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晓丽1985年10月13日29生日

Sina Visitor SystemApache Tomcat/6.0.33 - Error report HTTP Status 404 - type Status reportmessage description The requested resource () is not available.Apache Tomcat/6.0.33当前位置:
《全民健身条例》10月正式实施 公益服务大调查记者调查:“公益服务”有多少虚掩的门?山西人大网 www.
浏览字号:
黄河新闻网讯(记者任重 丁婷婷 张艳萍 田言志 焦之润 郝晓丽 张慧 李羡)从10月1日开始,《全民健身条例》将正式实施。条例规定,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社会团体应当结合自身特点,组织成员开展全民健身活动;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妇女儿童中心等应当为学生开展体育活动提供便利&&
现在,《全民健身条例》即将实施,社会公益项目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那么,省城太原诸如文化宫、剧场、图书馆、体育场馆、博物馆等或多或少带有公益色彩的部门,其公益功能是否能得到完美体现?连日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南宫:名气最大的文化中心
9月14日,记者来到了太原市工人文化宫(南宫),现已改为汇演中心的大楼一层正在举办一场老年书画展,但寻遍整个展览现场,却不见一名工作人员。展厅左侧的汇演中心接待室,把门的铁将军身上竟然积上了灰尘。
一位正在观展的老者告诉记者:&我也是刚刚赶过来看这个展览的,一到门口还以为搞错了地址,这里的气息实在是太陈旧了,让人觉得不太舒服。我已经有很多年没来过南宫了。上世纪80年代,我还作为劳模来这里领过奖呢,那时候的南宫多好啊!&
随后,记者又沿着楼梯向上面几层走去,原来上面两层的房间也都是铁将军把门。除了二层正北的一处房间外标着&农民工放映厅&外,其他的均被诸如舞蹈、美术培训班所占据。
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太原市工人文化宫始建于上世纪50年代初,最终落成于1958年,因其位置偏南,故又称南宫。南宫自成立以来,一直都是太原市民的休闲娱乐&重镇&。进入上世纪90年代,在各种名目繁多的休闲娱乐场所相继崛起的情况下,南宫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对自己现有的资源进行整合,开始了面向市场的改革。后逐渐发展成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拥有汇演中心、文化广场、乒乓球馆、保龄球馆、四季厅、数码影厅、美术馆和古玩市场、文化楼、教学楼等场馆设施的大型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同时,还成为省市重大政治、经济活动和会议的主要场所。
对于记者先前所见,这位工作人员说:&汇演中心作为一个建于上世纪50年代的老建筑确实是有些陈旧了,我们的相关调整也一直在进行。现在,很多部门已经迁到了新楼。对剩下的一些空余房间,我们邀请了几家培训机构进来做一些培训课程。这也算我们调整的一部分吧。&
这位工作人员还告诉记者,近年来,南宫利用自身优势,开展关爱农民工系列活动,先后投资80余万元,创办了省城农民工业务培训学校和全国首家农民工数码影厅。影厅成立以来,共接待农民工、下岗职工、老年人、残疾人等观众过万人,免费放映电影数百场,充分发挥了为农民工送文化的主力军作用,为丰富农民工的业余文化生活,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而每周六、日举办的南宫文化市场更是声名远扬。现在,这里已经成为很多太原市民每周必至的文化中心。
北宫:场地少了但活动丰富了
9月14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太原市工人北文化宫的文化花园,省城职工第二届毽球大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来自小店区和尖草坪区的职工队伍正在球网的两边对峙,比分咬得很紧,汗水浸湿了场上队员的衣衫,场下双方队友的加油声此起彼伏,周围观赛的群众也不时地喝彩。在公园的其他地方,人们正在享受着属于自己的时光:有人在健身器材上锻炼身体,有人在石桌上玩扑克,有人带着儿孙嬉戏&&
北宫的常书记介绍:&北宫建于1952年,当时叫做太原市工人文化宫,是太原市的第一个工人文化宫,建成后包括剧场、影院等,对丰富工人的文化生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北宫也经历了很大的变迁。上世纪80年代之后,由于周围建设的需要,政府将北宫原来的500多亩地分出了一些,用于拓宽马路、建设消防队、自来水加压站、移动和联通公司的机房等民生工程。现在的北宫只剩下100多亩地,包括文化花园和办公楼,办公楼建于2004年。记者在办公楼里看到,除了第六层是办公的地方之外,其他楼层已经全部转租出去,其中有药店、鞋城、图片社、证券公司、培训班等。对此,常书记解释:&从经营模式上来说,我们从纯粹由国家拨款发展到了现在的自给自足,开始尝试新的经营模式。&除此之外,记者在北宫文化花园里看到,沿门口排列着数家便利店,远处的儿童游乐场里也是人来人往。而这些地方对北宫来讲,都是盈利性质的。
&与刚建成时相比,北宫的面积虽然小了,但是举办活动的数量明显比以前要多,活动的形式也更多样化了。&常书记说,每逢节假日和一些纪念日,北宫都会举办一些活动,比如邀请晋剧票友来演出、举办消夏晚会、连续3个月播放露天电影等,同时,还有各种主题性的活动。
在举办活动这方面,北宫有比较高的知名度,很多来参加毽球比赛的人都说:&自去年第一次举办毽球大赛之后,来这里踢毽球的越来越多了。与去年相比,今年的活动举办得更加有序,选手们的水平也越来越高,比赛越来越精彩!&
&文化花园里的活动挺多的,一到下午,花园里的人就渐渐多起来了,晚上就更热闹了,尤其是夏天,人非常多,放映电影的时候人挤人。&附近的居民告诉记者。
西宫:在很多人眼里只是一个地名
9月14日,记者来到太原市西文化宫。绕过大门口正在整修的路段,首先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座方方正正的三层办公楼,楼顶正中立着&西文化宫&四个大字。楼体右侧还有醒目的&西宫培训中心&和&太原会计培训学校&的牌子。一位刚从楼内出来的老大爷告诉记者:&现在对很多人而言,&西宫&只是一个地名了。除了举办活动外,已经很少有人来这里了。后面剧场的院子都快成练车场了。&
来到后院,记者发现,从正面看上去,整个剧场就像是罩上了一层煤灰,唯独右下角印着&西宫美术工作室&几个字的黄色标牌显得很显眼。正如那位老人所言,一辆印着&某某驾校&的面包车正在院内练习转弯。
西宫办公室的王主任向记者介绍,西宫初建于1952年,1953年竣工时占地约3500平米,建立之初即隶属于晋机厂。当年是作为省城的建筑范例由苏联专家设计、建设起来的。记者问及刚才所看到的情况,王主任答道:&我们确实是把一部分房屋租了出去,用这些闲置房屋来换取一定的效益,也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嘛。&
从王主任提供的资料来看,西宫现有的部门设置和南宫相仿,只是规模小一些。其服务对象主要是晋机厂的职工和家属。自2002年以来,晋机厂已累计向西宫投入了超过200万元,更新了舞台设备和体育器材,使西宫的硬件设施成为太原和整个军工行业的佼佼者。
&少年宫:满眼都是培训班
9月18日下午,记者来到太原市少年宫。在少年宫的大院里,能听见幼儿园里孩子们的读书声。在活动楼B区的门口,记者看到,牌子上明确写着秋季各种乐器、舞蹈、美术、围棋等培训班的收费、招收人数等情况。各种培训班可谓是应有尽有。
活动楼B区的门卫师傅告诉记者:&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里的免费活动场所早就拆了。连里面的设施都被当成废铁卖了。&说着,还指向远处,&你看,就在那边,新盖起来的活动场所就收费呢。不过,进去玩的孩子也不多。这个幼儿园就租着少年宫的房子,那边的英语培训班等也是一样,少年宫的培训班只有这两个活动楼。&
据了解,太原市少年宫成立于1957年。太原市少年宫的办公室主任赵红梅告诉记者,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少年健康发展,1998年,太原市少年宫扩建,一排排平房被楼房代替。当记者问及现在非公益性培训 (联合办学)所占的百分比时,赵红梅主任说:&只有很少,还不足5%呢!&
在少年宫,一位替孩子报名的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哪儿还有免费的活动场所啊!我记得我们小时候有过,但是现在早就开始办收费的培训班了。只要是为了孩子,我什么钱都舍得花。为了让孩子上黄老师的舞蹈班,我都来了好多次了,并不是想上哪个班就能上哪个班,还要通过面试,才有机会了。&随后,一位来接女儿下学的市民王大姐告诉记者:&虽然这儿不是公益性的活动场所,但是和社会上个人办学的天价收费相比,还是比较合理的。对培训班的收费标准,老百姓还是可以普遍接受的。&
&青年宫:只有三楼的公益展厅免费开放
9月18日,记者来到了开办于1985年,由薄一波先生题词的我国规模最大的青少年宫之一的太原市青年宫。&当时组建青年宫的目的是希望广大青年人有个属于自己的活动场所。&太原市青年宫的刘银河书记告诉记者。
在青年宫门口,记者首先看到的是太原市青年宫大型公益活动&&全民健身广场文化大家跳的广告牌和青年宫雄狮武馆、金豆子启智中心、太原新东方、太原会计从业学校等的招生简章。
青年宫门口有刚开办的青年宫台球俱乐部,以白天20元/小时,18点以后30元/小时收费。进入青年宫,一楼的管理员告诉记者:&现在,免费开放可以随意参观的东西都在三楼&。记者看到,青年宫一楼的场地被交谊舞健身俱乐部和太原会计学校占据着。二楼主要有武馆、金心艺校培训中心和部分展厅。记者在二楼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忙碌地准备着9月20日的第六届太原市青少年发明创新竞赛暨知识产权成果展。
三楼以公益展厅为主,分布着以图片和实物为主要展品的太原军史馆、太原战役馆、军事模型馆、航天馆等展馆。工作人员介绍:&展览馆主要在周末开放。平时为了节约开支,没有观众时不会一直开放,但是只要有市民前来参观,工作人员都会满足大家的要求。&记者注意到,三楼还设有乒乓球室,但是并没有开放,旁边有 &700元乒乓球短训&的告示, &这里平时并不是免费开放的。&工作人员说。四楼是太原市青少年活动中心。五楼是太原新东方学校。六、七楼则是乐器、声乐、语言表演的培训场所。八楼由金豆子幼儿园占据, &我们这里有早教和幼儿园教育两种,主要在七、八楼,只接待在这里上课的孩子。&金豆子幼儿园的员工介绍道。
居住在附近的张阿姨说:&青年宫现在主要都是交费培训的地方了,孩子们一般都是去报名的地方学习。&
刘银河书记还告诉记者,青年宫主要是以培训为主。其中,书法、电子琴、舞蹈、绘画、电脑、航模是传统强项。青少年健美 (操)、游泳、声乐、武术、棋牌类、体育舞蹈类已形成固定的培训基地。近几年,青年宫还联合社会力量办学,但这些部分还不足公益性质的5%。
&科技馆:设施陈旧公益活动很少
9月19日,记者来到山西省科学技术馆,发现科技馆的情况与青年宫、少年宫相差无几,1988年正式开放的山西省科技馆,现在主要由少儿科学乐园、展厅和科技大厦3部分组成。
少儿科学乐园主要针对3-12岁的儿童开放,儿童票价20元/人、成人票价5元/人。据售票人员介绍:&少儿科学乐园自2002年开放以来,一直是收费的,起初定价是儿童30元/人、成人15/人,现在已经降低了很多。&展厅是常年进行科普展览和各种临时展览的场所,曾举行过动漫节、图书展、青少年安全教育展等公益展览,同时也开设了平均费用为20元每课时的各种声乐、乐器、绘画、计算机等培训班。采访中,记者遇到了正在准备参加&山西省动漫展&的演员们。据悉,此次动漫展的票价为成人20元/人,亲子票30元(家长可携带一名1.4米以下的儿童)。科技大厦现在的主要功能则是餐饮和住宿。市民刘阿姨告诉记者:&科技馆的设施很多都很陈旧了,平时一般都是带孩子过来上培训班,参观的几率很小&。
&残联:难觅专门的残疾人活动场所
9月10日下午,记者来到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在这里,记者并未发现有残疾人活动的场所。
省残联组联部主任王宝堂介绍说,随着国际社会对人权的日益重视,1988年,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主席邓朴方的倡导下,山西省残疾人联合会成立。1989年,太原市和各区、县的残联相继成立。1990年,山西省各市、区、县残联基本成立。之后,残疾人才有了系统的组织,把五类残疾人(视力残疾、听力语言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联合在一起。
省残联从成立之初,就在太原市文源巷18号办公直到现在。1989年,省残联开始制定有关建设残疾人活动场所的计划,但是因为资金等原因,直到现在还未建立起来。因为办公场所面积小,所以每逢省残联组织残疾人活动的时候,只能联系各学校或体育场所。据了解,全省11个市,也只是部分市有专门的残疾人活动场所,长治市残联就新建立了专门供残疾人活动的场所。
家住省城建设南路的残疾人张女士说:&平时,我们活动、锻炼都是在公园里,残联里没有专门的活动场所,有大型活动的时候,一般都在南宫或者各学校举行。&
太原市残联和省残联的情况基本一样。记者在太原市残联办公楼的一层大厅看到,这里有一张乒乓球桌,一个大会议室和一个图书馆,但是会议室的门紧锁,乒乓球桌旁也未见有残疾人活动。太原市残联宣文部郭主任告诉记者,由于资金短缺,太原市残联的残疾人活动场所一直都不完善。目前,专门的残疾人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中。
老干部活动中心:设施全活动多
9月14日,记者来到太原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站在大门口,就能听见里面传来的阵阵笑声。
在活动中心大楼一层东区,有几位老干部正在打乒乓球,中区有几位老干部正在打台球,旁边还有人在观看。西区有三个棋牌室,棋牌室内有六张象棋桌,备有象棋、围棋、跳棋等各种棋牌具。
二楼西区有三个麻将室、一个阅览室,中部大厅由阅览室和图书室组成。在阅览室,有几位大爷正在认真地阅读报纸。二层的东区是一个活动大厅。
在稍有寒意的早晨,记者看到一位年过六旬的大爷穿着背心,正大汗淋漓地打乒乓球。他告诉记者:&我们这里每天来锻炼的老人很多。尤其是打乒乓球的,经常要排队,我一般都是大早上和中午人少的时候过来锻炼。现在,活动中心已经是我们的第二个家了。&
太原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的王主任告诉记者,该中心成立于1984年10月,前身是中共太原市委老干部局桃园老干部活动馆。2004年8月,更名为太原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太原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是一个集学习、娱乐、休闲、健身为一体的综合活动场所,凡是在该中心办理了《太原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活动证》的离退休老干部都可以到活动中心参加活动。为了满足老干部求知、求健、求乐的需求,活动中心从上午8:30到下午6:00不间断开放,中午也有工作人员值班,全年除双休日休息以外,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节日均照常开放。
王主任介绍说,太原市老干部活动中心成立时,就在现在的地方。当时只有一张乒乓球台,还有一些麻将和象棋,图书室的藏书和阅览室的报刊数量也较少。
2004年,太原市财政局和民政局给该中心拨款40万元,对老干部活动中心进行了装修,美化了活动环境,并添加了乒乓球台3张、台球桌2张&&目前,阅览室里有60多种报刊和20多种期刊,图书馆共藏书2000余册。
目前,二楼的活动大厅每周一、五上午是模特队和舞蹈队的活动,每周二上午、周四下午是乒乓球队的活动,每周四上午是老干部合唱团的活动。为了丰富老干部的生活,活动中心还不定期地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
为了方便离退休老干部就近活动,除太原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外,其他老干部居住集中的地区也开设了活动室,主要有太原市老年大学、金刚里活动室、旱西关活动室等。
体育场馆:公益项目越来越少
每天早上,位于太原市王村南街附近的居民都选择到山西省体育场锻炼身体,而他们一般都是绕着体育场跑步或者是自己拿着体育用品来此舞剑、打羽毛球、踢毽子等,当然也有部分人选择在体育场设置的运动器材上进行锻炼。烧烤摊门前的桌椅已经撤离,只剩下散落在地上的竹签和垃圾,清洁工人正在打扫,时不时地泛起灰尘,跑步锻炼的人捂鼻而过。
下午的省体育场人流多了起来,东侧一角有小木马、儿童蹦蹦床等,栏杆外面写着&收费&的字样。紧挨着用栏杆隔开的足球场则只能以两个无网的球门柱子去判断,场地上草很茂盛,却杂乱无章,门上一把铁锁已是锈迹斑斑。一位老大爷告诉记者,这一块儿的网球场、篮球场、足球场都可以进去玩,但是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比如网球场,租用一小时需要5元。当问起有没有可供市民免费锻炼的项目时,老大爷指了指地上的体育器械,只见这些体育器械由于常年风吹雨淋油漆脱落很严重,已是锈迹斑斑,器材上的绳索已经出现断开现象。
天色暗淡下来,酒吧、娱乐场所、烧烤摊人员骤增,体育场顿时成为一个大型停车场,行人穿行于车辆的缝隙中,各种叫卖声与几家娱乐场所播放的音乐相混杂,整个体育场&热闹非凡&。
据了解,省体育场先后历经7年的时间于1994年竣工,占地17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可容纳35000名观众。而当记者走进体育场内部观看时却发现,看似绿绿的草皮,仔细一瞧满是杂草,&你看看这草皮有多硬,杂草混杂的太密了。塑胶跑道现在变形了、破损了,还有积水,一般都只是小修小补。看台东西两侧的挑棚上,多数照明系统已损坏,顶上曾几次由于锈损严重掉下几块铁皮,刮风的时候挑棚上的铁板哗啦哗啦直响。场地两端的黑白显示屏幕作为当时很先进的场馆设备现在已失去功能了&&&省体育场场地管理科郭科长说。
省体育场办公室韩主任告诉记者,体育场是公益性的健身运动场所,建成后,先后举办过多次省市及全国的大型活动赛事。工作人员的工资和场馆的建设费用70%以上来自政府部门,而30%来自于场内自我经营所获的收益。2000年开始,由于相关部门的体制变化,工资和场馆的建设费用由原来政府拨付的70%减少到现在的40%,所以就是从那时开始将场里的一些运动器材库房对外出租实现一些利润,慢慢的逐年增多,也不时承办一些活动和演唱赛事赚取场地租借费,但是像我省中小学举行的和相关部门的活动等方面只是收取少量的场地维护费用。
据韩主任讲,体制改革以后,场地维护和建设存在很大的困难,虽然在最初几年取得了一定的收益,也对体育场维护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从前年开始尤其是去年到今年,由于国家将要举办奥运会,为保障社会稳定和作为我省的网球、拳击、举重、田径四项活动指定的省训练场所,就出现在场馆使用时间的协调和场馆安全隐患的排除等问题得不到解决。体育场内部对公众开放也就不可能了,场外的许多设施也因为生存需要增加经营项目,同时市民的活动范围就越来越小,体育场的功能进一步发生退化。
在山西省体育馆,记者看到,主要场馆不是被房地产公司作为办公场所就是成为舞蹈培训中心、棋牌馆。省体育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目前省体育馆主馆已经严重破损,现在已经报废,不对外开放。
而在太原市滨河体育中心,办公室高主任坦言,目前周边的娱乐场所都为私人所有,只是租借体育中心的地盘而已,这是现实所迫也是必须的。虽然场馆是全公益性质,而真正场馆内部的一切体育设施是难以面向公众免费开放的,否则设施的维护也将成为最大的难题,目前只能向公众收取一定的使用费。
老龄委:尽快为老年活动中心选一个场所
9月14日下午,记者来到太原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的临时办公场所,活动中心是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办公室,有几张办公桌,并未见有活动设施。
太原市老龄委的张宝忠主任告诉记者,太原市老年活动中心上世纪80年代末,在太原市桃园三巷的西端空地上划拨14亩土地投资300余万元修建,为全市老年人开辟了3800多平方米的活动专用场所。自1992年正式投入使用至2007年初的15年间先后接待了近70万人次在这里活动。
2007年初,太原市委、市政府为了全面提升太原城市的建设,要求拆除老年活动中心。为配合和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决定,按照有关部门的要求,太原市老龄委拆除了老年活动中心,并搬迁到临时租用的办公楼。
随着工作环境的变化,而且没有了活动场所,当时,老年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压力都很大。他们不知道以后的工作该怎么做,各项活动该怎么开展,老年演出队伍怎么组织,比赛活动在哪里举办等。虽然压力很大,但是活动中心的工作人员为老年人服务的热心和为老年事业做贡献的信心还在。
据了解,太原市老年活动中心的场地正在选址中,希望尽早建设出一座适合老年人的活动场所。
以前经常在老年活动中心锻炼的一位大爷告诉记者:&在未拆除以前的太原市老年活动中心里,有舞蹈练功房、书法研究室、阅览室、棋牌室、台球室、乒乓球室、歌舞厅等,我们锻炼起来很方便。自从拆除了以后,我们就没有锻炼活动的地方了。尤其是在冬天,因为天气冷,到室外活动很不方便,我很惦记那个曾经给过我们无尽欢乐和智慧的老年活动中心。虽然住的小区里也建了不少老年活动场所,但是大部分都出租给了幼儿园、商店、澡堂等。真希望有一个名副其实的老年活动场所。&
&影院剧场:公益性的项目、活动少之又少
远远望去,三层砖木混合结构的长风剧场矗立在太原最繁华的柳巷,剧场大门上面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当天要放映的电影和场次、票价,门口的人进进出出,有的直接去吧台询问票价准备看电影,有的则上了二楼的理发室或径直进了旁边的网吧,从KTV传出的声音里可以听出这伙唱歌的人心情不错&&
长风剧场业务主任郭良介绍,作为有着50余年历史的老字号剧场,长风剧场于1958年竣工并投入使用,在太原市民中享有盛誉。从上世纪60年代0.1元左右一张票到上世纪90年代5元一张票,再到2000年市场化以后最低10元一张票,长风剧场在各项工作不断发展及经济收入稳定增长的情况下,现已基本上形成了一个以电影为主,门面出租为辅的文化产业实体。
戏剧、量贩式KTV和录像在长风剧场中的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此,郭良主任说:&我们现在是在学别人的&以商养艺&,用纯商业的手段去操作,搞多种经营是为了吸收人气。&
同处繁华热闹的柳巷,记者注意到,&山西剧院&这四个历经风风雨雨的大字,远没有&龙城大舞台&这五个黄色楷体的字吸引路人的眼球,相比之下,它显得有些陈旧、沧桑。剧院前面的广场成了逛柳巷人的存车之处。走进大厅,前台售票处只有两个人在询问着什么,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只有十几个人进出,售票人员的眼睛直视着前方。
据山西剧院的老领导回忆说,山西剧院是一家老牌的剧院,与共和国同龄,经历了60年的风风雨雨。诞生之初,名为山西大剧院,文革时,以破四旧的名义改为山西剧院,并沿用至今;初期,它主要用于政府接待,是党的文艺宣传阵地,承担着山西省的重要接待任务。当时以经营戏剧为主,电影为辅,票价低,公益性活动占到70%,是太原一个重要的精神文明窗口,接待过许多知名的中外文化艺术团体。到1994年后,由省电影公司承包,就变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收益以电影为主,多种经营为辅,公益性活动所占比例随着时间的流逝也越来越来少。
据山西剧院的杜总经理说,现在公益活动少的原因主要是电视、电脑普及之后,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少,现在通过多种经营才刚好达到收支平衡,剧院也想搞公益,为社会多服务,但没有剩余的资金,所以只能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如有职工利用业余时间扛着放映机下基层,露天为广大群众放电影,每年一度的&夏季广场露天放映&&百部影片进社区&&露天放映下乡进社区&&电影大棚进校园&等。
调查中记者发现,和上述两家剧院的情况相似,各大影院、剧场基本都在用纯商业的手段来经营,公益性的项目、活动少之又少。
&博物院:对市民免费开放
在顺利拿到每天免费发放的4000张门票中的一张后,记者走进了山西博物院,无处不在的&晋&字体现了博物院&晋魂&的主题,震撼之情溢于言表。据悉,山西博物院的前身为1919年创建的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2004年新场馆竣工,定名为山西博物院。
自2005年新馆面向公众开放以来,以20元全价,学生、残疾人半票,军人和70岁以上老人免费的票价面向社会开放,日 《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正式颁布后,山西博物院取消了除讲解费外的费用。在通过向其他优秀博物馆学习的基础上,山西博物院采取了&免费不免票&的形式,每日向社会免费发放4000张参观票,以保证博物院的正常运行。由于山西博物院地处较偏,导致市民、游客来往不便的情况也在去年滨河西路改造时得到了改善,政府相关部门加开了山西博物院公交车,以方便观众参观。
山西博物院办公室陈女士介绍说:&据今年1月到3月的调查显示,博物院每天接待观众约3000人次,与收费和交通不便时相比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为了最大限度地方便游客,博物院开展了专项服务,提供免费寄存物品、免费使用童车、免费租用轮椅等服务。此外,博物院在公益场所没有经营权的基础上将部分场地承包给经营商,在博物院内设有茶社、餐厅,以方便游客。
山西博物院由山西省民俗博物馆和山西省艺术博物馆组成,直属于山西省文物局。2003年转型为现在的民俗博物馆和艺术博物馆。两馆贯彻日《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对市民实行免费开放。
山西省民俗博物馆依托于文庙古建筑群及其生态环境,主要陈展文物周转库和新征民俗藏品库。山西省艺术博物馆依托于纯阳宫,收藏文物以历代佛教造像为重点。两馆成立时,上级确定全部馆藏文物迁至博物院,实行&集中保管,集中保护,资源共享&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原则。记者观察到纯阳宫周边店铺较多,据悉商铺地址均为拆除原纯阳宫东配房建起,都已出租。
图书馆:10元就可看一年的书
9月11日,记者来到了直属于山西省文化厅的省图书馆,虽然不是周末却能看到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读者,少儿部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与主楼阅览室的&悄然无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所总面积2万多平方米,馆藏文献达260万册件的图书馆由郭沫若先生题写馆名,今年已经有百年历史了。
走进主楼办理免费存包手续后,可以凭借10元办取的借阅证在一楼至五楼的借阅室、报纸阅览室和期刊阅览室,查看、借阅想阅读的书籍。四楼自习室是附近学校学生的最爱,&可以安静地看书,也可以随时找自己需要的资料,周末的时候就和好朋友一起过来看书。&山西医科大学的张静说。主楼里的多功能厅和展览厅经常举办一些公益性展览和活动,当天记者遇到了正在进行的第四期全国古籍鉴定与保护文物研修班和老年大学2008年书法绘画展活动。
在进入省图书馆的东楼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太原市迎泽区省图书馆培训班价位为400元至900元不等的暑期初一、高一预备班以及英语四级预读班的大幅招生简章。一楼的电子阅览室略显冷清,仅有一位读者在使用电脑阅读电子书籍。管理员说:&现在不能和几年前比,很多人家都有电脑,就不来这里上网查信息了。&旁边的盲人阅览室里排放着整齐的一排轮椅,&由于不是周末,他们来的比较少,图书馆平时都是根据他们在电话中的需要把书送到他们家里。&盲人阅览室管理员说。
再往里走是省图书馆贝德外语培训的公告和汇中中考补习班、高考补习班的位置,师生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市民张阿姨说:&省图书馆的补习班在太原市是非常出名的,有的家长为了孩子可以有更好的发展,在孩子升高三时就张罗着把孩子送来这里补习了。&
&作为公益单位,我们的首要任务还是要发展省图书馆的公益事业,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服务,在此基础上发展起的培训事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往年财政的不足。但我们的公益性是毋庸置疑的,10元钱看一年的书,除了公益性图书馆,不会再有其他地方有这样的服务了。&省图书馆办公室李副主任说。
如果说省图书馆是座香飘百年的书院,太原市图书馆则更像时尚的高科技场馆,场馆的设计与随处可见的图书搜索计算机终端,让读者享受着科技发展带来的好处。太原市图书馆目前所有项目采取公益形式向读者开放,除图书馆的基本作用外,每周都设有公益讲座和免费电影观看活动。
公益场所为民所建,理应服务于民,但是因为资金不足等原因,这些&为民工程&就大大地打了折扣,说优质服务更是遥不可及。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场所都是如此,并不是所有场馆的领导愿意如此。单一个维护问题就难倒了一大片人,也造就了目前的现状&&本来姓公,现在部分姓私,或者全部姓私了。透过资金不足、城市发展占用土地等表面现象,我们更应该看到相关职能部门的缺位和懒惰。
一把铁锁、一块标识牌、一个保安就把本来属于百姓的活动场所封闭了。在我们天天喊着&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时候,不妨也还给百姓一个提高身体素质的空间,不要把他们逼到马路上去锻炼。
办法总比困难多。既然省图、博物院能满足人们的文化需求,相信体育场、剧院等公益场所也能走出沼泽地。
安得运动场馆千万间,大庇国人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www.  All Rights Reserved 
晋ICP备号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
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版权所有 未经许可严禁复制或镜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1985年农历10月12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