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影视企业是怎么应对新媒体时代下影视行业的机遇与挑战变革和挑战?

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范文第1篇
关键词:影视动画;本土文化;动画形象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130-02
影视动画是一个新兴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较晚。影视动画具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但是作为一个产业,盈利是影视动画的目的。在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的现状是什么?中国影视动画如何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形象呢?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形象,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好处哪些弊端呢?笔者将针对以上问题一一陈述。
一、中国影视动画现状
(一)外国动画占据中国市场
影视动画是一个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逐渐占据重要地位。尤其是在影视动画发展水平比较高的国家。中国的影视动画产业发展较晚,水平也比较低,但是中国人口众多,是影视动画发展的一个巨大市场。如果影视动画做的好,就能在中国收到不错的业绩。目前,中国影视动画的发展处于初级阶段,技术不成熟,市场运营不成熟,因此中国市场被国外的影视动画多占据。在中国的荧幕上,大多都是国外的动画形象,美国和日本的居多。在国人的头脑中,动画中的形象都是国外的。
(二)中国动画中传统形象缺失
影视动画是一个产业,但是也具有传播和传承文化的使命和义务。作为中国动画,目前的现状很不乐观。中国影视动画大多的外国动画的加工产地,将国外动画进行加工制作后搬上荧屏,或者是盲目的跟风,市场上哪些动画效果比较好,就制作类似的动画。在中国的影视动画中,缺乏本土的传统形象。中国是一个文化古国,在几千年的发展中,有很多经典的人物形象,比如沉香、哪咤、孙悟空等,这些传统故事和形象在人们心中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但是在中国的动画中,却很少看到这些形象。除了《宝莲灯》在中国市场具有一定的影响外,很少看到其他本土的动画形象。
二、中国影视动画如何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形象
(一)中国传统形象与现代特点相结合
中国影视动画要想突破现状,在目前的竞争中走出一条发展之路,就要立足于本土文化,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动画形象。中国本土文化中适合用于动画的形象很多,但是中国传统人物形象以及传统故事具有那个时代的特点,有些与现代人们的审美观念不相符合。这就需要将传统形象与现代审美特点相结合,对传统的形象加以改变。比如在传统文化中有一个经典的形象就是“沉香”,沉香救母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因此将这个形象应用于影视动画,是具有一定的观众基础的。但是一定要根据观众的喜好,将传统故事和人物形象进行修改,比如在服装的设计上,可以具有现代的特点,将沉香设计为一个古河现代审美的青年。本土文化中的传统形象和现代形象相结合,才能适应现代市场的需求,才能打造好的传统文化产品,才能让中国影视动画走出一条可发展的道路。
(二)发展传统动画形象产业链
影视动画一方面是传统文化的传播和传承者,另一方面它也是一个产业,是以盈利为目的的产业。因此,在从中国本土文化中寻找形象的同时,也要将营销策略进行设计。通过观察国外的动画就可以发现,国外动画的发展策略不仅仅是打造本土文化的动画形象,更重要的是打造形象产业链,用产业链来增加收入和提高利润。例如在国外的《哆啦a梦》动画上映后,相同图案的儿童衣服、儿童书包、儿童笔袋等也相应上市,这种产业链的好处是不仅提高了动画的宣传效果,也直接增加了动画制作公司的利润。中国影视动画也可以借鉴这种发展模式,将动画中的人物形象发展相应的产业链,形成一种新的营销模式,拓宽发展路子。《喜洋洋和灰太狼》是一部比较成功的中国国产动画,收视率是不用说了,同类产品也不少,在一些儿童用品中也经常能见到这种形象。这部动画就采用了这种产业链的形式,成功打造了动画的宣传效果。
三、影视动画从本土形象中寻找形象的利与弊
(一)有观众基础
中国影视动画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形象是有很多好处的,其中一条就是有观众基础。因此中国传统文化是发生在中国的发展历程中,作为中国人,对传统的故事传说是耳熟能详的,对传统的人物形象是了如指掌的,因此中国影视动画将本土文化中的形象应用到动画制作中,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能够保证动画制作成功之后的基础收视率。另外,现在我国特别重视传统文化,为很多的传统文化比如艺术表现形式等申请了世界文化遗产,这项行动引起了国人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产生了了解的欲望。因此,在目前传统文化受重视的形势下,从本土文化中寻求动画形象是明智的,是得到观众的认可的,因此是发展本土形象动画的良好契机。
(二)群众心中有自己的动画形象
从本土文化中寻求动画形象具有一定的观众基础,这是有利的一面,但是也具有不利的因素。这些传统故事和传统形象在观众心中有一定的了解,这些观众凭借自己听到的或者看到的在心中对某些形象有自己的定位和看法,因此将这些传统文化中的形象制作成动画后,会得到观众很多不同的反应,他们会根据心中的已有形象进行判断。因此从本土文化中寻求动画形象时一定要注意,前期要做好市场调查,了解群众的心理需求,这样设计出来的形象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
四、结语
影视动画在中国的发展不尽如人意,因为中国的市场大部分被国外的动画多占据。中国的影视动画企业虽然不少,但是有很大一部分都是味国外的动画企业打工,也就是帮助国外动画占领中国市场。这种发展模式是不健康的,也是不利于中国的影视动画长期发展的。因此中国影视动画必须从本土文化中寻找形象,探求一条新的发展之路。要想在中国的动画市场占据一席之地,就要进行创新,不能只跟随国外的动画,要求自己的定位和自己的发展模式。期待中国的影视动画大力发展,夺回中国市场!
参考文献:
[1]方德运.中国影视动画产业化存在的重要问题.电影艺术,2007年5期.
[2]田梓林.浅析影视动画中的中国元素.青年文学家,2013年9期.
[3]曹承进.中国影视动画问题与对策探讨.总裁,2008年9期.
[4]李玉龙.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现状分析.社科纵横,2005年3期.
[5]凌士义.对中国影视动画发展的思考.电影评介,2006年10期.
[6]王雪.影视动画的表现手法与民族化发展的关系.电影文学,2012年7期.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范文第2篇
[摘要]:
本文分别从媒体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政策进程与实践推进、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的问题反思等三个方面,对中国近十年来的广电体制改革进行了回顾与总结;认为无论对于管理者、实践者,还是理论学家,迄今为止并未就电视产业化进程的理论进路与资本经营,达成统一、明确的认知;今天的中国广电产业体制改革在诸多矛盾问题的交织与困扰中,已经进入到了产业体制改革的“冷冻时期”。
一、电视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政策推进与实践回顾
2000年前后,中国电视产业在经历了行政事业管理和事业/企业双轨制管理两个发展阶段的徘徊与渐进过程之后,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指向和实践运行都步入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9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信息产业部和国家广电总局《关于加强广播电视有线网络建设管理的意见》(即国办[1999]82号文件),从行业结构上引导并促进有线网与无线台进行合并,并在具体的操作实践层面,明确提出了广电媒体应该跨地区、跨行业经营的指导原则。这个文件的出台为后来电视运营的产业化变革和电视媒体内部管理机制的产业转型提供了切入的契机,因此也被业界人士和行业专家认为是政府广电管理高层锐意进取,改革原有广电系统零散化分割格局、促进新一轮体制变更的纲领性文件。
与此同时,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现代传播》、《电视研究》等为代表的电视专业期刊,也集中刊发了一批旨在探索广电管理体制产业化变革的理论文章,在学术层面上推动着广电体制产业化变革的实践进程与观念深化。从1999年到2000年,周鸿铎的《对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的认识和采取的经营策略》(《视听纵横》1999年第2期)、《广播电视产业化、集团化道路的实践和理论依据》(《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高福安的《关于我国媒体经营的类型与研究》(《现代传播》1999年第5期)、《市场经济条件下媒体经营管理思路》(《现代传播》1999年第6期),郭荣生的《电视经济:一条快速发展的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1期)、龙佑云的《谈广播电视的产业属性和即将到来的产业格局》(《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2期)、梁和的《产业化经营是电视业发展的趋势》(《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9年第5期)、朱建飞的《产业经营:中国电视跨世纪的抉择》(《电视研究》2000年第1期)、尧风的《电视产业经营的必然性与相关条件》(《电视研究》2002年第2期)等文章先后刊出。这些评论者以观察员、理论家和实践者的身份借助学术论文化的表达方式,在广电管理行业政策产业化变革呼之欲出的关键年份,向媒体实践领域也向广电政府管理层表达着自己的话语诉求和问题意识。
2000年11月17日,国家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广播电影电视集团化发展试行工作的原则意见》(即广发办[2000] 284号文件),明确了在保持宣传任务为中心不变的前提下,组建集多媒体、多渠道、多品种、多层性、多功能于一身的广电传媒集团的行业发展指导方针。同年底,全国第一家省级广播影视集团湖南电广传媒集团成立。第二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转发中央宣传部、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深化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改革的若干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1] 17号文件),正式明确了积极推进传媒集团化改革,组建大型新闻传媒集团的目标,并对组建广电集团的原则、体制、融资、运营目的等进行了全面明确地界定,该文件因而成为助推中国电视产业集团建设的里程碑。同年,国家广电总局印发了《关于积极推进广播影视集团化改革的实施细则(试行)》(广发办字[2001] 1452号文件),对广电集团的管理结构与运作制度、宣传任务与企业创收等方面进行了细则指导。
在此前后,随着中共中央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文化产业和其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内容,在两次会议形成的决议报告及相关文件中被多次提及。“完善文化主业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发展,增强我国文化事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第一次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宏观层面上受到关注。2003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共中央宣传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关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即中办发[2003] 21号文件),更进一步地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在21号文件的指导方针下,国家广电总局制定并了《广播影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配套的相关文件,审核批复了浙江广电集团、山东广电总台、南京广电集团、厦门电视台、深圳电视台、中国电影集团公司、长春电影集团公司等7家试点单位的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审核批复了广东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和峨眉电影集团组建方案,将广电行业的集团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推开。
在中央战略决策导引、业界实践探索和理论界观点争鸣三者的合力推动下,2003年12月,国家广电总局公布了《关于促进广播影视产业发展的意见》,分别从当前广播影视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发展广播影视产业的相关措施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广播影视业改革与建设的产业思路。这也是国家广电管理系统高层对中国电视行业的产业化变革,所进行的第一次详细全面地阐述。《意见》分析了中国电视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电视台电台1900多座,电视节目2000多套,节目制作机构近900家,年产剧作1000多部10000余集,系统收入514亿元人民币;并进而指出,从1982年到现在,我国的电视媒体已基本实现了从依靠财政拨款生存到自收自支、自我营生的历史性转变。在《意见》中,“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按照广播影视产业的特性和规律,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依法管理为保障,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繁荣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的产业化指导思想被明确提出。[1]围绕这一指导思想,电视产业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基本思路和重点内容及相关措施得到逐一阐释,这一文件的出台,也标志着我国电视产业发展思路和政策导向的最终明确。
二、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探索与争鸣
电视产业化发展政策的明朗和实践探索进程的加快,带动着电视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持续升温。1999年11月,《光明日报》在第五版“文化风云”栏目发表了刘志远的文章《影视资本市场亟待发展和规范》。在这篇篇幅不长的短论中,作者指出影视业作为“新兴产业”、“黄金产业”、“朝阳产业”,虽然发展潜力巨大,却由于资本市场发育不良、产品交易市场不完善、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导致其发展状况难以令人满意。针对这一问题,文章分别从“运用市场经济规律发展我国影视业”、“发育资本市场,建立影视产业投资基金”、“完善影视产品交易市场体系,创造一流产品”、“组建影视产业集团,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国影视业资本运营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其中所提到的“缺乏市场经济意识”、“行政干预、封闭式运作”等,看法尖锐而又切中肯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中国影视业发展所面临的资本市场运营现状。文中所提倡的“形成产业规模”、“实行制作与播出分离”、“利用资本市场,合理配置影视产业资源,并通过有效地融资手段来推动中国影视业发展”、“充分发展人才的积极性”、“以资本为纽带,实行强强联合,组成强大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影视产业集团”等[2],都成为了以后电视产业改革和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重点方向与问题所在。
进入2000年以后,随着广电集团化呼声的升高,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研究也迅速呈现出了深化、细化的发展趋势,并开始由单纯的理论研讨向实践运营层面过渡。该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在第3期上刊发了中央电视台台长赵化勇的文章《深化改革 开拓进取》。在文中,作为业界精英和代表人物的赵化勇,针对中央电视台的当下运营情况及未来发展前景,鲜明提出了“大力推进频道专业化进程”、“进行电视节目制作与播出分离的改革尝试”、“全面推进成本核算工作”、“推进建立以全员聘用制为核心的人事管理机制”、“加快建立‘第二经济支柱’(广告为第一支柱)”[3]的运营理念和整体变革策略。相比较之下,此处的电视资本运营实际已经扩及到了电视产业运营的方方面面,而不再仅仅只局限于传统意义上的“资金”概念。由于中央电视台作为国家电视台的标杆作用和示范效果,它在电视资本经营理念上所提出的变革主张,也无疑地成为了全国各地方电视媒体效法的对象。
在同一期杂志上,还刊发了山东胶州广播电视局王政林、周建明的文章《广播电视产业经营的初步实践》,对电视媒体优化资源配置、推行集约化经营和引入竞争机制、改变用人制度、调整原有局台机构设置、实行制片人制度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评述。[4]此后,刘占华《开拓广播电视节目资料管理的新思路》(《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0年第5期)、林涛《从资本整合到资本运营——关于广电集团化的一点思考》(《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3期)、卜彦《电视产业金融资本的运营》(《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2年第12期)、王刚健《成本预算与成本经营——电视产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4年第9期)等一批文章先后发表。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出发,推进并深化了电视产业运营中资本经营的研究工作。
其中,国家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李岚的文章《广电产业集团运营效率评估理论探讨》,结合广电行业2000年以来集团化发展中的实际问题,对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现状和其效益评估体系的建立进行了反思与构建。[5]这篇文章提出,应该从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实行有限财产责任、建立保障各方利益的分配机制等几个方面,对现有集团管理运营制度进行制度创新。在广电集团内部运作机制的效率评估上,她主张从经营模式及其运作、支出结构及其运作、收入预期及其运作等三个方面着手,进行严格评估。这一观点,是对2000年以来广电集团化浪潮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的深刻反思,也是对广电产业改革由速度型向稳健型转轨的恳切理论建议。文章还从产业链打造的角度,考量了中国广电集团市场价值的评价体系建设现状,并将电视媒体品牌的无形资产纳入到了评估体系的范围中来。这篇文章是中国电视产业化发展初期,就资本运营和体制监管进行深度剖析的,极富创设性的理论探索论文之一。
在电视产业进行资本运行理论探索的过程中,民营公司的出现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方面。2003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105号文件,在第10条中明确规定了以下内容:“鼓励、引导社会资本以股份制、民营等形式,兴办影视制作、放映、演艺、娱乐、发行、会展、中介服务等文化企业,并享受同国有文化企业同等待遇”[6]。次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颁布了《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在第五条中明确肯定了社会组织和企事业机构可以设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机构,或从事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活动。[7]随着民营电视在产业格局中合法地位的正式确立,民营电视资本运营也成为整个产业理论研究中的受人关注的焦点内容之一,《中国民营电视公司现状报告》(李幸、汪继芳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解析中国民营电视》(陆地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出版)、《中国民营影视发展研究》(耿蕊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等专门以民营电视产业运营为研究对象的一批著作也随之问世。这些著作一方面应和着星美传媒、太合影视、浙江影视集团、贵州金天地广告节目有限公司等民营公司的快速发展情势,一方面也扣合着中国电视管理体制改革制作/播出分离浪潮的推进,在整体上促生了产业理念研讨多元化发展局面的形成。
这一时期,较早介入媒介资本运营研究领域的周鸿铎也先后出版了《传媒产业资本运营》(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传媒经济导论》(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年出版)、《媒介产业制度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著作,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媒介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化地研究。2006年,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推出了黎斌编著的《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该书在继承原有电视媒体资本运营理念的基础上,首次将系统模型、耗损结构、产业经济学框架引入到了中国电视传媒产业改革的理论研究中来。在对中国电视现状进行具体评估的基础上,《中国电视业资本运营系统分析》不但揭示了中国电视资本运营系统的演进特征,而且还进一步提出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整体推进、价值集成和风险控制等对策建议。
2006年,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传媒资本运营》(谢耘耕著)则第一次对包括电视在内的中国传媒资本运营的现状和未来提出了相对完整的框架。作者运用经济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等学科的理论和研究方法,结合国际传媒资本运作的经验,对我国传媒的资本运营进行了系统的理论研究,分别就传媒资本运营的发展、传媒融资、传媒并购与反并购、并购后的整合、传媒收缩战略、传媒无形资本运营等方面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在同时期的媒介资本管理著作中,具有着开拓性意义。次年7月,重庆广电集团总台台长李晓枫主编出版了《中国电视传媒资源整合》一书。围绕“传媒资本运营”这一重点主题,全书从理论框架、宏观层面、微观层面等视角出发,对我国电视业广播电视体制改革进行了深入地分析研究,并在“电视传媒资本运营”的理论构建、国外传媒经验借鉴和国内电视业的资源整合等层面提出了富有启发性和重要借鉴意义的理论建议。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一体多元”产业格局及其经营思想的提出。围绕这两个问题,编者阐述了以播控环节为中心,向电信行业、图书及杂志市场寻求合作的综合化电视产业经营思路,并着意强调在在现有语境下推行“国资为体、资本多元”,“公益为本、经营为用”[8]运营理念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在较高的理论层次上总结了七年来中国电视资本运营和理论探索所取得的发展与进步。此外,这一时期涉及电视资本运营的理论著作还有曹鹏/王小伟主编的《媒介资本市场透视》(光明日报出版社2001年出版)、赵曙光/耿强合著的《媒介资本市场——应用导向的分析》(湖南人民出版社2003年出版)、严三九/黄飞珏著《媒介管理学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赵曙光/张志安著《媒介资本市场案例分析》(华夏出版社2004年出版)等。这些著作也都在不同维度和不同层面,或专门论述或顺带提及,探讨了电视产业资本经营中的相关问题。
三、电视产业集团化浪潮与体制改革的理论反思
在电视资本运营的探讨中,2001年4月,中国证监会了新版《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在该文件的上市公司名册中,传播与文化产业被定为13个基本门类之一。隶属于这一门类的音像、出版、广播电视电影、艺术、信息传播业等5个大类,都被视为可以上市经营的各二级产业门类而名列其中。这个分类的出台,向中国广播电视业传递了三个重要信息:一是明确承认广播电影电视是一个经济产业门类,二是明确宣示了广播电影电视业可以上市经营,三是已经上市的广播电影电视电视可以放心大胆地经营。[9]其实这个文件的出台,和当时中央两办相关文件的精神是存在某些冲突之处的,一是在对待国外资金的态度上,二是在对待上市问题的态度上。这两个问题所反应出的,实际上也是广电行业推行集团化,实行产业改革后最终属性的判断问题,也即是“企业”还是“事业“的问题。其实,从1999年6月,全国第一家广播电视集团无锡广播电视集团成立算起,这个问题就一直是隐藏在产业化和集团化浪潮之后的软肋所在。这个问题或明或暗地始终制约着广播电视产业集团化的推进,也是向制约广电集团化更高层级和更稳健姿态发展的最大难题。同时,它也也是困扰研究者和批评者的最大问题和理论探讨的症结所在。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电影;研究;述评
基金项目:本文系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中国微电影创新性表达及其潜在市场价值研究”(项目编号:13SB0309);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院级科研课题“微时代的文艺创作与文艺消费研究――以微电影为例”(项目编号:12C002)的研究成果。
2010年,《一触即发》《老男孩》《指甲刀人魔》等短片在网络上的火爆,几乎让微电影这个新名词一夜之间家喻户晓。这些制作精良、短小精悍、叙事完整的视频在网上均获得千万级的点击量,它们的火爆掀起了微电影创作的热潮。微电影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引起了业界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因此,伴随着微电影产量的不断增加,对微电影的理论研究也在日益丰富。已召开多次包括业内人士和专家学者参与的学术研究会,共同探讨微电影的话题;已有近百篇。下面我们将对近几年来国内对微电影的研究状况作简要述评。
一、对微电影广告价值及营销模式的研究
微电影从一诞生便与广告有密切的联系,业界及学术界公认的第一部微电影《一触即发》便是凯迪拉克定制的广告,继《一触即发》之后,相当多的企业采用了微电影的方式进行广告宣传。即使不是为广告主量身定做的微电影,如很多视频网站策划的微电影,也因为需要企业的投资而不得不在微电影中植入广告。因此,微电影的营销模式与广告价值便成了颇受关注的问题,这也是目前国内对微电影进行的理论研究中成果最多的一部分。
与传统电视广告相比,微电影广告有明显的优势。这是不少研究者都总结到的问题,比如陶莹在《传播学理论在微电影广告中的应用》一文中从投入产出比这一角度分析了微电影广告的优势;高诗则从政策、平台、用户阐述了微电影广告发展的三个利好。总之,微电影广告拥有巨大的商业价值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但不可否认,微电影广告也存在一些问题。多位研究者都注意到微电影监管机制不严格、缺乏统一行业标准的现状,而这极可能导致大量低质量微电影广告的产生。正如高诗所说微电影广告“在行业标准规范的统一及评价体系的建立这两方面都存在明显的关心不够和研究不足。也正是因为这种集体性的近视和失语,使得微电影广告的发展缺少一种框架性的指导和良性的发展环境。同时,加之微电影广告投入成本低的经济特征,使得很多企业或品牌在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特性或产品类型是否适合‘微电影广告’的情况下就盲目投拍。当这种轻率随意的市场行为与模糊不统一的行业现状相结合时,很可能使微电影广告提前进入瓶颈期,阻滞进一步发展”①。因此,如何建立微电影广告的评价体系是我们在今后的研究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此外,微电影广告要最大化地实现它的商业价值,其营销模式也至关重要。总结多位研究者的看法,微电影要进行成功的营销,不外乎在三个方面下工夫:一是品牌精神;二是故事创作;三是营销渠道。
在微电影的商业模式上,孟志军总结道:目前微电影的商业模式还较为单一,基本上都是将微电影与新媒体以及广告商捆绑在一起。由于新媒体播放平台的免费性,很难进行版权保护,所以微电影想要通过播放渠道来盈利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于是只能通过在影片中直接植入广告的方式来获得广告商的赞助,但这样又影响到了影片的独立性和艺术性。怎样寻找新的盈利模式成为微电影面临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②而这也是在众多的微电影营销模式研究中极少谈到的问题,需要我们加大研究的力度。
二、传播学视野下的微电影研究
微电影的流行与它的传播语境密不可分,因此,从传播学的角度对微电影展开研究,厘清微电影流行的社会背景,把握它的传播特点,以此找到对应的传播策略来扩大传播效果便具有现实意义。但目前研究成果并不多。
微电影不仅是一种新的电影样式,也正在创造一种新的传播模式,这种传播模式具有极强的双向性和互动性,而这也是媒介融合时代传播最为突出的特征。微电影在这样一个媒介融合的背景下产生,要获得良好的传播效果,就必须适应媒介融合的环境特点,采用更灵活的推广策略。康初莹总结的几点策略是值得借鉴的:一是整合多种媒体,立体化推广;二是投受众所好,精准化推广;三是巧妙利用微终端、微博、微群体进行推广;四是建立信息搜集和反馈机制,提升互动性。③
张歆若以《父亲之父女篇》作为个案,探讨了微电影的深传播,“微电影内容上的深刻传播,文化层面的深度传承给微电影的传播效果一个分析视角”④。并由此引发对整个电影产业链发展的思考,“新媒介微电影的传播效果为电影产业链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视角”⑤。因此,如何使微电影成为电影产业链的有效延伸,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但遗憾的是,目前并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
三、微电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随着微电影的流行,加之制作门槛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微电影创作的队伍,“草根呐喊、专业团队关注、明星加盟,微电影时代热闹纷呈。然而在热闹的背后,由于主创群与影像类型的不同,微电影已被分化得泾渭分明”⑥。即为广告商量身定做的微电影广告、由专业制作团队制作的微电影(大部分包含植入广告)及草根阶层的微电影。微电影广告尤其是大商家的微电影广告由于投资较大,制作精良,在网络上吸引了大量的点击率,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了微电影的发展;专业制作团队制作的微电影由于良好的制作水准和精心的宣传与策划,也拥有大量的受众,发展势头良好。但在微电影迅速发展的背后,已经暴露出过度商业化的端倪。因此在微电影广告和专业制作团队制作的微电影极大发展的同时,草根微电影的发展态势却并不乐观。而笔者认为,必须保持微电影创作的多元化,才能促进微电影更好的发展,因此,推动草根微电影的发展来避免微电影的过度商业化是我们值得思考的问题。
“微电影的发展源动力更倾向于草根阶层,它的魅力和意义也大多来源于此。”⑦从一定的意义上来说,草根微电影对于微电影未来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胡克教授就提出:“微电影应多与民众现实生活相联系,以草根微电影为发展方向,从而保持微电影的生命力。”⑧而微电影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又影响着中国电影的发展,如骆育红所说:由于技术的普及带来了制作门槛的降低,大量的专业影视院校的学生以及非专业但热爱电影的文艺青年都投身到了网络视频的制作与传播当中,众多的视频网站、门户网站、也不断开展微电影剧本征集、微电影比赛等活动,希望从中发现新力量,在未来还可往更广阔的大银幕发展。“因此,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微电影’对于中国电影的未来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是帮助中国电影发现积蓄年轻力量的根据地。”⑨这些年轻力量相当一部分又蕴涵在草根群体当中,所以,推动草根微电影的发展是值得关注的问题。然而,从微电影发展的现状来看,草根微电影基本上处于单打独斗的状态,除了各大网站的微电影比赛,缺乏一个集中推介的平台来扩大它们的影响力,让不少优秀的作品湮没在浩瀚的网络信息洪流中,因此,“以大成本打造不以盈利为目的高端的微电影平台和无障碍搜索引擎”⑩是未来微电影发展值得探索的方向。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以草根微电影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未来发展路径的文章还没有。
四、微电影的艺术特征研究
在对微电影的广告价值和营销模式进行研究时,多位研究者都谈到了微电影要获得长远发展必须以内容为王、创意取胜的问题,所以对微电影本身的艺术创作及特征进行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然而,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研究者对这一问题进行研究,主要集中在微电影叙事艺术研究。
微电影在叙事上进行了很多的探索,形成了自己不同于传统电影的独特特征。几位研究者都总结到,在叙事结构上,微电影对大部分传统电影“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结构做了一些改变,“开端与结局被尽可能的压缩,发展甚至被省略,而是以大篇幅展现高潮”。这样的叙事结构“加快了叙事的进程,内在地形成了影片的快节奏,也形成了简单明快的叙事风格,迎合了当代人的文化消费心理”,故而获得了大众的广泛认同。
郑友奇则从微电影在叙事结构上的开放性这一角度谈到:“微电影在新媒体平台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叙事上就可以在主线外设置庞大的支线,让每一个网民上传自己心目中的支线故事,共同汇聚成一个庞大的网络剧生活体系。”通过这种方式,微电影的受众群体便可以实现在故事主线基础上对故事的自由更改与创造。这一点既值得创作者们借鉴,也值得研究者们进一步深入研究。
其实,微电影的艺术特征并不仅仅表现在讲故事的方式上,其他如题材、视听表现方式都有不同于电影的值得研究之处,但目前几乎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
从上述对微电影研究成果的梳理我们可以看到,研究者们从几个不同的角度展开了对微电影的研究,但视角还没有全面放开,目前的微电影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商业价值上。不可否认,微电影具有很大的商业前景,但它要获得长远的发展,创作是其中关键的一环,所以以微电影的创新性表达为切入点,对微电影的创作及其潜在的市场价值进行综合研究,便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
注释:
① 高诗:《“碎片化”语境下电视广告发展的“聚”挑战与“微”契机》,《东南传播》,2012年第9期。
② 孟志军:《微电影的传播学解析》,《新闻界》,2011年第8期。
③ 康初莹:《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微电影广告发展探讨》,《新闻界》,2012年第15期。
④⑤ 张歆若:《“微”电影的“深”传播――以微电影〈父亲之父女篇〉为例分析其传播效果》,《今传媒》,2012年第5期。
⑥ 尤达:《当梦想照进现实――从主创群与影像类型看微电影时代的发展》,《大众文艺》,2012年第1期。
⑦ 《名人微电影美学特征及微电影发展之路》,《当代电影》,2012年第6期。
⑧⑩ 高一然:《“影像新潮:微电影命名与形态”学术研讨会综述》,《电影艺术》,2012年第4期。
⑨ 骆育红:《“微电影”:网络时代的概念泡沫》,《名作欣赏》,2012年第30期。
李荣荣:《传播学视域中的微电影叙事策略探究》,《东南传播》,2011年第12期。
钱才芙:《微时代的自我表达――微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范文第4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影视行业;风险控制
影视行业隶属于现代服务业中文化创意类子行业,在国家经济“十三五”规划中被视为重中之重,近年来发展迅速,被视为经济发展和业务开拓的“新蓝海”。但该行业内企业规模小、资产轻、淘汰率高的问题不容忽视,如何在大力发展影视行业授信的同时,确保信贷资产的安全,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一大困境。本文在梳理影视行业的发展现状、发展模式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归纳出该行业的风险特征,并据此提出适应商业银行风险偏好的风控模式。
一、国内影视行业基本现状
结合行业自身特点和业内惯例,本文从电影、电视剧以及网络剧三个维度来衡量影视行业的市场规模。整体来看,影视行业近年来呈现出从千亿级别向数千亿级别规模迈进的趋势。一是电影票房收入迈入“450”时代,单片票房记录不断刷新。自2001年《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以来,中国电影市场发行放映改革全面展开,已步入快速发展阶段。2014年中国电影票房达296亿元人民币,截止到2015年10月31日,票房总额累计达370亿元,同比增长超过50%,预计2015年全年内地电影票房市场有望突破450亿元,未来几年还将保持中高速的增长,2020年电影市场预计将达到15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980亿元),跃升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市场。与不断扩大的电影总票房相适应,单片高票房记录被不断刷新,今年七月份《煎饼侠》、《捉妖记》等以网络文学改编的电影受到市场追捧,创下了单周票房1.77亿的电影史上最高纪录。三是网剧迎来爆发式增长,话题剧层出不穷。近年来,网络剧以其方便、快捷、可互动的特点,广受年轻网民亲睐,发展迅速。如《盗墓笔记》登录爱奇艺平台后,观看剧次已达10亿级别,引发正版剧付费热潮。同时,除了专门制作的网络剧,通过新媒体平台实现与电视台同步播放电视剧,也可以取得一石二鸟的收获。如在湖南卫视播出以来收视率超越其它众多黄金强档的电视剧《花千骨》,截至10月在相应视频网站上也同样获得150亿次的超高点击播放量。2014年网剧市场规模约15亿元,预计2017年网剧市场规模可达200亿元。
二、影视行业发展趋势
(一)行业规模将持续扩大
受益于国民经济增长、人均收入的提高以及人民群众文化娱乐消费支出比重的增加,社会消费结构逐步向教育、科技、影视文化、旅游等领域转移,为影视文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广泛的市场需求。从历史数据来看,影视文化行业与其他行业最大的不同在于其在经济低迷的时期仍能体现出较强的抗衰退性特征。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发展增速放缓的形势下,影视文化产业具有反周期调节与逆势而上的逆周期特点,将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行业发展进入历史性机遇期
国家政策持续利好。2014年以来,国家层面陆续颁布关于文化产业的系列政策性文件、行业法规及财税实施细则,整体政策环境不断优化。互联网助推行业发展。互联网+为影视文化行业注入新的动力,提供了包括:热门IP、线上销售、股权众筹、BAT、网剧平台等全新的发展方向,全行业正在加速向互联网渠道迁移。资本追逐热情高涨。2014年是影视文化产业并购的井喷年,大量资本涌入文化产业,投资热情延续到2015年,截止2015年6月末,影视文化产业市场投融资及并购事件共有85起,涉及金额约250亿元。
(三)行业集中度将逐步提高
电影制作及电影发行领域长期存在格局分散,单家企业市场占有率低的问题。2013年,电视剧内容制作公司TOP10占据市场规模整体的47.7%,占据制作集数的15.67%。进入2014年之后,伴随着电视剧市场作品数目的收缩和渠道对视频内容的投资收益比考量的提升,市场的集中度开始呈现上升趋势。2014年全年,前8大制作商的制作集数占到整体的11.20%,较2013年提升7.2%,但整体仍较为分散。随着行业内并购热潮的持续升温,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80%以上的资源会掌握在10%的影视企业中。目前如华谊兄弟、上海文广、华录百纳、光线传媒等行业龙头已初具规模。
(四)跨界延伸和互联网化是未来发展方向
在IP多元衍生趋势下,影视企业纷纷拓展业务布局,向游戏、文学、动漫等领域延伸,从单一化的影视制作公司转向为打造多元化影视传媒集团。2014年,以跨界延伸为目的的文化产业并购案达到159起,涉及资金达到1000亿元。
三、影视行业风险特征
(一)监管风险格外显著
目前,国家对具有意识形态特殊属性的影视行业的监管较为严格,电视剧市场未完全市场化,仍受政府调控和管制。2015年电视剧市场由于受到“一剧两星”政策影响,投放量整体下滑。某新三板挂牌影视公司原计划发行的两部抗日剧受到广电总局整治过度娱乐化抗日题材电视剧的影响,被迫推迟发行,造成当年主营业务收入为零。这就要求企业实际控制人有较强把握题材的能力,需要对市场有敏锐的嗅觉。
(二)产品投产后现金流不稳定
单个影视作品周期较长,从启动投资到拍摄到实现销售收入并回笼资金往往需要1.5年以上的周期,且普遍存在跨期现象。在影视作品摄制和发行过程中,资金持续流出直至发行结束,而影视作品发行结束后资金的回笼往往在某几个时点发生,呈明显的间歇性。如果个别剧目未能按原定计划发行,则极有可能造成企业现金流的紧张。
(三)风险缓释措施缺乏
影视行业,与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是以创意、剧本、渠道、知识产权为其核心竞争力和主要资产。上述特征决定了影视企业通常规模较小,且资产主要体现为存货及应收账款(平均占比超过60%),因此无法提供房产或其他资产作为抵质押物。存货主要为影视剧、在制剧目以及剧本,其变现渠道单一,评估价值难以把握,作为风险缓释手段效力偏弱。应收账款相对质量较好,但又由于下游电视台处于强势地位,不愿配合操作而无法实现应收账款的封闭管理,从而极大地削弱了应收账款质押对风险的缓释程度。
(四)行业竞争激烈
影视行业的竞争异常激烈,一是市场参与数量众多,供给面存在严重的相对过剩。我国共有制作机构数量超过6000家,每年制作的电影电视剧超过一万集(部),但真正能够实现电视台播出或院线上映的不足8000集(部),播出率仅为54%;二是盈利能力分化日趋严重,马太效应显著。高成本、高投资的“砸钱”行为,导致了“赢者通吃”的局面,在目前中国从事电视剧制作的机构中,能够实现盈利的仅有三分之一;三是市场集中度低,议价能力弱。以电影产业为例,2014年排名前十五位的电影制片机构市场占比合计为30%,其中占比最大的中影占比仅为4%,市场集中度极低,而同期发行市场上,仅排名前两位的发行公司中影和华夏市场的占比就达到了55%。这种上下游集中度的极大不一致,使得制作企业在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极大地削弱了影视作品本身的议价能力。
四、影视行业授信风险控制思路
从影视行业发展趋势和行业风险特征来看,风险控制要从优选客户入手,之后再据此制定有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以全流程管控弥补担保方式不足。具体思路如下:
(一)关注盈利能力
借助政府平台,掌握企业历年盈利能力情况,以此实现对客户的第一次筛选。
(二)持续跟踪管理
对于通过第一轮筛选进入目标客户名单的企业,进行为期1年到2年的跟踪管理。
(三)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
要求企业质押应收账款并在授信银行开立结算账户,控制企业现金流及交易流,把握实质风险。
(四)依据企业需求定制授信方案
依据企业实际需求不同可以将产品细分为影视制作贷款、并购贷款、项目配套流动资金贷款等,满足企业的多元化资金需求。
五、商业银行影视行业授信风控模式建议
根据影视行业特点,建议对客户采取“锁定范围、名单准入、分类管理、注重现金流量、深化行业龙头”的风险控制模式。
(一)采取“试点式”区域选择策略
无论是关注盈利能力、持续跟踪管理还是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都必须以充分了解行业,充分了解企业为前提,因此在区域选择上,不宜大范围推广,建议首先要借重区位优势,以影视行业集聚区为试点开展授信业务,例如率先在大部分影视企业总部云集的北京、上海以及产业链完善,云集全国90%以上影视企业的横店地区试点开展业务。
(二)实行“名单制”管理模式
依据企业历年获得的纳税返还规模制定基本准入标准,原则上准入上年纳税额超500万元客户,重点支持处于上市关键阶段的企业。在准入基础上,再按企业规模、过往作品、或有负债、实际控制人四个维度对客户分类,并提出差异化的授信支持意见和业务合作方案,最终形成目标客户名单。
(三)尝试以非标准化应收账款质押作为风险监控手段
影视制作企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影视剧播放权销售收入。其下游通常为省级卫视等优质企业,普遍信用良好,付款实力有保障,但普遍谈判地位较高,配合度较低,配合企业依照商业银行现有标准应收账款质押流程操作几乎无法实现。商业银行可考虑在充分判断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和把握实质风险基础上,通过接受非标准化操作的应收账款质押+约定以指定银行账户为唯一回款账户的方式实现对企业经营情况的监控。
(四)形成以“关注盈利能力+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的全流程管控为主要风险缓释手段的的审批模式
以“关注盈利能力+监管现金流+控制交易流”为风险控制核心手段,根据历史盈利情况筛选客户,采用现金流+交易流监控控制掌握企业经营动向,在传统应收账款质押模式上以非标准化应收账款融资为主要风险缓释手段,影视文化专项资金奖励返还作为补充还款来源,从而推动商业银行影视文化行业金融服务的发展。
(五)试水“商行+投行”“、表内+表外”综合融资服务模式
基于在增发、并购过程中存在“融资”“融智”需求的已上市影视企业,商业银行应考虑使用并购贷款、并购基金、定增基金、员工持股计划等多元化产品,充分发挥表内资金及理财资金募集优势,通过与私募股权投资公司、证券公司合作,搭建基金架构,为已上市影视公司资本运作提供结构设计、融资支持等专业化服务,提高重点客户的产品覆盖率。通过提供多元化的综合性融资服务,提高客户黏性,加深对客户整体情况的了解,避免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
作者:郑胤冠 单位:中信银行杭州分行风险管理部
参考文献:
[1]郦彬,孔令超,朱俊春.国信证券新兴消费业研究系列之二:影视消费业,看似成长,实为周期[R].2015(08)
[2]徐艺.国联证券传媒娱乐研究报告[R].2015(11)影视后期行业发展现状范文第5篇
关键词:中职教育;影视制作专业;实践模式
影视制作在我国作为朝阳产业,已经显示出了强大的市场利润和人才需求空间。放眼目前全国的影视制作专业教学大多集中在高校和各种培训机构,随着网络的发展,全民影像时代的到来,影视制作专业早已不是象牙塔的专利。我国中职影视制作专业较为发达的地区集中在以江苏、上海为首的长三角一带。广东省作为经济发达省份,中职教育的前沿高地,拥有高素质的师资人才和一流的教学硬件条件,地处沿海经济发达区,内可依托内地影视文化强劲浪潮,外可借鉴港澳影视艺术发展经验,因此在发展中职影视制作专业上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同时,我们也认识到虽然珠三角地区在影视创作和人才的需求上有很大的市场空间,但人才的培养和储备却显不足。以2013年全国中小学影视节的参赛和获奖单位情况为例,广东省的参赛作品非常有限,最高奖项金犊奖的竞争中仅有一个作品获得入围奖。主要原因在于广东地区中小学校园影视文化建设不足,中职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基础,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今天更成为培养高素质专业技能人才的重要阵营。在这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发展中职影视制作专业是大有前景的。
1研究现状分析
在撰文前,笔者已对题目的研究现状做了详尽的分析。从两组大数据中可以看出目前国内本题目的研究较少,尚停留在研究起步阶段。在我国文献权威搜索平台——中国知网的搜索栏上分别输入“中职影视制作教学研究”和“中职影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两个关键搜索词句后,共搜索出有效文献36篇,其中内容为各省市中职影视后期竞赛试题分析的文献有12篇,内容为影视动画教学探讨的文献10篇,内容为影视后期制作教学方法研究的有9篇,较为实际研究中职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实践模式的文献仅有2篇,且都是期刊发表短论文。在百度文库平台上搜索“中职影视制作教学研究”和“中职影视专业学生培养模式”两个关键搜索词句后,粗略统计共搜索出有效文献约10余篇,其中有效文献3篇。而从国内大型购书网站当当网和亚马逊网上也没有搜索到与题目相关的图书,网上可搜寻到的现有的出版物均为影视制作教材图书。除了网上的搜索外,笔者也曾前往广州(广州购书中心)、上海(上海书城)、西安(大唐书城、陕西省图书馆)等地的大型书城及图书馆进行实地文献查阅,与题目相关的研究性刊物数量非常有限,且内容多为高等院校影视专业研究或影视制作工具型书籍。总结之前的文献可将研究观点总结为:1)影视后期技能竞赛在推动中职影视专业发展上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但同时因为竞赛内容与实际脱节,造成在教学上过于重视软件技能而忽视了创意与艺术性;2)中职影视后期制作教学方法中应重视案例教学和项目教学相结合;3)中职影视动画开展艰难,老师自身的技能水平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该专业的老师应当多下企业实践,提升自身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综上所述,几乎能够搜索到的文献中只有对影视后期制作教学的探讨。事实上,影视制作包括前期和后期,对于经济发达的省市,开展影视摄像等前期的课程是完全有条件的。但目前对中职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实践模式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基础薄弱,具有很大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2研究要点分析
要讨论中职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实践模式探索这一论题,需要考虑两个重要因素:1)地域性。中职教育一定要结合当地的实际市场需求来制定人才培养方向,否则学生的就业和实践就会成为很大的问题。例如:上海地区的职业教育中艺术设计是很有优势的专业,因为凭借上海出色的艺术文化、广告等产业,市场对该方面的需求量十分庞大,在文化消费方面也有保障。在本文中,笔者仅以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作为题目研究地域,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的中职教育在全国走在前沿,随着该地区产业升级,政策调整,文化服务也兴起,影视制作市场逐步放大,进行本题目的研究是契合当地实际需要的。2)如何打造校内学生实践平台,如何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学生在校内只能完成基础技能知识的学习,而真正培养出合格职业人才必须有企业的参与,否则就是闭门造车,陷入盲目竞赛和考证,前往企业应聘遇冷的怪圈,对学生的培养不利。
3现有研究基础
以笔者就职的中等职业学校影视专业作为研究对象。可将研究中遇到的问题及现状总结如下:1)目前影视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以影视后期制作为主,教授的软件有:AdobePremiereCS6、AdobeAftereffects。学生能够掌握两种后期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并独立完成简单的剪辑任务。但学生对于影视作品中的画面构成、色彩构成、效果设计,蒙太奇剪辑技巧等影视后期制作所需的基本知识十分缺乏,导致学生的作品画面缺乏美感和创意设计灵感。2)本校成立了校园电视台,能够承担一部分影视摄影和摄像工作。但校园社团规模有限,只能容纳15名左右同学,无法满足所有影视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经过3年的教学尝试,由于学习了影视前期策划、编导、摄像等内容,进入电视台的同学在影视审美和对镜头画面构图和色彩,以及剪辑节奏等方面都较其他学生有很大提高。由同学们全程拍摄制作的微电影作品在全国中小学影视节中屡获奖项。这是影视专业教学模式探索的很好尝试。3)学校申请成立了影视后期制作工作室。工作室旨在培养优秀的影视后期制作人才,可满足各类竞赛需求。同时,也希望以工作室为纽带,搭建校企合作平台,使其价值最大化,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的实践型人才。
4研究内容及方向——改为探索模式小结
本文的研究着眼于影视制作专业学生的实践模式方向的确立,通过研究总结出一套符合当地市场人才需求的系统的学生发展实践模式方案,包括:学生职业规划、完善教学实践体系(包括课程体系和校内与校外人才培养模式)、学生就业指导等方面。经过笔者多年的影视从业经验及教学经验总结来看,论题的研究需要从3个大的方面入手,可将研究目标总体框架设定为:1)完整的影视前期加后期校内实践模式。在有充分物资保障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开展影视前期加后期校内教学与实践。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入学第一学年,在校内学习影视制作的前期(包括摄影摄像专业课程、编导艺术、影视鉴赏)等课程,在校内的第二学年学习影视后期制作和数码影视制作。其中的数码影视制作这门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制作完整的影视作品。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协作完成一部校内实践制品。学生在参与制作当中,自主分配导演、摄像、灯光、道具、演员、后期制作等工作,一个组以5—10左右人为宜。以一个40人的班级为例,学校需要提供的硬件器材有(这里提到的影视设备仅为满足教学用的基本配置):摄像机10台;灯光等摄影器材5套;轨道等大型设备1套;可完成影视后期编辑的电脑40台。总造价约为25万人民币。这样做的优势有:学生可以从前期到后期有一个完整的工作流程体验,并在实际操作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便于最后一个学年中针对性的学习和实践。2)细化专业方向,实现校企联合培养模式。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地区影视制作专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通过调研的方式,走访顺德区电视台及影视企业,总结出顺德地区影视制作专业人才的需求方向,为制定人才培养模式打下基础。以指导学生实践为目的,根据企业调研总结出的人才素质需求来制定务实的专业培养课程体系。同时认真做好中职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就业指导。通过跟踪相关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下企业进行毕业学生的满意度调查,总结出符合当地影视制作领域职业发展指导方案。以“微影社”、“校园电视台”等社团活动形式为新的课程实践基地,锻炼学生在校内的实践能力;成立“影视工作室”,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满足学生在校内完成企业实践学时的愿望。校企合作的模式可定位为:企业派专业人员进校园指导学生校内实践;企业可将实际案例作为合作项目,引入合作教学环节中。被选为企业培养对象的学生,需与企业签订意向合同,在毕业时该企业有优先选择权,学生应首先考虑进入该企业工作。同时,学校负责提供校企合作中校内培训的场地和硬件、软件等设备。学生在校两年里,已经学习了影视制作需要的基本技能,根据之前的学习实践,学生根据意愿选择更为细化的专业方向,主要方向有:摄影摄像和影视后期。再第三学年中的前半年,学生可以参加企业开展的项目培训,也可进入企业实习,如果企业的用工人数满额,其余的学生可在校内继续进行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有学校作为实践课程组织,都以模拟真实的实践案例为教学内容,力求让学生得到最实际的锻炼。
5研究的重点、(模式)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创新之处——改为研究创新之处
中职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实践模式研究可以突破的重点是:找出中职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实践模式的新思路,完善实践课程体系。可以解决的关键问题为:将人培养模式和顺德区影视制作人才市场需求相对接,使教学实践模式有的放矢。主要创新之处为:打破以往以学校为主导的职业人才培养模式,从市场需求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主体,以就业为导向,探索既符合中职影视专业教学条件又有利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新模式。综上所述,本文以探讨的姿态,提出中职影视制作专业学生实践模式研究(探索)这一命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过程,但本文也仅仅简述了研究价值和研究方法,为该命题的开展提出自己的想法。要使之完善合理,仍需要进一步的开展研究工作,也希望本文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请各界专家及同仁共同探讨指正。
参考文献:
[1]崔长华.影视后期制作[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1.
[2]徐国庆.实践导向职业教育课程研究:技术学范式[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3]姜大源,吴全全,等.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媒体时代下影视行业的机遇与挑战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