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一个刚接触乒乓球最有效的盯球方法的13岁孩子进入国家队?

中国体育史上,邓亚萍永远占有一席之地。她曾称霸世界乒坛8年,拿过18个世界冠军,压得所有对手都没有出头之日。退役后,她嫁给了原国家队男乒主力,世界冠军林志刚。14年前,两人生了个宝贝儿子,起名林瀚铭。一般人可能认为,两位世界冠军的儿子,那必须继承他们的衣钵,肯定打会走路就开始练乒乓了吧。然而事实上,邓亚萍是一位难得的民主妈妈,为了让儿子练乒乓她没少动脑筋。和所有“鸡”娃学艺术、体育的妈妈一样,邓亚萍也遇到过孩子不想学的问题。刚柔相济,严慈兼施一开始,小林的兴趣在篮球。小男生觉得打篮球比较酷,投入了很多精力去打篮球。眼看孩子快9岁了,还没定性,邓亚萍很着急。她心平气和地把儿子叫到一边,跟他谈:儿子,你看打篮球,身高你能赶得上姚明不?打篮球身高起码得1米9吧,看样子你也长不到那么高。(邓亚萍身高1米55)。你要坚持打篮球,很难打出名堂。但是我和你爸都是打乒乓球的,如果基因能起那么一点作用,那你在乒乓球上也会有点儿天赋的。经过妈妈的商量加忽悠,最后小林还是下定了决心,选择了打乒乓这条路。父母一般都希望孩子能“子承父业”,尽量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鸡"娃。就像郎朗一定会教孩子学钢琴,姚明一定会教孩子打篮球,这都是人之常情。父母的期望固然没错,但是不跟孩子商量,强制要求孩子一定要学,可能孩子小的时候还好摆弄,等他们大了难保不逆反,认为这都是父母要我学的,不是我真心想要的。到那时,再来跟娃掰扯,就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了。说起来,爹娘是双料世界冠军,亲妈更是退役乒坛大魔王,邓亚萍能等到孩子9岁再让孩子决定到底学什么,已经非常能忍了。就这样,小林正式拜老妈为师,开始学习打乒乓。他学习乒乓的年龄不算早了,已经有不少同龄的孩子比他打得好。邓亚萍说,儿子一开始对乒乓球也不是特别喜欢,为了让儿子热爱打乒乓,邓亚萍使了一个狠招,非常值得所有父母学习。她说,人的天性就是喜欢赢,如果能让孩子一开始就尝到胜利的果实,那孩子就会喜欢上打乒乓了。邓亚萍说,甭管多小的小孩,最开始打球肯定会输,所以她就教孩子一些方法,让他能赢。打乒乓最直接的赢球方法就是发球得分。为此,她让小林花了整整两个半小时,啥也不干,就练一个点位的发球动作。小林咬牙坚持了下来,果然尝到了胜利的滋味。常言道,失败乃成功之母,实际上,小成功才是大成功之母。学任何一样东西,如果长时间输入,得不到输出都容易令人半途而废。我有个朋友,她儿子起初学的是足球,那个教练很讲究基本功,一开始连球都不让他们摸,成天就是跑步,蛙跳,诸如此类的训练。不到两个月,小孩就不肯再去了,嫌太辛苦。后来改练篮球,虽然教练也教基本功,但经常会让小朋友打打3v3,1v1之类的小比赛,她儿子个子挺高的,时不时还能赢几场,慢慢地兴趣也就吊起来了。邓亚萍很讲究,没有为了让儿子体会赢的感觉而故意输给儿子。孩子都不傻,初学就赢了世界冠军母亲实在太假了。只有在和同龄孩子的对战中,孩子才能获得真正的成就感。邓亚萍说,发球也不容易练,这是一个非常枯燥而寂寞的练习,需要一个人面对桌子,沉下心来练习。而小林属于性格比较跳脱的孩子,为此她还是铁腕了一把,硬是逼着儿子坚持了下来。不过,邓亚萍不是直接逼孩子,而是事先跟孩子约定好,一定要做好发球这件事,才在儿子想要放弃的时候逼了孩子一把。孩子学习才艺的时候,父母很容易陷入两个极端。要么太严厉,一定要孩子完成任务,不完成不能休息。要么太心软,孩子一叫苦就停。实际上父母还可以选择折中。邓亚萍虽然给予了孩子足够的民主和自由,但她也会逼着孩子练习,关键是,第一,她事前跟孩子约定好,要做好这件事,并获得了孩子的认可。第二,练习的效果立竿见影,孩子就更信服她,今后在完成训练任务的时候,也就更愿意听取父母的意见。给孩子卸下包袱小林后来进了北京队,步妈妈的后尘,成了一名职业球员。邓亚萍在《见字如面》节目中,也十分用心的地给儿子写了一封信。在信中,邓亚萍先是给儿子卸下了包袱。父母都是世界冠军,这是一个普通人所没有的甜蜜的烦恼。小林几乎不可避免地会被拿来跟妈妈作比较。“你够不够妈妈努力?”“你够不够妈妈有天赋?”“最关键的是,你能不能像妈妈一样拿到世界冠军?”这种压力固然是一种动力,但也有可能把一个孩子给压垮。星二代也好,体二代也罢,成就能高过父母者,几稀。邓亚萍则主动为儿子卸下了包袱。她说,妈妈从来不期望你成为世界冠军,但你一定要知道,关键时刻怎么赢。关键时刻怎么赢关键时刻怎么赢,这大概是邓亚萍打乒乓多年来最大的秘密了。众所周知,她个子特别矮,只有一米五五,当年进国家队完全是破格录取。可是邓亚萍却做到了8年来,连续不断地夺冠。个子矮矮的邓亚萍就像一枚定海神针,无论什么比赛,只要她上,就让人安心。现在想想,这是多么大的压力啊!一个人赢的次数越多,心理负担就越重。奥运赛场上,邓亚萍是如何背着14亿国人的希望,打赢一场场比赛的呢?邓亚萍坦诚地说,参加奥运会的选手,实力都是差不多的。关键时刻,谁都会紧张,谁都会失误。她邓亚萍的手会发抖,对手的手也会,而她能赢球的秘诀就在于她能控制,让手抖的幅度更小一些。关键时刻,手抖得小一点的人才会赢。学会跟自己较真,不甩锅不是谁都能控制手抖,控制自己的身体。邓亚萍之所以可以做到,原因在于她从不甩锅,无论何时,只要失误,她就去主动分析原因,克服困难,从不找客观原因来掩饰和解释。邓亚萍的名言,就是“能跟自己较真,就不要甩锅给人生”。小林曾有一次输了球,告诉妈妈,输球是因为地板滑。邓亚萍很生气,“你在说什么?你的地板滑,对方的地板就不滑了吗?你今天甩锅给地板,明天甩锅给装备,后天甩锅给观众和裁判,到了关键时刻,你想甩锅给谁?”身为一名身高不足一米六的球手,邓亚萍有太多太多甩锅的理由了。一开始打球的时候,因为身高不够,几次差点被队里赶回去。哪怕她已经打成了队里第一名,教练依然不想培养她,要赶她回去,因为她实在太矮了。这时候,如果要甩锅,太容易了。毕竟她已经足够努力,而且也打到了第一名,是先天条件不足,把她拦在了球场之外。邓亚萍没有怪老天,更没有怨爸妈,而是更加努力,更加刻苦地训练。身高矮是客观条件,可是邓亚萍硬是给自己找到了主观优势:正是因为个子矮,所以每个球都是高的,都是杀球的机会。凭着这样的信念,邓亚萍说服了教练,继续留在了队里。能跟自己较真,就不要甩锅给人生。这不仅仅是体育竞技中非常重要的信念,更是在学习、生活、乃至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条信念。始终贯穿这条信念最为自己的人生格言,难怪邓亚萍等连续8年,所向披靡。能将“不甩锅”的人生格言教给儿子,邓亚萍不愧是一位伟大的母亲。鸡血妈妈们,往往热衷于四处寻觅鸡娃的术法,然而邓亚萍的这一套才是真正的鸡娃心法。无论如何,道总是大于术的。}
本文目录一览:
1、在乒乓球国手中哪些人是使用直板?
2、许昕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左手直拍吗
3、盘点国乒10大直板男选手,谁才是王者
4、如何评价乒乓传奇人物小马哥---马琳?
在乒乓球国手中哪些人是使用直板?1、江嘉良:直板快攻的一代天骄 “美男子”江嘉良是直板快攻的代表人物,也是与郭跃华后期的乒坛“霸主”。比赛中他步伐好,天生手感清晰,柔和,突击下旋技术无人能出其右。2、刘国梁是中国第一位使用直板横打的中国运动员,刘国梁获得了诸多的荣誉,比如说奥运会冠军,世乓赛冠军,世界杯冠军,刘国梁也是中国乒乓球历史上第1位男子大满贯选手。3、中国的马林、王皓、许昕都是直板选手。横板特点:握拍简单,通过手腕控制板型。护台范围大,正反手适合主动发力,中远台进攻颇具威胁。易于出成绩。4、郭跃华:被老瓦崇拜的国乒直板名将 提起郭跃华这个名字,他可是当年叱咤乒乓的顶尖高手。许昕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左手直拍吗许昕是当今世界乒坛顶尖高手中唯一的左手直拍选手。许昕,1990年1月8日出生于江苏省徐州市,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亚洲乒乓球联盟副主席。2004年,许昕在世界少年挑战赛上同时获得男团、男单、男双冠军。许昕是当今世界乒坛顶尖高手中唯一的左手直拍选手。许昕的独特性 许昕是当今世界乒乓球界顶尖选手中唯一一位使用左手直拍技术的球员。这种独特的打球方式使他在比赛中具有了特殊的优势和特点。左手直拍第一人。早在2013年1月,在世界排名上,许昕职业生涯便登上世界第一的宝座。同年3月,在乒乓球团体世界杯中获得团体冠军,许昕出战八次,获得全胜。许昕,1990年出生,16岁进入国家一队,目前世界排名第一。许昕属于传统打法,左手直握球拍,是现役主力队员里唯一一位左手、直拍运动员。世界三大赛事中,目前也仅获得世界杯单打冠军。和马龙的交战,许昕也是败多胜少。许昕双打成绩很好,和他左手使拍是有关系的,许昕和右手打球的人配合,其跑动范围会缩小,有利于双打,而且左手打球会让对手不适应。许昕还是直拍选手,目前国家队主力层也就许昕是直板选手,也是当今世界直拍的天花板。直板。直板接反手球比较费力,而横板就容易得多,比直板容易发力。盘点国乒10大直板男选手,谁才是王者1、许昕进入国家队许昕出生在一个十分优秀的干部家庭中,从小接受的教育也是非常的超前。父母的思想新潮,不过,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让许昕从事体育运动。他练习乒乓球,也是在一次机缘巧合下,老师看到了这个天资聪颖的好苗子。2、郭跃华:被老瓦崇拜的国乒直板名将 提起郭跃华这个名字,他可是当年叱咤乒乓的顶尖高手。3、第一,马琳的正手技术算是最传统的直板反胶,强调的是争抢能力,或者说绝对的上手能力:只要有任何微小的机会,一定上手打你然后终结进攻。4、实力 马龙号称“六边形战士”、“地表最强”,目前已基本不存在技术短板。5、马龙 马龙,1988年10月20日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中国男子乒乓球队运动员,奥运会乒乓球冠军。如何评价乒乓传奇人物小马哥---马琳?从心态方面,马琳是优秀的,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队员,起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积极作用。第二个方面,我们从马琳的技术方面来说,他的乒乓球技术肯定是值得一提的,而且是很优秀的,不然也不会赢得世界冠军,为国争光。可以说马琳是中国乒乓球历史上比较浓重的一笔——直板选手、奥运会单打冠军、世界杯先生、18个世界冠军、乒超联赛“得马琳者得天下”、经历了两次婚姻、两次进入国家队……这些都在无声的描述着马琳。此外,马琳还是一个非常优秀的领导者。他在中国乒乓球队中担任了队长的角色,带领着年轻的队员们走向胜利。他总是能够激励队员们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让他们成为一个团结而又强大的集体。小马哥反手位有一定漏洞,这几乎是所有直拍的痛点!对于反手球,马琳采用推挡结合横打的策略。反手位的一板侧切技术充分体现了直板的灵性变化和精髓,这些技术组合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反手位的不足,效果可以说差强人意。马琳人物评价 在比赛中,无论是领先,还是落后,马琳给人一种非常难缠的感觉,始终让对手非常头疼。他的战术变化、心理素质在国家队队员中是最强的。他正是依靠这些过人的本事,拿到了这些成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乒乓球最有效的盯球方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