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饶集中营1997电影中的主要事件和人物有哪些?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着自由,但也深深地知道——人的躯体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上饶集中营革命烈士纪念碑伫立在上饶雷公山腰的革命烈士纪念碑前,碑身正面由周恩来题写的“革命烈士们永垂不朽”镀金大字在阳光下熠熠闪光。每每吟诵起这首叶挺将军写下的这首《囚歌》,都禁不住热泪盈眶。1941年1月,国民党当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新四军军长叶挺和副军长项英等率新四军部队九千余人北移途中,遭国民党七个师约八万人袭击,激战七昼夜,终因寡不敌众,弹尽粮绝,除约两千人突围外,一部分人被俘,其余壮烈牺牲或失散。叶挺下山谈判被扣押。随即,国民党顽固全然不顾中共中央的严正要求与社会各界进步人士的强烈谴责,公然指使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顾祝同,在其所辖战区上饶县皂头镇附近农村,强占大批农舍、仓库、古寺,改造成茅家岭、周田、李村、七峰岩、石底5座监狱。对外伪称“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训练总队军官大队”和“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司令部特别训练班”。一个以周田村为大本营,规模庞大、臭名昭著的上饶集中营自此设立。上饶集中营-周田监狱1941年1月17日,叶挺将军被关押进李村监狱后,随后在皖南事变中被俘的新四军排以上干部也陆续被关入上述各监狱,共760余人。一排排阴森森的平房,一间间潮湿昏暗的小院,就在这些憋狭的地方,关押了北伐名将、新四军军长叶挺,新四军高级干部张正坤、冯达飞、李子芳等革命者。狱中空气恶浊,饭食粗劣,革命志士们饱受酷刑镣铐摧残和难于言表的非人折磨,与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顽强的抗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正气压邪气,不变应万变。坐牢三个月,胜读十年书。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凝视叶挺将军在囚室墙壁上写下的誓言,我们仿佛又看到了叶挺将军和新四军干部、共产党员、爱国志士,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和威逼利诱,威武挺拔、向死而生……在那个特殊的环境里,被囚禁的共产党人信念坚定、宁死不屈、视死如归,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政治纪律,自觉地联系,及时组建了狱中秘密党支部,同国民党特务展开了艰苦卓绝英勇悲壮的抗争,谱写了一曲曲气贯长虹的无产阶级正气歌。"一月的雪花,飞遍了皖南,雪花掩盖着同志的鲜血。为了进入敌后去抗战,我们曾顽强地战斗不歇。被俘到如今,已过了一年,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为了反抗法西斯强盗,我们不怕那无情的皮鞭。"这是茅家岭狱中革命烈士生前集体创作了《一月的雪花》,80多年过去了,现在听起来仍然让人热血沸腾,荡气回肠,把我们的思绪一下子又拉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在上饶集中营的斗争中,影响最大的是两次越狱暴动。第一次是茅家岭暴动,发生在 1942年5月25日,囚禁于茅家岭监狱的革命志士,趁国民党内外吃紧的机会成功地举行了越狱暴动。二十四位同志胜利冲出了牢笼。第二次暴动赤石暴动发生在20天后。当时日本侵略军占领金华,攻陷衢州,逼近上饶,三战区长官部一片慌乱,匆忙向闽北奔逃,并决定东南分团也一同向闽北迁移。1942年6月17日下午,集中营各队在重兵押送下抵达福建崇安县崇溪河畔的赤石,分批渡河。最后渡河的是第四中队,时近黄错,在秘密党支部事先周密的组织和策划下,发动了暴动,有的同志当场倒下了,但近百名同志冲出了虎口。前后两次暴动,时隔不过20日,均取得了胜利,这在国民党的集中营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上饶集中营-茅家岭监狱我们不仅要冲破旧牢笼,更要重建好河山。再听听茅家岭狱中革命烈士生前集体创作的《重建好河山》那铿锵有力的旋律吧:“皓月照九州,光芒透栅栏,有朝风云起,杀敌保河山。烽火遍九州,青年遭摧残,有朝除无道,重建好河山。寒光照饶州,缧绁信江南,壮志永不消,意气贯灵山。”英烈们那坚如磐石的信念、可歌可泣的业绩、铿锵有力的旋律……永远激励我们一代一代去传承,共同凝聚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劲动能。作者:郑少忠初审:杨可、王书玥复审:黄燕、肖士维终审:杨鹏飞声明 :我们一直致力于知识产权保护,尊重权利人的版权,部分图片来自互联网,我们无法核实其出处,难以取得权利人的许可,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或沟通许可事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上饶集中营1997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