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二女主角原来是谁结局是什么意思?

2017-08-06 11:14
来源:
改变饲界
【导读】“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战狼2》中的这段台词让人血脉偾张,手臂挂国旗,驱车过战场,难民逃进中国大使馆,不再担心生命安全,反政府军明确表示不准杀害中国人....…
撤侨亲历者自述:真实细节比《战狼2》更险更燃!
来源:牛弹琴(ID:bullpiano)
很多人认为,
《战狼2》有些情节比较虚假。
但一位中国建筑的员工
看完电影后却格外感慨。
这是他的来信:
2011年2月15号开始,利比亚班加西开始爆发反政府游行。2月18号,班加西的政府军反水,政府机构瘫痪,当地已经完全陷入无政府的混乱状态,警察不再维护秩序,罪犯逃狱。
我们的营地遭受了匪徒持枪洗劫,损失惨重,通讯完全中断,并有人员受伤。
营地里的我们,在这个离家一万多公里网络电话全部中断消息闭塞的孤岛上,前路未知,如同美国大片里即将战斗的大兵,故作轻松的表面下是焦虑和精神紧张。
但是没想到国家在暴乱的第一天就开始准备营救方案,到20号晚上我们就登上了中国政府租借的希腊邮轮,到了克里特岛,离开了这个是非之地。
现实电影更紧张,更精彩
等候撤侨的人们
第三项目部被暴徒推翻的围墙
1、我们营地遭受袭击的第二天,公司领导就在混乱状态下冒着危险到各个项目部慰问,稳定军心。我们公司在当地有十几个项目部,接近一万员工。一圈转下来至少多半天,后来我们公司领导承担了利比亚东部地区撤侨总指挥,成功组织了包括我们公司在内的东部地区所有中国人全部安全撤回来了,国企在海外的领导,是有担当的,关键时刻真的是可以靠得住的。
准备出发
撤离人员登上邮轮
2、我们遭遇暴乱和组织撤退的时候,和电影里的情节不一样。中国人都很团结,一直有组织有纪律,积极协调国家和当地的部落长老关系,在港口封闭的情况下,以很快的速度让轮船进港。中国轮船是唯一可以进港的外国轮船。然后妇女第一批上船,普通员工和工人第二批上船,领导最后一批撤退。
3、当时有个同事,是美籍人士,暴乱刚开始的时候他打通了美国驻班加西大使馆的电话寻求帮助,但是一直到我们上船,印象里无所不能的保护美国公民的美国政府,一点反应都没有,他还是跟着我们一起上了我们的邮轮撤了出来。
有序的撤离队伍
4、我们撤退的时候,把工地上我们招的孟加拉国、泰国等其他国家的工人也带出来了。韩国监理平时很强势,但是暴乱发生时韩国政府并没有动静,最后还是坐我们的船把他们带出来的。
上船的时候我看到别的国家的人,也想往船上爬,但是被希腊船员拿着杆子都赶下去了,有点心酸也无可奈何,后来这些人很多都困在当地,在战争中死去,特别是非洲人,他们的国家根本顾不上他们,因为政府军里有非洲人的雇佣军,反对派夺取政权后对雇佣军清算,无差别的杀了很多无辜的非洲人。
与孟加拉工友难舍难分
浩浩荡荡上船的队伍
5、电影里吴京举着国旗通过交战区,并不是杜撰。当时有在利比亚的内地通过陆路撤到突尼斯和埃及的,要穿过反对派和政府军的地盘,中国人拿着国旗或者中国护照,都安全通过了。
要知道,当时突尼斯和埃及的边境已经关闭。但是在外交部协调下,重新打开而且仅允许中国人通过,身份由中国外交官甄别,有的人护照丢失,就让他唱一首国歌,唱完就放行过来。中国在非洲的形象和地位,还是蛮高的。
6、无政府状态下的混乱,各种犯罪杀人都没有人管,就是现实中的噩梦,回国后一段时间还会做这样的噩梦。在卡扎菲死后到现在,利比亚还处于分裂的军阀割据混战状态,我们上船的时候当地朋友去送我们,大男人哭着和我们说,我们国家完了……
第一时间给家里报平安
我们能躲开战乱,但是他们的家园却毁了,无处可去。
希望我们国家永远不要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战狼2》背后有哪些真实故事?
来源:骊龙之师(ID:Stariey-Tuzi)
上映10天票房近25亿的《战狼2》是部好电影。
为什么这么说?我认为最主要的还是真实。我说的真实,其实不同于广泛意义上大家所认为的真实,而是电影中故事的真实性。我始终觉得,电影最后少了一行字,那就是:本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
可能大家会觉得不可思议,这样的故事真的发生过?我可以告诉大家,不仅有,还不少。除去电影中艺术加工升华的部分,辩证来看,《战狼2》里面的故事其实就是由数个发生在真实世界中的事件改编而来的。
我从头开始说吧,以下内容涉及剧透,阅读还望谨慎。
1、电影开头,与海盗在水中的搏击。这一段事实上是真实发生在亚丁湾及其它某海域的某几次事件。当然,主人公不是退役的特种兵,而是我隐蔽战线人员,他们在执行任务时与海盗及恐怖分子激烈搏斗。不知道大家在看电影时注意到这个细节没有——AK47在水下发射的空腔效应。为什么这么多军事爱好者和职业军人喜爱这部电影呢?就是源于这些可能只有一秒钟一闪而过的真实细节镜头。
2、随着主人公冷锋的回忆,《战狼1》中的老兵在战友家乡的葬礼上遇到强拆。这段故事很令人痛心,但是十分真实。曾经,类似的事件发生过不止一次,而结果却各不相同。我觉得这段情节之所以能拍出来且能上映,就是要传达出一个信号:不能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3、主人公回忆完,就是非洲的美好生活了。赚钱、舞蹈、party,还有拼酒。这个拼酒非常真实,先喝连环炸弹,再吹茅台…说起这个,从当年一开始的炸弹阵都过不去,到现在拿着茅台瓶子唱歌,满满都是回忆。不过,这样的美好生活在电影中并没有持续多久,而是随着非洲某国的内乱彻底改变。我想,大家看到非洲某国内乱那段一定十分震惊,原来这个世界上还有这样的事情?是的,从来都没有什么和平年代,只有给予你和平的祖国。类似的场景在北非、中亚、南亚比比皆是……
4、这里我得说一说于谦大爷扮演的商店老板的角色。在商店避难的时候,当冷锋说大家都是中国人时,于老板说从上周开始我就是外国人了;后来遇到危险,于老板又说我是中国人。其实,这也是很多身处国外的华人一种共同的心态吧——真正遇到危险的时候,能保护你、守护你的,只有你的祖国。包括主人公一行撤退到中国大使馆的时候,登上祖国军舰的时候,还有后来听说救援直升机过来之后工厂管事雄哥强行要分开中非人员的时候,我们都能体会到中国的强大以及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5、在军舰上打电话那段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中国大使给该国总理打电话,请求派兵保护中国人,却遭到蛮横拒绝。正当我们愤慨的时候,画面一转,该国总理竟然被反叛军头领用枪顶住脑袋,一言不合就被杀……类似事件,在现实中也发生过。也就是说,没有一个强大的祖国,纵使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也没有安全感。
6、紧接着,冷锋一行来到疫区医院解救被困的中国人。在电影里虚构的病毒,其实就是真实世界中的埃博拉病毒。当年,为支援非洲人民抵抗埃博拉病毒,我们派出了无数医疗人员援非,而倒在非洲大地的我国医疗人员也远不止一人……什么叫大国责任?这就叫大国责任。中国没有将战争与灾难带到别国土地,我们带去的永远都是友谊、希望和未来。
7、影片里有两次对中国人的屠杀:一次是在疫区医院,另一次是在华资工厂。我想这两个片段都让大家看得咬牙切齿,但这些故事同样源于真实的现实。这里我不多谈这些未解密的斗争,还是说一说国人的心态。其实国人都有一种在世界范围内都鲜有的心理,那就是就算毫不相干、从不认识的同胞,只要亡于天灾人祸或被异族屠戮,都会心生惋惜并同仇敌忾。
不要以为是个国家是个民族都有这样的心理,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大一统融合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包括之前上映的《湄公河行动》里我们看到被屠杀的中国人时感觉相同,这是只有大国国民才有的共同感知。
君不见,有些国家一遇到动乱,撤侨比谁都慢,一个个往后退缩。而中国倾尽全力、不惜代价也要带回所有人民。这就是区别。就像电影里那样,别国军舰都在后退,而中国军舰在冒着危险前进。数次海外撤侨行动,中国都是这样做的。我们,从不放弃任何一个同胞,我们要带所有在外的人回家。
8、讲到这里,我觉得应该说说“达康书记”在本剧的表现。他在剧中没有主人公冷锋的本领强大,设置在工厂前的诡雷也被冷锋轻易看出,但随着剧情发展,我愈发敬重这位退伍不褪色的老兵。不论是保护全厂员工,还是负伤后单手换弹夹,无不体现着一名老兵应有的素质和觉悟。我们敬佩老兵,更敬佩这样退伍之后依旧把热血奉献给所深爱祖国和人民的老兵。记得曾经有位八十多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由于疾病连亲人的名字都叫不出来,但是却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曾经服役部队的番号。在现实中,正是无数这样老兵的存在,砥砺着我辈不断前行。
9、有英雄就有狗熊,电影里华资工厂的管事雄哥就是其中的代表。强行划分中国人与非洲人暂且不说,直升机来了抛却妇孺第一个上,在坠机后逃出生还,还忘不了怀里的钱箱。我觉得,正是有这样的小人物,电影对整个故事的塑造才更丰富饱满。毕竟,这才是人性。我们不能奢求所有人都是英雄,而正是有他们的衬托,我们的主人公及正面人物形象才愈加高大。
10、在网上我也看到一些言论,不论是在《战狼1》还是《战狼2》,都有人说:我们到底是否与外国雇佣兵交过手?这些都是虚构的吧?我想说,我们不仅跟他们交过手,而且还教过他们做人。正如《战狼1》里大反派的那句话,中国是所有雇佣兵的禁区。这句话就像当年的“米格走廊”一样,是无数先烈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敌人之所以畏惧、敬仰,正是源于我们英雄的舍命付出。世界从来都不安全,也不和平,你之所以感到和平安全,是因为有人将黑暗阻挡在了国门之外。
11、电影最后,“东来局长”在接到祖国命令之后,一声令下导弹发射,挽救了濒临绝境的主人公一行。远程支援,并不是电影中的故事。紧接着,绝境逢生的主人公带领工厂的中非籍员工乘车撤退,在遇到交战区时,主人公果断带头扔下枪支,将国旗擎于肩上,带队顺利通过。交战双方看到中国的国旗,停火让路。这一幕,是发生在利比亚撤侨时的真实一幕。
跟电影里用一张手写的护照登上军舰是一样的,有了中国的标志,就是无往不利的通行证。也如同电影中非洲军阀始终说的那样,我们不能杀中国人。这些细节的背后,都体现出一个强大的、受人尊敬的祖国在域外战乱时期的极端重要性。正因如此,很多观众在看完电影之后,自发地鼓掌致敬。
英雄的感染力永远都是无限的。在我国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国内进行艰难改革锐意进取的同时,这样一部电影无疑如一剂强心针,注入到全体人民的血脉中。
几次海外撤侨,来看中国如何强大!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国内
来源:央视网
2017年09月01日 2017年09月01日 09:40A-A+扫一扫 手机阅读  近期,电影《战狼2》火爆荧幕,在创造了惊人票房纪录的同时,影片里霸气炫酷的军事装备也跟着火了一把。那么,这些武器装备现实中威力如何?它们都是什么型号?各自又具有哪些优异的战技性能?《军事科技》对此进行了揭秘。  在电影中,主角冷锋卷入了一场非洲国家的叛乱。由于国家之间政治立场的关系,中国军队无法在非洲实行武装行动撤离华侨,作为退伍老兵的冷锋,无法忘记曾经作为军人的使命,本可以安全撤离的他毅然决然回到了沦陷区,孤身一人带领同胞和难民展开生死逃亡。  这其中,出镜率最高的当属影片中几乎人手一把的56式冲锋枪了。影片中几位演员手中多次出现的冲锋枪也许会被一些军迷误认为是AK-47。其实,这把酷似AK-47的手持武器其真实身份为中国制造的56式冲锋枪,简称“56冲”,被称为中国版的AK-47。据军事专家郐舟介绍,56式冲锋枪是一种单兵使用的自动武器。它的特点是火力比较猛,有效射击距离可以达到300米。它的研制是在AK-47基础上仿制的。这两者如果摆在一起的话,不仔细辨认很难区别。但两款枪刺刀不同。AK-47是一种剑型,单刃的刺刀,有点像我们平常使用的匕首。“56冲”的刺刀可折叠,通常称为三棱枪刺。由于“56冲”火力比较猛,控制的距离也比较远,口径达到7.62毫米,破坏力强、突击猛,所以一般来讲,在作战当中考虑使用这个装备的时候都是用于点射,压制对方众多的人数。在电影中从头到尾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电影中一位非洲士兵在皮卡上操纵着一把重机枪进行疯狂扫射。这位正在射击的非洲兄弟可能有所不知,这把重机枪也是货真价实的中国制造。这把枪通常出现在坦克或舰艇上,作为防空火力使用,它就是12.7毫米高射机枪。该装备主要对付地面及低空目标,因其火力压制效果良好,且拥有一定的穿甲能力,在战场上受到了士兵的青睐。  12.7毫米高射机枪因为口径比较大火力也比较猛,射击的距离对空1000米以下的低空目标可以打到1600米,距离控制比较远。此外,该枪贯穿力较大。曾有人做过试验,在100米这个距离上它可以穿透两厘米厚的钢板。而在这个距离如果打砖墙,厚度可以扩展到25厘米。对一些轻型防护的装甲或者躲在砖墙、土墙后面的目标,威胁非常大。  一众主演所使用的火箭筒是RPG-7火箭筒的仿制型号,其口径为40毫米,重量轻、价格低、操作简便,是步兵近程破甲攻坚的利器,在战场中神出鬼没,成为坦克挥之不去的梦魇。  火箭筒是一种单兵使用的主要用于反坦克,或者是反装甲的单兵武器。它最主要的特点就是结构简单、容易上手。其次,它比较轻,便于步兵携行,机动起来快。在发射的时候人员可以隐蔽,所以在单兵特别是面对对方突击能力比较强的装甲目标等有很好的抗御对方攻击的能力。  其实,艺术源于生活,现实永远比艺术更加精彩。《战狼2》为观众提供了一场视觉上的盛宴,更难能可贵的是作品的拍摄都是基于现实基础,比如军舰撤侨、华资工厂和医院,无不来源于现实,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这个世界可能发生的危险。在影片最后有这样一句话:无论你在海外遇到了怎样的危险,请你记住,你的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同样,作为一名中国军人,无论你身处怎样的险境,不要忘记,你的手中握有强大的中国兵器,它可以带你战胜困难,走向胜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战狼二女主角原来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