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李正委全国同名同姓姓的人

男子领结婚证被告知“你已婚”&因与他人同名同姓--江西频道--人民网
男子领结婚证被告知“你已婚”&因与他人同名同姓
&&&&来源:&&&&&
五组李俊杰的错误户籍信息两年得不到彻底更正,他着急而无奈。
阅读提示 | 重名不稀奇,但同村两人重名,身份证上除了照片其他信息也都一样,这事够稀奇。淮阳农民李俊杰就摊上了这样的事。2012年初,他带着未婚妻去办结婚证时被告知自己已领过证,这才发现其中问题。身份“重叠”带来各种麻烦,为此,两年来他已往派出所、公安局跑了50多趟,但事情仍没解决干净。
两人同村同名同身份证号,去领结婚证遭拒才知情
家住周口淮阳县王店乡大李村五组的李俊杰今年29岁,2012年初,他和未婚妻一块到淮阳县民政局办理结婚证。不料,工作人员告诉他,他已经领过一次结婚证了,如果再办就涉嫌重婚罪。
一脸迷茫的李俊杰急忙来到乡派出所查询,发现的确有一个人使用和他一样的身份证号,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同村同名、家住七组的李俊杰。通过进一步了解,五组的李俊杰发现,他的户籍登记信息居然也“落户”在七组李俊杰家。
“明明我是五组的,为啥会登记在七组呢,我和同名李俊杰咋会用同一个身份证号呢?”满脸疑惑的李俊杰首先找到另一个李俊杰的家人。
查看对方家中的纸质户口本,未见异常,可再到派出所查询,电脑上却显示他的户口的确在七组李俊杰家。也正是因为这,七组李俊杰家一直没有发现相关信息出现错误。
2012年3月,王店派出所没收了五组李俊杰重号的身份证,并为他换发了新的、登记信息正确无误的身份证。然而,再从电脑户籍档案中查询,他的户籍信息仍然在七组李俊杰家中,而他被没收的错误身份证信息也都能正常显示。为此,两年多来,五组李俊杰往派出所、公安局奔波50多趟,盼望着错误信息能得到更正。
身份“重叠”频频遇麻烦,电脑户籍信息至今未更正
因为身份证信息有误,几年来,五组李俊杰碰到了不少难题。
2012年3月前,李俊杰在不知情的前提下,使用错误身份证报考驾驶证。但等他考科目二时,错误身份证已被没收,导致相关考试信息丢失,无法正常办理驾驶证。当他拿着新身份证再次到交警部门,重新报考驾驶证时,对方却查询不到他的个人信息。
“不仅如此,连办银行卡也作难,人家一查身份证出现俩人,都不知道该咋办。”五组李俊杰说,好在后来重办了新身份证,结婚、驾照等问题都解决了。“但我以前用老证办的银行卡都不敢再用了。做个不太合适的假设,假如我继续使用,另一位李俊杰拿着他的身份证就能取走我的钱。”
今年2月7日,王店派出所为他重新办理了户口本,信息与新身份证一致,准确无误。但五组李俊杰说,电脑户籍档案中的错误信息仍未得到更正。由于七组李俊杰已经外出天津打工,记者未能见到其本人。几经周折,记者找到了他的父亲李祥红。提及此事,李祥红也颇为无奈:“谁知道咋回事啊?”
派出所长称已上报
该走的程序都走了
昨日上午11时许,大河报记者陪同五组李俊杰来到王店派出所。在户籍室,一名女民警告诉李俊杰,现在只能让七组李俊杰回来照相、采指纹后,才能更正电脑户籍档案中的信息,为了此事她已专门赶赴淮阳县公安局汇报过。
对这个说法,五组李俊杰有些不解,因为在2月8日七组李俊杰未外出时,他们一起到过派出所。不知为何,派出所取完七组李俊杰的图像信息后,没有再提取指纹便终止了相关工作。错失这次更正机会后,感觉无望的七组李俊杰干脆打工去了。
记者在未亮明身份的情况下咨询那名女民警为何会出现错误,有没有更快的更改办法,对方回答说:“那是上一任的事,也不是我的错。你要追究追究上一任(民警)去,眼下能更改过来都已经不错了,你还追究啥啊?现在只能等那个李俊杰回来才能更正,没有其他办法。”
随后,记者拨通了王店派出所马所长的电话。马所长说,这个事情他知道,确实出现错误了。对于为何出现错误,为何没有及时更改、何时能更改,马所长要么称“不知道”、“说不了”,要么含糊其辞。不过,马所长表示:“我已往上面报这个事了,该走的程序我是走了。”
10日中午,大河报记者通过有关渠道查询得知,带有五组李俊杰头像的错误户籍信息,仍然显示在七组李俊杰家。(记者 于扬 李玉坤 文图)
(责编:褚吟、毛思远)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在线招聘虽然帮助很多人找到了工作,但是虚假信息却从来没有断过。[]
5月23日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宁开幕[]
我们人民共和国的航船正在破浪前进……[]
& &&&& & 正文
男子领证遭拒被告知“已婚” 因与他人同名同姓
【字号:&&】【】
  五组李俊杰的错误户籍信息两年得不到彻底更正,他着急而无奈。
  记者于扬实习生李玉坤文图
  阅读提示| 重名不稀奇,但同村两人重名,身份证上除了照片其他信息也都一样,这事够稀奇。淮阳农民李俊杰就摊上了这样的事。2012年初,他带着未婚妻去办结婚证时被告知自己已领过证,这才发现其中问题。身份“重叠”带来各种麻烦,为此,两年来他已往派出所、公安局跑了50多趟,但事情仍没解决干净。
  【奇事】
  两人同村同名同身份证号,去领结婚证遭拒才知情
  家住周口淮阳县王店乡大李村五组的李俊杰今年29岁,2012年初,他和未婚妻一块到淮阳县民政局办理结婚证。不料,工作人员告诉他,他已经领过一次结婚证了,如果再办就涉嫌重婚罪。
  一脸迷茫的李俊杰急忙来到乡派出所查询,发现的确有一个人使用和他一样的身份证号,而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同村同名、家住七组的李俊杰。通过进一步了解,五组的李俊杰发现,他的户籍登记信息居然也“落户”在七组李俊杰家。
  “明明我是五组的,为啥会登记在七组呢,我和同名李俊杰咋会用同一个身份证号呢?”满脸疑惑的李俊杰首先找到另一个李俊杰的家人。
  查看对方家中的纸质户口本,未见异常,可再到派出所查询,电脑上却显示他的户口的确在七组李俊杰家。也正是因为这,七组李俊杰家一直没有发现相关信息出现错误。
  2012年3月,王店派出所没收了五组李俊杰重号的身份证,并为他换发了新的、登记信息正确无误的身份证。然而,再从电脑户籍档案中查询,他的户籍信息仍然在七组李俊杰家中,而他被没收的错误身份证信息也都能正常显示。为此,两年多来,五组李俊杰往派出所、公安局奔波50多趟,盼望着错误信息能得到更正。&[1]&&&
作者:&&编辑:钟江为、娄静
因为张柏芝而备受关注的张柏芝妈妈,本...
&|&&|&&|&&|&&|&
中国江苏网(江苏中江网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视听节目许可证1008318号&&
移动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因特网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苏B2-这是一个多义词,它还有其它义项:(共4个义项
李 即 李姓。
李姓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姓氏,在百家姓中排第四位。为区别其他同音姓,常说“十八子李”或“木子李”。在台湾、朝鲜和越南,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在朝鲜李姓为第二大姓。 据统计,李姓人口总数约为1亿,其中中国大陆有李姓9207.4万人,占中国人口总数的7.19%。河南省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古陇西,既今甘肃临洮,为李氏重要发源地。
中文名称 李姓
外文名称 Lee
古陇西,今甘肃临洮
嬴姓和姚姓
中国河南省
古代名人 李耳 李世民 李靖 李白 李时珍
主要分布 中国 东北亚 东南亚 欧美
总人口 超过1亿人
  ,分布极广,人数极多。 2010年公安部治安管理局对全国户籍人口的统计分析显示:李姓人口有1.07亿,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9%,是当代中国人口最多的姓氏,同时也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姓氏。除外,在、和,李姓也是常见姓氏,尤其在,李姓为第二大姓。李姓主要分布在中国以及西北河西走廊,另外在西南云贵走廊也有集中聚落,其中河南是中国李姓的第一大省。现在一般认为李姓源自于徐淮夷,发祥在陇右、赵郡两地。李姓历代名人极其多,如思想家、诗仙、唐太宗、药圣等。在世界历史上,李姓是称帝人数最多和建立政权最多的姓氏,称帝人数多达162人。先后建有、、、、、、、、越南李朝、、、、、、等王朝和政权。另有李宪、李密、李轨、李子通、李希烈等割据政权。李姓在历史上任职务的人数多达69人,为各姓之首。李氏家族在历史长河中最为显赫,对社会贡献人才最多,影响最大,、、、、、等各行领域中不乏李氏超级名人。
1 主要来源
1.1 源于嬴姓和姚姓
李姓是出自黄帝之后颛顼帝高阳氏的后裔理徵和舜帝姚姓的后代结合的后代,或出自老子李耳,属于以官职名为氏。颛顼和舜帝后代一说:李姓祖先之一是伯益,伯益是帝颛顼的裔孙。舜帝时候,伯益因帮禹治水有功,又为舜驯服鸟兽,被舜赐姓嬴氏,李姓出自嬴姓和姚姓,李姓祖先之一:嬴姓出现因为舜帝的赐姓给他的女婿姓为嬴,还把自己的姚姓的女儿嫁给他。舜帝,姚姓,舜,黄帝子孙,生于姚地,以地取姓为姚,其后代就以姚为姓。尧时,皋陶曾担任大理(掌管刑狱的官)的职务,其子伯益被舜帝赐为嬴姓,后子孙历三代世袭大理的职务,其子孙按照当时的习惯,以官为氏,称理氏。理氏改为李氏的说法概括有两种:  一种说法是:商帝辛时,后裔理徵,在朝为官,因直谏得罪了商纣王,而被处死,其妻契和氏带着儿子利贞逃难时,因食李子充饥,才得以活命,故不敢称理,便改姓李氏。  另一种说法是:据史籍记载,周朝以前未见有李氏,自从有老子姓李,名耳,为李利贞的后裔,因祖上世代为理官,理,李两字古音相通,便也以李为氏。显然,李氏是始于李耳称姓的。
1.2 其他来源
  源于改姓、赐姓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平定哀劳夷后,曾赐当地各少数民族以赵、张、杨、李等姓。  北魏鲜卑族有复姓叱李氏,在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后,实行全面汉化政策,改为汉字单姓李氏。在回族姓氏中,有不少姓氏是历代皇帝赐予的姓,如李、达、答、张、白、沐、陕、郑、朱、金等姓。回族李氏是七世纪以来少数波斯人和阿拉伯人来中国并定居;十三世纪以后又有一部分中亚细亚人、波斯人和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在与汉、维吾尔、蒙古族相处的过程中形成回族,又称“回回”。李氏在回族中所占比例较高,有些直接来自古波斯或阿拉伯,如五代前蜀词人李珣,其祖先就是波斯人,来中国后留居梓州(今四川三台)。  李思摩:突厥颉利族人(东突厥),原名阿史那思摩,其酋长称颉利可汗,名咄苾。颉利人曾屡次侵扰唐朝,咄苾与思摩于唐贞观四年(公元630年)扰唐时,被唐军俘获并送往长安(今陕西西安)。唐太宗李世民认为思摩忠诚可嘉,于是赐为李氏,令他统领颉利旧部驻守河南之地。  李突地,稽靺鞨酋长(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流域及黑龙江中下游),唐朝初建时即来唐朝贡,后曾击败进攻幽州的突厥兵,他于唐贞观初年被唐太宗李世民任命为右卫将军,赐为李氏。李嘉庆也是靺鞨族人,本姓茹,名常,徙幽州,为朔方部将,以战功被赐姓李,更名嘉庆。其子李怀光,在唐德宗时被封为都虞侯。  李国昌:本为朱邪氏,名赤心,沙陀突厥酋长朱邪执宜之子。唐懿宗咸通十年(公元869年)任太原行营招讨等职,因随从康承训击败庞勋起义军有功,升为单于大都护、振武军节度使,被赐姓李名国昌。  李 勣:(公元594~669年),本姓徐,名世勣,字懋功,(徐茂公)曹州离狐(今山东东明东南部)。家富有,初从翟让起义,参加瓦岗军,因功封东海郡公,瓦岗军失败后降唐,被唐高祖李渊任为右武侯大将军,封曹国公,赐姓李,因避唐太宗李世民名讳,单名勣(jì,同绩)。其孙敬业起兵反武,赐姓剥夺。  李 粲:滑州人,本姓丙,在隋朝任屯卫大将军,唐高祖李渊入关后,率众归唐,被授宗正卿,封应国公,赐姓李。  李子和:蒲城人,本姓郭,原在隋朝做官,曾以罪徙榆林,唐高祖武德初年献款,被任为灵州总管,后又跟随唐太宗李世民平定刘黑闼起义,因有功,被赐姓李,封夷国公。  李抱玉:河西人,本姓安,唐高祖时功臣安兴贵的后裔,原名重璋,善骑射。唐玄宗李隆基以其战河西有功,为他改名抱玉。安禄山叛乱时,安抱玉镇守南阳,上书朝廷,说耻与逆臣安禄山同宗,要求改姓,于是唐玄宗赐他姓李。  李忠臣:蓟人,本姓董,名秦,少年时从军,憨直不通书,但努力奋斗,因有战功,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赐名忠臣。  李国臣:河西人,本姓安,膂力过人,积功升任云麾大将军,被唐肃宗李亨赐姓李。  李宝忠:奚族人,原为范阳守将张锁高的养子,名忠志,字为辅,为安禄山、史思明的部属,随同安、史叛唐。公元761年史思明逝世后,张忠志献恒、赵、深、定、易五州,唐代宗李豫升他为礼部尚书,赐姓李,赐名宝忠,封赵国公。  李光进:其祖先为河曲羌族人(今青海黄河曲流处),姓阿跌氏,唐朝贞观中期内属,以其地为鸡田州,光进随从郭子仪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两京有功,于大历年间被唐代宗李豫赐姓李。  李元谅:安息人,本姓安,少为宦官骆奉仙所养,冒姓骆,名元光,勇敢有谋略,唐德宗时与李晟收京师,贞元年间因守备有方,避免了一次与吐蕃的战争,被赐姓李,赐名元谅。  李全略:本姓王,名日简,以功累官横海军节度使、沧德棣州观察使,被唐穆宗李恒赐姓李,赐名全略。  李茂勋:回鹘族(即回纥)阿布思后裔,降唐后,受到兵部尚书张仲武的重用,后因积功较多,被唐宣宗李忱赐姓李名茂勋。  在唐朝,还有阿布氏、阿跌氏、舍利氏、朱邪氏、董罗氏等人士因建国有功,被赐李氏。另外传说大食国人李诃末将军以及李彦升和波斯人李铉、李珣均为皇帝赐姓。
2 少数民族
  1.苗族:  苗族居住在南方,半数以上在贵州,其余分布于湖南、云南、广西、四川、广东、湖北等省,与其他兄弟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约有五百一十万人。李氏在苗族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在黔西威宁地区的苗族中为大姓之一。汉姓为“李”、苗姓为“孟恩路”,这是他们实行“子父连名制”的一种特殊写法。苗族中的李氏,有些是民族融合的产物,有的已与李氏的原义无关。例如,清朝咸丰、同治年间由张秀眉领导的贵州苗民起义中有个起义军将领叫李洪基,但他并不姓李,“李”系他的苗语名字“拟”的讹写,而“拟”在苗语中意为水牯牛,“洪基”为“弯角”之意,故“李洪基”即“弯角水牯牛”。据有关学者考证,清朝官府在登记户籍册时,用同音的汉姓代替男性户主的苗名,因而形成了苗族汉姓。苗族中的一些李氏,就是这样产生的。  2.壮族:  壮族系由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成,是中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约有一千三百四十万人,其90%以上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少部分居住在云南、广东等省。李氏在壮族中人数较多,曾出过一些有影响的人物,如太平天国著名将领李开芳、李锦贵、李文彩等,均为壮族李氏人。  3.瑶族:  瑶族主要由古代“长沙武陵蛮”的一部分发展而成。约有一百四十五万人,分布在广西、湖南、云南、广东、贵州五省区的山区,其中广西瑶族人数约占总数的70%强。李氏为瑶族主要姓氏之一,在瑶族原有十二姓中居于第五位。瑶族李氏根据血缘远近,分有若干“房”;各房都有称呼,辈分称谓有“本头”、“巴比”、“九古”等。瑶族李氏具有反抗封建压迫的精神,清朝有广东八排瑶民反清首领李英,还:有湖南瑶民起义首领李元发。  4.白族:  白族自称“白子”、“白尼”,主要聚居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并散居于云南省碧江、元江、昆明、昭通及贵州省毕节等地,1982年统计约有一百十三万余人。唐朝史学家杜佑,曾任岭南节度使,熟悉南方少数民族情况,他所撰写的《通典》中记载有白族的姓氏:“其地有数十部落……有数十姓,以杨、李、赵、董为名家,各据山川,不相役属。”从中可以看出李氏是白族中的大姓,至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再往前追溯,三国时蜀相诸葛亮在赐给世居云南的南蛮酋长龙佑那以张姓时,又赐各酋长杨、李、赵等姓。这又说明一千七百多年前云南白族已有李氏。三国以后,有不少李氏汉人徙居云南,久而久之,与白族融合在了一起,如唐朝贞观年间的“西洱河蛮”中的杨、李、赵等姓,都自称本来是汉人  5.畲族:  畲,意为烧榛种田,即在播种之前将田中的草木烧去,以灰作肥料。畲族因从事畲耕(即刀耕火种)而得名,他们自称“畲民”或“山客”,约有三十八万人,分布在福建、浙江、江西、广东、安徽五省六十多个县(市)的部分山区,以福建、浙江两省为最多。他们通用汉语,主要从事农业,长期和汉族人民杂居,关系十分密切。福建霞浦县畲族族谱中记有“唐光启二年(公元886年),盘、蓝、雷、钟、李有三百六十余丁口,从闽王王审知为乡道官,由海来闽”,这说明唐朝末年福建有畲族李氏。元末有福建农民起义首领李志甫,据说就是畲族人。  6.犹太族:  犹太人古称“希伯来人”,公元前十三世纪曾在巴勒斯坦居住,用希伯来语(属闪含语系闪语族),公元前十一世纪建立以色列王国,创犹太教。公元一至二世纪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绝大部分被赶出住地,其中散入欧洲的受到迫害屠杀,或与当地民族结合。犹太进入中国,约始于唐朝;有较多的人来中国,是在北宋中叶。北宋时进入中国的这一批犹太人,其先祖在公元前二世纪七十年代离开犹太本土,流徙到印度的孟买地区,在那里定居了一千一百多年之后,于十一世纪中叶或后叶,又循海道向东推进,到达了中国。与此同时,还有一些犹太人散居于洛阳、北京、南京、杭州、宁波、泉州等地,但人数最多是住在开封的犹太人。住在开封的这一支犹太人移民,以李氏为首,共有李、俺、艾、高、穆、赵、金、周、张、石、黄、聂、金、张、左、白等十七姓,其中两李、两金、两张为“同姓不同家”。明崇祯皇帝十五年(公元1642年)9月明军掘黄河堤放水淹李自成起义军,使开封沦为泽国,开封犹太人逃亡各地,直到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重建开封城时,幸存的犹太人才随同汉、回民返回开封,后又在寺院旧址上重建了清真寺。清初,开封犹太人有李、艾、赵、张、高、金、石七大姓,李氏仍居首位。现在开封犹太人尚有四姓,仍有李氏,他们已完全接受了汉族文化。  7.蒙古族:  源于陈蒙古八旗李雅拉氏,原居于丹东岫岩奇风岭地区,后取其姓首字谐音汉字“李”为氏,隶属镶红旗蒙古。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奉命驻守岫岩奇风岭一带,今后裔散居于岫岩汤池、凤城赛马等地。  8.回族:  回族中的李氏,主要源自赐姓。  据《中国历代回教名贤事略》中记载:唐朝时的“李光颜,本阿跌失,敕勒十五部落之一也。因世有武功,赐以国姓荣之。”  此外,有个别的李氏则是源于改氏。《闽书方外志》中记载:明朝李蛰,本姓林,但祖上“性刚正不挠,为执政所嫌,从容毕命于福州”,其后便改氏“李”了。在清朝,内务府回回族人尼亚咱改氏为李,这也是回族李氏的又一支。
3 李氏名人
  李利贞(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992年),原名理利贞,是李姓的得姓始祖,是老子李耳的祖先。 上古帝王颛顼之後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  (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哲学家,道家的创始人。着有《》,又称《道德经》。  李冰:战国时期水利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守,他依法治水,修建了驰名中外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为国家农业生产、水利工程作出巨大贡献,被后世奉为川神。  李悝:战国初期魏国著名政治家。所著《法经》在中国古代法律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李牧:(公元前?~前229年),战国时期赵国人,战国末年著名军事家。  :(公元前?~前208年),上蔡人(今河南上蔡)。著名秦国政治家,,文学家。  李信:战国时代秦国将军。  李广:西汉名将,多次参加反击匈奴的战争,以勇敢善战著称。在任右北平太守时,匈奴数年不敢攻扰,称之为"飞将军"。:(公元前?~前74年),字少卿,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名将李广之孙。著名西汉将领。  李忠:字仲都,东莱黄人。云台二十八将之十五。  李固:(公元94~147年),东汉大臣。字子坚。汉中南郑人(今陕西汉中)。曾在东汉时任三朝(顺帝、冲帝、质帝)太尉,博学多才、能言善变,不畏权贵、敢于抗争,故有“北斗喉舌”之美誉。  李膺:(公元110~168年),字元礼,汉朝颍川襄城人(今河南襄城)。著名东汉政治家。满腹经纶,被誉为“天下模楷李元礼。”  李育:东汉一代名儒。  李尤:东汉文史学家。广汉雒(今四川广汉雒城)人。年少时以能文著称,曾撰《蜀记》。安帝时为谏议大夫,受诏与谒者仆射刘珍等共撰《东观汉记》。  李傕(?-198)凉州北地郡人,汉末三国时群雄之一。东汉末年的凉州军阀、权臣,曾挟持,专政四年。  李典:(公元174~209年),字曼成,山阳钜野人(今山东山阳)。  李登:(生卒年待考),著名三国时期魏国音韵学家。任左校令。著《声类》十卷,以宫、商、角、徵、羽五声区别字音,尚未分立韵部,是最早的一部韵书。  李密:西晋文学家。所著《陈情表》以侍亲孝顺之心感人肺腑,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广为传诵,影响深远。  李充:东晋著名的文学家、文论家、目录学家、书法家。  李式:东晋书法家。  李颙:东晋文学家。  李暠: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东晋十六国时期西凉武昭王。政治家,文学家。曾著有《述志赋》、《槐树赋》、《大酒容赋》等多篇。  李冲: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北魏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李骞:字希义,赵郡平棘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博涉经史,富文藻。  李孝贞:赵郡柏人。南北朝时文学家,少好学,能属文。孝贞著有文集二十卷,《隋书本传》行于世。  李铉:字宝鼎,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人。南北朝北齐名儒。  李同轨:东魏赵郡高邑(今河北柏乡县北)人。一代名儒。  李公绪:赵郡柏人(今邢台市隆尧县)。约北齐文宣帝天保初年前后在世。撰有典言十卷,又撰质疑五卷,丧服章句一卷,古今略记二十卷,玄子五卷,赵记八卷,赵语十二卷。  李概:赵郡柏人人。撰战国春秋及音谱,并行于世。又自简诗赋二十四首,谓之达生丈人集。  李神威:赵郡人。撰乐书近百卷。  李安世:赵郡人。北魏政治家,上疏建议实行均田制。  李谧:赵郡人。少好学,博通诸经,周览百氏。初师事小学博士孔璠。数年后,璠还就谧请业。同门生为之语曰:"青成蓝,蓝谢青,师何常,在明经。"著有《明堂制度论》。  李德林:(530-590),字公辅,博陵安平人。生于魏废帝中兴元年,卒于隋文帝开皇十一年,年六十一岁。少有神童之誉。  李百药:(565--648),字重规,定州安平(今属河北)人,唐朝史学家。除擅长文章外,还很善于写诗。现在他的传世之作有诗20余首,文章13篇,以及被列入二十四史的《北齐书》。  李延寿:安阳市人。唐代史学家。曾参加过官修的《隋书》、《五代史志》(即《经籍志》)、 《晋书》及当朝国史的修撰,还独力撰成《南史》、《北史》和《太宗政典》。  李峤:赵州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少有才名。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  李华:赵州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代散文家,与萧颖士齐名,世称"萧李"。并与萧颖士、等共倡古义,开韩、柳古文运动之先河。其传世名篇有《吊古战场文》。亦有诗名。后人辑有《李遐叔文集》。  李翰:赵州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代文学家,为文精密,为序张巡守城事迹,文有前集三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  李守素:赵州人。唐初十八学士之一。尤谙氏族学。  李端: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在“十才子”中年辈较轻,但诗才卓越,是“才子中的才子”。他的名篇《听筝》入选《唐诗三百首》。今存《李端诗集》三卷。  李嗣真:赵州柏人。撰明堂新礼十卷、孝经指要、诗品、书品、画品各一卷。博学晓音律,兼善阴阳推算之术。工画鬼神,举李仲昌同师于尹琳,亦工杂画,有礼图等杂画五十六卷传世。见于《历代名画记》、《新旧唐书本传》、《艺文志》、《榆园画志》。  李观:先为陇西人,后家江东。为文时谓与韩愈相上下。韩愈称其“才高于当世,而行出于古人”(《李元宾墓铭》)。大顺中,(公元八九一年)陆希声集其遗文,为文编十卷,《新唐书艺文志》传于世。《全唐文》录存文四卷,《全唐诗》录存诗一卷。  李翱:陇西成纪人。唐代思想家,文学家。他曾从韩愈学古文,协助韩愈推进古文运动,两人关系在师友之间。  李乂:赵州房子人。年十二,工属文,与兄尚一,尚贞俱以文章见称。兄弟同为一集,号为李氏花萼集,凡二十卷,并行于世。  李善:所注萧统(文选》六十卷,至今被视为《文选》最主要的注本之一。  李邕:广陵江都(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唐代书法家,文学家。李邕的行书对后世行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宋元的几位大书法家如苏轼、黄庭坚、赵孟頫等无不受其影响。  李颀:赵郡(今河北赵县)人。诗内容涉及较广,尤以边塞诗、音乐诗获誉于世。擅长五、七言歌行体。后人辑有《李颀诗集》 。  :陇西人。著名诗人。贞元末,与宗人齐名。每作一篇,教坊乐人以赂求取,唱为供奉歌辞。其《征人歌》、《早行篇》,好事者画为屏障。又是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  李公佐:陇西人。唐代小说家。撰有传奇:《南柯太守传》。  李朝威:陇西人,唐代著名传奇作家。著有《柳毅传》,本人也被后来的一些学者誉之为传奇小说的开山鼻祖。  李复言:陇西人,唐代小说家。著有《续玄怪录》。  李思训:著名画家。擅画青绿山水。明代莫是龙和董其昌等人提出绘画上的南北宗论,则将他列为“北宗”之祖。  李昭道:著名画家。  李阳冰:赵郡(治今河北赵县)人。唐代文字学家、书法家。以篆学名世,精工小篆,圆淳瘦劲,为秦篆一大变革,被誉为李斯后小篆第一人,对后世颇有影响。  李龟年:著名乐曲兼演唱家。后人称为“歌圣”。  李春: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赵州桥存世1400多年,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之一。  李靖:(公元571~公元649年),字药师,京兆三原人(今陕西三原)。隋朝名将韩擒虎的外甥,著名唐朝将领。  李渊:唐高祖(566~635)。唐代开国皇帝。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人,祖籍赵郡隆庆(今邢台市隆尧县)。  李建成:(公元589~626年),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长子,陇西成纪人(今甘肃秦安)。  :(599~649年),创造了“从谏如流,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贞观盛世。  李隆基:唐玄宗(685年~762年),大唐皇帝(712年-756年在位),李隆基为睿宗李旦第三儿子,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故亦称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玄宗在位年间,是大唐由盛变衰的关键时期。  李纯:唐宪宗(778年~820年),宪宗在位期间,勤勉政务,着手削藩,开创了唐朝的中兴气象,史称“元和中兴”,是唐朝后期最杰出的皇帝。  李白:唐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他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人称“诗仙”。  李晟:(公元727~793年)中唐将领。字良器。洮州临潭(今属甘肃)人。勇烈有才,善骑射,平朱沘之乱。  李愬:(公元773~821年)中唐将领,雪夜入蔡州,平吴元济之乱。  李吉甫: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唐朝宰相,地理学家。  李德裕:(787—850),赵郡赞皇(今河北省赞皇县)人。李吉甫之子,中唐宰相。唐代文学家﹑政治家。代表作有《会昌一品集》、《左岸书城》、《次柳氏旧闻》等。  李贺:(公元790~816年),中国唐代诗人。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瑰丽奇峭。  李商隐: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李频:著名诗人。  李谷:(903—960),《宋史·李谷传》。  李煜:(公元937~978年),南唐李后主,被称为“千古词帝”。  李穆:善篆、隶,工丹青。  李沆:北宋“圣相”。  李维:博学,少以文章知名,至老手不废书。尝预定《七经正义》,修《续通典》、《册府元龟》。  李淑:著有文集一百余卷,尝修国朝会要、三朝训鉴图、阁门仪制及康定行军赏罚格,又献击训三篇,均《宋史本传》并行于世。  李虚己:著有《雅正集》十卷。  :北宋著名。和范宽与另一位山水画家关仝一起被称为“三家鼎峙”、“百代标程”的大师。  李常:黄庭坚之舅。有文集、奏议六十卷,《诗传》十卷,最早的会计学著作《元祐会计录》三十卷。  李格非:北宋学者。著《洛阳名园记》。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李公麟:北宋著名画家。传写人物尤精。李之仪:能为文,尤工尺牍,苏轼谓入刀笔三昧。  李廌:苏门六君子之一。苏轼谓其文章笔墨澜翻,有飞沙走石之势,说其是子之才,万人敌也。  李诫:北宋著名土木建筑家、《营造法式》一书的编纂者。  李从周:著有《字通》。  李纲:北宋名相。李唐:南宋著名画家。  李侗: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老师。  李燔:南宋著名学者。  李觏:南宋名儒,著《周礼致太平论》、《平土书》、《礼论》。  李攸:南宋学者、藏书家。撰有《宋朝事实》一书,对考证北宋一代典章制度有帮助。  李冶:宋元四大数学家之一。对天元术进行了全面总结,写成数学史上的不朽名著——《测圆海镜》。  李杲: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著有《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活法机要》、《医学发明》、《东垣试效方》等。  李俊民:金代文学家。有《庄靖集》十卷。  李孝光:元代词作家。少年时博学,以文章负名当世。著作有《五峰集》11卷。  李釜:明代著名围棋棋手。  李梦阳:(公元年),明代文学家。前七子之一。字献吉,号空同子。庆阳(今属甘肃)人。  :(),字东璧,晚年自号濒湖山人,湖北蕲州(今湖北省黄冈市蕲春县蕲州镇)人,汉族,中国古代 &伟大的医学家、药物学家。历时二十七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古代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另著有《濒湖脉学》。   李攀龙:明代文学家。后七子之一。  李春芳:有“青词宰相”之称。在数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李廷机:著有《四书臆说》《春秋讲章》《通鉴节要》《性理删》《燕居录》《李文节文集》等。  李中孚:明清之际哲学家。在理学上的造诣,被称为“海内大儒”。  李鱓: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李方膺: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  李渔:(公元1611 ~1680年),戏曲理论家、作家。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中年改名李渔,字笠鸿,号笠翁。浙江兰溪人。  李氏,女,广东番禺(有史料作广州三元里)人,顺治七年(1650),清军围困广州,被朔骑所掳,为免其辱,赋诗10首自缢而亡。在今人编辑出版的《三编清代稿钞本》中,收入有其诗若干,可管窥其部分诗作精华。  李调元:清代戏曲理论家,诗人。其诗作《万善堂诗》清婉雍容,名震一时。  李兆洛:清代学者、文学家。精舆地、考据、训诂之学。为文主张混合骈、散两体之长,与桐城派散文立异,是阳湖派代表作家之一。所选《骈体文钞》为历来最好的骈文选本,标举魏晋、六朝宗旨。书学功底极深,尤善行草。  李审言:江苏兴化人。国学大师。工诗文考证,著作丰富,著有陶斋藏石记释文《枫园艺友录》。  李惺:清代教育家。有《西沤全集》10卷、《西沤外集》8卷刊印行世。  李汝珍:博学多才,精通文学、音韵等,留存现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镜花缘》。  李伯元:多才多艺,擅长制艺诗赋,绘画篆刻,金石考据。《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代表作。  李慈铭:()晚清著名文史学家。嗜书成癖,承乾嘉汉学之余绪,治经学、史学,蔚然可观,被称为“旧文学的殿军”。 著有《越缦堂日记》。  李毓秀:清初著名学者、教育家。著有《弟子规》。
3.2 近、现代名人
  李大钊:(公元1889年~1927年),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字守常,河北省乐亭县人。  李善兰: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天文学家、力学家和植物学家。  李鸿章:近代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李四光:(公元年),蒙古族,字仲拱,原名李仲揆,著名地质学家。  李宗仁:(公元年),广西临桂人,字德邻。黄埔军校南宁分校总负责人。国民党高级将领,军事家。中华民国副总统、代总统。  李可染:(1907年~1989年)江苏徐州人。著名国画艺术大师。其长子李小可为北京画院一级美术师,次子李庚为日本京都造型艺术大学教授、画家。  李锐(1917年)湖南平江人,原名李厚生,著名中共党史专家。  李大松:(),福建省福鼎县磻溪乡桑园村人。1933年秋参加革命斗争,1934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桑园村工农赤卫队战士、班长、分队长,磻溪红军游击队指导员,参加了霞鼎(霞浦、福鼎)革命根据地的土地革命斗争。1934年冬在国民党调集重兵“围剿”闽东苏区后,随霞鼎县党组织和红军游击队转移福鼎、柘荣边界山区坚持革命斗争,参加了闽东苏区的反“围剿”游击战争。1935年春在柘荣石山反“围剿”作战中牺牲。  李光耀(新加坡):(1923年~)新加坡前总理大臣,任新加坡内阁资政。  :(1926年~),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57年,他31岁时与一起,因发现弱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获得诺贝尔 & & & &  物理学奖。  李默然(Li Moran, ~)中国话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军事将领,政治家,在第六届人名代表大会中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192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任国务院总理、前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李嘉诚:(1928年~),香港著名的塑胶商、房地产巨商,香港地区首富,热心慈善和教育。  李昌钰:(1938年~),刑侦与鉴识专家,华人神探,“当代福尔摩斯”、“现场重建之王”。  李祖原:(1938年~) 台湾著名建筑师。  :(1940年~1973年),著名武术家,著名电影演员。英文名字   Bruce Lee,中文原名李振藩。  (英文名:Ang Lee 1954年~),台湾屏东潮州人,台湾著名导演、编剧。  李鹏飞:香港商界的知名人士,前立法会议员,前行政局议员,自由党首届主席,港区全国人大代表。  李国豪:中国科学院。  :香港企业家,李嘉诚次子,电讯盈科主席。  李兆基:香港企业家,恒基兆业及中华煤气主席。  李家诚:李兆基之子。  李显龙: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之子。  :百度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  李国宝:香港东亚银行主席,香港立法会议员。  李国章:前任香港教育统筹局局长及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李国宝胞弟。  李国能:香港终审法院首席法官,李国宝及李国章堂弟。  李柱铭:香港资深大律师,香港民主党首任主席,香港立法会议员。  李远哲:诺贝尔化学奖得主。  :台湾作家、中国近代史学者、时事批评家、思想家。  :国际功夫巨星、武术家、慈善家。  李双江:中国著名男高音歌唱家。  李逸朗:香港艺人。  李福深:香港赛马会前主席。  李家文:香港无线新闻助理采访主任兼主播。  李臻:香港新闻台首席主播。  李以庄:香港新闻台高级记者。  李玉堂:陆军中将;前海南岛防卫副司令(已故)。  李友邦:抗日名人,白色恐怖受难者。  :王小波的女人,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中国性女社会家。  李珊珊:同名同姓人物。1、香港娱乐明星。2、中国女子体操队队员、奥运冠军。  :体操王子,奥运冠军,企业家。  李幼斌:中国内地演员  :中国内地演员  李大双:中国男子体操运动员、奥运冠军。和李小双为体操界的一对兄弟世界冠军。  李小双:中国男子体操运动员、奥运冠军。  李伯清: 川渝地区著名民间艺术家。法名广慈法师。  李碧华:同名同姓人物。1、香港作家;2、台湾歌手  李东东:河南杞县人,历任河海大学校长,江苏省教育厅副厅长,河南省教育厅厅长,现任教育部副部长。  :世界舞蹈家。   ,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优秀羽毛球运动员  李顶溶:当代刻铜工艺美术师,2008年被评选为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李阳:疯狂英语创始人,全球著名英语口语专家。  、、李倩:中国内地演员。 & &
4 其他资料
  先秦时期  李姓形成时,族人世居今豫东河南鹿邑一带,春秋时期的李耳是正史中立传的首个李姓人物。,字伯阳,外字聃,号老子,生于春秋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今河南鹿邑)人,做过周朝的“守藏室之史” (管理藏书的史官),传说是春秋时的思想家和道家的创始人,传为《老子》一书的作者。传说他是周平王时(春秋初期)人,又说春秋末期的孔子曾向他问礼,于是说他活了160多岁或200多岁,是因为修道养寿才活了那么大岁数。《》一书又名《道德经》、《老子五千文》是道家主要经籍,用“道”来说明宇宙万物的演变,包含着某些朴素辩证法因素,对中国后世哲学的发展产生很大影响,后来唯物、唯心两派都从不同的角度吸收了老子的思想。据《新唐书》记载:李氏出自嬴姓。帝颛顼高阳氏生大业,大业生女华,女华生皐陶,字庭坚,为尧大理。生益,益生恩成,历虞、夏、商,世为大理,以官命族为理氏。至纣之时,理徵字德灵,为翼隶中吴伯,以直道不容于纣,得罪而死。其妻陈国契和氏与子利贞逃难于伊侯之墟,食木子得全,遂改理为李氏。李耳的后代李宗,字尊祖,在魏国做官,被封于段,为干木大夫。李宗之子李同为赵国大将军,孙李兑为赵相,曾孙李跻为赵国阳安君。李跻有两个儿子:李云、李恪。李恪的儿子李洪,任秦国(在今甘肃、陕西一带)太子太傅,其孙李兴族为秦将军。李兴族之子李昙,字贵远,在赵国做官,封柏人(今河北唐山)侯,后又入秦,任御史大夫。李昙有4个儿子:崇、辨、昭、玑。他们及其后代因分别在外地任官、定居而分出两支:长子李崇,任陇西(治所在今甘肃临洮县)守,封南郑公,为陇西房;四子李玑,战国末任秦国太傅,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在赵国做官,定居在赵郡(治所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南),为赵郡房。后来,陇西房又分为十三房,唐宗室39房,赵郡房又分为东、南、西、辽东、江夏、汉中六房。   李耳以后,李姓人口逐渐增多。春秋时(都城在今山西翼城东南)的理狱官李离、战国时魏文侯(都城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相李悝,都是早期迁入今山西境内的李姓人;战国时被秦昭王任为蜀郡(治所在今四川成都市)守的李冰,是最早迁入今四川的李姓人;李耳之孙李同,到赵国(都城在今河北邯郸)做官,是最早迁入今河北的李姓人;李同裔孙李恪的儿子李洪,到秦国(都城在今陕西咸阳东北)做官,是最早迁入今陕西的李姓人;李洪裔孙李昙,在秦国任御史大夫,其长子李崇开创陇西房,四儿子李玑的二儿子李牧开创赵郡房,形成李姓宗族最重要、最根本的两大支派。  两汉三国时期  两汉、三国时期,李姓人又在许多地方开辟出新的聚居点。西汉时,李姓有徙居今山东、江西者,如李耳裔孙,因在胶西国做官,留居高密(今山东高密县西南);更始初任军师将军的李淑为豫章 (今江西南昌)人。到东汉、三国时,李姓有更多的人走向四面八方,向东北已发展至今辽宁一带,如东汉时率乡勇抗击海贼的李久为辽东 (今辽宁辽阳)人;向西北已发展至今宁夏一带,如汉末三国时期凉州军阀李傕为北地(今、甘肃一带)人;向东南又发展至今江苏,如东汉时善风角占候之术的李南为句容 (今属江苏)人;向南已发展至今广东、湖南、湖北,如东汉时交趾刺史李进为高要 (今属广东)人,三国时吴丹阳太守李衡为襄阳(今属湖北)人;向西南已发展至今云南,如三国时蜀汉兴亭侯李恢为俞元(在今云南澄江县境)人。   三国时,魏文帝立“九品官人法”,州设大中正,郡设中正,执掌用人权,从此形成把持政权的士族制度。东晋、南朝时期,排列士族姓氏等级,把北方山东(指崤山或华山以东地区)在一郡之内的大姓望族称为郡姓,列王、崔、卢、李、郑为一流冠族。因为士族门第大抵是由祖先有声望、代代保持富贵、常有功臣名人、一家男女熟习礼教的形式和表现异于常人的风尚、能谈论、有文章等各种因素构成的。十六国时,先后出现了两个李姓政权--大成国和西凉国。  隋唐时期  李唐支自西魏、北周至隋代,世代为皇亲国戚,官位显赫,至隋末,在朝廷内外已具有相当雄厚的实力,因之为唐代李姓的空前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外,这一历史时期,李姓除分布于上文所述的地区外,又有今内蒙古、浙江、安徽等省区的李姓人载入史册,但总的来说,李姓仍主要是在北方发展。  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     唐朝初期,朝廷派陈政任岭南行军总管,率兵往闽南镇压“蛮獠啸乱”,后其子陈元光继任,平定了局势。固始籍将佐李伯瑶随陈氏父子入闽开发漳州,功绩卓著,留居当地,其子孙散处龙溪、漳浦诸县。   武周时避祸南逃  唐高宗皇后武则天,690年废唐睿宗李旦,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周,史称武周。她任用酷吏,屡兴大狱,使宗室、朝臣不少人被牵连冤杀。为了避祸,宗室李姓部分人从长安、洛阳逃到比较安静的江南定居。   避“安史之乱”南迁  唐玄宗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及其部将史思明,以诛杨国忠为名,起兵叛乱,历时八年方被平定。这场战乱,使中原人民遭受了空前浩劫,大批人被迫逃往江南避难,其中有一批李姓人。   李光弼徙居金陵  唐朝大将、营州柳城契丹族人李光弼,天宝末年任河东节度使,与郭子仪一同平定“安史之乱”,因功被封为临淮郡王。762年出镇徐州,进封临淮王,徙居金陵(今江苏南京),从此子孙蕃盛,形成金陵李氏,后分衍于江西、四川、云南、贵州等地。   李德裕贬死崖州  始于唐穆宗时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之间将近四十年的斗争,史称“牛李党争”。唐武宗即位后,任李德裕为相,李宗闵被贬死,牛僧孺亦被黜。到了唐宣宗时,牛派得势,李派则全遭罢斥,李派首领李德裕被贬为崖州(治所在今海南省海口市琼山区东南)司户,于850年病死,其子孙有部分人留居当地,成为最早徙居海南的李姓人。   随王氏兄弟入闽  唐末至五代年间,因中原地带长期动乱,河南固始人王潮、王审知兄弟率众起义,最后在福建创建闽国。河南一些李姓人随王氏兄弟入闽,定居于莆田、晋江,后又分支宁化、上杭、邵武、清流等地,进而又向西发展,分布于广东、广西的一些地方。  两宋时期  唐代以后,出于多种原因,李姓播迁更加频繁,分布地更为广泛。其中,迁徙人数较多的是宋代“靖康之变”时的南迁。
  李利贞(公元前1069年—公元前992年),原名理利贞,是李姓的得姓始祖,是老子的祖先。上古帝王颛顼之后 皋陶后代理徵,字德灵,封为中吴伯,在殷纣王时任理官,因执法如山,忤逆昏君商纣王的旨意,招来杀身之祸。家族面临株连危险。妻契和氏携幼子利贞出逃,到伊侯之墟,饥渴交侵,摘路旁树上果子充饥才得生存。一感李子活命之恩,二为改姓避难,所以理利贞改姓李利贞,后迁徙定居陇西。从此李氏延续万代,繁衍发达而成中华第一大姓。
  “陇西堂”,因为李氏望出陇西郡故名。 唐《姓氏谱》载“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同源,人数最多,声望最大。在唐朝以前赵郡李氏地位高于陇西李氏。  赵郡堂:以望立堂。  中山堂:以望立堂。  龙门堂:以望立堂。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司徒李昙长子李崇。   赵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其开基始祖为秦太傅李玑次子李牧。   顿丘郡:西晋时置郡。此支李氏陇西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西汉名将李广1世孙李忠。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此支李氏为赵郡李氏分支,其开基始祖为李玑第三字李齐。   广汉郡:汉时置郡。此支李氏为陇西李氏之后,其开基始祖为李尚(李广之父)。  渤海郡:西汉时期从巨鹿、上谷之地分出渤海郡,治所在浮阳(今河北沧州东关),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辽宁省之间的渤海湾一带。  襄城郡:南北朝时北魏于县境置钟离、襄城、陈阳、石马诸县,分别属南襄州、西淮安郡和襄城郡,今城关镇为当时的襄城县治,以后历为州治、县治。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  江夏郡:西汉高祖时设置,治所在湖北安陆(今湖北安陆),其时辖地在今湖北省安陆、云梦、应城,及孝感、汉川、汉阳、黄陂一部,辖区涉及今孝感地区及河南光山县、新县西部、信阳市东部、淮河南部一带地区。  梓潼郡:汉末刘备分广汉郡置梓潼郡,治梓潼(今四川梓潼)。  范阳郡:秦朝置郡,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定兴县一带。  梁 郡:梁郡本为梁国,始建于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公元前202年),此之前叫砀郡,治所在淮阳(今河南商丘),下辖八县,其范围包括今河南商丘、虞城、民权及安徽砀山、山东曹县诸地。三国曹魏时期始改为梁郡,南北朝宋国定为梁郡,移治下邑(今安徽砀山)。  南阳郡:春秋战国时期称南阳的地区颇多。
  陇西堂李氏派语:国正添必茂,高腾秀起彰,宗荣征瑞庆,祖泽远光昌,德盛繁家祉,修悠发久祥,于时增振耀,弈稷衍其行。  湖南新宁李氏原有派语(明朝湖南宝庆府新宁县新增的32字派): 光宗杨祖,茂(福)盛(禄)荣(尔)昌(康),齐(正)家治国,世(克)佩(配)金章,贤能远迈,道德绵长,人才蔚起, 永绍书香.&?xml:namespace prefix="o" ns="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xml:namespace&  四川武胜李氏原有派语(川东重庆府定远县修订的32字): 光宗杨祖,隆盛荣昌,正家治国,贤孝纯良,才能增益,道德深长,久存世泽,永绍书香.  四川江津李氏(1936年重庆巴南命册字辈14字):可为名木文饰庭 &显永荣华在本新。(据传该字辈为七言绝句,此为后两句)  (《湖南新宁四川武胜盆溪李氏族谱(2012)》决定启用的合辈后接续的新80字辈:)  湖南新宁接续派语:攸宜  四川武胜接续派语:昌正治安邦,鸿猷钦宝鉴。  庆瑞绍彩群,延寿康强胜。  孝敬定贤钧,勤俭主吉敏。  真实致和平,教育哲为训。  奉先可迪后,谨纪丘孟经。  品道崇德行,修善奕固根。  喜若山河秀,恒昆肇刚毅。  湘桂连川渝,世代晋朝辉。  山东日照太平桥李氏派语:为予衍其绪,宗业宜慎守;忠厚作贻谋,家运乃克久;植基资笃信,敦行尚朴诚;敬共存世泽,懿训栽心铭。  河南南阳李氏派语:兴广文明云,石川人一家,万代开中华。  东山李氏派语:世开国运,文士宏兴,正心诚意,盛德日新,英才应遇,克建功勋,荣华继美,光宗显亲。  高桥李氏派语:世德相承远,扬泽锡恒光,文明昭裕启,家声庆福长。  善邑曲江李氏派语:本曰守承先世逢,绍廷政学安邦国,书田基业振家声,景运文明光祖泽。  云湖李氏原派语:义根思远,荣秉丹良,应开永世,枝芳助茂。新派语:瑞集星垣,祥征齐宇,德绍前徽,光昭祖绪。  锦潇堂李氏派语:子民享盛世,国祚自长春,祖德周贤士,宗功汉彦臣,贻谋宏远大,文允启开新。  湖南邵阳八甲李氏派语:应嗣继仁子,志文仲显廷,祖宗永世德,时长开佑增。续班:本正发祥懋,肇启有忠纯,立学光前代,家传瑞运新,声华成盛业,孝义一庭荣。  湖南宁乡李氏派语:鞠公口占原派:崇志奉正宗,祖方应兆龙,荣华发达茂,永远曜先公。一修原派:文光恢世绪,良泽启廷封,长振家声大,祯祥国祚雍。三修新派:忠孝功名显,诗书道业隆。派次:宏开景象,家世克昌,承宜祖德,永锡贤良。  湖南新化李氏派语:经纶承祖泽,光裕振家兴。  湖南沅江李氏派语:景继修凤玉应,春世时之成,大学文名显,鸿勋泰运新,克勤功益懋,遵道治常隆,守训承先志,敦行尚本真,有恒斯建业,能立定增荣。  湖南岳阳李氏派语,荣资成国泽,才之重南方。  南郭李氏派语:居均元景,丕基式廓,文献日存,英明代作,规启来哲,道裕先觉,美继西昆,盛传东洛,奕叶香腾,新枝秀擢,甘雨和风,增辉花萼。  龙船港李氏派语:德以仕大,万李春胜,赐隆先光,开联荣荫,人文蔚起,升朝辅政,世泽孔长,家风愈盛。  腾冲叠水河李氏派语:自立根肇守,诚振本性生,天其钟有庆,端显永炳文。  甘肃陇西李氏初定派语:经纶道节展奇才,辅佐天家登相台,宪章祖训扬先泽,洪起心传庆方来。重定:经纶承祖泽,光裕振家声,肇建洪模永,宗支裔代荣。通谱班次:享叙传谟典,洪基肇吉安,泰和家政协,鼎甲焕新班。  京江李氏派语:福泽由天定,心田在而耕。  井岗李氏派语:秀公九族亲,甲第冠千军,石羊发基址,均志李连陛,应尚仕忠臣,国太永安宁,荣华光宗祖,富贵远传名,道德辉先泽,诗书裕哲昆,文章称寿世,学业建经纶。  衍庆堂李氏偶公股前派:万荣道兴恺,明常崇德彰,春应贞元泰,雍熙乐允祥。贤公股前派:才文寿妙广,永玉万森崇,应一启振家,声川长必祥。偶贤两支合汀后派:忠义开鸿绪,龙族着烈光,经纶昭实学,廉敬历官方,根本培深厚,芝兰奕世香。  三桥李氏字辈:远世思明德,昌时衍令谟,彦奇蕃克绍,昭朗盛宏敷。  岩田李氏字辈:仁信兴邦本,忠诚忠具辉,高实从正发,滋赞美明颀,俊秀潜龙跃,簪缨起凤飞,诗书光德业,文采焕珠玑。  高密李氏字辈:元宪诒敦迪,嗣符亶毓;衍祚最隆翼,永传赞厚。  赣榆白石头李氏字辈:相为至宝,新作良田,忠厚传家远。  四川中江县妮金乡李氏字辈:昌盛贵光可,怀仁再志荣,国太从天定,家齐祖德清,文章开甲第,世代显朝廷。  四川南充南部李氏字辈:朝元先庭维仕林,文昌定国胜聪明。  四川广元苍溪李氏字辈:洪白斯林 春士中青 三元开太 定显之云 光华国启 永世昌明。  四川广元青川茶坝乡李氏字辈:龙斗林思从 春正开荣昌 忠和光天德 万世自流芳。  永年李氏字辈:球璧延前代,簪缨发后昆,克家常德建,经国远谋存。一本亲惟笃,同寅谊尚敦,门威知允茂,不负陇人孙。  霍邱花园李氏字辈:字田临三章,学为继世长,新家传道德,治国定安邦。  霍邱龙潭李氏字辈:乾坤毓敬杨,栋克海学章,保家立朝纲。  四川资阳李氏字辈:应文春先,单廷世云,如恒其德,光宗必成。  河北胜芳李氏字辈:文耀裕光兆,嘉世守中和。  湖北程集李氏字辈:老派:维学师在贤,大振家国传,智仁承祖德,孝友取宗光,作述芳名远,修齐锡庆长。新派:继世昌威治,诗文胜泽兴。  保定府李氏字辈:德洪天喜贵,长久振家兴。  舒城李氏字辈: 大启贤能. 用光家帮. 克守先训. 永世荣昌.  山东烟台山后李家字辈:广挺元纪  李姓族谱种类繁多,数量惊人,据说美国犹他家州谱学会存有115种,北京图书馆收藏有67种,民间保存者不计其数。从时间上说,李姓族谱始于宋代,盛于明、清,还有一些是近现代的,基本上都是私修,而且有初修、续修、再修等版本。修谱的主要目的是“尊祖收族”,并对宗族成员进行“尊尊亲亲之道”的伦理教育,也就是尊敬祖先,加强宗族团结,明确怎样为人处事。族谱的主要内容是记载李姓世系(即世代相传的统系)和重要人物的事迹,一般前有序文、凡例,后记祠堂、祖茔、辈分、族规、家训等。序文介绍李姓起源、分支始祖、本谱编修宗旨等。   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王曾、欧阳修分别为《李氏族谱》写的序说:“皋陶大理氏支孙徵,相夏,避难于长安李树坡,指李为姓……”“先大孺人系出金陵李氏……我李氏自陇西公、唐公、临淮王光弼、陇西郡火德以来,王侯、尚书、宰相一时贵显,世英与伦;其后,暂经离乱、迁徙不一,由金陵、桂陵、西蜀、长安、长沙、洪州、吉安、抚州、福建、广东、云南,莫非金陵之派……闻谱之为制,所以别世系、辨尊亲而教爱之道存焉。”“凡例”说明本谱的体例及收录范围。例如,文川(今福建连城县蓬峰镇)《李氏七修族谱》有这样一些记载:“族谱横图所以明世次也,故每为一世为一层,条系于名下或一子至几子而止,等而下之至五世为一截,又起而系六世,等而下之至十世为一截,自后十一世至数十世,俱照此式”;“横图书法先大书名讳,旁行细字分书某之几子,次书字、书号及行履历、生卒年月、配某氏、或继娶某氏,俱书生卒及葬所”;“凡字号、行配、生卒、葬所、年月,考实则书,无考则阙”;“凡本族先世仕有清节雅望者,必详传其爵位、功德,未仕而有学行事功,可为世法者,亦传其实”;“妇有美行及苦节可称者,亦各为书”。
4.6 李姓宗祠通用匾额
  道德传家 太白遗风 诗酒流芳  “道德传家”源自老子。  “太白遗风”“诗酒流芳”指唐代大诗人李白
4.7 李姓宗祠通用联
  四言通用联  卫公勋业;  元礼门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唐·李靖屡建军功,太宗时封为卫国公。下联典自东汉·李膺,字元礼,以声名自高,后进有登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  西陇望族;  北海名流。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自唐·李邕,李善之子。善注《文选》。玄宗时,官北海太守,人称“李北海”。  陇西世泽;  冯南家声。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自汉李广,陇西成纪人。以及唐高祖李渊,祖籍陇西成纪。“冯”,即冯翊,古地名,今陕西省大荔县。  邺侯世泽;  楷模家声。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唐·李泌,封邺侯。下联典自东汉·李膺,字元礼,太学生称“天下楷模”。  庋藏邺架;  召记玉楼。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唐·李泌,封邺侯。藏书甚丰,号为“邺架”。下联典自唐·李贺,临死前见梦:上帝成白玉楼,召其作记,遂卒。经传道德.  经传道德;  名重谪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春秋·老子,名李聃,著有《道德经》。下联典自唐·李白,贺之章称之为“谪仙人”。  漱玉词丽;  娘子军兴。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南宋·李清照,号易安居士,著有《漱玉词》。下联典自唐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其夫柴绍随李渊起兵反隋,平阳公主在陕西招募军队七万余人,时称“娘子军”。  有典有则;  卜世卜年。  ——佚名撰台湾省金门县李氏家庙联。  五言通用联  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  ——李大钊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李大钊自题联.  勋业西平望;  文章北海风。  ——当代书画家李曲斋集清·李文田遗墨字撰题广东省顺德县均安镇上村联  七言通用联  狂歌痛饮双仙骨;  索句呕心一锦囊。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自唐·李白为诗仙、酒仙,是为双仙。下联典自唐·李贺每出游,备一锦囊,得句即投其中,其母见之曰:“是儿要呕出心乃巳耳。”  居士词犹传漱玉;  娘子军莫与争锋。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南宋·李清照。下联典指唐·李渊之女平阳公主。  木荣花绽展春色;  子孝孙贤传嘉风。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鹤顶格李姓拆字联。  岷江水利千年颂;  昌谷诗风万里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战国水利家李冰,开凿都江堰。下联典指唐代诗人李贺,有《昌谷集》。  玉炉修炼延年药;  真道兴诚益寿丹。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云南省陆良县城南面三十里处的终南山老子(李聃)说经台石刻联。  新添十竹皆紫玉;  恰对九峰如画屏。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典用清代地理学家、古文家李兆洛撰书联。  原本陇西神仙祖;  派系唐朝帝王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台北县淡水镇忠寮里竹围子李氏祖厝联。  七言以上通用联  道德犹龙,名起柱下;  文章倚马,系出陇西。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诗礼趋庭,人羡邺侯卷轴;  忠贞体国,世瞻元礼萧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李泌秩事。下联典指东汉·李膺秩事。  鸣凤朝阳,谏诤均推御史;  宫袍带月,神气咸钦谪仙。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代御史李善感。下联典指李白。  系出陇西,将相公侯光国史;  宗开淮左,忠良孝友笃家风。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安徽省嘉山县曹府山李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李氏郡望及历史上李氏人才辈出,不乏“将相公侯”;下联典出本支李氏定居于淮河西岸,以“忠良孝友”为家风。  田可耕,桑可蚕,书可读,袭誉传家至宝;  战则胜,攻则取,守则固,文忠开国殊勋。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唐代江南巡察大使李袭誉。下联典出明代大都督府左都督李文忠。  世系考春秋,御史名官、东鲁圣人曾问礼;  渊源溯唐代,翰林著绩、玄宗皇帝也求诗。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孔子问礼李聃之事。下联典出唐玄宗李隆基求诗于李白之事。  脉接盛唐,喜玉叶金枝,派衍绥江绵瓜瓞;  源开有宋,幸龙章凤诰,多传岭表世簪缨。  ——佚名撰李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采用广东省广宁县古水镇李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本支李氏宗的来源和迁徙;下联典出本支李氏多有大家贵胃。
词条标签:
发表评论:
馆藏&30637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名同姓免费查询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