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听过懒人瘦身贴有用吗家族吗

提醒:在百度搜索“89”可以迅速找到本书&&&&&&&
&&&&“唉唉唉~★小米啊~你这个样子将来嫁不出去怎么办哦~◇”西索一脸媒婆样,“要不要我给你介绍?”&&&&“你介绍的人?你家果实?”糜稽端着饮料进来,一杯红酒甩给西索,一杯混合果汁恭敬的递给自家大哥。“然后等你哪天摘了他,让我当寡妇?”&&&&“糜稽……”伊尔迷抿了一口,然后无奈的叹气,“别跟着西索的思路走,你是男生。”&&&&“…………”糜稽愣住了,他很想恼羞成怒的宰了某个在偷笑的果农,不过想想这事情错在自己,而且他也打不过某果农。&&&&伊尔迷摸了摸糜稽的头,“乖,揍敌客家不吃亏,不管男女绝对要娶回来。”&&&&“大哥,你真开放。”男的也行?&&&&“不开放不行啊。”伊尔迷略带内疚的说,“估计找不到一个女的比你更贤惠的了。”&&&&“…………”糜稽。&&&&“哈哈哈哈~~☆”西索。&&&&“对了!”伊尔迷既然关心起弟弟了,就会关心到底,不过这次他想到的不是终身大事。伊尔迷一把抄过西索手里没怎么动的红酒,然后抢了他一张扑克牌,撕了一小角扔在红酒上。“糜稽,水见式。”&&&&糜稽看着红酒上飘着的扑克牌,突然有点悲摧的感觉,“大哥,我们不用家里的那个复杂的机器,至少弄杯纯水啊!”还用那个恶心果农的扑克牌。大哥不乐意拿,他去准备啊,好歹这是决定人生的重大事件之一。&&&&西索也有点无语了,他当年虽然也是随便找的东西测试的,但也没伊尔迷那么夸张。&&&&“测吧。”伊尔迷不认为用红酒有什么不对,反正要是有什么差别都看得出啊。糜稽的缠和练都已经相当扎实了,就算是放出系红酒也可以变色,变化系也绝对可以变出味道来。&&&&“唉……”强权。糜稽只能把手放在红酒旁边,仔细的看着红酒的变化,做为杀手他当然是比较喜欢强化系和放出系。&&&&在大家的注目下,这杯红酒不负众望的有了变化。上面的那小半张扑克牌不停的晃动。&&&&“啊呀~★操作系。”糜稽本来还想不死心的尝尝味道的,后来想起来这红酒是西索喝过的,就放弃了,操作系就操作系吧。&&&&“嗯哼~○很适合小米果的系呢。”&&&&“适合?”糜稽不满了,他可是杀手好不好,操作系并不是最适合杀手的系,虽然没有垃圾的念只有垃圾的使用者。&&&&“操作系的个性就是爱讲道理,我行我素。”&&&&“具现化系的呢?”糜稽好奇的问。&&&&“嗯哼~◆事情的真相要自己开采哦~小米果。”西索一扭一扭的出去了,伊尔迷也顺势收回了刚刚亮出来的那一手钉子。敢说他神经质,他就从他的脸开始下钉子,在西索脸上实验一把99年他要出场的火星菠萝头形象。&&&&“二少爷,我是梧桐。”&&&&“梧桐,大哥他不在。”糜稽看着在旁边悠闲的看书的大哥。&&&&“老爷希望大少爷和二少爷尽快回去,有要事协商。”&&&&“能……透露一下吗?”&&&&“主要是关于奇牙少爷最近过于活泼的表现问题。”&&&&两个揍敌客同时决定。&&&&“老爷说如果你们不在三天内回来,他会很关心你们的安慰,然后亲自出门找你们。”&&&&“我们也很想念家里,我们马上回来,任务也全都完成了。”糜稽无奈的发现原来梧桐那种委婉的威胁才是最令人头疼的。&&&&“大哥,八成是我们给奇牙留的东西出了问题。”糜稽皱眉。&&&&“那是奇牙自己找到的,而且……”伊尔迷露出了一个几乎看不见的微笑,“父亲和我们的交锋,从小到大他哪次赢过。”&&&&“也对!”&&&&推开家里的大门,伊尔迷潇洒的把山上用的摩托车往旁边一扔,用口哨找来揍敌客内部活动观光旅游巴士——三毛同志。&&&&“大哥,三毛是用来看门的。”&&&&“我们需要帮助他消化,人肉的蛋白质含量太高了,三毛会太胖的。”&&&&大厅,饭桌,一边是完好无损但是脸色难看的席巴,一边是鼻青脸肿但是气色不错的奇牙。&&&&奇牙现在正兴奋的眨巴着大大的猫眼看着伊尔迷。&&&&“伊尔迷,我曾经和你说过什么!你是怎么答应我的!”席巴愤怒一吼。&&&&“父亲,我违反您的哪条命令?”&&&&“哼~你看这是什么?”&&&&啪~一本封面精美华丽的书籍出现在伊尔迷面前。&&&&《揍敌客攻略》&&&&兄弟两个眼神交流中~&&&&&&&&&&&&&&&&“啊~”恍然大悟状的伊尔迷。“这是我小时候写的,真是怀念,糜稽这是你整理的吧!”&&&&“我一直很崇拜大哥。”故作天真的糜稽。&&&&伊尔迷翻开书本。&&&&第一章:论持久战。主要给广大年幼的揍敌客心里建设,你们面对的是长期的战争。&&&&第二章:对敌人仁慈,就是对自己残忍。下手吧,你们的敌人的抗击打能力远远超过你们的想象力。&&&&第三章:拿什么来整死你,我的父亲。列举了几个比叫成功的案例。&&&&第四章:揍敌客式的反抗。计算是恶作剧也必须要保证水准。&&&&“真是让人怀念。”伊尔迷看着书,当时他的确是随手写的。&&&&“伊尔迷知道错了吗?”席巴语气阴森!&&&&小伊眨了下大大的猫眼,左手敲右手,一本正经的训斥奇牙,“奇牙,你怎么可以随便乱动哥哥的东西!”&&&&“大哥!我错了,我不该去二哥的房间乱翻,也不该乱碰他的炸弹,都是我的错。”奇牙委屈的抽泣起来,那小小的模样,水汪汪的猫眼,可怜兮兮的小肩膀一抖一抖的,再配合那一身的伤。&&&&真是闻着伤心,见者落泪,就连知情者都忍不住心软了。&&&&另外两个揍敌客齐声在心里夸赞自己的弟弟,这要是在演艺界多少个奥斯卡都是我们弟弟的,演技派和偶像派的强强组合。&&&&“糜稽,你也应该收好东西。”伊尔迷继续义正严词。&&&&“是,大哥,以后一定注意。”糜稽也虚心接受教育。&&&&“你们两个可以啊!就这么打发了?”席巴一巴掌拍散桌子,奇牙是吓到了,糜稽和伊尔迷视而不见,虽然家里的桌子都很结实,你念都用上了当然坏得了。“这小子按照这书上的来,还改良了不少,他几乎拆了半个揍敌客。”&&&&“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当年也就拆了四分之一!”&&&&“还敢顶嘴!”&&&&某看似废墟其实内部不是很废的地方。&&&&“亚尼,下次那个家族,交给你了。”一个黑发黑眼的青年把玩着手里的福尔马林的瓶子,欣赏着七大美色的魅力。&&&&“没问题,库洛洛!交给我吧。我可是精英!啊哈哈哈哈!”一个衣着暴露肌肉男,得意的笑了起来,还朝房子里面其他几个人轻蔑的看了一眼,完全没注意到,其他人对他的鄙视。&&&&“那当然,我最放心的人就是你啊。”宛如平时脱口而出的情话,他安抚手下的心,也不需要任何力气,连眼色都没给一个,那个肌肉男就兴高采烈的出门了。&&&&“你的耳环!”在肌肉男走后,玛琪把一对耳环扔给了库洛洛,“说实在的这样的款式……”玛琪没有说下去,那个男子已经把耳环带上了,灯泡似的款式却衬托得他难以形容。“该死的长相。”&&&&“玛琪,你就不要嫉妒了,咱们家团长可是倾国倾城类型的,不过团长,这次你会戴多久,什么时候不感兴趣了就给我吧,液态矿石啊,值很多钱的!”一个金发绿眼的娃娃脸青年,同时在几台电脑面前奋斗着,十指如飞,几个键盘在的操作下同时运作,屏幕上出现一大堆眼花缭乱的代码。&&&&“这次不换!”语气有着怀念和坚定。&&&&“哦?”明显那个玩电脑的青年不信。&&&&“团长啊,你什么时候让那个白痴去死啊。”信长打着哈欠,唉……自从不准内斗的规矩订下后,他和窝金就无聊多了。&&&&“就是就是,看了就讨厌。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人物呢。”&&&&“去死?你们说得是谁?”库洛洛又开始看书了。&&&&“就是那个八号。”&&&&“阿呀呀,他可是我们的伙伴呢。”这话虚伪的,库洛洛脸上现在可是完完全全的奸笑,没有半点掩藏。&&&&“伙伴?那么请问他的蜘蛛刺青为什么只有八条腿?”负责刺青的玛琪。&&&&“虽然团长有权补充空缺团员,但是,新进团员是要经过其他人考核的,这个没有。”窝金不满没有架打。&&&&“你从不让他叫你团长。”派克补充,虽然库洛洛对他那个人说过之类的话忽悠他,但是库洛洛建团的时候说第一点就是脚要服从头的命令。怎么可能这点纪律都没有。&&&&“明知道这个家伙喜欢穿露胸的衣服,还让他把刺青纹在胸口。”&&&&“找了一大堆得罪黑帮的任务,好多还让他单独完成。”&&&&“特地留下活口,还在现场称赞不愧是旅团的八号。”&&&&“他虽然能力不错,但是脑子却有点……反正比窝金还下降了几十个百分点。不符合你找团员的标准。”&&&&“侠客,你找死啊!”&&&&“哦?原来我犯了那么多错误。”库洛洛一脸“惊讶”,“我会改正的。”&&&&不敢鄙视出声,心里切切就够了。&&&&“团长啊,我快闷死了,你到底要干嘛啊!”&&&&“还能干嘛!肯定是为了他那个神秘的揍敌客小情人。除了他谁还能让团长那么上心。”蜘蛛脑一边加快速度,脑门上也流出了汗,看来到了紧要关头。几个老团员则是一副了然的样子,带点暧昧的眼光看着库洛洛。“话说,你们真的不肯告诉我是揍敌客家的哪个?”虽然他也可以自己查,不过揍敌客的防御太厉害了,他必须做足准备,要是让库洛洛知道自己查他小情人,自己就吃不了兜着走了。最近他的运气似乎不好啊,随便找了一个网站都那么困难?&&&&“侠客,上次让你调查的德思诺克家族的资料怎么样了?”库洛洛突然问道。&&&&“好了。就在左边,团长现在别和我说话。”&&&&“恩,你听着就是了。想来你也知道德思诺克家传宝物的事情了,这次行动本来是至少三人的,现在就交给你一个了。”&&&&“什么!”侠客尖叫,“啊呀,糟了,补救补救。”一点分神,功亏一篑,现在侠客只能拼命切断后路,别让对方追踪到。当然心里也在默默流泪,&&&&于此同时,揍敌客家&&&&“咦?怎么突然那么大的破绽?哼,防守还是蛮严密的嘛。”最后糜稽看看时间,“不和他玩了,我得去准备点心,大哥训练应该快结束了。这个家伙,一开始那么厉害,后来却这样,肯定早/泄。”&&&&“糜稽,早/泄是什么?”旁边翻箱倒柜的奇牙抬头问。&&&&“要叫二哥,别动那箱,那是还没装好的,我的小祖宗,那里是成品,你想炸了我的房间啊。”&&&&“你还没回答我。”小嘴一撅,大有你不说本少爷就炸给你看的气势。&&&&“你连这都不知道?”糜稽邪恶一笑。“我六岁的时候可是什么都知道了。”奇牙更加火大了。“呵呵,家里看得严,等以后出去了,半夜看看付费频道,你就什么都知道了!”&&&&“哦!”奇牙记下了。
欢迎您访问89小说阅读网 ,
(举报错误和落后的章节,您是book_top.htm最大的帮助,book_top.htm承诺所有的举报都会得到及时处理)
温馨提示:方向键左右(← →)前后翻页,上下(↑ ↓)上下滚用, F5键:一般错误修复
重要声明:小说“”所有的文字、目录、评论、图片等,均由网友发表或上传并维护或来自搜索引擎结果,属个人行为,与本站立场无关。阅读更多小说最新章节请返回book_top.htm首页,支持懒人伊尔迷请到各网
All rights reserved.蔡志忠论香港地产(四)(2013年度)
&&&&& 蔡志忠论香港地产(四)(2013年度)
[编者按]:
&&& 蔡志忠,赤湖村人。年轻时随家人移居香港,于1990年创办亚洲地产代理有限公司,经营地产中介业务。他不但是顶尖的物业销售高手,更是资深物业投资者,历尽廿载物业市场的风云变幻,拥有多年地产投资的丰富经验。蔡志忠眼光准绝,投资获利无数。现坐拥大量物业,包括住宅和工商铺等,市值数以亿计。在地产界,无人不知,是丰田蔡氏族人中在香港创业最为成功的佼佼者。他不但事业有成,而且热心公益,出任多个商会和社团要职,积极参与公众事务,慷概捐输,回馈社会。
&&& 蔡志忠是香港地产专栏作家,他对香港房地产走势在不同时期的观点和看法,向为业界所倚重。而他在文章中的精辟论述,已大大地超越了房地产这个范畴,无论在政治、经济、民生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广为社会人士凝目注视。他文笔细腻流畅,朴实无华,这得益于曾任职中文老师的深厚文学功底。
实用呎价「升幅」劲 吓坏准买家(2013,1,9)
&&& 每逢新年伊始,专家们总会对楼市前景发表预测,今年有点例外,大概是人们对今年市况没有特别憧憬。诚如城中富豪李嘉诚和李兆基所料,楼价上落波幅应该在10%左右,不会出现什么惊喜。在政府去年底推出的加强版额外印花税(SSD)和买家印花税(BSD)的影响下,楼市将会持续淡静一段长时间。
&&对于地产代理而言,2013年将会是艰苦的一年,几乎可以肯定今年楼市成交量会重回历史低位。毫无疑问,双辣招稳定了楼价,把泛滥的资金推向股市或其他商品市场,当局算是向未买楼者或卖了楼的人有了交代,然而成交量萎缩却害苦了物业代理和相关行业。虽然如此,外界仍不会对地产从业员寄以同情。
感觉更贵 成交势萎缩
&&& 为了保障消费者权益,使物业市场透明度更高及资讯更清晰,当局宣布在今年1月1日开始,所有地产代理在推销二手楼盘时,必须列明实用面积。例如一个建筑面积1,000呎的二手楼房,实用面积为八成即800呎,原本叫价800万,建筑面积每呎8,000元,现在忽然变成每呎10,000元,骤眼看来,「升幅」相当惊人。
&&楼价表面突然「升高」两成,市区楼动辄每呎过万元,准买家自然更加却步。措施的另一个效果,是让人觉得楼价更贵,在成交量进一步放缓的情况下,地产代理的生意又受到打击。虽然近年来香港经济好景,资金涌入带动楼股上扬,然而政府所推的多项房屋政策,均对地产从业员带来不利影响。
&&笔者常说「针无两头利」,这次又说中。实用面积的实施,的确可让市民对所买单位的可用地方更加清晰,但是这样的话,却使香港楼房的呎价算起来更高,本来香港楼价已是处于世界前列,如今岂不是全球排名第一?这现象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忌再出辣招 推倒楼市累库房
&&特首梁振英的首份《施政报告》快将出台,社会各界对其有所期望,笔者也不例外,虽说房屋政策已经是政府不可能不作出干预的政策,但是也希望当局在开拓土地供应和帮助市民上车置业的同时,不要再推出辣招打压楼价,否则楼市成交萎缩,将使香港经济不振,政府于地产方面的收入如大幅减少,今年或许会出现庞大财政赤字。
自由最可贵 干预代价高(2013,1,16)
&&& 连续19年夺取世界冠军,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美国传统基金会公布,香港连续19年获选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能够夺此荣誉,证明香港是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在海外投资者眼中,香港依然充满活力,竞争优势仍然存在。
  评分准则主要涵盖市场开放、法治水平、政府干预及监管效率这四个方面。报告指香港具备高度竞争力的规管制度、有效率和具透明度的法律架构、充满干劲和高技能的劳动力、及廉洁的社会等等,这些都吸引外来投资者进来贸易和营商。毋庸置疑,资本主义的主流价值便是自由经济,香港年年夺冠,的确殊不简单。
  然而,对于屡获殊荣,各大传媒文章只是轻描淡写,赞美语言欠奉之余,更多的报导是什么「竞争不复当年、难抵优势渐失」等等。言词弹多于赞,令人甚为费解,明明是一件好事,却说成会带来隐忧。难怪连财爷曾俊华也慨叹:「香港传媒喜欢报忧不报喜」。
干预市场 破坏小政府原则
  事实上,香港政府放弃「大市场、小政府」原则,以「适度有为」干预市场,将会影响自由经济地位,正如美国基金会主任Terry Miller指出,近年来港府在民粹主义日益扩大的压力下,为了讨好基层市民,在最低工资、楼市政策方面,不断作出干预,破坏小政府原则,会对未来香港的排名带来影响,甚至有机会给第二位的新加坡超越。
  与具有国际视野的厂商朋友谈起香港经济前景,他对于香港的法治水平、市场开放和监管效率都甚有信心,但对于政府干预市场却有所不满:「为何政府不盖多些医院、商场和房屋?应当以昂贵的价格吸纳外地豪客进来消费,进一步刺激香港经济向好才对。」他认为当局以打压需求和限制投资的做法并不明智,与欧美、日本等先进国家的政策相违背,不利于香港经济长远发展。
只依靠拓展内需 不切实际
  朋友见解有一定道理,香港属于外向型经济体系,限制外地客进来投资和消费,单靠拓展内需不切实际。现今民粹抬头,他们将福利当成权利,把资源视为免费,但事实上这些宝贵资源来自于税收、卖地和贸易等。就以房屋政策为例,何不把楼市分为两个市场,一个是公屋、居屋和资助房屋的市场,另一个是自由买卖的私人楼宇市场,如果政府能作大量宣传,讲明从私楼市场赚回来的庞大收入,将全部投入兴建公屋和资助房屋去满足基层市民的需要时,他们的反对声音还会这么大吗?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2013,1,23)
&&& 「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特首梁振英(CY)的首份施政报告正式出笼,重中之重的房屋政策没有太大动作,继续以「寸土必争、移山填海」的新瓶旧酒方法开拓土地,虽看似缺乏新意,但却有固本清源之效。令人意外的是,施政报告竟然没有打压楼市措施,对于百万业主和地产中人来说,或许这就是最好的消息。
不下重药 固本清源
  不知从何时开始,每逢政府宣布重大政策,总会有遏抑楼市招数出台,对此人们已习以为常,拥有物业的人都希望措施能温和一些,不要让楼价大跌,而未买楼者也会暂时忍耐一下,等待政策推跌楼价才入市。这次政府没有再度下重药,的确出人意表,为此特首在出席电台节目时,遭到年轻听众的质问。
&&这也难怪,许多准买家之所以持观望态度,就是在等待政府出招后,会有便宜的房子买。相反想卖楼的业主,认为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于是便即时加价封盘。近期成交价再度升温,就是跟没有新招有关。究竟施政报告是正面还是负面?从港大刚做的民调报告看来,市民的支持度比反对度高。
&&几乎可以肯定,每次房策推出,政府民望都会有所提升,原因是措施内容不是增加供应,便是打压需求,这都给未置业者带来了希望。以往人们认为,楼价贵可以先租楼住,待以后薪水增加,储蓄足够首期,再去实现置业愿望。可惜很多人都不明白,现实跟理想已越拉越远,香港已步入买不起又租不起的年代。
&&如果没有父母支付首期,年轻人想在市区买楼谈何容易,以实用面积计算,市区楼价已进入每呎万元年代。还好社会不断进步,像我们这些八十年代踏出社会工作的中年人,大都会为下一代准备好买楼首期,只要他们读好书,将来有稳定的工作,置业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这一点,现今的年轻人要比我们当年幸运得多。
&&& 当然,也有很多父母没有为下一代准备上车首期,但是没关系,政府有决心解决房屋问题,CY的口号是「协助基层上楼,帮助中产置业」。施政报告强调,未来每年目标兴建2万公屋单位,而像「绿悠雅苑」的居屋亦将陆续推出市场,这些房屋全部只为港人而建,外地客难越雷池半步,年轻人只要努力上进,买不起私楼,还有大量公屋和居屋,不必太担心!
「劏房」问题 源于移民政策(2013,1,30)
&&& 外界常批评港府不知民间疾苦,漠视基层市民恶劣的居住环境。香港繁荣的背后,有数以万计的人蜗居在仅仅数十呎的「劏房」里,这显示了经济愈发达,有钱人愈多,贫富悬殊的现象愈严重。
  「劏房」即是「分间楼宇单位」,也叫板间房,通常只有几十平方呎至百多平方呎,将一个单位分割成4至5个小房间。这种板间房其实存在已久,在七、八十年代是十分普遍的事,后来有人将当时的情形拍成电影,像「七十二家房客」便是家喻户晓的影片。
  社会进步,人权提高,现代人不愿意像以前那样,居住在狭窄的「劏房」里,于是改善生活环境的诉求日益增加。可是大家有没有认真想过,长期以来,港府兴建无数公屋,并承诺市民三年上楼,为何还会有那么多人居住在板间房?
  问题的根源就是香港的移民政策,每天有150名大陆人批准来港定居,每年就有约5万5千名,这些人士并非投资移民或专业移民,大多数是以家庭团聚为由获批的单程证人士,他们既无资格申请公屋,又没太多钱租私楼,变成了「劏房」的生力军,新移民比较勤俭节约,廉价住宿是他们的温床,于是面积愈小的「劏房」便愈受欢迎,其存在价值愈来愈高。
港人困境 传媒过分喧染
  此外,「劏房」也住了一些本地的上班一族,香港人生活紧张,工作压力很大,时间就是金钱,虽然效区居住环境较佳,租金亦较为便宜,但是想自由、贪方便的打工仔宁愿涌到市区来,他们认为房间大小无所谓,有一张睡床就够了,反正平时甚少招呼朋友回家,生活都在外头,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来工作或玩乐更为划算。
  还有,一些出现家庭问题的人也会租住「劏房」,如失婚者或离家出走的人。也有喜欢个人空间的年轻人,他们钟情自由独立的生活,不想有约束,这些为数不多的人都是自愿的,且是暂时居住性质,他们大都在排队轮候公屋和居屋,有些人因分配效区不肯去,在等待第二轮或第三轮机会,部份传媒将这些港人的「劏房」居住困境无限放大,实有过分喧染之嫌。
  香港高昂的楼价,已成了经济繁荣的标志。可现今仍有这么多人居住在「劏房」里,引起媒体广泛报导,将劏房说成是人间地狱,忽略了各种社会福利的存在。然而,如想改变这种蜗居情况,是否应该学新加坡或欧美国家的移民政策?
出现「意外之财」 适度利民纾困(2013,2,6)
&&& 新一份财政预算案将在月底公布,向来审慎理财的财爷曾俊华又一次估错数,原本预计今年会有约34亿元财政赤字,实际上是首9个月已有400亿元盈余,对此外界必将有诸多批评,而大幅增加福利开支的声音也将更趋强烈。
&&曾俊华强调,他并非故意低估财政收入,400亿元盈余裹,有380亿元是投资收益,多了卖地和印花税收入,才有此「意外之财」,换句话说,今年如果没有楼股市场异常畅旺,他的预测就所差不远。坦白说,笔者宁愿他继续估错下去,就像一家公司公布业积,本预期是亏损却出现巨额盈利,这「意外之财」也变成「意外之喜」。
&&政府有更多「意外之财」,才有能力增加社会福利开支,真正做到还富于民,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可是为何曾俊华仍要重申坚持「应使则使」原则?钱又不是他个人的,把储备大量派发,港人个个收惠,政府民望更高,何乐而不为?财爷如此坚持,是因为政府各项社会开支日益沉重,一旦变成「大花筒」,恐怕覆水难收,形成恶性循环。
低估库房收入 情有可原
  笔者相信财爷曾俊华所言,当局低估库房收入是情有可原。近年香港楼价高企,未买楼者怨声四起,政府去年对楼市作出多番干预,更使出空前辣招「SSD」和「BSD」,试图冷却炽热市况,于是外界均认为,无论成交量和价,都可能出现大幅下调情况,因此低估于地产方面的税收,一点都不出奇。
&&& 为何香港楼价总是居高不下?归根究底是利息低企和大量热钱涌入有关,联系汇率制度使港元大幅贬值,引致资金大量投入商品和楼股市场,其中砖头变成了必然投资工具。虽然「SSD」和「BSD」曾令楼市短暂淡静了一个多月,但热钱很快又使市场恢复平常一样热闹。矛盾的港人一方面庆幸在土地和印花税等的收入急增,另一方面却埋怨高昂的楼价要付出沉重代价。
&&笔者认为,既然今年港府盈余丰厚,财政预算理应加推利民纾困措施,如减薪俸税和利得税、免差饷及免公屋租金、推电费补贴与生果金加倍等等,更加要投放多些资源协助基层人士,防止跨代贫穷,缩窄贫富之间差距。至于楼市方面,当局再出招宜以平稳楼价为大前提,须知道现今是资金市,一旦热钱撤退,或外围出现经济危机,楼市必受重挫,到时政府将真正出现财政赤字。
审慎理财有理 过度干预不当(2013,2,20)
&&& 财政预算案将于下周宣布,坊间普遍对坐拥7千亿财政储备的特区政府抱有期望,认为如此富有的政府,应该慷慨派糖,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反正此刻政府民望低迷,有能力的话,多做些利民纾困措施,对将来施政更有好处。
  于是,不断有消息传出,财爷曾俊华除了一如既往般推出免差饷、电费补贴、公屋免租及综援生果金双粮外,亦会提高个人入息免税额,估计从十二万增至十三万,此外,首名子女免税额会从六万元增加至八万元,第二名或以后子女免税实则可望增至十万元,而措施将分阶段实施。对于中产来说,这些都是好消息。
  当然,多个团体及政党仍有不少要求政府派糖的诉求,提出的方案林林总总,皆因库房拥有巨额盈余,才有条件还富于民,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反对派议员总爱指摘政府是守财奴、曾俊华整天计错数,笔者倒认为政府应当审慎理财,预计少盈余好过预计多盈余,基层市民不是常说库房的钱就是大家的钱吗?
&&说来也有道理,人们常说要多作储蓄,以备不时之需,广东俗语也有「好天斩埋落雨柴」等,就是说花无百日红,万一经济出现变化,身边有积蓄才可安渡困境。一个政府也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财政年年有余总比整天入不敷支强得多,这一点,我们的财金官员们都很有防范意识,可称得上是持家有道。
楼市措施 效果与期望不同
  然而在楼市方面,笔者认为过度的干预并不一定是恰当做法,我们常在电视媒体中,看到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和财经事务及库务局局长陈家强提醒市民,香港楼价高处不胜寒,一旦外围经济出现危机,或低息环境有所变化,楼价将有大幅下调风险,呼吁市民买楼要量力而为,更多次警告,倘楼市过于亢奋,政府将毫不犹豫推出措施遏抑楼价。
  坦白讲,笔者并不希望楼价进一步上升,相反如能轻微下调几个百分点就最好。当政府没有借口或压力再推干预措施时,便是楼市好消息。就以加强版「SSD」和「BSD」为例,政策的效果明显跟政府的期望不一样,将赚取较少利润的短线炒家赶出市场,使长线炒家和生怕「卖咗买唔番」的业主们,放盘皆开天杀价,以致二手市场成交萎缩,可是价格却屡创新高。此外加征有限公司买楼印花税,也严重拖慢了市区重建的步伐,令楼宇供应进一步紧绌。这些结果,相信都不是社会各界想见到的。
为民望出招 损市不利民(2013,2,27)
&&& 港府再次向楼市出招,继推出加强版「特别印花税」(SSD)及「买家印家税」(BSD)后,四个月内再次使出辣招「双倍印花税」,即除首次置业人士外,购买本港物业(包括工商铺)均要支付双倍印花税。港府先是打击住宅短线炒家和限制公司及海外买家,接着是针对本地投资者,所有措施均令交易成本大增,务求以打压需求的方式来冷却炽热市场。
  有人说港府屡次向楼市落重药,是为挽救低迷的民望,因为每次宣布楼市措施时,官员们最是振振有词,坊间的反对声音亦最少,不像推出其他生民措施,总让反对派骂得狗血淋头。笔者认为这种看法甚有道理,一味狂推辣招打压买家需求,是损市不利民,可能只为官员带来个人声望而已。
  政府以楼市过度亢奋为由出招,是没有真正了解市况,就以今年一、二月份的住宅成交宗数计算,均较去年为低,而且炒风跟97年比简直是天壤之别,现今确认人身份转售(俗称摸货)个案几乎绝迹市场,二手楼市交投淡静,媒体报导的高价成交只是少数例子,主要是因为楼盘供应短缺所致,并不足以构成为亢奋程度。
  政策进一步收紧按揭成数,亦有违年轻人成家立室的基本要求,几年前就有大学生一句「女朋友冇楼唔肯嫁」的言论,成了楼市问题的争议话题,打压需求的措施不但使年轻人愈来愈迟婚,甚至引起许多社会问题。另一方面,政府一边希望吸引外资及厂商回流,但另一边却增加他们购买写字楼及厂房的成本,这都是自相矛盾的做法。如今港币大幅贬值,存放银行利息又低,投资股票或债券等又不敢,这也叫市民无所适从。
租金升跌 与炒卖没直接关系
  今次港府介入工商铺市场,「双倍印花税」将本地投资者重挫,相信短炒者将离场。当局以为没有炒卖,租金就不会上升,其实不然,租金的升跌跟炒卖商铺并没有直接关系。例如罗素街或西洋菜街的铺位,每年买卖成交极少,但租金加幅往往倍数上升,而成交频密的二、三线铺租,加幅却最多只一、二成而已。商铺的租金是取决于行业的承租能力,近年来自由行兴旺,带动了钟表珠宝、零售品牌等行业,他们给的租金自然较高,难怪被迫迁的食肆甚有怨言,这是自由经济的必然现象。搬离至二线街道或楼上铺经营的商店并非没有生存之道,就像日本东京的银座式商厦那样,也诞生不少成功的名店。
  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屡次强调,没有「银子弹」可将楼市问题一次性解决,惟有不断出招收窄买家光谱。如今不同层面的买家已收归掌控之中,政府政策是否也应设有落日条款或调节机制?否则一旦美国加息来临,资金大量撤离,楼市沽盘涌现时,在现今多项辣招的「金刚咒」之下,楼价大跌令业主逃生无门,负资产的惨痛故事可能会重现眼前。
把炒家赶出市场 有谁得到好处?(2013,3,6)
&&& 《财政预算案》上星期公布,内容平平无奇,外界批评声音四起,原因是最辣的招已在更早前推出,就是「双倍印花税」。为了遏抑楼市炒风,政府屡次使出绝招,继「SSD」和「BSD」措施将住宅炒家击退后,「双倍印花税」进一步将工商铺的短线投资者赶出市场。
  炒家,是一个不受欢迎的名字,尤其是炒楼者,不管你曾经纳过多少利得税和印花税。同样是炒,股票、外汇和金银铜等市场上的炒家,他们没那么受敌视,原因是外界总把高昂楼价归咎于炒风所致,对他们带上有色眼镜看待,认为没有炒家,楼价就不会上升,租金也不会上涨,因此,每当政府推出打压楼市措施时,坊间总会有不少支持者的掌声。久而久之,楼市政策也成为政府提升民望的重大决策之一。
热钱涌入 推高楼价真凶
  其实,真正推高楼价的并非炒家,而是市场热钱涌入、超低利率及货币贬值等,令大量资金投资在物业上。短炒者只是顺势推舟、混水摸鱼而已,难成大器。例如众多炒家在屯门、天水围一带炒了十几、二十年楼,结果不但没有将区内楼价炒高,相反有著名投资者在嘉湖山庄一役全军覆没。而去年新鸿基一个楼盘以呎价近万元在区内发售,不单止卖个满堂红,还即时打破区内楼价长期停留在每呎5千元内的宿命,可见地产商才是真正有威力。
  此外,多届前任港督及特首均不断出招打压炒风,楼价越打越升,政府也越升越打,结果前前后后不知出了多少招,最后干脆使出三年内转售征加重税的绝招「SSD」,这回正式把住宅炒家赶出市场,可到了最后楼价依然继续上扬,事实证明,楼价上升是供应和需求失衡所致,非炒家一己之力可以推高。
&&& 记忆中香港楼价从来没有便宜过,即使是97年金融风暴至「沙士」期间的楼价,仍然比周边的国家和地区高,然而这并没有影响香港在外国人眼中的崇高地位。楼价高昂的确使部份人望楼兴叹,营商者经营成本日益增加,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拥有最多土地的政府却更加富有,业主们也财产丰厚。香港天然资源短缺,贸易以转口产品为主,地产及金融成为最重要的经济支柱,而土地更矜贵得像中东的石油一样。
  显然,高楼价最大的得益者是作为大地主的港府,其次是地产发展商,接着是拥有越多物业的业主和长线投资者(即长线炒家)。如今政府加推「双倍印花税」,连工商铺也一网打尽,所有短炒者全部被赶离场,外地客也拒之门外,这意味着市场完全由本地用家及长线投资者主导,在盘源短缺的情况下,成交量将会严重萎缩,地产代理、银行按揭、装修家俬及律师行等相关行业必受拖累,而政府的印花税收入亦必定锐减,在没有炒家的楼市里,究竟有多少人得到好处?
打压工商铺 租金会下调?(2013,3,13)
&&& 外界对于政府多次推出抑遏楼市措施甚为受落,原因是财金官员总是强调,措施针对的是市场上炽热的炒风,楼市处于十分亢奋的状态,楼价屡创新高,政府有责任把它冷却下来,更多次表明,要改变市民对楼价只升不跌、愈迟买愈贵的看法。
  于是,除了额外印花税(SSD)和买家印花税(BSD)之外,新推出的双倍印花税(DSD)更扩大至工商铺范围,被「SSD」和「BSD」赶出住宅市场的资金,刚流入工商铺市场不久,如今又让「DSD」拒之门外。当投机者、投资者和海外买家纷纷离场时,现在市场上剩下来的,只是一批购买力不足的用家。
  只剩下这批负担能力较低的用家,难免使买卖成交出现冰封状态,有人形容现今的楼市差过沙士时期,也许没有说错,从一些挞订劈价个案,到发展商带头减价等等,看得出后市未许乐观,整体楼市向下调整已是难以避免。政府用打压需求的手段来剎停楼市,似乎已达到预期后果,而憧憬楼价下跌的用家当然表示欢迎。
通胀令楼价和租金续升
  然而,将百花齐放的地产市场改变为单一的用家市场,这是好的政策吗?答案见仁见智。不同的阶层和不同的身份,都有不一样的利益关系,坦白说,作为地产中人,肯定没有人会喜欢砸烂自己饭碗的政策,悲观的预测是,在现今辣招之下,地产从业员将会有三分之一面临淘汰。为什么政府智囊团,就想不出一个既可让楼市平稳发展,又可保持成交畅快的好政策?这样才是真正为香港拼经济,为人民谋福祉。
  多数人认为,楼价和租金上升是炒风带动,政府不断打击炒家是理所当然。其实大家有没有看清楚,「SSD」和「BSD」已将住宅炒家赶走,为何价格仍然上升,主要是因为银纸贬值引致通胀急升的关系,牛肉一斤升至近百元,菜心价格一年升了五成,楼价为何不可上升?同样地住宅租金方面,也不见得因为没有炒家而下调。
  今趟政府重击工商铺,主要是回应外界对商铺租金上涨的诉求。当局仍然错误地以为把炒家赶走,租金就会下调,这种旧思维恰恰跟运用在住宅市场里一模一样。租金的多少是由市场作决定,和楼市炒风没有直接关系,正如中环国际金融中心(IFC)和铜锣湾罗素街的铺位,由于是大财团长期持有,因此租金位列世界前茅。其实,业主租不出物业,自然要减价招徕,行业如抵受不住贵租,搬到第二条街也一样可以经营,政府不可以帮助给不起租的人去压低业主的租金,否则这会坏了先例,假如租客仍是经营困难,难道政府进一步资助他们?
房策跟随大陆 有违一国两制(2013,3,20)
&&& 反对派议员常故意质疑特首梁振英是共产党员,就是害怕他施政被大陆政府牵着鼻子走。可是,近年来中港两地政府不约而同打压楼市,表现甚有默契,其出手之狠、招数之多前所未见,很明显,港府的房策正在跟随大陆的指引走,这一点,难免令人对一国两制产生怀疑。
  有学者专家形容这是政府和炒家在决战,政府连番推出辣招,除将短炒者赶出市场外,更将长线投资者、海外买家亦一并拒之门外,措施刚实施不够一个月,效果已立竿见影,只剩下看淡前景的部份用家,楼市成交难免静如止水,此刻急于出货的小业主唯有降价求售,楼价终于回落了数个百分点。诚如专家所讲,政府显示出无比的决心和耐性,第一招后推第二招,还有第三招、第四招,不将楼价推跌誓不罢休!
限价出售 用家必能置业
  这回合,政府历尽艰辛,最终胜回一仗。坊间认为是有决心者胜,笔者却感其胜之不武,花如此多人力物力、出那么多世纪绝招,也只能将楼价下调少许而已,效果没想象中理想。其实,要让楼价大跌是非常容易的事,只要使出一招,就是限价出售便可,即所有楼盘(无论一手或二手楼)全部规定订价不可超出某一个价格,比喻:港岛区每呎只可卖@4,000,九龙区只可卖@3,000,而新界区只可卖@2,000。这样就可保证所有用家皆买得起楼。
  可是,压低楼价的政策就是德政吗?那可不一定。当经济好购买力强时,楼价自然会向上,相反楼价便会往下调。而当楼市低迷时,人们常因为经济不景气,不敢在低位时买楼,因此错失入市良机。碰上楼市好时,买家反而会争相入市,因为害怕愈迟买愈贵,所以说,要在楼市做到高沽低揸,的确不容易。
香港回归以来能够保持繁荣,完全是一国两制的成功,港府奉行资本主义制度,跟大陆计划经济有所不同,楼市措施实不必与其相随。大陆控制房价是因为要维稳和抵抗通胀,国家的财政收入来自多方面产业,不像香港对房地产的依赖,政府从地产方面直接和间接取得的税收占库房收入的4成或以上,可见地产兴旺,对香港经济发展何等重要。
楼市大跌 害了百万业主
  外界总认为,打压楼市就是打压地产商和炒家,其实这想法是错的。地产商只是批发商,楼价低时他们买的地价也低,对其售楼盈利不会带来太大影响,就像近期何文田地皮就比预期中卖平了近20亿。此外,炒家不炒楼也可以炒股票或债券等,表面上他们没有损失。
  然而,楼市大跌却对百万小业主非常不利,楼房是他们的财产,他们背负银行满身的债,回想97年金融风暴,当时没有那么多辣招,楼价仍可大跌7成。因此,打压楼市的措施在上升周期或许是适用,可是在下跌周期却变成了毒药,港府是否应该汲收当年十几万负资产的惨痛教训,在美国开始加息之时,在楼价仍未大跌之前,研究一下何时正式退市?
房屋政策是地产成败关键(2013,3,27)
&&& 当年的「八万五」房屋政策,碰上了亚洲金融风暴,使香港楼价大跌七成,造成史无前例的十几万负资产个案。后来的「自由行」政策,带旺了香港的消费、旅游和酒店行业,加上投资移民措施,挽救了低迷不振的楼市。今天港府推出的多项打压楼市政策,又将会带来甚么样的后果?
  人们对房地产总是又爱又恨,所谓成也地产,败也地产,楼房不只是自住的工具,港人已将它当成身家财产,楼价上升或下跌都牵动着他们的心弦。最近一项调查指出,香港有超过六十万人是百万富翁,他们的平均资产净值突破千万元,而其财富主要源自于物业升值。
  这消息是好是坏因人而异,持有物业者笑逐颜开,尽管不卖仍可算是千万富翁。可未置业者面对高昂楼价,难免望楼兴叹,心有不甘之余,更希望政府能出手推低楼价。舆论常指香港贫富悬殊日益扩大,主要是有楼和无楼的分别,而政府为了迎合民意,只好不断出招,结果是地产市场水尽鹅飞,如今楼价正式拉开了下跌的序幕。在经济向好的环境下,物业代理、装修家俬和银行按揭等业务却反而受到重挫。
房策把热钱推向欧美
  两年多前推出的额外印花税(SSD)措施,将住宅炒家赶走,在重税的捆绑之下,用家难以在两三年内卖楼或换楼,形成楼盘供应更加短缺,二手楼成交量大幅下降。半年前再实施买家印花税(BSD)政策,以楼价的15%来加征印花税,的确阻吓了大部份外地客入市,SSD和BSD双管齐下,成功击退了所有中外投资者,将买楼的优先权利留给了本地市民,住宅市场变得一片淡静,楼价依然没有下跌。然而,泛滥的游资开始流向工商铺市场。
  到了一个月前,财政司司长等不及财政预算案公布,率先宣布了致命的双倍印花税(DSD),诚如施永青所说,这是压死骆驼背上的最后一根稻草。除了首次置业的用家外,DSD不仅将住宅市场上的其他买家赶走,也将工商铺的所有投资者一网成擒。无端端把热钱推向渴望游资到来的欧美国家,他们连多谢也不用说一句。
  近来传媒又大肆报导,说什么商铺业主疯狂加租,逼使食肆结业,中小企业无法生存,连屹立铜锣湾二十年的富豪饭堂也被逼搬迁。笔者不禁要问,屹立二十年该赚了不少吧,是搬迁又不是结业,品牌效应仍在,搬到另一条街一样可以客似云来,商业社会搬迁或扩张与收缩,平常不过之事,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
一招限制转手 可达三赢局面(2013,4,3)
&&& 目前香港经济势头良好,政府坐拥大量财政储备,每天都在研究如何帮助弱势社群。同时大量基建即将上马,各大机构均在为聘请员工而费煞思量。然而另一边厢,物业市场成交量却严重萎缩,其惨淡境况仿佛回到冰河时期,一众从事相关行业人士叫苦连天,正是「东山飘雨西山晴」,楼市前景跟经济发展背道而驰。
  正如岭大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泺生教授所言,政府现时的房屋政策是累人累己。打压楼市的辣招,不仅会造成逾万人丢饭碗,也可能使政府库房印花税少收逾一百亿。据报导,近月来物业成交重回十年前&沙士&时期,业界估计今年交投量将按年大减六至七成,即从业人数或需重回当年不足两万人,才足够开单维持生计,以目前代理人数三万多计算,流失逾万人手并不为奇。
  至于政府物业印花税收入方面,从2010 年财政年度的251亿,到去年减少至182亿。政府不断出招打压楼市,按比例算,今年的物业成交量只可维持三分之一,则年度物业印花税将少收120亿左右。新政府一上场,视楼市为头号敌人,去年底到今年初,先后推出了三大世纪绝招,即是买家印花税(BSD)、额外印花税(SSD)和双倍印花税(DSD),赶走投资客和海外买家,现时市场上只剩下购买力不足的用家。
  成交萎缩也使相关行业大受影响,与银行按揭部经理谈起近况,他们的生意三月份跌了五成,同样地装修、家俬、律师等行业也受牵连,生意也少了一半。政府牺牲自己和业界利益,为的是要迎合基层市民,尤其是未置业人士的愿望。有人说,高楼价影响经济与民生,使供楼者家庭陷入生活困境。也有人说,楼市跌造成万人失业,小业主资产缩水,也影响政府库房收入。谁对谁错,难以定夺。
赶走炒家 留下长线投资者和用家
  那么甚么是最好的政策,答案一定不是打压需求的房屋政策。为了推跌楼价,宁愿大幅减收印花税,又迫使那么多人失业,怎会是好的房策。好的政策是要让人人有屋住、个个有工开、政府有税收才正确。香港有这么多优秀人才,难道就想不出一个更佳的方法,非得以行政干预手段来打残楼市不可?
  笔者认为,除了大兴土木盖房子之外,当局应立即取消所有打压楼市措施,不要什么「SSD」、「BSD」和「DSD」。只需使出一招,就是规定所有物业三年内不得转手,如出售重征楼价升幅的三成作为升值税,这样的话,加上物业印花税和利得税,三年内转手的炒家便要缴付约五成的税项。市场上没有短炒者,留下长线投资者和用家,楼价可平稳发展,成交量也可维持正常,政府税收亦不会减少,这才达至三赢局面,有利于香港长远的经济发展。
物业成交惨淡 相关行业遭殃(2013,4,10)
&&& 物业市道成交惨淡,犹如03年「沙士」时期。说来也真凑巧,禽流感疫情卷土重来,在国内各大城市迅速蔓延,大有重临香港之势。虽然港人暂时还未被殃及,但是地产市场已被严重感染。
  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的楼宇买卖成交只有6,825宗,比2月份少了三成,创出过去一年新低。由于田土厅登记属于滞后出现,3月份的登记反映的是2月份的成交,政府在2月23日实施双倍印花税(DSD)后,市况已陷入停顿边缘,因此3月份成交宗数将进一步减少,相信待四月份公布时,数字会低得十分惊人。
  在经济环境良好的今天,各行业均出现人手短缺情况,唯独地产代理行业出现巨大变化,原本还是一片好景,如今被房屋政策乱棍打死。一众代理的生计令人担忧,可能出现三分之一从业员失业,回看现今社会上出现的工潮,仅几百个码头工人要求加薪就弄至满城风雨,相比之下,地产从业员算是较为克制了。
  面对目前困境,许多行家向笔者大吐苦水,希望本人写文章呼吁当局关注业界生计。坦白说,要政府这么快收回遏抑楼市措施似乎是不可能,笔者反倒希望楼价尽快下跌,最好在第二季下调10%至15%,这样的话,政府才有条件去研究设立日落条款,如今大多数人都认为楼价应该下调,港府岂敢与民粹力量作对?因此哪里顾得了政策对经济的实质影响,当然更加不会理会地产代理的惨况了。
不断加辣招 目标却不清
  政府以来不及辟地填海广建房屋为由,强行不断加辣出招,采取行政手段限制楼宇买卖和价格,这只会使供应更加短缺,无壳蜗牛更难上车置业。既然找不到足够土地开发,就应该释放二手物业交投,楼价才可得到舒缓。财金官员常说非常时期用非常政策,意味着过了非常时期就会退市,那么是否应该说明白一点,楼价要跌多少才达目标?起码让从事相关行业的人有心理准备,算一算要捱过多长的艰苦岁月,才可重见天日。
  作为资深地产中人,经历几次楼市高低时期,十几万负资产的情况仍历历在目,希望政府要吸收当年的惨痛教训。其实,过多的遏市措施也招来反对声音,像美国智库卡托研究所学者就批评,港府推出的「SSD」、「BSD」和「DSD」等辣招是「大错特错」,严重影响自由经济美誉。笔者也有疑问,既然香港的成功有赖于自由市场经济,那么为何要破坏它?
谁是英明领袖?(2013,4,17)
&&& 笔者有时候也感到疑惑,究竟是经济向好带动楼价上升,还是楼价上升带动经济向好?根据报章报导,美国楼市从谷底反弹,全国楼价于2月份按年上升约一成,原因是联储局量化寛松政策制造的热钱回流本国,加上海外买家(内地客为主)蜂拥进入美国买楼的缘故,专家们更指出,楼市上升将提振美国疲弱的经济,改善本土的就业市场。
  这边厢,香港楼市却跌进谷底,成交量大幅萎缩,楼价有可能急跌5%至10%,市况恰恰跟美国相反,理由是港府推出的一系列房屋措施,不仅将本地投资者赶出市场,更将富有的大陆买家推往欧美市场,专家们均认为,楼价下跌会影响香港的经济增长,也令本地的失业率增加。
热钱走向 左右各地楼市
  读者可能会产生疑问,明明香港经济比美国好,何解香港楼价跌,反而美国楼价升呢?很明显,热钱的走向在左右各地楼市,其力量十分巨大。楼市向好创造更多建造业职位,地产代理、律师行和银行按揭业务直接受惠,连锁效应下,建材和家电等也更加畅销。因此以目前情况看,楼价先上升,再带动经济向好,这种说法较为贴切。
  热钱从西方来到东方,再从东方回流西方,资金的进出影响楼市的升跌。所谓「十年人事几番新」,善忘的香港人似乎忘记了昔日的伤痛,犹记得十年前「沙士」来临,港人害怕得不敢买楼,当年香港经历亚洲金融风暴,楼价大跌重创经济,到处可见银主盘,世纪疫症使人们以为香港会沉沦,谁还敢去买楼?现时想起来真是悔不当初。
&&& 虽然我们埋怨十年前没有买楼,但是必须感谢十年前的自由行政策,它强劲的消费带动了疲弱的经济,也救活了低迷的楼市,如今香港的失业率从7%降到3%,负资产个案也已消声匿迹。香港恢复了往日的繁华,却推出一连串闭关锁港的政策,如限制自由行、限购奶粉、零双非等等,更甚的是拒绝内地客买楼。难怪有人形容香港人过桥抽板、忘恩负义。
楼市落药过重 应加速供应
  港府不断加推辣招,其用意是让楼价适度回落,以免楼市泡沫爆破,但落药过重变成好心做坏事。目前楼市实际情况是成交严重萎缩,买卖停顿对经济构成重大冲击,以香港主要依赖地产和金融的结构来说,打倒楼价等于失去左臂一样,弊多于利。正确的措施应该是加速增加住宅供应,维持市场流通量,使楼价平稳健康发展,谁能想出如此良策,方可算为英明领袖!
释放二手供应 勿加征买楼税(2013,4,24)
&&& 日前与商界老友饭叙,谈及近来香港楼市。老友家中子女已长大成人,计划年底买楼结婚,询问本人意见。老友经商多年,向来精打细算,自然想在最低位置业。面对目前政府推出的众多遏抑楼市措施,后市会何去何从,几乎是笔者碰上朋友时都会说到的话题。
  回说老友下一代买楼结婚一事,原来父子俩意见不一。父亲帮忙支付首期,当然有话事权,认为楼市气氛不佳,楼价一年内将下跌20%至30%,提议儿子年底或明年才买楼。然而儿子已决定年底结婚,认为现在筹备婚礼和进行睇楼时间刚刚好,从落订到成交,再装修到搬屋,非得至少半年不可,现在准备买楼已不算早。
  这种情形要笔者给予意见不容易,从楼价方面看,后市的确有可能下跌两成或以上,但跌的时间会很缓慢,或许需要一年甚至两年时间,以父亲精明的想法,等年底才计划买楼似乎较为划算。可是儿子急着成家立室,时间不能再等,年轻人想拥有自己的安乐窝很正常,且父子俩都爱面子,租楼结婚又怕不够体面。
  问题还有,置业首期不菲,加上财务上安排,为父者想暂时用自己名购买,将来再转送儿子,可是却遇上双倍印花税(DSD),这也使精明的父亲头痛不已。在目前楼市政策底下,类似的故事比比皆是,政府打压投资者之余,最受影响的其实是用家。
一刀切遏需求 拖累经济
  以一刀切遏止需求的方法来令楼市降温,效果十分显著,小学生都懂,把买家赶走使市场没有成交,楼价自然会跌,也太显浅易明。但是这会影响香港的经济前景,拖累地产相关行业和金融业的发展。新楼供应虽然来不及,但并非一定要强压需求,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撤销打击经济的捆绑楼市措施,释放二手楼市场,保持整体楼市的流通量,加上人们预期两三年后将有大量新楼供应,楼价便易跌难升。
  如果大家恐怕取消各项加征的印花税,会令炒风重临,大可另想措施赶走炒家,就是对其惩罚重税,例如三年内转手的炒家惩收其额外炒楼升值税,迫使短炒者变为长线投资者,另一方面,不要让长期持有物业的业主囤积楼房,要鼓励他们放盘换楼。也就是说,不需要「因加得减」的买楼印花税,太高的买卖交易费用,只会让楼市处于停顿边缘,帮助不了市民安居乐业。
令人感叹的「黄金五年」(2013,4,30)
&&& 上星期再次听了林奋强先生的「香港黄金五十」演讲,内容仍是那么精彩而震撼,超过三小时的演说完全没有冷场,几百名听众到了晚上十点,似乎都忘了晚膳时间。林奋强多次强调,香港只要把握「黄金五年」机遇,就可持续五十年经济繁荣,甚至超伦敦赶纽约,成为世界最先进城市。
  「黄金五年」是指从2010至2014年这「盛衰关键」的五年,由于西方经济重心向东方移动,香港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因此香港必须大兴土木,广建医院、学校、住宅和商厦等,吸引更多的外商进来投资,从而增加大量的就业职位。林奋强认为,香港全速发展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他说:「香港如不追赶伦敦和纽约,将会变成威尼斯」,言词中虽然踌躇满志,却难掩内心的无奈与感叹。毕竟黄金五年已过了三年多,时间不留人,香港的大型建设依旧停滞不前。
  香港虽有如此无私的优秀人才,然而其大兴土木「做大个饼」的建议,换来的竟是打压需求的措施,难免令人唏嘘。作为负责任的政府,应该排除万难,大力拓展供应满足市场,不应该因为民粹力量抬头、反对派势力扩张而畏首畏尾,香港有77%的土地尚未开发,为何会找不到土地发展?笔者认为,找不到的是决心才对。一个政府缺乏信心及决心,空有无限商机也是徒然。可惜呀,「黄金五年」所剩时间不多,今天我们的财金官员们,还常常将打压需求的字句挂在口边。
不知不觉间 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港人似乎已经忘记,香港的成功是资本主义经济的成功。长期以来,香港人勤奋工作、努力拼搏,创造出一个个成功的故事。可是近年来,打压需求的措施层出不穷,如限奶令、零双非和楼市印花税等等,开章明义以照顾本地市民需求为大前提,拒绝外来客进来竞争。其实大家有没有想过,香港是一个商业社会,就像一家商店一样,只照顾家人和亲友的需要,为了害怕东西越来越贵,不把货品卖给外人,这商店很快就得关门。
&&& 一个社会的转变是由制度上转变开始,今天港人关心政治多于经济,「占领中环」、预算案拉布及码头工潮等事件,几乎是所有香港人最热衷的话题,谁会理会什么「黄金五年」?难怪有商界人士这样形容:「香港有议员想搞文革式批斗地主事件」。当人们不断追求公平公义、少数服从多数以及以民意为先的社会福利制度时,香港将在不知不觉间,从资本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道路上。
楼价跌物价升 港人财富萎缩(2013,5,8)
&&& 关于地产,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原因是地产是香港的经济命脉,政府每年从地产方面的财政税收,占库房总收入相当大的比例。另一方面,房屋不仅可作居住用途,而且已被港人当成资产的重要部份。因此,楼市的升与跌牵动着他们的心弦,也直接影响他们的工作与生活。
  世侄朋友夫妇年轻有为,一毕业踏出社会便努力发奋,三十出头已有楼有车,夫妻俩是典型香港青年才俊,拼命工作之余,略有积蓄,自然想将储蓄进行保值。于是致电笔者:「Uncle,宜家港纸大缩水,我想买多层楼保值,你睇现时适唔适合?」「咁快又储到钱买楼?不过宜家唔好买住,最好多啲吃喝玩乐,去多几趟豪华游阜好过啦!」年轻人甚为疑惑,努力储蓄置业是香港优良传统,怎么笔者反倒叫他们尽情消费呢?
  笔者解释,自从政府两次推出辣招,在三重印花税的打击下,楼市已立即冰封,现今市道是近二十年最坏的日子。政府以优先照顾本地买家客为由,将海外买家、投资者和炒家一并赶走,现在市场上只剩下这批实力最差的首次买家,让他们在高楼价时优先买楼,不是害了他们吗?这些首期不足的买家,一般都向银行贷款九成按揭,假如楼价下跌两成,他们马上就成为负资产。
一两年内 楼价或下调两成
  如此惨淡市道,一两年内楼价下调两成绝对有可能,这或许也是政府的期望。世侄已是有楼在手,现今再买楼要交双倍印花税,买楼交易费高达一成,楼价如像预期般下跌的话,他们将在短期内损失三成楼价,实在是犯不着。倒不如听笔者说,到处游山玩水享受人生,把积蓄花光更对得起自己,反正量化寛松使港元大贬值,手持现金也是投资无门。
  政府推出辣招,美其名是要稳住炽热楼市,帮助首次买家置业,实际上不但帮不到首次用家,也连累了想投资保值的港人,像世侄夫妇那样的人为数不少,他们并非想炒楼,只是打算买楼保值,现在也成为政府打压的对象。笔者不禁要问,既然当局成功遏制楼市,何不也大力按停通胀,否则的话,楼价跌物价升,港人财富效应将继续萎缩!
纽约游 感受美国人的豁达(2013,5,15)
&&& 到美国参加大女儿的毕业典礼,她在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取得双学位,还幸运地考取了优异成绩。见到她戴上四方帽的那一刻,内心的感动实在难以形容。这次才深深体会到,无论路途多遥远、工作多繁忙,做父母的总要出席子女的毕业典礼。
  从香港飞密歇根州安娜堡需要18个小时,当地的士司机说是不可思议的事,然而对于喜欢移民的中国人来说,却是平常不过之事,几乎每个美国大城市都有中国城(CHINA TOWN),可见中国文化无处不在。难得有一个悠长假期,笔者顺便陪女儿到东岸几个大城市旅游,由底特律到波士顿,再从波士顿到了纽约。纽约这个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带给笔者非一般的感受。
  在纽约最热闹的时代广场附近下了车,这里的人脚步走得比香港更快,不同肤色的人群擦身而过,一张张陌生的脸孔在急速的都市节奏下,看起来显得异常寛松。甫进下榻的星级酒店,寛敞却颇旧的大堂被CHECK IN的人群包围得水泄不通,好不容易拿到房间锁匙,一开门,我的天,近5,000港元一晚的房屋竟然没有景观又细得可怜,那一刻心情顿然跌进谷底,3天的波士顿悠闲假期的感受,一下子让纽约给破坏了。
中港商人 买曼克顿物业
  晚上约了朋友在曼克顿中央公园附近的一家法国餐厅吃饭。罗小姐是成功的中港商人,女儿不久之前在哈佛大学读完MBA,留在纽约华尔街工作,她也是刚过来陪女儿几天,跟她们吃饭是很高兴的事。一坐下来寒暄几句后,罗小姐已迫不及待地说:「蔡先生,快点过来买房呀,纽约房价最近升得很利害,你家几个孩子有机会在这边读书和工作,既可自用也可投资!」原来两个月前她已在曼克顿买了房子,听说短短时间楼价已升了一成多。她还说:「美国政府和房地产业界十分感谢香港人,主要是因为港府不给外地客买楼,迫使大量的中国资金流进美国楼市,振兴了美国经济!」
  笔者听后有所领悟,罗小姐纵横商界视野广阔,见识比在下高出几倍,卖香港楼买美国房,从投资角度看是不错的选择。于是笔者回答:「罗小姐,小弟这趟是陪女儿旅游,慰解她多年寒窗苦读,行程还有华盛顿和芝加哥。这样吧,你先帮我留意一下,有适合的房子马上通知我!」罗小姐教导下一代出类拔萃,同时更热心助人。
  虽然坐车吃饭消费比香港贵一倍,但大家却吃得非常开心,饭后到她们家参观一下。这个曼克顿53街的高层单位,面积约720平方呎,属于一房一厅设计,罗小姐女儿一个人住挺不错的。楼价大约为港币950万左右,呎价港元@13,000左右,跟香港中高档楼价差不多,不过她们认为美国房价仍会上升,现在还在物色更大的房子作为投资之用。
  回酒店的路上又跟的士司机聊起来,一听到酒店房价这么贵,他说:「下次你们来新泽西住,四五星酒店一晚才100美元。」原来司机家住新泽西,每天开50分钟车到纽约上班,新泽西不单酒店房十分便宜,楼价也比曼克顿平一半以上,吃饭买东西住酒店等消费都比纽约低很多,司机生活得很开心,价值港元100万的车还是自己买的。美国人不怕外国人进来把房价、酒店和商品价格推高,他们认为最要紧的是有商机有工作,住不起曼克顿,搬到新泽西一样开心。
  香港市区房价很高是事实,可是新界很多二手优质屋苑,楼价只卖每呎@4,000至@5,000元左右。住不起市区的港人,难道就不能学一学美国人的那种豁达态度,搬到只需半小时车程、空气又清新的新界区居住吗?
齐齐反对高楼价(2013,5,22)
&&& 偶尔看一下网上读者回应,原来笔者文章的回应区还真热闹。每篇文章均出现不少反对声音,大多数是一些善意的批评,尤以年轻人为主。面对香港高昂楼价,刚踏进社会不久的年轻一代,自是表现得充满愤怒,笔者十分理解他们的心情,想当年,本人何尝不也是辛苦多年,才储够首期买楼上车。
  外界总以为在八、九十年代,楼价与物价较低,年轻人上车比较容易,现今楼价飞升,买得起楼的人愈来愈少。其实这说法并不一定正确,从田士厅登记的业主人数愈来愈多,就可以证明今天买得起楼的人更多。别以为以前的人买楼不痛苦,当年楼价虽没现在高,可是薪金相对便宜得多,最主要的是按揭利息特别高,长期维持在8 & 10厘左右,因此每月供款一般占个人入息一半以上,97年更高达入息7成,谁说当年供楼不辛苦?
昔日年轻人勤奋工作 很怕失业
  是否以前的年轻人不反对高楼价?错了,以前的人一样反对地产霸权,只是反对方式不一样。当年社会福利没今天好,没有工作就没有饭吃,住劏房的人比现在还多,买楼被视为很遥远的事,刚毕业的年轻人,哪里敢想买楼之事?只有望楼兴叹,想买就要加班工作或做两份工。那时的年轻人很怕失业,勤奋工作,根本没时间出来反抗示威,怒火只能留在心中燃烧。
&&& 如今社会进步了,福利也多了。有人说「福利养懒人」,也许有一定道理,香港有近27万个家庭领取综援,其中有3.52万个男性年龄在25至39岁。经济学家雷鼎鸣教授指出:「这批年轻壮男既没工作,也不找工作,是名副其实的宅男,他们当中每月领取二、三千元综援金,已足够生活费用,比起在外工作一万元一个月,扣除交通膳食费用,还要受气等更为划算。
  此外,做宅男或宅女也有好处,每天在家上网打机结交朋友,加入讨论区作回应,站在道德高地评论世事,有空时可参加游行示威,生活倒也逍遥自在。」难怪坊间总认为,这些为数不少的宅男,就是反对地产霸权和金融霸权的佼佼者,从网上回应区或游行示威的人群中,经常看到他们的身影。
退市条件 楼价必须下跌
  至于大多数有工作的青年人,他们一样也反对高楼价,只是工作繁忙少有时间作出回应而已。香港是一个自由的地方,选择做宅男或勤奋青年都有自由权利。笔者此刻也反对高楼价,房价高不仅使年轻人上车难,也是政府屡推辣招印花税的主因。如今地产市场一片死寂,严重地影响各个行业的发展。所以说,要让香港经济健康发展,政府政策就要退市,而退市的首要条件,就是楼价必须下跌!
高昂楼价 应由外地客和投资者承接(2013,5,29)
&&& 用「针无两头利」来形容港府的房屋政策最为贴切。两年半以来政府屡推打压楼市措施,尤以三类印花税(简称3D)最为狠辣。平心而论,政策的确成功冷却炽热楼市,令楼价有所回落。对于一众未上车者和等待楼价回落时买楼的港人来说,打压楼市措施当然是德政,同时也博取了传媒一时掌声。
成交量萎缩 市民望楼却步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以打压需求、不做生意的方法来推跌楼价,却带来众多负面影响。诚如岭大公共及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泺生教授所言,3D政策弊多于利、害人不浅。他指出,评估政策应从整体社会利益着眼,应以协助市民改善居住环境、藉以达至安居乐业为出发点。可是政策发挥出来的效应,却是成交严重萎缩,市民望楼却步,不敢入市。
  政府多次强调,香港高楼价是由炒家推高,3D政策就是要阻止或限制这些外地客、公司买家和投资者买楼,把机会留给本地首次置业人士,就像限制购买奶粉一样。政策表面上是照顾本地市民利益,实际上产生反面效果,大家都知道今天香港楼价位处历史高位,此时此刻优先让首次置业买家上车,反而有可能连累了他们,首次买楼者实力较逊,大都向银行贷款楼价9成,假如楼价下跌超过1成,他们马上变成负资产,试问政府高官于心何忍?
&&& 楼房不仅是居住用途,港人早已将它当成投资工具。很多人常埋怨为何不在97年卖掉房子,再于03年沙士期间买楼?就是因为不懂高沽低揸,创造财富,眼见别人拥有物业而身家倍升,心里难免不是滋味。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有超过200万人士以个人名义持有物业,数字比例相当惊人,他们也因此产生了巨大财富。
楼价低位时 应助上车客置业
  笔者突发奇想,既然政策好坏参半,有利有弊,不如来个大调转看看。香港楼价创出新高,就暂时别让首次置业者买楼,将3D政策全部撤销,鼓励海外买家、本地投资者和炒家入市买楼,让他们都在高位接货,政府大量推出土地在一、两年内逐步实现,楼市成交畅旺可令政府库房收入大升,也带动各行各业经济向好。
  楼市是有周期性的,楼价的升与跌决定于供应和需求因素,更重要的是关乎香港经济的发展形势,单靠有需求而购买力不足,楼价还是会下调。从03年至今楼市已上升了10年,该是回落的时候了,假如美国提早退市,利率掉头回升,天灾人祸或打仗等突发事件出现,楼价焉有不跌之理?因此,在楼价高企时,放寛政策给有实力的外地客、投资者买楼,在低位时,协助本地首次买家上车置业,才是正确和明智的做法。
楼价跌创和谐 苦了地产代理(2013,6,5)
&&& 反对高楼价的声音大,并不代表人数多。香港有超过一半人口居住在私人物业里,拥有物业的业主人数所占比例在世界前列,楼房早已被港人视为财产的重要部份。因此,未买楼者或没有上车的年轻人,自然会反对高楼价,然而当他们一旦成功置业,成为百万业主一份子后,心态却会有所改变。
  大多数的港人认同香港楼价太高,也不表示他们都反对高楼价,在自由市场经济里,楼价高或低、合理与否应由需求来厘定。香港人努力拼搏去达成买楼愿望,当然希望楼房有保值甚至升值功能,谁愿意见到自己拥有的物业缩水?笔者与众多小业主的心态一样,认为现今楼价应有所回落,比如下跌两成左右最好。
楼价倘暴泻 损整体经济
  但是如果像传闻所说,连政府也接受楼价下跌四成,那就未免过于迁就民粹声音了,当局有没有考虑过,制定政策除了要顾及民意之外,还要衡量对经济所带来的影响。
  楼价大跌四成对业主们来说,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但下跌一、两成对社会起了和谐作用,现今财富都归于业主一方,使没有物业者和业主们形成对立局面,两者之间矛盾日益恶化。有见及此,城中富豪李兆基愿意捐出农地,兴建多达一万个廉价细单位,售价在港币100万内,供年轻人免首期上车置业,就是因为要社会和谐。李兆基还说:「如果其他富豪都愿意捐,香港贫富悬殊就可以解决。有钱人捐一啲,社会就和谐啲!」
&&& 笔者十分赞赏「四叔」的做法,所谓独乐不如众乐,香港楼价越高,买不起楼的人越多,反对地产霸权的声音越强烈。众所周知,为了遏抑楼市,近来政府推出三大印花税辣招,楼市已变成一潭死水,成交量跌至03年沙士时期水平,3.7万名物业代理平均只约8人开一张单,前景十分暗淡。
地产从业员 冀楼市稳定
  然而坊间有部份声音却认为,地产代理是楼价高企的帮凶,是地产霸权的既得利益者,不单没同情他们面临失业潮的危机,甚至提议他们转行任地盘和建筑工人。外界都说地产代理唯利是图,不近人情,此刻笔者不禁要问:「究竟是谁心态凉薄?」
  人们以为地产代理喜欢将楼价推高,其实不然,地产从业员的心声是希望楼市稳定发展,有更多的人买得起楼,才可制造更多的成交量,楼市成交畅旺才是他们的愿望。至于高昂楼价,他们并非从中得益者,因为在他们当中,仅约2至3成人拥有私人物业而已。
「地产代理」 不会是梦想职业(2013,6,13)
&&& 监察政府善用公帑、减少税金的民间组织「107动力」,日前举办了一个名为&打税香港梦&之额印税苦水会,笔者有幸成为演讲嘉宾之一,与地产界猛人施永青、汤文亮和汪敦敬同台演说。
一系列额外印花税 影响负面
  出席的嘉宾还有不同阶层的精英,如狮子山学会王弼、港铁住宅业主联会林悦、香港中小企协会畲继泉、中产动力冯炜光、区议员林翠莲及专栏作家李兆富。大家一致认为政府推出的一系列额外印花税,不单打击香港楼市的流动性,更已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将使GDP下跌,失业率上升。
&&& 向来甚有社会使命感的中原地产施永青,罕有地公开呼吁同业们要勇敢地表达内心的不满,甚至鼓励他们上街游行示威,可见SSD、BSD和DSD(简称3D)对代理行业的冲击,已到了十分严峻的地步。跟过往几次危机不一样,以前大行总想在低迷时期乘机吞并中小行,这次连自身也难保,几乎所有大、中、小型代理行都出现亏损情况,行业面临失业和倒闭潮,自然也顾不了自我形象了。
  长远房屋策略督导委员会成员黄远辉公开表示,政府应果断加推更多辣招,务求楼价回落两成方可罢休。财政司司长曾俊华亦在上一次发表言论,政府推出「3D」政策后,楼价有所回落,物业交投量跌至每月4千多宗,政府会继续监察楼市发展,不会轻易作出退市决定。观两位有份制定房屋政策官员言论,政府政策是以楼价跌至某一个幅度,以及交投量少于某一个宗数为既定目标,这使笔者十分惊讶,究竟香港什么时候变成了计划经济?
交投急跌 从业员处水深火热
&&& 难怪今天的地产代理如此仿徨,人为的「3D」政策暂时还没有令楼价大幅回落,但却使交投量少了三分之二,一众从业员已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楼价没有下跌两成以上,意味着政府政策还没有达标,随时仍会有进一步加辣的可能。
  笔者可以断言,一天「3D」政策不撤销,地产代理都看不到明天,如今唯有期盼楼价早些下跌两成或以上,政府才有条件设定日落条款。假如楼价徐徐向下,两至三年后才下调两成的话,那么今天的同业们如不想转行,唯一的选择,就是必须团结一致,齐齐上街抗议。
  令人觉得讽刺的是,目前香港经济势头良好,港元贬值通胀急升,可是政府却要楼价下跌两成或以上,于是屡次出招乱棍将楼市打沉,地产代理行业前景变得一片黑暗。外界都说代理容易赚钱,其实不然,笔者与祥益地产汪敦敬闲谈,就不约而同地表示,不想下一代做这一行。诚如狮子山学会总监王弼所说:「小时候的梦想,没有人长大后想当地产代理!」
房屋政策 自相矛盾(2013,6,19)
&&& 首批白表免补地价(简称白居二)的2,500名中签人士涌进楼市,顿使居屋市场热闹起来。在政府「3D」辣招的影响下,居屋市场跟私楼市场一样,供应同样处于紧掘状态,忽然有如此庞大购买力积极入市,有人担心市场购买力因此逐渐释放,继而带动楼价进一步向上。
  「白居二」政策是政府协助中下层市民上车的措施,能让更多的人安居乐业,自然广受大众欢迎,居屋价格也因此屡创新高。这是一个十分矛盾的现象,政府一方面鼓励首次置业者入市,另一方面却希望楼价有所回落,根据长远房屋策略委员会黄远辉言论,不难判断楼价跌两成是政府指标,也就是说,政府变相要让这一批首次置业者沦为负资产,未知此刻「白居二」购买者有何感想?
  笔者多次提及,政府在楼市高峰时,屡推辣招打压楼价,将海外买家、公司客和投资者拒之门外,说什么要将机会优先留给首次买楼的本地客,这不单本末倒置,而且是非常危险的做法。这些向银行按揭楼价九成的「白居二」买家,疯狂地以癫价抢购二手居屋,他们显然对楼市不甚了解。楼价是不会永远上升的,政府不是整天要打破市民对楼价只升不跌的看法吗?可怜的「白居二」买家,今天他们感谢政府给予上车机会,他日可能会成为反负资产的示威者。
楼价有可能下跌两成
  不是危言耸听,楼价跌两成绝对有可能出现,既然政府已对市场发出如此讯息,自然会朝此目标前进,否则难以向市民交代。假如「3D」辣招不达既定效果,不排除进一步出招的可能,这回梁振英政府显示出无比的决心,正是「不到黄河心不死」。准买家必须作好心理准备,现今的楼市已是政治市,也可以说是政策市。
  另一个不明朗的因素是,美国联储局何时退市。日前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表示,若美国开始加息,停泊在本港的1,000亿美元资产可能会流出,楼市势受冲击而出现调整。目前香港楼市在多项辣招捆绑下,只剩下首次置业者,如「白居二」市场此等实力较逊的买家,相信消化完这批购买力之后,楼市又会恢复平静。
应撤销收紧楼市措施
  &笔者认同地产专家Portwood Capital主席卓百德的看法,当实质利率上升时,楼价会自动调节,港府应撤销收紧楼市措施。实际上,除了美国有机会退市引致利息急升外,香港经济增长放缓,楼市流动性大减等负面因素都影响楼价。加上港府实施前所未有的各项辣招,楼市已是雪上加霜,楼价脆弱得不堪一击,下调几乎已成定局。
防市况逆转 应设退市机制(2013,6,26)
&&& 美国联储局主席伯南克上周发表退市言论,意味着漫长的救市岁月即将结束。退市行动还未展开,全球金股汇市已出现大插水。有趣的是,美国经济开始踏上复苏之路,然而对于金融市场来说,似乎不是一件利好消息。
  股市和楼市是孖公仔,也可以说是两兄弟,股市下跌楼市也难独善其身。美国快要停止量化寛松政策,相信加息周期距离今天不远,港人一向享有超低按揭利率,引致楼价长期居高难下。一旦息口上调,供楼负担立刻增加,加上银行收紧个人信贷和进行压力测试等等,楼市泡沫的风险,比股市还要大。
若现资金撤退潮 楼价必受影响
& &&别以为香港楼价近来只跌了几个百份点,楼市表面上没什么大碍,其实内里暗藏危机,除了加息周期来临直接影响楼市外,资金的走向同样也左右楼市。美国推行量寛期间,有相当部分的资金流进新兴市场,香港当然也直接受惠。如今美国经济好转,资金有可能重回美国本土,假如新兴市场出现大规模资金撤退潮,大部份的资产价格都会应声下跌,香港楼价也难免受到波及。
  难怪日前财政司司长曾俊华又再次警告,倘资金因预期美国加息而大举流走,香港息率可能较美国更早上调,呼吁市民做好风险管理,注意楼市下滑危机。此言论显示香港随时有机会加息,而不须要等美国加息才加。可是另一方面,曾俊华却不肯放寛「3D」印花税的任何条款,连香港人成立的香港公司豁免「BSD」的建议也不肯接受。面对财爷如此强硬的态度,再看看目前一片寂静的楼市,一众地产从业员和业主们都表现得非常担忧。
加息将来临 辣招应弹性处理
&&& 众所周知,目前影响楼市有三大因素,第一是利率走势,第二是资金走向,第三是房屋政策。第一和第二个因素非港府所能控制,可是第三个因素在政府掌控之中,就应该做到收放自如才正确。
   在低息环境和资金泛滥仍持续、楼市需求仍紧张的情况下,政府推出辣招规管楼市还算情有可原,如今政府已明言加息即将来临,资金恐怕会大举撤离,为何「3D」辣招不可弹性处理?作为负责任的政府,推出政策应以经济民生为本,应根据市况转变作出适当调节,灵活制定可加可减的入市和退市机制,才有利于香港长远的经济发展。
梁振英民望为何愈来愈低?(2013,7,3)
&&& 7.1再有几十万市民上街,游行当天虽挂起三号台风,港人仍一如既往以和平理性的方式表达他们的诉求。据最新民意调查显示,特首梁振英(CY)的民望持续下跌,评分均仅为46.2分,创上任以来新低。
  面对港人对政府施政愈来愈不满,梁振英和多位司长及局长立即公开作出回应,表示政府官员团结一致,坚守工作岗位,以真诚态度去服务香港的决心。
  这充分显示梁振英十分重视民望,跟前特首曾荫权「民望于我如浮云」的态度截然不同。人们总是认为,以香港目前的政治环境,谁做特首民望都会很低,这点笔者也同意,但不可因为民望一定低,政府就不去理会和加以改善,应该更重视才对。CY一上任就十分着紧民意,施政以民意为依归,政策也大都向低下阶层倾斜,为何民望还是越来越低?
房屋政策杂乱无章 无所适从
&&& 其实,特区政府并不知道民望低迷的原因,他们甚至很满意自己的表现。各位如有留意传媒报导,就不只一次听到特首梁振英沾沾自喜地说:「现在已没有人讲官商勾结」。骤眼看来似乎很有正义感,可回头一想,却甚感不妙,原来CY政府以排斥工商界为施政目标,为了摆脱官商勾结形象,也为了顺应广大低下层人士的民意,可能刻意不跟工商界来往,甚至以工商界为敌,把经济民生暂时放在两旁,将民望摆于中间。
  于是,福利措施不断加码,扶贫政策推完再推,反正政府有大把储备,暂时怎花也花不完。遇到有市民投诉买不起楼,就狂推辣招压低楼价,来迁就能力不足的买家,碰上小商户埋怨铺租贵,便推双倍印花税阻止买家入市,影响外商来港投资经商。政府以楼价下跌两成为指标,视工商界为假想敌,拚命狂推土地供应,房屋政策变得杂乱无章,使外界无所适从。
失工商界支持 市民态度依旧
&&& 香港是成功的商业社会,实施的是多劳多得的资本主义制度,政府怕了民粹力量,不敢与商界密切来往,官商没有交流协调,矛盾因此不断增加,工商界对政府的支持度自然越来越低。另一方面,政府以为广派福利就会得到基层市民的拥护,其实也不然,反对派永远都是反对派,很多人口口声声反对共产党,心里却想着共产主义,一天还没有公平公义,一天都持反对意见,无论你的政策向他们多倾斜,他们都不会支持你。
  说到底,CY目前面临的窘境是,既失去不少工商界的支持,又改变不了低下层市民的反对态度。剩下来的,只有所谓的「梁粉」的拥戴,而「梁粉」又逢多事之秋,CY政府的民望又焉能不低呢?
All Rights Reserved
技术支持:林启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懒人瘦身贴有用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