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到12月都花都 沧海花开有那些花开(歌谣)

那些花开的日子
已有 8920 次阅读
|系统分类:|关键词:人才,岗位,职称,中青年人才,教授
那些花开的日子
&&&& 今天有一场视频会议,是跟总部在加州的一个跨国公司汇报合作项目的进展,看来对方很重视这个项目,公司President和主管研发的头目都参加了,而会议室的这头,我们安排了一个年轻的Staff Scientist汇报工作,每当出现技术性的表述时,我和DHMRI研究院的院长Mike Luther(曾经是Merck公司的Senior VP)两人帮着做一些“翻译”工作。会议很成功,主要是我们的汇报者讲得很好,而这个年轻的Staff Scientist正是我从上海交大带出来的我从前的学生。
看着我们的Scientist汇报时我仿佛在看十几年前的我,时光流转,现在是他们这批人登上舞台的时候了。我在想如果这个学生在国内单位的话,他现在应该是个助教,最多是讲师,轮不上承担这样的重要项目,也不会有这样的表现机会。我们在报纸和电视上习惯看到的是那些不了解项目过程的“老板”和不懂行的行政领导们在向来访的贵宾热情描述其”创新研究的亮点”以及他们的”心路历程”。
5-6年前我在交大工作时,曾经想在药学院推一件事情 - 将一名年轻的助手推上课题组长(PI)的位置,当时的理由很简单,这个学院的教授(课题组长)基本上都是引进的,而学院的科研产出大多来自于那些课题组中的助手们(青年教师),如果我们建立一个机制给助手提供机会让他(她)成为“老板”,一旦成功,这种激励将是空前的。院学术委员会投票表决我推荐的(也是当时全院中青年教师考核第一的)这名助手,结果是两票赞成十票反对,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人认为我们的课题组长须靠引进而不应该靠自我成长产生。后来的故事就进入了经典性的情节,这个助手很快去了美国,因为表现优秀,被留在美国办了绿卡当Scientist了。时隔5年,2010年底交大药学院新班子算是想通了,开始推一名中青年助手当正高,据说该名教师通过了院级的评审,可惜在今年初的校级评审过程中没有过。
在国内工作的这些年,我的观察是高校很多的领导在人才的“经营管理”上是不懂行或不称职的。他们中的很多人简单地、功利地通过全引进的方式充实科研队伍,根本没有一个合理的计划来预见和实现3-5年后青年教师的成长和学术梯队的分层和扩展。很多系主任、所长、或院长从来也没想透过这里的问题,拿着黄泥萝卜,“吃一段擦一段”。我们经常听到有8-10个在岗的讲师竞争一个副高位置、或者很多优秀的副高根本就无法升正高职位这样的活生生的例子!这种管理上的“无序”造成我们教师队伍中大量的中青年人才受到高、低两端的挤压,这种巨大的结构性“创伤”造成的负面影响是极其深远的。
10个在岗讲师竞聘一个副教授,最终成功者也许并不是出自于那10个兢兢业业工作多年的候选人,而极有可能是被新来的一位有海外学位或海外研修背景的人给捷足先登了 - 这种事情我们现在已屡见不鲜了。国内高校现在还在为招揽众多人才每年出台很多新举措,这些大手笔的创新举措让人很振奋,有像听故事一样的感觉,可惜的是这些故事大多只有开头没有结尾。我搞不懂为什么要把海外经历作为一个“杠杠”来要求那些低、中级岗位呢?我们在高级岗位上引进海归的目的是什么呢,不就是要培养一些高水平的有创新思维的学生出来吗?为什么我们这些海归教授培养出来的学生还要被逼着先去国外镀金才能上岗呢?假如你说这些“中量级”海归还不够份量,那么重量级的“千人计划”学者培养出来的学生是否可以免除出国镀金的要求了呢?毕竟他们的导师不比国外教授差吧?假如说这些学生可以优先得到应聘,无须有海外求学背景,那岂不又乱了套了,同一个系的毕业生,你总不能因为他们的导师而给他们分三六九等吧?
我们总是缺乏一个长远的人才发展规划,缺乏一个独立于行政的专业/同行评议体系,动不动就对着师资队伍搞“一刀切”,切出来的都是些血淋淋的问题。所以在我们教育和科研投资越来越大的今天,“离家出走”的人却越来越多,这些身上带着“刀伤”出国的学者中有很多人会选择永久性地离开自己熟悉和奋斗多年的系统而留在美国,这不是一种现象,而是一种结果。
好在我们跳出这个“圈子”的人已不再需要为这些问题烦恼了,体制原因也好,管理水平原因也罢,都是浮云了。但是开车上下班的路上,我脑子里偶尔还是会闪过那些我认识的和我教过的学生们,他们还在为一个本该属于自己的却又遥不可及的机会而挣扎,也许他们的前方只有出国这么一条路可走了,否则就只有在沉寂中淡去,就像这路两旁烂烂漫漫的鲜花,在无声无息中绽放,无声无息中凋谢。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也许来到异国他乡的我们才是真正幸福的 - 能够在一个相对合理的系统为自己的兴趣和理想工作着。当然,我们越珍惜这份幸福感,也意味着我们中的很多人已经是回不去了。
突然想起了水木年华的一首歌,
-那些花开的日子啊,
还在回望的尽头吗?
也曾年少的我们啊,
如今各自在天涯;
那些花开的日子啊,
留在回望的尽头吧;
我在遥远的星空下,
还唱着那时的歌谣啊……
相关专题:
本文引用地址:&此文来自科学网贾伟博客,转载请注明出处。
上一篇:下一篇:
当前推荐数:86
评论 ( 个评论)
作者的精选博文
作者的其他最新博文
热门博文导读
Powered by
Copyright &1点2点8点9点10点11点,下午1点2点4点,晚上10点11点12点,有那些花开了_百度知道
1点2点8点9点10点11点,下午1点2点4点,晚上10点11点12点,有那些花开了
我有更好的答案
该开花的都开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哪位亲有日sbs歌谣大战完整的。。。。。。。特别是exo,有彩排视频么,exo的,不要那些要下载_百度知道
哪位亲有日sbs歌谣大战完整的。。。。。。。特别是exo,有彩排视频么,exo的,不要那些要下载
不要那些要下载。特别是exo。。。,有彩排视频么,exo的。。。哪位亲有日sbs歌谣大战完整的!
我有更好的答案
,exo的部分就只有一首MAMA和红毯部分,再就是sm7人组里有LAY是12月29的吧,分上下部。你直接上优酷上搜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sbs歌谣大战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当前位置: >
> 那些花开的日子
正在播放:那些花开的日子
播放出现故障,您需要更新!对不起,您需要更新您的浏览器到最新版本或更新您的flash播放器版本!
那些花开的日子 歌词
歌手:水木年华
所属专辑:启程
歌曲:那些花开的日子 mp3
《那些花开的日子 水木年华》歌词
歌词出处:5nd音乐网
可曾疲倦过的飞鸟啊划过黄昏夕阳下看不清反省的城市啊就让影子做伴吧可曾遗忘过的梦想啊如今依然在脚下望不尽归途的追寻啊如今越来越远的家那些花开的日子啊还在回望的尽头吗也曾年少的我们啊如今各自在天涯那些花开的日子啊留在回望的尽头吧我在遥远的星空下还唱着那时的歌谣啊可曾疲倦过的飞鸟啊划过黄昏夕阳下看不清反省的城市啊就用歌声去暖吧可曾遗忘过的梦想啊如今依然在脚下望不尽归途的追寻啊如今越来越远的她那些花开的日子啊还在回望的尽头吗曾捂干泪水的爱人啊如今各自在天涯那些花开的日子啊留在回望的尽头吧我在遥远的星空下还唱着那时的歌谣啊
12345678910
发行时间:发行时间:发行时间:发行时间:发行时间:发行时间:
12345678910那些花开的日子 歌词_百度知道
那些花开的日子 歌词
歌曲:那些花开的日子演唱:水木年华作词:水木年华作曲:水木年华专辑:《启程》歌词:可曾疲倦过的飞鸟啊划过黄昏夕阳下看不清繁星的城市啊就让影子做伴吧可曾遗忘我的梦想啊如今依然在脚下望不尽归途的追寻啊不见越来越远的家那些花开的日子啊还在回望的尽头吗也曾年少的我们啊如今各自在天涯那些花开的日子啊留在回望的尽头吧我在遥远的星空下还唱着那时的歌谣啊可曾疲倦过的飞鸟啊划过黄昏夕阳下看不清繁星的城市啊就用歌声去暖吧可曾遗忘过的梦想啊如今依然在脚下望不尽归途的追寻啊不见越来越远的她那些花开的日子啊还在回望的尽头吗擦不干泪水的爱人啊如今各自在天涯那些花开的日子啊留在回望的尽头吧我在遥远的星空下还唱着那时的歌谣啊我在遥远的星空下还唱着那时的歌谣啊我在遥远的星空下还唱着那时的歌谣啊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提问者采纳
启程水木年华 - 那些花开的日子可曾疲倦过的飞鸟啊划过黄昏夕阳下看不清繁星的城市啊就让影子做伴吧可曾遗忘我的梦想啊如今依然在脚下望不尽归途的追寻啊不见越来越远的家那些花开的日子啊还在回望的尽头吗也曾年少的我们啊如今各自在天涯那些花开的日子啊留在回望的尽头吧我在遥远的星空下还唱着那时的歌谣啊可曾疲倦过的飞鸟啊划过黄昏夕阳下看不清繁星的城市啊就用歌声去暖吧可曾遗忘过的梦想啊如今依然在脚下望不尽归途的追寻啊不见越来越远的她那些花开的日子啊还在回望的尽头吗擦不干泪水的爱人啊如今各自在天涯那些花开的日子啊留在回望的尽头吧我在遥远的星空下还唱着那时的歌谣啊我在遥远的星空下还唱着那时的歌谣啊我在遥远的星空下还唱着那时的歌谣啊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
歌词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月都花都 沧海花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