往事:巴黎,里克和依尔沙依偎着,在大街上,在塞纳河的汽艇中,在豪华的饭店里。里克幸福地微笑着:“为什么我这么幸运,会遇上你?”依尔沙告诉里克,她曾经爱过一个男人,可他死了。后来,她遇上了里克,爱上了他。 一辆宣传车打断了这对恋人的呢喃。德国军队正在向巴黎推进,几天之内便将占领巴黎。饭店里,山姆在钢琴上弹着《时光流转》,街上的喇叭在播送盖世太保的嚣喧。山姆和依尔沙知道里克是德国纳粹悬赏捉拿目标,劝他马上离开巴黎,里克建议三人一起走。讲定在火车站碰头。分手时,依尔沙对里克说,无论怎样,她都非常爱他。 火车站前,里克在风雨中焦急地等着依尔沙。山姆来了。交给里克一封依尔沙的信。里克迫不及待地拆开,信中写道:“我不能和你一同走,也不能和你再见面了,你一定不要问为什么。只要相信我爱你。”雨点打在信纸上,字迹模糊了……& 依尔沙出现在正在回忆往事的里克面前。里克这才发现,山姆已回家了。他冷冷地对依尔沙说:“我们已停止营业。” 依尔沙想找里克谈件事,但里克却质问她为什么要到卡萨布兰卡来,还告诉她,自己的心已被高跟鞋踢伤。依尔沙想解释,里克不想听。 拉斯罗和依尔沙应邀来到警察局,司特拉斯要拉斯罗供出欧洲各国地下抵抗组织的领导人,答应给他们发护照。拉斯罗回答得很巧妙:“在集中营里”。 拉斯罗和依尔沙找到黑市头面人物弗拉里,想花钱买两张护照,弗拉里告诉他们,只能卖一张,因为拉斯罗是德国当局控制对象,没人敢卖护照给他。弗拉里还告诉他们,犹加特的那两张特别通行证估计在里克那里,虽然警察局曾去搜,但没搜到。他建议拉斯罗去找里克帮忙。 但里克却很冷漠。拉斯罗问他原因,里克要他问问自己的太太。正在谈话,饭店里的德国人唱起了法西斯军歌。拉斯罗到乐队前指挥起马赛曲,周围的人都唱了起来,压住了德国人的歌声。司特拉斯气急败坏,命令雷诺立即查封里克饭店。 晚上,依尔沙又来找里克,要他交出通行证,里克不肯。依尔沙又以旧情要求他,他还是不理睬。 依尔沙无奈,拔出了手枪。里克取出了通行证,却又说,只有开枪打死他才能办到。依尔沙手中的枪掉了下来。她向里克倾诉了当时离他而去的原因。 她和拉斯罗结婚刚三个星期,他就到布拉格去了,不久,传来他被捕死亡的消息。后来,她与里克相遇相爱。可就在她要和里克、山姆离开巴黎时,临去火车站前,忽然接到拉斯罗朋友的电话,说拉斯罗还活着,而且就在巴黎郊外,正在生病。她虽然爱里克,但不能扔下拉斯罗不管。 里克明白了一切,决定帮助拉斯罗。 雷诺因为拉斯罗参加秘密集会,决定逮捕他,里克知道后帮他出主意:待拉斯罗拿到通行证后再逮捕他。这样雷诺可以一举两得立功,里克也可以带着漂亮的依尔沙到美国去。雷诺同意了。& 拉斯罗在飞机起飞前几分钟来到饭店,拿到了通行证。他要将十万法郎给里克,里克不要,说他去美国用得着。正在这时,雷诺突然出现,宣布逮捕拉斯罗。拉斯罗感到意外,里克却掏出手枪对准了雷诺,要他给机场打电话:不得留难拉斯罗和依尔沙。 雷诺却将电话打到德国领事馆,尽管不便讲清,司特拉斯却已明白事情不妙,带了警察直奔飞机场。 里克逼着雷诺在通行证上签上拉斯罗和依尔沙的名字,雷诺和依尔沙却很惊奇。里克对依尔沙说:“我们将永远记住巴黎。你来卡萨布兰卡以前,我们的甜蜜记忆消失了,昨天夜里我们把它找回来了。” 飞机的马达发动了。司特拉斯冲进了机场。当他知道拉斯罗已上了飞机,便企图打电话阻止飞机起飞。 里克用枪指住他,司特拉斯依然拿起电话机拨通电话,里克的枪响了,打死了司特拉斯。尾随而来的宪兵刚刚赶到,雷诺却命令宪兵去把往常的嫌疑犯都抓起。& 飞机起飞了。雷诺对里克说:“你不但是感情主义者,你也变成了一个爱国者了。”里克说这正是重新开始的大好时机。雷诺表示希望里克离开卡萨布兰卡,隐匿一段时间,交通他安排,里克说起10万美元的赌约,雷诺说他们俩马上用得着了。IMDB:8.8&《星际迷航第二季》——乐观主义的奥德赛之旅& 一位年轻的航员在他的处女航行中登上了有史以来最先进的太空船——进取号星舰。在这个充满动作、喜剧和宇宙危险的旅行中,母舰上的新兵们必须找到能够制止邪恶的尼罗的方法,因为他的复仇计划会威胁到所有的人类。银河系的命运掌握在两个强有力的竞争者手中。其中一个,身为人类的詹姆士·柯克是一个违纪,寻求刺激的洛瓦农场男孩。另外一个,流着人类与瓦肯人血液的斯波克则在一个以逻辑为基础的社会中成长起来,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他不愿展现出他任何情绪。正是因为这样激情与沉着本能的碰撞,他们之间这种不靠谱却又非常有力的合作是唯一能够领导全体人员渡过这场想不到的危险,勇敢地航向前人所未至的领域。& 看点一:长寿科幻电影剧的最新一集&在科幻迷眼里,《星际迷航》系列的影响力只比《星球大战》小一点点,而在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文化小体系方面,两套影片算是势均力敌,《星际迷航》里有“曲速”,《星球大战》有“大能”,《星际迷航》有寇克舰长,《星球大战》里有太空海盗汉·索罗,《星际迷航》有星联,《星球大战》有银河议会。《星际迷航》因其质量上乘而受到影迷和影评人的齐声称颂。& 看点二:《迷失》之父开局面& J·J·艾布拉姆斯是电视界的大人物,为鼎鼎大名的美剧《迷失》的灵魂人物,他闯荡好莱坞,导演处女作就是跟汤姆·克鲁斯合作的《碟中谍3》,起点之高只能让其他新导演叹气。这次他接拍《星际迷航》,主要是因为他是《星际迷航》的大粉丝。艾布拉姆斯在两位编剧高手罗伯托·奥西和阿历克斯·库兹曼(也是《变形金刚》的编剧)的帮助下,不仅重新设计了故事,还为所有人物添增了迷人的新性格,在艾布拉姆斯的号召下,就连埃里克·巴纳和西蒙·佩格这些成名影星都甘愿在《星际迷航》出演戏份不多的配角,影片的吸引力由此可见一斑。& 看点三:工业光魔特效升级& 艾布拉姆斯把《星际迷航》的大部分特效都交给了乔治·卢卡斯的工业光魔。片中有超过1000个镜头需要用到计算机成像。史巴克舰长的老家“沃肯星”被大反派尼诺舰长放出的红色物质吞噬,坍塌成为黑洞,就令人难以置信地壮观。& 星际迷航看点四:详解詹姆斯·寇克舰长的成长经历& 剧情和人物挪腾的空间更大,不会受到太多约束,而且偶尔跟后面呼应一下,就能让观众又惊又喜,所以《X战警》系列有了前传《金刚狼》,之后还有《终结者》的前传《终结者2018》和《达芬奇密码》的前传《天使与魔鬼》。作为整个《星际迷航》系列的第11部,也是部前传,而且是部很有必要的前传,毕竟詹姆斯·寇克舰长不是一生下来就是舰长,但他也拥有一般人没有的天赋和经历,这正是影片要讲的,他如何从只当了11分钟舰长就英勇牺牲的老爹那里继承了当舰长的那些优点,他的少年时代如何度过,他怎样加入星舰学院,如何追求女孩子,总而言之,其他《星际迷航》里寇克舰长没有的那些经历和性格,在这部前传里都可以找到。& 看点五:时空穿梭考验逻辑能力& 《星际迷航》不像迷宫一样复杂,也不需要太多的背景知识,其中有些地方玩的是时空穿越,而且是那种很严谨的穿越,所以理解起来,会小有难度,未来人改变现在会不会造成宇宙大混乱;年轻的史巴克怎么会和老年史巴克竟然会同时出现,而且大聊人生,这些都需要我们转一下脑筋才能想通,而在想通之后,就会产生所谓的“智力快感”,这正是观看这部影片的一大乐趣。& 星际迷航-电视剧原初版 星际迷航星际迷航,又译星舰奇航记,星空奇遇记、星舰迷航记、星际奇旅、星际旅行。《星际》系列起源于电视影集,编剧罗丹贝利在60年代创作了第一代的《星际》电视影集。当过空军飞行员和警察的罗丹贝利,最早的构想是想把西部片的边疆拓荒故事搬上太空。第一代影集《星际迷航》在1966年于美国首播,英勇的寇克舰长和“尖耳朵”史巴克率领着星舰企业号穿梭在太空中历险。当时这部影集并没有造成轰动,反倒是因为收视率太差,播映三季之后就惨遭停播。这个历时三年共播出80集的电视剧集,是整个《星际》系列的开端,被称为Trek: The Original Series(星际迷航:原初系列),缩写为ST:TOS或TOS。&& 出乎意料的是,《星际》的崛起竟是在停播之后,片商把《星际》卖给美国各地方电视台回放时,吸引了大批影迷收看,让《星际》的人气大幅增长。1972年在纽约举行了第一次的《星际》影迷聚会,现场竟涌入了三千位影迷,让片商和演员大感意外。在这之后,《星际》系列的电视剧集更是层出不穷,陆续播了五部《星际旅行》系列电视系列剧以及一部系列动画片,加起来总共(到2005年5月)播映了726集、共有30个季。IMDB:6.2&《绿野仙踪》——童话中美丽奇妙的世界,留给我们一份永远的童真 根据同名童话改编的经典儿童音乐电影。小女孩桃乐丝因为与收养她的婶婶顶嘴,独自外出,结果被龙卷风刮到一个鲜花盛开的小人国。在仙女和人们的帮助下,她沿着黄砖路到绿水晶城去找大魔法师寻找回家的办法。路上,她遇见了稻草人、锡皮人和胆小的狮子。稻草人想找魔法师要头脑、锡皮人想要一颗心、胆小的狮子想要胆,于是他们结伴而行。一路上他们战胜了女巫婆的阻挠,终于来到水晶城。但他们发现法力无边的魔法师不过是一个同...& 因为对文学的兴趣,很早就知道我国清朝李百川所写的名为《绿野仙踪》的小说,后来接触到电影史,才知道好莱坞也有一部名为《绿野仙踪》的著名电影(根据莱曼·弗兰克·鲍姆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但是两者的内容却大相径庭,一个是神仙道化小说,内容驳杂庞大,一个是童话故事,简单纯净,不知道中国为什么把“The Wizard of Oz”(魔法师奥兹)翻译成“绿野仙踪”。可能是早期翻译者(由著名翻译家陈伯吹于1942年翻译)的古典文学功底深厚的缘故,把两个都具有神仙魔幻气息的故事联系到了一起。原著小说写得很简单,因为是童话,采用了简单的线性叙事结构,遵从“平衡(多萝西同婶婶一家生活在堪萨斯城)——打破平衡(龙卷风来袭,多萝西因此梦游芒奇国翡翠城等仙境)——建立新的平衡(多萝西回到家中,重新认识了家的温暖)”的模式,人物也可单纯地划分为好人(多萝西和她的朋友们)和坏人(东方女巫及其妹妹西方女巫)。改编为电影时,基本上也遵从了这种简单的叙事结构,只是把情节进行了顺序重组和增减。比如,小说中会捉人的树是在他们见到奥兹之后才出现的,而电影中却放到了多萝西遇到锡人之前,另外电影也删去了小说中遇见田鼠皇后和到南方去两部分,从而使剧情显得更为紧凑。而且作为三四十年代好莱坞电影的必备法宝,大段的歌舞场面也被恰如其分地安排到了电影之中,增强了视听的效果。& 故事中几个人物分别寻找“脑”、“心”、“勇气”还有多萝西的归家之路可能会引起观众们的兴趣。其实这种设置也没有什么的地方,而是童话情节必须提供给孩子们的一些简单的教益。在电影中,它们甚至可以看作起到了噱头的作用。观众会发现多萝西在童话世界见到的几个人物分别是她在现实世界看到的人:稻草人、锡人和狮子分别是农场里的三个农夫,他们在影片开头分别说了一些与“脑”、“心”和“勇气”有关的话,于是在童话世界里他们就作为和这些东西有关的角色出现。那个不怎么厉害的女巫就是强行抱走小狗托托的高尔什小姐,至于那个“TWizard of Oz”就是多萝西出走后遇见的算命大王马维尔教授,他们的共同点除了装神弄鬼的骗人,还都有那么一点点地善良之心(奥兹分别鼓励了几个需要帮助的人、马维尔在龙卷风之后也专门来看望受伤的多萝西)。& 本片拍摄于1939年,里面的一些特技制作也可以看出早期探索者们的努力(比如龙卷风来临时、多萝西的小屋在空中)。我去年看过的西西·地密尔拍摄于1956年的《十诫》,其中分开红海一段的特技制作也足以让人震惊。& 此外,在《绿野仙》中除了看到经典好莱坞时期惯用的歌舞场景,还能够看到其时的摄影棚布景特色,虽然有失真实,但却不失华丽。令我称异的还有其中那个女巫的配音,听起来似乎是《雨中曲》中那个毫无自知之明的女星莱蒙的声音(配音无从查证),像猫叫一样刺耳夸张。怎一个晕字了得!IMDB:8.3}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我当算命先生那几年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