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语叫木子造型的植物是什么

竹类种质资源竹种学名与俗名的分析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竹类种质资源竹种学名与俗名的分析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梅里雪山,藏语主峰卡瓦格博峰
转的序 Introduction约瑟夫.洛克博士:“是我亲眼见过的最为壮美的山峰”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这无疑是世界上最可爱的山峰,几乎就是一座美妙无比的金字塔”“不错,景色很美,我想它该有个名字吧?”“它叫卡拉卡尔拼途网友回复:“梅里雪山壮美而具灵气,它一高兴,把冰川从海拔5000米伸下2000米,一直到焚风猎猎、气候热得只长仙人掌之类植物的澜沧江边。它不高兴,刹那间就把要登顶、喊着征服的英雄们统统埋到雪里,七八年让人们找不着这些征服者。它一来灵感,呈现人们想都想不出来的佛光圣景,而且让人类几代人才得见一回。它很“牛”的时候,让你守着它十天半月甚至数月,就是闭客不见,只有虔诚祈祷,它才对幸运的人露面。凡人被一惊一乍后,世故的眼睛就变回娃娃的眼神。““梅里雪山就是这样一座山,一见就热泪盈眶,就想哭,就想发誓,就想大吼一声,就想大爱一场。”当你置身于那无数的冰川,瀑布,草原,溪流,大河,森林,就像进入18世纪德国诗人荷尔德的宗教诗歌所歌咏的世界,这里是人神共居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一个源于西方的传说,却发生在东方的故事。。。这里是古香巴拉王国,有伟大智能的佛之净土,被雪山和神秘的咒语包围着,也把无数的探险者拒之门外。。。这就是梅里雪山!拼途网友回复:植物Plant在植被区划上,属于青藏高原高寒植被类型,在有限的区域内,呈现出多个由热带向北寒带过渡的植物分布带谱。海拔2000米到4000米左右,主要是由各种云杉林构成的森林,森林的旁边,有着延绵的高原草甸。夏季的草甸上,无数叫不出名的野花和满山的杜鹃、格桑花争奇斗艳,竞相怒放,犹如一块被打翻了的调色板,在由森林、草原构成的巨大绿色地毯上,留下大片的姹紫嫣红。动物 Animal独特的低纬度冰川雪山、错综复杂的高原地形、四季不分而干湿明显的高原季风气候,使梅里雪山成为野生动物的天堂。这里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金钱豹、云豹、羚牛,有二级保护动物黑熊、小熊猫、猞狸、黑麝、大灵猫、小灵猫,还有珍稀的白尾稍虹雉和雉鹑,以及凤头鹰、红隼、血雉等等113种可爱的鸟。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将其列为世界上5片“最后的净土”之一。
没有野心勃勃的梦想,只是对生活不同的理解。拼途网友回复:地理Geography梅里雪山,梅里雪山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是一座北南走向的庞大雪山群体,北段称梅里雪山,中段称太子雪山,南段称碧罗雪山,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便有13座,称“太子十三峰”。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东经98.6°,北纬 28.4°。气候 Climate该地区的地势为北高南低,河谷向南敞开,气流可溯谷而上,受季风影响大,干湿季节分明。由于垂直气候明显,梅里的气候变幻无常,雪雨阴晴全在瞬息之间。雨季一般在7-8月间,一月,白天7-12度,晚上零下2-5度。11月-3月,天气非常晴朗。冬天会有几天下雪,可能导致车辆无法通行
没有野心勃勃的梦想,只是对生活不同的理解。拼途网友回复:雪山 Snow Mountain在梅里雪山,海拔在6000米以上的雪峰就有13座,也称太子十三峰,从左到右(从南到北)依次为:缅茨姆峰, 亭亭玉立,气质若兰,传说是喀瓦格博山神的妃子,海拔6054洛拉争归贡布(红脸神峰)则如一个胆小羞怯的孩子,躲藏在缅茨姆身后加瓦仁安,形似法冠,也称五方佛峰,五佛冠,海拔5470.5巴乌八蒙,也称英雄女儿峰,浑圆饱满,摄人心魄,海拔6000.1巴乌八蒙的右侧是帕巴尼顶九焯峰,藏语意为十六尊者峰主峰喀瓦格博,一座完美的金字塔雪山,海拔6740玛兵扎拉旺堆峰,也称无敌降魔战神,海拔6365奶日顶卡峰, 海拔6379粗归腊卡峰, 海拔5993冰川 Glacier梅里雪山共有明永,斯农,纽巴和浓松四条大冰川,属世界稀有的低纬、低温(零下5度)、低海拔(2700米)的现代冰川,其中最长最大的冰川,是明永冰川。明永冰川从海拔6740米的梅里雪山往下呈弧形一直铺展到2600米的原始森林地带,绵延11.7公里,平均宽度500米,面积为13平方公里,年融水量2.32亿立方米,每当骄阳当空雪山温度上升,冰川受热融化,成百上千巨大的冰体轰然崩塌下移,响声如雷,地震山摇,令人心惊魄动。
没有野心勃勃的梦想,只是对生活不同的理解。拼途网友回复:研究与探险 Research & Explore对梅里雪山的研究与探险,起源于上个世纪,甚至更早,主要有泽切尼仁觉,匈牙利人,1879年著书&东亚旅行的科学成就&,书中详尽描述了梅里雪山的地理地貌英国登山队,1902年首登梅里主峰卡瓦格博失败金顿.瓦尔德,F Kingdom Ward,英国植物学家,1911年和1914年两次对明永冰川做了详细的地质和植物学调查后,1916年在英国地理杂志发表&云南西藏边境之冰川现象&,1925年出版&西康之神秘水道记&,记述了梅里雪山以及冰川状况,他写到:“穿单衣坐在冰川上,冰川是冷的,岸边却开满了鲜花”奥圣多夫斯基,前苏联圣比得堡地理学教授,1920年率骆驼队,在梅里雪山探寻香巴拉王国的入口亚力山德拉.大卫.尼尔 Alexandra David Neel女士, 法国藏学家,1923年,化装成为一名女朝圣者,历经8个月,徒步穿越西藏腹地,写成&一个巴黎女人拉萨历险记&尼古拉 雷里西,,来此探险,在他的随笔集&Shambhala ther Resplentent&中记载了他在接近香巴拉王国的神奇体验约瑟夫.洛克,美籍植物学家,在美国&国家地理&发表记录梅里雪山的文章詹姆斯.希尔顿 James Hilton, 美籍英国作家, 1933年出版&消失的地平线&,后经好莱坞搬上银幕, 使香格里拉和梅里雪山世界闻名
没有野心勃勃的梦想,只是对生活不同的理解。拼途网友回复:历史传说
Legend卡瓦格博峰传说为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为藏区八大神山之一,故在当地有“巴何洛登地”的尊号。传说卡瓦格博是九头十八臂的煞神,后被莲花生大师教化,受居士戒,改邪归正,从此皈依佛门,做了千佛之子格萨尔麾下一员骠悍的神将,也成为了千佛之子岭尕制敌宝珠雄狮大王格萨尔的守护神,称为胜乐宝轮圣山极乐世界的象征,多、康、岭(青海、甘肃、西藏及川滇藏区)众生绕匝朝拜的胜地。在拉萨甚至有这样的传说:登上布达拉宫便可在东南方向的五彩云层之中看到卡格博的身影,可见其颠之高,其辉之远。藏区流传的指南经引人入佛境:“……卡瓦格博外形如八座佛光赫弈的佛塔,内似千佛簇拥集会诵经……。具佛缘的千佛聚于顶上,成千上万个勇猛空行盘旋于四方。这神奇而令人向往的吉祥圣地,有缘人拜祭时,会出现无限奇迹。带罪身朝拜,则殊难酬己愿……。”在指南经中,对外转路线沿途所有景物,皆依佛教的内容作指引和解说,因此,所有景物都成了佛的印迹灵物。据佛教之说法,佛性的有缘之人都可在转经时得如意妙果,护佑今生来世。转经路上可见诸多玛尼堆群,刻写堆集了朝拜者的朝佛心愿。在藏文经卷中,梅里雪山的13座6000米以上的高峰,均被奉为“修行于太子宫殿的神仙”,特别是主峰卡格博,被尊奉为“藏传佛教的八大神山之首”。在藏语言习惯中,卡瓦格博是太子雪山主峰、山神及整座太子雪山概念的三位一体的称呼,自古以来受藏民崇拜。在藏民的心中,卡瓦格博峰是他们保护神的居住地。当地人认为:人类一旦登上峰顶,神便会离开他们而去。缺少了神的佑护,灾难将会降临。近一个世纪以来,所有的企图征服卡瓦格博的登山活动都以失败而告终。 在松赞干布时期,相传卡瓦格博曾是当地一座无恶不作的妖山,密宗祖师莲花生大师,于公元8世纪,为建西藏第一座藏传佛教寺庙桑耶寺,历经八大截难,驱除各般苦痛,最终收服了卡瓦格博山神。从此,卡瓦格博山神成为了藏传佛教的一位护法大神,雄居八大神山之首,统领另七大神山,225中神山以及各小山神,维护自然的和谐与宁静。
没有野心勃勃的梦想,只是对生活不同的理解。拼途网友回复:宗教文化 Religion & Culture 这是一个多宗教,多教派的藏区,以藏传佛教为主体,并存天主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多宗教共存共荣。藏传佛教有萨迦,宁玛,噶举和格鲁四大派,其中以格鲁和宁玛派影响最大。在该地区的藏传佛教中,最有影响的历史事件是噶玛.拨希,二世大宝法王,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创始人,1268年朝圣卡瓦格博,确定了梅里雪山大小转山线路,并写下&绒赞山神卡瓦格博颂&噶玛.让穹多吉, 三世大宝法王, 1326年朝圣卡瓦格博,写下&圣地卡瓦格博焚烟祭文 祈降悉地雨&该地区现共有14座寺庙,民主改革前有24为活佛,现有活佛8位。
没有野心勃勃的梦想,只是对生活不同的理解拼途网友回复:梅里地区的寺庙分布:东竹林寺 始建于1667年,现位于德钦县奔子栏乡 214国道旁,在册僧人636人,有五层大殿一座,辩经院一所, 法相学院一所,104所僧房,属格鲁派黄教噶丹德钦林寺 位于德钦升平镇, 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一年,由五世达赖赐名,属格鲁派黄教噶丹羊八景林寺,又名红坡寺,位于德钦云岭乡红坡村, 始建于公元1514年, 属格鲁派黄教,有清咸丰皇帝赐匾”化行南帮”一块,目前有活佛一人,僧人80人塔巴林寺 云南唯一的藏传佛教尼姑寺, 位于德钦奔子栏乡书松镇,始建于公元1772年,现有尼姑115名永主顶寺, 位于德钦燕门乡赤尼自然村, 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现有僧人80人,属宁玛派红教崩贡寺, 位于德钦燕门乡石底村, 始建于1637年, 现有僧人50人,属宁玛派红教拖拉竹寺 , 位于德钦燕门乡拖拉村, 现有僧人30人,属宁玛派红教玉仙寺位于德钦县奔子栏乡牙隆村, 始建于公元1618年, 现有僧人33人,属达隆噶举派禹功扎西曲批林寺, 位于德钦尼通村, 始建于明朝万历年间, ,属噶玛噶举派朝山Pilgrimage卡格博峰是藏传佛教的朝觐圣地,传说是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位居藏区的八大神山之首。每年的秋末冬初,成百上千藏民牵羊扶拐口念佛经绕山焚香朝拜(转经)的场面,令人叹为观止。梅里雪山属羊,若逢藏历羊年,“转经者更是增至百十倍。”据传,这项活动开始于藏传佛教主要派系噶举派噶玛噶举系第二代转世活佛噶玛•拔希()于1268年自元大都回到康区传经布教8年间曾经走过的道路。从那时开始藏传佛教信徒围绕卡瓦格博神山的转经活动,至少已持续了700多年了。
没有野心勃勃的梦想,只是对生活不同的理解拼途网友回复:登山日志 Climbing Record梅里雪山的登山活动,从上个世纪初,就没有停止过1902年,英国登山队,首登梅里主峰卡瓦格博失败月,日本上越山岳会,攀登路线:明永冰川路线,攀登高度:5100米,因连续遭遇雪崩放弃攀登1988年,美国克伦奇登山队,攀登路线:明永冰川路线,攀登高度:年9月-11月,中日梅里雪山联合侦察队,攀登路线:雨崩方向,攀登高度:年11月-91年1月,中日梅里雪山联合登山队(第二次攀登),攀登路线:雨崩方向,攀登高度:6470米(12月28日)日-3日梅里雪山连降大雪,中方队员6人, 日方队员11人在5100米营地待机。1月3日晚22时30分C3营地与大本营最后一次通话。1月4日早晨失去联络,中日17名队员失踪。日—20日,梅里雪山搜索队,攀登高度:5300米C2营地,中国登山协会4人1月9日到达大本营,西藏登山协会6人1月16日到达大本营,日本救援队1月20日到达大本营因积雪过深,雪崩频繁,1月21日终止搜索撤营-6月6日,中日梅里雪山联合搜索队(日方12人,中方5人),攀登路线:雨崩方向,攀登高度:4500米,因连续降雪,雪崩频繁,被迫终止搜索1996年10月-12月,中日梅里雪山联合登山队(第三次攀登),攀登路线:雨崩方向,攀登高度:5300米,12月2日,日本方面预报4-6日梅里雪山有大降雪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也证实了此预报为避免再度发生91年的惨剧,队伍被迫下撤,12月8日撤营。
没有野心勃勃的梦想,只是对生活不同的理解。
卡瓦格博海拔6740米,在横断山脉三江并流的腹地,是云南最高峰。神山下的明永冰川是一座大陆性低纬度冰川,它从海拔6000多米的雪山穿越山腰的茫茫森林一直延伸到2000米的江边。对于登山界来说,海拔7000米以下的山峰不是被列入登山名单的,但只有卡瓦格博是例外。在一百多年的现代登山史上,14座8000米以上的山峰,几十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都被印上登山者足迹之后,唯有这座6740米的山峰仍然保持着她的圣洁,在一次次失败的尝试之后,拒绝人类的染指。在十几年前,这座山峰几乎不为外界所知,虽然历史上的最著名的茶马古道就经过这里远去西藏。1950年代,茶马古道衰落之后,滇藏交界处的德钦县仿佛天荒地远,从昆明出发,至少需要一个星期才能到达。1987年日本人向中国国家体委提出攀登卡瓦格博的申请的时候,云南省体委的人问北京:卡瓦格博在哪里?当地藏民按自己的方式生活着,维护着世世代代所敬仰的神灵的寓所。直到1991年一次重大山难,才打破了神山亘古的宁静。
1987年8月的夏季,一支陌生的队伍开着越野车驮着大包小包来到了雪山下。村民不知道他们是谁,来干什么的。淳朴的藏族村民请他们喝青棵酒,打酥油茶,火塘边切下大块的猪膘肉款待来自远方的客人。与村民的好奇一样,这支队伍也对这座美丽的雪山和村民古老的生活方式惊叹不已,他们常常离开驻地到村庄里坐客,那里总有热情的村民和好吃的东西等着他们。他们告诉村民们,他们是来攀登梅里雪山的。村民们不知梅里雪山在哪里,更不知道,世界上还有一种运动叫做登山。友谊一直持续着,直到藏民知道了他们的来历。
这支登山队,由中国和日本联合组成,主体是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是全日本实力最强的一支队伍,有着日本多家大财团的资金做后盾。队员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都有8000米以上的登山经验,并配备了最先进的卫星云图接收仪器,队长是日本著名气象专家井上治郎教授,副队长是中国登山家宋志义,他创造过无数次中国登山记录。登山队员包括了多个学科的科学家,从1987年至1990年,登山队用了两年时间对卡瓦格博进行了一系列的地质学、动植物学以及气象学的考察。虫草怎么挖?酥油怎么做?山上长什么植物?藏民怎么生活?都进入他们的考察报告。只是不知道他们有没有了解神山对于当地人生活的意义。当藏民们终于知道了他们要攀登的梅里雪山就是他们心中的神山“卡瓦格博”,他们受到的震惊是前所未有的。“我们称神山叫阿尼卡瓦格博,意思是卡瓦格博爷爷。既然是爷爷,你怎么能爬到他的头上呢。我们生活中一切都是他的赐予,山上的牧场养肥了牛羊,我们喝的每一滴水都来自山上融化的雪水。对神山不敬,神灵就会离开我们,灾难就会降临。”尼玛是位藏族民间人,他与当地村民成立了一个叫做卡瓦格博文化研究社的民间组织,是当地致力于保护卡瓦格博神山最活跃的人士之一。随着登山队活动的进展,村民们终于得知,这群外来者不仅仅是科学考察,而是要爬上山顶,爬到他们祖祖辈辈顶礼膜拜的神灵爷爷的头顶上。善良的村民不知如何表达他们的愤怒和不满。
远在佛教尚未传入藏区的时代,卡瓦格博便是当地的苯教神山。在古老的史诗《格萨尔王传》这样的记载到:雄师大王格萨尔从加地返回岭地的途中来到了卡瓦格博山下,当他在万花似锦的草场上跑马时,被卡瓦格博雪山山神迷惑到山中。格萨尔非常生气,正当他要把卡瓦格博雪山扔到大海那边去的时候,莲花生大师出现了,他告诉大王:“喂,世界制敌宝珠大王啊,这座卡瓦格博神山,是戎地胜乐吉祥宝轮的圣山,是我莲花生的圣地,是多、康、岭众生绕匝朝拜的地方。为了众生的事业,你不要生气。”史诗中唱到的“多、康、岭三地,就是现在的青海、西藏、四川和云南的藏区。得到莲花生大师的启示,卡瓦格博皈依格萨尔。在当地文化里,敬仰神山能够减少罪过增加积德,保佑家人及所有生命平安。神山在这里代表了藏族文化中人与生存环境最神圣的一致,对于像我们这样在政治信仰里长大的一代人来说,那震憾是前所未有的。随着当地人反对之声的出现,张俊在村民与登山队之间费力地调解。张俊是当年中日联合登山队的中方联系官,在争论扩大以后,他带着一批德钦县地方政府官员到了日本,目的是希望沟通当地人与日方的关系,尽管对于那次日本之行有许多不同的争议。争论的混乱出乎张俊的意料之外,在探险者眼里,无高不可攀的观念,在卡瓦格博神山下遭遇了文化尊严的挑战。在他看来,登山只是一项运动,没想到事情怎么会那么复杂,登山队进山要交进山费,那么多队员在当地的后勤供给要消耗老乡的农副产品,雇用人工骡马也会给当地人带来现金收入。在那么一个偏远闭塞不通公路的地方,要不是登山队进去,他们的药材、水果和蔬菜卖给谁。此外,这对国家的对外开放也有好处。日本方面也下了不少工夫,又是送越野车,又是送面包车。这又引来新的争论:老乡说:损害我们的神山,得利的却是外人。中方登山队的遗属后来回忆说,登山队每次进山都要遇到很多困难。实际上,直到今天,对于许多的当事者,他们仍然不明白争论的症结所在。在一片争议中,几经协商,国务院批准了登山计划。1990年冬天来临的时候,经过两年多的准备,中日联合登山队在周密调查的基础上,制定了新的攀登路线。这一次,他们志在必得,一定要登顶。在神山对面的飞来寺前举行了一个盛大的出发仪式,队员们带着日本出发时当地寺庙送的护身符,又接受了喇嘛们的祝福。这次出发,就像他们的登山生涯中若干次出发一样,没有谁觉得它有不寻常之处。 在他们出发12年之后,有一张没有寄出的明信片。明信片经过冰川巨大力量的挤压和侵蚀变得有些残破,那是一位日本队员写给家人的,上面写到:“11月10日,从神户出港,经过天津、北京再次来到云南省。我们的登山队到今天已经在德钦8天了,现在是旱季,持续了10天的晴朗。11月27日,两队合流,12月初就要开始攀登梅里了,我们预定1月初登顶,我高兴地期待着回国以后的会面。”接上来的日子里,等待他们的是没完没了的浓雾和大雪,以及随时发生的雪崩,连卡瓦格博的影子都看不见。按照计划,一、二、四号营地的建立都很顺利,但在选择三号营地时,中日双方的队员之间发生了争议。中方认为,为了安全,营地应该建立在远离山脊的地方,可以避开雪崩区。日方认为,为了登顶节省体力,三号营地应该尽可能接近山脊中部的四号营地,如果后靠,离二号营地太近,就失去了三号营地的意义。双方都有道理,队长井上治郎只好派队员米谷上山做最终裁判。遗憾的是,米谷上山时,山上大雾迷漫,什么也看不见。最后,井上队长决定,三号营地选择在中方意见靠前一点,日方意见靠后一点的中间位置。山难发生以后,三号营地的位置成了争议的一个焦点。实际上,三号营地已经经历过一次雪崩警告。段建新当时是登山队的伙夫,人手紧时也负责通讯。他在二号营地住了一个星期。二号营地与三号营地之间是一个三公里左右的缓坡,非常开阔,天气晴朗时可以看见三号营地的帐篷。那是在中午,伴随着一阵山崩地裂的巨响,那声音就像空气爆炸一样断裂,整个山体抖动起来。他冲出帐篷,看到三号营地上方的大冰川轰隆轰隆往下掉,崩塌下来的雪浪携着巨大的气浪直扑向三号营地。大约十几分钟,等气浪平息以后,3号营地才重现。他看到雪崩线在距三号营地约有几百米到1000米左右的位置停了位。这只是一个中型雪崩。发生在山难发生之前十几天。
四号营地建立在海拔5900米的一个大冰壁前,登山队以此为基地,准备第一次尝试登顶。日上午11时30分,突击队5名队接近主峰背后的山脊,到达6200米的高度,这是卡瓦格博从未有过的攀登高度,三号营地的队友得到消息,敲盆敲碗为即将到来的胜利而欢呼。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天气突然转坏,乌云遮没了山顶,风也开始刮起来了。在到达6470米时,中方队长宋志义感觉东南方向好像有云层向他们压过来。这时,峰顶就在眼前,垂直距离只有270米。随着乌云的到来,气温急剧下降。刹那间,5名突击队员被冻得浑身颤抖。紧接着,狂风怒卷,石渣般坚硬的雪粒,狠狠地抽打在人们的脸上。突击队迫不得已拉起了简易帐蓬,以避风寒。暴风雪掠过帐蓬,发出犹如砂纸打磨的声响。下午4点,风雪肆虐,丝毫没有停止的迹象。井上只能痛苦地命令:取消行动,返回三号营地。但此时,突击队下撤已经很困难了,山顶被黑云笼罩着,漫天风雪中,5名队员彻底迷失了方向,找不到路了。队员们几次试图冲出黑暗,都因无法辨别方向而被迫放弃。最后,井上队长只得让他们将剩余的食品集中起来平均分配,做好在山顶过夜的准备。
日本队员船原尚武在日记中写道:“天气越来越坏,风也越刮越大,卡瓦格博的脸躲在一大块很厚的云层中。我们坚持不住了,准备往下撤。”到了晚上10点15分,风突然停住了,乌云散去,月光把雪地照得亮堂堂的。11点13分,突击队安全地回到三号营地。这次突击顶峰功败垂成,5名队员大难不死。这次冲顶的成果,是观察了最后的地形,结论是:已经没有克服不了的难点了。为此,登山队摆酒庆祝,6470米,对攀登卡瓦格博峰来说,已经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了。藏民也得知登山队即将登顶的消息。村民们此时已经不再针对登山队了,而是将他们的不满对着卡瓦格博。尼玛还记得,那时老百姓不知该怎么表达他们的愤怒,他们说:“阿尼卡瓦格博,显示出你的神威吧,否则,我们就不再敬你了!”,成千上万的喇嘛以及藏民在飞来寺诅咒登山队,信仰的力量,以及各式各样的传说让这次登山充满了宿命的意义。鉴于28日冲顶的经验,登山队决定,登顶日期定为日。但是,从29日开始暴雪突至,天地一片迷茫,把三号营地被死死封住。登顶日期不得不一再后延。在正常情况下,张俊每隔几天就会从二号营地与大本营之间往返一次。1991年元旦,张俊下山后就被满天大雪困在了大本营。他因此成了这个世界上最后一个看到二号营地的活着的人。
1月3日晚上,山上山下仍然像往常一样通过对讲机聊天。10点30分的通话中,山上的队员还在抱怨:这雪究竟要下到什么时候才算完。新雪已经有1.6米厚,差不多超过人了,张俊提醒他们每隔两个小时把帐篷周围的雪清理一下。1月4日一大早,张俊醒来后,感到四周有一种出奇的安静,已经7点半了,居然没有听到山上的对讲机的声音。往常,山上的队员起得很早,五六点就开始吵他们。他打开了对讲机,对方没有声音。半个小时过去,对讲机的那头异样的安静。开始还以为他们睡懒觉,但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大本营的工作人员开始紧张起来,所有人都拿着一部对讲机不停地呼叫着。三号营地17个人,都是很有经验的登山者,而且17部对讲机不可能同时出问题。9点钟很快就到了,和营地的队员失去联系这么长时间,是出发以来的四十多天里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张俊要求向昆明报告,其他人不同意,他们开了个支部会议,说等到10点以后,再没消息再往上报。
正在这时,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不大的雪崩,这让焦急中等待的队员又平添了一丝恐惧。10点刚到,张俊就向昆明的指挥部做了报告。17位队友在一夜之间在就悄无声息的和大本营失去了联系,这是一个难以接受的事实。多年来,张俊最忘不记的就是这件事,最不愿提及的也是这件事。等待救援的那段时间,是他一生中最漫长的几天。当时,中方日方的所有队员全都在山上,包括突击的、登顶的和指挥的,整个一个登山指挥系统全部在山上,大本营基本上是属于后勤人员,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被动等待。连日的大雪到了4号这天突然就停了,天空放晴,一丝云彩都没有。接下来的4天里,整个梅里雪山晴空万里。张俊无奈而伤感地说:“如果真有神灵的话,那神灵给了我们4天的时间,但我们没有抓住。等到飞机来了,救援队来了,天一下子就变阴了,连日暴风雪。这又成了一个最符合藏民反对我们登山的理由。”
最可行的救援是派直升机,但指挥部开了4天的会,最终告诉他们的结果是成都军区的直升机来不了,因为没有德钦县的地质、气象资料和加油点。天上的等不来,只能争取地面救援。经过7天漫长的等待,中国登山队派出的救援小组终于赶到大本营,实力最强的西藏登山队在仁青平措的带领下,日夜兼程从拉萨赶来。滇藏公路两千多公里路程,平日至少需要6天时间,他们两天就赶到了。遗憾的是,救援队到达的时候实际上已经变成了搜索队。几天过去,山上的队员已经不可能存活了。两支队伍加在一起,十名顶级高手聚集一堂,但在铺天盖地的暴雪面前,冲击显得微不足道,他们选择了几条不同的上山路线,都失败了,只有西藏登山队到达一号营地,但无法接近二号营地。二号营地是关键位置,到达二号营地,就能知道三号营地到底发生了什么。
1月9日,来了一架侦察机乘云层散开的瞬间,在高空飞了几个来回,拍了照片,三号营地所在位置有30万吨以上的云团样物体堆积,判断是雪崩。京都大学的救援队也到了,可是西藏队上不去,日本队就更上不去了。1月21日指挥部正式宣布17名队员失踪,搜救行动失败。22号救援队宣布撤离。卡瓦格博难以攀登有着特殊的原因,横断山脉复杂的地质构造和低纬度雪山瞬息万变的气候,使它潜藏着致命的危险。
就在宣布搜救失败、指挥部下撤的当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场可怕的雪崩。一片宽300米、长400米的冷杉林,树的直径都在50厘米以上,在雪崩过后,杉树林齐刷刷地倒伏在地,一棵不剩。十几年过去,灾难发生时的恐怖情形依然如故。在那里放牧的老乡说:这是很奇怪的,这片树林并没有在发生雪崩线路上,仅仅是雪崩的气浪就把树林摧毁了。老百姓说,这是神山的又一次警告。然而,山难却使卡瓦格博越显神秘。接下来的几年里,中国登山协会接到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登山申请。对于登山者来说,雪山只是一个高度和海拔,攀登一座从未被攀登过的山峰,是很刺激的,尤其是这座山峰发生了登山史上如此著名的事件。出于对死难者的感情,云南省为京都大学登山队保留了五年的首登权。1996年首登权期限的最后一年,京都大学登山队再次进入卡瓦格博。
这次登山使得争论再次升级。
在当地人看来,侵犯神山就是侵犯他们的生活,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村民以他们的方式捍卫神山的庄严。山上每个村庄人全部下山,躺在路上的,躺在澜沧江桥上的,告诉登山队如果要攀登卡瓦格博神山先从他们身上踩过去。张俊仍然是这次登山的中方联络官。他无奈地说,与其说我们是登山队,不如说是工作队,整天就忙于调登山队与当地村民的关系,解决每时每刻都在出现的问题。我们太累了,太疲倦了,阻力太大了。他一连说了三个太字。
然而,最终使得1996年登山失败的,不是村民的阻挠,不是队员技术有问题,依然是冥冥之中支配一切的某种力量。就连自称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张俊也说,我们被老天捉弄了。
由于有1991年山难的前车之鉴,这次行动格外谨慎,进程也格外缓慢,日,登山队终于到达了1991年所建的四号营地的同样高度。登顶指日可待,但一个令人心忧的消息从万里之遥的东京气象厅传了过来:未来两天内将有一个巨大的暴风雪过程,可能要超过91年的那次降雪。他们寻问了中央气象台和云南气象台,结果是吻合的。在他们的头顶,乌云正在聚集,手中的气象仪也显示暴风雪就要来了。大本营开了紧急会议,马上命令山上的队员迅速撤营,能丢的丢,能弃的弃,只要能活着回来就行。本来从四号营地到大本营,要6天的时间,他们就一天跑下来了。就在队员们刚刚到达大本营的时候,他们同时接到三地的气象预报,印度洋的暖湿气流把云层吹走了,未来仍然是晴好的天气过程,队员们想重新开始,但已经不可能了。他们在飞来寺灌木丛中的十七勇士纪念碑前长跪不起,出发时在此发下的誓死登顶的誓言,经不住山峰的一阵风雪而永远地飘走了。日的《迪庆日报》写到,《读卖新闻》记者告诉中方队员:“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将永远放弃梅里雪山。”
金飞彪是登山队的中方队员,他还记得,他们经过的每个村子,藏民们都非常反对,说触犯神灵会带来灾难,还告诉他们:91年之后,出现过一些特大的冰雹,新修小水电站变压器烧了,牲口又跌死很多,庄稼也歉收了。在山上,通过对讲机,他们得知飞来寺整天烟雾缭绕,聚集了上万人在那里烧香,祈祷神灵带来平安,也在诅咒登山的这些人,不能让他们成功。
中国人有句老话:想做成一件事,需要天时、地利、人和。但是,对攀登卡瓦格博来说,却是什么都没对上号。对于1991年的山难,藏民们有他们的解释:那一年卡瓦格博到印度开神山大会,不在家,回来的时候,发现怎么有几个人爬在肩膀上,于是他一抖,就把他们抖下来了。这是纪录片,尼玛说的,这个镜头给人很深的印象。神秘的卡瓦格博的确给世人留下了不尽的巧合与玄机。1996年中日联合登山队再次失败,围绕它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登山是否需要尊重当地文化?山峰除了自然属性,是否有文化属性?登山除了海拔高度,是否存在文化的尊严?为一座山峰产生如此之大的争论,从国务院到乡政府,从科学家到普通村民,这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在世界登山界也是少有的。中方队员段建新说:1991年的时候,登山队是在一个完全封闭的环境里活动,只可能与运输物资的老乡接触,但几乎没有交流。是后来看了媒体的报道,才知道他们登的是一座圣山。遇难者家属告诉我,她们听说登山队进山遇到很大困难,但是不明白老百姓为什么反对。直到山难以后,才从报纸上得知卡瓦格博是一座神山。争论从雪山下的几个村庄扩展到了外界,从登山界扩展到了社会各个领域。
最不能接受的是登山界,包括登山发烧友。对于他们来说,无高不可攀,这是一种体育精神。况且这座山的诱惑也是不可抗拒的。什么卡瓦格博山神,完全是在造谣。为什么要神话它?我们国家是宣传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的。登山队每次进山都请喇嘛祈祷,日本的和尚也祈祷,每个人都带了护身符,但是山难还是发生了。登山会给当地带来经济利益。世界上7000米以上的高山大都在贫困地区,这个地理是老天赋予。不管什么神山,要把它转化为一种财富,服务于当地、服务于藏民,才有意义的。德钦县是全国特困县,应该正确地认识登山,利用它来改变自己。你把它神话了,听完了神话,生活就能改变了吗?
许多人甚至认为,这场争论纯粹是媒体炒作,或是有一些人特别信奉迷信的人,作了不利于发展的宣传,并把它扩大了。民族学家郭净在德钦县做研究课题,他记录当地民族与他们的生活环境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他认为,不同的文化之间是很大的差别,这非常需要理解和尊重。2003年是藏历水羊年,这一年踏上转山路的朝圣者就在十万人以上。一座山峰,我们想到的垂直超越,但藏民则是平行地绕着它走。他们与自然是达成一种平等共存的关系,我们则是在其中显示自我的力量。2000年美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和当地政府在德钦县召开了一次国际会议,数十位中外学者、官员、喇嘛、活佛、NGO代表和当地村民一道商讨了卡瓦格博的环境与文化保护的问题。各方人士还签署了关于禁止在梅里雪山进行登山活动的呼吁书,呼吁政府立法保护神山。倡议书中写道:“梅里雪山是所有信奉藏传佛教民众的朝觐圣地,自古以来,她在藏民心中是至尊、至圣、至神的象征,她的宗教地位是至高无上的,被世代藏民奉为八大神山之一。攀登梅里雪山诸峰是对神灵的亵渎和蔑视,是不符合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的行为,是对民族和宗教信仰的一种伤害。”他们吁请各界人士尊重藏族人民的风俗习惯,拒绝任何国家、组织和个人以任何理由登顶梅里雪山,请国内外所有热爱大自然、尊重各民族文化的朋友共同保护好梅里雪山的圣洁,为人类留下这一永恒的净土。据悉,这份呼吁将送达各国登山协会。迪庆州政府有可能考虑将这一建议纳入自治州地方法规,给以有效保障。同一时期,梁从诫先生也给全国政协提交了一份提案,要求尊重当地少数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感情。
2001年当地人大正式立法,不再允许攀登卡瓦格博神山。七年后,遗物在冰川下出现。
1991年1月,17名队员和3号营地奇迹般地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他们的下落成为了世界登山界的一个不解之谜。7年之后,他们竟然陆续重新出现在卡瓦格博下的明永冰川。1998年,在夏季牧场放牛的藏民看冰川上有许多彩色物体,散落在三四个足球场那么大的范围内,进去一看,吓坏了,都是登山队员的遗骸、海拔表、照相机、帐篷和衣服等。张俊是第一个赶到现场的,他一踏上冰川就看见一颗牙齿,马上一点劲都没有了。7年来,他都不相信他们真的死了,直到看见那个牙齿,他才相信,他们真的遇难了。对于遇难者家属,虽然事隔多年,但仍然是一次次的情感折磨。李自云遇难时35岁,曾彩云永远记得他年轻的时样子,背着背包,精力充沛,笑眯眯的。她说,叫我想象他遇难的惨状,我想不出来。
当年的登山队里有两个云南队员,最让我感动的是他们的妻子。经历了如此惨痛的经历,仍不失女人的宽容和温良。王建华的妻子翁彩琼说起她们被雪山感动的经历:那一年她们与日本家属团一起到德钦县参加17勇士纪念碑揭碑仪式。车一到德钦县就下起了鹅毛大雪。第二天早上,依然是白雪茫茫的一片,从德钦出发时,一路上不停地下雨,路上积雪很厚,是政府的铲雪车在开道。到飞来寺漂着小雪,可能见度很低。阴霾的天空让前来祭奠的人们心情坏到了极点。对于遇难者家属来说,能亲眼看一看卡瓦格博的真面目,亲人能永远留在这壮丽的山峰上,心理也能好接受一些,这可能是他们此行的最大心愿,尤其是几千里以外赶来的日本队员家属。悲痛欲绝的翁彩琼向着云中的雪山大声呼喊着亲人的名字:“王建华,我来看你来了!”,其他家属也跟着呼喊着自己亲人的名字,这时奇迹发生了,梅里雪山被感动了,就像大幕布一样,“哗”地一下就拉开,卡瓦格博神山露了出来,太阳的照射下,金光灿灿。所有的家属全都激动得哭起来,但是,就那么十来分钟,云雾一下子又盖了起来,接着又是倾盆大雨。她们终于知道了为什么丈夫那么执着于这座山,因为那山真的是太美了。当地的藏民都说:“神山显灵”,看到这里我也被深深地感动了,眼睛也不禁潮湿了。翁彩琼说:“我们都是普通人,会被美丽的景色感动。那天飞来寺来了许多老百姓,一到下,就听他们说,是登山队惹怒了神山,但我很感激他们。他们安慰我说,大姐不要哭了,他是被神山接去做驸马,是到天堂了,你宽宽心心把孩子带大吧。”
此后她五次到卡瓦格博,在孩子小学毕业、初中毕业、高中毕业,在他人生的每一重要阶段都带他去。有些出乎意料的是,中国队员的遗属并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希望后人继承遗志,继续登顶。对于让她们付出如此巨大代价的一座山,她是否希望有人登上去?翁彩琼说:这个问题在她来说是个矛盾。她是运动员出身,也有一种潜在的拼搏精神,如果有人登上去了,对于死去的人来说,也许是一种安慰。但是,还是应该尊重每一个民族的意愿,他们不高兴的事情,不要去勉强。激烈的争论中,神山为许多人所了解,也为许多人所接受,卡瓦格博也它神奇的力量感染着无数的人。段建新在山难以后,非常投入地热爱起雪山来。原来他登山只注意的是一个高度目标,然后以技术的、物资的准备来完成这个目标,没有任何感情色彩。现在他会接触当地老百姓,去了解一座山在他们心目中是什么一个样子。“和我们的角度不同,很多雪山在藏民族的心目中是神圣的,是一种精神的象征、一种寄托,还有很多一种不能达成的愿望。”他讲了他被神山感动的经历:“那一年我去西藏冈仁波钦转山,我们每个人都流泪了,那种感受不是伤心,是一种感动。在这种环境下,你会一下子发现人的精神的力量,你不会感觉孤单,转山的人流哗哗的走过去,不分彼此,也不分藏民和汉人,见到人都会打招呼,看到旁边的人有难,都会去帮助。我们的朋友体力不好,快到山顶的时候,累得不能走了。一位藏民就把他的背包接过去,紧紧地抓着他的手,把他拽过山顶。他后来说,如果看到帮助他的那位藏民,他可能都认不出来,因为他那时意识是模糊的,而且语言不通。我知道神山是个什么概念。”
金飞彪也是在1996年参加第二次中日联合登山队后着迷上登山。他说:“你到一个地方,你只有尊重和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你才能够立得住脚,才能找到进山的路,获得感情上和后勤方面的支持。现在很多人,见到什么山都是说要去征服,上了山顶伸出两个象征胜利的手指留个影。其实,山是不可征服的,你征服只是一个海拔数字。1991年的山难说明,当时登山队的装备、物资和整个后勤保障是非常强大的,那么多人,而且还是非常有经验的国家级的登山家,在一瞬间全部遇难了。人和自然比起来人是非常渺小的,人是不可能和自然进行对抗的,特别在登山过程当中。”跨文化间的沟通、理解和尊重,还有很久的路要走。卡瓦格博争论的意义,实际上已经远远超出了一座山峰本身。藏族同胞对卡瓦格博神山的敬畏之情是我们普通人不能想象的,他们甚至不用手指着梅里雪山说话!有藏族同胞这样对我说:“我们反对政府让人攀登我们的神山,如果有一天因为你们的无知,让神山发怒,攀登者可以走,游客可以走,政府要员可以走,但是走不了的是这里无辜的山里人,他们仍然要生活在这里,独自承当后果。神山不是属于政府的,政府无权让谁可以去攀登,神山是属于整个佛教信徒的!!!”
当年当登山队快要攀登到梅里雪山的顶峰时,确实在梅里雪山下的飞来寺有好几万群众在祈祷不要让人攀登上去!
在快登顶的头一天,在山上的几个登山队员,惊恐的用步话机通知大本营,说他们前面有一个大的寺庙!!!!后来大本营对外解释说那是在高海拔地区人出现的幻境,该通话录音目前保存在迪庆洲图书馆,一直没对外公布。||说得好听叫死得其所,不好听叫活该。||又是一个长假,又是一个旅行的季节,又有N多磨房的驴友要去梅里雪山,要去雨崩村,想到五一雨崩神瀑发生的雪难,想到神圣不可侵犯的神山,在网上看到这篇文章,深在感触....转贴过来与大家共勉。||学习了,见识了.||其实,山是不可征服的,你征服只是一个海拔数字。说得好.||当我站在那座山的脚下,感觉自己是卑微的渺小的,心里有的只是感动,就像飞来寺有间客栈的名字,守望6740,卡瓦格博,只能仰视,只能用心灵守望。||感觉出了事只会让雨崩的名气越响,来的人可能会越来越多了。。。与世隔绝的宁静是不是终会破灭呢?||LZ的文字带起了《梅里往事》曾带给我的震撼........||神圣的梅里雪山....||想起了那天在梅里往事~~~||又学习了一遍。||同感……||读了LZ的文章,又想起了在梅里的经历,回味无穷,也庆幸自己现在还能在这里发帖。再称呼你一次阿尼卡瓦格博。||到什么山唱什么歌!||生命对于自然来说是那么地脆弱!||这里的记录可能更客观些。京都大學日中合同梅裏雪山學術登山報告書http:www.doyouhike.netforum,0,1.html不管怎样,都有其神奇之处。去过大本营,亲眼看见了雪崩!||到过梅里,到过飞来寺,住在守望6740,在梅里往事里喝咖啡,还看了纪录片《卡瓦格博山难》……很怀念那个下午,漫山的经幡,13白塔,圣洁的雪山,卡瓦格博就在窗外……什么时候再回去呢?||主题没错,可是不喜欢这种神乎其神的文风||神山!尊重!!膜拜!!!
我与朋友一起围绕梅里雪山卡瓦格博主峰进行了一次刻骨铭心的大外转。15天的艰难徒步,每天只有走路,吃饭,扎营睡觉,与外界彻底隔绝。也就是从那时起,让我对梅里雪山有了新的认识,从此一直不断地拍摄梅里雪山。也知道了在西藏察瓦龙的大山深处,可以拍到另外一个全新角度的梅里雪山。
我们在老母登村寨迎来了2011年的第一声钟声。
我们在老母登村寨的村长家吃到了新年第一天的早餐。
全体队员向察瓦龙出发前在村长家的合影。
皇冠山与怒江大峡谷。我们的队员在老乡的保护下体验了怒江溜索的惊险与刺激。
怒江边的人家。
元月1日,我们到了丙中洛,晚上下了一夜小雨。第二天早晨,在蒙蒙细雨中,我们向察瓦龙出发了。想起我每次冬季到怒江,都是天气晴朗,这一次运气咋那么不好呢,突然想起当年转山时藏族老乡说过的话,来转梅里雪山,男女不能干“坏”事,喔!我们的队伍中有情侣的,也难怪天气阴了………(纯属笑话)
雾中的“雾里村”
阳光中的“雾里村”(回程途中所拍)
怒江边的村寨。
怒江边最早的茶马古栈道(回程途中所拍)
怒江边的“壁画”
怒江边的风景在离达察瓦龙10公里的地方,我们看到了大片的仙人掌,并且结了好多仙人果,大伙都忙着去摘来吃。这仙人果可不是容易吃到的,上面长满了细细的毛毛刺,吃的人手上,嘴上都扎上了刺,那种滋味是很难受的。
火红的仙人果确实诱人啊!
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艺术大师,这样的色块与线条,谁能绘出。
梅里雪山外转经途中闻名的“大滑坡”
大山之中的察瓦龙(上村)
从察瓦龙山箐里看到的梅里雪山(山系),左边的山峰被误认为是“卡瓦格博”主峰。
我们徒步探寻梅里雪山的艰苦旅程,从察瓦龙才算真正开始。||看大片||佩服LZ的勇气好美的PP||如梦似幻||怒江?||人迹罕至的好去处。||不错的线路···||好硬朗的线条,粗犷!美!||牛!快更新哦,我要看||这风景真销魂~~~大爱||绝对的震撼啊||你好,我是《山野中国户外》杂志的编辑于峰,我们要做梅里专题,希望你能尽快和我联系,谢谢!!!QQ:||这个能吃的吗?
守望6740飞来寺的一家家庭客栈,老板叫羊晓,秀美的汉族女子。三毛这个粗犷的藏族汉子是羊晓的丈夫兼大厨。不知老家在昆明的羊晓在这神山脚下古道旁的藏族村落,有过怎样的一段浪漫经历,与三毛大哥喜结连理,开了这家颇有风情的守望6740。客栈依山而建,全部的窗户都面朝梅里雪山,凭窗观望,每天的梅里雪山都是不一样的风情。紫已经在这圈了五天,可能是晒黑又变瘦了的缘故,大家都叫她藏族女孩。羊晓喜欢她,吃饭都叫她一起,忙的时候紫也帮着上菜倒茶,温暖的家庭氛围。晚饭过后,三毛端出自家的青稞酒与大家碰杯,时不时还敲上一段鼓,或唱一曲藏歌,舞一支锅庄,引来大家阵阵的喝彩。岗拉梅朵(某人中意的东西)日照金山菩萨保佑,让我这个流浪的异乡人在这里的第一个早晨就目睹了日照金山的盛景,连常年深藏云雾的卡瓦格博也露出高傲洁白的峰顶,向人间播撒他博大详和的神光。今天在守望当了一天义工,换来一顿迟到的早餐,午饭也是三点多才吃的,一整天都是在饥饿中度过,饿死个中国人哪!今夜注定是最快乐纵情也是最最感伤的一夜,香格里拉演出队驻扎此地,彪悍的康巴汉子和妩媚的藏家卓玛无时不散发着自己民族特有的热情,青稞酒一杯接一杯地端到每个人的面前,祝酒歌也是一首接一首地演唱,我们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无不被他们的激情感染,开怀畅饮纵情歌唱,歌唱美丽富绕的香巴拉,歌唱心目中最美好的祝福。狂欢就在这神山脚下的小酒坞内持续着,珠珠被灌了很多酒,伏在我怀里难受得厉害,喃喃的含糊的倾诉着,我只是不住地抚摸她颤抖着的,此刻显得如此柔弱无力的脊背,小声地安慰着她。紫拿来解酒的姜茶和外套,着急而关切的保护着珠珠。在这个被星光祝福受神山庇护的美丽夜晚,三个曾经素昧平生的流浪汉依偎在清冷的扬着巨大尘土的路边酒醉哭泣,酒吧内依旧灯火通明欢声笑语,只是那声音正随着呼啸着的山风渐行渐远,变得缥渺而遥不可及。我想: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悲伤呢?我们都无法解释在这巨大的幸福时刻内心翻涌喷渤的强烈感伤,也许是内心隐疾的偶然释放,抑或是情感在神圣时刻的瞬间脆弱。我无法复诉当时那股无法压抑的痛苦感受,我只知道当时我们的手握的很紧,很温暖,我们的心贴的是如此的近,可以战胜所有的心机壁垒和虚伪隔阖。我想:天亮了,我们都会好的。雨崩雨崩遇上一个不够地道的向导,人在江湖,可以理解,只是,影响了我一路上看风景的心情。早上七点从飞来寺出发,包车到尼拉,开始徒步。经尼农,长途跋涉,下午六点到达下雨崩,住雪色浪漫。六月十八这个干净富裕的村庄,只有在白天才能找到时有时无的手机信号。下午的阳光刚好可以晒到木头房前面的走廊,走了一天的路,坐在屋檐下看着葱郁的青锞地和四面的高山,一种慈详的疲倦感爬上心头,不能思考也无法雀跃,只是静静地看着在地里忙碌的农民,听着他们陌生又亲切的乡音。一时间我忘记了自己还曾有过什么更美丽的梦想和期望,这里仿佛已经包含了生命的全部快乐与幻想。逃出雨崩今天已经是我到香格里拉徒步的第八天了,和以往不同,目标不再是神瀑神湖高原牧场这些脍炙人口的景点,也不是要去欣赏什么不为人知的美丽秀色。今天,我们要逃出雨崩...牛仔,小妹,秋,珠,紫,还有我,一起走进了这个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探访了雪山脚下的人间仙境,领略了那些被顶礼膜拜的神迹福祗的摄人心迫与动人魅力。我们协手前进,翻越,攀爬;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去完成各自的梦想;我们享乐,酣畅,聊天。可是今天,我们遇到了麻烦,因为逃票且恣意,被人举报。管理处派人来检查,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的周旋调查,万幸夜晚无电话网络的雨崩给了我们喘息的时机,调查无果他们决定白天再来。留给我们的唯一出路只有趁着夜色走出雨崩,按照来路翻山越岭,这一次我们没有向导,只能靠自己。||||||有些图片挂了。卡瓦格博,心还留在那里||{:5_148:}||请教:雨崩怎么逃票进去的?谢谢!||走尼农线。上张线路图。||{:4_111:}||图片不要用链接啊{:4_120:}||五月……比你早一个进的梅里,在徒步雨崩的过程中感受被神山环绕、荡涤灵魂的快感。可能没你RP好吧~又或者沿途有日本人的干扰,没看到日照金山。和卡瓦格博约定~下次再来膜拜他那神圣的容颜:)
守望6740飞来寺的一家家庭客栈,老板叫羊晓,秀美的汉族女子。三毛这个粗犷的藏族汉子是羊晓的丈夫兼大厨。不知老家在昆明的羊晓在这神山脚下古道旁的藏族村落,有过怎样的一段浪漫经历,与三毛大哥喜结连理,开了这家颇有风情的守望6740。客栈依山而建,全部的窗户都面朝梅里雪山,凭窗观望,每天的梅里雪山都是不一样的风情。紫已经在这圈了五天,可能是晒黑又变瘦了的缘故,大家都叫她藏族女孩。羊晓喜欢她,吃饭都叫她一起,忙的时候紫也帮着上菜倒茶,温暖的家庭氛围。晚饭过后,三毛端出自家的青稞酒与大家碰杯,时不时还敲上一段鼓,或唱一曲藏歌,舞一支锅庄,引来大家阵阵的喝彩。岗拉梅朵(某人中意的东西)日照金山菩萨保佑,让我这个流浪的异乡人在这里的第一个早晨就目睹了日照金山的盛景,连常年深藏云雾的卡瓦格博也露出高傲洁白的峰顶,向人间播撒他博大详和的神光。今天在守望当了一天义工,换来一顿迟到的早餐,午饭也是三点多才吃的,一整天都是在饥饿中度过,饿死个中国人哪!今夜注定是最快乐纵情也是最最感伤的一夜,香格里拉演出队驻扎此地,彪悍的康巴汉子和妩媚的藏家卓玛无时不散发着自己民族特有的热情,青稞酒一杯接一杯地端到每个人的面前,祝酒歌也是一首接一首地演唱,我们这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无不被他们的激情感染,开怀畅饮纵情歌唱,歌唱美丽富绕的香巴拉,歌唱心目中最美好的祝福。狂欢就在这神山脚下的小酒坞内持续着,珠珠被灌了很多酒,伏在我怀里难受得厉害,喃喃的含糊的倾诉着,我只是不住地抚摸她颤抖着的,此刻显得如此柔弱无力的脊背,小声地安慰着她。紫拿来解酒的姜茶和外套,着急而关切的保护着珠珠。在这个被星光祝福受神山庇护的美丽夜晚,三个曾经素昧平生的流浪汉依偎在清冷的扬着巨大尘土的路边酒醉哭泣,酒吧内依旧灯火通明欢声笑语,只是那声音正随着呼啸着的山风渐行渐远,变得缥渺而遥不可及。我想:我们为什么会如此悲伤呢?我们都无法解释在这巨大的幸福时刻内心翻涌喷渤的强烈感伤,也许是内心隐疾的偶然释放,抑或是情感在神圣时刻的瞬间脆弱。我无法复诉当时那股无法压抑的痛苦感受,我只知道当时我们的手握的很紧,很温暖,我们的心贴的是如此的近,可以战胜所有的心机壁垒和虚伪隔阖。我想:天亮了,我们都会好的。雨崩雨崩遇上一个不够地道的向导,人在江湖,可以理解,只是,影响了我一路上看风景的心情。早上七点从飞来寺出发,包车到尼拉,开始徒步。经尼农,长途跋涉,下午六点到达下雨崩,住雪色浪漫。六月十八这个干净富裕的村庄,只有在白天才能找到时有时无的手机信号。下午的阳光刚好可以晒到木头房前面的走廊,走了一天的路,坐在屋檐下看着葱郁的青锞地和四面的高山,一种慈详的疲倦感爬上心头,不能思考也无法雀跃,只是静静地看着在地里忙碌的农民,听着他们陌生又亲切的乡音。一时间我忘记了自己还曾有过什么更美丽的梦想和期望,这里仿佛已经包含了生命的全部快乐与幻想。逃出雨崩今天已经是我到香格里拉徒步的第八天了,和以往不同,目标不再是神瀑神湖高原牧场这些脍炙人口的景点,也不是要去欣赏什么不为人知的美丽秀色。今天,我们要逃出雨崩...牛仔,小妹,秋,珠,紫,还有我,一起走进了这个传说中的世外桃源。探访了雪山脚下的人间仙境,领略了那些被顶礼膜拜的神迹福祗的摄人心迫与动人魅力。我们协手前进,翻越,攀爬;我们克服种种困难,去完成各自的梦想;我们享乐,酣畅,聊天。可是今天,我们遇到了麻烦,因为逃票且恣意,被人举报。管理处派人来检查,经过一番斗智斗勇的周旋调查,万幸夜晚无电话网络的雨崩给了我们喘息的时机,调查无果他们决定白天再来。留给我们的唯一出路只有趁着夜色走出雨崩,按照来路翻山越岭,这一次我们没有向导,只能靠自己。||||||有些图片挂了。卡瓦格博,心还留在那里||||请教:雨崩怎么逃票进去的?谢谢!
想问问各位资深旅友到底梅里雪山的主峰是卡瓦格博还是卡瓦博格?我看到这2个名词出现的频率是一样的。||卡瓦格博||是的,狠多人都记不清楚.教你一个窍门:记住“胳膊”——卡瓦格博。||卡瓦格博}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木子造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