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大堰河——大堰河我的保姆仿写》,写一段抒情议论性的文字。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150个字左右。

段落阅读训练(人教版高三)-免费教案,教学实录,说课稿,教学参考-新课程教学资料
&|&&|&&|&&|&&|&&|&&|&&|&&|&&|&&|&&|&&|&&|&
您现在的位置:&&>>&&>>&&>>&&>>&&>>&正文
段落阅读训练(人教版高三)
&&&&&&&&&&
段落阅读训练(人教版高三)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 点击数: 更新时间:
&
云南江川县第二中学&&罗向东
理解段及其构成,学会分析,组织一个完全段,掌握提炼中心,划分层次方法。
从小学到中学的语言阅读教学,反反复复进行训练的要数“分段”。不要以为“分段”是谈段的问题,其实“分段”是研究篇结构层次,并不涉及段落内部问题。至于写作训练也是以篇为主,很少指导学生组织好一段。因此,段落教学首先要弄清段及其构成。 & 
第一节 什么是段
[知识要点]&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章句》中提出:“夫人之立言,因字而生句,积句而成章,积章成篇”。这位古人把语言分为字、句、章(段)、篇四级。古汉语以单音词为主,字、词不分,按现代汉语则应分为字、词、句、段、篇五级。那么什么是段?段就是说话或文章中相对独立的一部分。“独立”是指能单独地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而“相对”是指在一席话或一篇文章之中其独立性只是相对而言。凡属这样的部分,就是我们所说的段&。(它不同于常说的句群、句组或语段。)至于说话或文章中承前启后作了某些省略的段和主要起关联作用过渡段,将放在“下篇”另说。
[例段]&
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最北端在漠河以北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最南端在北纬4度附近的曾母暗沙(属南沙群岛);最东端在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会合处,最西端在怕米尔高原上。总面积约960万平方公里。当北方的黑龙江省还是冰天雪地的季节,南海诸岛已是一片威夏景象;当乌苏里江上早晨洒满阳光的时刻,帕米尔高原还是星斗满天的深夜。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国家之一。
(《中国地理课本》文字略有改动)&
[例段说明]& 
这段表述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开头概括提出本段的中心,即“我国领土辽阔广大”。接着从疆域的位置、土地面积,一国之内气候和时间的差异几方面展示幅员辽阔,既有科学的说明,又给人以具体感受,使中心意思充实可信。收尾与开头照应,进一步明确全段中心意思
第二节 段构成&  
[知识要点]& 
段,从形态上分完全段和非完全段。一般地说,无论记叙、说明、议论,凡属完全段,它构成应包括三个部分:& 
1.起始部分:概括地提出本段内容或中心,确定全段涉及的范围或中心意思(常以论题句或中心句出现)。它作用在于介绍全段要说中心。& 
2.展开部分:围绕起始部分确定的中心提供实例,细节或理由,使中心意思充实可信。它的作用在于陈述或论证段中心意思。& 
3.终结部分:由展开部分引出一个合乎逻辑的结果,重申中心意思而避免用语雷同。它的作用在于明确或深化段中心意思。&  
[例段1]& 
我对松树怀有敬意更重要的原因却是它那种自我牺牲的精神。你看,松树的干是用途极广的木材,并且是很好的造纸原料;松树的叶子可以提炼挥发油;松树的脂液可以制松香、松节油,是很重要的工业原料;松树的根和枝又是很好的燃料。更不用说在夏天,它用自己的枝叶档住炎炎烈日,叫人们在如盖的绿阴下休憩;在黑夜,它可以劈成碎片做成火把,照亮人们前进的路。总之一句话,为了人类,它的确是做到了“粉身碎骨”的地步了。&  &  &&&&&&&&&&&&&&&&&&&&&&&&&&&&&&&&&(陶铸:《松树风格》)& 
[例段1]是记叙性的,共4句。第1句为起始部分,强调松树自我牺牲的精神(以中心句出现)。2、3句为展开部分,先列举松树的干、枝、叶、根及脂液全部服务于人类,然后又进一步从整体上叙述松树在夏天挡住烈日给人以阴凉,在黑夜焚化自身照亮人们前进的路。这样就把松树自我牺牲的精神展示出来,使起始部分提出的中心具体可信。第4句为终结部分,概括展开部分的内容,用“粉身碎骨”归纳松树为人类献身精神,突出全段中心意思。 
[例段2]&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从远古时代起,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劳动、斗争、生活在祖国的辽阔土地上。我国科学工作者在不少地方发现了属于猿人阶段的原始人类的化石和遗物。在云南发现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们已知的祖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在陕西出土了距今约80万年的蓝田人。北京周口店的北京人遗址闻名世界,在那里陆续发现了原始人类的遗骨、使用的工具、用火的痕迹,以及大批哺乳动物的化石。大量的考古材料把原始人类的生活情况,基本上记录下来了。有了人,就开始有了人类历史。祖国境内原始人群的活动,就是祖国历史第一页。&  
[例段2]是说明性的,共9句。第1句为起始部分,也是全段的中心句。第2句至第7句为展开部分,以不同地区大量的考古材料说明我们的祖先从远古时代就劳动、斗争、生活在祖国的辽阔土地上,创造着人类的文明。第8、9两句为终结部分,第8句起过渡作用,第9句以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呼应“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人类文明发源地之一&”这个中心。  &
[例段3]&  
有无认真的自我批评,也是我们和其他政党互相区别的显著的标志之一。我们曾经说过,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占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对于我们,经常地检讨工作,在检讨中推广民主作风,不惧怕批评和自我批评,实行“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这些中国人民的有益的格言,正是抵抗各种政治灰尘和政治微生物侵蚀我们同志的思想和我们党的肌体的唯一有效的方法。以“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为宗旨的整风运动之所以发生了很大的效力,就是因为我们在这个运动中展开了正确的而不是歪曲的,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语和自我批评。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最大利益为出发点的中国共产党人,想念自己的事业是完全合乎正义的,不惜牺牲自己个人的一切,随时准备拿出自己的生命去殉我们的事业,难道还有什么不适合人民需要的思想、观点、办法,舍不得丢掉的吗?难道我们还欢迎任何政治的灰尘、政治的微生物来玷污我们的清洁的面貌和侵蚀我们健全的肌体吗?无数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牺牲了他们的生命,使我们每个活着人想起他们就心里难过,难道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利益不能牺牲,还有什么错误不能抛弃吗?&  &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  &&&&&&&&&&&&&&&&&&
[例段3]是议论性的。第1句提出观点,也是全段的中心,为起始部分。接着“我们曾经说过……认真的而不是敷衍的批评和自我批评”为展开部分,从理论和事实两方面证明自己观点。以后为终结部分,号召全党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
第三节 把握中心与划分层次&  &
 [知识要点]&  
 中心:无论记叙什么事,描述什么人物景象,无论解说什么事物,阐明什么事理,也无论讲点什么道理,发点什么议论,凡属要独立地表述一个完整的意思都要有一个中心。所谓中心,就是指所提的主要问题或所写的主要内容。具体地说,就是说一段话,写一段文字,都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为明确中心,就要对所提的问题,所写的内容进行思考,分析提炼,加以概括,在一段中常用论题句或中心句明确地表达出来,给人以确切清晰的印象,实现表情达意的目。&  &  
层次:一个段落,在确定了中心之后还必须对这个中心加以充实、发挥、阐明、论证,要有头有尾,这就要考虑表达的层次,做到言之有序。所谓层次,就是指文中材料安排的次序。无论记叙、说明、议论,一个完全段层次安排,一般说来应保持起始、展开、终结这样一个逻辑顺序。&  &  
以上是从写作的角度说的,那么从阅读角度应该如何把握中心和划分层次呢?&  & 
1.把握中心&  &  
(1)利用中心句&  
中心句是指体现全段中心意思的句子。找出中心句就把握了全段的中心。中心句一般采用陈述句或判断句,通常出现在起始部分或终结部分,有时也出现在展开部分。第二节讲“段的构成”列举的[例段1]、[例段2]、[例段3]的第1句都是中心句,下面再举后两种情形例子。&  &
[例段1]&  
我不觉对着茶花沉吟起来。茶花是美啊。凡是生活中美的事物都是劳动创造的。是谁白天黑夜,积年累月,拿自己的汗水浇着花,像抚育自己儿女一样抚育着花秧,终于培养出这样绝色的好花?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人。&  &  (杨朔:《茶花赋》)&
[例段1]的末句是中心句。起始部分说对着茶花沉吟起来。思考什么呢?展开部分作了具体表述。由此产生了新的认识:“应该感谢那为我们美化生活的人”。这既是全段中心,也是终结部分。  &
[例段2]&  
我对松树怀有敬佩之心不自今日始。你看它不管是在悬崖的缝隙间也好,不管是在贫瘠的土地上也好,只要有一粒种子这粒种子也不管是你有意种植的,还是随意丢落的,也不管是风吹来的,还是从飞鸟的嘴里跌落的。总之,只要有一粒种子,它就不择地势,不畏严寒酷热,随处茁壮地生长起来了。它既不需要谁来施肥,也不需要谁来灌溉。狂风吹不倒它,洪水淹不没它,严寒冻不死它,干旱旱不坏它。它只是一昧地无忧无虑地生长。松树的生命力矣!松树要求于人的矣!这是我每看到松树油然而生敬意原因之一。&  &  & 
[例段2]的中心句也在终结部分。起始部分选交待一句,接着展开,极力杼写松树的生长情况。终结部分说,“松树的生命力可谓强矣!松树要求于人的可谓少矣!”这便&是对松树油然而生敬意的原因之一,是全段中心。
[例段3]&  
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这个胜利将冲破帝国主义的东方战线,具有伟大的国际意义。夺取这个胜利,已经是不要很久的时间和不要花费很大的气力了;巩固这个胜利,则是需要很久的时间和要花费很大的气力的事情。资产阶级怀疑我们的建设能力。帝国主义者估计我们终久会要向他们讨乞才能活下去。因为胜利,党内的骄傲情绪,以功臣自居的情绪,停顿起来不求进步的情绪,贪图享乐不愿再过艰苦生活的情绪,可能生长。因为胜利,人民感谢我们,资产阶级也会出来捧场则可能征服我们队伍中的意志薄弱者。可能有这样一些共产党人,他们是不曾被拿枪的人征服过的,他们在这些敌人面前不愧英雄的称号;但是经不起人们用糖衣裹着的炮弹的攻击,他们在糖弹面前要打败仗。我们必须预防这种情况。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们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有批评和自我批语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武器。我们能够去掉不良作风,保持优良作风。我们能够学会我们原来不懂东西。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还将建设一个新世界。中国人民不但可以不要向帝国主义者讨乞也能活下去,而且还将活得比帝国主义国家要好些。&  &  &  
&[例段3]的中心句在展开部分:“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因为这段起始部分提出“我们很快就要在全国胜利了”。展开部分就面临形势;逐层分析,得出这一正确主张。终结部分引申发挥,鼓舞斗志。
只有毫无个人目的、完全忠实于党的党员人生观,他有高度的共产主义的道德和品质道德品质,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方法马列主义理论水平,有相当的工作才能,能够正确地指导党的工作工作才干,努力学习、不断前进上进心,只有这样的党员复指上文,才能取得党的信任,才能取得党员群众的信仰和拥护并列两项,是后文的前提和原因,而成为共产主义事业中领袖和英雄。
这一长句论述的问题是集中在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共产主义事业领袖和英雄。
①事实上,辞章问题虽然是个形式问题,却不只是单纯的技巧,而是同作者的思想作风有密切关系的提出观点。②语言的丰富多彩,往往就是思想的丰富多彩的反映正面论述。③一个思想僵化、粗枝大叶的人,很难写得出生动活泼、严密周到的文章来反面论述。④因此,不从训练自己的思想着手来加强辞章修养,将很难有大的效果反面论述。⑤反过来说,如果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总是严格地要求自己,尽最大的努力使文章形式做到准确而优美,那也会有助于我们的头脑日趋精密和活泼正面论述。正反并列分别论述训练思想对加强辞章修养和加强了辞章修养对促进思维的精密与活泼积极作用。
以辞章与思想作风有密切关系这一事实为根据,提出要从加强思想训练来加强辞章修养这一主张。
根据下面一段文字的意思,给这段拟定一个贴切的肯定性标题。&  
片面地强调读书,而不关心政治,或者片面地强调政治,而不努力读书,赌阳极端错误的。不读书而空谈政治的人,只是空头的政治家,决不是真正的政治家。真正的政治家没有不努力读书的。完全不读书的政治家是不可思议的。同样,不问政治而死读书本的人,那是无用的书呆子,决不是真正有学问的学者。真正有学问的学者决不能不关心政治。完全不懂政治的学者问是不完全的。就这一点说来,所谓“事事关心”实际上也包含着对一切知识都要努力学习意思。
&既要努力读书,又要关心政治
(2)利用关键句&  
关键句是指在行文中表明观点或论断的句子,但又不像中心句那样能概括全段内容。利用关键句进行提炼、加工,可迅速准确地把握中心。&  & 
[例段]&  
我们读了一些记叙文。记叙文主要通过记人的言行和事情的经过来表达一定的中心思想。写记叙文要把记叙的内容讲清楚。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记叙文既然是记人叙事的,而事情总是在某个时间发生在某个地方,有它的前因、后果和经过的,那么,写记叙文就要回答这几个问题:什么人?发生的是什么事?是在什么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怎么样?如果不把这些说清楚,文章就会显得内容不完整,眉目不清晰,也就不能很好地表达中心思想。所以,人们常把这些叫做记叙要素。&  &
  (语文课本:《记叙要素》)&  &   
这段没有中心句,但有关关键句,那就是“K__(人们常把这些叫做记叙的要素”。“这些”是哪些呢,不明确;查上文可以知道“这些”是指“人”、“事”、“时间”、“地点”、“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由此可知这段的中心是:记叙的要素包括人、事、时间、地点、事情起因、经过和结果。&  &  
  (3)综合各部分意思&  
有的段没有中心句,也没有明显的关键句,这就需要提炼各部分的意思,再综合全段中心意思。&  &  
[例段]&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眨眼,我仿佛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怀里了。&  &  & 
 [例段说明]&  
这段起始部分写在海上每晚都看到星星。展开部分具体写在海船舱面上仰望星空看到的独特景象与体验。终结部分写自己的感受。综合起来,全段的中心是:在海上仰望星空观感。&
一、 ①组织起来的人民大众,力大无穷。②特别是我们党领导下组织起来的人民大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既能搬山造海,又能移风易俗。③回顾我国建国初期,涤荡旧中国遗留下来的贪污、吸毒、偷盗、赌博和卖淫等污泥浊水,不就是我们党发挥各种组织力量,使我国以没有“五毒”而闻名于世界吗?解证前文告诉人们“人民群众力大无穷”④现在,党为我们确定了扭转社会风气的正确方针和政策,只要我们象沈阳市那样,注意依靠组织的力量,发挥社会舆论的作用,在几年内实现社会风气好转,是完全可以办到。
几年内实现社会风气好转,是完全可以办到。
二、 有人也许认为,只要不妨害所要表达的义理,材料的细节有点出入是无所谓的引出错误观点。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正面提出自己的观点。即使细节有点出入,对于全部论证不发生直接影响,也会使人对于材料的全部可靠性发生怀疑,以至伤害了论证的说服力量。有时看来是无关大体的细节上的马虎,都会造成关键问题上的错误,那当然更是要警惕的讲道理、论危害。把细节弄清楚或者作适当的交代,是可能的。对于可以做到的事不去做,这是一种懒散的作风,和马克思主义所要求的严肃认真的作风是不相容指出实质。
认为材料的细节有点出入无所谓,这观点是错误。
把握段意,一是段内不同的逻辑关系的不同的归纳法,二是段意所处的位置的一般规律和一些语言提示。如果一个段落内部是总分关系或是解证与被解证的关系,那么段意必然落在总说和被解证的句子上;如果是并列或递进关系,那么短意必是这几部分要点的叠加或概述;如果是转折或是因果等偏正关系,那么段意多落在后面正句上。
三、 ①今天的改革要求我们这一代人为民族振兴付出代价中心句。②这个代价就是艰苦奋斗,要打算过一段苦日子对①句的解说,阐明“代价”的具体内容。③经济学上讲投入产出。④我们今天吃点苦,就是为子孙后代投入。⑤有人看改革只顾眼前利益,这是很浅薄的。⑥在世界历史上,任何一个转折时期都是充满动荡和艰苦的从理论。⑦现代人看欧洲的文艺复兴以为是太平盛世,其实那时的人很苦,是在艰苦中开创新纪元的。⑧未来的人看我们今天的改革,也会跟当代人不同。⑨只有历史地看我们所处的大变革时代,才能树立民族的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分析论证,说明道理
讲改革对我们要求及其原因。
四、 ①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②头发约莫一寸长,显得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③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隶体“一”字
这一段三句话里有对应的词语:面孔、头发、胡须。作者就是通过这三个方面来描写鲁迅的外貌的,这三个方面是并列的关系,可见这个语段结构层次为:①|②|③
七、①当那连绵的山雾将要来临的时候,卷云在聚集着,天上渐渐出现一层薄云,仿佛蒙上了白色绸幕。②这种云叫卷层云。③卷层云慢慢地向前推进,天气就将要转阴讲卷层云。④接着,云越来越低。越来越厚,隔了云看太阳和月亮,就象隔一层毛玻璃,朦胧不清。⑤这时卷层云已经改名换姓,该叫它高层云。⑥出现了高层云,往往在几个钟头内使要下雨或者下雪讲高层云。⑦最后云压得更低,变化更厚,太阳和月亮都躲藏了起来,天空被
暗灰色的云密密层层地布满了。⑧这种新的云叫雨层云。⑨雨层云一形成,连绵不断雨雪也就开始下降讲雨层云。(《看云识天气》
这一段文字有三个句群。①③③是一个句群,讲卷层云;④⑤⑥是第二个句群,讲高层云,第三个句群是⑦⑧⑨,讲雨层云三个句群之间的关联词语“接着”“最后”。这是段大于句群情况。也有时段小于句群。
八、①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永远在运动、变化、发展,语言也是这样总说。②语言的变化,短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进一步说明语言的变化的特征,③&如宋朝的朱熹,他曾经给《论语》做过注解,可是假如当孔子正在跟颜回、子路他们谈话的时候,朱熹闯了进去,管保他们讲什么,他是一句也听不懂的。④不光古代的话后世听不懂,同一种语言在不同的地方经历着不同的变化,久而久之也会这个地方的人听不懂那个地方的话.形成许许多多方言解说第二句(《语言演变》)
  语言变化,段时间内不容易觉察,日子长了就显出来了。
依据句群表达作用,主体句群又可以分为:
  (A)记叙句群(表达人物经历、事件发展过程等);
  (B)描写句群(描写人物、场面、景色、细节等);
  (C)说明句群(说明事物形态、性质、结构、特征、成因、功用、变化、关系等);
  (D)议论句群(提出论点、论据进行推理、论证等);
  (E)抒情句群(抒发强烈感情等);
  (F)对话句群(两个或两个以上会话参与者轮番说话,交流信息)。
九、①现在的孩子福气真好,吃的是荤腥,穿的是呢绒。②难怪医生要大声正告:独生子女家长们,孩子不能光靠吃补品过日子。③我可以断言,这样的父母多半是望子成龙心切,恨不得一口吃出个大胖子来。④奉劝患有急性病的年轻夫妇们好好读读“拔苗助长”的故事,也许能从中吸取点有益教训来。
这是一个条理不清、中心不明的句群。句①讲“吃荤腥,穿呢绒”,句②急转“吃补品”,不连贯,也不是因果关系。句③由此而“断言”为“望子成龙”、“一口吃出个大胖子来”,论据不足。且“龙”和“胖子”的内涵不同,不能并列。句④归纳为“拔苗助长”,不够准确。再说,“独生子女家长”不一定全是“患有急性脖“年轻夫妇”。违反同一律。
学生在运用句群的时候,为什么会出现“东一头西一棒槌”,思维混乱,抓不住中心的现象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头脑深处没有确立句群的观念。殊不知句群的问题,不仅单纯是语法的问题,还涉及到修辞、逻辑乃至写作问题。
十二.分析下面两段文字构成。&  &
段(1)&  
为什么要重视语文学习呢?语文是学习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地基一样。数学是学习自然科学的基础,而语文则是这个基础的基础。作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青年,学会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这应该是起码要求吧。语文水平低,讲义看不懂,怎么学好数学?你要解数学题,连题目要求什么都弄不清楚,解题非错不可。语文水平提高了,阅读能力增强了,不仅有助于学习数学,还有助于学好其他科学知识。为什么呢?因为语文也是一门科学,它和数学一样都很重视逻辑推理,其他科学和语文一样,都需要通过语言来表达。&
第1、2句是起始部分,表明全段中心:“语文是学习工具,是基础。”第3句至第7句为展开部分,主要论述学习数学和具备的语文水平之间的关系,印证中心。第8、9句为终结部分。第8句过渡一 下,第9句就语文学科的性质强调它与其他学科关系,呼应中心。  &
段(2)&  
毛主席下山去了,红军北上抗日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里,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竹鞭砍了,还有深埋在地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青青翠竹。
第1句是起始部分,陈述井冈山的竹子在特定条件下表现出坚贞不屈品格,点明中心。展开部分则提供细节,并运用拟人、顶真等修辞手法,鲜明、形象地展示井冈山竹子这一品格。最后两句为终结部分,深化了中心意思,给人以鼓舞和力量。
十三.下面一段文字是同学课上的习作,从段的构成上看,不完整。请在这段文字基础上作适当补充,一个完全段。&  &
字典用处大。字典是我们每个学生必备的工具书,它可以帮助我们识字。在学习课文时,常常会遇到生字,翻开字典查一查,就能了解它的形、音、义及基本用法,茅塞顿开;在作文时,有时提笔忘字,查一查字典,便可手到擒来,也不必前后左右问同学,扰乱别人思路。&(学生习作)
缺终结部分,全段结构不完整。可在原文末履增补以下文字:我们每个学生备一本字典是非常必要的,它会成为我们良师益友,使我们获益匪浅。
十五.运用已知的方法,准确地说出下面各段中心意思。&  &
段(1)&  
一天黄昏,我和母亲在院子里乘凉,彭老总精神爽逸地来到我家。他穿一身染成了黑色的旧军服,脚上一双旧布军鞋进再普通不过了。他和蔼可亲地询问我母亲的年龄,母亲告诉了他,他爽朗地笑着说:“你比我大两岁,你是我的老姐姐”。从此,他便一直喊我母亲“老姐姐”,我的母亲也乐意地认下了这个找上门来的“弟弟”。后来,他便常常到村里一些人家去串门,询问人们的生活、队里的生产、拉家常、问疾苦、亲亲热热,无间无隔。谁也不相信终日生活在他们身边的这位如此平易的老人,竟是当年威震敌胆、横扫千军的元帅。&  &   (李凤章:《普通的人伟大心》)&  &
段(1):这段末句是中心句,调整为:当年威震敌胆、横扫千军的彭德怀元帅是位平易近人老人。
段(2)&  
想和做怎样才能够联结起来呢?我们常常听说“从实际出发”这句话,这就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想的时候要从实际出发,就不能“空想”。必须去接近实际。怎样才能够接近实际?当然要观察。老靠观察还不够,还得有行动。举个例子来说,人怎样学会游泳的呢?光靠观察各种物体在水中浮沉的现象,光靠观察鱼类和水禽类的动作,那是不够的;一定要自己跳下水去试验,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地试验,才学会了游泳。如果只站在水边,先是一阵子呆看,再发一阵子空想,即使能够想出一大堆“道理”来,自己还是不会游泳,对于别的游泳的人也没有好处。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算什么道理。真正的道理是在行动中取得经验,再根据经验想出来的。而且想出来的道理到底对不对,还没拿行动来证明:行得通的就是对的,行不通的就是错。&  &  (胡绳:《想和做》)&  &  
这段起始部分说“从实际出发”是想和做联结起来的一条路。终结部分说通过实践总结经验上升为理论,再回到实践中去验证。这都是关键性的语句。把这些语句的意思再加以提炼,就是本段中心意思:要把想和做联结起来,就要从实际出发,实践、认识、再实践。
段(3)&  
迈进后园,腊梅开得正盛,几乎满树都是花。那花白里透黄,黄里透绿,花瓣润泽透明,像琥珀或白玉雕成的,很有点玉洁冰清的韵致,落花也不萎蔫,风吹花落,很担心花瓣会摔碎。那硬挺的样子,仿佛哈口气会化,碰一碰会伤。但是梅花可并不是娇嫩的花,它能在数九隆冬带着雪开哩。“众芽摇落独鲜妍”,天气越冷,开得越精神。这株腊梅既然是鲁迅早年的游伴,现在读足满一百岁了吧?“老梅花,少牡丹”,梅花的植株以年老的为好,看这株梅花开的热闹劲儿,怕正是又年老又年轻的。就季节说,梅飘香而送暖,雪六出以知春,梅花开的时候,也正预示着春天到来。二十四番花信风,一候是梅花,开得最早。&  &  (吴伯箫:《早》)
这段的内容是写梅花,先写盛开的梅花玉洁冰清,再写梅花耐寒,植株以年老为好,最后说二十四番花信风,梅花开得最早。归纳起来,就是赞美梅花高洁的风韵,坚韧品格,开得最早,预示着春天到来。&  & 
十六.为下段划分层次,要求用单竖线标明第一层,用双竖线标明第二层,并说出理由。&  &  
花粉还能供药用和食用。松树的花粉,中医称为松花粉,有润肺、益气、止血的功效。香蒲的花粉称蒲的花粉称蒲黄,有消炎、利尿的功能。松花粉还可以酿酒和食用。有一种用糯米粉做的点心“松花团子”,上面沾上一层黄粉,爽胃可口,有一股清香,这层逗人喜爱的黄粉,就是马尾松的花粉。美洲印第安人还喜欢用玉蜀黍花粉做菜做汤吃。花粉含有蛋白质、维生素、脂肪和矿物质,富于营养。
这段的层次与段的构成一致。第一步,按起始、展开、终结三部分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二步,根据展开部分是从药用和食用两方面举例,再划分为两个小层次。
2.划分层次&  & 
 完全段的层次与它的构成具有一致性。如果展开部分内容繁多,可作深一层次划分。&  &   
 弼时同志特别注意调查研究,注意群众的疾苦、意见和要求。在陕北,他利用打猎的机会,跑到农民的山庄里,问农民收的粮食够不够吃,帮助他们研究生产门路。他利用行军打仗的机会,和驻地农民谈话,问他们土地改革进行的怎么样,帮助他们纠正偏向,想出贯彻的办法。在北京,他利用警卫人员到街上买东西的机会,调查商人的生意好不好,对政府有什么意见,研究怎样才能把市面繁荣起来。他到颐和园游览,看到管理处的负责同志,耐心地询问园内有多少工作人员,要多少开支朋什么困难;鼓励他们养鱼、栽花、种果树,争取自力更生,减轻人民的负担。他不只注意正面的材料,同时也注意侧面和反面的材料,因此,他了解的材料常常是全面。他随时都在替群众想办法,群众都愿意把情况告诉他。他向群众请教,和干部商量,每解决一个问题都要经过深思熟虑,然后作出结论。&  &  (李庄:《任弼时同志二三事》)&  & 
这段的第1句“弼时同志特别注意调查研究,注意群众的疾苦、意见和要求”是第一层(起始部分),概括全段内容,表明中心。自“在陕北”至“减轻人民的负担”是第二层(展开部分),列举四件事,陈述中心意思。自“他不只注意正面的材料”至结束是第三层(终结部分),进一步强调弼时同志怎样调查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深化全段的中心。由此可以看出完全段的层次与构成一致性。这段第二层(展开部分)列举四件事,其中两件事发生在陕北,另两件事发生在北京,据此可进一步再分为两层。
全段层次划分简示如下:&  &  
第一层(起始部分):表明中心&   
第二层(展开部分):在陕北、在北京&,陈述中心。&   
第三层(终结部分):深化中心&
第四节 &&段落展开 
[学习要求]&  
  掌握基本的段的展开方法,理解表述的方法是为表达内容服务器,要使自己的认识符合事物客观实际,符合事理。&  &  
  从段的构成来看,展开部分是主体部分,也是较复杂的部分。起始部分既已确定了段的中心,那么展开部分如何去丰富,印证段的中心意思?这就要占有材料,同时也要掌握表述的方法。研究、掌握段的展开方法,对理解和组织段落具有重要意义,因为它不仅是方法问题,也是思想认识问题,逻辑思维问题。本讲分别介绍展开基本方法。& 
  第一节 通过列举实例展开段落&  &
  &[知识要点]&  
  客观事实是最有说服力的,所谓“事实胜于雄辩”。用列举事实来陈述、证实中心意思要注意选例精当,可以举某个典型事例,也可以举几个同类事例。若是所举的事例较多,则要注意表述的层次,或者说要有一个合理次序。&  & 
 &[例段1]&  
  无产阶级的革命者,从来就是能“见大而忘小”的人。大家所熟知的夏明翰烈士的就义诗,可以说是一篇典型的革命者“见大而忘小”的宣言书:“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忘小”到了“砍头”都“不要紧”,这是最彻底的“忘小”;坚信“主义真”,并且看到自己死后“还有后来人”,预见革命最后一定胜利,这是最全面的“见大”。短短二十字,道出了一个革命者伟大胸怀和气度。&  &
[例段1]列举了夏明翰烈士的“就义诗”,阐述了“无产阶级的革命者,从来就是能<见大而忘小>人”这一中心。这是采用列举典型事例展开。
 &[例段2]&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节俭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还可能牵连到一个人的思想品质。鲁迅的一条裤子穿了好几十年了。是鲁迅连一条棉裤也穿不起吗?当然不是;是鲁迅吝啬吗?当然更不是。鲁迅对青年、对革命,向来是十分大方、慷慨的。鲁迅深刻地领悟到这一真理:工作容易被安逸的生活所累。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物质的追求和安逸的生活可以分散人们在工作、劳动、学习上的精力;还可以养成人们拖拉懒散作风。此其一。
&[例段2]要阐述的中心是“以俭养德”。展开部分先例举鲁迅的一条棉裤穿了几十年的实例,再举许多人的共同经验,来印证中心。这是把典型事例与一般情况结合起来。采用这种方法展开顺序,通常是由典型到一般。
[例段3]&  
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当畏惧错误。倘若你想把一切错误都关在门外,那你也必将永远被关在真理的门外;倘若你想避免任何失败,那你也必定永远得不到成功。有人说:“若不让错误出生,便不会有真理降世。”这是有道理的。奠定电磁学实验基础的法拉第,正是由于不怕一而再再而三的失败,经过了近十年的艰辛努力,才终于使磁铁产生了电流,开拓了电磁学的新领域。欧立希也以惊人的毅力,在失败了数百次之后,才成功地制成了药品坤凡纳明。无怪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在获取诺贝尔奖金时深有感受地说:“回顾……最后通向发现(量子论)的漫长曲折的道路,我对歌德的话记忆犹新。他说,人们若要有所追求就不能不犯错误。”当然,这绝不是说不要努力去防止和减少错误,或者说可以对错误持满不在乎的态度,而是说不要因为惧怕错误而畏首畏尾。缩手缩脚。怕这怕那,是成就不了事业。  & 
[例段3]的首句是全段的中心句。展开部分中列举了法拉第、欧立希、普朗克等人不怕失败终于成功的事实,论证了首句提出的“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当畏惧错误”观点。这是列举几个同类事例来论证中心。采用这种方法,应注意按年代先后或中外之别来排列事例。&  &
 &&&[练习]&  
 &&&自拟题目写一段文字,要求:中心明确;结构完整;运用列举实例方法展开。&  & 
 &&&[学生习作选录]&  
  &语文和数理化的关系&某些同学存在重理轻文的思想,难道学习数理化不需要语文知识吗?例如数学中“两数的平方差”和“两数差的平方”,从字面上看十分近似,容易混为一族,结果便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但如果具有一定的语法知识就不难看出两者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先乘而后再减。后者是先减而后再乘。在学习数理化过程中,需要借助语文知识辨析题意。由此可见,学习数理化离不开语文,重理绝不可轻文。&  & 
 &&&[习作评说]&  
  这是在课上10分钟内限时完成的一段习作。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包括起始、展开、终结三部分),展开部分运用列举实例表述中心,符合命题要求。这段文字还做到有的放矢,又由于所举的事例比较典型,因而终结部分推出的论断具有一定说服力。&  
  第二节 通过时间、空间推移展开段落&  & 
 &&[知识要点]&  
  任何事物都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要表述一事物发生、经过、结束这一过程,常以时间的先后为序加以展开;而要在同一时间内描述不同地域、方位中情况,则通常以空间转换为序加以展开。&  & 
 &[例段1]& 
  自然界一年四季不同。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次第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出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 
 [例段1]起始部分提出一年四季不同。展开部分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序记叙一年四季的变化,显示它们之间的不同,由于事物的变化都有一个过程,按时间的推移去描述就能清楚地展示这个过程。终结部分说明这种自然现象有其区域限制,使中心意思更明确,更具科学性。&  & 
 &[例段2]&  
  看来很平凡的一块块田地,实际上都有极不平凡的经历。在一百几十万年之间,人类在这上面追逐着野兽,放牧着牛羊,检拾着野果,播种着五谷。那时候人们匍匐在大自然的威力之下,风雨雷霆,电光野火,都曾经使他们畏惧颤栗。一百几十万年过去了,人类进入了阶级社会,一片片土地像带上了镣铐似的,多少世代的农民,在大地上流尽了血汗,却挣不上温饱。有多少人在这一片片土地上面仰天叹息,椎心痛恨!又有多少人揭竿起义,画着眉毛,扎着头巾参加战斗,把压迫他们的贵族豪强杀死在这些土地上面。到了近代,又有多少人民的军队为了从封建地主阶段手里把土地夺回来,和帝国主义的军队、剥削者的军队在这上面鏖战过。本世纪二十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了革命斗争,打垮了反动统治者,推翻了剥削制度,进行了土地改革,土地的镣铐才被彻底打碎,劳动人民才真正成了土地的主人。我们热爱土地,我们正在豪迈地改造着土地,使它变成一片锦锈。当你这么思索的时候,大地上的红土黑土,黄土白土,仿佛都变成感情丰富的东西了,它们就像古代神话中的“息壤”似正在不断变化,不断成长,就像是具有生命一样。&  & 
 &[例段2]的中心是写劳动者为争取做土地的主人而进行的斗争。为了展示这个中心,展开部分沿着土地的“经历”,按时间顺序,从远古时代人类与自然的斗争,写到进入阶级社会后劳动者为推翻剥削者压迫者做土地的主人所进行斗争。虽然跨度为一百多万年,但线索明晰,层次清楚。&  &  &
[例段3]&  
  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别很大。人们在黑龙江省的室外,一般要穿皮衣、戴皮帽才能御寒。到了华北平原,穿厚一些棉衣也就可以过冬,但家家户户都有取暖设备。在长江中下游平原,冬季虽然也穿棉衣,不过,室内一般不用烤火取暖。到了广州,很多人穿毛线衣绒衣就可以过冬。再往南到海南岛,冬季穿夹衣也就行了。由此可见,冬季我国南北气温相差很大。越往南去,气温越高;相反,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 
 [例段3说明]写我国冬季气温南北差别很大。为了清楚地展示这种差别,按空间位置由北向南逐步展开记述,表明越往南去气温越高。  & 
 &[例段4]&  
  这个院子跟附近的许多院子没有什么差别。周围是半人高的木栅栏;左边是一间独立的小屋,屋里有一口井;右边是两间正屋,每间大约一丈见方,前面有走廊;正屋的下面有个地下室,半截露在地面,是做厨房用的,从一道小梯子走下去。DD这么样一个院子,在当年正是第比利斯小市民住宅标准式样。&  & 
[例段4]介绍一座院落的建筑格局。展开部分采用由外到里、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的次序逐一说明。由于方位明确,转换有序,给人以清晰印象。&  & 
 &[练习]&  
  1.以“紧张一天”为题写一段文字。要求:以题意为基础组织好中心句;结构完整;按时间顺序展开。& 
  2.向初次来京的亲友介绍由北京火车站步行到学校的路线。要求:作为信中的一段完整话;按空间顺序展开。&  & 
 &[学生习作选录]&  &
  紧张一天&  & 
  朝阳刚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时候,我已踏上通往学校的路。紧张的一天开始了。当我走进校门,花圃里的花还没有抖掉身上的露珠,松林里已传来了琅琅的读书声。我无心欣赏校园的景色,快步穿过松墙夹峙的甬道向教室走去,嘴里念叨着代数公式,因为今天考代数。早读过去,第一节下课铃也响了,我长舒了一口气,今天考得不错。正和同学交谈考试情况,忽然想起下节语文课要求我们试讲《黔之驴》,便急忙拿出书来。两节课后做眼睛保健操、广播操,接下去又是两节课,脑子里装得满满的,肚子里却是空空的了,真有点归心似箭。午饭后还没有来得及歇口气,又返校上课。下午的课程上完了,离晚自习还有一段时间,大多数同学都留在校内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作业或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夜幕慢慢降临,教学区灯光明亮,大家都在教室内上晚自习。这时教室内最安静,不过安静中也透着几分紧张。倏地,下晚自习的铃声响了,我头顶星星,身披月光匆匆地走在回家路上。这一天虽说紧张,却也充实。&  &
  请到我校来&  &DD给初次来京亲友信中一段话&  &  
由于考试,我不能按时到火车站接你,请你直接到我校来。我校位于城南先农坛,从北京站下车步行到我校,路虽然远一些,但容易找。北京火车站坐南朝北,出车站左拐弯向西走,眼前是一条宽阔的大马路,两旁现代化的高楼耸立,非常壮观途经崇文门到前门。北面有正阳门、天安门,雄伟壮丽,以后我会陪你去游览;南面是一条笔直的繁华的商业大街。你沿着这条前门大街一直向南走,经珠市口、天桥到天坛。路东是天坛公园的西门,路西是以优质服务闻名全国的天桥商场。你向右拐,从商场前的南纬路向西,到第二个十字路口向南看去,迎面是红色宫墙,三座拱门,挂着“北京育才学校”校牌,这就到了我们学校。没能去接你,很抱歉,欢迎你到我校来。&  &  &
[习作评说]&  
  这两段是学生课下习作。《紧张的一天》写了“我”紧张的一天学习生活。全段结构完整。起始部分点明“紧张的一天开始了”。展开部分按学生的时间概念由早到晚记叙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从一天学习生活的内容,从“我”的行动、心理活动,从环境气氛的渲染,处处突出“紧张”,发展了中心句的意思。终结部分说,“这一天虽说紧张,却也充实”,深化了中心句的意思,使全段内容具有积极意义。《请到我校来》向初次来京的亲友介绍由北京火车站到学校的步行路线。由于选择的是通街大道,在变换方位处又作了明确的交代,指示醒目的标志,尽管是初次来京的人,也可以按图索骥。按时间顺序展开,先要明确时间概念,注意推移的层次;按空间顺序展开,先要明确基准点方位,以后在变换方位时据以作出交代。&  &
  第三节 通过因果关系表述展开段落&  & 
 &[知识要点]&  
  世上万事万物,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说明事实为什么发生,为什么会得到某种结果,都是通过表述事物运动发展因果关系而完成,论述事理,由前提推导出结论,同样也是在阐发其因果关系。&  & 
 &[例段1]&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
[例段1]由人死的意义不同: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论证张思德同志为人民利益而死,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
[例段2]&   
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不论是红花还是红叶,它们的细胞液里都含有由葡萄糖变成的花青素。当细胞液是酸性时,花青素呈红色,酸性愈强,颜色愈红。细胞液是碱性时,花青素呈蓝色,碱性较强,就成为蓝黑色,如墨菊、黑牡丹等便是。而当细胞液是中性时,则呈紫色。万紫千红,红蓝交辉,都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所显示出来。
&&[例段2]说明花的颜色是花青素在不同的酸碱反应中显示出来。  & 
 &[例段3]&  
  在山东临清有一家财主,家里有一个“少爷”,叫张好古。从小就娇生惯养,也没念过书。长大了吃喝嫖赌,无所不为。天天为吃饱喝足,提笼架鸟,满街遛。因为这个,大家伙儿都管他叫“狗少”。&  &
[例段3]叙述大家伙儿为什么叫张好古为“狗少”。
[例段1]、[例段3]由因及果,[例段2]由果溯因。表述因果关系,可以论证,可以说明,可以叙述;可以由因及果,也可以由果溯因。但运用这种方法展开,必须是客观事物本身存在着因果关系。&  & 
 &[练习]&  
  自选材料,自拟题目,写一段文字。要求:通过因果关系的表述而展开;对所写一段文字的结构和选用方法作说明。&  & 
 &[学生习作选录]&  &
 &石灰岩洞形成&  &  
  你知道那美丽而神秘的石灰岩洞中千姿百态的景物是怎样形成的吗?在自然界中分布着许多以碳酸钙为主要成分的岩石。这些岩石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就会溶于水中,碳酸钙就会变成溶于水的碳酸氢钙。这种含有碳酸氢钙的水流到另一个地方,由于受热而分解,放出二氧化碳,水里的碳酸氢钙就会又变成碳酸钙而沉积下来。由于自然界不断发生着上述反应,再加上水流的不断冲蚀,就渐渐形成了那千奇百怪石灰岩洞。石灰争奇斗艳,景象万千!&  &  &[说明]&  &  
  起始部分:首句&  
  展开部分:“在自然界中……就渐渐形成了那千奇百怪石灰岩洞。”终结部分:末句。&  
  展开方法:通过因果关系的表述展开段落。因为石灰岩洞是自然界经过某种变化而形成的。这种变化与石灰岩洞的形成具有因果关系。因此采用表述事物因果关系展开段落。&  & 
 &“风流从不乱开花”&  &  
  我爱牡丹花,我要高声赞美牡丹花。前不久,我去美术馆参观“牡丹花专题书画展览”。走进大厅,迎面摆着一盆盛开的牡丹花,绚丽多彩,雍容端庄。四壁挂着一幅幅以牡丹花为题材的书画作品,最引我注目的是一幅笔迹刚劲的条联,上面写着:“唯爱此花高品格,风流从不乱开花。”我心中一动,忽然想起民间一个传说:唐代武则天女皇,一年冬天忽然心血来潮,要却御花园赏花。于是传下圣旨,命百花尽开。百花不敢违旨,一夜之间,园中的花纷纷开放,唯独牡丹不肯慑服于女皇的淫威,依旧枯枝嶙峋。武则天一怒把牡丹花贬到洛阳。说也奇怪,牡丹花到了那里竟越开越旺盛,为他处所不及。从此,洛阳的牡丹花便名扬天下了。……我静思默想,似乎从中体会出对联的含义。又听身边一位老人对搀扶他的姑娘说:“早年,山东赵楼有一株牡丹,已生长了几百年。每年开花时,繁花似锦,异香扑鼻,当地人称之为‘牡丹王’。谁知袁世凯称帝后,听说有这样一株奇花,便派人去山东,强行把这株‘牡丹王’挖来,种在自己的园中。可是,没几天‘牡丹王’就枯死了。老百姓更加痛恨独夫民贼,更加敬重牡丹花了。”啊,我明白了,牡丹花被誉为“国色天香”,不仅在于她艳丽的丰姿,更因为她具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品格。自这次参观之后,我对牡丹花便有一种特殊感情,也常常想应像牡丹花那样只为人民装点春色。&  &
  说明:&  &  
  起始部分:“我爱牡丹花,我要高声赞美牡丹花。”&  
  展开部分:“前不久,……更因为她具有‘富贵不淫,威武不屈’品格。”&  
  终结部分:“自这次参观之后”至完。&  &  
  展开方法:通过记叙事情的因果关系展开段落。因为我对牡丹花品格的认识是由于这次参观才明确的。把我在这次参观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记叙下来,就能表达我赞美牡丹花原因了。& &  & 
 &[习作评说]&  
  这两段习作,中心明确,结构完整,都都按要求通过表述事物的因果关系而展开。《石灰岩洞的形成》运用学到的自然科学知识阐明石灰岩洞是怎样形成,由因及果,事理清楚。& &  &  
  《风流从不乱开花》记叙参观中所见、所闻、所感,表明赞美牡丹花的原因,由果溯因,耐人寻味。正如习作者所体会到的,运用表述事物的因果关系而展开,是由于对客观事物的因果关系有了认识,这是写好这类段落的关键。推移的层次;按空间顺序展开,先要明确基准点方位,以后在变换方位时据以作出交代。&  &
  第四节 通过比较展开段落&  & 
 &[知识要点]&  
有比较才有鉴别。把彼此有一定联系而又有区别的事物加以比较,说明其相同和不同之处,这也是展开段落的基本方法之一。比较,可以是有关邻近事物之间的对比、类比、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横向比较;也可以是同一事物发展变化的不同阶段之间的比较,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纵向比较。但是,风马牛不相及事物之间则无法比较。&  &  &
[例段1]&  
  怎样区分一个人的爱好和志趣是否正当呢?主要是看这种爱好和志趣是否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是振奋一个人的精神,还是使人意志消沉;是使人的生活目的和理想更加高尚,还是趋于颓废、庸俗。使人身心健康、精神振奋、理想高尚的志趣和爱好,都是正当的。相反,那些消磨人的意志,使人精神颓废、生活庸俗,从身心两个方面损害人的那些东西是不正当的,是低级趣味。正当的爱好和志趣可以丰富一个人生活,使人在德、智、体、美几方面得到发展。&  &
为了区别正当的爱好、志趣和不正当的爱好、志趣,[例段1]把二者作了对比,突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及对人成长的影响,劝诫人们培养正当爱好和志趣。 & 
 &[例段2]&  
  海洋不仅很大,而且很深。海洋的平均深度是3800米,而世界大陆的平均海拔高度只有840米。如果地球表面没有高低,全部被海水包围,水深将有2440米。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利亚纳海沟,最大深度是11034米。我国西南边境的珠穆朗玛峰是最高的山峰,它海拔高度是8848米。如果将珠穆朗玛峰移到马利亚纳海沟,峰顶距海面还有2000多米!所以说,山高不如水深。&  &
[例段2]要说明海洋很深。海洋的深度一般人是感受不到的,但稍有阅历的人都见过山,感受到山的雄伟高大。把海洋水的深度与陆地山的高度作比较,表明山高不如水深,不仅能证实全段中心,也使人易于接受。 & 
 &[例段3]&  
  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明显改善。四十年里虽然人口增加很多,成为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沉重负担,使人均资源和人均收入方面处于较低水平,但在人民的健康状况、营养水平、平均寿命、成人识字率等生活质量的主要标准方面,已经接近、达到、有的甚至超过中等收入国家或世界的平均水平。到1989年,全国大、中、小学在校学生数分别为1949年的17.8倍、39.9倍、5.1倍,累计培养的本科、专科毕业生相当于解放前37年总和的33倍;全国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人员比1952年增长23.4倍;全国医院床位比1949年增长32.1倍;到1988年全国人均每日摄取热量,已达到2602大卡;全国人口平均寿命已达69岁,比1949年34岁提高一倍多。这些事实有力地证明,在满足人民基本需要、提高人民实际生活水平方面,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 
&[例段3]要从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证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为此,最好的方法就是选择几项主要标准,把解放前37年的情况和解放后40年的情况作纵向比较。这样就能清楚地显示出:同是中国,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由于社会制度不同,人民生活质量有很大不同,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  &  &
[练习]&   
 自选材料,自拟题目,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较展开段落;对所写一段文字的结构和选用方法作说明。&  &  
&[学生习作选录]&  &
  临时突击与经常复习&  &  
  在学习过程中,有的同学靠临时突击来应付考试,有的同学则采用经常复习来巩固知识。哪一种办法好呢?我们不妨作些比较:进入中学以后,课程增加很多,知识也比小学学得深且广,这要是堆在一起靠临时突击,无疑是十分困难的;而经常复习,步步为营,一段一清,掌握的知识就扎实。临时突击,记得快忘得也快;而经济复习,既能加深印象又能随时发现问题。临时突击,使大脑负担一下过得,容易混乱;而经常复习,稍加整理,就可系统清晰,记忆长久。当然,临时突击的作用也不能完全否认,但总看来在学习上还是应该经常复习而不能靠临时突击。& 
 &[说明]&  &  
  起始部分:“在学习过程中……哪一种办法好呢?”&  
  展开部分:“我们不妨作些比较……就可系统清晰,记忆长久。”&  
  终结部分:末句。&  &  
  展开方法:我写这段文字的中心意思是提倡经常复习,而不赞成临时突击。把经常复习和临时突击的利弊作一对比,就能鲜明地表明我的观点是正确。&  &
  枫  叶&  &  
  记得有位诗人说过:枫叶的美就在于它红得鲜艳,红得热烈。我不知别人是怎样欣赏的,在我看来,这话是一点也不错的。每当秋风飒飒、凉意袭人的时候,枫叶就穿上那火红的衣裳,傲立在霜天这中,迸发出一片火红的色彩。菊花也是以婀娜多姿五颜六色点缀着秋日,但它却需要园丁精心照料,怎能比这枫叶无畏寒霜,笑迎西风。月季是艳丽芬芳的,但枫叶那纯正的红色,那使人一下子感觉到火热的颜色,又有那一点比它逊色呢?梅是岁寒三友之一,但我总觉得它那曲屈的枝条、疏朗的枝干,给人以娇柔之感,纵有巾帼之风,也不如枫树挺拔的枝干,繁茂的枝条,鲜红的枫叶所具有的那种慷慨悲歌志士的气质。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枫叶讴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我想,这是我赞美枫叶原因吧。&  & 
 &[说明]&  &  
  起始部分:“记得有一位诗人说过……这话是一点也不错的。”展开部分:“每当秋风飒飒……鲜红的枫叶所具有的那种慷慨悲歌志士气质。”&  
  终结部分:“古今中外有多少文人墨客为枫叶讴歌”至完。&  
  展开方法:我很欣赏枫叶。为了体现枫叶的色彩、气质,将它与菊花、月季、梅作比较,从而突出它的特色。这样也就表明我赞美枫叶原因。&  & 
 &[习作评说]&   
  这两段习作都是采用横向比较。《临时突击与经常复习》就同学在学习中通常采用的两种方法的利弊作了对比,也就是对同一事物所用的不同方法的比较;《枫叶》是将一事物与同类多种事物作比较,在比较中显现该事物特色。由于展开方法得当,两段习作中心鲜明突出。&  &
  第五节 通过总说与分说展开段落&  & 
 &[知识要点]&  
  表述一个事物或观念,可以先总说,后分说。总说给人以初步的概括的印象,分说则从多方面、多层次加以解说、印证,结构上或为并列式,或为递进式。这也是经常用来展开段落方法。&  & 
 &[例段1]&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就连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还刻着他名字。&  &  (茅以升:《中国石拱桥》)
[例段1]起始部分概括介绍赵州桥,指出“制造奇特”。展开部分则分列为四项,逐一说明其特点,使之具体明确。然后导入终结部分,归纳出“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 & 
 &[例段2]&  
  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过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这就是白扬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树。&  &
[例段2]起始部分总说白杨树的“神”和“形”。展开部分,先从“形”说起,由于到枝,由枝到叶,由叶到皮,这样排列符合人们观察顺序;然后再写“神”,突出“力争上游”特征,由“形”到“神”符合人们认识规律。终结部分强调白杨树既普通又不平凡。
 [例段3]&  
  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素日认他是个知已,果然是个知已;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杨于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以者:你既为我的知已,自然我亦可为你的知已,既你我为知已,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既有“金玉”之论,也该你我有之,又何必来一宝钗呢?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刺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已,但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已,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泪又下来。待要进去想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 
 (曹雪芹:《红楼梦》三十二回“诉肺腑心迷活宝玉,含辱情烈死金钏”)
[例段3]起始部分总括点出林黛玉在暗中听到贾宝玉发自内心的一席话后心头涌起复杂的感情。展开部分则分承总说的要点,具体叙述她为什么“又喜又惊,又悲又叹”,从而表明她对贾宝玉真挚的爱以及对未来的深重的焦虑。终结部分是感情发展的延伸和情节的交代。从这三个例段展开部分看,分说或是各点并列。或是逐层显示。&  &
 &[练习]&  
  自选材料,自拟题目,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总说与分说展开段落;对所写一段文字的结构和选用方法作说明。&  & 
 &[学生习作选录]&  &
  我爱育才校园&  & 
  我能进入育才学校学习,感到十分欣慰。我爱育才的校园,爱她那一年四季变换不定的景色。春天,校园内桃花开了,观耕台四周的榆叶梅也开了。那粉红的、洋红的花儿缀满枝头,晨风掠过,摇曳不定,像温柔的女学生向你颔首问候。过些时候,图书馆前一簇簇迎春黄灿灿的一片,木架上虬枝盘绕的紫藤萝溢彩流光,像紫云聚拢,像紫色瀑布流淌。夏天,那白杨、国槐搭起的凉棚,那古柏青松留下的大片阴凉,满眼葱绿使你心气清爽,精神振奋。候鸟南归的时候,校园又是一片金黄。金黄的银杏叶、槐树叶,金黄的园地,伴着学习上的收获,使你感到甜蜜。下雪了,各处古建殿阁银装素裹,恰似琼楼玉宇。松柏披上婚纱,孕育青春活力,迎接未来的幸福。在这样的校园里生活、学习,我是幸福的,我爱你--美丽育才校园。&  & 
 &[说明]&   
我在北京育才学校已生活、学习九年了。我爱育才,对校园内花草树木有着深厚的感情,对一年四季校园内景色的变化也很敏感。我在这段的起始部分表达总的感受。展开部分分别描述校园内春、夏、秋、冬的景色,充实全段的中心意思。终结部分是我感情的自然流露。我觉得运用总说与分说的方法,能使我意思表达得很有条理。&  & 
 莫盲目买参考书&  &  
  买参考书来帮助学习自然是件好事,但我们有些同学在这上面可说是目的不正确。这大体有四种:第一种,看到有的参考书上习题都有答案,特别是像政治、历史这样的学科,想买来背一背,图个省事;第二种,学习成绩差,水平不高,却硬要一步登天,专买难题成堆、怪题连篇的参考书;第三种,心血来潮,买上一两本如饥似渴地去看,五分钟热气过后就抛到一边;第四种,见什么参考书都想买,买来后放在书架上装饰门面,书虽多,看得很少,效果很差。这四种人各抱不同的目的,但却可说是目不正确。如此买书、用书,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 
 &[说明]&  
  开头一句是起始部分,提出总的看法。展开部分,我把看到的情况归纳为四种,分别叙述出来,这样就能表明我的看法是有根据的,也是正确的。终结部分,再次明确我的看法并提出善意的劝告。根据我占有的材料和表述的中心,我认为采用总说与分说方法来展开段落比较适当。&  & 
 &[习作评说]&  
  这两段习作都是运用了总说与分说的方法展开段落,条理清楚,中心明确。《我爱育才的校园》取材于校园生活,在写景中蕴含爱校的感情;《莫盲目买参考书》着眼身连的情况,表明自己看法,很有针对性。运用总说与分说方法展开段落,总说要概括得准确,分说要扣住总说分别陈述。若是各点并列,要注意内客相当;若是逐层推进,要注意安排好层次。&  &
  第六节 通过定义与分类展开段落&  & 
 &[知识要点]&  
  我们说明各种事物或观念,常常先下定义明确概念,再加以解释或描述,即显示未知的与已知的之间关系,使人们对所要说明的事物或观念有清楚的认识;还可以依据某种科学标准给事物分类,以显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特性。这也是经常用来展开段落方法。&  & 
 &[例段1]&  
汉字是用来记写汉语的工具。汉字具有悠久的历史,它在记录汉民族的文化遗产、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对外文化交流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有过伟大的功绩。今天,汉字仍然是我们进行书面交际不可缺少工具。我们要热爱汉字,正确地使用汉字。
[例段1]先给“汉字”下个定义,然后从历史和今天说明汉字作用和功绩,再对学习汉字提出要求。 & 
 &[例段2]&  
概念就是事物的特有属性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比如我们看到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经过反复的观察、比较,发现有一类交通工具,它们以内燃机作动力,装有橡胶轮胎,主要在马路上行驶。这就是这类交通工具区别于火车、飞机、轮船等等的特有属性。它反映到我们头脑中来,就产生了“汽车”这个概念。
[例段2]先给“概念”下个定义,然后加以解说,通过解释定义展开。
  & 
 &[例段3]&  
  陆地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我国辽阔的大地上,有低平宽广、起伏不大的平原,也有海拨较高、面积广大的高原;有峰峦高耸、地面崎岖的山地,也有高度不大、坡度缓和的丘陵;还有周围高、中间低盆地。各种地形交错分布,景象万千!&  & 
[例段3]先明确什么叫“地形”,然后对地形作分类描述,从而说明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这是把定义与分类&结合起来写的。运用定义与分类展开段落,有助于科学地说明事物或观念。([按]科学的定义方法:被定义者=种差+属概念。例如:正方形是四边相等四角成直角四边形。)&  & 
 &[练习]&  
  自选材料、自拟题目,写一段文字。要求:运用定义与分类的方法展开段落;对所写一段文字的结构和选用方法作说明。&  & 
 &[学生习作选录]&  &
  四边形&  &  
  由四条线段首尾顺序次连接组成的图形,叫四边形。四边形又包括许多特殊的图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叫平行四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矩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四边相等四角成直角的四边形叫正方形;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四边形概念外延很广,在做题时要认真审题,分清是哪种四边形。&  & 
 &[说明]&  
  首句是起始部分,末句是终结部分,中间是展开部分。四边形定义的内涵容易说清楚,范围却难以一下说清楚。把定义和分类结合起来,就能对四边形作准确介绍。因此,我采用这种方法。&  & 
 笑&  &  
  笑,就是露出愉快的表情,发出欢喜的声音,是一种复杂的神经反射引起的,当外界的一种笑料变成信号,通过感官传入大脑,大脑接到信号,就会立即指挥部分肌肉、器官甚至骨骼动作起来。小则嫣然一笑,笑容可掬,这不过是一种轻微的肌肉动作,一般的微笑就是这样。大则是爽朗的笑,放声的笑,不仅面部肌肉动作起来,就是发音器官也动作起来。至于捧腹大笑,手舞足蹈,那就全身肌肉、骨骼都动作起来。
  精神愉快的表现,对于健康是有益。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  & 
 &[说明]&  
  起始部分对“笑”下了定义并作简略的解释。展开部分就小笑、大笑分类作具体描述。络结部分指出笑对健康有益。我经常观察同学们的笑,觉得很有意思,想把它写出来。学了“通过定义与分类展开段落”,我找到了适当方法,思路忽然打开,不费劲就写下了这段文字。&  &
  &[习作评说]& 
   这两段习作,材料来自学生生活,方法来自学到的知识。能够运用学到的知识描述生活中的现象、阐述学习中的事理,值得肯定。应该指出,在科技性的文章中,经常要运用定义与分类的方法来解说事物,阐明事理。跟踪调查表明,掌握这种写段方法对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尤其重要。此外,还应该指出,在同学们的习作中对分类和分说有时混淆不清。从写作的角度来看,只在表述得当,条理清楚,不必细究,但从两种方法来讲,它们的侧重点却不同。分类是根据某一标准,划定事物类别;分说则必须扣住总说,逐点或分层陈述。&  &
  第七节&&通过联想展开段落&  &
  &[知识要点]&  
  在生活中常会由某人、某事、某景、某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人、事、景、物,这便是联想。联想,两者必定相关,存在某种内在联系。运用联想展开段落,也是基本方法之一。&  &
  &[例段1]&  
老妈妈睡得正香,布满皱纹的脸上绽开了甜甜的笑纹。她让董老想到了什么?母亲!那个也是穿着一样的粗布褂子,也是一样干瘦的母亲。正是母亲把他董必武一下子带到了大千世界上,给他送来了兄弟姐妹,田园村舍,飞鸟游鱼,草木鲜果;正是这些瘦小的母亲,养育出了一代巨人,给了他们山的巍峨,海的辽阔,雪的洁白,风的吟哦。一切都是母亲的赐予!应该热爱母亲,体恤她,报答她恩赐。
[例段1]由身边的老妈妈,让董老想到自己的母亲;展开部分从多方面联想母亲对自己的养育之恩,再推而广之想到世上母亲对孩子的赐予;终结部分提出应报答母亲的恩赐便是顺理成章事。
&[例段2]&  
  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只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那种精神和意志?我赞美白杨树!&  & 
[例段2]起始部分称赞白杨树是树中的“伟丈夫”;展开部分由白杨树“挺立”、“枝枝叶叶靠紧”的外形,“朴质,严肃,坚强不屈,力求上进”的性格,联想到北方的农民,敌后抗日军民,进而联想到我们民族精神和意志;终结部分直抒胸臆。& 
 &[例段3]&  
  提到了一寸土这几个字,我又禁不住想到一些岛屿上的人民战士。登上那些岛屿,你会更深地认识到“一寸土”的严肃意义。我到过一个小岛,它的面积很小。然而,岛上的生活却是多么火热啊!这里的海滩、天空、海面、决不容许任何侵略者窥探和侵入一步,人民的子弟兵日夜守着大炮阵地,从望远镜里、从炮镜里观察着海洋上的任何动静。这些岛屿像是大陆的眼睛,这些战士又像是岛屿的眼睛。不论是在月白风清还是九级风浪的夜里,他们都全神贯注地盯着宽阔的海域。不仅这样,他们还把小岛建设得像花园一样美丽。本来是蛇虫蜿蜓、荆棒遍地的荒凉小岛,他们经过艰苦劳动,在上面建起了坚固的营房,辟出了林荫大道,种上了笑脸迎人的各种花卉和鲜嫩的蔬菜;还建起畜栏,竖起鸽棚;又从海里摸出了石花,堆成小岛的美术图案。看到这些,令人不禁想到,我们的一个个岛屿,一寸寸土地,都在英雄们守卫和汗水灌溉之下,在迅速改变着面貌。
[例段3]由历史上的“一寸土”也不容敌人侵犯,联想到现实中人民子弟兵正守卫着祖国每寸土地,并装点着每寸土地。从以上三个例段可以看出:联想总是由眼前的或历史的人、事、景、物触发,所谓“触景生情”,“睹物思人”。&  & 
 &[练习]&  
  自选材料,自拟题目,写一段文字。要求:通过联想展开段落;对所写一段文字的结构和选用方法作说明。& 
  &[学生习作选录]&  &
  奉  献&  &  
  父亲从基地来信,内容是由于战备任务忙,他放弃休假,不能回来和我们共度春节。手捧着这封信我想得很远很多:在老山前线,年轻的战士们正在与侵略者英勇作战,为了保卫祖国领土完整、人民安居乐业,他们不惜流血、不惜献出宝贵的生命。他们也憧憬美满幸福的生活,向往舒适安静的工作环境,渴望亲人的爱抚、家庭的温馨,但他们更懂得不赶走侵略者,人民就不得安宁。“苦了我一个,幸福十亿人。”是他们共同的心声。我又想到老师窗前的灯光。每当夜深人静,这点点灯光宛若启明星召唤黎明。正是我们的老师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勤勤恳恳地工作,把一批批栋梁之材输送到祖国各条战线,而他们自己却额前增添皱纹,鬓边留下白丝。……正是像他们这样的人教给我做人道理――奉献。&  & 
 &[说明]&  
  懂得了联想,写这段文字的思路就非常清楚。起始部分写父亲来信;展开部分由信的内容联想到前线的战士、学校的老师,他们和父亲一样都具有奉献精神;终结部分说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做人道理。&  
  珍惜美好生活&  &  
  今天是清明节,团支部组织我们团员到校园内烈士纪念碑前献花圈。纪念碑上刻着四幅胸像,他们都是我们的校友,牺牲时比我们大不了多少。望着他们年轻的面容,我想到:当年他们背着行装,冒着炮火,随校由廷安向华北转移,徒步行军两千里,历尽千辛万苦,我们现在却骑着自行车,在平坦的马路上驶向美丽的校园;当年他们为了保卫祖国,建设祖国,有的在朝鲜战场上牺牲,有的在建设岗位上殉职,今天我们在宁静的校园内学习,沐浴着阳光雨露,幸福地生活。这次活动给我很大教育。没有他们的献身,哪来我们的今天。我要珍惜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向上,踏着烈士们足迹前进。&  &
  &[说明]&  
  这段文字记录了我参加一次团日活动的收获。起始部分简介活动的内容;展开部分由烈士们的艰苦生活、献身精神联想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终结部分表达我意愿。&  & 
 &[习作评说]&  
  这两段习作,内容很好,方法也得当。联想总是现实生活中某一点触动了自己,引起思想上的波澜。在浮想联翩的过程中,要抓住其中内在的联系,想得合情合理,想得深远。当然,联想要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要热爱生活提高思想认识,否则就有可能是胡思乱想。&  &  & 
 &[结语]&  
  在这一讲中,分别介绍了段的七种基本的展开方法。总的看来,记叙性的文字,通常采用列举实例、按时空推移、联想以及记述事物的因果关系等方法来展开段落;说明性的文字,通常采用定义分类、比较或总分等方法来展开段落;议论性文字,则常用论证因果、列举实例和比较、总分等方法来展开段落。&  &  
  在学习和运用各种方法展开段落中,应该认识到:①任何方法都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运用何种方法必须根据有利于内容的表达而抉择;②各种展开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把它们看成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方法,无疑是有害的,也是不符合实际的;③在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时,事实上必定以一种为主,这就像多重复句中存在多种关系但必定有一种关系是制约全局。&  &  
这需要明确的是在实际运用中展开方法不仅仅是指展开部分的表述方法,它有时也包含起始部分、终结部分,如“因果”、“总分”、“定义与分类”等。在我们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各种展开方法时,重要是遵循事理,而不拘泥于形式。&
一、 汉堡包式
“引例(先议)――叙事(论据)――分析”。
例(1)、保持良好的心态首先要豁达大度。社会日渐发展,人际关系渐趋紧密。对人对事豁达大度,襟怀坦白,定能使人心悦诚服。(理论分析)/蛮王孟获多次失手被擒,却次次出尔反尔,诸葛亮宽怀大度,七擒孟获而七纵之,最终令其心悦诚服,成为蜀国不贰之臣。(事例论证)可见,大度能使自己对别人形成一种吸引力、凝聚力,从而使自己立于不败之
(2)、志气是人生关键的大前提。没有志向的雄鹰,便只能像麻雀一样在小树间徘徊,没有志向的猛虎,便只能像狐狸一样畏首畏尾,同样,没有远大志向的人,也只能生活在生活的低谷,永远无法发挥能力。(理论分析)/岳飞,从小便立下报国的大志,/爱迪生从十岁起就做起了实验,朝着科学顶峰迈进,/雷峰也把自己终身的目标定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远大志向上。(事例论证)成大业者,必有其大志。有了志气才能在逆境中战胜自我,在顺境时警醒自我。
点评:&所谓汉堡包式,就是开头用一个中心提出观点,结尾呼应观点,中间用事例来说明,这种写法既避免了泛泛而谈的空乏又避免了堆砌材料肤浅。
&&&二、正反对比例证式
例:(1)、彼此间的关爱,是一种真情的奉献。谁都想拥有别人的关爱,但首行你要懂得奉献自己的关爱之心。还记得那个爱财如命、贪婪无比甚至连女儿也欺骗的葛朗台吗?在他的世界观中毫无关爱之词,对人冷漠包括对自己的妻女。就算是拥有再多的金钱,但无法见到别人的关爱,如此孤独地走完一生,不是很可悲吗?/恰恰相反,德兰修女为何得到世人的尊重?因为她为世界奉献了真诚的关爱,她接纳的每一位有困难的人,都被她的真情打动。她不计较个人利益,也从不渴望得到别人的酬谢,只是想在人间播种彼此间关爱的种子,让它萌芽,让世界充满关爱芳香。在我们跌倒时渴望有一双援助之手,那么,当别人跌倒时,你也要给予一把搀扶。
(2)、懂得宽容,使你获得更纯净的友谊。俗话说:“量小失众友,度大集群朋。”懂得宽容,你便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那自然会“有朋自远方来”,相识满天下。/若一个人不懂宽容为何物,常常嫉人之才,妒人之能,讽人之失,讥人之误。这样人,往往是被人敬而远之,众叛亲离。(正反论证)
点评:所谓正反例证式,在基本的结构方式上与前面的方法一致,所不同的是选用的事例或引用理论论据一正一反,双向展开,论据显得比较多样,思维角度不致单一。
&&&三、故事点评式
&&&&&例:(1)、关爱需要真诚。虚情假意的问候不是关爱;为权势之人打开方便之门不是关爱;在电视上为慈善机构捐款的未必是关爱。/关爱需要赤诚以待,除去枝蔓,剥掉外衣,直达人的内心。(正反论证)真正的关爱,不需要肆意张扬,都能令人为之佩服。(举例论证―先议)一列火车即将开动,当车门马上要闭上之际,一个老头从车外跳了进来,可他的一只鞋却掉落在路上。于是他脱下另一只鞋子,把它抛出车厢外。车上的人奇怪地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笑了笑,说:“如果有人捡到一只鞋,对他而言未必有用,然而我把另一只也丢出去,那么捡到的那个人就可以穿了。”这个老头就是甘地,这就是一种伟人的关爱,是一种赤诚爱。它难道还需要用语言来详述吗?(举例论证―分析)
(2)、健康的身体是成就事业的本钱,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财富。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年轻人向富翁埋怨他一无所有,富翁分别用一百万、所有物业、所有财产去换他的一只手、一条腿、一只眼,都被他一口回绝了,最后,富翁说:“看你那里一无所有,健康的身体不就是你的一大笔财富吗?”年轻人恍然大悟:健康的身体就是自己的资本。(举例论证)的确,健康的身体是我们继续前进,乘胜追击的最佳后防,为我们输送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我们体验生活、享受生命的有力保证。/即使你没有钱,没有工作,没有成就,只要你有健康的身体,你也能于山水闲适中享受生命喜悦!(正反分析论证)
点评:议论文中用一些小故事来佐证观点是很常见的笔法,千万要注意的是不要忘了对故事的点评,否则为故事而故事就不能很好地表达自己观点,也有堆砌材料之嫌。
&&&四、小画面叠加式
彼此有了关爱,人们才有可能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留下灿烂的笑容。北风中,儿子要出远门了,母亲伸出已满是皱纹的手,颤巍巍地踮起脚尖,帮高大的儿子理了理衣领。儿子泪已满眶,但却也给母亲一个灿烂的微笑;宿舍里,七个女孩有的烧水有的拧手巾,有的拿体温计的的拿药,只为了那个躺在床上,面色苍白但却微笑的人;路灯下,妻子等来了加夜班的丈夫,耐心地听着他牢骚,最后温柔地抱住他,哄小孩似的安慰着,丈夫疲惫的脸上泛起了甜甜笑意……
&&&&点评:有些话题是不需要“论”的,用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小画面来呈现细节,你的散文一定会有打动人心力量。
&&&五、抒情式
收藏朋友间彼此的关爱。也许只是黯然泪下时一句轻言细语的安慰;也许只是俳徊不前、犹豫不决时一个鼓励的眼神,也许只是欣喜万分、热泪盈眶时一个轻轻的拥抱,也许只是落寞无言、独上西楼时那封写满祝福与挂念的信,也许,朋友间的关爱,只有淡淡的一点儿,淡淡的。也许在疲惫不堪时,那一杯热热的,清香的荼轻放在面前,也许在百无聊赖之际,那一张含笑的脸就闪动在面前,也许……朋友间的关爱,轻轻的一点儿,轻轻的,却贴心。收藏朋友的关爱,在每一个回首的瞬间,会有温暧的感动和甜甜的笑意在心头涌动,再把同样贴心的关爱,留给笑意吟吟朋友。
点评:议论文重在“以理服人”,而散文重在“以情感人”,对生活情感的体验的细腻和表达的真挚是散文最能抵达阅卷人内心光亮。
段落的展开跟语言知识题中的“扩展语段”有相似之处,都是要解决的是学生写作过程中有话可说的问题。“扩展语段”针对单句可以是使其修饰成分复杂化,复句可以是增加分句;而“段落的展开”则相对要复杂一些。要使语段能展开,既要有阅历、经验、观察、思考的积累,也有想象、联想的因素,这样才能做到“言之有物”。在“言之有物[1]&&
文章录入:szf98&&&&责任编辑:oldq&
上一篇文章: 下一篇文章:
【字体: 】【】【】【】【】【】
专 题 栏 目
最 新 推 荐
相 关 文 章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堰河我的保姆仿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