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林夕在笑忘书张敬轩歌词《春秋》最后一句“至少要见面上万次”?

谢好多好多人邀。上来一答。上面有人说只是一首很简单的苦情歌,可我觉得这首歌并没有那么简单。春秋这首歌体现的感情,是卑微的。但它并不同于其他暗恋,在这首歌里,有着淡淡的怨气。虽然是林夕的歌,但是这首歌写的相当黄伟文。下面我们详细看看,括号内为歌词。这首歌讲的很简单,某天晚上男主角喝醉了,于是打电话来表白。女主角摇着他的手,凝视他双眼,深情款款地告诉他——我们还是做朋友吧。(动人像友情深了)。这个女主在发了好人卡升级版——你是我好朋友卡以后,真的像对一位朋友一样来对待男主了,甚至是暧昧。(我没权终止见面,只因你友善依然,仍用那种接近甜蜜字眼通电)到目前为止,这首歌只是很正常的叙事。大家一目了然,这是一对处在暧昧期的朋友。男主角表白被拒绝以后,女主角却依然时不时用言语勾引一下。说实话,做个换位思考,是人都会疯掉的。说白了就是吊着你,就是不要你。但是后面对男主角的心理描写,让这首看似普通的情歌变得特殊起来。男主事后想,自己为什么会被拒绝?只是自己太幼稚了。自己并没有为她伤春悲秋,怎么会懂她的心事;自己没有陪伴她踏遍万里,相处的时间还不够来丰富她的故事;自己没有为她等到白头。你看这些男主角都没有做到,所以这些根本不算痛苦。说句难听的,你连伤心的资格都没有。如果把女主角比作春秋,春秋里只记载重要的人和事情,男主贵姓?贵庚?这首歌看似是自己,讽刺的却是女主角那样的人。她玩弄感情,却找到无数理由,她蔑视情感,却总能找到好的理由。感情只不过是她拿来陈列的展览品,而从来不是挂在脖子里的宝石。无独有偶,林夕给张敬轩写的另外一首歌《悲剧人物》和《春秋》互为相反。春秋是讽刺爱情里一方太过无情,而《悲剧人物》写的则是说有些人爱情里的曲折是矫揉造作出的。刻意营造悲剧的气氛,好让自己成为悲剧的主角,来博取同情。}
今晚突然觉得这是一首细思恐极的歌『然後你摇着我手拒绝我 动人像友情深了』奈何对方表示这只是友情『仍用接近甜蜜那种字眼通电没人应该 怨地怨天 得到这结局』然而更无奈的是对方却依然搞暧昧而我还无法不在意『难道怪罪神没有更伪善的祝福』也不知道这样的“亲密”是不是神的捉弄『头发未染霜 着凉亦错在我幼稚应快活像个天使』察觉到自己太年轻 根本没有资格感叹眼下自己的悲凉这也是整首歌“我”内心最大的冲突『有没有运气再扮弱者 玩失意』在悲凉的情况下对自己的受害者假定 『有没有道理为你落发必须得到世人同意』多么希望自己是那个受伤最深的人 伤到悲恸天地 载入史册『心灰得极可耻 心伤得无新意那一线眼泪 欠大志』然而并没有回过神来却发现自己就像蝼蚁一样与前面自己希望把自己的悲恸载入史册的情绪有了巨大的落差根本不会有什么观众注意到我的痴狂与心痛况且这对他们来说 这只不过是蝼蚁们平凡无奇的情绪而已所以自己这么伤心到底是为了什么呢?『爱若能堪称伟大 再难捱照样开怀』“我”不介意爱得悲壮如果它足够壮烈那悲伤也能来得更酣畅淋漓最可恨的是 这真的只是蝼蚁般渺小的悲伤『如令你发现为你而活到失败令人不安 我品性坏』与陈奕迅的《于心有愧》有类似的情绪感觉主人公说是这么说,可实际上并不一定是这么想的只是为了给自己可笑的行为做一些辩解『我没有为你伤春悲秋不配有憾事你没有共我踏过万里不够剧情延续故事』伤春悲秋暗合春秋柳永终身为中举,诸葛孔明出师未捷而“我”们的故事却远没有资格被人记住『那一线眼泪 欠大志 太没意思若自觉这叫痛苦未免过份容易』歌曲的爆发点内心剧烈的冲突一方面觉得这份悲恸“我”已无力承受另一方面又无法接受这只是非常渺小的悲伤连这样的悲伤都承受不了 那我又算什么呢『我没有被你改写一生怎配有心事我没有被你害过恨过写成情史 变废纸春秋只转载要事 如果爱你欠意义这眼泪 无从安置』这四句是歌曲的灵魂读到这里终于明白原来春秋指的是《春秋经》我们的故事注定被人遗忘 我止不住的眼泪也注定毫无意义『我没有运气放大自私的失意更没有道理在这日你得到真爱制造恨意』剧烈的矛盾 然后急于给自己开脱理智上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然而如果理智有用的话『想心酸 还可以 想心底 留根刺至少要见面上万次』歌曲至此突然间缓下来看来可能要再伤一万次才能达成那种史诗级的悲伤那不如就在心里留根刺 做个永远的念想膜拜夕爷如此隽永(这首歌之前听过几十遍然后根本没想明白它在说什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笑忘书张敬轩歌词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